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热应激的危害(精选7篇)
母猪热应激的危害 篇1
连城县处于亚热带区域,进入夏季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3℃以上,而怀孕母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在14~22℃,哺乳母猪适宜环境温度一般在15~22℃,最适宜温度是18℃。夏季高温季节,由于母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不能通过出汗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母猪热应激现象严重,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出现采食量下降,乳水不足,仔猪生长发育差、成活率低,不发情、难配种、流产、死胎,产弱仔、产仔数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等现象增多,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1母猪热应激的发生及危害
热应激是指在极端高温环境中机体对热环境作出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母猪在环境温度26℃时开始出现热应激;气温30~32℃时,母猪直肠温度开始上升;气温35℃时猪不能长期耐受;气温40℃时猪出现中暑,母猪直肠温度升高至41℃,出现虚脱,全身发红,甚至死亡。
1.1采食量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25℃,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来降低体内产热量;气温在25℃以上时,气温每升高1℃,日均采食量下降200 g。热应激对哺乳母猪的影响,是长期采食量下降,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泌乳量下降,哺乳仔猪发育不良,母猪体重掉膘严重,产后发情延迟,排卵数减少,导致繁殖力下降。
1.2严重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高温不利于卵子与精子的受精及受精卵的着床和固植,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气温达到32℃时进行配种,大约有20%的猪不孕;高温使配种后8 d内的胚胎存活数显著减少,20 d以内造成着床期胚胎死亡;当母猪怀孕最后2周热应激时,导致胎儿死亡率增加。高温使母猪不发情,难配种受孕,母猪泌乳期失重过大,断乳后发情延迟,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升高。另外,热应激还会使母猪性机能和卵巢功能减退,持续的热应激还会诱发卵巢囊肿,从而导致发情紊乱而不受孕。
1.3母猪体质下降,泌乳能力减弱热应激使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时,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造成泌乳母猪体重下降,泌乳量下降,体质差。重胎母猪热应激,导致采食量下降,性情烦躁,甚至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出现流产、弱仔多,死胎(白仔)增多,导致供应胎儿的营养不足,胎儿发育不良、死亡。最终出现流产、产力不足,产程延长,胎衣不下。产后由于母猪抗病力下降,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量下降等综合征。强烈的热应激还会造成重胎母猪中暑死亡。
1.4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乳水稀薄,乳水不足,乳水质量下降。仔猪营养不足则导致仔猪生长发育不良、黄白痢增多,仔猪断乳重偏低,死亡率、淘汰率升高。
2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应对措施
2.1引种时选择抗热应激能力强的种猪不同品种和品系种猪对热应激的耐受能力不同。随着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发展,目前引进的多为大型瘦肉型种猪,这些猪抗热应激能力差。目前是重视母猪生产性能的选育,今后可考虑导入本地品种“血液”,提高瘦肉型种猪的抗热应激能力,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2.2保证充足饮水母猪每天的饮水量为12~40 L。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充足的饮水,可增加母猪尿量,通过排尿带走体内热量。饮水量增加可带动采食量增加,饮水量与采食量比为3:1,高温时4~5:1,饮水不足会使母猪口渴难耐,加重热应激。为保证母猪的饮水量,要注意以下3点:(1)母猪饮用清凉水,最好饮用山泉水和深井水,管道深埋地下,不得曝晒。(2)母猪配置2个饮水器,一高一低,流量2 L/min,不可过大或过小,方便母猪饮用。(3)可在喂完料后,在食槽或水槽加满水,供母猪自由饮用。
