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心理应激(共9篇)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1
创伤后应激障碍 (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 是指遭遇重大灾害、战争、恐怖事件、交通意外、虐待等严重创伤性事件后的一种典型精神障碍, 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统计诊断手册》DSM-III中确立了PTSD的诊断标准, 1993年PTSD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中国的CCMD-Ⅱ-R。近年来, 随着自然灾害、战争、社会暴力事件和重大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的频发, PTSD发病率越来越高, 国内外资料显示各种灾难发生后PTSD的发病率为10%~30%, 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1,2,3], 在创伤性事件导致的各种精神障碍疾病中, PTSD是最严重、致残性较高、目前没有很好治疗办法的远期精神障碍[4,5,6], 其治疗成为精神病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医方药经过多年临床验证, 其优势在于多系统、多层面、多靶点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试分析PTSD的中医病机, 为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同调优势来治疗PTSD奠定基础。
1 PTSD由“惊”而发
中医所言“惊”, 是指突然遇到某些非常事变而致精神紧张、心悸欲厥, 以致心中惕惕然的病变。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五》中说“惊因触于外事, 内动其心, 心动则神摇”。汪必昌也认为“惊者, 外有所触而心动惕不安”。PTSD定义为由于严重创伤事件造成的一种典型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持续警觉性增高, 包括入睡困难或者容易惊醒、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分地担心和害怕;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包括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受打击伤害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和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伴有心悸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等;对与刺激相关的情景的回避, 包括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和事、避免参加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的地方、不愿意与人交往, 对亲人变得冷漠、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等, 可见PTSD病因即为惊, 病情表现与惊所致病变一致, 因此, 本文着重从惊探析PTSD的中医气血病机、脏腑病位, 为PTSD的选方用药提供依据。
2 从“惊”探析PTSD病机
2.1 PTSD症状多端, 长期持续, 源自“惊则气乱, 化痰生涎, 变生诸症”
PTSD是由于各种威胁突然发生, 精神刺激过于强烈, 人体不能调节适应, 导致神气失常。《素问·举痛论》说“惊则气乱”, 气机逆乱, 无以行水, 水聚为痰, “痰性胶结”、“痰性黏滞”、“痰为百病之母”, 导致受惊之后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且症状复杂多样, 因此PTSD的病机当为“气乱生痰”的动态过程。
PTSD症状复杂, 变幻多端即是在于痰为津液之变, 可随气机升降而无处不到, 明·孙一奎说“津液者, 血之余, 行乎脉外, 流遍一身, 如天之清露, 若血浊气滞, 则凝聚为痰, 痰乃津液之变, 遍身上下, 无处不到”, 而清·何梦瑶在《医碥》中进一步总结了痰在周身各部位致病的症状, 分析古今医家对痰的认识, 其致病总体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 痰随气机升降, 外而皮肉筋骨, 内而经络脏腑, 运行周身, 无处不到, 可广泛伤害多脏、多腑、机体多个部位;其二, 痰流注血脉、经络、脏腑, 导致气血阴阳失调, 变生多证;其三, 痰浊上扰, 易蒙闭神明, 形成多种精神行为失常;其四, 痰阻于内, 常见变幻多端的怪症。上述痰引发的四方面的表现均与PTSD有相关之处。
PTSD长期持续, 难以治愈, 也与“痰”之性密切相关。中医素有“顽痰生百病”之说, 临床认为顽痰是多种疾病久治不愈, 长期存在的病因。周学霆[7]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 指出若痰积日久可以导致各种怪病, 即“老痰怪症百出”。痰性阴秽黏滞, 一旦形成留贮体内则胶着难去, 成为一潜在的致病因素, 日久则成顽痰、老痰, 更难驱逐, 病程长久, 缠绵难愈, 顽痰、老痰停留脏腑, 布散血脉, 流注经络, 凝滞脑窍头面, 导致各种迁延不愈的痰病, 如临床所见顽固性失眠、顽痹、中风等都与顽痰关系密切[8,9]。
2.2 PTSD病情复杂, 关乎五脏
2.2.1 心藏神, 惊则神乱而致心气虚
心藏神,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任何一种情志失调都可损伤心神。《素问·举痛论》中说“惊则心无所依, 神无所归, 虑无所定, 故气乱矣”。指大惊可伤心胆之气, 常使人惶惶惕惕, 神不自主而发生心悸等病变。《问斋医案·卷一》说“惊恐伤于心肾, 肾藏精, 恐者精却;心藏神, 惊者神乱, 心胸震动, 莫能自主”。可见, 心与惊的关系主要在于心藏神, 惊则神乱以扰心以致心气虚[10,11]。另外一点也值得引起注意, 即创伤性事件是PTSD诊断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PTSD发生的充分条件。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 研究表明只有部分人最终成为PTSD患者[12], 中医对此也早有认识, 心气虚、心血不足者将导致惊悸、惊骇等的易发性, 如朱丹溪提出“人之所主者心, 心血一虚, 神气不守, 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2.2.2 肝主疏泄, 胆主镇静决断, 惊伤胆气、滞肝气
胆为中正之官, 主决断, 惊气入胆, 则其镇静决断之力丧失, 阳气当潜不得潜, 当行不行, 气乱而津停, 为痰为饮, 故触事易惊或无故惊吓, 恶梦纷纭, 症状多端。《医学正传·卷五》曰:“夫怔忡惊悸之候, 或因怒气伤肝, 或因惊气入胆, 母能令子虚, 因而心血为之不足。”又《证治准绳》说:“胆者敢也, 惊怕则胆伤矣。”肝胆实则易怒而勇敢, 惊致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 因此惊伤胆气, 传病于心, 造成心胆气虚是惊致PTSD的脏腑机制之一[13,14]。另外, 全身气机的运行主要靠肝之运行, 惊则气乱, 则致肝之疏泄功能失常, 而见肝气郁滞, 成为其他脏腑气滞及痰湿内生的重要原因, 成为PTSD的病理机制之一。同样, 有医家论述了胆虚也是惊而为病的易发因素, 如《血证论》说:“胆气不壮, 易发惊惕, ”《素问·经脉别论》也说“当是之时, 勇者气行则己, 怯者则着而为病”。
2.2.3 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腑, 惊则伤脾碍胃, 致生痰湿
脾胃为水谷之海, 气血生化之源, 惊等情志刺激过度则会导致气机紊乱, 从而易伤气血, 故而胃易为情志所伤, 正如《景岳全书·杂证漠》所论“五志之火皆能及胃”之说。其次, 惊作为异常地情绪刺激还可通过肝胆间接影响脾胃的功能, 《素问·经脉别论》中说“有所惊坠恐, 喘出于肝, 淫气害脾”。现代研究也表明:恐惧、焦虑、愤怒等都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结肠炎等等[15,16]。因此, PTSD多见脾胃气血虚的病机, 由于脾主运化水湿, 为“生痰之源”, 脾气虚弱, 则成痰湿内生之源。同时胃的气机紊乱也是PTSD的易发因素之一, 如《素问·四时刺逆调论》说:“阳明涩则病积时善惊。”《杂病源流犀烛》中也说“胃多气多血, 血气奎滞则易热, 热则恶火故易惊”。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总结道“肝、胆、心、脾、胃皆有惊证明矣”。心、脾胃、肝胆与PTSD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 另外, 肾、肺二脏也间接与惊有着密切联系。
