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环境(共12篇)
高校校园环境 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经济元素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大学校园也不例外。从高校扩招以来, 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 大学校园俨然成为了一个需求潜力巨大的市场, 校园代理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营销形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成为了他们拓展业务的有效途径。
校园代理一般是指由企业与在校大学生达成代理协议, 在校园销售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获取提成和奖金, 从而实现勤工俭学的一种途径。校园里, 在校大学生们或勤工俭学, 或兼职, 或校园代理, 用自己的方式先一步踏进了社会。多向的推动让大学校园渐渐融入市场, 成为了一个“小社会”。然而, 这样的微妙变化更是让企业的营利性表现地淋漓尽致。
一、校园代理, 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学者将校园代理理解为一种小众营销模式, 也正如他们所理解的一样, 它只在小众人群中赢得了春天。校园代理中存在的各种阻碍、风险, 甚至是商家和大学生之间的矛盾, 让这样的经济活动十分尴尬。商家们往往采用最简便的校园代理招募方式和途径直接招募代理人上岗, 没有需求分析, 没有系统的甄选, 没有深层次的培训。另一方面, 大多数校园代理抱怨自己做的这份兼职很辛苦, 占用的课余时间过多却报酬不高, 所以他们一般坚持不了多久就不做了, 这样的高流动性也使得校园代理这一营销模式的稳定性不够。
但是, 是什么原因让校园代理的产品有如此需求潜力巨大的市场呢?为什么那么多在校大学生很多愿意接受校园代理的产品呢?
不可否认, 现如今的社会, 物欲横流早已司空见惯。众品牌在广告的推广下充斥着社会, 更充斥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没有品牌的东西是很难有市场的。然而, 校园代理的产品一般都是名优品牌, 而且校园代理产品的价格是绝对的低于专柜产品的价格, 即使对于靠父母提供经济来源的大学学生也会更青睐这样的产品。另一方面, 销售也不仅局限于销售产品, 而是销售服务。大学生们在校园代理处购买产品不仅价格便宜, 而且送货上门的服务会省去学生外出购买时的交通成本。这从赫特林理论看, 在校园代理处购买产品的交通成本是零, 这样就有利于用省下的交通成本购买更好的产品。
可见, 校园代理诟病虽多, 却影响巨大。大学生消费者可以从校园代理的渠道获得更加便捷的商品与服务, 大学校园能为做校园代理的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兼职工作氛围, 使他们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同时商家在校园代理这儿确实能够得到实质的好处。
在对一个校园代理人的采访中, 她这样描述了自己的境况:
由于自身家境的原因, 我从大一开始就在找各种兼职活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成为了一名校园代理, 这虽然让我赚取了生活费和学费, 锻炼了自己的社会技能, 但我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就目前来说, 我的代理业务和活动仅限于所在大学校园内, 凭我的能力我很难把自己的业务拓展到校外去的。而且我所代理的产品和服务也非常的单一, 与“同行”的交流甚少, 业务较少, 保障少。
对这样一个有趣群体, 我们的调研团队在某高校的河北校区和北京校区展开了近一年的调研活动, 或问卷调查, 或做深入访谈, 或让自己成为校园代理中的一员, 体悟校园代理的境遇。
二、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团队!
1. 大学生消费者:给我一份更规范的服务!
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消费者认为三级价格歧视增加了消费者剩余, 购买校园代理人代理的产品虽然要承担质量风险, 但却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由于校园代理力量单薄, 即使出现了产品或服务的缺陷也没有可行解决路径。不可否认校园代理存在的必要性, 但消费者更希望解决的是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问题。他们赞同校园代理在高校中存在, 只是他们更加渴求的是能够得到一份更规范的服务。
2. 校园代理人:给我一片更适宜的生长土壤!
调查中我们发现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校园代理的怠工现象、企业对校园代理的虚假承诺问题、以及校园代理的高流动性, 特别是企业对校园代理的频繁更换使得校园代理在工作中缺乏安全感。在校园代理人和企业的关系中, 校园代理往往处于极其劣势的地位。比如当企业与校园代理人洽谈代理协议, 企业为激励校园代理往往会主动承诺某些院系、某个校区、某个学校甚至某个区域仅由其一人代理, 但这样的承诺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因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他们总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利益, 在对待校园代理上也一样。企业常以策略调整、业绩不达标、进度太慢等借口违反协议, 决定再雇用其他代理。因此校园代理人们更亟待需要一个平台可以使他们有更多可以代理的产品和服务从而降低对工作的倦怠, 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圈子”里面互相交流, 在雇佣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
三、我们打造这样一个团队!——高校校园代理服务平台设计
高校校园代理服务平台的整合建设能够将目前比较分散的代理信息资源整合起来, 为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校园代理人提供更全面的交流互动平台, 拓宽业务渠道和业务范围。
1. 平台整体规划
校园代理服务平台集中构建线上、线下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 是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创新型信息服务平台,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宗旨, 围绕代理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新媒体组建沟通交流平台, 及时有效地对校内外不同类型的代理业务信息收集、加工、推送, 提供信息保障与公共服务。每个校园代理人都是服务平台的管理者, 在坚持自觉自愿、联系市场、种类多样、服务至上的原则下, 以网络在线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传统信息服务等方式相结合, 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做到信息系统化、标准化、全面化、协调化和及时化。
2. 资源体系
资源引进主要是在对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到统筹兼顾, 做到网络信息资源与印刷型资源的互补, 及时、有效更新信息资源, 细分资源种类, 结合平台用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搜集和推送信息。随时跟踪代理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 动态调整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推送策略, 进而提高平台资源的利用率。
3. 服务体系
(1) 信息服务
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 紧紧围绕用户的兴趣、爱好、专业以及社会经历等需求, 信息服务不仅做到主动化、灵活化、多样化、个性化, 更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向信息服务。一是深化信息服务内容, 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优势, 定向搜集相关资源信息, 向用户提供代理信息目录、链接等服务。二是深化信息定制服务, 用户可以往平台推送信息需求, 在平台的交流互动中根据用户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信息类型和服务方式。三是完善信息推送服务, 将平台拥有的资源信息及时有效地推送到目标人群, 对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 更是集中多种推送渠道, 做到全面无遗。
(2) 服务方式
围绕用户的要求和服务平台的发展方向, 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真正体现服务平台的优势和价值。一是服务形式多样化, 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 为用户提供多种交流学习的机会, 使用户在尽可能广的空间和尽可能短的时间范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服务产品多样化, 发挥平台优势, 及时分门别类地提供多种类型的代理信息。
(3) 服务推广
服务形式和代理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 校园代理服务平台将加强宣传的力度, 对服务平台加以推广, 提高对平台的利用率。一是培训推广, 通过开展例会的形式培训服务平台的使用、功能介绍、特色服务, 互相分享代理心得等。二是信息推广, 以用户常用、常看、常去的地方为推送渠道。如通过学校公告栏、宣传海报、发送宣传单以及通过相关刊物, 如新生手册等。
4. 平台特色探析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网络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交互的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 随身听、手机、PAD、笔记本等越来越普及, 功能也在不断强大, 这让服务平台的资源传输形式也更加纷繁多彩, 如音频、视频、文本、图表、超链接等等, 在高校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不至于枯燥乏味。此外, 移动设备作为服务平台最主要的使用工具, 设备本身的实时性、交互性在服务平台的使用中更得到延展, 及时、便捷地做到接收和再传播。再次是与现实联系密切, 根据实际情况搜集各类最新、最热的代理信息, 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定制推送, 让校园代理们在自己的“圈子”里收获及时、有效的代理信息, 开展代理活动。
如今的大学校园, 开放性越来越强, “市场”在进入, “社会”也在进入, 不仅讲究是与非, 更讲究利与弊。“校园代理何去何从?”更是值得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们予以关注和思考。希望这样的高校校园代理服务平台在高效传递信息和服务的同时, 也能起到对代理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的作用, 使校园代理活动日益走向规范化之路。
摘要:校园代理一般是指由企业与在校大学生达成代理协议, 在校园销售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获取提成和奖金, 从而实现勤工俭学的一种途径。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加, 校园代理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营销形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在对校园代理现象分析和对大学生消费者、校园代理人的需求分析基础上, 构建高校校园代理服务平台, 从平台整体规划、资源体系、服务体系以及平台特色等方面进行探析, 给高校校园代理一块适宜生长的土壤。
关键词:校园代理,服务平台,代理团队,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晓明, 李小聪, 段渭军, 等.高校短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 (12) :51-54.
