企业环境风险

2024-09-18

企业环境风险(共12篇)

企业环境风险 篇1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速,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其中不乏一些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行业,其发展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威胁。所以相关责任部门还应当积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活,并对环境风险制度进行完善,进而有效避免企业环境污染的产生,最终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水平,对于企业的安全有序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技术支撑层面的建议

(1)提升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研究水平企业风险识别核心是贮存、使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化学品,根据不同管理目的,国内外相关部门已经提出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物质、危险物质、极危险物质等清单。所以危险化学品环境危险程度和环境危险性评估亟待进行,根据相关安全管理条例评估和鉴定使用量较大化学品和常用化学品,并开展环境风险物质和重点化学品控制名录,进而实现重点化学品工业检核标准和准入标准的构建。

(2)进一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我国以制造业为主并存在大量石化化工企业,相关部门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活动需要分级进行,这样才能够优化环境风险管理效益和成本。由于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理是建立在风险分级和识别的基础之上,所以应当深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进行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标准的分类分行业构建,最终实现对重点企业风险源动态管理的规范。

2管理层面的建议

(1)完善立法,充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根据《意见》中“充分落实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契机,进行安全主体责任意见的制定,并对环境安全责任主体内涵进行明确,通过一整套防范环境风险制度措施的构建,为企业进行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企业环境安全责任主体指的是在环境风险隐患治理和排查的定期开展中主动进行环境风险状况的申报,通过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的完善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制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在应急状态下责任部门应当开展预先处置活动并将事故源头切断,进而达到对事故最初态势的控制,避免次生环境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将事故情况主动上报相关部门,通过处置和救援活动的积极参与,为调查事件责任和原因提供有效配合,并支付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费用。

(2)通过风险申报登记制度实现对风险现状的掌握企业获得经营生产收益也就意味着承担申报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状况的义务。相关部门应当在环境保护法修改的过程中,对环境风险申报登记的法律依据进行明确,通过环境风险申报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企业申报贮存、使用、生产化学物质数量、种类、风险单元、防范措施的明确。申报制度建立后,企业主动申报就会代替传统责任部门上门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纳入环境风险和化学品管理,进而为公众监督和环境部门监督提供便利。

(3)建立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企业落实环境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治理,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规定进行构建,进而实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内容、分级、概念的明确。企业则应当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制度进行完善,在全过程管理中评估、治理、报告、等级环境风险隐患。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则应当监督检查企业环境隐患的排查情况,在企业检查或企业上报中出现的较大隐患应当进行公示。同时责任部门还应当对风险隐患移交报告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对于涉及其他部门责权的隐患、非法行为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告知。

(4)构建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开展,通过环境风险分级管理措施的制定,实现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的构建。相关部门还应当对企业周边环境敏感区、风险防范措施、内部化学品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情况进行企业环境风险级别的调整。相关部门还应当根部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的不同,开展管理要求和模式的针对化实施,进而区别管理绿色信贷、上市环保核查、应急物资储备、环境风险申报、清洁生产、污染责任保险、应急演练、隐患排查。

3保证机制层面的建议

(1)强化合作,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六成到七成环境事件是由于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直接事故造成或处置不当造成。所以,相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方法中应当进行有效配合,尤其是在安全事故处置和运输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保证责任主体充分履行防范和避免环境风险的义务,对于次生环境污染也应当进行有效处置。在受到安全事故报告后,相关部门应当将事故情况及时告知环保部门,并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处置事故,避免进一步引发环境污染。(2)建立应急救援物资评估制度相关企业应当依据自身性质进行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但关于应急物资数量、种类的规范还没有建立。相关部门应当进行环境应急救援评估制度的构建,并和安全生产部门、监管部门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应急物资配备标准的分等级分行业制定,进而实现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的提升。

4结语

当前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有序开展,最终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环境风险制度完善进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强化重视,进而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志敏.强化环境风险管理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J].环境保护,2012,13:14-17.

企业环境风险 篇2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xx

组员:xxx

二.抢险突击队:

设备科--xx、电工、维修工值班人员(设备科确定);起重组---xx、xx;基建科---xx;行政科---xx、驾驶员;安环部-----全体安全员、保安队员;各科室---班组长。

三.准备抢险物资

在台风、汛期来临之前,要组织力量做好抢险物资的储备。并逐步按时到达船台应急位置。明确抢险到位的设备物资主要有:

1.卡吊一辆(制造部准备)

2.应急汽车一辆(附带担架一副)行政科与安环部准备

3.货车一辆、叉车二辆、翻斗车一辆;(制造部生产保障科准备)

4.电焊机二台(制造部准备)

5.电筒8盏(制造部准备6盏,安环部准备2盏)

6.沙袋1000只(制造部生产保障科)

7.对讲机公司内调整不少于8部(制造部4部安环部2部设备科2部,自用);

8.其他抗台防汛设备物资备足(仓库负责)

四.要求

1、根据突发事件的先兆立即启动本预案。

2、预案启动时,所有人员要立即上岗到位,所有负责人全力以赴,无条件自觉服从现场抢险指挥、调动。

3、一旦突发事件来临,公司由左总带队,制造部凌拥军、设备科xx、基建科xx、行政人事部xx、安环部xx、仓库xx组成的检查组对码头、船台等防台工作进行检查。各部门、科室按照责任区的划分各自组织防台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在台风来临前整改完成,同时要求对所有门窗、配电箱做好检查关闭工作,制造部要做好码头船舶的缆绳检查紧固工作和所有行车在台风来临前的锚定工作。

4、所有防台抗台领导小组人员和抢险小组人员在台风期间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

5、xx市防台防汛办公室热线电话:xx

竞争环境下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探讨 篇3

【关键词】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成因

一、小微企业概述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2012年7月4日发布于中国政府网站上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于工业企业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是: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由于金融危机和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减少,加之小微企业大多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弱,以及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小微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概括起来是:两难、两高、一低、一差。两难是融资难、招工难;两高是成本高、税费高;一低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一差是市场营销能力差。因此,分析小微企业面临的营销风险,探讨其成因,对于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小微企业面临的营销困境与风险

(1)重销轻营。小微企业的经营思路相对单一,多是以自己的优势资源为基础,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内从事非固化经营。例如小型的LED电子屏制作公司,通常由一个工程师出身或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老板加上几个雇工及财务人员构成。他们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营销的职能往往由老板或有社会关系的企业合伙人承担。因此,多数小微企业的营销现状表现出一种“重销轻营”的特点,老板的个人决策大于市场分析,没有专门的营销机构,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科学规划。(2)营销观念滞后,脱离自身实际。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小微企业管理者仍然持有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更有不少认为广告及推销是确保销量的主要方法。另外,部分小微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盲目照搬,这种落后的营销理念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一个瓶颈。在目前的经济市场,商品供大于求,客户需求及其满意度逐渐成为营销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有些中小企业仍以产品而非客户为中心,盲目生产,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使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许多中小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从自身的实际生存环境出发,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3)品牌意识弱,认知存误区。很多小微企业主认为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很多时候,小微企业能否由小变大,由小变强,关键就在于经营者思维的出发点:做质量,做品牌的企业,往往最后能成长起来。(4)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目前小微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才,营销团队整体水平低下,团队成员配合意识淡薄,制度、政策不规范造成业务人员激励不够,造成营销渠道冲突不断,营销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优秀的销售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中小企业缺少优秀的营销人才,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难以支付或不愿支付对营销人员的专业培训费用。(5)营销渠道建设困难。营销渠道关系到企业的优胜劣汰,也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小微企业在建设营销渠道时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营销渠道成本过高;二是网店和传统渠道商之间的冲突;三是渠道管理反应机制缓慢,无法及时执行营销战略或反馈市场信息。中小企业,尤其是出于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筹资不畅、融资困难等问题,客观导致企业在市场开拓销售渠道的建设、促销、广告宣传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销售业绩很难有所突破。

