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木建筑

2024-08-06

徽派木建筑(共6篇)

徽派木建筑 篇1

1 框锯的起源与发展

1.1 框锯的出现背景

从新石器时代的打磨工具到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工具再到铁器时代的铁制工具,工具的发展成了人类不断进步和文明的标志。铁器时代刀锯制作已相当成熟,人们不断对钢铁的锻造技术进行探索,这也为框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框锯的形态,初现于宋代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据史论记载,框锯真正的出现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末期到隋末唐初,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绝大多数以木作形式的传统民居由此往更细腻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1.2 框锯形态的发展过程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不同,文化各异,建筑类别、风格千差万别。框锯形态的演变是工匠们通过其加工对象的不同,在长期的使用、摸索中逐步改进完善的,是人们对于框锯技艺不断探索的体现,是对民居建筑中各部件的具体实践的结果,最终形成今天的形态。

框锯分别由锯手、锯梁、锯条、锯绳、锯绞(撬)、锯鼻六部分组成。工字型的锯梁是它的主体,锯梁两侧分别为锯条和锯绳,锯条的材料是钢材,上面有整齐密集的锯齿,锯齿由于其大小不同,使用的对象也不尽相同,锯条两端用锯柱固定在框架上,并可用它调整锯条的角度。锯绳上有一个绞片结构,被称为锯绞,该结构是利用杠杆原理来调节锯绳的松紧程度,从而拉紧锯条,这种弹性的调节让框锯使用起来更方便而且不易损坏(见图1)。

锯条的进步是冶铁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钢刃工具的出现,对框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锯条不仅变得更薄而且韧度强度大大增加,并且可以加长锯条用以解割大料。通过多项技术的组合,框锯才得以问世,也正是由于框锯的出现,我国才会有如此辉煌和灿烂的古建形态。

2 框锯对我国传统民居木作的影响

2.1 框锯与木作制材的关系

中国古代木作制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楔对木材进行裂解砍斫,还有一种是用框锯对木材进行锯解。在框锯还没出现之前,裂解砍斫是解木的主要手段,人们利用楔破板、制枋,此时木材处理方法较为简单粗糙,楔解木板的原理就是利用材料本身在自然界中存放后的开裂规律,以及木料本身的纤维薄弱性的特点来进行解木。这种方法对木材的要求较高,解木的过程中浪费大,不确定因素较多。

而框锯出现后,锯解成了木作制材的主要方式,由于木料的加工可以按照人为因素来主导,所以木料加工过程中不仅浪费少,而且提高了木料的利用率,并且能够通过人的主观思想来对木料进行一定的艺术创造,《论语·卫灵公》中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框锯对于木作制材而言就是赋予了木材第二次生命,让其继续在建筑中发光发热。

2.2 框锯对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传统建筑形态从一个简单以庇护为主的栖身所发展到后世具有丰富艺术价值的中国古典建筑形态,这是建筑的蜕变,也是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提高,更加凸显了工具的发明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匠人们卓绝的技艺。

框锯出现后,传统建筑风格由粗犷向细腻转变,此时一根圆木可以通过框锯由大化小,使其成为各式木料,从而物尽其用,建筑的细节也由此体现。如果说框锯是木作的脊梁,那么配合框锯使用的其他工具,如刨子、斧子、凿子、尺子等,这些就共同构成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灵魂。

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体现在建筑结构与装饰艺术这两个方面,传统建筑的结构精巧,榫卯的穿插造型使得建筑不需使用一个钉子和粘合剂就可以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建筑的木作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建筑的细节上,古代人们在木作雕刻技艺上造诣极高,徽派建筑群落最能体现这一传统技艺和历史价值。现今的安徽、江西婺源还保存着大量的古村落古民居。它们内部空间结构精美,木雕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安徽宏村的承志堂为其代表,堂内的梁架多用料硕大,横梁中间微微凸起,民间俗称“冬瓜梁”,内部木雕精美,人物花鸟走兽图案吉祥,寓意丰富,具有故事性,体现了人们对于工具把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工具对于建筑艺术的影响(见图2)。

3 框锯在徽派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旧时的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俗称一府六县。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古村落古民居。这些古村落古民居作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个经典派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雕琢,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徽派民居内外空间形态独特,自成一体,尤其讲究大木作工法和小木作工艺,其工艺之精,工法之巧,是直至今日也能让人为之震撼的艺术作品。在这些民居建筑中无一不体现工具之作用框锯之重要。

3.1 徽派传统民居建筑中框锯的种类

框锯虽然在社会的发展和工匠的使用中不断演变,自唐代以后其基本维持现有的形态,全国各地对于框锯的形态和使用方法极其相似。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虽然框锯已有相对固定的几种基本形态,但具体的尺寸大小并没有统一标准,其尺寸大小首先因工匠个人习惯和自身条件(身高、体形)及加工对象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其次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框锯的大小和锯条的宽度、锯齿的粗细等都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形成了现今框锯的尺度与分类。框锯作为我国民居建筑最基本的木作工具,大体可分为五类(见表1)。

