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犯罪现状研究(精选8篇)
金融犯罪现状研究 篇1
当前, 我国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吸食毒品、贩卖毒品等涉毒现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发展蔓延状态。笔者现以F区检察机关近三年来在审查逮捕阶段受理、办理的毒品刑事犯罪案件为基数, 以辖区内毒品犯罪案件现状为切入点, 对毒品犯罪的特点、存在的困境及对策作综合分析, 从而深刻认识预防与惩治毒品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毒品刑事犯罪现状综合分析
毒品犯罪不仅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毒品管理制度, 也侵害了公民的健康权利。有学者认为毒品犯罪的法益是社会有机体的公共健康。[1]
(一) 辖区内毒品犯罪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F区2013、2014和2015年毒品犯罪批准逮捕案件、人数累计150件193人, 约占全部批准逮捕案件、人数的17.9%和16.7%。三年来, 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 受理毒品案件、人数年增幅约33%和31%, 经审查决定批准逮捕案件、人数, 年增幅约为42%和37%。三年来的数据变化显示, 毒品犯罪的数量和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当然, 毒品犯罪背后潜伏的大量吸毒人员也呈数量上升趋势[2], 在毒品违法犯罪人员中, “以贩养吸、以淫养吸”的比重较大, 成为许多女性吸毒者解决毒资维持的重要手段。[3]因吸毒而引发的侵犯财产性案件或侵害人身权利案件也多有发生。
(二) 辖区内毒品犯罪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罪名
F区毒品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348条非法持有毒品罪和第354条容留他人吸毒罪。其中, 在批准逮捕的案件中,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批捕102件141人, 非法持有毒品罪批捕22件24人, 容留他人吸毒罪批捕26件28人。结合区域性毒品犯罪情况, 在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时, 可以给予针对性和方向性的部署研究和有力打击。
(三) 无业男性青年比例较大
从三年毒品案件批准逮捕情况来看, 在193人中, 男性169人, 占87.6%, 无业人员150人, 占77.7%, 35岁 (含) 以下青年137人, 占71%。大量无业男性青年一旦涉毒较久, 容易滋生涉黄、涉赌等不良行为, 因绝大多数涉毒人员无固定职业或经济收入, 容易为了凑集毒资而走上“以贩养吸”、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
(四) 累犯、受过刑罚处罚人员所占比例较大
吸毒人员吸食毒品具有较强的复发性, 一般人沾染毒瘾后很难根本戒掉, 毒品犯罪中因涉案人员交际较为复杂, 极易在工作生活中毒品复吸从而再次犯罪, 从三年的毒品案件批准逮捕情况来看, 累犯4人, 受过刑事处罚人员45人, 合计约占毒品犯罪批准逮捕人数的25%。
(五) 文化水平较低人员比例较大
从三年的毒品案件批准逮捕情况来看, 初中学历128人, 小学学历36人, 文盲2人, 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毒品犯罪案件人数约86%。这部分人文化水平偏低, 对毒品的危害性认知能力较低, 尤其是对新型毒品错误理解, 以为新型毒品不上瘾, 往往容易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 出于自我好奇、起哄从众或盲目自信的心态, 从吸食一口一次走上成瘾或犯罪的道路。
二、当前毒品犯罪存在的打击难点
(一) 毒品犯罪方法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随着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增强, 毒品犯罪人员的违法手段越来越隐蔽化。一是犯罪方式复杂化。毒品犯罪分子采用单线联系、小包贩毒、零散销售、人货分离等形式贩卖毒品;二是犯罪方式分工化。犯罪分子通过组织化和体系性进行毒品犯罪, 分工明确、幕后指挥;三是犯罪方式智能化。犯罪分子使用大量APP软件等交易支付, 极其不易发觉和查获。
(二) 毒品犯罪品种具有较强的新型化
2015年, 全国毒品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比例下降, 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比例上升。[4]常见毒品的主要成分来自于毒品原植物, 新型毒品主要来自于化工性原料, 新型毒品的成瘾性强、吸食危害性深、戒毒难度大。在2015年全国新发现的53.1万吸毒人员中, 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占80.5%, 其中滥用冰毒等苯丙胺人员占73.2%。[4]在有效打击常见性毒品根源时, 应高度重视新型毒品产生的原料源头、传播渠道、蔓延场所等, 不断提升侦查技术手段, 及时适应新形势下毒品犯罪的新变化和新演变。
(三) 毒品犯罪场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涉毒人员在毒品交易、毒品吸食等场所上由传统的娱乐场所开始蔓延到城郊结合部租房内、城市日租房、酒店宾馆等临时住所, 毒品交易的地点更易于混淆身份和及时逃脱。吸毒人员或毒品交易之间往往是朋友、同学或熟人, 这种小范围内的毒品吸食、持有和交易等行为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私密性。贩卖毒品时, 故意限定涉毒交易数量规避刑罚风险。
(四) 毒品犯罪证据具有较强的困难性
在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 经常遇到客观证据的不规范性和言词证据的不稳定性。根据刑事证据法, 原则上, 定案的物证应当是原物, 书证应当是原件。[5]客观性证据收集中, 存在证据收集上不细致、不规范等, 有些案件中不及时调取毒品交易双方的资金往来记录或信息等。现实中, 毒品犯罪分子经常掩盖事实真相, 有些证人所提供涉案人员信息多为绰号, 容易导致交易或涉案人员无法查实。
三、毒品犯罪治理的综合对策
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需要多部门多管齐下、多方面齐心合力、多维度齐头并进。
(一) 强化教育宣传工作职能
许多文献指出滥用毒品的因数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有关, 有的文献指出与个人压力和感情问题有关, 但不管何种因素, 都应面对毒品违法行为本身, 而不是滥用毒品的动机和人格特点。[6]有的学者认为, 毒品滥用的背后, 事实上反映了特定行为人的一种潜在的反社会人格表征。[7]无论是什么原由引起的个体吸毒或涉毒品犯罪行为, 都要重视宣传教育的重要功能, 通过教育宣传, 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性、严重性和残酷性, 充分了解国家的禁毒政策及法律法规, 培养人们的禁毒意识、提高对毒品的警惕性。宣传教育要在传统的摆张桌子发资料, 电视广播说口号, 广场街头看展板的模式上加强创新, 充分利用新媒体作用, 在传播渠道和形式上与时俱进。
(二) 提升社会治理综合作用
在打击毒品犯罪上, 要充分认识到, 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8]对广大涉毒青年要建立政府帮扶、社会互助、家庭关怀和自我救赎的三位一体模式,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实现打击毒品犯罪无死角。强化社区、单位组织的社会参与作用, 通过建设无毒社区等方式, 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 也需要创建衔接涉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帮教机制, 使涉毒人员远离毒品重新投入正常社会。
(三) 加大毒品犯罪打击力度
打击毒品犯罪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场持续性的攻坚战, 必须坚持《禁毒法》中明确的“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原则。禁种强调在根源上对毒品的管制, 禁制注重在手段切断毒品的衍生, 禁贩重点在阻断毒品的社会传播和蔓延, 禁吸落脚在自我认知的规范和个体警醒。在立法上及时总结阶段性毒品犯罪问题特征和趋势, 不断相关完善法律制度来提供制度保障, 使打击毒品犯罪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在侦查侦破上,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缉毒队伍, 不断完善办案硬件设备和软件水平, 提升毒品犯罪案件的线索发现和证据收集, 构建吸毒人员信息化跟踪网络平台;在司法过程中加强部门相互配合, 持续保持对毒品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
(四) 夯实脱贫禁毒工作基础
毒品问题治理是一项社会综合治理的宏观命题, 在很多涉毒现象中折射一个社会经济层问题就是贫困。涉毒人员的贫困情况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特征, 如在农村中主要表现为经济来源渠道少、经济收入低和文化程度低, 农民往往容易受毒品利益诱惑而铤而走险。在城市中主要表现为下岗职工、社会闲散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部分好逸恶劳的无业人员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容易在利益诱惑下走上“以贩养吸”或毒品犯罪的道路。脱贫的关键是要实行精准扶贫, 针对大量毒品犯罪中青年较多的现况, 要以技能培训为抓手, 使其掌握一门职业技能, 从而实现以就业促发展, 对农村涉毒贫困人员, 一方面因地制宜将个人脱贫致富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可引导到外就业来改变贫困现状, 通过经济上的发展来促使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参考文献
[1]李功胜, 伍玉联.浅论毒品犯罪所侵害的法益[J].西部法学评论, 2009 (2) :64.
