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特征

2024-09-25

油层特征(精选8篇)

油层特征 篇1

随着各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中、高渗透层为主的老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开采,低渗透油藏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1,2]。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属于低渗以及超低渗油藏。地处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最西端,东邻木头鼻状构造,北、西、南倾伏于古龙、长岭凹陷。扶杨油层包括扶余油层以及杨大城子油层,是新立油田主要目的层。新立地区油藏具有物性变化大、开发难度大、产能低等特征,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储量的有效动用。因此,为加强油藏特征的研究,笔者根据岩心、测井、录井、钻井、试油资料来研究油藏的构造、沉积、储层、油层展布等特征,为将来提交储量和新立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剩余油挖潜和动态分析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1油藏特征

1.1地层及油层划分

根据钻井资料,新立油田自下而上所钻遇到的地层分别是白垩系下统的泉头组三段(k1q3)、四段(k1q4)、青山口组(k1qn)、姚家组(k1y)、嫩江组(k1n)、白垩系上统的四方台组(s)及第三系(R)、第四系(Q)。k1q4(扶余油层)、k1q3(杨大城子油层)属于不同程度的含油层系。本次研究目的层为扶杨油层。扶余油层埋深约为1 110~1 500 m,厚度由南向西、北方向逐步变小。新立油田的泉头组四段顶部的油页岩特征明显,声波时差曲线呈明显阶梯状(图1),泉三段上部为稀疏的中高阻层与小锯齿状低阻层相间,下部为厚层较高的电阻层与低阻层相间的三个正旋回,上部距离顶部120 m左右有一“U”字形低阻,由3—4 m纯黑色泥岩形成,顶与泉四段底高阻尖峰曲线下方分界,底部一般为较高阻层。根据新立油田所钻遇地层的沉积旋回性与韵律性,扶余油层划分为5砂组14个小层:一、三砂组厚度最大,二、四砂组次之,五砂组厚度最小。杨大成子油层分为:四个砂组,12个小层。

1.2构造特征

新立油田总体表现为东西走向的背斜穹隆构造形态,断层多,主要发育有北北东、北北西两组正断层(图2)。同时断层具有同生性,断层的延伸长度一般为2~5 km,断距为5—36 m(表1),基本属封闭性断层。断层的活动时间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西倾断层的同生活动结束于青山口末期,而东倾断层早期具有同生性,至嫩江组末期又开始活动。

1.3 沉积特征

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对比与测井相分析,扶余油层泉四段早晚期处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之中,早、中期气候干热,汇水区在古龙-大安一带,水域小而浅,处于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该亚相以陆上分流间泥和陆上分流河道(图3)的显著沉积特征为标志。之后湖水抬升扩张,至晚期逐渐转变成三角洲前缘亚相,总体特征为:泥岩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岩性细,还原性自生矿物发育,常见鱼、介形虫等淡水动物化石。砂体沉积类型以河道砂为主,其次为河口坝砂体,都是油气储集的有利场所。

1.4 储层岩性特征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重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出,新立油田扶余油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其次是泥质粉砂岩(图4),分选中等,磨圆度为次棱角状,碎屑矿物成分以岩屑为主,长石次之,石英含量较少。填隙物主要为绿泥石、水云母以及石英次生加大。

1.5 储层物性特征

孔隙的大小反映了岩石的储集能力,铸体薄片和压汞测试是目前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化研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研究区10口取芯井的55块铸体薄片以及压汞法测试分析研究,本油区的储层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晶内微孔和成岩收缩缝等,其中主要以粒间孔隙为主。胶结类型有两种,分别为接触-孔隙式和孔隙-接触式,以方解石和长石胶结为主,其次为岩屑和黏土杂基[3],孔隙度为3%—19%,扶杨油层孔隙度一般为8%—17%,平均孔隙度14.5%(图5),渗透率范围为1-40×10-3μm3,主力产油层的渗透率平均为6.8×10-3μm3(图6),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为55%,其中,Ⅰ类油层58%,Ⅱ类油层53%。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系数一般为1.5~3.0。层间非均质系数1.1~1.5。属于低孔低渗储层。

新立油田储层裂缝比较发育,主要体现在测井曲线以及岩心上:裂缝发育处,深浅侧向表现出明显的低电阻率异常,且幅度差相对非裂缝砂岩储层段明显降低。这些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到了构造和岩性所控制。细砂岩、粉砂岩中的裂缝相对发育,泥岩段由于泥岩收缩[4],可见网状缝,由于大部分裂缝为高角度缝和垂直缝,因此这对改善储层的连通性作用很大。

