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学研究前景展望

2024-10-13

金融数学研究前景展望(精选6篇)

金融数学研究前景展望 篇1

摘要: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普惠金融的内涵、效用、水平测度、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对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的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惠金融,效用,水平测度,影响因素,中小微企业

“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是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我国,焦瑾璞于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使用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普惠金融的概念引入中国后,发展普惠金融的理念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措施和保障手段。近年来,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并成为各国政府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梳理了解国内外有关普惠金融的研究动态,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关于普惠金融内涵的研究

有关普惠金融内涵和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基本含义大致相同。

联合国在一系列调查、讨论与会议的基础上于2006年起草了《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一书,该书指出每个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政策、立法等的支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能够为所有社会群体提供合适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2006年出版了《服务于所有的人——建设普惠性金融体系》一书,该书认为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内核是让所有人特别是穷弱群体拥有平等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利。2008年印度委员会将普惠金融定义为:确保脆弱群体能以一个承受得起的成本及时且足够地获得各类金融服务的过程。其认为广义的普惠金融不仅应当关注储蓄、信贷等金融服务,还应关注保险等金融服务,而狭义的普惠金融是指其中某一种服务达到金融包容程度(Rangarajan Committee,2008)。

自普惠金融概念引入我国后,国内学者也纷纷对普惠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杜晓山(2006)认为普惠金融体系是指将贫困和低收入客户等弱势群体融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层面之中,全面惠及被排斥于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弱势群体。焦瑾璞(2010)对“普惠”二字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普”的意思是扩大金融服务的外延,即所有金融服务需求者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惠”则强调合适,即金融服务需求者能够享受到合适的金融服务。2016年1月,国务院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普惠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普惠金融是指立足于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规划同时确定将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特殊群体列为普惠金融主要服务对象。

总体而言,国内外各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对普惠金融的基本理解大体一致,即为社会所有人,尤其是被传统金融忽视的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等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关于普惠金融效用的研究

1. 发展普惠金融的宏观效用。

有关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从实证分析角度阐述发展普惠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Mandira和Jesim(2011)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呈现同向变动关系。宋汉光等(2014)、杨燕(2015)分别以G20国家2005~2012年数据、中国和四大经济区域2005~2013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普惠金融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普惠水平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粟勤等(2015)以65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通过数学模型检验了金融包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金融包容和金融深化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且金融包容的经济增长效用相对较高。

有关普惠金融与统筹城乡发展关系的研究,杜晓山(2007)认为发展普惠制金融对于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谢升峰等(2014)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从全国范围来看,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距。徐敏等(2014)、肖瑞(2015)、李建伟等(2015)均实证得出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

2. 发展普惠金融的微观效用。

在提高收入水平方面,Binswanger和Khandker(1995)以印度农户为研究对象,发现正规借贷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田杰等(2012)、刘波等(201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有学者从理论机制的角度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效应,即门槛效应、减困效应、排斥效应和涓滴效应(张立军等,2006)。

在创业方面,王珂英等(2016)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创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针对企业而言,程书华(2014)、潘宗玲(2014)认为,由于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务是为被传统金融排除在外的广大低收入人群、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普惠金融水平测度研究

对普惠金融进行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对其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的测度和评价。目前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对普惠金融水平测度和评价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直接衡量金融服务的可及性。Beck等于2007年最早提出测度普惠金融水平的方法,他们通过引进覆盖银行业的八个指标来对金融服务可及性水平进行测度。这八大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金融机构覆盖度,另一类是银行金融服务使用度。随后,专家学者在其基础上对上述指标不断完善与改进,所提出的指标仍然是围绕金融服务的可及性来设计的。如李明贤等(2008)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存款、贷款、汇兑结算和保险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覆盖面进行了测算。孙翯等(2011)运用层次分析法,从金融网点、存款、贷款、汇兑和保险业务的角度对我国金融服务覆盖面进行分析。

二是利用金融普惠指数(也称金融包容性指数)直接对普惠金融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Sarma(2010)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构建方法,从地理渗透性、产品接触性和使用效用性三个方面的指标来对各国普惠金融水平进行测度。Arora(2010)从银行服务范围、便利性及成本三个维度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普惠金融水平进行衡量和评价。Gupte等(2012)则在前两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印度普惠金融指数进行了全面的衡量。国内学者在Sarma等金融普惠性指数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在维度选择和测算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加全面地反映普惠金融水平。陈银娥等(2015)从金融服务的渗透度、可得性、使用效用性、承受度四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马彧菲等(2016)认为以往衡量普惠金融水平的指标都是有关商业银行的,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保险的指标来对28个国家的普惠金融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

三是通过测度金融排斥程度间接反映普惠金融水平。Kempson和Whyley(1999)提出了至今仍为国内外主要标准的金融排斥的六维标准,分别是自我排斥、地理排斥、条件排斥、评估排斥、营销排斥和价格排斥。王修华等(2009)借鉴Kempson和Whyley提出的六维度分析法,构建了金融排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计算出金融排斥指数,对金融排斥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高沛星等(2011)在“六维度”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农村金融排斥指数来考察我国各省农村金融排斥程度。

四、有关影响普惠金融水平因素的研究

有关影响普惠金融水平因素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都涉及宏观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因素(供给方)和个人(需求方)因素。其中,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政策、经济等因素。Beck等(2005)认为有效的法律体系、产权制度等是影响金融服务可获性的重要因素。Chakravarty和Pal(2013)通过对印度不同年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研究,认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且不同时期的政策对普惠金融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王婧等(2013)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经济是影响中国普惠金融的因素之一。Claessens(2006)认为金融机构的服务壁垒(包括货币性壁垒和非货币性壁垒)是影响普惠金融水平的因素。Bester等(2008)认为金融机构产品设计不合理即不能满足贫困人群的需求是影响普惠金融水平的因素之一。王修华等(2016)构建多元OLS回归模型得出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等农户特质对农户金融包容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五、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