3.2 徽派传统民居建筑中框锯的使用方法与应用

徽派传统木结构民居一般都是由开采后的木料经过各类工具加工成不同木构件,然后将木构件拼接在一起组合而成的建筑。木作结构包括柱、梁、枋、斗栱、檩、椽、榫卯、望板等,而不同种类的框锯则在这些木作结构中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及应用。

3.2.1 解锯在木料剖解中的应用

解锯是框锯的一种,用于剖材解料,特别是制板。由于使用框锯对加工后木料的结果较易控制,由实践可以掌握出材率。《营造法式》记载:“圆径中取方,一百得七十又一。”计算得圆木解成方料时的出材率为63.7%。

大解锯的锯架中间横梁为圆柱形,两柄呈椭圆形,柄端呈月牙状并套有一个铁环,铁环的直径约为100毫米,两柄的铁环链接着锯条,锯条与两柄相垂直(这是与小型框锯最大的区别,同样也是因为两人四手操作所需)。锯的使用者我们通常称之为“解匠”,专业把大原木解开成大板,常常是两个人一组使用。使用时,先把木材固定在三角木马上,再由第三人(或铁件)将木料固定,两人分别将手穿过大解锯铁环并握住锯手,对立而站,相互推拉解锯从而锯解木料(见图3)。

解锯常出现于古徽州村落中规模较大的民居及大小不等的祠堂修建中。祠堂规模宏大在村落的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显示宗族昌盛。如宏村汪氏宗祠,南屏叶氏宗祠——“叙秩堂”,这些祠堂用料粗大厚实,其柱、月梁、平梁等主要木结构,多采用整块长达6至7米、高近1米,厚40至80公分的大木经过解锯剖解并结合其他工具制作而成(见图4)。

3.2.2 框锯在木料加工中的应用

大、中、小框锯外观并无明显差异,三者最大的区别为尺寸不等。且不同尺寸的框锯其所使用的锯条粗细、锯齿疏密程度也不相同。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各类型框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价值。

大框锯用于解木,其锯条宽三寸左右,锯条长二尺八以上,锯架尺度与锯条长度一致,常用两个锯绞,拧旋方向相反。使用时可两人操作也可单人操作,通过上下来回推拉使力(见图5)。古徽州民居建筑以木柱、梁承重,南屏叙秩堂柱、梁、枋应用大框锯和凿子制作榫卯使柱与梁,以及每架梁之间相互连接稳定、牢固(见图6)。

中框锯用于断木,将剖解好的板材锯成适合建筑使用的各类木构件,如檩条、椽条等。其操作方法是将木料固定于工作凳上,右脚踩住木料,左手置于木料上,右手握住框锯,采用先拉后推的方式,轻柔地拉锯。当锯出垂直面的锯口时,深入锯口有节奏的进行锯割,直至木料断裂(见图7)。

小框锯主要用于制榫。榫卯是我国传统民居木作结构的精髓。榫卯结构按构合作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面”、“边”结构,如燕尾榫、穿带榫等;“点”结构,如格肩榫、双榫等,以及三种构件的组合结构,如抱肩榫、长短榫等。这类结构榫都可以通过小框锯锯割而成。

中、小框锯在古徽州民居建筑中使用最为频繁,其手段、手法更多样。虽然在外观、尺寸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在营建过程中根据加工对象常常相互交替变化使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将中框锯较宽的锯条替换为1公分左右的细窄锯条,其锯齿由粗变细变密,在加工月梁、雀替、斗栱、家具等较大的或带有弧形部件时,可以灵活自如操作(见图8、图9)。同时,将小框锯的锯条变宽锯齿变粗,同样可以断解较厚、较宽的卷棚、门板、檩、椽等。这些方法在婺源理坑小姐楼、谦福堂的营建和修缮中得以充分体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小姐楼天井残存与修复的挂落与二楼美人靠中不仅可以看到其工艺之精湛,线条之优美,计算之精准,雕刻之精细,充分显现各种框锯(包括其他工具)的应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挂落用中框锯将木板分层破解成条,再用小框锯制作插肩榫、抱肩榫后组合而成(见图10)。美人靠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又叫鹅颈椅。其弯曲的靠背(栏杆)垂直高90厘米,宽3.5厘米,厚2.5厘米。首先选尺寸必须大于实际尺寸的木板,而宽度必须考虑弯曲的半径大小。用中框锯细窄锯条按木板上的画线(墨线)锯解出大致样式,然后用小框锯加钢丝框锯修整外形,最后打磨完成(见图11)。

