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劳倦的认识(精选11篇)
中医对劳倦的认识 篇1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 经文献查询现代档案学中档案的门类名称就有120种之多。但这些都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 即“馆藏档案”、“库存档案”或“官藏档案”, 也可称为“体制内档案”;除此之外, 还有一类非一般意义上的档案, 即“活档案”。所谓的活档案, 目前在文献上尚未有确切的定义, 然而这类档案是相对于“体制内档案”的“体制外档案”, 形式多样, 名目繁多, 内容极其丰富, 且广泛散存于民间, 其价值及收集、管理、利用等又长期被人们所忽视, 然而极具史料价值、传承价值、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 是极其重要的档案工作对象。中医活档案就是其中的一类。
1 中医活档案的形式与价值
中医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抗争的实践结果和智慧结晶, 然而中医档案工作一直是医药档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尽管目前从专业档案机构到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已收集了大量的中医档案资料, 但尚有大量中医活档案未能被收集、保管和收藏, 更匡论开发和利用了。这些中医活档案包括散存于民间的中医典籍、医药学家资料、名医处方、名家医案、医学教育图谱绘画、动植物药材标本、中医书法碑帖、民间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特色疗法以及中医口碑资料等[1], 范围相当广泛, 内容及极其丰富。这些中医活档案除了同样具有“体制内档案”的历史再现性、知识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等特点外, 尚具有以下价值:
历史佐证价值:中医活档案是真实的历史遗存, 既可真切地展示中医发展, 也可确凿地印证中医历史[2]。
科学研究价值:中医活档案是历代医家及人民群众认识医学、发展医学, 及其自身的经验、事实、数据、成果、智慧的原载体, 是一种中医学知识性和技能性的信息源, 在中医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特殊功用。
集体智慧价值:中医活档案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家族内医家与民众集体意识和经验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色彩[3]。
经济社会价值:“物以稀为贵”, 许多中医活档案往往是“孤本”、“善本”, 不可多得、不可再生, 甚至是“无价之宝”。更重要的是, 中医活档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本身, 还体现在它经过开发利用之后, 能够产生直接的或可量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2 目前中医活档案搜集整理存在的问题
2.1 中医中许多珍贵资料因大量散落民间得不到保护而面临损毁
由于古代和近代中医名家大多以个体存在, 有许多名医甚至是“游方郎中”, 许多医药验方等资料均由个人或其家族收藏, 由于保管条件差, 许多资料年代久远而造成损毁、消亡[5]。
2.2 中医中口碑资料的自然流失非常严重, 随时面临熄灭的危险
许多古代和近代的中医药资料, 包括处方、个人撰写但未出版的典籍、临症心得等宝贵资料, 均以口碑形式流传[6], 随时面临“人逝籍灭”的危险, 如此将给中医药的传承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2.3 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中医活档案珍贵资料的流失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 许多中医档案遗产未能及时收集和有效保护, 许多资料流散于民间, 甚至流失海外[6]。
2.4 对中医活档案工作缺乏认识, 致使这项工作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如收集与保管缺乏人才与资金;“活档案”载体种类多, 归档管理难度大[7];更重要的是档案专业工作者普遍缺乏重视“活档案”搜集和管理的意识, 因而造成这一工作领域几乎无人涉足。
3 中医活档案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收集整理
近年来各地逐步重视当地名中医档案的建立, 但主要关注有形资料的收集, 如论文、书籍、影像等, 而忽视了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整理。名中医的学术思想, 是一种极具个性的“活档案”[8], 既有临征心得, 也有从业经验, 更有人文理念和学术思路。因此, 不能遗漏名中医的学术思想, 应对其加以收集整理和归档, 从而丰富和完善名中医档案的内涵。
3.2 将中医活档案工作纳入民间档案工作范畴
由于中医活档案具有“民间档案”的特性[9], 因此单纯靠档案部门进行是难以完成的。建议以县域为范围, 由档案、中医、文物等部门共同组成工作组, 将中医活档案工作纳入当地的民间档案工作范畴, 并开展一系列工作。一是进行调研, 了解当地中医活档案状况;二是举办民间中医活档案展, 促进全民档案意识;三是鼓励民间百姓提供和捐赠中医活档案, 并进行奖励和给予荣誉。
3.3 利用网络搜集中医活档案
许多中医活档案 (包括历史的和当今的) 都是中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既包括验方、偏方、秘方, 也包括个人的临床记录与总结、走访患者的记录和分析, 以及对疑难杂症的处理记录等[10]。在当今网络时代, 这些内容往往见诸于网络, 通过网站、个人博客、微博等进行交流与传播, 从而使网络也成为中医活档案的来源。因此, 建议中医档案工作者建立中医活档案“虚拟档案馆 (室) ”, 对中医活档案进行动态性地网络收集和整理, 从而使中医药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网络环境下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3.4 实行中医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由于中医活档案大多需从民间征集而得, 往往杂乱分散, 而且良莠不齐[11], 必须通过筛选、整理, 才能实现活档案的科学利用。因此对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科学的组织排列、整理加工, 甚至数字化, 实现中医活档案材料的系统化, 赋予其可利用性。二是以知识管理理念为指导, 搞好信息编研, 编撰融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资料。三是组织邀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学、社会学、文物学、档案学等方面的专家, 对中医活档案进行动态性的甄别、指导和价值评估。
3.5 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力量开发利用中医活档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曾在1990年代, 根据长沙马王堆出土古医书中记载的“秘旨”, 开发出既有保健作用又有药用价值的“古汉养生精口服液”, 并由古汉养生集团生产, 年产值超亿元, 驰名中外[12]。这类经验值得借鉴, 应充分发掘中医活档案, 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 利用科研模式和现代实验方法,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中医活档案资源, 促进中医事业的振兴。
摘要:作者在近年对中医档案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医活档案”的概念, 阐述了中医活档案的形式和对中医活档案价值的认识, 同时提出了中医活档案收集与整理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 从加强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收集整理、将中医活档案工作纳入民间档案工作范畴、利用网络搜集中医活档案、实行中医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力量开发利用中医活档案等5个方面, 对中医活档案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医,活档案,认识,探索
参考文献
[1]黄钰, 张颖丹.把口述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J].黑龙江档案, 2004 (4) :20-21.
[2]余厚洪.论民间档案的多重价值与开发利用[J].档案, 2010 (4) :12-15.
[3]王玉真.浅谈民间档案的收集与整理[J].山东档案, 2005 (5) :19-20.
[4]袁玮.谈民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价值[J].山西档案, 2012 (3) :49-50.
[5]钱元祥, 李观娣.谈民间散存档案资料的征集[J].浙江档案, 1993 (10) :21-22.
[6]沈海虹.藏医药珍贵档案管理新探[J].青海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34 (5) :161-163.
[7]武琳, 黄彪.医药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刍议[J].档案天地, 2011 (11) :57.
[8]任晓.加强名老中医档案的开发和利用[J].城建档案, 2010 (2) :51-52.
[9]惠明.试论民间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陕西档案, 2008 (6) :24-25.
[10]孙艳秋, 吴磊, 刘建平.基于网格的名老中医的档案数据挖掘的研究[J].兰台世界, 2009 (22) :14-15.
[11]余厚洪.浅谈民间档案的价值形式与开发措施[J].四川档案, 2010 (4) :23-24.
[12]胡南淑.利用名中医药档案, 振兴中医药事业[J].湖南档案, 1998 (5) :42.
中医对劳倦的认识 篇2
--------------------------“品花果城中医神韵,扬四海内岐黄仁术”
——连云港之行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您好,我们是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为了解中医在连云港的现状,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如为您造成不便,请多原谅。
1您的年龄是:
A 17岁以下B 18—35岁C 36—50岁D 50 岁以上您的性别: A 男B女.您对中医的了解与认识程度
A非常了解
B知道一些
C 不太了解
D一点不了解
4您所知道的中医院有?(可多选)
A江苏省中医院 B连云港市中医院 C赣榆县中医院D东海县中医院
5您觉得中医在连云港发展得怎么样?
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
6您了解中医吗?下列名词您听说过么?(可多选)
A黄帝内经 B张仲景 C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 E木火土金水F奇经八脉G其他______
7.您相信中医的疗效吗?