[2]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R].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2016.2.
[3]桂文.女性毒品违法犯罪探析[J].法律适用, 2005 (7) :40.
[4]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R].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2016.2.
[5]陈瑞华.刑事证据法学 (第二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5.
[6][美]查尔斯·R·斯旺森等.刑事犯罪侦查 (第八版) [M].但彦铮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官出版社, 2007:945.
[7]李想.新型毒品滥用与犯社会人格一个犯罪心理学的透视[J].犯罪研究, 2010 (5) :51.
[8]张文显.法理学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50.
金融犯罪现状研究 篇2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解决措施
作为一种新型的违法犯罪,近些年,网络违法犯罪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中,网络犯罪呈现出上升趋势。概括的说,网络违法犯罪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客体,如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欺诈、侵犯他人隐私权、或者制造、传播网络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违法犯罪行为,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科学地划分网络犯罪,认真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对于预防和控制网络犯罪,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诱因
网络空间有害信息,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的便捷性以及虚拟性吸引着众多的网民,尤其是众多的青少年。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网络占据着重要位置。网络游戏,智能手机的上网功能等,使得许多青少年沉湎于网络,互联网涉黄、涉毒等信息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频频发生,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反观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因沉溺于网络暴力、色情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较多,渲染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网络空间有害的色情淫秽内容等都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目前,“90后”、“00后”犯罪,网络诱因已经成为重要的原因之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弱化了青少年道德规范意识,诱发青少年犯罪。网络的虚拟性和失范性,容易使青少年成为“两面人”或“多面人”,产生角色偏离,网络的诱惑,使得其处于失控状态,产生违规违法的冒险心理。如利用互联网黑客手段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上制造谣言,还有一些青少年,受人蛊惑,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行为,青少年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犯罪的发生,破坏了社会秩序,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危害性
目前,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通过网站或网页,传播违法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播的信息渠道更加畅通,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些不良信息借助网络得以传播,网络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如:网络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負面影响。由于青少年尚处于青春懵懂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网络的不良或违法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尤其是网络色情信息,具有诱惑性、挑逗性,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着许多心理和生理不成熟的青少年,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仅难以抵抗其诱惑,沉溺于色情信息的浏览,还对网络违法信息再加以传播,引发违法犯罪行为。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便捷条件,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增加了社会风险和冲突,互联网营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具体时空位置完全脱离,在数字化的环境里,人们用虚拟的身份自由交流,以匿名的形式发布自己的思想和言论。所以,在网络上,不仅有些人可以发表不实的言论,还可以通过搜索探知他人的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实施网络犯罪行为。利用网络接收传播违法信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解决措施
1.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抵制不健康的网络行为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让青少年充分地利用和享受网络,在网络时代健康地成长。道德感支配人们的内心活动,在犯罪预防的环节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从网络道德教育入手,加强舆论引导,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重点培养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让青少年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进一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正义感、责任感,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上网聊天时语言文明,不浏览“黄色”网站,做到发布信息时内容健康,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使得青少年能够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增强网络法制观念,建立预防网络犯罪的“防火墙”,坚决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网络行为。
2.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行为,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系统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主要就是其法律意识淡薄,自律性比较差。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相关法律知识匮乏,在网络环境下,缺乏正确的引导,面对网络环境中的有害信息,不能够自觉抵制,同时,在虚拟的环境下,缺乏自我约束力,总是存在侥幸心理,最终导致网络犯罪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引导青少年上网行为,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系统,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还要完善立法,加大依法惩治网络犯罪力度,消除网络犯罪存在的“空白点”,弥补相关的法律空白,最大限度的净化网络环境,整顿网络市场秩序,规范上网行为,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遏制与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使其远离违法犯罪。具体而言,应制定出专门的遏制与预防网络犯罪《网络犯罪预防法》,重点关注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利用网络监控技术,查堵和过滤反动、黄色等信息内容,清除信息垃圾,进行网上监控,积极构建绿色上网通道,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信息传播,打造洁净的网络空间。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青少年网络犯罪有着较坏的影响,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青少年网络犯罪有效防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犯罪防治工作,不仅有利于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制定一系列综合治理的防范措施,对于多管齐下,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庆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2]王梦溪.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犯罪问题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预防研究 篇3
未成年人的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如今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拟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 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一、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结构特征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有专门规定, 其犯罪主体由于年龄的原因, 在犯罪动机、方式和心理活动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刑事犯罪, 对其犯罪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将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帮助。
1. 未成年人犯罪动机较单一。
未成年人由于涉世不深, 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其犯罪多数是侵犯财产性犯罪和人身伤害性犯罪, 犯罪动机与成年人的刑事犯罪相比相对单纯, 主要是为了获取财务或者为了“哥们的江湖义气”而进行。
2. 涉及的犯罪种类较多, 手段凶残。
14~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正在从幼稚向成熟期过渡, 遇事容易逞强好胜, 不计后果, 对于犯罪没有概念, 往往会涉及多种犯罪, 如抢劫、盗窃、绑架、强奸、故意伤害, 故意杀人等。在进行犯罪活动时缺乏同情心, 无法正确控制自己的行为, 使用钢管、刀具等凶器致人重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容易形成以放纵和发泄为特征的犯罪。
3. 多呈现团伙作案。
未成年人多处于叛逆期, 既追求独立又无法真正摆脱对家庭的依附, 对于长辈和学校的教育带有抵触情绪, 容易结成团伙寻求力量和认同感, 为了“哥们义气”不顾后果, 导致共同犯罪情况的发生。
4. 犯罪原因琐碎。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因一些小事而引起, 多数具有激情性的特点, 未成年人由于感情较为冲动, 在外界的刺激下,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容易头脑发热做出过激行动, 为了一些小事而打击报复、寻衅滋事的情况屡见不鲜, 简单的口角、无意的碰撞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暴力冲突。如在2015年福建省漳州市发生了一起案件, 一名正在上初中的小女生, 上学途中被5个女孩拉到校外的小巷子里群殴, 并被扒光上衣。而打人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听说谁说了谁的坏话, 遂起意报复。