2.3改善小环境,加强猪舍通风猪舍周围种植阔叶树木,猪舍周围安装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或射入栏内;栏舍适当升高,并安装吊顶隔热;屋顶安装水管网喷淋降温;舍内开启电扇、水帘、冷风机、排气扇等保证猪舍内空气流通,防止舍内高温;适当增加冲栏次数。
2.4直接降低猪体温度关注天气预报,极端高温时可直接用水冲洗猪身。另外,限位栏内饲养的母猪还可用滴水法将水直接滴在母猪头颈部,每分钟20滴,可使颈肩部充分湿润而又不使水滴到地上,能有效降低母猪的体温。滴水时,要注意加强通风,防止湿度过大。
2.5降低饲养密度定位栏、产房饲养密度高时,猪舍内蓄积的热量多,温度高,高温季节应尽量降低舍内的饲养密度,减轻热应激。
2.6优化饲料配方,调整饲喂时间和方式酷热环境下母猪采食量下降,为确保母猪营养需要,必须优化饲料配方,提高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确保粗蛋白达到17.5%~18.5%,日粮消化能达14.421 MJ/kg;可通过增加鱼粉、豆粕比例,添加2%~5%油脂来提高蛋白能量浓度,提高能量摄入。
选择凉爽时间喂猪,饲喂湿拌料。在早上6:00前和晚上7:00后喂猪,避开高温时段喂猪,早餐宜早,晚餐要晚。增加饲喂次数,可在上午10:00、夜间10:00补充再喂2次。采用湿拌料饲喂,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
2.7添加抗应激药物,搭配饲喂青绿饲料高温条件下,母猪呼吸频率加快,泌乳母猪钾和碳酸盐流失过大,氯和钠排出减少,机体p H升高,影响机体的电解质平衡,甚至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可在每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1 000 g、维生素C 250 g、维生素E 25 g等抗应激药物,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乳酸、柠檬酸等,提高母猪抗热应激能力。搭配饲喂青绿饲料来消暑,每天应补充青绿饲料不少于500 g/头,提高食欲。
2.8提早断乳高温环境下,母猪采食量下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必然动用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来满足泌乳需要,导致泌乳期体重失重过大,断乳后母猪发情延迟,下一胎产仔数减少,降低母猪生产性能。仔猪断乳时间可适当提前3~5 d。
3小结
预防和应对母猪热应激是一项系统工作,通过采取源头上选择抗热应激强的品种、完善养殖场所的硬件设施、加强饲养管理、添加抗应激药物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母猪热应激。
母猪热应激的危害 篇2
1 高温对猪的影响
1.1 对采食量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猪为了减少体内产热而减少采食量。从而影响猪只生长发育。
1.2 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高温环境下,消化道的蠕动,胃液、肠液、胰液的分泌,肝糖原生成等受到破坏,胃肠消化酶的作用和杀菌能力减弱,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增加,造成猪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受阻[1]。
1.3对繁殖性能的影响(1)夏季高温会使母猪内分泌紊乱,断奶后发情延迟,排卵数少,难以配种受孕。使母猪卵巢机能和性机能减退,从而使受胎率下降。(2)有研究显示[2],7~9月份的乳猪断奶体重(28日龄)和母猪受胎率均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月份。说明夏季的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乳猪的生长发育,使其断奶体重降低,母猪在高温季节的受胎率显著下降。(3)7~9月份的母猪产仔数显著(P<0.05)低于1~6月份,但高于10~12月份,10~12月份的母猪产仔数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月份,说明高温使夏季的母猪产仔数下降,母猪产仔数极显著降低,受胎母猪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均受到影,表现为10~12月份的产仔数显著降低。(4)7~9月份的气温大部分在30℃以上,公母猪遭受环境高温刺激,对公母猪的繁殖影响重大,主要表现为[3]:(1)公猪的热应激效应主要表现为公猪精液质下降、精子活力降低、死精和畸形精子大量增,导致受胎率降低。(2)母猪主要表现为:热应激使母猪采食量降低→摄取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足→损耗母体补充造乳→泌乳量降低→乳猪生长不良、疾病抵抗力下降、稀泻增加、乳猪成活率降和生长速度慢,断奶体重降低;热应激使母猪采食量降低→损耗母体脂肪、蛋白质造乳→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过大→断乳母猪膘情差和断乳至再配间隔延长→受胎率下降,分娩率下降→次胎产仔头数减少。