A非常相信 B相信 C半信半疑 D完全不信
8您曾经看过中医吗
A当然,我信赖看中医
B有些病看过
C被家人逼着看过几次
D没有机会以后可能去
E只看西医
9您认为中医的优点是?(可多选)
A治疗疑难杂症
B价格低廉
C临床效果显著
D副作用小
E其他______
10您认为中医的缺点是?(可多选)
A.太古老了,没有现实意
B.太玄了,不科学
C.中药太苦了
D.看病太麻烦,见效又慢
11您希望中医在连云港怎样发展?(可多选)
A.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向西医学习,多借助现代仪器、技术
C.弃医存药,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
D.重点做保健养生领域
E.没什么可发展的了,西医够用了,中医就算是“文化遗产”,寿终正寝吧 F.其他_______
12您认为中医在哪些方面疗效更为显著?(可多选)
A.内科B.外科C.妇科D.儿科
E.骨伤科F.养生美容G.针灸科您对中医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可多选)
A.针灸B.推拿C.汤剂D.刮痧拔罐E.其他
14.您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用中医治疗?(可多选)
A.日常保健B.疑难杂症
D.病后调养C.慢性疾病E.其他
浅谈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篇3
1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起病多缓,但亦可急性发作。此外,由于气病日久必然伤血,阳病日久必损及阴,故临床上亦可见血虚阴亏之候,然多与气虚阳衰相兼为病,或为气血不足,或为气阴两虚,或为阴阳两虚之候。心之阳气不能速振,瘀血、痰浊、水饮难以速除,故病情多缠绵不愈,每一次复发均重伤正气,使心之阳气更虚,瘀血、痰浊、水饮等益盛进而复累及心之阳气,甚则出现阳损欲脱之证,因虚致实,因实致虚,如此反复,气虚、血瘀、痰浊、水饮恶性循环,使心衰日重,虚实难复,部分病人可因阳气暴脱而突然死亡。
2 分证论治
2.1 心气不足 见于心力衰竭之早期,多心脏自病,心气匮乏或他脏之疾,耗伤心气,损及心用而致。 症状:心悸不宁,肢倦乏力,短气自汗,动则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结代。若心病及肺,肺气不宣,则咳嗽喘促,咳泡沫样痰。治法:益气宁心。方剂:举元煎加减。组成:人参(或党参)、炙黄芪、白术、炙甘草、茯苓、炙远志、酸枣仁、琥珀。
2.2 气虚血瘀 见于心力衰竭之早中期,乃由心气亏虚,运血无力所致。症状: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动则尤甚,唇面青紫,颈筋暴怒,胸脘痞满,肋下瘕积,痛著不移,尿少浮肿,舌紫黯,脉沉涩或结代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成:炙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草。紫丹参、广郁金、茯苓、葶苈子、地龙、益母草。
2.3 痰热壅肺 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衰发作期,病变由肺及心,宣肃治节无权而致。症状:心悸而喘,不能平卧,咳嗽痰黄或白,质粘难咯,发热口渴,尿少肢肿,大便干硬,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水。方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组成:麻黄、杏仁、生石膏、苇茎、薏仁、桃仁、全瓜蒌、冬瓜仁、葶苈子、生甘草。
2.4 水凌心肺 见于左心衰竭之急性发作期,病变由心及肺,以水邪作崇为急。症状:心悸胸闷,咳逆倚息不得卧,咳吐白痰或泡沫痰,烦躁气急,舌淡而胖,舌苔腻,脉滑。治法:泻肺,宁心,利水。方剂: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加减。组成:葶苈子、大枣、桂枝、茯苓、猪苓、泽泻、丹参、牛膝。
2.5 气阴两虚 多见于心力衰竭之中后期或某些顽固性心衰,或因心病日久,或气虚日久,或过用温燥药物,损及心阴而致。症状:惊悸怔忡,气短乏力,口干咽燥,头晕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益气敛阴。方剂:生脉散加减。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北芪、枣仁、炙甘草、生地、远志、茯苓、葶苈子。
2.6 阳虚水肿 见于心力衰竭之晚期,病变由心及肾,由气及阳,而出现心肾阳虚,水饮内泛之证。 症状:心悸气短,畏寒肢冷,尿少浮肿,腰以下肿甚,朝轻暮重,甚则全身漫肿,胸水腹水,舌淡胖,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或结代。治法:温阳利水。方剂:真武汤加减。组成:炮附子、干姜、白术、茯苓、车前子、益母草、毛冬青、泽泻、川怀牛膝。
2.7 阳虚气脱 为心力衰竭晚期之重症,生命垂危于顷刻之间,心阳虚极,阳气将脱。症状:喘促不得卧,甚则呼多吸少,气难接续、唇面青紫,汗出如油,形寒肢厥,尿少浮肿,甚或神志恍惚,舌质紫黯,脉微欲绝或结代。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剂:参附汤加味。组成:人参、炮附子、龙骨、牡蛎。
3 固定成药治疗
3.1 参麦注射液 组成:人参、麦冬。 功效: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主治:心悸,汗出,眩晕等虚证、厥证,适用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晕厥等重症患者之治疗。用法: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40-50ml加人5%葡萄糖液200ml中靜滴,每日1次。
3.2 黄芪注射液 组成:黄芪。功效:益气利水。主治:心脏病属气虚不足之证,可见心悸胸闷,动则加重,短气自汗,尿少浮肿,口唇紫绀等,此外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冠心病之气虚不足者也有较好疗效。
用法:黄芪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4日为1疗程。
4 其他疗法
4.1 针刺疗法
4.1.1 体针:⑴取穴:内关、间使、少府、郄门、曲泽。心气不足,肝气郁结加太冲、章门、肝俞;气血两虚,脉络瘀阻加关元、归来、气海、足三里、膻中;阳虚水泛,上凌心肺加水分、中极透曲骨。手法:深刺,平补平泻,不留针,每天1次,10天1疗程,两疗程间可休息3-5天。
4.1.2 耳针:⑴取穴:心、皮质下、神门、内分泌、交感,风湿性心脏病者加肾上腺、风湿线、水肿重者加肾、脾;胸闷、喘息加肺、胸。⑵手法:每次取3-5穴,中等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两耳交替, 10日为1疗程。
4.1.3 电针:⑴取穴:内关、间使、少府、郄门、曲泽。⑵手法:先以毫针针刺穴位,然后加电,留针15分钟
4.1.4 芒针:⑴取穴:巨阙、上脘、心俞、内关、中极、归来、足三里,配天突、列缺、秩边、带脉。⑵手法:针巨阙时病人仰卧,双手上举,均匀小幅度呼吸,针刺4寸深时感应先上后下,散至少腹时即出针;针带脉时按带脉循行方向环腹而行,深刺6-8寸;针秩边穴时,宜先放射至会阴部再下行至小腿,内关宜捻上百次而不留针。
4.2 灸法 取阴陵泉、膀胱俞、三焦俞、水分,隔附子饼灸或艾柱灸,每穴3-5壮;或艾条悬灸,每穴5-10分钟,有助心衰水肿消除。
4.3 按摩 对早期轻度心衰患者,可采用轻柔和缓的向心性按摩。
5 调摄护理
浅谈对经行头痛的中医认识 篇4
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经行头痛的病因病机阐述比较少, 但《张氏医通·头痛门》中记载:“每遇经行辄头痛, 气满, 心下怔忡, 食之减少, 肌肤不泽, 此痰湿为患也, 二陈汤加当归、炮姜、肉桂。[3]”现代名医家根据本病的特点, 认为其属于内伤性头痛范畴, 其发作与月经密切相关。头乃诸阳之会, 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 肝藏血, 经期气血下注胞宫, 阴血不足, 在此时, 外感、内伤都可引起脏腑气血失调而导致此病。本病常见的病因有肝火、血瘀和血虚。
2 临床辨证分型
临床上可分为肝火、血瘀、血虚三种证型。肝火证可见经行头痛, 甚或巅顶掣痛, 月经量稍多, 色鲜红, 头晕目眩, 烦躁易怒, 口苦咽干, 舌质红, 苔薄白, 脉弦细数。治法为清热平肝熄风。方选羚角钩藤汤。血瘀证在临床上可见每逢经前、经期头痛剧烈, 痛如锥刺, 经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 胸闷不舒, 舌黯或尖边有瘀点, 脉细涩或弦涩。治法为化瘀通络。选方为通窍活血汤。血虚证在临床上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头晕, 头部绵绵作痛, 月经量少, 色淡质稀, 心悸少寐, 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 脉虚细。治法为养血益气。方选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3 众医家对经行头痛治疗经验
夏桂成教授[4]认为经行头痛在临床上虽有肝火、血瘀、血虚三种证型, 但最常见的是肝火证, 常伴有血瘀、痰湿。在辨证上, 首先要辨别头痛的部位及疼痛的性质, 如两侧头痛, 多为肝经郁火;巅顶头痛, 风火证、血瘀证居多。在治疗上, 对于肝火头痛应清肝泻火, 可用龙胆草、夏枯草、钩藤等药物;对于肝阳上亢者, 应平肝潜阳, 可用珍珠母、石决明、牡蛎等药物;对于血瘀性头痛, 除活血化瘀止痛外, 还应调理月经。夏桂成教授还认为, 若夹杂痰湿, 应在清火、化瘀的前提下, 加入利尿药, 如车前子、泽泻等药物。
王子瑜教授[5]认为经行头痛可分为气血虚弱、阴虚阳亢、瘀血阻滞和痰湿中阻四种证型, 其病机主要是气血阴精不足, 经行之后, 气血阴精更亏, 清窍失养所致经行头痛, 或由痰、瘀之邪, 每逢经期随冲气上逆, 阻塞清窍所致经行头痛。王教授认为气血虚弱型经行头痛, 治法为补气养血止痛, 可选用八珍汤;阴虚阳亢型经行头痛, 治法为滋阴潜阳, 方选六味地黄丸;瘀血阻滞型经行头痛, 治法为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方选血府逐瘀汤;痰湿中阻型经行头痛, 治法为祛湿化痰止痛, 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
陈莹教授[6]认为, 血虚、肝火、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皆是导致经行头痛的病因, 而其中最为常见病因为血虚及血瘀。“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若素体虚弱, 或失血伤精, 血亏精少, 经行时精血下注, 阴血更亏, 不能上荣于脑, 导致经行头痛;或跌扑损伤, 瘀血内阻, 经期气血下注, 冲气挟瘀血上逆, 阻塞清窍, 而导致经行头痛。陈莹教授还根据经行头痛随月经周期变化的特点, 让患者在经前及经期服用药物治疗以达到更显著的疗效。
班秀文教授[7]认为经行头痛应辨外感、内伤。属外感实寒证, 应辛温解表, 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属外感热邪, 应清热解表止痛, 用银翘败毒散;而由内伤引起的经行头痛, 应分清气血阴阳虚损的轻重, 如肝肾阴虚导致的经行头痛, 给予杞菊地黄丸加减;肝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头痛, 给予四物汤加山萸肉、女贞子等养血止痛;脾气虚弱, 气血不足导致的经行头痛, 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阳虚衰导致的经行头痛, 可用肾气丸加减;总之, 班秀文教授认为在治疗经行头痛的过程中, 由于经行头痛是随着月经周期变化, 治经不离血, 故可用适当用当归、白芍、川芎等理血药。同时班教授认为除了药物治疗外, 还可用针灸配合艾灸治疗经行头痛。
4 病例
王某, 女, 40岁, 初诊:2016年10月12日,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 周期28天, 经期4~6天, 经量适中, 色暗红, 有少量血块, 无经行腰腹不适, 末次月经:2016年09月25日。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前经期头痛, 痛如针刺, 持续3~4天, 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 经色紫黯有块, 小腹疼痛拒按, 胸闷不舒, 舌黯, 脉细涩。诊断为经行头痛, 辨证为血瘀证。治法为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方选通窍活血汤。具体方药为: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生姜、红枣、老葱。头为诸阳之会, 因瘀血内停, 阻塞清窍, 每逢经期, 瘀随血动, 不通则痛, 故见头痛, 犹如针刺;血行受阻, 瘀血内阻, 冲任阻滞胞宫, 则见经色紫黯有块, 小腹疼痛;瘀血阻滞, 气机不利, 故见胸闷不适。舌黯, 脉细涩均为气血运行不畅。方中用麝香芳香走窜, 通行十二经, 开通诸窍, 和血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直入血分, 活血消瘀, 行血中之滞, 推陈致新;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通利血脉;老葱通阳入络。诸药合用, 共奏活血通窍之功。7剂水煎服早晚服用。11月份复诊, 称经行头痛有所减轻, 续服上方随诊。
5 讨论
经行头痛为月经前后诸证中的一种病症, 具有周期性反复出现, 随月经而发, 月经干净后停止的特点。中医在治疗经行头痛时, 可分2个阶段, 经期及前后, 针对症状治标;平时调理体质, 消除病因以治本。此外还可配以针灸治疗, 注意经期不适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调情志, 适劳逸,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忧思郁怒。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 狄文, 等.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63.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46.
