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管理(精选12篇)
电力市场管理 篇1
0 引言
从近几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情况来看,国家主要推行的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电价水平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力市场化改革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阻力,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在处理有关各方利益的协调等方面,也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尖锐矛盾。
在推进区域电网电力市场建设中,是以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为主推进电力改革,还是以省为主推进电力改革(区域分层交易的共同市场),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以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为主,有利于打破省际分割、优化资源配置、克服电力市场无序竞争、减少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尊重现有省为主体的实际,既要考虑资源优化配置,更要考虑资源公平配置,并且中国目前大部分电力交易(90%以上)在省内完成,现阶段,以省为主的市场模式可以克服省际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果现在就实施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在当前财政体制以省为单位的格局下,难以得到真正的推广。各方认识不一也影响了电力市场体系的规范建设。因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各省经济协调发展、节能减排、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
在电力市场建设中[1,2,3,4,5,6,7,8,9,10],能否先建立与中国体制(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适合国情的过渡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这样的市场体系模式既能包容各种市场模式(各种模式的省级电力市场、区域电力市场、跨省跨区电力市场等),又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过渡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逐步培育市场成员的市场意识,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种配套政策的完善,以及各省(或区域内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不断缩小,同时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类似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北欧等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形成过程,在市场成员的推动下,自发地过渡到区域统一市场或国家统一市场或跨省跨区统一市场。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设计中国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所面临的基本形势,给出了互联电网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架构,提出了10种符合目前中国国情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对主要市场体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1 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面临的基本形势
1)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阶段(转型经济阶段),正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电力工业也正处于优化电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型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相应地,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也不可能超越其经济发展的转型经济阶段。在转型经济阶段,政府宏观调控、国有经济控制力、发展低碳经济、电力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等都将对电力市场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决定了中国现阶段的电力市场既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也不同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电力市场。
转型经济下的制度安排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也与完全市场经济存在一定差异。中国转型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渐进式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力求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要充分考虑稳定这个约束条件,经济发展要以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为基础,要实现社会稳定,必须处理好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问题,在存量经济发挥作用的同时,注重发展增量经济,这是渐进式转型能够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各种体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能改好了一个再改下一个,否则会出现很大的体制间“不协调成本”,某些体制的改革“超前”或“滞后”(瓶颈),都是无效率的。在所有相关领域(包括政治体制和社会政策)都同时推进改革,同时考虑各种体制之间在转型过程当中(也就是在没有彻底完成改革之前)的相互协调,应是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方法。
2)中国区域间、省间的能源分布与需求极其不平衡,电源结构和负荷特性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发电成本和用电效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中国的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系、电价体系、电网安全责任体系的形成,都是以省为基础。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电价的承受能力差异很大。上述因素决定了省这一级在中国电力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的角度出发,现阶段各省的电力资源将在优先满足本省需求的前提下,将余缺部分进行跨省跨区优化配置。
4)目前的区域电网电力市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不相协调。国内目前区域电网覆盖的省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所覆盖的省一般是不一致的,而国家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有不同的配套政策;在目前的国情下,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在促进区域电网内各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等方面难度很大。
5)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对市场建设目标有新要求。能源问题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成为世界经济秩序和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共同的战略选择,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国内已大力发展以水电、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这就要求电力市场建设需要优化市场目标,通过设计合理的电力市场模式和规则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清洁能源发展,减少排放(污染物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排等)。
2 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电力市场建设,必须与本国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必须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必须与本国的经济模式相适应,必须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相适应,必须考虑效率目标与发展目标的有效协调,必须考虑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公平配置的有效协调,必须考虑市场风险、建立电力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必须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必须有利于促进各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从能源产业链(如煤电产业链)整体效率的角度,来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
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与中国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原则,与中国的经济模式相适应原则。构建电力市场竞争主体要充分考虑国有经济占主体的情况,要充分考虑政府宏观调控对电力市场建设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2)安全稳定原则。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连续可靠供电,保证电力市场平稳运营。
3)公平开放原则。应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愿,提高市场交易信息的透明度,保障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4)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原则。电力市场建设需要具有“绿色”内涵,必须优化市场目标,以促进节能环保为前提条件,设置合理的电力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引导节能减排、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5)协调发展原则。处理好市场运营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处理好电力企业之间、电力企业与电力大用户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与电力工业的和谐发展。
6)积极稳妥原则。要从当前电力工业的实际出发,逐步扩大交易主体和交易范围,最终实现全电量竞争。
7)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原则。中国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客观上决定了电力需求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应以促进电力工业发展为目标。
8)必须从与电力工业有关的能源产业链(如煤电产业链)整体效率的角度,来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
9)必须逐渐符合中国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
10)必须考虑到各省政府电力行政管理政策长期存在的现实,充分调动各省政府的积极性,推进市场建设。
11)必须考虑市场风险、建立电力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
3 互联电网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架构
3.1 中国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架构
电力市场体系应包括3个层面的内涵:
1)市场架构的层级。在中国,市场体系的架构主要有以下8种:①单一的区域统一市场模式;②省、区域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区域共同市场模式);③省、区域、国家三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④区域、国家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⑤省、国家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⑥省、跨省跨区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⑦单一的跨省跨区统一市场模式;⑧单一的国家统一市场模式。
2)交易市场的种类,主要指电能交易市场、辅助服务交易市场、电力金融交易市场等;
3)交易品种,如电能交易市场中的期货交易、现货交易、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大用户直购电)、发电权交易等。
本文主要研究市场体系的架构层级,其他方面可参见文献[1,2,3,4,5]。
3.2 各类市场的协调模型
各类市场的协调模型主要有以下8种:
1)各市场间余缺调剂型。本市场电力电量富余时,向其他市场售电,电力电量短缺时向其他市场购电。
2)指定参与型。指定某类机组参与某类市场(某个平台)。
3)自愿参与型。建立自愿参与的电力市场,通过事先定义区域间、省间交易的种类以及相关规则,为各省提供更加灵活的电力电量交易平台;同时建立和完善跨省跨区备用共享机制。
4)协调运作、分层交易型。 采用“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协调机制。
5)份额电量竞争型。要求各省开放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组成跨省跨区交易空间。
6)功能分工型。中长期合约交易在某类市场(某个平台)进行,短期、日前、实时交易在另一类市场(某个平台)进行。
7)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型。各类市场根据各自的市场规则,独立地开展市场交易。允许各类市场存在不同的交易规则、交易时间、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在各类交易平台交易结束后,将所有交易结果转化为金融合约。通过建立统一交易平台,组织包括所有互联电网市场成员在内的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的日前集中交易市场。在日前集中交易市场中,使市场成员参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发电权的自动转移。
8)集中竞争型。除实时平衡交易及辅助服务外,其他所有交易在一个平台进行。
4 主要电力市场体系模式设计
1)体系模式Ⅰ:
以余缺调剂为主,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分别建立国家、区域、省电力交易平台,电力交易首先在省交易平台进行,省交易平台无法平衡的电力电量余缺,省电力交易中心作为本省电厂的委托代理,到区域交易平台调剂,区域交易平台无法平衡(调节)的电力电量余缺到国家交易平台平衡(调节)。这里的电力电量平衡包括中长期平衡和短期平衡。
中国目前区域电网覆盖的省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所覆盖的省一般不一致,而国家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有不同的配套政策;在目前国情下,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对促进区域电网内各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等方面难度很大;而目前按发展区域经济建立电网是不现实的,因此,建立国家、区域、省的三级电力交易体系,是确保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可选方案之一。
国家电力交易平台负责跨区之间的省间交易;区域电力交易平台负责区域内的省间交易;省电力交易平台是国家和区域电力交易平台的基础,负责省内交易,并作为本省电厂的委托代理,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国家与区域电力交易平台的成交合同(跨省跨区交易合同)都将在省交易平台中履行,省交易平台在电力电量平衡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该体系模式基本维持了电力电量平衡和电力交易的现有格局。对电力需求比较平稳的市场而言,该体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合理性。