2 对策
在现有不做大的基础设施改善情况下,在日常生产管理中,为猪舍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是重要的。
2.1 提供充足并且清凉的饮水
充足并且清凉的饮水,是猪群较多采食饲料及健康的前提。想一切办法避免饮水容器在炎热中午阳光暴晒下。很多猪场金属制饮水器,长期暴露在室外,夏季高温,导致容器中饮用水温度高,猪不得不饮用‘温开水’,很多猪即使干渴也不饮水。使用自动饮水器供水的猪场,要特别注意经常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畅、流速是否足够,对哺乳母猪除饮水器供水外,还必需在每次喂料后在槽中给水,需勤换水,保持饮水清洁。
2.2 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猪的生产性能可得到很大提高,夏季更明显。肥育猪的饲养密度应随体重变化进行调整。随着猪只长大,饲养密度应逐渐降低,中大猪平均1.2~1.5m2/头。妊娠母猪尽可能减少在禁闭栏中的饲养时间,以降低热应激导致的难产。
2.3 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及控制饲料日喂量
高温环境下哺乳母猪料应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4]。可添加2%~5%脂肪、2%优质鱼粉及0.1%~0.2%赖氨酸。母猪产前4周的日采食量应达到2.5~3.2kg,旺乳期应达到6kg以上。对待配母猪实行优饲[5],对断奶母猪或配种前2周的后备母猪实行哺乳料短期优饲,尤其在高温季节,母猪配种前4周,日喂量应保持在1.8~2.0kg,使母猪控制在中等体型。
2.4 添加抗应激添加剂
高温条件下,猪体内的钾和碳酸盐的排出量增加,影响机体的电解质的平衡。高温季节,配合饲料中可长期饲料添加小苏打粉,按照1t料中添加中加1.5kg;在饮水中中按照每吨水500g健康为他,长期添加,提高母猪抗热应激能力。在母猪产仔前1周,母猪可以1d饲喂一包产前康,明显缩短产程,提高仔猪产仔成活率,同时极大程度的减轻母猪产仔应激。
参考文献
[1]余建平.夏季高温对规模化猪场育肥猪的影响及防控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2(4):34-35.
[2]朱相如.减轻热应激效应对规模猪场繁殖成绩的影响[J].畜牧兽医杂志,2004(4):22.
[3]张永泰.减轻高温对泌乳母猪的热应激效应[J].养猪,2002(3):15.
[4]杨云生.夏季母猪热应激综合征的综合控制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9):2.
夏季母猪热应激及应对措施 篇3
1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发生及危害
猪是一种既不耐热又不耐寒的家畜,其汗腺功能退化,且主要分布在足间、鼻盘和面颊等部位,面积很小,因此对高温非常敏感。
1.1 采食量下降
母猪对高温环境作出的反应首先表现为采食量下降,当外界温度超过27℃,母猪采食会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不同阶段猪只对温度的需求不一样,最适温度往往随体重和日龄达的增加而下降。有资料显示,当气温在25℃以上时,气温每升高1℃,平均日采食量下降80~200 g,减少量与猪的品种、体重、饲养密度、饲料类型、饲喂方式、高温程度及环境湿度相关。
1.2 流产、死胎增多,仔猪整齐度降低
高温热应激,会导致母猪采食少,营养不足,体质差,供应胎儿的营养不足,胎儿发育不良、死亡,最终出现流产、死胎、产仔少、弱仔多。高温也不利于卵子的受精和受精卵的运行,从而使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1.3 泌乳力降低
当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时,机体吸收的能量蛋白等营养物质不足,出现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同时会造成泌乳母猪体重损失过快,断奶时体况消瘦。
1.4 体况消瘦,发情推迟或难发情
哺乳期间营养不良,体重损失过大,会使母猪内分泌紊乱,断奶后发情延迟,排卵数少,难以配种受孕。另外热应激还会使母猪卵巢机能和性机能减退,从而使受胎率下降。持续的高温热应激还会诱发母猪卵巢囊肿,导致母猪难发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频发。
1.5 仔猪断奶体重轻,死淘率高
母猪泌乳下降,仔猪哺乳量不足则导致仔猪生长发育不良、肠道疾病多,死亡、淘汰率高,仔猪整齐度下降,断奶体重低。
