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管理软件

2024-09-10

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共12篇)

电力生产管理软件 篇1

摘要:随着电力生产管理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对此类软件可信性的评估越来越重要。通过对电力生产管理软件质量特性的分析,确定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可信性的二级评估指标,然后,利用云模型定性与定量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基于云模型理论的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通过评估因素的云模型化和云合并算法,以云模型数字特征图的形式给出最终软件可信评估等级。经过实例证实,该方法的评价结果直观,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可信性评估,云模型

0 引 言

电力是国民经济命脉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之一,因此电力行业作为国家关键部门在保障国民经济顺利运行过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力行业信息化也日益全面和深入,因此对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关键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保证电力企业正常生产的核心软件—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但是目前电力生产管理系统还存在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不强,实施周期长、费用高,行业知识和信息资源难以积累和统一表示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成为了制约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对高可信软件的需求日益凸显,构造高可信软件已成为电力生产领域乃至整个软件行业发展和应用的重要趋势和必然选择。国家“863”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了“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并取得了基于Trustie技术体系可信软件研究进展等相关初步成果。

有关软件的可信性评估方法一直是高可信软件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如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大多忽略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和随机性,同时也缺乏有效而简便的定性定量互转模型。因此,如何对模糊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建立合理而准确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模型,已成为软件可信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利用云模型将模糊性和随即性相结合的知识表达特点,本文将定性的软件可信性结果转换成云模型来表达,完成软件可信等级综合评价,并将其应用于电力生产管理软件的可信评估中,为类似不确定性问题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 相关知识

1.1 软件可信性

(1) 软件可信

ISO/IEC 15408标准关于可信性的描述[1]:一个可信的组件、操作或过程的行为,在任意操作条件下是可以预测的,并能很好地抵抗应用软件、病毒以及一定的物理干扰造成的破坏。由美国多家政府和商业组织参与的TSM(可信软件方法学)项目于1994年将软件可信性扩展定义为“软件满足既定需求的信心度”[2],该定义进一步阐述了可信性对管理决策、技术决策,以及既定需求集合的高度依赖性。国家“863”计划“可信软件基础研究”中基于Trustie技术体系将软件可信理解为,如果软件系统的行为总是与人们期待的愿望一致,那么该软件系统是可信的[3]。

目前,学术界仍没有对软件可信作出一致的严格定义,不过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软件可信性应包括可用性、可靠性、可生存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属性,Trustie技术体系中定义的软件可信分级规范[3]如表1所示。

(2) 评估方法

软件可信评估过程是对软件能否正确完成用户所期望服务的评价过程,通常借助软件可信属性和可信证据评估来描述和刻画软件可信性。典型的可信评估过程可用软件可信评估三角模型来表示,如图1所示。

即:可信评估过程=<软件可信证据模型,软件可信属性模型,软件可信评估指标体系>。

软件可信证据模型:多层次树状结构用于组织和定义可信证据;

软件可信属性模型:多层次树状结构用于描述可信属性以及属性间的关系;

软件可信评估指标体系:一系列评估指标的集合,评估指标是通过定义分析模型和评估结果标度对可信属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可信评估过程往往需要综合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刻画其本质与特性,并且其评判结果往往不是简单的好或差。此时一般采用模糊语言进行评判,再使用综合评判模型对可信属性进行度量。常用的分析手段包括模糊理论、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网络等方法,本文采用了基于云模型的软件可信评估方法来对电力生产管理软件进行可信性评估。

1.2 云理论

云模型[4]最初是由李德毅院士提出的,云是利用语言值表示某个定性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不确定性转换模型,它主要反映自然语言中概念的两种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和随机性,并把两者完全集成在一起,构成定性和定量间的映射。

1) 基本概念

U是一个用精确数值量表示的论域,U上对应的定性概念A,对于任意一个论域中的元素x,都存在一个有稳定倾向的随机数y∈[0,1],叫做xA的隶属度,则隶属度在论域上的分布称为隶属云,简称为云。云由许许多多云滴组成,云的整体形状反映了定性概念的重要特性,云滴则是对定性概念的定量描述,云滴的产生过程表示定性概念和定量值之间的不确定性映射。

2) 数字特征

云模型所表达概念的整体特性可以用云的数字特征来反映,通过期望Ex、熵En和超熵He这三个数字特征来整体表征一个概念。

期望(Expectation,Ex):在数域空间最能够代表定性概念的点,或者说是这个概念量化的最典型样本,它代表A的信息中心值。

熵(Entropy,En):代表定性概念的可度量粒度,即A的粒度。熵越大通常概念越宏观,模糊性也越大,表示定性概念不确定性的度量,反映了在论域空间可被概念接受的云滴的取值范围。

超熵(Hyper entropy,He):熵En的不确定性度量,即熵的熵,由熵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共同决定。

用这三个数字特征表示定性概念的整体特征可以记为:(Ex,En,He)。

3) 云的3En规则[5]

论域U中的所有元素对定性概念A的总贡献为1,但有99.7%是落在[Ex-3En,Ex+3En]之中。因此,对于一个定性语言值,其相应的云图在[Ex-3En,Ex+3En]以外的云滴是小概率事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如图2所示。

4) 云发生器

云的生成算法称为云发生器,其算法按照不同的应用范围可以分为正向云、逆向云、X条件发生云、Y条件云发生等。

(1) 正向云发生器

由云的三个数字特征产生云滴,即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换,称为正向云发生器,一维正向云发生器算法FCG(Forward Cloud Generator)[6]。输入:定性概念的期望Ex、熵En和超熵He;输出:N个云滴在数域空间的定量位置和每个云滴代表概念的确定度。步骤:

① 生成以En为期望值,He为方差的正态随机数Eni=f(En,He);

② 生成以Ex为期望值,Eni为方差的正态随机xi=f(Ex,Hni);

③ 计算xi的确定度C(xi)=e-(xi-Ex)22(Eni)2;

④ 把确定度为C(xi)的xi作为数域中的一个云滴;

⑤ 重复①-④,直到产生N个云滴为止。

在计算出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值以及云滴数N时,通过正向云发生器生成的云,实现了概念空间到数值空间的转换,如图2所示为CG(0,2,2,0.3,10000)的正向云图。

(2) 逆向云发生器

给定符合某一云分布规律的一组云滴作为样本xi,产生云所描述的定性概念的3个数字特征值的云模型,成为逆向云发生器。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云X信息的逆向云发生器算法BCG(Backward Cloud Generator)[7]。输入:N个云滴X[N]={x1,x2,…,xn}输出:云的数字特征(期望Ex,熵En和超熵He)。步骤:

① 根据xi计算这组数据的样本均值,x¯=i=1ΝxiΝ,一阶样本绝对中心距L=i=1Ν|xi-x¯|Ν,样本方差S2=i=1Ν(xi-x¯)2Ν;

Ex=x¯;

En=π2×L;

Ηe=S2-En2,Return。

2 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可信性分析

在Trustie技术体系[3]中提出的软件可信属性主要包括: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可维护性、可生存性,这些是通用的重要的软件特性,因此本文首先对这些可信属性,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和企业应用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上述六个可信属性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可信评估中的作用。基于已有电力行业知识和项目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力生产企业、不同的生产管理应用、不同的生产时期,上述可信属性对可信评估的影响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根据电力行业特点和电力生产企业生产管理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已有可信属性是否满足现有需要,以及是否需要根据领域特点进行完善。

根据电力行业特点和电力生产管理的应用需求,拟采用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作为系统评估的可信属性,建立可信属性模型,作为系统可信评估的基础。采用这三个属性建立可信属性集合,主要是基于行业特点、电力生产企业需求和可操作性考虑的。电力生产企业信息化已经全面展开,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对生产管理活动进行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规范企业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化过程的不断深入,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生产管理系统,企业用户对系统的可用性要求较高,由于生产管理系统在企业中所起到的辅助分析决策的重要作用,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是用户极为关注的。目前,企业已经普遍实施了电力生产管理系统,因此度量和获取系统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可信证据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强。基于上述原因,将采用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三个可信属性来建立可信属性模型,以此作为系统可信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如图3所示。

3 评价因素的云模型化

软件可信评估主要是分析可信评估证据项,设定评估指标权重,参照可信等级的评估指标基准,运用相应的综合评估方法得出评估结论(评语)的过程。评估过程中,可以先将指标基准和评语进行云模型化处理,然后通过可信等级综合评估方法得出评估结果。

3.1 评估基准的云模型化

每个评语可用一维正向云来描述,对于较模糊的双边约束,如“良好”,它们对应的可信度的取值既有上限又有下限,而对于单边约束,它们的满意度的取值范围只有上限或只有下限,例如“优秀”、“不合格”之类的评语。对于双边约束的评语(Cmin,Cmax),可以用期望值的约束均值[8,9]。云参数用以下公式计算:

{Ex=(Cmin+Cmax)/2En=(Cmax-Cmin)/6(1)

对于超熵He的确定,参考评价值的区间大小来调整。一般情况下,区间值越大评价结果的不定性和随机性就越大,He的值也就越大;相反则越小,此处超熵He均取值0.01。

3.2 指标权重的云模型化

按照评语的转换方法, 用定性语言表达指标权重描述采用多标度法,也就是将[0,1]区间化为多个标度,依次表示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增,重要性也可以通过熵值的确定予以调整[9]。

4 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可信评估方法

综合考虑电力生产领域软件可信的各种属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软件可信性的综合度量模型,从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三个方面对软件进行评估,并提出了软件可信性的综合度量指标体系。由图3可知,电力生产管理软件的可信评估属于两级评估,由一级和二级指标层构成,设软件可信性评价的一级指标集合为:U={U1,U2,U3},设一级指标Ui(i=1,2,3)有Ki个二级指标,分别记为:Ui={ui1,ui2,…,uij} (i=1,2,3;j=1,2,…,ki),其中uij代表Ui的第j个二级指标。分别建立针对每个可信属性指标的评价集云模型和软件可信等级综合评估云模型。

4.1 评价集云模型

针对每个可信属性指标,每个专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评价,按照评价基准区间为每个评价指标确定一个评价等级,也可以直接由专家给出每个定性评价的云数字特征,直接形成评价云模型。多位专家给出的相应的云模型可以利用云合并算法[10]得出每个可信属性指标的合并云:

{Ex=i=1nExi×Eni/i=1nEniEn=i=1nEniΗe=i=1nΗei×Eni/i=1nEni(2)

4.2 可信等级综合评估

得到每个指标的评价云模型后,就可以运用综合云的思想进行综合计算,由底向上获得上一层评价指标的云模型,完成软件可信等级的综合评估。设指标Ui的综合云为Ai,权重因子Wi,则最终软件可信等级评价A=(Ex,En,He),可用综合云公式表示为:

{Ex=(i=1nExi×Eni×Wi)/(i=1nEni×Wi)En=(i=1nEni×Wi)/nΗe=(i=1nΗe×Eni×Wi)/(i=1nEni×Wi)(3)

5 评估举例

应用本文建立的软件可信评估体系对电力生产管理软件进行可信性评估,首先,按照图3对电力生产管理软件的可信属性进行指标分析,生成相应的专家评估表(如表2所示)。专家在对可信指标进行评估时,要严格参照贯穿软件生命周期的各类需求、设计和测试评估可信证据,综合领域知识,分析给出客观评价,同时,参照评估基准形成若干软件可信评价区间,记为[0,0.6],[0.6,0.8],[0.8,0.9],[0.9,1.0],分别代表的评估基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评语基准等级。利用评估基准的云模型算法,可计算得到评估基准云,其数字特征参见表3所示,利用正向云发生器可得评估基准云图,如图4所示。

以下有10位专家对电力生产管理软件某子系统进行了可信性评估,各二级可信评估指属性的云模型数字特征可以根据相关软件说明和实际评价经验,通过专家评估表统计获得相应数据,运用逆向云发生器来计算获得,通过专家打分法和AHP法初步得到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及评估结果统计如表4所示。

根据上表的评估结果,利用云合并算法可得各可信属性指标的合并云,具体参数如表5所示。

得到各可信属性指标的合并云参数之后,再计算式(3),可以得到该子系统的软件可信等级的综合云为A=CG(0.862,0.019,0.01),如图5所示,云滴的数据范围主要落在“良好”区间,因此可以得出该子系统的可信评估等级为良好。

6 结 语

本文结合软件可信性定义及电力生产管理软件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电力生产管理软件的可信性二级评估指标,借助云模型来处理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可信性评估的模糊性与随机性,使得软件可信等级评价更加客观化和准确化。同时,对于二级评估指标的综合运算采用可信属性指标云合并算法和综合云算法,并将最终评价结果用云模型数字特征图来表示,体现了各可信属性指标元素间的相关性和独立性,使评估过程更细腻,结果更直观和真实。但是,该方法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一些因子的选取,如可信属性指标权重的确定和云模型参数中超熵的确定等,需要根据评估人员的实际经验以及反复测试。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确定这些参数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ISO/IEC.Information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Part1:Introduction and General Model[S].2005.

[2]Amoroso E,Taylor C,Watson J,et al.A process-oriented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software trustworthiness[C]//Proceedings of the2nd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Virginia,USA,1994:39-50.

