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2024-09-25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精选11篇)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篇1

心力衰竭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病,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心力衰竭是多种疾病引发的结果, 疾病导致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降低, 心脏输血量减少, 因输血量的降低导致组织以及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 最终引发体循环、肺循环淤血。从临床上来看, 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 心力衰竭的病发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病死率方面, 心力衰竭等同于恶性肿瘤, 极大地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医药科技日新月异, 心力衰竭也有了多种治疗方式, 但是到目前为止, 西医对于心力衰竭并没有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患者的复发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 其成为医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资料表明, 中医学的辨证治疗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2]。本文选择2012 年7 月—2015 年1 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0 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 年7 月—2015 年1 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0 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 例。其中, 观察组男11 例, 女9 例;年龄最小为44 岁, 最大为79 岁, 平均年龄为 (61.3±3.1) 岁;病程最短为2 年, 最长为15 年, 平均 (5.9±1.2) 年;心功能Ⅱ级患者占8 例, Ⅲ级的患者占12 例。对照组男12 例, 女8 例;年龄最小为46 岁, 最大为78 岁, 平均年龄为 (62.±3.6) 岁;病程最短为2 年, 最长为17 年, 平均 (6.2±0.9) 年;心功能Ⅱ级患者占8 例, Ⅲ级的患者占12 例。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 注意按时进行血氧分析及心电监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风险, 患者需保证足够的卧床休息时间, 注意病房内卫生、整洁、安静, 定时消毒开窗通风;饮食方面患者要严格低盐饮食;必要时可给予吸氧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服用适量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强心剂等药物;加强临床护理干预, 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适当功能锻炼, 提高心肺功能。

1.2.2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中药基本方为生脉散, 方药组成:人参9 g, 五味子12 g, 麦门冬12 g, 并按照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加味治疗。对于气阴两虚型的患者, 治疗的目的为益气滋阴, 活血通络, 因此需加用对证药物:炙甘草10 g, 炒酸枣仁15 g, 人参、茯苓、黄芪配伍, 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在服药时患者要注意饮食, 严禁食用辛辣温燥伤阴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辣椒等。对于阳虚水泛型的患者, 在进行治疗时要注意温阳利水, 益气强心, 加用药物为:生龙骨30 g, 桑白皮15 g, 北五加皮6 g, 桂枝6 g, 生牡蛎30 g, 茯苓20 g。对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要注意益气活血、强心利水, 需加用药物:当归10 g, 炙甘草5 g, 丹参20 g, 茯苓20 g, 三七粉3 g, 生黄芪30 g, 珍珠粉0.3 g, 泽兰12 g。以上所有药剂均需入水煎服, 每日服用1 剂, 分2 次服完。2 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为100 d, 治疗完成后对2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评价[3]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完全消失, 且心功能改善为2 级以上;有效:在治疗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心功能改善1 级;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心功能改善1 级以下;恶化:经治疗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反而加重, 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数及有效数之和/ 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有19 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有14 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总有效率为70%,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西医认为心力衰竭是因多种疾病导致的, 因心肌收缩减弱而输血量降低, 无法满足组织、器官供血需要而致体循环、肺循环淤血[4]。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中医学认为, 心力衰竭属于“胸痹”、“心悸”、“喘证”、“痰饮”等范畴, 虽然病变表现在心, 但却与肾、脾、肺、肝等其他器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水饮内停、心气虚、心血瘀阻是其发病机制,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要注意养血、益气、通阳[5]。有资料认为, 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辨证分型时可分为心阳不足、气滞血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四类, 在治疗时可依治法分为补益心气法、益气养阴法、益气活血法、化湿法、温阳利水法、化痰法等等[6]。

本次研究中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观察, 将20 例患者按照其自身情况辨证分成三型给予相应的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 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力地证明了中医辨证治疗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且在行中医治疗时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对心力衰竭患者行中医辨证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其心功能, 且无明显副作用, 安全可靠, 值得在临床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娟, 陈婵, 赵慧辉, 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其合并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34 (2) :141-145.

