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明(共11篇)
社区文明 篇1
一、建筑文化内涵分析
从大文化的视角来分析, 建筑文化至少包括了三大内涵:一是包括了建筑科学技术在内的物态文化;二是建筑规范类的制度文化;三是建筑的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是:建筑的精神文化决定建筑的制度文化, 建筑的制度文化决定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而由建筑思想文化指导下建设起来的建筑物, 就会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而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形成一种与环境相一致的社区或家庭文明。因此, 建筑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载体, 也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它既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体现, 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而当它作为物质与精神合一的存在物时, 它还会对现实中人的精神、情感、行为形成一定的影响。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环境当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建筑, 作为建筑材料的集合体, 它是物质环境的一部分;作为建筑思想与艺术的载体, 它又是精神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建筑物无疑属于整个大环境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判断, 当我们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时, 自然也就包含了这样的潜在含义:人的问题, 往往也包括环境的问题;当我们说要营建一个好的环境来影响人、教育人时, 这之中当然应包括建筑环境。
当前, 我国社会在整体上已超越了温饱型, 正由小康型社会向全面小康型社会推进, 当人们温饱所需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而达到“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时, 建筑作为某种价值追求的精神文化象征, 就成了理所当然。这正如人们在未得温饱时, 衣物主要功能在于保暖与遮羞, 而在基本物质条件得以满足后, 服饰同时要求展示美与个性的功能一样。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 建筑的完整内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它不仅有经济建设意义, 而且有精神文化建设意义, 不仅有科学技术意义, 同时也有思想教育意义;
它不仅仅只有G D P含量, 同时也应有它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含量;
它不应仅仅只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生理需要, 同时还应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要。
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一所学校的特色, 不应只从这个城市、社区与学校的地域地貌、文字、媒介、风俗等方面表现出来, 同时也应从这个城市、社区与学校的建筑表现出来。
二、不良建筑对社区文明、家庭文明的负面影响
不良的城市建筑布局、非人性化的社区建设、住宅的非人伦化设计, 对城市的社区文明建设和家庭伦理建设存在着负面的影响。
1. 不良的城市布局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现代建筑科学与犯罪学的研究证明, 都市特定的建筑环境元素, 会影响犯罪率。早在上世纪60及70年代, 这个问题就引起了建筑学者们与犯罪行为学者们讨论。Jeffery在1971年也直接提出《经由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的发生 (CPTED) 》的概念, 1973年英国建筑学家Newman发表了《Defensible Space防御性空间》。自此其相关概念便陆续被研究讨论。1998年, 句法公司受哥斯尼尔斯市委托, 研究建筑空间布局与人易受犯罪攻击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这个项目进行为期3年的研究, 被认为是南半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犯罪研究。其成果认为, 狭窄隐蔽的街道, 视线不及、光线阴暗的小巷, 是城市建筑空间中最易引诱犯罪的环境。
狭窄隐蔽的街道, 视线不及、光线阴暗的小巷是城市建筑空间中最易引诱犯罪的环境
Jeffery在《经由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的发生 (C P T E D) 》中提出所谓“高犯罪空间”的概念, 从调研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约有95%的犯罪案件是发生在七楼以上及规模1000人以上的社区;越多户数共用一个门厅、楼梯、电梯的集合住宅的犯罪率越高;中央走廊因有视觉死角, 故其犯罪率较高;而单边走廊较易被户外看到, 具监视效果, 可吓阻犯罪发生;有视觉死角的空间, 例如阴暗密集的灌木丛, 杂乱且视觉不能穿透或距离较远的公园, 狭小窄长的空间, 因为监视效果较差, 使得犯罪较易发生;相同型式的建筑, 空间自明性低的环境。
国内不少学者也对建筑空间与犯罪防控做出了积极研究。认为, 尽管犯罪行为的产生源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生理等诸多原因, 但建筑空间对犯罪的影响却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学者认为“合理的建筑物空间设计是创造可防控空间的有效手段, 是消除建筑空间盲区的有力措施, 也是实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重要途径。”“而‘创造一个安全的、可防控犯罪的城市空间’的研究, 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也有学者认为, 防控犯罪应“从环境预防入手, ……要科学规划安全系数高的物理环境;……限制犯罪机会的环境条件。”
上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 建筑是城市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文化宣传应将建筑环境因素纳入总体的思考与建设的范畴之中, 忽略建筑的精神与社会文化意义, 其结果不仅对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不利, 而且, 会诱发犯罪率的升高。当人们在大力得倡城市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建设时, 不良城市建筑的负面影响是不应忽略的。
2. 社区人际关系冷漠与非人情化社区设计
有人将我国现代都市的人际关系形容为:“繁华掩盖不了冰冷的人际关系, 钢筋混凝土坚硬了心灵深处的冷漠防线。冷漠必然诞生虚伪, 虚伪是冷漠的化妆品。”但是, 在分析讨论导致我国现代城市及社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时, 人们或者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或者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或者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的;或者是从管理学角度提出的;……而往往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本应十分重视的可视的物质环境。
要在社区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 解决人际关系冷漠的问题, 必须从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角度, 建立起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个物质载体——符合人们风俗和当地文化生态的社区建筑环境与园林空间环境:社区广场、社区会所、社区休闲场馆、社区花园等等。考察我国城市社区环境建设, 最初的住宅社区建设缺乏经验, 因此, 基本是没有提供社区居民相处空间环境, 后来的新社区越来越吸取了国外社区建设的经验, 有了设施良好的社区人际交往场地, 但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有限的公共场所被停车场侵占、被商业经营侵占;或者这些公共场所在建筑空间设计上与过去人们的生活习俗有隔阂, 不符合所在地的文化环境, 从而使人们不习惯使用, 使这些场所形同聋子的耳朵——只能作为摆设。最终导致了当今许多城市社区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虽同住一个社区, 却是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邻里之间视同陌路人。
缺乏符合人们风俗和当地文化生态的社区建筑环境是导致社区人际关系冷漠的重要原因
因此, 构建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仅从伦理建构、社区管理、社区党建和社区社会文化的建设是不够的, 还必须以构建社区居民和谐相处的物质载体为基础——建设起符合社区居民传统生活习俗与心理文化相适应的社区公共场所。
3. 家庭伦理的缺失与住宅的非人伦化设计