5. 法律意识淡薄。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所做的调研指出, 法制意识薄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中64.7%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直到案发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才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莫及。有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抢劫案件, 其中一个未成年人本来并不想抢劫, 但是碍于朋友情面不得不跟着去抢劫现场。在抢劫时, 他站在边上看, 朋友叫他帮忙搜一下受害人的身, 他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朋友, 归案后他一直觉得很冤枉, 认为自己并不想抢劫且没有犯罪, 但是他事实上帮助同伙搜刮钱财的行为, 已经让他成为抢劫罪的共犯, 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二、引发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各方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是由未成年人教育的缺失和其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变化等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 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在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道路上产生着各自的作用。
1. 家庭因素。
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 自身分辨事物的能力不够清楚, 而模仿与接受能力又比较强, 极容易被家庭环境所影响。目前, 我国家庭环境出现了包括离异家庭、溺爱孩子、家庭暴力、留守家庭等几大问题, 这些家庭并不能很好地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助力, 反而成为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在离异家庭中, 由于父母感情不和而离异, 孩子只能跟着其中一方, 孩子在成长环境中缺少重要的家庭角色的关怀, 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阴影。有的父母离婚后虽然再婚, 但是孩子有时会受继父、继母的歧视和虐待, 致使孩子对家庭产生恐惧和怨恨, 从在外界寻求的关爱和安全, 很容易接触社会的不良青年, 从而步入歧途。其次, 在溺爱型家庭中, 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 过分满足, 导致孩子养成自我、自私、懒惰等习性, 心里抗压能力弱遇到打击和困难后容易怨天尤人, 逃避责任从而走向邪路。还有的孩子在充满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长大, 父母之间暴力不断。在这种环境, 暴力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性格会变得暴躁易怒, 在与外人接触时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对他人施加伤害。此外,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留守家庭的孩子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较大, 其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达到了27.3%。在留守家庭中,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孩子多数跟爷爷奶奶等长辈一起生活, 而由于长辈年纪偏大精力有限, 没有能力管教孩子, 忽视了对留守孩子的关注和引导, 未成年有太多的机会接收到社会的负面信息, 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2. 学校因素。
由于未成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放学回家后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可以说在学校的时间比重比在家里要大得多, 且在学校中与同龄人一起交往, 更容易受到同学的影响, 所以学校的教育如果出现问题, 就有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但是,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问题, 一方面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不重视素质教育, 不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培养;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缺少关心, 只注重学生的成绩, 而不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 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缺乏足够的耐心与学生沟通, 不能深入了解学生正在发生的心理和生活变化, 因而无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 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矫正。有的学校甚至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形, 从而过早地进入社会, 加大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
3. 社会因素。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而自控能力差, 容易被社会的不良信息诱惑。如今, 市场上的书籍、影视作品充斥着暴力、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内容和思想, 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心理的健康成长。例如香港的《古惑仔》系列电影, 美化了黑社会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规避了其违法犯罪的本质和将要为此承担的法律责任, 诱使一大批未成年人误以为黑社会生活很美好而跟风模仿,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 慢慢走向黑暗的道路。其次, 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使得未成年人有机会染上赌博、吸毒、嫖娼等恶习, 为了获取金钱继续享受, 只能铤而走险使用暴力进行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 最终沦为阶下囚。
4. 未成年人自身因素。
14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身体的结构和机能明显开始发展并出现差异, 思想上开始出现独立意识, 与长辈和老师逐渐产生距离感, 不愿受他人控制。同时性的观念开始觉醒,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使未成年人对于性一方面羞于启齿, 另一方面又充满好奇和渴望, 在不良信息的刺激下容易形成冲动过激, 追寻刺激的扭曲心理, 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之建议
关注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 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法律对此问题做出了规定, 但克服这个难题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针对犯罪的诱因和特点对症下药,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政府需要加强社会风气导向的引领。
首先,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因素方面的责任大于未成年人犯罪自身的责任。当前社会文化纷繁复杂, 未成年人受有害信息和文化的影响, 导致违法犯罪发生的情况越来越多, 政府应当强化社会风气导向的引领, 加大对面向未成年人的图书、影视作品的审查力度, 避免暴力、色情、凶杀等不良情节和镜头充斥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 防止未成年人盲目模仿。其次,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清查学校周边的酒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打击黄、赌、毒等犯罪活动, 给未成年人一个干净舒适的成长环境。
2. 注重家庭的关爱。
父母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孩子, 父母应当尽到自己的责任, 摒弃不良的教育习惯, 避免过分地溺爱或打骂孩子, 与孩子多交流、多些耐性, 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 使孩子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成为一个心智和道德都健全的人, 使每个家庭都能真正起到教育预防的职责, 家庭的关爱会成为孩子心中永恒的蓝天, 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3. 要加强学校的责任意识, 改变教学观念。
一方面, 学校的作用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 首先应该交学生如何做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和道德观, 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其次是知识的传播, 应该把教与育提高到同等位置, 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 帮助学生把本身的特点放大成为优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 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另一方面, 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 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 应当有专门的老师, 定期给学生们教授法律知识, 把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让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 认识到犯罪的危害。
4. 要多方配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再犯情况的发生。
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 应当坚持以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处理原则。应当组织学校老师、家长、法官等各方面力量对未成年人进行宣讲,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帮助未成年犯提高认识, 从内心深处反省悔悟。同时可以提高学校和家长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认识, 帮助更多的未成年人远离犯罪的深渊。
简而言之, 加强法制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同样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依法治国, 不仅要让社会有法可依, 还需要让法制精神深入人心。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 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当前,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 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不成熟, 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由此产生的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重大的社会课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分析,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安徽:15岁少年盗窃后杀人灭口, 两名“00后”一死一伤[EB/OL].http://news.ifengcom.com/a/20141124/42551935_0.shtml, 2015-04-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7-10-01.
