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评价(共12篇)
设计评价 篇1
体育课堂学习评价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新课改以后,很多课堂上都能够看到评价的环节,只是评价者的呈现有所不同,有的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的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或小组间互相评价等。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有些评价的设计不够完整,出现有头无尾、无头有尾、无头无尾等现象。使得评价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看出走过场现象。因此,如何对体育课堂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设计和实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课堂学习评价若干现象
体育课堂引入学习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督促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改进和提高等。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体育课上评价的不良现象。
1.“无头无尾”的评价形式化现象
就课堂评价而言,何为头、何是尾?弄清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评价环节的完整结构。即首先是评价标准,其次是评价方法,第三是评价小结(反馈)。
通过提供评价标准,让评价者明确动作做成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不好的。即动作规格要求,学生要了如指掌,否则就难以展开评价活动。
如何评价,即在评价的时候重点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如何评说等都需要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就会出现盲目观察现象。学生评价后的小结十分关键, 通过小结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评价是否正确。如果评价有误,原因何在,学生能够明白这些,在评价活动中就能够逐渐积累其评价能力。
例如,体育教学某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评价的时候说:下面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评价。既没有给出评价的标准,也没有在学生评价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难以体现出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显然,是属于“无头无尾”的评价,该评价既缺乏评价标准,也缺少评价后的小结,这样的现象反映出教师对学生评价方法与能力培养的理解尚不十分清楚,结果就会出现评价走形式现象。此外,有些评价可能有头无尾,也有可能无头有尾,这些评价都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2.“时机不准”的评价干扰项现象
在观摩体育课的时候发现,有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的时机并非恰到好处, 而是有的时机选择过于提前,即学生尚不具备评价能力时安排评价。这样不仅难以起到评价的作用,还很有可能影响主教材的学习。例如,一节小学四年级的箱上前滚翻课,教师刚刚示范完箱上前滚翻技术动作,让学生体验动作练习时,就开始在该环节同时设计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结果学生在箱上做动作的时候,动作不够认真,完成动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为学生做完动作要去跳箱前面的评价表上填写动作完成结果。一定程度上看,评价干扰了主教材技术动作的练习效果。或许有人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体育课堂上增加评价环节,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而且,在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问题在于,评价环节设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哪个时段?是在学生学习到什么程度后置入评价?关于最佳时机的选择和确定问题估计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的体现。时机选择恰当才算是贯彻落实好了课标对课堂评价的要求,否则,就很有可能被称作是干扰项。
3.“等级不明”的评价无区分现象
无论是对体育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还是对学习结果评价,一般都会呈现出好与差之分,或优、良、中、差的四级区分。或者用积极性强弱、学习能力高低等的模糊判断。也就是说,评价的结果要有区分度,而且,有差异是绝对的,无差异却是相对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课堂评价都能把握住这一关键点。例如,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踢毽子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利用小黑板,组织学生从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三个要素进行评价。结果五组学生都得到了同样的评价结果,即都在各自指标要素空格处画满了大红花。这一结果表明,五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同样好的学习态度、一样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表面上看,这种评价结果等于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表扬,抓住了学生喜欢被称赞的心理特点。但实质上,并没有起到真正的评价作用。假如不愿意直接做出高低优劣区分,也要通过学生的具体表现差异,间接让学生们知道,哪些方面他们与其他组的同学还有差距,或离教师的要求还有距离,假如是这样的评价结果, 可以让学生明确下一步努力学习的方向。 假如是有区分的评价,就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更能发挥引导作用。因此,等级不明无区分度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减少使用的频次。
4.“结果失真”的评价半作秀现象
在有些体育课堂上,尤其是观摩展示活动中,有时会看到,有些任课教师设计的评价环节结果失真,这样的评价多采用的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即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不相符。例如,一节初中二年级女生班的健美操课,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进行练习,在评价环节, 展示完以后,教师分别对每一组的展示情况进行了评价,但是,让人感到疑惑的是, 这位任课教师,并没有按照每一组学生展示的真实情况进行评价,而是按照健美操的动作规格,并将全部规格分配到四组展示的学生身上。看似十分巧妙地做了评价, 但是,由于每一组学生的动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尚未达到动作规格要求,不仅显得虚假作秀,而且,因不切实际,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结果失真的评价是要尽量避免的, 否则就失去了课堂引入评价的意义。
二、体育课堂有效评价设计的过 程与方法
体育课堂如何有效引入评价,设计是关键,如何把握这一关键?其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何在?下面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讨论。
1.结合目标:明确课堂评价的目的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环节的引入,需要结合目标设置情况充分考虑其目的与意义。因为,就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有的是在目标落实过程中发挥检查调整作用,有的是要促进目标的顺利达成,还有的侧重于检验目标最终达成情况等。
因此,引入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都与教学目标有着必然的关联性,不能脱离目标毫无目的地任意设置评价环节。假如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检查调整作用,评价可能就需要设置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之中, 评价内容就要选择单个运动技术的某一环节,或动作的某一要求,例如健美操某一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通过评价了解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完成的情况,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假如是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需要开展激励性评价,通过教师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 对于掌握动作速度较缓慢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动作已有较好掌握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帮助同伴共同完成练习任务等。假如是为了检查目标最终达成情况,评价需要在基本部分主教材即将结束的时候展开,评价的内容需要就该节课所学的主要技术,评价者的选择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这样的评价,一方面检验了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为下一次课的学习提供了重要参考。
2.分析学情:把握课堂评价的时机
不同的评价时机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但选择什么时机引入课堂评价,这不仅与目标的设置情况有关,更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过去的教学案例中,有的评价时机选择不够准确,结果不仅有可能发挥不了评价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干扰主教材学习的现象。因此,把握好时机十分关键。要把握好这一关键,前期对学情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不了解学生运动基础,就难以准确把握在学习某项技术的时候学生可能掌握的程度;不清楚学生的评价能力,就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知情,就难以组织有针对性的评价等。因此,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运动基础、评价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是确定评价时机所不可忽视的。假如学生的运动基础较好,评价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良好的话,评价时机可以灵活把握,设置在学习技术过程之中、之后均可。在学习过程中引入评价,基础与习惯好、能力强的学生,评价的过程能够顺利开展,评价的检查和调整作用也能有效发挥。假如通过了解学情,学生的运动基础不足,评价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评价的引入就要相对推迟,尽量安排在运动技能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 甚至可以不引入评价。因为,基础、能力和习惯不好的情况下,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控制性、准确评判上等都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或许有人会问,假如班内既有较好的又有较差的,该如何把握评价引入的最佳时机?对这一情况,更要灵活把握,学习评价内容和要求就不能一刀切,甚至,在评价的时候,可以把学生根据学情先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如果能够如此分层安排,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全面构思:确定课堂评价的方法
学习评价的引入,需要考虑各因素,不仅要充分考虑目标、内容、重难点、学情等前置因素,还不能忽略课堂新生成,如突发事件等滞后因素。体育课堂评价,师生均可操作。就学生评价而言,既可以是学生自评,还可以是学生互评。从评价内容上,可以是技术的某一环节的评价,也可以是完整技术的评价。但是,就课堂评价方法的确定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概括起来,评价的方法可以尝试性地采用有以下几种。一是间断评价法,即一节课上评价分两至三个环节,中间可以有时间间隔,即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再实施下一次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发挥检查和调整作用。使学生边学边了解学习效果,进而提高运动技能掌握的实效。二是一次不间断评价法, 即在一节课上,出现一次评价环节,无论是设计在练习中还是练习后,都可以根据需要起到评价的作用。练习过程中的一次性评价,可以考虑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阶段性效果,及时调整方案,使其更加有效;练习后评价,可以安排学生自评或互评,因为, 此时的评价,学生通过完整的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学习,基本上可以掌握本节课运动技能目标要求了,学生评价的时候,不仅能够做出相应的技术动作,而且,对技术动作的优劣也能够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三、有效实施课堂评价的策略
1.按需调整策略:依据课堂教学需要 调整评价方法
体育课堂教学是在动态环境中完成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施学习评价,并非是将评价设计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来,而是要灵活把握评价的方法, 尤其是当评价设计在原定教学环节开展评价活动感到不适宜的时候,或学生还难以评出结果的时候,就不能再照搬原有设计,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调整评价时机与方法。假如设计的是学生互评,可是,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尚未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互评就难以正常开展。不仅评价结果与想象的会差距明显, 还难以锻炼或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可以适当将评价环节后移,但是,假如直到基本部分教学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完成动作依然有困难,评价环节就可以考虑删除,即不走形式化的学习评价。例如,一节篮球的行进间运球新授课,任课教师事先设计了学生两人一组在练习一段时间以后互相评价的环节,可是,在练习中发现,原来设定的评价环节难以正常落实。因为,明显看到学生在行进间运球时, 总是掉球,有的学生连正常的连续两次运球就存在困难,也就难以完成评价。于是, 教师就未能如期开展学生互评活动。这种调整十分必要,而且,也是按照课堂教学需要灵活把握的。但是,假如该任课教师发现了学生难以完成行进间运球技术后,依然将评价引入到原设定教学环节,不仅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还会影响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练习,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过程优化策略:依据评价实施情况优化评价流程