[2]郭智敏.高校信息互操作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 2012.
高校校园环境 篇2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文化 环境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才,实现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获得人的规定性,成为“文化人”的场所和重要环节。实现人的社会化,人类文明成果的内化起到关键的作用。体育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校园体育文化体现人文精神和个性解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校园文化建设正日益受到重视。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他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校园内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体育竞赛的水平、参与竞赛的人数,参加者的积极程度等。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和谐的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活动的核心部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每一名学生。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主体化的有机整体。健康的校园文化既需要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的骨架,又需要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丰满的血肉,体育活动与文艺活动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最有活力,最富创新意识的两大板块,尤其是体育文化可以说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在校园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主体是学生,他们具有年轻、有朝气、富于幻想、充满活力的特点.体育作为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种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既创造着体育设施、体育景观等物质文化,也体现为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行为文化,同时它还创造着人类特有的体育文化心理和观念。因此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就以其特有的观赏性、挑战性、普及性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学校体育文化已日趋成为一种结构合理和功能多样的文化体系。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
认知层面要素是指独具学校特征,领导和教师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共同追求的学校体育目标的体育文化观念和意识理念系统,是校园体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衡量是否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标志和标准。表意体系构成要素是指体育宣传、群体、竞赛活动,反映校园体育氛围、精神面貌等文化特征,是学校体育精神和教育目标的动态反映。评价、规范体系构成要素是指校园体育制度、章程和组织机构体系,是规范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师生和校园体育组织、设施等的行为方式部分,反映学校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是一种制约性的文化。规范约制有正式约制和非正式约制,正式约制往往是最后的办法,一般只在非正式的约制不能发挥作用时才实施,非正式约制往往比正式约制更加有效。校园体育文化的评价、规范体系构成应适应社会变化的环境,允许对现行规范的一定偏离,有助于校园体育保持灵活性。物质体系构成要素是指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械等,是校园体育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也是学校体育的外在社会形象。
三、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注重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建设。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拼搏进取精神,敬业笃学精神,竞争开拓精神等,把体育精神与学风建设融为一体。思想、行为道德也应是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如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比赛中克服困难,为国争光,挑战人生的事迹,以此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以公平竞赛、公开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求真求实的体育道德精神来培养、教育和感化师生。我们要在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中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进行体育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教育,使师生员工们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使之充分了解体育对身体、生活、家庭、社会的影响。通过课堂教学、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二)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物质设施的建设。在文化环境的构建中,物质文化是基础,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学校组织还是学生自发,都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因此,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物资环境和建设,包括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并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是很重要的。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招生数目趋增多,校园体育活动场所的紧张和设施的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需要。高校应重视校园的体育器材和场馆设备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机制建设。由于校园体育文化大多是以群体活动的方式出现的,其辐射面广、活动范围大,在开展活动时,提倡自由参加,反对放任自流。因此,必须强化各级管理,成立体育部牵头的、体育教师或领导参加的,相互配合的组织体系。学校对全校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技术指导,负责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如校运会、体育节等),负责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培养、考核、申报工作。这种管理机制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各行其职开展活动,做到群体活动正规与非正规结合、大型与小型结合、体育与娱乐结合保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热烈扎实、健康持久的开展。
(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队伍建设。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学校体育文化开展的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培养一支造诣深、人文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对学生起表率作用的教师伍至关重要。教师的教育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性格、气质和作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师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这是能否长期持久的开展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所在。在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培养二支学生体育骨干队伍,他们同样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力军,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应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高校间的体育文化交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校际合作的内涵正不断加强,包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聘教师跨校选课,互相承认学分等等,校际间的体育文化交往作为校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参与意识,同时也推动校际之间的友谊。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体育活动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观念,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非常有利。高校应通过校、院系运动会、体育文化节以及各种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师生员工喜爱的活动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另外,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師的人力资源和学校的场馆资源等,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时代特点广泛开展校园体育俱乐部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俱乐部的建立,可以让广大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选择项目参加锻炼,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高校体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能提升人口的质量,塑造良好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结合当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现状出发,从观念和思想层面上、教学环节及教学模式上、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与培养,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丽苹.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J].体育文化导刊,2002.
[2]方雯.再论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J].南京体院学报,1999(3).
