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防雷设计

2024-08-27

中山陵防雷设计(精选12篇)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1

1 中山变电网规划

根据《2006-2020年鸡西供电地区电力网发展规划》, 中山变电所220k V间隔最终为6个, 本期500k V鸡西变投产前, 变电站新建220k V间隔2个, 将变电站“π”入220k V梨穆线, 长度约13千米, 导线选择LGJ-400。远期500k V鸡西变投产后, 新建变电站至梨树变, 穆棱变双回出线, 其他方向2回。66k V整理设想:将原八面通二次变负荷接入中山变。远期八面通地区绝大部分负荷将由中山220k V变电所供电。

2 设计概况

变电站远景规模:180兆伏安主变压器2台, 电压等级220/69/10.5千伏 (10.5千伏侧引出封死, 不出线) 。31.5兆伏安子变2台, 电压等级69/10.5千伏。

220千伏电气主接线远期采用双母线接线, 设母联断路器, 220千伏出线6回。

66千伏远景为双母线接线, 出线16回。

10千伏远景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设分段断路器。出线12回, 安装4组5兆乏并联电容器。

本期规模:120兆伏安主变压器1台, 电压等级220/69/10.5千伏 (10.5千伏侧引出封死, 不出线) 。31.5兆伏安子变压器1台, 电压等级69/10.5千伏。

220千伏本期为单母线接线, 安装220千伏出线断路器2台, 主变断路器1台。出线2回, 至穆棱变电站1回、梨树变电站1回。

66千伏电气主接线本期为单母线接线, 设母联断路器。本期出线6回, 至八面通变2回, 至伊林变2回, 子变1回, 预留1回。

10千伏电气主接线本期为单母线, 本期出线6回, 装设2组5兆乏并联电容器, 装设1台接地站用变, 外引1台10千伏站用箱变。

主变66千伏中性点本期装设3.8兆伏安消弧线圈1台。

中山220k V输变电工程建成后将可以满足八面通地区经济增长对用电的需求, 改善该地区电网结构, 降低电网损耗, 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保障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0k V中山变新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设计技术特点

本工程从初步设计开始, 即进行多方面的设计优化。并依据国家电网典型设计模块, 选择有特点的技术方案应用到本工程中, 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图进行了详细的优化。

4.1 针对优化设计、降低造价、提高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作了深入细致的工作:

优化总平面布置, 使工艺顺畅, 布置合理, 减少占地面积, 保护土地资源;对220k V、66k V接线进行优化, 简化接线, 保证安全, 远近结合, 方便扩建, 降低造价。

4.2 220千伏配电装置参考典设A-2-220模块, 支持管母线中型, 断路器单列布置。

间隔宽13米, 架空出线。纵向距离按装设罐式SF6断路器, 减少了电流互感器布置尺寸。本期建设5个间隔, 横向150米, 纵向51米。即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又保证改扩建时的安全连续供电, 方便扩建改造, 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

4.3 220k V采用可靠性高的SF6罐式断路器, 有利于满足当地低温环境, 提高了抗震能力。

4.4 通过优化选型, 66千伏配电装置参考220千伏典设B-5-66模

块, 采用可靠性高的GIS设备, 66k V配电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户外布置长度过长, 与总体布置不协调的问题。这种布置, 不仅占地面积小, 而且节省占地、减少土方量, 降低工程综合造价。

4.5 66k V电气主接线采用双母线接线, GIS设备户内布置, 双母线, 间隔宽1.

5米, 电缆、架空混合出线。不设旁路母线, 在确保供电可靠的前提下, 使接线简单清晰, 节省投资和占地。

4.6 通过对220k V、66k V及主变10k V配电装置进行的优化设计

及协调配合, 使全所占地没有额外浪费, 比一般同规模全户外变电所占地减少80%, 不仅节省了占地, 也方便了土地征用, 充分体现总体设计的经济合理性。

4.7 1#主变与2#主变共用消弧线圈接地, 减少了设备投资。简化布置, 减少维护工作量。

4.8 采用了子变压器降低了10k V与其他电压等级的扰动, 省去了

10k V串联电抗器设备, 减少了10k V配电装置室建筑面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9 10千伏屋内配电装置采用典设A-3-10模块, 开关柜单列布置, 电缆出线。与建筑有机的融为一体, 简化了整体占地面积。

4.1 0 本站为综合自动化变电所, 所有设备实现“四遥”功能。

5 设计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5.1 设计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设计为生产服务的思想, 设计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各项技术指标贯彻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 达标创优, 精心设计, 精心管理, 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提供优质服务, 最大限度满足顾客要求。

5.2 工作原则。

5.2.1 各专业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程的评审意见。

5.2.2 严格执行现行的设计规程和标准, 积极采用现行的标准化设计。

5.2.3 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施工图设计不得超批准概算。

5.2.4 各专业不得使用国家命令禁用的电力设备和技术。

5.2.5 各专业采用的设计基础资料一定核实无误采用准确。

5.2.6 加强各专业间的配合及图纸会签, 内部接口资料完全准确。

6 思考与总结

本工程从初设, 招标, 施工设计时间跨度长达2年多, 设计工作多次中断和重启, 为设计和图纸确认带来较大困难, 部分影响到设计的衔接和完整性。部分厂家供货与设计确认不符, 尽管经设计人员及时联系处理, 设备厂家较快完成整改, 对设计和安装工作仍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总体是比较满意的, 但在细节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部分设备安装图深度不够, 有待今后工程设计中进一步提高。

摘要:中山220kV变电所建成后将可以满足八面通地区经济增长对用电的需求, 提供新的电源点, 改善该地区电网结构, 降低电网损耗, 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保障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关键词:典型设计,特点,总结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说出“我”游览中山陵的顺序及沿途所见,了解课文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学会14个生字,理解“兴致勃勃、洒落”等词语,能根据词语确定“陡、安、生”等字的意思。

3、能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悟

1、出示课题,齐读。

2、揭示课题,介绍有关中山陵的知识。(出示课件)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南麓。始建于1926年,历时3年多。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葬中山先生遗体于此。

二、整体进入

1、昨天同学在家里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先来检查一下朗读情况,思考问题。

2、请同学们用文章中的语句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及中山陵留给你们的初步印象?

3、出示课件,介绍中山先生。

(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领导过辛亥革命、历史伟人;雄伟庄严。)

三、学习重点段,了解叙述的顺序

1、课文的第几节到第几节是具体写“游中山陵”的?(2-7节)分段

2、重点学习文章第二段,学习新的叙述顺序。默读。

①用[ ]括出文章中出现的过渡句。交流。(8句)

②用小圈圈出过渡句中以及文中表示地点的词。

③交流、整理、板书:

中山门→陵园路→博爱坊(入口处)→神道→正门→碑亭→石道(平台)→祭堂→墓室

3、师生配合读第2-7节。(教师读过渡句部分,要求学生注意这类句子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4、经整理后明确文章的叙述顺序:按地点转换顺序。

5、组织交流,深入体会。

①小组朗读第二段,讨论学习:2/3、4/5/6、7四组分配学习。

“我”在游览过程中在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用“--”划出。

有什么感受?用括出。

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②大组交流:

▲中山门→陵园路:个读,齐读。(第2节)

偶然有几缕阳光……金线图案。(比喻,突出了美丽。)

两边树林深处……鸣声。(听到的,突出了幽静,美丽)

朗读出语气:清爽、幽静、美丽。

▲博爱坊(入口处)→神道→正门:个读,师生配合朗读。(师过渡句,生文。)(第3、4节)

神道两旁……挺立着。(比喻,突出了威武。)

出示课件,理解“天下为公”(感到孙中山是一位伟人。)

找词替代“毕生”。(一生)

▲碑亭→石道(平台):个读,齐读。(第5节)

出示课件,了解石道建筑奇妙

设计者的别致、严密……惊叹不已。(奇妙在哪里?师引读:朝上面望去--,转身朝下看时--

概括说:朝上望,只见石阶,不见平台;朝下看,只见平台,不见石阶。)

放眼望去……闪闪发光。(瑰丽多姿)

▲出示课件,(了解石膏座像)祭堂→墓室:个读,师生配合读。(第6、7节)

这卧想雕塑得真切……似乎仍在散发着清香。

(逼真,传神,反映了人民对历史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深情。

“真切、自然”表现了这两座像工艺精湛、技艺高超。)

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不是,是想象)

四、第三段,总结

1、回道了陵园出口处,小作者站在博爱坊下,抒发了对孙中山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出示课件)

齐读第三段,补上板书:→博爱坊(出口处)

2、让我们怀着对孙中山这位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中山陵》资料。

板书设计:

中山门→陵园路→博爱坊(入口处)→神道→正门→碑亭→石道(平台)→祭堂→墓室→博爱坊(出口处)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3

关键词:西餐风情街;街道文脉;布鲁日;哥特式

一、城市

(一)大连历史——曾经的东方小巴黎

1899年负责达里尼(大连)城市规划建设的俄罗斯总工程师萨哈罗夫设计了尼古拉广场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广场,由于对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城市西欧文化名城巴黎情有独钟,萨哈罗夫模仿巴黎“明星广场”的建筑布局,把“达里尼”设计成了一个以中山广场为中心,十条大街向四周辐射,连通一条条环形道路和几个小型广场的花园城市。把这里作为大连的商业中心和城市中心。广场上十栋建筑的风格以文艺复兴后期折中主义及哥特式为主,并带有浓厚的和风气息。

(二)区域位置

从区域位置来说我们的基地距离西边中山广场800M,距离东港商务区600M。比邻人民路CBD。所以基地承载了商业空间的延续和历史文脉的延伸。

(三)基地周边环境

基地由两栋五星级酒店一大连富丽华酒店和大连香格里拉酒店和一栋准五星酒店一一大连新世界酒店,以及东侧的宏誉大厦和成大大厦围合。正是在这样一个集聚高端酒店及写字楼的地方却没有一条与之相匹配的餐饮,文化和休闲的街区。而龙泉街先天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了他必将要承载这一重要任务。

(四)基地现状

下面我来看一下基地的现状。由致富街路口走进,左边是亚太金融中心,右边是丽月湾商务酒店。因为右边是酒店的山墙,左边有亚太金融中心的地下车库入口,为了避免车辆干扰创造出一条步行街,我们将商业街的设计范围从现有商铺开始。