[3]中国新闻网.初中女生被7女3男扒光上衣殴打学生围观[EB/OL].http://www.chinanews.04-29/7241618.shtml, 2015-04-30.
[4]人民网.调查显示:六成未成年人犯罪时不知道触犯法律[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1202/c1053-26134226.html, 2014-12-02.
[5]中国新闻网.中国未成年人犯罪趋低龄化留守、流动未成年占比大[EB/OL].http://www.chinanews.fz/2015/04-20/7220516.shtml, 2015-04-20.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S].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金融犯罪现状研究 篇4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 未成年人犯罪持续呈上升趋势, 隐形犯罪的基数庞大
未成年人犯罪相较于成人犯罪在案件数量上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1 年- 2013 年 ( 以下简称近三年) , 新疆各级法院判处25 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分别为4234 人、4584 人和3811 人, 其中判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分别为777人、896 人和773 人。未成年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8% 、19%和20% 。
( 二) 未成年人犯罪形态呈多样化, 侵财型传统犯罪为主政治型暴恐犯罪增加
新疆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目前来看还是以传统型犯罪为主, 据统计近三年, 生效判决未成年被告人涉及的罪名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 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但随着新疆特殊的区情变化及世界恐怖主义蔓延的趋势, 区内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和手段也有了新的内容, 带有政治意图的暴力恐怖犯罪大量出现, 未成年人成为此类犯罪的新生力量。
( 三) 未成年人犯罪的民族构成复杂, 维吾尔族未成年犯罪所占比重较大
维吾尔族未成年犯在新疆未成年犯中占比最高, 达到一半以上, 正如前文所述, 这一部分的未成年犯其犯罪类型多样化, 暴力恐怖犯罪是他们实施的一种新型犯罪, 可见新疆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政治色彩, 这使新疆的未成年人犯罪较全国而言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而该特征也决定了对少数民族未成年犯罪人采取社区矫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新疆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路易斯·谢丽在《犯罪与现代化》一书中指出: 犯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代价,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导致犯罪增加的社会原因。这一观点也得到现实的印证。即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仍以侵财型犯罪为主。通过偷窃或抢劫等方式攫取财物。其二、社会关系断裂或弱化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文因素。未成年人与社会联系的断裂或弱化主要体现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三方面。现实表现为新疆籍流浪儿童作为隐性犯罪人大量存在。非法学经的少数民族未成年人脱离国民教育行列。其三、先进文化的缺失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精神因素, 表现为汉族未成年犯罪人道德观、人生观扭曲和少数民族未成年犯罪人极端宗教狂热。
三、社区矫正在防控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一)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主要手段及弊端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 对未成年犯罪人防控的手段分为如下几种: 1. 对14 - 18 岁的犯罪人送至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禁矫治; 2. 对吸毒成瘾的未成年人送至强制戒毒所进行戒断治疗; 3. 对14 岁以上卖淫嫖娼的未成年人送至收容教育所强制教育; 4. 对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送至工读学校实施教育矫正; 5.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送至治安拘留场所进行治安处罚; 6. 对被判处管制、缓刑、监外执行或假释的未成年犯罪人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上述六种手段除社区矫正外, 无一例外的都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监禁处罚。
( 二) 社区矫正在防控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体现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开始于2003 年, 2009 年在全国推行, 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随着2011 年刑法修正案八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颁布生效, 社区矫正制度被基本法律正式认可, 取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新疆人大常委会依据法律授权结合本地实际于2012 年颁布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区矫正工作暂行规定》, 根据该条例第五条规定, 新疆地区社区矫正对象为以下5 类: 1.被判处管制的; 2. 被宣告缓刑的; 3.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 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可见社区矫正的对象为主观恶性较小、人身危险性较低、认罪态度较好的犯罪分子。加之未成年犯罪人本身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不难看出社区矫正相比较监禁矫正, 更注重教育而淡化惩罚, 是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一种更轻缓、更社会化、更彻底化的矫正措施。因此对未成年犯罪人执行社区矫正具有更显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说明:
第一个角度是对于所有未成年犯罪人而言, 社区矫正具有普通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1. 社区矫正有助于重塑未成年犯罪人“公民人格”, 并提升其复归社会的能力
社区矫正的本意就是“通过矫治而使之归正”, 符合刑罚谦抑性和人道化的价值理念, 通过帮助、教育、感化唤起犯罪人的良知和尊严, 放弃犯罪人格和犯罪行为, 重塑正确观念。社区矫正可以通过开放的社会环境, 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让犯罪人在社会中进行改造, 维持犯罪人原有的社会关系, 有效克服被歧视、被遗弃感, 有效避免产生反社会心理, 增进其对社会的认同感, 提高复归社会的能力, 达到再社会化的目的。
2. 社区矫正有助于消除未成年犯罪人的“监狱标签”, 并阻断其“二次感染”的可能
根据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利默特的标签理论, 将未成年犯罪人过早的投入监禁场所, 会给他们贴上“罪犯”的标签, 使其内心深感耻辱, 进而自暴自弃, 成为真正的犯罪人, 做出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而且未成年人辨别能力低, 封闭的监所会成为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学习犯罪的第二课堂。实施社区矫正可以即可以使未成年人远离犯罪的亚文化环境又淡化其“监狱化烙印”, 更好的实现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挽救。
第二个角度是针对非法宗教活动和暴力恐怖犯罪的少数民族未成年犯罪人而言, 社区矫正在发扬先进文化资源, 抵御极端宗教渗透方面, 效果更好, 更具合理性。
综上所述, 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罪犯处于制度,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犯罪矫正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目前我区的未成年人犯罪矫正还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社区矫正的本土化、民族化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当然充分认识社区矫正在防控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是实施和贯彻社区矫正制度的前提。
摘要: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制度, 对未成年犯罪人实施社区矫正符合当今刑罚发展的主流趋势, 新疆未成年犯罪人由于民族性、地域性等差异, 又呈现出特殊的犯罪现状, 因此研究社区矫正在防控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必要性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内部文件.