浅谈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篇4
随着我国高校建设体系的逐步完善,校园环境的系统性、完备性,以及人文化、艺术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规划和建设一个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使之在学校整体的育人体系中更好的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环境工作者们面对的重要课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本文将对高校校园环境的自身含义及其育人功能进行研究和剖析,以进一步明确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1 高校校园环境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环境的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也有学者将环境定义为“环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由此可见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首先环境的概念是基于人类而建立的,与人类相关的,同时又是对人类有影响的。由此,高校校园环境也应该是与高校人群相关的,对高校人群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广义上将,校园环境应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即自然因素范畴内的环境和社会因素范畴内的环境。硬环境是指人看得见的,物质层面的东西,诸如校园道路、绿化、小品之类的室外环境,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公寓、餐厅等室内环境,以及教学科研设备、仪器、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等。软环境是指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诸如校史、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社团活动、业余文化体育活动等。
2 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随着高校育人功能的逐步完备,校园环境除了需要发挥使用功能外,也开始需要更多的关注其自身的育人功能,这就引发了一个思考:高校校园环境具体具有哪些育人功能。以下我们就对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几个方面作一阐述:
2.1 从审美观的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校园环境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功能。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建筑、景观等反映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的感受,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2.2 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青年学生尚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整齐清洁的校园、优美高雅的景致,能够给人以自由舒畅、清新向上的感觉。通过绿化植物的种植,改善校园内的小气候,起到调节温度、湿度、防风减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等生态效应。校园内的一些修读点和景点,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调节思绪、愉悦心情。
2.3 从行为规范的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影响人。一个清洁、有序的校园,有利于学生公共道德、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一个优美、幽静的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优美怡人的环境能抑制不符合环境氛围的思想和行为。在一些雕塑、石刻、宣传栏等硬环境中融入学校的校风、学风、校训、校规等,可以对学生产生刺激和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他们的行为。
2.4 从人文素质的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具有较高层次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能反映出大学的崇高和神圣,发挥环境育人的独特功能。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突出人文环境的塑造,通过开发人文景观,增设名人塑像、名言碑记等方式,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提高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5 从促进学习的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优美整洁、品味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幽静怡人的校园环境,特别是一些适合学习的修读点、修读长廊,都能为学生提供除了教室、实验室以外,更多适合他们潜心钻研、安心深造的适宜场所。另外,让园林、生物、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色,适当的参与到校园的设计与建设中来,也能对他们的专业学习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6 从世界观的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时期。一个优美、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人格的升华。
高校校园环境是高校硬件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环境建设工作的不断提高和深化,校园环境必将在高校的整体育人环节中,发挥越加明显和重要的环境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寥北文.论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8):137-139.
[2]高由信.高校校园建设与环境育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3):104-106.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略论 篇5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集合,反映了师生们的信念和奋斗目标、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奋斗的目标与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学府,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沿,是培养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根本任务决定的,是时代发展的大方向。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性质,必须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时间活动,体现自身的办学方向。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设高雅、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所指导的政治方向,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把握社会发展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时要以人为本,符合青年特点,维护青年利益,服务和团结青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子。高校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为党的事业育人,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有生力量。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新时期要加强文化建设,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适应新要求、研究新情况、谋划新思路、推进新举措、探索新机制、实现新突破。高校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魄力、发展的办法、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实际,深化校园内部的比如教学、科研、管理、制度等改革,营造优良的校园育人环境。通过改革,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吸收和辐射的功能,教育和导向功能,还有激励和凝聚作用,创新和愉悦身心的作用。这样,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又具有自己个性、掌握现代化技术的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高校校园环境 篇6
[关键词]新媒體;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信息检索便捷化、选择自由化、用户体验个性化和匿名性,其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既是接受新鲜事物的首要者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将新媒体运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开辟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又能有效的与大学生交流沟通。因此认真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打造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1.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定义莫衷一是。新媒体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运用的技术手段比较新,信息覆盖范围比较广、传播速度比较快,在传播领域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基本上“新媒体”可以理解为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宽带局域网和卫星等介质,利用计算机、手机和电视机等终端,向人们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新媒体主要类型有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数字电视新媒体。
2.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为促进高校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以特定的校园行为方式和校园活动为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和活动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打上社会文化时代性的深深烙印的同时兼具包容性和创新性。
二、高校利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海量信息传播的现代社会,传统媒体存在传播覆盖范围小、形式单一和反馈滞后造成的校园文化影响力弱的不足之处。新媒体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在契合校园文化的特性的基础上使校园文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新媒体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更充分的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有效的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更科学的教育激励学生。
当然,事情具有两面性。高校在利用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带来活力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一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使校园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学生可以更自由、更迅速的接收、发布和传播信息,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为透明。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可塑性很强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健全。大量迷信、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很容易诱导学生误入歧途。二是容易引发大学生信任危机、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沟通的模式主要是人—机—人,互联网的虚拟性为学生提供了匿名发言和表现的平台,满足了学生的虚荣心和成就感,但是长期沉迷网络致使学生疏于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种种心理问题。三是过渡依赖新媒体,阻碍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新媒体的信息共享性,为学生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在“快餐阅读”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养成快速浏览资讯的习惯,在迅速获取有用信息的同时忽略了深度阅读和分析,独立思考能力被削弱。此外,随意的复制粘贴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对策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高校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新媒体的介入而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运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其次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学生和后勤人员都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参与者的媒介素养。高校应当主动学习媒介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将他律与自律结合。同时适当加大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人财物的投入,建立健全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机制。