三、小微企业营销风险的成因分析

首先,笔者结合自身认识,对小微企业面临营销困境的原因提出了个人看法,又查阅期刊文献、小微企业调研报告,学习了专家学者对此的观点,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现概括如下:外部重要因素:小微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融资难、招工难,成本高、税费高的困境,疲于应对,无法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善营销,提高企业竞争力上。内部本质因素:一是营销观念落后。在市场分析、产品生产、定价销售方面的营销管理与营销策略都无法满足市场与企业的要求;二是家族式经营模式为主。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意识差,市场适应能力弱;三是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不强。签订合同随意性较大,严格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的意识不强,贪图小利而忽视劳动法律法规,用工不规范,导致劳企纠纷不断。

近几年,国家对小微企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政策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想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营销风险,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营销观念,改善经营模式及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与诚信意识。

参 考 文 献

[1]]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江苏小微企业调研报告[R].2012.03

[2]陈守则,刘旭明.小微企业营销制胜之道[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试论企业内部环境风险与防控 篇4

众所周知,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 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的, 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无论是制定发展战略还是实施内部控制, 企业都需要对内、外部环境进行认真深入地审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更多体现的是约束和规范, 但因为它超出了企业的控制能力, 所以不能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内部行为, 加强内部控制的原动力应当来源于企业自身, 包括企业在发展战略、组织架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反舞弊与内部监督等内部环境方面建立的体制与机制, 是直接造成各企业内部控制形式和内容差异的根本原因。简言之, 内部环境是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 也是企业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内部环境存在的风险

严谨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揭示现阶段国内外, 尤其是我国企业内控环境存在的风险:

(一) 治理结构不恰当, 组织架构不完善, 制衡机制形同虚设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按照内部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权责明确、相互独立、彼此制衡的原则, 同时依据企业章程, 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 (经理) 层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和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与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等, 形成科学有效、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但目前不少企业组织架构不科学、岗位设计不健全, 职责分工不明晰, 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缺乏良性的运行机制和制衡机制, 出现决策失误、舞弊频现、效率低下, 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难以为继。

(二) 机构设置不合理, 权责分配不科学, 管理效能低下

内部控制机制的运作要求企业在合理的组织框架下设立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职能机构, 明确职责权限, 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使企业员工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根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约、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通过协调运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共同努力。可是,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组织机构设计不科学, 权责分配不合理, 未能建立适当的权责分配体系和必要的权力制衡机制, 造成部门之间分工不清、权责交叉重叠、权利义务不对等, 使得企业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部门之间推诿扯皮, 生产经营运行效率低下。

(三) 内部监督机制缺失或流于形式, 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难以发现决策失误与造假舞弊行为

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使监督机构通过独立客观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活动, 采用财务开支审计、内部控制检查等形式,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 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揭示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 通过畅通渠道反映到决策层和治理层, 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和营私舞弊事件的发生。

(四) 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激励约束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企业采取的聘用、培训、评价、考核、奖惩等标准, 向员工传递企业有关经营诚信、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等方面的期望导向。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 能够优化人力资源布局,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有效地促进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顺利实施, 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国内不少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和合理配置, 存在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 结构不合理, 引进和开发机制不健全, 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 关键岗位人员、尤其是掌握企业发展命脉核心技术的专业人员管理制度不当, 造成员工积极性受挫, 企业人才流失, 关键技术、商业秘密泄露等;员工退出机制不完善, 在企业辞退员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时引发劳动纠纷, 导致法律诉讼, 损害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五) 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没有建立体现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 员工普遍缺乏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 能够培育全体员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倡导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 增强凝聚力与竞争力,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强化风险意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其他员工遵守规章制度, 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 富士康科技集团员工“连跳”事件, 引发了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高度关注。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 接二连三发生了多起员工跳楼身亡的悲剧。富士康集团文化建设中提出了“爱心、信心、决心”, 但这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实际工作中企业过度追求利润, 内部等级制度森严, 员工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还要忍受管理人员的辱骂甚至体罚。人变成机器, 自尊心几乎完全被忽视。没有让员工感受到任何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文化, 这不得不说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大失误。

三、企业内部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内部环境规定了企业的组织架构, 塑造企业的文化氛围, 影响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 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因此有效防范和规避内部环境风险, 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 从设计科学的内部组织架构着手, 明确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 使之相互分离, 相互制衡

企业治理层, 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各自的任职条件、职责权限、工作流程等, 都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章程, 按照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独立、制衡的原则加以明确。股东 (大) 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董事会对股东会或职代会负责, 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负责监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可下设战略、审计、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 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监事会也对股东会或职代会负责, 监督企业治理层人员依照法规履行职责, 同时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 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 负责组织和协调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企业在具体运营过程中, 对各类重大问题, 如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 应当经过集体决策或联席审批制度。任何个人不得超越权限, 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合理的组织架构, 可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业务重复或职责不清,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使企业管理层次保持在合理高效水平。全面梳理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重点关注治理层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履职情况, 以及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运行效果, 发现组织架构存在设计和运行缺陷的, 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调整和纠正改进。

(二) 科学设置内部职能机构, 确保各司其职、信息畅通、相互制约、精简高效

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 按照专业化分工、有效协调和精简节约的原则, 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性质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因素, 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 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 将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以规范企业员工工作及相互间联系, 使企业员工在一定的组织规范内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机制。

企业可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 结合内部控制要求, 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 合理分配各内部机构职能, 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要求,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和权责。通过编制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制定企业组织架构图、部门职责分工表、控制活动流程图、权限指引和检查评价与考核等管理制度, 使全体员工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运行的实际情况, 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 共同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努力。

(三) 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提高企业对各类风险和舞弊行为的防范能力

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促进企业改善运行的效率效果, 最终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配备具有专业经验、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赋予内部审计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地位, 形成科学严密的内部监督系统。通过制定合理恰当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既保证对管理层工作进行有效深入的评价与监督, 又能就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或营私舞弊行为与经营层保持及时通畅的沟通与反馈。

企业应当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 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可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有机结合, 既保证有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 也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内部监督形成的书面报告应当有畅通的报告渠道, 确保发现的重要问题能及时送达至治理层和经理层。同时, 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效力。

(四)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完善人才选聘任用、激励约束以及退出机制

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优化人力资源整体布局, 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把好人力资源的几大关口:

一是引进关。企业可根据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 制定年度需求计划,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总体原则选聘德才兼备、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 规范引进工作流程, 确保选聘人员能够胜任岗位职责要求。

二是培训关。企业应当坚持员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的理念, 为每一名员工开辟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职业成长通道。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 使员工全面了解岗位职责, 掌握岗位基本技能,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不断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是使用关。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注重发挥绩效考核对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引导作用, 打破“大锅饭”体制, 杜绝“一个干的, 一个看的, 一个捣乱的”现象, 彻底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实行各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 保证相关岗位员工有序持续流动, 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四是退出关。为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团队的精干高效和富有活力, 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退出机制, 明确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退休等退出程序, 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关键岗位人员离职前, 应依法进行工作交接或离任审计, 依法与退出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定期评估, 适时总结, 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政策, 促进企业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 建设积极向上的优秀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精辟指出, “国家富强在于经济, 经济繁荣在于企业, 企业兴旺在于管理, 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内部控制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证。企业应当培育体现价值核心理念的发展愿景、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加强团队协作和风险防范意识, 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 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 让员工自觉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优秀的文化建设应当与企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理念有机结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注重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强化企业在安全文化、廉洁文化、礼仪文化、荣誉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 力争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 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 带领员工自觉实践企业文化理念, 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的思想, 并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 建立起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参考文献

企业环境风险 篇5

建立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档案工作方案

一、目的1、掌握风险源企业的环境风险现状、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建立健全风险源企业档案及数据库。

2、为制定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化学品监管措施,实现全市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打下基础、提供依据。

3、从源头上加强我市风险源企业环境风险监管,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监管,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

二、建立重点风险源企业档案工作内容

1、时间

各区县相关企业于10月20日前将材料上报到区县。区县将企业上报材料于10月23日前统一上报到市应急中心。上报材料包括:本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将附件中范本表格填充为本企业内容。