2)体系模式Ⅱ:
以余缺调剂为主,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建立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电力交易首先在省交易平台进行,省交易平台无法平衡的电力电量余缺,到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平台平衡。
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上,涉及跨区交易,由国网交易中心负责组织、区域交易中心配合;涉及区域内跨省交易,由区域交易中心负责组织。省交易平台由省交易中心组织,并作为本省电厂的委托代理,参与跨省跨区交易;条件具备时,电厂也可以直接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建立统一的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有利于跨省跨区资源的统一优化协调,有利于跨区交易与跨省交易之间的有效协调,有利于理顺交易各环节、压缩交易链条、提高交易组织效率、提高数据交换效率,有利于更好地消除各方对市场的分割、实现各类市场间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实现交易信息有效共享。省交易平台以省内发电机组中长期合约为基础,开展省内外送电交易、发电权交易、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通过与跨省跨区交易平台的协调运作,落实跨省跨区交易的送电资源和消纳空间。跨省跨区交易平台和省交易平台均采用“中长期合约交易为主,短期灵活交易为辅”的交易模式。中长期合约交易为主的交易模式,与现有的机制形成良好的衔接,对市场各方利益调整不大,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市场推进。
该体系模式架构以统一的跨省跨区交易为主要特征,以省内多品种交易为基础,逐步构建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
3)体系模式Ⅲ:
市场主体指定参与,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在国家、区域和省分别建立交易平台(或建立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根据有关原则,明确规定参与国家、区域、省(或省、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平台的发电机组,任一发电机组只能参与一个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该体系模式对发电机组的交易范围进行了人为划分,对特定类型发电机组可以参与哪一级交易平台进行了明确规定。该体系模式看似比较简单易行,但存在如下问题:对发电机组可以参与哪级交易平台进行人为规定,带有一定的计划色彩,违背了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也不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4)体系模式Ⅳ:
各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之一。
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购售电价格水平比较接近的省称为A类省(包括省内发电厂、省电力公司等,下同)。
与区域内其他省相比,省内产业对电价波动承受能力差,经济相对不发达,如果该省内的电厂直接在国家、区域交易平台(或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交易,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负面影响较大,不利于促进该省经济的发展,该类省称为B类省;省内电网与区域电网联系薄弱或无联系的省称为C类省。
B类省、C类省的省电力公司作为该省电厂的委托代理与A类省一起在国家、区域交易平台(或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交易。条件成熟时,B类省、C类省的发电企业,再直接与A类省一起参与统一平台交易。
对于B类省、C类省,可采用以下模式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国家、区域交易平台或跨省跨区交易平台):
首先,省内电网调度的电厂在省内交易,省电力调度交易机构首先进行省内电力电量平衡,依次制定各电厂年、季、月、日的初步发电交易计划;对于在省内市场交易不成功的电厂,可以重新进行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二次报价。
其次,根据省内电网与区域电网的联络线输送能力、已签订的各类联络线输电合同、电厂报价等,申报跨省跨区交易在一定条件下的购电报价曲线和一定条件下的售电报价曲线。
最后,根据省交易平台在跨省跨区的交易情况(年、季、月、日),相应调整确定(修正)各电厂的发电交易计划。
该体系模式类似于北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电力市场的形成过程。
5)体系模式Ⅴ:
各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之二。
将发电企业划分为AA类、BB类。
AA类发电企业,既可参与省外市场各类交易(参与国家交易平台的跨区交易、区域交易平台的跨省交易,或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也可参与省交易平台(年度、季度、月度、日前交易),自由选择(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BB类发电企业,只能参与省交易平台。
跨省跨区交易平台逐步向省内发电企业开放,进一步减少交易环节,形成多买多卖、多方竞争的态势。充分考虑节能、环保、价格、余缺等因素,短期以月度为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灵活交易,适时组织开展跨省跨区集中竞价(包括发电权交易、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工作,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跨省跨区交易模式。随着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不断发展,省交易平台持续开放,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
6)体系模式Ⅵ:
“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的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该体系模式采取“自下而上预决策(预安排)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交易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思路,各省交易平台将省内的电力电量供求数据曲线有效地传递到区域交易平台,并进一步传递到国家交易平台;同时,国家交易平台制定的跨区域交易计划应作为区域交易平台制定区域内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区域交易平台制定的跨省交易计划应作为省交易平台制定省内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或者:各省交易平台将省内的电力电量供求数据曲线有效地传递到跨省跨区交易平台,跨省跨区交易平台制定的跨省跨区域交易计划作为省交易平台制定省内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
该体系模式的详情参见文献[1] 。
7)体系模式Ⅶ:
“份额电量竞争”的省、跨省跨区两级(或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一定比例的电量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或区域、国家交易平台)交易,其他比例电量在省交易平台交易。
该体系模式中,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与省交易平台的交易电量比例如果适当,可以规避风险,但具体操作复杂、协调难度大。
该体系模式曾经在华东、东北、南方等区域电力市场试点。
8)体系模式Ⅷ:
“交易功能分工型”的省、跨省跨区两级(或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类型1:中长期(年度、月度)交易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或区域、国家交易平台)进行,日前、实时交易在省交易平台进行。
类型2:中长期(年度、月度)交易在省交易平台进行,日前交易(余缺调剂交易)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或区域、国家交易平台)进行,建立日前余缺调剂交易市场。
类型3:各级交易平台(以及各交易平台之间)先进行各类自愿参与的交易。交易品种视各级交易平台的规则而定,可包括年度、季度、月度交易、日前交易、发电权交易、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包括各类电网企业之间的双边合同、各类发电合同)等。在各级交易平台交易结束后,在跨省跨区(或区域、国家)日前集中交易平台上,市场主体(售电方、购电方)在已签订的各类合同的基础上,根据剩余发电能力或购电能力,进行余缺调剂。
9)体系模式Ⅸ:
“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的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建立日前集中交易市场。
首先,各级交易平台以及交易平台之间先进行各类交易。交易品种视各级交易平台的规则而定,可包括年度合约、月度竞价、日前竞价等。在各级交易平台交易结束后,将所有交易结果转化为金融合约。组织包括所有互联电网市场成员在内的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的日前集中交易市场。在日前集中交易市场中,将实现发电权的自动转移。对于在各级交易平台上成交价格高于互联电网日前集中市场边际价格的机组,自动出让发电权;对于在各级交易平台上交易价格低于日前集中市场边际价格的机组,自动成为发电权受让机组。
互联电网日前集中交易市场是一种帕累托改进。首先,各级交易平台的交易完成了社会福利的初始分配,保证了各市场成员的利益。而将所有交易结果转化为金融合约为发电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行性。组织互联电网日前集中市场交易促进了社会福利最大化,通过发电权自动转移机制,将互联电网日前集中交易带来的社会福利增量分配给了发电权自动转移双方,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但是,该体系模式中的发电权自动转让与发电权交易[6]有本质的不同。发电权自动转让是一种强制转让行为(集中竞价后,一些市场主体的部分发电权电量强制转让),可能会损害某一方利益。发电权交易是一种自愿交易行为,交易电量和交易电价由买卖双方/多方协商确定。
该体系模式类似于华东电力市场,也是一种统一市场模式。
10)体系模式Ⅹ:电力市场体系目标模式(帕累托最优的电力市场模式)。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完全竞争的统一市场将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条件具备时,可建立互联电网的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区域统一市场或国家统一市场或跨省跨区统一市场),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5 主要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分析比较
以余缺调剂为主的体系模式Ⅰ和Ⅱ,考虑了目前省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内目前的“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系、电价体系、电网安全责任体系”以省为主的现状相适应,基本维持了电力电量平衡和电力交易的现有格局,这是该体系模式目前正在运行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两类体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首先,省内先平衡的模式,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或是大量建设地方电源而拒绝接受外来电力,或是限制电力资源外送;其次,中国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要求其电力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两类体系模式可能不利于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仅是一种过渡的体系模式。
体系模式Ⅲ和Ⅶ曾在华东、南方电力市场应用过,但并不成功。该模式看似比较简单易行,但带有一定的计划色彩,违背了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也不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体系模式Ⅳ,Ⅴ,Ⅵ,体现了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体系模式Ⅷ中的类型3,允许各级交易平台以及交易平台之间先进行各类自愿参与的交易,余缺部分在跨省跨区(或区域、国家)日前集中交易平台上进行统一调剂,体现了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的原则,不会出现市场主体间的利益较大转移,既适合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也适合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省份。
体系模式Ⅸ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可能出现市场主体间的利益较大转移。
体系模式Ⅹ是市场体系模式的目标模式。
体系模式Ⅰ,Ⅱ,Ⅳ,Ⅴ,Ⅵ,Ⅷ适合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比较大的省份。
体系模式Ⅲ,Ⅳ,Ⅴ,Ⅵ,Ⅶ,Ⅷ,Ⅸ,Ⅹ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省份。
本文的10个体系模式中的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与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相比,压缩了交易链条,提高了交易效率和数据交换效率;有利于更好地消除各方对市场的分割,实现各类市场间的有效衔接。
体系模式Ⅰ~Ⅸ均为过渡模式,条件具备时,可以过渡到目标体系模式Ⅹ。
体系模式Ⅰ~Ⅸ以及目标体系模式Ⅹ,条件具备时,建立完善的中长期电力批发交易市场、电力日前交易市场、电力实时平衡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电力零售市场、电力金融市场(防范市场风险的,以电力期货、电力期权、电力保险等为主要交易品种的电力金融市场)。
6 结语
电力体制改革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个工业重组之一。其核心是市场化,即采用市场机制来克服传统政府管制的弊端,促进电力工业长期、健康地发展。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设计(交易制度的设计)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往往是交易制度的错误设计而不是电力本身固有的特点导致了较为剧烈的电价波动,影响电力市场的有效运行。近20年来,电力体制改革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得比较成功,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遭遇严重挫折。“‘创造(设计)’运行良好的竞争性电力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和制度挑战,很容易搞糟,也很难做好[7]”。因此,必须进行科学论证,设计合理的市场体系模式及交易制度。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经济在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快速增长。电力工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能出现任何大起大落的情况。因此,电力市场建设要促进电力工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电力市场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电力运营的客观规律,以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运行为前提。既要促进电力发展,又要控制好市场风险,应首先选择风险小、符合实际、能够解决主要矛盾的市场体系模式。
参考文献
[1]尚金成.兼顾安全与经济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协调理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6):28-33.SHANGJincheng.Coordination theory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opti mal dispatch considering security&economic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6):28-33.