2.明确校园文化参与者的地位,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日趋明显,与教师的地位日渐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更具活力和张力。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要着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组织者,这就决定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锻炼自己的过程。通过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突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影响力。不同高校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有助于不同的校园文化相互借鉴、作用,从而不断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交际面,拓宽学生的社会活动范围,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健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首先,强化新媒体队伍建设, 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监督管理。重视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使校园文化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其次,重点突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高校新媒体主要包括校园网、BBS论坛、微博和各类即时通讯。它们各具特点,各有利弊。高校运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不仅要全面深入,还要把握重点。我院在学生文化建设方面重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从经费、环境、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在衡量了校园媒体特性、学院自身条件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放弃人人网这个平台,着重健全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平台。除了及时发布学生关注的校园管理、文体活动信息,读书、就业信息及社会时事新闻。还开展了诸如“感恩母亲”、“工作说”、“最喜欢的叫兽”、“聆听心灵的足音”等主题讨论,通过新媒体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内部互相沟通交流,共享信息,不仅能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还能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熊澄宇.媒介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第 45 页
[2]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1-25页
论高校校园环境艺术的发展 篇7
一、以文化为主的高校校园环境
1. 具有校园文化特点的大学校园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美的创造,校园环境艺术与环境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设计出具有深厚艺术文化内涵、和谐完美的环境艺术作品,关键在于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在于学校的环境艺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许多不太理想的环境设计作品,[1]比如形式呆板或空间杂乱,色彩单调或环境界面花哨,比例和尺度不适宜的校园建筑和居室,等等。这些设计作品之所以如此缺乏品位和美感,甚至有的还对校园人文环境造成破坏,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质薄弱,不能很好地把握当今校园文化,从而造成对设计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极为有限。
大学校园是各种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和集中点,新时期高校校园的环境规划要体现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同时这种文化精神又影响着校园的环境,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而这些不是仅仅靠一些管理制度和课堂上的知识浇灌就能做到的。[2]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因而在校园环境设计的理念上,应以校园整体环境设计来提升校园的学术气氛,通过景观、建筑、规划的一体化设计让教师、学生和职工在整个学习和生活中感受自然的、优美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2. 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观光特质的大学校园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现在正向高质量上发展,但是,高校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发展的矛盾和因素。大学在扩招和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没有继承好学校的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校园物质硬件建设。所有人工建造的环境都应该包含文化精神意义,大学校园环境更是一种文化空间环境,它既应体现和延续原有校园的历史文化,又应包含新文化的创造和原生地域文化的包容。古今中外,有很多有智慧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传统通过校园环境及细节的设计得以展现。漫步一所文化名校的校园就像是阅读一本精彩的叙事故事集,引人回味。
要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背景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在校园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除了给学生讲解专业技术知识之外,还要重点熏陶学生在校园环境艺术中如何向传统学习、向历史借鉴。大学是一个以集聚科研、文化、人才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往往以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但是大学管理过度封闭和要求保持传统的人文气质与教学秩序,不容许喧闹与骚动。然而,随着国家科技文化意识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大学校园逐渐开始了与外界的交流互动。进入高校、接触高校,显示了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在2010年的国际大学生辩论会中就有一场是关于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游览观光。高校游览很有潜力,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科技内涵。所以,应将游览观光理念融入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从而培养出应有的人文态度与关怀。[4]与此同时,在游览观光的环境艺术规划中注重协调人工环境设施与之周围环境,尊重和保护校园的自然、历史、传统、文化和未来的发展。
二、以文化为内涵的景观现状
1. 我国特色的高校校园环境
我国高校的环境设计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优美典雅的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氛围,提供学生、教师、居民和游客永恒的感应。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构筑大学校园持续发展的未来各自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特点。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如未名湖给北大校园增添了不少的韵味。不只是湖,北大校园也有历史悠久的古典建筑,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有机结合,能构筑大学校园持续发展的未来。
2. 民族文化缺失
我国的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也有一些缺陷。近些年,高等院校持续扩大招生,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扩大招生的比率还将继续上升。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大学城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大学城地建设离不开建筑景观设计,可以发现在各个地区的大学城,无论是学校广场的布局设计,还是校园园林的风格设计,更或者是教学楼柱样式的设计,都深受西方文化和理念的影响,模仿古希腊建筑艺术中的神庙檐口和山花及柱头上的精美的雕刻,拜占庭、罗马、哥特、巴洛克等风格的建筑和雕塑在我国高校建筑中经常能够见到。[5]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和资源共享,文化和艺术共同发展的社会,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学习西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法,是因为他们在最近百年内相比较而言是先进的。
三、发展传统民族特色的校园环境艺术
我们不必照搬照抄西方的文化建筑,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发展我们的特色校园环境艺术。比如安徽、山西等地区不少的农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富饶的地区,他们的民居建设影响着世界建筑的设计,虽然历经过风霜,但仍然有经过历史考验的环境优美的古宅和建筑。还有西安大唐芙蓉园的景观设计,也是中国近年来能反映民族文化的景观设计作品中的经典作品。大唐芙蓉园的景观主题全方位展示盛唐时期大型皇家林式文化,主要表现了十一个主题文化,大唐芙蓉园的景观设计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对我国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来说,是可以借鉴的。中国的建筑师、设计师在向西方的环境艺术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坚持民族文化的传播,而且要将中国的文化在国际上变为强势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经济发展要走民族工业发展之路,必须依赖民族的文化。
颠覆性的“现代化”,不加选择地吸收,带来的是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同一化的趋势还在进一步扩大,一步一步地逼向高校校园———我们最后的文化净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从事高校校园环境艺术建设设计任务的设计师们及担当校园环境的具体执行者的各级地方院校必须真正确立和强化为广大师生群众服务的社会责任感;第二,设计师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设计能力,这也是每一位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第三,设计师们必须充分了解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必须在开始设计之前对所设计的对象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以掌握足够的第一手资料。总之,设计师们在进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时,其头脑中必须始终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并以此作为大学城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张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 2006, (14) .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
[3]徐勇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M].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2.