2、内容

(1)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地理位置、联系方式、行业类别、生产情况、厂区面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及措施等。

(2)企业风险源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中间体、副产品、原料等的种类、数量、状态及贮存方式等;

(3)企业生产单元及贮存单元情况:包括企业生产区、贮存区(含贮罐、仓库)的主要设备/产品名称、贮存条件、风险特征、贮存量、物质状态。

(4)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情况:包括企业风险单元名称、防范措施、环境应急处置设施(备)和物资名称、数量。

(5)企业周边水和大气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包括废水排放去向,受纳水体、清净下水排放情况、企业所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功能类别,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如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居民集中区等分布情况。

三、组织实施

此次上报工作由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统一负责组织,各区县环保局对本辖区内相关企业填报信息材料进行汇总、审核,统一上报到市应急中心。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环保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将此次上报工作作为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加强企业环境风险源监管的重要基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安排具有环境应急管理业务能力强、工作细致认真、责任心强的同志对企业上

报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并注意资料保密,按时上报。

2、做好下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各区县环保局应在此次排查工作的基础上,以此次重点企业上报的资料为范本,摸清本辖区内其他风险源企业情况。尤其是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高危行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人员密集场所的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尽早完成全市风险源企业建档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企业环境风险 篇6

经过两年的工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5年10月5日发表了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15项目行动计划最终版本。该行动计划总体上是围绕如何按照经济行为实际发生地和价值创造地来进行征税这条主线来确定的,大体可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确定经济实质、增加国际税收体系的一致性、增加税收透明度。BEPS行动计划是对全球税收规则的一次大变革,不仅涉及企业税收问题,还将直接影响到公司如何管理、跟踪和报告他们工作人员在全球流动情况,在15项行动计划当中,对企业最有影响的几项行动计划之一便是行动计划七——防止人为规避构成常设机构,本文就该行动计划对我国“走出去”企业可能产生的税收风险及规避方法进行探讨。

我国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合作的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中国在内的45个国家是最具潜力的经济带,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2015年1-8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42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8个,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荷兰、哈萨克斯坦和澳大利亚。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48.2%,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其他的项目。可以看到,我国已经成为资本和劳务及技术输出大国,人员跨国流动及公司机构的国际化已成为新常态,而这些流动都有构成常设机构的潜在可能,如果不能妥善规避常设机构风险,我国的“走出去”企业可能会面临所在国更多的报告要求、纳税要求、税收检查和处罚等不希望看到的后果。因此,这种趋势下,我国“走出去”企业应该认真评估其在BEPS的背景下是否面临新的常设机构税收风险,企业现在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以减少不利影响,本文从以下方面分析“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常设机构税收风险:

二、对常设机构的认定和征税权的争夺不断加强

虽然常设机构的概念已经是老调重弹,但绝不能否定其重要性,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下行,全球各国的税务机关和政策制定者对其的关注又在不断升温。早在2013年普华永道对全球跨国公司做的一项调查当中37%的跨国公司承认其不同程度的接受过当地税务机关对于常设机构相关的税务审计,同时有63%的受访企业承认确实感到了当地的税务机关对其常设机构身份判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手段也不断强化,说明各国税务机关正不断加強对其管辖区内经营的外国企业的管理,旨在通过判定常设机构而获得征税权,提高当地税收收入,近几年,由此导致的世界范围内的税务审计和争端不断增多,也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我国的“走出去”企业双重征税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大。

以美国为例,IRS(美国国税局)实施了集中事实调查、境外实地核查、境内外工作人员广泛调查等手段强化对驻美常设机构的判定,而欧洲各国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更激进,例如:税务稽查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团队化实地调查,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取刑事制裁手段,不同国家税务部门之间的合作手段也越来越成熟和高明,《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等协议的实施,全球各国的税收情报交换更加频繁和详细,大大拓宽了常设机构判定信息的官方取得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税务机关收集信息的手段更是推陈出新,形式多样,对我国“走出去”企业来说,在国外的运营过程将变得非常透明。例如:2014年7月,印度的一个税收法庭利用LinkedIn(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里面提供的信息判定一个财富100强企业的雇员构成常设机构,该案例的核心证据就是LinkedIn信息包含了雇员在印度的详细活动情况,从中查出了该公司在印度的活动超越了准备性和辅助性的范畴,而应该属于常设机构性质。印度不是第一个利用社会媒体作为信息收集工具的国家,美国国家税务局(IRS)使用线上跟踪器软件在网上对海量信息进行大数据筛选过滤,把税务记录增加到社会安全代码、健康记录、银行对账单记录、财产情况等数据库当中,成为企业的基本备查数据之一。

以上这些都为收入来源国判定我国“走出去”企业是否在该国构成常设机构提供的潜在的便利条件和实施手段,对我国已经或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来说,应该首先明确认识到常设机构风险的存在。

三、BEPS建议如果实施将降低常设机构判定门槛

BEPS行动计划七——防止人为规避构成常设机构对OECD税收协定范本关于常设机构相关规定提出了几项重要的修改建议,总体上显示出对常设机构判定的有利倾向,例如:扩大了非独立代理人判定范围的同时提高了独立代理人确定的标准,并强化了对有固定经营场所特殊经营活动(准备和辅助性质)例外条件的限制。对我国“走出去”企业来说,工作人员的跨境流动无意构成常设机构的可能性增加,常设机构税收的风险随之增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独立代理人(DAPE)

行动计划七提出了对非独立代理人的定义进行修改的建议。新的措辞扩大了非独立代理人的范围,例如:在缔约国一方代表缔约国另一方的企业经常订立合同或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企业对合同不进行实质性修改,且该合同:

(1)以该企业的名义订立,或

(2)涉及该企业拥有或有权使用的财产之所有权的转让或使用权的授予,或

(3)涉及该企业提供的劳务,这个人为该企业进行的任何活动,应认为该企业在该缔约国一方构成常设机构。

对此建议的针对性解释和指南已经写入协定范本条款释义。不管为谁工作,一个人如果经常从事以下活动即构成非独立代理人:

(1)代表企业接受第三方提出的邀约从而使得该企业订立一项标准合同的情况,或

(2)在某国协商合同的所有条款和细节,且该合同对企业具有约束力,即使该合同由其他人在该国境外签署,或

(3)征求并取得(但并未正式确定)那些被直接送到用于交付外国企业货物的仓库的订单,并且外国企业通常都会批准交易。

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从事销售或促销活动以及提供服务而并不直接促使合同的达成,则不构成非独立代理人。

这些表述扩大了当前非独立代理人定义范围,现有的OECD协定范本第五款表述强调了最终合同签订的物理空间,而这些建议更突出的是签订合同的实质内容发生地,即在哪通过谁使得第三方公司和其代表的企业正式进入合同实质订立阶段,按此标准,很多高级执行经理和销售代表在國外进行合同谈判如果使合同进入实质履行阶段就会构成常设机构,而不论最后合同是在哪国签订,新的建议也会产生很多的自由裁量空间,不同国家税务机关潜在的争端可能性也会增大。

2.独立代理人条款(Dependent Agent Rules)

OECD独立代理人条款的修改建议集中在判定代理人身份的专属性,具体措辞为:“在缔约国一方代表缔约国另一方的企业进行营业的人,如果是作为独立代理人,且代理行为是其常规经营的一部分,则不适用第五款的规定。但是如果某人专门或几乎专门代表一个或多个与之紧密关联的企业,不应认为该人是这些企业中任何一个的本款意义上的独立代理人。”这对判断在当地通过个人服务公司为我国“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的固定人员是否构成常设机构产生影响。

3.固定营业场所常设机构(Fixed Place of Business PE)

