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外环境

2024-10-27

校园外环境(精选4篇)

校园外环境 篇1

1 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气候对居住空间外环境的影响

气候对居住空间外环境带来的影响分为利、弊两个方面。长春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变化明显, 冬季寒冷且漫长。年平均气温为4.8℃, 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1.5℃。冬季光照不足, 造成建筑的阴影区域较大, 积雪经久不化, 对居住空间外环境的利用不利, 人们的活动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压缩。

1.2 社会文化对居住空间外环境的影响

建国初期, 长春居住区外环境建设大多照搬苏联模式, 受政治经济的影响较大。在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上都有很深的时代印记。改革开放以后, 住宅建设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居住区出现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同时又是多民族的聚集地, 历史上曾经有大量的外来移民加入, 带来了外来的文化, 经过糅合形成了博大的黑土文化、冰雪文化[1]。

1.3 地域性对居住空间外环境的影响

外环境景观效果和居民的行为模式, 在不同的住区空间规划模式中, 表现出不同的结果。长春市由于自身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以及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 在居住区规划时避开了冬季盛行的西北风, 引入了夏季的东南风。整体布局表现为简洁大气、疏密有序、空间围合, 脉络清晰。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应体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底蕴, 体现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依恋和崇拜。长春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特点和文化历史沿革是保持该地区居住空间特色的基础[1]。

2 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应力求“以人为本”, 努力打造情景交融的人性化空间。外环境设计中应始终坚持环境的构建是服务于人、取悦于人, 在规划与设计中要以人为中心, 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 要对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活动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多层次多角度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安全、社会需求等。如何让人们拥有舒适的居住区外环境体验, 是城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奋斗目标, 也是城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居住区外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 让人们真正体验到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和魅力。

2.2 地域文化性原则

传统文化地域是承载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与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空间。几千年来, 在不同地理环境空间上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 是地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生态的结晶与精华[2]。居住模式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中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三者的综合体现。因此, 地方性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具体表现和载体[3]。长春地区处于北方寒地城市, 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 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处于树木凋零的状态, 这与南方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的温暖、炎热城市完全不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气候环境决定了长春市与南方城市的文化差异。但是, 由于长春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研究起步晚、水平低, 导致许多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照搬南方城市的设计模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

2.3 经济性原则

保存原有植物以节约成本, 大力发展乡土植物, 采用多种不同植物相搭配种植的方式可以减少投资, 同时植物的存活率也可大大的提高。采用适合该地区气候条件的材料, 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置元素必须要合理, 以较低的资金投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长春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 经济较南方落后, 因此, 在住区外环境设建设中应提倡简朴、务实, 不宜过分的注重形式感。在规划方面不可照搬南方的设计方法, 盲目跟风。此外, 由于南北的经济差异, 北方城市在进行居住空间外环境建设中需要注意节约成本, 合理利用资源, 尽量少建设所谓的高档次但却没有实用价值的工程项目。应提倡节俭, 大力的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来完善和优化居住区外环境,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性价比。

2.4 社会性原则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社会性原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以人为本原则的补充和延伸。传统的居住区外环境设计往往只重视整体景观的形象或者仅为了满足使用功能, 对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关注的不够多, 造成了居民对居住区外环境认同感不强烈。因此, 在城市居住区外环境的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居民的感受,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居住区外环境的美化表现出优秀的社会文化, 促进邻里之间得交往, 使居民产生归属感。长春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塑造出了该城市居住区外环境特有的文化景观。在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中应发挥其文化内涵, 既有时代的文化需求特征, 同时又有历史的文化的传承。

2.5 生态性原则

生态设计的主题思想就是谋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并尽可能的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第一步就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 对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第二步, 就是要进行自然的再创造, 即在人们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发挥主观能动性, 合理规划人工景观[4]。长春市的气候就决定了居住区外环境设计在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精神渴望的同时, 要维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 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居住区外环境的生态化目标, 就要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协调, 在外环境设计中引入先进的生态技术, 利用该地区气候的有利因素, 改善其不利因素, 尽量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3 结论

以上归纳了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结出长春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一个整体的概略性认识, 以及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的原则, 设计中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地域文化特点、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增强艺术的设计美感, 创造出更加怡人的空间环境, 提出适合长春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宋丽丽.长春城市住区外环境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 2013, 6.

[2]王云才等.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 2009, 2.

[3]刘大平, 李晓霁.中国建筑史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 6.