历史上, “中国人是把建筑的功用首先理解为协调天道与人伦的关系的, 把建筑视为建立合理世界秩序的工具的, 这是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核心, 是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关键”。这当然也应是认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得以长期传承的重要方面。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来认识问题, 建筑思想、建筑文化要决定建筑物的空间形态, 但作为已经形成了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一部分的建筑物又必然会强化、巩固这种建筑的思想文化本身。这种强化思想文化的建筑物, 不仅仅通过它的形态、色彩、功能来发生作用, 同时也会居住其间的人的日常活动来发生作用。
例如, 当中国古人按照遵礼守法、尊卑有序的伦理的建筑伦理人文思想来建造了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时候, 四合院特殊的空间布局自然也会强化居住其间的家庭成员的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四合院内一大家人按北尊南卑、东尊西卑、中尊侧卑伦理秩序, 各归其位地居住其间, 这种封闭式的建筑, 使生活其间的中国家庭成员可以安安静静、和和美美、少受干扰地有序生活。院内的房子既各自独立, 又相互联系 (以围廊将整个建筑连接起来) , 面向院子中间开放和集中。高大宽敞的北房, 冬暖夏凉, 由长辈居住, 长辈一旦有什么不适, 哪怕刮风、下雨、下雪, 儿孙们也可以沿着游廊到正房去问安。这种长为尊的空间布局自然就强化了孝的家庭伦理;东厢房由儿子们居住, 西厢房由女儿们居住, 南房由下人们居住。按中国东尊西卑, 北尊南卑的空间布局, 传统伦理中的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 自然在这种房屋布局中得到强化。所以, 作为传统民居的四合院不仅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建筑思想, 同时也强化了居住其间的中国人的家庭伦理道德——使尊卑有序, 父慈子孝的传统道德, 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得到强化与延续。
按照尊卑有序的建筑伦理思想建设起来的四合院, 有利于传统孝德的传承。
今天, 迅速发展的中国建筑市场给人们带来的是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长, 住房条件日益改善, “北京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年增3倍”, 由“1978年, 北京城镇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只有4.55平方米, 增加到20.75平方米”。重庆人均居住面积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不足5平方米……增加到人均27.31平方米, 比改革开放初期扩大了5倍多”。但迅速扩大的住房面积, 除了物质上的需要外, 似乎并未给人们的精神需求带来某种满足, 无论是两室一厅还是三室两厅, 四室两厅, 甚至是所谓独立式别墅, 市民们无法从中看到我们新时代所提倡的精神内涵本应在住宅建筑中物化形式。住宅设计中没有家庭生活中本应存在的长幼有分、亲疏有别的空间秩序, 家庭伦理的有序运行就失去了物质载体, 其孝德的继承与发扬光大, 自然就成了难以维系的美好愿望。所以, 在谈论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同孝德日益式微的时候, 仅从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 还必须从建筑伦理学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国住宅建筑这种缺少人伦精神的现象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建筑思想还未实现从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建设转型。建筑师和住房建造者所想的, 主要是如何扩大人们的居住面积, 将建筑视为满足人的活动的物质财富对象物, 而未将其视为满足人们民族心理的、家庭伦理的、传统审美的和文化品味的对象物。
第二、从住宅建筑与人的关系来认识问题, 它反映出今天的中国人仅仅把住宅建筑当作了物质文明来建设, 当成了G D P的内容来发展, 而未将其视为一种精神文明的内容来做。原因在于, 我们的住宅建设者没有认识到住宅建筑在反映G D P的同时, 还表现着人自身, 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 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 以其形象反过来表现人自身。这正如今天我们可以从古希腊人留下的建筑去认识古希腊人、从古代中国建筑去认识古代中国人一样;今天, 我们可以从当代西方的建筑认识当代西方人, 从当代中国的建筑来认识分析当代中国人。而当我们从今天的住宅建筑来认识国人的时候, 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 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三、建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建筑文化势在必行
审视人类历史上不同类型的社会, 都有其反映其时代主流的精神文化内容, 这些精神文化又总是强烈地反映在当时的建筑文化之中, 并由此都赋予了当时建筑以特定的内容与形式:古希腊奴隶社会时期是“神人同性、同形”的神体 (人体) 崇拜, 反映在建筑文化上, 就是古希腊神庙建筑柱式的人形化处置;欧洲封建社会时期, 是基督教文明时代——也被称之为“神本”时代, 反映在建筑文化上, 就是教堂的宗教尺度处置, 其经典建筑有罗马的圣皮埃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早期资本主义时代将封建时期充满天堂幻想的“神本”, 追求转化为世俗社会的“以资为本”、“以物为本”, 反映在建筑文化上, 更多地体现的是金钱与物质利益获取……所以, 建筑总是包含了特定时代的精神文化内涵的。而这种带有其特定时代精神文化内涵的建筑, 又从环境的角度强化了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 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物化为建筑形式, 并以此去影响或主导了人们的意识。很难想象, 没有帕特农神庙、雅典娜神庙和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希腊雕像, 今天的人能会更清楚地了解古希腊“人神同形”, “人神同性”的思想文化特征;同样, 那些气势恢弘、高大神圣的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教堂, 又使我们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有了亲临其境般的感受。很难想象, 基督教信仰可以在没有教堂的环境下得到传播, 赢得教徒虔诚的信仰, 与此同理, 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世界上所有宗教信仰之类精神文化, 能在没有相应的建筑物化环境下得到效果明显的传播。而以资为本、物欲横流的社会, 总是会让人们从灯红酒绿、穷奢极欲的城市街道与建筑中找到最深切的心理与生理的切身感受的。
人们兴建了建筑时, 建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塑造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性情修养。因此, 对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而言, 建筑决非砖、石、钢材之类的一般物质, 而是熔铸着思想、灵魂和科技的载体, 它由人建造, 同时作为物质和精神环境的构成部分, 也会塑造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建筑的美化优化, 也是精神文化建设重要构成部分。
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 决定了不同时代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思想, 不同的建设文化与建筑思想, 将决定这个时代建筑的内容与形式。然而, 在举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进程中, 人们不难发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当我们在大力倡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时, 这种精神文化却几乎未在我们的建筑文化中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的法治法规, 有党和政府倡导扶持的主流文学、艺术……, 独独缺少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筑文化与建筑思想!今天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后解构主义、野兽派等等各类泊来品可谓应有尽有, 唯独所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筑文化。而在这些建筑文化与思想指导下的建筑无不显现出光怪陆离、绚丽多姿, 但你却不能从中发现其由这些各种流派建筑堆集起来的中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城市精神和城市灵魂。在这种缺乏个性和特征的城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 会有这个城市市民本应有的个性与特点吗?当人失去了特点与个性时, 还有创新性吗?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们能不能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呢?即:今天中国青少年的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不仅仅与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 同时也与他们所生长的城乡建筑环境有关。
于是, 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前的精神文化建设中, 是否存在建筑文化与建筑思想方面的问题?中国是否建立起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建筑文化?
