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色彩规划(精选11篇)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 篇1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新校区的建设为建筑色彩的整体规划带来了发展机遇, 在校园规划方面校园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单体建筑、以及校园的生态环境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但校园环境建筑色彩整体规划设计却经常被忽视, 建筑设计院简单地使用城市色彩规控原则所推荐的色谱, 造成我国部分高校新区建筑色彩单一乏味, 缺乏校园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人文关怀。与此同时, 新老校区的改建、扩建则面临着新旧建筑色彩对于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河北工业大学相关团队率先开始河北工业大学新校区的环境建筑色彩规划导则的研究制定工作。
建筑环境色彩规划设计是一个由多个学科协同开展的研究领域, 研究内容涵盖景观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色彩学、色彩地理学、色度学等, 同时与自然地理因素、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紧密相关, 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建筑环境色彩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本项目结合让-菲利普-朗克洛 (Jean-Philippe Lenclos) 的环境景观色彩调研方法, 以及日本的色彩规划中心 (Color Planning Center) 的理论体系。对于设计人员在实际城市环境色彩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和手法进行归纳, 逐步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校园环境色彩理论体系与实践指导方法。首先对校园历史和现状作出充分调研分析, 并对学校未来的总体布局作出纲领性的控制原则。其次, 分析研究校园建筑环境色彩现状, 在校园中长期规划的总则下, 初步确定建筑环境色彩的设计理念和指导原则。本文结合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环境色彩规划项目实例对色彩的实践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一、现状调研———建立项目色彩信息数据库
影响一个校园环境色彩规划设计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全面平衡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在提升校园环境色彩品质的同时实现展现校园文化精神, 是实现校园环境色彩规划和设计的关键。校园环境色彩规划的过程就是一个解读已存在的条件信息和制约条件, 在此基础上依据理想目标创造新信息的过程。因此充分理解影响校园色彩的各种制约因素是进行环境色彩规划设计的前提。首先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调研: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条件, 以及收集设计校园环境的色彩现状和信息等 (人工色彩和自然色彩信息) 。然后对相关色彩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我们以表格方式按照环境景观色彩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 对调研对象的各种色彩表面材料和色彩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分析, 当一个调研对象包含多种色彩时, 要注明主色、点缀色以及各种色彩的大致面积关系, 对于某些观测对象出现过于复杂的色彩元素, 则需对测量相关色彩元素进行精简, 将有代表性的要素纳入色彩数据库。整个测量过程采用孟塞尔色彩体系的标注方法, 即色相H、明度V、彩度C, 用HV/C的数值描述一个色彩的特征。
二、明确制约条件
北辰校区建筑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建立在天津市城市色彩总体规控的基础之上, 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因此, 在进行北辰校区建筑环境色彩规划设计之前必须对天津市城市色彩总体规划原则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需要与北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部门进行紧密配合, 从而制定出北辰校区建筑环境色彩规划的总体策略。
(一) 城市规划———天津市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原则。
2009年天津市颁布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色彩规划控制导则, 导则公布了城市色彩的总谱及城市主色调。在天津市中心城区色彩规划中将城市规控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历史街区、城市核心区、城市过渡区、城市外围区。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刚好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之外的区域, 因此一般不作强制性的色彩规控要求, 主要根据校园环境景观规划的性质、功能、建筑所处的环境进行考量, 并依据办公文教区的亮灰色色彩定位确定建筑主色调和辅助色。
(二) 校园规划性质———北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总体构思对校园规划理念的形成来源于对现代校园新老和谐化、生态园林化、专业特色化三大发展趋势的再思考。校园特色形成在于校园历史文脉的发掘与传承, 以及时代精神的体现。从新老校园和谐共生、学科专业特色、生态环境特色三个层面入手, 寻求校园文化特色与校园环境色彩规划理念共同的文化根源, 营造校园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的精神家园。
(三) 使用者的意向和意见。
建筑环境色彩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营造宜人的生存环境, 设计师在运用色彩知识进行设计和引导公众审美意识的同时, 不可以将自己的色彩喜好强加于人, 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等制约因素。因此, 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是设计师进行校园环境色彩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在确立设计原则之前,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师生对校园环境色彩设计的意见建议进行调查和分析。
三、确立设计概念
确立设计概念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应符合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标准以及校园总体发展策略。二是基于色彩美学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展现历史与校园文化精神。本阶段通过总结归纳前期项目调研成果, 结合对北辰校区空间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力图通过对校区建筑色彩的规划控制展现百年学府深厚的历史文脉及其所蕴含的工大精神, 为校区的改造、扩建、修缮所需的色彩管理提供可操作的规控依据, 将展现百年工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营造含蓄恒久、智慧典雅的校园形象为设计目标, 逐步形成“一轴、一带、七区”的设计概念。总结归纳出北辰校园建筑环境色彩的设计原则:
(一) 展现百年工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原则。
河北工业大学前身是北洋工艺学堂, 创建于1903年, 从“始肇清末工学之庠”到“救亡图存兴邦自强”工大精神始终伴随着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所百年老校所倾心的色彩, 构成了校园色彩的标志及文化基调, 体现了校园的历史传统与现代精神, 是人文精神与校园环境的结合, 有助于增强学习环境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 校园环境色彩设计既是一项提升校园环境品味的工作, 也是延续学校历史与未来的重要途径。认真研究河北工大一定数量历史保护建筑的色彩传统, 有助于平衡新老建筑之间的文化鸿沟。
(二) 保证校园总体色彩印象的延续性原则。
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属性, 使得色彩承载着更多校友对于过往青春的记忆和情感寄托。对于北辰校区的色彩改造已经超越了色彩理论本身的审美内涵。因此, 哪怕是对于校区基本色调的细微改变, 都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 必须坚持校园总体色彩印象延续性的原则, 在保留色彩的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平衡环境色彩中的“噪色”, 细化环境色彩中的诱目性等级, 努力营造一种智慧典雅的人文校园印象。
(三) 把握色彩的整体节奏与质感表现的基础上控制改造成本的原则。
建筑色彩离不开追求真实材料质感之美, 建筑色彩建构材料肌理的质感表现离不开建筑材料选择的多样性。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石材、木材、砖材、金属、塑料、玻璃、陶瓷、混凝土、涂料等等。每一种材料都具有各自独特构造的表面特征, 从而形成一种材料的视觉触感, 也可以称为材料肌理或者材料质感。如何平衡材料质感与控制材料成本之间的矛盾, 应作为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 注重色彩关联性的原则。
人们在对色彩空间的理解上, 色彩的现象学比色彩心理学显得更加重要。色彩会因为背景色彩的改变而改变人们对于色彩的印象, 因明度和艳度的不同而产生同时对比, 会引起对于色相判断的改变。我们把视觉认识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差距称为误差。色彩心理中的这种色彩感觉或印象日渐成为色彩规划中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便是色彩的关联性。对建筑和大型土木工程来说, 建筑物是相对固定的, 它所处的环境对于色彩印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周围环境的颜色就决定了哪些颜色的建筑会与它产生相和谐的视觉效果。例如:要设计一栋住宅的外墙色彩, 那么就必须对周边环境的色彩进行调查。
四、归纳总结推荐色谱
分析研究校园建筑环境色彩现状, 在校园中长期规划的总则下, 初步确定建筑环境色彩的设计理念和指导原则。根据甲方的需要最终总结归纳出校园建筑环境色彩规划的推荐色谱, 或者是“禁用”色谱。该色谱的规控原则是以“控制”为目的, 在校园色彩规划中对校园建筑及景观的总体色彩进行整体设计, 突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为校园环境建筑景观中的改造与扩建提供相应的色彩参考依据。值得注意的是, 推荐色谱在控制“噪色”的基础上, 必须给设计师留有足够的色彩设计空间, 帮助设计师在校园色彩规划的总体原则指导下营造和谐统一又丰富多样的色彩景观。结合上述原则总结出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建筑环境色彩规划的控制基准。
五、结语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设计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从宏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色彩”这一古老话题。我国高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过去和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大学校区改造、扩建、修缮的重要阶段,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将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提高校园环境品质, 提升人文校园品味, 弘扬办学特色的重要设计手段, 环境色彩规划必将成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这一复杂、多元化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与尝试, 希望能为今后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高校校园色彩规划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在校区的改造、扩建、修缮过程中营造校园色彩景观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环境色彩规划研究项目对校园色彩规划的实践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与尝试, 希望能为今后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色彩学,校园环境色彩规划,类似色调,诱目性,色彩控制基准
参考文献
[1]吉田慎悟.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11
[2]沈青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1
[4]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5]艾伯亭, 刘建, 田野, 周长林, 朱雪梅编著.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研究——以天津市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 篇2
新农村民居建筑与城市建筑截然不同。
农村拥有着丰富的山、水、农田、植被、天空等自然资源,其原生的自然色彩有别于城市环境色彩。
人类与生俱来的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属性决定了自然色彩是人们最喜欢、最易于接受和最值得珍惜的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尽可能的保护突出自然色彩,使建筑人工色彩从属于自然色彩、融入自然色彩之中。
只有遵循回归自然、突出自然美原则,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才能更加真实和充满生机。
2.2突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文化特色
“文化无处不在,建筑失去了文化,就意味着走向衰败”。
[1]任何民居建筑都拥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建筑色彩作为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会直观的反映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各地农村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和传统文化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珍视色彩的地方性,注重本地传统文脉的延续,加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识别性,用合理的色彩规划来体现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质。