[2]尚金成,夏清.电力市场理论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尚金成,张兆峰,韩刚.区域共同电力市场交易机理与交易模型的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4):6-13.SHANGJincheng,ZHANG Zhaofeng,HAN Gang.Study on transaction mechanismand model of regional layered electricity market.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4):6-13.
[4]尚金成,张兆峰,韩刚.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与交易机制的研究:(一)竞价交易模型及其机理、水电参与市场竞价的模式及电网安全校核机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2):7-14.SHANGJincheng,ZHANG Zhaofeng,HAN Gang.Study on transaction model and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regional electricity market:Part one transaction model and mechanism,the mode for hydroelectricity competition participate in market transaction,power system security checking mechanism.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12):7-14.
[5]尚金成,张兆峰,韩刚.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与交易机制的研究:(二)电价机制及其稳定制度、市场风险及其规避、结算机制与市场盈余公平分配模型.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3):5-12.SHANGJincheng,ZHANG Zhaofeng,HAN Gang.Study on transaction model and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regional electricity market:Part two pricing mechanism and stabilization system,market risk and elusion,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market surplus allocation.Automation of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13):5-12.
[6]尚金成.基于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理论及应用:(一)发电权交易理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2):46-52.SHANG Jincheng.Generation right exchang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ing:Part one generation right exchange theor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12):46-52.
[7]JOSKOWP L.Electricity market liberaliz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U.S.,Berlin,2004[EB/OL].[2009-10-20].http://www.econ.cam.ac.uk/electricity/news/berlin04/joskow.pdf.
[8]夏清,彭涛,江健健.兼顾经济协调发展和电网安全的区域共同市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9):1-5.XI A Qing,PENG Tao,JI ANG Jianjian.Regional layered electricity market considering economical coordination and power grid securit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4,28(19):1-5.
[9]傅书逷,王海宁.区域共同电力市场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1):1-4.FUShuti,WANG Haining.An exploration on regional common electricity market design.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21):1-4.
[10]耿建,高宗和,张显,等.节能电力市场设计初探.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18-21.GENG Jian,GAO Zonghe,ZHANG Xian,et al.A preli minary investigation on power market design considering social energy efficienc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19):18-21.
电力市场管理 篇2
当前的电力业务中,电力价格营销是核心业务,电力价格营销不但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也是市场营销的客观要求。电力市场改革之后,引入了市场机制,企业、个人也参与到电力营销的行列,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企业仍旧不改变以往竞争意识薄弱的情况,将很难适应新的电力营销环境。
2.营销管理系统缺陷
供电企业当前的电力营销系统侧重的是对技术风险的预防和应对,系统设计不够成熟,存在诸多的安全漏洞。如何完善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系统,很难避免操作、维护人员数据更改导致的系统风险,引起购电用户的不满。
3.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供电企业的管理制度信息化程度不高,国内的用电业务流程,不但程序比较繁复,而且涉及到诸多的环节。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流程比较复杂,供电企业的用户资料、营业资料不全面,信息利用效率比较低。此外,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调查不尽合理,不管是方式、还是途径,都不够科学,难以满足电力市场改革的要求。
4.管理体系不健全
虽然当前的供电企业都有专门的营销部门,但是由于成立时间短,管理经验不丰富,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满足电力市场改革深入开展的要求。具体问题如下:其一,专业人员缺乏。电力营销管理以“人”为基础,当前的供电企业缺乏业务素质合格的销售、策划人员,销售团队整体素质比较低,难以有效地做好营销管理工作,提升市场竞争力。由于缺乏专业的能力,销售部门难以有效地获取用户的用电需求,无法对电力设备状态进行把握。其二,营销体系不够健全。当前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体系不健全,无论在设备管理、市场拓展,还是用户挽留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影响供电企业的销售业绩。如果不加以改善,供电企业将很难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的要求。
二、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1.健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的要求,供电企业要健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加强营销管理。供电企业要创建专门的营销部门,提高部门人员设置的科学性,完善电力营销的流程,丰富电力营销的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营销模式。其二,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的要求,供电企业应该着力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完善的营销规范、制度,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只有如此,才能为购电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三,供电企业应该加强与政府、用户、相关企业的沟通。除了要充分听取用户的意见,促进与相关企业的沟通,还要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和领导,结合最新的电力改革文件,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电力营销提供更好的环境。
2.打造供电企业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要素,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融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供电企业应该改善供电品质、服务质量,着力打造适应市场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一方面要注意供电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应该拓展营收来源,提高市场化程度。
3.完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
电力市场改革之后,供电企业发展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自身的生产经营满足电力市场改革的要求、电力营销的需要。具体来说,供电企业应该利用当前“两网改造”的契机,发现并解决信息化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为此,供电企业应该提高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程度,利用计算机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只有建立基于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根据上级的要求及时调整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才能确保电力营销管理的有效性、稳定性。
4.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供电企业应该引入市场化机制,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在实际的电力营销中,供电企业应该积极引入各种新技术,提高电力服务的技术水平,着力实现电力销售的自动化。供电企业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逐渐融入到市场化的洪流中,重新定位自身,调整自己的营销模式。具体来说,供电企业应该细分、拓展用电客户,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这样不但提高了购电服务的质量,也提高了电力服务的多样性、简便性,对电力市场改革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5.提高电能计量装置技术含量
为了适应科学、高效电能计量的要求,供电企业应该强化反窃电控制。具体来说,供电企业应该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加强窃电管理、检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技术含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隐患,还能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其二,加强学习,掌握规律。供电企业应该组织员工学习先进的供电、检修技术,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
三、总结
电力市场管理 篇3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力营销;原理分析
一、建立电力市场营销的概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电力工业也不断的创新发展,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多家电厂,出现了多家办电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局面,电力装机容量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但是“一家管电,多家发电”的局面却没有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电力企业具有独立的进行电力商品生产和经营的权力。但是电力企业作为我国能源部门的主体,必须为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首先,要动态的监测电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及时掌握用户需求的信息有,抓住机会灵活的配置电力市场营销资源,形成一体化的电力营销网络,具体内容包括:电力产品的升级体系,电力渠道的拓宽建设、电力营销的网络建设以及电力定价的合理化建设来满足电力市场的消费求,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利润,促进电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营销学是及经济科学与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所以,电力市场营销也必须对营销原理、电力市场调研、电力需求分析、电力营销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探究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电力企业营销原理。
二、电力市场及电力市场营销观念
电力作为特殊的商品,电力市场也归属与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空间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电力市场营销是通过电力市场交换以满足现实或潜在电力需求的综合性经营销售活动过程。
电力营销观念是电力生产经营者组织与管理电力企业活动过程的指导思想, 随着电力商品交换日益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电力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生产方向为主导向电力销售和电力市场化商品化方向演变。要把电力市场营销观转变为一客户需求为主,致力于整体营销、客户满意的导向,促进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电力市场的调查;电力用户的研究;电力目标市场的选定;电力产品的开发;电力商品的定价;电力营销与售后服务等。而电力市场营销应该包括电力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了解客户的需求作为电力营销观念的基础,必须认识顾客需求,对用户市场进行细分,了解用户产品需求与促销的差异化,优化资源配置。
三、电力市场竞争与电力营销组合
1.电力市场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场的形成,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市场营销。现如今,商品经济的基本特性是竞争,在电力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客户的电力需求,促进电力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电力营销组合。现如今,电力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要求电力生产者既要满足电力客户的需求,又要达成生产目标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赢得电力市场竞争力。不能仅仅的依靠单一的营销手段,还要一目标市场为探究对象,结合当前的电力市场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资源条件和资源优势进行电力营销组合,运用多种形式的营销策略,提高电能的销售。
四、电力市场营销策略规划
1.转变管理理念为服务观念。为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提升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能力,也出台了很多的优质服务项目及服务承诺,但是这些措施几乎都流于形式,始终没有明显的效果。供电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及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为服务观,积极的提倡“以客为主,服务顾客”的新理念,坚持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宗旨,以“尊重客户、信誉至上、优质服务、保证质量”为工作原则,通过优质服务,提升企业形象,吸引顾客巩固和开拓电力市场,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2.建立高水平的市场营销队伍。针对目前营销市场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存在危机感和紧迫感,建立高水平的市场营销队伍,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增强电力市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的寻求市场和用户,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形成完善的电力经营思想体系。电力企业在聘用营销人员的时候和营销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对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的考察,注重培训营销人员的营销理念和专业基础。其次,重视营销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考察。最后,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重视创新营销方法,培训销售人员的营销技能。建立高水平的营销队伍,实施营销队伍知识结构调整策略,全面提高人员素质,适应市场变化和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能力。
3. 加大宣传力度,实现法制化管理。近几年,电力市场中普遍存在者电费拖欠、电力设施被破坏、违章违规用电等问题,电力公司必须利用现有的电力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国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但是却很少有人对这些法律法规了解,因此,电力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形成依法用电、依法供电、及时缴费的良好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供电企业与客户签订用电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确立供需关系。并签订相关的供电合同,通过《供用电合同》规范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违约责任。这样当产生违约纠纷的时候,能够明确责任方的责任,将电费的回收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依法处理违约赔偿等问题。供电企业也要做好风险防范,在与用电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時掌握资料,并认真加以甄别。一方面对经济效益低下,产品无市场企业的欠费要采取法律手段强制性催费。另一方面,对濒临倒闭破产或已停产的企业,要及时签订资产抵押合同,必要时实施限电、停电的措施,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五、结语
电力市场的营销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的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电力市场的营销概念以及电力市场的营销观念,提出市场竞争意识和优化营销组合在电力营销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的提出了几条能够促进电力营销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电力发展做出贡献。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力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尚金成,黄永皓,夏清.电力市场理论研究与应用[J].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07).