2.2.4 肾在志为恐, 惊则致恐而伤肾
在七情之中, 惊与恐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致病上常惊中有恐, 恐中有惊, 极惊易致恐, 极恐易致惊, 二者常相承出现、密不可分。《灵枢·口问》中说:“大惊卒恐。”《素问玄机原病式》也说“恐者, 善惊之谓也”。恐为肾志, 当惊引起PTSD时, 也会引起恐惧的情绪[17,18], 则影响肾的功能, 《素问玄机原病式·热论》中说“或平人极恐而战栗者, 由恐为肾志, 其志过度, 则劳伤本藏, 故恐则伤肾, 肾水衰则心火自甚, 而为战栗也”。《类经·卷三》中说“恐则精却, 故伤肾”。同样, 肾虚易恐, 恐则易受惊吓, 因此, 肾虚也是PTSD形成的易发因素之一。
2.2.5 肺主气, 惊伤肺气
《内经知要·卷下》说“且惊且恐, 则气衰而神乱。肺主气, 心藏神, 故二脏受伤也”。而《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中则说“气病是肺虚所为, 肺主气, 五脏六腑皆享气于肺, 忧思恐、怒, 居处饮食不节, 伤动肺气者, 并成病”。因此, 惊则可伤肺气, 肺气虚易致惊, 这也是PTSD的形成与肺的功能之间的关系[19]。
综上, 由惊而致的PTSD是“惊则气乱—气乱生痰—痰气胶结”的动态过程, 该过程严重影响着心、肝胆、脾胃的功能, 同时肾精、肺气也间接受到影响, 其主要病机可总结如下 (图1) :
3 研究展望
PTSD症状复杂、迁延难愈, 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则研究更少, 本文首次分析了PTSD由惊而发, 进而引起脏腑、气血津液失调的系列病理过程, 为中医治疗PTSD选方用药提供了依据, 也为中医治疗PTSD的模型选择提供了思路。
PTSD由惊而发, 病位关乎心、肝胆、脾胃、肺、肾等, 病理变化在于气虚、气滞、痰停, 提示在PTSD的治疗方剂的选择上当“调和五脏、理气化痰”, 温胆汤类方剂以“和”为主, 重在理气化痰, 尤其是十味温胆汤可调五脏, 可作为本病治疗的首选方剂。
本研究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PTSD的形成是由于在各种先后天因素所致心虚胆怯、肝郁不舒的基础上, 突然暴受惊吓, 因此, 提示在中医药治疗PTSD的模型选择上, 当仔细分析各种模型, 选择体现这两个层次病因的模型。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2
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灾难中劫后余生的人在心理上承受着超乎想象的沉重压力,极易造成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症侯群的反应特征,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对于受难者的心理重建,圆满处理善后事宜,乃至灾害后的.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作 者:何新生 作者单位:刊 名:城市与减灾英文刊名: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年,卷(期):“”(1)分类号:B84关键词:
大学生应激事件的心理疏导策略 篇3
一、大学生应激事件的表现
(一)应激的含义
应激(stress)一词,最早提出该概念的是加拿大生理学家Hans Selye在1936年提出,在机械物理学上,该词译为“压力”;在生物学及心理学科中,译为“应激”。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因素(环境、社会、心理等)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叫应激反应。通常是在超乎寻常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精神紧张的情绪状态。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外界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自身由于客观要求和主观应付能力二者不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维系平衡的紧张反应状态[1]。一个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情境变化或外界刺激对其施以影响、当人们感知到这些刺激与影响并接收时,会对自身自主做出评价,认知其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感受压力时产生的一系列相应的心理生理的变化。
(二)应激事件的种类及特征
应激事件的性质可分为,良性应激、恶性应激以及病理性应激(关于良性应激事件本文暂不讨论)。应激事件的特征往往表现为事件或刺激迅捷、快速,反应急速,刺激强烈,对个体自身影响较大。轻度的应激事件可以使人们躯体与情绪紧张,提升活动效率;重度的应激事件使个体产生生理及植物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惊觉、抗衡力量衰竭、自我失去应变能力,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产生身心疾病[2]。
(三)大学生应激事件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应激事件通常是:自然的应激事件:自然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事件,属于不可抗力。如地震、海啸、水灾、火灾、寒冷、酷热、雷电等;社会的应激事件: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甲流)、火灾、射线、噪声;人为的应激事件:亲友生死离别、竞争失败、考试或事业失败、失恋、择业屡屡受挫、意外事故、严重疾病、食物污染等。这些应激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学生们躯体伤害,伤残、冻伤、中暑等躯体反应变化,也会在突发的自然灾害及负面的社会应激事件面前留下心理创伤的阴影。
二、应激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应激就其性质来讲存在良性应激或生理性应激和劣性应激或病理性应激。应激带给学生们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生理的影响:适当的应激可以推动个体的潜能开发以及行为动力,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会头晕、头痛、腰背部不适、躯体麻木,消化不良,胃炎,存在睡眠障碍等。也较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生理疾病。
2.情绪的影响:应激状态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很复杂,但常见的是焦虑、愤怒、内疚、恐惧、抑郁以及习得性无助等。
3.行为的影响:初期的应激事件时,个体行为表现为惊叫、否认、刺激情景不断侵入、哭泣、尖叫或昏倒;情绪反应麻木、概念回避及行为束缚。
应激对健康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适度的应激刺激可以提高个体机体的适应能力,但过强的应激(不论是良性应激还是劣性应激)使得适应机制失效时会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出乎意料的危险情境,如绑架、群殴、火灾等突发危机事件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甲流”等都可以使个体处在心理应激状态,引起情绪波动,产生生理激起、紧张、阻抗和衰竭等变化。大脑将外界刺激传至下丘脑,导致生理变化,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增加肌体活力,用以应付刺激。使个体处在应激状态。适当的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和适应水平,但超负荷或长期的应激会引起个体身心系统的质变,心理层面会导致心理疾病或神经症;躯体层面会发生病变,严重者会猝死。因此,应激事件后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地化解应激的很多负面效应,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三、应对大学生应激事件的心理疏导策略
人的大脑通过加工事件,对刺激事件做出相应的反应。即通过个人努力便可适应应激事件,如果个体对刺激需要做出较大的努力才能承受的话,在适应刺激的过程中,机体心理、生理平衡被打破,致使身心失调,出现紧张状态。