[4]段战峰等.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

校园外环境 篇2

为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副食摊点的经营行为,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持有健康证,并随时接受学校和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督检查。如不符合规范要求,一切责任由承包人承担。

二、所售食品必须清洁、卫生,不出售伪劣、过期及学生不适宜的用品,若违反规定而造成严重后果者,责任完全由经营者承担。

三、经营场所环境必须整洁、美观,每天清扫一次,保持卫生整洁、干净。

四、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遵纪守法。如遇学校情况发生变化,应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一份由学校存档,一份由本人保存,该责任书自盖章、签字之日起生效。

负责人:

韩佐乡九年制学校(盖章)

网络环境下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篇3

一、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品味

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中心的阅读指导存在一定困难, 突出表现为阅读兴趣问题。由于网络资源具有图、文、声、像、影等丰富的表现形式, 他们很容易成为少儿兴趣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1、营造书香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的做法是校园处处有书香。首先, 师生一道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自主装扮学习工作环境。无论是走廊教室, 还是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墙, 处处充溢浓浓的书香气息, 让墙壁“开口说话”, 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多彩的文化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快乐阅读。学生快乐阅读应该建立在一定任务驱动下, 给学生足够的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有阅读“规定动作”。比如课前3分钟演讲、读书大王评选、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示、经典积累PK等等。最后, 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引导学生有意阅读, 集中注意力阅读, 不仅要圈点勾画, 还要学会做读书笔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唯有专心致志, 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 才能事半功倍。”

2、拓宽文本内容, 激发阅读兴趣。

文本内容虽丰富多彩, 但容量毕竟有限, 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应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如学习《海上日出》, 就应引导学生到网络上去寻找介绍作者巴金生平事迹的文章来阅读;学习《冀中的地道战》, 引导学生寻找网络上有关抗日战争的视频;学习《桂林山水》, 引导学生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读物或图片;学习《赤壁之战》, 引导学生寻找原著来阅读, 并在网络上还原《赤壁之战》情景。要拓宽文本内容, 还应教给学生查寻阅读材料的方法:上网、去图书室, 读相关书籍。这样, 以点带面, 既可以丰富阅读内容, 有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实现“要我读书”向“我要读书”的转变。

3、增加经典诵读, 激发阅读兴趣。

经典的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也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向学生广泛推荐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成语故事等优秀国学, 充分利用一日“三读” (早、中、晚) , 每周一诗、一仪式 (升旗仪式上台经典诵读) 、两课 (班队活动课、课外阅读课) 的时间, 并将其改编成琅琅上口的“唱读讲传书”文艺作品, 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快乐学国学、经典记心间活动, 学生阅读兴趣昂然, 阅读视野倍增。

4、开展读书活动, 激发阅读兴趣。

开展读书活动是学校图书中心的重要地位得以真正体现的保证, 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 为此, 学校图书中心一定要摆脱传统的“坐等读者”思想的束缚, 树立“以活动促销”理念, 坚持阅读交流与阅读活动并重的思想, 配合学校活动、主题班会、重大节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好书推荐会、好书交换看、积累大PK、成果大展示, 网上大交流、淘书乐、诵读大王、故事大王, 阅读博士、作文竞赛、书香系列评比、读书节系列活动, 全方位调动师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每当师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载, 还经常露他一小手, 随时登领奖台, 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 阅读兴趣便油然而生。

二、引导网络“阅读”, 拓展阅读空间

传统的印刷型图书资源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因网络资源具有图、文、声、像、影等丰富的表现形式, 且数量庞杂、类型多、范围广, 因此有针对地进行网络阅读指导, 才会有效提高课外指导的效果。学校图书中心应对学校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再次加工、并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为此, 学校图书中心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特别是图书中心资料的查询、外借预约、与班级“图书银行”互动等服务, 可以通过“班班通”网络功能得以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 拓宽服务领域。图书中心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又满足了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新时期学校图书中心作为重要的知识宝库和学习场所, 已经烙上了网络多媒体和传统图书资源的双重印迹, 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 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 开设专题讲座, 提供网络查询服务,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甄别能力, 为此, 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中心在培养师生课外阅读, 拓宽阅读空间等方面将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摘要: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这项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要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让学生热爱阅读;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网络“阅读”, 吸取网络资源营养。

校园外环境 篇4

根据宣教字[2013]44号关于印发《宣威市教育局“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对照宣威市中小学“平安校园”评估标准,我校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活动,现呈报自评报告。报告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学校概况;第二部分:学校安全工作实绩;第三部分:对照“评估标准”的达标情况;第四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的打算。请予以审核评估。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是西宁街道的一所寄宿制小学,2008年9月建成招生,现有18个教学班。校园占地60余亩,现有学生1100多人,在岗教职工52人。学校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为办学宗旨;努力打造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学校。

第二部分

学校安全工作实绩

近几年来,我们一向将安全文明工作视为立校的生命线,并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成效显著。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根据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工作的通知精神,学校从校长到全体师生员工都牢固地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首先研究创建创建“平安校园”活动计划,并调整充实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校长雷应飞任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和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各环节主要负责人、各教研组长、班主任担任组员。健全完善了《门卫制度》、《夜间安全保卫值班制度》、《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食堂安全管理制度》、《电化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图书室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并建立安全文明校园组织网络,组织分工合理,成员职责明确,做到齐抓共管,把创建工作抓细抓实。并纳入到学校总体计划中,保证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使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明确要害、确定目标、责任到人

