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平台

2024-08-03

学科平台(共12篇)

学科平台 篇1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下简称我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服务青年大学生创业为宗旨,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活创新创业主体,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生科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创业典范。目前,我院有1名同学创立公司,并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江苏省金奖。此外,120人次获得省、市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一、二、三等奖。

1 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

我院充分发挥自身组织管理和教育引导优势,开展创业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创业讲座、主题团日活动等,在青年学生中营造创业氛围,让他们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2015年,我院邀请淮安快鹿牛奶有限公司孔令伟总经理做创业沙龙,并实地参观了公司厂房,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企业氛围,同时也为今后同学创业实训搭建了平台。目前,我院有12个创业团队,其中市级团队1个,校级团队4个,另外,有30余名同学在淘宝网注册了自己的网店。

2 注重创业典型选树,凸显大学生榜样示范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14年我院通过邀请创业典型顾文智等人作“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校园分享会、“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成长报告会、活动,“寻找生科院创业典型”以及“我身边的创业者”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在院园内营造了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氛围。2014年9月,我院邀请淮安市新大运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徐克怀总经理为我院创业青年开展创业经验分享会,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从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如何创业,又是如何将水产养殖公司经营成高校设施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的。随后,我们又组织同学参观淮安市新大运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实地学习和感受创业环境。

我院历来十分重视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借助数量众多的科研平台和一批热衷于创业工作的老师,树立了不少典型。涌现出了汪骊媛、刘晶、孙太萍等一批创业模范学生,在毕业生中,涌现出了顾文智为代表的自主创业典范,成功创办“淮安惠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入住淮安市经济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注册资金为500万。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生物活性物质成分、植物菌剂、功能食品、动物饲料、新型农业等开发与生产。

3 搭建学生创业平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3.1 邀请学院博士、教授担任创业导师,提升创业科技含量

我院根据同学的专业兴趣爱好,组建创业团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同时,帮助创业学生和创业导师结对,提升创业的实效性,我院聘请院内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博士担任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导师,并向导师颁发证书。如我院王新风教授、高级研究员邬建国、高级研究员徐建明、副教授胡卫成、张瞳博士等,他们经常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指导和带领大学生创业。

3.2 依托学院专业科研平台,加快创业产品转化效率

依托学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色水产繁育工程实验室、洪泽湖水环境遥感监测与蓝藻预警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湖泊—流域科学数据中心”洪泽湖分中心等重点平台,以及生科院教师科研项目充分开展学生创业活动。目前,有一些创业团队已经注册公司,还有了自己的产品。如惠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他们的产品有:“益生牌”草鸡蛋(附图)、灵芝干、北虫草、食用菌、双孢菇、益生菌饲料、灵芝多糖提取液等。

3.3 依托学院大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我院充分利用科技平台优势和绿之源环保协会、童第周生物科技协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分别结合环保、科技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2014年,学院绿之源社团获团省委“倾听长江”项目资助;学院陶学子团队成功开展“绿色微行动”环洪泽湖行动,获得多家媒体报导。

4 以科技创业竞赛为抓手,打造培育优秀创业团队

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国家、省、市、校级创业比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如组织参加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淮安市科技创业大赛。通过比赛,创业团队成员提高了自身创业实践能力,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如王新风老师指导下的“惠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团队荣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和江苏金奖。

5 我院“创业之星”培育工程效果显著,硕果累累

我院经过3年的精心组织和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提高,从事创业实践的同学也越来越多。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较多荣誉。

(1)2014年,“惠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团队荣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和江苏金奖。

(2)2013年,顾文智等同学的作品《盆栽活体菌类产业化开发》项目荣获第三届淮安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并获3万元创业奖励;戴卫江团队作品《淮安泥鳅苗种培育》和徐泽宇团队作品《葛根系列功能饮料》均获得二等奖,分别获得8000元奖励。

(3)2013年,徐泽宇同学参赛作品《利用葛粉速溶专利技术研发葛根系列功能饮料》荣获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科技创新组三等奖。

(4)2015年,绿之源环保协会“电商英才”代表队进入淮安市“盱眙龙虾杯”创业大赛15强,晋级总决赛。

(5)2015年,生科陶学子团队的作品《“百清源”发酵藤茶制品项目》获江苏省伯藜创业大赛三等奖

(6)2015年,汪骊媛、胡蓓等同学创作的作品《禽蛋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7)2015年,李哲任、王雅静等同学创作的作品《防治龙虾细菌病害的凹凸棒土———复合菌剂》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

(8)2014年,刘晶等同学的作品《生态农药和生物农药产品的研究》获得淮安市第五届科技创业大赛市十优项目,并获得2000元资助。

(9)2014年,《禽蛋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团队分别荣获淮安市第四届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二等奖和“麒麟杯”第二届江苏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创业工作实际,阐述了该院在“创业之星”培育工程方面所做的实践和尝试,旨在为我国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创业之星,专业平台,大学生,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高颖.浅谈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在我院的培养——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网络虚拟运营”挑战赛为契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234-235.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3]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招生与就业,2013(2):101-103.

学科平台 篇2

实验室、实验中心名称

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础化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辽宁省能源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生物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部大连气波制冷研究推广中心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工程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工程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石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化学与化工创新实践基地 化工综合教学实验中心 过程装备与控制综合实验室 电话:84986002,84706150

级别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校级 校级 校级

负责人

主任孟长功 彭孝军 孟长功 邱介山 曲景平李杨 杨凤林 修志龙 胡大鹏 全燮 修志龙 全燮 王安杰 徐永平潘艳秋 张述伟 邹久朋

陈景文、项学敏

包永明 陈景文 胡大鹏 金礼吉夏良志

周集体副主任

段春迎 李亚明吕小兵李杨 崔丽钧肖光

单位化学学院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制药学院

化工学院 环境学院

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院 化工机械学院 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环境学院

化工学院、化工机械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化工机械学院

联系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84986002电话:联系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电话:0411-84986002 84706150

哈工大

传真:0411-84986002 84708083

0411-84986002 84706150 传真:0411-84986002 84708083联系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电话:0411-84986002

学科平台 篇3

关键词:外语学科;平台建设;创新;互动

外语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是外语研究经过分化与整合、走向成熟的必然产物(秦秀白2006)。本文提到的高校外语学科,不仅指狭义上的外语学科点建设,而且指有关高校外语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发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宏观层面内容,与高校外语专业、公共外语教学、外语服务均紧密相关。目前,关于外语学科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外语学科建设的理论体系研究(吴宗杰2009;迟云波2012),外语学科的发展定位研究(张尚莲、史耕山2011)、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绍杰2011;宋学智、张杰2012)等。到目前为止,从外语专业平台、公共外语教学平台以及外语服务平台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外语学科发展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外语学科三大平台建设视角发掘外语学科建设新的内涵,并说明外语学科建设中三大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我国高校外语学科规模现状与机遇

通过教育部以及学信网公布的有关我国高校目前的主要外语学位点数量、在校生规模、教师数量以及职称分布等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对高校外语学科规模有一个基本认识。以英语、日语和法语专业为例,截止到2012年,我国高校目前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点共有1010个,日语本科点471个,法语本科点106个,教学点数量增长迅速。从在校生规模看,高校英语专业在校生高达80多万人。在全国130万高校教师中,外语教师占到12万人,但职称分布与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平均职称分布或其他学科职称分布(以管理学为例)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正高级职称比例只占到4.8%,远远低于管理学科(9.67%)和全国平均水平(10.67%),呈金字塔分布(张尚莲、史耕山2011)。

因此,外语学科“大而弱”的特征就比较明显,以英语专业为例,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专业的同时,英语专业也成为2011年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之一(麦可思2011)。

虽然我国高校外语学科面临较多的挑战,但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全面实施,外语学科又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纲要》的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明确指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因此,我国高校外语学科可以借机而上,通过外语专业、公共外语教学以及外语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克服现有发展短板,拓宽发展空间,并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二、拓展外语学科内涵:学科专业平台建设视角

在新的历史时期内,随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复合必然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外语学科也不例外。因此外语学科也必然会与经济、商务、贸易、法律、外交等学科进行结合,学科内涵也必然随着教育开放的扩大而扩大(张绍杰2011)。作为学科发展的龙头,专业平台建设属于外语学科的内涵建设,也是高校外语学科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的先决条件。

为了避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外语”和“相关专业”并不能彻底复合、两者存在“两张皮”现象。我们就必须根据对外语学科内涵进行创新性拓展,而不是简单地在三年级开设分流方向,增加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第一,推进基于内容的基础阶段外语技能培养改革。当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本科高年级阶段。而基础阶段(一、二年级)的技能层面仍然处于传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培养层面,课程类型也大多以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为主。但是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读什么?说什么?写什么?如果来者不拒、盲目选择,那么受到课时和精力投入(学生在低年级还有大量的公共课程)限制,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技能培养过程中必然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的,很难在今后的发展中积累后劲。由于学生在高年级阶段还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留给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时间并不充裕,因此低年级的外语技能培养要以中外社会文化以及综合人文素质培养为重点。

可喜的是,目前关于外语专业基础阶段基于内容的人文素质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尝试,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例如,有的研究者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展了系统的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和实验(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常俊跃、赵永青2010)。其具体做法是,适当删减仅仅围绕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基础课程,如泛读、语法等,转而增设一系列英语专业内容课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社会与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等)。通过将语言教学与系统的专业内容教学有机结合,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得到系统性、连续性的提高。