结论是明确的, 在举国上下全力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 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文化方面简单地奉行所谓“拿来主义”, 显而易见已不合时宜!如何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和谐社会的建筑文化, 并在这种建筑文化与建筑思想指导下, 建设起和谐的建筑物质载体和环境, 进而影响和引导人们共同构建起和谐社会, 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藏晓玲《空间句法访谈》《城市建筑》2005年第7期。
[2]赵元鸿《永续都市发展及犯罪防止》http://home.educities.edu.tw/chao1974/urban/urban003.pdf
[3]王发曾《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犯罪防控效应》《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4]戎雪海《谈环境预防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犯罪防控》《公安学刊》2004年第1期
[5]唐翼《重建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08期。
[6]任凭《遵礼守法, 尊卑有序——中国建筑人文思想的道德伦理形态》《南方建筑》2002年02期第88-90页。
[7]新华网2008年11月07日09:09:28《北京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年增3倍》。
[8]廖洁《告别吊脚楼住大社区重庆人均居住面积扩大5倍》《重庆时报》2008年10月28日。
社区文明 篇2
你们好!
2011年9月初,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团将对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暗访和测评。我社区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已被列为重点测评区域,为配合我市创建工作,营造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现呼吁社区广大居民要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创建文明社区,不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也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愿望,目的正是为了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福广大市民。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因此,我们衷心期待居民朋友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进来,人人参与创文明城,个个争当文明市民,为桂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尽一份社会责任。
一、文明在脚下: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垃圾,不在楼道堆放杂物,注意维护小区公共环境卫生。树立“小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意识;
二、文明在手上:积极行动,清除自家门口楼道的小广告,不乱晾晒、不跨门占道经营、不损毁公物、不乱涂乱画、不私搭乱建,自觉爱护社区环境;
三、文明在心中:通过一系列文明举动,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树立“让城市多一点文明,让百姓多一份满意”意识。把我们不断提升的文明素质展示出来。
居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德,让文明和谐在我们社区安家落户。您的每一份努力与热情,都会为我们的社区增光添彩,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融入创建文明的活动中,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建设文明社区、文明桂林作贡献!
关注社区文明建设 篇3
企业与社区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一点不需要过多地证明,只要回顾一下非典时期企业与所在社区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就清楚了。在非典爆发时期,如果一个企业发现了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其所在的社区就难以置身事外;反之,倘若一个社区发现了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该社区所在的企业往往也难以独善其身。这种关系其实在平时就存在,只不过在非典时期(或非常时期)表现得更突出、更紧密、更集中罢了。所以,企业对社区文明建设的关注和重视,应该是一贯的和连续的关注与重视。
企业关注社区文明建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关注企业自身的文明建设。有句歌词写道:"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就企业关注社区文明建设而言,这里如改动一个字就更为贴切一些,即"请让我来关心你,就是关心我自己。"其理由有三:一是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厂区与社区往往是重叠交叉的,特大型企业更是合而为一的;二是社区文明搞好了,如企业所在社区风气正、文明水平高,对企业职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就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优化熏陶作用,有助于职工文明素质的提高;三是社区是所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小气候"或"小环境",社区文明搞好了,对社区中的企业会产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效果。
积极参与和推进社区文明建设,对企业具有名利双收的意义。就名而言,一个企业的美誉度首先应从身边的社区做起,在社区形成良好的口碑,由近及远,不能搞"灯下黑"。须知"窝边草"茂,其兔也肥。就利而论,要看到社区服务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广阔市场,在这个广阔的市场天地里,企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尤其是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企业改革中的主辅分离,以及企业医院、学校、食堂、房管、运输等等社会职能的剥离,完全可以与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结合起来,从中找到新的商机,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分流职工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为盘活企业闲置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来。这种一举而多得的好事,企业何不乐而为之?
社区文明 篇4
一、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
提高道德修养, 形成良好的社区道德规范, 是社区文化建设对城市社区居民提出的迫切要求。社区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市民学校、老年学校等, 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风尚, 加强形势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科学知识教育, 自觉遵纪守法, 尊重社区公德, 使文明素质体现于自觉的文明行为。通过社区舆论或群众评议对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品质进行赞扬, 大力弘扬邻里互助情、公婆体贴情、父母养育情、兄妹手足情、姑嫂姐妹情、婿媳敬老情、儿女孝顺情、夫妻恩爱情等风尚。深化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 形成一股无形的道德约束力量, 以影响社区居民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另外, 家庭是道德养成的基本场所, 是文化传承的细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活动, 有利于促使社区居民养成正直、善良、勤劳、节约等优良品质, 从而促进文明家庭和文明社区的建设。
二、大力培育学习型组织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传统社会正在向知识型、学习型社会转变。在新的形势下, 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就要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的学习,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首先, 从社区居民各自的实际需要出发, 科学确定学习内容, 依托各类社区文化学习组织, 努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其次, 要做到社区教育的多层次, 从扫盲到初等到中等到高等到继续教育等, 做到多类型, 从思想品德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到文化休闲教育等, 做到多样化, 有学校式、有短训式、有互动式、有研习式等, 以满足社区成员各不相同的学习要求。第三, 不断提高郊区社区居民的网络技术水平。社区应努力针对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开展培训, 提高社区居民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从而引导他们进入互联网天地。同时, 要广泛动员由社区网络爱好者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 积极主动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帮助解决社区居民在计算机故障以及网络应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后, 社区党员干部队伍要带头学习, 从而带动周围群众的学习, 在全社区形成学习、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风气。同时, 培育和壮大社区学习辅导员队伍, 共同营造社区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既要能满足社区居民做文明市民的需求, 又能增进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 社区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民歌民谣、风采展示、科普知识、书画摄影、棋艺门球竞赛、健身健美学校等文化活动, 为居民提供放松、娱乐、个性张扬和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 使居民享受现代文化生活, 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还可以社区论坛、知识讲座、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来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倡导社会公德, 健康、环保等多种内容的教育活动。组织业余的、小型的、多样的社区健身秧歌大赛、太极拳表演、篮球联赛、保龄球、足球赛等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活动, 吸引众多的社区群众参加。从而使民族的、大众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群众,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苑、聊吧、网吧等文化资源的监督管理, 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把社区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另外, 培育和壮大社区文艺组织和文化指导员、文化辅导员队伍, 不断推出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使居民群众享受社区大家庭的温馨。
结语
总之, 21世纪中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会越来越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 我们要以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新的工作方法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为社区精神文明进步和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杜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7.
[2]曾章秋.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对策研究[J].大家, 2010, (07) .