[4]郑曙旸.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高校校园环境 篇8
一、“校园贷”的弊端和缺陷
一是大学生是市场中同时具备消费意愿强但消费能力弱这一反差特点的群体。因此很多金融机构把目标用户定位在他们身上,但作为信贷用户,大学生又具有没有独立还款能力,自控能力弱,缺乏信用和契约意识等问题。这就需要“校园贷”服务提供者在产品设计环节预测出用户的信用预期,淘汰违约预期高的部分人。但目前大部分“校园贷”都只需要用户提供无差别的证件“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等,几乎不可能根据这些信息来对用户的信用预期进行甄别。二是消费场景缺陷。目前大多数“校园贷”由于盲目追求业务增长,对用户和消费场景的审核非常粗陋。据统计,目前“校园贷”的逾期和坏账中,有超过三成是因为身份被冒用进行借贷而导致的纠纷。三是“校园贷”不光有对大学生消费提供分期的服务,还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现金贷款的服务。无担保、无抵押,能够直接贷到上万现金随你往哪儿花,这看起来仿佛是天上掉的馅饼。但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若出现无力还款的情况,则会一步步走入被设计好的陷阱中。
二、应对“校园贷”陷阱的措施
针对高发的“校园贷”案件,2016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实时预警、应对处置机制。通知明确,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联合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各方要及时提醒风险,及时预警。更重要的是要规范网络借贷平台,严格管控其资金流向渠道,确保资金被合法利用。“目前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有关部门应该对平台加强监管,借贷平台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要承担责任。”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对于校园贷款中的“裸条借贷”问题表示,“我们鼓励全社会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对失信行为的惩戒要做到依法依规。”。《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明确的惩戒措施分为强制性措施和推荐性措施,但两种措施分别有法律法规的依据或政策依据。对于校园贷乱象,“也必须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进行,如果他们(催款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他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进行投诉,通过政府的监管部门进行惩戒。”信用建设一定要建立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这样信用建设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具体讲,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国家对不良网络借贷机构的监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
要加强对网络借贷中介机构开展虚假宣传、误导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密切观察和跟踪,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法网络借贷机构向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开展营销宣传活动、对借款人资格审查不严等行为加强监管和风险提示。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政府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和高校要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重点关注有贷款倾向的学生,及时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
(二)加强对学生理性消费观的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关心关注学生消费心理,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在生活消费、人际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教育学生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帮助学生科学制定消费计划,结合实际,量入为出。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金融安全知识普及的力度。
大力普及网络、金融安全知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提升金融理财实践能力。加强与银监、公安等政府部门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的力度。
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制度支撑,切实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扩大资助范围,保障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
(五)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引导广大金融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诚信兴商”理念,营造浓厚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强对失信行为的道德约束,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失信主体的监督力度,依法曝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失信案件,开展群众评议、讨论、批评等活动,形成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通过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等,加强对失信个人的教育和帮助,引导其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加大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宣传报道和案例剖析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辨别能力差等原因,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再加上不文明、不健康、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很容易走进“校园贷”的陷阱不能自拔,严重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会产生不安定因素,破坏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氛围。因此大学生要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校园贷”陷阱,养成文明、健康,理性的消费习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维护和谐校园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努力奋斗。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超前和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无法自拔,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远离不良诱惑,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势在必行。
关键词:校园贷,不良诱惑陷阱,学生合法权益,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6
[3]吴兴富.和谐校园构建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山西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
近年来,山西各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基础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跟不上招生规模的扩大,形成了目前特有的校园拥挤局面。迫使广大师生和学校决策者重新审视传统的校园规划与设计, 创造个性鲜明的校园形象,使校园环境不仅是生态可持续的,也要保持地域文化特点,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所在城市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发展校园生态景观建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1 山西省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山西省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太原市区及周边地区,如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都是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这些老校区与城市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氛围能够较好的融合,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学校也在不断建设,校园内也在一天天变化着,新旧景观的对比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分析如下。
1.1 忽略对当地地域因素的考虑
1)景观设计忽略因地制宜。一些高校存在追求美学要求,而忽略气候因素的影响。如高校盛行的水景设计,往往忽略了选址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的校园附近没有河流,开挖很大的湖面就很不适当。山西风沙大、气候干燥、冬天寒冷,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建筑物选址和植被的选择应缓解气候的不适。2)植被的选择。a.没有充分考虑地域环境因素对植被生长的限制,经常选择一些在山西地区不易成活的树种和难以生长旺盛的树种。b.未从生态的角度来对校园的各项规划设计进行精雕细琢,校园环境上只是满足一定的绿化面积,校园内普遍乔木少,草坪多,环境质量并不高。
1.2 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缺乏特色
在改建中盲目的建设不仅割裂了校园的历史,模糊了校园的传统,也使高校校园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特色,缺乏地方特色,这与大学多样性,个性化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
1.3 空间过大,尺度失真
追求大空间、大轴线、大广场,这样的环境设计在建成后,往往会发现失真,学生和教师在其中活动,感觉并不舒服,这与校园环境空间所需要的安宁、亲切、宜人的氛围相悖。失去了适合的尺度,校园就变成了一个非人性化的空间。
1.4 绿地指标未达要求
针对山西现今高校绿地建设水平,一般老校区和新校区的绿地面积应该在50%以上,绿地率不能低于50%,其中乔灌木的覆盖率不能低于30%,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大学校园绿化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1.5 人工景观的不适
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且缺乏多样性。
2 山西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理念
2.1 因地制宜,天人合一
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强化地方独特特色、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特色。在规划设计构思上深入研究,使校园设计的各个要素形成一个功能合理、有机联系、相互协调的综合整体环境。根据所在城市的特点,发扬传统优势,创造出相应的校园环境特色。
2.2 文脉继承
1)环境风格的建立。充分利用校内独特的地域自然景观,创造风格浓郁的建筑环境是建立富有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方法。2)历史环境的保护和现代精神的创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并将这些历史刻写于校园环境之中。通过阅读这些反映校园历史的建筑、雕塑、碑刻、林地能帮助学子更好的领悟校园精神。
2.3 景观环境结构生态格局
1)斑块。
山西地区大学校园内斑块的大小、数目、开关和位置要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确定,在保留原有生态斑块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人为生态斑块的组合;其次,考虑山西地区特有的气候、水文、植被、地貌等因素来进行斑块的设计和组合。
2)廊道。
大学校园廊道用来连接各个功能区,植被廊道则起到连接各绿地斑块的作用;道路廊道的宽度根据交通量的大小而定,植被廊道的宽度因连接的斑块大小的不同而不同。
3)景观环境结构的两个重要空间规律:
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大学校园生态景观空间格局应遵循“大集中、小分散”的景观生态格局,校园内的游憩休闲区、生态林以及广场空间是校园空间的大型斑块,各个功能分区和绿化斑是小型斑块,大小斑块之间通过道路廊道和绿化良好的道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b.完整与渗透的景观组合格局。校园景观生态格局中,大型的绿地斑块与周围建筑斑块之间的渗透作用,是通过师生来完成的,置身于建筑之中的师生,可以看到绿地斑块内的优美景色,会身不由己的去亲身体验,或者是在建筑中欣赏,这样就间接的产生了渗透作用。
2.4 可持续发展
作为校园可持续研究的核心思想是在进行校园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将社会化、生态资源、经济发展三大问题平衡考虑作为校园环境发展的基本方针。而且,校园在规划设计时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充分顾及学校未来发展,在做出校园总体规划方案的同时,应预留出进一步规划的余地。