OECD已经表达出对五款第四条中规定的常设机构豁免条款特别关注,他们认为很多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进行的经营活动都超出了豁免条款本身的适用范围,所以特别加强了对经营活动本身性质进行了规定,建议修改为“第四条以上活动或f)项所述的固定营业场所的全部活动属于准备性质或辅助性”,因此,利用第四条规定场所的经济活动(如仓储活动)的每一项都被限制在全部活动为准备性(短期)或辅助性质(非核心部分)的范围内。

一方面,作为一般规定,“准备性”活动是指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关键、重要活动前所进行的活动。由于准备性活动先于其他活动发生,其开展期间往往相对较短,具体持续时间取决于企业核心活动的性质,然而,有时可能长时间在指定场所开展准备活动,而核心活动在其它地点进行。

另一方面,对于“辅助性”活动,通常是为了支持(但不构成)企业整体活动关键和重要的部分,如果需要企业投入显著比例资产或人员的活动一般不被认为是辅助性活动。

我国“走出去”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地区或第三方工作地点时应该注意到这些情况,一旦以上修改建议被采纳,我国公司利用境外设施进行采购、存储、交付产品就应该请税务专家进行咨询,以应对“准备性和辅助性的”要求。

四、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可构成常设机构形成风险

1.数字经济带来常设机构风险

BEPS行动计划——应对数字经济的税收挑战中提出“税收协定的常设机构定义,以及相关的利润归属规则问题。一直以来,常设机构概念不单单指在有关国家有显著的实体存在,也指非居民通过非独立代理人在有关国家营业(OECD范本第五条第5和6款包含了相关法规)。如今,公司没有固定营业场所或非独立代理人也可以积极参与另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比如,现今公司有能力通过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视屏会议等远程订立合同而不需要特定员工或非独立代理人的参与,这就对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下所关注的、基于独立代理人以外的人员的订立合同行为来确认是否具有常设机构的现行规则是否仍然普遍适用提出了挑战。

OECD于2013年11月22日公开征询意见,数字经济工作组考虑了几个应对广泛性直接税收挑战的备选方案,其中就包括了两个涉及有关常设机构的修改方向:(1)对于常设机构例外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2)有关现行常设机构的门槛的替代方案。

OECD数字工作小组初步认为,OECD税收协定范本第5条第4款有关常设机构例外情况的规定应在BEPS项目行动7的背景下进行修改。本文上面已经提到,在行动7的工作成果下,各方已经同意修改OECD税收协定范本第5(4)条,以确保常设机构的例外条款仅限于准备或辅助性活动,不应构成企业核心活动之一。但是,网络电商如果为了满足快速交付实体产品的需要在消费群体附近维持一个分销仓库、并有大量员工负责储存和配送在线销售的商品给客户的情况将不再符合常设机构的例外条款,因为实质上仓库已经构成企业经营的关键活动之一。

如果OECD税收协定范本第5条第4款被按照经济实质或利润来源地确定常设机构的原则修改,那么我国那些通过网络销售模式“走出去”的大型B2B、B2C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如果在境外建立配送和物流仓储中心都将不可避免的构成境外常设机构,税务风险将随之产生。

2.公司结构进化带来常设机构风险

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跨国公司和人员流动日趋频繁,跨国公司一方面建立高度专业的职能部门服务不同国家分公司需要,同时又必须在某一国家按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专业支持,针对这种专业化和项目驱动并行的运营方式,跨国公司大都趋向于扁平化管理,采取矩阵组织结构(matrix structure)和集中运营模式(principle model),矩阵管理模式下,一个境外的工作项目:如项目A、B、C等,一方面会受到地域领导,如项目组E、F、G(横向领导);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公司全球职能部门如财务、技术、销售部门的领导(纵向领导),以美国百事公司为例,一方面按产品分为软饮料部门和零食部门,同时按地域分为国内营销部和国外营销部。这样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分公司都接受总部的职能部门提供的垂直管理和服务,如果这种管理和服务是现场和持续的,根据OECD常设机构利润归属方法,这些外派职能团队承担了“显著的人的功能”,职能部门人员流动在分公司所在地创造价值,有可能形成固定场所型常设机构。

五、对我国“走出去”企业风险规避的建议

现阶段,对我国的“走出去”企业来说,员工的全球流动会带来意外的常设机构风险,特别是BEPS环境下,各国越发重视实质而不在看重合同或法律安排,全球各国税务机关对常设机构的认定和征税权的争夺不断加强,如果要合理规避这些风险,维护自己和国家的税收权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我国的“走出去”企业应该确保在整个企业内部建立合理和统一的方法来进行税收风险控制,企业做出重要决定、实施管理职能、谈判和签署合同时都要安排合适的地点和时间,更好的应对所在国税务机关可能的常设机构税务检查,如:向某地区或国家的外派人员从事总部的指定职能,如安装或建筑工程监督质量、营销产品、技术支持或者外出制定合同高级行政人员在履行签订合同的职责时,都需要审视哪一国承担了合同的风险和报酬,合同的实际达成过程是否在境外国家,合理安排经济行为实质所在地。

2.注意我国“走出去”企业在当地的分支机构是否从事辅助和准备性工作,尤其是那些网络电商的境外物流中心是否构成了公司的“全部经营行为”(full cycle of activities)的一部分,同时应该明确我国母公司和境外分支机构之间转移定价方法,如果符合OECD转让定价指南或所在国的定价方法,并且定价合理情况下,要注意当地税务机关是否为了本国的利润归属而采取激进的判定方法来判定常设机构,如有侵犯我国“走出去”企业税收权益的情况,要及时报告我国税务部门,启动双边磋商程序。

3.我国的“走出去”企业应该建立派出人员跟踪机制,对派出人员去向和执行任务情况进行跟踪,对人员在走出国的停留期限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是采取矩阵管理的企业职能部门外派人员“走出去”之前,对境外工作人员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常设机构风险评估,在企业现有的雇佣机制下,要权衡人员派出收益是否大于常设机构构成风险。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风险研究 篇7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一)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企业账户在交易过程中受内部因素、客观环境影响而出现重大差错的可能,这与内部控制结构是无关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固有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审计原始凭证模糊。在传统商务系统中,各个交易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记录、盖章,审计人员审查时审查线索非常明确。而电子商务系统中,原始数据存储载体是电磁,传递、处理原始数据时依靠的都是自动化系统,各个环节不需要专人负责,只要控制即可,这样一来,审计人员对传递、处理过程不清楚,只有结果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审计结论欠缺说服力。第二,电子数据安全性低。网络功能虽然强大,但是其安全性确实不高,对于电子商务系统更是如此。电子商务环境下,如果防火墙不够强大,黑客极有可能不留痕迹地非法入侵系统,对系统进行篡改,使得数据失真。电子商务系统中,部分凭证仍需人工录入,错漏的现象不可避免,且法律上难以判断电子签名准确性,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固有风险。

(二)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会计人员或审计人员出现不能被内部控制系统发现、纠正的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控制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约束机制失控。传统商务系统中,各个环节都有专人签章。而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人员分工一般以不同的功能为依据,或者设置密码进行管理。若非法人员通过一些非法手段获得密码口令,极有可能骗取公司财产,影响公司收益。第二,软件不完善导致数据异常。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只要程序正确,那么处理过程很少出错,处理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高。然而,任何程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漏洞,使得数据处理结果出错。集成度越高的企业管理软件,程序漏洞越多,越易出错。

(三)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出现不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重大错误的可能性。电子商务环境下,检查风险主要表现在审计证据存在于网络,可靠性由网络的可靠性决定,常规测试程序难以有效确定业务与报表的正确与否。审计人员还需要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加大检查风险。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开始扑面而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增强防范意识,同时及时更新传统审计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丰富审计、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在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增强自己抵制风险的能力,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等网络进行审计。

(二)加大净化网络环境力度

现代企业审计风险主要是由网络环境不健全、不良信息较多造成。为此,要降低企业审计风险,就必须加大净化网络环境的力度,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设计,增加防火墙设备,对企业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企业审计人员在使用计算机网络前要取得授权,没有经过授权不能随便修改信息,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审计风险。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改进数据的录入技术,要尽可能多的使用扫描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三)合理企业审计人员安排