2.3兼顾新农村民居建筑传统与现实的原则
新农村民居建筑需要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新农村民居建筑首先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在建筑色彩上一味模仿传统民居建筑色彩或一味照搬发达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标准都是不正确的。
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传统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一种代表性精神,将传统精神色彩与人们对人工色彩的现实审美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传统与现实的原则,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达到和谐统一。
3总结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 篇3
关键词:户外广告;色彩制定;色彩规划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目前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例至少占到一半的比例。这当中,发展中国家占到30%左右,发达国家占到70%左右。为了对产品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销,很多商家开始在商业区或者人口密集区通过建立户外广告。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已成为当前一种合情合理的商业活动,并且带动了城市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目前,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一个观点,一个城市的户外广告面积的比例可以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的快慢。如果有效利用并规范户外广告形式,这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一、户外广告色彩与城市整体色彩的不协调现状
当前,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各城市公共空间构成要素中不可避免地少不了户外广告的存在,其也成为诸多构成要素中引人驻足的景象。但是目前对于户外广告色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城市的色彩污染,并成为“罪魁祸首”。比如,部分商家或者广告策划者为了将“广而告之”的作用放大,一方面使得户外广告的设置面积扩大,另一方面通过色彩的肆意渲染诸如选择对比度高的色彩组合进行应用。加之诸多广告派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无疑对人们的视觉造成上海,更严重的说干扰了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现如今,触眼即是的户外广告在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他们领略到了因户外广告管理不完善所带来的生活环境的被污染。“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追求什么。”这是美国著名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过的一句话。但凡继续让这些与城市色彩不相符的户外广告横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國这座文明城市展示给国人和外国友人的尊严和地位将不复存在,这对于国家文化内涵的展示也造成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城市对于城市的形象所起的作用有了明晰的认识,并致力于规范户外广告的规划与建设的行列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城市户外广告色彩制定与整体色彩规划相协调的有效途径
1.将户外广告色彩融入到其他公共环境色彩当中
不可否认,欧洲诸多城市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相当重视,每一位商家、广告商、官员、居民都在为维护城市景观建设出力,这使得很多户外广告的色彩能够与其他公共环境要素相匹配,给人一种舒适优雅的感觉。例如,游走在瓦杜兹,你会看到很多户外广告的色彩都能够与周围的公共设施的颜色相得益彰。不管是门店的招牌还是其他户外广告。整体呈现出面积小、色彩搭配典雅的特点。作为欧洲著名的文化、艺术、设计中心,阿姆斯特丹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显得尤为出众:运道两岸的建筑以深沉稳重的咖啡色为基调,市中心的户外广告色彩与其他建筑在色彩、色调上相呼应,给人以踏实的感觉。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在瓦尔兹、阿姆斯特丹,还是巴黎、莫斯科,每个城市的户外广告色彩都可以和周围的建筑设施色彩相搭配,在视觉方面给人以舒适的享受,从而在脑海里留下艺术气息浓郁的深厚印象。
国内在城市建筑规划方面如若认真考虑到户外广告色彩与周围建筑相搭配,它们也会变得愈加有魅力,有感染力,给每一位看到它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理应被当作户外广告色彩的建设目标。
2.完善户外广告色彩的管理制度
受到考究证明的限制,对于瓦尔兹、阿姆斯特丹,还是巴黎、莫斯科等城市户外广告给人的视觉享受,我们无从知晓是归根于相关制度的完善还是每一位国人的自觉行为。但是纵观国内形势,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美国蒙特里市法规《第31章有关城市广告、标识色彩使用的法规》中就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公共空间所设立广告、标识,应与其所处地点在内容、色彩、材料、设计等方面具有兼容性。尤其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区周边或者历史性建筑物上的广告、标志等不仅面积要小,而且要尽量与历史背景风格、色彩等相一致。”如果违规,将会受到严重的制裁。据了解,国内部分城市对于户外广告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政策,但是由于后期的监管不到位,使得其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对于国内目前较为混乱的户外广告色彩的现象,其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由此才可以防微杜渐。除此之外,每一位商家、广告商、政府官员、居民也要投入到对于户外广告建设的维护当中,全民参与共建和谐社会。针对当前中国的国情,只要政府充满信心,这一问题将会得以解决。北京奥运会在广告建设方面的整顿就是例子。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北京城内的户外广告进行了有效整治,这其中四环街道周边的户外广告经过整顿,由过去刺眼的色彩转化为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的中性色彩,为北京的环境景观形象改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户外广告色彩制定对其整体色彩规划的影响应着手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首先,建立一套户外广告色彩控制系统,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次,加大对广告策划者在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搭配能力和素养。最后,通过媒体强化个体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维护意识。通过以上途径,相信我国也会打造出一个富有特色的户外广告特征。
城市环境中的色彩规划问题 篇4
1 城市色彩规划的必要性
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 总是被忽视色彩规划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建设已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慢慢缩小, 这样来看城市色彩规划问题就突显了出来, 和国外形成了两种不协调的极端, 这是我国城市应该注意调整的, 重视城市的色彩规划问题。我国城市色彩主要的问题在于色彩单一的苍白感, 这主要是城市在色彩规划方面受到了传统的建筑影响, 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 建筑结构本身和建筑地面在色彩的使用上都过于相似, 尤其是建筑的地面砖, 还有粉刷的涂料都差不多相同, 这也使整个城市的色彩过于单调, 不能彰显出城市的特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市色彩过于花哨的无序感, 这主要是城市在建设的时候没有根据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去规划, 反而规划的过于混乱, 还抄袭国外的建筑风格, 总是能在建筑中出现欧式建筑、中式建筑混搭或者错乱的现象, 这也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感受到了一种视觉上的色彩污染, 并没有起到欣赏的作用。
对于城市色彩规划方面的问题, 城市应该对色彩规划有所认识, 在环境色彩建设的时候进行提前的色彩规划,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样才能将生活环境给彻底改变, 让城市得到真正意义的美化。城市规划的时候, 要有专项的城市色彩规划, 依据一套完整的色彩规划方案和管理措施, 对城市的色彩建筑进行管理和监督, 让城市色彩的不协调性得到控制。
2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策略
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对色彩景观规划不够重视, 觉得色彩也就是能够满足视觉上的效果, 而且每个人都会对色彩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这种差异性是非常大的, 即使城市对色彩进行了规划和建设, 也不能满足所有人对色彩的需求, 城市在色彩规划上具有一定的不可行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说明其并没有对色彩有足够的了解, 对色彩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比较片面的表面现象上, 色彩不光能让人们的感官上有新的认识, 能够达到一种可控性, 色彩还能让城市环境中有新鲜的血液注入, 改变城市的色彩效果, 能通过光线参数和表面的参数对其进行改变, 或者通过人们的思想去改变, 让人们去真正感受到城市的色彩, 从而对城市色彩有新的认识。
2.1 根据城市规模确定色彩景观规划策略
一般来说, 一个城市的大小决定着人们对该城市整体面貌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城市规模小的城市, 人口少, 交通量也小, 城市功能分区较模糊、简单。对与城市总体的景观有整体、全面的了解, 因而小城市的色彩景观规划为整体统一, 有自己的城市主导色, 以便突显出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而对于规模很大的城市这一方法肯定是不可行的, 大城市的色彩规划应该着重于色彩的分区, 然后通过区与去之间采用对色和谐、变色和谐、邻色和谐和分离互补的方式实现整体的统一与和谐。
2.2 根据城市空间形态灵活运用色彩景观控制模式
如今人们对城市的景观控制模式的定义很广泛, 主要有四种模式, 即城市公共空间模式、城市特性景观模式、城市街道景观模式以及城市功能区域模式。人们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充分地考虑城市的景观色彩, 尤其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城市的空间状况进行规划, 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城市今后的发展。灵活地运用以上四种控制模式, 使得城市色彩景观控制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在我国也有很多城市的空间布局很完美, 比如说武汉, 武汉的发展具有明确功能的区域, 城市的布局很完美, 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山水格局, 城市的景观资源运用得非常合理, 因此武汉的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非常合理, 采用了城市功能局域模式。
2.3 提取地方色彩表达城市传统与文脉
色彩是人们最容易对一个城市做出认知的意象之一, 它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传统与文化。国际上很多著名的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色彩来定义自己的城市, 比如说米兰、威尼斯。它们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运用颜色时都根据当地材料的色彩, 例如大理石、赤陶砖块等。米灰色、红色的赤陶和砖是威尼斯建筑及水边街道的色彩, 而广场上使用的黄红绿的暗色系及调和色与白色的圣马可大教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历史文化传统久远的中国首都北京, 在千百年的发展中色彩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普通民居大部分运用青灰色的砖瓦建成, 它们衬托了由红色及金色为主色调天坛和故宫, 周边与中心强烈的色彩对比融合与大统一之中, 它显示着中国封建伦理及政治权威。这些天然的色彩在城市的发展中铸就了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3 结束语
城市要想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 与国际上的生态城市缩小距离, 就要注重城市的环境规划, 这样能让城市更具吸引力, 更具创造力。当然城市环境中的色彩在规划的过程中, 还要考虑到城市传统的文化底蕴, 考虑到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 考虑到国内外优秀的色彩规划作品, 从这方面进行色彩规划, 让城市真正成为和现代文化、历史文化相互结合的生态城市, 这样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有利于人们的居住, 让居民感受到城市带给他们的幸福感。同时, 在城市进行色彩规划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和设计, 并为其留有一定的空间, 可以在以整体的色彩为原则下进行创造性地设计。
摘要:现在的城市建设更加注重色彩规划,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多数的城市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足够的意识, 也没有将色彩规划做好, 这会对城市的美观性有较大影响。要想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 就要在采取有效的控制模式, 提取城市中的传统文化以及人文情怀, 对城市的色彩进行争取引导, 控制其色彩的应用, 让城市独特的风采和建筑风格体现出来, 从而展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 这些都是要通过科学的色彩规划才能够实现的, 城市也应该加大对色彩规划的认识。文章分析了城市环境中对色彩规划应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环境,色彩规划,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玲.关于城市环境汇总的色彩景观规划分析[J].城市地理, 2014.