从宏观角度来看,吴晓灵(2010)从普惠金融的视角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她认为应该制定政策来规定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抽出部分资金投资于“三农”。柳燕(2014)认为必须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法律制度,明确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监管法律体系、服务主体的监管主体等。焦瑾璞(2014)认为促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变和创新监管方式,二是通过制定国家层面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健全普惠金融运行机制等来实现普惠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

从中观角度来看,De La Torre等(2007)通过总结发现,墨西哥开发银行的电子系统为企业提供保理服务从而拓宽了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智利的国有基金为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从而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题,这些都说明信用担保体系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增强信贷可获性。刘晓娜等(2014)指出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现代化支付体系的有力支撑。向忠德(2012)提出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视角来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信用体系及支付结算体系等。

从微观角度来看,学者从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性金融服务由谁提供以及如何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两个角度。张海峰(2010)认为商业银行无论是出于监管政策硬性要求,还是出于社会责任意识或者是出于纯粹的商业动机,其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选择合适路径,并注重风险的控制。胡国晖等(2012)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构建中各具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运作模式。针对金融机构如何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方面,娄飞鹏(2014)认为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尤为重要,并指出商业银行应通过增加业务种类、丰富服务渠道、扩充服务对象及提升服务水平的产品创新方式满足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齐巍巍(2014)、武晓岛等(2014)认为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应依托科技手段,利用移动金融的优势扩大金融服务覆盖率,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娄飞鹏(2014)、连耀山(2015)认为,由于金融互联网化具有网络覆盖广、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可以借助其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王立平等(2016)则认为手机银行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金融服务覆盖面广、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应推行以银行为主导的手机银行模式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六、研究述评及展望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一方面,自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普惠金融相关研究逐渐受到政界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也不断得到丰富,这必将为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仅经历了十余年,现有研究总体来说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对象上,多数学者以个体(主要以农户为主)、家庭以及国家、区域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关于金融普惠性衡量的研究。第二,研究内容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惠金融内涵、效用、水平测度、制约因素、发展对策等基本问题的论述。关于普惠金融水平测度的研究,广义的普惠性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而目前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多数仅包含银行业的数据,将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服务纳入指标体系的情况较少。关于普惠金融发展对策的研究,目前相关文献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提出发展对策,但缺少根据我国空间差异以及针对不同对象所提出的针对性建议,并且缺乏如何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普惠金融的研究。第三,研究方法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测量,但还是存在一些偏差。针对普惠金融水平测度体系,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关于各维度的设置存在差异,且部分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普惠金融水平进行评价,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根据现有文献以及我国普惠金融现状,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第一,研究对象上,应将研究视角逐步转移到中小微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普惠性测度等进行相关研究。第二,研究内容上,有关普惠金融水平测度方面的研究,应在现有普惠金融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将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指标纳入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探索全面且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关普惠金融发展对策的研究,应更侧重于根据不同研究对象(低收入群体、中小微企业、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第三,研究方法上,应对普惠金融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以及测算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探索能够全面真实衡量普惠金融水平的评价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测度方法。

参考文献

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让更多人享受现代金融[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9).

Sarma M.,Pais J..Financial inclus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11(5).

谢升峰,卢娟红.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福利差异的效应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4(21).

徐敏,张小林.普惠制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4(9).

王珂英,张鸿武.农村金融包容发展对农户创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1).

陈银娥,孙琼,徐文赟.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与空间趋同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6).

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

柳燕.普惠金融服务主体之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4(9).

刘晓娜,粟勤.普惠金融体系下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4(3).

胡国晖,雷颖慧.基于商业银行作用及运作模式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J].商业研究,2012(1).

王立平,申建文.手机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J].中国金融,2016(3).

金融排除研究动态及研究前景探讨 篇2

金融排除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 它有显著的地理指向性, 因而最开始被作为金融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 后来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等, 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 银行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纷纷关闭小城镇和农村的银行机构, 排除了对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 造成了相对落后地区金融资源供求不平衡, 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金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金融排除所引发的问题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他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2 金融排除的研究对象

金融排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是英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很少。其定义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地理学者Leyshon和Thrift (1993, 1994, 1995) 发现大量银行在贫困地区的分行纷纷关闭而限制了银行服务的接近。他们认为金融排除是指贫困地区金融零售业务终端大幅缩减, 大量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闭网点而将业务集中于城镇中心地区。金融排除最初的定义地理指示性强, 定义着重在银行地理位置。但随着金融排除逐渐在贫困地区出现,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谁被金融排除了。Leyshon和Thrift (1994) 指出金融机构的撤出会遏制该地区小企业的起步和内向投资, 抑制该地区的发展, 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ACEF-Centre和Collard et al (1996) 认为低收入人群相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排除。Kempson和Whyley (1998) 认为带有历史坏账的人常常因为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不能拥有银行帐户被金融排除。同时, 他们还认为年龄和地理位置也是造成金融排除的重要因素。即大部分的学者认为金融排除的对象为低收入人群、退休人员以及偏远地区的人群。研究中小企业被排除的较少。Collard et al. (2001) 认为金融排除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后来随着金融排除的研究的深入, 金融排除的定义也越来越广泛, 研究对象也越来越丰富。N.M.Argent和F.Rolley (2000) 研究了金融服务提供机构的空间分布, 分析新南威尔士州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排除及银行地理位置的合理性。Nicholas Ryder (2002) 分析了英国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和金融排除的关系。

总的来说, 国外学者对金融排除对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收入贫困人群, 对于金融排除的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区域规划和社区金融机构的研究都较少。国内的学者大多数引用国外的定义或者运用判定条件分析我国的金融排除问题, 由于我国特有的区域金融分布, 有学者从区域角度分析我国金融排除。如徐哲 (2007) 从地理排斥、自我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和营销排斥五个方面分析我国金融排除的现状, 分析认为金融排斥造成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不均, 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何德旭和饶明 (2008) 运用金融排斥是否存在的5个判定条件分析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问题, 得出结论我国的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金融排斥性, 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平衡。