在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校对照创建的标准、强化措施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提高预防,控制和处置的能力,并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承包责任制,即学校与各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状,并将抓好安全工作作为考核每位教职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加强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对重点目标,要害部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发动全体党员、优秀学生及学生干部组织“红领巾监督岗”,加强监督管理,消除隐患,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对保卫、交通、消防、调解措施进行落实,健全各类制度、台帐。并根学校地段的特点,安保人员每天在上学和放学时间在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学校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非本校人员进出校门都要严格审核、登记。一旦发现校门口周边有流动摊点,及时予以清理,确保学生交通和食品安全。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之家等。真正做到人防、技防、物防要求的规范管理。对于一些不安定因素立即进行整改,不断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防范、全面排查、综合整治

我校定期对校园的水、电等基础设施,食堂、宿舍等进行全面排查。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宿舍、用电设施、门窗、栏杆等及时进行了整改,消除了安全死角和隐患,确保了师生安全。高度重视各项突发事件,做好防范工作。

(四)法制宣传,营造氛围,成效显著

学校十分重视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并把它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之中,要求在班会、课堂教学、教师会活动中层层渗透,持续进行。并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如宣传窗、黑板报、校报、安全教育专栏等进行教育,造就氛围,陶冶情操。同时还邀请西宁派出所民警朱树高同志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来校作法制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不间断地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由于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全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大大加强。因此我校从未发生过任何治安灾害性事故。全校师生员工也从未发生过违法犯罪现象。

第三部分 对照“评估标准”的达标情况

根据宣教字[2013]44号关于印发《宣威市教育局“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对照宣威市中小学“平安校园”评估标准,深入调研学校安全工作的实际,通过认真细致的自查自评工作,认为各项具体指标完全达标,得分在90分以上。现将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概述如下:

一、组织领导体系

(一)组织机构及责任

1、我校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建立建设“平安校园”的有效工作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及门卫为组员的创建“平安校园”的领导小组,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协调统筹创建工作。为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运转畅通,学校成立了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为保障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设专人进行管理,并设专用经费投入,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认真进行考评,做到奖惩兑现。

(二)队伍建设

1、学校设立专职安保工作人员,并组织成立了学校义务消防队和应急抢险救援队,宿舍及教学楼均设有安全值护人员,确保全天24小时不脱岗。

2、积极组织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每学期聘请消防、治安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对学校安保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三)制度建设

1、学校规章制度健全,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室等均制定有安全管理,学校严格执行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制定领导值班考勤制度并严格执行,因资金有限,学校没有校用车辆。

2、学校设有专人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并有相应的应急管理制度、应急措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机制齐全。

二、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学

1、把安全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专职安全教师,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聘请公安民警为师生进行安全和法制知识讲座。

2、安全课程列入教学课程,每周每班一节安全教育课,课程课时落实,教育资料充分,针对性强,成效显著。

3、任课教师认真备课,并有教案,有统一的安全教材。

4、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有帮教人员和措施,并设有学生心理咨询室。

(二)、应急演练

每学期定期开展(每年的5月12日和9月18日)消防及自然灾害逃生演练,并有自救演练计划。

(三)安全文化

1、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宣传到位,设有校报安全专栏、校园安全专栏,宿舍楼、教学楼均张贴安全安全提示及警示牌,坚持开展“安全宣传月”等活动。

(四)教育效果

1、安全工作成绩显著,重点、要害部门部位安全保卫工作措施落实,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有专人负责协调和疏导、指挥。师生安全知识普及率高,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师生对学校治安安全教育效果满意度高。

2、食堂、锅炉房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师生能熟练使用灭火器,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生无违法犯罪。

三、安全管理

(一)治安管理

1、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宿舍楼、教学楼、校园均安装监控设备。

2、配有专兼结合、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保卫干部和门卫人员,严格执行门卫登记验证等制度,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 24 小时校园治安巡逻、巡视制度,巡查日志和工作记录详实。

(二)消防管理

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和制度,岗位责任落实。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灭火器位置防止合理,消防设施使用正常。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及时整改消防隐患。规范用电及火源管理,无违章用电行为,无火灾事故发生。应急疏散及消防通道畅通。

(三)卫生安全

1、疾病防治方面设有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多病学生健康情况有跟踪档案,疫情情况汇报不瞒报、不缓报、不谎报。

2、食堂食品采购、运输、存储、加工消毒、留样等操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未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现象,并办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并建立进货台账。