在体育教学中假如引入了课堂评价,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反应出对学生的评价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依据评价实施情况优化评价流程。以学生评价为例,一个完整评价环节,需要有评价标准介绍、有观察要求、有评价结果点评的跟进等。除了在实施评价的时候需要把握这一流程的完整性以外,即让学生知标准、会观察、有反馈。还要依据体育课堂上的评价实施具体情况, 进一步优化评价过程。例如,评价一节健美操课的学习效果时,老师安排的是小组内互相评价,不仅事先告诉了学生健美操的规范动作要求(即简单的评价标准),还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可是,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却出现了只说哪里做的不到位,而没有评出哪里做的好,即采取的是指错式评价。一旦发现学生存在这种不够全面的评价现象,就要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既要能够看到同伴完成动作哪里较好,还要能够指出存在什么问题有待改进,即给学生一个关于评价内容完整性的正确引导。否则,学生即便是知道评价的标准,由于评价内容不全面,依然等于不会评价。然后,再观察、 再指导,直到学生能够较为理想地完成评价活动。学生在整个评价活动中的表现,教师点评时,也不能只说好,或不切实际地表扬。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指出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进一步改进提高评价能力。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要能够把握学生评价的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调整,优化评价的过程,从而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3.反思改进策略:依据课堂实施效果 反思评价疑惑
评价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并非都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运用不当,有可能事与愿违。但是,都有哪些情况属于运用不当呢?一是效果不明显,有可能是评价时机不当,都属于过早安排了学生评价;也有可能是学生在未掌握评价标准的前提下, 不能判断动作的好与差;还有可能是学生观察方法不正确,未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等。 二是效果相反,即评价结果正误颠倒,这种情况说明学生处于技术动作学习的泛化阶段,虽然听到和看到的讲解、示范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未真正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处于比着葫芦画瓢阶段,结果就很有可能将观察到的同伴的错误动作说成正确的,等于模糊评判下了结论。然而,这还只是从评价结果上来说,表现出的效果相反。实际上,有些学习评价的引入,会干扰主教材的学习,因评价而使技术动作掌握速度滞后。这样的评价环节引入的必要性就令人感到疑惑,尤其是新授课,是否引入评价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当学生尚未掌握技术动作,不具有自评互评能力的时候, 往往就会出现评价的形式化现象,甚至出现不切实际的错误评价,浪费了课堂教学有效时间,达不到理想的评价效果。
四、结语
体育课堂上引入学习评价,在一定程度能够起到检查、督促和激励作用,但那些时机把握不当、过程不完整、方法不合理的评价,就很有可能起到负面效用。因此,并非每一堂课都需要有评价,一旦要设计评价,就要全面考虑实施评价所需的条件、课堂组织方式,以及如何利用评价结果发挥其评价功能。盲目地引入评价是不可取的, 只重形式不重能力培养的评价也是无意义的,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也难以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
设计评价 篇2
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和分析。
一、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因此,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要根据活动情景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反应。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实施不允许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而一味地按预设的教学设计程序“走”下来。要及时评价。及时调V.这是教学设计实施中的形成性评价。
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调整的依据:
(一)学生参与状态第一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第二,观察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第三。观察学生是否情绪参与。有无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第四,观察学生是否思维参与,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一表见解,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二)学生交往状态第一观察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第二。观察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第三。观察学生交往的有效性。
(三)学生生成状态第一,观察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第二,观察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即产生了兴趣,教师的成功莫过于使他的学生都喜欢学习,学习他所教的学科。而不讨仄、惧怕与逃避。第三。观察学生是否获得了本内容以外的知识。现代课堂中。课堂知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第四。观察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没有相应的发展。
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设计后期阶段要进行终结性评价,以收集教学设计所产生的学习效果的证据。终结性评价主要从设计本身和教学设计实施后取得的效果两个方面来评价。对照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努力查找教学设计中的闪光之处、不足之处。分析不足的原因。下一步需要如何改进,本次设计对今后的教学设计有何启发。形成教学设计的良性循环。
设计评价 篇3
一、指标选取原则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和代表性。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
2.可比性和针对性。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尽量采用可比性较强的相对量指标和区间具有共性特征的可比指标。同时,必须明确总体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和范围,以确保时空上的可比。
3.系统性和层次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呈现结构层次性。特别是在评价一个复杂系统时,如评价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构成这个系统的包括很多不同层次的因素。
4.可取性和弱相关性。我们进行评价时所选取的指标与指标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是完全不相关的,这样才能使每一项指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选取竞争力评价指标
在理论上,只要是对县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影响因素,都应是影响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的因素,例如人口结构、资源享赋、所有制形式、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环境、GDP、土地面积、区位条件等等。不能说某个因素是否影响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只能说它对县域经济综合发展的贡献程度有多大。
由于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特征,评价指标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因此,本文在设计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时,在参考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发展的潜力三个方面评价县域经济的实力,略显简单)、中国县域经济网(其竞争力深度评价指标体系许多是定性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以及部分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从河南省县域经济实情出发以及资料数据的实际可得性来设计评价指标。参考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文件(NO.0000351豫办[2008]18号)《关于完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通知》关于2008年新版河南省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了河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将河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2个层次,第一层为一级指标,有3个竞争力因素;第二层次共有18个二级指标如表3.1。
三、标准化处理指标数据
指标体系确定后,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多指标综合成一个统一的评价值,这就要科学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常,在实际应用中对参与综合竞争力计算的各指标之间存在量纲、数量级不同等方面,再者是指标在县(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不一样,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不能体现出各指标在综合竞争力指标中的不同作用。因此,在进行综合评价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在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多个变量对多个区域或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地区投资环境、地区政策倾斜度、城市综合影响力等。这些综合评价指标的共同特点就是需要将多个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形成一个指数,最后利用這一体现各测度指标内涵的综合指标,来对目标进行测度评价。要完成这项测度评价工作,第一步骤主要涉及指标的选取原则,以研究目的以及定量评价所依赖的概念模型或理论基础而定,与所采用的定量方法关系不大。第二步骤所涉及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技术己经比较成熟,只要依研究目的选取恰当的方法即可。
设计评价 篇4
1 产品设计中感官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产品作为一个客观物质而存在, 其本身并无任何的感性特性可言, 产品之所以能够具有感性特征是因为人们把自身的情感注入到了产品之中, 产品也就因此而产生了意义。这种情感注入就是人们对产品的认知过程中产生。感官评价方法主要依据人的感官对产品进行评价。感官指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 有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和神经传递系统等组成, 统称为感觉系统[1]。如表1, 人体的感觉的特性与产品关系, 对产品的认知过程包含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的感知。在选购产品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用户以视觉、触觉接受刺激较多, 听觉、嗅觉、味觉起到辅助作用。
1.1 视觉与产品的关系
视觉特征在产品中的体现主要是在形态和色彩上。形态作为产品构成的基本要素, 其点、线、面、体的形态语言都对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功能的产品, 形态的不同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于产品感觉。二维图形、界面平面效果和三维形态这些能够看见的产品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色彩同样对视觉起到刺激作用, 色彩将丰富的视觉信息表达在产品上面。色彩是产品重要的元素, 可以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 丰富视觉效果。
1.2 触觉与产品的关系
触摸可以感受产品的不同质感, 感受不同的感觉。如木材的天然温润, 海绵的柔软温和。优良的产品触觉不仅能够适时地美化产品的表面层次, 还能够起到功能实现的作用。如按键的凸起, 把手上增加摩擦的纹理处理, 都给予使用者一定的操作暗示。
1.3 听觉与产品的关系
不同声音带给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听觉认知一般是包括2类, 一类是操作过程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的声音, 如按键音、旋转盖子的声音;另外一类是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杂音, 如榨汁机工作电机发出的声音, 电动剃须刀工作的声音, 这类声音在使用者使用产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干扰性, 同样也是评价同类产品性能的一个指标。
1.4 嗅觉、味觉与产品的关系
嗅觉在产品使用中处于比较隐秘的部分, 在一般性普通产品上, 嗅觉感觉到的味道大部分是通过产品材料感知的, 并且不是非常明显, 不会引起使用者的关注。味觉在食品中占有重要作用, 而对于大部分工业产品使用过程中认知很少依靠味觉。只有在特殊的产品, 如儿童奶嘴这类需要含入口中的产品需要注意味觉。
2 产品设计中感官评价方法的概念及特点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产品, 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的方法[2]。就是以“人”为工具, 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 借助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及耳朵, 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学科, 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与分析, 了解人们对这些产品的感受或喜欢程度, 并测知产品本身质量的特性。
2.1 产品设计中感官评价方法的概念
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的应用指在产品设计评价过程中应用人的感官对产品的外观 (造型、色彩、材质) 、功能、使用方式等的比较与评价。
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的主要依靠人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与味觉的感受进行评价, 将接触产品过程中最为直观的感官最为评价标准, 从感官角度评价产品, 更加直接。因此, 该方法适用于与人感官接触紧密、使用过程中应用到简单操作的产品评价上, 较为典型的是生活消费用品, 如消费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