[3]王阿丽, 陈艳.王子瑜妇科临证经验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2.
[4]黄瑛, 达美君.妇科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1-82.
[5]王阿丽, 陈艳.王子瑜妇科临证经验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2.
[6]李静, 陈莹.陈莹教授治疗经行头痛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25 (7) :11.
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篇5
1古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的认识 1.1疾病名称 “痴呆”一词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呆痴”。《针灸大成》则分别以“呆痴”和“痴呆”命名。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和《辨证录》中称之为“呆病”。1.2专题论述 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病谟》立“癫狂痴呆”专论。认为该病由情志因素所致,“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症状“千奇万怪”,脉象“变易不常”。治疗,宜服蛮煎行气开郁;或七福饮或大补元煎速扶正气。清·陈士铎在《辨证录》和《石室秘录》中设立了专门章节讨论呆病。在病因病机上重视痰浊因素的重要作用,认为本病“痰气独盛,呆气最深”。因而在治疗上提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采用“开郁逐邪,健胃通气”之大法。1.3相关记载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本病的部分病证及病机的论述。《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认为本病是心脑功能衰退,脑髓不足所致。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老年呆病的病机责之于“肾精竭乏,阳气日衰”,所描述的症状特点与现代医学的老年痴呆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王清任则明确阐述本病应归结于脑,《医林改错·脑髓说》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同时,对血瘀阻窍而致神机病变提出了新的见解。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已有医家认识到中风与痴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说:“中风后善忘”等。2病因病机 王永炎认为痴呆病位在脑,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发生是由于气、血、痰、郁、瘀、火等病邪造成老人精血亏损,脑髓空虚,元气不足,进而阴阳失调,神机失用出现呆傻愚笨诸症。郭振球认为人之将老的时候,五脏之气渐衰,衰则易于气滞,气滞多致血瘀;气滞而衰,血瘀壅气,气壅聚液为痰,痰气郁结,留为邪气;气痹壅于五脏,影响五脏神志,则致痴呆。林水淼等认为本病在脏主要与心、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在病邪则主要与痰、瘀、火有关,而两者又往往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心气不足、肾阴虚衰、神明失用、脑失所养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而痰滞瘀阻、机窍被蒙则为其标。傅仁杰等指出七情失调是形成本病的重要原因。人致老年,肾精衰枯,精亏血少,脑海空虚;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心肾失交;或心血不足,虚阳上扰,神明不敛,呆症遂生,则形成呆病虚证。情志不调,肝木失疏,克伐脾土;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过用寒凉,中阳受损,脾失健运,反生痰浊,蒙蔽清窍,则形成呆病虚实夹杂之证。颜德馨等认为本病的发生,总与内伤七情密切相关。老年人或以思虑不遂,或以喜怒惊恐,皆能损伤心脾、肝胆,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阴阳失于平秘,进而出现气滞、血瘀、痰凝,蒙蔽心窍而为神志失常。由于气血凝滞,脏腑化生的气血不能正常充养元神之府,故造成灵机混乱而发为“癫狂”、“痴呆”。3现代临床研究 3.1诊疗标准 1990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与内科学会在北京制定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简称《标准》)认为:诊断本病主要从记忆、判定、计算、识别、语言思维能力减退,个性、人格改变,年龄在60岁以上亦可在50~59岁之间’,起病发展缓慢,病程长10个方面加以判定。疗效评定标准则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3.2辨证论治 王永炎将本病分为髓海不足,肝肾阴虚,脾肾不足,心肝火盛,痰浊阻窍,瘀血内阻等型;分别治以补。肾益髓汤(验方),转呆定智汤(验方),还少丹,黄连解毒汤,洗心汤,通窍活血汤。郭振球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证类:阴阳失调,方用参麦地黄汤加减;气血两虚,方用八珍汤加味;心肾不交,方用交泰丸加减。实证类:痰瘀气滞,方用救肝解郁汤;络脉瘀阻,方用通窍活血汤。林水淼等主张把本病分成以阴证表现为主的心气不调型和以阳动表现为主的阴虚阳亢型两大类进行辨证,以“调心补肾”为治疗大法,予养心气、化痰浊以调心,补肾阴、益脑髓以补肾。颜德馨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交阻几型,分别治以癫狂梦醒汤合通窍活血汤、益气聪明汤合通窍活血汤、黄连温胆汤合通窍活血汤。王雅轩将本病分为狂躁型、抑郁型二类,分别治以安神健脑、清心祛痰、调气平肝法,及安神健脑、解郁开窍、活血祛痰法,方用自拟五子清脑汤为基础加减。3.3专方专药 李应昆等用灵智健脑液(人参、菌灵芝等)治疗老年痴呆,通过对1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灵智健脑液治疗老年性痴呆髓海不足,兼痰浊瘀血证疗效确切,对记忆功能改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升高SOD,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雷秀珍等用添精益智颗粒(益智仁、茯苓、枸杞子、何首乌、葛根、桃仁等)治疗老年痴呆72例,结果显效35例,有效26例,无效ll例,总有效率85%。陈保贵以自拟定元悦神汤(人中自、血竭、石菖蒲、郁金、黄芪等)加减治疗老年期脑血管性痴呆取得较好疗效。3.4针灸治疗 刘氏采用化浊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选用中脘、丰隆、内关、涌泉、人迎、风池等穴,总改善率 64%。刘氏采用电针头穴治疗血管性痴呆,总有效率为68.3%。杨氏用人参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双侧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结果26例中,24例有效。杨氏以醒脑开窍为主方,针灸并用治疗老年性痴呆26例,疗效可靠。王氏采取针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痊愈20例(52.6%),有效15例(39.5%),无效3例(7.9%)。4现代实验研究 4.1动物模型行为研究莫启忠等用补肾中药治疗AlCL9制备的痴呆小鼠模型,在避暗试验中,发现该药可明显提高模型鼠记忆力。4.2抗自由基损伤研究姜开余㈣等发现蒙古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可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减少,丙二醛(MDA)明显升高。而三七总皂甙能升高SOD,降低MDA,保护乳酸脱氢酶活性。曹俊岭Et8]等研究表明,火麻仁油能显著降低D一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及脑组织升高的NO及脂质代谢产物MDA的水平(P0.01),能显著升高血清及脑组织中SOD、GSH—Px的水平(P0.01)。4.3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研究邹丽波等报道葛根醇提物及总黄酮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Ach及CHAT活性降低。4.4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研究张英鸽等研究表明,人参对大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小鼠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显著作用。4.5拮抗钙超载研究 李麟仙等研究表明,三七皂甙Rb,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并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缩小梗塞范围。4.6神经生长因子作用研究 江黎明等研究表明,中药淫羊藿、何首乌、益智仁、白术、菟丝子、黄芪、茯苓等对NGF受体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以锁阳的粗提物作用最强。4.7调节免疫功能研究冯氏1.233等研究表明,泻火开窍方(黄连、郁金、牛黄、冰片等)能显著提高慢性铝中毒老年痴呆模型动物的红细胞免疫及其调控功能,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从而抑制补体激活所致的异常炎症反应。4.8阻抑细胞凋亡研究黄河清等研究表明,抵当汤改良方(生水蛭、熟大黄、肉桂)具有阻抑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凋亡的作用。4.9增强EEA—NMDA受体一LTP系统功能研究宋前流等研究表明,注入喹啉酸后,大鼠空间分辨能力和被动回避反应能力障碍,海马和颞叶皮质的谷氨酸(GIu)含量明显增高,而术前2d开始给予参归煎剂对模型鼠学习记忆有明显改善作用,并显著降低模型鼠脑内Glu的含量。4.10调节内分泌功能研究黄启辉等研究表明,脑还丹(人参、熟地黄、菖蒲等)胶囊能明显提高E2、T的水平,降低E2/T的比值,这可能是脑还丹胶囊防治老年痴呆的主要作用途径。5方药现代研究 5.1中药复方研究 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钩藤散、抑肝散、开心散、加味温胆汤、肾气丸、四物汤、地黄饮子、抵当汤等方剂具有抗衰老作用,临床用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夏卫军等研究表明,抵当汤具有降低MDA,升高SOD,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等作用,显示出对老年动物的记忆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认为与本方抗氧化、清除氧化代谢产物,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增加脑血流量有关。5.2单味中药研究 邹丽波等观察了临床常用补心、补肾、活血化瘀和安神中药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何首乌、枸杞子、刺五加、补骨脂、杜仲、菟丝子、人参、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葛根、川芎均能显著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葛根、人参、党参、刺五加、杜仲、川芎等还能拮抗40%乙醇所致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葛根、人参、刺五加对正常小鼠记忆获得也有促进作用。6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对老年痴呆已有比较成熟的认识,现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致,临床诊断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某些实验研究缺乏科学性等。尽管如此,中医药仍以其整体调节,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等优势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中医对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笔者提出如下主张,即理论研究统一化,临床研究标准化和实验研究科学化。摘自《中医药信息》