2 油层分布状况以及油藏类型

2.1 油层分布状况

新立油田主要产油层即扶杨油层,油层埋深1 110—1 500 m,单井油层有效厚度差异较大:1.6—30 m,油层分布范围广,从试油和投产资料得知,新立地区油藏相同构造下,油藏未发现顶水及夹层水,而是有规律地上油下水分布,重力分异作用明显。砂岩有效厚度高值区的油井产油量明显高于砂岩厚度低值区的油井产油量,主体中心区厚度较大,呈片状大规模分布,并向周边逐渐减薄。其余小层呈条带状零星分布或者呈砂岩透镜体状分布。

2.2 油藏类型

扶杨油层的储油岩大多呈条带状、透镜状,横向变化比较明显,多被断层切割,不同方向油藏的控制因素不同。东西向(图7),油藏主要受到构造和断层因素控制,形成构造油藏以及断块油藏;南北向(图8),油藏含油范围与构造范围分布不统一,主要受岩性控制,发育有岩性油藏。新立油田扶杨油层整体上,属于构造-岩性油藏。

3 结论

1)新立油田的油藏类型属于裂缝发育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的构造-岩性油藏。

2)新立油田主体区油层钻遇程度高,平面连通性好。

3)新立油田扶余油层早、晚期分别属于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均是油气储集的有利场所,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继续深入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和储层预测,准确地勾画砂体展布是研究工作之一。

4)应加强综合地震地质分析方法,从构造、断层发育情况、岩性预测和油藏剖面图、相带图、测井、录井、试油及MDT等地质解释结果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道品.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40

[2]薛永超,程林松,彭仕宓.新立油田泉三、四段储层成岩储集相研究.特种油气田,2006;13(2):19—21

[3]李海燕,徐樟有.新立油田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1):17—19

[4]吴琼,林冬萍,于春燕,等.新立油田低渗透油层裂缝测井识别方法.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2):112—114

提高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篇2

【关键词】油层物理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实例教学

一、引言

油层(藏)物理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重点介绍涉及油田钻完井、油田开发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并通过实验证实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油藏物理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油藏流体(油、气、水)在油藏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理性质以及油气相态变化规律。(2)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岩石的粒度组成、岩石的胶结物性质、岩石的孔隙性质及孔隙中流体饱和度的性质、岩石的渗透率性质)。(3)油、气、水在油藏岩石孔隙中有关的界面性质和毛细管压力的特性及其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4)油、气、水多相流体在油藏岩石孔隙中渗流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的教学

本课程的特点是专业基本概念多,如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压缩系数,岩石的比面、孔隙度、渗透率等,这些基本概念的专业性强,并均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为了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讲解:介绍引入基本概念的目的意义、基本概念的含义、基本概念实际数据的大小及应用、基本概念的实验测定方法、基本概念的影响因素。如岩石孔隙度的教学,按照所介绍的5个方面进行讲解,可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引入孔隙度目的意义:孔隙度是用来量度岩石孔隙体积大小的指标,能反应岩石储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能力。

孔隙度含义: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在数值上等于岩石的孔隙体积与岩石的外表体积之比。

孔隙度实际数据的大小及应用:砂岩岩石的孔隙度一般为5%~25%,个别疏松砂岩油藏岩石的孔隙度高达35%;碳酸盐岩基质的孔隙度一般小于5%。砂岩油藏按照孔隙度分级见表1。

孔隙度实验测定方法:饱和煤油法、气体孔隙仪测定法

孔隙度的影响因素:组成岩石颗粒的分选性、岩石中胶结物的含量、油藏的埋藏深度。

三、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

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时间安排上,分清主次,把重点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要舍得花时间,讲解重点难点的知识内容,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知识内容,要下功夫、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关键。油藏岩石的毛管压力曲线,对指导油田开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内容是油层物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知识内容,其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清晰、详细讲解毛管压力曲线的确定,学生只有完全掌握了毛管压力曲线的确定原理和方法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毛管压力曲线的特征以及毛管压力曲线在油田开采中的实际应用。

四、实例教学

适当的实例分析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实例内容符合实际情况,能受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中介绍岩石渗透率计算的实例,将岩石的面积假定为2cm2,而教学实验室和油田现场实际岩石渗透率测定时,岩石的面积一般为5cm2左右(圆柱体岩石,直径为2.49~2.51 cm),教材中这一实例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因此,将教材实例中的岩石的面积改为5cm2,既能加深学生对岩石渗透率基本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掌握测定岩石渗透率的实际方法。

五、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教学

课堂教学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生的答疑,能及时解决学生平时的疑难问题,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油水两相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一致认为是“渠道流动”,即油、水各自有自己的流动孔隙渠道。该内容常规教学中,教师难于讲解,学生理解模糊,利用多媒体放映技术,将教师科研中录制的油水两相流体在岩石中动态流动的实况录象在课堂中进行放映,学生能一目了然地观看油水两相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动态特征,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六、结语

油层物理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深入探讨油层物理课程的基本概念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实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对提高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更生.油层物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1.