2.2 产品设计中感官评价方法的特点
感官评价方法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研究, 评价人群主要为消费者。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决策, 已由单纯产品机能的考量转变为产品整体的感受。例如, 外观上的视觉感受, 材质上的触觉感受, 声音上的听觉感受。
产品设计评价中的感官评价方法需要接触产品进行产品评价。在感官评价过程中, 评价人员通过视觉和触觉、嗅觉、听觉的体验过程, 完成实验问卷。因此, 评价过程更加符合消费者购买、使用产品的过程。
3 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应用的一般程序与步骤
经分析, 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应用的一般程序与步骤, 如图1所示。
首先应确定感官品评价的目的, 选择适合的产品样品做评价, 然后分析产品特征, 明确感官评价因子, 设计感官评价的应用实验, 最后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
3.1 产品设计中感官评价方法的评价目的
产品设计的感官评价目的是通过测量、分析和解释人们在受到产品对其在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及听觉等方面的刺激后所作出的各种反应的科学方法。将其用于产品设计方案评价中, 可以解决设计方案比较、评定, 确定各方案的价值, 判断其优劣, 以便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产品设计的感官评价主要是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 对产品方案的外观 (造型、色彩、材质) 、功能、使用方式的比较与评价。
3.2 评价产品的样品选择
评价样品一般包括产品设计方案2D效果图、3D模型或产品实物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感官评价目的不同, 需选择合适的样品。样品的形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
若评价目的为分析网络商店中消费者对于某产品的感官评价。由于网购中消费者主要认知来源是网络上产品的图片和相关描述, 评价样品需为产品实物照片;若评价目的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从感官评价角度对几款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优化, 产品样品需为产品模型, 既方便评价人员的感官评价, 也便于后期对产品方案进一步优化;若评价目的是对某一产品市场不同款式进行感官评价和比较, 产品样品需为产品实物。为了避免干扰, 同一类型参加评价的样品数最理想是控制在6~8个。样品可以某种编码进行识别, 以便在分析阶段模拟使用、互动、讨论时可以有所指代, 最终也可在结果分析中与相应产品对应。
3.3 感官因子的选择
在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中, 最重要的环节是需要根据评价产品不同, 通过定性、定量研究选择适合的感官因子作为评价因子。针对产品的感官特性进行描述、定义而制定的因子为产品的感官因子。对不同的感官特性可制定不同的感官因子。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感官因子需遵循以下原则:
(1) 特征性原则:制定的感官因子应能反映该产品的特征和其特有的感官特性, 充分考虑感官的感受与体验。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制定的感官因子不仅需要定性的描述, 还需要可量化的参数定义, 以方便感官因子的测评。
(3) 可操作性原则:制定的感官因子均可在感官评价过程中测评, 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执行。
4 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的实验环境
4.1 产品感官评价的实验环境
由于人的感官极为敏感, 产品感官评价应在专门的空间进行。设计应考虑噪声、振动、室温、湿度、色彩、气味、气压等条件, 需通风良好、无异味、无噪音。产品感官评价方法中主要涉及人员视觉、触觉的感受, 因此实验环境应着重考虑影响评价员的视觉、触觉的因素, 并针对评价产品的不同作适当调整。感官评价的实验环境根据感官评价的, 可为3部分:设计方案准备室、评价室和讨论室[3]。
根据设计方案的形式, 准备室要有多元化的储存方式, 如数据储存、实物储存和图片储存等, 防止设计方案之间的相互混淆[4]。
评价室用于评价员进行设计方案的评价, 若感官评价实验流程为评价人员同时评价产品, 评价室中需设立评价工作间。每个工作间需要操作台、充足的照明光源、显示器平台, 使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不受到其他人员的干扰;若实验设计为评价员按次序单独评价产品, 无需设立评价工作间。
4.2 产品的评价人员选择
产品设计中感官评价方法的应用是人们通过看、触摸和模拟使用等方法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理解、检测和分析。评价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描述能力, 对评价产品态度客观认真;具有感官评价的能力, 如感官分辨能力;对感官评价试验的兴趣;分辨和重现试验结果的能力;对产品特征、色彩、形态、肌理质感的记忆能力。不同产品评价需要的评价人员也不同, 需要根据评价目的适当选择受众人员进行评价。在感官评价实验中, 需要分清专家评价人员和普通消费者的评价人员。对评价人员的职业、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要有初步了解和记录, 方便今后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5 结语
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而对产品的感官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感官评价是生活产品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验手段, 它直接影响着设计的成败[5]。通过对产品的感官分析与评价, 不仅为企业进行创新设计, 选择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评价依据, 也为产品设计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提供产品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 有效降低产品开发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战略决策的市场风险。
摘要:提出了在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的应用, 分析了产品感官评价方法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 介绍了感官评价方法的概念和特点。简单阐述了在产品设计评价中感官评价方法的实验准则、试验方法和程序设计、实验环境, 为该方法在日常生活消费品的设计评价中的应用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设计评价,感官评价方法,感官,实验程序
参考文献
[1]种道玉.产品设计中的感性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7
[2]邵春凤.感官评价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J].肉类工业.2006, (6)
[3]朱川, 刘雅, 钟芳, 等.冰淇淋感官评定方法的建立[J].食品与机械, 2007, 5
[4]殷润元.产品设计中感官评价的要素分析与质量控制[J].包装工程, 2009, 10 (10)
设计类自我评价 篇5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类自我评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类自我评价11、同时具备优秀的设计能力及设计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用户研究、市场分析能力,对中国用户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有丰富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对色彩、材质感觉细腻而敏感,具有色彩、材质、表面处理的研究和趋势分析能力,对当代中国的色彩具有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能够准确把握社会文化、流行趋势,对中国现代社会及传统文化背景有仔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对设计工作充满热情,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设计的产品范围广泛。
2、执着、认真、真诚、负责;能很快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能与各部门的同事精诚合作;领悟学习能力强,极具上进心,不畏惧压力和挑战。精通C语言以及嵌入式多任务实时系统。
3、热爱设计,有很深的设计底蕴和手绘功底以及丰富谈判技巧,对时尚有着敏锐的嗅觉!做事追求完美,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及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形象气质佳。
4、本人具有优秀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阳光的个性。手绘能力强;素描功底深厚;色彩感强烈。良好的创意及创新设计能力,具有产品创意激情。能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及产品市场定位,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熟练使用Photoshop CS、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与办公软件。
5、雕塑专业优秀毕业生,专业涉及面广,可涵盖设计、陶艺、绘画、漫画等美术领域;有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完成了诸多成功案例;熟悉各种办公软件及PS、CORELDRAW、CAD、3dmax、maya等专业绘画工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平面立体思维能力,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意识感,对色彩敏感把控力强;设计风格多变、新颖,创意创新能力强;并具备良好的外语口语沟通能力,可适应国外出差。
6、拥有多年的工业设计经验,经过上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技巧和风格,性格低调,比较细心,责任感强,有进取心,诚实可靠。对工作认真严谨,做事踏实稳重,有上进心,思维敏捷,待人宽厚,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定的领导能力,具有良好的手绘能力,思维敏锐,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出众。
7、有多年原画工作经验,熟悉原画工作流程,基本功扎实,有丰富绘画经验;沟通能力强团队意识强、有开创精神;特别擅长角色设定和道具设定,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绘画软件,以及熟练掌握各种绘画风格。热爱CG、游戏、性格开朗,自律、自信……
8、做事风格一向坚持原则、认真敬业、思维缜密;做事稳重塌实勤快,与人相处融洽,处理异常等问题迅速及时且有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熟练的沟通技巧,长期与国外同事和客户合作,外语能力优秀,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语言进行口头、文字及图形化的方式交流。
9、资深产品设计师/展示设计师,多年跨国企业就业经历,带领拥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创新团队,一次次挑战巅峰,不断进取,同时也获得了优异的成果,曾服务过多个世界500强客户,熟悉国际化操作流程,更积累了丰富的综合管理经验;对新产品设计开发和博物馆展示设计具有丰富经验;多次在国家级展示设计项目中起到主导作用,收到领导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10、对成衣时装设计,服装产品季度开发与策划,服装色彩策划、时装设计表达有良好经验,具备独立操作及管理品牌服装设计流程能力,能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及产品市场定位,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熟练使用photoshop CS、IIIustrator、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与办公软件。
11、熟悉服装制作的基础知识,懂得人体结构理论,对服装面料,辅料性质有足够的认识,精通服装制作过程及工艺、成本构成。熟悉服装企业的接单报价排单流程,生产排期流程,制作工艺流程,验货程序标准等。手绘功底深,工作积极性高,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沟通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有团队精神并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12、自信、诚实、认真、严谨,喜欢学习,热爱创作。美术功底扎实,擅长Flash、3Dmax、AI、Photoshop,具有多年的动画制作经验,能较快的适应新事物,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曾负责过多个网页、动画、游戏项目,熟悉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设计能力与管理能力兼备。
13、拥有多年的工业设计经验,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技巧和风格,性格低调,比较细心,责任感强,有进取心,诚实可靠。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定的领导能力,具有良好的手绘能力,思维敏锐,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出众。
设计类自我评价2设计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一
本人具有优秀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阳光的个性。手绘能力强;素描功底深厚;色彩感强烈。良好的创意及创新设计能力,具有产品创意激情。能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及产品市场定位,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熟练使用photoshop cs、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与办公软件。
设计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二
拥有多年的工业设计经验,经过上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技巧和风格,性格低调,比较细心,责任感强,有进取心,诚实可靠。对工作认真严谨,做事踏实稳重,有上进心,思维敏捷,待人宽厚,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定的领导能力,具有良好的手绘能力,思维敏锐,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出众。
设计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三
执着、认真、真诚、负责;能很快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能与各部门的同事精诚合作;领悟学习能力强,极具上进心,不畏惧压力和挑战。精通c语言以及嵌入式多任务实时系统。
设计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四