[3]刘旭东,郎波,谢冰,等.软件可信分级规范[EB/OL].2009-5.ht-tp://www.trustie.com/clinks/trustiecriterion.jsp.

[4]李德毅,刘常昱,杜鹅,等.不确定性人工智能[J].软件学报,2004,15(9):1583-1594.

[5]黄海生,王汝传.基于隶属云理论的主观信任评估模型研究[J].通信学报,2008,29(4):13-19.

[6]李德毅,孟海军,史雪梅.隶属云和隶属云发生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5,32(6):15-20.

[7]刘常,冯芒,等.基于云X信息的逆向云新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4,14(11):2417-2420.

[8]石亮,黄仕家,邓有为.基于云模型的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3):311-314.

[9]史彦斌,高宪军,张安.云理论在航空电子战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22):241-243.

[10]李德毅,杜鹢.不确定性人工智能[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57-383.

电力生产管理软件 篇2

摘 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很多的行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在这其中我国的电力行业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和很多的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以及能源的需求量非常的巨大,因此我国的能源行业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根据目前的状况,我国的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在了一个需要改变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电力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关键,只有重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才能够有效的改变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策略,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同时也为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贡献力量。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讨 篇3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安全意识;措施

进入现代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了全球必不可少的一种最重要的能源。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生产、运作的基础,电力生产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安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只有保证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才能够保证电力资源的不断供给。

一、电力生产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即使科技的不断进步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表现有:

(一)对于安全的防患意识过于薄弱,习惯性的错误不断

在实际的电力生产中,尤其是在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部分员工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对自身安全不够重视,不按相应技术要求规范进行操作,未能正确使用相关安全工具,违规操作,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二)管理部门工作滞后性,管理机制未能严格执行

安全工作的相关部门对于电力安全只存在于宣传阶段,没有进行相应的督导检查。电力运行过程中管理不够严格也是导致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设备检测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操作要求进行维护,导致不能正确分析设备所存在的问题,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正常的工作。

(三)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管理行为缺乏条理性

在电力相关的工作过程中,如果规章制度成为摆设,就失去制约力度。在工作的时候,有的员工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采取违规操作,对相关的安全要求不够明确,盲目操作,造成了事故的发生。目前所使用的一些设备有些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在使用的时候未能进行相关的安全监测就投入使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电力安全生产的措施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既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供电稳定性,也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安全、家庭的幸福,可谓意义重大、不容忽视。因此,做好相应的电力安全工作势在必行。本人就目前在电力生产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够对同行其到一定的帮助。

(一)建立有效的绩效体系

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可行性高的绩效体系,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其最终实效要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多安全多收入”的激励目标,让员工看到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钱途”,这样员工才能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更积极地投入生产,更好的进行工作。

(二)强化责任意识

在进行电力生产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加强对于电力生产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要及时的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安全意识,只有时刻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才能够保证电力生产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优化电力设备管理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设备占据着还是很重要的位置,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电力生产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进行电力生产的时候要为电力生产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要加强电力设备管理的优化。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相关的电力安全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加强对于电力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以及运行的环境进行相应的维护,以保证电力设备能够满足整个电网的运行需求。另外,电力企业还要提高对于电力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的效率,以保证电力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电力生产也应该不断引进一些新的技术来满足电力生产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事故的发生。

(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如何从心理、工作量、工作环境等方面给员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很重要。目前的现状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管理很精细、流程很冗长、环节很丰富、变动很频繁、邮件很无奈、会议多样化、员工很疲惫。试想,这样的状态能专心做好工作吗?政出多门,什么都重要就都什么都不重要,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也许,10几年前没有电脑的管理方式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简单、专注、有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认真做好一件事,现代化的手段应该更要减轻人的工作量,可现实却相反,管理者每天赶着应付事情和突发状况,无法专心做好一件事,导致人心浮燥。是否能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稳定、持续可行的系统,专心按照里面的规范把事情做好,少些临时性的决策与花样,做到简单、高效,这样对安全和其他工作可能更有效。

(五)克服规章制度的执行误区

制定好的规章制度,由于人员执行不力或管控不力等其他原因,导致习惯性违章不断,于是又不得不出台补充规定或制定新规定进行弥补,于是就出现一个误区:一阵风现象,导致法规的严肃性不强,无法长久深入人心,员工对法规的敬畏心不够。规定不需太多,关键要长期严格执行、严格考核,少些情面少些打折,让员工真正做到心存敬畏,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着日常生活正常运行,因此,不断的加强电力安全生产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不断优化电力安全防护措施,不断加强相关的监督力度,才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叶沃生.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探讨[J].科技创新,2015(11):56-59.

[2]莫延昭.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J].技术市场,2014(04):185-186.

水利电力生产安全管理 篇4

1 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1 电力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

电力安全生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壁垒以及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电力供应是保证工业、农业、国防、通信、日常生活等正常运转的保护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与依赖日益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生产如果一旦发生事故, 那么对社会造成的灾难就不可估量。在国外大规模电力生产事故的灾难性后果已有很多事例, 比如2003年8月14日, 美国和加拿大发生联合电网的停电事故, 致使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100多所发电厂跳闸, 仅此就造成电力损失负荷6 180万KW, 也对美国6个州以及加拿大2个省的电力供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造成5 000万居民无电可用, 城市的地铁、机场、电信等设施和公共交通基本陷入瘫痪, 损失惨重。

1.2 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保障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切实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 这是党和国家赋予电力企业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同时也是实现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的坚实基础。如果安全生产没有保证, 供电企业就没有可靠性, 企业的形象、生存、发展, 就无从谈起, 因此, 切实抓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而且也是维护企业职工切身利益和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安全生产不仅是对电力企业提出了强烈的物质文明要求, 也是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缩影。

1.3 电力生产自身的特殊性

电力生产具有自身一定的特殊客观规律,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日益进步, 我国现代电力工业已经进入了以“大机组、高参数、大电网、高电压、高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崭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互联的大电网逐步形成, 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由发、输、变、配而构成的复杂的电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过程之间互相牵连、互相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意外, 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导致不可预知的灾难性事故。

1.4 电力劳动作业的复杂性

电力生产的劳动作业环境高低压电气设备多、特种设备多、带电、高压、压接等特种作业多, 而各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施工, 工作环境复杂, 生产作业潜伏着许多危险因素, 稍有不慎, 危险因素随时会转化事故, 因此, 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保证电力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电力生产就知道其意义的重要性。