[2]杨胜来,魏峻之.油层物理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0

合水地区侏罗系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篇3

1 侏罗系储层沉积特征

1.1 区域沉积演化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在晚三叠世末因印支运动而构造抬升, 延长组地层广遭剥蚀形成侵蚀谷地广泛发育的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 在这种古地貌背景上, 早期的 (延10+富县期) 河流沉积充填作用及中后期 (延9-延6期) 发育起来的河湖相沉积构成了侏罗纪的第一个沉积旋回, 即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浅湖相的湖侵退积沉积作用。

1.2 区域沉积相展布特征

根据区域沉积演化背景并结合岩性、结构、构造、测井电性特征及单井相特征进行沉积相综合分析, 确定本区侏罗系延10+富县期为河流相沉积环境, 延9、延8、延7及延6期为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共存沉积环境。

2 侏罗系储层岩石特征

2.1 岩石类型

岩矿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本区侏罗系延安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砂岩。

2.2 填隙物特征

本区侏罗系储层填隙物主要成份有高岭石、硅质、铁白云石、水云母、铁方解石、绿泥石、长石质、铁矿物及凝灰质等 (表1) ;由于成岩作用差异, 各层系填隙物组分含量各有不同, 从而造成其储层物性优劣差异, 进而造成各层系储层的含油富集程度不同。

3 侏罗系储层孔隙结构

3.1 孔隙类型

通过岩心观察, 本区侏罗系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 发育少量岩屑溶孔、粒间溶孔及晶间孔。

3.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根据压汞曲线、铸体薄片等资料获得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可以定量地刻画储层孔喉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合水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储层孔隙结构相对较好, 排驱压力较低, 平均为0.04-0.71MPa, 中值压力平均为0.45-2.93MPa, 中值喉道半径平均为0.46-2.07μm, 孔隙度平均为12.8-14.5%, 渗透率平均为9.37-54.54×10-3μ㎡。

4 侏罗系储层物性特征

大量岩心物性分析数据统计表明, 合水地区侏罗系储层物性总体良好;孔隙度平均为22.8%, 渗透率平均为34.3×10-3μ㎡。

5 结论

(1) 沉积相研究表明合水地区侏罗系储层以河道滞留沉积、心滩及边滩等微相沉积及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是有利的含油储集砂体。

(2) 在对各项化验分析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 认为研究区侏罗系延安组各层段其储层条件较为良好。

(3) 合水地区侏罗系储层物性总体良好, 物性不是决定本区侏罗系油藏富集的主要因素。

摘要:根据测井资料、观察岩心等资料对合水地区侏罗系油藏储层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储层特征, 对合水地区侏罗系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合水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

参考文献

[1]李凤杰, 王多云, 刘自亮, 王峰.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层组河流沉积及演化[J].古地理学报.2009 (03)

[2]郭正权, 张立荣, 楚美娟, 黄锦绣.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J].古地理学报.2008 (01)

[3]汪海燕, 李仲东, 丁晓琪, 王震, 刘岩.镇泾油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特征与延9段油藏分布[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 (01)

[4]赵俊兴, 陈洪德.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 (02)

[5]窦伟坦, 田景春, 王峰, 夏青松.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储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02)

[6]刘志新, 杨金龙, 王广杰.姬塬地区长4+5油组超低渗油藏储层特征及对产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28)

油层特征 篇4

1 岩石学特征

长4+52和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一套灰色、灰绿色、灰褐色长石砂岩。碎屑组分中, 长石、石英和岩屑总量一般大于90%, 其中长石含量在64.6%~56.5%之间, 平均60.8%;石英含量在23.9%~19.0%之间, 平均22.0%;岩屑含量在24.5%~11.8%之间, 平均17.2%。

填隙物中杂基含量极低, 几乎全部是胶结物。主要为硅质、长石质和绿泥石膜, 其次为水云母和铁方解石。根据薄片粒度统计和图像粒度分析, 该区延长组长4+5和长6砂岩粒度主要集中在中-细砂级, 粒度范围一般为0.12mm~0.25mm和0.25mm~0.5mm。分选好, 磨圆以次棱角状为主, 结构成熟度高。颗粒间以线、点-线接触为主。

2 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2.1 长6 1油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长61砂层组在本区亦属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与河道间泥岩、粉砂岩沉积其岩性、沉积构造以及碎屑颗粒的分选性和磨圆度与长62砂层组基本相同。由长61砂体等厚图及砂/地比值图可以看出, 长61砂体在本区沉积总体特点为南厚北薄, 砂/地比值图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分流河道呈现北东-南西向延伸, 该分流河道砂体呈宽阔带状延伸, 砂/地比值大于50%。