[2]林桔凤.浅谈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策略[J].国家电网,2010(11).
电力市场管理 篇4
关键词:电力市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一、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电力市场条件下,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用电市场开发困难
我国最大的用电消费群体, 大多都聚集在市区内, 因此城市中的电力市场比较大, 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商机。但是,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不断深入, 新型能源, 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热能、核能以及天然气等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也在无形中为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带来了挑战。随着其他能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使用, 电力市场也在一点点地被其他能源所取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新鲜的体验, 因此一些新型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直接导致电力市场的开发困难重重。
(二) 电费收缴效率低
电费收缴工作繁琐细碎, 尤其是对一些先零散的个体用户而言, 他们的作息时间都不同, 进而导致电费收缴工作效率低下, 难以进行。电费收缴效率低的问题多出现在农村。因为农村日常用电量不多, 因此电费的余额一般有限, 一旦进入农忙时节, 特别是灌溉季节农户的用电量激增进而导致电费余额不足, 久而久之拖欠电费, 这为电费的收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对于电费收缴没有相对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费的一拖再拖, 影响电费的收缴效率。
(三) 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
供电企业本身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意识也是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问题。很多电力营销管理方面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缺乏责任心, 工作疏忽导致。例如, 在进行用电量统计时, 由于粗心大意, 将电表的数字读取错误, 进而导致电量统计错误;在电费收取过程中, 在对电量价格进行计算时, 将电量的单价输错, 本来一度电应该为0.546元, 由于失误将单价输为0.846元, 那么最后的总电量金额要比实际金额每度电多出0.3元, 这对最后电费的计算结果有很大影响。以上这些错误, 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所致, 因此应采取措施增强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四) 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当中的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缺乏, 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在电力营销方面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加之电力企业员工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工作状态, 缺乏进取心, 进而导致营销队伍素质偏低。电力营销也需要一些既了解电力技术又掌握营销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 因此供电企业有必要打造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二、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供电企业想要占据更大的消费市场就必须要在服务于管理上下功夫, 进一步革新管理理念, 提高服务意识, 如在电力营业窗口实行微笑服务, 优化服务质量。供电企业服务的优化能够通过营销管理工作切实体现出来。供电企业可以在市场活动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适当地增加营业网点的数量进而拓宽客户缴费渠道, 为客户缴费提供更多的便利。这种快捷、方便、高效的现代化供电服务充分尊重客户的主体地位,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并为客户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除此之外, 现代化供电服务还可以为供电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提高供电企业自身信誉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电力营销管理是电力产品的一种新型展现形式, 是电力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电力营销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电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的树立需要增强内部管理工作来实现, 只有加强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才能及时地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不能只注重客户服务的优化以及电网稳定运行的维持, 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社会以及国民建设号召。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 因此供电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 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增大客户服务成本的形式来承担社会责任, 进而促进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善与优化。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行事故发生率, 从而有效提高供电质量, 降低运行成本。客户服务是供电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营销理念的革新以及合理的市场营销体系的建立是供电企业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观念的革新有利于新的营销管理体系的建立, 有利于各项营销管理策略落到实处。其次, 供电企业应该及时分析市场需求, 及时进行市场调查, 并对市场进行合理地预测。此外, 还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市场敏感度, 使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现代化分析软件体系的研发。最后, 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保障电力营销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进而使供电企业营销与管理策略落到实处。供电企业还可以凭借现阶段先进的通信以及网络技术来改善供电客户的用户体验, 为他们提供全面、快捷、高效的服务, 在实现营销管理目标的同时获得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一) 加大市场营销创新力度
电力市场营销除了使用传统的营销管理策略外, 还应该不断创新, 转变营销管理观念。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人员可以学习一些成功的营销案例, 在与老客户巩固关系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客户, 以开发电力资源的潜在市场。电力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多一些人文主义关怀, 使客户感受到来自营销人员的诚意, 进而促进合作。例如, 电力部门可以与一些大型用电企业进行洽谈, 实行双方协议电价。大连热电厂就曾与大连钢铁集团与大连造船厂达成协议电价。大连热电厂的发电量已经大大超出了电网对公司的最低指标, 因此大连热电将超出部分的电量以低于普通电价0.16元的价格提供给这两家用电大户, 这不仅有效促进了电力营销, 还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各方的利益。
此外, 加大市场营销的创新力度应该从领导阶层开始, 只有领导的思想转变了, 才能从根本上带动起整个团队的创新意识, 促进员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
(二) 拓展用电市场
供电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性措施来促进用电市场的拓展。例如, 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以及手机短信等来发布一些优惠政策, 这样的宣传形式比以往的传统的进入社区宣传效果要好很多。除此之外, 供电企业也可以效仿其他行业, 对老客户推出积分兑换活动, 即老客户凭借自己使用的电量进行积分, 当积分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 便可以凭借积分换取一些生活用品或抵消一部分电费等。积分兑换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老客户的参与, 同时也会吸引一些新的客户, 促进电力市场的拓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 也越来越关注能源的清洁问题。供电企业可以与用电设备制作商合作, 加大对电力能源的清洁与环保的宣传力度, 以增加人们的电空调、电暖气等使用量, 进而提高电力能源的消费比重, 并最终有效拓宽城市用电市场。
(三) 健全营销管理体系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健全, 首先应该从加强内部员工的管理入手, 对于内部员工必须了解并熟悉电力部门的运营机制, 提高员工的自制力, 进而保障电力资源的安全。严惩一切倒卖电力资源的行为。营销管理体系的健全还应该增强员工的工作技能与责任意识。员工在工作中应该谨慎认真, 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避免出现一些由于疏忽导致的操作失误等。此外, 供电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 制订一套完善合理的奖惩制度, 对员工在工作中优秀表现以及疏忽进行相应的奖惩。例如, 对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电费核对出错的员工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 而那些工作积极, 态度认真的员工应该进行合理的奖励。合理的奖惩制度不仅有利于营销管理体系的完善, 还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内部良性竞争, 进而有效整顿供电企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 供电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电力营销的效益, 就需要对电力市场条件下的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以促进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3) :159-160.