[2]付洁.武汉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 2013.
[3]陈文芳.临湘县城市色彩风貌研究[J].建筑学, 2010.
[4]杨曾宪.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J].艺术·生活, 2006 (2) .
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研究 篇5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彩;作用;规划
一、城市建筑色彩的定义
所谓的城市建筑色彩当然是包括本城市的所有建筑的色彩,但它也不仅仅是指所有建筑的色彩,它还包含城市的植被、气候、文化等方面的色彩。
二、色彩在城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一)装饰作用
本来色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装饰的作用,城市建筑的色彩当然也有这个作用。城市的建筑通过色彩的渲染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建筑、植物等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得城市更加地五彩缤纷,这样的城市环境也会给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每天都会有愉快的心情。城市的建筑经过色彩的点缀也变得更加吸引人,许多的城市建筑在通过色彩的渲染以后,有的可以与周围的事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有的则比较凸显,充分地表现了该建筑的特点。
色彩在城市建筑中不但有装饰的作用,还有一个伪装的作用,一般的建筑当然不会用这种功能,一些需要隐藏的建筑通过色彩的伪装能够很好地跟周围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使人们不易发现,就像动物身上的色彩一样起到隐藏的作用,像一些军事建筑、能源建筑等。
(二)标示作用
色彩就像城市建筑穿在外面的衣裳,虽然有装饰作用,但也起到了一定的标示作用。我们一般对建筑的辨认首先就是通过城市建筑色彩的不同进行的,例如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红墙柱、黄金玻璃顶的故宫建筑群。城市建筑色彩的不同使城市变得五彩缤纷,如果城市建筑的色彩都是一种,就会使整个城市看起来比较单调乏味,也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建筑的区分。同一个建筑的不同功能的部分也可以通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标示区分,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
(三)情感作用
所谓的城市建筑色彩所能起的到情感作用就是能够使人们在主观意识、需求上得到满足。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建筑进行色彩的涂抹,所以说城市建筑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人们的需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情感追求,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例如城市中的居住建筑物,人们为了追求明亮、愉悦的心理需求,一般会将建筑的色彩涂成偏暖的色彩,彩度上比较低。又比如一般城市的办公场所建筑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都会涂成中性或者偏冷的色彩,像白色、浅灰色等,所以说城市建筑色彩的情感作用一般就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的向往。
三、城市色彩的表现规律
(一)自然规律
因为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植被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同也会造成城市建筑的色彩风格不一样,这种建筑色彩特征尤其是在古代比较明显。
例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因为当地石材非常丰富,也就导致了当地利用石材进行建造成为一种特色。在这两个国家的许多城市,其建筑都是由石材砌成的,一般采用的是宝色和黄褐色的大理石或者花岗岩进行建造,也是因为石材本身的色彩作用,所以当地的建筑物外表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品,一般仅仅是利用石材本身的色彩进行装饰。也有的一些建筑物为了建筑物的美观,会在石材上面雕刻一些壁画等作为装饰。总之,在这两个地域形成了以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色彩。而在同一时期的两河流域,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了木材等建筑原材料的匮乏,所以这个区域的居民一般只能采用土坯进行建造。由于土坯本身易碎的特点,当地人为了对土坯进行保护,发明了琉璃装饰,在土坯的外表装饰一层琉璃,这样既可以保护土坯又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富有色彩。这也是之后大量建筑物采用琉璃作为外表的主要发源地。由此可见,在古代,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地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人们在自己建筑物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其他地域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色彩随地域变化的自然规律在逐渐消失,建筑色彩向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二)历史规律
如果一座城市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那么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其建筑色彩也会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不仅是受到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也是由于当时背景下的经济水平所决定的。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就会被打上当时的历史烙印。例如,我国1950年代,清水红砖墙面非常盛行,也就在当时出现了以清水红砖为主要特色的建筑。然而到了1960年代,在一些地区开始实行墙面抹灰。1980年代,瓷砖贴面盛极一时,然后就又开始了色彩斑斓的建筑特色。由此可见,建筑色彩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特征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使城市的主体色彩不一样,一般都是带有很明显的历史特征。城市建筑色彩往往受到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历史规律。
(三)区域规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域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快,很多之前的以地域为区别的建筑特色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区域作为划分的建筑特色,一般是通过区域规律表现出来。所谓的城市建筑表现的区域规律就是将作用不一样的建筑通过色彩的不同进行区分,通过这些起到不同功能的建筑色彩分析就会形成一定的区域规律。例如,工业区由于其对工作要求的简洁、明快,也就决定了工业区建筑色彩一般以简洁、明快为主。这样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有助于形成高效快乐的工作氛围。而对于刺激人们消费的商业街区,一般建筑色彩具有鲜明、醒目、别致的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吸引到消费者的眼球,还能促进消费者进行消费。城市的文化建筑为了能够显示出建筑的文化气息,一般采用含蓄的色彩,其余的,像娱乐性的建筑就需要活跃、鲜明的色彩等。
(四)审美规律
城市建筑的色彩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最终会取决于人们的审美特点,所谓的规律都是人们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根据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形成的。因此建筑色彩一般都会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某些象征,加上现在的技术手段,从色彩学的角度进行分系等,这样就会使建筑在外观上看起来比较赏心悦目。
四、城市规划对色彩的要求
城市的色彩没有美与丑、好与坏的分别,但是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在对建筑进行色彩选择上也不能随心所欲。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使整个城市的建筑色彩变得很乱,好像一幅胡乱画的画,令人厌烦。还有就是如果整个城市的建筑色彩比较统一,也会使整个城市看起来一片迷茫,所以在城市建筑的规划时要对色彩有一定的要求。
(一)城市建筑色彩要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
这种色彩要求就是说建筑的色彩能够和周围其他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画面。例如一些在河边的城市建筑,建筑的色彩应该选择与河面景色协调的,这样的城市建筑色彩才会和河周围的景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生活在建筑里面的人也被这种融洽的氛围所带动,整天有一种舒心、愉悦的心情。
(二)城市建筑色彩应该对历史的文化进行传承
对于一些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其中的许多建筑都带有很明显的历史文化烙印。因此我们在进行这种城市规划时,首先要使新建的城市建筑的色彩能够和古代的建筑的色彩相协调,这样就会使整个城市看起来更加具有历史文化气息,而不应该为了表现城市建筑的个性而把色彩涂得与周围的建筑不协调,这样只会使整个城市建筑看起来不伦不类。还有就是在古代建筑进行修补时,也应该遵循其本身的建筑色彩,这样才会保留原来的文化气息。
(三)能够充分表示城市的功能和区域功能
各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例如,上海这种经济城市,其城市色彩的主色调就应该彰显城市繁华的经济,显示城市朝气蓬勃的活力。还有,即使同一个城市也会因为区域功能的不一样,各个区域的色彩也会不同。例如,北京就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在经济区域的建筑就应该以显示活力的城市色彩为主,而在文化传统区域的建筑就应该保留或者涂抹与周围古代建筑相协调的色彩,在政治区域的建筑就应该让色彩使建筑变得庄严。
(四)城市建筑色彩要体现整个城市的和谐原则
对于一些自然景色十分少的城市,城市的建筑色彩应该以中性色彩为主,然后根据这个主要的色彩对其他一些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对于新建的建筑,其色彩也应该与周围的建筑色彩相协调,不要使整个建筑的色彩显得非常突兀。
五、结语
建筑是对一个城市的标示,而建筑的色彩无形中又表达着建筑的特点。通过城市建筑的色彩,我们可以欣赏城市建筑的美观,也能分辨出建筑的不同功能,也可以感受到古典建筑的历史文化气息,所以城市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城市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应该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合理的规划,使整个城市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顾婷婷.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控制方法初探[J].工程与建设,2011,(01).
[2]李玉.城市建筑色彩基本色谱系统的建立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2011,(03).
[3]李雪平.建筑色彩设计中的地域性问题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01).
[4]张景.何细树.城市建筑色彩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07).