雕塑专业优秀毕业生,专业涉及面广,可涵盖设计、陶艺、绘画、漫画等美术领域;有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完成了诸多成功案例;熟悉各种办公软件及ps、coreldraw、cad、3dmax、maya等专业绘画工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平面立体思维能力,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意识感,对色彩敏感把控力强;设计风格多变、新颖,创意创新能力强;并具备良好的外语口语沟通能力,可适应国外出差。
设计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五
同时具备优秀的设计能力及设计研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用户研究、市场分析能力,对中国用户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有丰富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对色彩、材质感觉细腻而敏感,具有色彩、材质、表面处理的研究和趋势分析能力,对当代中国的色彩具有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能够准确把握社会文化、流行趋势,对中国现代社会及传统文化背景有仔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对设计工作充满热情,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设计的产品范围广泛。
设计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六
做事风格一向坚持原则、认真敬业、思维缜密;做事稳重塌实勤快,与人相处融洽,处理异常等问题迅速及时且有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熟练的沟通技巧,长期与国外同事和客户合作,外语能力优秀,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语言进行口头、文字及图形化的方式交流。
设计类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七
资深产品设计师/展示设计师,多年跨国企业就业经历,带领拥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创新团队,一次次挑战巅峰,不断进取,同时也获得了优异的成果,曾服务过多个世界500强客户,熟悉国际化操作流程,更积累了丰富的综合管理经验;对新产品设计开发和博物馆展示设计具有丰富经验;多次在国家级展示设计项目中起到主导作用,收到领导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设计类自我评价3【范例一】
同时具备优秀的设计能力及设计研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用户研究、市场分析能力,对中国用户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有丰富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对色彩、材质感觉细腻而敏感,具有色彩、材质、表面处理的研究和趋势分析能力,对当代中国的色彩具有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能够准确把握社会文化、流行趋势,对中国现代社会及传统文化背景有仔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对设计工作充满热情,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设计的产品范围广泛。
【范例二】
执着、认真、真诚、负责;能很快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能与各部门的同事精诚合作;领悟学习能力强,极具上进心,不畏惧压力和挑战。精通C语言以及嵌入式多任务实时系统。
【范例三】
热爱设计,有很深的设计底蕴和手绘功底以及丰富谈判技巧,对时尚有着敏锐的嗅觉!做事追求完美,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及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形象气质佳。
【范例四】
本人具有优秀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阳光的个性。手绘能力强;素描功底深厚;色彩感强烈。良好的创意及创新设计能力,具有产品创意激情。能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及产品市场定位,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熟练使用Photoshop CS、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与办公软件。
【范例五】
雕塑专业优秀毕业生,专业涉及面广,可涵盖设计、陶艺、绘画、漫画等美术领域;有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完成了诸多成功案例;熟悉各种办公软件及PS、CORELDRAW、CAD、3dmax、maya等专业绘画工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平面立体思维能力,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意识感,对色彩敏感把控力强;设计风格多变、新颖,创意创新能力强;并具备良好的外语口语沟通能力,可适应国外出差。
【范例六】
拥有多年的工业设计经验,经过上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技巧和风格,性格低调,比较细心,责任感强,有进取心,诚实可靠。对工作认真严谨,做事踏实稳重,有上进心,思维敏捷,待人宽厚,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定的领导能力,具有良好的手绘能力,思维敏锐,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出众。
【范例七】
有多年原画工作经验,熟悉原画工作流程,基本功扎实,有丰富绘画经验;沟通能力强团队意识强、有开创精神;特别擅长角色设定和道具设定,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绘画软件,以及熟练掌握各种绘画风格。热爱CG、游戏、性格开朗,自律、自信……
【范例八】
做事风格一向坚持原则、认真敬业、思维缜密;做事稳重塌实勤快,与人相处融洽,处理异常等问题迅速及时且有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熟练的沟通技巧,长期与国外同事和客户合作,外语能力优秀,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语言进行口头、文字及图形化的方式交流。
【范例九】
资深产品设计师/展示设计师,多年跨国企业就业经历,带领拥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创新团队,一次次挑战巅峰,不断进取,同时也获得了优异的成果,曾服务过多个世界500强客户,熟悉国际化操作流程,更积累了丰富的综合管理经验;对新产品设计开发和博物馆展示设计具有丰富经验;多次在国家级展示设计项目中起到主导作用,收到领导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范例十】
对成衣时装设计,服装产品季度开发与策划,服装色彩策划、时装设计表达有良好经验,具备独立操作及管理品牌服装设计流程能力,能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及产品市场定位,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熟练使用photoshop CS、IIIustrator、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与办公软件。
【范例十一】
熟悉服装制作的基础知识,懂得人体结构理论,对服装面料,辅料性质有足够的认识,精通服装制作过程及工艺、成本构成。熟悉服装企业的接单报价排单流程,生产排期流程,制作工艺流程,验货程序标准等。手绘功底深,工作积极性高,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沟通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有团队精神并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范例十二】
自信、诚实、认真、严谨,喜欢学习,热爱创作。美术功底扎实,擅长Flash、3Dmax、AI、Photoshop,具有多年的动画制作经验,能较快的适应新事物,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曾负责过多个网页、动画、游戏项目,熟悉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设计能力与管理能力兼备。
【范例十三】
关注命题设计 彰显过程评价 篇6
【关键词】命题 评价 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以及“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所以,测试命题就不能仅关注知识技能,还要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命题的设计要更多地尝试从落实数学思想、发挥试题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导向作用。那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四基”达成情况?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测试卷呢?对此,笔者特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修订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为例,积极探索可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命题。
一、关注“四基”,恰当评价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设计命题时,如何做到关注“四基”,评价“四基”,走出记忆性、程序性的问题呢?对此,我们应淡化形式考查,突出对知识理解的评价。这类命题并不要求死记硬背数学概念,也不强调直接套用方法。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学习理解概念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操作、图示或应用,把丰富的概念内涵、外延和思想方法蕴含在实际问题情境中。
【命题1】右图表示某小学有600个男生。
○=2△,则女生有( )人。
【分析与思考】本题重在了解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及其表达式的意义,还要让学生读懂文字、符号和表格所表达的问题含义。因此,本试题主要关注从数形结合、数值代入、符号等值代入等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转化等,灵活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等价、转化、抽象等思想。
【命题2】下面哪幅图的天平所表达的关系,能用方程来表示?( )
【分析与思考】对概念的考查,笔者认为要关注将概念从文字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等形式表征即可。此题,借助以天平为直观载体来理解方程的意义,便于学生以等式的性质为依据,从整体上理解方程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理解方程所揭示的等量关系,有助于感悟方程的实质、等价思想和建模思想。这样设计不仅把背概念直接填空改成了理解概念后选择填空,并且还评价检测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应用情况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情况。
二、关注“现实”,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认为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就要重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不断创设新颖的现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眼光审视问题,能从各类文字与图表中抽取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利用个人有关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而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让数学化的现实问题成为学生独特见解或创新思维的催化剂,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能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命题3】长兴到杭州的铁路全长约100千米,高铁列车以285千米/时的速度从长兴开往杭州。
(1)开出t小时后,高铁列车离长兴有( )千米(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2)从下面三个数中选择一个数代表t(请将你选的数圈起来),那么第(1)小题的值是( )。
25小时 2.5小时 0.25小时
【分析与思考】对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的技能。在试题中体现让学生能够将语言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直观符号表征,这既是提升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也是发展数学符号意识的过程。第(2)小题,随着t的值不断变化,距离发生变化,让学生体会变量间依存、对应的关系,这是函数思想的重要内涵,此外该小题重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数的能力,如果将第(2)小题改为“如果t=0.25小时,那么高铁列车离长兴有( )千米”。那么“代入求值”的技能依然考查了,但“数感”考查的因素就被弱化了。
【命题4】科学分析表明:人体体重与自身血液重量存在一定关系。如果用m表示人体体重,用n表示人体血液重量,公式m÷n=13表示m与n之间的关系。王老师的体重是78千克,他体内血液的重量约是( )千克。
【命题5】下面是长兴浙北大厦的购物收据。
你能算出篮球的单价吗?请将该收据填写完整。
【分析与思考】这两题都是新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新问题”,要展开分析、推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命题4”通过方程“m÷n=13”简洁地表达人体体重与血液重量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分析理解m、n及表达式的含义,从而代入求出n;“命题5”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读懂由收据所表达的问题的数学含义,用数学眼光审视问题,能够从收据中抽取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分析解读信息,灵活地解决问题。
三、关注“读图”,重视多元表征间的转化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很欠缺。因此,本试卷试题不但要从审读文字信息考查学生,还要考查学生读图表、符号和图形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借助图表理解数学符号、式子、方程的意义,进行多元表征的转化,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本单元的试卷中多处可见用图示表征解决问题的试题。
【命题6】如右表,如何由x列中数得到y列中的数?( )
A. x列中的数都加3
B. x列中的数都减3
C. x列中的数都乘3再减1 D. x列中的数都乘2再加1
【命题7】读图,说说下面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含义。
(1)4x表示( )。 (2)s-4x表示( )。
(3)4(x-y)表示( )。 (4)4(x+y)表示( )。