第二,外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复合”要走“彻底复合”之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容易导致“两张皮”、“半瓶子醋”现象,其根源在于外语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复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之间的复合。试想,仅仅在三、四年级加开一些专业选修课,学生显然并不能获得深入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实践。通过对全国211理工科院校外语学科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模式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出许多院校正在试图突破这种局限性。有的学校英语专业除本专业的课程外,英语系近一半的学生选修第二学位。通过学习其他理科、工科学院课程,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也使学生在具有语言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同时拥有了其他理工科的相关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有的学校开设“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双专业(理科)。学生在5年内可以获得2个学士学位。其中,英语专业是必选专业;而机械专业则由学生在二年级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学习成绩自主选择。有的学校改革力度则更加深入:通过与所在学校的法学院合作,设立涉外法律事务本硕贯通试点班,实行3年英语本科和3年法律硕士的贯通培养,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涉外法律人才。

总之,通过探索与实践,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日趋明朗,文理结合、学科交叉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得以实施,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公共外语教学

平台建设视角

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建设是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外语学科助推所在院校整体学科建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本文中,公共外语主要指的是公共英语教学,因为公共英语教学在公共外语教学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在新国家教育开放政策背景下,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连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都没有那就不能称其为一流大学”(张尧学2008)。既然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离不开高效的公共英语教学,那么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必须抓住机遇,进行创新建设。

(1)传统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传统的以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英语教学正不断受到冲击和质疑。一方面,学生入学外语基础已经有了较大改观。按部就班、从基础教起的普通外语教学并不能对学生形成智力上的挑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一方面,随着更多的院校将四、六级成绩与毕业条件脱钩,学生对外语的功利性学习动机逐渐得以弱化,而对外语的应用技能需求不断加强。面对这个形势变化,高校外语学科如果不因势利导、进行相应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外语学科对学校的整体学科贡献率就可能会不断降低,在所有学科中的位置就会不断被边缘化,外语学科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也会越来越困难,最终成为“取消之貌似不可、保留之效果不佳”的“鸡肋”学科。

(2)公共英语教学平台建设的新视角。目前,造成公共英语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普通英语教学(General English,GE)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之间不能很好地接轨。学生在大学学习了两年普通英语后发现自己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仍然非常困难,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和学习信心受挫。面对新的挑战,高校外语学科应该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确定自己的课程教学优势和特色,开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系列课程,如学术英语会话、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写作等,从而使公共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载体,而且还是有意义的内容载体。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更应该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蔡基刚2012)。为了使普通英语教学和ESP教学之间得到良性平衡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外语学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大学英语教学阶段的不同侧重:

第一,基础阶段普通英语教学的效率提升。大学一年级是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也基本以普通英语为主。教学对象主要面对的是入学英语基础尚显薄弱、语言基本技能不高、尚不能通过四级考试的低年级学生。在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高校英语教师在这一领域投入的精力也最多,承受的教学任务也最为繁重。因此,高校外语学科为了把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师从繁重的灌输式、机械式的授课模式中解脱出来,就非常有必要进行一定规模的软硬件投入,例如不断提升自主学习中心的功能、引入和优化大型电子阅读、写作训练平台等。

第二,提高阶段主要着力进行ESP建设。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实质上是高年级各个学科的所开设的专业英语外围平台,是介于普通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英语教师有语言优势,但没有相关专业优势,专业英语教师(往往由所在学科的专业教师开设)具有专业优势,但不一定具有语言优势。通过ESP教学建设,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掌握本专业英语的基本词汇和意义表达,熟悉本专业英语的基本语篇特征,获取必要的专业英文文献阅读技巧和写作规范,为后续专业学习与研究做好外语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彼此不可或缺。

需要指出的是,ESP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讲,ESP必须为学生释放必要的学习空间。笔者认为,学生入学后进行水平测试,成绩合乎一定水准的学生(一年后也可根据四级成绩进行筛选)实行课程免修制度,不再编入普通公共外语教学班,这样的做法可以解放出大量课时,学生也将获得更多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直接进入ESP教学班或各种语言文化类课程选修班进行外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重点培养。

第二,英语教师的艰难转型是最大的挑战。学习所教不同学科的哪怕是基础性知识和外围概念,对于大部分文科出身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外语学科应该创造激励机制,鼓励有发展和学习空间的年轻公共英语教师进行转型,让他们参加系统的相关专业学习和培训(与外语相近的学科如经济、法律等甚至可以攻读相关学位)。对于已经很难转型的公共英语教师既可以转向普通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上,也可以转向中外社会文化或人文素质课程模块的开发领域,而这一模块同样是公共英语教学平台建设另外一个重点。

四、学科功能提升:外语服务平台建设视角

《纲要》第七章第二十二条强调,高校要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服务平台建设被高校外语学科所忽视。许多人认为外语学科只能从事语言文学等本体学科研究,其他类型的工作均不是“正路”。但是,高校外语学科的服务功能直接关系到学科自身的实践检验和发展资源拓展。在新时期教育国际化战略不断推进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的服务功能更显得尤为重要,外语学科可以介入的领域也不断得以拓展。因此,外语学科也必须与高校其他学科一样,“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其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特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拓展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并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的良性保障机制”(任宗哲、卜晓军2011)。

(1)非外语专业教师外语培训项目。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以及教育教学对双语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非外语专业的高校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也就愈显迫切。高校外语学科应该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协助相关学科做好双语教师的语言培训工作。例如,外语学科可以成立高校非外语专业教师学术英语的个性化培训项目,开展对教师的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学术英语培训。另外,制约高校学术论文在外文期刊发表的因素之一就是论文作者的语言质量不过关。虽然学术英语专业性很强,但是在逻辑表达、语法特征以及用词搭配等与普通英语仍然相通,外语教师如果通过一定的学习和适应,与专业教师充分合作,就可以帮助专业教师把好语言质量关,推进学术论文的发表进程,从而从另外一个渠道实现外语学科的价值。

(2)学生外语培训服务项目。教育国际化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到国外选读自己喜好的专业;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已经正式展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也开始到国内高校学习深造。这样的学生流向必然产生大量的语言培训需求。不论是学生对发达国家的主要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提升需求还是国外留学生对汉语水平提升的需求,外语学科都可以提供良好的外语培训服务。

(3)外语学科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外语学科牢牢抓住学科应用性特征,努力使得自身发展与“外语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外语学科应该积极参与道路交通、旅游、餐饮、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金融、邮政、电信等领域的外文译写标准制定,促进公共领域外文使用的规范化(李宇明2010)。外语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本来就很强,如果一味闭门造车,不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展示自己的贡献度,就既不能获得社会认可,也不能获得相关的学科资源支持,学科发展也就举步维艰。

五、高校外语学科三大平台建设的关系

高校外语学科要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获得良性发展,就必须认清外语专业平台、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和外语服务平台之间的关系。在笔者看来,这三大平台各有侧重,互相影响,缺一不可。三大平台的发展一旦进入和谐平衡阶段,外语学科的发展之路就会有声有色。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见下图:

(1)外语专业平台建设是三大平台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外语专业平台建设毫无疑问地应该成为外语学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夯实学科内涵的基础,根据自身实际,搭建本、硕、博学科体系、不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创新,凝练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并产出有一定连续性、系列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外语专业平台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外语学科的整体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成果支撑,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和外语服务平台也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2)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建设是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公共外语教学在外语学科内部没有占到重要的位置,许多骨干教师的使用、学科资源的调配也往往倾向于外语专业平台建设。但是,公共外语教学同时又是一个蕴含巨大研究潜能的宝库。由于教学对象众多,影响面广,有关中国人习得外语的许多研究命题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同样,外语专业研究成果也可以在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得以转化或得以推广。另外,公共外语教学平台由于面向全校,对其他学科的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与自身外语专业平台建设成果相比也更为彰显。外语学科话语权的增加也会为学科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3)外语服务平台是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必要补充。高校外语学科的外语服务功能同样值得大力发掘和拓展。外语学科的服务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举办四、六级过级辅导班或者举办外语文化节、营造高校人文氛围等方面。无论是针对非外语专业教师或学生提供个性化外语技能提高服务,还是搭起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桥梁,高校外语学科随着国家教育开放的扩大而越来越有用武之地。搞好外语服务平台建设,是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必要延伸和补充,也是使得外语学科为所在院校其他学科所接受和认可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之,三大平台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有侧重。诚然,外语专业学科平台是高校外语学科的内涵,但公共外语教学与外语服务平台与学校各个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更加直接。对于外语学科所在的院校而言,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了解并认识外语学科的直接渠道就是公共外语教学和外语服务工作的成绩,这些成绩也成为外语学科获得进一步发展支持的重要基础和决策依据。因此,公共外语教学和外语服务平台在整个外语学科建设中绝不是仅仅维持其运转,而是要旗帜鲜明地下大力气建设好。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 外国语,2012(1).

[2] 常俊跃,赵永青. 学生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3] 迟云波. 外语学科性质的原则:语言与文化的辩证统一 ——解读“外语学科中的辩证法”(之四)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8).

[4] 戴炜栋. 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再思考[J]. 中国外语,2011(2).

[5] 李宇明. 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 外国语,2010(1).

[6] 麦可思. 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

[7] 秦秀白.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

[8] 任宗哲,卜晓军. 对地方高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的思考[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9] 宋学智,张杰. 外语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新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

[10] 吴宗杰. 外语学科知识谱系学考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

[11] 张尚莲,史耕山. 论高校英语教师的两种发展模式[J]. 英语教师,2011(2).

[12] 张绍杰. 扩大教育开放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兼论外语人才培养[J]. 中国外语,2011(3).