3、饮用水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未发生群体性饮水安全事故。

(四)大型活动安全

严格执行大型活动报告审批制度,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预案和措施完备,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各类大型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方案、有活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隐患

制定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并按照计划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六)安全记录

1、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即使处理值班日志中发现的问题。

2、学校安全管理档案资料齐全,并有专人管理。

四、政治稳定

(一)隐蔽战线:

有防范非法宗教势力渗透的工作机制,有防范和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渗透破坏活动的工作机制,有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工作机制。

(二)邪教组织:

学校平时重视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认真做好邪教防控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防邪教措施得力,无参加邪教人员。

(三)宣传阵地

1、宣传阵地:

学校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管理有序,没有有害信息传播。

2、社团管理引导有力,无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防止不良信息传播。

(四)排查矛盾

建立定期排查调处机制,及时调处、化解学校内部矛盾,没有发生过各类非正常上访事件,未举行过违反国家规定的游行、集会等事件。

五、安全环境

(一)校园环境

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绿化率符合标准,无卫生死角,无残标、乱写、乱画、乱张贴现象,校园整洁卫生,垃圾日产日清,道路平整,有自行车停放区域,且停放整齐。

(二)周边环境

1、主动反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治安、交通、文化、环境卫生等治理工作,校园周边秩序良好,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网吧,紧急疏散通道设计合理安全、畅通。

2、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治理,交通标识完备,清楚醒目,交通设备齐全,周边交通秩序良好。

3、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餐馆、超市进行检查与整治工作,无乱摆摊乱设点现象;周边餐馆、超市经营者持有卫生许可证和经营执照,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4、积极配合文化监管部门对校园周边进行文化市场管理监督,学校周边无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五不良音像制品出售。

(三)保障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校为师生员工入相应的保险(校方责任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等),出现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等时间后,能及时赔付。

(四)社会评价

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实施过程中,师生、家长、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我校育人环境满意度较高,达到90%以上。

六、安全基础

(一)学校校舍场馆建筑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生均面积达到规定指标;学校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维修,校内危房全部清除改建;食堂建设及内部布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存在违反国家强制性建筑安全规范的隐患。

(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标准,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等场所都配备了消防灭火设施,安装了应急照明设施;人员疏散标志设置规范;校园各建筑物内部照明设施完好。

(三)校园围墙、护栏等附属建筑设施以及体育设施达到国家相关的建筑标准以及行业要求,无安全隐患。

七、寄宿生管理

(一)食品卫生管理

1、学校食堂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伙房、操作间、餐厅隔离,食堂加工操作间使用面积达到标准,墙壁下铺设了1.5米高的瓷砖墙裙,地面铺设地板砖、地胶板,便于擦洗,照明、通风设施符合标准,排烟设施、防尘、防鼠设施齐全,配备有符合要求的电冰柜、消毒柜,餐厅可供所有住宿生同时就餐,并配备有供学生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2、食堂已取得卫生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制度》、《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标准》,建立食堂物资采购索证登记制度、饭菜留样、消毒记录等制度,杜绝“三无”和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每学期体检一次;不存放剩菜剩饭。

3、食堂由学校统一管理,不以赢利为目的,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卫生管理规定进行操作,生熟分离操作加工,饭菜花样较多,每餐都有荤菜,保证了学生饮食的营养、卫生、便宜。

4、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重大疫情报告制度,做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密切与医院、卫生院的联系,建立与医疗机构及时沟通、救助机制。

(二)宿舍卫生管理

1、宿舍照明、取暖设施齐全,安全、通风、透光、干燥,有晾晒衣物、毛巾的设备,厕所坑位符合标准要求。室外厕所距离不超过500米,并设有路灯。

2、宿舍管理规范,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衣被整洁,室内干净,空气新鲜无异味;男女宿舍分离管理,注重安全管理,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学生遵守住宿纪律,按时作息。

3、生活老师管理

宿舍管理制度健全,外来人员出入登记,不准外来人员随意出入学生宿舍;配备具有教师资格、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专职生活老师。生活老师严格按照工作纪律和规程进行操作,指导学生整理内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并做好住宿生信息档案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安全管理

1、值周管理:学校严格执行门卫值班、巡逻制度和学生请假、销假制度,全面掌握学生请假、到校、离校等情况,认真落实安全应急机制,落实学生返校和回家接送制度,确保学生安全往返学校。

2、防范措施:学校配备素质较高,能处理突发性事件能力的专职安全保卫人员2名,兼职安保人员4名;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夜间安全逃生疏散演练),为学生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并在宿舍楼内安装应急照明设备,楼道有安全提示语、应急疏散路线图。

3、制度建设:学校实行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安全消防检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校外人员出入校登记制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家校联系及学生往返校接送制度、校舍安全检查制度,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同时学校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中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安“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平安校园”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

上一篇:中小学教育的误区下一篇:侵犯商业秘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