[2]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脏病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标准·方案·指南——《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6) :683.

[3]罗良涛, 王娟, 赵慧辉, 等.17家中医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34 (6) :754-757.

[4]罗良涛, 付帮泽, 郭淑贞, 等.中医古籍中的“心衰”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J].中医杂志, 2014, 55 (6) :532-534.

[5]罗良涛, 赵慧辉, 王娟, 等.中医医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7 (2) :130-134.

[6]王贤良, 毛静远, 崔小磊, 等.基于病证结合的心力衰竭中医分期辨治方案集成研究[J].中医杂志, 2013, 54 (6) :475-477.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篇2

--------------------------“品花果城中医神韵,扬四海内岐黄仁术”

——连云港之行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您好,我们是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为了解中医在连云港的现状,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如为您造成不便,请多原谅。

1您的年龄是:

A 17岁以下B 18—35岁C 36—50岁D 50 岁以上您的性别: A 男B女.您对中医的了解与认识程度

A非常了解

B知道一些

C 不太了解

D一点不了解

4您所知道的中医院有?(可多选)

A江苏省中医院 B连云港市中医院 C赣榆县中医院D东海县中医院

5您觉得中医在连云港发展得怎么样?

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

6您了解中医吗?下列名词您听说过么?(可多选)

A黄帝内经 B张仲景 C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 E木火土金水F奇经八脉G其他______

7.您相信中医的疗效吗?

A非常相信 B相信 C半信半疑 D完全不信

8您曾经看过中医吗

A当然,我信赖看中医

B有些病看过

C被家人逼着看过几次

D没有机会以后可能去

E只看西医

9您认为中医的优点是?(可多选)

A治疗疑难杂症

B价格低廉

C临床效果显著

D副作用小

E其他______

10您认为中医的缺点是?(可多选)

A.太古老了,没有现实意

B.太玄了,不科学

C.中药太苦了

D.看病太麻烦,见效又慢

11您希望中医在连云港怎样发展?(可多选)

A.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向西医学习,多借助现代仪器、技术

C.弃医存药,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

D.重点做保健养生领域

E.没什么可发展的了,西医够用了,中医就算是“文化遗产”,寿终正寝吧 F.其他_______

12您认为中医在哪些方面疗效更为显著?(可多选)

A.内科B.外科C.妇科D.儿科

E.骨伤科F.养生美容G.针灸科您对中医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可多选)

A.针灸B.推拿C.汤剂D.刮痧拔罐E.其他

14.您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用中医治疗?(可多选)

A.日常保健B.疑难杂症

D.病后调养C.慢性疾病E.其他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篇3

【关键词】中医护理;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26-01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心室充盈或射血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力衰竭发病人数正逐渐上升。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尽管现代西医对心衰治疗及护理已相对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衰症状,阻滞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30例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1~80岁,平均(67.1±6.1)岁;病程3~11年,平均(7.1±1.7)年; NYHA分级Ⅱ~Ⅲ级。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的诊断标准,且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诊断标准,且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排除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及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梗阻性心肌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包括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督促患者正确用药,根据患者心衰病情指导行为活动,并指导患者保持日常饮食营养平衡,同时,加强病房巡视,及早发现心衰先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情志护理

心主血脉,心藏神,若情志不畅常易加重心衰病情。为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给予必要的情志疏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认识到情志不畅与心衰之间的关系,并指导患者注意调节情志,宜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鼓励患者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情绪稳定。

1.2.2穴位按摩护理

护理人员以中医基础为指导,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予以辩证穴位按摩,对气血不足者,取穴神门、内关、足三里;心阳虚衰者,取穴关元、命门、大赫穴;心脉瘀阻者,取穴通里、血海穴、膈俞;阳虚水泛者,取穴水分、三焦俞、肾俞、心俞穴。对上述穴位每天按摩30~45min,3次/d,按摩力度以患者耐受为佳。