心理应激状态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提升个体的警觉水平,开发自身潜能,应付各种环境变化。应激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损害个体身心健康。
心理疏导的含义是指心理咨询工作者对存在心理困惑、矛盾冲突的个体,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及干预的技能技巧对其进行心理引导、调适,以便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增进身心健康的心理干预方法[3]。运用科学的策略与方法引导大学生分析与化解应激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冲突与困惑。以准确、适当、合理的语言诠释大学生应激事件中的心理感受、应激事件本身的特点、心理冲突产生的过程以及目前个体身心的影响,使之自我领悟、自我认识、运用自身资源自我矫治,直至消除症状,帮助当事人提高应付心理应激反应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尽可能地减少应激源的出现
作为应激源,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其一,刺激物对个体来讲是超负荷的,即刺激的强度超过个体的正常承受水平;其二是冲突,即刺激物引起个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矛盾冲突,无法抉择;其三是不可控制性,即刺激物不随个体意志转移,也不被个体行为变化所影响,可以引发主体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自然的应激源,如地震、海啸、水灾、雪灾等属于不可抗力,学会科学应对,减少应激负面效应;社会的应激源以及人为的应激源可以采取回避一些场合或相应的情境减少面临应激事件的概率。
(二)习得应对技巧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难题,在困难面前会感到压力,这就是心理应激,应激能调动体内的能量,对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但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往往使人心力交瘁,对心身健康起干扰破坏作用。学习应对应激的心理技能,控制应激反应,调整心态、放松情绪,学习放松技术,缓解应激状态的神经。训练个体在应激情境中采取新的应付技巧,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积极与他人交往
突发的、重大的或长期的应激事件后,身心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应激事件使得一些学生的性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表现孤僻、不合群,容易出现离群索居,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等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独处时,心理活动会转向内部,朝向自我。生活范围变窄变小,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局限,加重抑郁,负面情绪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严重者导致心理危机。因此,应积极与人交往,宣泄负面情绪,调适心理健康状况。
(四)开阔生活视野,保持心理健康
被动的精神状态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精神状态不好,凡事缺乏主动精神,遇到应激事件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很难调整适应。当觉察愤怒、不安、焦虑、抑郁、沮丧、恐惧等负面情绪无缘由地侵扰着自己时,需要调整自己,保持心理健康。虽然心理健康的人也会感受这些情绪,但不是无缘由的,且频度较低。开阔生活兴趣,切忌心理失衡,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朋辈辅导等。
(五)健全学校监控机制
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成立四级心理卫生辅导机构,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应激事件有所发现、有所报告,全员重视,不留死角。健全监控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将问题解决于未发状态。
(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主渠道作用
目前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应激事件可能带来的身心反应注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对应激知识有基本了解,做到预防为主,广泛普及,正确对待,科学认知,引起学生的共鸣,发现问题时处理效果才能达到更好。
(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们经历应激事件后,会有身心俱疲之感,此时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予子女关爱和呵护,学校心理工作者做好心理疏导,同家长密切配合,紧密联系,有良好的社会舆论,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介开展宣传、让学生感到自己不再孤独,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关爱着自己。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4
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生活应激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对军校大学生13102名进行测试.结果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和做出的应激反应有很大差异,学生生活应激问卷中的`绝大多数因子分与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军校大学生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和产生的应激反应是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作 者:梅清海 李俊丽 作者单位:白求恩军医学院政教室,河北,石家庄,050081刊 名:中国学校卫生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年,卷(期):25(6)分类号:B845.6 R395.6关键词:应激 精神卫生 学生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89例, 男137例, 女152例;年龄45~91岁;职业:农民150例, 干部47例, 其他92例;文化程度:文盲79例, 高中 (中专) 91例, 大专及以上119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2天开始进行护理干预, 包括:
1.2.1 认知干预
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疾病宣教工作, 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解剖示意图等生动地向患者解释手术前后一些注意事项、手术原理、方式、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使患者明确手术后的效果、复明程度、提高对手术的认知, 自觉接受并配合治疗。搭建患患沟通平台, 请做过同类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 以打消患者疑虑,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 消除紧张心理, 从而使患者能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
1.2.2 环境干预