金融排除不仅是简单的经济现象, 而是更重要的复杂的社会问题。金融排除会引发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出现了专门给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 (中国称小额信贷) 的发展, 区域金融规划等, 这些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

3 金融排除的影响机制研究

国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排除的成因。Kempson & Whyley (1999) 运用统计模型分析表明金融排除是收入的减函数, 金融排除与特定人群的语言、文化、民族、宗教信仰及年龄都有关系, 但是年龄与金融排除的相关关系相对较弱。Kempson (2000) 从金融排除的历史、经济背景等角度分析, 指出金融排除的形成与收入、收入分配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因素有关。早期的研究都认为收入是影响金融排除的关键因素。布里斯班会议 (2005) 从宏微观两方面分析金融排除的成因。Anderloni和Bernard Bayot (2008) 从银行的角度分析认为造成金融排除的原因有:被银行拒绝、银行帐户的身份要求、银行帐户的条件、银行收费、心理和文化障碍和社会保障援助金。李杨琴 (2007) 从区域角度分析金融机构的中部、东部、西部三个区域的分布情况, 认为导致金融排除的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西部缺乏高素质金融人才。以上对金融排除的成因分析角度不同, 但原因主要集中在收入、地理位置和金融机构的服务。

对于金融排除的影响, 国外的学者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及区域方面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如Leyshon和Thrift (1995;Koker, 2006) 认为金融排除者面临着不能储蓄、不能使用信用卡、保险、养老金等金融风险问题, 且越来越严重。Collard et al. (2001) 认为金融排除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Leyshon & Thrift (1994) 指出金融机构的撤出会遏制该地区小企业的起步和内向投资, 抑制该地区的发展, 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内的学者针对我国金融排除的特点, 对金融排除造成的影响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田霖 (2007) 认为金融排斥具有两面性, 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孔秀叶 (2008) 认为我国较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加速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徐少君和金雪军 (2008) 认为我国各地区金融排除分布呈现较大的差异, 金融排除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我国学者认为金融排除有利也有弊, 政府应该认真对待, 规范金融发展。

由此可见, 金融排除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整个区域金融发展来说, 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最大的影响是引发了地方货币系统的产生, 地方货币系统是指地方货币生产、供应、分配、消费的循环, 为当地金融提供便利服务的机构。金融排除使地方货币系统本身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性。由此引发的社区银行发展, 商业银行改革, 以及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4 金融排除的研究方法

金融排除的提出最初始于地理学家, 但是受到经济学者的关注。由于金融排除影响很大, 他们都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金融排除的程度。由于其程度衡量较为复杂, 大多数学者采用统计分析, 如问卷调查, 相关人员的采访, 统计局数据等。Bozena Chovancova (2007) 通过调查数据开设银行帐户的人数, 实际银行业务费用等指标分析Slovakia的金融排除程度。Noreen Byrne (2007) 通过问卷调查和信用社员工的采访分析了人们从不同放贷人或机构借钱的比例等。Buckland和Dong (2008) 用统计概率模型解释了金融排除的三个尺度:没有帐户、没有信用卡和使用抵押借款。

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也较多, 英格兰东南发展机构利用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 采纳逐步回归法确定与金融排除相关的变量, 计算相应的金融排除指数, 描绘了英格兰东南部区域的金融排除程度和地理分布的全景。更多时候由于影响金融排除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高, 相关性分析方法很重要。Jerry Buckland和Wayne Simpson (2008) 在选取指标时由于金融排除的指标重叠性较强, 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剔除和选取指标。最后用统计数据比率比较分析1999年和2005年同一地区金融排除情况。田霖 (2007) 根据金融综合竞争力和金融排除程度一般呈负相关关系, 确定31省区的金融综合竞争力, 然后利用金融排除的排序选择模型, 确定影响我国金融排除的各因素, 分别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此外, 由于因素较多, 指标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徐少君和金雪军 (2008) 借鉴了Beck et al. (2005, 2007) 关于“金融宽度”的衡量思路, 构建我国各地区金融宽度指标体系, 进一步根据理论分析建立金融排除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

虽然金融排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统计误差、调查不够全面和数据不足等因素, 目前仍然不能准确度量金融排除程度。同时针对国内实际研究的金融排除实证方法还不够成熟, 多数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应该积极开展中国金融排除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5 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

由于金融排除程度的加深将会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如金融区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等, 这些问题仅靠个人或者私人部门无法解决, 政府的金融支持很重要。

美国和英国在解决金融排除问题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美国在1977年建立了《社区再投资法案》, 该法案是为了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信贷需求而设立的。它在解决金融排除问题中还是非常有效的。并被许多国家引用。

James F.Devlin (2005) 英国政府为了减少金融排除, 在1977年成立了社会排除部, 专门研究和处理社会排除问题。2002年, 英国财政部建议使英国的储蓄市场更加简单、清楚和更具竞争性, 使零售储蓄产品更加容易接近低收入或中低收入人群。2005年, 英国政府建立儿童信托基金, 允许每个儿童每年免税储蓄500英镑。2003年, 政府建议增加一般水平养老金的供应。2005年, 英国政府规定所有的收入都要通过银行帐户的电子转移支付。由此可见, 英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计划帮助低收入人群。

Santiago Carbo等 (2007) 总结了欧洲国家金融排除的政策建议。西班牙、希腊、爱尔兰和意大利金融排除的特点是弱势群体很少使用银行服务和金融产品。爱尔兰和意大利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并考虑可能的学术政策建议。西班牙和其他三个国家不一样, 他的金融排除问题并没有上升为国家议程, 但是他的私人部门在解决金融排除问题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西班牙的储蓄银行专门为弱势群体设计金融服务产品。