[13] 张尧学. 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外语界,2008(4).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定位与教师发展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PA115065)阶段性成果]

学科平台 篇4

1 布局学科大平台, 支撑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建设

跨学科的研究生师生团队建设和培养模式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中心技术平台是实现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的关键基础。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 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 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 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了加强学校科研基地建设, 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学校进行了科研平台的布局和调整, 科研平台肩负起支撑学科建设、布局研究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研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促进合作交流的任务, 同时也担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科研平台的意义不再是原来的小而散的机构, 而是一个大平台的概念。一个科研大平台, 可能涉及的学科不再是单一的, 而是多个学科的共同支持, 特别是面向综合应用的大平台, 需要在学科关系上关系紧密的几个学科, 如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的共同支持。目前学校已经基本完成了科研大平台的布局规划和框架建设, 这为在科研大平台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平台支撑。

2 构建光电科研平台, 支持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建设

光电科研大平台是由正在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光电器件及系统科研和能力提升平台与已建成不断发展的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重点实验室、中地共建微电子工程中心、光信息材料实验室共同构成的覆盖光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光电科研大平台, 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平台支撑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 并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形成有力辐射, 大平台学科涉及面广, 学科交叉明显, 能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条件。平台将以优势科研方向引领特色创新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平台对研究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作用,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平台依托光电工程学院进行建设, 光电工程学院也是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这两大学科的建设依托单位, 这为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学科条件。

3 组建多学科的导师团队, 保障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建设

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坚持导师团队的管理方式, 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光电工程学院在学校学科布局中负责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的学科建设工作, 并参与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建设工作, 已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 具有指导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研究生指导的背景和长期指导研究生的经验, 为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4 开展教学研究, 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建设

目前关于研究生师生团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依托学校光电科研大平台建设, 支持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多学科的研究生培养, 并对跨学科创新性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支持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为其他高校实施跨学科人培养提供借鉴, 在研究生师生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型及有效途径、师生团队的互动系统的研究、光电科研大平台下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的构建和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成为必要。

团队绩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此, 学者们提出多种模型来揭示团队价值创造过程。在影响最为广泛的Inputprocess-Output (简称I-P-0) 模型基础上对研究生师生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运行方式进行研究, 并对模型进行修正, 完成了研究生师生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建模。在途径方面, 首先明确研究生师生团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双重目的, 保持研究生师生刚队成员优势互补的合理团队结构, 发挥导师“教育、科研、服务”的职责功能, 加强研究生师生团队的凝聚力建设,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和公平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营造学术民主、创新和传承的团队文化, 鼓励团队成员良性竞争, 实现资源共享和沟通协作, 通过团队成员资源共享、相互信任、盈性竞争, 协同互助, 有效提高创新水平, 提升团队凝聚力, 保障创新能力提高、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师生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师生团队内部的互动关系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呈现。这些活动是连续不断的行动流.或者成为行动的系统, 这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师生团队的经济活动—经济系统、科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活动—互动系统核心系统、师生互动的生活系统以及师生互动的价值系统。这些子系统共同构成师生团队内部的互动系统, 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配合但同时也可能会存在着冲突和张力, 保持这四个子系统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就能够使师生互动系统良性地运行, 避免导致系统的张力, 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

通过基于学科大平台的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探索, 我们认为, 以重庆邮电大学信息通信特色为背景, 依托光电科研大平台建设, 服务于学科关系紧密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与通信系统多学科的研究生培养, 对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是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实施跨学科教育, 造就具有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摘要:对立足于学科大平台, 对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为高校的创新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学科大平台,跨学科,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黄勇荣.论研究生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整合.教育探索, 2010 (11) :41-42.

[13]夏士雄, 王志晓.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计算机教育, 2011 (1) :65-67, 2011.

学科平台 篇5

基于语言学科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解读

本文借助于语言学科平台这种网络多媒体手段来解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析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操作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为语言学科平台的普及,提高英语教学品质和层次,提供理论支撑.

作 者:张建良 左步雷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外语教学部,江苏,苏州,21500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712 关键词:基本要求   学科平台   教学模式  

学科平台 篇6

关键词 团队建设;资源整合;基础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16-02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凸显。而基础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生长点,在高校建设中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更是面临教学投入不足的瓶颈[1]。如何建设质量一流、布局合理,既培养高素质人才,又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学科,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2007年“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背景和总体要求下,“教学团队”的建设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教学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基础学科教学中更是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实现其长效发展。本文建立以团队精神建设为核心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梯队、激励措施建设,即教学软硬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 团队建设的基础——精神建设

教学团队的优势就在于能以共同的目标和动力团结团队成员,从而增强团队的团结协作,形成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凝聚力[2],而精神建设可以说是整个团队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以“和谐”为前提进行团队精神引导,以“敬业”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以“求是”为立足点,“创新”为发展点,整合教学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合力,精诚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建立高效率的教学团队。此外,还要创造宽容的文化氛围,为教学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2 教学资源整合——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从教学过程来看,目前基础课程教学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教学建设和改革中,个体教师或课题组的教师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是非常有限的。通过搭建教学团队,发挥成员共同的智慧和协作,多方面吸取经验,取长补短,才能建立创新的机制源泉,取得良好的辐射效应。

其次,从教学研究方面来看,多学科交叉的大教学团队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运用各方资源,比如说物理教学与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化学教学,可以相互辅助,仪器共享,教学改革与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机制保障和资金支持。同时,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基础学科可以形成相对比较固定的团队组织,搭建相应的团队合作机制,增加承担重大教学项目的机会。

3 教学梯队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团队创建的首要任务,制度健全、机制合理的梯队建设能够凝聚团队力量,提高团队效率,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发挥团队潜能。

3.1 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3]

教学团队是由知识结构、年龄、学缘、个性、职称各异的个体组成,其个体在授课方式、内容、深度上各有特色,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同。合理的团队结构,能够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互补,提高教学团队效率。在建立过程中,要求团队成员要有较强的互补性,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搭配得当,同时能够产生良好帮带作用的团体。

3.2 重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作用

学术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除了应是某一个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吸引、凝聚团队的品行修养和人格魅力。而这种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机制的建立,除了团队内自发形成之外,还需要机制本身为其创造宽松良好的条件。团队在人员配备各方面要取长补短,合理发展。

3.3 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后备队伍的培养[4]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生力军,也是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教学团队要竭尽全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平台。

1)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教学经验的传承需要老教师的无私与耐心,也需要合理的传承机制。以军械工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组为例,实行“主讲教师制”产生良好的效果,即老教员采取“一带一”的形式,对年轻教员言传身教,年轻教员跟随主讲教师同带教学班,老教师能够随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从而促使青年教员迅速成长。

2)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展示平台。青年教师羽翼未丰,尚显稚嫩,需要教学团队适当地为其创造学习展示机会,比如组织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为其提供学习的平台;也可组织青年教学比武等模式,为其提供展示机会;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可适当政策倾斜,建立青年教师专项资金,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

3)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成长机会。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见多识广才能开拓创新;支持青年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为青年教师进修、深造、取经大开方便之门。

3.4 激励措施建设

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要考察团队实现目标,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分类考核。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教师个体业绩实现及其在团队业绩实现中的贡献。此外还要看团队的竞争合作意识及能力,培养和谐竞争合作关系和良好的团队。最后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激励程度。

可以说以团队建设为平台的基础学科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硬件、软件各方面发挥团结协作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激发科研潜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最大限度地加快教学科研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2]冯莉媚,胡小平.对高校以教学团队整合提升教学资源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7):37-38.

[3]马剑侠.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06-107.

学科平台 篇7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学科群基础平台

学科群基础平台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高校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国内许多高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都加强了实验教学改革力度, 相继对现有的学科进行战略结构调整[1,2,3,4]。襄樊学院是一所地方性院校,自1998年组建以来,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工作,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探索和实施“二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践”的“211”培养方式。即:第一、第二学年实行通识大类培养,学生进校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取得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分后, 学生在全面了解和认识专业的基础上, 第三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点, 在大类里选择专业, 第四年进入社会实践。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特点,需要我们从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审视什么是“基础”。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四大基础化学与各自的实验教学自成体系,这显然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向。为此,我们打破原有的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实验课教学体制,按大化学一级学科设置管理体系和制定教学计划,淡化二级学科,在建设学科大类平台等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1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合理之处

襄樊学院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四大基础化学与各自的实验教学自成体系。传统化学实验被分为四个部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化实验,由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各部分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导致与此相匹配的实验课程也相互独立。虽然各门基础实验是在各个专业先后开设, 学生在这些实验课中可以复习、巩固已有的理论基础,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但由于专业实验划分较细, 学生缺乏大量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 缺乏各种实验方法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结果是在所有的理论课和实验课都已学完的情况下,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实验题目仍不能解决或无从入手。

(2)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在二级学科层次上设置。有些实验内容重复设置,综合性不强,教学组织不好衔接。如:在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中均有分析天平的使用、滴定操作练习;无机化学实验开设在化学分析实验之前, 学生对产品不能进行组成和纯度检测,有关制备和合成的实验缺少“量”的成分。这种细而全的小实验系统,割断了化学学科的内在联系,以致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大一阶段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严谨性的培养。

(3)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滞后科技发展。各门实验课程都有各自的实验教学指导书, 实验教学选题陈旧, 各课程之间的沟通、配合不够。实验手段落后, 近代实验技术没有进入化学实验教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分科模式已不适应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计算机的应用,使实验仪器早已打破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之间的界线,而趋于综合化。

(4)由于各个分支学科的实验彼此独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金重复投入造成巨额浪费。课程体系设置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能否保证的重要问题。针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必须打破二级学科设置的限制,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全面审视原有的实验题目,精选、整合实验内容,淘汰已过时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补充在化学学科中有代表性、有应用价值、先进的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将四大化学基础实验整合为《化学基础实验》课,建立四大主干学科的共有平台。

2 基于“面向课题实验”化学实验基础平台的构建

《化学基础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也是四大主干学科的共有平台。课程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学生“三基”的掌握,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此我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以“面向课题实验”为核心,制订了既有大类培养基础平台的共同特征,又富于本学科的特色基础化学实验学科平台。