社区文明 篇5
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文明和谐的良好形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根据区文明办工作部署,×××社区决定在辖区开展“迎党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
“迎党庆、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倡导文明礼仪、整治公共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社区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特色活动,激发调动辖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努力塑造文明××市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精心组织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结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以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加深专职工作者、居民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掌握,引导广大群众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2、广泛开展“做文明××人”活动
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为主要内容,组织文明礼仪巡讲团,利用社区宣传教育阵地,广泛宣传礼仪知识,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常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把文明礼仪活动覆盖到全体居民,使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在社区蔚然成风。社区文明单位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实施窗口行业文明服务行动,举办文明服务培训,健全岗位文明行为规范,开展文明礼仪竞赛活动,展示社区良好形象。
3、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我参与”活动
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以学习红色经典和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全民阅读”活动,运用讲座、论坛、咨询会、现场交流、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读书知识、交流读书心得、提高读书水平,实现增值阅读。继续开展全民终身大讲堂活动,营造全民读书氛围,使全民阅读活动向全社区延伸,带动更多单位和个人参与阅读,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掀起热潮。
4、广泛开展“资源节约我带头”活动
结合我市创建森林城市,加大勤俭节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广大居民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环保型企业和社区等活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勤俭节约逐步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
5、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
扎实推进倡导文明礼仪、维护公共秩序、提升社会服务、改善城乡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紧紧围绕创优美环境,广泛开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志愿服务、绿化美化志愿服务、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着力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修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紧紧围绕创优良秩序,广泛开展公共场所秩序维护、应急救援、平安社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形成文明礼让、井然有序的环境面貌。紧紧围绕创优质服务,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和责任教育。
坚持以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种公益援助行动。组织志愿者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6、继续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大力倡导文明出行
在全辖区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文明交通监督岗、志愿交通协管员行动,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到主要交通路口、公交车站和交通拥堵路段劝导不文明行为,维护公共交通环境。
7、集中开展公共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和清洁工程,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治理背街小巷、社区楼院、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等部位的环境卫生,着力改变乱扔垃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以增绿色、治污染、整脏乱为重点,按照净化、绿化、美化的要求,引导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和环保实践活动。
8、广泛开展文明之风普及活动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居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革除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三、活动的组织领导
“迎党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社区居委会、党总支统一领导下进行,由社区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社区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通力合作,协调行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发挥优势,积极配合。社区要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部门紧密协作、居民自觉参与的工作格局,使活动真正取得满意的实效。
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 篇6
关键词: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谐社会;环境资源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一)关于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概况
我国公民目前还不具备很高的生态文明意识,具体表现在:首先,对于生态价值的认识有误区存在,一些公民没有意识到)需要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对于自己的行为,很少会放在生态保护、生态均衡的视角加以反省,对待生态环境时抱有一种人类独尊的想法,使自然资源遭到浪费;其次,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在生态责任方面,国家并未出台相关的调控机制,也未就生态责任问题对公民提出明确要求,导致部分公民根本不认为自己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再者,未能以实践的方式将生态道德意识向自我规范意识内化,欠缺生态审美方面的意识。[1]对于生态环境,一些公民对于什么是美,缺乏欣赏能力。
(二)造成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原因
1.的高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和谐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的成功转型,中国社会努力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分化程度加大,与此同时社会也付出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代价,其中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尤为突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淡化了公民原本应当具备的时代责任感,其约束力日渐式微,大众娱乐逐渐取代了道德教育,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2]
2.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因为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一些公民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该现象的出现,极大的扼杀了人们心中的环保意识,致使部分素质较高的公民也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置若罔闻。这一问题的出现极大的遏制了公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
3.社会评价标准对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
面对该类问题,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对于眼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表现出置之不理的态度,作为旁观者而意识不到自己就是当事人,社会公共生活和人际关系麻木冷漠,更加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盲目从众并由此产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冷漠可能会传播蔓延出去形成群体性冷漠,所以说,社会风气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冷漠心理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三)解决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首先,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首要问题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行为观念的宣传教育力度。[3]对于经济领域的落后现象我们一直都存在比较重的忧患意识,却忽略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落后问题,未能充分认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威胁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需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使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能够“平起平坐”,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绿色消费,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2.完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历史工程,除了有道德约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1)要进一步加强建设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快速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把生态文明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来治理生态环境。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4]
(2)要抓紧制定和修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制定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简历健全地方生态监管制度,建立公正、合理、有序的执法机制。
(3)要加大执法程度,提高执法效率,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改变破坏环境的现象。
3.将法律、道德、生态文明有机结合
对生态文明建设保持冷漠的现象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除了道德层面的问题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欠缺,是当前社会文明层次的一种反应。为使公民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的问题得到改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使道德法律化,使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尽可能加以还原和体现,使法律尽可能契合公民朴素的道德观,使全社会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认可法律;其次,法律道德化,要使依靠法律做出的处理或裁判能够契合社会道德,或者通过实施法律,唤醒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生态文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再者,使道德、法律、生态文明三者相结合,使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管理或社会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共同发挥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二者能够相得益彰,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张琳(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生态文明论》,刘湘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文仲.公众参与环保有新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9-11-19(03).
社区文明 篇7
1 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
“社区”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 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1871年,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将其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 并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一般认为, 社区是由居住区域关系引发的共同生活体系。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们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其基本功能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对区域内农村居民进行管理以及促进居民的经济增长。”[2]农村生态社区是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 是以是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居住人群, 以农村为特定社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镶嵌一体的生态与人文经济社会系统, 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表明中国农村建设的理念、目标、模式和体制, 向着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社会迈进。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
农村生态社区中生活的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所关联的共同体, 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包含而又超越了生活共同体的更大的生态共同体, 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 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 生态性
生态性是农村生态社区的首要特征, 它强调农村居住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改变过去农村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 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 农村生态社区通过绿化、净化、合理处置污染垃圾等方法改变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通过有效的生态治理手段, 促进村容整洁,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社区产业间的合理联结, 实现良性循环。
2.2 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的人文精神, 是一种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关怀。如果农村生态社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 那么农村生态社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软件, 它指向的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建设, 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 更注重村民的内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享乐文化、世俗文化在逐步蔓延, 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在非理性膨胀, 农村文化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碎片化, 精神虚无化。农村生态社区需要培养村民的公益精神、参与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2.3 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内容。在经济方面, 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与自然环境相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 包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生态化, 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 发展生态旅游业, 推动社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政治方面, 加强制度创新, 从制度上规范社区内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费生态化行为, 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 鼓励村民的公共参与, 赋予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在精神文化方面, 充分挖掘社区生态人文资源, 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积极建设农村生态精神文化。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的路径上,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树立大局意识, 认清生态社区建设重要性
思想认识上,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不能将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去完成, 农村生态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维系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呈现出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通过改善村民居住地的生存环境, 不断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 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 实现农村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资源配置效率, 传承乡土文脉, 保护自然生态, 重构乡村魅力空间。其实质是要让农民参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农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
3.2 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经济建设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一切工作, 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 ……, 那末, 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3]农民是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 决定了农民是农村新型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意愿,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农民成为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主体和推动力量, 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 生态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而是要让农民看的到实惠, 摸得着幸福, 通过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标语和公开栏等各种形式, 把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介绍给农民,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 让农村在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经营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 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营造开展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要从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 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 让村民们切实感觉到社区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3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水平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要有所区别, 有所侧重, 而不应设计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分析本地区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综合考虑农村山水风情、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资源环境等因素, 把握其内在的肌理, 并统筹兼顾到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开发规划, 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社区建设, 而一些地方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 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 这与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相违背。为此,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是当前各个地方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中特别需要予以明确的, 需要作进一步具体的研究。
3.4 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并非一蹴而就, 在建设过程需要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 推进规划管理由粗放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做好社区项目规划的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工作, 向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咨询, 多听不同意见, 避免长官意志, 提高生态社区规划建设决策的科技含量, 依法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其次,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政府财政手段, 调节生态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态与经济利益, 确立资源环境的价值观念, 形成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制度设计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 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最后, 制定和完善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相关的其他各项法规与政策, 将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法治精神融合在一起, 从制度和法律上的理顺各种关系,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惩治违法行为,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使生态社区建设在有序的轨道上顺畅运行。
摘要:农村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试图对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路径做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J].瞭望新闻周刊, 2011 (6) .