企业要根据人员及岗位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安排,每个岗位都安排合适的人进行工作,不同岗位的人不能随便超越自身权限从事其他岗位的工作。企业审计人员计算机要及时更换密码,限制其他人员随意使用计算机,保证系统安全。企业审计人员在使用企业重要文件时,对使用的信息一定要进行备份,并且交由不同人员进行保管,建立起一套内部相互牵制的制度,降低企业审计风险。

(四)建立风险防控制度

企业领导人要意识到电子商务环境下给企业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及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制度,以便能够及时的解决企业遇到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平稳运行。及时对企业内部重要文件进行备份,防止文件损毁或丢失;定时或不定时对企业内部进行清查和控制,了解企业内部运行情况;对企业业务及数据进行进行审查、核对,以确保企业信息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风险进行研究,提出新审计环境下企业审计存在的风险,并要求企业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审计人员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和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逐步增长,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网络、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开始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审计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审计方法,向网络化的审计迈进。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审计人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人机结合的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计,以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参考文献

[1]徐莉.企业风险投资的评估与控制对策[J];商情,2014;36

[2]玉莹彬,马云平.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8X

金融危机环境下外贸企业风险管理 篇8

由于外贸经营环境与国内企业的经营环境不同, 其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化、多样化, 因此外贸企业除了存在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之外, 还存在着特有的经营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在当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 信用交易在创造贸易机遇的同时, 也给外贸企业带来了巨额的潜在风险, 甚至是灭顶之灾。对外贸企业而言, 由于所面对的客户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人们的风俗习惯、或者政权的更迭、国家领导人的变更等影响, 其面临的信用风险更大。如贸易伙伴所在国发生动乱、内战、颠覆、政变、外部入侵和国家间战争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贸易伙伴的信用。

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外贸企业为了扩大出口规模, 增加销售额, 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和市场份额的拓展, 往往通过扩大信用交易的方式实现上述目标, 但扩大信用交易的后果是使企业的信用风险增加。外贸企业采用的信用交易方式主要有:出口方面使用先出后结、O/A、D/P、D/A、CAD等结汇的贸易方式;进口方面采用赊销、代开信用证 (特别是远期信用证) 等方式。这些结算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信用交易风险, 如果在货物交出后, 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 财务出现危机就很容易出现收款风险, 造成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状况。

(二)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进出口商品、对外劳务输出、债权债务结算、外汇资金融通等涉外经营业务中, 汇率的变动使企业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本文主要说明的是进出口业务产生的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形成的原因:外贸企业的主要业务为进出口业务, 其所结算的货币主要为外币, 因此汇率的高低对外贸企业的收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汇率的高低受所在国的经济政策 (如外汇管制、通货膨胀等) 、政治体系、外汇政策的影响。如我国2005年启动外汇体制的变革后, 外汇汇率实行“一揽子”汇率, 汇率变动成为影响外贸企业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应收外汇账款风险

对外贸企业而言, 应收外汇账款是资产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由应收款拖欠形成的潜亏一直是一个困扰外贸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应收外汇账款的管理就成为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付款方式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扩大交易, 外贸企业经常采取先出后结、O/A (赊销) 、D/P (承兑交单) 等贸易结算方式, 增加了应收外汇账款收回的风险。

应收外汇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1. 赊销结算盛行。

首先, 伴随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际货物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制造商为了维护或扩大市场份额, 迫于买方压力, 只好采取赊销方式出货, 这种结算方式大大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余额, 加大了营运风险。其次, 企业缺乏由自己掌握的国际销售渠道。我国许多企业涉足国际市场时间较短, 既无国际营销经验, 也无自己掌控的国际销售渠道, 无法直接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到发达国家的主流销售渠道, 只好依赖第三方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些第三方企业往往资金实力较弱或信誉度较低, 通常要求采取赊销方式进货。第三, 供应商的库存量太大。为了尽快降低库存, 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供应商往往主动提出赊销供货, 而国外不法分子抓住出口商的弱点, 对其行骗。

2. 对国外进口商的资信缺乏了解。

外贸企业在对国外公司的一贯经营作风、财务状况、诚信度等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 就把巨额的货物赊销给他们, 无疑等同于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国内许多企业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对国外进口商作全面的资信调查, 往往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之上就贸然与对方签订合同, 等到上当受骗才翻然悔悟, 结果为时已晚。

3. 国际贸易结算手段使用不当。

目前采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手段有以下几种:信用证结算 (L/C) 、汇付 (T/T) 、托收 (D/P、D/A) 、赊销 (O/A) 、国际保理等。这几种结算方式各有利弊, 出口商在确定使用哪一种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 同时要对每一种结算方式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如果使用不当, 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4. 管理决策失误。

国际货物买卖涉及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 不同的语言和习惯, 操作过程复杂, 专业性强。许多大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盲目作出决策。在出了问题后, 不是想办法加以纠正而是想方设法加以遮掩, 结果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5. 国外客户方面的原因。

因客户所在国或进口国的进口商品市场价格下跌, 或该类商品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 难以销售出去或进口商产生亏损, 于是便寻找借口, 拒付货款。或因客户所在国家或地区金融政策变动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 或国外客商因其经营状况发生恶化, 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无力偿还欠款。

6. 其他方面的原因。

因商品质量原因或运输途中商品受损、灭失等外部环境的原因或外贸企业交货不及时, 造成客户收货时间延迟, 致使客户不付款等。另外有少数客户从一开始交易, 就存在诈骗动机, 拖欠不付。

(四) 信用证风险

信用证交易是现在进出口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 相比其他结算方式, 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交易方式。但是信用证因其固有的独特性质 (特别是它机械的“单证严格一致”原则) 常被不法商人所利用, 客观上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

信用证风险形成的原因: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 货物的提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议付依据。信用证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证不符”, 单证不符的情况主要有:信用证过期、交单过期、装船过期、单据不清洁、短装或超装等, 以及其他提单上注明的事项与信用证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都会造成货物出运后收不到款的风险。

二、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 信用风险的应对措施

1.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外贸企业的信用交易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 (即交易信用, trade credit) , 也叫做B-B信用, 它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非现金交易,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赊销。外贸企业如果要进行信用交易, 首先要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专业信用评估机构。国外的有:标准普尔公司、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邓白氏信用调查公司等;国内的有: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立信天友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

2. 选择合适的信用评估时机。

(1) 与客户进行第一次交易时。第一次与客户往来时, 必须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 并建立客户资信档案, 为以后的资信调查和评价打下基础。特别是对于国外客户, 国内的一些公开的资料上无从查找客户的信息, 因此如果要跟国外客户进行信用交易, 必须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和了解。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法律环境不同, 所以企业在设立、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也与国内不同, 因此不能按国内的标准去分析和衡量国外企业, 如果按国内的标准去衡量国外企业的实力、规模等可能会吃亏上当。

(2) 客户要求扩大信用交易额度或突然改变交易方式时, 应进行信用评估。一般来说, 随着企业销售额的增长, 其所要求的信用交易额度也会随着增加。当客户突然要求扩大交易额度或要求改变交易方式 (是指扩大信用交易额度) 时, 应及时分析并调查了解其原因, 是否因为该企业规模增长的需要, 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如财务状况恶化或经营环境恶化等, 是否有借扩大订货蓄意诈骗的嫌疑。对于外贸企业来说, 因自身条件的限制, 应及时请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调查, 根据其调查报告来决定是否扩大信用交易额度或者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损失的发生或扩大。

(3) 订单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进行信用评估。在正常交易期间, 客户订购合同突然大量增加或减少, 同时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运输时间的要求、价格的要求也不再严格时, 企业此时应提高警惕, 分析客户定单出现突然变化的原因, 还应同时对国际市场以及客户所在国的市场进行分析, 是否因为市场需求突然增加或减少, 或产品的用途发生了变化。如果是客户开发新市场成功, 或者在当地该产品需求增加, 需要大量进货, 属于正常现象。但是, 通过调查了解, 客户无故增加订货数量, 就要注意是否存在故意欺诈的嫌疑。