1.2.3中医辩证饮食调护

过食肥甘厚腻,常会增加心血管负担,为此对心力衰竭患者应指导以低钠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每次进食不宜过多,并根据患者中医证型,予以辩证饮食调护,对气血不足者,并予以益气扶脾之品,忌辛辣厚味;对心阳虚衰者,宜益气温阳饮食,忌食生冷之品;对寒凝心脉者,宜予以易消化、化瘀利水之品;对气阴两虚者,应予以养阴食品,忌食生冷、油腻。

1.3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1.4效果评定[2]

(1)根据临床症状、LVEF、心功能改善情况评定护理效果,其中显效:临床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改善≥Ⅰ级,LVEF≥20%;有效: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级,LVEF≥10%;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内含六个维度(100道题),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感知、精神状况,每道题1~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6例、12例、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1例、19例、1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16,P=0.0023)。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为(83.1±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5.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屬中医心悸、胸痹范畴,其致病机理为:心气不足无以推动血行,致使血性不畅、脉道失盈、气虚累及心阳和心阴,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气虚血瘀证[2]。本文研究中,对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通过情志护理,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使患者情绪稳定,以护心神;通过穴位按摩护理,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气血;同时,根据患者中医辩证采用针对性饮食指导,以利于改善体质和病情。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

对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慧芬, 樊志明. 真武汤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60 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13,48 (3): 171.

对中医活档案的认识与探索 篇4

1 中医活档案的形式与价值

中医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抗争的实践结果和智慧结晶, 然而中医档案工作一直是医药档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尽管目前从专业档案机构到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已收集了大量的中医档案资料, 但尚有大量中医活档案未能被收集、保管和收藏, 更匡论开发和利用了。这些中医活档案包括散存于民间的中医典籍、医药学家资料、名医处方、名家医案、医学教育图谱绘画、动植物药材标本、中医书法碑帖、民间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特色疗法以及中医口碑资料等[1], 范围相当广泛, 内容及极其丰富。这些中医活档案除了同样具有“体制内档案”的历史再现性、知识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等特点外, 尚具有以下价值:

历史佐证价值:中医活档案是真实的历史遗存, 既可真切地展示中医发展, 也可确凿地印证中医历史[2]。

科学研究价值:中医活档案是历代医家及人民群众认识医学、发展医学, 及其自身的经验、事实、数据、成果、智慧的原载体, 是一种中医学知识性和技能性的信息源, 在中医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特殊功用。

集体智慧价值:中医活档案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家族内医家与民众集体意识和经验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色彩[3]。

经济社会价值:“物以稀为贵”, 许多中医活档案往往是“孤本”、“善本”, 不可多得、不可再生, 甚至是“无价之宝”。更重要的是, 中医活档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本身, 还体现在它经过开发利用之后, 能够产生直接的或可量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2 目前中医活档案搜集整理存在的问题

2.1 中医中许多珍贵资料因大量散落民间得不到保护而面临损毁

由于古代和近代中医名家大多以个体存在, 有许多名医甚至是“游方郎中”, 许多医药验方等资料均由个人或其家族收藏, 由于保管条件差, 许多资料年代久远而造成损毁、消亡[5]。

2.2 中医中口碑资料的自然流失非常严重, 随时面临熄灭的危险

许多古代和近代的中医药资料, 包括处方、个人撰写但未出版的典籍、临症心得等宝贵资料, 均以口碑形式流传[6], 随时面临“人逝籍灭”的危险, 如此将给中医药的传承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2.3 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中医活档案珍贵资料的流失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 许多中医档案遗产未能及时收集和有效保护, 许多资料流散于民间, 甚至流失海外[6]。

2.4 对中医活档案工作缺乏认识, 致使这项工作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如收集与保管缺乏人才与资金;“活档案”载体种类多, 归档管理难度大[7];更重要的是档案专业工作者普遍缺乏重视“活档案”搜集和管理的意识, 因而造成这一工作领域几乎无人涉足。