环境的改变很容易使患者产生孤独、焦虑的心理, 在患者入院后, 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及设施, 帮助患者洗脸、上洗手间, 加强巡视、及时解决患者需要, 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消除陌生感,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 护理人员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 为患者提供友善、安静、整洁、温暖、舒适的休息环境。
1.2.3 信任干预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有效沟通的基础, 在患者入院后以热忱的态度和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与其交流, 针对不同层次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安慰和引导, 合理收费, 明明白白收费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所在, 每日清单认真解释, 耐心听取反馈意见。在工作中, 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极度负责和严谨的态度, 良好的技术水平, 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可敬可信, 从而获得安全感。
1.2.4 行为干预
护理工作中本院推行“抚慰”护理, 与患者进行“零”距离接触。在与老年患者交流时, 主动上前握住老人的手, 给予安慰和关爱。对欲接受手术的患者帮助整理衣袖并鼓励:“不要怕、很快就好了”。巡视病房时主动为患者盖好被子, 掖好被角等。
1.2.5 术前干预
护士耐心细致地告诉患者:医生在做手术前是根据病情经过反复讨论才确定的最佳手术方案的, 不必要的担心反而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向患者介绍手术中的配合要点, 在手术中不要讲话和咳嗽等, 保持合适的手术姿势很重要, 否则可能造成眼睛不可挽救的损伤。
1.2.6 术后干预
术后患者眼睛覆盖的纱布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感, 同时因担心手术能否成功而产生恐惧不安情绪。护士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帮助, 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 减少患者不安的情绪;教育患者注意保护术眼, 尽量不做低头动作, 活动时应谨慎, 以免碰伤术眼, 预防感冒, 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动作, 眼痒时勿揉眼, 不大声谈笑, 以免玻璃体出血、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饮食指导:术后应进食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1.3 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当天和心理干预后3~5 d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导致患者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应激源及应激源所致的不良情绪反应, 以患者回答“是”或“否”来评估干预前后的效果。调查表在设计成功后先后对28例患者干预调查后进行修改, 成为正式问卷。之后对同一组患者进行重复调查, 比较问卷前后两次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显示调查表的重测信度较好, 有较好的稳定性, 达到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 信度可靠。由责任护士发放并详细告知被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对文盲患者采取逐个询问, 并由责任护士代写。问卷调查表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 对住院患者应激心理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人数变化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289例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应激因素进行调查, 其中对各种注意事项的了解占92%, 担心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占85.1%, 对手术、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占84.1%, 住院患者应激心理在护理干预前后人数的变化与干预前比较, 患者住院期间大多数应激心理得到缓解,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之中, 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护理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 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过程, 帮助患者获得最佳身心状态的一项带有科学性、技术性的措施, 它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手术治疗的重要条件[2]。
本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合适的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大多数的心理应激得到了良好的缓解, 与孙宇丁和石静[3]报道一致。白内障患者视力低下, 担心视力不能恢复, 加上环境变化与家人离别, 产生孤独感, 这些均为较强刺激, 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加重病情。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康复的主要保证[4]。为尽快清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激心理, 我们采取干预措施, 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 未设对照组, 不排除存在假阳性的结果,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进行证实。
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心理应激因素和护理干预效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 对289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干预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心理应激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白内障患者最主要的心理应激因素包括:不了解各种注意事项占92%, 对疾病、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占84.1%, 担心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占85.1%。通过认知、环境、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 患者住院期间各种应激心理得到了缓解, 对手术、疾病的恐惧和焦虑的患者由干预前的243例减少到35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9.84, P<0.01) 。结论 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工作中,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动态, 给予相应心理护理措施, 以正确引导和激发患者积极心理, 可对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理应激,白内障患者
参考文献
[1] 许建平.眼耳鼻咽喉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9.
[2] 丘培愈, 杨帮梅, 谭胜繁.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1, 6:145~147.