中医对尿毒症的认识及辨证治疗 篇6
《内经》:“实则完备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朱丹溪说:“水则肾主之,谷则脾主之,又因虚不能传化焉。故肾水之溢,仅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停滞,经络阻塞,水渗于皮肤,位于肌肉而发为肿矣。”《医门法律》:“肾司开。肾气从阳则开,从阴则合,阴气太盛则关门常合,水道不通而为肿”,“肾者水之制也,肾虚则水散于皮。”慢性肾炎尿毒症属于脾肾二虚,肾阳虚是本,不能化气,造成水湿内停。《内经》:“肾气虚则厥”;“肾病少腹腰脊痛,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不已死”,“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而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中藏经》:“肾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痛,面黑耳干,哕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伤寒论》:“若不尿肤满,哕者难治”,“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金匮》:“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
综合以上记述,可见慢性肾炎尿毒症多为脾肾阳虚之证,这是主要病机。脾肾阳虚,气化水液输布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浊内蕴,关格不通,上则恶心呕吐,下则尿少或尿闭。正如《正治汇补》所说:“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吐,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吐呕,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张景岳:“小便不通者是为癃闭,此最危急之症也,水逆不通,则上浸脾胃而为胀,外浸肌肉而为肿,泛攻中焦而为呕。……必致危殆。”
此外,在临床上还可见痞满,肿胀,食少,便溏,腹大如鼓,心神不宁,面色白,心悸,眩晕嗜卧,关节不利,全身搔痒,肌肤甲错,衄血昏睡,惊厥抽搐等症状。晚期阴阳俱损,浊毒四窜,蒙蔽清窍,肝风内扰,血压升高,头痛剧烈,烦躁,这一系列证候群虽较复杂严重,如能审证求因,正确施治,仍可获得抢救。
中医治疗方法
目前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尚无较理想的治法,虽有液体透析疗法、血液透析疗法、肾移植等,但应用不广。多年来,我们治尿毒症多采用以下方法,以温阳利水、温阳降逆、温阳通腑为主,脾阳通达,湿浊得下。若湿浊化热,乃标热本寒,寒热夹杂,虚实互见,用药颇难,苦寒清热易于伤阳,扶阳固本又可助邪化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才能避免诊治错误。
益气温阳利水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湿浊内聚,重度浮肿伴有腹水,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益气扶陽,固肾利水,可使小便得通,胃中浊气得泄,宜选六味地黄汤加参芪、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方。
温阳降逆法:适用于以恶心呕吐为主症者。胃失调和,湿邪不化,浊气上逆,可用苏叶、黄连煎水代茶,频服;或人参半夏汤(人参、半夏、茯苓、陈皮、当归、苡仁、牛膝、砂仁、佩兰、五味子、沉香、肉桂、佛手);或黄连温胆汤,苦辛合用,醒脾和中以降湿浊。
温阳通腑法:适用于尿素氮高(40%mg以上)为主,脾肾阳虚,湿热搏强,腑气不宣者。通泄湿浊,可用附子、大黄、莱菔子、甘草,浓煎取汁100~150ml,每晚保留灌肠。
镇肝熄风法:适用于邪热犯肝而致痉厥,以抽搐为主症,病势危急者。湿从燥化,劫烁阴津,内风潜动,可用水牛角钩藤汤(水牛角、钩藤、桑叶、川贝、竹茹、生地、菊花、白芍、茯神木、甘草),方中羚羊角重用至10~15g,先煎1小时,兑服,余渣与他药再煎;若以出血为主证,邪热内传,营血两燔,衄血不止,舌质绛,可用犀角地黄汤;此时尿毒症已进入晚期,中药较少见效;如见神志昏迷,乃湿浊弥漫,神明内闭,可用芳香化浊、开窍之品,内服菖蒲郁金汤(菖蒲、郁金、栀子、连翘、菊花、滑石、竹叶、丹皮、牛蒡子、竹沥、姜汁),玉枢丹别名紫金锭,一般标明外用,可以内服。
以上各法,常可综合运用,凡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有恶心呕吐,嗜卧,尿素氮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低,肾排泄功能低下者,首用苏叶、黄连降逆目吐以治其标;继用六味地黄汤加参芪以固其本,对改善肾功能、提高肾的排泄能力,降低尿素氮,提高血浆蛋白,均具有良好效果。此外,经苍、白术易山药,可增强健运脾阳、燥湿利水作用,适当加枸杞、牛膝、杜仲引药下行入肾,木香理气化浊,共奏益气温阳、补肾制水之功。至于温阳通腑药煎汁保留灌肠,主要为降低尿素氮而设,药液温度宜在38~42℃,肛管深度25cm,并保留1小时以上,方能收效。此法有类似腹膜透析的效果,安全经济,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例:患者,男,50岁, 1998年3月16日初诊。4年前曾感冒发烧,浮肿,诊为肾炎,久治不愈。近10天又见浮肿,面肢较甚,尿少昏睡,恶心,乏力,腹水(+),尿量日200ml左右,纳差,眩晕,舌体胖大、质红,脉弦紧。血压200/90mmHg;尿检: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少数,血沉49mm/小时,总蛋白5.2,白蛋白3.80,球蛋白1.40,胆固醇280mmol/L,尿素氮133,二氧化碳结合力27.7,肌苷7.2。诊断为慢性肾炎、高血压型尿毒症。证属脾肾阳虚,阴水泛滥,兼挟肝阳上亢。内服参芪地黄汤,外用温阳通腑法每晚保留灌肠。1周后,尿量明显增加,24小时约1000ml,腹围渐小,然腹水未消,自觉胀满,连服15剂,配合大黄、附子、甘草煎液保留灌肠,病情大见好转,尿量增至1500~2000ml,肿胀腹水全消,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化验复查均在正常范围。
讨 论
通过对尿毒症的治疗,认识到凡血压持续不降,血红蛋白低于5g以下的,以及尿闭1周以上或抽搐不止者,均难以救治。尿毒氮的高低并非决定预后吉凶的标志,但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有的病人经过中药施治后病情迅速好转,但如过度恶心呕吐,并伴有痉厥者,亦可导致死亡。
浅谈中医对脑血管病的认识 篇7
关于发生中风的病因, 《皇帝内经》提出与体质、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明确指出:“……仆击, 偏枯萎厥, 气满发逆, 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这些论述验之于临床, 基本是正确的。以后诸多医学名家又就其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在唐宋以前多数医家认为, 中风的病因为“外风”所为。如《皇帝内经》载:“风为百病之长, 善行而数变, 以其能统诸风;诸眩晕皆属于风, 即无风不作眩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也述:“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邪入于腑, 即不识人;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 口吐涎。”《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荣卫, 荣卫稍衰, 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记载:“邪入于腑, 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 口吐涎。”均以“内虚邪中”立论, 认为外邪侵犯人体导致中风, 外风理论占主导地位。治疗上以祛风散邪为主, 代表方为小续命汤, 大秦艽汤等。
金、元时代, 祖国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关于中风的病因, 认为多因阴阳平衡失调, 阴虚而致肝阳上亢, 火盛化风, 气血上逆, 痰湿阻窍而成。因此, 唐宋以后则产生“内风”之说, 并有较多论述, 如刘河间主张“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金元朱丹溪提出中风多因痰瘀阻于经络后, 内风之说盛行, 突出了内风、火、痰、虚、气、血的作用。明代楼英在谈到舌强不语时说, “今风涎入其经络, 故舌不转而不能言也。”吴昆《医方考》之“中风, 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 经络中有湿痰死血也”。《本草纲目》亦云“偏枯者, 手足为邪气阻塞脉道而然。”清·程文《医述》摘余傅山所论曰:“中风偏枯之疾, 一边不知痛痒而不死者, 以其孙络、大络为邪气壅塞, 血气不能周流故也”。叶天士谓中风偏枯为“有肝风内震入络”。可见诸家均认为中风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气血失调引起而非外因, 如《景岳全书·非风》中论:“非风一证, 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 卒倒多昏聩。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总的来说, 是本虚标实, 即气、血、阴、阳等本虚与风、火、痰、瘀等标实, 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最终导致血瘀或痰瘀阻于脑络而猝发中风。以内风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方法, 是以地黄饮子、杞菊地黄汤为代表的养阴祛风法。