电力市场管理 篇5
In Electricity Market of Independent Power Plant
论文作者 李杰森
论文导师 刘俊勇;陈云华,论文学位 硕士,论文专业 电气工程
论文单位 四川大学,点击次数 3,论文页数 74页File Size2390k
2004-04-01论文网 http:///lunwen_872746107/ 电力市场;成本分析;边际电价;竟价策略;电力营销;优化调度
电力市场管理 篇6
绪言
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我国的电力企业改革之前,电力部门一直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垄断营销的结果就是卖方市场的形成,一直是等靠市场,被动根据市场需求来改变市场供给,需求增加就马上增加电厂建设和电网建设,但在市场经济急剧好转时,受电力供应能力限制又制约了企业的增加,以至于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1]。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是要求企业要有前瞻性,根据市场变化寻求稳定的规律,保持企业效益的长期化。
总结经验教训后,电力企业开始实施改革,以市场为风向标,加快电厂、智能电网的建设,同时对老旧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使供电能力迅速提高,实现了供大于求的目标,在新形势下,如何拓展电力市场,增加全社会用电量,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使电力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获得先机,是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认真分析电力市场,寻找拓展新目标
为加强对电力市场新形势、新情况的前瞻性分析预测,积极应对电力市场变化,牢牢抓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电力客户的“双服务”主线,坚持与政府沟通的常态机制,形成政企联手促发展的良好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超前筹划、主动服务,继续开展电力销售市场开拓活动,大力巩固和拓展电力市场,遏制负荷下滑势头,抓大不放小,拓展新市场[2]。加强与政府部门(如发展改革局项目办等)联系,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近两年预计开工的项目筛选项目大、投资意向积极的客户进行了解,及时解决客户用电困难,促使客户及时接网用电。
1.拓展新客户
为做好电力市场拓展,强化电力市场的人为管控,提高电力企业效益,实现电力市场拓展新跨越,首先要制定好《电力市场拓展实施方案》。围绕完成全年拓展目标工作主线,强化市场拓展意识和人为管控意识,拓展存量市场、增量市场及新兴市场,处理好拓展市场与电网安全的矛盾,采取各种拓展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根据上级提供的近两年《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项目计划表》的明细,向当地政府经委等相关部门了解详细情况,对辖区内的拟建项目进行走访,解答企业用电问题,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协助企业快速办理各种用电手续,使企业提前或按期供电,增加全社会用电量,提高电力企业效益。
截至2013年底,凌源地区新增57个新装、增容在建工程,其中较大工程4项,总容量59220千伏安,这些项目,可带动凌源全社会用电量年增加约7000万千瓦时左右。
2.拓展老客户新增长点
为落实 “保供电,促增长,助发展”的精神,积极应对电力销售市场低迷、售电量增速放缓的不利形势。按计划对辖区内用电容量在1000千伏安及以上的老工业企业客户、本年计划增容客户进行走访,同时为确保大客户走访活动有序开展,制定出《大客户走访计划》。领导定期走访大客户,了解客户在电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发展需求,为客户及时解决电力难题,为客户发展扩容提供绿色通道,迅速办理手续,确保老客户新增容量部分提前或按期供电,增加全社会用电量,提高电力企业效益。
凌源市供电分公司今年已走访凌钢、世明、富源矿业等大客户11户,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2月底前增容45000千伏安。增容后凌源社会年用电量将增加1200万千瓦时。
3.借助优惠政策拉动客户
为适应社会发展,保护环境,政府鼓励客户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燃煤取暖对空气的污染,物价局出台了《利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制冷、制热用电价格》的优惠政策,电价由原来的平均每千瓦时0.92元,下调至每千瓦时0.65元,如果客户充分利用谷时段用电,电价甚至会更低。经过认真分析用电市场客户情况,寻找电力市场拓展新目标,借助政府新出台的优惠政策,拉动客户废弃高污染的燃煤能源,替代为清洁环保的电能,成立《地下水源热泵取暖》宣传领导小组,对行政办公场所、大型厂矿办公场所等较大的单位进行宣传电价优惠政策及清洁能源的优越性:此项目发展前景非常好,这种方式不仅冬季可取暖,夏季还可以作为中央空调使用,一举两得,建议客户在保證不增加能源支出的情况下改变取暖方式,受到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
截止2013年底,凌源地区利用地下水源热泵取暖客户已增加至15户,用电总容量增加7875千伏安,年用电量增加1655万千瓦时。
二、提高电力企业效益
1.合理安排有序用电
全面做好有序用电工作部署,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供需平衡、留有裕度;有保有限、节能减排”的原则;坚持“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对社会影响面最小、经济损失最小”的原则;坚持“保居民、保重点、保农业生产用电、限制高耗电企业”的原则[3]。
编制《拉闸限电序位表》交由政府部门审核批复,在电力企业供应形势严峻时,需要拉路限电才能保证电网安全的情况下,按照政府批准的《供电线路拉路顺序表》依次进行拉路限电,尽可能减少所限电量,保障客户正常用电,保护电力企业效益。根据供需形势的分析,坚持科学调度,加强需求侧管理,重视引导电力客户有序用电。加强负荷管理系统的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用技术手段保证电力有序供应。
2.保障客户安全用电
每个重大节日前夕,都要对大型商场、超市、大型餐饮、娱乐、洗浴等商业客户安全用电及违窃电进行详细检查,同时对高危用户、重要用户的用电设备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零距离“把脉”客户用电设备,杜绝安全隐患存在、电力事故的发生,保证客户正常生产、生活用电,提高客户“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保障客户安全用电,减少客户停电次数及停电时间,增加全社会用电量,提高电力企业效益。加强电网安全分析,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保持系统全方式运行,确保电力供需紧张形势下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加强生产值班,做好电力优质服务工作。坚持领导带班,生产运行人员在班在岗,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生产指挥和应急指挥系统运作有效。
凌源市供电分公司每年两次对世明玻璃公司、日兴矿业、市中心医院等高危、重要用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安全稳定用电;供暖前对市内锅炉房用户计量装置、接线情况进行检查,今年共检查各类用户6.92户。
3.缩短报装时间将缩短业扩平均接电时间作为业扩报装工作的重点,设立客户经理,统一协调客户接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客户工程时时进行跟踪了解,督促工程进度,为客户的业扩报装提供一条龙服务。协调相关部门加快用户工程建设、对工程质量随时跟踪,加大中间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就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确保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缩短业扩报装时间,保证用户早日用电,增加全社会用电量,提高电力企业效益。
据了解,凌源市供电分公司2013年业扩受理业务:高压新装、增容7户,合计容量17430千伏安,减容、暂停恢复286户,合计容量110695千伏安,这些可带动凌源全社会用电量年增加约2000万千瓦时左右。
4.生产营销齐联手
针对营销部门提供的客户上一年度实用负荷、下一年度预测负荷分布及变化情况,生产部门提早动手,召开电网负荷和运行方式分析会议。针对客户负荷增长热点和集中负荷分布,制定变电所主变负荷调整方案,将负荷分布详细分析到每条线路,根据负荷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网架布局,使供电电源网络和负荷分布均衡,调度部门每天对非正常运行方式的出口电流进行监测、统计,确保电网运行稳定。通过内部协调和配合,实现设备检修、投产调试与客户检修三联动,减少客户停电时间,杜绝反复停电造成有效负荷的损失,努力实现增供扩销。
5.加强电网建设
为加强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供电部门根据市场调查的远期(两年后要建设)的客户需求,树立科学的电网发展理念,坚持质量、进度和效益并重,合理规划、建设电网,提前立项,解决远期客户的供电瓶颈:调整电网结构,更换导线,增大导线线径,增加变电站及配电出口,为远期客户及时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增加全社会用电量,提高电力企业效益[4]。加强对输、变、配电设备的巡视工作,对重要线路及设备重点检查。
据了解,凌源市供电分公司滚动调整了2013-2020年电网发展规划,做好项目储备,提前开展2014年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确保电网工程的顺利实施。配合市公司完成2000千伏安以上报装容量用户的用电方案勘察工作,完成卅家子省级小城镇建设电力规划投资以及66千伏热水汤输变电工程可研收资工作。新建66千伏河坎子变成功投运,66千伏铜鼎变现已具备验收条件;完成2012年10千伏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缓解了凌源南部地区及城区供电紧张局面,供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拓展举措,凌源市供电分公司2013年售电量增加7.31亿千瓦时,比同期增长35.58%,使凌源全社会用电量、电力企业效益再创新高。
三、总结
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特性,不断改进经营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提供高质量服务为载体,以充分满足各类客户群为需求为目的,开展“你用电,我用心”优质服务宣传,接受社会监督,深化“感动式”特色服务品牌,常态走访大客户,征求意见,及时答复民心网等多种渠道来源的群众关心热点问题,采取多元化拓展电力市场措施,进一步拓展电力市场,吸引客户增加电力、电量消费,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大大提高全社会用电量,最终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丹,王道华,聂传奇. 供电企业营销策略[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2.
[2]舒暢. 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问题及建议探讨[J]. 机电信息,2014,03:173-174.
[3]卢红霞. 提高县级电力企业效益的措施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7,21:285-286.