同样谦福堂内部空间各部位的建造与现行的修缮中,大、中、小框锯根据不同部位制成多种榫卯结构进行修补。如将柱下部腐朽部分锯掉,用中框锯将新旧木柱锯解成龙凤榫(民间叫巴掌榫),而修缮较细方柱时,为使其牢固多采用小框锯锯解成燕尾榫进行修补(见图12、图13)。梁的更换相应复杂许多,首先用解锯和大框锯将原木制作成带弧形的“冬瓜梁”,两头制榫穿插于两柱之间,为了坚固常在梁下与柱间加雀替,同时起到装饰之作用。雀替用小框锯或钢丝框锯制成(见图14)。谦福堂内部其他部位:斜撑、墙板、楼板、线脚、门、窗等的修缮视具体情况、部位采取不同的框锯并结合其他工具进行完善(见图15)。

3.2.3 钢丝框锯在木料曲线锯割中的应用

钢丝框锯又名弓锯,它是由竹条弯成弓形,两端绷装钢丝而成,钢丝上有细密的锯齿形飞棱,利用飞棱的锐刃来锯割木料。钢丝框锯的也有大小之分,尺寸从200毫米到750毫米不等,半径约为50毫米。钢丝框锯常用于锯割复杂的曲线和开孔。在锯割复杂曲线造型木料时,先用墨斗(笔)在木料上画出曲线形态,手握钢丝框锯一端,将框锯与木料呈垂直放置,上下拉动框锯,在木料上开口,后顺着曲线造型锯割木料,从而得到想要的木料形态(见图16)。它在古徽州民居建筑中主要用于特殊及有弧形部位的加工,如美人靠,叉手、雀替等。

古徽州民居建筑均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体,框锯根据其加工对象各有所需,相互间又互为补充,在房屋整体建造中框锯从大木作工法到小木作工艺,几乎涵盖建筑内外各个部位(件)。由于现代居住空间中,木质建筑不作为主要的建筑形态,同时,大量的手工艺被机器所代替,导致使用木工工具的匠人越来越少,特别是解锯已几乎消失。现今的徽州工匠主要以修缮老旧民居、新建仿古建筑为主。纵观整个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中无处不有框锯的影子,它们在古徽州民居建筑中和当今的古民居修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 结语

框锯从出现到发展是人们经验的不断累积,也是对于技术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框锯对于传统民居木作影响巨大,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民居的形态,让其由粗旷走向细腻;还增加了传统民居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形态;并且为现代人们对于古代民居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印记。如今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框锯对于木作的意义已经被我们忽略淡忘,因此我们应更加了解民居与工具、工匠、工艺之间的关系,让丰富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浈.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白云翔.试论中国古代的锯[J].考古与文物,1986(3-4).

[3]杨宽.中国古代冶铁炼钢技术发展简[M]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4]荆三林.中国生产工具发达简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5.

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之美 篇2

在安徽南部,有一方钟灵毓秀,美丽富饶的宝地—徽州,徽州地区多丘陵山地,原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历史悠久,孕育着古徽州人无穷的智慧,创造出灿烂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而徽州地处于中原地区,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原汉文明的文化。徽州文化是一个庞大、完整、复杂的文化体系,包括徽商、徽剧、徽雕、徽墨、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派篆刻、和徽派盆景等等,它以徽州为中心向四周临近的江、浙、闽、赣、湘、鄂、广等地传播、发展,加强和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使得徽州文化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作为徽州文化特色之一的徽派建筑(图1)更是独具匠心,别有一番风味。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包括传统徽派古建筑和现代仿古的徽派建筑。徽派建筑规模宏伟、布局协调、风格清幽雅致,徽派建筑元素天井明敞透亮,马头墙高峻腾飞、错落有致,斗拱昂然挺立、逐层跳出,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技艺精湛、生机盎然……共同构成了自然古朴、隐蔽典雅的徽派建筑。徽派建筑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是徽州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建筑精髓,尤其在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达,徽派建筑在建筑工艺、内部装饰以及外观造型都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山墙所采用的形式,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因其形状像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图2) 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面及屋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收顶,轮廓呈阶梯状,脊檐的长短随取决于房屋的进深,有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之分,通常三叠、四叠更常见,较大的民居,因为前后有厅堂,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砖墙墙面以白垩粉刷,墙头盖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黛瓦,明朗而雅素。马头墙的“座头”(“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三大类。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仕途”的理想追求。

三、马头墙的功能美

徽州多山多树,在建筑中多采用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最大优点是承重与围护构件分离,使适宜建筑功能的多样化,但是这种建筑结构最大的缺点是防火性能差,在徽州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容易顺房蔓延,往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导致整排甚至整个村落的房屋都在劫难逃。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势蔓延的作用,故“封火墙”一名由此产生。