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和荷兰的政府鼓励发展专业协会章程解决金融排斥, 主要是通过承诺提供基本银行帐户。如德国的中央信贷协会在1995年6月发出口号“人人都有帐户”, 但是这个口号是否能减少金融排除还值得怀疑。比利时的银行协会1997年7月发起一个章程:指定每个居住在比利时的人都有开帐户的权利, 而不论他的使用频率和收入的多少。法国也有和比利时类似的章程, 在1992年发起, 但是现在各种群体都质疑银行, 因为他们可能并没有真正执行章程, 而只是提供边缘服务。

各国政府为了解决金融排除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解决金融排除只依靠政府法案是不够的。徐哲 (2007) 从宏微观两方面提出改善我国金融排斥现象的对策, 微观上从家庭和个人入手, 设计符合其条件的金融产品, 减少金融排除程度。宏观上首先是制定相关政策防止金融机构从欠发达地区撤出;其次加深金融改革, 改善金融资源分布;最后政府鼓励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的互补合作。

许多国家认为信用社、社区银行和邮局对减少金融排除有很大的作用。Donal G.Mckillop (2007) 认为信用社的良好发展在减少金融排除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国内学者田霖 (2007) 提出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政府支持,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加强农民金融教育等。

在政府政策建议中许多国家都制定扶持政策及相关法律规定, 但是他们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人群, 如拥有基本帐户, 规定银行减少金融服务的限制等。对于中国现有的金融排除问题, 这些政策和建议研究还不够。例如对于农村金融排除, 中国政府采用小额信贷以及改革农村信用社等政策加快农村金融改革, 减少金融排除。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 发展社区银行和商业银行改革等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区域金融发展以及如何引进社区再投资法等问题, 这些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金融排除的解决措施都还值得深入研究。

6 结语

金融生态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 篇3

在金融生态理论出现之前, 金融理论主要存在着金融发展论、金融功能论、金融结构论以及金融中介论等, 这些理论主要是围绕着金融体系、金融中介的存在和发展等角度进行研究的。 (Goldsmith, 1969;Mckinnon, 1973;Shaw, 1973;Leland and Pyle, 1977) 。这些金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金融系统的运行与发展, 为深化了解金融提供了一些方法与工具。然而以上金融理论没有把金融看做具有生命的一个主体去研究, 这必然忽视了金融主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

“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学概念, 借用了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较早是由周小川 (2004) 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提出。之后理论界涌现出了一系列有关文献围绕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界定与理论阐述; (2) 评价与优化金融生态及相关实证研究; (3) 探讨金融生态与金融主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已有的关于“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的一个梳理, 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向, 进而为更好地优化我国的金融生态提供理论指导与未来关于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的展望。

二、金融生态的界定

参照生态学, “金融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金融分析中, 用以描述所处的外部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 但正是由于概念的参照性, 对于“金融生态”内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界定, 许多学者都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周小川在2004年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 并认为其是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或外部环境;同时, 强调了法律、制度环境等因素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李扬等 (2005) 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 在其专著中较系统的对“金融生态”进行了研究, 他把金融生态界定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一个系统, 而且它们是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许诺金 (2005a, 2006) 更进一步地将金融生态系统划分为三个部分, 即金融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以及金融生态调节系统。他指出金融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执行特定功能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在平衡系统内, 各种金融组织与其生存环境以及内部金融组织等相互影响。

以上对金融生态的界定指出了“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中的一部分, 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朱德位 (2006) 也特别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然而曾康霖则认为从金融本身产生发展和消亡来看, “金融生态”实质是指“金融企业的生命力状态和生存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这一概念的外延。后来众多学者对“金融系统”含义的阐述均没有脱离李扬等 (2005) 或徐诺金 (2005a, 2006) 的论述。

对于“金融生态环境”, 徐诺金 (2005b, 2006) 将其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其中硬环境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而软环境则指社会习俗、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李扬等 (2005) 不仅从社会、经济、法治和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定义金融生态环境, 同时还认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也属于金融生态环境。较之李扬等 (2005) , 徐诺金 (2006) 还论述了“金融生态的调节”, 并将其分为内调节和外调解:内调节是指一种自发调节, 它是金融生态内部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来调节的;外调解则是外部主动对金融生态系统施加影响。

综上所述, 金融生态是一个完备的生态体系, 通过金融生态的调节机制, 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动态地相互依存、彼此影响。

三、金融生态的评价与优化

作为一个完备的生态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是有相当影响的, 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促进金融的健康发展, 从而可以有力支持经济的发展。因此, 科学合理地评价金融生态环境, 可以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基础。

最早提出评价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与方法的是李扬等 (2005) , 他们从9个方面共35个指标对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这9个方面主要是从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法制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企业诚信等。后续的研究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思路, 分别对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体系。徐小林 (2005) 以山东省三个城市为例, 提出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第一层核心指标, 并依层次构建相关的利润和资本的第二层指标以及法律环境、社会信用水平、政策环境等第三层指标来衡量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由于多指标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在赋予权重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胡滨 (2009)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20个指标构造主因子和综合因子评价了黑龙江各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许多学者在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中主要也还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 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估。