继续前行进入街道的可设计区.左右两边均是七层的住宅楼。街道正对的是凯丽佳国际酒店。

从职工街路口进入街道。左边是供电办公楼,右边是已有的咖啡厅。

进入街道的中心有一条向南辐射的巷子。右边是人民路派出所。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这条街道的业态及环境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二、总体布局

下边我们来看总体布局,西边是致富街,东边是职工街。整条街道长78米,宽12米。前面说到小街道是成功商业街的必要条件,但是70多米确实有些过短了,我们通过改变平面形式,形成有宽有窄,错落有致的格局。人为增加街道长度。街道的宽度和长度决定了街道的体量空间。因为商铺的上面都是住宅,不便大规模改造,根据人的视点在街道中的关系,当街道宽度为6~8米的时候人的主要视点集中在一二层高度,再远可以到三层。所以为了便于改造,同时与街道长度相匹配的宽度,我们将街道宽度控制在6~8米之间。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街道是宽窄结合的。首先在两侧的入口处,我们将空间打开,吸引人流的进入。如果是一直都是宽大街道,当人流密度不够时会显得很空旷,缺乏人气。我们的空间形成大开口平面布局,然后向街道内部渐渐收窄,适当小的街道可以提高人流密度,集聚人气,有利于街道的繁荣和形成氛围。

笔直的街道是缺乏神秘感的,一眼可以看到头,让人减少了探究未知区域的冲动。一方面我们通过平面的变化丰富视觉,另一方面通过空间的放,然后收,再打开。在街道中有一条向南的巷子。我们在这个部位做出一個节点。第一,人流除了行走还需要有停下来的,第二,起到视觉遮挡和对景的作用。第三,形成街道的中心,并且有能力向外辐射。有利于街道的生长。在派出所和供电办公楼之间做了个拱桥,形成门洞的感觉,增加了街道的围合感和整体性。

对建筑空间而言分为室内,室外和灰空间。灰空间的作用是过渡室内室外空间,以避免两种空间衔接的过于硬。餐饮区是黄色,也就是室内空间。深褐色部分是廊券,灰空间区。格栅部分是室外露天木平台,室外空间。同时也在二楼做出部分室外露台,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系。廊券空间在夏天可以遮阳变成室外餐饮区,冬天可以将拱中暗藏的玻璃降下,变成室内空间。

三、建筑

首先介绍下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发源于中世纪的法国,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哥特式的典型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尖拱,肋拱以及飞扶壁。有一种明显的向上的动势。

位于中山广场的大连民政署(今天的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厅)是典型的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正面对称,两端突出三角形山花,中央高耸尖塔,底层窗采用白色连续卷式窗楣,上层窗采用柱式划分,整栋建筑看起来既秀丽典雅,又富于垂直向上的动感。

布鲁日是典型的中世纪古城,保存了大量的早期哥特式民居。有北欧威尼斯的美誉。布鲁日的建筑主要是砖造哥特式建筑,以及一种独特的被称作“布鲁日跨度”(trav6e brugeoise)的建筑风格。布鲁日山墙可以演变成多种其他更为复杂形式的山墙。不但可以作为侧山墙使用,更可以当做主立面。

我们基地的南北沿街立面。南立面位于街道北侧。可以看到现有商铺均为一层,形态单调。没有进退关系,建筑形式呆板。北立面位于街道南侧。左边变电所的沿街面无法使用,且会产生负效应。相邻派出所同样也无商业功能,与街道业态不符。右边均是二层商铺,缺点天际线较为平直。

天际线的丰富可以极大的提升街道的情趣。不会让人产生疲劳感。在街道入口处我们局部做到三层,提升入口形象,吸引人流。向内逐渐降低。个别几栋楼再次高起,形成大体量,小体量结合,高矮结合。在变电所和派出所之间的巷子不利于整条街道形成完整性,我们通过类似门洞的形式解决。加强街道内部的围合感。

变电所通过墙面种植和立面重整以及绿篱遮挡消解其不利因素。派出所通过将入口开向侧面解决对街道的不利因素。

四、业态分析

根据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理论我们将以西餐为主,并配以咖啡店,书店,甜品店,旅游纪念品店。多种业态相混合的商业模式。可以保证全天多时段商业的运行。

西餐厅以面向游客和本地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群体,分布在街道的入口处。

咖啡厅分别选取了两侧各一处作为休闲的场所。可以举办各种艺术沙龙,文化沙龙,建筑沙龙。提升文化内涵。

书店选取特色书吧式商业模式。

甜品店以饮品,饼干和巧克力为主,同时包括巧克力的制作饼干的烘制。增加趣味性。

最后辅以一间旅游纪念品店,最适合周围高端酒店的游客。

五、景观节点

铺地以马蹄石为中央铺装,两侧为头石。雕塑可以配你饮马石。形成街道广场中心景观。婚纱摄影或者游客都会被吸引而来。过街门洞的意向连接两栋建筑形成围合的广场。街头室外木露台和砖墙结合,给人以亲切平和的感觉。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4

中山大学, 于1924年建立, 学校前身为孙中山首创的国立广东大学。1952年, 中山大学与原岭南大学合并, 组成现在的中山大学, 校址设在原岭南大学旧址康乐园。岭南大学是1888年由美国人创立的一所教会大学, 其沿革为格致书院、岭南学堂、岭南学校、岭南大学、私立岭南大学。

中山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和珠海校区, 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本论文以南校区的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 运用《常用建筑色》的标准色卡与建筑表面对照, 直接获得H (色相) V (明度) /C (纯度) 值, 进而进行综合统计, 以分析其建筑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选取情况。

南校区所在地为康乐园,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走进南校区, 宛如走进了一座时代建筑的殿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如一件件艺术品分布于校园各处, 默默地讲述着中山大学的历史, 营造了独特的、具有鲜明美学特征的建筑环境。现存南校区的建筑群,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既有校园建筑格调的统一性, 又有设计手法的多样性, 形成了古典雅致又不失现代感的校园氛围。按照时间顺序和建筑色彩形式, 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建筑色彩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折衷主义时期、古典复兴主义时期和继承发展时期。

二、折衷主义时期

1904年, 岭南大学迁至广州河南康乐村, 改名为岭南学堂。1904年到1928年期间的建筑带有明显的折衷主义风格, 这类建筑采用了“仿中国传统式”或中西结合的方式, 并结合了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民居特色。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为马丁堂、格兰堂、怀士堂、荣光堂、十友堂、马应彪招待室所 (现为博雅学院) 、黑石屋、爪哇堂、陈嘉庚纪念堂、张弼士堂、史达理科学纪念大楼等。

从整体外观上来看, 折衷主义时期的建筑墙面均为砖石本色, 不加粉刷修饰, 以青灰色或红色为主, 上覆中国式大屋顶, 屋顶上主要为绿色琉璃瓦, 屋身上点缀以黑漆色的门窗, 显得古色古香。人们经过校园内的大道时, 呈现在眼前的是砖红色建筑与绿色植物、碧蓝色的天相融合的画面:在蓝天下用一色的红砖, 中间辅助以些许的绿色, 同时又和黑漆色的门窗相呼应, 再配以植物的绿色, 形成了蓝与红、绿与红、绿与灰黑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 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染和成熟的稳重感, 从而形成南校区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色彩效果。

三、古典复兴主义时期

1928年以后, 美国建筑师墨菲 (Murphy) 所设计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得到了巨大的成功, 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在这一社会风尚的影响之下, 1928年至1936年期间, 中山大学的建筑出现了复古主义的倾向。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为墨菲设计的哲生堂、陆佑堂、惺亭和黄玉瑜设计的广寒宫等。

哲生堂和陆佑堂两幢建筑大量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哲生堂的一层和陆佑堂的一、二层均为红砖墙体, 上面的柱子为深红色仿木形式, 柱旁的墙体为黄色, 与屋顶的蓝色搭配, 色彩明快醒目。惺亭的屋顶为蓝色琉璃瓦, 支持屋顶的是八根仿木构深红柱子, 南北均为大片草坪, 从而融入青草、绿树、蓝天、白云之中, 丝毫不显突兀。广寒宫的屋顶为绿色琉璃瓦, 墙体为砖红色, 另有十根朱红的仿木圆柱穿过两层楼, 将屋身分为十一个开间, 整个建筑隐藏于绿树丛中, 使建筑显得更为朴素沉雄、内蕴深厚, 同时更具亲和力。南校区这批具有复古主义风格的建筑, 其色彩的变化并没有显得不自然, 相反, 在绿树的掩映下, 透出更加浓郁的古典气息。

四、继承发展时期

1936年以后, 南校区的建筑色彩进入继承发展时期。早期红砖墙体的建筑色彩并没有在这些新的建筑中受到破坏, 而是得到了延续和传承。但是, 新的建筑色彩风格并不是对早期风格的一味模仿, 而是在继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些许变化。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有:外国语学院、测试大楼、文科大楼、英东体育馆、管理学院善思堂、岭南堂、永芳堂、地环大厦、伍沾德堂、中山楼、曾宪梓堂、逸夫楼、学生宿舍楼等。

外国语学院、伍沾德堂、管理学院善思楼以红色为主色调, 以白色作为调和, 整体效果简约大气。曾宪梓堂、学生宿舍楼、中山楼则以白色为基调色, 红色作为点缀色, 红色与白色的配合既与校园的传统建筑色彩相统一, 又在统一中多了些变化, 显得轻松活泼而富于美感。永芳堂的整体色调是白色的, 建筑前矗立有黑色的中国近代十八先贤铜像。英东体育馆的外墙为纯度稍高的砖红色, 辅之以墨绿色的幕墙和黑色的玻璃窗, 并以小面积的白色作为点缀, 红、墨绿、黑、白的巧妙融合, 突出了该建筑与其他建筑的用途不同, 并使整个建筑既具有古典韵味, 又显得生机勃勃, 极具现代气息, 特别容易吸引参观者和行人的眼球。岭南堂结构巍峨, 崇光闪烁, 外墙全部为蓝色玻璃。

岭南堂的蓝色和其余建筑红色的对比属于原色对比, 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压迫感。因此, 蓝色玻璃外墙的岭南堂单独看来十分光鲜亮丽, 但是放在群体建筑中则显得跳跃和不协调。永芳堂的外观几乎全是白色, 辅助色和点缀色面积过小, 对于建筑整体配色影响极小, 使建筑显得沉闷、单调、无生气。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中山大学南校区1936年以前的建筑均以红色为主色调, 红色的运用使得建筑沉稳凝重, 而中间穿插着的绿色、蓝色和白色又打破了其中的呆板和宁静, 使得整体建筑风貌和谐统一而又极具古典韵味。1936年以后的大部分建筑虽然还是以红色为基调色, 但是有些建筑只顾突出个性而无视其他建筑, 与周围建筑群色彩不协调, 违反了多样性统一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显得比较突兀。

浮华的时尚, 历久弥新, 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中山大学南校区1936年以前的建筑色彩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 透露出岭南建筑所特有的人文气息, 既有第一眼的美, 更有第二眼的美, 建筑味道醇厚, 充分创造了一个高洁、雅致的教书育人环境。在21世纪的今天, 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下,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 创造出一个赏心悦目、实用舒适并具有浓厚的人文价值的校园环境, 成为设计者们迫切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校建筑的设计者应在设计中做到单体建筑色彩和建筑群色彩的统一、建筑色彩与校园环境色彩的统一、建筑色彩与校园文脉的统一、建筑色彩与地域性的统一, 并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使之趋于完善。相信以后的中山大学校园会更加光彩夺目、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陈飞虎.建筑色彩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常用建筑色[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董黎.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陈洋.中山大学校园传统建筑风格评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 (26) .