[2]李海舰.国外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中学刊, 2013, 28 (5)
社区文明 篇8
关键词:农村社区,生态文明,北京山区
1 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1.1 生态文明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之后的觉醒, 是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相博弈后的权衡。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比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大得多。只有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我们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科学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永续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超越了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 它代表的是人类的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内容涵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全部内容, 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社会必然状态。
1.3 基于生态文明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1.3.1 生产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促进农业的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能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循环发展。
1.3.2 乡风文明
进一步发展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 并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发展乡村文化事业, 加强乡镇文化站以及村级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建设农村业余文化队伍, 鼓励村民兴办文化产业, 积极开展和谐家庭、村组、村镇等的创建活动。
1.3.3 村容整洁
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步伐, 因地制宜地推广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并且用沼气池的建设有效带动农村改厨、改厕等;加强村庄的合理规划以及人居环境的治理;引导帮助农民搞好农村污水、垃圾的处理, 积极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
2 北京山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 北京农村居民点现状
2.1.1 数量
2012年, 北京市远郊行政村有3660个, 隶属于10个区县的152个乡镇。调查表明, 农村居民点住户数集中于400户以下的存在, 占存在总数的72.3%, 96%的村民居住于1000户以下的农村居民点内。
2.1.2 人口
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和农业人口有所减少, 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增加。2012年, 北京市农村地区总人口将近720万人, 其中, 农村地区外来人口180万人, 比2004年增加了四十万人。
2.1.3 用地
最近几年, 农居点用地面积有所增加, 占全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趋于下降。其中, 近郊农居点用地面积减少, 远郊有所增加。农居点用地中居住用地是主体部分, 占农居点用地面积的92%。在居住用地中, 除了村民住房用地外, 还有相当数量用于非村民居住。
2.2 北京山区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2.2.1 畜牧生产不规范
目前, 北京山区的畜牧养殖业逐渐朝着规模养殖的方向发展, 规模化的养殖极其容易致使畜牧群生病, 不仅降低了牲畜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 同时对大量饲料的需求, 在客观上极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 北京山区农村的种植业中也滥施农药, 药瓶的乱扔、乱放等这都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
2.2.2 垃圾处理设施落后
北京山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少, 无害化处理技术在村镇基本上也是空白, 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本上处于“裸放”状态。目前, 虽然大部分乡村已经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 但绝大多数不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村镇垃圾基本上是将生活垃圾简单堆放, 或是采取人工收集、简易填埋、焚烧处理, 没有密封装运, 没有防火、防疫、防渗等配套设施, 这种一放了之的处理形式在收集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 有些甚至直接堆放在生活区、农田附近, 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3 北京山区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及根由
2.3.1 对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认识不足
国外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乡村的建设的认识比较深刻, 也积累了了丰富的经验, 生态环保意识始终贯穿全国上下建设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 促进了全球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而我国在2009年才引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 比国外整整迟了三十年, 而且跟风的现象比较严重, 对建设生态环保城市的认识不足,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盲目性较强。
2.3.2 缺乏相关政策的指导
由于从思想上没有对生态文明乡村的建设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更没有相关的法规政策体系予以支持。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背景山区的村镇关于生态文明村镇的建设在政策制度上几乎是一篇空白, 由于缺乏有力政策制度保障。另外, 在进行社区规划的过程中, 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划滞后, 北京的大部分农村社区的发展规划中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其中, 部分社区即使把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其中, 但内容大都过于简单, 不具备可操作性。
2.3.3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北京部分农村社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 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一, 社区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很多社区甚至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 致使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垃圾处理也跟不上社区的发展。加之历史遗留问题, 还有相当部分数量的乡镇企业存在, 这些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环保意识比较弱, 这些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第二, 农业污染日益突出。部分社区的农民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乱丢乱弃塑料包装、农膜引起的“白色污染”等对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 基于生态文明的农村社区建设策略
3.1 理论上的建设策略
3.1.1 农村社区整体建设思路
在全球都在推行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的背景下, 北京山区的农村社区也应当综合分析自身的经济、环境概况, 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整体思路以及方法: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并且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了影响北京山区农村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的5个主要因素: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资源禀赋、贸易结构和锁定效应。
3.1.2 北京山区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
首先, 总体目标。生态文明的内涵超越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北京山区的农村社区可以依托循环经济理念, 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同时尽力使碳排放量达到最小化。另外, 北京山区的农村社区应当有效依据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良好局面。
其次, 阶段目标。北京山区的农村社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阶段性的目标, 第一阶段, 建设典型的示范区, 依据制定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纲要、规划等, 合理规划、开发, 既避免无序开发, 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社区理念, 奠定建设神态社区的基础。第二阶段, 普及推广在生态区建设中获得的经验、经营收货等, 在北京整个山区范围内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路线, 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生态文明社区的构建。
3.1.3 促进农村社区能源清洁化发展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 积极转变农村能源结构,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 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全面推广节能灯、太阳能灯、太阳能公共浴室、太阳能灶的使用, 利用畜牧业发展优势, 加快生物质能源供应工程的建设。节约能耗, 扩大能源供给, 构建农民收入提高、环境改善、能源良性循环的多赢局面。
3.2 政策法规上的建设策略
3.2.1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离开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 生态文明的农村社区建设更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的支撑。北京山区的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综合性政策文件, 首先, 综合性的政策, 例如《中共长沟镇委长沟镇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长沟的意见》、《中共长沟镇委长沟镇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社区的意见》等;其次, 低碳产业发展类文件有《长沟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再次, 节能减排类法规文件, 有《长沟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长沟镇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法规文件的制定, 对长沟镇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社区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促进以及监督管理作用, 北京其他乡镇可以借鉴长沟镇经验, 以法规制度的形式保证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