马头墙用来分割住宅空间,是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点,马头墙是居室与居室之间的分界,使不同的居户都能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互不干扰,和睦相处。马头墙体积高大,遮盖面广,因此夏天可以遮挡炎炎烈日,冬天可以抵御凛冽寒风,在寒暑交替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此外,徽派建筑的砖木结构在屋顶边上的处理比较难,因此使用马头墙来盖砖墙瓦顶较为实用,马头墙作为建筑构件具有特有的坚固性、稳定性、支撑性,它的审美价值亦是建立在这种实用功能价值基础之上的。

四、马头墙的装饰美

马头墙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很强的装饰功能。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本身是不动的。徽派民居,高大封闭的墙体,它高耸着,挺立着,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驰空绝尘的动态美感,登高俯视徽州民居,你可发现,墙顶上的马头造型,仿佛带领着墙壁向前奔腾,墙壁又似马的身躯,也随着马头而飞腾。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成语,就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喜爱。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象征着徽州整个宗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马头墙线条流畅,简洁大方,形式多样,其基本结构线条一般呈“一”字形,许许多多的“一”组合在一起,时橫时纵,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组成变化多样的格局,装饰着恬静的徽州民居。

五、马头墙的色彩美

马头墙的色彩基调是白墙黑瓦,墙头呈黛青色,黑白辉映,对比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马头墙的墙体用白垩粉刷而成,表面光泽亮白,呈现出特有的虚空美,在特定时空下,徽州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一起向墙壁上投射,便可绘出无数美丽的图画来。即使有一些古老的建筑经过岁月的侵蚀,墙面早已斑斑驳驳,但远远望去,如同一幅清秀典雅的水墨画,增添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马头墙的色调简洁而不简单,与建筑内外环境协调统一,室外色彩语言有高大的牌楼、清幽的小巷,点缀室内色系有怀古的门窗、优雅的木刻楹联,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隐蔽典雅的整体视觉形象。

六、马头墙的乾元美

由于马头墙基本结构线条大多呈“一”字形,是许许多多的“一”组合在一起,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中的八卦形画图的基本形态有符号“__”和“--”组成。以“__”为阳,象征苍天,阳刚、自强不息;以“--”为阴,象征大地,阴柔、厚德万物。《乾》卦 (图3) 为六个“__”。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所以“__”是《乾》的基元,乾为马首,寓意良马,良马之美与《乾》的基元的“__”相互联系着,所以具有良马的表像的马头墙也必然与“__”产生一定的关系,马头墙一道道“__”的结构线条正是乾元美的形象显现,但比起《乾》卦的基元,它更富于装饰美和动态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内涵。

结语:

徽派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徽州人民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弘扬徽派建筑工艺,保持地域特有建筑风格,是我们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徽派建筑风格,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精髓更是我们义无反顾的义务!

参考文献

[1]王明居, 王木林.徽派建筑艺术[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09.

[2]方根宝.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的作用与演变[J].黄山学院报, 2008年10月第10卷第5期.

[3]张云海.徽州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完美体现[J].工程与建设, 2010年第24卷第1期.

[4]赵飞.徽派建筑的色彩研究及其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J].科数文汇, 2010.02上旬刊.

瑶里古镇民居徽派建筑元素浅析 篇3

1 瑶里民居外观徽派元素分析

进入瑶里古镇, 首先映入眼帘的瑶里民居是黑白相融的高墙, 翘角的马头, 错落有致的墙线, 典雅大方的色彩.而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又与建筑物融为一体, 看那房屋精美如诗, 充分体现了瑶里民居的外观整体性。

“马头墙”是那封闭高墙上最突出的部分 (见图1) 。“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在相邻的建筑发生火灾等情况下, 高高的马头墙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马头墙”充分考虑了古村落聚族而居, 民居建筑密度较大, 一旦发生火灾而殃及邻里的现实, 可见设计巧妙无比。难怪当今将古代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比作现代电脑术语"防火墙"的鼻祖。

马头墙中的“马”, 就是“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天马行空”等等, 中华民族用来表示吉祥的象征, 所以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正寓意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的渴望与追求。

远眺瑶里的民居, 依山傍水, 青山绿水环抱, 高高突起的马头墙在黑瓦的点缀下与亭台楼阁和周边的山水交相辉映, 组成了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绚丽风景画。粉白的墙体、青色瓦片、加上砖木石雕、层楼叠院以及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的和谐有机组合, 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瑶里的美, 是一种生态美, 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生息与共、浑然一体的自然美。, 更是建筑、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的美 (见图2) 。