[5].张军波.高校校园建筑色彩系统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6].柳秀者, 陈小辉, 赵立珍.大学校园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J].福建建筑.2009 (2) .

中山某小区景观设计说明 篇5

小区特色设计一:水的多元化处理——水中动静相宜。水,乃全园区的中心主题,造型有如意呈祥之美意,且极具有灵动的韵律。中心广场设计有旱喷,满足不同时段人们的需求,与入口处喷水跌泉形成对景,不仅是一处水景,且能营造出水声,能听见“景观的声音”,起到画龙点睛之笔;沿湖水的走势放置一些景石,即起一定的护坡作用,又使水的轮廓自然、明朗;步入水上曲桥,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舒适幸福感涌入心头,结合一些新古典园林的亲水平台,景廊,亭,满足人们亲水、乐水、赏水的天性之外,又为全区的景观画上一笔。

小区特色设计二:欧式华丽的小品——现代与新古典园林元素的结合。欧式造型的景门、景观树池有序排开,英式雕塑小品在园区起到点缀主题作用,极具代表性的简欧喷水神兽、花钵、景柱,结合新古典园林的廊架、亭子等,达到中西文化的巧妙结合,又彰显新时代潮流文化元素在居住区的巧妙运用。

小区特色设计三:植物的丰富配置——绚丽的四季变化。围绕着“生态、绿色”的原则,固首选种植乡土树种,采用乔、灌、地被的种植方式,在竖向上满足植物层次。门口处、中心广场、景廊、亭等处种植彩色、芳香树种,不仅能从视觉、嗅觉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又能柔化硬质建筑,达到景物相融合;为满足居民四季有花可赏,故在主要入口、广场等处种植一些时令草花,形成四季缤纷,美轮美奂的

盛景。

该小区方案设计风格为现代简欧式,时尚现代与新古典主义园林相得益彰,映衬宅邸的尊贵,圈立低调奢华的居住典范。小区采用周边布置式,即建筑围绕中心景观。小区有两个入口,环路贯穿整个小区。欧式建筑设计简洁大方,满足一幢楼一庭院,一处停车位,给人们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也解决了当前停车难的问题。

小区的景观主题为“如意呈祥”预示着小区家家事事如意,户户顺心吉祥。中心广场和水景是全区的主景,恰当的位置,方便整个居住区居民使用。水的多元化处理形式,如跌泉喷水,旱喷等,欧式华丽的小品装扮整个小区,彩色类、芳香类、时令花卉植物错落搭配,使整个小区充满诗情画意,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

主入口广场放置一与整个园区相符的简欧式景墙,两排种植合欢的树池有序排开,具有欧式代表的花钵中植有矮牵牛,海棠花等为花坛又增添一份绚丽,简洁而又不失隆重的入口设计更显小区典雅、高贵、热情。

入口设置喷水跌泉与中心广场处旱喷形成对景,不仅是一处水景,且能营造出水声,能听见“景观的声音”,起到画龙点睛之笔。辅以四季变换的彩色树种如银杏、红枫、红叶石楠等和时令花卉金盏菊、矮牵牛、羽衣甘蓝等,乔、灌、地被的错落有致,各种简洁而又落落大方的欧式景门、花钵、艺术气息浓郁的小品,使整个入口景观获得多元化、多层次的美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沿湖水的走势放置一些景石,即起一定的护坡作用,又使水的轮廓自然、明朗;步入水上曲桥,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舒适幸福感涌入心头,结合一些新古典主义园林的亲水平台、景廊、亭,满足人们亲水、乐水、赏水的天性之外,又为全区的景观画上一笔。

中心广场是居民区重要集聚地,也是核心景观区域。广场上布置旱喷,满足不同时段人们的需要,即发挥了其集散人流作用,又与周围欧式景柱、花钵搭配,形成一个华丽的水景舞台,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增添其景观的情趣。

在小区的幽静处,小型广场布置圆形花架,炎炎夏日为人们起到很好的庇荫作用,寒冷的冬季又能让人们静坐其中,享受阳光的洗礼。花架四面通透,景象不一,具有生活艺术气息的小品在其左右,丰富的景观植物层次,是居民休息、游憩的良好去处。

此处设置一中式景亭,厚重而不失大气,与周边简欧式建筑结合,更显中西文化元素的融合。水的变化动静相宜,岸边的雕塑喷出的水花在水面荡漾开来。水面亭亭玉立的荷花娇羞怒放,水岸石头边的草花种植也恰到好处,色彩斑斓,为园区生物多样性也提供了一份保障。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使用,满足园区四季皆有绿。

两排枫杨行道树采用行列式种植,形成林荫步道,道路两旁的植物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加上其随季节变换造成的景观变迁,给人以视觉上的立体效果。

楼前及楼间植物配置主要用色带花卉如红花酢浆草、葱兰、过路黄等和用金边黄杨、紫叶小檗、龙柏等围合成的绿篱,尽量避免种植悬铃木、合欢、枫杨等高大乔木以免遮挡阳光,让居民在家中也可以享受阳光的沐浴。

吉乐亭:漂浮于水面上,亭子倒影淼淼灵动,临观树影萦绕。

玉泉琼台:圆形广场上设置旱喷,周围摆置若干神兽喷水,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喷泉与平静的湖面相结合,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东渡流饮:此处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可以看到平静的湖面、曲折深远的水系,富有特色的神兽喷水和植物层次的错落有致,此外还设有花坛坐凳等,是景观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

镜水云台:南入口用玻璃景墙起到障景的作用,给人留以想象的空间。景墙配以木质休憩平台,景墙上刻唐诗名句,入秋时节红叶飘落,水碧风清,诗意浓浓,是教导孩童认诗识字和观景的上佳之处。

春澜环碧:此处与吉乐亭形成对景,亦是观景的绝佳之处,花架周围设有花坛,花架上种植葡萄,夏天居民不仅可以再鸟语花香中享受美景,还可以采摘葡萄增加生活的情趣。

叠翠迎宾:在主入口按序布置两排种植合欢的树池,种植时令花卉矮牵牛、金盏菊、羽衣甘蓝等具欧式代表的花钵,层次错落,排列有序,浓烈的氛围显露出小区人们热情好客的一面。

金碧留香:门口处的景观带以草花花池与花钵,巧妙搭配,与广场周围黄色欧式景柱相结合,花色绚烂,香气宜人,给人们以视觉和嗅觉的冲击力。

如意台:该水系设计主题为“如意呈祥”,即水的轮廓酷似一柄如意,宛在水中央。水的尽断处设计一跌泉喷水的平台,赋予小区人们生活事事如意吉祥的美意。

临芳涌翠:该处位于次出入口,即与主入口景象互映,采用一些如紫薇,石榴,木槿等开花树种,结合常绿的大叶女贞,法国冬青等,芬芳斗艳,郁郁葱葱,与主入口相比也毫不逊色。

入口景观:

中山陵的三大杰作 篇6

分别拍摄了《奉安大典》的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与张玉亭,设计了南京中山陵的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吕彦直、铸造了孙中山铜像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这些已经将近淹没在人们记忆中的人物。也将与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80年纪念一起,重新出现在历史的尘埃之上。

1929年的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与中山陵的建造完工,不仅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最为隆重的活动,同时也是一次推动改变中国建筑史、电影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契机。

分别拍摄了《奉安大典》的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与张玉亭,设计了南京中山陵的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吕彦直、铸造了孙中山铜像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这些已经将近淹没在人们记忆中的人物,也将与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80年纪念一起,重新出现在历史的尘埃之上。

杰作一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

1925年,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向全球建筑师悬奖征求陵墓建筑设计图案。当时年仅22岁,名不见经传的留美青年建筑师吕彦直报名应征后,根据《征求陵墓图案条例》的设计要求,参照紫金山地形,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工作,精心绘制出“设计范界略呈一大钟形”的9张设计图和1张祭堂侧视油画,并撰写了约1000字的《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

最后,吕彦直先生凭借一纸简朴、庄重的“自由钟”陵园设计在40多个设计方案中摘得头冠。葬事筹备委员一致认为吕彦直设计方案“简朴坚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决定采用此方案建造陵墓,同时聘请吕彦直为陵墓建筑师,主持绘制建筑详图、选用建筑材料、监工及工程验收等事务。

吕彦直,字仲宜,又字古愚,山东东平人。1894年出生于天津,我国现代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1913年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学习建筑设计。曾师从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参加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校舍的设计。1921年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设计花园洋房。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吕彦直为弘扬民族文化,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受聘为中山陵建筑师后,吕彦直立即忘我地投入工作。为保证施工质量,吕彦直几经周折首先选择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建筑商上海姚新记营造厂作为施工单位。1926年1月15日,中山陵工程开始炸山填上,3月12日举行奠基礼。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施工条件的局限,中山陵的施工速度十分缓慢。施工队伍不仅要面对山地施工的艰难、运输条件的恶劣、贪官污吏的敲诈,还要面临军阀土匪的骚扰抢劫。为加快工程进度,吕彦直不得不奔波于沪宁之间,工程中的每一分部工程的图纸大样与建筑材料都由他亲自审查、修改、准用。