【分析与思考】“命题6”和“命题7”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借助图、表,让学生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分析,结合具体的情境,自己读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把图表表征转化成符号表征(代数式),再把符号表征转换成语言文字(意义)表征,在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理解图表所蕴含的运算意义。
四、关注“过程”,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
试卷中的试题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要特别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因此,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提取已有活动经验去解决问题,挖掘知识与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知识,积极探索一些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
【命题8】方程(32-4x)÷8=0的解与下列哪个方程的解相同?( )
A. 4x=8 B.4x+8=32 C. 32-4x= 0 D. x=6
【分析与思考】传统的命题比较关注结果,或增加一些干扰因素让学生辨析、选择,很少评价学生的计算步骤或程序,及其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而本题的设计目标,并不是最终看方程的解是多少,而是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同解方程,考查学生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知识点灵活运用的一个过程。
【命题9】一块三角形瓷砖
【分析与思考】本题不仅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观察、画图等分析能力,会用式子表示图形的面积,而且也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利用图形、分析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是进一步学习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的基础。本题其实是一个转化、推理问题,可以展现不同学生用不同程度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对于高数学能力的学生可以运用转化推理思想解决;对于低数学能力的学生可以借助画一画、分一分等操作解决。
五、关注“能力”,重视数学素养的形成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本试卷的重点应放到考查学生运用观察、分析、表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
【命题10】你能把下面的线段分成两段,使其中一段的长度是另一段的1.5倍吗?(写出必要的思考过程)
【分析与思考】好的命题,应为学生多策略解决问题提供空间,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该题,方法1:用算术方法解答:12÷(1.5+1);方法2:用方程解答:x+1.5x=12。用方法1解决的这部分学生,可以评价检测出他们的逻辑能力强,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用画图、找关系、列出算式等方法解答的,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用方法2解决的这部分学生具有代数思想,能把问题符号化来解决,体现了符号化思想。可见,不同的解决策略,可反映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
【命题11】如右图。
(1)求T恤的单价。
(2)求饮料的单价。
(写出你得出上述解答的过程)
【分析与思考】该题涉及的知识技能并不明确,没有可供遵循的步骤和方法,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能够发现、选择和利用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例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可把第二幅图中“一件T恤和两杯饮料看作一个整体76元”代入第一幅图求出T恤单价,这是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处。此题通过图形的信息,设立适当的未知数,能够把求物品的单价问题化为方程简单解决。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设计应体现学科特点,每一道命题就像一张张“身份证”,教师要善于从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角度编制它们,编制时要考虑它的适合性、丰富性和独创性,以此有效地发挥命题在促进学生数学思考方面的功能作用,从而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命题设计的创新上要有所作为,使课程的多元目标更多融入到书面测试评价之中,使小学数学命题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科网站的评价设计 篇7
一、学科网站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科网站由于其自身的特性, 而区别于传统课程, 因此, 学科网站评价需遵循其特殊的评价原则。
其一, 个性化原则。个性化是网络教育的独特品质。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网络学习, 因而, 学科网站评价应采取个性化评价。
其二, 双向性原则。学科网站评价既要评价网络教师, 又要评价网络学生;既要评价学科网站内容, 又要评价网络教学支撑系统;既要评价人, 又要评价计算机和网络。
其三, 发展性原则。由于学科网站的基本目标是促进网络学生的发展, 所以, 学科网站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
其四,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指学科网站评价既要通过统计资料说明问题, 又要利用访谈、问卷调查、录音或录像调查等手段阐述结论。
其五, 目的性原则。指学科网站评价关注学科网站的目的性, 关注学科网站各内容模块的目的性, 关注各个模块的主题性。
其六, 易于操作性原则。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复杂性、特殊性, 以及网络学生的分散性, 使得学科网站评价的难度大于传统的学校课程评价, 因此, 学科网站评价尤其要讲究操作性。
二、学科网站评价设计的过程
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分为三个阶段:
1. 调查归纳
首先,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 笔者获得了中外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较有代表性的一系列课件评价标准, 包括中外关于网络教学评价、信息资源评价和课件评价等指标信息。这些标准都是各类教学软件评价人员对课件质量评定经验的总结, 它使我们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 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也是本研究得以完成的基础。
其次, 对获得的各类课件评价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这种处理主要集中在对重复项、相关项和矛盾项的处理上。重复项是指内容的实质一致但表达方法不同的指标选项, 处理方法是选择一条表达最清楚、最明确的项目来代替所有的重复项。相关项是指内容上略有不同, 但在几条指标之间具有很强关联性的指标选项。对于划分过细但内容密切相关指标选项, 我们将其归并为一个较大的指标项, 对于划分过粗且内容相关性不大的指标选项, 我们又将其拆分为几条不同的指标项, 以清除它们之间的联系。矛盾项是指内容上彼些冲突的指标选项, 它们可能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课件的质量标准。对它的处理方法是选择当前环境下最佳的指标选项。
最后, 在将不同标准体系的指标选项处理后, 笔者将标准中的关键特性归为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技术设计和教学管理四大类。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科网站的关键质量特性, 每个质量特性又分解出若干质量子特性。这样, 就初步构建了学科网站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框架。
2. 讨论修改、确定权重
对指标体系框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 讨论的中心是指标体系的框架是否科学、是否完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从不同角度对学科网站质量标准提出最直接的修改意见, 使其更具有科学性与指导实践的价值。
权重是指根据不同指标选项的地位和作用而赋予的不同数值。我们采用特尔斐法来确定权重。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后, 我们采用评语式标准和数量式标准确定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从而构建了完整的学科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3. 实验试用
确定了学科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后, 笔者又选择了两门学科网站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性评价工作, 以初步检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三、学科网站评价设计的内容
学科网站的评价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和效果所进行的评价, 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特征、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评价。
1. 学习环境的评价
对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进行评价, 以考察学习者目前环境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学习者产生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影响, 并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教师和管理人员, 使环境中的优势得以保持, 劣势予以排除。由于网络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相互分离, 学生所在的地域、家庭情况、学习条件和网络教师一起构成了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因素。外部环境是网络教育实施外部控制的基础之一。因此, 对学习者学习环境的评价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制定出符合学习者实际情况的网络教学措施, 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2. 学习者特征的评价
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征, 即学习者的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不仅影响学习者待人接物的方式, 而且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成效。有研究表明, 网络学习的态度、方式、评价和上网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受到个性因素的影响。由此, 学习者特征评价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点, 更好地掌握学习策略, 调控学习活动。教师才能因人而异提供学习内容的动态导航和针对性的学习辅导, 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测评。
3. 学习方法的评价
学习方法是达到学习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方法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和识别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学习方法的优劣, 对好的策略、方法给予鼓励并进行推广, 对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 并提供恰当的建议。通过对学生特征、知识与学习方法之间适应性的评价分析, 可以促使学习者不断调整学习方法, 提升学习效果。
4. 学习成绩的评价
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目的, 网络教学也不能例外。考察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 评价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所达到的成效是衡量网络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网络学习评价旨在建立一种综合的学习成绩评价, 其内容不仅包括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而且应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等。它们是反映和检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努力程度的标志, 如学习者的个人计划的制定、自主学习笔记和听课记录、完成作品或任务、参与网上或面授学习的情况等都可作为成绩来评定。目前, 网络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测验、作业、提问、讨论、演示、考试和考勤等, 此外还有学习契约、量规、范例展示、评定包、概念图、绩效评估等。学习成绩评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做出自我评价, 激发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可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在线教学的策略做出适当的调整。
5. 学习能力的评价
在普通的考核或评价中, 由于无法将知识与能力的内容区分开进行测试, 能力评价经常穿插在成绩评价中, 成为成绩的一部分。此处单独列出是为了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比较重要的学习者能力评价有学习者利用资源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这时的学习评价以广泛收集学习者的行为表现、过程展现、作品展示为基础, 从多个视角考察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技能和创造能力。目前, 对这些能力的考察多为建议性的定性分析、判断, 具体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
四、结束语
由于学科网站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 到目前为止, 学科网站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科网站在充分体现自身所特有的优势的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它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学科网站的评价、资源的共享和知识产权问题等, 基于此, 笔者从学科网站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过程和内容方面进行了研究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J].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2005, (6) .