[3] 孙宇丁, 石静.浅析眼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措施[J].黑龙江医学, 2005, 32 (7) :538.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6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 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气管异物多由于小儿进食花生、瓜子等食物时, 由于突发外界刺激 (如跌倒、哭闹等) 后, 将异物误吸入气管、支气管, 多出现剧烈咳嗽、憋气、呼吸困难, 部分患儿于数分钟后症状略缓解, 不能缓解的多因为异物较大、阻塞明显, 严重者甚至威胁患儿生命。由于患儿年龄小, 不能正确表达, 或症状暂时缓解, 容易被家长所忽视, 往往存有先吃点药看看的侥幸心理。最终延误病情, 使异物在气管内滞留时间较长, 引起相关并发症。因此, 详细了解病史、病程, 严密观察呼吸道症状特点, 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尤其是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协助诊断、治疗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选自2009年1—4月气管异物患儿34例, 男20例、女14例, 年龄在8岁以下;误食 (吸) 异物多为瓜子、花生, 还有塑料哨、笔帽等。患儿均于麻醉下行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恢复良好, 住院6~8 h, 全部病例病愈出院。
2 应激反应
气管异物多为意外, 病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因而其心理变化与一般患儿不同, 反应强烈而复杂, 大致可分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情绪休克和侥幸心理。
3 家长担忧
(1) 经济负担:一些生活不富裕的家长, 担心手术费用过高, 急诊医生应耐心且解释手术中可根据经济情况, 适时控制药品的使用。 (2) 担心着凉:手术室内大多温度偏低, 使本来恐惧手术的患儿心里更添一份凉意, 应告诉家长手术室内有空调, 并有护士巡回调节室温, 患儿如果冷可直接告诉巡回护士。 (3) 担心预后:可以用委婉的话语解释, 保持良好的情绪, 充足的睡眠, 都有利于术后早日康复。 (4) 麻醉风险:患儿家长对麻醉的理解和认识, 多数只停留于道听途说, 并往往夸大和扭曲, 容易对麻醉有恐惧和误解。应从麻醉方式上多做解释, 不同的手术所选用的麻醉方式不同, 但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疼痛感觉, 而且很安全, 麻醉体位及配合麻醉对手术至关重要。 (5) 手术成败:一些患儿家长拒绝气管镜手术, 这种情况要讲清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不做手术的危害性。
4 护理对策
护理分为基础护理和心理干预两种。
4.1 基础护理
患儿入院, 首先进行评估, 了解异物及病史, 观察皮肤、口唇黏膜及呼吸神志。快速备好氧、吸痰装置、心电监护仪、气管切开包, 备好急救药, 必要时还要备好光源及支气管镜、直接喉镜。突然发生呼吸窒息时, 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如果抢救2~3分钟窒息没有缓解, 应紧急施行气管切开或麻醉状态下气管异物取出术。密切观察呼吸, 必要时给予吸氧, 如果患儿不配合, 不能强制施行, 以免哭闹加剧、加重缺氧, 引发窒息。要先安抚患儿, 使其安静, 禁止活动, 减轻缺氧状态, 迅速与手术室联系,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有的气管异物患儿病史达数周以上, 并伴有并发症如发热、哮喘、心悸或心肺功能损害, 应先行吸氧, 抗生素对症治疗, 待条件允许后再行手术。
(1) 术前护理: (1) 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说明气管异物的严重性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安抚情绪, 以求理解和配合。 (2) 床旁备吸氧、吸引装置及心电监护仪, 患儿禁食禁水4 h以上, 急查血常规、肌肉注射术前药物, 与手术室取得联系。 (2) 术后护理: (1) 全麻后常规护理, 观察呼吸、神志变化,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仪监护, 向家长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2)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治窒息的发生, 因异物刺激加之手术时硬性器械的刺激, 气管黏膜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炎症、分泌物, 痰液较多, 术后6 h内易发生喉痉挛而引起窒息, 患儿突然停止哭闹、神志不清, 严重的呼吸困难、面色、口唇发紫, 应立即畅通呼吸道, 正压通气, 必要时立即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要鼓励患儿咳出痰液, 可湿化吸氧, 如果无法配合, 可以拍背或吸引器引痰液, 给予抗生素的同时, 也可常规给予少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减轻喉头水肿, 并注意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 如气胸、皮下气肿等。 (3) 观察体温, 合理使用抗生素, 注意输液速度, 以免加重心肺负担;给予抗生素的同时, 也可雾化吸入, 促进炎症的吸收。 (4) 术后6 h无恶心呕吐者, 可进食少量温开水, 开始进流质食物, 循序渐进, 逐步进半流质、软食。 (5) 加强对患儿的看护, 避免感冒加重呼吸道感染。
4.2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原则为有急有缓、有的放矢、与抢救同步、主动心理换位。 (1) 稳定情绪:要学会恰当暗示, 自觉加强非语言交流,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体贴的动作, 都有可能对患儿起到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 (2) 心理支持:患儿家长大多求医心切, 一旦踏进医院会有绝处逢生之感,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积极救治, 并在救治中针对不同患儿的心理需要和需求做好支持工作。 (1) 礼貌安慰性语言, 使患儿感到亲切, 一声亲切的问候, 一个亲切的称呼, 或一个搀扶的动作, 都可以让患儿及家长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 解释性语言, 使患儿信任与合作, 对家长的询问做到有问必答, 耐心解释各种诊治手段有关情况, 对健康的影响, 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合并症、预后等, 应向患儿家长及时通报患儿的情况, 使其产生信任感, 缩小距离感。 (3) 暗示性语言, 使患儿乐意解释, 对患儿讲话时, 尽量采用儿童语言, 使其不至于产生紧张情绪。 (3) 家长配合:要给予患儿家长情感上的支持, 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 以稳定患儿的情绪。
5 原因分析
(1) 生理及气管解剖特点, 在咽喉处即气管与食管的“交叉路口”有一扁平如树叶状的活动盖板 (会厌软骨) , 呼吸时会厌软骨开放, 让气体进出气管, 进食时会厌软骨关闭, 盖住气管, 以防食物掉进气管。小儿会厌软骨的敏感性差, 尤其是小于3岁的幼儿臼齿未萌出, 咀嚼功能差, 圆滑的食物如瓜子、花生、果冻、杏仁等极易落入气管, 而危及生命。异物易存留于右支气管内, 是由于右侧气管细长, 与气管纵轴延长线约成45°, 气管交叉隆突偏左, 右支气管呼吸出入气流比左侧大。 (2) 心理特点及不良生活习惯, 学龄前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喜欢将别针、项链等含在口中玩耍、嬉笑, 而不慎误吸入气管, 或在学习中习惯将笔帽、口哨、玩具 (尤其是劣质玩具) 含在口内, 同学互相追赶、打闹, 不慎卡入气管。 (3) 季节因素, 气管异物多发生在冬秋季, 此时是瓜子、花生丰收的季节, 食用较多, 发生率相对较高。 (4) 家长职业、文化程度, 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女, 气管异物发生率极低, 干部、工人的子女发生率也很低, 气管异物多为农民的儿女。 (5) 监护不利, 因家长粗心大意、马虎, 小儿离开家长的看护视线, 私自抓取物品放入口中, 随即奔跑摔倒或别人逗笑, 或发现小儿口中异物时, 恐吓极易导致气管异物的发生。
6 防范措施