2.2 长4+5 2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的展布特征

长4+52砂层组在子洲油田何家集区的沉积相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与河道间泥岩夹粉砂岩沉积。电测曲线呈钟型、指状组合, 砂层主要由浅灰色、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组成, 分选性和磨圆度中等-较好, 碎屑颗粒次棱角状-次圆状, 砂岩中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沙纹交错层理。砂体平均厚度15m左右。由砂体等厚图及砂/地比值图可以看出, 长4+52储层砂岩在子洲油田何家集区总体表现为南厚北薄的特点。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于20m, 砂/地比值大于50%。

3 储层特征

3.1 储层孔喉特征

储集岩的孔隙结构是指储层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态、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孔隙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储集岩的储集性能, 深入研究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气层的产能, 而且可以尽可能的提高采收率。本区长4+52储层和长6油层组储层砂岩孔隙结构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取芯样品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管压力曲线和图象分析等资料来进行分析。

根据区内取芯样品的毛管压力分析资料统计表明: (1) 砂岩均值系数较偏大、分选系数中等, 说明砂岩的孔喉分选相对较好; (2) 门槛压力一般在0.2MPa~0.7MPa之间, 平均为0.22Mpa。最大连通孔喉半径一般在1μm~9μm之间, 平均5.48μm。饱和度中值压力在0.7MPa~13MPa之间, 平均2.57MPa, 中值半径平均为0.55μm。从中可以看出, 岩石的孔喉较小, 渗滤性能较差; (3) 退汞效率一般不高, 平均24.5%。总之, 何家集区长4+5、长6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较高, 砂岩的孔喉分选相对较好, 但孔喉较小, 退汞效率不高, 表明岩石的渗滤性较差, 产油能力不高。

3.2 物性特征

根据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结果, 长4+52油层储层孔隙度最小值为4.9%, 最大值为1 3.7 7%, 平均值为1 1.0 2%, 主要分布在10%~14%之间, 占样品总数的90%以上, 孔隙度大于14%和小于4%的样品数较少;长61油层段储层孔隙度最小值为4.4%, 最大值为13.6%, 平均值为10.41%, 主要分布在9%~13%之间, 占样品总数的80%以上, 孔隙度大于15%和小于5%的样品数较少。

由于受资料限制, 本次未对长62油层段和长63油层段进行物性统计。渗透率变化比较大, 与孔隙度相同, 其分布范围也较大。与孔隙度分布不同的是, 渗透率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 在分布直方图上主峰不突出, 呈多峰形态, 说明渗透率差异较大。长4+52油层储层渗透率分布在0.04μm2~13.4×10-3μm2之间, 平均2.5 8×10-3μm2左右, 主要分布在0.3-2×10-3μm2之间, 大约占全部样品的63%以上;长61段储层渗透率分布在0.07μm2~8.54×10-3μm2之间, 平均1.58×10-3μm2左右, 主要分布在0.1μm2~2.5×10-3μm2之间, 大约占全部样品的85%以上。

4 储层分类及评价

在储层宏观特征 (孔隙度、渗透率)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排驱压力、孔隙喉道均值等) 以及储层的沉积相带特征研究基础上, 参考赵靖舟等 (2007) 储层评价标准[3], 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该区长4+5和长6储层岩心样品分析, 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三大类储层, 即Ⅱ类、Ⅲ类和Ⅳ类, 所占比例分别为81.8%、9.1%和9.1%, 其中Ⅱ类、Ⅲ类是研究区的主要储层, Ⅳ类为非储层。Ⅱ类储层中Ⅱa比例为18.2%, Ⅱb所占比例为63.6%。

5 结语

研究区长4+5和长6油气之所以主要富集于长4+52、其次为长61, 除了沉积相带和物性因素外, 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也是其油气富集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长61储层和长4+52储层, 不仅砂层厚度大、物性好, 而且上覆层为本区最好的区域盖层。区域构造背景对区内长4+5和长6油层的油气运移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但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运移聚集, 局部微幅度构造对油气聚集有一定的作用, 但程度有限。

参考文献

[1]李克勤.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十二)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2]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大庆油田某区油层储层岩石学特征 篇5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接触方式,胶结类型,大庆油田

1 岩石类型

根据薄片观察鉴定 (表1、表2) , 该区泉三段、泉四段砂岩颗粒成分相近, 主要有石英、长石和辉长岩。泉三段砂岩石英颗粒占20~32%, 平均26.73%;正长石颗粒占22~29%, 平均25.38%;斜长石颗粒占2~4%, 平均3.77%;辉长岩屑颗粒占29~43%, 平均37%;泥质含量2~20%, 平均8.11%;碳酸盐含量1~26%, 平均7.1%。泉四段砂岩石英颗粒占19~31%, 平均26.75%;正长石颗粒占17~30%, 平均24.48%;斜长石颗粒占0~4%, 平均2.41%;辉长岩屑颗粒占27~41%, 平均33.44%;泥质含量1~22%, 平均7.78%;碳酸盐含量1~35%, 平均8.73%。矿物成分成熟度不高。