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后,葬事筹备委员会由上海迁至南京,中山陵的工程进度大大加快,已经染病的吕彦直更是不顾个人安危,长期住宿山上,督促施工、一丝不苟。至1929年2月,中山陵的墓室、祭堂基本完成,就在工程即将全部竣工准备验收时,吕彦直却因积劳成疾,于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病逝。同年6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向全国发布第472号褒扬令,称其“学事优良,勇于任事”。翌年,中山陵陵园管理委员会又为吕彦直立纪念碑,石碑上半部为吕彦直半身遗像;由孙中山大理石卧像的作者,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琦制作:下半部为于右任书写的碑文。文曰:“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石碑原安放于中山陵祭堂西南角的休息室内。

值得指出的是,在当时西方文化肆虐,民族建筑面临湮没的时候,中山陵这一由中国建筑师吕彦直第一次规划设计的大型建筑组群获得成功,对于运用民族形式进行新建筑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以中山陵为起点,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中西合壁形式的建筑,形成我国现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杰作二黎民伟与张玉亭的两部《奉安大典》

关于孙中山奉安大典,中国电影史上的两位伟大先驱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用胶片记载1929年6月1日这个漫长的一天,使之永载史册。黎民伟先生拍摄了《奉安大典》,中国早期影坛的奇人——张玉亭先生拍摄了《奉安大典》。

黎民伟,1893年出生,早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组织了香港第一个话剧团体“清平乐”,同时黎民伟以演戏为掩护参与筹备了广州黄花岗起义。从1921年起,黎民伟就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1921年起,黎民伟用摄影机记下了中山先生与国民革命的许多珍贵历史镜头。包括《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先生为滇军干部学校举行开幕礼》、《孙中山先生北上》、《黄花岗》等影片。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黎民伟扛着摄影机前往战火纷飞的前线,拍摄了新闻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孙中山先生为褒奖黎民伟的贡献,亲笔题赠“天下为公”四字。这四个大字至今还刻在南京中山陵的正门上。

1929年黎民伟满怀悲痛的心情拍摄了纪录片《奉安大典》,这部惟一完整保存并传世的“奉安大典”纪录片,至今仍在全球各地的孙中山纪念场所播放。影片以新闻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奉安大典的整个过程,结构完整而流畅,人物及场景的拍摄丰满真实,体现了全国民众隆重而悲壮地送别中山先生灵柩的场面。其中对于悲伤的孙夫人宋慶龄的拍摄与刻画尤为突出。

除了比较熟悉的黎民伟先生拍摄的《奉安大典》外,一部同样难得珍贵的纪录中山先生奉安全程的《奉安大典》却常常不为人知,它的拍摄者就是张玉亭先生。张玉亭1900年出生于天津,早年在法国百代公司驻津办事处制作电影。1925年,中山先生从广州北上北京,当时已经是独立制片人的张玉亭出于对中山先生的敬仰,决定跟拍中山先生在北京的新闻纪录片,用电影镜头记录下了一代伟人生命最后的日子。

1929年,国民政府准备筹办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张玉亭再度申请随行拍摄新闻纪录片。张玉亭拍摄的《奉安大典》,用细腻的现实主义手法拍摄了灵柩从北京香山移灵南京的全过程,张玉亭强忍悲痛一直随行拍摄直至南京,记录了从北平到南京灵柩一路走过,全国军民沉痛哀悼中山先生的过程。6月1日,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当灵榇拾向陵前上台阶时,张玉亭及助手被告知止步,他们遂换用望远镜头跟进,以灵榇在镜头里渐至消失,作为该片结尾。

《奉安大典》之后,张玉亭又拍摄了《宋哲元双十阅兵》、《傅作义守涿州》、《喜峰口战役》等抗日爱国纪录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及汉奸多次威逼利诱张玉亭交出《奉安大典》的原始底片,但都遭到拒绝。终于到了1942年7月,恼羞成怒的日寇汉奸强行关押了张玉亭,并将《奉安大典》等影片掠走。至今,这部被日寇掠走的

珍贵纪录片仍踪迹杏然。

杰作三梅屋庄吉赠送孙中山铜像

在南京中山陵藏经楼前,树立着一尊栩栩如生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中山先生的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似乎正在精神奕奕地面对大众演讲。铸造这尊铜像的人就是孙中山先生同生死、共患难的日本友人,中国人民的朋友梅屋庄吉先生,1929年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前为纪念中山先生而铸造了这尊铜像。

梅屋庄吉,孙,中山的日本友人,出身于日本长崎市西滨町一个商人家庭,早年在新加坡与香港开设照相馆。1895年1月,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在香港相识,并且成为了知己,在听完孙中山讲述反清革命与复兴亚洲的计划后,梅屋庄吉深刻认识了孙中山追求人类博爱的理想,梅屋庄吉承诺孙中山:“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从此以后梅屋庄吉开始长年资助孙中山与同盟会募集资金。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梅屋庄吉负债捐款资助一支医疗队,赶赴中国参加革命军的战场救护。他还派出摄影师荻屋坚藏到武昌拍摄影片和照片,留下了颇为宝贵的辛亥革命的镜头。梅屋庄吉夫妇还促成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事,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礼就是在梅屋庄吉的家中举行的。

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后,梅屋庄吉经反复考虑,决定铸造七尊孙中山铜像分别立于日本和中国各地。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这尊孙中山铜像将立于南京,以缅怀(中华)民国之先觉者孙中山的伟大人格和功绩,安抚英灵,报答明治二十八年(1894年)于香港握手以来,结盟30年的故友。”梅屋庄吉聘请了日本著名雕刻家牧田祥哉设计、委托日本第一流的铜像铸造师被原金作铸造了四尊孙中山铜像。由于费用庞大,梅屋庄吉甚至还动用了妻女的首饰和嫁妆。

1929年2月28日,梅屋庆吉亲自护送四尊孙中山铜像来华。同年6月1日,梅屋庆吉与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犬养毅、头山满、营野长知、平山周、山田纯三郎、古岛一雄、菊池良一、宫崎滔天夫人、宫崎龙介等80余人应邀来华参加奉安大典。

四尊铜像也分別赠南京、广州、黄埔军校和孙中山故居(1938年移往澳门)。

由于梅屋庄吉鲜明的亲华态度,引起日本军部对他的仇恨。1933年,东京宪兵队本部曾两次传讯梅屋。出狱后,梅屋庄吉仍致信给日本外相广田弘毅,表示“实现中日亲善,是我多年的夙愿,也是故友孙中山的遗嘱,终日苦思其实现”。一年后梅屋庄吉在日本病逝。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7

关键词:泮庐,水乡景色,民居,园林,设计借鉴

历史,涵盖了今天、昨天与明天。今天有昨日留下的痕迹,也对明天留下发展的空间。我们在创造新建筑的同时,也会对传统建筑进行梳理,这里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对历史建筑,特别是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修葺,还其原貌;二是从传统历史建筑中寻找创作的因素,包括建筑语言符号的直接借鉴运用和提炼总结后的间接运用。

近年来,我们在对传统民居、园林建筑做大量调研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也在建筑创作实践中融入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进行探求。民居建筑具有极强的地域特点和地方风貌,体现着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现代建筑借鉴历史建筑设计经验,从历史建筑中取其精华,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

水乡构思巧用水源

中山泮庐位于当地五桂山镇桂南村翠山公路北侧,离中山市城区较远,为城郊之地。相对于城区,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南侧山脉昂首向天,形如青龙飞天;北侧山脉俯首向地,犹如白虎咆哮之状;东侧山脉顶部平整,两端微微上翘,仿佛古代宰相官帽。近处不远,溪流穿行,有着原生态的叠石落水以及茂密竹林,自然环境优美。但居住区用地较为平坦,高差约2m,除边缘有原生态竹林及少量大树外,用地内为杂草和低矮灌木丛。踏勘地形时,一条在用地边角穿越的大约宽深500×400mm的小渠引起我们的注意,渠虽不大,但水流速颇快,了解后得知,渠水源自附近水库,一年四季不会断流,巧用水源定能增添住区特色。

古代营建家园,首要是聚居环境选址,常择居山水之间。现代住区设计,对于建筑师来说,地块大多已定,所以,营造幽雅舒适的聚居环境,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泮庐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应充分利用山、水、林之空间环境优势,在自然山川溪水、竹林睡莲的映衬下,体现素雅、幽静、轻灵的感觉,给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印象。创造与环境优势相适应的住区园林景观和居住建筑形象,将住宅环境融入到周边自然景观环境之中,形成建筑与园林有机结合之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

广东番禺、南海、顺德、中山等地区地处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人文特色、自然形态与人工聚落环境极为和谐的水乡风貌。营造出了具有亚热带地区气候特征和珠三角地理特征的地域水乡聚落。

江南水乡沿河聚居风光早已被大家熟悉与认同,其实岭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也随处可见。古村四周古榕参天,河道驳岸与古桥、书院、古民居、古牌坊、祠堂等古建筑群及参天古榕形成多层次、疏密有序的岭南水乡空间格局。过去河涌水道是水乡居民联系外界的主要通道,岭南水乡的河道空间沿岸通过驳岸、水埠、建筑、植物等要素,令沿河景观空间富于变化。

河道驳岸最能体现古村的空间格局和自然景象,两旁筑有红砂岩或麻石铺砌的驳岸,驳岸与水面一起组成空间景观形象,规整式驳岸常用麻石、红砂岩、毛石、砖等砌筑而成,大面积的运用通常能产生细腻而均匀的纹理,它与水界面交接形成的岸线比较笔直,剖面通常是垂直或陡坡交接。每隔一段有小埠头连通门巷,也有河道一侧是与其平行麻石铺砌的临河步道。跨越河涌的桥梁之间相互衬映,桥头空间开阔,伴有涌旁榕树形成荫凉的休憩空间。壁桥流水,耙巷深院,灰墙树影,烟波缭绕,如同一幅清淡的岭南水乡画卷。

泮庐四周有连绵环绕的群山,创造地块的水景以及水景形态成为首要问题。水乡河涌穿越村落的环境形态给人带来难以忘怀的情感,说明水乡河涌景观之魅力所在。历史村落的水乡河涌是自然形成的,现住区地块要做成河涌景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而流经地块的小水渠水源则用上了派场。规划总体布局以水渠为骨架,中心景区局部扩大水面为池,渠水从东北处流入,而后分成多股水渠穿越地块从西北处汇合流向北面的河溪,以求渠水的流动性,景观的丰富性和可观性。