(4) 客户经营状况异常时应进行信用评估。如: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急剧增加、财务状况恶化、企业改组或经营者易人等。这些状况都应引起注意。应收账款增加和财务状况恶化都可能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 影响收款的可能性。企业改组或经营者易人可能影响到企业以后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方向, 从而影响与自己公司的合作。

(5) 应定期对客户进行调查。对国外客户进行定期资信调查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一般应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无常, 企业的资信状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如果不进行定期了解, 就不可能发现客户潜在的危机。因此, 企业必须对客户进行定期调查, 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及时调整信用交易的额度, 以防范信用风险。

3. 适时对信用客户进行监控并及时调整信用额度。

通过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分类管理, 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信用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建立重点客户管理制度, 对重点客户的信用交易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检查, 以确保企业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人员能严格按照信用交易的制度执行。

一般而言, 国内的外贸企业对于新客户的资信、财务状况非常重视, 十分关注客户对其他供货商的付款记录和拖欠记录等信息。而在与老客户交易时, 由于合作多年, 对老客户比较信任, 很少去注意了解老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而疏于防范和监督、检查。根据国内信用风险管理专业机构的统计表明, 80%的企业拖欠是由老客户造成的。而且, 老客户一旦发生拖欠, 国内外贸企业往往碍于过去的良好合作等原因, 不愿意对老客户立即进行追讨, 因而错过了最好的追讨时机。当国内企业认识到风险时, 其客户的经营状况已经严重恶化, 甚至停业、破产。因此, 我国企业应对老客户经营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监控, 定期进行资信调查。

(二) 汇率风险的应对措施

外贸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避汇率风险:

1.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 开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商品。外贸企业的一贯做法就是客户要什么, 就向国内工厂买什么, 没有自己的品牌, 没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外贸进出口权的放开, 专业外贸公司在销售网络和信息方面的优势也越来越小, 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 从设计、包装、品牌等方面提高产品的价值, 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 调整商品结构、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从而提高产品售价才是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2.向客户转嫁成本。和国内外客户共同分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的损失, 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外贸企业在对外业务洽谈中, 应充分考虑汇率变化因素, 可参考中国银行即期和远期结汇价格, 与客户进行商谈, 要求让利, 提高出口商品售价, 或者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对内也可要求工厂降低收购价格, 承担或分担部分汇率损失。

企业环境风险 篇9

关键词:优化,控制,环境,防范,风险

0 引言

现代电网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监督制约机制,重要手段之一是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形势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冲击下,电网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的监督力度,规范财经纪律,是企业增加价值、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而强化企业审计监督力度,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减少审计风险,又必须优化企业会计控制环境。

所谓环境,是指存在于事物外部或内部,并与之发生各种联系的事物的总和。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赖以发挥作用的各种环境,如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企业内部治理监控环境等。这些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内部会计控制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内部审计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因此,充分了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环境,并提出优化环境的途径,对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1 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环境的因素

1.1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影响很大。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的、主体以及手段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电网企业,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下达计划,企业根据计划组织生产、经营,这时,会计是为国家计划服务,内部会计控制是执行计划的监督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维护国家利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网企业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也使得利益主体多元化。会计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当局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服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保护所有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除了国家外,也要有相关的利益主体。所以,经济体制对于内部会计控制有重要影响。

1.2 法律环境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对维护企业经济程序和所有者权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会计监督不到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控现象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良好的法律监督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为主要内容的财经法规,国家电网公司也配套出台一些规章制度,这些法规、制度对加强电网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维护企业经济秩序,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个别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会计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法律监督环境尚不完善。

1.3 企业制度环境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需要不同内部会计控制形式。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制约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就目前来看,电网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对管理者的有效监督,权力和约束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完善企业制度环境,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会计控制职能作用。是建设“一强三优”电网企业的必然要求。

1.4 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中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遵循的道德标准。内部会计控制应当建立在,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崇高的会计责任感基础上。会计人员是会计制度执行者,也是会计秩序的参与者,既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主体;又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承担主体。因此,加强电网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责任感,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挥其作用的保证。

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环境的优化途径

2.1 优化经济环境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大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个别企业或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要做到对经济环境的优化,作为电网企业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规律,通过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等手段,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和的企业内部经济秩序,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

2.1.1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彻底突破计划体系的束缚,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控为辅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来配置资源、管理企业。只有电力体制改革到位,电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才能为电网企业实现目标服务,通过对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等各主体的合法权益。

2.1.2 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市场的发达程度制约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防范经营风险,企业往往源于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因此,电网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促使企业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2.2 优化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健全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同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的发挥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2.1“立法”是创造良好法律环境的保证

这里的“立法”是指企业不仅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章制度,而且要保证这些制度执行的刚性。在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大背景下,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完善和成熟,电网企业面临的风险呈现来源多样化、应对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就显得非常必要。

2.2.2 知法是创造良好法律环境的前提

知法才能用法、守法。为此,电网企业应该加强全体员工对《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财经法规及内控制度的培训学习,使员工熟悉有关法律和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规范个人行为,维护企业利益。

2.2.3 守法是创造良好法律环境的具体表现

电网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对重要岗位的人员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其自觉依法办事。强化内部岗位设置的制约作用,加大企业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手段,严密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

2.3 优化企业制度环境

2.3.1 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

财务主体是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具有独立性与经济性的特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薄弱,与财务主体的界定不清有关。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一是政企分开。政府是整个市场的监督者,不能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例如:要求实施优惠电价等;二是要深层次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是一种确认和保障财产所有人权益的制度。

2.3.2 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现代企业是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物,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员工、债权人的关系极其重要。建立科学的电网企业治理结构,包括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和管理程序,高效、严谨的业务执行程序,以及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2]。

2.4 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2.4.1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会计人员的道德状况,执业水平要靠科学的会计职业道德监测评价体系来测量,因此,电网企业首先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将职业道德状况给出量化指标。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包括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方法要有可操作性。三是设置合理的奖励和惩罚办法,惩罚分明[3]。

2.4.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除靠自身学习外,重要的要靠社会和企业的教育来强化。首先,电网企业应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培训班等,强化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其次,还应关注社会、国家电网系统会计界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

综上所述,优化电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环境,对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鉴证、服务的职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和完善企业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新生.论公司治理与会计控制[J].会计研究,2003,(2):42-43.

[2]王玲.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特区财会,2005,(1):13-15.

企业环境风险 篇10

1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危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以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健康为目的, 它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与基础, 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对系统中固有的、潜在的危害因素加以辨识, 寻求有效的安全对策和措施, 以消除或减低风险[, ]。企业环境风险按图1所示流程开展等级划分与评估工作[]。

1.1 计算所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

计算企业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

式中:qi——第i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 吨;Qi——第i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 吨。

当Q<1时, 评估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并以Q表示;当1≤Q<10时, 以Q1表示;当10≤Q<100时, 以Q2表示;当Q≥100时, 以Q3表示。

1.2 确定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并汇总, 以确定该企业的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将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 (M) 划分为4级, 当M<25, 25≤M<45, 45≤M<60和M≥60时, 分别以M1类、M2类、M3类和M4类水平表示。M值越高代表企业风险越大、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越低。

1.3 确定环境风险受体类型

环境风险受体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三类受体。其中, 大气环境受体主要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重要基础设施、企业等主要功能区域内的人群、保护单位和植被等;水环境受体主要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特殊生态系统、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和天然渔场等;土壤环境受体主要为企业周边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居住商用地等。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及其敏感程度, 由高到低将企业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类型 (E) 划分为3类, 分别以E1、E2和E3表示。若企业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的环境风险受体, 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1.4 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并表征

根据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景, 按照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和生产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所构成的评价矩阵, 确定该企业的环境风险等级。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E1、E2和E3时, 分别按表1、表2和表3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按照“Q值代码+M值代码+环境风险受体类型代码 (E) ”表征该企业环境风险的级别。