分析砂岩颗粒百分含量三角图, 采用成分—成因砂岩分类模版 (图1) , 确定杏树岗地区扶杨油层储集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粉砂岩, 部分含泥大于15%的为杂砂岩 (图2、3) 。

2 重矿物及组合特征

该区重矿物主要为锆石, 其次为白钛石、绿帘石 (泉三段) , 石榴石、磷灰石、磁铁矿相对较少 (表3) 。泉三段锆石含量为1.6~72.2%, 平均为23.51%;绿帘石含量为1.15~82.10%, 平均23.97%;石榴石含量为0.2~7.7%, 平均2.42%;白钛石含量为0.3~51.7%, 平均10.38%。泉四段锆石含量为1.5~77.8%, 平均为38.27%;绿帘石含量为0.2~11.30%, 平均2.49%;石榴石含量为0.1~34%, 平均6.57%;白钛石含量为0.9~51.6%, 平均21.94%。

重矿物组合一方面反映岩石的成分成熟度, 随着稳定重矿物含量增加, 岩石的成分成熟度越高, 砂岩颗粒搬运距离越远。同时重矿物也代表母岩成分特征, 可进一步确定物源方向 (即水系) 。该区重矿物组合表现了北偏西方向水系特征。

3 粒度分布特征

沉积物粒度粗细、分选、偏态、峰态都具有成因意义, 粒度粗细、分选反应动力条件的强弱。河流砂因其多源区, 流速变化大, 因而往往呈现双峰、偏态或峰态变化大, 峰态宽平等特点[1]。

该区砂岩粒度一般为0.03~0.15mm (即2~4φ) , 除了部分样品出现细粒尾尖分布未见双峰分布, 多数为宽峰, 横跨三个φ值, 部分窄峰横跨两个φ值, 少数尖峰分布和宽平峰分布, 反映了河间、水上河道、水下河道等不同水动力条件[2]。

根据粒度C-M图, 泉三段、泉四段CM值三点分布平行于C=M线, 都为递变悬浮总体。没有滚动总体PQ段, 与概率分布分析结果一致。与泉三段相比泉四段C值范围更宽, 细粒的更多, 水流速度变化范围大, CS值相同, 最大紊流速度相当。

4 磨圆及胶结类型

由上述分析确定本区砂岩结构特征为粉砂、细砂状结构, 岩石颗粒度以0.06~0.35mm为主, 粉砂岩以0.03~0.1mm为主, 分选性中等—较好。镜下观察其磨圆度为次圆状, 按照刘宝珺 (1980) 颗粒接触类型和胶结类型的关系进行分类[1,3], 本区砂岩支撑类型整体上为颗粒支撑;碎屑颗粒接触方式以线接触为主, 有少数点接触, 未见缝合线接触, 颗粒胶接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 少数样品为接触式胶结和接触孔隙式胶结。

参考文献

[1]刘岫峰.沉积岩实验室研究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1

[2]宋广寿, 杨技, 张治国, 等.城华地区延安组延8~延10储层岩石学特征[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15 (3) :1-5

油层特征 篇6

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的储油层是位于西面

斜坡中的细碎屑岩层。主物源方向为北西方向, 次物源为北东方向。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主要是在潜山背景下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薄层砂沉积为主, 向潜山顶部砂体超覆至尖灭, 潜山基底起伏不平, 在潜山隆起部位砂体沉积不全, 顶部缺失, 在潜山的斜坡上, 沉积比较厚, 砂体较发育。

2 岩层中所含物质

2.1 岩层中含有的矿物和古代生物标本。

根据前期进行的地质勘测的报告显示, 这一地区含有的矿藏类型为锆石、石榴石、绿帘石、白太石、钛磁铁矿等矿类。根据出土的矿石标本显示, 在矿石中显示本地区在古代具有一定的轮藻、扁球藻等, 还显示在这一地区有古代的中华扁卷螺、高盘螺等古代生物存活, 还有显示古代气候状况是干旱或是温暖的麻黄粉属和杉粉属等。

从出土的岩矿样本的颜色上进行分析, 可以还原当时的植物分布情况, 根据样本显示出土的岩泥中含有多种颜色, 主要以灰和褐黑色等暗色为主。

根据以上的资料可以得出结论, 杜家台油层形成的时期为古代干旱和温湿交替出现的滨浅湖环境。

2.2 岩层相类型。

由于该块岩心资料较少, 所以借用周边块区岩心资料统计, 该处所含的岩石相成分较多, 构成复杂。含有6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相。