(1) 提高安全意识教育, 小儿气管异物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所以, 气管异物以防为主, 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来进行, 如讲座、家访、黑板报、发传单等, 大力宣传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 提高认识引起重视, 共同关心。 (2) 家长要做好监护, 时刻注意婴幼儿生活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婴幼儿口中有食物时, 家长不要大声训斥和吼叫, 要看着把食物完全咽下。家长勿要强行给婴幼儿喂药。婴幼儿不可进食花生、瓜子、豆类、玉米等或带刺激性的光滑食物, 家长可改变烹饪方法, 将食物碾碎, 然后仔细小心检查碾碎的食物中是否有异物掺杂, 最后安全进食。小于5岁的幼儿禁食果冻, 因果冻质地柔软、光滑容易滑入气管, 进入气管后随气管变形, 完全阻塞呼吸道。家中的物品, 尤其是纽扣、钱币、气球、劣质玩具等, 都应远离婴幼儿, 放置婴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 (3) 家长对学龄儿童进行耐心正面的教育, 因为此阶段儿童好奇和行动能力强, 所以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经常教育规律进食, 进食时保持安静, 细嚼慢咽, 不要狼吞虎咽, 不要躺着吃零食, 不要口中含着食物入睡。换牙期间, 家长要告之将掉落的牙齿及时吐出。学龄儿童不宜将笔头或笔帽咬在口中进行追打、嬉戏。 (4) 根据患儿的需要, 出院时, 分阶段给予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凯燕, 艾艳霞.术前访视中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应对技巧[J].中国医药学刊, 2006, 7:56.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7
应激 (stress)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 不仅仅是一个刺激或者反应, 它是我们用来评价和应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心理过程, 它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人不但面临战争的高风险, 还要面临来自部队、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应激, 因此, 相较于一般人群, 军人群体更易于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 产生应激反应。军事应激不仅影响军人的心理健康, 还关系到军事训练的效率和军事任务的完成, 由应激导致的心理、生理问题, 已经成为部队非战斗力减员的主要原因之一[4,5]。哪些个体更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哪些因素可以减少应激的负面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降低应激反应, 促进军人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应激对个体或组织产生大量的消极影响, 但是并不是所有经历应激事件的个体都会产生应激反应。Lazarus (1998) 研究认为应激更多来自个体对事件如何评价, 而不是事件本身。易感性-应激模型 (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 认为不同人格对不同的应激刺激敏感, 人们应对潜在应激事件上存在个体差异。主动性人格 (proactive personality) 往往能“积极地改善现有环境或创造新环境, 主动对现状提出挑战, 而非被动适应现有条件”。因此, 我们预期:主动性人格得分较高的军人, 往往经历较低的心理应激反应, 即主动性人格和军人心理应激呈显著的负相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选取的某部队共529人, 平均年龄22.30岁, 其中独生子女247人, 非独生子女277人, 5人独生状况未填写;87人来自城市, 占总人数的16.4%, 139人来自乡镇, 占总人数的26.3%, 300人来自农村, 占总人数的56.7%;初中学历77人, 占总人数的14.6%, 高中学历292人, 占总人数的55.2%, 大专学历122人, 占总人数的23.1%, 本科及以上学历34人, 占总人数的6.4%, 4人学历数据缺失。
1.2 工具
1.2.1 主动性人格问卷:
陈美君和凌文辁在前人基础上自编的《主动性人格问卷》, 该问卷分为积极性、坚韧性和变革性3个维度, 积极性表明性格开朗, 对人非常热情;坚韧性表明一旦定下目标, 不会轻易放弃;变革性表明有主见, 并且敢于打破常规, 否定权威, 努力推动建设性变革。共13个自评项目测量个体主动性人格, 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陈美君, 2009年) , 积极、坚韧和变革的α分别为0.85、0.84和0.85。
1.2.2 军人心理应激问卷:
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 (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 PEST) 由李权超编制, 包括10个条目, 要求被试根据近半个月的感受, 按“没有、有时、经常”进行3级评定, 条目内容均反应各种应激性症状, 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 本研究量表的α为.84。
2 结果
2.1 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主动性人格3个子维度和军人心理应激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主动性人格的3个子维度积极、坚韧和变革两两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例如, 相关在66~80范围内) ;积极、坚韧、变革和心理应激都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05, **P<.01。
2.2 军人心理应激对主动性人格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考虑到独生、城乡、学历和年龄等人口学变量的影响, 我们采用多层次回归分析考察主动性人格3个子维度积极、坚韧和变革, 对军人心理应激的预测作用。首先, 我们将独生、城乡、学历和年龄等人口学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的第一层;其次, 在控制各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 我们将主动性人格的3个子维度积极、坚韧和变革纳入回归方程的第二层,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回归方程第一层中, 城乡对军人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B=0.08, β=0.10, t=2.20, P<0.05) , 其他变量预测作用不显著, 人口学变量仅仅解释了军人心理应激的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并不显著[ΔR2=0.02F (4, 509) =2.16, P=0.07];当加入积极、坚韧、变革3个变量后, 回归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10.5%[ΔR2=0.09, F (3, 506) =16.80, P<.001], 其中积极性人格对军人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B=-0.12, β=-0.28, t=-3.81, P<0.01) , 变革性人格对军人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B=.07, β=0.17, t=2.77, P=0.01) , 而坚韧性人格对军人心理应激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B=-0.06, β=-0.13, t=-1.71, P>.005) 。