[2]武书兴, 陈俊国.网络课程评价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6) .
[3]常志英, 董暾.网络学习评价的内容与实施原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篇8
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意义
1、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不同类别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内容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必须根据各类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特点设置不同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2、绩效评价指标体现了绩效评价主体的评价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中设置的指标, 体现了绩效评价主体对绩效的理解和追求。
3、绩效评价指标会影响评价客体的行为。如果绩效评价指标科学、合理, 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评价指标努力, 就会使财政支出取得好的效果;反之, 就会使财政支出达不到好的效果。
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目的、不同类别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内容, 以及指标的设计原则, 采用适当的方法, 确定财政各类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
第二步:运用适当的方法, 确定各个指标相对于项目总体绩效的重要性, 并用数量化的方法表示出来, 即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权重。
第三步:通过适当的方法, 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参照标准, 即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三、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支出绩效评价是建立在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客观、公正、可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基础上的, 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独立、客观、公正原则。整个评价过程是公开的, 程序是合理的, 评价结果将会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
2、目标与绩效结合原则。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 能够正确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3、重要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值。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优先使用最具部门或行业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影响。
4、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是指绩效评价指标要能准确地反映绩效的内涵。设计指标体系时还要考虑现实可行性, 特别是要考虑指标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及其成本。
四、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内容和设置要求, 分为基本指标和具体指标。
(一) 基本指标的分设
将基本指标分为目标设定情况、目标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水平、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等二级指标细化和分设三级指标, 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1) 目标设定情况。指对预定目标的设定、规划情况是否科学、合理, 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依据的充分性:项目资金设立依据是否充分。
2.目标的明确度: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明确。
3.目标的合理性: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设置是否客观、科学, 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
4.完成的可能性: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 预测项目预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适用于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2) 目标完成程度。指项目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5.目标完成率=目标完成数/预定目标数×100%。
6.目标完成质量=实际达到的效果/预定目标×100%。
实际达到的效果是指评价对象实际达到的效益, 当效益可以量化时, 则采用相应的数额;当效益不可量化时, 可以采用专家评议、调查问卷等方法, 得出结论。目标绩效指标评价对象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预定目标, 目标绩效为100。
7.完成的及时性: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如期完成, 未完成的理由是否充分。
8.验收的有效性:项目验收方式的合理性、验收机构的权威性和验收结果的公正性等。
(3) 组织管理水平。指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 逐步形成和运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支持系统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措施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9.管理制度保障: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落实到位情况;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10.支撑条件保障:项目承担单位的人员、设备、场地、信息等支撑条件的保障情况。
11.质量管理水平:项目的技术指标和质量管理, 达到国家、部委或行业等技术和质量管理标准的情况。
(4) 资金落实情况。主要反映项目的计划投入、资金到位等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2.资金到位率=实际拨付金额/计划投入资金×100%。
13.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配套资金/计划投入配套资金×100%。
14.资金到位及时性:各项资金是否按项目进度及时到位。
15.财政投入乘数=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财政投入金额。
(5) 实际支出情况。主要反映实际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超支或结余情况、资金利用效率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6.资金使用率=实际使用金额/实际拨付金额×100%。
17.支出的相符性: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 (或合同规定) 的用途是否相符, 项目经费收支的平衡情况以及支出调整的合理性 (只计算财政拨款部分) 。
18.支出的合规性:项目的实际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情况。
(6) 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反映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9.信息的真实性:项目实际发生支出的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和规范。
20.信息的完整性:项目资金投入、支出、资产等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
21.信息的及时性:各类会计核算资料提供的及时性;已完成项目是否及时进行决算与审计;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入账等情况。
(7) 财务管理状况。主要反映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财务管理有效性及财务制度执行状况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22.制度的健全性:项目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是否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定。
23.管理的有效性: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有效执行。
(8) 资产配置与使用。主要反映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资产使用情况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24.制度的健全性:项目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和合法。
25.制度的有效性: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固定资产是否有专人妥善保管。
26.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所有固定资产×100%。
(二) 具体指标分设
(1) 经济效益。指项目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等。
(2) 社会效益。指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具有不同的社会影响。
(3) 生态环境效益。指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 可持续性影响。指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影响程度等。在该指标分设时, 可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分设一并考虑。
(三) 、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库建立后, 邀请若干专家对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分析、权衡、补充、选择, 最后确定评价指标。
(四)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应采用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的步骤: (1) 选定专家, 给出赋权要求, 且保证权数归一化; (2) 由各位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即给指标赋权; (3) 汇总各专家的赋权结果, 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 (4) 专家参考反馈意见修改其初次赋权结果; (5) 重复“反馈”与“修改”, 直到达到符合要求的精度; (6以各位专家最终赋权值的平均作为组合权重结果。上述做法比较规范, 形式上比较严谨, 但工作量很大, 而且也不一定符合实际。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多采用专家集体商议的办法确定权重。
(五)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指标标准值是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尺或准绳, 既要反映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又要符合我省财政支出项目的实际绩效水平。具体可采用以下标准:
(1) 计划标准。即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作为评价标准。
(2) 行业标准。即以同行业的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 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得出的评价标准。
(3) 历史标准。即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同类部门、单位绩效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为样本, 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出的历史平均水平作为评价标准。
(4) 经验标准。即由专家根据实际经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 经分析研究后得出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M].大连出版社, 2005.12
住宅设计方案评价初探 篇9
关键词:住宅设计,方案,评价
1 住宅设计方案评价原则
随着我国的住宅建设蓬勃发展, 各种各样的住宅如雨后春笋般都冒了出来。大家为了争占市场难免会出现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而影响了使用的舒适和安全。所以住宅设计应始终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家庭居住行为方式为依据, 合理组织室内空间, 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尽量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需要。这就要求对住宅设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方法, 来衡量各种类型的住宅。评价的基本要点如下。
对住宅设计方案评价, 要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及其所属的价值计算方法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只有将方案价值表现为指标数据形式时, 才具有可比性, 可行性与准确性。