到了清末以后, 诸医家将中风与当时现代医学相参而论。王清任创立的瘀血理论, 一部分已接近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理的现代认识。其代表方剂为三逐瘀汤。结合内风理论, 这一时期在治疗上又发展了益气活血等治则, 运用补阳还五汤, 大活络丹等进行治疗。更有中西汇通学派张锡纯治中风病常用当归、没药“化脑中瘀血, 以流通血脉”。可见“血瘀论”已在指导其中风病治疗。建国以后, 以陈可冀为代表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成为中西医结合最有效、最活跃的领域, 经与现代生理病理相结合, 血瘀证的科学内涵得到了阐述, 并也因此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当中。
20世纪80年代。吴以岭总结研究了历史记载, 结合临床实践, 提出中风病病位在脑之络脉,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脑络瘀塞、脑络绌急、络虚不荣、脑络损伤等, 皆为脑络之病变, 也是中风发病的重要病机。其所创络病理论的代表方———通心络胶囊,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中风的治疗和预防中,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络病理论对指导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科学价值。
关于中风的治疗, 历代医家也有较多论述。主要体现其辨证施治的原则。
(一) 辨病位辨病位当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应结合现代医学之检查方法, 辨理化检查与其他方法相参。一般中经络者, 病邪较轻, 正气未衰, 病位浅, 病情轻, 若及时治疗, 调理适宜, 一般可以康复;中脏腑者, 病邪较盛, 正气损伤, 病位深, 病情重, 若救治得宜, 可使邪去清窍得开, 病体逐渐康复。
(二) 辨病势辨病势当辨正邪之盛衰。如邪恋经络, 难以速去, 日久耗伤正气, 则半身不遂, 舌强言謇, 留有残疾;还有部分患者, 或因素患多种疾病, 新病与痼疾相结合, 治疗难以周全, 或因年老体衰, 本虚邪实, 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衰微, 病情笃重, 预后不良;若出现呃逆、呕吐、便血、喘促、抽搐等坏症、变证, 多为邪实而正脱, 乃死亡之兆。
(三) 辨病性辨病性当审证求因, 辨病之寒、热、虚、实及致病因素之性质, 辨证施治, 才可有的放矢而达有效治疗之目的。
史记中记载,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在为蔡恒公看病时曾说道:“疾在腠理, 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 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 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蔡恒公未采纳他的进谏, 最终导致病发不治。其实, 扁鹊所表述的是一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医学道理, 在疾病加深之前发现病因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也正是对付心脑血管疾病的“上上策”。
中医学对感冒的认识与治疗 篇8
1 辨风寒与风热
1.1 风寒感冒
为风邪夹寒邪侵犯肌表所致, 临证可见发热轻恶寒重, 鼻塞, 流清涕, 喷嚏频繁, 口不渴, 无汗, 咽痒, 舌苔薄白, 脉浮紧;或头身拘急而痛, 或兼咳嗽。此证多见于冬季, 阳虚或一般体质易感。
病机:伤于风者上先收之, 所以多侵犯人体的上部即上呼吸道, 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为一身之藩篱, 为肺之所主, 且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外邪侵袭, 正气奋起抗争, 鼻为肺之液, 故鼻塞流涕、喷嚏。风寒之邪上犯咽喉则咽痒。肺失肃降其气上则咳嗽。寒性凝滞, 腠理闭塞而无汗。津液未伤伤口不渴。寒邪易伤阳气, 主收引, 故头身拘急而痛, 苔薄白, 脉浮紧皆属风寒袭表之象。
治疗时, 轻者宜选葱鼓汤, 重者宜选荆防败毒散加减, 外寒内热宜选大青龙汤或防风通散。
1.2 风热感冒
为风邪挟热侵犯肌表。临床主要症状是发热重而恶寒轻, 鼻塞, 流浊涕, 喷嚏, 口微渴, 有汗或无汗, 咽喉疼痛或红肿, 舌苔薄白, 面欠润, 脉浮数;或有咳嗽, 头痛, 身痛。此证春季易发, 素体阳盛阴虚易感。
病机:风热之邪侵犯肺卫, 邪正相争, 故发热重而恶寒轻。肺气不和, 肺气为之不利, 故鼻塞, 流浊涕, 喷嚏。热邪耗伤津液, 故口微渴。风热上犯咽喉, 热毒雍, 滞则咽喉疼痛或红肿;上犯清空则头胀痛, 肺气不利反而上逆则咳嗽。热为阳邪, 其性开泻, 腠理开泻则有汗。风热侵袭肌表, 脉络不和则身痛。脉舌皆为风热犯表之征象。
治疗时, 治则为辛凉解表, 方选银翘散加减, 咳嗽重者宜选桑菊饮。
1.3 时行感冒
即流行性感冒。虽归于风热感冒之中, 但热毒较重, 与风热感冒证治均有差异, 故临证应明辨之, 辨之方法有: (1) 从病因来看, 时行感冒为疫毒从口鼻而入, 热毒深重;风热感冒则由风邪入侵肺卫。 (2) 从传染性来看, 时行感冒的传染性强, 而风热感冒传染性弱。 (3) 从症状看, 时行感冒全身症状重, 上呼吸道症状轻, 患者早期就可出现发热, 畏寒, 头痛, 乏力, 全身酸痛等症状, 鼻塞, 流涕, 喷嚏等较轻;风热感冒则上呼吸道症状重, 全身症状轻。
由于时行感冒热毒炽盛, 所以应以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为治则, 当以治风温或冬温之法治之, 以银翘散参以清气、入营论治, 气营两清, 方用清瘟败毒饮治疗。
2 辨夹邪
四季不同或非其时而有其气, 故夹邪长不同。夏日多夹暑, 长夏或阴雨连绵易夹湿, 秋多夹燥。同时, 由于个体因素的差异, 可出现夹食、夹痰、夹气、夹火、夹瘀等情形。
2.1 夹暑
暑为夏月主气, 其性炎热, 易伤夤夜, 夹湿耗气, 夏日感冒多夹暑湿邪气。 (1) 风热夹暑:发热微恶风寒, 汗出, 头晕而重, 咳嗽微腻, 脉濡而数。治当涤暑宣透, 方宜雷氏清凉涤暑法。 (2) 风寒夹暑:风寒束表, 暑实内蕴, 临证见恶寒, 发热轻, 无汗, 身行拘急, 脘痞心烦。治当宜散表寒, 涤暑化湿, 方宜新加香糯饮。
2.2 夹湿
湿为长夏主气, 其性重浊, 易伤阳气, 易阻气机, 绵缠难愈。阳虚, 脾虚, 素体湿盛之人易感。 (1) 风热夹湿:除风热表证外, 兼头重肢倦, 胸闷, 泛恶, 小便黄浊, 苔腻, 脉濡而数。治当在银翘散基础上加藿香、佩兰等化湿之品, 并慎用寒凉。 (2) 风寒夹湿:除风寒表证外, 尚有头重肢倦, 胸闷, 泛恶, 纳呆, 口不渴, 甚则泄泻。治当辛温发散, 宣化浊湿, 方宜羌活胜湿汤加减, 或于治风寒感冒药中加厚朴、佩兰、半夏、藿香等。
2.3 夹燥
为秋季之主气, 其性干燥, 易伤津液。初秋天气炎热多温燥, 晚秋多为凉燥。 (1) 温燥:发热微寒风寒, 鼻咽干燥, 咳嗽无痰或少痰, 痰不易咳出, 头痛少汗, 口渴, 舌边尖红赤, 苔落白而干, 脉浮数大。治当疏风润燥, 辛凉解表。方宜桑杏汤。 (2) 凉燥:发热轻恶寒重, 鼻塞咽干唇燥, 咳嗽无痰稀, 头痛无汗, 舌苔白而欠津, 脉浮细。治当辛温解表, 宣肺润燥。方宜桑杏汤。
2.4 夹食
多由素体脾胃虚弱, 纳化失司, 或暴饮暴食, 复感风寒而发。其证, 外有风寒或风热表证, 又有暧腐吞酸, 腹满胀痛, 矢气其快臭或泻下秽浊, 或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或拒食。治当风寒宜辛温解表消食导滞, 方宜选荆防败毒散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枳实;风热宜辛凉解表消食导滞, 方宜选银翘散加消食导滞之品。
2.5 夹火
多是火热内蕴, 风寒外束。临证所见:发热恶寒, 鼻塞, 流涕, 喷嚏, 咽痛, 头身疼痛, 或咳嗽气息, 口渴喜饮, 痰黄黏稠, 心烦尿赤便秘, 舌红苔薄白, 脉浮洪数。治当外解表寒内清火热, 方宜选防风通圣散。
2.6 夹痰
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 痰饮内停, 复感风寒, 引动痰饮而发为本病。临证见:外有风寒表证, 内见咳嗽多痰, 胸闷食少, 或喘促而不得卧, 痰声漉漉。治当在解表的基础上化痰除湿或温阳化饮, 方宜选荆防败毒散加二陈汤, 或苓桂术甘汤加辛温解表药物。
2.7 夹气
多见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 复感风寒。证见:外有表证, 兼见胸闷不舒, 胸胁胀满或疼痛, 善大息。治当解表疏肝理气, 方宜在解表的基础上加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柴胡等或于柴胡疏肝散加辛温解表之品。
2.8 夹瘀
素有瘀血, 或经水适来, 复感风寒, 寒性凝滞, 易伤阳气, 使瘀邪更甚。临证见:外有表证, 兼面色黑, 肌肤甲错, 或局部刺痛拒按, 或大便色黑, 或经闭腹痛, 或惊悸善忘, 或狂燥不宁。轻者先解其表, 后治其瘀, 重者可于解表的同时稍加活血化瘀之品, 待表解后再治其瘀。切勿大量用活血化瘀之品, 以免引邪入里。
中医对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认识 篇9
中风是由于发病突然, 临床症状变化多端, 并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类似, 故取名为“中风”。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著作《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中风一词, 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1]。”肌张力障碍是中风后遗症中最常见也是主要的症状, 是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古代并无肌张力障碍这一病名, 但随着人们对本疾病的认识并通过其临床表现将此病归为“瘛瘲”、“痉证”等病症范畴。
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调, 导致阳气亢进, 由此形成一种以肢体亢进为表现的病理状态。“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是肌张力增高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肝肾阴虚, 阴不制阳, 最终导致肢体拘急痉挛。“营卫失和、脉络瘀阻”是本病最直接的因素, 营卫运行受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肝肾阴亏, 从而导致肝阳上亢, 最终营卫之气不能顺利抵达肢节, 导致肌张力发生障碍。
中风后肌张力增高在中医学中可归为“脏腑病”与“经筋病”两个方面。对于筋病病机的论述在《内经》中很是详细。《灵枢·癫狂》云:“筋巅疾者, 身倦挛急大。”《证治准绳·七窍门》云:“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 乃气分之病, 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人皆呼为风, 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 非纯风也”。指出了肝脾气血亏虚, 血虚生风, 筋脉失于濡养, 气血流行失常, 是本病发生主要的病因病机。刘河间在《河间六书·卒中暴死》中曰:“所谓中风, 口襟筋脉紧急者, 由阳热暴甚于内, 肝主于筋, 而风气自甚, 又燥热加之, 液还聚于胸隔, 则筋太燥, 燥筋主于收敛, 劲切紧涩, 为病筋脉, 劲强紧急而口襟。”其认为风燥伤筋, 中风后痉挛为筋脉失养所致。
《诸病源侯论》提出:“凡筋中于风热则弛纵, 中于风冷则挛急, 十二经筋皆起于手足指, 循络于身, 体虚弱, 若中风寒, 随邪所中之筋则挛急, 不可屈伸, 其汤熨针石, 别有正方, 补养宣导”明确指出了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多为阳气不足, 并且容易感受外来风寒。