3 中医活档案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收集整理

近年来各地逐步重视当地名中医档案的建立, 但主要关注有形资料的收集, 如论文、书籍、影像等, 而忽视了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整理。名中医的学术思想, 是一种极具个性的“活档案”[8], 既有临征心得, 也有从业经验, 更有人文理念和学术思路。因此, 不能遗漏名中医的学术思想, 应对其加以收集整理和归档, 从而丰富和完善名中医档案的内涵。

3.2 将中医活档案工作纳入民间档案工作范畴

由于中医活档案具有“民间档案”的特性[9], 因此单纯靠档案部门进行是难以完成的。建议以县域为范围, 由档案、中医、文物等部门共同组成工作组, 将中医活档案工作纳入当地的民间档案工作范畴, 并开展一系列工作。一是进行调研, 了解当地中医活档案状况;二是举办民间中医活档案展, 促进全民档案意识;三是鼓励民间百姓提供和捐赠中医活档案, 并进行奖励和给予荣誉。

3.3 利用网络搜集中医活档案

许多中医活档案 (包括历史的和当今的) 都是中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既包括验方、偏方、秘方, 也包括个人的临床记录与总结、走访患者的记录和分析, 以及对疑难杂症的处理记录等[10]。在当今网络时代, 这些内容往往见诸于网络, 通过网站、个人博客、微博等进行交流与传播, 从而使网络也成为中医活档案的来源。因此, 建议中医档案工作者建立中医活档案“虚拟档案馆 (室) ”, 对中医活档案进行动态性地网络收集和整理, 从而使中医药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网络环境下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3.4 实行中医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由于中医活档案大多需从民间征集而得, 往往杂乱分散, 而且良莠不齐[11], 必须通过筛选、整理, 才能实现活档案的科学利用。因此对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科学的组织排列、整理加工, 甚至数字化, 实现中医活档案材料的系统化, 赋予其可利用性。二是以知识管理理念为指导, 搞好信息编研, 编撰融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资料。三是组织邀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学、社会学、文物学、档案学等方面的专家, 对中医活档案进行动态性的甄别、指导和价值评估。

3.5 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力量开发利用中医活档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曾在1990年代, 根据长沙马王堆出土古医书中记载的“秘旨”, 开发出既有保健作用又有药用价值的“古汉养生精口服液”, 并由古汉养生集团生产, 年产值超亿元, 驰名中外[12]。这类经验值得借鉴, 应充分发掘中医活档案, 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 利用科研模式和现代实验方法,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中医活档案资源, 促进中医事业的振兴。

摘要:作者在近年对中医档案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医活档案”的概念, 阐述了中医活档案的形式和对中医活档案价值的认识, 同时提出了中医活档案收集与整理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 从加强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收集整理、将中医活档案工作纳入民间档案工作范畴、利用网络搜集中医活档案、实行中医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力量开发利用中医活档案等5个方面, 对中医活档案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医,活档案,认识,探索

参考文献

[1]黄钰, 张颖丹.把口述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J].黑龙江档案, 2004 (4) :20-21.

[2]余厚洪.论民间档案的多重价值与开发利用[J].档案, 2010 (4) :12-15.

[3]王玉真.浅谈民间档案的收集与整理[J].山东档案, 2005 (5) :19-20.

[4]袁玮.谈民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价值[J].山西档案, 2012 (3) :49-50.

[5]钱元祥, 李观娣.谈民间散存档案资料的征集[J].浙江档案, 1993 (10) :21-22.

[6]沈海虹.藏医药珍贵档案管理新探[J].青海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34 (5) :161-163.

[7]武琳, 黄彪.医药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刍议[J].档案天地, 2011 (11) :57.

[8]任晓.加强名老中医档案的开发和利用[J].城建档案, 2010 (2) :51-52.

[9]惠明.试论民间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陕西档案, 2008 (6) :24-25.