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原理分析 篇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完善, 电力工业也不断地创新发展, 目前, 在我国已经有多家电厂, 出现了多家办电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局面, 电力装机容量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但是“一家管电, 多家发电”的局面却没有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电力企业具有独立地进行电力商品生产和经营的权力。但是电力企业作为我国能源部门的主体, 必须为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首先, 要动态的监测电力市场的供需变化, 及时掌握用户需求的信息, 抓住机会灵活的配置电力市场营销资源, 形成一体化的电力营销网络, 具体内容包括:电力产品的升级体系、电力渠道的拓宽建设、电力营销的网络建设以及电力定价的合理化建议来满足电力市场的消费城需求, 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利润, 促进电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科学与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所以, 电力市场营销也必须对营销原理、电力市场调研、电力需求分析、电力营销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 探究能够满足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电力企业营销原理。
2 电力市场及电力市场营销观念
电力作为特殊的商品, 电力市场也归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 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空间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电力市场营销是通过电力市场交换以满足现实或潜在电力需求的综合性经营销售活动过程。
电力营销观念是电力生产经营者组织与管理电力企业活动过程的指导思想, 随着电力商品交换日益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电力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生产方向为主导向电力销售和电力市场化商品化方向演变。要把电力市场营销观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主, 致力于整体营销、客户满意的导向, 促进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电力市场的调查;电力用户的研究;电力目标市场的选定;电力产品的开发电力商品的定价;电力营销与售后服务等。而电力市场营销应该包括电力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了解客户的需求作为电力营销观念的基础, 必须认识顾客需求, 对用户市场进行细分, 了解用户产品需求与促销的差异化, 优化资源配置。
3 电力市场竞争与电力营销组合
3.1 电力市场竞争
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的形成, 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市场营销。现如今,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性是竞争, 在电力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满足客户的电力需求, 促进电力企业的生产力发展, 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商品之间的竞争和电力消费之间的竞争是电力市场竞争的主体。电力消费者与电力生产者都存在着各自的经济利益, 所以经济利益是驱动市场竞争的原动力。电力生产者的利益是:生产出的电能能够销售出去, 获取更多的资金, 然后投入生产建设, 实现电力商品的价值, 然后获取更大的经济价值。电力消费者的利益是:消费者用货币从电力生产者的手中换取电力, 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电力市场得以实现, 但是竞争意识的确立能够更好地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利益的共赢。
3.2 电力营销组合
现如今, 电力市场竞争激烈, 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要求电力生产者既要满足电力客户的需求, 又要达成生产目标, 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赢得电力市场竞争力。不能仅依靠单一的营销手段, 还要以目标市场为探究对象, 结合当前的电力市场需要, 根据电力企业的资源条件和资源优势进行电力营销组合, 运用多种形式的营销策略, 提高电能的销售。
4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规划
电力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 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与其他行业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周密的制定营销策略:转变服务观念, 提高法律意识, 加强自身的营销队伍建设等方法, 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4.1 转变管理理念为服务观念
为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 提升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能力, 也出台了很多的优质服务项目及服务承诺, 但是这些措施几乎都流于形式, 始终没有明显的效果。供电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及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为服务观念, 积极的提倡“以客为主, 服务顾客”的新理念,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为宗旨, 以“尊重客户、信誉至上、优质服务、保证质量”为工作原则, 通过优质服务, 提升企业形象, 吸引顾客巩固和开拓电力市场, 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4.2 建立高水平的市场营销队伍
针对目前营销市场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我们必须存在危机感和紧迫感, 建立高水平的市场营销队伍, 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 增强电力市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动的寻求市场和用户,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形成完善的电力经营思想体系。电力企业在聘用营销人员的时候和营销过程中首先, 要重视对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的考察, 注重培训营销人员的营销理念和专业基础。其次, 重视营销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考察。最后, 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重视创新营销方法, 培训销售人员的营销技能。建立高水平的营销队伍, 实施营销队伍知识结构调整策略,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适应市场变化和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能力。
4.3 加大宣传力度, 实现法制化管理
近几年, 电力市场中普遍存在着电费拖欠、电力设施被破坏、违章违规用电等问题, 电力公司必须利用现有的电力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国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 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这些法律法规, 因此, 电力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力度, 形成依法用电、依法供电、及时缴费的良好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供电企业与客户签订用电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确立供需关系。并签订相关的供电合同, 通过《供用电合同》规范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明确违约责任。这样当产生违约纠纷的时候, 能够明确责任方的责任, 将电费的回收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 依法处理违约赔偿等问题。供电企业也要做好风险防范, 在与用电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了解, 及时掌握资料, 并认真加以甄别。一方面对经济效益低下, 产品无市场企业的欠费要采取法律手段强制性催费。另一方面, 对濒临倒闭破产或已停产的企业, 要及时签订资产抵押合同, 必要时实施限电、停电的措施, 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5 结论
电力市场的营销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的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电力市场的营销概念以及电力市场的营销观念, 提出市场竞争意识和优化营销组合在电力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几条能够促进电力营销的具体策略, 希望能为我国电力发展作出贡献。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力市场,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电力工业这一垄断性、计划性很强的企业, 也必须进行电力营销来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中, 开拓业务建立起相应的电力市场。因此, 提高电力营销区域建设, 解决电力营销中的增容扩销问题, 加快建立电力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力营销,原理分析
参考文献
加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篇8
1 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市场调研不够科学与充分
在计算机普及率较高的现代化社会,电力企业中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占有很大比例,但现实情况却是我国很多电力企业营销方式落后,主要依靠手工操作,电力营销的信息化水平偏低,企业市场调研没有章法,不但对用户造成了各种不便,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上也很不利,造成营销战略失误。
1.2 营销管理意识过于薄弱
说起电力营销意识问题与电力企业的领导层息息相关,如果电力企业领导层充分重视电力营销问题,采取各种方法与手段进行电力营销,相信电力企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事实却是多数电力企业过度重视电力产品的研发,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虽然这两点也很重要,但是电力营销的缺失直接导致很多电企在市场中没有地位,急切需要采取措施缓解电力需求,解决需求与销售业绩不好的问题。
1.3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落后
当前的电力营销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诸多弊端中,操作失误、操作违规与技术中遇到的难题比较常见。操作失误是指的是一种不当操作的情况,一般操作人员是维护员与信息系统操作员,这两者的过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和操作失误相比,违规操作是一种个别现象,个别的工作者利用系统中存在的纰漏或采用不为人知的手段对系统数据进行窜改。技术问题有关科技研发能力,在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没有做好,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因为这样的问题而造成不稳定等。
2 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对策
2.1 做好市场调研,努力开拓市场
加强市场调研,确定好营销方向,建议市场营销方向侧重市政单位与商业的用电,与此同时,对于工业用电市场也不能忽视,市场营销的多元化可为电企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加强市场调研的同时需要加强电力宣传,利用电能自身具备的环保绿色的优势,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对于用户来说认识到电能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认为电能只为自己提供便利的思想,做好宣传就是为电力营销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于开拓市场十分有利。
2.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真理。如果电企想要发展得更加迅速,获取的收益更多,就必须以科技作为营销的导向。首先,营销方案的制订很重要,市场瞬息万变,根据市场的变化调节营销管理方案,对于传统的营销观念中滞后的部分一定要抛弃,这样才能让电企在竞争高压下稳步发展。第二,电企需要建立先进的电网系统,要具有稳定性同时高效,为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也要越来越好。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计算机通讯技术十分珍贵,它可使运营效力提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想要增强电力系统营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上述几点,还应“走出去”,多看看同行是怎么经营的,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做到企业文化的创新。
2.3 加强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电企加强电力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评估,凡是企业的发展都要注重风险评估这个环节,利用专业人员做好相关预案,监控电力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建立安全可靠的预警机制,将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第二,查漏补缺,做好风险评估之后就要进行“实战”,查漏补缺,保证电企营销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第三,技术推广,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依赖于技术这一重要环节,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减少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管理。
3 结语
目前,电力企业营销中存在市场调研不够科学与充分、营销管理意识过于薄弱、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做好市场调研,努力开拓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与加强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加强电力营销管理的措施,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发,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生产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了满足对电力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电力企业也为此进行了公司制的改组、进行商业化的运营,在管理方面提倡法制化管理,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市场化的发展。电力营销作为电企的最核心业务,其质量直接影响电企的发展进度。对此,本文对加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提出一些看法,分析电企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措施,让我国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浅谈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策略 篇9
一、现阶段电力市场的特点