2 保障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2.1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生产过程中要牢固的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下, 认为管理要坚持把人作为第一因素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地位不动摇。通过安全培训来加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 坚持从思想层面上加强认识和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考察在生产实践中安全管理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体现和落实, 关键在于一个企业的安全意识的建构是否完善和到位。在平时的生产管理者各级管理者要利用一切机会, 积极倡导安全意识。各单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的研讨、讲座、交流等活动, 切实加强员工对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在整个企业中营造“人人讲安全, 事事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2.2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

制度建设是执行力的有力保障, 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没有制度保障的执行力是不能持久的, 也是不规范的。首先在严格执行国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 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来进一步的完善管理, 实现制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譬如《交接班制度》《培训制度》《设备检修制度》《设备巡检制度》《典型应急预案》《消防制度》等, 在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和制度出台之前, 要深入基层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 征求各方面的不同意见,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进而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 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宣传和教育, 进一步优化、细化业务流程, 根据职能定位, 增强可操作性, 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传递至企业安全生产的各个层面, 落实到企业中的每个人, 使员工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心中有数, 使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使部门领导对部门的工作具有可控性, 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 实施到位,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2.3 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企业的安全管理要居安思危、高度警惕, 防患于未然, 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在易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的一些场合要事先采取合理的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 把各种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而企业生产的安全监督是保证制度实施的灵魂, 实施监督果断和严谨能及时地发现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进而有利于责任者采取行动来处理, 防患于未然。而有效地监督机制, 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监督方式。对每个岗位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去跟踪检查, 对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对不适当和薄弱环节要及时地督促责任人进行改进。对安全工作成绩突出者予以一定的奖励, 完善对管理执行者的考核机制, 使企业的安全氛围不断地强化, 而对安全失责和违章行为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 严惩不贷, 并把员工的利益与岗位安全紧密结合起来, 使广大员工切实地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度, 进而使各项安全规程、措施在实施中得到有效落实。

2.4 加强安全培训

一个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素质的高低, 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与安全意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培训、持续改善人的行为。因此, 一定要加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严格、系统的安全培训, 可以使员工各负其责, 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 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安全作业水平。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完善职工培训管理制度, 做到培训有章, 考核有据。重视安全技术培训, 增强职工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企业讲座或组织员工到现场学习, 取经充电, 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消除盲目和无知带来的不安全行为, 增强安全执行能力。如每年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以及部门的月度考核, 加大“以老带新”的培训力度, 在专业技术、岗位业务、安全知识等方面加强对新进员工的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新员工的专业素质, 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

2.5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把“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的制度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责任明确, 落实到每一个人。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计划会议”以及每周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实施MIS信息平台, 每日对“两票三制”与缺陷管理进行网上检查、统计与考核, 并把审查结果在每月的安全生产计划会议上进行通报。

2.6 加强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行业的性质决定其必须加强安全防护设施, 以减少作业中的安全隐患。首先, 要确保员工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安全工器具足额配发到位, 进行统一管理, 定期检测, 具体由安技部门负责;其次, 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建设, 完善各类禁止、警告等, 通过设备整改, 消除施工现场隐匿的安全隐患;更新和补充先进可靠的劳动工具, 加强对各岗位人员的考核, 落实安全责任, 强化安全监督, 实现“一流管理, 一流效益”的目标。

摘要:试从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完善安全战略决策机制、优化安全资源配置、整合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建构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观点, 改善安全管理状况, 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关键词:水力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泽炎.人为事故预防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2]林寿生.业务水平与安全管理的关系[J].电力安全技术, 2001, 3 (4) :42.

[3]郭红军.新形势下电力员工执行力研究[J].供电企业管理, 2007, (1) :30-33.

电力生产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篇5

榆次供电支公司

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电气测量仪表在电气工作中是试验人员鉴定电力生产设备好坏,指导检修、调整的依据;大家深知电气仪表的重要性,特制订本制度:

1、无校验合格证或合格证生效的仪器、仪表、检验装置等,必须停用,一律不准据以出任何试验报告。

2、对使用中仪表的定期校验周期规定如下:

1、0.05级及以上直流标准仪器、量具:一年一次。

2、0.2级表、0.1级表:一年一次。

3、0.2级、0.1级直流电阻仪器:作传递校验标准用者一年一次,其余二年一次。

4、0.5级及以下携带型仪表、仪器:重要0.5级表,半年一次,其余用者,一年一次。

配电盘指示仪表(包括变送器)及记录仪表;重要场所一年至少一次,其余出上、场所二年一次。

作校验标准秒表:四至六个月一次。校验0.5级及以下仪器仪表试验台:三年一次。

上述各种仪器仪表,在确保其调前合格率不低于98%的前提下,允许将定期校验的周期适当延长;当调前合格率抵于90%时,应适当缩短定期校验的周期。周期的改变,应抱上级仪表监督机构备案。

对不符合使用要求的老旧仪器、仪表,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

其特性和准确等级,尽量修残利旧,节约国家财力物力。对工具、设备、工艺、方法要进行技术改造,自力更生。健全标准设备,不断提高修校仪表的效率、质量。及时掌握新仪表、仪器的修试调技术。

要定期测量和计算表用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导线所引起的三相综合误差。不合格的要进行更换改进。间隔进行设计和安装。

调修后的仪器、仪表设备必须加封。仪表器仪表的启封及现埸运行中仪表结线的改变,只能由仪表专责人员进行。

仪器、仪表在送校或出差运输途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震,防潮、防尘、防摔措施,以防损坏。

作为传递校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要固定使用,不得做他用。各种仪表的质量鉴定,由担负该种仪表监督校验的单位负责进行。仪表的报废、封存,应经本单位领导批准,0.5级及以上仪表的降级,应连同鉴定报告报上一级监督机构备案。

电力生产管理软件 篇6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迈入新台阶,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国家对电力企业的投入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在加快电力生产脚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附加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为此,本文通过风险管理概述,引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风险管理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0.引言

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准,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对电力安全管理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这也是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准的硬性需求。社会要发展,就必然会带来发展中附带的相关问题,不固步自封,不一味追求利益效益,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用电的安全稳定性,服务好社会大众是电力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大方向。

1.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就是指执行者通过多方面数据的整合,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对风险进行全面处置,以谋求最大限度的效益方法。风险管理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受损形态分析下的责任,财产风险管理,事故不同原因下的地震,事故等风险管理,各类管理主体下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影响。随着电力系统在全国范围的逐渐普及,电力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设,保证用电的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问题。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措施匮乏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主观和客观问题,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变电站的相关负责人在安全工作方面就很难保证,管理就很难到位。比如说:在实际工作中,值班人员可以不经过相关专业领导的许可,便可以轻松的使用一些自认为无关紧要的钥匙。除此之外,在对工作中危险成分的控制以及侦测环节也存在走形式的问题,草草了事,流于表面,没有把制定的相关工作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2.2安全生产管理教育不足