[10]孙艳秋, 吴磊, 刘建平.基于网格的名老中医的档案数据挖掘的研究[J].兰台世界, 2009 (22) :14-15.

[11]余厚洪.浅谈民间档案的价值形式与开发措施[J].四川档案, 2010 (4) :23-24.

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篇5

1古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的认识 1.1疾病名称 “痴呆”一词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呆痴”。《针灸大成》则分别以“呆痴”和“痴呆”命名。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和《辨证录》中称之为“呆病”。1.2专题论述 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病谟》立“癫狂痴呆”专论。认为该病由情志因素所致,“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症状“千奇万怪”,脉象“变易不常”。治疗,宜服蛮煎行气开郁;或七福饮或大补元煎速扶正气。清·陈士铎在《辨证录》和《石室秘录》中设立了专门章节讨论呆病。在病因病机上重视痰浊因素的重要作用,认为本病“痰气独盛,呆气最深”。因而在治疗上提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采用“开郁逐邪,健胃通气”之大法。1.3相关记载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本病的部分病证及病机的论述。《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认为本病是心脑功能衰退,脑髓不足所致。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老年呆病的病机责之于“肾精竭乏,阳气日衰”,所描述的症状特点与现代医学的老年痴呆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王清任则明确阐述本病应归结于脑,《医林改错·脑髓说》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同时,对血瘀阻窍而致神机病变提出了新的见解。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已有医家认识到中风与痴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说:“中风后善忘”等。2病因病机 王永炎认为痴呆病位在脑,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发生是由于气、血、痰、郁、瘀、火等病邪造成老人精血亏损,脑髓空虚,元气不足,进而阴阳失调,神机失用出现呆傻愚笨诸症。郭振球认为人之将老的时候,五脏之气渐衰,衰则易于气滞,气滞多致血瘀;气滞而衰,血瘀壅气,气壅聚液为痰,痰气郁结,留为邪气;气痹壅于五脏,影响五脏神志,则致痴呆。林水淼等认为本病在脏主要与心、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在病邪则主要与痰、瘀、火有关,而两者又往往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心气不足、肾阴虚衰、神明失用、脑失所养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而痰滞瘀阻、机窍被蒙则为其标。傅仁杰等指出七情失调是形成本病的重要原因。人致老年,肾精衰枯,精亏血少,脑海空虚;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心肾失交;或心血不足,虚阳上扰,神明不敛,呆症遂生,则形成呆病虚证。情志不调,肝木失疏,克伐脾土;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过用寒凉,中阳受损,脾失健运,反生痰浊,蒙蔽清窍,则形成呆病虚实夹杂之证。颜德馨等认为本病的发生,总与内伤七情密切相关。老年人或以思虑不遂,或以喜怒惊恐,皆能损伤心脾、肝胆,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阴阳失于平秘,进而出现气滞、血瘀、痰凝,蒙蔽心窍而为神志失常。由于气血凝滞,脏腑化生的气血不能正常充养元神之府,故造成灵机混乱而发为“癫狂”、“痴呆”。3现代临床研究 3.1诊疗标准 1990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与内科学会在北京制定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简称《标准》)认为:诊断本病主要从记忆、判定、计算、识别、语言思维能力减退,个性、人格改变,年龄在60岁以上亦可在50~59岁之间’,起病发展缓慢,病程长10个方面加以判定。疗效评定标准则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3.2辨证论治 王永炎将本病分为髓海不足,肝肾阴虚,脾肾不足,心肝火盛,痰浊阻窍,瘀血内阻等型;分别治以补。肾益髓汤(验方),转呆定智汤(验方),还少丹,黄连解毒汤,洗心汤,通窍活血汤。郭振球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证类:阴阳失调,方用参麦地黄汤加减;气血两虚,方用八珍汤加味;心肾不交,方用交泰丸加减。实证类:痰瘀气滞,方用救肝解郁汤;络脉瘀阻,方用通窍活血汤。林水淼等主张把本病分成以阴证表现为主的心气不调型和以阳动表现为主的阴虚阳亢型两大类进行辨证,以“调心补肾”为治疗大法,予养心气、化痰浊以调心,补肾阴、益脑髓以补肾。颜德馨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交阻几型,分别治以癫狂梦醒汤合通窍活血汤、益气聪明汤合通窍活血汤、黄连温胆汤合通窍活血汤。王雅轩将本病分为狂躁型、抑郁型二类,分别治以安神健脑、清心祛痰、调气平肝法,及安神健脑、解郁开窍、活血祛痰法,方用自拟五子清脑汤为基础加减。3.3专方专药 李应昆等用灵智健脑液(人参、菌灵芝等)治疗老年痴呆,通过对1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灵智健脑液治疗老年性痴呆髓海不足,兼痰浊瘀血证疗效确切,对记忆功能改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升高SOD,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雷秀珍等用添精益智颗粒(益智仁、茯苓、枸杞子、何首乌、葛根、桃仁等)治疗老年痴呆72例,结果显效35例,有效26例,无效ll例,总有效率85%。