2.3 杜家台油层中的碎屑粒度。

碎屑颗粒的粒度、圆度、球度、表面特征及其定向分布等均具一定指相性。粒度参数鉴别沉积环境的判别函数, 不同沉积环境砂质沉积物的粒度概率特征, 以及不同沉积相的C一M图和粒度概率等

碎屑粒度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碎屑岩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碎屑岩的粒度分布及分选性是搬运能力的度量尺度, 是判别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水动力条件的良好标志, 而且碎屑岩的储油物性与其粒度密切相关。因此粒度分析是碎屑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 应用粒度参数鉴别沉积相, 甚至三级相和微相, 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 就是碎屑沉积物主要有三种搬运模式:滚动的、跳动的和悬浮的。不同沉积环境具有不同搬运模式, 并形成不同的粒度分布持证。但也应注意下述方面: (1) 不同沉积环境可能具有类似的水动力条件, 形成近似的粒度参数; (2) 沉积环境变化多端, 有过渡, 也有极端情况, 因之粒度分布也常变得复杂; (3) 成岩作用也会影响粒度分布; (4) 它只能提供一般的水动力条件和判定滚动、跳动和悬浮的相对沉积作用比例, 所以不能过分强调粒度参数在相分析中的使用效果, 而应与其它相标志结合起来使用。

2.4 测井相特征。

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从一组能够反映地特征的测井参数中提取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 包括幅度特征, 形态特征, 数值大小, 变化特征等物性参数, 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将地层剖面解释划分为有限个测井沉积微相, 用岩心分析, 录井资料, 完井资料, 镜片等地质资料对这些测井相进行刻度数字化, 用数学统计及逻辑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沉积相的映射转换关系, 最终达到利用测井参数特征识别, 研究地层沉积相的目的。测井相是表征底层特征, 并且可以使该地层与其他地层区别开来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集, 测井相有两种表述形式, 1.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和倾角测井成果图件定性表述。2.用一个n维数据向量经过运算后定量表述。不同的沉积环境下, 由于物源情况不同、水动力条件不同和水深不同, 必然造成沉积物组合形式的不同, 反应在测井曲线上就是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 在纵向上有不同的岩相组合, 在横向上有不同的分布范围及沉积体的几何形态。下面就测井曲线的形态进行介绍:

2.4.1 钟形 (Sh) :

反应水流能量向上减弱, 它代表河道的侧向迁移或者逐渐废弃。

2.4.2 箱形 (T) :

反应沉积过程中能量的一致, 物源充足的供应条件, 是河道沙坝的曲线特征

2.4.3 漏斗型 (H) :

反映砂体向上部建筑时水流能量加强, 颗粒变粗分选加好, 代表砂体上部受波浪收造影响, 此外也代表砂体前积的结果。

2.4.4 薄层指型 (X)

代表强能量下的中层粗粒堆积, 如海滩、湖滩。

2.4.5

尖齿型 (C) 曲线由多个中、低幅齿状曲线组成, 单个砂岩层厚为1-2m, 出现于泛滥平原或分流间湾沉积中。

(7) 平直基线型 (M) 根据起伏大小可判别泥岩的纯度, 主要出现于浅湖泥岩中。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沉积微相类型。

在研究区扇三角洲体系基础上, 进一步细分为水下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湖泥三个沉积微相, 其中以水下辫状分流河道占主体。

3.2 沉积微相特征。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在整个扇三角洲沉积中占有相当主要的地位。其由含砾砂岩和砂岩构成, 分选中等。垂向层序结构特征与陆上分流河道相似, 但砂岩颜色变暗, 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 在其顶部可受后期水流和波浪改造, 有时出现脉状层理和水平层理。概率图由悬浮、跳跃、滚动三个次总体构成。跳跃总体发育, 分选中等, 斜率36度到60度, C_M图也反映了牵引流特征。本相中化石较少, 主要是浅水介形虫及淡水轮藻。SP曲线呈现顶底突变的箱形及钟形。整个砂体呈条带状分布, 横向剖面呈透镜状且很快尖灭。

3.3 沉积微相横向展布及砂体演化。

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在平面上有以下的分布规律:杜家台油层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分流河口坝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分流河间湾微相及部分远砂坝微相。

杜Ⅲ油组沉积时期: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 发育多条水下分支河道, 各分支河道之间以水下隆起分隔, 整体呈现北东向延伸。

杜Ⅱ油组沉积时期:是杜Ⅲ油组时期沉积环境的继承和发展, 水下分支河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无论是水下分支河道的长/宽比还是分岔、合并现象都明显增多, 在整个工区内沉积物源充足, 砂体发育, 沉积条件极为有利, 此时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和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 该时期也是杜家台油层最有利的沉积时期。

杜Ⅰ油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逐渐扩大, 物源供应相对不足,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的规模急剧减小。

摘要:杜家台油层是曙2-5-11区块的主要含油层系。杜家台油层具有较明显的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特征, 下文将就杜家台油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介绍。

关键词:杜家台油层,扇三角洲,沉积相

参考文献

[1]徐艳梅, 郭平, 黄伟岗.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33) .