泮水庐屋别有风韵

中国水墨画中青山翠竹、碧水环绕下的粉墙黛瓦,老翁树下斗棋,孩童追逐嬉戏,那是一幅多么令人为之倾心的住居景致。泮庐地处的中山五桂山,规划为生态保护区,建筑层高控制不得超过11m。乡野郊外的环境和规划建筑的控高,非常适合中式风格的居住建筑。中国古代根据生产劳作习俗形成“在野曰庐,在邑曰里”的居住模式,庐建在田野。泮庐地处郊野,四周农田乡居为伴,故中山泮庐住区采用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和园林手法,突出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韵味,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的整体协调性,其包括住宅内部的整体性和住宅与园林之间的整体性,使建筑与园林形成不可分隔的一个整体。建筑单体布局通过小院、天井、庭园的布置,体现岭南的地方特色。同时吸收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形成宁静、幽深、高雅、舒适的院落空间环境。色彩方面以粉墙为基调,配以深灰色的瓦顶,装饰多为木纹本色,褐色的梁柱和栏杆,衬以白墙与灰色的门洞漏窗,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与周围绿色的树木相互衬托,相得益彰,自然和谐。在园林方面,住区纵向以绿轴为主,横向以水轴为主。建筑三五成群、夹溪筑屋,形成前路后水的水乡格局。并借渠水优势,沿岸设置拱桥、游廊、亭榭,做成山、林、竹、水、桥、家相融的景观,为居民提供优美的休闲步行游憩场所。

传统水乡民居,由于是各户自家营建,每户面积、层高、造型都有所不同,因而能形成丰富变化、错落有致的建筑外观效果。现代住区单一户型的排列组合,势必造成较为单调的建筑形象。泮庐各户型在平面、立面确定后,将各户型打散后再进行联排组合,避免单一户型组合后的单调感。而对于相同联排组合的小户型,在设计时就预先考虑其高低错落、前后凹凸的外观造型,形成拼接后也能达到预期之目的。

檐廊、敞厅是岭南民居与园林建筑常用的手法。上个世纪60、70年代广州新建筑采用首层架空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像当时广州东方宾馆、矿泉客舍的支柱层的处理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泮庐会所采用首层部分架空的方式,使建筑具有实虚对比之感,又将会所内庭空间与建筑外部环境景观相连,形成景观交融,扩大视觉空间范围。会所架空层以池水与外部空间相隔,池岸保留的原有树木与园林亭榭建筑互为借景,造园面积不大,但有景可观。

泮庐住区设计重在建筑与环境共生与互动,园林设计形式多样,倡导清雅、灵动、幽静的文化氛围。取江南园林之象,融岭南园林之魂,利用溪流的活水、环绕的青山、天然的竹林、地貌的高差等,创造一个环境幽雅、空气质高的现代住区。

园林造景宜居清雅

无论是水乡环境还是山村风貌,其特色在于由建筑与环境所共同组成的空间格局,而并非单一的建筑形态。规划设计不能只是解决建筑的平面布置、外观造型、建筑朝向与间距、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必须将建筑组群形成后的空间环境格局形态放在首要位置。室外空间环境的舒适与氛围建立对于营造文化品位与格调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规划设计要重视现状环境利用和住居环境重塑。

由于岭南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岭南人喜欢户外生活,居住场所常选择既生活方便而又景色优美的环境。钟情于自然山水,享乐于自然环境,是岭南人的一种生活追求。过去岭南私园在选址与布局方面,大多结合自然环境,追求或者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色。岭南造园大多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将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之一部分,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清人俞洵庆评价广州海山仙馆园林时道:“然潘园之胜,为有真水真山,不徒以有楼阁华整,花木繁缛称也。”当年海山仙馆之所以能尽情发挥景物配置之妙,相信与当时的优越环境有关。

泮庐住区地块北面是农田菜地,地势较低,交界为陡坡密林。规划设计对地块边缘陡坡上的原生态竹林和树木给于保留,形成由天然植被下的住区外环境屏障,并修筑小径步道穿越林间,同时在坡顶还筑有凉亭、览台,可远眺山峦近观田野,增添自然山野之趣。

而在住区内则突出中国传统水乡景观文化特色,借鉴传统水乡格局和园林景观手法,来营造住区的公共园林景观和环境景观。以带状水系公共绿化系统为主导,插入点状的住户私园,形成面状的绿地形态,住户私园通过水系来组成开放性的景观,一方面创造丰富多变、步移景异的户外休闲空间,另一方面亦使更多的住户具有良好的景致朝向,丰富窗外视觉效果并致力营造出层次丰富、充满生机的区域景观。

岭南园林造园常利用自然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利用水网体系来造园。像广东揭阳的滘墘小河两旁临水庭院建筑,组合灵活,外观丰富多样,充分利用水面,把河道作为建筑物的景色。其宅居书斋庭园围墙建有亭榭,亭榭的一部分伸出墙面之外、并置于小河水面之上,人坐亭中,既可见到墙外河面水景,同时又可欣赏墙内庭园风光,在书斋读书之余,来到亭中稍事休息,可使精神焕然一新。临界界面交融法是岭南造园借助于外部景色的手法的主要形式之一,造园时在宅园与外界交接处,利用环境景观最好的面向采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岭南园林常用的方法就是借用水面,水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平坦开阔,视野宽广。而且还将厅堂作为界面,在园内可观赏园外风光,而园外观看园林建筑,因造型之优美更显得园林的魅力。像广州小画舫斋、揭阳滘墘沿河宅园是利用河面景色,广东澄海西塘、东莞可园是利用水塘、湖面景色,借用园外景色,通过园内园外的共同组景,来扩大园林空间。传统沿河民居和园林造园手法也借鉴在泮庐建筑设计中,对扩大住户庭院空间的交融渗透起着良好的作用。

在住居庭院空间处理上,通常的空间特征是封闭的内收型,主要为庭院内部景观。所以在景观组织上,特别是在视线组织上,采用渗透、开敞的临界界面交融手法,使住居庭院借助院外景色,把院外景色组织到园内来,将院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空间的扩散感。而住区园林景观,同样通过水面分隔,看到住居开敞庭院内亭榭、船舫、廊桥等园林建筑小品,从而达到园林空间的丰富层次。

水埠是河岸与水面发生联系的驿站,它具有汲水、洗涤、登临、装卸、停泊等功能,通过水埠,河与街巷民居有了更进一步的联系,形成水陆转换的空间统一体。泮庐住居后院围墙开门筑有水埠步级通向水渠,有的还建有水榭美人靠观景,虽然失去以往河涌水埠的功能含义,但水乡的特色景观却再现眼前,伴随着人们今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陆琦,潘莹.珠江三角洲聚落形态[J].南方建筑,2009(6):61-67.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8

1 假山置石在园林中的功能与作用

1.1 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在以山为主景或以山石为驳岸水池做主景的园林中, 假山处在主景位置, 整个园子的地形骨架起伏曲折, 皆以此为基础来变化, 这种设计手法在北方园林中显得大气蓬勃, 而在南方园林中则显得隽秀而灵动。

1.2 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假山在园林空间的划分和组织中, 在障景、对景、背景、柜景、夹景等景观设计手法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型园林空间来讲, 为避免空旷、单调, 多借山石把单一的空间分隔成几个较小空间, 相较于建筑墙垣来分隔空间, 更符合全园气氛, 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园林对于诗情画意的表达。

由于山石有划分空间的作用, 在园林中常采用将山石当作院墙的处理方法, 如依山建筑的园林, 可部分运用建筑围墙, 部分运用较为陡峻的山坡或峭壁共同围合庭院空间, 即使无天然地形可为利用, 也可以以人工堆墙的山石作为界面而与建筑相配合共同形成庭院空间。北海的濠濮间, 其主要庭院空间位于建筑之北, 除南面很短的一段以建筑作为屏障外, 其余均以人工堆筑的山石为界面而形成不规则平面的庭院空间, 自然情趣极为浓郁。

1.3 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的陪衬建筑

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 园林小品的样式、种类、材质方面都有了广泛的选择余地, 但运用山石作为园林小品这一手法却始终保留着。

山坡散石也是山石点缀园景的一种, 这种布置方法要求有主次呼应, 像在山野中露出的自然石一样, 给人们一种逼真的艺术感觉。佛山梁园群石就是运用这种布局手法, 平缓起伏的地势散布石组和灌丛, 配合较大型的石峰为组景, 相顾盼的次峰作陪衬, 达到组织空间、美化庭园的作用。

1.4 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

追求自然曲折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之一, 几乎贯穿于古园建造手法的一切方面, 传统园林中的水池一般都采取不规则的形状, 不仅如此, 连池岩处理也苛求曲线而忌平直, 为此多以山石做成驳岸, 这样可以使园林中的山与水结合得更加和谐自然。

1.5 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和器设

在中国传统园林之中, 石制的装饰并非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有专为造型所用的, 如狮子林的众多“狮子”;但有些却有它们的实际作用, 如山坡上摆设的石桌、石椅、石栏、石榻, 院落放置的假山障景, 这些既不怕风吹日晒, 也不怕风霜雨雪, 长期保持其观赏效果。

利用山石可以起到类似影壁般阻挡视线的作用, 这样的山石称之为石屏风。中国人多求含蓄幽深的表达方式, 这种石屏风处处可见, 如北京故宫乾隆花园初堂庭院, 虽属园内的一个局部小院, 但也在入口处设置了用以起遮挡视线作用的石屏风, 使其内部变得神秘, 引人一探。

假山与置石的功能都是和造景密切结合的, 它们可以因高就低, 随时赋形。山石与园林中其它组成因素诸如建筑、园路、广场、植物等组成各式各样的园景, 使人工建筑物和构筑物自然化, 减少建筑物某些平板、生硬的线条, 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 通过假山和山石的过渡使自然山水园的环境更加和谐。

2 掇山置石的设计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 山石是联络景物组织空间不可缺少的中间介质, 叠石造山对园林环境的艺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不但作为建筑庭院或是景区空间的点缀物, 而且在园林中常作为主体, 成为景区的中心景象。

2.1 山水结合共同形成组群

山石是园林的骨架, 水是园林的血液, 两套系统关系密切, 只有山水关系处理极佳的园林才能称之为历史名园。北方名园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是一座半人工的自然山水庭园。颐和园的万寿山从金元到清代建清漪园以前一直未能成为风景名胜, 其原因一个是山自身条件, 一个就是山与湖的位置, 十里平坦的湖面是东西短而南北狭长的水面, 东面只到圆静寺, 寺右即瓮山的西半部, 寺左即瓮山东半部, 是一片田畴, 显然山与湖尚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通过水面山体的改造, 使原来的万寿山半面临水变为全面对湖, 并将湖水沿万寿山西北麓延伸, 呈趋于环抱之势, 构成“秀水明山抱复回, 风流文采胜蓬莱”的佳境。

2.2 充分运用园内外自然景观以期混假于真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假山, 虽是假的, 却贵在假中有真, 因此, 堆石堆山时, 应以美的“真山形”为仿效对象, 这样的假山就达到了“俨然佳山”的效果。计成的《园冶》中也提到, 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 掇石叠山才能“做假成真”, 使假山具有真山的形态和气韵, 使人“莫知山假”, 感到“似有野致”, 如同自然原生态之美。计成的这类观点, 早已成为园林美学的生态品评标准。

2.3 注重“三远”做到步移景异

三远即高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深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平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掇山在处理主次关系时, 必须结合“三远”理论来安排。成功的山石景观应做出近看如此, 远看又如此, 每远每异, 山正面如此, 侧面又如此, 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才能做到山形步步移, 山体面面观。

2.4 寓情于山石抒发胸中情感

假山与置石的设置与造景密不可分, 它们的作用也因园林各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无论假山、置石, 还是蹬道、石桌等, 都给中国传统园林增加了野趣, 在那四周围合的狭小空间内重现大自然的山水效果, 这也是山石赋予中国传统园林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晶晶.浅析故宫御花园的假山[J].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2009, 12.