1.6 子宫炎、乳房炎增多,
高温容易诱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表现为阴门有白色脓性液体排出,母猪乳房有硬块,产乳量降低,乳汁内炎性细胞增多,仔猪腹泻严重。
1.7 中暑死亡
妊娠或哺乳母猪环境温度超过27℃,母猪开始出现热应激,长期超过30℃以上,会导致母猪中暑,极易造成妊娠中后期的母猪中暑死亡。
2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应对措施
加拿大阿尔伯特农业局畜牧处(1992)提出,母猪的最适环境18~20℃[2]。王新谋(2001)提出为16~18℃在适宜温度下,母猪最舒适,采食量正常,泌乳量高,仔猪生长快,发病少,育成率高,母猪泌乳期失重少,发情率受胎率高。
2.1 注重猪舍隔热,减少热辐射、传导等
在修建猪场时,必须高度重视猪舍的保温隔热,尤其是屋顶及墙面。屋顶须采用隔热层吊顶,如用彩钢瓦及板材,其材料厚度必须在15 cm以上。在夏季可通过开启逐流风机、排气扇或门窗打开等方法保证猪舍内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在猪舍屋顶喷淋降温或安装使用无动力风机,对室内空气进行对流降温,也可在猪舍门窗外拉架遮阳网遮阳,减少阳光照射入猪舍内,防止舍内高温。
2.2 降低舍内温度
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带走舍内热量,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的方法,蒸发1kg20℃的水要吸收24 54.3 KJ的热量。对于全封闭式猪舍,通风和蒸发是最主要的降温措施。常用的蒸发降温系统有:风机-湿帘系统、喷雾降温系统,喷淋降温系统和滴水降温系统。
郭宗义等研究报道,相同温度条件下,湿帘风机系统降温与相对湿度关系密切[3]。尤其在西南地区,高温高湿度的环境需要时刻关注猪舍湿度,以期达到最佳环境温度和湿度,保障猪群健康成长。
设计、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应该根据圈舍猪只的饲喂量、大小及密度,科学计算湿帘面积、风机数量,以达到最佳的通风、换气、降温效果。使用时,必须保障圈舍所有门窗关闭。
滴水降温最适宜限位栏内的母猪,将水滴在猪只血管丰富的颈部为宜,滴水器调控每次滴水可以使颈部充分湿润而又不使水滴到地上,这样,降温效果采明显。
对于没有湿帘风机系统的猪场,气温高时对猪舍实施带猪喷淋。温度更高时也可直接用水冲洗猪身。但是,要间歇性操作,以保障猪舍不是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
2.3 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清洁干净的饮水是保障民母猪夏季应激基础条件。水对猪代谢及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饮水不足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加重热应激。成年母猪头日均饮水达到30 L以上,鸭嘴式饮水器流速在2~3 L/min为宜,使用水位控制器猪槽水位夏季最好在3 cm深度为宜,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将水温控制在10~12℃最好,能较好的刺激母猪采食,提高母猪食欲。
2.4 调整饲喂位置
对于妊娠猪,妊娠中后期代谢旺盛,对热应激的抵抗能力更弱,使用湿帘风机的圈舍,将妊娠中后期的猪调整临近湿帘风机的位置,将会使这些猪体感舒适度更加,利于中后期猪只的生长发育。
2.5 调整饲养密度
当饲养密度高时,猪舍内蓄积的热量多,升温快。尤其是有些猪场限位栏设计不太合理,比如,栏位宽度只有55 cm,妊娠后期的猪躺卧时可能身体互相接触,散热不畅,热应激更加严重。这样,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也会减少热应激。
2.6 调整饲喂方式
夏季高温,为了维持母猪采食量,可以调整饲喂方式,将平时饲喂干料的方式,调整为湿拌料,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来增加采食量,降低热应激来的负面影响。
2.7 调整饲料配方
高温环境下母猪采食量下降,为保证母猪营养需要,必须调整饲料配方,合理脂肪、蛋白含量,以提高饲料营养密度,减少因热应激采食量降低导致的营养不足的负面影响。
2.8 调整饲喂时间
炎热季节,猪场应改变猪的饲喂时间,采用早晚饲喂,早餐6∶00以前,晚餐20∶00后。高产哺乳母猪采用自由采食模式。
2.9 添加抗应激药物
高温条件下,猪体内的钾和碳酸盐的排出量增加,影响机体的电解质的平衡。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提高母猪抗热应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伟,李保明等.夏季水冷式猪床的降温效果及其对母猪躺卧行为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1(11):242-243.