浅析金融票证犯罪 篇5
1、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第177条的规定, 下列行为构成金融票证罪: (1) 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 (2) 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 (3) 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4) 伪造信用卡的。
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票证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对银行的金融机构的票、证、单据的伪造和变造行为, 以及对信用卡的伪造行为。
2、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犯罪构成
依据《刑法》第177条之一的规定, 该罪的主体也是一般主体。客体是国家的信用卡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 (1) 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 数量较大的; (2) 非法持有他人的信用卡, 数量较大的; (3) 使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4) 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以虚假身份证骗领的信用卡的。
3、金融凭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第194条第2款的规定, 该罪主体仍然是一般主体。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以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关系。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
4、票据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第194条第一款的规定, 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国家对票据活动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包括以下行为: (1) 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2) 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3) 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4) 签发空头支票或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骗取财物的; (5) 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 骗取财物的。
5、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第195条的规定, 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客体为信用证管理制度和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 (1)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2) 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3) 骗取信用证的; (4) 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6、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 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国家有关信用卡的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包括以下行为: (1)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或者使用以虚假身份证骗领的信用卡的; (2)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 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的; (4) 恶意透支的。
二、各罪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上述六罪仅从罪名文字上可分为三类伪造变造类、妨害类、诈骗类。所涉及到的对象可以简单分为票、证、卡三种, 其中, 票包括汇票、本票、支票;证主要指信用证, 以及附随的单据、文件;卡指信用卡, 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 凭此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 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上述六罪中某些罪的对象包括票、证、卡, 某些罪的对象仅包括卡或证, 司法实践中, 上述其中几个罪在罪名上容易混淆, 但实质上有差别, 本文试用下列叙述总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对票、证的伪造和变造行为以及对卡的伪造行为, 如果构成犯罪只能是“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一罪, 该罪是选择性罪名, 实务中, 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是“伪造”、“变造”行为, 构成犯罪都以此罪定罪量刑。
2、对于妨害类犯罪, 何为“妨害”?具体看《刑法》第177条, 注意 (1) - (4) 每句话的动词, 我们可以得出:妨害行为主要包括“持有”、“运输”、“骗领”、“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其中, “持有”和“运输”的对象是“伪造的”信用卡, “骗领”的对象是真实的信用卡, 有效的信用卡, “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的对象是“伪造的”信用卡和“骗领的”信用卡。
3、关于诈骗类犯罪, 包括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四个罪。分别是对应上述票、证、卡的诈骗, 不难看出, “诈骗”的方式不外乎“使用”、“冒用”。特殊的还包括签发空头支票或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骗取财物构成票据诈骗, 汇票、本票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构成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罪还包括骗取信用证的行为;恶意透支也构成信用卡诈骗。但是, 不论“使用”、“冒用”或者上述特殊行为方式, 共同点都在于“用”。更概括的说, 即这四个诈骗犯罪区分于“妨害类”犯罪关键在于诈骗类犯罪更倾向于“用”那些伪变造的票、证、卡去骗取财物, 而妨害类犯罪的行为方式并不包括“用”。
4、用证去诈骗的行为, 法律规定了两个相关罪名:金融凭证诈骗罪和信用证诈骗罪, 都是“证”, 但此“证”非彼“证”, 金融凭证包括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 而信用证是指由银行依照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 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 凭规定单据向第三者 (受益人) 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的书面文件, 即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可以笼统的认为, 金融凭证是“结算”凭证, 而信用证是“约定”凭证。
金融犯罪成因及其防范 篇6
关键词:金融犯罪,原因,防范措施
一、金融犯罪的产生原因
(一) 社会原因。
我国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长期存在着供求矛盾, 还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短缺的状况, 特别是资金的短缺尤为严重。因为资金短缺, 无法从正常渠道取得资金, 于是有些人为了取得资金就采用非法手段, 这种状况, 很难避免金融犯罪的发生。另外,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 原有社会控制机制也在不断地废弃、变异与松懈, 但是新的控制机制又没有完全形成, 就导致社会控制违法犯罪能力的下降。如今我国金融犯罪量迅速增长, 这和我国如今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 对一些信用工程、金融业务的监控不力、管理滞后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 我国还没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对于金融业务活动管理的法规也不够完善。立法滞后, 行政执法与司法方面也存在弊端, 这就为一些不法之徒实施金融犯罪提供了机会。
(二) 行业原因。
金融犯罪能够这样猖獗除了上述原因, 更重要的是金融领域如今还有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内部管理的混乱;2、社会办金融混乱;3、金融机构法人代表管理较为混乱;4、机构网批设混乱;5、结算秩序混乱;6、存贷利率混乱;7、放贷混乱;8、入股投资混乱;9、资金拆借混乱;10、筹措资金混乱。这些混乱的状况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犯罪的案件大量发生。这些金融犯罪案件表明, 工作人员只要稍微多加警惕, 就能够将不法之徒诈骗的行为揭露出来, 然而因为一些工作者的不负责任, 没有应该有的防范意识, 导致不法之徒可以顺利通过每道关卡, 进行犯罪。近些年, 我国的金融机构进行了比较大的扩充与调整, 因为人员的过快增长, 以及在录用的时候没有严格的程序与标准, 使得一些业务能力差、金融知识匮乏、法律意识差、思想品质比较差的人进入到金融领域当中, 这就使金融犯罪有了条件。另外, 企业的管理松懈、有章不循的状况, 造成金融系统较为健全的制度规章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和贯彻, 这也使得不法分子得到了可乘之机。
二、金融犯罪防范措施
(一) 法律对策。
首先应当从法律上控制和预防金融犯罪, 应当完善相关的刑事立法以及金融立法, 以打击及震慑金融犯罪之徒。眼下, 我国已实施并制定了一系列对金融业务进行调整的法规法律, 然而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些法规、法律有很大部分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了, 要不断进行修正与完善。只有完善和健全金融管理方面的法规、法律, 才可以做到按章办事, 有法可依。在刑事立法方面, 必须加大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 一些罪名的设计还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一是对于社会上新的金融犯罪的增补罪名;二是修订罪状, 拓展已有罪名涵盖的范围。
另外, 司法部门也应增强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对各种金融犯罪, 司法部门应当依法坚决进行查处, 导致了重大损失的案件, 还要加大力度进行查处, 坚决不可以手软。同时, 还要严肃查处有些金融机构自行消化、以罚代刑、有案不查、有案不报的行为。
(二) 社会预防。
对金融犯罪活动进行社会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建设金融机构从业工作者队伍。
录用金融机构的从业工作者, 应当严格坚持标准, 以防金融系统中流入有违法犯罪前科、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差的劣迹人员。对于有较好的思想品质但业务能力差、缺乏法律知识、难以胜任金融工作的人, 应当及时的加以调整, 确保这些部门的工作者保持高度的纯洁性。
2、金融系统的防范控制体系要尽快建立。
利用金融系统防止金融犯罪, 一是对高科技手段充分的加以利用, 比如将先进的防伪技术使用在印油、印章、票据等方面;二是将高科技手段用于电子监控系统的建立, 全面记录和监视金融机构附近和内部的人员动态与环境, 了解各网点的安全状况, 及时实施有效措施;三是对金融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建立安全机构, 加强人事管理的制度, 明确安全组织任务。
3、强化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
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首先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强化银行间的垂直管理体制;然后是对于基层银行必须从严管理, 加强监管意识;还有就是健全建立制度规章, 强化银行监督的保障机制;最后是增强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 以及增强检查监督, 推进制度的落实。
4、规范金融秩序, 整顿金融市场。
要想将金融市场的混乱消除, 首先需要禁止乱集资, 使集资行为得到规范。企业和各级政府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与全局、国家和地方的关系, 自觉遵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社会集资属于一种直接的信用, 应当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管理;然后是对同业拆借市场进行规范, 对同业拆借机构进行全面清理。还要严格结算纪律, 增加监督的力度, 强化对现金的管理, 预防资金的“体外循环”。
5、深化、加速金融体制改革。
近些年, 我国金融犯罪频繁发生而且趋于上升的趋势, 这和当下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 必须在根源处入手预防金融犯罪, 这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建立起一套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
参考文献
[1]冯玉维.学校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S1.