[2]刘彦红, 刘永东, 龚志龙.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收与放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 2004, 8.

[3]黄雯睿, 魏胜林, 仲笑林等.苏州古典园林叠石艺术刍议[J].安徽农业科技, 2009, 10.

[4]罗列.观赏石浅谈[J].广东园林, 1981, 4.

[5]孟兆祯.掇山之相石、结体与水景[J].古典园林技术, 1991, 2.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9

战国中山国有“神秘王国”之称, 处河北中部, 具有战国时期的文化特征, 通过对中山国服饰文化的研究, 便于更好的研究河北古代中部区域传统服饰文化特点, 进而探寻东方传统美学意蕴中的燕赵服饰之美。

二、历史文化概述

1.地域背景

鲜虞族是一个迁居民族, 战国时期与周围相互入侵频繁, 处河北北部戎狄部族杂处交融, 文化上不仅表现为华夏与戎狄族的融合, 也表现为不同服饰风俗在戎狄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鲜虞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其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为游牧和狩猎。宗教信仰上战国中山国具有同华夏国家一样的祭拜上帝祖先的宗教习俗。

中山国是一个“千乘之国”, 战争环境对服饰的影响比较大, 服饰特点鲜明。生活中饮食、服饰等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阶级性, 因非周王室宗亲, 历史相对短暂, 史籍上记载并不多, 遗迹湮没于地下, 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 导致它成为一个“神秘王国”。

2.社会生活与服饰

中山国社会生活与服饰的关系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服饰材质与造型方面。

首先, 中山国所处区域是山区丘陵地带, 且地处北方, 冬季气候较为寒冷, 狩猎是鲜虞族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一, 皮革材料成为必需的服饰原料, 皮革制品种类很多, 一般皮革被加工成各式各样、宽窄不同的革带、皮甲和皮革片, 然后被制作成衣服等各种物品。

其次, 中山国种麻采桑的农耕生活使得服装服饰的原料麻和丝广泛运用, 根据考古文献的记载春秋战国之时中山之地的麻制品己经相当可观;中山王墓出土了大量的麻制品, 出土宴乐狩猎纹凸铸铜盖豆上有采桑图, 其上显示头梳牛角髻和长辫的中山女子桑树上采桑叶的场景, 说明中山之人也早已从事采桑养蚕的生产。这种以狩猎、种麻、采桑为主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服饰的原料, 中山国皮革, 麻, 丝为主要服饰品原料。

第三, 中山国是一个“千乘之国”, 战国的战乱环境对服装产生了很大影响, 服装款式相对利于活动, 男女服装款式上差别相对较小, 有一定的中性化风格特点。

三、战国中山国服饰特征

1.服饰类别

春秋战国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一重要时期, 中山国服饰有很强阶级属性, 主要分官员士大夫、平民武士、民间艺人, 女性及儿童几个阶层服饰。

中山国服饰具有融合性, 武士阶层服饰带有北方民族风格, 属于胡服一种形式, 官员士大夫服饰有较明显的华夏 (中原地区) 风格, 普通平民或奴仆的服饰并非深衣, 因劳动需要发展成一种功能性极强的极其简单样式, 妇女服装形制主要是长袍和深衣, 与男性服装差异不大, 也带有华夏文化特征。

中山国服饰总体分深衣和胡服两大类。服饰材料更加精细, 出现多种服饰装饰工艺, 服装款式丰富多样, 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 乐人有戴风兜帽, 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 猎人衣裤多扎得紧, 还有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襞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2.服饰风格

(1) 配饰风格

战国初期中山国的配饰中发现螺旋形金耳环、有柄小铜镜、金饰牌等配饰, 螺旋形金耳环是源于商代西北方的耳饰, 这种继承性和延续性反映了鲜虞族配饰的北方民族风格, 金和铜的材质体现的是一种雍容华贵的部族文化。在战国中期以后, 中山国的装饰风格有了改变, 不再是以金和铜作为配饰的主要原料, 而是转变为玉石为主, 在佩玉上书写吉样和避邪祝语的习俗表现了中原崇玉的观念, 装饰风格更多的同中原地区相似, 这与鲜虞族与中原礼制文化交融有很大关系, 展现一种清雅、礼制文化。

(2) 服装风格

中山国服装风格与民族地域性、阶级性极相关。为适应地域环境呈现不同风格, 不同阶级服装特点有显著区别, 高贵阶层服装的面料、款式十分考究, 表现雍容华贵, 平民服装仅满足基本功能, 风格表现较弱。中山国服装风格从整体看是体现北方戎狄部族与中原服饰习俗相融合的特点。武士服装短小、灵活, 有较强战争功能, 具明显北方戎狄风格。中山国深衣服饰兼容民族与华夏风格。深衣服饰与中山国地方习俗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中性化风格。平民和民间艺人的服饰非常简洁。

(3) 中山国服饰形制特征

中山国武士服饰为短小精悍, 披发左祍, 带有强烈的北方民族之风。上层统治者及其身边侍从人员服饰有强烈的中原汉族华夏风范, 服饰华丽, 深衣广袖。中山之地平民和奴仆等普通劳动者服饰呈现出因陋就简, 便于劳动的着装特点, 并且冠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山国的女性服饰兼容本民族服饰传统又深受中原华夏服饰的影响, 有方格纹的长袍和华夏汉化的深衣两种式样, 喜欢配饰, 发式自由多样。

四、中山国服饰文化内涵及典型特点创新

1.区域典型文化特征

对中山国各阶层服饰的梳理及对比研究, 中山国区域服饰文化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融合性, 民族性典型特征, 武士服装体现出一种狄戎民族风格。上层人物体现出中原汉族风格, 平民、奴仆因地位阶层较低, 风格特征不明显。女性服饰即受带有狄戎民族风格又受到汉族风格影响。中山国服饰具有独特的服饰形制及装饰工艺特点, 体现区域山地游牧、平原农耕社会文明相结合, 服饰文化具有少数名族为主导, 兼具中原汉族服饰特点, 等级鲜明的文化特征。

2.服饰文化内涵表征

中山国服饰文化独特, 主要体现在乐于游艺、男女无别、尚武尚勇文化方面。

从出土人俑发现中山国的服饰形制中较大胆的运用不同质料进行拼接, 以此来获得色彩上的对比。服饰图案装饰有较复杂的卷云纹样, 纹样颜色有黑和红色的对比。杂技俑、唱俑等通过奇异鲜丽的服饰, 哗众取众的动作反映出宫廷演艺角色服饰形象特征。此服饰、生活上的综合状态反映了中山之地生活追求其乐融融, 多彩奢华的文化涵义。

中山国武士服饰中能反应中山国对尚武文化的推崇。服饰形制偏于运动, 衣长短到臀部, 利于腿部灵活走动, 窄袖紧口, 便于手部灵活运动, 显示干练, 不拖沓。腰部系宽腰带, 腰带能让腰部更加贴体, 也利于运动。不仅在武士服装中有体现, 女性、平民服饰形制中也都是偏向运动感服饰, 营造出灵活、活泼的整体形象。

男女无别是中山服饰特色, 出土器物纹饰中常有采桑织布、狩猎骑射、水路攻占、赏舞宴乐场景, 其男女服饰通常相似、形制相同, 更有一些弓射、狩猎等有女子参与, 中山女子这种喜爱射猎的强悍之风, 反映出男女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差异性较小, 在中原汉族华夏国家中不多见。出土陶俑中男女性服饰形制深衣为主, 没有刻意的男女分别, 比较中性。

3.典型元素现代设计

中山国服饰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服装图案和装饰是中山国服饰文化的出新之处, 用到现代服装中去。交领元素是中山国服饰造型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男女服饰中都出现了交领元素, 交领的位置高低变化, 既蕴含一种随性、利落的感觉, 以衣领交叉形态显示休闲、平淡风格。又能表现性格妩媚的特征。另外利用拼接可以营造局部的变化, 起到强调的作用。现代服装中的交领元素, 也可用流畅的线条交叉带来朴素平易感。深衣结构特色作为表现靓点, 以斜裁不对称的设计, 利用斜向纱线的变形表现底摆等都是可用的价值元素。

五、结语

战国中山国自身发展中继承和创造了民族的文化, 形成本民族的文化精神, 在服饰文化表现中独具特色, 作为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寄托了此地域民族的审美取向与精神诉求, 是中国古代服饰、河北服饰文化重要一部分, 为现代设计及文化创新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吕苏生.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2]何艳杰.鲜虞中山国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M].文物出版社, 2005.

[4]韩兵, 孟祥三.浅析先秦时期服饰材料与加工工具[J].山东纺织经济, 2011 (05) .

[5]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D].郑州大学, 2003.

[6]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64-1965年燕下都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 1965.