[2]杨群,周泉勇等.减少母猪夏季热应激的防控措施.今日畜牧兽医,2007(08):26-28.
母猪热应激的危害 篇4
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而以往人们更关注热应激对母猪采食量、泌乳性能和发情率的影响, 忽视了其对分娩母猪的影响。其实热应激对重胎及分娩前后母猪危害最大。母猪的分娩是在机械、激素、神经、免疫学的多种机制作用下启动的, 分娩对于母猪而言, 是一个高能耗、高风险、高感染、强疼痛的过程, 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在热应激的影响下会导致母猪分娩产程延长、死胎增多、胎衣不下、产后感染机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现就热应激对母猪分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1 热应激对母猪分娩的影响
1.1 母猪食欲下降, 体力不足
在炎热的夏季, 当舍内环境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 一方面采食中枢的兴奋受到抑制, 维持需要的能量降低, 从而导致采食量下降;另一方面温度升高, 机体散热增强, 使皮肤表面血管臌胀、充血, 导致消化道内血流量不足, 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 使消化道充盈, 易导致胃的紧张度升高, 从而抑制采食。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因年龄小、瘦小猪的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率较大, 比年老、肥胖的猪更易散失多余的热量。所以当温度高于舒适区时, 怀孕后期的重胎母猪采食量显著降低, 常常出现产前不吃等问题。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现代母猪由于品种的改良, 长期处于限位栏饲养 (缺乏运动)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长期使用脱霉剂、抗生素等, 导致母猪在分娩时往往没有足够的体力产完所有的仔猪。夏季高温导致母猪产前食欲不振、不吃, 降低了母猪的体能储备, 分娩时体力不足问题更加严重。
1.2 死胎增多, 仔猪活力下降
胚胎在配种后8 d、附植后的11~20 d以及母猪怀孕后期 (100 d以后) 对热非常敏感, 表现为死胎数增加、初生窝重减轻甚至流产。有资料报道, 子宫内生长阻滞 (IUGR) 的新生仔猪的比例在夏季为10.12%, 显著高于秋季的4.83% (P<0.05) , 证明母猪妊娠后期的热应激会严重阻碍胚胎发育。
热应激造成母猪怀孕后期采食量的下降, 会导致胎儿快速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生殖营养、免疫营养的供给不足, 也使初生仔猪活力下降。
分娩时, 母猪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宫缩、努责娩出胎儿, 仔猪也在挣扎往外钻。如果仔猪活力差或者死亡, 将延长分娩时间。例如, 当母猪感染乙脑、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时, 母猪往往需要数小时才产出1头死胎或木乃伊, 有的产程达3~4 d。
1.3呼吸急促, 代谢紊乱
热应激所造成的急促呼吸可引起血液中CO2和H+浓度下降并导致酸碱不平衡, 通常称作呼吸性碱中毒。Odan的研究表明, 呼吸性碱中毒在热应激后30 min内即可发生。在热应激影响下, 母猪分娩时代谢活动加强, 产热增加, 呼吸频率加快, 发生热喘息, 使CO2排出量增加, 血液中CO2存贮量下降, 使得血液中的化学平衡:CO2+H2O葑H2CO3葑H++HCO3-向左移动, H+和HCO3-浓度减小, 从而导致血液呈呼吸性碱中毒。
热应激还会使母猪饮水量增加, 大量排尿会带走体液中的大量钠离子, 同时造成大量钙的丢失, 使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控, 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范石军等报道, 在热期和炎热期, 血清钙、钾、钠和碱储均显著降低、机体代谢紊乱。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钙在肌肉中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 便会引起肌肉疼痛及功能下降。母猪分娩时, 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需要钙离子的参与, 血液中Ca2+下降, 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无力, 引起产程过长。
2 应对措施
在热应激影响下母猪分娩时间延长, 死胎、弱仔增多, 产后炎症增加。为了减少夏季母猪分娩时出现这些问题, 针对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机理, 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1) 把怀孕后期母猪转入通风良好、阴凉干爽的大栏。通过改善环境、降低温度、供应充足干净的饮水来减少热应激。转入大栏后, 母猪活动量增加, 也可提高母猪采食量, 增加肌肉的锻炼, 增强分娩时肌肉的收缩力。