作者单位: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 篇6
一、高校校园景观色彩分析
研究高校校园景观色彩设计, 必须先弄清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物质载体, 归纳如图。
二、不同高校的校园景观的主色调是应有所区分的
1、不同学科的高校的校园景观色彩。
综合大学的色彩庄重、简洁, 色彩饱和度稍低, 对比柔和。人工要素以明灰色系为主, 自然要素多以松柏类低明度绿色植物为主, 色相较单一;艺术院校更重视人工要素色彩的丰富和夸张性, 色彩饱和度稍高, 对比较强;高等专科学校色彩居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之间, 色彩较为随意。
2、不同地理位置的高校校园景观色彩。
地理位置不同导致阳光强弱差异, 南方强烈的光线使色彩纯度减弱, 应多选用高纯度的色彩, 同时由于南方炎热, 也可选用冷色或无彩色系;而北方的阳光柔和, 光线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色彩的鲜艳度, 选取中纯度的色彩即可达到南方校园景观的效果。
南北方的不同气候影响了高校植被的色彩, 从而影响高校校园景观的色彩。在南方地区, 一年四季的植物色彩都比较丰富, 建筑色彩就可素雅些, 作为植物的背景出现;而北方地区冬季植物色彩单一, 建筑的色彩可相对丰富。
在材料使用上, 南方较多使用光滑、高反光的材料, 如陶瓷、抛光石材等, 这些色彩明度高、有冷感;而北方地区偏爱使用木材、砖、粗面石材等吸热能力强和触感温暖的材料。
三、高校校园景观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
1、局部与整体统一原则
在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规划设计中, 这是最基础的原则。当自然色与人工色一起出现时, 设计师要对多种色彩要素给予统一筹划, 各景观元素的配色处理都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 处理好局部与整体间的色彩关系。同时也要考虑高校所在区域的宏观色彩规划、高校景观所处环境的色彩背景及区域性质定位, 体现高校所在区域的整体色彩形象。
2、主色调与自然色彩的协调
新校园总体规划阶段要注重保护自然, 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 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景观, 达到人、建筑与景观的和谐。
(1) 校园主色调与自然资源的色彩接近。如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园景观的建设围绕着海展开, 体现了对海滨资源的利用。
(2) 校园主色调以蓝天绿树的色彩为主, 展示自然景观的魅力。
(3) 校园主色调要作为人、校车等的底衬, 不可将所有景观色彩都设计得与人的肤色、校车的色彩一样艳丽, 否则整个校园的色彩将显得喧闹。
3、注意各个主要的功能区域的色系特点
高校不同的功能分区中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的倾向也各有不同。行政办公区的色彩凝重;科技文教区的色彩可适当丰富些, 增加窗外景象;休闲活动区的色彩可多选用高纯度色彩;餐饮区的色彩明快、亮丽;宿舍区的色彩应素雅些, 以获得温馨、宁静、舒适的感受;商业用醒目的色彩可获得热闹有序的景观效果;产业区的色彩可活跃些。
4、重视高校校园色彩景观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有深厚历史的老校园来说, 在增添新景观时, 要解决好新景观的色彩、尺度、造型与原有景观环境如何融合的问题, 注意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高校校园景观色彩设计的发展方向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 篇7
恰当的色彩运用不仅拥有丰富的美的视觉享受, 有助于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而且对于城市传统风貌的延续和地域文脉的传承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原本相对独立发展的各个城市的色彩特质, 由于文化交融的不断加速而变得日益模糊化, 城市色彩形象趋同。针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色彩问题, 本文立足于城市地域特色的研究, 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 阐述在城市色彩规划中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性。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国外城市色彩设计案例分析
国外对城市色彩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 如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城市色彩规划纳入整体城市规划, 积极地导入先进色彩规划理念, 消除城市发展中带来的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现象。在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等, 它们的色彩规划都是在尊重历史与地域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设计。
1. 意大利都灵
都灵是最早把城市色彩列入城市规划中来的城市, 以“黄色都灵”而著称 (见图1a、图1b) 。早在1774年, 都灵就将黄赭石色 (来源于都灵的泥土以及天然石灰石的色彩) 确定为中心广场的颜色, 到1849年, 黄色已发展为整个城市的主色调。但是一个世纪后, 都灵传统的石灰石涂浆渐渐被现代合成涂料所取代, “都灵黄”一度淹没在大量新建建筑群中。直到1979年, 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等人主持了都灵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 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对整个城市色彩进行了规划, “都灵黄”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 法国巴黎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规划城市色彩的城市之一, 巴黎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将城市色彩作为政府条例颁布。高贵典雅的卢浮宫、雄伟壮丽的凯旋门、奢侈繁华的香榭丽舍大街等历史建筑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乃至整个法国的象征 (见图2a) , 为了保证这一地区的风貌和谐统一, 除个别新建建筑外, 所有的建筑墙体都采用了与这些建筑相统一的靓丽的奶酪色 (米黄色) , 而屋顶则以深灰色装饰 (图2b) 。此外, 基于巴黎常年阴雨的气候特征, 奶酪色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光感, 也表现出巴黎城市浪漫高贵的品格。
(二) 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现状
我国城市色彩研究起步较晚, 在理论研究与应用上相对落后。随着对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 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色彩在城市中的重要性。近几年来, 北京、重庆等城市对城市色彩规划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为数众多的皇家建筑以及四合院民居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 (见图3a) 。2000年, 北京将城市色彩定为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 (见图3b) , 一方面可以延续北京传统民居青瓦灰墙的基调, 更好地突出以红墙黄瓦为主的皇家建筑群;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为北京作为干燥的北方城市, 风沙较多而对于使用其他色彩可能造成的破坏。
2. 重庆
重庆在城市色彩规划中由于城市自身特点比较复杂, 并没有采取某种单一色调, 而是按照功能区域, 将城市按照历史建筑街区、商业金融区、居住区、工业区、风景旅游区以及大学城进行划分并制定符合其功能特点的色彩控制规划 (见图4) 。通过色彩体现区域功能特点, 营造符合人们心理需求和城市形象需要的色彩环境。
我国还有一些城市由于规划实践的忽略, 城市色彩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多数城市存在色彩趋同的现象。这其中既包括不同地域环境中城市总体色彩的趋同, 即全国各地“一片灰”的色彩景象, 同时还包括城市中各类型建筑环境色彩的趋同, 不能以富有特色的色彩表现出不同建筑及场所的性质和特点。例如, 无论是东北、华北, 还是西北、华南的大中城市, 居住建筑大多以明快、暖色、中低彩度为主, 中国传统民居富于地域特征的色彩风格已成为历史。此外, 现代建筑中标准化的预制配件、金属构件、玻璃幕墙等也造成了公共建筑色彩的弱化和趋同。另一方面, 建筑色彩照抄照搬、彼此模仿的现象也不时出现。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对城市地域性的研究不够充分, 在色彩规划中没有从当地特色出发, 选择适宜的色彩。
二、广安城市色彩的地域性体现
(一) 广安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地域特征
自然景观色彩往往是决定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 如杭州有“三面云山一面城”, 常熟有“七溪流水皆通海, 十里青山半入城”。此外, 自然景观色彩作为城市的背景元素还对城市人文景观色彩的选择起到了限制性的作用, 因此,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发掘再现是创造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城市色彩的关键。
广安市地处川东丘陵地区, 是亚热带内陆山地城市。外围山体拥城入怀, 城区“五峰”簇拥而立, 构筑了广安城市的三级台地地形;渠江、西溪河蜿蜒交汇穿越广安城区, 城中各处皆可领略山、水、城融为一体、城景相依的城市格局。“城立山水中, 山水穿城过”是广安城市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
1. 绿色——亚热带绿体景观色彩
“绿色”是人眼中最适应的色光, 是自然界最为宁静的色彩, 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都较温和。广安城内城外山峦起伏, 形成大面积的绿色山体景观, 根据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 城区绿体结构形成三楔格局 (见图5) :中部楔形绿地, 江西区和江东区之间以渠江及两侧绿地为绿色纽带相连;西部楔形绿地, 枣山区和江西区之间以300—2000米宽度的生态绿地为绿楔相连;南部楔形绿地, 前进区和江西区之间以神农山公园以及连绵的山体为区间楔形绿地相连。
另外, 广安城内大量的绿色植物随着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呈有节奏的微妙转变, 形成相对动态的景观色彩效果, 与三个楔形绿地共同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绿体景观色彩体系。
2. 蓝色——水岸天际景观色彩
“蓝色”象征着水文化, 对人的视觉刺激较弱, 能使人心胸宽阔、博大。广安城市逐水而兴, 自古就与水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是广安城市重要自然景观要素之一, 在城市自然景观画面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广安城市内有渠江和西溪河。渠江古称潜水, 自北向南穿城而过, 水面开阔, 是一条具有景观开发价值的河流。西溪河为渠江支流, 从邓小平故居保护区经新区流入渠江。水在城中的城市景观格局形成了全方位的观景角度, 是广安城市的一大特色。