2.1 基本操作与训练平台(一)

教学目标:培养和强化学生基本专业实验技能, 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完成。面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特点, 以化学基本操作与技能为主线来培养和训练学生[5]。在实验内容上分成适用于各专业的化学实验通用技能、基本无机制备技能、基本有机制备技能、定量分析基本技能, 以及后续实验课程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等,主要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主。如:常用仪器名称、规格、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练习并掌握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粗盐的提纯;离子交换法纯化水;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分析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熔、沸点的测定、重结晶基本操作练习、简单的含量测定等实验。同时,减少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内容的重叠,突出“量”的概念, 体现了实验的严谨性。如:原有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中均有天平操作训练和酸碱滴定操作训练, 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对这两个基本操作的要求不同,学生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养成了不严谨的操作,教师在分析化学实验中要花大力气进行纠正。现在按整合后的实验内容指导,避免了实验内容重复,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此阶段的特点:通过常见仪器的操作练习, 老师对不规范的操作给予指正,重点培养和强化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此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天平、酸度计、数字显微熔点仪等中学未曾见过的仪器的使用,对称量、分离、提纯、结晶、溶液配制、滴定和玻璃工操作等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其以后学习实验(二)和(三)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化合物制备与设计实验平台(二)

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依据化学原理进行实验的方法、从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中分析、推论、归纳物质化学性质及化学原理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此阶段在《化学基础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可以利用在第一平台学习和掌握的实验技能, 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进行简单的具有一定学科综合性的实验设计, 为进入第三平台的研究与创新性实验打好基础。在实验内容上分成无机、有机物性质实验、一般制备实验及基础定量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如:邻二氮菲测定微量铁的条件试验及样品中铁的测定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要求学生不但学会绘制吸收曲线和研究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显色时间等对邻二氮菲测定微量铁实验的影响并能分析原因,还要利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样品中的微量铁,知道怎样处理牛奶、奶粉、蜂蜜和水等实际样品;阿司匹林及其铜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8-羟基喹啉及其铝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水处理剂聚硅酸铁的制备等文献实验,既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应用了上述基础化学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方法,同时初步引入分析仪器的使用。

此阶段的特点:在学生已具备一定实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开设一定量的简单综合性实验及设计实验,将物质合成、分离与纯化、成分分析融为一体。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给一些偏爱化学实验的学生增设自选实验课题, 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素质。设计性实验的部分内容放在课外或是开放实验中进行,学生通过“面向课题实验”,独立进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等过程了解化学学科前沿领域的动态,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为后续开设的“综合化学实验”、“综合化工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2.3 综合设计与研究创新性实验平台(三)

教学目标:在综合设计与研究创新实验平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其在科研、教学实际或社会生产实际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性、开发性和创新性实验,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 提出实验方案, 探索实验条件, 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处理实验数据, 撰写课题论文等。实验项目部分内容源于教师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 或以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原型, 如:二步法三草酸合铁(Ⅲ)酸钾。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通过实验改进,使学生不但了解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方法和性质,而且还可理解制备过程中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同时掌握水溶液制备无机物的一般方法,练习溶解、沉淀、沉淀洗涤、离心分离、过滤、浓缩等基本操作。此外,还要求学生研究其副反应和用离子交换法测定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阴离子的电荷,对产物不但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而且还要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该实验是集无机合成、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于一体的一个综合实验,实用性较强。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如固体杂多酸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光催化剂TiO2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研究、香豆素-3-羧酸合成及表征、稀土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在蛋白检测中的应用、乙酰丙酮铽的合成和光谱表征等。通过实验,掌握多步骤有机合成的方法和操作、有机物提纯和检测方法,用红外光谱技术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学习催化剂活性

和选择性的评价方法,并用化学方法测定产品纯度、用仪器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初步掌握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此阶段的特点:“面向课题实验”,将教师的科研成果经过转化引进实验教学中。科研成果是新实验题目的重要来源,将科研前沿的新思维、新方法介绍给学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实验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至少跨化学的两个二级学科, 涉及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及仪器分析。在完成前两个平台实验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理论分析, 或设计新的技术路线进行实验, 或者开发新实验新产品, 不断开发新的研究与创新性实验, 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综合设计实验不仅是内容的综合, 也是操作训练的综合和实验技能应用的综合。如“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综合性较强, 操作步骤较多, 需要学生在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全面。如水浴加热、中间检验判断反应的进行的程度、溶剂替换法析出晶体、络合滴定测铁,氧化还原滴定测C2O2-4。学生自己合成产品,测定组分,推测结构,实验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

改革后的《化学基础实验》学科大平台, 将原来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融合在一起, 是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四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后续专业技能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

3 结 语

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成效。建立《化学基础实验》学科群平台,按大化学一级学科设置管理体系和制定教学计划,实验内容既覆盖传统的各二级学科, 又涉及环境、材料、食品等新兴领域,与其它学科广泛地融合渗透。由于选择了内容复杂、实验步骤简单的实验或文献性实验, 使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突破了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活化专业方向,真正实现: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初步科研能力培养—生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递进。

参考文献

[1]夏湘,赵良忠.建设学科群基础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J].化学试剂,2008,30(6):468-470.

[2]周立亚,龚福忠,秦伟,等.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48-149.

[3]蔡炳新,蔡炽,曾鸽鸣,等.改革实验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7-19.

[4]王英华,徐家宁,魏士刚,等.基础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7-9.

学科平台 篇8

关键词:护理学科,信息平台,服务

医院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更好地为医院护理事业服务是医学图书馆的重要任务。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 每天均有大量护理论文发表, 也有许多新学科证据产生。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知和应用这些证据, 才能不断提高疾病诊治和护理水平, 但她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主要是工作忙, 很少有时间查询信息以及不熟悉信息查询方法[1], 所以建立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推广经专家评估过的证据概要和专家制定的临床指南, 使她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学科新进展、新成果[2], 为临床实践和医疗护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证据, 成为馆员的重要任务。

1 医院图书馆建设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

1.1 护理学科建设的需要。建设医院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能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为创建护理特色学科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使护理学科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1.2 图书馆改进服务模式的必然。护理信息服务方式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知识化的特色, 因此信息服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建设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为临床护士提供更有价值、更系统、更全面的信息服务。护士工作忙, 很少有时间到图书馆来[3]。有一个专业的护理信息服务平台, 护士就可以在家和病房随时查询和学习, 更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信息资源。1.3促进知识创新。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现代医疗服务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关注人的价值和需要。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的服务模式是医院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要了解不断产生的网络护理信息资源, 也需要建设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2 医院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

2.1 服务平台构建模式。医院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基于数字图书馆, 综合应用计算机智能技术、知识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数字加工技术, 建立护理特色信息数据库, 构建一个成熟的文献整理研究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主页的护理专栏进入, 再点击相关链接浏览[4]。

2.2 设计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标准。在数字化发展的今天, 医院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应该以数字化形式存在, 具有搜索引擎的功能, 界面清晰易操作, 重点突出, 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文字、图片、幻灯、视频、音频等综合使用。只要有账号和密码, 无论在哪里上网都可以查询信息。设计标准尽量和国际标准接轨, 所包含的内容使用英汉双语版, 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快到达学科前沿[5], 同时要有专人维护, 及时更新。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相关培训, 使服务平台更方便为临床所用, 同时使医院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得到有效的延伸和发展。

3. 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包含的内容。护理人员的信息服务平台应该是全面、具体、实用的知识体系, 它不仅包含疾病专科知识和专科护理, 还应包含护理程序、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知识、临床护理应急处理流程[6], 对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异常值有警示系统、有预见性处理步骤的提示和引导, 包含常用药物及特殊药物的使用知识、护理管理制度、服务流程、操作标准、仪器操作指南、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和法律法规等。

4. 参与平台建设人员的水平。平台建设是医院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 但建立完善、实用的护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是比较难的, 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其疾病的复杂性、护理工作的细化标准, 工作量大, 而且医院图书馆员应具有较深的医学基础知识、计算机检索知识和外语知识, 因此医院图书馆要配置综合素质高的学科馆员, 要有高级职称、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研究编制。由于疾病的复杂性, 可根据医院疾病收治范围, 注重建设专科特色护理信息, 按科按类设立标引, 建立数据平台规范档并进行有效的后控, 以提高检索效率[7]。

5 医院护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展望。现代医疗服务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关注人的价值和需要, 以恢复健康为目标。医院图书馆要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学科建设, 需要引入护理学科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模式, 深层次地服务护理学科, 逐步健全、完善护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使护理人员具备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 在抢救危重病人和治疗护理中更好地服务病人。

参考文献

[1]陈春英.医院图书馆与循证医学[J].现代医院, 2007, 7 (4) :138-141.

[2]张玉, 张文举, 李娜.循证医学实践数据库的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 30 (1) :36-39.

[3]王小亮.对护士读者群的分析与思考[J].2009, 30 (3) :79-81.

[4]周威平, 钱智勇.试论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集成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 2005, (6) :87-89.

[5]尚武.医院双语教学与图书馆信息服务[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 30 (4) :77-78.

[6]王薇等.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库需求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8) :742-744.