对于如何优化金融生态, 特别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 学者也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林永军 (2005) 提出了基于金融生态建设的系统论观念, 其中包括了完善金融法律环境, 努力实现从行政金融向市场金融、管制金融向生态金融的转变;其次, 要提高金融生态主体免疫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而促进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均衡发展。匡建国 (2005) 则强调了完善法律制度在改善金融生态中的重要性, 这也继承了周小川 (2004) 的观点。匡建国认为在金融生态中, 不管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还是避免政府失灵问题, 都要依靠法律制度的手段而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就是要改善金融生态结构, 增强金融生态功能以及提高金融生态的生产力。皮天雷、段宇信 (2006)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了法律制度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 他们建议改善金融主体的法律制度主要以完善金融产权为核心, 以强化信用秩序为重点。易宪容、卢婷 (2006) 进一步地, 认为包含法律制度的基础性制度才是金融生态的核心。在他们看来, 基础性制度包括市场主体公平公正交易的平台、有效的市场定价格机制及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财富不被掠夺的保护机制等三个方面;我国恶劣的金融生态质量,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性制度的缺失。同时, 他们也阐述了我国基础性制度缺失的原因——市场扩展性政府与社会博弈参与的双重缺失。朱德位 (2006) 认为不协调的金融结构是我国金融生态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协调的金融结构, 它们主要指国有金融与非国有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等相互之间的二元性问题, 而金融结构的优化是推进我国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问题。

四、金融生态对金融主体的影响

现有文献中探讨金融生态与金融主体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从银行信贷决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着手, 而其切入点则是法律制度与政治制度。

法律制度包含的法律体系及其所形成的外部契约环境, 作为股东和债权人权利的保障, 决定了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对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权保护、保证契约实施、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李延凯、韩廷春 (2011) 基于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从理论上论述了法制因素的加强会增加资本的投入数量以及改善资本的配置效率;在法制较为完善的环境下, 资金更容易流向生产周期较长、无形资产比例更高的集约型产业。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政治制度也是金融生态中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政府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与发展。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等政绩目标最为政府官员所关注, 这也使得政府存在干预金融活动的主观动力 (俞乔、赵昌文, 2009) 。黎凯、叶建芳 (2007) 则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份层面分析了政府干预对银行贷款的影响, 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对长期贷款的选择性干预。

基于李扬等 (2005) 构建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还有学者研究了金融生态与企业债务之间的关系。谢德仁和张高菊 (2007) 、谢德仁和陈运森 (2009)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 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 融资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但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融资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较弱。而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的公司更有可能发生债务重组, 这表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融资性负债发挥治理效应。邓建平、曾勇 (2011) 探讨了银行关联、企业债务期限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银行关联与企业债务融资并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 银行关联显著影响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 并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

五、简评与展望

将“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引进金融理论中, 不应该是单纯地将其他学科的术语简单地拿来, 而应赋予其更适用于金融发展的实际意义。当前, 金融生态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颇受瞩目的领域, 但必须意识到这还仅仅是起步阶段, 现有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金融生态的定位和理性认识上, 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范式;另外, 对于金融生态对金融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口径还比较狭窄, 只是关注了其对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因此, 在未来的金融生态理论研究中, 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构建金融生态的微观基础。已有的研究所论述的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微观主体大多数只是关注银行行业, 而金融还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各个金融行业由于经营方式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差异, 其与金融生态系统的互动必然不完全一致, 因此, 在以后的研究中, 需要构建合适的微观基础。

第二, 量化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外部因素。现有研究通过设计若干指标来评价金融生态水平的发展程度值得探讨, 因为诸如企业诚信水平、地方法治水平、金融部门独立性等主观指标难以量化。这需要借鉴其他理论研究引进更合适的分析方法。

第三, 深化金融生态系统内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现有研究对金融生态如何影响金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及不多不深。如果要使得金融生态理论真正成为有指导意义理论, 就应该深化和拓展金融生态环境各因素对金融、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小川, 《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 《金融时报》, 2004:2004-12-07。[1]周小川, 《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 《金融时报》, 2004:2004-12-07。

[2]李扬、王国刚、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2005)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李扬、王国刚、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2005)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徐诺金, 《金融生态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3]徐诺金, 《金融生态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朱德位, 《优化金融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的另一个视角》, 《上海金融》, 2006第1期。[4]朱德位, 《优化金融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的另一个视角》, 《上海金融》, 2006第1期。

[5]徐小林,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金融研究》, 2005:第11期。[5]徐小林,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金融研究》, 2005:第11期。

[6]匡建国, 《完善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思考》, 《金融研究》, 2005:第8期。[6]匡建国, 《完善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思考》, 《金融研究》, 2005:第8期。

[7]易宪容、卢婷, 《基础性制度是金融生态的核心》,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第2期。[7]易宪容、卢婷, 《基础性制度是金融生态的核心》,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第2期。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4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前景理论,行为金融模型

近十年,行为金融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金融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学者们的兴趣。何谓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家Shiller(2000)指出,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决策理论与经典经济学和金融学相结合的学科,它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实际观察到的与标准金融理论相违背的反常现象。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在决策时如何产生系统性偏差。

一、行为金融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大量数学方法的运用,经济学因数学而严密,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内唯一的一门科学逐渐获得科学共同体的认可。与现代经济学相呼应,现代金融学的发展也与数学密不可分。Neumann和Morgenstern建立期望效用理论之后,一批金融数学模型成果相继诞生,由此逐步建立起严密的现代金融学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利息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公式和有效率市场理论等重要现代金融学理论模型(饶育蕾、盛虎,2010)。这些理论和模型大多强调金融投资者主体决策的理性特征以及金融市场的自我纠偏机制。但是,金融学理论体系的数学化完善趋向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矛盾,即科学化的金融理论距离金融学的原始目标———解决现实金融问题———越来越远了。金融学研究者和金融业实践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现代金融学的理论根基和基本假设。行为金融学就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对现代金融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Burell发表了《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诞生。该文首次提出使用实验法讨论、验证理论的必要性,主张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来解释现实金融现象。1956年,后来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者的Smith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实验经济学论文。20世纪60—80年代,Bauman、Slovic和Bauman等人相继发表了人类经济决策的心理学研究(邹洁,马宁,2009)。这期间,最具影响力的行为金融学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理论,当数美国的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y(1979),以及他们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这一理论至今仍是行为金融学的代表性学说,为Kahneman带来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是行为金融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黄金期,产生了Thaler(1999)的心理账户理论、Shefrin和Statman(2000)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与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lack的噪声交易研究、Werner等人的过度反应研究(饶育蕾、盛虎,2010)以及Shiller的非理性繁荣研究等(2000)。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成果