(二) 广安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地域特征
除了自然景观色彩外, 建筑色彩对于一个城市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性格和形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色彩理论, 占据70%以上面积的色彩在画面中成为主色。由此可见, 在组成城市色彩的所有可控制的人工元素当中, 建筑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
1. 砖红色、灰黑色——历史建筑景观色彩
挖掘历史建筑特有的色彩对于维护和发扬地方色彩文化, 使城市和建筑的地域性得以持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安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主要包括兴国寺和老街 (见图6) 。兴国寺采用中国传统寺院的砖红色, 掩映在周围绿色植物的色彩之中, 显得格外鲜艳, 与当地用色清淡的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在颜色上突显其建筑功能的不同, 在整体区域颜色中又只作为点缀, 调节区域色彩的气氛。此外, 广安的奎阁也采用了暗砖红色的色彩。老街的整体界面色彩以低明度接近无彩色的灰黑色为主色系, 老街空间的弯曲使得界面统一的色彩随着空间的转折呈现变化性和层次性。
2. 中灰色、白色——纪念性建筑景观色彩
邓小平故居为普通农家三合院, 穿斗木质结构 (见图7) 。从总体色彩画面分析, 建筑主体以中明度接近无彩色系的中灰色、高明度接近无彩色系的白色为主色系, 素有“青瓦粉壁”的说法, 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 翠竹掩映, 建筑与环境相融相依。
3. 灰色、白色、蓝色——当代建筑景观色彩
20世纪50年代盛行的清水砖墙, 20世纪60年代的墙面抹灰或平沾石、水刷石, 出现“一片灰”的状况;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瓷砖贴面的普及又刮起了“白色”浪潮;目前城市建设大量使用玻璃幕墙、金属铝板、干挂板材、涂料等, 城市色彩逐渐不受控制 (见图8) 。
三、广安城市色彩规划建议
(一) 广安城市色彩规划原则
广安城市色彩规划应以突出小平故里特色, 营造健康、可居的城市环境, 突出明快的城市色彩基调,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发展目标。以保护、延续地方色彩为根本, 充分发掘地域色彩文化;同时发展新区色彩的时代特色, 展现出广安城市的地域特色、地方文化。
1.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条件
广安山水特色十分明显, 青山碧水是大自然赋予广安城市的天然背景色。在气候方面, 广安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冬暖夏热, 冬春雨少, 夏雨集中, 秋雨连绵。同时广安市是全国几个低日照区之一, 云量多, 日照少。城市的环境背景色丰富, 为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基调色, 但是, 多雨多云的气候特征使广安城市应避开过于鲜艳的颜色和浅暖色。
2. 与历史文脉相协调, 突出城市地域特色
广安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只有城市环境、传统建筑保护得当, 城市新建筑与之协调, 才能形成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3. 与城市功能区的空间氛围相协调
在城市整体主色调的控制下, 城市色彩应根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自然环境特点, 确定与各个城市空间氛围相协调的色彩。例如, 城市的商贸区, 建筑色彩应比较醒目、活泼、新颖别致;科教文化区建筑色彩应该简洁, 具有现代气息;城市中的滨水地区和靠近山体的区域, 应充分考虑与山水自然风光的特色相协调。因此, 在城市色彩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区域的差别, 避免千篇一律。
(二) 广安城市色彩发展趋势预测定位
广安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上都属于中型城市, 在色彩规划方面可采用控制城市色彩结构和分区域色彩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在寻求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色调的基础上, 可以存在几个基调, 分区域控制, 在一定的范围各自得到体现和发展。
1. 灰白色、蓝灰色
灰白色、蓝灰色是现代科技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颜色, 符合现代人追求简洁生活的理念。灰白色是一个色调的概念, 具体可以引申出众多深浅层次变化的颜色, 结合建筑材料种类的不同, 可以是传统砖石建筑的深灰色, 也可以是墙体涂料的乳白色, 还可以是装饰板材的金属光泽的银灰色。蓝灰色则是建筑屋顶、玻璃以及道路标牌等的色彩, 可根据设计需要调整色彩的明度和彩度。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有差别的颜色, 并适当加以点缀配色, 就可以在整体和谐的前提下营造出多姿多彩的城市面貌。
2. 红褐色
广安是重要的“红色”旅游城市, 城市中不少历史建筑都采用红色系作为建筑的主色调或建筑构架的颜色。将红褐色作为广安城市色彩的主色调, 其朴实凝重的色彩有着特别的表现力, 突出体现了城市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气质。
(三) 广安城市色彩规划的指导建议
1. 广安城市色彩规划结构
通过对广安城市现状色彩的分析研究, 其色彩结构可简要概括为“一线牵三环” (见图9) 。一线指的是渠江沿线的蓝色风貌带, 三环指的是“兴国寺、老街、老城及奎阁公园环绕的内环”、“城市主要功能服务区造就的彩色功能环”以及“自然景观山体外环”。其中, “兴国寺、老街、老城及奎阁公园环绕的内环”以红褐色、灰色系为主, 配以江岸、公园的绿色植物, 延续历史色调和地域特征。“城市主要功能服务区造就的色彩功能环”主要由红褐、灰白、白、蓝灰等色实现, 根据各个片区的不同功能选择其主色调, 在整体色彩风貌统一的前提下, 达到各片区良好的色彩识别性。各个功能区颜色之间通过灰、白等色彩融合、衔接, 绿化、公园形成的绿色斑块和河流形成的蓝色斑块镶嵌其中, 形成具有多样性的城市色彩。
2. 按照区域划分的广安城市色彩发展建议
大的基调和小的变化并不矛盾, 确定了广安城市的色彩基调, 并不等于只能用一种颜色, 而是在一个主色调基础上进行衍化和搭配, 使各个区域的城市色彩布局合理, 突出城市的风格、特色, 利用和谐的城市色彩搭配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历史内涵。广安城市人口众多、功能复杂, 在城市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相对明确功能特征的区域,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色彩规划的需要, 将城市分为城市纪念风貌核心区、城市中心景观风貌区、文化休闲风貌区、传统风貌区、小平故里风貌区、旧区居住风貌区、新区居住风貌区、工业及现代物流景观风貌区八大风貌区, 各风貌区的城市色彩各具特色 (见图10) 。
由表1可以看出:城市纪念风貌核心区、传统风貌区和小平故里风貌区是凸显城市色彩地域特色的主要区域, 其色彩规划应以保护为主, 尊重原有历史和传统, 真实地表达历史建筑色彩, 对这些区域内的建筑色彩要求延续地域特征并与区域内的历史建筑相协调;城市中心景观风貌区和文化休闲风貌区的色彩规划应突出其功能特性, 形成新时代的城市标志, 可适当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作为点缀色, 体现活泼的现代化气息;居住风貌区均使用浅色调作为基准, 局部点缀彩色作装饰, 避免多种颜色混杂给居住环境带来的视觉污染;工业及现代物流景观风貌区以灰蓝色为主, 强调整体感, 减少多余色彩修饰。
四、广安城市色彩规划典型地段分析
(一) 广安老街
对于广安老街色彩规划总的指导思想应以保护为主 (见图11) , 不得改变街道原有色彩风貌, 总体上保持灰白色的色彩基调。在保护范围内保证街道色彩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并保留建筑装饰和工艺特点。外立面可保护性清洁, 保留其原有色彩, 但不应盲目翻新粉饰。需配制的市政设施、环境小品不得破坏街区的色彩风貌。在保护协调范围内, 需改造或者新建的建筑, 其外观色彩应能延续老街的历史色彩特征, 与之协调, 不得影响老街的色彩景观。
(二) 广安金安大道
良好的道路色彩规划不但可以增强道路自身的可识别性, 还可以丰富城市的总体色彩形象, 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思源大道和金安大道是广安展示城市内部风貌的两条主要道路, 思源大道于2001经过整修现在已呈现出良好的景观风貌。而金安大道由于东西向横跨几个功能区, 其整体色彩风貌比较零乱。
对于金安大道的色彩规划主要从植被和道路配套设施两方面入手。通过丰富的绿色植被来表现城市生机昂然的发展趋势, 在道路的绿化带中增植色叶植物, 每逢金秋时节, 翠绿、黄绿、金黄、橙黄、绯红等错落缤纷, 构成一个天然的调色盘, 丰富城市色彩。相关配套设施的色彩控制主要包括:标牌、指示牌、公交站牌, 应采用国际标准蓝色底系列, 文字颜色采用单位属性颜色;电话亭应与思源大道相同, 统一采用不锈钢骨架、大玻璃系列, 突出简洁大方的时代气息;广告牌应采用统一尺度、统一色带的控制手法, 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色带的颜色控制应与相应道路铺装颜色一致 (见图12) 。
五、结语
针对城市特色逐渐丧失的现状, 城市色彩的地域性研究从一个相对宏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色彩”这个话题, 以此找出既能反映城市历史文化面貌和地域特征、又有时代表现力的城市色彩规划方式, 从而塑造和谐的城市色彩布局与秩序。
参考文献
[1].张海兰尚磊.城市色彩设计与色彩应用.城市.2004/1
[2].董雅席丽莎.城市色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建议——以天津城市色彩设计为例.华中建筑.2007/12
[3].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季津曹林李健.浅议城市色彩规划.城市.2007/9
[5].[美]埃德蒙·培根.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色彩规划的实践 篇8
城市色彩引入中国,已经有十几年了。在这期间,色彩的“种子”在全国遍地发芽,茁壮成长,城市色彩规划的探索和实践开始普遍展开。这个阶段,城市色彩规划遇到了较多问题,如城市色彩分类问题,城市“主色调”问题,城市色彩的系统问题等。
今年4月,“首届中国城市色彩市长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专家呼吁中国城市“色彩管理”亟待标准规范出台。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应对目前中国城市色彩混乱甚至造成视觉污染的现状,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需要各地方出台管理规范予以保障。
城市色彩规划规范化问题,终于被提及上案。
虽然“色彩管理”规范化,只是城市色彩规划规范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然而,没有完善、科学的规划系统,是无法切实地实现“色彩管理”的。所以首要的任务是,制定相应的国家规范,使城市色彩规划的制定具有基本的标准。只有制定相应的规范,这一系列的城市色彩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城市色彩规划的原因——从“色彩污染”到品质需求