2 瑶里民居装饰———三雕的徽派元素分析

徽州三雕”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 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 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 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徽州三雕显示了这些徽商的经济实力, 以及为光宗耀祖、炫跃乡里而大兴土木, 如建豪宅、修祠堂、竖牌坊、造园林的非凡的想象力。这些建筑也给徽州的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瑶里的民居带有浓厚的徽商豪宅特点, 其布局合理、协调, 风格独特、清新典雅, 尤其是装饰三雕, 从入口门罩和八字墙上的砖雕, 到登堂入室后, 梁架隔扇栏杆上的木雕、彩绘, 以及台阶、柱础的石雕, 工艺精湛, 栩栩如生, 更具有纯正天然的乡土气息 (见图3) 。

3 瑶里民居“天井”徽派元素分析

瑶里民居属徽派建筑流派, 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瑶里的地质环境和地理特征, 是风水意愿和地域美学的完美结合。瑶里民居采用常规的坐北朝南向, 有利于通风、防潮;采用倚山面水布局, 更体现了风水意愿。民居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 中间为厅堂, 两侧则为室, 厅堂前方称“天井”。“天井”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天井”是美丽的环境景观, 可丰富空间, 使建筑的空间更具灵气、更显活泼。天井是气口, 作用在于聚财、养气。也符合古代“四水归堂”的风水观念。具有明显的园林特色及生态化特色。

(2) “天井”具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作用。徽派建筑少窗, 天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徽州, 天井是取光、取景、排水的地方。有人说窗户是一个建筑的眼睛, 而对于很少有窗户的徽派建筑来说, 天井才是他们观察外界的眼睛。徽派建筑文化受到了古典生态观中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 体现了古代人们朴素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观念, 也体现了对自然的顺从和适应, 它们以最直接的方式与自然接触。现代高层办公楼、豪华商业楼以及四合院风格的建筑群落以天井作为设计手段的现象也为常见, 在这些建筑中设天井, 并不是浪费空间, 而是将共享空间、休息空间、交通空间与环境景观及视觉趣味中心的结合, 是一种有利的设计手法。

(3) “天井”还具有防火隔离的功能。“天井”将前后堂房屋分隔开来, 即使某一个单元失火, 在“天井”的隔离下不至于殃及全宅。同时“天井”内的聚水池可以用于养鱼观赏 (见图4) 。

4 结束语

瑶里古镇徽派建筑融合了马头墙、三雕及天井元素, 彰显了徽派建筑巧妙的构思设计, 精堪的建筑工艺, 以及融美观和实用于一体, 自然及人于一体的完美结合, 同时徽派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堪称中国以至世界建筑史旗帜。徽派建筑设计理念对现在建筑设计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对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 篇4

1 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或儒教。从儒学传统的历史来看,确认、强化个体道德意志选择的自主、自由,是贯穿其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在儒家人伦秩序的笼罩中,义务是第一次序的概念,人的权利意识则始终被压缩、消解在义务观念之下。随着人的权利意识的压缩与消解,自由的范围也就无从确认,儒家思想是为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2 徽派民居建筑文化的成因

2.1 历史背景

徽州古称新安,范围在以黄山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区内是“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自秦建制两千多年以来,悠久的历史沉淀,生活的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民居建筑总计有7000多幢。徽派民居建筑,形式多样,总计约15种之多。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虽然山奇水秀,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但土地有限,人们生活困难。因此,生活逼得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边去发展。致富后的徽州商人,为光宗耀祖,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修堂建宅,造园架桥,建造了大量这一时期无论是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与无伦比的徽派民居建筑。

2.2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很大,徽派民居建筑就体现着极为严格的儒家等级理念,尊卑有异、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道德观念体现的十分明显。徽派民居建筑,由于地跨江淮的特殊地理位置,又处于南北方两大建筑风格的交融地带,受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建安文化、桐城文化等多种优秀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徽派民居建筑中,儒家思想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尊卑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观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徽州商人自幼受教于儒,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把儒家思想引入商道,利用儒学中“治人”、“治事”以至“治国”的道理或知识,来经营他们的商业。“以儒意以通积著之理”[1]“不数年赀大起”。[2]他们的这种文化修养不仅体现在其商业行为中而且也融于徽派民居建筑之中,徽派民居建筑之所以能独成一体,独具特色是与徽州人尊儒重道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严格按照规定的等级建楼扩院。这是徽派民居建筑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和依据。

3 徽派民居建筑的儒家文化特色

3.1 徽派民居建筑文化的启示

徽派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民居建筑中蕴含的文化意味,主要体现在对古代美学的运用上,建筑依山傍水、顺应自然、浑朴简约、富于变化、精雕细刻、造型独特等特点,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图1)。徽派民居建筑多为两层高的合院式建筑,住宅空间狭窄,天井的设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井设计旨在让宅内的人能与天有所接触,“长幼有序、天人合一”是中国大部分民居的建筑观,特别是在布局、结构及规模等方面都体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和宇宙观。徽派民居建筑文化启示我们要将地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来进行现代建筑设计,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现代建筑设计内涵,并能够充分展现徽州地域文化特征。