变电站工作对技能要求十分严格,相关的工作岗位专业水准要求高,所以变电站员工内在的责任意识与整个工作环节以及效率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好多变电站都十分注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在现实中,这项工作往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差强人意。

3.电力安全生产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电力设备管理

在这一环节中要做好设备选用工作,把好设备出厂检查关,以保证各项设备功能齐全,质量上乘。重视在变电站安装各个设备的环节,加强督查,预防由于接线错误或者是施工质量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加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定时观察分析,定期检修维护工作,对中途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果断处理,查找根本原因。综合设备能够透露处理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正确分析。对已经存在故障的设备,要适时增多检查次数,或者是进行更换,保证电力工作的正常运行。

3.2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适时适当的通过创新注入新血液,以提升原先预想的效果。人在变电站的一系列工作中永远是最为活跃的因素,把責任心植入员工的心底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培训员工的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不断的总结和交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内容。切忌求量不求质,盲目跟风,应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听取员工建议,综合考量。从一点一滴开始着手,务必让员工学的踏实,让知识和技能烂熟于心。

4.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对电力装置计量单位的监督

首先要对不同类别用电单位的计量装置进行稽查,观察其整体计量的准确度以及自身结构配置的精密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除此之外,也要对其周期性调换的情况进行调查,保证电力营销工作的准确性,以及相关的抄表人员是否及时的向上级汇报了变化情况等。对各个分部供电站的计量数据,技术水准以及结算结果进行稽查。所有在使用的计量装置信息一定要明确,并做好维护工作,以免产生最后对用户少收或者多收电费情况的发生。营销稽查工作也要做到对各个工作机构协调程度的监督,为电力营销的稳定性保驾护航。

4.2对单位电费收取的管理与稽查

由于不同类别使用电力的种类和情况不同,电力计价的单位也不一样,这时就要做好对各个种类电力比例的稽查工作,以免造成腐败现象。周期性的对各个部门呈上来的报表进行详细的比对与实际调查,对于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必要时要进行通报批评或者与薪资挂钩,保证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用户电力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4.3对电力计量装置防窃功能的改进

特别是对于一些专项专用的供电系统,可考虑在变压器上装置计量电表,对于大众用户的供电使用,有条件的要对其进行全部的防窃功能箱改装,保证电力营销工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5.结语

总之,就目前来说,电力公司内部改革也不断推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服务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营销管理模式。用电客户在不断增多,用电量在不断增大,电力企业也逐渐摆脱了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走上了治理法制化,企业公司化,运行商业化的道路。相关的风险控制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严把质量关,做到一切为了客户,客户就是一切。

参考文献:

[1]王兰英,戴宗峰.《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2014.(11):03

[2]郭文武.论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09):02-05.

[3]贾志平.试探究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

[4]易丹,顾青,尹传烨.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 2013, 30(6).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 篇7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问题,对策,优化

0 引言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涉及面很广, 影响很大, 防范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很细, 只有提高干部职工防范意识, 才能建立科学管理防范体系, 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做实做好, 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有足够高的安全系数。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意识不强, 习惯违章比较严重

电力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不能正确做好自我保护, 习惯性违章操作, 这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常见的现象, 也是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特别是在检修、施工中, 有些施工人员不能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和技术要求, 违规操作作业, 不能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 而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习惯性违章应该是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最大隐患。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都可能引发电力安全事故。像配电修理中的无票作业, 就是典型的违章操作。配电修理需要维修人员先填写修理票, 在得到确认之后并做好安全措施管理才能开展操作修理, 不然就有可能导致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 如果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的情况就开始作业, 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1.2 管理工作滞后, 动态运行管理不严

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安全管理, 对日常安全工作比较轻视。安全生产不能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监督检查不到位, 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还停留在通知传达开会报告层面上, 缺乏跟踪指导检查, 对事故处理不严。特别是一些小事故, 更是存在姑息迁就的现象。设备检修记录、试验报告不全, 设备档案记录不准确不及时。平时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形式, 管理属于粗放式。

电力运行管理不严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电力生产设备需要正常周期检修, 但有些设备管理检修人员, 不按照规定正常操作, 对设备存在的缺陷不进行针对性分析, 对重复缺陷不重视, 让设备长期带病工作, 给电力生产带来严重隐患。

1.3 忽视规章制度, 工具管理比较混乱

电力企业都有安全生产责任制, 但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应付上级检查的, 没有真正起到约束作用。有些职工明知操作违章, 但为图一时方便, 或者感觉没有问题, 存在侥幸心理违章;有些职工对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不是很熟悉, 盲目操作, 发生事故才明白过来, 还有些职工对安全规定似懂非懂, 不能严格遵守规章, 也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具体工作中, 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不规范, 造成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基层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相关起重器材, 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不能对这些安全器具进行定期检测, 报废制度执行不力, 都有可能让这些不安全的器具瞬间发病, 给电力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这是电力生产的特点决定的。由于电能还不能大规模储存, 电力的生产、输送、销售构成一个庞大整体, 在这个生产、输送过程中, 电力企业必须要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如果一个关节点发生事故, 都可以造成连锁反应, 轻的会造成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 严重的会造成人身伤亡, 甚至造成全电网的崩溃。所以, 电力生产的内质特质需要安全来做保障。

电力是国民生产生活重要能源, 如果出现电力事故, 会给工矿企业单位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甚至还可能引发灾难, 有些电力事故还会造成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 对全社会都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电力安全生产对电力企业自身也有一定的制约, 电力企业以生产、销售电力为计, 一旦出现电力安全事故, 电力生产受影响, 自身形象也受损,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电力安全事故还会对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由此可见,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关乎整个社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优化对策

3.1 强化安全意识,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管理就是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这不仅是一句口号, 应该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 领导要带头端正思想意识, 要把安全生产看成是第一生产力, 要采取和运用各种有效手段, 把防范工作做细做实, 要对事故多发点进行预先发现、鉴别和判断, 防患于未然, 做到发现问题就是成绩, 纠正问题就是进步。这样才能让每一个职工都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电力企业要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建立安全管理网络, 要在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中获得突破, 用群体力量, 人为因素进行群防群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领导要深入群众生活, 关心职工思想状态, 要体现人文关怀, 提高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万无一失。

3.2 建立安全制度, 实施岗位安全制度

电力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要根据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制定管理制度, 不仅要体现科学性、实效性, 还要具备可操作性, 要针对工作环境和生产特点, 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细则, 并将这些规范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和一个工作环节。像一些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高空作业、危险场所警示标志设置等都需要相应制度来规范。制度一旦制定, 就要确保执行力。制度对事不对人, 只有保证其强制性, 加强现场管理才有基本保证。