油层特征 篇7

1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油层特征分析

1.1 孔隙特征分析

根据相关地震资料及数值模拟, 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区块的下石盒子油层组的主要特征是次生溶孔+剩余原生粒间孔组合。存在状态主要是小于0.1mm的粒间孔隙及一些0.2~1.0mm的中孔和大孔, 总表面孔隙度变化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孔隙成因类型: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

1.1.1 原生孔隙

砂岩储层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压溶、胶结充填作用后形成了具有粒间孔隙的岩石, 原生粒间孔隙岩石在被方解石、高岭胶结物等加大充填后形成了两种亚类型:剩余原生粒间孔和剩余原生粒间微孔, 如图1-a、b。剩余原生粒间孔是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优质石油天然气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之一;剩余原生粒间微孔常常存在于自生黏土矿物晶体或杂基间的微小孔隙如图1-c。

1.1.2 次生孔隙

研究表明, 下石盒子油层次生孔隙发育较好, 主要有两种类型: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是本区块最主要的孔隙类型, 大多是填隙物被溶蚀形成的孔隙, 如图1-d;粒内溶孔主要分布在成熟度较低的砂岩中, 主要是粒内岩屑被溶蚀后形成的溶蚀孔隙, 如图1-e。

1.1.3 裂缝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相对稳定, 油层内部构造裂缝不发育, 仅仅有一些以缝宽为0.01~0.02mm的微缝为主, 他们大多属于成岩破裂缝或溶蚀破裂缝, 如图1-f。

1.2 油层物性分析

下石盒子油层组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孔隙度普遍较小, 大小在0.7%~16.3%之间, 其平均值大概为6.07%;渗透率级差大, 渗透率较低, 数值大多分布在0.001~26.347m D之间, 其平均值大概是0.093m D;通过对油层物性的定性定量分析, 得到相关系数为0.660, 这表明相关性一般。可以认为, 砂岩基质孔隙与喉道孔隙是主要的流体储集空间, 溶蚀空洞、微裂缝和裂溶缝是次要的流体储集空间, 孔隙度和渗透率普遍较小, 该区的下石盒子油层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 该区以薄差储集层为主。

2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储层形成机理

砂体是形成储层的基础, 储层物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成岩作用的过程, 经过综合分析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认为下石盒子油层的主要形成机理有三个。

2.1 下石盒子储层形成的基础是浅水三角洲

浅水三角洲常常形成于水体较浅、构造稳定的台地、陆表海等环境, 而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地形平缓、整体缓慢沉降等特点的大型坳陷湖泊, 这样的地质特征有利于浅水三角洲的形成, 有利于形成大型油气田。沉积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的充填演化过程中, 北缘隆起带缓慢持续抬升, 物源供给稳定, 碎屑物通过多个水系充填到盆地中, 形成几个近于平行的相互交织的浅水三角洲。

2.2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下石盒子储层致密化

(1) 压实作用。是储层形成过程中一种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 强烈的压实作用使储层的原生孔隙减少, 使次生孔隙也遭到破坏。而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油层组砂岩储层的埋藏深度大, 受到上部的机械压实作用力大, 数值模拟后认为, 当前埋藏深度介于2000~3300m之间, 受到的压实作用强, 砂岩颗粒间以线接触为主, 部分呈点-线接触或凹凸状接触。 (2) 胶结作用。岩石中的各种胶结物、杂基和自生矿物等矿物质, 能够将孔隙中松散的沉积物黏结在一起, 堵塞粒间孔隙的同时也破坏了次生孔隙, 使储层的渗透性变差。

2.3 有机酸的溶解作用是下石盒子油层形成的关键

次生孔隙大多是由于溶解作用形成的, 溶解作用对研究区内致密砂岩中优质储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阶段形成的次生溶孔 (包括长石、岩屑等不稳定矿物溶解和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作用所形成的) 与原生剩余粒间孔共同组成了下石盒子组储层的储集空间, 并且次生溶孔占主导。

3 结论

3.1 下石盒子油层主要是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 其次是石英砂岩;油层储集类型有剩余原生粒间孔、剩余原生粒间微孔、粒间溶孔、次生孔隙, 其中, 次生孔隙是主要的油层储集类型。

3.2 油层砂岩物性较差, 孔隙度、渗透率较小, 下石盒子油层属于低孔低渗油藏。

3.3 下石盒子砂岩储层形成的基础是浅水三角洲, 储层物性变差的直接原因是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 有机酸对砂岩中不稳定矿物以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作用是优质储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高星, 陈洪德, 朱平等.苏里格气田西部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其演化[J].天然气工业, 2009, 29 (3)