行为金融学建立在金融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之上,主要研究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在金融市场行为中的心理特征,分析金融投资者心理对于其投资行为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成果表现为前景理论和各类行为金融模型两大块内容。

1. 前景理论。

Kahneman和Tversky(1979)创立的前景理论,使用价值函数代替传统现代金融学的效用函数。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损益,而非财富或消费的绝对水平。价值函数是一条中间有一拐点的S形曲线,盈利部分是凹函数,亏损部分是凸函数。价值函数呈现不对称性,当个体在看到等量损失时的沮丧程度,会比同等获利情况下的高兴程度强烈得多。亏损导致的不快大于相同数量盈利所带来的快乐,差异达两倍左右。由此推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更愿冒险去避免亏损,而不愿冒险去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有利润情况下,多数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在有亏损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变身为风险承担者。

2. 行为金融模型。

行为金融学兼顾传统金融理论和人类行为特点,改良了现有的诸多现代金融理论模型。譬如,Shefrin和Statman提出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改变了CAPM经典模型的假设,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种。考虑到噪声交易者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就需要以正切均方差效应资产组合代替CAPM中的市场组合。于是,BAPM中证券的预期收益就取决于其行为。Shefrin和Statman(2000)提出的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认为资产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结构,每一层都对应投资者特定的投资目的和风险特性。Hong和Stein的HS模型能够描述在正反馈交易中,由于观察消息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使得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期策略来利用这一点,直至市场产生过度反应。Banerjee提出的羊群效应模型,认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符合最大效用准则,是群体压力等情绪下的非理性行为(赵硕刚,2009)。

三、行为金融学的未来展望

行为金融学是传统现代金融学的批判性继承者。Shiller曾对行为金融学的前景做过一个乐观的估计。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金融学将越来越不能被看做金融学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分支,而是会逐渐成为严肃的金融理论的中心支柱。但是就目前而言,行为金融学毕竟还是刚起步,以其现有的学科状态预言担纲金融理论似乎还为时过早。

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行为金融学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自身仍存在很多缺陷。如果行为金融学想成为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中心,或作为一个单独学科而存在,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统一的、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范式以及明确的研究主线。它还必须要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界定,这将决定行为金融学是经济学还是心理学的分支。

最重要的是,行为金融学如想在现代金融学领域中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尽管取得较快发展,但却由于缺乏基于其基本理论框架的核心资产定价模型,故无法对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基础进行颠覆,不能从理论和实证上充分说明现代金融学核心理论的有限性,也就不能使行为金融学获得广泛的认可。行为金融学未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2]赵硕刚.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9):56-57.

[3]邹洁,马宁.证券市场行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J].经营管理者,2009,(3):120.

[5]Kahneman,D.,&Tversky,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2):263-291.

[7]Shefrin,H.M.,&Statman,M.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0,(2):127-151.

[8]Shiller,R.J.(Ed.).Irrational Exuberance[M].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金融数学研究前景展望 篇5

金融文本情感分析在国外研究时间较长, 方法较为成熟, 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 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1 金融文本情感分析中的信息来源

金融文本依据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公司的公开披露、媒体的相关报道和社交网络的公众舆论。

公开披露文件的语言风格蕴含管理者对公司目前业绩和未来发展的态度, 因而成为财务报表的重要补充。Hagenau等 (2013) 从DGAP网站上选取了超过50个词的公司披露, 内容包括财务报告、对外合作等。Loughran和Mc Donald (2013) 、Mc Kay Price等 (2012) 分别对美国S-1表、季度收益电话会议进行情感分析。

媒体报道文章包括新闻报道和专业分析报告, 可用于市场、行业或公司分析。Smales (2014) 利用对道琼斯有线新闻和华尔街日报上新闻文章的情感分析, 研究波动性指数。Khadjeh等 (2015) 仅采用文章标题作为待分析文本。Twedt和Rees (2012) 对美国1404家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进行文本情感分析。

Web2.0时代, 社会化媒体成为人们的沟通平台。它也为行为经济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素材。Bollen等 (2011) 对推特进行文本分析, 得到公众情感测度。Yu等 (2013) 分别针对谷歌博客以及推特文本信息进行情感分析, 并分析了媒体间的相互影响。

2 金融文本情感分析中的文本表示

文本表示最常用的方法是空间向量模型 (VSM) , 该模型的核心是特征项的选取、降维和表示。

从文本中抽取能够代表其情感倾向的部分, 即特征选取。最常用的是词袋模型。依据词性的提取包括名词 (Schumaker等, 2012) 、形容词 (Fortuny等, 2014) 和动词 (Li和Huang等, 2014) 。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n-grams方法 (Groth等, 2014) 。

特征项的降维用于保持算法的有效性。比较常用的方法有限定最低词频以及词典或本体的运用。由于前者理解的片面性, 词典的运用较为普遍。一般的词典有Word Net和GI等, 金融领域的词典包括L&M (2011) 和Henry (2008) 。

将特征项转化为数值的过程称为特征表示。最基本的方法是二进制 (Schumaker, 2012) 。普遍使用的方法有IG、CHI和TF-IDF。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TF-IDF (Hagenau等, 2013) , 它考虑到了文本长度对于词频的影响。

3 金融文本情感分析中的模型构建

3.1 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是专门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和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它分为算法设计和分类效果评价两个方面。

目前使用最多的算法——支持向量机 (SVM) 是典型的两类分类器。Khadjeh等 (2015) 将其应用于STLP预测模型中。在其基础上扩展出的支持向量回归 (SVR) 模型还能够给出具体输出值。Li和Huang等 (2014) 分别以新闻情感和股价作为两个子核, 进而构成混合核函数加入SVR模型。其他一些常用的算法包括决策树和朴素贝叶斯。Khadjeh等 (2015) 分别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相同实验并进行了比较。