起初,城市色彩规划是因城市“色彩污染”而开始的。这一时期,管理者已对城市色彩规划产生浓厚兴趣,但还比较陌生,并不清楚其具体能够解决哪些问题。于是,第一批研究性的规划实践随之展开,如北京、武汉等城市的色彩规划,都诞生于此时。这些规划对象均为大城市,新旧城市混杂,针对现状,规划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是城市“色彩污染”。至于提出的城市“主色调”,不具有可行性,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关于城市“主色调”,后来还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质疑。
因此,最初的城市色彩规划关注的问题,具有被动性质。原因在于管理者重在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现状。并且老旧城市不可能发生大变动,城市色彩的切入点只有街道整改行为。所以,只有被动地整治城市“色彩污染”才能落实到位。
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管理者逐渐开始了解城市色彩规划,将它看作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色彩规划实践在许多城市被广泛地展开,如杭州、广州、宁波、大同、苏州、厦门、无锡、长沙等,甚至二三线城市也不甘落后,如日照、伊春、江阴、江山、任城、富阳、诸暨等。
此时城市色彩规划主要为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色彩污染”,另一个是城市色彩意象。解决“色彩污染”问题的办法,是通过案例和色彩范围进行控制;而城市色彩意象,是通过城市色彩“主旋律”与区域性色彩引导来实现。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新城建设随处可见,为了营造新城形象,确保具有较高的色彩品质,城市色彩规划开始引入新城建设。
对于新城,城市色彩规划同样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个是如何打造新城品质,另一个是如何防止“色彩污染”。但是关于新城的色彩规划,遇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如何在未建区域进行色彩规划,新城的历史文化着力点何在,城市风格取向如何确定……
虽然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无论如何,城市色彩规划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它的进步,规划原因在转变,侧重点也在转变,规划态度由开始的被动变为主动。城市色彩规划在其需求的转变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见表一:城市色彩规划原因的演变)
三.城市色彩规划的地位——从“漠视”到“关注”再到“呼吁”
城市色彩规划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专门的城市色彩引导,逐渐成为规划行业的趋势。
但最初,城市色彩是招人漠视的。城市规划时,将色彩置于极其次要的地位,因为没有色彩,城市不会缺少功能,人们照样能够过活。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所处的城市为何如此难看,不是单板乏味,就是色彩混乱,糟糕的现状使人们无法忍受。
随着色彩规划的导入,整治城市“色彩污染”的成效引起人们关注,从此城市色彩规划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将其作为塑造、改善城市形象的一种辅助手段,融入城市规划和设计之中。但由于专业色彩知识的缺乏,色彩规划比较笼统,难以落实,并且缺少文化和美学上的考量。
随着城市色彩规划实践活动的增多,管理者对规划实施要求不断提高。关于只提出城市色彩“主色调”的规划,因其缺乏实施途径及管理办法,而招致管理者的质疑。如果无法处理这些问题,城市色彩规划艰难取得的地位将受到动摇。于是,便出现了4月初的“首届中国城市色彩市长高峰论坛”上,各方专家学者一致呼吁城市色彩规划尽快出台相应规范的现象。幸亏随着实践的进行,许多地方出现了深入、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实施情况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虽然前行道路坎坷不平,但不可忘记的是,城市色彩规划是在怎样的一片沃土中诞生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审美需求不断扩大,缺少色彩美感的城市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色彩规划已成必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色彩必将成为打造城市品质的一件利器。
四.城市色彩规划的经验——从单一的“主色调”,到综合的“引导”与“限制”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环境设计所,致力于城市色彩规划已有几年历史,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期完成的无锡新区、无锡太科园、山东任城核心区域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体现了最新的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理念。
以前完成的城市色彩规划,存在着诸多片面性,规划立足点不全,宣传性强,而操作性弱,管理实施困难。但无论如何,规划编制的目的在于实施,否则最终将失去价值。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发现只有着眼于实际问题,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使城市色彩规划通过切实地实施与管理落实到位。
起初,城市色彩规划只提出单一的城市色彩“主色调”的概念,因其单一性与城市的复杂性相悖,而遇到诸多质疑。之后根据城市区域性质划分,城市色彩通过各区域进行落实,该问题得到适当解决。但同时又出现了许多其它问题,如色彩管理的量化问题,城市特色问题,法律权限问题等。
通过实践,发现城市色彩规划最终须解决的三大问题:城市色彩意象及如何落实的问题,城市特色的问题,如何防止“色彩污染”的问题。要打造城市品质,只有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才能最终实现。关于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于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现状、相关规划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通过城市色彩规划并制定较强可行性的管理办法才能解决。(见表二)
那么,关于城市色彩规划系统,具有哪些内容呢?
城市色彩规划系统(见表三)主要包括城市色彩的“引导”和“限制”两大内容。“引导”为弹性指标,包括城市色彩意象,区域色彩引导,重要城市界面色彩引导,及城市特色引导;“限制”为刚性指标,为了防止城市“色彩污染”而制定,通过量化的数据来控制。根据这个系统,城市色彩的管理被划分为三个级别:(1)符合规划色彩和规划特色,且不超出规划色彩限制的较强级别;(2)符合规划色彩,且不超出规划色彩限制的中等级别;(3)色彩自选,但不超出规划色彩限制的较低级别。城市各区域依据重要性,针对三个级别合理划分管理区域,实现差别化对待。
其实,日本川崎早在1980年的工业园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就有类似的管理级别划分。川崎制定了《海湾地区色彩设计法规》,规定工业区建筑每7-8年重刷一次。根据法规,各建筑单位或工厂在进行外部色彩设计和实施时需要得到市政府的审批。法规划定了三种色彩景观类型,分别是指定色彩及图案景观设计区域、指定色彩景观设计区域和非指定色彩景观设计区域,并制定了强、中、弱三种级别的管理力度,来对应这三种景观类型,从而有利于规划管理的严格实施。但尴尬的是,中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城市色彩的实施仅凭管理者的执行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城市特色引导并非笼统地概述城市特色,而是配合城市色彩意象,制定详细的色彩特色引导方案,它涉及色彩配色、形式、材料等的运用。如果城市色彩意象是总图,那么城市特色引导就是细部说明。城市色彩意象通过色彩“主旋律”表示,从水平角度引导城市基调色彩,具有宏观性和普遍性;城市特色引导,是从竖向角度引导城市特色用色,具有微观性和典型性。但是,城市特色引导必须广泛运用,实现规模效应,才能够成为区域或城市的特色,否则毫无意义。
城市色彩规划的编制极其困难,须从无数的历史文化里挖掘出城市传统色彩信息,构筑其规划基础,又要根据相关规划和城市现状预测城市未来的色彩发展方向,并依据这些信息,制定可行的色彩方案和管理办法,才能最终达到实施的目的。它涉及众多学科,对美学和城市必须有充分的认知,只有技术齐备、经验丰富的团队才能胜任。
五.对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从建筑到公共设施、景观植物、夜景照明等系统
许多时候,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方案中,常有精美的效果图,环境流光溢彩,但主体建筑却用虚化的色彩表示,多用无彩色或蓝色玻璃装饰,虽然显得庄严凝重,却无法掩饰其对色彩的回避。
城市建设包括很多系统设计,有建筑设计、城市家具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夜景照明设计等等,而其中大多都缺少色彩的完善,并且都各行其事,缺少统一的色彩引导。城市色彩规划的出现,对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色彩规划,在对建筑色彩引导的同时,还对公共设施、景观植物、夜景照明等系统的色彩进行引导,使城市各个系统都能够相互协调,具有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城市色彩规划与一般城市系统设计不同,它是涉及多个系统的复杂工程。因为其包含了多个独立的系统,它所体现的价值因此而提升。单独的色彩设计,如果缺乏城市高度的眼光,很容易导致“色彩污染”的产生,商业街的广告色彩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对城市各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协调其色彩后,空间不再单调,色彩不再夸张,该收敛的地方收敛,该奔放的地方奔放,所有色彩都与其载体的本质相协调,城市就会从不经意间显示出美来。
六.城市色彩的导入——从城市规划改造,到街道、建筑及其它附属设施设计
关于城市色彩的导入,有众多的切入点,只要涉及城市形象系统的规划或设计,色彩就能发挥其效用,如城市的保护改造、规划建设、街道立面改造、建筑设计、及其它诸多城市附属设施的设计等。
在城市的保护改造、规划建设方面,色彩常通过老城传统风貌区的保护和修复、旧城的改造、新城的规划建设等途径导入。其导入方式通常采用宏观引导和控制的办法,重视城市的历史文脉,从城市战略的高度审视色彩的运用。
在街道立面改造,建筑设计方面,色彩常通过街道立面整改维护、居住区规划设计(楼盘开发)、公共建筑设计、工业厂房设计等途径导入。其导入方式以适量的规划为引导,以建筑外立面设计为重点,以色彩搭配为手段,融入城市色彩理念,结合城市特色引导,营造区域性的风貌特色。
在城市其它附属设施的设计方面,色彩常通过构筑物设计、城市家具设计、标识系统设计、广告系统设计、景观植物配置、夜景照明设计等途径导入,甚至涉及公共性质的流动性色彩的设计,如公交车、出租车的色彩等。这些内容的色彩导入方式灵活多变,只要能把握住城市主要特色,就可以引入个性元素,来调节和丰富城市色彩气氛。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 篇9
关键词:城市色彩,心理作用,自然环境,社会效应