3.2 对称布局的徽派民居建筑文化

徽派民居建筑的对称美反映出徽州人中庸的人生观,而居室的结构对称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礼制。徽派民居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西递和棠樾为最具代表性的既蕴含中庸文化特色又富有礼教道德文化内涵的徽派民居,其建筑外观的整体大块白色和精制典雅的黑色大门与灰色门罩多层门楼上的砖雕、窗雕的结合,形成了黑白灰的强调对比。同时室内装饰,也饱含诗情画意,自然大方而又不失古朴典雅,呈现着民间建筑少有的厚重和大气,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徽州人笃守古制、推崇儒学的思想。徽派民居建筑深受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这种思想反映在村落选址中就是选择群山环抱的地方,反映在建筑物中就是徽派民居建筑“四水归堂”式的私家庭院(图2)。

3.3 徽派民居建筑的雕饰文化

徽派民居建筑的雕饰体现着儒家伦理观念,雕饰作为徽州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木雕、石雕、砖雕最为出名(图3)。这些雕刻虽然封建伦理观念较为浓重,却极具文化研究价值。徽商是儒家思想坚定的传播者,他们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传统,他们用雕饰的手法来传播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西递和宏村的明清徽派民居建筑雕饰,也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载入史册。

4 结束语

徽派民居建筑在徽州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提起徽州,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等徽派民居的建筑符号。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现代建筑与古建筑之间由于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但是,不论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改变,时代如何向前发展,我们永远也割裂不了与历史传统的关系,始终处于历史和现实的交织中,始终是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统一体。[3]通过研究儒家思想对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了解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找到儒家思想是徽派民居建筑的思想源头;探索徽派建筑文化的精髓,以便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徽派建筑文化,为设计出更符合徽州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建筑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寄园寄所寄卷十二,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海朋,王廷元.潭渡黄氏族谱卷九,明清徽商资料选编[G].合肥:黄山书社,1985.

徽派木建筑 篇5

一、植物题材

我国以植物为题材的装饰纹样历史悠久, 如六朝的莲花, 唐朝的牡丹, 元代的松、竹、梅, 明代的串枝莲等等, 深受广大文人墨客及寻常百姓的喜爱。别名芙蕖或“君子花”的莲花在佛教中有“出五浊世而无所染着”之称, 佛教中的莲花有化生之意, 亦同民间“莲生贵子”的吉祥含义相符, 是彩画中最常见的花卉图案之一。牡丹也是上五彩中常见的花卉, 牡丹本身就是“富贵的意思”主要饰于擦替、梁头和柱头。牡丹的花瓣比莲花增加了许多, 立体感也更加强烈。

松、竹、梅装饰同样是受儒家“比德”审美意识影响的结果。松代表着是坚强不屈, 它孤独, 正直, 朴素, 不怕严寒。象征着坚贞, 也可代表万古长青, 长寿。竹, 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 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 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梅花的象征着高洁、傲骨之风, 不畏严寒、坚强。梅花以它的坚贞不渝、高洁、谦虚的品格被徽州人所深爱。

二、动物题材

在徽州彩画中, 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动物题材, 蝙蝠、鹤、喜鹊、雄鸡、鱼、龙、凤、象等吉祥物随处可寻。其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 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狮子意味着“四时如意”或“事事如意”。狮子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吉祥神兽, 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代表英勇、王权和保护力, 象征地位、尊严、吉祥、平安。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 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 有着健康长寿之寓意。

徽州彩画善用谐音来表达人们内心对美好未来的祈求, 在读音上, “蝙蝠”的“蝠”通“福”, “鹿”通“禄”。所以徽州人民常采用“蝙蝠”“鹿”等装饰图案, 来表达对“福”“禄”“寿”“喜”的追求。

三、历史故事的题材

徽州彩画的历史题材往往来自以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 如“渊明采菊”“三英战吕布”“卧冰求鲤”“东坡玩砚”“庄周梦蝶”等。这些彩画色彩淡雅, 趣味高雅, 充分反映了文人审美趣味对民间装饰艺术的影响, 同时也是儒商文化素养充的分展现, 不仅如此, 类似“庄周梦蝶”等题材的历史故事画也体现出徽州人崇尚年轻“有为”的同时, 也期许着晚年的自由超脱、悠然自得。

四、神话传说的题材

徽州人通常用神话传说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如“八仙过海”和八仙手中所持宝物的“暗八仙”“老君练丹”“麒麟送子”“天宫赐子”“观音送子”等题材, 反映他们对福、禄、寿、和气生财、吉祥如意生命的真情向往和对吉祥幸福的执著追求, 这和儒家强调中和之美是一致的。