陈保贵以自拟定元悦神汤(人中自、血竭、石菖蒲、郁金、黄芪等)加减治疗老年期脑血管性痴呆取得较好疗效。3.4针灸治疗 刘氏采用化浊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选用中脘、丰隆、内关、涌泉、人迎、风池等穴,总改善率 64%。刘氏采用电针头穴治疗血管性痴呆,总有效率为68.3%。杨氏用人参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双侧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结果26例中,24例有效。杨氏以醒脑开窍为主方,针灸并用治疗老年性痴呆26例,疗效可靠。王氏采取针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痊愈20例(52.6%),有效15例(39.5%),无效3例(7.9%)。4现代实验研究 4.1动物模型行为研究莫启忠等用补肾中药治疗AlCL9制备的痴呆小鼠模型,在避暗试验中,发现该药可明显提高模型鼠记忆力。4.2抗自由基损伤研究姜开余㈣等发现蒙古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可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减少,丙二醛(MDA)明显升高。而三七总皂甙能升高SOD,降低MDA,保护乳酸脱氢酶活性。曹俊岭Et8]等研究表明,火麻仁油能显著降低D一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及脑组织升高的NO及脂质代谢产物MDA的水平(P0.01),能显著升高血清及脑组织中SOD、GSH—Px的水平(P0.01)。4.3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研究邹丽波等报道葛根醇提物及总黄酮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Ach及CHAT活性降低。4.4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研究张英鸽等研究表明,人参对大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小鼠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显著作用。4.5拮抗钙超载研究 李麟仙等研究表明,三七皂甙Rb,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并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缩小梗塞范围。4.6神经生长因子作用研究 江黎明等研究表明,中药淫羊藿、何首乌、益智仁、白术、菟丝子、黄芪、茯苓等对NGF受体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以锁阳的粗提物作用最强。4.7调节免疫功能研究冯氏1.233等研究表明,泻火开窍方(黄连、郁金、牛黄、冰片等)能显著提高慢性铝中毒老年痴呆模型动物的红细胞免疫及其调控功能,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从而抑制补体激活所致的异常炎症反应。4.8阻抑细胞凋亡研究黄河清等研究表明,抵当汤改良方(生水蛭、熟大黄、肉桂)具有阻抑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凋亡的作用。4.9增强EEA—NMDA受体一LTP系统功能研究宋前流等研究表明,注入喹啉酸后,大鼠空间分辨能力和被动回避反应能力障碍,海马和颞叶皮质的谷氨酸(GIu)含量明显增高,而术前2d开始给予参归煎剂对模型鼠学习记忆有明显改善作用,并显著降低模型鼠脑内Glu的含量。4.10调节内分泌功能研究黄启辉等研究表明,脑还丹(人参、熟地黄、菖蒲等)胶囊能明显提高E2、T的水平,降低E2/T的比值,这可能是脑还丹胶囊防治老年痴呆的主要作用途径。5方药现代研究 5.1中药复方研究 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钩藤散、抑肝散、开心散、加味温胆汤、肾气丸、四物汤、地黄饮子、抵当汤等方剂具有抗衰老作用,临床用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夏卫军等研究表明,抵当汤具有降低MDA,升高SOD,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等作用,显示出对老年动物的记忆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认为与本方抗氧化、清除氧化代谢产物,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增加脑血流量有关。5.2单味中药研究 邹丽波等观察了临床常用补心、补肾、活血化瘀和安神中药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何首乌、枸杞子、刺五加、补骨脂、杜仲、菟丝子、人参、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葛根、川芎均能显著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葛根、人参、党参、刺五加、杜仲、川芎等还能拮抗40%乙醇所致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葛根、人参、刺五加对正常小鼠记忆获得也有促进作用。6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对老年痴呆已有比较成熟的认识,现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致,临床诊断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某些实验研究缺乏科学性等。尽管如此,中医药仍以其整体调节,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等优势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中医对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笔者提出如下主张,即理论研究统一化,临床研究标准化和实验研究科学化。摘自《中医药信息》