中医将人体分为阴阳两部分, 人体内侧属阴, 外侧属阳, 内外阴阳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肢体运动。若阴阳失调则导致肌张力增高, 使肢体无法正常运动, 上肢表现呈挛缩屈曲状, 以内侧屈肌占优势;下肢呈外旋过伸状, 以外侧伸肌占优势。《素问·调经论》记载有:“左盛则右病, 右盛则左病”。认为本病是由于左右盛衰失调、阴阳失衡而致病发最终导致肢体的偏瘫。《阴阳别论》曰:“三阴三阳, 发病为偏枯痿易, 四肢不举”。脏腑机能的不断衰减, 也能导致人体内阴和阳不能平衡, 而由此使风、火、痰、瘀等内生之邪相继产生, 这些内生之邪皆可因阴阳失调而导致偏虚或偏盛, 并以肌张力增高的形式表现出来。
2 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中风后肌张力障碍在治疗方面尤为重要, 其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和中药治疗, 并且针灸的疗效值得肯定, 《内经》就已指出本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针灸为主, 针灸是治疗本疾病最广泛也是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中风后肌张力障碍以经络闭阻不通为关键, 治疗应当以补气、活血通络为首要治疗原则。
2.1中药治疗
唐宋以前中药的治疗方法主要以“祛邪散风”为主。明代王伦则在《名医杂著》中指出:“治风之法, 在得初之时, 应当顺气, 病久应当活血, 此为万古不变之至理”。吴昆在《医方考·中风方论》中对本病中药治疗进行了论述:“中风之久, 语言蹇涩, 半身不遂, 手足拘挛……当归、牛膝、杜仲、枸杞子……养血, 则手得血而能摄, 足得血而能行;润燥, 则筋得血而能舒矣。”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 而最基本的病机则是瘀血, 治疗以补气活血为主, 通过“补气活血”使气血调和, 经脉通畅,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王清任治疗本疾病的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 在治疗上提倡活血化瘀, 他创立“气虚血瘀”学说, 通过逐瘀活血而使本疾病逐渐恢复正常。
2.2针灸治疗
针灸的治疗则以调理阴阳、通调筋脉为原则, 具有疏通局部气血、舒筋活络等作用, 并且操作简便, 无副作用, 最重要的是其疗效显著, 并且安全, 是治疗中风后肌张力障碍最好的方法。早期针刺对于中风的恢复效果甚好, 可遏制病情的发展, 缩短病程, 因此早期针刺可减轻中风患者的后遗症状, 奠定良好的肢体恢复基础, 其疗效是值得肯定。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指出了针灸治疗主要目的是调和阴阳, 阴阳平衡才能使其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选取穴位主要以阳经及督脉为主, 通过针刺阳经可激发其经气, 从而引发阴经与之共鸣, 使阴阳达到平衡, 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针刺的频率影响着针灸的疗效。临床上已有一些经验证明[2], 提高针刺频次 (通过延长疗程或针刺时间) 对于提高疗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灸治疗时穴位选取也很重要, 而取穴的先后顺序, 在历代古医籍中亦颇有论述, 并认为与针灸效应间存在影响[3]。《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 各至其理, 无过其道。”提出了病变部位不同则针刺深浅也不同, 针刺的深浅影响着针灸的疗效。透刺法对提高针刺疗效也有较重要的影响, 通过一针刺到两个穴位, 无论是从阴经透刺到阳经还是从阳经透刺到阴经, 都避免了多针多刺, 并且还可调节阴阳平衡, 使经络与经络之间相互连接, 阴阳经脉相通, 改善偏瘫患者的肌张力, 提高其生活质量。
针刺的目的是纠正患者的错误模式, 减少本疾病的致残率。近现代以来, 我国对针灸治疗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研究深入并广泛。针灸对偏瘫患者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其它治疗方法不能取代的。但仍须继续探讨和研究, 最大限度的使患者减少致残率, 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 获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中风,肌张力障碍,针灸,中药
参考文献
[1]张仲景, 王叔和.新编金医要略方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5:15.
[2]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933.
浅谈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 篇10
1 病位
脑与人的精神、记忆、思维、聪明智慧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1]曰:“头者精明之府, 头倾视深, 精神将夺矣”。 《灵枢.海论》[2]云:“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髓海不足, 脑转耳鸣, 胫酸眩晕, 目无所视, 懈怠安卧”。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汪昂亦云:“人之记忆, 皆在脑中”。王清任直言“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3]。再如《类证治裁》云:“健忘者, 徒然忘之, 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 心之精依于肾, 而脑为元神之府, 精髓之海, 实记性所凭也”。以上论述说明中医早已认识到:脑为清窍之府、元神之府、精明之府、为髓之海, 人的精神、记忆以及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皆在于脑。凡因脑髓不充, 或脑窍受阻, 以至元神失养, 清窍失灵, 使人出现记忆、思维等智能方面的功能减退和行为、人格改变的疾病皆病位主要在脑。
2 生理基础
老年性痴呆病位主要在脑, 脑的生理功能统归于心, 而分属于五脏。脑的功能正常与否, 有赖于五脏的生理功能旺盛及相互平衡协调。正如内经所云[4]:“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始衰……八十岁肺气始衰……九十岁肾气始衰……百岁五脏皆虚, 神气皆去, 形骸独居而终矣”。“人年四十, 阴气自半”。故尔究其发病的生理原因是年岁日增, 五脏内衰, 功能低下, 精血不足, 髓海空虚, 生机渐惫, 精神衰萎。由此可见,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 脏腑生理调节功能日益减退是发生该病的生理基础。
3 病因病机
3.1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灵枢》[5]云:“脑为髓之海”, 脑是由髓所汇聚而成。《素问.上古天真论》[6]曰:“肾者主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精, 为人先天之本, 精生髓, 髓充脑, 精足脑充, 则元神清而记不忘。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脑髓的充盈;脑的功能与肾精的关系密不可分。
3.2 心脾两虚、脑失荣养
脑的功能统归于心, 心主神明, 又主血脉, 心气虚弱, 鼓动无力, 气血不能上荣于脑, 则脑失充养, 神失所主。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胃虚衰, 气血不足, 亦可导致神失所养, 脑窍不荣。
3.3 痰浊内生、迷蒙清窍
《素问.经脉别论篇》明确阐述了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7]:“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归布, 五经并行”。所以, 肺之通调滞涩、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均可导致痰浊内生。痰性流动, 随气机升降出入, 上蒙清窍, 则神机失灵, 而成痴呆。
3.4 瘀血痹阻、元神失聪
或因肝气郁滞, 气滞血止;或因心脾气虚, 推动无力;或因阴血亏虚, 血脉枯涩;或因痰瘀交阻, 脉络不畅皆可导致瘀血产生。瘀血痹阻, 累及脑窍, 元神失养, 乃生痴呆。
痴呆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实为痰浊、瘀血, 然二者皆为病理产物, 非是发病的根本原因, 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只具有推动、加快的作用, 故可谓是病机之标。虚者责之于脏腑虚衰, 功能减退, 平衡失调, 三者共同构成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可谓是病机之本。
4 分型论治
4.1 髓海失充型
症见:精神萎靡, 头昏耳鸣, 反应迟缓, 记忆力减退, 齿枯发焦, 腰膝酸软, 步履艰难, 舌淡苔薄, 脉沉细弱。治法:补肾填精, 益髓健脑。代表方:河车大造丸。
4.2 心脾两虚型
精神疲软, 不寐健忘, 心悸多梦, 头晕心烦, 记忆障碍, 食欲不振, 身体倦怠, 舌淡或见舌尖红, 苔薄白, 脉细或细数无力。治法:益气健脾, 养血安神。代表方:归脾汤。
4.3 痰蒙清窍型
表情呆钝, 终日不言, 智力减退, 头重如裹, 恶心欲吐, 纳呆食少, 口多粘腻, 舌淡润,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苔滑腻, 脉滑或弦滑。治法:涤痰开窍醒神。代表方: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温胆汤。
4.4 瘀血内阻型
表情痴呆, 思维迟缓, 言语不利, 善忘易惊, 肌肤甲错, 口唇紫暗, 口干不饮, 舌暗有瘀斑或瘀点, 苔润, 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 宣窍醒脑。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5 防治关系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顽固疾病, 其发病的基础, 根本病机皆是年老脏腑机能减退。内在脏腑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减退是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生理现象。中医对治疗本病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中药对延缓该病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故尔, 对于该病防重于治, 这也符合中医“不治已病, 治未病”的思想。
总之, 只要我们生活规律, 调畅情志, 加强锻炼, 并配合中医保健、治疗手段, 老年性痴呆是可防可治的。
摘要:老年痴呆病位在脑;脏腑生理调节功能日益减退是发生该病的生理基础;其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心脾两虚、脑失荣养, 痰浊内生、迷蒙清窍, 瘀血痹阻、元神失聪;临床分为髓海失充型、心脾两虚型、痰蒙清窍型、瘀血内阻型四型加以论治;老年性痴呆虽是一种顽固疾病, 只要生活规律, 调畅情志, 加强锻炼, 并配合中医保健、治疗手段, 老年性痴呆是可防可治的。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老年呆病,文痴,中医中药,分型论治
参考文献
[1] (清) 张隐庵, 集注;孙国中, 方向红, 点校.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147.