金融犯罪法律适用问题 篇7
金融犯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 破坏金融秩序, 侵犯金融财产利益, 依照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金融犯罪通常指《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的金融诈骗罪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 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中的骗购外汇罪, 共涉及34个罪名。由于金融犯罪专业性强, 涉及范围广, 因此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金融犯罪特别法立法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制定金融犯罪特别法呢?这是由当前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的金融犯罪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快速时期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 金融领域的犯罪呈现激增之势。
从目前全国金融违法犯罪的实际状况和基本走势来看, 如今的金融违法犯罪, 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犯罪点位普遍化;二是犯罪手段智能化;三是犯罪种类多样化;四是犯罪主体多元化;五是犯罪金额大额化;六是犯罪形式隐蔽化;七是犯罪方式团伙化。
金融犯罪猖獗与现代高新技术密不可分。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金融业务, 具有无穷的魅力, 同时也产生了难以预见、难以控制的风险。法律是严惩金融犯罪的锐利武器。国内和国际的打击金融犯罪的实践充分说明, 仅依靠金融犯罪的一般法是不够的, 加强金融刑事犯罪方面的立法, 制定完善、有效的金融犯罪特别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惩治金融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 使用假票据诈骗的有关情形如何定罪处罚的问题
目前, 我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行为人利用假票据进行诈骗, 因被银行及时识破未能得逞的情况。这类行为人通常利用某些单位急于融资的心理, 把假票据 (谎称真票, 票面金额少则几十万元, 多则上千万元) 提供给融资单位, 双方商定如通过银行查询并办成质押贷款后, 融资单位即付出相应报酬 (此前有的则先付少量定金或中介费) 。对这类行为, 如何定罪处罚, 各地做法不一:一种是以票面金额作为数额标准, 按照票据诈骗 (未遂) 处理;另一种是以预先取得定金、中介费等费用作为数额标准, 按照票据诈骗或诈骗罪处理。
笔者认为: (1) 票据诈骗中的数额标准, 应该理解为完成形态 (即遂) 的犯罪数额, 即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 而不应是票面金额或预期得到的金额。这一点虽无司法解释, 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1998]4号) 中关于“盗窃数额”的规定可作参照。该《解释》第1条第1款规定:“盗窃数额, 是指行为人窃取的公私财物的数额。”盗窃和诈骗同为侵财型案件, 其本质有相通之处, 因此, 行为人所持假票的票面金额和约定后而未实际到手的定金、中介费金额不宜作为定罪依据。根据《刑法》23条规定, 未遂犯也应追究刑事责任。但票据诈骗 (未遂) 在目前情况下, 何种情节可定罪处罚尚无明文规定, 而前面述及的盗窃罪, 对未遂犯罪的追诉定罪情节, 司法解释则专门作了规定。因此, 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应的司法解释, 对整个金融诈骗 (未遂) 的追诉情节作出规定, 以限制“自由裁量权”。
2. 关于使用伪造、变造信用证附随单据、文件的行为如何定罪的问题
《刑法》关于金融诈骗犯罪的条文中, 只对集资诈骗、贷款诈骗和信用卡诈骗中的恶意透支行为明确规定了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此一种观点认为, 除此之外其他金融诈骗犯罪不需要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前提。但是, 笔者感到金融诈骗作为诈骗罪的一种, 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是必要构成要件。2001年1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该《纪要》明确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同时, 《纪要》就认定金融诈骗非法占有为目的规定了7种情形, 即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 隐匿财产, 以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 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 以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据此, 认为信用证诈骗罪不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观点显然不对。前例行为人虽有伪造、变造信用证附随单据的行为, 但其在接管企业后逐步清偿债务, 且并无上述7种规定情形, 故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依据不足, 不宜作为信用证诈骗犯罪论处。行为人为了开证而伪造、变造信用证附随单据, 能否按《刑法》第177条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 笔者也认为依据不足。《刑法》条文虽作了原则性规定, 但考虑到具体情况和司法实践,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的《追诉标准》对此又作了限制, 规定“伪造、变造金融票证, 数量在10张以上的”, 应予追诉。这里所指的金融票证, 通常是指汇票、本票、支票以及其他银行结算凭证, 而开证所用的合同、仓单等是否包括其中尚不明确。为减少争议, 规范行文, 笔者建议今后有关部门对金融诈骗各罪种表述时均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予以规定, 同时对“金融票证”所涉范围予以明确。
四、金融犯罪现行立法的问题与完善金融犯罪特别法的建议
1. 完善银行卡犯罪的刑事立法
必要性:中国银行卡犯罪增长较快。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外卡偷换欺诈率为0.038%, 相对于亚太地区0.010%的比率来说, 中国外卡偷换欺诈率颇高。国内银行卡犯罪已由先前的恶意透支、冒用等传统犯罪形式, 发展为伪造银行卡、使用伪造银行卡、网上欺诈等新的犯罪形式, 境内外相勾结, 分工专业化、集团化、高科技高智能化成为银行卡犯罪新特点。
电子和信息技术革命在给社会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为非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数据可以被篡改或破坏, 安全系统可以被变换, 偷窃的信用卡和长途电话账户可以瞬间传递到全球各地, 转移资金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
在我国的金融实践中, 常见的涉卡犯罪有:直接伪造身份证, 骗取银行卡;作弊担保骗取银行卡;利用银行卡恶性透支;卡丢失后被冒用;谎报挂失, 骗取银行资金;银行卡代扣公用事业费用形成风险;内外勾结、协同作案;利用高科技手段制造伪卡, 盗取别人资金。
在美国和日本, 已经采取刑事立法手段, 加强打击力度。利用刑事法律的惩戒功能, 把多种涉卡不当行为规定为犯罪, 能够有效打击银行卡犯罪。借鉴他人的经验非常重要。
立法建议: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就“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进行单项立法或补充立法, 将下列行为定为犯罪。由于银行卡犯罪的主要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 而非公私财产所有权, 作为独立的罪名加入《刑法》第二编的第三章的第四节, 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之一。