2) 补充西瓜、红薯藤、狼尾草等青绿多汁饲料。
3)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健力源500 g、仔多多500 g、肠生源1 000 g, 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母猪采食量下降微量元素、维生素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仔猪活力下降、死胎增多, 能够提高母猪采食量, 增加胎儿活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母猪便秘。
4) 母猪预产期前一天饲喂中药围产康一瓶, 可增加羊水、提高胎儿活力, 增强母猪分娩时的产力。
5) 母猪产了3~4头仔猪时, 及时给母猪输液, 以纠正代谢紊乱、补充能量、恢复体力, 第一瓶用佐特星30 m L、维生素C 20 m L、生理盐水480 m L;第二瓶用加勉30 m L、牲力源20 m L、10%葡萄糖480 m L。
犬热应激的危害及防治 篇5
1. 犬热应激的危害
适当的热应激刺激可使机体逐步适应环境, 但犬长期或短期高强度遭受热应激刺激, 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1) 影响生产性能。犬在热应激状况下, 机体动员大量能量应对热应激, 从而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分解代谢增强, 合成代谢降低,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导致生长缓慢、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 (2) 影响免疫力。犬受到热应激刺激, 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 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等萎缩, 嗜酸性白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受阻, 活性下降, 血液吞噬活性减弱, 体内抗体水平降低, 从而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导致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 导致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 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 (3) 影响犬肉品质。热应激敏感的犬在热应激源作用下, 不仅生产性能降低, 通常有生理异常肉的产生, 如PSE (苍白、松软、渗出性) 肉、D F D (干燥、坚硬、色暗) 肉等, 影响犬肉品质。 (4) 热应激可使犬对维生素需求量增加, 易导致维生素缺乏症, 如热应激可导致犬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不足。
2. 犬热应激的症状及治疗
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和缓解措施 篇6
1 热应激的危害
1.1 减少产奶量
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极为敏感, 研究表明, 热应激可致荷斯坦牛采食量降低10%~40%、产奶量降低5%~10%、乳脂率降低且泌乳期缩短。奶牛的分娩时间对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 以12月份至次年1月份产奶量最高, 7-8月份分娩的奶牛产奶量最低, 比12月份至次年1月分娩的奶牛低25%~38%。热应激不仅影响分娩奶牛当期的产奶量而且对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也有影响, 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应激可减少奶牛生长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及前列腺素的分泌, 进而影响其乳腺的发育。
1.2 降低繁殖率
研究表明, 热应激状态下奶牛的繁殖率明显下降, 在配种当天或次日奶牛阴道温度增加0.5 ℃, 即可影响繁殖率, 主要是由于热应激时奶牛血清中促黄体激素和孕酮分泌量减少, 而前列腺素分泌量增加。
1.3 降低防御机能
由于热应激, 奶牛采食粗饲料的量减少, 使瘤胃pH值降低, 造成消化机能减退、代谢紊乱, 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使其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而夏季奶牛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蹄病等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季节。据统计, 因疾病原因淘汰、死亡的奶牛中有80%是发生在热应激条件下的8-9月份。
2 热应激的防治