[2] (清) 张志聪, 著;孙国中, 方向红, 点校.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279.
[3] (清) 王清任, 著.李占永, 岳雪莲, 校注.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15.
[4] (清) 张隐庵, 集注;孙国中, 方向红, 点校.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382.
[5] (清) 张隐庵, 集注;孙国中, 方向红, 点校.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278.
[6] (清) 张志聪, 著;孙国中, 方向红, 点校.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6.
中医对劳倦的认识 篇11
1 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认识的历史记载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西医的名词。而中医早在战国时代医家扁鹊就通过切脉来观察心脏搏动。传统中医多会舍证从脉去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切诊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当中, 为四诊之首。因迟脉为本病必具之脉, 更有甚者为损脉。《内经》中虽无迟脉病名, 但已经有了相关记载, 如“其脉迟者病”“寒气入经而稽迟”等。西晋王叔和《脉经》中最早提出了迟脉这一称谓, “迟脉, 呼吸三至, 来去极迟”。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记述“脉来缓, 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结”“涩脉, 细而迟往来难而散, 或一止复来”“屋漏脉如乳残漏之下, 良久一滴, 溅起无力”等类似现代所称缓慢性心律失常。古代医家大多认为迟脉是由脏腑虚损、阳虚阴盛、气虚血寒所致, 治疗大多以温药。现中医界以“胸痹”“虚损”“厥脱”“心悸怔忡”等病证门类中去寻求辨证依据与临床治疗思路。《内经》“迟者为阴, 数者为阳”“阳气衰于下, 则为寒厥”, 《证治汇补·惊悸怔忡》云:“有阳气内虚, 心下空豁, 状如惊悸, 右脉大而无力者是也”。《珍家枢要》云:“迟为阴盛阳亏之候, 为寒, 为不足”。《濒湖脉学》曰:“迟来一息至惟三, 阳不胜阴气血寒”。《难经》云:“一息二至之曰损”, 《医宗金鉴》论及脉象时则“三至为迟, 迟则为冷”“迟, 阴脉也”。又“迟司藏病”“阳不胜阴气血寒”。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说:“迟为血滞, 亦主精伤”;《金匮要略》论其脉象曰“寸口脉迟而涩, 迟为寒, 则手足厥冷”。李时珍指出“有力而迟为冷痛, 迟而无力定虚寒”。它以六淫、七情、饮食、劳倦为诱因, 日渐发展而成。
2 西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认识和起搏器应用的历史
西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及相关症状的认识起始于欧洲文艺复新后, 1580 年意大利的Mercuriale 提出了晕厥的概念, 并且清楚地阐述了心源性与神经源性晕厥的差别, 提出了晕厥与心动过缓的关系。1761 年意大利Morgagni最早提出了循环与心动过缓的关系, 明确晕厥与心动过缓因果关系。1827年, 爱尔兰的Robert Adams 出版《心脏病病理学》一书, 首次指出心动过缓是引起病人的脑功能障碍症状的原因。1846 年, Stokes 在都柏林医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几例慢性心动过缓的观察”的论文, 描述了心动过缓病人假性脑中风引起的一过性的意识丧失。1890 年, 法国医师 Huchard 建议用Robert Adams和William Stoke 的名字为该综合征的名字。
缓慢性心律失常认识的突破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浦肯野纤维、希氏束、房室结、窦房结等的发现[3]。1899年, 荷兰医生Wenckback发现了房室传导阻滞的文氏现象, 并创用了脉搏图进行心律失常的研究。1906年, Wenckback 则将心电图上出现心房波脱落的现象称为窦房传导阻滞。1924年, 欧洲医生和心电学家Mobitz报道了Ⅱ度Ⅰ型和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967 年Lown 在美国心脏病杂志以窦性激动的起源与传导损害, 并伴其他心律紊乱的疾病取名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4]。20世纪初荷兰生理学家Einthoven发明的心电图机使对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
1958年10月Elmqvist和Senning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Karo1inska 医院为因全性房室阻滞多年, 频发心脏停跳引起阿斯综合征的43岁的Ame Larsson植入了世界首例全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起搏器植入后临床一般状况改善, 此后又先后更换了25 台起搏器, 依赖心脏起搏器生活了43年后, 因癌症去世。从此开始了全新的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单腔起搏器 (包括心房起搏器、心室起搏器) , 70年末代开始双腔起搏器治疗。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对适应证不断的深入、拓展, 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以人工心脏起搏治疗为基石的完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体系[5]。
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从Ⅰ类 (公认为植入起搏器有效) 到Ⅲ类 (公认为植入起搏器没有益处) 。Ⅱa类适应证指存在不同观点, 但有证据表明, 起搏治疗有效。Ⅱb类适应证指存在不同观点, 但无证据证明起搏治疗有效。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关键在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相关症状证据。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通过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心电图甚至通过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6]。
3 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凝、痰阻及气阴两虚, 但心阳衰微, 血脉不畅为基本病机,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本病属中医心悸、迟脉证范畴, 多见迟脉, 并见沉、细、结脉等, 临床表现不仅有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证候, 常同时伴有面白光畏寒、眩晕昏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证候的特点。心动过缓, 或伴有其他心律失常, 重则发生心脑肾供血不足, 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7]。
现代中医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始于1975年, 最初用益气养阴、通阳活血法治疗, 此后随着对本病之病因病机、脉象、治则、方药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认识到本病除阳虚之外还可兼见不同程度之阴虚、气滞、痰湿、瘀血等症状, 此虽系阳损及阴, 阳虚寒凝, 阳虚湿滞, 阳虚血瘀所衍生之病理产物, 但又常成为本病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在脉象方面, 迟脉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特征脉象, 但临床上随病情变化又常可与涩、结、代兼见, 伴晕厥者, 可见到损脉, 若出现阿斯综合征时, 亦可见到败脉。治则方面, 从最早且最多的首推温补之法, 已扩大到养阴、化痰、活血化瘀, 以至理气等诸法。有学者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从单纯温心阳发展到大补元气、温补命门之火及温运脾阳等法, 给临床方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类同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
临床上对本病症的中医辨证以心气 (阳) 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脉瘀滞等证型最为常见。其他辨证类型包括:心阳不振、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遏;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气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血 (脉) 瘀滞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8,9]。
4 西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缓慢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各种证候的根本原因是, 因为心率缓慢, 导致的心脏本身泵血减少使得组织器官缺血导致各种症状, 故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恢复正常范围的窦性心律或心室率, 消除相关组织器官的缺血。
窦房结功能障碍是一系列窦房结和心房电活动形成及传导功能异常的总称, 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无明显病因可循的变时功能不全、阵发性或持续性窦性停搏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以及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动过缓常交替出现, 且两者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转换, 且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称为慢快综合征。心电图所见的窦性停搏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症状, 窦性停搏的间歇和心率是否有症状的决定性因素, 如在运动或应激时心率的增加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病因:缺血、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等易引起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变性, 其特征为进行性加速, 多数时间持续心率较慢。表现为起搏障碍及传出障碍两型。也有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 又称功能性病态窦房结、结外病态窦房结[10]。
窦房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可因窦房结受损的程度不同而各异, 心率过于缓慢, 突然发生的长间歇 (自发性或继发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终止后) 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导致心排量下降, 重要脏器及组织, 尤其大脑供血不足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如一过性晕厥、头晕、黑蒙等晕厥先兆。长期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实际上, 多数窦房结功能障碍病人因其临床表现隐匿而多变, 以及对日常活动产生的不适当心率变时性反应, 而难以诊断。现在心率随日常活动量的改变而发生动态变化的变时性功能重要性已逐渐得到关注。
经多年的观察, 已经认识到, 未经治疗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的自然病程可相差甚远, 曾因窦性停搏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过晕厥的病人, 大多表现为晕厥的反复发作。窦房结功能障碍病人的自然病程可因某些必需的药物治疗而加剧潜在心动过缓的发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非常低, 不论是否接受起搏器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身不会影响病人的存活率。
曾因窦性停搏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过晕厥的病人, 大多表现为晕厥的反复发作。对于症状性心动过缓唯一有效的治疗是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治疗虽可消除症状性心动过缓, 但并不影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的死亡率。起搏治疗之后, 心力衰竭和房颤等决定病情发展程度的因素日益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房室传导阻滞意味着房室之间存在病理性的传导。房室阻滞由心房、房室结和 (或) 希浦系统传导延迟所致。房室阻滞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与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和 (或) 双侧束支等部位的组织病理情况有关。特发性纤维化累及心脏支架或远端传导系统形成的Lev病和Lenegre病是房室阻滞的常见病因。心肌缺血或梗死后导致的心肌组织的病变也是房室阻滞的病因。其他的病因还包括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钙化性、感染、手术损伤、浸润性疾病 (淀粉样变行、肉样瘤病和癌症) 、炎症 (血管炎和心肌炎) 、神经肌肉性疾病 (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卡恩斯-塞尔综合征、腓侧肌萎缩和厄尔布营养障碍) 和先天性疾病。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是一过性的或永久性的。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包括药物中毒、心肌缺血、迷走神经过敏和局部损伤 (消融所致) 。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Ⅰ型和Ⅱ型阻滞、高度房室阻滞和阵发性房室阻滞。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在健康成年人相对常见, 在睡眠时更常见, 这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有关。在极少数情况下,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以导致或加重Ⅱ度Ⅰ型房室阻滞, 阻滞区都可能在房室结以下的部位。在心脏结构正常的病人, 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很少进展为Ⅱ度Ⅱ型房室阻滞或Ⅲ度房室阻滞, 且并不表示Ⅱ度Ⅰ型房室阻滞病人预后不好。而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 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常常表示心脏病在进展, 应警惕病人的预后。Ⅱ度Ⅱ型房室阻滞比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少见, 不同于Ⅱ度Ⅰ型房室阻滞, Ⅱ度Ⅱ型房室阻滞的症状很明显。Ⅱ度Ⅱ型房室阻滞常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这时心室由次级不稳定的异搏节律所控制。当然, 希氏束阻滞如果是功能性 (例如房性期前收缩经房室结下传时, 房室结的不应期短于希氏束的不应期或某些形式的房室结内折返) 或阻滞是暂时性的 (例如药物中毒后心脏外科手术) 则属于例外。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指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传导心室, 即房室分离。阻滞区可以位于房室结、希氏束或希氏束以远部位。如果QRS波群时限正常 (过去不存在束支传导阻滞) , 阻滞区位于房室结和希氏束的几率大概各占一半。如果QRS波群变宽, 阻滞区大多数位于希浦系统及其以远的部位。阻滞部位下的异位起搏点激动心室, QRS波群的形态和心室率由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决定。异位起搏点位于束支及以远部位时, 总是表现为固定的心室率, 而不受自主神经张力的影响。起源于希浦系统和心室组织的异搏节律很不稳定。临床上,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取决于阻滞的部位和次级起搏点的起搏频率。例如, 发生在房室结水平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常常没有症状;而有双侧束支阻滞时, 几乎不存在无症状的病人。这种阻滞部位的差异往往有助于病因的鉴别, 完全性的房室结阻滞一般是先天性的, 而希浦系统的阻滞一般是后天获得性的。先天性房室阻滞首次表现可以在出生前或出生时, 甚至有些直到成年后才被发现。