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主动性人格对军人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具体来讲, 积极性这种人格特质对军人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而变革性人格对军人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性人格对军人心理应激的负向预测作用, 同以往研究结论基本相似, 即个体的主动性人格对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7]等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积极性得分较高的军人对人非常热情, 喜欢与人交往, 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有利于减少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太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军人的变革性人格特质对军人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变革性人格得分越高的军人其体验到的心理应激越多。这可能是由于变革性人格特质和军队这一特殊环境不匹配导致的, 高变革性的个体往往敢于打破常规, 否定权威, 不受固定思维的制约, 在任何时候都想与众不同。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纪律是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 这是军队的明显特点。很显然高变革性个体“否定权威”和军队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这就导致个体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军人的职业特点意味着军人要经常面对军事应激, 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受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影响[8]。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减少、降低军人心理应激反应, 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因此, 加强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鼓励军人遇事多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 培养积极良好的人格特质, 有利于增强军事训练效果和效率, 提升军人应激应对能力和战斗力, 维护和促进军人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商佳音, 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 :548-554.
[2]刘密, 龙立荣, 祖伟.主动性人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2) :333-337.
[3]邝磊, 郑雯雯, 林崇德, 等.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归因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 2011, 43 (9) :1063-1074.
[4]Dhillon, K., &Boyd, K.C.The effect of war stressors and lifeevents on Gulf War veteran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symp-toms.Military Psychology, 2010, 22 (2) :87-97.
[5]严进, 刘晓虹.关于军事应激应用性研究的几点思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 (6) :581-583.
[6]李权超, 何英强, 申国祥, 等.我军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的编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3, 21 (4) :256-258.
[7]Seibert, S.E., M.L.Kraimer, and J.M.Crant, What do proactive peo-ple do?A longitudinal model linking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Personnel psychology, 2001, 54 (4) :845-874.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8
1 病人轻生死亡对新护士造成的心理应激
1.1 临床资料
我市3家医院自2005年2月—2010年5月, 住院病人因病痛轻生自杀7例, 其中跳楼自杀5例, 服安眠药自杀1例, 割腕自杀1例, 7例轻生死亡事件均发生在内科系统且经抢救无效而死亡。7起事件除一起跳楼自杀发生在夏季午休时间, 其余都发生在深夜, 在3家医院走访发生轻生死亡事故科室的参加工作五年内当班新护士、老护士以及科室护士长, 了解新护士产生的心理应激以及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2 造成心理应激的大致情况
住院病人轻生死亡对当班新护士产生心理应激表现为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急性心理应激临床表现分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过度换气综合征3种[1]。最近1例轻生死亡为病人夜晚跳楼自杀, 抢救1个多小时但未成功, 死者流血较多, 肢体严重损伤, 面容狰狞, 夜班新护士为明显急性心理应激临床表现——过度换气综合征, 体征为手脚抽搐、手足痉挛, 自诉头晕, 呼吸困难, 窒息感, 胸部压迫感, 心悸, 指端麻木。另外3例跳楼自杀和1例割腕自杀事件引起护士明显急性焦虑反应, 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悸、出汗、恶心、腹部不适等。还有1例跳楼自杀引起护士轻微急性焦虑反应, 此次事件发生在夏季午休时段, 且当班护士工龄已超5年且有一定工作阅历。最后一例服安眠药死亡事件经调查未发现有护士心理应激反应。
2 造成心理应激大致原因
首先, 住院病人轻生寻短见都会选择在深夜或夏季午后等很多人进入睡眠时段, 此时间段科室仅安排一人值班, 且值班护士多为年轻护士,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其次, 内科护士比外科护士见到的急性流血外伤事件少, 心理承受能力较外科护士差;第三, 护士自认为有当班责任, 虽知道自己不可能随时在病人身旁无法避免事件发生, 仍无法摆脱自责情绪;第四, 护士担心寻短见死亡的病人家属不能原谅进而滋事等。
3 采取应对住院病人轻生死亡的积极心理调节策略
3.1 调整对轻生死亡突发事件的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是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危害情况作出估计[2]。因此, 护士可以通过改变认知, 即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应激源来降低心理应激。例如:对死亡和住院病人轻生死亡的认知, 和护士交谈,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是正常现象, 住院病人轻生死亡不该发生, 却很难预知也无法用寸步不离方式预防, 国外有安乐死, 可见病人因病痛采取不当方式结束生命也可理解, 但和我们健康正常人没有相比较因素, 我们仍应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3.2 改善心理环境
当一个人处在压力下时, 一个坚强、乐观、可以信赖的人或家庭、科室可以帮助其渡过困境。社会的支持是强大的缓和剂, 可缓和压力潜在的不良影响。要鼓励家属及亲友在这段时间内多抽空陪伴有心理应激的护士, 多与之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其心理上的压力。初期也可让其暂时休息, 暂时脱离工作环境, 增加家人陪的时间。在科室则可安排年龄大、工龄长、临床经验丰富、社会阅历成熟老护士与新护士谈心, 改善其心理环境。
3.3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教育新护士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健全的人格[3], 要乐观地面对问题。在应激事件中, 人格特质对心理应激反应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人格发展不健全, 应付心理应激的能力也差,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护士应注意培养和塑造心胸宽广、乐观开朗、善于自我调节的人格特征。
3.4 学会放松技术