五、风景题材

“山绕清溪水绕城, 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 家家灯火读书声”。这便是诗人对徽州风景的描述。徽州风景题材的彩画不仅是对徽韵的描绘, 更是对自然的追求, 对和谐统一的期盼。

徽州彩画风景题材主要表现在山水画, 表现内容主要是家乡的山水美景。在徽州彩画中我们可以找出弘仁、汪之瑞散淡萧疏, 荒寒迷远的境界, 清高孤傲, 简逸古拙。这也充分反映了文人雅士的审美趣味及其对民间装饰艺术的影响。在风景画色彩使用上, 徽州木板彩画秉持淡雅格调, 多以黑白、淡雅为基本特征, 折射出道家所推崇的“见素抱朴”思想。这也体现出徽州人重“儒”崇“道”, 反映出明清时期徽州文化的丰富多样。

六、各式锦纹纹样题材及其他

“卍”字纹:中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 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 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 强调佛的功德无量,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 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其中, “万字”是世界流行最广泛的, 代表吉祥美好的符号。

盘长:原为佛教法器之一盘长, 又称吉祥结。是因为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 没有开头和结尾, 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 含有长久永恒之意。佛教中用此字象征庄严吉祥, 常用此字装饰在佛的胸前, 表示威力强大。装饰在徽派建筑上, 象征心物合一、无始无终、永恒不灭的最高境界, 代表着大道的吉祥, 因此受到人们极度重视。

方胜:方胜是汉族传统寓意纹样。两个菱形压角相叠, 组成的图案或纹样。胜原为古代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 明清以来已成为吉祥图案中常见的纹饰之一。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 篇6

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 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 灵活多变;在空间结构上, 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 以马头墙、小青瓦, 白粉壁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 融合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 显得富丽堂皇。

1 徽派建筑的特点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 依山傍水, 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 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例如黟县的宏村, 就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 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 有的中间高两头低, 微见屋脊坡顶, 半掩半映, 半藏半露, 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 两端跌落数阶, 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 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 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 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徽州古民居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 平面有口、凹、H、日等几种类型。两层多进, 各进皆开天井, 充分发辉通风、透光、排水作用。人们坐在室内, 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经过开井的“二次折光”, 比较柔和, 给人以静谧之感。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 俗称“四水归堂”, 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民居楼极为开阔, 俗称“跑马楼”。天井周沿还设有雕刻精美感的栏杆和“美人靠”。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 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民居前后或侧旁, 设有庭院和小花园, 置石桌石凳, 掘水井鱼池, 植花卉果木, 甚至叠果木, 甚至叠假山、造流泉、饰漏窗, 交夫和自然谐和一体。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 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 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 在斗拱飞檐、窗棂 (木鬲) 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 精雕细缕。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 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 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 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题村广泛, 内容丰富, 雕刻精美, 活生生一部明清风情长卷, 赋予原本呆滞、单调的静体以生命, 使之跃跃欲动, 栩栩如生。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 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 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 故民间俗称“冬瓜梁”。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 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为硕大, 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不梭形。梁托、瓜抓、叉手、霸拳、雀替 (明代为丁头拱) 、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 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铜油, 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 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2 徽州三雕

2.1 砖雕

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 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 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 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 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明代砖雕的风格过趋粗扩、推拙而朴素;明末清初, 由于富商们对豪华生活的追求, 因此清代砖雕的风格渐趋细腻繁复, 注重情节和构图, 透雕层次加深。在见方尺余, 厚不及寸的砖坯上雕出情节复杂, 多层楼空的画面, 从近景到远景, 前后透视, 层次分明, 最多约有9个层面, 令人产生精妙无比的美感。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清的青砖为材料, 先细磨成坯, 在上面勾勒出画面的部位, 凿出物象的深浅, 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 然后再根据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精心刻划, 局部“出细”, 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一凸现出来。砖雕在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古老民居、饲堂、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 虽经岁月的磨砺, 风雨的剥蚀, 它们依然是玲玲剔透, 耐人寻味。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 见方仅尺的砖面上, 雕刻着头戴金盔, 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 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 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2.2 石雕

石雕在徽州城乡布很广, 类别亦多, 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 属浮雕与圆雕艺术, 享誉甚高。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 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 主要是

!!!!!!!!!!!!!!!!!!!!!!!!!!!!!!!!!!!!!!!!!!!!!!!!