在互联网上盗取他人银行卡信息的行为;持有、运输、销售、提供伪造变造银行卡, 变造银行卡, 非法持有、销售制造伪卡制作机具及材料, 以及窃取磁条信息等与伪卡犯罪有关的行为;骗领银行卡行为, 有上述行为之一的, 情节严重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 非法金融中介罪
必要性:洗钱犯罪猖獗。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估计, 全球每年清洗黑钱的数额占到了世界生产总值的2%到5%, 也就是介乎于6000亿美元到18000亿美元间, 而且每年还按照1000亿美元的幅度在增加。
根据权威机构的估算, 我国每年的非法洗钱数额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在近30年里, 西方各国政府纷纷立法加强反洗钱, 但被动的反洗钱行为和主动的洗钱犯罪不但没有减少, 甚至还有所增加。
目前, 洗钱犯罪活动已经搭上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快车, 逐渐摆脱了其他犯罪后线的地位, 成为一种专门的、相对独立的犯罪环节。洗钱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经济安全, 已经成为国际公害。
洗钱犯罪不仅直接蛀食着国家经济, 而且纵容了许多恶性犯罪, 如绑架、贪污、诈骗等。1999年赖昌星案发时, 人们在震惊之余才发现洗钱竟帮助他隐藏了那么多罪恶。打击洗钱已刻不容缓。
地下钱庄是洗钱犯罪的“中枢神经系统”, 高额的佣金诱惑着它们铤而走险。合法或者非法的金融机构在洗钱犯罪过程中始终起着一种中介作用, 自觉不自觉地帮助犯罪分子洗净“脏钱” (黑钱) 。非法的金融中介为洗钱等金融犯罪起到了推波助澜、为虎作伥的作用。因此, 在立法上需要创造专门适用于非法金融中介的、特别的刑事法律规范, 通过最高权威的立法打击非法的金融中介活动。
论涉众型金融犯罪 篇8
涉众型金融犯罪, 是指发生在金融领域, 具有涉众属性的经济犯罪。2000年以来, 我国的金融业发展迅速。银行股改进展顺利, 证券市场日益规范,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进一步增强, 金融发展的良好态势, 也带动了公众的参与热情。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涉众型金融犯罪的肆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2010年前3季度, 在全国刑事案件同比上升5.3%的情况下, 经济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9.9%。其中, 涉众型金融犯罪占经济犯罪总数的约1/5, 涉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证券犯罪、假币犯罪等领域, 侵害面广。
二、涉众型金融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涉众型金融犯罪的犯罪形态涉及到非法传销、擅自发行股票、债券, 销售原始股等, 但主体是诈骗和吸存性质的非法集资类犯罪行为。此类犯罪活动由于涉及利益群体多、涉案金额大、作案区域跨度广、周期长, 处置的难度非常大。
(一) 打着销售基金和原始股的旗号非法集资
犯罪行为人所推销的原始股和基金是非法的。为增强其诱惑力, 犯罪行为人进行了巧妙的包装。他们宣称原始股和基金是私募发行, 股票发行方将来要在海外上市, 股票升值潜力巨大。基金投向是外国实业公司, 实力非凡, 回报丰厚。
(二) 依托大项目非法集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频繁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成为常态。犯罪行为人利用这些政策背景, 设置了宏大的经济实体项目, 对外宣称这些项目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 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 政府是支持的, 其回报是有保障的。如亿霖木业公司以“万里大造林”项目集资项目, 万物春公司以梅花鹿养殖项目集资。生态源公司以支持奥运为名集资。
(三) 以促销手段为名非法集资
在商品流通加快的今天, 商品推销手法名目繁多。犯罪行为人借用其中一些便于操作的手法, 以商品促销之名, 行非法集资之实。如事先签订协议, 行为人卖出产品或服务, 客户再按协议出租给行为人, 享受固定收益。有的犯罪行为人采取收会费、加盟费形式。有的设计了“快速积分”的办法。有的将实体资产的使用权分为等额单位转让。行为人的真实目的是非法集资。
(四) “传销”型非法集资
犯罪行为人以某商品或无实际内容的对象为载体, 采取提成和高额返利的办法, 激励缴纳入门费的参加者发展会员以获得报酬。会员发展越多, 其集资额越高。
(五)
非法销售金融商品进行非法集资
(六) 非法销售互联网虚拟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利用网络技术构造出互联网上的“虚拟”产品, 如“网上店铺”、“网络黄金”等, 通过现代科技光环包装来非法吸引资金。
(七) 非法金融组织的非法集资
利用非法的金融组织如“标会”、“抬会”或“草根金融”渠道进行非法集资。
三、涉众型金融犯罪的特点
(一) 利益性
涉众型犯罪涉及的是大范围内群众的利益。由于许多群众纷纷投资入股, 犯罪分子瞄准的是大量群众的投资款。个人的资金是少的, 但是在形成规模效应后, 其总量很大。绝大部分参与集资的群众属于弱势群体, 有下岗工人、城市低保户、农民等。有很多人把一生中的血汗钱都拿了出来, 还有的把房子抵压给他人, 甚至卖掉, 还有的向亲戚朋友借钱参与集资。
(二) 行骗名目关乎民生
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诱使广大群众受骗上当, 其“骗点”契合百姓关心的事项。犯罪分子以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领域的项目, 用高额回报来吸引群众参与。以投资墓地、招募空姐、投资奶牛、种植、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这些名目似乎看得见, 摸得着, 贴近群众日常生活, 解决某方面生活需求, 如:北京蒙京华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奶牛、按月支付高额回报并到期回购的方式, 非法吸收了2 900多人的投资款, 资金高达2.9亿余元;诈骗者在北京成立一家公司, 以“投资墓地”为名目, 与400余名投资人签订所谓的《委托销售协议》骗取高额佣金, 疯狂敛财700余万元。
(三) 涉案金额普遍较大, 大要案较多
如2008年1~11月, 全国公安机关就非法集资类罪名立案就达1 416起, 涉案金额100亿以上, 平均案值约700万元。如辽宁营口东华经贸 (集团) 公司以发展养殖蚂蚁为名, 非法集资近30亿元;北京亿霖木业公司案涉案金额总计16.8亿元。
(四) 融资名目多, 操作手法新, 组织程度高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领域拓宽, 行业不断细化。这种局面也给涉众型金融犯罪提供了广阔的寄生领域。犯罪活动领域越来越宽, 打出的集资名目繁多, 所依托题材令人眼花缭乱, 总的趋向是“新、奇、热”。犯罪的操作手段捕捉了一些最新的营销手法, 如积分、入会、连锁、加盟、网售等。这几年金融市场有大的发展, 犯罪行为人针对普通群众有小钱, 想投资, 但对金融市场不了解的状况, 善于利用金融手段, 非法发行和流通各种融资券, 鼓吹和渲染其投资价值。犯罪行为人抱团作案, 分工细密, 借助现代公司的组织形式, 更有欺骗性。
(五) 受害人数多, 利益关系复杂, 社会影响大
基于金融领域的活动规律, 资金融通牵涉面极广。凡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员, 都会有金融需求。各阶层、个体都有可能受害。犯罪行为人普遍利用了媒体、网络等传播渠道, 这些渠道散布信息广, 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受众极广。加之犯罪行为人刻意经营, 大搞集团公司, 连锁作业。涉众型金融犯罪侵害面广, 受害人数量庞大。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影响社会稳定。
(六) 媒体造势
非法融资主体为了骗取群众信任, 充分开辟广播、报纸、电视、网络、推介会等渠道, 作虚假宣传, 有的还利用明星的公信力, 高价聘请明星作形象代言人, 在更大范围内宣传。使更多人受到蛊惑。由于参与人众多, 形成从众心理, 后边会有更多盲目的投资者跟进。
(七) 受害人不特定