要针对不同岗位工作特点制定岗位责任制, 把责、权、益有机结合起来, 让制度管人, 让制度管事, 要加大岗位监督力度, 要对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的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制度, 要真正做到“谁在岗, 谁负责”。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需要对岗位负全责。把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 就可以从源头遏制不安全因素的孕育, 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效果高低与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高低有直接关系,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对提高安全生产指数有重要作用。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究其原因:一个是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一个是防范技能低下造成的。因此, 在抓队伍建设时, 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加以突破。首先, 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特别是部门管理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更是重要因素, 一个部门安全生产搞得好, 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就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其次,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无论是干部还是一般职工, 都需要加强业务学习, 不懂要出事, 不懂装懂更会出事, 要精通电力生产各个技术环节的操作原理, 准确施工, 科学操作, 安全系数就会大幅度提升。

3.4 加强工具管理, 改进安全监督方式

电力安全生产离不开必须的工器具, 在使用这些工器具时, 一定要进行相关质量验证, 特别是已经到报废期的工器具, 坚决不能继续使用, 要强制报废。对那些损坏的和有质量问题的工器具, 要加强管理, 统一处置, 不留安全隐患。要做好相关记录, 对工器具的维修验收等情况, 要有详细的信息录入, 做到有据可查, 确保工器具的使用安全。

要加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力度, 电力企业要与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交流, 让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介入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 以此促进电力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也可以借鉴其他电力企业的成功做法, 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监督管理体系, 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关乎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防患于未然, 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因此, 提高电力生产企业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完善电力企业制度建设, 落实岗位责任制, 加强电力企业队伍建设, 改进工作方式, 规范电力工器具的使用行为, 加大安全监督力度, 对有效控制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鸣.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7) .

[2]朱晓红.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34) .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 篇8

1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 违规现象严重, 安全意识薄弱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 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常不按照生产标准施工。有些施工人员在检修电路的过程中, 对自我的安全保护意识不足, 且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危害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还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违章操作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有些施工人员不听从指挥, 随意检修线路, 最终导致自身和线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1.2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不严格

虽然许多电力企业设立了管理部门, 但大部分电力企业将管理部门当作摆设, 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 根本没有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导致电力管理工作非常落后。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安全生产无法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广泛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不够严格。对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事故, 管理部门常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 且检修报告不完整、不准确, 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1.3 规章制度不完善, 管理混乱

如果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则会影响电力生产管理工作的进度和效率。虽然有些电力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 但却没有具体实施, 其存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 其实质性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目前,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较为混乱, 部分工作人员趁机违法操作, 并在对施工技术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随意施工, 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2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应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以改变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落后的现状。企业领导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认真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同时, 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引导员工树立安全意识, 将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的第一生产力, 必要时可采取一些强制手段, 并将防范工作细致化, 防止一切不利因素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此外, 电力企业还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保护工作人员和电力设备的安全, 同时,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领导要深入施工人员的生活, 给予其一定的关心和爱护, 共同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

2.2 制订完善的生产安全制度

电力企业不仅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状况制订完善的生产安全制度, 该制度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还要进一步根据电力生产的工作环境制订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准则。这些制度、准则是为了强化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而存在的, 因此, 要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电力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 对于一些特殊工作岗位, 管理部门要严格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还要在高空作业区域和危险场所设置警告标志。对于电力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 要制订不同的岗位责任制, 将责任、权利与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用制度管理人、管理事, 同时, 还要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定期对一线生产岗位严格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制订赏罚机制。这样不仅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还能强化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3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强化素质队伍建设

施工人员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 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施工人员是否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决定着施工技术的使用是否规范。如果工作人员不按照生产标准操作, 则必然会引发安全事故, 最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 管理部门应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电力企业的领导也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从而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电力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由于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所以, 要加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力度, 防止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以保证电力生产管理的高效率运行。此外, 还应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 合理使用施工技术, 建立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这对预防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德涛.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J].大科技, 2014 (24) :139-140.

电力生产管理软件 篇9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作业标准最终由班组来落实;班组是生产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最清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及潜力所在,是企业革新、挖掘潜力的主阵地和试验田。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需要到班组中实践、检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最容易在班组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班组各项工作的水平反映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要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关键。要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须提高班组管理者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认知。

1 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认知

笔者认为,理解企业精细化管理要弄清3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精细化管理;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什么;三是如何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对于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企业中人和事的管理,是如何将人与事有效结合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当然也是对人和事的管理,而且是对人和事的精确、细致、细化的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人和事的主与从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见,企业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首先培养具有精细化意识的人,当人的工作意识、工作思想、工作语言、工作行为、工作技能都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程度,按照精细化的制度要求、流程完成工作,那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有了人的准备。只有人具有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并积极执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2 人文的内涵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其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在管理中的体现即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是指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3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制度化和人性化是伴随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本身并不矛盾。人性化管理是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依据和保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企业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但这些制度和流程是由人来执行的,必须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不考虑人的因素的制度是不科学、合理的,相反,一些人性化的措施、理念可以将其制度化。归根到底,制度和流程是属于企业的硬件层面,没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和文化支撑,再好的制度也是徒劳。

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现出来,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人性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制度化管理也才能成功。管理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而现代管理所强调的管理制度,就是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力。

4 人性化管理对班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4.1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企业制定更合情合理的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并不代表要弱化制度,而是从制度的设立和建立着手,策划一个优秀的人性化制度架构,进而形成和实施制度。班组推行人性化管理,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一项调动职工主人翁积极性,发挥群众智慧,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职工素质。因此,通过精心安排,积极引导,使职工敢于并且善于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为班组和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班组对这些合理化建议经过综合研究后,能进一步完善精细化制度。

4.2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员工积极主动执行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

班组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制度,但一味地强调制度,靠行政命令硬性灌输,从表面上看班组秩序井然有序,员工听从,其实职工心里会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归属感,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出现出勤不出力的现象,削弱了班组的战斗力、凝聚力。因此,班组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人性化管理,让职工感到在岗位工作心情舒畅、愉悦、看到希望,乐于奉献和付出,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4.3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弥补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足

管理制度是班组实施组织与管理的主要手段。没有制度作保证,班组很难维持正常运转。无论班组采取何种管理形式,管理制度绝对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一蹴而就的。当班组制定的制度可行时,员工能正确执行。当制定的制度不切合实际时,制度就成为摆设,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主观偏差,无法发挥制度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人性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弥补班组管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足。