一、城市色彩规划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色彩往往是先声夺人。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成功的景观色彩设计, 纵然建筑形式千变万化, 规划布局严谨合理, 也难体现出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城市美来。”城市色彩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不仅仅包括城市本身的外在形象色彩, 而且还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等多种因素。狭义的城市色彩指的是城市中建筑物, 构筑物的色彩。我们这里所说的城市色彩指人在城市的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条件的作用之下形成的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
一个城市的色彩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直接地反映城市的特性和人文内涵, 帮助人们对城市形象进行整体阅读, 是展现现代城市文明的窗口。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引入色彩设计。有助于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定位。注重城市色彩规划。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 更影响着居民的生理心理活动。因此城市色彩对于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二、色彩对于城市的几大意义
马克思曾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关注色彩、了解色彩、运用色彩才能为城市景观的受众者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生动丰富的色彩环境。城市色彩不仅具有色彩的一般功能, 还有一些特殊的效果。
1. 物理效应。
色彩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 不同的色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不同的。最常见的例子是在低纬度地区人们喜欢浅色的衣服, 会感觉凉爽。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比较喜欢深色系和暖色调的服装。
在一些地区由于色彩选择不当, 吸收热量过多造成变形。造成建筑外墙的剥落, 影响总体美观。在一些中央空调的建筑里, 适宜用浅色表面。有助于节能省电, 在日本已将浅色作为外墙隔热的主要色调。不同的色彩对于光线的反射系数也不同, 浅色的建筑反射系数也比深色要高, 有助于提高环境亮度。
2. 心理效应。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红色给我以热情, 绿色给我以发展, 黄色赐予我忠义, 蓝色叫我以纯洁, 粉色赐给我希望, 灰色给我以悲哀……”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的是不同的。色彩由于明度彩度的不同, 使人产生冷暖, 膨胀与收缩, 愉快与忧郁, 兴奋和疲劳的不同联想, 这些都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心理反应。在实践中色彩常常能显示出不同的效果, 比如黄色和橙色有增强食欲的作用, 能给人温暖和谐的感受, 病房里运用黄色调能够让人有愉悦活力的感受, 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的作用。不同阶层, 不同年龄的人对颜色反应不同的心理特征。儿童房一般适合丰富的颜色, 有助于智力的开发。一般年轻人喜欢强烈的色彩, 喜欢潮流时尚的配色, 中年人一般喜欢宽敞明亮的配色, 可选白色明度高的橘黄等。老年人喜欢沉稳的颜色。男孩的卧室偏向使用黄绿蓝的组合, 这样能营造活泼快乐的气氛, 女孩一般偏向粉色。一般婴儿房也比较偏向使用粉色, 粉色是所有色彩中最柔和的有助于安抚婴儿。
3. 历史文化经济效应。
一个城市的色彩是指城市中的各种物质环境所具有的色彩, 通过人的感受所反映出的总体面貌, 这同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一个城市色彩的形成的基础是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中的山川、植被、天空、水体, 比如想到中国的西北地区首先的印象就是黄土高原的强烈的明黄色和高彩度大红大绿的色彩, 想到希腊就是湛蓝的地中海和象牙白的大理石神庙。这些都是在自然基础上和历史文化中的沉淀形成的色彩印象。美观的色彩搭配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富有特色的色彩环境有利于树立城市的个性形象, 影响游客和投资者的行为决策, 直接关系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吸引投资的能力, 所以色彩环境的改善提高必定也会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例如广州市在“一年一小变, 三年一中变, 十年一大变”的形象工程中, 注重城市色彩的规划, 吸引到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三、影响城市色彩定位的两大因素
1. 自然环境对于城市色彩形成的基础性作用。
在城市色彩的形成过程中, 地域与城市自然环境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这种基础性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作为改变的。聚居地的气候、山川、地形和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对聚居人群的生活居住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自然环境中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要素色彩会在聚居人群中形成比较稳定的色彩印象;其次, 聚居场所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 同样来源于自然, 其色彩的特征与自然环境色一起, 进而转变为一种集体性的观念和审美认同。比如江南水乡的清雅色调, 黄土高原的浓墨重彩, 寒冷地区的冰天雪地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得天独厚的地域色彩。在这些色彩上所形成的城市风貌各有不同。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奠定了城市风貌特征, 成为城市色彩中独特的一笔。
2. 社会经济活动对于城市色彩形成的主导作用。
城市色彩的形成受城市历史和人文因素影响很大。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城市文化内涵的核心所在。每个城市由于自身发展道路的不同, 城市的发展起点和基础也千差万别, 这不仅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对城市色彩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京的朱红明黄的大气沉稳, 巴黎米黄的高贵大方。不同的时间背景也会影响城市的色彩, 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清水砖墙全国一片红, 20世纪60年代的一片灰。经济活动也从城市产业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建筑物设计与制造这几个方面对城市色彩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就产业布局, 空间结构, 城市公共设施, 建筑物设计四个方面来着重阐述。 (1) 产业布局。城市产业布局必须遵循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维护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产业分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分区从而影响到城市的色彩分布。比如说, 城市周围的大学城, 高科技园区和周边的工业园区等, 色调都不尽相同。 (2) 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在空间上的反映, 与城市的产业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CBD (中央商务区) 、过渡带、工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通勤带的布局安排, 同心圆、扇形、或多核心等空间模式的选择, 都将通过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对城市色彩产生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不仅与政府行为有关, 而且和城市的发展历史密切相连, 具有较强的历史文脉性。 (3) 建筑物与构筑物。现今,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筑和构筑物以不可替代的方式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言人, 它的丰富度、完善度必将为城市注入勃勃生机,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色彩强化城市的自身特色, 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归属性, 加浓一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色彩。
如果一个城市, 只有高楼, 道路车辆, 看不见绿树花园, 就成为所谓的钢筋水泥花园, 那么城市的色彩必定是有缺失的。设计师如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巧妙的布局, 丰富的设计, 创造出独特又富有趣味的城市空间, 必将强化城市个性, 丰富空间层次, 使城市色彩添上人文情怀的成分。以成都市春熙路步行街为例, 设计师通过铺地划分、花坛、长椅、小广场、等手段, 创造了和谐统一的室外景观, 达到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重效果, 充分折射出“蜀地三国文化”的底蕴。
伊利尔·萨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知道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像一部记录变迁的电影, 承载这生活在其中人们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感, 城市又像一本内容丰富的大书, 让每一个初到这个城市的游客, 都能全方位的感受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增强城市色彩设计, 正是创造城市魅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经过的几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对已经渐渐开始重视起对城市色彩的设计,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定能摆脱千城一面的尴尬。
参考文献
[1]叶南客, 李芸.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2]邓清华.城市色彩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 2002, (4) .
[3]张培枫.福州市城市色彩问题探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6.
[4]候筠.浅谈城市色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学报, 2004, (10) :76-77.
[5]焦燕, 詹庆.当代中国大城市居住建筑色彩的现状与分析[J].城市开发, 2002, (2) :32-34.
[6]戴洁, 于维杰.城市色彩规划上的误区为杭州城市色彩规划探路[J].城市住宅, 2005, (18) :74-76.