2 评估实践

2.1 企业基本情况

某成品油仓储企业, 主营汽油、柴油仓储业务, 拥有库容20000 m3油库一座, 钢制立式内浮顶储罐8台。该油库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其布局和设置符合所在地区成品油仓储行业发展规划和油库布局要求;通过了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气象、质检等部门的验收;拥有完善的成品油收、发工艺系统, 拥有接卸成品油的铁路专用线和公路收发油设施。该企业具有安全、计量、质量等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HSE管理体系, 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2.2 企业主要环境风险源识别

该企业油库主要环境风险源包括油品输送管道、装卸作业过程泄漏引起的火灾风险, 油罐火灾风险和相应的爆炸风险。由于油品运入采用火车运输, 不考虑运入风险。在油品火灾风险中, 主要是汽油火灾风险, 柴油的挥发性低, 闪点较高, 火灾风险性较小。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3690) 、《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5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等的相关规定, 汽油为危险化学品, 柴油不列入危险化学品中, 汽油罐为重大危险源。

该企业油库环境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可燃液体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 或流到水面并覆盖水面, 遇到火源燃烧而形成火池;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射流, 在泄漏口处点燃, 由此形成喷射火, 由于火种作用于容器, 过热的容器导致低温可燃烧液体沸腾, 使容器的内压加大, 致使容器外壳强度减弱, 直至爆炸, 内容物释放并被点燃, 形成火球;泄漏的可燃气体、液体蒸发的蒸汽在空气中扩散, 遇到火源发生突然燃烧而没有爆炸 (只有在爆炸极限1.3%-1.6%以下浓度时才不会爆炸) , 不造成冲击波损害, 但弥散气雾的延迟燃烧造成伤害。汽油、柴油泄漏引起地表水污染等。

2.3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通过定量分析该企业存储或释放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 (Q) , 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 (M) 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类型 (E) , 应用分级矩阵法开展企业的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2.3.1 计算Q值

该企业存储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为汽油和柴油。汽油最大存在总量 (q1) 为6375 t (汽油密度取0.75, 罐容10000 m3, 储存系数取0.85) ;柴油最大存在总量 (q2) 为7565 t (柴油密度取0.89, 罐容10000 m3, 储存系数取0.85) 。

汽油临界量 (Q1) 为2500 t, 柴油临界量 (Q2) 为2500 t, 如表4所示。

2.3.2评定M值

根据表5所得评价分值, 将该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划定为M2类水平。

2.3.3 评估受体类型E

该企业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环境风险受体, 按照其重要性和敏感程度, 划定为类型1 (E1) 。

2.3.4 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级别

综上, 该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 (E1) , 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1≤Q=5.576<10, 划定为Q1, 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25≤M=34<45, 属M2类水平, 确定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等级为“重大 (Q1M2E1) ”。

2.4 措施与对策

为严格控制各种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 彻底消防各种事故隐患, 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疾病、污染的发生, 该企业拟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

一是针对本次评估中发现的该企业环境风险控制与应急措施方面的不足, 制定计划实施整改:在废气排放口、废水、雨水和清净下水排放口, 按照物质特性、危害, 设置监视设施和在线分析仪表;加装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或系统[], 减少油气挥发与排放, 达到《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950) 。

二是严格遵守HSE操作规程, 贯彻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引起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一切因素, 确保成品油在收、发、储、运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

三是将HSE管理体系标准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 强化过程控制, 突出风险管理, 使企业传统管理与体系运行有机结合, 避免重复性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全面提升企业效益。

3 结语

油库中储存的成品油具有易挥发、易流失、易燃烧、易爆炸和有毒性质。如果工作不慎、思想麻痹或不遵守HSE操作规程, 都可能导致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使企业、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本文运用风险评价矩阵法, 结合某成品油仓储企业实际, 综合确定其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所得结果有利于企业以此为依据实施整改, 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推行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制度, 实施企业环境风险分级管理, 不仅可以识别风险, 查找差距, 补齐短板, 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 还可为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利于安监部门识别生产环境的高风险因素, 是当前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SB/T 10592-2011.成品油仓储企业服务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2]SB/T 10445-2007.成品油仓储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HSE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4]吕艳丽, 郑志.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的一体化建设[J].企业研究, 2011, (20) :157-158.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的通知[EB/OL].[2014-04-03].http://www.zhb.gov.cn/gkml/hbb/bgt/201404/t20140415_270575.htm.

绿色能源:隐藏的环境风险 篇11

绿色总给人亲近的感觉,当可新能源被冠以绿色能源的名称时,人们便对其抱有美好憧憬:只要我们使用绿色能源,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以及经历巨变而焕发新生的经济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事情往往不这么简单。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新发布的《生物能源的潜在风险和潜在效益并存》却给我们“美好的憧憬”泼下一盆冷水:如无适当的行动、目标和政策,发展生物能源就会演变出在“环保”名义下继续破坏地球生态的恶果。

WWF泼了盆冷水

“生物能源的生产如果管理不善,将摧毁宝贵的生态系统、危及粮食和水的安全、伤害到农业社区、加重能源消费中的浪费现象。”2011年是世界森林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了《森林生命力报告》,其中的第二章《森林与能源》对生物能源的发展提出如是忠告。

其实,生物能源的扩张可能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产生进一步的压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粮农组织之前就指出,能源作物与粮食作物存在争地风险。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大约需要2500升的水才能生产1升的液态生物能源,而同样数量的水所能生产的粮食却可满足一个人的日均食物需求。因此报告指出,在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粮价将可能上涨,无力承担粮价上涨的贫困地区将愈发脆弱。

WWF报告还显示,第二代生物燃料以麦秆、草和木材等为主要原料,导致速生树种大量种植,对物种多样的天然生态森林造成破坏。棕榈油就是“典范”,1986年随后的20年间,印尼棕榈树种植面积增长近10倍,但自1990年起,印尼有2800万公顷雨林遭到破坏。

不仅如此,作物的种植、能源的提炼和运输需要能源,作物扩大栽培和集约经营导致的土地直接和间接改变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导致负的碳平衡。

WWF总部气候与能源项目负责人萨曼莎?史密斯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森林或农村土地在被转化的过程中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而生物能源生产全过程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并不一定比化石燃料少,玉米乙醇就是例证。”

如不对生物能源发展所潜藏的社会问题加以管理,后果可能还导致不平等状况的加剧,如土地所有权的进一步集中、小农和依赖森林生存的人们流离失所。

绿色能源的不“绿”之处

实际上,关于绿色能源的争议并非只针对生物能源。

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危机将本已争议不断的核能再次推向风口浪尖。日本政府已表示将大幅度调整能源政策,降低对核能的依赖程度;在德国,日本核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迫使一贯支持核能的默克尔,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本国所有核电站。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1》报告显示,日本福岛核事故将导致2035年全球核能发电量下降15%。

备受争议的还有国内近来风波不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2011年9月,因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不当堆放含氟固体废料,致使该固体废料被暴雨袭击后,经雨水管线排放至附近小河,导致河水中氟离子超标9倍造成河道大量鱼类死亡。

工业废料问题仅是光伏产业受争议的一方面,事实上,生产一块1m×1.5m的太阳能板必须耗费超过40公斤煤。同时,作为光伏产业基础材料的多晶硅本身即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而且多晶硅生产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如处理不当也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此外,光伏系统所使用的蓄电池所含有的铅、镉、硫酸等有毒物质都可能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污染。

其实,即便被广泛认为百分百“绿色”的水电和风能,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不可避免。

水电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业界一直没有明确定论。2010年12月,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表示“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与此同时,风力发电在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被打上问号。因为风并不总是存在,风力发电设备就必须使用火力发电方式来抵消风力的不可靠,结果造成二氧化碳减排效果不明显。

丹麦是大力推广风能的国家,1999年到2007年间,风能发电量翻番。丹麦天然气和电网运营商数据显示,2007年丹麦生产电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1990年大体相当。显然,丹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未因为风能发电的普及而有所减少。