机器学习算法的评价机制, 也就是度量模型好坏的标准。常用的标准包括F1和准确率。Fortuny等 (2014) 还引入AUC值, 其越大, 表示分类器性能越好。

3.2 回归模型

3.2.1 线性回归

研究文本信息与金融指标时间序列之间关系的最常用方法是线性回归模型。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也不尽相同, 包括股指变动 (Bollen等, 2011) , IPO首日收益率 (L&M, 2013) 等。

Fama和French于1993年提出了三因子模型 (FF3) 来解释股票回报率, 成为金融学资产定价的经典模型。它认为影响股票定价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市场风险因子、公司规模因子和公司价值 (账面市值比) 因子。Carhart (1995) 在其基础上加入动量因素MOM, 扩展成四因素模型, 成为Smales (2014) 研究中的回归模型。

3.2.2 向量自回归

VAR模型多用于变量间存在自相关或交叉相关的情形。其回归方程为:

其中, Zt是所有内生变量组成的行向量, 包括 (1) 式中的金融指标Y和情感维度S, X同样为控制变量。Hautsch (2011) 构造6维VAR模型研究新闻情感与股市的关联。

3.2.3 逻辑回归

Logistic或probit回归要求被解释变量是二值变量 (取值为0或1) , 用最大似然函数来估计, 常用于检验文本情感是否能够预测或识别特定事件的发生。回归形式为:

Loughran和Mc Donald (2013) 分别加入行业和年份虚拟变量进行逻辑回归, 检验S-1表不同维度的情感词词频与IPO被撤回几率的关系。Hautsch (2011) 建立了probit模型对市场指标是否为0进行估计。

4 国外金融文本情感分析的总体评价及未来研究展望

总体来看, 国外现有文献将文本信息作为量化信息的补充, 在市场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探究。这些文献在理论上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视野, 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也有实践意义。笔者认为未来的相关领域研究, 将会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第一, 句法和语义的考虑。现有文献在进行特征提取时过于注重词语频次, 忽略了词语间的关联和句子结构。未来的研究亟须融入句法分析,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本情感。

第二, 特定领域词表或本体的构建。目前, 金融领域的两个词典L&M和Henry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并被证明比一般的心理学词典分类效果好。因此, 计算语言学需要进一步探究如何构建含有多维度情感度量的金融领域词表。

第三, 研究市场的不断扩展。目前, 大部分研究集中于股市, 相同的研究方法还可以扩展到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另外, 除了发达国家之外, 新兴市场也很值得探究。

第四, 与行为科学的结合。大部分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是弱式有效的。然而, 涉及行为经济的研究止步于基于社交网络的文本情感对股市是有影响的, 因此需要更深层次地研究探讨两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Arman Khadjeh Nassirtoussi, et al.Text minng for market prediction:A systematic review[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4 (41) .

金融数学研究前景展望 篇6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概况

(一) 小微企业及金融服务的定义

对于小微企业的概念, 国内较早提出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于2011年联合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提出的, 该规定认为小微企业作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其内涵涵盖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彭凯 (2011) 提出又一种小微企业的定义, 即主张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或服务种类单一、总体市场占有率低、局部小范围有一定占有比例、组织架构很小的企业组织才可以被认定为名副其实的小微企业。对于如何界定小微企业, 不仅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在金融市场上的定位和发展, 更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倾斜度、执行效果和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关键问题。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定义可缘起于刘兴赛 (2010) 用具体化、精确化的数据提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指一种有特定目标客户的贷款业务, 这一概念的延伸发展可以说是与现阶段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国内金融改革进入瓶颈期的现状同步的。目前, 比较广泛的是小微金融服务不应仅涵盖贷款业务, 同时也可以归纳为:面向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的以盈利或非盈利为目标的业务总称。一方面, 不仅仅是资金需求, 巴曙松 (2010) 就提出小微金融的发展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也是企业制度管理和组织创新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 不一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彭凯 (2012) 就在我国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困难和对策的探究中提出建立专业性的政策性银行或金融机构来开展小微金融服务。

(二)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难题

与小微企业自身早期涌现时的快速发展、国家扶持政策相继出台的情况截然不同, 进入发展期的小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供给缺口, 融资难已经成为阻隔其进入更高发展水平阶段的障碍物。另一方面,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 逐渐紧缩的信贷政策和经济回落期的求稳心理使得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问题上十分谨慎。巴曙松 (2012) 提到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集中表现在面向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有了明显改进。但是商业银行在经济增速和小微企业盈利双回落的背景下普遍对小微金融服务持谨慎的态度, 对于相关金融部门的激励则没有明显的反映。

除了融资难外, 小微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也可以从其他几个参与主体即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角度来探究。一方面, 从商业银行角度, 小微金融业务创新受到多方面的约束 (尹群, 2011) 。小微金融业务也是其业务扩展和创新的试点, 成熟度欠缺、员工培训和效益评估都需要投入, 而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却是客观存在的 (李文新, 2012) 。

二、小微金融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分析

(一) 外部因素分析

导致小微金融发展进入瓶颈期的原因可以从信贷政策不足、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等角度阐述。就信贷政策而言, 国家近几年逐渐紧缩的信贷政策使得执行政策的商业银行对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谨慎度不断上升 (马乃云, 2012) 。从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 我国民间资本发展受到限制、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不够多样化, 长期依赖传统银行借贷的融资方式则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和风险的重要诱因。另一方面, 面向小微企业融资、针对小微金融特点的金融业务和产品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陈游, 2010) 。