中医对肥胖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 篇6

【摘要】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久卧久坐、先天禀赋、体质差异、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肺、脾、肝胆、肾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水液代谢异常,从而致使膏脂水湿痰瘀积于体内,发于肌肤腠理,而为肥胖。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中医;病因;病机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19-01

单纯性肥胖是由于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的进食热量大于消耗热量,且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饮水结构及行为习惯的改变,超重和肥胖正迅速地在中、低收入国家中蔓延开来,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势[1]。单纯性肥胖成为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某些癌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祖国医学对于肥胖的优势渐趋明显,而掌握肥胖的病因病机则是正确辨证论治的基础本文将从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对肥胖的病因病机做一综述。

1.中医对肥胖病的病因概括

1.1 饮食不节

1.1.1 过食肥甘厚味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肥贵人,高粱之疾也”,《灵枢·逆顺肥瘦篇》曰:“肥人也......其为人,贪于取也”。过食肥甘厚味之人,膏粱厚味超过脾胃的运化功能,饮食五味不得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周身,反而停滞不化聚而为膏脂水湿痰瘀,壅塞于肌肤腠理和皮下,则渐趋肥胖。

1.1.2 暴饮暴食

《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或过饱易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谷不得化,反为膏脂水湿痰瘀停留,发为肥胖。

1.1.3 饮食五味偏嗜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奶央”。饮食偏嗜,会使相应脏腑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脏腑功能,引起水谷精微化生及津液输布异常,停滞不化聚而为痰,发为肥胖。

1.2 七情内伤

七情刺激,肝气郁滞,影响肝的升发疏泄功能,而致气机升降失调,以致胆不能正常泌输精汁,净浊化脂,而使浊脂内聚发为肥胖。肝胆疏泄不及或太过,上侮肺金,中克脾土,下竭肾阴,影响津液正常运化及输布。且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脾伤则运化失健,水湿痰浊膏脂内生。气郁化火,炼液为痰,亦可发为肥胖。

1.3 久卧久坐

《素问·宣明正气论》曰:“久卧伤气”。《望诊遵经》曰:“富贵者,身体柔脆,肌肤肥白,缘处深闺广厦之间,此居养不齐,作息无度者,易致脂肥停积而成肥人”。脾主四肢肌肉,久坐伤肉,过度安逸则耗气,导致气机虚乏、呆滞,化津运湿无力,痰浊易生。

1.4 先天禀赋

《灵枢·卫气失常篇》曰:“人有肥,有膏,有肉”。这大抵与现代医学所指出的本病有遗传倾向相吻合。据记载,双方均有肥胖者,子女70%肥胖;双亲中有一方肥胖者,子女40~50%肥胖;双亲均瘦或体型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约为10%[2]。若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元阳不振,导致肾对水液蒸腾气化不利,则水湿不化,泛溢肌肤为臃肿。先天之本不裕,肾精虚乏,可及肝及脾,导致肝脾功能失调,引起气血津液、脂质代谢输布失常,致使或加重肥胖[3]。