谁最污染

“它们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差异,已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同。人类需要基本的能源服务,而每一种能源都会产生利弊两种影响。”萨曼莎?史密斯认为,公众应该对绿色能源的环境风险,有更加充分、理性的了解。

长期以来,除去因各种利益因素,人们似乎在有意忽略绿色能源的环境风险,WWF告诉本报记者,其实人们忽视绿色能源也会污染环境的很重要原因在于,人们目前推广绿色能源中,往往过分强调能源使用环节的清洁,而忽略了能源产品从最初研发直至最终消亡整个过程中的污染或清洁状况。

科学界对能源的综合评价制定了很多工具,其中一个叫“生命周期评价法”,已得到普遍认同。这种评定工具,既包括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采集、加工等生产过程,也包括产品贮存、运输等流通过程,还包括产品的使用过程以及产品报废或处置等废弃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的生命周期。

对可再生能源来说,只有在其使用周期所贡献的能量,大于其生命周期所消耗能量、其所排放的污染少于所替代的传统能源产品污染的时候,才是有价值的。

美国科学院2009年发布了一份名为《能源隐性成本: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无法计价的后果》的报告,提出要综合考虑能源的各种隐形成本,如环境损害、非环境损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安全。在研究汽车不同的动力来源对环境的影响时,报告的初步结论是虽然靠汽油驱动的技术在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损害要高于其他能源技术,但电驱动车则在综合损害方面要大于其他能源技术。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美国的电力供应仍然是以化石燃料为主,这样电动车的清洁程度就受到电力本身清洁性的影响,同时电池和电动机的制造也都是高耗能的,制造过程以及回收过程都存在污染问题。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也发出了对“能源肆意扩张”的警告:新能源技术占用土地过多可能会增加对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在综合各种能源单位发电量所占用土地的数据后人们发现,生物能源、风能、水能等技术的占地面积要比化石能源技术高得多(生物能源的占地最多相当于煤炭的近100倍)。一个日产6万立方米天然气的老天然气井的单位发电量,竟相当于风力涡轮发电站的20倍。除去基站本身,风力发电往往地点偏僻,从发电地点到城市之间还有几千公里的高压输电系统。

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先污染、后治理”,人类社会已经饱尝这种能源发展模式的苦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今后的绿色能源发展,公众一定要了解其综合的环境影响,理性看待各种能源的优势和劣势,最终形成判断。

而对于生物能源到底是一种威胁还是一个解决方法,世界自然基金会并没有告诉本报记者答案,而是提出只有良好的管理才能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保障能源安全。

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绿色能源不仅是因为绿色能源本身具有的可持续性特点,更在于绿色能源项目本身也应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可持续生物能源圆桌会议项目提出包括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环境、科学管理和利用废料在内的11原则。

“能源评价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而重要的是政府应该提高民众对标准的知情度,并通过立法和法律实践来确保标准能够贯彻执行。”萨曼莎?史密斯进一步认为,“社区应该参与到立项咨询过程并提供建议。我们希望社区民众在项目破坏环境时要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

2000年后,世界各大国如美国、欧盟、印度、巴西都相继出台了绿色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中国在2007年也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但法律法规的出台从来就不是终点,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氛围。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张凯认同这样的观点,政府负责任就是要严格执法,科学进行环境评估;企业负责任就是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流通等其他环节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民众负责任就是要有对污染项目说“不”的渠道和勇气,自觉践行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企业环境风险 篇12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有其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内部自身的原因。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体现在大多数企业尚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未能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这种薄弱的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形影相随的关系,可以通过大量的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得以体现。如近年来发生在国外的巴林银行破产案、世通公司造假案,以及国内的银广夏、蓝田股份事件等,这些案例无不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有关。因此,企业要防范财务风险,就必须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反映了治理层、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知和行动。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组织的基调,它主导着组织内成员的控制理念,决定着内控的结果和成效,是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我国《会计法》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了原则性要求,随后财政部相继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 0 0 8年7月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这些法律法规均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其中控制环境包括如下内容:

1. 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

企业应该有健全的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体制,这是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是影响、制约内部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治理结构方面,企业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章程和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如“三会”制度、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制度等,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在内部机构设置方面,企业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机构设置能够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减少管理层级和提高管理效能。在权责分配方面,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目标、职能划分和管理要求,明确包括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经理、总会计师等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基层作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影响企业内部环境和内部控制效力的精神、意识和理念,主要包括企业的整体价值观,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经营风格与职业操守,员工的行为守则等。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定位,在控制环境的建设中起着一种思想导向的作用。

3. 人力资源政策。

主要包括员工的聘退与培训;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对掌握重要商业秘密或核心技术等关键岗位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等。人是控制环境的主体,而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的优劣,激励与惩罚机制是否得当,决定着人力资源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4. 内部审计机制。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及其效率、效果。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从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看,内部审计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在控制环境建设中起着保证作用。

5. 反舞弊机制。

有效的反舞弊机制,是企业防范、发现和处理舞弊行为、优化内部环境的重要制度安排。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和协调机制,规范反舞弊调查处理程序,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防范因舞弊而导致内部控制措施失效、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

二、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虽然不少公司在形式上建立起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所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诸多缺陷,比如: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该由股东(大)会表决的事项董事会说了算,该由董事会决定的事情董事长说了算,独立董事、监事独立性较差,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董事不“懂事”、独立董事不“独立”、监事不“监事”的反常现象,甚至出现总经理指挥董事长的怪象。

2. 权责分配不合理不明确。

目前有的企业在权责分配方面没有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进行权利分配,权利大于义务,甚至只有权利没有义务,或者存在权利过分集中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如有的企业集团规定,下属子公司的所有支出均需要集团公司审批,下属单位的每个事项自下而上的审批时间至少超过半个月。有的企业权责分配不明确,如对于董事长、总经理的授权审批范围和审批限额不明确,从而出现越权审批、乱审批的现象。

3. 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不少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以利润为中心、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忽略对员工爱岗敬业、诚信经营、社会责任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不重视对管理人员风险理念的灌输,使企业整体缺乏财务风险意识,造成财务决策在程序上出现一些不合法不科学的决策,如对重大的借款、投资、担保项目不进行科学论证和风险分析,从而造成乱借款、乱投资、乱担保的“三乱”现象,形成相应的债务风险、投资风险、担保风险。

4. 用人机制不科学。

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每个员工都是活动的主体,各人的表现都在影响控制环境。有的企业在人员的使用上,未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如奖罚不分明、考核无依据,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有些企业不注重员工的技能培训,不重视业务知识的及时更新,使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5. 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监督检查是保证。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内部控制制度,而且有的还是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却无法有效实施。究其原因,关键就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一套监督检查机制。由于没有监督和检查,导致制度流于形式。

三、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应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发挥其固有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功能。因此要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一是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二是要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经理层的经营绩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还要通过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及经理人员市场,建立起相配套的经理约束机制。

2.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反舞弊机制。

在内部监督方面,企业应充分发挥监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特别是内审监督方面,应设置专门的内审机构,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明确其监督检查、评价反馈等职责,并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企业应建立反舞弊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和协调机制,规范反舞弊调查处理程序,完善投诉、举报管理制度,必要时可考虑设置舞弊举报热线,明确投诉、举报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结要求,确保投诉、举报成为企业反舞弊和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

3. 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企业应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用人制度,真正体现奖优罚劣。首先,在用人制度上应明确各层级人员的任职资格标准、能力要求、职责范围、晋升晋级等规定,并严格执行;其次,在激励员工方面,应该从制度上规范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并尽可能予以量化,增强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臆断,以达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效果。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氛围的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一定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经过相当的时间阶段,而且跟企业领导层的思想意识有关。因此企业应从治理层、管理层的高度出发,从文化建设导向方面给员工做出表率,同时应使其与公司战略目标趋于一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避免短期行为,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形式主义,而要将企业的文化理念贯穿于员工的工作实际当中,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08

上一篇:副业生产下一篇:早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