[7]石家庄地区文物研究所.河北新乐县中同村战国墓[J].考古, 1984 (11) .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10

中山市岐江开启桥横跨岐江水道,东接孙文西路与长堤路平交,西与西堤路平交后接富华道,开启桥采用三跨垂直提升式(机械卷扬提升)开启,全桥75 m。开启桥桥跨活动梁长33.8 m,宽32.0 m,重526 t,开启行程7.50 m(见图1)。

2 开启桥提升设备组成及原理概述

2.1 提升机构

活动梁由4台卷扬机操纵升降。卷扬机安装在活动梁两端的塔楼内,卷扬机采用能满足塔楼结构安装空间的布置形式,电机及行星减速器采用内藏于卷筒内的布置形式,卷扬机重量轻、结构紧凑。每个卷筒上绕过多根钢丝绳,一端悬吊钢梁,另一端悬吊平衡重。全桥有4套平衡重,分别置于4座塔楼内。4套平衡重共平衡活动梁重量的95%,剩余的重量是使活动梁能落在支座上;4座塔楼间的卷筒则采用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选用附带轴角编码器供交流变频调速装置测转速用,尾部带制动器。行星减速器选用总减速比415,三级减速,高速轴许用功率30 kW(工作级别M5)。卷筒组由卷筒、挡板、轴承座等组成,卷筒为整体铸钢件,其表面均布多根绳槽,依靠钢丝绳与卷筒绳槽的摩擦力来传递驱动力矩。驱动力所需要克服的各种阻力包括:活动梁与平衡重之间的5%不平衡重量、风雪载荷、钢丝绳的刚性阻力和机构本身的摩擦阻力等。

2.2 电气系统

本机电气系统由电源控制系统、提升机构、电动栏杆警示灯及安全报警装置组成。采用交流380 V,50 Hz三相五线制供电。在操作室内设有操作台,4台起升变频柜放置在4座塔楼中,电源PLC主站柜和PLC从站柜分别放置在桥两边。司机室设有控制按钮和人机界面,用电缆将操作台和电气柜连接起来,构成整套电气系统。整机功率约为150 kW。

1)电源系统。

总进线电缆(YCW3×95+2×35)进入电源PLC主站柜供电,进线先通过柜中的总断路器QF,再经过总接触器KM,然后向整套机构供电。其中电源PLC主站柜直接向本岸的2台起升变频柜供电,电源PLC主站柜再通过过江电缆向PLC副站柜供电,然后由PLC副站柜向本岸的2台起升变频柜供电。操作室操作台设置有启动、停止按钮,操台上还设置有电压表用来监测机构电压情况,用1SA转换开关来选择查看任意三相间的电压,当供电电压在380 V±10%内波动时,允许机构工作。通过操作台上设置的人机界面,可以监控整个机构。

整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是PLC,本机采用双PLC组网通信的控制方式,PLC主站放置在电源PLC主站控制柜中,PLC从站放置在PLC从站控制柜中,2个PLC主从站之间通过过江通讯电缆连接,实现双PLC通讯。PLC主站、从站分别接收操作台控制信号及两岸机构的限位开关信号,并且根据信号发出相应的工作指令。4台变频器通过双绞线与PLC连接,进行通讯。4台卷扬机的端部分别安装有旋转编码器,这4个旋转编码器也通过双绞线与PLC连接。该控制系统配有测长装置开度仪来保证4个吊点的同步升降,以保证4台卷扬机同步精度。

2)提升系统。

吊点起升变频柜分别放置在各塔楼内,柜内装有断路器、进线断路器、起升变频器及制动单元等。在提升电动机轴端部安装有旋转编码器,该编码器与起升变频器相连,以保证控制精度要求。电动机速度回零时,电动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这部分能量通过变频器制动单元经制动电阻发热消耗掉。提升机构的停止,采用先电气减速再机械制动的方式,机械制动为电力液压推杆方式,机构能安全停止。

3)提升到位锁定机构。

整个开启桥提升到位后,碰撞上限行程开关,上限行程开关发出信号给PLC,PLC发出指令使开启桥停止上升,同时驱动4个锁定电动机,伸出锁定机构将开启桥固定住,当锁定机构延伸到位后,碰撞锁定到位限位开关,则锁定电动机停止工作;当开启桥要下降时,PLC发出指令驱动4个锁定电动机,收缩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收缩到位后,碰撞打开锁定限位开关,则锁定电动机停止工作,此时开启桥可以下降。

4)电动栏杆警示灯系统。

当开启桥要提升时,桥面红灯亮、警示蜂鸣器工作,电动栏杆延伸关闭桥面,当碰撞到栏杆关闭到位限位开关后,栏杆停止,阻止桥面通行。当开启桥提升到位,并且锁定好后,解除警示灯和蜂鸣器工作,通航信号亮,等待通航的船只可以通航。当开启桥要下降时,通航信号灯灭,停航信号灯工作,当开启桥落下至桥墩后,机构停止工作,电动栏杆打开,桥面绿灯亮,碰撞到电动栏杆打开到位限位开关后,电动栏杆停止,此时桥面恢复通行。

5)安全报警系统。

在司机室装有人机界面、警示蜂鸣器报警显示装置。司机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及时了解机构的运行和故障情况。

2.3 上锁定机构

当活动梁升到最高位置,平衡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为保证活动梁不会因提升机制动装置失灵而下落,设置了上锁定。它由电动推杆机构、锁舌、支座等组成。当平衡重落到最低位置时,锁舌能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自动伸出插入到塔楼的上锁定锁座中去,使平衡重不能随意上升或下降,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当平衡重上升或下降时,需先操纵锁定装置将锁舌缩回。

上锁定装置的动作与活动梁的升降由电气系统实行联锁,锁舌未缩回,平衡重不能升降且落到位时,只有锁舌伸出后才能发出信号,允许船只过桥。

2.4 下锁定机构

由于活动梁的95%重量由平衡重平衡,因此活动梁作用在钢梁支座上的压力很少,故采用下锁定装置给活动梁一个附加力,将其稳定的压在支座上,使得车辆通过时的动载不会引起活动梁振颤。下锁定装置共有4个,装在活动桥跨的4个端点处。

活动梁落位后,由电机带动减速器使螺杆旋转,驱动螺母压缩弹簧推动锁舌向左伸出,直到锁舌的斜面与下锁座压紧,锁舌停止向左运动,此时螺母继续左移,将弹簧压缩至规定压缩量后电机停止工作。用锁舌对下锁座的垂直分力使活动梁能压紧在钢梁支座上,以减少车辆载荷所引起的桥梁振动。

3 开启桥提升设备工作过程

开启桥的操纵台在4座塔楼内各设1套,可根据需要指定任一侧为主操纵,另一侧只作为紧急停车用。同一侧两塔楼各设1台升降梯以方便工作人员上下。当接到需要开启活动梁的通知后,操纵人员发出禁止车辆行人通过的声光信号,待活动梁上无车辆行人后,按如下顺序操作:

1)关闭两端路栅;2)下锁定装置开锁;3)提升机构制动器打开,提升机构提升活动桥跨至规定高度后停止;4)上锁定装置闭锁。

至此提升过程完成,然后发出声光信号允许桥下船只通航。关闭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活动桥跨的提升和下降的过程均只需72 s。

4 结语

本次设计将PLC技术应用于开启桥的自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启桥提升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可编程性及可扩展性。各个提升设备与主桥及活动梁之间接口预埋件的精准预埋也是开启桥提升控制系统安全实施的重要方面。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开启桥提升系统设备组成及原理的介绍,阐述了开启桥提升过程全自动化管理的设计思路,并对部分细节作了详细概述,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开启桥,提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周.PLC技术与应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24.

[2][美]菲茨杰拉德.电机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7-18.

中山陵和“奉安大典”的另类表达 篇11

中山陵这个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是由山东东平人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吕彦直,字仲宜,1894年生于天津,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于1913年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受到美国建筑师墨菲的指导,1921年归国。1925年9月27日,由他设计的自由钟形图案在四十多份应征稿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头等奖。评委有画家王一亭、雕刻家李金发、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德国建筑大师朴斯。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份图纸“简朴典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因而吕彦直被聘为中山陵的建筑师,主持设计建设详图及监工事务。1926年,他又设计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碑。1929年3月18日,这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五岁。

国人对于共和缔造者孙中山的敬仰是基本一致的,但对中山陵的建筑和“奉安大典”当时也有些另类表达。对于此举进行“腹诽”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胡适。1928年5月20日是个星期日。从上海到南京参加教育会议的胡适偷闲一日,跟蔡元培夫妇、杨杏佛等友人游紫金山。下午杨杏佛提议游紫霞洞,在洞前可望见孙中山陵。胡适在当天日记中记了一句话:“造墓费预算一百万两。”据1925年5月15日孙中山葬礼筹委会发布的消息,说陵墓的建筑应遵循简朴、庄严、坚固的基本原则,避免奢侈华贵,整体建筑预算费用以三十万元为限。但中山陵基本落成时,耗资已达一百五十万银元,显然已经远远突破了预算。

在现存胡适日记中,无“奉安大典”期间的日记,故不知他当时的感想。但1934年2月3日的胡适日记中突然冒出了以下这段话:“饭后与叔永、莎菲同出城,上孙中山墓,此为我第一次游此墓的全部,前此皆到墓门而已。墓的建筑太费,实不美观。若修路直到墓前,除去那四百级石筑,既方便游览,也可省不少的费。此墓修得太早。若留待五十年或百年后人追思而重建,岂不更好?今乃倾一时的财力,作此无谓之奢侈,空使中山蒙恶名于后世而已。”当时胡适正在南京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八次董事常会,到中央饭店赴赵述廷的饭局后,跟老友任鸿隽、陈衡哲同游紫金山。胡适当时的感想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耗资甚巨。二、那四百级台阶的设计不尽合理。三、营造伟人纪念设施,以其死后半世纪至一世纪为宜。据我理解,胡适的意思是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留待时间的检验。“空使中山蒙恶名于后世”,估计是当时因建陵而占耕地、平祖坟,引发了一些民怨。

跟胡适的态度有所不同,鲁迅对中山陵的修建及奉安大典没有直接予以评价,但他却根据1928年4月6日《申报》上的一段记事撰写了杂文《太平歌诀》。这段记事写的是:“南京市今日忽发现一种无稽谣传,谓总理(按:指孙中山)墓行将工竣,石匠有摄收幼童灵魂,以合龙口之举。市民以讹传讹,自相惊扰,因而家家幼童,左肩各悬红布一方,上书歌诀四句,借避危险。其歌诀约有三种:(一)人来叫我魂,自叫自当承。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二)石叫石和尚,自叫自承当。急早回家转,免去顶坟坛。(三)你造中山陵,与我何相干?一叫魂不去,再叫自承当。”(后略)鲁迅认为,“你造中山陵,与我何相干”——已将市民“对于革命政府的关系,对于革命者的感情,都已写得淋漓尽致”。“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则竟包括了许多革命者的传记和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当时革命文学的倡导者“欢迎喜鹊,憎厌枭鸣”,而鲁迅通过这一具体事例,提醒他们从南京市民“小巧的机灵”和“厚重的麻木”中正视黑暗的社会现象,而不要“只捡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空言“最后的胜利”。