[7]葛欣迟.色彩与心理[J].论文选粹, 2006:124-125.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色彩因素研究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色彩因素;应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神财富,尤其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色彩因素的使用,越来越体现出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同时,也正是因为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色彩因素被应用到规划设计中,它的使用也更加展现出这个城市的形象特征。
1、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色彩及影响因素
1.1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色彩
城市色彩即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如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山石河流等,未裸露在外的地下设施及房屋内部装修或者无法被感知的处于隐秘状态的地面建筑等均不属于城市色彩。城市色彩依据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根据是否是人工产物分为自然色和人工色两类,自然色由城市中的花草山石、河流天空等构成,人工色即城市中的房屋建筑、公路桥梁、公共设施等;根据物体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固定色即城市中永久的街道桥梁、房屋公路、广场雕塑等,流动色由城市中广告橱窗、车辆路牌、霓虹标牌等构成。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展现出城市形象的色彩直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总之,只有对一个城市所包含的全部色彩因素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各种建筑、街道的固定色和广告橱窗、车辆路牌等设施的流动色,将自然色与人工色进行协调统一,才能充分展现这个城市的魅力,提升城市的视觉美感。
1.2影响色彩的因素
色彩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对于改善城市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形成城市的色彩则需要很长的时间,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只有高度重视这些城市规划设计中色彩的影响因素,才能设计出更合适的色彩方案。
自然因素包括地域气候、材料资源等因素。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色彩偏好。热带城市偏好凉爽的色彩,以淡灰色为主,而寒带城市就喜爱温暖的色彩,如哈尔滨则以米黄色为主。在与该地域气候相配的整体色调下,选择合适的色彩,体现出城市特征的不同。在如今的城市建设中,材料资源也是城市的特色,也会影响城市的色彩,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材料资源的选择也需要被重视,如唐山的建筑物会选择本地生产的抗震效果良好的砖料,形成属于唐山这座城市的特有色彩,而来自草原的牧民就会选择适宜移动的帐篷作为自己的房屋,体现了属于游牧民族的城市色彩。
人文因素包括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与科学技术等因素。不同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历史,从而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给城市色彩留下了不同的印记。古时的皇家建筑强调豪华和富丽,色彩以金黄、大红等颜色为主,而百姓民居就以灰色基调为主,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建国以来,我国的建筑也经历了砖墙到面砖的过度。宗教以其自身的组织制度仪式等内容影响着城市色彩,在宗教环境下,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寓意,包含着人们对宗教的景仰之情。宗教建筑古塔以白色为主,代表着佛性无暇,黄色是宗教寺庙设施的主色,代表着超凡与神圣,从而形成城市独有的色彩。不断发展与演变的科学技术也影响着城市色彩,很多城市的色彩在科技不发达时是由建材环境的本色体现出来的,在当今不断进步的技术下,色彩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展现出新的面貌。
2、色彩因素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最首要的就是城市的色彩。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最主要考虑的就是用什么色彩以及为什么用这个色彩来展现城市的形象。色彩的应用能够表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与情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色彩因素的应用应该与城市文化相统一,展现出这个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一个城市的风俗习惯、社会礼数以及科学教育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色彩的选择与应用,通过一座城市就能明白这个城市的居民在追求怎样的文化内涵。城市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对色彩的喜爱程度,也就奠定了这个城市的色彩特点。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与国外接触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国外的设计理念,从而影响着设计师们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色彩的选择与搭配。然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为了避免盲目借鉴国外理念,我们应该将色彩与城市文化相结合,设计并使用具有城市文化特点的色彩。
色彩因素的应用充分体现着城市的情感。人们对于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情感主要来源于城市的色彩,在感受一座城市时,映入眼前的房屋建筑通过色彩凸出本身的存在,同时也通过色彩与周围的花草、蓝天等色彩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色彩因素的选择与应用从另一层面上也在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设计师选择色彩的同时也在根据需要考虑着人们的情感,不同色彩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愉悦、轻松的情感就需要高明度的色彩,低明度的色彩可能给人稳重、大气的情感。
色彩因素的应用同时也在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人们走在没有刺眼色彩和巨幅骚扰广告的街道上,才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温馨与舒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体现,但是色彩的选择必须与人们的情绪相协调,以防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决策者们需要对色彩进行合理的控制,从中选择简洁和谐的色彩,才能达到文明的生活状态,令人赏心悦目,充满文化底蕴,在城市中得到诗意地栖息。因此,我们必须对城市色彩高度重视,从而不断美化、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
3、总结
色彩因素的选择与应用是城市的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色彩是最能体现城市美的地方,它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反映着城市的文化与个性,充分展现城市的和谐以及人们的追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视色彩因素的应用,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更加美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王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色彩因素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4(02):23.
[2]张萃.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2):70-73.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初探 篇11
1 以人为本原则
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不只包括了舒适的建筑、便利的交通,还要有宜人的视觉环境。在所有作用于视觉的信息中,色彩占有最大的比例。城市色彩要符合市民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特点,以人性为设计核心,与普通公众的审美情趣一致[1]。如果城市中的色彩过于杂乱无章、鲜艳刺激,则会引起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适,造成“色彩污染”。针对这一点,国外许多城市都颁布了色彩管理的法规,以杜绝“色彩污染”的现象。过多使用高彩度色彩的设计,不仅不会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只会让人们更反感。城市的色彩设计一定要尊重人性,关注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作用,利用人对不同色彩的生理心理感受创造更适于人居住、工作、生活、娱乐的城市环境。心理学研究显示,“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觉中达到75%时,会使人的精神感到舒适,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城市绿化问题一直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住宅区、公园、道路两旁都广泛运用绿色植物。
2 地方特色原则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都有它自己的色彩,而这些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参与组成了一个民族和文化的本体。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水域以及天空等所生成的属自然色彩范畴;城市中建筑、桥梁、街道广场、街头设施、城市广告、标识牌、灯光及车辆、服饰等所生成的属人工色彩范畴。人工色彩根据其存在时间和形式又分为固定色彩和流动色彩。因此,城市的色彩应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许多城市规划中普遍利用了城市地域、地貌等自然色彩条件作为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因素,体现了城市背景色在城市色彩中的重要性。如苏州的白粉墙、黛黑瓦、青石桥以及碧水、绿树组成了江南水乡水墨淡彩的城市特色。
3 整体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3,4]。在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当中,其整体性主要是通过城市中的建筑物、绿化、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作用反映出来的。我们在开展一个城市的色彩规划时,不仅要结合城市性质考虑到该城市宏观色彩基调的定位问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不同功能构成要素的色彩予以统一筹划,即规划好城市主色调、城市辅助色、城市点缀色和城市背景色,以形成整个城市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城市要确定一个统一的风格,必须注重对城市主色调的选择,城市主色调是指能够决定城市整体色彩氛围与特征,并对视觉感知影响最大的城市色彩基调。而城市的辅助色应该与主体色相呼应,并起到衬托作用,在设计中可以用一个或几个适当的辅助色使城市色彩有所变化,体现城市色彩的渐变过渡、协调一致。城市点缀色所占的面积较小,一般来说,点缀色的比例应控制在5%~10%之间,才不至于影响城市整体的和谐[5]。
4 民族特色原则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色彩审美偏好反映到城市色彩中来也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色彩风貌,因此,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时还应遵循民族色彩的原则,以保持民族独特的色彩意韵,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例如,作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民族将他们所喜爱的蓝色运用到城市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形成具有民族风味的城市色彩。日本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中也是保持民族性特征较好的国度。日本人喜爱灰、白以及粉蓝色,在其现代环境设计中喜欢将它们搭配起来使用,日本东京许多公共设施都采用了以灰为主色调,点缀以粉蓝的色彩设计。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色彩审美偏好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开展国内城市色彩规划时尤其要以此为指导原则,以创造富于地方文化特色或民族风格的城市色彩形象。
5 延续文脉原则
色彩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一般的美学意义[2],更多的是拥有深刻的思想涵义。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意味。实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色彩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挖掘、继承、创新。这要求我们在进行一个城市的色彩规划时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和挖掘这座城市固有的或曾有的传统色彩,作为重要的参考。从人文角度对城市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思路与原则,对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保护城市色彩文化遗产以及延续传统色彩文脉更为重要,并势在必行。
6 功能分区原则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指城市的整体功能,另一层指城市的分区功能。古往今来,不同的城市因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其形成特有的城市定位。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城市规模,势必在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上有所不同。分区功能的原则是指根据城市不同地区的功能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色彩规划与设计。在这一方面,日本是国际上最早按照城市区域的功能有计划地实施色彩规划的城市。科学、合理的城市色彩规划,使得东京的城市色彩呈现出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特点。对于在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色彩规划而言,这一原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功能分区,既可以保存旧城区色彩的稳重、朴素不至于破坏其历史感,又可以展现新城区色彩的清新、活泼,显示出时代感。
7 结语
如何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区保护与新城区建设、城市商业利益与环境保护、全球一体化与地方传统特色之间的矛盾,城市色彩景观的设计对城市色彩景观总体把握,为城市建设者提供了科学、有序、可行的新思路[6]。尽管现阶段的城市色彩景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主观性太强、对原有景观的重新整改难度较大、规划的广度不够等,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能防止出现破坏环境的不和谐色彩或各行其是、互不配合的杂乱局面,同时,又能留有余地,给设计者足够的空间,在总体的色彩设计原则指导下,获得既和谐统一又丰富多样的色彩。景观城市色彩问题在国外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但在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城市色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并着手具体的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项目。城市色彩问题一时间受到了包括政府、媒体乃至百姓在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参考文献
[1]林家阳,鲍峰,张齐开.设计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瑞.色彩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2):127-128.
[3]张惠东.试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3):145-146.
[4]廖宇.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7,33(23):33-34.
[5]尹剑波,程钮.建筑色彩与外部环境[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4(4):67.
【校园环境色彩规划】推荐阅读:
大学校园环境规划01-15
校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11-24
最全校园环境绿化规划方案文本05-29
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规划11-24
环境色彩06-05
环境色彩设计10-04
色彩与建筑环境创造08-11
建筑环境中色彩运用10-31
色彩与室内空间环境01-11
渤海大学校园景观色彩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