高温季节要及时清理牛舍粪尿, 定期消灭蚊虫, 定期进行消毒, 搞好环境卫生, 尽量减少奶牛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于分娩牛和流产牛, 应及时进行处理, 促进胎衣及早排出。恶露排出时间较长的奶牛, 要进行抗菌、消炎处理, 防止子宫炎症发生;对体温升高到40 ℃以上、呼吸浅快 (达60~80次/min) 或沉重、慢食或停食、精神兴奋或沉郁、皮温灼热、鼻镜多汗、有泡沫状涎夜或浆液性鼻液、眼结膜潮红或见树枝状充血、产奶量减少等症状的热应激奶牛, 颈静脉放血1 000~2 000 mL, 对侧颈静脉注射糖盐水1 000~1 500 mL、四环素500万IU, 肌肉注射安钠咖20~30 mL、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0 mL, 2次/d;对个别兴奋不安、脑水肿者可选用甘露醇或葡萄糖酸钙, 按说明剂量静脉注射。
3 缓解措施
3.1 防暑降温
盛夏时节, 奶牛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 可在其运动场搭建凉棚, 周围可以建绿化带, 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屋顶, 牛舍内安装通风换气设备, 打开所有门窗, 促进空气流通、降低舍内温度;牛的额角、太阳穴及鼻端涂抹风油精以降低热应激反应。
3.2 供应充足的饮水
热应激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 是由于气温偏高、奶牛体内水分消耗量大, 如果饮水供应不足, 就会使奶牛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 进而影响其产奶量, 并且会降低奶牛的抗病能力;长期饮水不足还会使奶牛机体代谢紊乱, 严重时会引起奶牛死亡。在盛夏时节供应充足的饮水可以传导散热、减少热应激, 一般奶牛饮水量应增加至250 L/d, 是常温时饮水量的1倍以上;最好安装自动饮水设备, 可保证奶牛随时有充足的饮水;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可减少热应激。
3.3 定时对牛舍进行消毒、清扫
奶牛体表被粪尿、污水污染时, 不仅会影响牛奶的质量, 而且会影响奶牛正常的新陈代谢, 不利于热量散发。在热应激时期应注意保持牛体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可选用1.0%~1.5%的敌百虫喷洒牛舍及周围环境, 以杀死蚊、虫;同时要做好灭鼠工作, 给奶牛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休息环境, 减少热应激。
3.4 调整日粮组成
奶牛主要以粗饲料为主, 由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高且采食量大, 奶牛热消耗量也大, 增加了散热负荷;瘤胃中的饲料发酵时不仅产生甲烷, 也产热;合成乳汁时的产热量更大, 1头日泌乳20 kg的母牛比干乳牛的产热量高50%。因此, 随着个体生产性能的提高, 采食量和乳汁的合成量必然增加, 均会导致产热增加, 这就是夏季高产奶牛对热应激更为敏感、产乳量减少更快的原因。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及减缓措施 篇7
1 热应激的危害
1.1 食欲减退, 采食量降低
热应激条件下瘤胃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 食欲不振, 采食量少甚至出现拒食, 导致机体摄入营养不足、消化率降低、消化障碍。有研究发现当温度高于25℃时, 采食量出现下降;30℃时明显下降, 达到40℃时采食量仅为18~20℃时的60%;超过40℃时耐热性差的奶牛拒绝采食。奶牛遭受热应激时, 干物质采食量 (DMI) 下降高达55%, 而维持需要提高7%~25%;有研究发现, 处于妊娠中后期的经产奶牛和初产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降低22%和9%。
1.2 产奶量降低, 乳品质改变
热应激奶牛奶产量下降, 且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也会降低。乳脂率降低的原因是因高温致使奶牛精料摄入量较多而粗纤维减少, 瘤胃中乙酸、丙酸等低级脂肪酸减少, 进而合成乳脂的效率降低。高温导致蛋白进食量降低和皮肤的氮排泄增加造成乳蛋白率降低。但气温从18℃升高到30℃时, 乳脂率、非脂固形物及乳蛋白含量分别下降39.7%、18.9%和16.9%。
1.3 免疫能力降低, 疾病发生率增高
由于热应激, 奶牛粗饲料采食量减少, 而仍然采食一些精饲料, 从而使瘤胃p H值降低。消化机能减退, 代谢紊乱, 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奶牛容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 饲料霉变速度加快, 运动场泥泞细菌繁殖倍增, 挤奶器因潮湿细菌滋生较快, 加剧了各种疾病的发生。夏季奶牛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蹄病等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季节。据统计, 因疾病原因淘汰、死亡的奶牛中有80%是发生在热应激条件下的8、9月份。
1.4影响内分泌系统, 引发繁殖障碍
在高温高湿天气情况下, 奶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二醇水平降低, 发情表现不良, 影响适时配种。体温过高, 易造成母牛授精后受胎率降低、早期胚胎死亡率增加、妊娠率降低、怀孕母牛流产、胎儿畸形、形成死胎、分娩母牛所产犊牛体重较轻等生殖障碍。严重热应激时, 母牛的受孕率直线下降。