3 山西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元素设计方法
1)水体。在对山西地区大学校园进行选址和水景设计时,若基地中或旁边有丰富的自然水体,应充分利用其水资源和水文化,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味的水景,使之成为城市水系的延伸。在进行人工水景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将附近河流或其他水源引入校园,或者在降雨较多的地区采用挖池存蓄雨水的方法,这种办法容易形成较大的水面。如果是完全人工制造的水景则水面不宜过大,以免浪费水资源。2)植物。校园绿化植物配置,除道路两旁的行道外,一般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即采用成丛,成群,成林的方式栽植,以形成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景观。3)色彩。校园建筑色彩是展现校园风貌特色和个性气质的重要景观,优美和谐的建筑色彩将给校园增添无穷魅力。校园的色彩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和建筑立面以及地面的色彩来表现,且校园环境的色彩必须突出地域特色并且与周围的建筑相协调。4)道路。校园道路网络是典型的廊道类型,具有明显的人工特性,也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绿化配置与设计,对道路环境进行再创造,将绿色引入道路空间。在设计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注重植物群落的有机搭配,构建绿色生态廊道,以实现校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表现为:乔木+灌木,乔木+草坪的植物配置方式。5)环境设施小品。休息的椅、凳、桌、废物箱、公厕、邮筒、电话亭、自行车存放处、亭、廊、钟塔、灯具、旗杆、雕塑等等。校园环境设施和建筑小品主要有休息、安全、方便、遮蔽、界定领域,以及增加空间的场所意义等功能及作用。校园景观的美是整体的,也是细节的,正如建筑的美要通过细节体现出来一样,校园景观也是由精美的细部构成,是体现着一定风格与人文特征的综合体。其中景观小品无疑是形式最为丰富、功能最为多样的重要细节。6)入口。校园入口是由外部空间向校园过渡的重要空间。在设计时应注重可达性和可识别性的表达。高校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人流、车辆的集散,对于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及对整个校园空间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7)广场。广场作为校园空间艺术处理的精华,往往是校园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因此,校园中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8)户外学习区。户外学习区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设计应当营造出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9)教学区。教学区为学校的核心校区,包括所有的科研和教学用地,该区内分布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和办公楼等建筑群,一般已建科研教学区内绿化基础较好,大部分树木已经成林,自然景观的骨架基本已经形成,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绿化改造的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创造安静,幽雅,舒适美观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因此绿化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增加植物种类而丰富该区植物多样性景观。
以上从以山西地区地域特点塑造校园生态景观的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的要点和方法,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景观设计应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植被因素、水文因素以及人文因素。 校园环境设计是一个历史性的持续发展过程,它不应当割断文化历史,只追求时尚,也不应当固守传统,只追求经典,而应当在历史承续、时尚与经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7(7):14-17.
[3]何镜堂.当代大学规划设计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设,2005(9):4-10.
[4]俞孔坚.将稻香融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中国园林,2005(5):12-16.
高校校园环境 篇10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是《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 该问卷借鉴了“美国大学生就读经验” (CSEQ) 、“全国大学生参与度调查问卷” (NSSE) 、周作宇修订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以及鲍威的“北京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等成熟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就读经验及自身发展程度设置问题, 主要分为基本信息、校园活动 (课程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 、对校园环境的感知、对自己大学就读收获的评价四个部分, 共计92道题目。问卷中选取能反映就读经验和学习收获的问题, 同时收集了学校类型, 专业, 家庭年收入, 成绩等级等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背景信息, 在问卷修订时得到了教育学专家、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指导, 这些都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鉴于本研究主要考察校园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笔者从整套问卷中选取与本研究相关的两套变量, 即校园环境和学生发展。校园环境包括教育环境和人际环境两个方面, 学生发展状况主要通过大学生对自己大学就读收获的评价来测量。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中, 校园环境中的教育环境通过6道题来测量, 包括学术、学业、智力发展;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素质的发展;批判、评判和分析能力的发展;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发展;计算机和其他信息资源运用能力的发展;职业和工作能力的发展;人际环境通过和同学的关系、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和任课老师关系、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学院领导的关系这4道题目来测量;大学收获自评则通过22个题目来考察, 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准备) 、专业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技能、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通识基础知识、对于艺术、音乐和戏剧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使用电脑和其它信息技术的能力、定量分析能力、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认识到不同的人生哲学、文化和生活方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了解自己, 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个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作息、适应变化 (新技术, 不同工作或环境等) 的能力。各变量的克朗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 (见表1) 均大于或等于0.8, 可见具有较好的内部信度。[2]
(二)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湖南8所高校实施了《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 首先将湖南省高校区分为“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三类, 进行院校抽样, 再分别在文科、理科、工科三个不同学科院系中分别从大二、大三、大四三个不同年级进行样本抽取。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数量1358个, 其中“211工程”院校22.6%、一般本科院校56.6%, 高职高专院校20.8%。依据以上数据资料, 本研究拟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把握湖南省高校校园环境状况以及考察大学生基本信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二数据分析
(一) 高校校园环境分析
笔者在考察学校教育环境 (1=几乎不强调, 2=一般, 3=强调, 4=非常强调) 和人际环境 (1=非常不融洽, 2=一般, 3=融洽, 4=非常不融洽) 时均采取从1分到4分的四点计分法, 故2.5分是理论上的中等强度观测值。从学校教育环境各题目的平均得分来看, 除了“批判、评判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2.43分) 和“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素质的发展” (2.41分) 的得分低于2.5分, 其余四项均大于理论平均值, 且依次为“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2.61分) 、“职业和工作能力的发展” (2.61分) 、“学术、学业、智力发展” (2.53分) 、“计算机和其他信息资源运用能力的发展” (2.51分) 。由图1可知, 超过50%的学生认为学校“强调”或“非常强调”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及职业和工作能力, 接近50%的学生认为学校“强调”或“非常强调”学术、学业、智力发展。可见, 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强调最多的三个方面是“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发展”、“职业和工作能力的发展”、“学术、学业、智力发展”。毫无疑问, 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校理应强调基本的学术智力发展, 但是大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知识, 这要通过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出来, 面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学校强调职业和工作能力也无可厚非。至于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 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很重要, 可以说是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
从学校人际环境的评价的平均分来看, 调查对象评价和同学的关系的得分 (3.04分) 最高, 其次为和任课老师的关系 (2.70分) , 再次之为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 (2.69分) , 最后为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学院领导的关系 (2.45分) , 低于理论平均值2.5分。图1显示, 82.04%的大学生与同学关系融洽或非常融洽, 约60%的大学生与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的关系融洽或非常融洽, 54.12%的大学生表示与行政管理人员关系一般;仅有0.74%的大学生与同学关系非常不融洽, 4.57%的大学生与行政管理人员及学院领导的关系非常不融洽。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生与同学的关系最融洽, 与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的关系次之, 与行政管理人员及学院领导的关系最差。这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印象相吻合, 反映出学校各方面人际环境状况。
(二) 不同类型学校校园环境的比较分析
由于总体分布未知, 本研究采用非参数检验来考察不同类型学校的校园环境是否存在差异。从表2中可知, 克-瓦氏单向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类型学校的校园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p=0.00<0.05) , 其中学校的教育环境方面, 不同类型学校在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素质、批判、评判和分析能力、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计算机和其他信息资源运用能力、职业和工作能力这些方面有显著差异, 在学术、学业、智力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性 (p=0.592>0.05) , 这说明“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都比较强调学生的学术、学业和智力的发展。在校园人际环境方面, 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和同学的关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与班主任或辅导员、任课老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和学院领导的关系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注:1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2、3、4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2为“211”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 3为“211”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 4为一般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