按照系统观点, 对住宅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原则如下。
1.1 目标决定内容
设计方案的价值内容由设计优化目标决定。如住宅设计方案的适用、经济、美观等优化目标就构成了评价内容要求。
1.2 多元化原则
由于评价内容要求的多元性质, 评价方法必须是综合的、系统的。这种综合性表现在对住宅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时、不能只考虑单一的、孤立的价值指标。
1.3 平衡原则
综合评价设计方案时, 要按照多目标的优化要求、平衡各种价值指标之间的数据关系。
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评价, 不仅打破了建筑师设计的住宅方案停留在开发商提供资料和脑海构思的框框中, 还为其设计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为今后的住宅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由于评价内容要求的多元性质, 评价方法必须是综合的、系统的。这种综合性表现在对户型单元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时、不能只考虑单一的、孤立的价值指标。综合评价设计方案时, 要按照多目标的优化要求、平衡各种价值指标之间的数据关系。
2 住宅设计方案评价指标
我国在住宅设计中的最终目标是让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即城市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三者的利益在某个点上取得平衡, 以实现他们的最大共同利益。因此, 在评价住宅设计的过程中, 这三方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经过上文分析和对相关研究, 目前评价住宅设计方案的主要指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2.1 配套设施性能
居住区配套设施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住户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结合居民的实际需求, 对居住区配套设施进行功能展开后可以得到配套设施的基本配置要素有22项, 分别属于公共建筑、市政设施、道路配套设施和绿化及相关设施。其中公共建筑配套设施项目中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商业服务金融邮电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和人防设施等;市政配套设施项目包含给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电力通讯电缆等项;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包括道路规划及公共交通组织、道路基本参数设计、道路与住宅楼的位置关系和路面基本情况;绿化及相关设施项目包括公共绿地设计、宅间绿化设计、道路绿化及绿化小品。
2.2 环境协调性
居住区应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其中包括建筑物的造型立面, 色彩, 建筑风格与相邻的建筑相互协调一致。同时还应体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有节约能源的材料的应用, 设计时对资源节约的考虑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新建的住宅区应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2.3 居住适用性
人的一生很长时间都是在自己居住的“家”中度过的, 适用是居住建筑的最基本的要求, 即应能满足现代居住生活行为和现代居住心理要求。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套内布局的合理性、各房间尺寸面积恰当合理、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明确合理等。
2.4 科技智能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住宅建设水平, 提高了住宅功能质量。在住宅设计中应推广使用最新科技成果, 推进智能化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安全防范系统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以推进物业管理的现代化。
2.5 美学性质
住宅区首先应从规划开始就要体现整体的和谐美, 包括造型和色彩以及功能的和谐。就单栋建筑而言, 立面造型、整体的风格和尺度又要体现其独特的个性。除此之外, 住宅设计商应体现结构与形式美的统一, 赋予居住区以相应的文化内涵。
2.6 技术经济指标
这个指标主要是使设计人员做到在最经济的成本下, 设计建造出最大限度符合前5项指标的居住区。其中包括单位面积造价、建筑容积率等因素。
3 住宅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简介
3.1 评分法
首先对每个评价因素订出评价标值。这些标值对专家和评价因素的主观评价实行了量化, 可以是五分制, 十分制或百分制。分别对不同住宅设计方案的的不同评价因素的评分专家分别给出对不同方案的各评价因素的评分值。
有了各方案的各评价因素评分后, 就可以得出各方案的总评分值。总评分值的计算也有多种方法, 有加和评分法、乘积评分法和加乘评分法。
(1) 加和评分法。
加和评分法就是把每个方案, 例如第j个方案所以评价因素的得分值加起来算做该方案的评分总值, 求出各方案的评分总值后, 按大小排列, 分出优劣。
(2) 乘积评分法。
乘积评分法就是把每个方案, 所有评价因素的得分值连乘起来, 算做该方案的评分总值, 然后按照各方案评分总值高低进行排序。
(3) 加乘法。
将各评价因素按照性质分成若干小组, 首先计算各组内各评价因素得分之和, 然后将各小组各因素评分之和连乘便得到该方案的评分总值, 然后按照各方案评分总值高低进行排序。
3.2 加权评分法
加权评分是评分法的延伸, 根据各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权重, 对各评价因素根据事先制定出的评价标值进行评分。将每个方案中各评价因素的得分分数乘以该因素的相应权重, 得到各方案的评价总得分, 然后根据得分高低进行优劣排序。
3.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一种多方案多评价因素的评价方法, 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 匹兹堡大学教授Thomas.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简明有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AHP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特别适用于评价因素难以量化且结构复杂的评价问题。AHP法的基本做法是, 首先把评价因素分解成若干层次, 接着自上而下对各层次的诸评价因素两两评价, 即可得到诸系统方案的优劣顺序, 供决策者决策时参照。
4 结语
龙山煤业矿井通风设计评价 篇10
关键词:龙山煤业,通风设计,矿井风量
0 引言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龙山煤业有限公司由8个矿整合而成。井田面积10.859 9 km2, 批准开采2~11号煤层, 2、4、5号煤层集中布置, 生产能力0.60 Mt/a。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3.61 m3/min, 最大相对涌出量3.01 m3/t, 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41 m3/min, 相对涌出量1.48 m3/t。矿井属于瓦斯矿井。
1 矿井通风系统及路线
龙山煤业矿井共布置三条井筒, 其中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 回风立井回风。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 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
主要通风路线为:主斜井、副斜井→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大巷→总回风巷→回风立井→地面。
2 矿井通风设计评价
2.1 风量计算
矿井风量按回采、掘进、硐室及其他用风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综合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矿—矿井风量, m3/s;∑Q采—回采工作面总配风量, m3/s;∑Q掘—掘进工作面总配风量, m3/s;∑Q硐—独立通风硐室总配风量, m3/s;∑Q其他—其他用风地点总配风量, m3/s;K通—井下通风系数, 取1.2。
2.1.1 回采工作面风量的计算
井下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
1) 按回采工作面的最多人数计算。
式中:Q采—工作面风量, m3∕min;N采—回采工作面最多人数, 取26人。
2) 按回采工作面气温与风速的关系计算。
式中:Q采—工作面风量, m3∕min;V采—回采工作面适宜风速, 1.0 m/s;S采—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 6 m2;Ki—回采工作面长度系数, 取1.2;Kc—回采工作面气温系数, 取1。
3)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式中:q采1—回采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 取3.61 m3/min;K采1—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 取1.4。
4) 按CO2涌出量计算。
式中:q采2—回采工作面CO2绝对涌出量, 取0.41 m3/min;K采2—回采工作面CO2涌出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 取1.4。
5) 验算工作面风速。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 回采工作面风量应满足:
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风量, m3∕min;S采—回采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积, 6 m2。
则:90 m3∕min≤Q采<1440 m3∕min。
根据上述计算和类似矿井综采工作面实际配风经验数据, 回采工作面风量取720 m3∕min, 即12 m3∕s,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的要求。备用工作面风量取8 m3∕s。
2.1.2 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井下布置2个综掘工作面。综掘工作面选用FBDNo6.3/2×22 k W型局部扇风机, 其风量范围300~480 m3/min。
1)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风量, m3/min;q掘—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取0.24 m3/min;K掘—掘进工作面备用风量系数, 取2。
2) 按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
式中:N掘—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 取12人。
3) 按一次爆破炸药量计算 (对于普掘工作面) 。
式中:A掘—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 4 kg。
4) 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
式中:Qf—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 取400 m3/min;I—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 取1;S—掘进工作面巷道过风断面, 平均取10 m2。
则综掘工作面:Q综掘=400×1+0.25×10×60=550 m3/min=9.2 m3∕s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和掘进工作面配风经验数据, 综掘工作面配风量取9.2 m3∕s。考虑一个备用掘进工作面风量取9.2 m3∕s。
5) 按风速验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 煤巷、半煤巷掘进面风量应满足:
式中:S掘—掘进工作面巷道过风断面, 平均取10 m2。
则上述掘进工作面风量取值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的要求。
2.1.3 独立通风硐室风量
矿井生产后期设采区变电所, 需独立通风, 取2 m3∕s。
2.1.4 其他用风地点风量
对于矿井其他用风地点的配风量, 设计考虑行人、巷道维护及满足巷道最低风速等要求, 取采煤、掘进及硐室配风量之和的5%。
则矿井总风量取65 m3/s。
2.2 矿井风阻计算
矿井通风负压等于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之和, 矿井通风摩擦阻力等于矿井通风线路中各井巷通风摩擦阻力之和。
井巷的通风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hm—巷道通风摩擦阻力, Pa;α—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 kg·S2/m4;L—巷道长度, m;P—巷道净周长, m;Q—巷道通过风量, m3/s;S—巷道净断面积, m2;R—巷道摩擦风阻, kμ。
经计算, 矿井通风最小负压时期的通风摩擦阻力为610.30 Pa, 矿井通风最大负压时期的通风摩擦阻力为1 881.46 Pa。
考虑15%的局部阻力系数, 则: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的负压为701.85 Pa, 通风困难时期的负压为2 163.68 Pa。
2.3 矿井等积孔计算
矿井等积孔按下式计算:
式中:A—矿井等积孔, m2;Q—矿井风量, m3/s;h—矿井通风负压, Pa。
经计算, 矿井通风最小负压时期和通风最大负压时期的等积孔分别为2.34 m2和1.33 m2。
综上所述, 矿井通风最小负压时期、最大负压时期分别属于通风容易及中等矿井。
3 结语
初中《科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篇11
科学作业设计是学科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传统的科学作业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和机械性理解,强调双基落实,机械单调,教师统一要求,统一命题,学生统一完成任务,这种形式还不足以挖掘潜能,还经常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分层设计的作业