油层特征 篇8

1 沉积微相类型

通过对岩心、测井、录井资料及薄片综合分析, 可将本区长6~长4+5油层组划分为以下几种微相类型 (表1) 。其中本区长6~长4+5油层组油气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翼沉积及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沉积, 其次为少量的河口坝沉积。

2 沉积微相特征

2.1 三角洲前缘亚相

2.1.1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岩性主要由细砂岩、中-细砂岩组成, 含油性较好。砂体常呈粒度向上变细的正韵律旋回。纵向上常由多个砂层叠加, 形成叠合砂体, 叠合厚度可达20m以上。砂体与下伏地层多呈侵蚀接触, 底部常具冲刷面, 冲刷面上见10~20cm的泥砾层, 泥砾大小一般为0.5~3.0cm, 个别可达8cm以上, 属河道底部的滞留沉积。砂体中下部发育块状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 砂体上部见浪成波纹层理, 显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虽然以较强的单向底流作用为主, 但同时叠加有湖浪改造的水下沉积环境特征。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网状分布, 向湖盆方向逐渐延伸, 剖面上大致呈顶平底凸的透镜状。

2.1.2 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沉积

其沉积物粒度比水下分流主河道沉积略细, 单砂体厚度稍小, 一般为3~4m, 岩性主要为细砂岩, 粒度呈大致向上变细的正韵律, 垂向上也可见多个砂体叠加组成叠合砂体, 但叠合厚度小于同期形成的分流主河道沉积[2]。剖面结构、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构造序列与水下分流主河道沉积相似。

2.1.3 水下天然堤沉积

岩性为灰-深灰色、灰绿色含泥质条带的细砂岩、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薄互层, 略呈粒度向上变细的正韵律, 韵律层序的厚度一般为0.5~1.5m。底部发育小型冲刷面, 层内主要发育水平层理等, 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 结构成熟度为中等, 杂基含量略高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所含化石稀少, 但保存相对较好。剖面结构上常覆盖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之上, 上部常被后期沉积的水下分流河道或水下决口扇冲刷、改造而保存不完整, 甚至完全被冲刷, 或者向上连续过渡为细粒的分流间湾沉积。

2.1.4 水下决口扇沉积

岩性为灰色、深灰色含泥质细砂岩、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 常呈向上变粗的反韵律层序, , 厚度为0.5~1.5m。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多段式, 无滚动次总体, 显示以悬浮搬运和快速堆积为主。砂岩、粉砂岩中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等。生物化石稀少。平面上为水下决口扇位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两侧, 剖面上为位于分流河道沉积的上、下部位, 或与水下天然堤伴生, 或在分流间湾沉积中呈夹层出现, 与相邻微相在粒级和粒序方面多呈突变关系。测井曲线特征表现为自然电位曲线呈低—中幅指形、漏斗形或钟形, 微电极、电阻率曲线呈锯齿状, 反映层内泥质夹层较发育。

2.1.5 水下分流间湾沉积

岩性为深灰—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的薄互层, 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为主, 可见沙纹层理和浪成沙纹层理, 表明形成于较宁静的低能环境, 但受到间歇性底流和湖浪的改造, 厚度变化较大, 为1~8m。含生物化石较丰富, 多为炭化植物茎、叶的碎片, 是旱地、近水湿地和水生属种的混合组合。植物碎片常沿层面富集分布, 局部形成煤线, 显示植物碎片的富集大部分是由外部搬运而来, 而非原地环境沼泽化的产物。平面上水下决口扇位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之间, 剖面上往往位于水下天然堤之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之下, 有时夹水下决口扇沉积, 顶部或连续过渡为湖湾或前三角洲黑色页岩沉积, 或被河口砂坝、分流河道截切超覆。测井曲线呈平直或近于平直的变化, 间或出现由薄层粉、细砂岩引起的齿峰, 井径具明显的扩径现象。

2.2 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及分流间沼泽等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微相与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在沉积特征、测井曲线形态等方面基本相似。

3 结论

综上所述, 安定地区长6~长4+5油层组的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前缘位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湖方向, 处于湖平面以下的河湖共同作用地带, 沉积作用活跃, 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三角洲平原亚相, 表现为碳质泥 (页) 岩、薄煤层、煤线沉积及细粒沉积物中的碳化植物碎屑明显增加, 并可见到植物根迹, 沉积环境过渡为水上环境。与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比, 河道砂体多呈透镜状, 横向变化大, 砂地比减小。

摘要:安定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属黄土高原的侵蚀梁峁地貌。本文研究了安定地区长6—长4+5油层组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微相特征, 并对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为今后该地区的进一步研究和开采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水下分流河道

参考文献

[1]武富礼, 李文厚, 等.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J].古地理学报, 2004, 6 (3) .

上一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下一篇:教育游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