3.2.2 在规划编制中体现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社区的规划开发必须依靠科学分析以及准确把握发展优势, 在开发规划的过程中, 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开发规划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进行通盘考虑、综合规划,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各个社区各自为战的编制规划, 确保环境保护方案的切实可行。生态环保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生态环保的要求, 督促各镇编制社区开发规划, 当然, 规划编制的过程中, 应当依据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 充分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另外, 生态环保部门还应当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不足、意识不强的现状, 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3.3 实践中的建设策略
3.3.1 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乡村社区建设发展战略的制定、相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和社会低碳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城市的宣传。因此, 政府应当抓紧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 规划是促进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是结合自身“十二五”规划的编制, 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尽早制定中长期生态文明社区发展路线图, 确立今后各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 明确一系列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战略导向。同时, 背景山区的乡村可以参照其他城镇的低碳发展战略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 抓紧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二是着手设立生态经济试验区, 相关村镇可以先行创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试点, 探索小城镇间协同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尝试要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推广, 扩大影响。同时对安排的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开发项目, 从资金、技术、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倾斜。
3.3.2 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构建新农村经济支柱产业
加快“土地向集约经营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居住向幸福家园集中, 人口向城区和集镇集中”, 不断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释放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以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 培植主导产业,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构建强大的新农村建设经济支柱产业。支持镇村用足用好人均亩产业用地指标, 改造、新建一批商务楼宇和标准厂房, 加快实施“镇村总部经济大楼五年建设计划”, 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税源潜力大的项目和企业。壮大和发展镇村经济、增强镇村经济“造血功能”。
3.3.3 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低碳农业
与工业相比,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不仅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 而且也深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为此, 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社区的过程中, 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从“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至关重要。第一, 运用生物技术并发挥生物质能, 推进无毒化肥和无毒农药的发展。第二, 推进农业的轻型化作业, 把发展“低能耗”的农业机械与加快农业机械化结合起来。第三, 逐步推进数字化农业, 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能的农业模式。以上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农村社区的乡村环境, 实现农业的低碳化和现代化, 实现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
4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 由于经济的发展, 农村土地这一方净土的生态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鉴于此, 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 在某种程度上为广大农村开展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 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精神作为一种制度来引导社区经济和文化建设, 使社区发展进入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凯中.农民组织化与农村社区治理[J].社会科学论坛, 2006 (24) :70-74.
[2]刘荣,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问题与对策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8 (02) :77-80.
[3]殷琼.近年来各地乡村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8 (03) :28-30.
[4]赵煜.云南农村社区治理个案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8 (04) :128-129.
[5]黄大金.乡村社区化治理的基本路径[J].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1) :140-143.
社区文明 篇9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良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民居住的幸福感高低,它包括环境生态化、人居生态化、 生活方式生态化等多个维度,这些维度体现着一个社区的文明氛围、环境状况和邻里关系,折射出居民的价值观、生活和行为方式、思想道德素养等状况。而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离不开全体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长期维护,要求社区公众要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而这些都要有赖于社区居民环境意识的觉醒和成长以及社区生态教育系统的修正、 完善和发展。因此,社区生态教育是面对社区所有公民的生态教育,它是社区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是生态宜居社区和新型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教育,基本都是“自下而上”推动的,而我国则是主要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公众的生态意识的建立较多地依靠政府的培育,而社区是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教育和学习场所,因此,以社区作为生态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自下而上地开展生态教育,培育生态文化,不失为一种合乎实践和理论逻辑的行动路径。社区居民的生态教育,就是要以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环境为载体,以社区工作的理念指导,通过在社区建立生态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机制,通过对“环境—社会”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深入的认识,启发居民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的环境意识[1],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能力,养成人人主动参与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行为习惯和风气,营造和谐的社区公共空间。社区生态教育是社会化教育,起点在社区,归宿却是整个社会; 它是终身教育,不是应景式的教育,它贯穿人的一生,让个人学习具有一种空间和时间连贯性,通过生态教育,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绿色理念的传播者、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和环境污染的监督者。但当下的社区生态教育存在主体的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知识贫乏、生态观念偏颇、生态参与意愿低以及生态破坏行为缺少约束等问题,社区教育和宣传方式浮于表面而缺乏实效,生态教育的常态化还有待加强。
二、社区生态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
1. 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较为薄弱,缺少生态正义和生态良心。社区居民环境意识的强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社区参与机制运作的前提。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现象比较普遍,居民对生态价值中的伦理价值不能体认,缺少保护社区环境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较弱,缺乏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社区内随地乱抛生活垃圾、肆意占踏草坪、不爱惜社区公共设施、挤占公共空间等屡见不鲜。尤其是新社区的居民结构复杂,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生活行为方式区别明显,每个居民的生态需求和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彼此相互抵牾。如有些失地农民上楼后还存留强烈的“小农”意识,其生态观念未能主动转换。而现代居住空间的封闭性,则导致同一社区居民邻里关系较为生疏,在一定程度上,居民之间相对处于陌生的隐匿状态,这样社区舆论与道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应有的约束效应,无法调控其行为,也就容易导致很多生态“失范”的行为。当主体居民对生态利益认识不清并与其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自身利益相矛盾时,则容易产生破坏生态的行为。如公共空间的挤占, 楼道堆放杂物,私占绿地开辟自家菜园,甚至放养家禽,并且一旦失去约束机制,就会产生居民的从众模仿行为,最终导致社区生态失范。