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电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电力供需矛盾趋于缓和。在现行政策体制下, 电力市场是独家垄断经营, 似乎不存在竞争。然而能源市场的竞争却一定程度地存在着, 而且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 新的技术设备使得电能以外的能源设备 (如燃煤、燃油、燃气设备) 的可控性、方便性接近或赶上用电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经济性分析比较选择使用能源, 造成电力边界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现今人们趋向于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位, 广大用电客户已不再满足于“用上电”为目标, 而是对“用好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在竞争性行业消费与在垄断性行业消费享受到的服务迥然不同, 从心理上自然难以接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客户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占有市场, 在客户的愉悦和满意中取得企业的利润, 是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也是关系到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受传统思维习惯、市场不断变化、营销人员素质不高及现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 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的产品是电能, 只有做好电能这个产品的营销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一切生产运作活动都要围绕着客户需求、市场变化来调整。近些年来存在很多供电企业效益不佳的现象, 分析其根本原因, 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差、管理不规范和电力产品质量不过关都是关键因素, 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其他供电方式, 电力销售企业遇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瓶颈时期。虽然市场对电力产品的需求量极大, 但是供电企业各方面服务的日益下降和停滞不前让这种两方都没有供求地的情况持续下去。单纯的生产管理还远远不够, 只有挖掘市场营销的有效运作。
(二) 供电企业发展滞后于用户需求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供电企业逐步实现了以供电所为核心, 对农电工进行统一招聘、统一管理、异地抄表的经营管理模式, 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三电”“三乱”现象, 规范了农电工的工作行为。同时也存在着相对市场形势和用户需求, 供电企业资源过于集中的不利因素, 违背了生产经济条件下的用电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根本要求, 造成供电服务不能贴近用户。尽管供电企业下大力度对供电所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使之装备精良、配套设施齐全、窗口建设达到标准化, 但也不能弥补由于供电服务半径长所带来的服务能力的不足, 对用户需求反应的灵敏度、速动性差, 处理突发性事件往往不及时、不到位, 形成了供电服务滞后于用户需求的现状,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用电客户日益增长的消费行为, 阻碍了电力市场的发展。
三、电力营销工作应采取的策略
(一) 树立企业形象
同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 努力实现“诚信、质优、高效、规范”的服务理念。
1.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提高电能质量。如果作为商品的“电能”没有好的质量, 供电企业实现优质服务及树立企业形象便无从谈起。所以, 电能质量的好坏是对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条件。
2.努力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 追求优质的服务。深入开展素质提升工程, 结合企业营销实际, 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拓宽人才发展渠道。要在企业每位员工的心目中树立起“优质服务是企业的宗旨, 是整个企业形象的支撑点”的理念。同时, 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个系统中不仅需要直接与客户发生接触的窗口等部门的努力, 同时也需要全员、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投入, 需要各部门都树立起以客户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服务理念, 并将这个理念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去, 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
(二) 开拓用电市场
1.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 提高电力系统设备利用率, 落实电力节能减排等, 做到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经济用电, 以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建设, 以高标准城乡电网, 提高人民生活的电力消费水平。
3.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途径, 可以有效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转移用电负荷, 提高电能使用效率, 是电力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 加强营销管理工作
1.以利润为中心, 推进企业管理进程。在营销工作中量化经济指标, 提高供售电量、降低线损率,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
2.加强绩效考核, 完善并推广考核机制, 推进管理创新。通过实施分级管理, 达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在完善考核体系的同时, 要使各专业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带动公司各层次考核机制的完善。
(五) 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营销工作, 一是必须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 以保证营销人员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和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的提高。要严格坚持以岗定人, 定期交流。二是要实行奖优罚劣, 奖勤罚懒, 目的在于激励、调动营销部门和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要按照新的市场机制建设的要求, 修订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考核措施和奖惩规定。全面实施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加强对营销工作的管理考核。
综上所述,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 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需形势, 可将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确定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政策法规为准则, 以优质服务为手段, 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重点, 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充满活力的营销体系, 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 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多赢”目标。
(四) 建立营销服务管理系统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力规划 篇10
关键词:电力规划,电力市场,改革
1 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包括对电力供应的依赖程度更强, 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逐步深入, 电厂与电网将彻底分离, 分别成为独立的发电公司和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电网公司。并且在日后条件成熟时, 将继续剥离电网公司的配、供电资产, 最终在发、配、供电领域引入自由竞争, 而输电领域则仍保持国家的自然垄断性质。电厂和电网分离后, 未来电源规划 (新增发电容量和旧机组的退役) 很可能是发电公司的内部决策, 以电厂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电源规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市场的电价波动情况、国家政策的变化、能源的价格以及负荷的变化等因素。因此, 新的机组 (或电厂) 的类型、位置、容量、投运时间, 以及旧机组和旧电厂的退役或停运等情况基本上由发电公司自行确定, 并且这些信息往往不能提前在市场中公布, 这对电力规划来说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电力市场中的电网规划同样将面临很多的市场不确定因素, 如电源规划、负荷变化、系统潮流变化等未知情况。
2 电力市场对电力规划的影响
电力体制改革前, 我国电力规划、投资和建设是包括发电、输电和配电的垂直一体化国家电力企业的内部行为。国家电力企业是电网的投资者。传统的管理机制保证电力企业能安全地实现投资回收, 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电网投资风险较小。电力改革前, 电力工程 (包括电源和电网) 建设的时间、地点、进度等等, 自始至终都有很好的规划, 统一性比较强。
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逐步深入, 电厂与电网将彻底分离, 分别成为独立的发电公司和具有自然垄断地位的电网公司。并且在日后条件成熟时, 将继续剥离电网公司的配、供电资产, 最终在发、配、供电领域引入自由竞争, 而输电领域则仍保持国家的自然垄断性质。
电厂和电网分离后, 未来电源规划 (新增发电容量和旧机组的退役) 很可能是发电公司的内部决策, 以电厂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电源规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市场的电价波动情况、国家政策的变化、能源的价格以及负荷的变化等因素。因此, 新的机组 (或电厂) 的类型、位置、容量、投运时间, 以及旧机组和旧电厂的退役或停运等情况基本上由发电公司自行确定, 并且这些信息往往不能提前在市场中公布。
电力市场中的电网规划同样将面临很多的市场不确定因素, 如电源规划、负荷变化、系统潮流变化等未知情况。电网规划要适应这些不确定因素, 使电网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相对于传统的电网规划来说要困难得多。随着网厂分开、电力市场机制的建立, 电网管理和规划组织方式、投资方式、输电定价体系、监管机制、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关系以及可靠性准则将对电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也将影响到电网规划的方式方法。
综合起来说, 电力市场化对电力规划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电网所有权和规划权的关系。
改革前电网所有权、规划权和经营权是一体化的。改革初期电力市场中电网仍然是垄断经营的, 是运营企业同时扮演着输电网所有者、规划者、系统操作者和市场操作者的角色。电网所有权和规划权相统一的模式操作简单, 有利于保证电网充足投资、合理规划和技资。当电网所有权和规划权分离时, 公司之间以及公司与电网使用者之间的合同和商业的复杂性使得规划问题、利益问题变得很复杂。因此, 在电力改革初期, 采用电网所有权和规划权统一的模式是可取的。
2.2 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关系。
电力体制改革前, 电网规划是在己知电源规划的条件下进行的, 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是统一的、协调的。改革后, 随着厂网分离、电力市场的建立, 发电厂、电网的规划和建设, 经济上和行政上是相互独立的。但由于电力工业的特点所决定, 电源与电网既相互独立, 又紧密相关, 是电力供应共同体的两个部分。总体上看, 电力需求分布和和大型水电站开发、煤电基地开发和核电站开发决定了电网网架, 电网引导负荷中心电厂和一般性电源的布局, 因此电源与电网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统筹关系。双方应在进行规划时本着互利原则, 相互提供信息支持, 使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能在双方协商下完成。
2.3 对电力规划的评价。
传统的电力规划属于行业规划, 其目标是使全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市场化条件下, 除电网的行业规划外, 还需要进行公司 (企业) 规划。进行这两种规划时, 由于某种出发点不同, 规划内容、目标和评价标准也不完全相同。
行业规划是政府或代表政府的调控机构用于指导市场竞争主体的纲领性和政策性文件。其主要作用是反映市场需求、引导投资方向和做好综合平衡, 使社会总成本最小。因此规划思路上, 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 充分体现全社会的发展要求, 在国际和和国内的宏观环境中研究解决电力工业发展问题, 使市场潜在的投资者能够把握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从而对其经营行为起到指导作用。
另一种是公司 (企业) 规划, 是企业为谋求长期发展和生存, 在对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基础上, 对企业的主要目标、经营方向、重大决策做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规划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电力体制改革后, 由于规划主体发生变化, 评价方法也将发生变化:评价行业规划的好坏主要是看社会总成本的高低:评价公司 (企业) 规划的好坏主要是看规划对其所有者权益大小的影响。
3 市场条件下电力规划的基本准则
3.1 适度超前原则。
电力发展速度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称为电力弹性系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一般应保持在0.8-1之间。但是电力弹性系数的多少, 是与国家的产业结构有关的, 如果耗电大的产业占有较大的比例, 相应的电力弹性系数也就比较大。近几年凸现的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充分说明了前一时期的电力规划工作脱离了实际, 预测的电力需求与实际的电力需求偏差较大, 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并且对电力弹性系数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因此, 在进行电力规划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认识到电力是国民经济先行的重要性, 要着眼全局, 加强前期工作, 适度超前地进行电力规划。
3.2 市场原则。
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将市场机制引人电力工业, 促进电力工业的内部竞争,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电力服务质量的目的。电力规划工作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首先, 电源企业和电网企业都已经是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同时, 它们也是电力市场的主体, 它们的经营活动基本上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行事, 因此, 电力规划工作也应当遵循市场规则。其次, 市场条件下的电力规划必然涉及到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协调。由于目前这两个规划工作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市场主体, 虽然为了保持电力规划工作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市场主体, 虽然为了保持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必要的行政指令是必需的, 但是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两者的规划活动才是正确的, 这不仅有利于调动两者的积极性, 而且符合电力工业改革的原则。再次, 电力发展规划通过电力需求预测、发展目标、重点布局以及相关政策, 为市场配置资源提供了广泛的信息, 使不同市场主体从中得到提示和鼓励, 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电源和电网统筹规划的原则。
我国目前电网与电源资产的比例约为4:6, 而国外电网资产占电力工业总资产的比例为55%一60%, 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70%。在目前的情况下, 应当防止由于输电线路的限制而发生“有电送不出”的现象, 从而导致新一轮的缺电局面。从技术的角度看, 电源与电网既相互独立, 又紧密相关, 是电力供应共同体的两个部分川。由于电源、电网都有各自的特性和规律, 在电力工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相互作用也有所不同, 需要更加重视协调电源建设与电网发展的关系,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如在电力发展初期, 电源布局决定了电网, 电网规模决定了电厂可装单机容量大小;但当电网规模足够大, 电网足够强时, 这种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弱化了, 但相互之间的要求与约束仍然是紧密的。总体上看, 电力需求分布和大型水电站开发、大型水电基地和煤电基地开发、核电站开发决定了电网网架, 电网引导负荷中心电厂和一般性电源的布局。
参考文献
[1]陈进行.搞好电力规则促进电力工业发展[N].中国电力报, 2004.