3.5 抹面修整

因不采用真空吸水工艺, 下一步即着手抹面修整, 这是提高平整度的关键工序, 可起到提浆、压实、抹平作用。抹光机抹面后两人配合用铝合金尺进行拉据式搓刮, 将砂浆棱消除, 随后用三米直尺检查。

3.6 压纹

压纹具有向下挤压致密的作用, 能增强路面耐磨性。压纹要掌握时机, 压早了带浆严重, 压晚了纹路不深, 以砼表面不浮浆用手指压有轻微硬感为宜。

3.7 修面

压纹后, 砼表面局部会形成一些浮浆棱 (尤其是坍落度较大处) 形成“毛刺”现象。因此在压纹完成10-12小时左右用平锹或水平刮尺沿横向刮下将突出部分刮掉。

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 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在雕刻风格上, 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 圆雕整合趋势明显, 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 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2.3木雕

木雕主要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 遍及城乡, 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 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 几乎是无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 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 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 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 雕风拙朴粗扩, 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明中叶以后, 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 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 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 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例如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宏村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木雕精品, 每每令人惊叹不已。

3徽派建筑装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建筑装饰的时空相位上无法摆脱“环境”的限定, 环境决定建筑的艺术尺度, 而建筑又规范着装饰的内容和语言。装饰的存在应与建筑整体和环境相适合, 装饰的设计需要加入空间、环境的因素。

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的运用无疑会使建筑更添魅力。宏村的建筑依山傍水而聚, 水样的灵性使它的美极为入画, 溪流紧贴着老宅的外墙流过, 把建筑同自然串联为一体。更令人感到惊叹的是, 几百年前的建造者先建水系, 后依水系建村的前瞻设计, 利用山势的坡度造成落差, 巧妙地利用水的流向修成水道 (古称水圳) , 水圳九曲十弯, 绕经村前的每户人家至中心的人工池塘--月沼 (半月湖) , 再流经村南的几户人家注入最南端的大型人工湖--南湖, 最终用于灌溉农田。落差使水能一直处于飞溅的状态, 使村里人在家中便有仰观山色, 俯听泉声之乐。据考察, 村落的布局按风水理论规划成“卧牛型”, 村前的雷岗山是“牛头”, 村口两棵参天古树即为“牛角”, 月沼和南湖是“牛胃”, 蜿蜒近千米的水圳则像“牛肠”, 而通向村中的四座石桥似卧牛的蹄。完整的水系丰富了建筑景观, 这样自然而又抽象的构思真可谓是人与自然共同的杰作。黄昏时分, 如果驻足开阔的月沼湖畔, 可见半月形的湖面水平如镜, 周围曲线形环绕着的古建与湖水中的倒影浑然相连, 夕阳倾射, 粼光尽染, 几只白鸭悠然嬉戏, 划开湖中的平面, 搅起道道涟漪, 使水边真实建构的古典与唯美, 与水面虚幻、扭曲的建筑碎片相映成趣, 成为一处“虽由人作、犹如天开”的佳境, 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4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因素

形式因素包括造型、色彩、空间、体积、材料、肌理等要素, 徽州的历史悠久且文风日盛, 建筑及装饰雕刻艺术风格深受文人派的影响, 题材丰富, 具有浓郁的书卷气, 手法写实、繁缛、细腻, 如徽州木雕装饰大都构图缜密, 一般以多层次的中心对称式和不封闭的连续纹样构成。很多门扇和窗栏棂花出于透光的需要, 在结构章法上均采用一定的程式, 即“众星拱月”的中心对称构图。中间设一块任意形, 上面雕有神话或历史戏文故事, 由于受画面尺寸、形状的限制, 人物造型需要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动态拙朴、神态诙谐, 具有浓重的装饰味道。四周遍布几何形窗格与花叶枝蔓结合的图案, 虚实相间, 疏密参差, 使窗格的静态与花枝的动态巧妙结合, 于灵动中见逸气。其画面造型虽繁杂却有一定的程式规范, 显得秩序井然, 毫无呆板之感,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间雕刻匠师的审美品格。

徽派建筑艺术文化历史悠久,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之所以能成“派”, 是因为它整体所形成的地域风格及其庞杂的大系统。其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 是多种审美文化的交融。徽州因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自古以来为外籍官员、文人和世家大族视为乱世避难、治世隐居的理想栖息地, 从而使徽州成为一个移民程度极高的区域。外族的不断迁入, 必然带进各地的审美文化和工艺技术, 融入徽州各种艺术设计之中。其次, 吸纳、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因素, 也包含了当代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 (包括工程技术等) 等多学科的内容。另外, 徽派艺术文化包容性特征也与历史地理的演化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徽州文化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崛起而成为一门与敦煌学、藏学鼎足而三的新兴学科--徽学。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徽派图形艺术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使其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徽派建筑装饰艺术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 它浓缩着中国几百年的形式美和意蕴美。徽派建筑装饰艺术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处处可见、物物皆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独创性、延续性、包容性等特征。在对传统装饰艺术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的今天, 学习好徽派建筑中装饰艺术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建筑装饰

参考文献

[1]赵鑫珊.建筑是首哲理诗.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2]梁从诫.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合作整合下一篇:烟(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