2. 社区居民的生态认知偏颇,对其生态权利和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生态文明的整体认知度与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绝大部分社区居民对生态文明重要性认知度比较高,但对具体生态的内涵、目标、生态权利内容等,却存在认识不足甚至是误区。绝大多数人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概念和目标不知晓,对于居民主体与社区环境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判断还不够全面,认为社区生态仅限于社区花草树木的绿化,只要搞好环境绿化,有花草树木,就建设好了社区的生态文明。生态社区不等于绿色社区,更不能仅仅局限于绿化社区,生态社区观念除了社区环境的绿化,还包含生态消费、低碳环保、生态空间的维护等诸多内涵。无论新老社区,从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到思想观念,都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观念。在公民的生态权利认识方面,多数居民搞不清其中到底包含哪些具体权利,对安宁权、清洁权、阳光权、通风权、环境美景享受权、获得环境信息权、生态损害的求偿权等知之甚少,而这些生态权利恰恰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3. 居民参与社区生态建设意愿低,参与程序不了解。 一方面,原有的“单位人”惯习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社区归属感差; 经济学认为,居民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在关心自己私利的活动中慢慢养成的[2],在社区里参与生态事物不会为其带来经济收益,在缺乏经济利益的牵引下,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缺乏足够的热情,而社区是全体居民的社区,环境好坏由整个群体来分担成本和收益, 个人没必要独自参与,结果大部分人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有些居民虽然参与社区生态建设,但对如何参与、参与的途径和程序,以及参与环境决策、规划、标准制定的过程不了解、不清楚; 由于生态问题涉及专业的科技知识,而社区居民由于专业知识的阈限,而以自我本位利益为原则,常常关注与个人家庭和眼前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自我本位思想作祟,难以冷静客观地参与环境决策,甚至会反对正确的决策,对于那些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环境问题缺乏参与积极性。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程度往往与参与成本成反比,如果生态维护消耗其过多的时间、精力和物质成本,社区居民则会选择放弃。
4. 缺少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治理主体责任不明,是社区居委会、物业部门,还是环保部门或是居民集体的责任,生态治理责任主体难以确定, 因此,对责任主体的问责机制也难以建立; 社区内缺少专门的具有一定执法权的组织,来对社区生态失范行为进行规约; 而相关各部门和组织的条块分割,使社区环境的监督和监管无法落到实处,难以发挥整体合力效能。就开发商而言,一旦在做足社区生态营销而获取经济利益后,很少再做后续的生态维护和管理; 而物业管理公司也是以服务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缺少真正的归属感和管理动力, 即使想承担着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也由于自身的管理权限和执法权问题,无法对社区居民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社区居民对其管理置若罔闻,社区生态管理与维护难以产生实际效应,结果引发类似公共空间被占的 “公地灾难”1。因此,“大力发挥相关部门的沟通作用,构建和完善高校的管理协调机制,是确保高校与社区的稳定合作的绿色通道”[3]。
三、社区居民生态教育践行的策略和路径
1. 从生态教育的实施主体和实施对象上看,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教育主体,对实施对象分层针对性教育。一是实施主体上,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志愿者团体等多方联动,才能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 在社区生态教育的初始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对社区生态教育的组织引导很重要,政府部门既要制定近期和中长期的生态教育规划,又要在宣传资金上适度予以扶持。社区居委会应招募环保志愿者,成立志愿者协会和环保小分队,壮大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 物业部门负责生态运营维护和日常管理,包括宣传栏维护、绿化养护、警示教育等。 同时,通过举办社区环境和生态培训,培养建设骨干,发展组织队伍,提升其生态建设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4]。每个公民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社区居民要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全员参与生态教育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党员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生态教育以身示范,自觉维护社区公共环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在教育对象上,生态教育倡导的是全员的素质教育,每个社区居民都是受教育的对象。生态教育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因此,生态教育对象要有层次化,针对社区不同群体开展不同面向的生态教育,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以及妇女和老人。首先,从社区内儿童、青少年抓起,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他们是生态教育的重点对象。其次,加强针对社区女性和老年人的生态教育。社区中的妇女由于生理结构、生产生活角色和思维方式的原因,她们对环境最敏感; 老年人由于更多的时间,可以更容易地争取其参与到生态建设和维护中来。通过对这些群体的不同层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素养,培养参与生态建设的能力。
2. 从生态教育内容上,我们应该加强生态科学知识普及,加强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价值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是广泛宣传适度消费、生态人居、休闲文化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普及关于环境本身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生态观的认识。让居民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价值和作用以及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普及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 等。二是提升生态道德意识,了解生态规范。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都与公民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道德教育,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增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感,并逐步将其内化为明确的理念,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外化为生态道德实践,将他们保护自然和生命的情感、道德、知识、意识逐步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能力与习惯。三是倡导和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培育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位思想,形成良好的社区生态传统。概言之,在生态教育内容上不仅有知识教育、法制教育,还有观念教育和技能教育,形成的系统化、体系化生态教育体系,改变原有生态教育内容零散化的特点,并注重其基础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3. 从生态教育的形式上,以社区日常生活为背景和内容,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生态教育模式。生态教育属于道德教育,是真善美的体验教育,它不单是一种理性教育,更是一种感性教育。最终既要达到外在行为的规范,更要达到内在情感的认同。单纯的灌输式、宣传式教育效果是有限的, 要通过创设情景、互动交流、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利用国际国内各种纪念日或活动日,举办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比如每年的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二是以社区宣传栏为主要阵地,综合利用各种媒介,开展开展常态性的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如在社区设立环保宣传栏、社区图书室、 黑板报,编印环保宣传册、张贴环保宣传画进楼道等; 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免费发放环保围裙、文化衫、环保书籍等。 三是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挖掘社区现有资源,利用社区地域特色或居民个性特长,举办形式多样的社区生态公益活动,将生态教育与居民的文化生活相结合[5],在寓教于乐中传播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文化; 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居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模式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社区文明 篇10
一 排除非在职党员同志参与社区双文明建设的三种障碍
(1) 排除来自社会陈旧的、错误的思想观念的障碍与干扰。目前社会上存在着“非在职无用论”“非在职背时论”“非在职休息论”“非在职靠边论”, 老党员同志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识, 社会上还存在着排斥、歧视非在职党员的现象, 因此, 应当在“优秀居民”“优秀党员”等名额上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2) 排除来自家庭、子女的干扰。时代前进了, 观念要更新, 子女对老年人的孝敬不能仅限于物质方面, 因此通过做子女的思想工作, 使他们能够支持鼓励非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的建设, 满足非在职党员从精神生活及物质生活上双双付诸于行。 (3) 排除来自自己自卑、自弃、不愿参与社会的障碍与干扰。通过组织非在职党员认真学习“十八大”文件精神, 深入理解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回忆当年入党时的宣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牢固地树立起“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思想,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彻底走出自卑、自弃的怪圈, 使非在职党员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 自立自强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社区建设的“有为”当中。
二 科学规范化地管理非在职党员,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非在职党员以往都是以原单位为基础统一管理, 可是这些党员同志所住的区域不同, 这样对于组织非在职党员学习和开展活动存在诸多不便, 社区居委会成立后, 科学地管理非在职党员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我们北站居委会根据辖区的特点建立了各党支部。党支部的成立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活动;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因此, 居委会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 以非在职党员的居住区域为根基成立党支部, 有条件的单独成立党支部, 不具备条件的成立联合党支部, 并且根据党员自身的年龄、特长等合理调整各支部的人员结构, 每一个支部都有固定的办公和学习的场所, 使非在职党员同志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
三 积极参与居民的各种活动, 发挥非在职党员的作用