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 “211”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在校园环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是否强调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造素质, 批判、评判和分析能力, 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 计算机和其他信息资源运用能力以及职业工作能力上, 在人际关系上主要是和班主任∕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学院领导的关系上存在差异;“211”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园教育环境上的差异表现和与一般本科校院校的差异表现相同, 在人际关系上除了班主任∕辅导员之外, “211”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还在与任课老师的关系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 而在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学院领导的关系上则没有表现出差异;一般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术、学业、智力以及批判、评判和分析能力的发展上没有表现出差异性, 和同学、行政管理人员及学院领导的关系上也没有表现出差异性。
(三) 校园环境对大学收获的影响分析
为了探索整体校园环境、教育环境及人际环境对大学生在就读期间的总体收获, 笔者将整体校园环境、教育环境、人际环境分别作为单独的自变量, 将大学收获 (各指标相加后再平均) 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基于不同类型学校在校园环境上表现出显著地差异 (见表2) , 笔者又将“学校类型”这一变量进行分解, 以探讨不同类型学校的校园环境、教育环境及人际环境对大学收获的影响的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 校园环境及其两个维度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收获有积极影响, 且学校人际环境对大学生就读收获的影响比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就读收获的影响要大一些。总体上看, 高职高专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大学收获的影响比较大, “211”院校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大学收获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在学校教育环境对大学收获的影响方面, 一般本科院校的影响较大, 其次是高职高专院校, “211”院校影响最小;在学校人际环境对大学收获的影响方面, 影响最大的是高职高专院校, 其次为一般本科院校, 最小的是“211”院校。可见, 无论是整体校园环境, 还是教育环境或人际环境, “211”院校与其他类型院校相比, 其环境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都是最小的。这种情况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认知存在一些反差, 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环境十分复杂, 加上笔者的能力水平的限制, 本研究所采取的的测量大学校园环境的那些指标不能反映校园的所有环境状况, 当然也无法通过这些有限的可测量的问题来准确评价校园环境各个方面对学生就读收获的实际影响。另一方面, 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入学之前是否存在差异, 他们对大学环境和个人发展的预期是否存在差异, 以及这些差异是否影响他们对校园环境以及大学就读收获的评价等这些问题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三结论
总的来说, 湖南各高校的校园环境较好, 而且各高校人际环境的平均得分高于教育环境的平均得分, 说明各高校的人际环境要好于教育环境。具体来说, 各高校在教育环境方面非常重视学生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职业和工作能力以及学术、学业、智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人际环境方面, 生生沟通交往更加融洽, 与老师或辅导员交往次之, 与行政管理人员或学院领导的关系最差。除了学术、学业、智力方面和与同学的关系之外, “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在其他指标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可见不同类型院校的校园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别。此外, 各高校校园环境及其两个维度 (教育环境、人际环境) 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收获有积极影响, 且学校人际环境比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就读收获的影响要大一些。不同类型院校对学生大学收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211”院校, 可见“211”院校及一般本科院校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校园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基于以上研究, 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湖南高校仍需努力创建更加优质的校园环境。在教育环境的创建方面, 要注重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发展, 除了基本的学术、学业及智力发展, 更应该重视学生信息资源运用能力、分析评判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在人际环境方面, 应确立“全员育人”理念, 发挥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示范、引导、辅导作用, 创建有利于师生交流沟通的环境, 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以促进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白华.本科生就读经验影响学习收获的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6) :26-32.
[2]陈超, 邹滢.SPSS15.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337.
[3]鲍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成果及其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高校学生学业情况的调研大学[J].大学 (研究与评价) , 2008 (3) :71-82.
[4]Astin A W.What matters in college?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93:52.
[5]Hu S&Kuh G D.Maximizing WhatStudents Get Out of College:Testing a Learning Productivity Model[J].Journal ofCollege StudentDevelopment, 2003, 44 (Q2) :185-203.
探析高校校园文化 篇11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 意义
最近几年来,高校校园文化问题普遍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有关学术研究会和论文不断问世。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势必催生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从发表的论文看,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范围广,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探索;二是出现多学科研究倾向,学者们纷纷从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维视角,对之研究;三是较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下面试把有关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一、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关注的原因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种观点[1]:一、不断整顿及反思高校。由于学潮的涌起,使得学者开始反思中国的教育,不仅使主体的问题,也是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它是在更深层次上对高校教育失误。二、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教育体系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每年教育课程的改革与设置,都深深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界定高校校园文化定义
1、 从管理学角度[2]。强调校园文化在高校管理的作用,形成了“规范说”。即: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成员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2、从社会学的角度。强调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区别。高校校园文化是所谓的一种“亚文化”。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又区别于学校主文化。第二种观点认为它既是学校主文化,又是学校亚文化,只要是在学校内的活动,都属于其范畴。
3、从文化学的角度[3]。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成员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所生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它是指高校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氛围。此两种我们也可以诠释为广义和狭义之分。
4、从教育学角度。认为校园文化是人为创造的教育环境。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的环境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文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学生的课后活动,也属校园文化的外延。
三、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笔者总结了两种观点。
首先,是在教育方面。作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优化校园环境,强化人才受教作用。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行,促进校风班风建设。同时,也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水平,培养适宜现代化发展的各项技能,对社会整体文化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2]。
在学校管理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作用是:(1)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2)有利于调节个体行为,增强学校的约束力。(3)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学校的协调力。(4)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学校的活力[4]。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方向是:(1)需要大力倡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2)需要党的领导与政策的指引;(3)需要正确引导方向,不能歪曲教育意义;(4)需要培养“向导”,带领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5]。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做到“六个结合和六个为主”[6],即:校内与校外结合,并同时建设,但主要以校内建设为主,分清主次之分;共性与个性结合,现在的社会是崇尚个性的时代,但同时,也不能抹杀应该有的共性,如品行价值观等;业余时间多开展活动,以多样、少量相结合。一方面满足学生的爱玩心理,同时也要约束这种心理,毕竟学校还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结合,并以学生为主,课程设置,教改内容,都要考虑学生的能力。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的不足是:第一、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大多只是理论上的,在现象描述上居多,未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作应该多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模式和机制问题,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做出指引。第二、对我国校园文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大多是陈述性的研究,比较缺乏实证式的定量与定性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喻秋兰.论高校组织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8(6).