学科平台 篇9

作为我国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重要平台之一———学科竞赛,不仅是综合知识的平台,而且还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优秀平台。学科竞赛是考察学生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主要培养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之后,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在内化的科学精神的指引之下,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观念和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对学生的就业也有直接影响[1,2,3,4]。

近年来,学科竞赛作为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典型载体,被我国高校广泛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和培养出既有创造性思维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生方法之一。

为了加速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激发在校学生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我们提出了以“构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题。

1 学科竞赛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步,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已成为当今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多数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主要形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第二期工程》建设内容第一方面工作“大力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中的第10条,标题就是“推进大学生竞赛活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中也要统计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在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中的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考察学科竞赛成绩。可见,学科竞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以下结合笔者所在的贺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浅议构建科技竞赛创新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 构建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很多,根据笔者近年来在组织学生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我们认为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有效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理念的创新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引导他们开阔视野,还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从变化中找规律,从不变中找创新。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要善于不断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了解专业最新发展状况,要有广阔的思维、独特的见解,能不断调整知识结构,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8]。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工具”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二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创新者。

机械与电子信息技术,都要求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比如设计一台新机器或机构,需要实现一种特定的功能,肯定有多种设计方法,有时换一种思路,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勇于不断地实践。

2.2 实践创新平台的建立

创新之基在于实践,创新作品的实现必须有适宜于工程训练的实验实践基地[9,10]。近几年,我院依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环境,以电子电气实验室和机械工程自动化实验中心为依托,成立了大学生电子创新基地、电子协会、机械创新协会,机械创新设计基地,机械创新设计开放平台,该平台主要由机械创新设计实验中心、CAD/CAM教学实训中心、PLC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测量技术实验室、现代机械制造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和学生创新活动指导中心组成。同时,我院还举办了每年一度的学院“红五月”科技节,每届科技节历时近一个月,主要电子产品制作、机械设计、开展知识讲座、Pro/e3D作品设计、Auto CAD现场操作大赛、多媒体设计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每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参加每年9月份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隔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奠定了基础。

我院机械电子类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基地、机械创新开放平台和“红五月”科技节为支撑,开展课外学分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

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础知识,充分利用我院物电系近几年实验教学环节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尽可能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课程实验、创新设计训练以及制造技术实训,通过实践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竞赛管理方法

随着各种区内外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我院已经充分认识了科技赛事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并成立了相应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科技竞赛小组,制定相应的《贺州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明确学科竞赛由院教务处和相关系部统一管理。

2.4 经费保障

学科竞赛的经费保证,经费投入是学科竞赛能够开展的物质保证。我院学科竞赛的经费是由学科竞赛的主管部门教务处筹措学科竞赛所需经费,并设立了学科竞赛专项经费。

2.5 激励机制

除了以管理制度的手段来保证学科竞赛的开展以外,好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应包括学生、指导老师,针对指导教师,我们学校在《贺州学院教育教学奖励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中,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的老师的奖励,物质和科研工作量均有明确的规定,参赛并获奖的学生也从物质和创新学分两方面均有一定的奖励。

3 获奖成效

自2006年以来我院物电系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2011年和2012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及每年一度的学院“红五月”科技节,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快速提高,竞赛中屡创佳绩。近六年来的获奖情况,参与学生数达640人次,取得各级奖项420项,指导获奖的优秀指导教师达480人次。

4 结论

我院是一所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与重点大学相比,生源的综合素质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实验设施和实践基地建设也比较薄弱,但是自从2006年我院升本以来,我们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改变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依托实践创新平台,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几年我们的各种实践教学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很多学生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第一次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中我们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和组织优秀奖的好成绩,在最近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中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获得了二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他们在校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表现特别突出,就业状况相当被看好;对于毕业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很快成为工作单位的业务或技术中坚力量。其成效获得了全院师生与社会的高度认可,对推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31-34.

[2]蒋西明,邓明,徐云.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30-132.

[3]陈天虹,文献民,葛龙威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0(2):136-138.

[4]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0-132.

[5]蒋柏焰.浅议高校学科竟赛竹理体系的构建[J].湖州职业技术学阮学报,2009(,3):72-78.

[6]王树才,宗望远,丁幼春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63-65.

[7]冯林,芦新宇.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7,(6):36-37.

[8]吴文通,李和平,赖成瑜.基于赛事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10):143-145.

[9]李永祥,雷辉.构建机械创新设计开放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9,(8):33-35.

学科平台 篇10

转化医学作为全球医学研究理念的升华,具备“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和“多学科会聚”等特点,其研究内容以疾病诊疗为目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国内转化医学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若干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如研究碎片化、效率低下、缺乏连贯性等严重影响转化医学的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各自为阵的碎片化格局,就需要以整体的观念来开发新的诊疗方法和手段,制定并管理开发流程;更重要的是与各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合作,优化和整合研究资源,利用学科会聚的力量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文围绕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模式中学科会聚障碍与对策、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构建原则与实施条件等开展研究,重点探讨解决转化医学模式中学科会聚的内在机制以及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构建原则及其限制性因素等关键问题,从而在宏观上为构建国际水平的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1 学科会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转化医学研究以提高公众健康为长远目标,通过一种双向的模式将基础研究转到以患者为导向的研究、转到基于群体/社区的研究,其中涉及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合作。多学科创新团队是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旨在应用多学科的思想观点、方法和知识解决特定科学或社会实践问题的功能系统。由于学科会聚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之中的人的汇聚,因此在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既有团队内部的会聚障碍,也存在外部环境诸多制约因素[1]。

1.1 内部障碍因素

1.1.1 科学语言的差异化

学科会聚首先表现为以一定语言为外在形式的知识的会聚,在学科会聚过程中,学科会聚“所需要的交流能力不可避免地同语言问题相连”[2],每一个学科都拥有自己描述客观世界的独特的专业性科学语言,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学科语境中的含义常常不同,因此,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团队成员在使用非本学科的概念时,往往就可能产生概念误解或滥用,从而妨碍学科会聚。

1.1.2 认知类型的差异化

不同学科在科研活动中将会总结一系列研究方法,形成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途径,在此基础上,不同学科就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认知图式,在交往和认知过程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团队成员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就会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即认知类型的差异化。随着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学科的关注点变得越来越狭窄,因而在认知图式上往往出现沟通障碍[3]。

1.1.3 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化

在科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科将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构建起特定的价值观体系,并深刻影响处于学科组织之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自不同学科的团队成员很难具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尤其当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存在分歧时,人们就会在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路径与方法的选取以及信息的选择等方面发生冲突,而其团队成员则往往对新的形势失去兴趣,或者转向他更能接受的任务[4]。

1.2 外部制约因素

1.2.1 体制机制因素

我国所实施的学术管理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是相一致的,人员的流动性较低、管理体制较为僵化,这种学术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多学科会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多根据学科目录设置学院、系和专业教研室,依赖于单一学科的发展模式,其优势在于快捷地实现了单一学科的创新和突破,突显“专”和“尖”;其劣势则是学科壁垒坚固、知识不能融合、学科不能碰撞,最终无法形成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体系[5,6,7,8]。其次,科研组织的模式沿用一个教授带几个研究生的小团队模式,出现研究团队力量小、资源难以共享的缺点,且学科内多采用封闭式的研究模式,学科间缺乏联系、沟通交流与合作,限制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也限制了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的科研合作,影响科研水平的提高[5]。此外,在科研学术管理方面多以学科为单位的“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架构,实行基于学科划分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同学科的人员和资源隶属于不同的院系,阻碍了学术交流、知识融合、横向的学科会聚和人员流动,影响了多学科的会聚,难以满足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需要[8]。

1.2.2 激励评价因素

现行的学术评价与激励模式与高校院系的考核指标相挂钩,包括年度获得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发表论文著作数量、所申请的专利数量等,主要以单学科、个人奖励为主,忽视了对跨学科合作的团队或者团队成员方面的激励;而且我国的学术评价主要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某一或者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一种评价标准对相关对象进行科学评价活动。但是由于学科交叉、会聚研究是多个学科之间的交汇与融合,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都超出了任一单学科的范围,运用现行的评价方法对学科会聚的研究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导致跨学科的研究成果难以界定[5,9]。

2 基于学科会聚的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构建原则与实施条件

重大疾病研究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的预料,医学重大问题解谜已经不能由单一学科的科学家来完成,而应当组织基础、临床、预防、药学,甚至于物理学、化学、材料、环境或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分别从临床现状和需求、生物医学理论分析、先进技术支持、社会因素等各个角度,共同凝练和分解科学问题,既分工又协作地进行研究。转化医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起源于临床疾病诊治过程,其研究结果最终会被应用于临床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坚持以疾病为导向、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切实有效地推进学科会聚,构建转化医学创新平台。

2.1 基于学科会聚的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构建原则

平台既是一个制度概念,又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所谓制度概念,就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以保证各相关学科共同聚焦一个或多个目标进行集成创新;所谓物理空间概念,就是在一个物理空间里有效配置和利用物质资源、交换信息、探索攻关、培育人才,实现科学思想向物质成果转变。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构建应考虑以下若干原则:

(1)适应性原则。首先要适应转化医学研究的目标,有利于找到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直接联系和平衡点。其次,要与学科会聚相适应,转化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会聚,形成多学科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最终形成以疾病为导向、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最后要适应现有基础和条件,以利于形成优势和特色;同时要适应国家和地方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系统性原则。要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统筹规划,不能顾此失彼,要整合各资源要素,搭建出包含以患者为中心,从“基础”到“临床”或从“问题”到“应用”之间各关键环节的创新平台,以此形成“临床问题—科学研究—转化—临床应用”循环往复的完整链条。

(3)开放性原则。平台构建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实践活动与过程,要善于运用先进科学的创新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平台构建,通过与学科间及国内外高校间不断进行硬资源(大型设备、仪器、办公环境)和软资源(如学术资源库、信息化管理模式、医学研讨等)的交换与交流[8],藉外部资源的介入从而对自身所研究的医学问题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更深的理解,特别是转化医学作为国际健康领域的新概念,需要在不断的交流介入当中反思与拓展,向外辐射更多有用的信息。

(4)共享性原则。强调各实验室之间、各学科之间、各学院/医院之间,以及与国内外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资源、技术、知识、人才、设备以及平台本身的共享,达到以最小的科研投入取得最大的科研产出及其溢出的正效应,并结合自身具体的情况,适时进行平台的完善和推广。