我们统一规范化管理非在职党员, 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同志的综合素质, 最终目的是使我们的每一位党员都能参与到社区双文明建设的工作中去, 深入持久地实践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思想, 从而使每一位居民都有良好的宏观生活环境和微观生活环境。我们北区居委会根据居民的特长正确引导居民成立各种协会如:戏迷协会, 乒乓球协会, 秧歌协会, 健身协会, 歌舞协会等, 让党员同志参与到各协会的日常工作中去, 在此党员同志和协会成员不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 他们主要任务是帮助居委会了解协会的活动情况和各种需求, 以及帮助居委会组织各协会为居民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 每一次活动后调查居民的反映情况, 以支部为单位认真讨论提出合理化意见并写出书面材料, 也可以就具体问题随时向各协会和居委会提出建议, 他们的建议得到我们居委会领导和各协会的高度重视, 使各协会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 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四 大力宣传维护稳定, 发挥非在职党员的作用
随着油田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 从旧的管理模式转换到新的管理模式, 社区居民的思想上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些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油田的长期发展。目前维护稳定促进油田发展这是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非在职党员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因为这些非在职党员不仅是我们油田的老职工, 更是我们社区的老居民。他们和居民的接触面最广, 接触的时间最长, 最先了解居民中不稳定因素的新动向。各党员同志可以深入到居民中去, 主动听取居民的呼声, 向居民宣传党的政策, 向党组织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各支部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情况, 真对居民较敏感的一些问题以黑板报的形式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引导。
五 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居民排忧解难
我们的非在职党员同志只在业余生活中发挥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我们还在各支部组建非在职党员积极分子志愿小组, 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热心地了解支部区域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困难, 将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思想惯彻的更深、更远。如:家庭义务安全员定期到居民家中检查用气、用电安全情况, 以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义务巡逻员每天在小区内巡逻, 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和居委会取得联系, 组织非在职党员认养小区绿地, 带领青年志愿者和居民参加“美化环境、爱我家园”活动, 形成群众自觉保护小区环境的良好氛围。广大非在职党员在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与居民群众打成一片, 融为一体, 架起了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
社区文明 篇11
"Technology and Arts Activities" is a new form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aidian, which abundant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近几年来,海淀区精神文明办、海淀文联和《中关村》杂志社盘活科技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了多次“科技进客厅,艺术上炕头”文明新春系列活动,谱写了一台台文化艺术大戏,成为海淀区开展社区精神文明活动的一张闪亮名片。
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也需要人民
时值2011年新春,海淀区精神文明办、海淀区文联带领杜希贤、毛水仙、孟繁禧、周持、李道五、刘振英等海淀区著名书画艺术家来到北下关街道,不畏严寒,赋诗作画,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道道文化艺术大餐。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清华紫光、新联铁等中关村知名科技企业的代表。
海淀区文联主席卫汉青、海淀区精神文明办副主任于泓和张振西、林德江等北下关街道领导一行,走街串巷慰问看望了社区家庭和服务网点,询问百姓生活生产情况、年货准备情况,并送上慰问的春联、年画等。
冬季的严寒丝毫没有消减现场群众和书法爱好者的热情,他们通过与书画艺术家零距离的接触,对中国画传统艺术、中国书法文化和传统人文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中,艺术家们个个精神饱满,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基本功,挥毫泼墨。他们以“国强、家和、万事兴”等为文字题材,为当地群众展示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书写体的风采,也为大家展示了水墨画作的刚劲娇美,短短的几个小时,几十幅格调高雅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让现场观众充分领略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
精神文明是社会得以前进的精神动力,而文艺的天职,则在于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和表现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和人类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精神升华。文艺作品是文明和道德的结晶,艺术的本质是文明。
在坚持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海淀区因地制宜,发扬优势,盘活文化艺术资源,延伸文化服务领域,开辟文化艺术宣传阵地,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通过300多位艺术家和十几家科技企业参加的“科技进客厅,艺术上炕头”文明新春系列活动,科技和艺术不再呈现一种游离于普通人生活之外,相反,它深入并改善了海淀区百姓的生活。
“科技进客厅,艺术上炕头”文明新春系列活动不过是海淀区精神文明众多活动的一个点滴,但它的确是一项在新形式下不断满足百姓精神文明需求,促进海淀区社会发展的惠民工程,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内涵。艺术家们在海淀区精神文明办、海淀区文联的组织下,以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创作出一幅幅具有时代色彩的文艺作品,与社区居民共享。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通过开展“科技进客厅,艺术上炕头”活动,为艺术家和百姓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让社区百姓共享了科学艺术教育优质资源,共提科学理念、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推动了海淀区科技和艺术领域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
立足中关村核心区
关注社区精神文明
近几年来,除了开展“科技进客厅,艺术上炕头”活动为社区百姓送温暖外,海淀还启动了多项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百姓在文明社区创建的浸染中,融入海淀,并在这片沃土上获得幸福的归属。
随着《规划纲要》的批复,北京市为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上国务院原则同意的中关村“1+6”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到2020年将达到10万亿元。回顾过去的20年来,中关村的经济总量增长了900倍。到2010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1.5万亿元,已经成为我国高速发展的产业高地。
2010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十百千工程”,提出要培育一批收入规模在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级的创新型企业,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群。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区科研院所林立,高等院校密集,经济发展迅猛,文化旅游资源丰厚。海淀园是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特殊的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造就了海淀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浓厚科技、教育、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海淀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科普示范城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区县、全国“双拥”模范城和首都文明区等,生态建设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
其中,海淀区创建和打造社区精神文明的功劳功不可没。
2010年,海淀区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先期完成北下关街道大慧寺社区、万寿路街道沙窝社区、燕园街道中关园社区等15个老旧社区升级改造,2011年计划升级改造20个老旧社区,2012年计划升级改造25个老旧社区,三年累计升级改造老旧社区60个。
海淀区借鉴先行试点的成功经验,区文明办、区市政市容委、区综治办、区文化委等7个区属职能部门和22个街道工委、办事处,加大了对老旧社区创建力度,成立了“老旧社区文明创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2010—2012年海淀区推进老旧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实施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思路、职责区分、工作制度、落实措施等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规范。
各职能部门和街道按照职责分工,依据文明社区建设标准,各司其职,积极开展对老旧社区的道路修整、路灯维修、下水管网改造、绿化补植、技防设施安装和文化环境等软硬件建设。目前,有的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建起了综合性的生活服务中心、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等,绿化美化了院落环境,为广大市民创建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海淀区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以老旧社区升级改造为契机,加强文明引导,积极调动居民参与文明创建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文明楼院”、“五好文明家庭”等评比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绘画、体育竞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文明创建的力量,强化文明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展示文明风采。
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淀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精神文明成果。
同时,为助推海淀经济腾飞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提升区域整体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海淀将推进科技与人文共同发展,为海淀社区精神文明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社区文明】推荐阅读:
文明社区创建08-02
社区文明标语09-07
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工作规划05-18
文明社区建设09-04
创建文明社区活动06-05
社区文明祭祀信息07-02
社区文明申报材料10-24
“社区创文明计划”社区工作计划05-21
南昌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总结08-11
社区文明商户评选方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