5 以人性化理念贯穿班组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全过程

电力生产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要选准切入点,寻找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只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沟通”的原则,把人性化理念贯穿到班组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就能使精细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了解人。班组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具体的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和个人情感,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各有长处和短处,因此要切实做好人员的调配和协调。班组长应当对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业务技能、性情爱好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使每位成员在班组中都各得其所,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优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同时,班组成员又是一个个抽象的人,其才能的施展,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班组长作充分细致的调查工作,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与职工进行情感交流,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发展人,变职工的机械行为为自觉行动。

二是引导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班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把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精细意识,自发主动践行”作为切入点,把精细化的理念、目标、方法、成效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时时提醒、激励员工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引导上要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及给企业带来的成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员工进行讲解,让员工对班组精细化管理内涵有充分理解。在指导上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最基本、最容易被员工接受、最方便实施和考评的地方做起,并注重培养典型,分析和总结成功案例,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成功事例教育员工,使他们从体验中增强认同感。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更好地付诸行动,班组精细化管理才能顺利推进。

三是激励人。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并重,反对空洞的政治理论说教。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在充分调动企业劳动者积极性的前提下,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物质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在班组管理中体现出来。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空洞的政治说教。要建立一套机制,把班组员工的利益与精细化班组管理的效果紧密联系起来,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刺激员工主动投身到班组精细化管理中来,用精神激励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要根据每位员工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沟通、引导、激励方式,进一步强化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将物质激励与思想引导相结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注意发现优点,不吝啬表扬,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结语

电力企业班组直接从事一线生产,安全工作压力大,生产任务重,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执行管理制度时,要以人为本,确立职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鼓励全员参与,积极围绕调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执行意识。把人本思想渗透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使广大职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进而体现管理中的人本内涵,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电力生产企业保障安全高效生产的一项基础工程,而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者。文章从电力生产企业的实际出发;通过论述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人性化管理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而从人文视角探讨提高精细化管理执行力的主要途径,为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篇10

1 我国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1.1 电力企业虽然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一定的重视, 但是却很少有企

业建立一套能全过程监视, 全方面防护, 静动态有机结合、奖惩有序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也就是说, 现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系统大多都没有做到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反映沟通, 各级管理人员大多都只是各自为政, 不能起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作用。

1.2 当前,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观念仍然落后, 直接影响了电力的安

全生产, 缺乏相应的制度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方式、效果没达到应有的效果, 导致作业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素养。各部门缺乏奖惩制度, 激发不了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偏重当前利益, 没有科学的安全发展观进行统筹管理。在面对安全生产问题上, 缺乏专业的技术措施, 不能有效制止事故的发生。不同时期、不同情况, 应根据实际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手段, 灵活运用, 但是很多作业人员满于当前的现状, 缺乏安全意识, 对于出现安全生产隐患的事故不管不问, 不及时处理, 在管理上出现严重问题, 导致了大量生产事故的发生。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

2.1 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前, 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 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 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 只停留在开会讲话, 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 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 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 语言含糊, 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分析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 既不认真分析, 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 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2.2 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 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 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 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 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 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 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 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 未挂地线, 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2.3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下属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 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 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2.4 管控工作不全面

大部分电力企业加大了对大规模活动的管理控制, 忽略了平时的管理控制, 导致了很多小规模活动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缘由非常多, 主要是因为一些负责人还是喜欢按照高运动的体系来开展工作, 关注单位的管控, 忽略了存在的规律性的内容, 不关注规章体系, 不通过前期管控来防止问题的出现。而且, 问题的检测记载和备档等也很慢。

2.5 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电力企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没有完善的设备设施, 作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和素养, 安全意识淡薄, 忽略了安全管理, 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以致在进行作业时出现问题时, 缺乏相应的解决措施, 不能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 进而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发生。对于施工的检修维修工作, 缺乏安全组织和技术措施, 在对安全工具操作时, 缺乏相应的规范要求, 错用乱用安全工具, 造成电网的损坏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2.6 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

根据具体统计, 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在小型和分散作业的时候发生的, 一些电力企业只注重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 忽略了日常的管理, 基层管理工作不全面, 导致事故频繁发生;检查监督工作不到位, 无法做到正常的跟踪检查和指导帮助, 以致在传达和要求这两个方面出现小的误差;对事故的发生, 缺乏相应的措施, 作业人员处理问题怠慢, 对待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

3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3.1 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改革的不断发展, 电力行业也逐步完善, 不断促进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与此同时,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此,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对整个电力行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全体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制定详细的方案和措施, 作业人员应以身作则, 坚持以“安全第一”为方针, 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 安全生产, 避免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机制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 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 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 完善约束机制, 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 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 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 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 加强农电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 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3.3 安全生产要注意细节管理

在安全生产时, 应加大细节的管理, 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小动物入侵变电站等细节管理工作, 避免变电站受到侵害, 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

3.4 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 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 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 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 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 事故是血的教训, 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 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 举一反三, 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3.5 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 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电力生产安全人性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管理的重点, 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和技术进步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切实把安全生产建立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管理者要针对性地对电力生产现场运行、作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提高运行、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很多生产安全事故都跟人员技术水平低下、判断水平和事故应变能力差、违章操作、盲目蛮干有关。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监督人员培训, 使各级安全监督人员掌握现代化先进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方法, 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水平。企业可以通过研讨会、外培或内培的形式,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形式, 提高我们员工的业务素质, 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包括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 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 让员工加强安全意识, 克服安全生产中的麻痹和冒进思想, 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3.6 抓好设备管理,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因此, 加强设备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业人员应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 熟练应用技术手段, 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及时对设备隐患采取补救措施, 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制度, 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维修工作, 有效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3.7 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贯彻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 修检和验收记录等应作出详细的规定, 做到有据可查, 责任落实。对到期的、已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严格按照要求加以报废, 不能以任何形式把报废的工器具给其他人使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电力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 不同的形势,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有不同的措施, 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 贯彻落实有关的惩治制度, 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控制能力, 不断的探索、巩固和创新, 走出一条适应电力安全生产、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 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由勇, 陈涛.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 (12) .

[2]谢禄波.浅谈如何解决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1 (3) .

[3]任国明, 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5) .

[4]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 2006 (5) .

[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6]萧树阳.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及探讨[J].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及探讨, 2010, 25 (7) .

[7]李林, 高伟.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的六个到位[J].农村电工, 2003, 21 (4) .

[8]王英福.浅析电力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J].广西电业, 2004, 24 (6) .