[2]张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3]周安涛.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高教版) ,2007 (7).
[4]王知春.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10.
[5]卢虹.校园文化的构建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试论高校校园环境的素质教育功能 篇12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校园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 我国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急剧变化, 传统的教育方法已很难适应, 因而, 中央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思想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 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知识内化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人的素质既然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影响在后天形成和改变, 那么, 如何改革教育方式, 优化教育环境, 凸显教育效果, 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呢?
环境对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培养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孟母三迁, 择邻而处的故事, 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荀子在 《劝学》中说:“草木畴生, 飞兽群焉, 物有从其类也。”又说:“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邻, 游必择士, 以防邪僻而近中直也”。古人是消极地选择教育环境, 我们更主张积极地创造和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可分为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育人环境, 其中学校教育环境尤其是高校教育环境非常重要。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必须优化校园环境, 坚持全员育人。优化校园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课堂教育环境、管理环境、服务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及校园物质环境等五个方面。
一、课堂教育环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和人生的领路人, 也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实施者。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 教师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也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对人文历史知识的了解和积累, 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历史文化知识水平, 才能在具备一定广度知识的基础上, 达到一定的学术高度和思想认识高度, 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 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政治理论水平及文化知识素养, 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荣誉感、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无论工作态度, 为人处事, 言谈举止都须足以为式。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威性和威望, 产生人格魅力, 成为学生的楷模, 形成人格力量。这种力量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具有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尤其是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师与政工人员在这方面更应慎之又慎, 或许你的宏篇巨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就在你不经意的一句牢骚或粗话中被抵消, 甚至留下负面影响。如果一个在道德品质方面形象不佳的教师去给学生讲授思想品德课, 学生会怎么想;如果一个在业务上不求上进, 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的老师去要求学生努力学习, 学生会怎么想;如果一个常常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的老师去要求学生讲诚信, 学生又会怎么想?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管理环境
现代科学管理已经从外围式管理、以物质为中心的管理, 转向内涵式管理。注重人本管理、文化管理, 突出以人为本, 强化人文性。各层次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骨架。他们除了用管理制度去规范和匡正学生行为外, 他们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态度、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事也会通过他们的言行展现在教职工和学生的面前,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素质的培育和形成。好的影响必然会获得好的结果, 坏的影响必然会导致坏的结果。对世界观已经形成、素质较高、鉴别能力较强的人影响较小, 而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说影响则大。所以, 各级干部必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修养、慎于言行。分析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 不以权压人, 要以理服人。领导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表率, 是群众学习的楷模。因此, 要求别人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率先垂范, 坚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周围的人包括学生。
三、服务环境
服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组织的健康、有序、高效运转提供保障条件。古人云: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服务人员虽然不对学生直接实施教育, 但他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他们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服务态度、接人待物、衣着面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精神文明、生活习惯等方面会产生明显的浸润作用。大学环境, 是一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因此, 学校应当树立起全员育人的意识, 严格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学会关怀、关心和关爱, 提供优质服务, 处处对学生施以爱心。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学生, 以减少负面影响, 增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四、校风学风
学生是受教育者, 同时又影响着别人, 这个问题关乎学风和校风建设。好的学风、好的校风一旦形成, 对学生影响极大。人是群居者, 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如果大多数人都具有正确的认识, 则少数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偏差的人就会因为离群而感到孤独, 从而自觉改正, 自觉向大多数人看齐。如果一个班的大多数学生很好学, 求知欲望高, 其他同学也会受到感染而努力跟上去;如果一个寝室有几个晚上爱打牌、上网, 白天睡懒觉的学生, 他同样会影响其他人, 尤其是认识糊涂的就会跟着学。所以, 思想认识至关重要, 如果在思想认识上混乱了, 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这种情况是最危险的。因此, 对学生的一切集体活动包括社团活动、班会活动、文体活动等, 老师都应当积极参与, 在参与过程中适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使大多数学生归于主流, 而少数暂时未能醒悟者亦会逐步觉悟。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 学生群体的学习活动场所, 也是同学们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集体环境, 应当是政工干部和相关教师精心营造的关爱教育阵地, 借以促进和谐, 杜绝马加爵类似事件发生。
五、物资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校容校貌、校园的物质设施、教学和实验设备条件、生活条件和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教学实验设备条件之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影响学生掌握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 即影响学生的业务素质。生活条件则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从而影响学习。条件好坏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 而且配置不当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思想上产生不良影响。例如, 住宿条件过陋则影响生活、休息、学习, 其危害是一目了然的;而过于豪华则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如果把学生分等, 有钱的住豪华房间, 无钱的住陋室, 其危害更大。首先, 是不平等会诱发不良心理, 诱导富者骄奢, 看不起贫困生, 使贫者自卑产生仇富心理, 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立;其次, 是误导学生一切向钱看, 使一些学生误认为金钱万能, 有钱方为人上人。
营造美好的人文环境, 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陶冶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树立远大理想;有利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爱美是人的本性, 清新优雅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优美、静雅的环境使人悦目怡情, 身心舒畅, 可以使人专心致志, 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学生做到宁静致远。
综上所述, 教育离不开环境, 环境和人无法分离, 环境对人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对教育环境意义的单一、缺陷式的理解会造成人与教育环境的分离、隔阂与对立, 不重视教育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是错误的。素质教育需要好的环境, 素质教育要谋求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高度和谐。高校应当努力优化校园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黑尔斯.青少年成长环境剧变, 学校教育难以应付.中国广播网, 2006-11-10.
[2]黄柏霖.理科教师素质与高师教育取向.910中国教育交流网, 20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