虽然涉众型金融犯罪是反社会的行为, 但由于它发生在金融领域, 必然要借助金融活动的表面形式。金融活动的参与人不特定。有逐利动机, 手中有闲钱的人都有参与条件。熟稔金融活动规则的犯罪人, 其精心打造的骗局, 也是针对不特定参与者的。所以, 一旦发生涉众型金融犯罪行为, 其受害人也就是不特定的。
四、涉众型金融犯罪的形成原因
(一) 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现有管理体制下, 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受到国家严格管控, 其信贷资金大多流向实力雄厚, 受国家政策扶持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紧缩时期, 盘子小、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如要向体制内的金融机构进行借贷, 往往遭遇“惜贷”问题, 这部分企业在生存压力下, 转而向体制外曲线融资。另外, 金融运行机制、资金运作的管理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明确的司法解释, 为不法分子非法集资、地下融资提供了生存条件。
(二) 改革过程中对弱势群体问题缺乏关照
由于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民生问题突出, 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尚在建立过程中, 使得部分弱势群体面临生活、工作困境, 而相应诉求和解决途径不够通畅、有效, 他们的种种迫切需求成为犯罪分子诈骗敛财的“商机”。犯罪分子精心分析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 编造各种名目, 迎合他们的需要, 诱骗他们为取得高回报而出资。
(三) 服务型经济催生投融资大众化
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 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手中积累了一批闲置资金。而现有以银行为主导的吸存模式投资回报偏低, 人们急于寻找新的投资渠道。犯罪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 以合法经营为掩护, 以专业的开发项目为幌子, 极力猎取这些资金。
(四) 行业管理部门对相关违法违规活动不敏感
涉众型金融犯罪从准备到发案, 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犯罪行为人为非法吸纳资金或占有群众的集资款项, 必须有相应的载体, 其中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公司, 这些公司往往是空壳公司。它们使用的工商注册信息、税务登记信息很多都是刻意捏造的。这些信息没有引起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注意, 更谈不上检查和及时处置了。涉众型金融犯罪的实施, 经常需要设置一个项目, 对此项目展开虚假宣传。这个项目是行骗工具, 资质严重失真。但农委、发改委等一些主管部门轻率作出审批, 使犯罪活动得以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借力做大。
(五) 在犯罪打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在案件的定性方面, 有关罪名的操作性不强, 在取证方面, 有的法律特征证明难度大。比如, 非法占有的故意是集资诈骗的构成要件, 但证明难度大。一些案件重罪罪名难以充分举证, 最后只能以轻罪或无罪定性。在集资诈骗、非法吸存的行为特征上, 如何准确把握其罪与非罪, 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是主要的难题。
五、涉众型金融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 查处一批重点案件, 震慑犯罪行为人
对形成社会危害的涉众型金融犯罪, 应启动刑事程序进行侦查和处置, 处罚犯罪分子。在处置案件时, 对危害重要金融业务, 性质恶劣的行为给以精准到位的打击, 起到震慑效果。例如, 上海市公安局在调查晨凯投资咨询公司超业务范围操作黄金期货合约的过程中, 掌握了该公司同时也在超范围代理香港亨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的情报, 且该公司正在积极发展二级代理商。警方果断立案, 以非法经营罪将该公司上海首席代表依法逮捕, 控制了这一波及面很广的涉众型金融犯罪的传播渠道, 避免更多人受害。同时, 在个案查处中要着重把握资金往来等重要环节, 对于牵连犯罪的按照择重原则处理。
(二) 规范善后处置机制, 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涉众型金融犯罪到案发时, 一般已经形成利益损失的后果。其处置权限主要由公检法机关掌握。公安机关负责侦查, 查清犯罪事实, 抓捕犯罪嫌疑人。检察院负责批捕和审查起诉, 法院负责审理和执行。如果是一般案件, 三机关根据法定程序, 依法查处, 能够保证较高的司法效率和效果。但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受害面广, 利益关系复杂, 经常出现受害人群体到公检法机关上访, 讨说法、要赔偿等情况, 接待、疏导、处理工作量大。而且很多问题需要联合相关部门的力量, 共同努力。责任单位应就善后处理机制制定详细的规范, 才能既严格执行法律, 又维护了群众的权益, 收到较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三) 政府监管部门应切实负责, 加强管理
涉众型金融犯罪有着相对长期的酝酿过程。在犯罪分子进行串联, 开会、宣传、收费的过程中, 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 应及时掌握了解相关的情报信息资料, 并提前介入。由公安机关牵头, 建立各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和联络制度。及时掌握动态, 及时消灭前期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 加强投资者警示教育
涉众型金融犯罪的发生与投资者教育开展不足有很大关系。很多群众的投资意识旺盛, 但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只注重高额投资回报, 而没有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公检法部门应开展定期的投资者警示教育活动。内容为当前侦破和宣判的一些典型案例, 揭示犯罪分子经常使用的骗术。此外, 经济金融主管部门应积极在群众中开展宣传普及金融和投资知识的活动, 帮助大众建立健康的投资理念。
(五) 完善资金融通机制
应建立专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 为民间游资寻找出路, 丰富金融产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从本地区实际出发, 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通过优惠利率、财税政策, 鼓励和引导地方金融机构立足本地、服务中小企业;适当扩大不发达地区的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要明确金融风险处置各相关方面的责任。要加强对创新产品、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 理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彭冰.非法集资活动规制研究[J].中国法学, 2008年第4期.
[2]董福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初探[J].辽宁警专学报, 2009年6期.
[3]苗新生, 孙建民.多渠道发力惩治涉众型经济犯罪[N].检察日报, 2011年9月11日.
[4]田光伟.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治理.[J]法制与社会, 2008年6期.
[5]田光伟.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案件的侦防对策[J].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6期.
【金融犯罪现状研究】推荐阅读:
金融犯罪09-14
网络金融犯罪09-05
严格防范金融犯罪07-31
金融犯罪特点原因07-02
金融业职务犯罪09-21
金融现状研究开题报告11-07
犯罪现状05-11
经济犯罪现状分析11-15
上海航运金融业发展现状研究10-24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