电力市场管理 篇11
摘 要:在各种新型能源和相关环保政策的冲击下,传统意义上的电力企业已经不再占据电力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而且还需要置身于市场中,参与竞争日益加剧的用户争夺战。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去不断地挖掘市场潜力,以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加强市场竞争的实力。从常规角度来看,在市场竞争中运用最多、最直接、最容易见效的手段就是加大电力营销的力度,这一点虽然目前已经被电力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广泛运用,但是在营销的过程中却仍然有着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就电力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对策,近年来一直是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开拓;电力市场;电力营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122-02
通常情况下,电力营销主要指的是电力企业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将充足、可靠、安全的电能提供给广大目标客户的过程。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以及各种新兴能源的兴起,人们对电力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减弱,为了留住更多的目标客户,电力企业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电力营销措施,以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对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所进行的分析来看,电力营销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地改革与完善。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电力企业只有放下架子、脚踏实地,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开拓更多合理途径,制度更科学的营销策略,才能争取到更多、更稳定的目标客户群体,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
1 开拓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企业的服务还不够完善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电力企业其实也属于服务行业,因此只有尽心尽力地解决客户的问题,才能赢得客户的支持和尊重,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有些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与现代市场的服务观念还不融合,没有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也没有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客户的信任,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电力营销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时代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电力营销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面对着更多新的挑战和任务。
从现有的电力企业的组织建构来看,电力营销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着环节过多、流程复杂等问题,亟待运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改革与完善。
1.3 电力企业的法制意识亟待强化
由于深受历史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在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维权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这就使得电力企业在开展诸如电力营销等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之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违法问题,比如违章用电、偷电窃电、电力设备设施被人为性破坏等现象在实现中时有发生,这不仅让电力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整个电力市场的正常发展秩序。
2 解决与完善电力营销问题的对策
2.1 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
尽管电力企业采取了不少服务措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但很多措施都固守传统、形同虚设,无法满足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电力企业要注重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要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尽可能做到24 h为用电客户提供不间断的优质服务,要安排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录音、邮件记录、面对面交谈等多种有效的方式,及时记录客户所提出的问题,并且还要第一时间派人去解决问题,切勿拖延。
其次,电力企业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断地强化电力营销网点的规范化建设,对供电的营业网点进行合理布置,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电力市场的最新动态等来完善电力网点的设施设备的配置,这样就可以在加强电力营销工作的同时促进电力企业的有序发展。
第三,要构建专属于电力企业的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将电力营销的相关工作安排、安全用电须知、整体用电情况等公布于网络系统上,并专门开辟客户意见与建议平台,鼓励客户针对电力营销和自身的用电体验在网站上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电力企业对被采纳的优秀建议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使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真正地深得人心,而且还拉近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形象力的提升和电力营销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电力企业的领导层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要和工作人员一起经常性地深入到社区用户群体中去,通过一些宣传活动的开展让客户对电力营销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切实地解决客户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在沟通和交流中为电力营销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支持。
通过这些服务理念的转变,还可以让企业工作人员认识到,电力营销与其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2.2 不断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是保证电力市场开拓的重要基础,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营销的过程中,要在考虑利润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的管理进程,要对经济指标进行一定的量化,以此提高电能的供应效益,并通过合理的方式降低线损,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性提高。
其次,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考虑采用分级管理的形式,使得各个部门与员工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企业工作人员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用电客户评价、团队协作能力等,并将考核的结果与他们所获得的福利待遇、薪酬相挂钩,充分调动企业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第三,要注重网络营销方式的运用,对网络营销的相关内容要进行认真分析,并且通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去拓宽网络市场、稳定网络用户。
第四,要做到收费逐步实现无纸化操作,加强和银行联网等收费系统的合作力度,使得客户可以在更多的银行、以更多的方式去缴纳电费。
第五,电力企业要构建电话自动查询系统、用电信息电脑系统等自助化设备,让用电客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在营业厅触摸电视屏操作或者使用电话去获取所需要的内容,为他们提供切实的服务。
除了上面谈到的五个方面外,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还要求电力企业注重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通过电力营销专题会议、推荐优秀员工外出深造、电力营销网络系统专题培训等方式,全方位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能够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工作中的新挑战与新任务。
2.3 加大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实施严格的法制化 管理
在这项工作中,首先,针对当前电力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当积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实现法制化管理,电力企业要通过进入社区、拉横幅、发放宣传小手册、邀请知名人士开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加大对《电力法》、《电力供应和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内容的宣传力度,以此来逐渐实现依法管电、依法供电、依法缴费的良好氛围。
其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电力用户和电力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因此,在签订供电合同之时,必须要参照《电力法》的相关条例去确定,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电力用户和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依法处理好各项纠纷,而且有效的防止电费拖欠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第三,电力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和交流,争取政府更多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以便为电费回收、电力设备的维护等工作创建保障力更强的环境与氛围,同时针对那些长期拖欠电费、恶意破坏电力设施设备等不法行为,经警告没有效果后,要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以此为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为电力市场大环境的净化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3 结 语
总之,电力市场的开拓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同心协力,共同努力,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更多科学合理的对策与措施,在市场开拓中不但要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还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能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李国新,马源良,孟娟,等.浅谈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中国电力教育,2008,(16).
[2] 孙海.开拓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3, (12).
电力市场管理 篇12
1 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指的是电力工程的施工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 组织安全施工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1.1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1 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 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 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 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 只停留在开会讲话, 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 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 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 语言含糊, 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
1.1.2 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
1.1.3 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 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 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 抓企业管理, 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 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 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 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 保管不认真。在我国的现阶段, 很多严重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在很大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是很明确而导致的。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取得最大效益的前提, 但是很多的管理者往往看不到这一点, 只是知道安全管理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还有就是对安全工作认识的片面性, 导致在具体的工作操作中出现不积极、滞后这些不良的现象产生。施工事故的现场工作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 是导致电力工程施工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比如说有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只是表面文章, 没有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也没有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程, 更没有执行各项安全组织措施, 在具体施工时宽松、不正确对待而导致了工程事故的发生。
1.2 加强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建议
1.2.1 思想上提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
首先建立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范围很广, 也很重要。事实上, 就算我们的规章制度再全面也有管不到或管不了的地方, 就像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一样。目前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也相当重要。否则, 规章制度很容易会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 更重要的是在贯彻落实上。对于各级领导, 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一把手, “安全第一”必须在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时体现出来, 而不能停留在报告上与安全检查中, 其检验标准是要看当安全与工作进度、安全与经济效益等出现矛盾的时候, 是否能真正坚持“安全第一”。对于一线职工, "安全第一"要体现在日常的生产行为中, 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改变以往粗放散漫的工作作风, 真正体现突出安全意识为重的思想。
1.2.2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 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组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来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对生产流程的监督, 严格监督执行“两票”作业, 督促现场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在施工现场配置满足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及时整改隐患, 不断完善和规范安全防护设施, 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其次, 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人员安全生产的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与各级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 逐步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 这还要对对管理人员的职责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对管理不当的情况要按照协议追究其违章的责任, 进而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1.2.3 加强施工现场和过程安全管理
首先,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对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施工时操作不恰当或者技术素质比较差等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 要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让他们自觉遵守施工工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创造良好的作业习惯。还有,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工具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并且定期进行安全预防性试验, 有效控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其次,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杜绝安全管理漏洞。
对于重大的危险源要及时进行控制, 确保把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胚胎状态。我国的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系统、模式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未来的电建施工企业必将由传统的施工型向管理型过渡。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有效管理方法的同时,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决策者和安全工作者都要面临的思考是施工现场的现代安全管理。
1.2.4 加强现场技术培训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在本企业内部选拔一批有责任感、技术好的员工和资深的专业人员作为培训人员, 为他们提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机会, 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比如说参加岗位培训、外出参观、集中培训和交流学习等, 在本企业内部创造出一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 争取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合格行为。在具体工作操作中, 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状态进行事故演习, 员工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在事故发生时做到沉着冷静、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并以最快速度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2 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背景为条件, 运用一定技术和方法, 来提高质量而进行的运作活动。质量是保证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电力工程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部分,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质量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 更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形象。
2.1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包括调查电力市场需求的分析、工程项目选址报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工程项目的计划任务书等。首先要确保选取的项目地址符合国家以及地区的规划, 并且同时使工程项目的目标和水平与其投资环境相协调。
2.2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项目工程设计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一般在技术上比较复杂的项目可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设计。进行项目工程设计的单位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因工程规模和特点的差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3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是要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 设置质量预控点, 严格质量检查。从施工管理角度来看, 工序就是人、材料、设备施工方法和检测方法、环境等对工程质量起综合作用的过程。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4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质量验收是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 二是电力工程施工的竣工验收。在整个电力项目进行整体验收的时候, 对已验收过的单项工程, 将单项工程的验收单拿来作为整体工程验收的附件而另外加以说明的时候, 就可以不再进行重复的正式验收和办理验收手续。尽早的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对促进项目更早的发挥投资效益和本身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5 工程项目使用阶段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的使用阶段质量管理是指:按照合同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在其验收交付并且使用后的期限时间内, 回访和听取工程客户对工程质量的建议, 把回访结果报有关生产部门备案。对于在回访的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电力工程, 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 并且制定补救措施, 为将来在其他的项目工程中的改进和提高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3 结语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在施工的过程中强调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相互依存, 在施工中完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细节制度, 更能确保顺利完成电力工程的施工, 通过优化施工活动来合理实现工程施工的节能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枫.论述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 2011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