(5)可控性原则。要在决策层的控制和指挥之下,凝练出有限目标,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进行建设;同时,转化医学创新平台要具有可操作性,针对转化医学作为重点,对其研究的问题要有准确的定位、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要行之有效、所得研究成果要实现真正的转化和在这过程中设立一系列的评价准则,这样才能更方便地付诸实践,达到预定的合理目标,否则,再好的创新平台也只能停留在设想或空想的阶段。

2.2 基于学科会聚的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实施条件

转化医学研究是以鼓励和促进基础与临床交叉科研及转化,进而加速人类对生命科学和疾病的认识。美国临床研究培训协会的评估委员会将转化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和以患者为导向的研究(Patient-oriented Research)之间的互动,从而产生全新的或改良的科学认识和标准,包括药物研发、药物基因组学,以及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学等疾病机理研究;第二阶段,研究推动以患者为导向的研究和基于群体的研究(Population-based Research)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最佳医疗方案的实施,改善社区卫生状况,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医疗服务研究等;第三阶段,研究促进实验室研究和基于群体研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我们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更加全面的科学认识,包括新兴的分子和遗传流行病学、群体研究中提出的假设如何在基础实验中得以验证、在动物模型中鉴定的生物标志如何应用于人类疾病筛查等[10]。

过去几十年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组学的发展,积累了海量数据,能否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基础研究成果已不能再无限期地等待“被应用”。与此同时,临床中遇到的困难却不知道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研究成果去解决,或者不知道如何引导基础研究为临床服务,而且临床中产生的科学问题亦不应再一味被动地等待基础研究来“解决”。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屏障的克服,不可能通过一夜之间整合起所有基础、临床领域而实现,只能在“有效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科学家的共同兴趣、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并提供关键的桥梁技术支撑,才能完成一个转化研究的过程。

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由于认识、体制、政策等原因,收效甚微,即使有学科会聚和技术集成的开端,相当一部分是以分而治之和各奔东西而结束。因此,在遵循上述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实施转化医学科技创新平台,还需要具备及创造以下条件:一是革新观念,消除桎梏,为转化医学研究模式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广开门路,集聚资源,构筑完善的转化医学研究支撑体系;三是瞄准需求,凝练目标,找准若干转化性研究切入点;四是开放共享,协同参与,各学科各展所长;五是创新机制,政策到位,互惠互利带动参与学科共同发展。

3 中山大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实践

中山大学医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它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府。早在转化医学未形成机制性理念之前,我校已有多项转化医学成功实践: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在血吸虫病社区干预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而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在鼻咽癌预测、预防与个体化治疗临床转化方面取得了国际公认的重大成果,极大程度改善了长期存活病例的生存质量;开发出面向社会紧迫需求的分子诊断系列技术,以此孵化出广东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一家集分子诊断试剂、医疗装备、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对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三期“985工程”启动“转化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并正式成立“中山大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以此全力推进转化医学的进程。

中山大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学校医学、生物学、材料学、化学、信息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综合优势,切实有效地推进学科会聚,充分利用8家附属医院每年1 100多万人次诊疗量、近8 000张在册病床、近17万台手术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海量疾病资料信息,依托9个医科类国家重点学科、3个医学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先进研究平台,以及由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一批高水平人才领衔的学术队伍,继续大力度地、战略导向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瞄准国际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针对癌症、代谢病、神经退行性病、自身免疫病、遗传病、感染性疾病等,直接从临床诊疗过程中提炼研究需求,首先将重大临床问题转化为关键科学问题,提出科学假设,组织多学科的协作攻关,以现代科学研究手段,最终形成改进重大疾病诊疗手段、提高治愈率、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重大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由关键与共性技术平台、疾病资源库、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示范引导性转化研究项目、培训与政策服务等5大板块组成。总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3.1 技术平台板块

主要提供转化医学研究所必需的前沿、先进、昂贵技术的智能型支撑,同时提供生物医学普适共性技术的全面服务型支撑,包括:人类疾病模式动物子平台(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动物等);动物分子影像子平台(动物PET-CT、MRI、超声、活体动物显微影像等);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子平台;靶向化合物筛选子平台;分子医学与机能学仪器中心;药效学评价子平台;药物安全评价动物实验子平台;BSL-2和BSL-3等生物安全实验室等。

3.2 疾病资源库板块

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临床标本、临床信息、干细胞等方面的资源服务与支撑,按照病理确切、临床资料完善、采集和保存技术规范、利用流程优化的国际水平标准与要求实施,包括:临床手术组织库;血及体液标本库;遗传资源库(如遗传病、特殊族群、双生子等);干细胞库等。

3.3 临床试验研究板块

在中山大学现有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临床药理研究所等基础上,整合资源,引入国际因素,开展高水平、国际认可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完善临床评价技术和伦理规范,建立国际认可、符合国际规范和技术标准的临床试验研究技术平台,实现临床试验数据及结果与发达国家双边或多边互认,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级临床试验研究机构,最终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临床试验平台支持。

3.4 示范引导性转化研究项目板块

分批、分层设立重要疾病针对性强、转化研究链完整、有预期成果的较大型转化医学研究项目,通过加强顶层研究设计、全程实施监护与纠偏等手段,在3—5年内形成一批标志性转化医学成果的同时,培育一支高水平的转化医学研究骨干队伍,并在此过程中完善各类子平台建设和软科学支撑体系。

3.5 培训与政策综合服务板块

建设为培育和实施转化医学研究能力提供软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实行以下功能:深度参与示范性项目的研究设计,保障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的转化医学特征、研究质量和临床转化途径;临床研究规范与质控;以国际合作为主渠道,培训和培育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骨干人才;为技术转化提供转化政策与法规链接与服务支撑(如批文申报等);专题追踪、研究和总结转化医学研究设计、实施和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模式;为整个研究院的行政管理核心。

4 结语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实践,是在2003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提出的[11],目前已成为医学界最“炙手可热”的概念,并已成为全球医药卫生、生物交叉科学研究和基金支持的导向性趋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和体悟到若干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目前转化医学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如何培养转化医学研究专门人才;如何发挥转化性研究项目的特色;转化医学创新平台的最佳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如何评价转化医学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绩效等。因而需要继续探索转化医学的内容,并不断凝练其内涵。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通过学术组织方式改革、创新研究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顺利进行,快速产生一批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成果,为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显著作用。

摘要:从学科会聚角度出发,从内部汇聚障碍、外部环境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学科会聚的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构建原则以及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实施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山大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的理念和实践。

关键词:学科会聚,转化医学,跨学科研究,科技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柳洲,陈士俊.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165-168

[2]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4

[3]安可纳,科奇安.组织行为与过程:企业永续经营的管理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9

[4]乔治冯克罗.实现知识创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7

[5]汪国林,杨友文,范昕.学科交叉、会聚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11(6):8-12

[6]左金凤,温新民.学科会聚、交叉与科研平台建设[J].科学学研究,2005(23/增刊):11-15

[7]张炜.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现状及其运行机制探析[J].软科学,2003,17(5):62-65

[8]伍蓓,陈劲,蒋国俊,等.学科会聚的起源、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73-78

[9]周健中.国外科研资助机构学科交叉项目的评议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40-46

[10]DORIS MCGARTLAND RUBIO,ELLIE E SCHOENBAUM,LINDAS LEE,et al.Defining translational research: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J].Academic Medicine,2010,85(3):470-475

学科平台 篇11

关键词 图书馆集群 高校图书馆 学科服务 SaaS模式

分类号 G250.7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1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Service Platform for Regional Library Cluster

Zhao Hongbo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to carry out subject servic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library cluster, and proposes to build subject service platform. On the basis of the platform, every member of the library cluster builds and shares the resources, and carries out subject service together.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uilding subject service platfor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library cluster.

Keywords Library cluster.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SaaS model.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学科服务,部分图书馆还提供了学科用户和学科馆员交流沟通的服务平台,学科平台在传递学科需求,服务学科用户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区域图书馆集群是以大中型图书馆为核心,以遍布全区域的基层图书馆为网点,通过计算机管理平台的联结,构成覆盖全区域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1]。在图书馆集群背景下,学科服务范围和理念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不再仅限馆内的学科服务,而将从图书馆集群管理下的总馆、成员馆作为整体,在全局上科学规划,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学科服务资源。而目前受制于种种因素,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上显得尤为不足。很多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往往是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平台功能单一、界面简单、信息加工深度不够。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通常采用自购软硬件系统并配备专门维护人员的建设模式,一套平台只能服务于一个成员图书馆。这种应用模式存在投资费用高、设备利用率低、维护升级与信息共享困难等缺陷。部分高校图书馆由于经费紧张,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很难建立起有效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系统[1]。

鉴于此,本文从SaaS支持的多级用户、扩展性好、部署成本有优势等特点出发,运用SaaS的多租户理论,提出基于SaaS构建统一的学科服务平台的研究思路,为区域图书馆集群背景下的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1 基于SaaS的区域图书馆集群模式下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1.1 概念

SaaS可以理解软件即服务。这种应用模式颠覆了软件开发者与软件用户之间的关系。SaaS服务基于互联网向软件用户提供服务,软件开发者通过搭建平台向软件用户提供服务。软件即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方便了软件用户的业务管理,降低了软件用户项目部署成本。软件平台即云端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由软件开发者负责,软件用户通过管理权限登录云端即可满足其应用需求。

1.2 学科服务平台构建依据(选用SaaS模式)

(1)基于成本考量——经济性。区域图书馆集群模式下的图书馆组织架构是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随着分馆数量的增加,若按传统软件部署思维,每个分馆需独立承担平台构建的软硬件成本,且资源无法充分利用,无形中进一步抬高了图书馆部署应用的成本。