[9]王志轩.对我国电力适度超前发展的评价及再认识[J].能源技术经济, 2010, (7) .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探析 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0.引言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电力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电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更是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用电的有效保障。因此,加强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就我国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只是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这也是电力系统频繁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下,本文就具体分析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效的改善措施。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1)可以说,电力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办公活动有着密不可的联系,而电力企业本身具备了公用事业的特点。如果电力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生产问题,势必会对社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造成无法预估的重大损失。而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更应该加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采取更多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从而为千家万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

(2)电力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其安全生产不仅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与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若是电力企业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这样一来,不仅导致企业各项生产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还会因为这一安全生产问题,使人们失去了对企业的信任感,而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这类电力企业势必会对一些实力强劲的电力企业所打败,从而面临破产的局面。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现有的电力安全管理包含了很多层面的内容,而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用电质量,电力企业一般都会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对于一些发生磨损的电力设备进行了及时的检修,并对陈旧老化的电力设备进行了更换,从而使其始终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发生失效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工作发现,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充分做好电力设备的基础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以下,笔者就具体归纳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主要包括的几点内容。

(1)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华,电力设备维护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电力工作人员应该在电力设备每次使用前,对其进行认真全面的调试与检查,确保其无任何运行故障问题,并对绝缘子部分进行仔细的清理,对容易发生腐蚀的接头涂抹防腐剂,充分做好电力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但是,因为电力设备发生的问题十分多变,电力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每一种设备故障有着全面的了解。那么,这就需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基础工作,制定完善的电力设备管理体制,对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2)电力运行维护主要是要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要对电力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同时,要对调度命令进行更好的操作,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同时也能更好的对设备出现的缺陷进行处理。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能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判断,这样要保证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知识,对变电器和互感器的运行以及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情况要进行了解,同时对出现的保护装置工作原理要进行掌握,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也要进行处理的同时,在进行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电力生产管理和风险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多情况下,电力安全生产能够更好的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3.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员工没有安全生产认知,一般表现在员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实施的违章操作与指挥等问题。员工在电力安全生产知识缺没有足够认识,当实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时,更甚者不知或者不按照相关标准实施操作,而只是习惯性的进行习以为常的违章操作和违规指挥,从而造成很多电力安全事故的出现。人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素质水平与企业的稳定和电网的安全有着很大影响。

3.1注意权力控制方面的影响

因为任何組织都由各种利益集团所组成,权力控制集团中的各成员都在不同程度地代表着某一集团的利益。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必然反映出最强利益集团的利益,或是多个较强利益集团之间的妥协。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的首要任务是对权力的重新分配。另外,企业的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而且各有利弊。如果过度集权就会产生:不利于合理决策;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阻碍信息交流:助长企业中的官僚主义。而分权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决策的统一性较差,需要进行统一协调,而协调也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容易失去控制,形成分权单位权利控制的各方割据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3.2建设安全问题

企业必须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加强安全获救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榜样,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忧患意识和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

4.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作为电力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加强对电力职工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让广大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其时刻保持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规范操作各种电力设备,通过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电力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目标,建立更加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逐步提高职工自身的保护防范思想,从而确保将每一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虽然近几年我国对于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有时甚至会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冲突,使得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而由于我国电力设施的分布面积广且数量多,难以看管,而电力设施的价格较高,导致偷电、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国家要不断完善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特别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对恶意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依法严厉制裁。

(3)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工作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电力设施保护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到每个员工,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现状和需求的、行之有效的岗位安全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同时,电力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安全责任考核奖惩制度,真正做到赏罚分明,提高员工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上达到充分的自觉。

5.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不受到影响,电力企业要保证电力系统在进行运行的时候良好,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在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方面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

【参考文献】

[1]东智布,沈惠玲.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137.

[2]刘博,惠晓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探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06:492.

浅析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篇12

关键词: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目前, 我国的经济迎来迅速发展期, 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成为电力企业的关注重点。县级电力企业目前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 致力于提升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 而在总体发展中安全生产问题是重要部分, 所以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保证电力的安全运行。

1 目前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亟待完善

县级电力企业存在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例如:室外的一些电力工程承担着自然灾害的风险, 如果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很容易在雷雨天气时出现重大问题。

在建设安全管理机制的这一环节上, 县级电力企业的专业人才不足, 资金也相对缺乏, 并且许多电力企业采用事后监管制度, 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 没有彻底消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致使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非常低。

1.2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目前我国县级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 从企业内部来看, 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比如, 有些技工在配电工作中无票作业, 在维修电线时没有及时断电等, 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器具随意摆放和使用的问题, 轻者会损害经济效益, 重者会造成人员伤亡。

就县级电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 许多企业都处在相对偏远的地区, 这些地区法律观念较为缺乏, 存在偷盗和破坏电力设施的问题。有一些电力企业违反规定施工, 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 使电力设施遭到破坏的现象更为普遍。除此之外, 在建成电力设施之后, 县级电力企业没有对这些设施进行看管和有效监督, 致使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际管理中。

1.3 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在县级电力企业中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十分重要, 但是当前的许多企业都存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滞后的情况。一些县级的电力企业在改网过程中, 没有对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进行有效管理, 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 电网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电力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知识, 在电力设备出现问题时没有采取及时措施, 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部分县级电力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使企业内部员工对生产管理忽视, 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2 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化措施

2.1 重视电网发展建设

为了实现县级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应当对电网发展建设予以重视。电网的发展建设可以带动安全生产管理, 因此电力企业要以此作为基础。

首先, 企业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 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促进电网建设发展, 在促进电网发展的同时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管理意识, 加大人才建设的力度。

其次, 企业必须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对电力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能够带动企业的迅速发展。例如, 县级电力企业可以借助大容量输电技术和农村电网升级技术等, 保证生产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电力企业还可以依靠电力自动化管理技术, 对电网进行动态监测, 提高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 实行精细化的管理

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正处在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 县级电力企业应当实行精细化的管理, 加强对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

首先, 县级电力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如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让工作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 形成初步的安全管理体系。其次, 企业应当对电力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传统的县级电力企业只注重生产结果, 轻视生产过程,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 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及时消除可能发生的隐患问题。再次, 企业可以建立考核制度, 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对考核通过的人员给予奖励, 对考核失败的人给予惩罚。最后, 企业应当营造一种安全管理氛围, 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3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

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国策, 其根本就在于以人为本, 想要推进县级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在具体的电力生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首先, 县级电力企业应当满足员工的正当需求, 使员工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其次, 县级电力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内部的人才队伍建设。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供对外交流机会、引进先进人才等方式, 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最后, 企业应当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激发员工的责任感, 让员工自发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3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县级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企业必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促进县级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库丽西拉·毕旦别克.县级电力现场监督及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硅谷, 2014, 22:182-183.

[2]孙学金, 金虎, 吴华.基于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科技与企业, 2015, 22:35+37.

上一篇:钻井井控下一篇:环境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