1929年5月,鲁迅正从上海回北平短期探亲,当时正值“奉安大典”期间。孙中山的灵柩从北平西山碧云寺运至前门火车站,由二百八十三名扛夫分三批轮流抬,所到之处需搭牌坊举行路祭。鲁迅同年5月23日致许广平的原信中说:“今日路过前门车站,看见很扎着些素彩牌坊了,但这些典礼,似乎只有少数人在忙。”这里说的仍是民众态度的冷漠,跟《太平歌诀》中表达的看法完全一致。

中山陵落成之后,自然成为国民党党政要员进行祭祀活动的地方。但悼念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不同的政治图谋和内部的四分五裂,失去了祭祀的真实意义。1931年12月25日,鲁迅在《十字街头》第二期发表了一首《南京民谣》:“大家去谒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这首诗描写当年12月23日上午8时,参加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在南京谒陵的一幕。当时“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以汪精卫为首的“广州国民政府”通电“促蒋下野”,宁粤双方矛盾加剧,蒋被迫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之职,“翩然下野”,于22日回到原籍浙江奉化“隐居”。“各自想拳经”,正是对宁粤斗法的辛辣讽刺。这些国民党中央委员同去祭拜孙中山,但却都背叛了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所以鲁迅予以辛辣嘲讽。

1932年1月23日,鲁迅又为日本友人高良富子题写了一首七绝:“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墓鸦。”诗中的“崇陵”即指南京中山陵。当年年初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出任行政院长。孙科一无军权,二无财权,只好到中山陵前去哭陵。在感到“独力难支之际”,孙科呼吁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赴南京共同维持,但蒋、汪、胡等或称“故”,或称“病”,扭捏作态,“恝然置国家之危难于脑后”。直到1月21日,蒋、汪才勉强进京,而胡汉民仍声明“暂不北上入京”。“泪洒崇陵噪暮鸦”,象征了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和日暮途穷,非陵中长眠的孙中山所能拯救。

中山陵防雷设计 篇12

关键词:大跨度,密肋楼盖,井字梁,超长结构,概念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中山市榄菊蚊香厂厂区内, 工程占地面积为2260m2, 地下一层, 地上六层, 为框架结构, 总建筑面积11177.2m2, 是一栋集办公、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主要功能分区为:地下一层为车库及各设备房, 首层为接待区、中央大堂及产品展示区, 二层为一跨度达16m的大会议室, 大堂中空及办公区, 三、四层为大空间自由组合办公区, 五层为休闲娱乐区, 包括一层中空高7.6m高的羽毛球馆。六层为公司高层的豪华办公室。层高:负一层4.5m, 首层4.5m, 标准层3.8m及顶层4.2m。

2 结构布置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根据办公楼的使用要求, 结构合地下车库的合理使用, 柱网多在8m×8m左右, 难点在于西边的一大会议室及中间的大堂和羽毛球馆的大跨度的结构布置方案的确定, 而且本工程是采用了普通框架结构常用的开间方向小、跨度方向大的不等跨柱网, 如8 (9) m×16m等, 具体布置如下图的结构布置平面, 按几种结构布置方式比较如下:

2.1 大跨度部分

方案1:按照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常用的设计方法, “大跨用主梁, 小跨用次梁”。此种方法, 结构的受力途径清晰明显简单, 板→次梁→主梁→墙柱→基础, 但由于本工程中会议室及中间的办公、羽毛球馆的柱网跨度较大, 达13m、16m, 此方案会使得结构中的主梁截面尺寸相对较大, 主梁高度按经验公式一般取h= (1/8~1/14) L, L为梁跨度, 一般梁高达2~1.15m, 梁高在此方案用PKPM/Satwe的建模试算中得到验证, 在保证梁的挠度、裂缝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要求时, 计算所需要的梁截面较大, 约在1.5m左右, 难以降低建筑层高有要求的多、高层建筑中采用这一结构体系。

方案2:采用单向密肋楼盖结构的设计方法, 这种结构布置方式的肋梁的间距较小, 板厚也小, “小跨做主梁、大跨做次梁”的结构布置方式更为经济合理, 这种布置的结构高度取决于次梁, 虽然次梁跨度较大, 但可以采用减小间距 (一般采用的间距2~3m) 的方法以减小荷载, 这样的梁高就可以做的比较小, 一般可达h= (1/16~1/20) L, L为梁跨度;而主梁虽然所承担的荷载较大, 但跨度小, 而且梁高可以做得比次梁稍高或同高, 这样楼面结构的高度就大大减小了, 起到压缩层高的效果, 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保证建筑的净高。同时由于跨度较大, 梁截面又做的相对较小, 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验算梁的挠度及裂缝, 而且在计算和构造上, 都须注意主梁的抗扭问题, 一般可通过加密主梁的箍筋及增大抗扭腰筋等提高主梁的抗扭承载力。这种情况即可满足强度要求, 最大极限的保证了建筑净空高度要求。

方案3: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的结构布置方法, 此方法一般用于建造大柱网、大空间的多高层建筑, 单跨结构按一般的经验公式估算, 一般梁高h= (1/15~1/25) L, 做成密肋板肋梁形式时可达h= (1/20~1/35) L, L为梁的跨度。采用此布置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层高、减轻结构的自重, 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的净高要求, 此外, 采用这样的设计, 既能满足强度要求, 又能很好的控制结构的裂缝及挠度、增加结构的延性, 在抗震设计是一项较重要的设计标准。

2.2 其它部分

根据建筑功能分区布置及地下停车要求, 本工程其它部分的柱网比规则, 多数两个方向的柱距比较接近, 跨度大多在8~9m之间, 因此, 布置成间距大至相等的井字梁楼盖, 一般梁高可做到主梁跨度的1/15~1/20, 由于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因此板的跨度不宜过大, 一般控制在3m左右。应用此种布置方法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

⑴井字梁楼盖两方向的跨度宜尽量相等, 如果不等, 则一般控制其长短跨度之比不能过大。长向的跨度L1与短向的跨度L2之比L1/L2不宜大于1.5, 特殊情况下不应大于2。

⑵两个方向的梁高应等高。

⑶两个方向的井字梁的间距宜相等, 如果不相等, 则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a/b宜在1.0~1.5之间。

井字梁的布置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⑴正式网格梁:网格梁与屋盖或楼板矩形平面两边相平行。正向网格梁宜用于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1.5的平面, 且长边与短边尺寸越接近越好。

⑵斜向网格梁:当屋盖或楼盖矩形平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1.5时, 为提高各项梁承受荷载的效率, 应将井式梁斜向布置。该布置的结构平面中部双向梁均为等长度等效率, 于矩形平面的长度无关。当斜向网格梁用于长边与短边尺寸较接近的情况, 平面四角的梁短而刚度大, 对长梁起到弹性支承的作用, 有利于长边受力。为构造及计算方便, 斜向梁的布置应与矩形平面的纵横轴对称, 两向梁的交角可以是正交也可以是斜交。此外斜向矩形网格对不规则平面也有较大的适应性。

⑶三向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边形时, 可采用三向网格梁。这种布置方式具有空间作用好、刚度大、受力合理、可减小结构高度等优点。

⑷设内柱的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采用设内柱的井式梁时, 一般情况沿柱网双向布置主梁, 再在主梁网格内布置次梁, 主次梁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⑸、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单跨简支或多跨连续的井式梁板有时可采用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网格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

井字梁的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 短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应放在长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下面, 这与双向板的配筋方向相同。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不能看成是梁的一般支座, 而是梁的弹性支座, 梁只有在两端支承处的两个支座。因此, 两个方向的梁在布筋时, 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不能在格点处断开, 而应直通两端支座。钢筋不够长时, 必须采用焊接, 其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⑵井字梁和边梁的节点宜采用铰接节点, 但边梁的刚度仍要足够大, 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若采用刚接节点, 边梁需进行抗扭强度和刚度计算。边梁的截面高度大于或等于井字梁的截面高度, 并最好大于井字梁高度的20%~30%。

⑶与柱连接的井字梁或边梁按框架梁考虑, 必须满足抗震受力 (抗弯、抗剪及抗扭) 要求和有关构造要求。梁截面尺寸不够时, 梁高不变, 可适当加大梁宽。

⑷在边梁内应按计算配置附加的抗扭纵筋和箍筋, 以满足边梁的延性和裂缝宽度限制要求。

综合比较上述方案, 考虑本工程的整体结构布置、施工工艺及甲方要求等综合因素, 本工程的大跨度部分选用上述的方案2以及其它部分采用井字梁的布置形式, 标准层具体布置如图1所示。

3 结构超长问题

由于建筑布置的要求, 本工程的上部及地下室结构的长度 (76.8m) 均超过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钢筋混泥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属超长结构。超长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变形作用可能引起的裂缝, 可考虑“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控制裂缝, 用强度比原设计混凝土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减小温度应力, 达到不设永久伸缩缝的目的;另外也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 采用这种方法, 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 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 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但应注意, 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 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 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 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 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4 结语

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及内容繁多且复杂的过程, 特别是在抗震设计方面, 由于地震震动时的不确定性, 建筑材料性能与施工安装的变异性以及其它不可预测的因素, 现行的程序计算结果 (特别是简化后的计算结果) , 可能与实际相差较大, 甚至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有此作用效应尚无法定量的计算出来, 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应强调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通过无数次的事故分析, 历年来国内外震害分析, 模拟试验的定量分析及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设计与使用经验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 往往是基础性的、整体性的、全局性和关键性的。因此, 一个工程的结构布置方案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房屋高度、地理环境、施工技术条件及材料供应情况、有无抗震设防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 根据各种不同的结构类型的破坏机制和过程, 以加强结构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 尽量避免平面、竖向等的突变, 使建筑具有多道防线。合理的结构方案是安全可靠的优秀设计的基本保证, 才能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同步、安全与适用充分协调, 体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国胜编著《多高层钢筋混泥土结构设计中的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

[4]叶献国主编《建筑结构选型概论》,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上一篇:支出行为下一篇:教学评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