(2)基于用户扩展——多租户理论。区域图书馆集群的总分馆模式,在学科服务平台构架方面符合多租户理论要求。总馆负责学科服务平台的统一架构设计,分馆或成员馆仅需支持多租户理论平台分配的多用户访问权限即可实现学科服务应用请求。

(3)基于数据保护——安全性。基于软件即服务构建模式面向的是区域图书馆集群内成员馆的学科服务,属于馆际合作共建的组织机制,与外界用户没有数据交叉等情况,学科服务平台相对独立。这种应用模式可以很好地适应区域集群分馆成员数据安全的保护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基于SaaS理论构建区域图书馆集群学科服务平台有如下优点:降低了成员馆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成本;减少云计算平台服务应用的阻力,学科服务资源保护可有效控制;区域集群背景下,馆际学科服务应用需求相对稳定且符合功能一致性、应用一致性要求,软件即服务平台应用部署可很好适应区域集群图书馆的应用请求[2]38-39。

1.3 总体设计模型的建立

基于软件即服务应用模式构建的学科服务平台主要有应用表示层、资源保护层(安全数据层)、平台应用层、系统运行层、数据存储层[2]70-72。五层应用体系构成了区域图书馆集群学科服务平台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1)应用表示层。表示层由平台菜单导航地图、网络地图以及各类各级用户组成。如学科馆员用户、学科用户、超级管理员等用户。表示层的数据呈现是基于其它几层数据的调用和反馈而实现。

(2)资源保护层(安全数据层)。安全层是从整体上对平台进行安全控制的应用层。平台负责日常用户的身份控制、权限分配和调整。安全层对图书馆集群背景之下的学科服务资源的有效保护非常关键。因此,在安全层设计方面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质量控制。安全层的设计和开发涉及诸多技术的应用,如密码学中的秘钥认证、加密算法、证书管理、数字签名等技术应用。

nlc202309090513

(3)平台应用层。学科服务应用以及馆际间学科数据逻辑隔离访问控制机制组成了应用层。应用层根据用户请求向下调用数据,向上根据访问结果,提供服务反馈。元数据服务可满足馆际间成员馆对自身应用的个性化请求,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同时,实现成员馆间的相对独立。

(4)系统运行层。数据备份和恢复、平台监测和预警、元数据管理以及平台权限控制构成了运行层的主要功能。运行层负责数据备份管理机制的设计以及系统遇到宕机所要的数据恢复功能。在备份技术方面,应该通过嵌入备份程序定期定时启动数据备份程序;运行层权限管理主要为成员馆各级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即包括访问权限、增删改查权限的分配调整和优化。运行层计费管理主要核算馆际间成员馆对平台建设费用的投入和使用。

(5)数据存储层。各成员馆业务数据的数据存储、学科用户的学科服务请求、序化学科情报资源等各类与学科服务相关的文献资源组成了基础应用层的内容[3]。

2 区域图书馆集群学科服务平台的数据存储机制

2.1 租户(总分馆)数据存储机制

SaaS模式构建的学科服务平台,选择科学的数据存储架构,对降低软硬件建设成本,提高数据存储有效性非常重要。

如图2所示,集群图书馆模式下总分馆数据存储机制设计,I图为馆际间设一个成员馆提供一块存储容器,成员馆间的数据间隙从关系上讲是物理隔离,成员馆间的数据相对独立。不足是当成员馆数量增加,物理存储设备的投入比较大,存储成本控制无法达到最优化[4]。

II图相对I图来讲,在数据存储分配机制上有了优化,II图是建立于一个存储单元下,通过对存储单元类似于分蛋糕原理,为每一个成员馆分配数据存储子单元。子单元存储空间对应的是一个成员馆的应用实例和数据存储单元。这种部署方式,实现的是馆际间应用和存储的逻辑隔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署应用的数据存储投入成本。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建立成员馆子空间,并为其建立一个永久性租户空间ID。部分实现示例如[2]73:

Create Union_Table_Space tenantI(n),datafile…/* 建立成员馆表空间、表文件等。

Create user tenantI(n)_shema identified by password …default tablespace tenantI_app_data,…/*语句是建立用户(学科用户、学科馆员用户)实例,通过密码或缺省值来识别确认。

Create table tenantIschema.Resumes (LibrarianID number(15)primary key,Resume clob…)/*建立一个表文件(成员馆)实例tenantI.schema.Resumes,字段由主键成员馆ID等字段属性组成。

与I图比较,区域图书馆集群馆际间的成员馆其独立应用实例和子空间可以通过SQL语句建立,成员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表空间单元内修改相关属性且支持成员馆数量的无限扩展。缺点是某成员馆子空间学科数据资源一旦丢失,数据的恢复比较困难[5-6]。

2.2 多租户(总分馆)单实例数据存储机制

多租户单实例数据存储模型是SaaS应用服务的核心单元,基于单数据库单实例的实现机制,在单独的数据库和应用实例的基础上,通过二维表的数据关系模型,按照既定规则和算法,实现区域集群背景下,各成员馆数据逻辑空间的建立并且建立逻辑隔离机制。该表记录全部成员馆的数据信息。成员馆间的逻辑区分以及成员馆的学科用户及学科馆员等用户身份均可以通过逻辑区分二维表等标识加以识别。单数据单实例的数据存储模型,充分扩展了成员馆数量,实现存储资源的无线扩展。同时模型支持各成员馆内部应用的个性化设置及其他元数据服务[2,6-8]。如图3所示。

3 区域图书馆集群学科服务平台的详细架构

平台开发应基于SaaS的多租户应用理论,在总分馆管理机制下统一开发建设,成员馆间共建共享学科服务平台资源,避免成员馆独立建设,造成资源重复浪费,实现总分馆学科资源、其它文献资源、IT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的充分集成。本节基于SaaS多租户理论,给出集群学科服务平台的详细架构,学科服务统一在平台上运行,学科服务资源实现云端存储,成员馆共建共享云端资源。平台部署在总馆的信息机房,由总馆信息情报中心负责日常维护和各成员馆授权管理,如图4所示。

3.1 租户登录层

租户登录层由登录接口和通信链路组成。登录接口主要通过人机交互、身份认证来实现。成员馆学科馆员及学科用户通过外联网(Extranet VPN)访问学科服务平台。外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为成员馆间的通信建立的虚拟专用通道。基于外联网的通信管道,可以保证数据通信的稳定以及信息交互的安全。但在外联网构建时,要注意成员馆间因IP地址规划的不统一可能产生的IP地址冲突问题及可能引起的网络通信故障。

3.2 应用层

应用层是整个集群学科服务平台的中枢。图书馆集群学科服务平台中心由若干个子学科服务平台组成,子学科服务平台又由学科用户模块和学科馆员模块等部分组成。子学科服务平台对应的是某个成员馆的学科服务平台,子学科服务平台的无线扩展构成了图书馆集群学科服务总平台。子学科服务平台间的互访需要总馆管理员的授权,否则子平台间的资源是逻辑隔离,各自独立。成员馆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需求,对子平台进行个性化定制,如平台的界面风格和功能扩展。在业务模块方面,学科用户模块提供一站式的学科服务,如文献资源服务、科研服务、信息教育等;学科馆员模块提供全方位的学科资源建设应用接口,可以加载任意数据格式的学科资源,具有学科用户信息定制和学科服务自动推介等精准化学科服务功能。应用层在整个学科服务平台中的作用是对上提供服务,对下调用资源服务。

nlc202309090513

3.3 元数据服务层

元数据服务主要由访问控制、数据安全以及个性化定制、计费管理等部分构成。访问控制是对访问平台的用户进行身份识别管理,管理权限由总馆管理员专门负责,以确保平台用户的合法性。对于子平台间的互访和共建功能权限,也是由元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安全是针对学科资源的备份和保护,如建立资源备份计划和数据删除管理机制。个性化定制服务支持子平台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对成员馆子服务平台的界面再设计和功能拓展服务。计费管理主要是对平台的管理维护。在区域集群的理念下,资源的共建共享存在着资源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计费模块的设计可以基于资源加载流量和资源使用流量来核算运营成本。

3.4 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是整个学科服务平台的最底层,负责学科资源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和调用。在数据收集模块,存储层需提供常规数据源的访问接口,如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电子期刊以及其它电子资源数据库访问接口,供搜集程序访问和资源的抓取;存储层提供的数据仓库,用于存放各渠道收集到的与学科资源相关的堆积数据,经过数据处理程序,将序化后的学科数据自动转存至序化学科服务资源总库。

各级各类用户通过租户登录层,向应用层发出应用需求申请,再由应用层向数据存储层调用或加载序化学科资源总库的学科资源,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4 结语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科用户对学科信息的高阶需求,给学科服务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9-10]。在区域图书馆集群背景下,学科服务集群发展,跨馆、跨界协作,相互取长补短,以及学科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是未来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服务水平的可选之径。

参考文献:

[ 1 ] 袁红军.基于知识整合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研究框架构建[J].新世纪图书馆,2013(8):11-14.

[ 2 ] 赵洪波.百货连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2.

[ 3 ] 祝小静.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机制的探讨: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13(2):90-94.

[ 4 ] 何雅琪,齐慧彬,刘敬芹,等.基于LibGuides的用户协作式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21):81-85.

[ 5 ] 蔚海燕,卫军朝.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变:从学科馆员到学科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6):74-81.

[ 6 ] 袁晔,郭晶,余晓蔚.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的应用实践和优化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3(2):19-23.

[ 7 ] 郑邦坤,潘幼乔.地方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构建[J].情报科学,2011(3):378-382.

[ 8 ] 张洁,黄敏.基于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应用调查分析:以美国8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6):29-33.