初期如有必要, 可服用抗焦虑、抗抑郁等镇静剂, 能快速有效减轻心理应激引起心理生理反应, 但学会自我放松, 如呼吸调节法、肌肉放松训练、有氧训练等, 进行自我情绪调控才是首选的应对方式, 良好的调节能促进心理健康。在工作之余, 也可以和朋友或同事一起郊游、唱歌, 在大自然中, 在轻松愉快环境中放松心情, 转移注意力, 让内心压力尽情释放[3]。
3.5 针对性的情绪干预
情绪调节对于不同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 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 同时针对情绪智力差的人应重点干预, 防止不良情绪无法宣泄导致身心疾病[4]。
3.6 加强心理知识学习, 掌握心理疏导方法
护士平时加强心理知识学习, 掌握心理疏导方法, 既能服务于别人, 又能帮助自己在应付突发事件时疏导情绪, 防患于未然。
4 结果
调查7例事件, 1例服安眠药死亡事件未发现护士心理应激反应, 1例跳楼自杀引起护士轻微急性焦虑反应, 3例跳楼自杀和1例割腕自杀事件引起护士明显急性焦虑反应, 以上5例护士应激反应经过科室同事帮助和自身心理调节, 一段时间即摆脱不良心理影响。最后1例住院病人轻生死亡对新护士短期造成较大心理应激, 即使事件发生后较长时间仍表现发愣、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工作频频出错等, 引导其进行很长时间的心理调节, 上述问题才逐渐减轻。到目前为止, 5例发生心理应激新护士未出现长期身心疾患, 初步估计相应心理调节效果较好。
5 讨论
心理应激引起内环境紊乱, 引起过度心理和生理反应, 从而使人处于对各种疾病脆弱易感状态。作为一种少见的突发应激源, 住院病人轻生死亡刺激强度大, 新护士对应激源适应差, 住院病人轻生死亡普遍使当班新护士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悲伤、失眠等心理变化。有少部分人自身心理适应和调节能力较差, 表现较长时间的焦虑或抑郁症状, 如不能正确疏导则可能进一步引起严重身心疾病, 甚至影响一生。建议医院改进病房和卫生间窗户安全设施, 使之既符合消防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发生, 同时增加攀爬上楼顶的难度或设置门锁, 使病人无法上到楼顶。如一旦发生病人轻生死亡事件, 要积极对护士心理调节和引导其自我调节, 促其尽快走出困境, 积极健康进入工作状态。
关键词:护士,轻生,死亡,心理应激,心理调节
参考文献
[1]郑日昌, 甄中科, 刘树林.心理保健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66-287.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3-83.
[3]吴爱玲.手术室护士常见心理应激及应对策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3) :5519-5520.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需择期做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94例,年龄38~48岁,均无高血压病史。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麻醉师为同一人,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镇静药物均为枸橼酸芬太尼0.05mg、氟哌啶2.5mg,麻醉效果良好。手术均由相同的两位医生操作。
1.2 方法
(1)实验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告诉患者手术是一种治疗措施,手术后不会失去女性特征,对性生活质量没有影响。手术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我们会一直陪伴您,术中如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告诉我们。麻醉前患者的紧张心理达到高峰,此时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手术开始时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强烈的安全需求,这时可有意识的握住患者的手以示安慰,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产生安全感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放心接受手术。(2)对照组按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护理,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方法
(1)情绪变化指标;(2)生理指标。
1.4 计方法
观察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实验组中术中平静的人数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术中情绪平静的人数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脉搏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者术中血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手术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较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因为紧张、恐惧的心理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激活交感肾上腺系统使体内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导致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且心理应激反应越强,血流动力学改变越显著[4]。
对手术患者,不仅要重治疗,重护理,亦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反应。理解患者角色所承受的社会心理负担,通过护士的态度、言语、行为等有意识的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从而使术中血压波动范围变小,紧张情绪得以缓解。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如何通过术中心理干预,降低应激反应,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方法:选择07年9月至08年4月本院94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加术中心理干预进行指导。对照组按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术中两组患者血压、脉搏、情绪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患者通过心理干预,可使血压、脉搏、情绪波动范围变小,减缓应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
关键词:手术,心理干预,应激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的比较.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2]李纯艳.社区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
[3]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104
【中医药的心理应激】推荐阅读:
中医心理10-05
骨折的中医药治疗09-07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08-17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09-24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体会10-07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10-09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10-28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07-21
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06-21
慢性胃炎的中医药疗法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