5 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5.1 中医药治疗
十余年来, 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很多[8,9,11,12,13], 根据辨证分型, 最为常用的传统方剂有参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人参四逆汤、桂枝人参汤、生脉散、阳和汤、右归丸 (方) 、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也有自创的如温阳益气汤 (麻黄、炮附子、麦冬、当归、党参、细辛、甘草) 、益气通心汤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桂枝、丹参、磁石、赤芍、炙甘草) 、温阳升律汤 (制附子、肉桂、鹿角胶、补骨脂、杜仲、山药、熟地、山茱萸、黄芪、党参、茯苓、陈皮、丹参、赤芍) 、阳和汤 (为主组方, 熟地黄、鹿角胶、肉桂、甘草、炮姜、白芥子、麻黄、川芎随证加减) 等。临床上亦有两方或多方联合使用。大多选用温阳益气药物为主, 然为防止其过于温燥, 常伍以生脉散或只入麦冬或玄参、生地等甘寒之品。注射液包括: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回生饮注射液 (含参三七、黄芪、当归、麦门冬等) 。
中成药物包括安心宁神口服液、病窦灵 (主要由红参、黄芪、制附片、丹参等组成) 、稳心颗粒 (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升率合剂 (附子、红参、麻黄、当归、麦门冬、细辛、丹参、郁金、炙甘草、泽泻) 、血脉舒通口服液 (由黄芪、赤芍、防风、石菖蒲、牛膝、葛根、桃仁、地龙组成) 、心宝、稳心颗粒。在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 从传统中医温阳药附子中发现去甲乌头碱, 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5.2 西医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
5.2.1 药物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技术是与心电图等检测技术同步发展的。早期应用的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兴奋剂和M-受体拮抗剂。以后逐渐开始应用非特异性兴奋传导促进剂, 主要包括皮质激素、烟酰胺、乳酸钠、甲状腺素片、硝苯吡啶、氨茶碱、克朗宁等[4]。这些药物对慢性和/或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多不理想。实际应用中, 这些药物在一定情况下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一定提高心率的作用, 对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尤其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需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提高房室结兴奋性, 增加交界区心律。没有相关药物可以改善、恢复房室结的传导功能。在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代前, 远期治疗效果差于中医药物治疗。
5.2.2 起搏治疗
起搏器对过缓性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是缓解和消除症状, 使其健康和生命不受影响。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例, 过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第1年的死亡率高达50%, 但起搏器植入后寿命不受影响, 因此, 应当看成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为导致的有客观证据的相关症状。临床上, 确定相关症状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因果关系是重要的, 这可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心电图、运动试验甚至心内电生理检查进行。无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不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必需适应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任何类型的窦房结异常, 如伴相关症状, 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
房室传导阻滞, 包括从最轻的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到最严重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稳定的, 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延长, 无相关症状时, 禁忌植入永久起搏器, 有相关症状时, 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是Ⅱa类。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Ⅱ度Ⅰ型或Ⅱ度Ⅱ型, 心电图都有QRS波群脱落的表现。任何形式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有相关临床症状,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是Ⅰ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有时称为完全心脏阻滞) , 为起源于窦房结的脉冲不能下传到心室所致。心房和心室冲动完全分离。如伴有相关症状, 为植入永久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即使无症状, 也属永久起搏器植入的Ⅱa类适应证。持续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双束支阻滞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6]。
6 起搏治疗时代的单纯中医药物治疗的特色
在中医药杂志, 除偶有中医院发表植入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文章外, 所发表的辨证论治药物治疗的文章, 绝大多数文章笼统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但没有通过脉象, 以心电图诊断为标准, 其选择范畴很不一致, 如一篇典型的文章把缓慢性心律失常分为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种类型, 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静息状态下常规心电图作为诊断和判定疗效的标志, 以心率的增加和辨证的症状作为治疗标准[14]。实际上,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三者都在病态窦房结范围之内。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 各医家辨证分型有所不同, 所用治疗药物种类、应用时间亦有所不同, 疗效判定也不同。从所发表的文章看, 没有用脉诊作为诊断标准的, 均以心电图 (包括动态心电图) 诊断为依据, 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中医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文章所应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现代病因和心电生理的分型特点以及临床特征的认识不同于西医界。
各种药物的治疗, 所有文章共同的观点:①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 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 包括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汤剂、中成药和注射液。得出结论是使用时间从十余日到数月不等, 可提高心率, 改善症状, 总有效率超过80%以上。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 值得深入挖掘和推广。除了方剂外, 单味药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②以尽力否定起搏治疗的问题来肯定中医药治疗。虽然临时、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起搏失效、电极脱位、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 且费用昂贵, 一些病人因严重糖尿病、消瘦、血管畸形或经济条件不允许或当地无法安装起搏器等望而却步, 难以推广。③尽管不能肯定的否认, 也承认对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要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比如有“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因其费用昂贵, 且为有创治疗, 许多病人难于接受”之说法。
已发表的大量文章所见, 病例报道样本小, 以一般的临床经验总结或治疗观察居多, 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 疗效标准尚不统一, 试验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 重复研究居多。目前中医药界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因和诊断的认识, 与西医是一样的, 表现为直接借鉴西医主要依靠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脉象标准无, 治疗疗效的评价, 也是以心率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方向
缓慢性心律失常, 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传导系统不可逆障碍疾病, 导致临床出现的各种不同症状的根本原因是心脏持续性及/或一过性泵血功能障碍的程度, 涉及脑、心、外周肢体等缺血导致的各种不同症状。随着缓慢心律失常的改善, 相关症状随之消失。现所有的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治疗目标把心率的提高作为最重要的疗效指标, 同时也把相关症状的改善作为指标, 但对相关症状内容的改善内容则多没有更多的描述。中国中医药学会以及中西医结合学会没有组织相关专家, 提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规范化意见和与西医诊疗的结合治疗的共识, 也未见这方面的努力。这也是目前缓慢性心律失常诊疗在中医药界显得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 起搏器的应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下的医疗保险制度密切相关。起搏治疗对有显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伴相关症状者消除症状, 改善生活治疗, 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作用早已经确定。起搏器对过缓性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是缓解和消除症状, 使其健康和生命不受影响。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例, 过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第1年的死亡率高达50%, 但起搏器植入后寿命不受影响, 因此, 应当看成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
近年来, 我国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以每年超过11%的速度增加, 到2005年, 新植入的起搏器已达18 090例, 更换的起搏器数量为1 495台。其中, 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者占50%, 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者占40%, 其他占10%[15]。现在我国植入的起搏器比例远远不够, 每百万人口植入起搏器比例是日本的1/40。非起搏器医生对起搏器不了解, 对起搏器治疗不认识, 起搏器医生对适应证掌握不深、不透以及技术上的限制严重束缚着适应证。
【中医对劳倦的认识】推荐阅读:
中医对养生保健的认识05-14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09-25
对中医现状的认识的调查问卷07-27
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06-20
对中医教育06-05
对中医英语翻译12-05
对中医发展之路思考09-29
咳嗽的中医治疗10-09
消渴的中医护理12-28
中医的基本特点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