(二) 内部因素分析

小微金融发展遇冰的困境可以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资信状况、融资理念等层面来剖析原因。众所周知, 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和议价能力弱等特点, 这些无疑是生产经营的绊脚石, 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银行对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同时, 这些明显的弱势还使得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呈现“短而急”的特点, 这与商业银行常规的贷款审批程序时滞形成一种矛盾, 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汪卫芳, 2012) 。巴曙松 (2010) 也在不断重申积极调整金融结构, 培育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促使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中找到其定位, 使金融体系状况与小微企业需求相吻合。

三、国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措施探究

(一) 市场和政府主体作用的相机抉择

如果把融资难从根源上简化成一个资源配置失效的问题来看的话, 那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显得尤为必要。郑九歌 (2012) 在进行积极的信贷政策研究时曾经列出三大政府信贷政策对小微企业不利的因素, 分别是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小银行存在歧视、贷款指标分配以及贷款风险权重和资本占用系数的规定没有顾及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需要。傅智能 (2012) 在进行湖北省小微企业金融现状的调查时明确指出政府通常关注大型企业的原因“一方面与国企‘政企不分家’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通过狠抓和支持少数大型企业来提高经济增速, 也是不少官员改善政绩的选择”, 而市场化也是提高效率的有力法宝。刘志锋和金铁鹰 (2012) 认为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即存在着垄断的性质, 是低效率的, 张庆丰 (2012) 在小微企业融资内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的论述中, 就提到完善民间借贷司法体系, 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对于为小微企业与融资平台之间构架一座桥梁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 银行内部改革创新方面

何虹 (2012) 认为开展小微金融业务既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也有益于优化结构和培养客户群。在面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 进行清晰的市场调研、筛选客户对于为特殊小微企业量身订造的产品和服务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陈勇俊 (2009) 认为在大数定律为理论指导下的授信模式中, 进行集群项目的批量式开发是探究新型授信模式的关键。除此之外, 武汉大学银行管理研究所 (2012) 在调查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国内小额贷款明显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而且对象也并不是小微企业。另一方面, 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下的银行大多仍恪守着传统的角色定位即吸纳存款、发放贷款、争取利润, 而在现今国内民间资本发展出现萌芽、股票证券市场逐渐规范化的背景下, 传统的定位只会限制商业银行在融资市场上作用的发挥和“企业-银行”双赢局面的难以形成。

(三) 企业自身方面

在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自身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根据自身发展的改进是更新融资观念、完善经营管理和集群发展前景下的互助合作创新这三个方面。小微企业自身可以根据运营过程中不同类型资金的轻重缓急的程度来设计不同的融资对象, 有区分度地进行融资, 既节省成本又有比较好的成效 (梁卓, 2008) 。同时, 我国民间资本发展也受到了政府一定程度的关注和扶持, 股票证券市场也初具规模, 企业完全可以优化融资结构, 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分散风险和降低成本。在以B2B网络融资模型的基础上创建的容纳民间借贷和第三方融资平台的P2B新型网络融资模式即从具体实践中验证了引入和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孙明华, 2012)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服务对象主要转向大中型企业除了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之外, 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处于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法人结构不明朗等情况导致的资信状况不佳 (刘争艳, 2012) 。

四、国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前景展望

(一) 现有研究的不足

在分析方法和理论支撑方面, 国内学者在分析小微金融现状或进行其他定量分析时大多采用问卷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常规数理统计方法, 而忽略了深层次的数学差值法和差异分析法在分析主体稳定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构建自己理论模型时, 相应寻求的理论支撑大多集中在大数定律、行业供应链等于数学、金融紧密相关的理论, 这也限制了研究小微金融服务的思路拓展。笔者认为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如交易费用、契约人行为等理论都可以作为学者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撑。

在研究主体方面, 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 不少国有银行的市场化试水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商业银行也涌现出不少成功的案例, 学者大多关注大中型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加之,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 虽然有少部分学者也逐渐将研究视角放置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上, 如佘传奇和张羽 (2012) 就从制度变迁带来的负面结果与企业快速发展的不均衡、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与需求失衡和企业的缺陷抑制金融供给等角度来分析农村中小微企业地位与融资不平等。但是, 学者很少关注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和融资问题。另一方面, 不少学者如林毅夫 (2011) 仍持着大中型商业银行不可以发展小微金融和国内民间资本市场极度不完善的观点, 这使得关于小微金融的研究一度陷入瓶颈。

(二) 未来研究展望

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 笔者认为, 以下可以作为未来深入研究的几点趋势。

1. 继续关注城市商业银行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的进展的同

时, 村镇银行和专业化政策性银行关于小微金融服务的研究将会成为热点。不断发展的城镇化无疑会助推农村小微企业与经济的发展腾飞, 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展村镇银行在农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特色作用自然会成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 在对国内目前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 不难发现商业银行本质上仍属于“经济人”的范畴, 经济利益仍是其追逐的主要方向, 加上我国实行的是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专业化、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的需求也摆在学者和决策者的面前。

2. 在研究金融体制改革措施中, 更加注重对民间资本等间接融资渠道的探究。

目前小微金融融资难其实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即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渠道成本大, 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探寻改善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现状, 就难免陷入僵局、难以突破。而关注间接融资渠道, 创新多元化的融资平台, 积极发挥第三方融资渠道的作用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而具体而言, 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来扶持民间资本、处理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的关系、第三方融资平台如何提高水平符合发展标准等都是有待国内学者研究的问题。

3. 电子银行业务的探究将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传统的人工服务相比, 电子化的业务办理则有着精准、公开等优势, 这对于小微金融业务数量杂、单笔人工成本高的特点来说是优化的选择。而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尚处在初建阶段, 其在具体渠道和流程服务、风险管控方面仍需要探究, 这也就为相应的研究提供了空间。同时笔者认为电子银行业务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契合度也是很高的。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将小微金融发展作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J].西南金融, 2012 (06) :4-6.

[2]陈敏菊, 曹桂芝.企业主逃债事件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12) :101-109.

上一篇:数学符号语言下一篇:应用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