分层作业是面向全体的,旨在增强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差异,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
为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设计也相应分层,可分为:基础题、选做题、探究题。
二、学以致用的作业形式
学用结合的作业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课标》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的本学科及与其它学科知识予以综合应用,这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此类形式的作业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取材,确定中心或主题,再围绕中心设计作业大纲。
学生从自己的父母、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了解这些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然后用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来证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性作业,强调实践操作,更具综合与开放性。此类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如果说传统作业强调的是一种虚拟情景,那么实践性作业强调的则是写实情景。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实验作业
实验作业表现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课标》也明确指出:“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知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据此,科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实验是需要得到大力提倡,实验应该成为一种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实验作业,领会科学思想,养成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方法,形成科学学习与研究的态度。这类作业以较完整的研究性学习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一个学生对某件事一产生兴趣,其做事的持久性是任何其他方法所无法比的,它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而这些类型的题目设计的优点恰能使学生始终对科学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
具体情景下的探究作业引导学生探究,并从中经历探究,学会探究,学会交流讨论,并能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很有必要在传统单一作业中增加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合作讨论为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针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五、评价要多元而开放
科学作业是完成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作业评价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正确的科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完成科学作业的热情。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传统的评价要从主体、方法、内容来源各方面改进,使之多元化,让评价起到激励作用,并发展持久学习动力。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科学课程的作业有探究性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的撰写、调查、查找资料等等,与其多样性相对应,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老师、家长、学生本人,或者是小组的其他同学等,特别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观察、相互认识、积极发现评价伙伴的优点,达到相互学习、激励、提高的目的。
2.学生自评和教师延时评判延时。评价即对错的题目暂时不给评价,通过学生订正后再做评价的方法。传统的作业评价用“√”或“×”很直观、很冷漠,当学生拿到作业后看到“√”很高兴,而看见“×”会很生气,特別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好不容易将作业完成交上来,却被老师无情地满纸打上一连串的“×”,心理严重受挫,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倡延时性评价,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当学生订正对了再给打上“√”,并写上激励性评语。
3.日常、阶段、期末评价相结合。作业评价不仅只重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于一些科学探究性作业打破以往只重结果的评价方法,更注重探究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如调查噪声污染等可以根据学生在调查讨论过程中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以及能否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多个角度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提出解决方法作出评价。与次同时,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评定期末成绩时,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六、实践总结
科学新课程教学,合理地设计科学作业,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新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对于科学作业设计及评价,得到以下几点的体会:
1.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
2.课堂作业应该注重感性新知。
3.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扩展。
4.作业评价要注重过程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新作业设计和评价手段,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多方式多渠道完成作业,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曙辉. 设计与布置充满活力的有效作业.《考试周刊》2009年第27期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 篇12
为了客观公正地考核与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开发小组,拟通过教学质量评价软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2 用户需求分析
为了便于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核操作,把教学质量考核归纳为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性评价、课程及格率对比和学生评教。其中教学过程性评价不在本系统处理范围之内。故本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
2.1 课程及格率对比分析
将每个班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均分和及格率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对需要考核的课程再录入参考及格率(如省校的平均及格率),进行比较,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自动评分,从而可计算出每位教师的得分。
2.2 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测评
预先设立若干测评项目(暂定为四个: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相应分值,每学期由学生通过网络对每门课程进行测评打分。系统记录每个学生对每门课程打分的详细数据,再以班级为单位对每门课程进行汇总处理,为了使测评更加公正、合理,要求系统统计时能分别按10%比例去掉高分和最低分,最终得到每位教师的每门课程的测评结果。
3 数据库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结合学校已使用的《内部办公管理系统》,采用CASE工具Pow e r De s igne r来建立本系统的处理分析模型,绘制E-R图,其中部门(系)表、班级表、学生信息表和维护已在常州电大《内部办公管理系统》中实现,这里仅给也其主要结构,其数据可直接用于本系统中。其他表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课程代码表:存放所有课程的信息。根据我校教学层次,把课程分为四类:大专、五年制、开放本科、开放专科。设统考课标志位,为1表示要进行成绩比较。
班级开课表:记录每学期各班级课程开设情况,及班级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
统考课成绩参考表:保存统考课参考成绩,用于和各班级课程成绩进行比较、评分。
测评描述、测评项目描述:存放每学期测评时间、项目等信息。其中当前标志为1时表示该学期可以由学生继续进行网上测评。测评结束时将该标志置为0。
测评明细表:记录学生网上测评数据。每位学生每学期对同一门课程只保留一次测评数据,可以进行。
测评汇总表:存放每学期各班级每门课程的学生测评汇总数据。
4 开发工具的选择及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选用SQL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考虑到操作的便利性,学生测评部分用B/S模式实现,其他处理均在C/S模式中处理,而且严格定义用户访问权限,根据需求,生成各种统计表。
4.1 课程代码的设置与维护
对所有开设的课程,都要预先设置课程代码,按开放本、开放专、大专和五年制分别进行设置。为使课程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可对各专业的课程集中收集后在EXCEL表中处理,再转入到数据库中。
4.2 班级开课表处理,主要有各系负责维护
第一步:各班级开设课程设置,对每个班级,在课程代码中选择当前学期开设的课程。第二步:为第每个班、每门课程选择任课教师,并输入上课时间等其他相关信息。第三步:每学期考试成绩的录入,主要是每个班级每门课程的考试人数、均分和合格率。
4.3 统考课程参考成绩
对需要考核的课程,录入参考成绩,供各班级对应课程进行成绩比较使用。
4.4 学生测评处理
每次测评先定义本次测评的有关信息,包括测评时间、测评项目描述信息,每次测评最多可定义8个项目,每个项目可以有不同分值。
学员在网上进入测评时先进行登录,系统生成测评表,自动取出当前测评学期的课程和任课教师,由学员为每门课程的各个项目进行评分,结果记入数据库测评表中。
4.5 测评汇总及报表
对学生测评数据,按班级课程进行汇总处理,分别去掉10%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到各门课程测评的各项目平均分,并统计参加测评人数。根据测评汇总数据可生成每个班级的测评情况表、每位教师的测评情况表,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5 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处理
5.1 任课教师的处理
在《内部办公管理系统》中,校内教师和兼职教师因信息结构不同,被分别存放在两张表内。而在本系统中为处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一致性,需从一张表中取数,故用视图进行处理:
5.2 课程和教师的选择处理
因学校开设专业多,在各班级开课时如何快速地选择课程和教师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系统采用给每门课程和每个教师设置拼音输入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输入拼音首字母对被选择对象进行过滤,达到了快速选择的效果。
5.3 学生测评数据的汇总处理
根据用户需求,对学生测评数据,要求去掉10%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按班级进行汇总。
6 结语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应用为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高效、实用的平台。系统在设计时力求做到运行稳定可靠,用户操作方便,并充分考虑到可扩充性,除完成考试成绩分析和学生测评汇总分析两大目标以外,将通过该系统直接查询教师课表和班级课表,为学校各有关部门进行教学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现代化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评价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在于准确、及时地掌握教学质量信息, 为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做出合乎科学规律的分析和决策。
关键词:设计,评价,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婷.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发展述评.2007.
[2]张凤龙, 张志军.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概念界定[J].中国远程教育, 2002.
【设计评价】推荐阅读:
评价模式设计05-23
学习评价设计07-27
评价指标设计09-20
设计和评价12-04
学科网站的评价设计10-16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06-07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09-20
设计简历的自我评价10-09
荷叶母亲教学评价设计10-20
平面设计专业自我评价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