2 减缓热应激的措施
2.1 有效地进行环境控制, 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
2.1.1 搭遮阴网:
遮荫网能减少太阳三分之一的辐射强度, 能有效降低热应激, 尤其对预防日射病效果显著。使用不同颜色和不同遮光率的塑料薄膜遮阳网、反光遮阳保温膜及棚顶可卷放的遮阳帘等作为遮阳材料, 有良好降温效果, 降温效果最高时温度可下降5~8℃。同时, 可在运动场周围种植树木遮阳, 能减少太阳辐射热30%~40%。
2.1.2 加大牛舍的通风:
在生产中通风是预防热射病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当牛舍空气达到1.8~2.7 m/s的风速, 牛的体温可比对照组降低0.3~0.4℃。有条件的牧场应在牛舍装备风扇。喷淋是降低奶牛体表温度有效的办法之一, 是缓解热应激的重要手段。没有喷淋设施的牧场可以用消毒机等人工降水改变小气候缓解热应激。
除了上述措施, 加强卫生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保持牛舍、牛栏及料槽清洁, 坚持刷拭牛体, 定期消毒, 减少蚊蝇骚扰,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也非常有利于奶牛安全度过盛夏。
2.2 供给充足的饮水
奶牛每采食1 kg需要饮水5 kg, 每生产1 kg牛奶需要3 kg水。饮水量降低将会减少奶产量。供给清洁的饮水是提高干物质采食量, 缓解热应激的重要方法。奶牛的供水系统要设计成不仅能够满足奶牛日常需求, 还能满足特殊情况时的顶峰要求。同时为了提高饮水效率, 可以采用饮冷水的方法。清凉的饮水可吸收牛体内一部分热量, 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
2.3 调整日粮结构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奶牛通过增强新陈代谢, 加速向体外散热, 以保持正常体温。据测定, 每升高1℃需要消托3%的维持能量, 即在炎热季节消耗能量比冬季大 (冬季每降低1℃需增加1.2%的维持能量) , 炎热的环境又减少了奶牛进食量。要保证奶牛的营养需要, 就必须改变日粮结构, 提高日粮中的总可消化养分值, 即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提高幅度一般为10%~12%, 使日粮营养水平不低于产奶净能7.0 MJ/kg、粗蛋白质16%、粗纤维15%。高产奶牛的日粮结构可采用精料∶粗料∶糟粕类为60∶30∶10的设计。若粗料质量为均匀优质干草时, 日粮结构也可改为精∶粗比为60∶40的设计。也可以使用优良的过瘤胃蛋白饲料, 如啤酒糟、白酒糟等。这样的日粮结构有利于维持奶牛瘤胃的正常生理机能, 保证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
2.4 补充抗热应激添加剂
在日粮中补充0.5%碳酸氢纳, 也有较好的缓解热应激作用。碳酸氢纳可保持瘤胃及肠道内容物和体液中氢离子的正常浓度, 从而改善瘤胃发酵环境, 增加进食量和产奶量。也可以补喂异位酸型奶牛添加剂, 以增加食欲, 提高饲料转化率, 对热应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有明显回升作用。补充有机铬也可以提高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 改善料奶转化率, 缓解奶牛热应激。另外, 脂肪饲料如脂肪酸钙的能量密度大, 热增耗少, 对缓解热应激也有很好的效果。
3 结语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 引起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 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奶牛业生产中多采用营养调控为主, 辅以环境改善的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冉, 李如治.热应激对家畜采食量的影响.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9 (2) :41-43.
[2]Holter J B, W E Urban Jr.Water partitioning and intake predicting in dry and lactating Holstein cows.J Dairy Sci, 1992, 75:1472-1479.
[3]MeDowell R E, Hoover N W, Cameos J K, etal.Effects of climate on performance of Holsteins in first lactation.J Dairy Sci, 1976, 59:965-973.
【母猪热应激的危害】推荐阅读:
应激对猪的危害12-13
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08-13
蛋鸡热应激的防控措施09-27
山羊热应激的预防措施论文06-15
预防家禽热应激05-12
肉鸡热应激防治07-30
蛋鸡热应激防治09-15
预防奶牛热应激12-19
预防奶牛热应激措施05-09
缓解奶牛热应激措施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