[ 9 ] 王永生,李欣荣.基于机构典藏平台的学科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区别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9):53-56.

[10] 周广西.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八个问题[J].新世纪图书馆,2010(5):37-39.

赵洪波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江苏淮安,223300。

(收稿日期:2016-08-20 编校:曹晓文)

学科平台 篇12

一、创新教育的制约因素和改革措施

1. 开展创新教育的制约因素

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科技社会要求机械学科应进行创新教育, 影响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教育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传统的教育观念

计划经济时代, 我国的高等教育全盘照抄前苏联模式, 主要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个人的特长重视不够,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也对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 各高校各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是根据自身特点, 而是照搬照抄兄弟院校, 尤其是重点大学同类专业的教学计划, 毫无个性可言, 培养的学生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条件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但教育经费仍严重不足, 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也难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因此, 许多思想更多地停留在研讨之中, 很少被应用于实践, 这也是制约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师资队伍

由于多种因素, 使得高等院校中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或在教学中不热衷开展创新教育, 而是急功近利地热衷于知识传授和论文编写, 这种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创新教育的进行。

2. 创新教育的改革措施

通过对影响开展创新教育的因素分析, 笔者认为在机械学科进行创新教育时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1) 树立“素质教育为基本, 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先进教育理念

突出机械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性, 改变知识灌输、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突出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格局。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既重视学生的适应性、又不影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特长发挥,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发展现状和前沿, 组织课堂和实验教学内容, 从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建立现代教学体系

创新教育离不开实验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要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高, 因此, 在大学本科阶段应给学生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为此, 在福建省政府、厦门市科技局、集美大学共同投资1650万元, 集美大学机械学科2003年5月建成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 该中心也是厦门市现代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拥有大量的国内外先进设备, 如:ATOS扫描系统、FDM和SLA快速原型、工业级柔性制造系统 (见图1) 、数控设备、激光加工设备、注塑成型、特种焊接设备、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成型设备等, 拥有机械学科世界流行的绝大多数CAD/CAE/CAM软件系统。

(3) 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1) 通过特殊的管理办法鼓励对某一学科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迅速发展。

(2) 通过建立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如在知识评价中, 不以知识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在创新能力评价方面, 可以在学生课程设计、创新型试验的数量和质量、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创新点多少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 并采取加权的办法来处理, 且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逐渐加大创新在教学质量体系中的权重。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保障创新教育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一环。为此, 集美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出台了向教学与科研一线倾斜的鼓励政策, 改善教师待遇, 在人才的住房、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提高进修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此外, 丰富教学手段, 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教案、影像教学、计算机虚拟技术等进行教学, 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强大的实验体系

实验室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现代大学的心脏。机械学科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对实验环节有足够的认识并具备高超的实验技巧, 只有这样深刻理解和掌握前人所创造的知识, 才有可能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 去创造前人所没有创造的设备和工艺。为此, 在机械学科创新教学过程中, 需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实验体系作支撑, 该体系包括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高水平的实验指导队伍和各种实验条件。

1. 建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集美大学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区别于普通专业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坚持开放和创新”。中心具有逆向工程/快速原型/快速模具创新设计制造研究室、数控技术创新设计制造研究室、柔性制造 (FMS) 创新设计制造研究室、CAD/CAE/CAM创新设计研究室等。中心管理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和项目管理驱动的方式进行运作, 由集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管理, 学校总抓。

2. 建立主题实验室

中心建立了模具创新设计造实验室和机器人机电一体化主题实验室, 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设计与试验的场所。

3. 设立网络虚拟实验平台

针对本实验体系中上百万元以上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较多的现实, 不可能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而是在进行实验室实际操作之前, 在网络实验平台上, 根据学生的特别想法, 选择相关实验设备, 反复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操作面板, 待达到一定水平后, 通过网上预约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

4. 采取竞赛拉动

通过每年两次组织的专题竞赛, 让学生门比一比, 这对于鼓励学生探索世界,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有非常大的好处。另外, 通过比较和竞赛, 可以使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 取长补短, 更快提高。通过竞赛, 可以选拔出参加全国和省市举办的创新设计大赛、创业大赛等赛事的项目和选手。

三、实验体系必须实行开放的运行模式

集美大学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在2003年5月建成之初, 就实行了开放运行模式。但运行1年后, 发现效果没有预期的理想, 主要问题有:

1.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

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 大型精密仪器的台套数量有限, 学生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实验。加之大型、精密设备的复杂性, 使得参与实验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只有“看”的份, 真正独立接触设备和操作设备的机会很少。

2. 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较少

实验内容基本上属于对理论课程某一知识点的验证, 依附于某门理论课, 实验课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学生没有多少可以自由发挥、创新的空间。结果是学生只能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内容, 按部就班地观看或操作实验, 真正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很少。

3. 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很低

一方面是学生使用设备的机会和时间很少, 另一方面是实验室的设备经常闲置, 造成明显的浪费。

4. 实验室开放简单化

只从单一因素考虑实验室开放,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在课外时间内, 学生基本上与实验设备无缘, 无法很好地预习实验内容。即使预习, 在脱机状态下, 也没法真正的掌握操作要领, 从而大大增加了实验预习的难度。因此, 多数学生放弃预习, 在真正实验时, 又进一步降低了实验效果, 更谈不上创新性思考。

根据上述问题, 我们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真研究了实验室开放问题。但实验室开放是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 一般由训练课程子系统、设备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学生子系统及管理子系统等诸系统构成。且各子系统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统一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因此, 在实验室开放时不能只注重某一子系统, 只有当每个子系统都运转良好时, 实验室开放才能达到良好的运行状态。为此, 我们统筹兼顾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加强了各系统的联系, 从2004年至今, 取得了较好的开放效果, 具体措施有:

(1) 优化实验课程体系

(1) 彻底改变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附属品的思想, 单独设立实验和实训学分, 充实实验实训内容。为此, 我们在大工程背景下将传统的金工实习扩展为工程训练, 将训练层次划分为工业系统认识实习、基础工程系统实习、现代技术实习、综合与创新实习四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以创新为主线。

(2) 减少陈旧、过时的实验项目和内容, 大幅度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编写、引进新型高级实验和实训教材, 为培养参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2) 整合实验室资源

按照学科 (专业) 相近原则, 对实验和实训手段相近的实验设备进行调整合并, 按学科群建立一些共同使用的实验室, 优化配置, 整合资源。由隶属于机械学院的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轮机学院的电工电子实验室和教务处的金工实习基地整合成立的集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再加上中央与地方共建600万元的设备投入, 目前中心共有3600多万元与大机械学科相关的设备, 在整合中充分考虑了大型精密仪器的购置、布局、共享问题, 多学科交叉共享平台的建设, 教学设备与科研及生产型设备的比例问题。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3) 提高实验教学队伍整体素质

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教学的直接承担者, 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也决定着实验室能否真正开放和顺利开放的关键因素。为此, 我们采取了如下有力措施以保证实验室更好的开放:

(1) 建立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 提高这支队伍的在工作评优、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地位。

(2) 聘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担任训练中心主任、副主任, 并结合学科专业, 聘任相关学院热心实验教学、且具有很强实践经验的部分博士、博士后、双师型人才担任实验教学任务, 实行专、兼职制度, 聘任大学各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质量的督导组和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 定期开展督导工作, 并将其一并纳入到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3) 实行一专多能的人才技术政策, 结合其制定了合理的奖惩条例和各项保证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制度

(4)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 开放实验项目的选择, 处理课下开放与集中开放的关系,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管理办法, 各种实验室规章制度, 建立开放实验室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通过网上适时提供实验室开放的具体使用情况查询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查询, 学生可以网上对具体实验室、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进行预约, 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融入到实验室开放的管理体系中。为此, 我们发布了《集美大学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开放的具体实施细则》、《创新实验专项奖学金评定方法》等多项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

(5) 学生子系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锻炼、培养出来的。杜绝“高分低能”学生出现, 就是要通过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使学生在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中体会到创新的好处。为此, 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 改革实验教学,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 营造创新氛围、开办创新知识讲座。

(2) 制定政策性的激励机制, 学校在制定教学培养计划时, 设立创新学分, 设立创新基金, 积极出资, 配备指导教师,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学术竞赛, 对获得各类奖项者, 奖项可折合成相应的创新学分, 并给予相应的奖金。

(3) 对创新学分获得较多或在各类学术竞赛中成绩优异者, 可免试研究生, 推荐优秀毕业生等措施。

四、新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通过在新模式下进行的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 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各子系统相互联系更加紧密, 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由陈祝平教授指导的创新项目“新型多功能AC电动跑步机”项目, 2006年5月获得了“福建省首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竞赛金奖, 且在包括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211大学参赛共47支队伍中获得第一名。

该项目又于同年10月19-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的“长庆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上获得了铜奖 (见图2所示) , 这是我校首次参赛, 该成绩是在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百所名校参赛的情况下取得的, 其鲜明、独到的创新点得到了参会名校的高度赞誉, 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可和兴趣, 厦门康美嘉体育器材公司与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由“双师型”教师王大镇副教授指导的创新项目获得了福建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此外, “新型多功能按摩椅机构”和“中医推拿按摩机器人”两个创新项目, 获“福建省首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铜奖, 3年中共获得各类省级竞赛获奖12项。

五、结束语

机械学科人才培养必须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且必须依赖于一个强大的实验体系, 该实验体系必须采取开放的运行模式。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 基于开放运行的实验平台是机械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模式, 对培养满足社会对机械创新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最后总结出了在该模式下取得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实验体系,开放

参考文献

[1]殷曦敏, 赵立勤.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9

[2]姜橙宇.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个强大的实验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9

[3]黄凯旋.开放与虚拟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9

上一篇:冷库制冷系统安全分析下一篇:双证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