1.5 体质差异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人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型。其中土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水型人“其人为黑色,面不平,圆头,广胸,小肩,大腹,动手足”,《黄帝内经》认为这两种类型的人容易患肥胖。土型人属太阴湿土,阳气容易受损,容易患脾胃方面的疾病。水型人属少阴肾水,易伤肾阳,易患肾和膀胱方面的疾病。脾肾是水湿运化的主要脏腑,脾肾阳气虚弱,脾不能运化水湿,肾不能蒸腾水液,导致痰湿积聚,冲塞于经络分肉之间,发为肥胖[4]。

1.6 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失调

《黄帝内经》记载,女子七七、男子七八天葵竭,肾藏衰。腎藏元阳,中年以后,肾气由盛转衰,肾中元阳不振,无力蒸腾气化水液,或肾元阳虚衰影响脾阳,则水湿不化,泛溢肌肤为臃肿。肾藏元阴,元阴收藏并濡润五脏六腑,因“乙葵同源”致肝阴不足,阴虚阳亢,肝阳上亢,气机逆乱,气郁、食滞、痰湿停留体内发为肥胖[5]。

2.中医对肥胖的病机概括

《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不管是水谷精微的运化散布还是水液的运化转输,都有赖于肺、脾、肾、肝胆的协调统一,若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功能发生异常,则会导致膏脂水湿痰瘀停留,发为肥胖。

历代医家认为,肥胖病位多在于脾,可涉及肺、肾、肝胆,致病因素多责之于膏脂、水湿、痰瘀,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名老中医岳美中将肥胖归纳为胃强脾弱的脾约证,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胃强脾弱,胃强则消谷善饥、摄食过多,脾虚则水湿不化[6]。但也有医家认为尚有脾实证,为过食肥甘厚味,超过脾胃运化能力,加之好逸少动,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功能障碍,水谷“精微”和水液停滞,化为痰湿瘀浊,变生肥胖。临床大都表现为能食而肥,多无脾虚之证[7]。脾实证经久不治亦会导致脾虚证。亦有肾实热结,临床多表现为面红、易出汗、怕热、消谷善饥、二便不利,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肾有热上炎及胃,导致胃热之易饥善食。且青少年肥胖多为肾实热结,中老年肥胖多气阴两虚[8]。

笔者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肥,非独脾也。肥胖的病机可以脾为中心,亦可以肝、肺、肾为中心。脏腑亏虚为虚,胃热、气滞、水湿痰瘀为实,可有开始以虚证为主要表现,也可以实证为主要表现,临证中应探究患者病机本质,切不可一概而论。但不管以何脏为中心,终究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日久可致脾虚。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内聚水湿痰瘀日久则会反过来损伤脏腑功能,最终导致虚实夹杂的恶性循环。故对于肥胖的患者,应以脾虚为基础,探究病机本质,随证治之。

2.1 脾虚湿阻

《石室秘录》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脾胃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饮食不节、思虑伤脾、久坐伤气,则脾气虚弱升清运化功能减退,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精微气血,反成膏脂痰瘀积聚体内,发为肥胖。脾不升清,清气不升上注于肺,水湿精微不能正常化生输布,水湿内停。此时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不能正常腐熟水谷,反而与内停聚的水湿酿成痰瘀,分为肥胖。

2.2 胃热湿阻

由于长期饮食不洁、摄食肥甘,导致肥脂内聚而酿生湿热,伤耗胃阴则消谷善饥,摄入的水谷精微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水谷精微不得化而聚为水湿痰瘀,发为肥胖。

2.3 肝郁气滞

肝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调畅全身气机。肝郁气滞,气机升降转输失常,以致胆不能正常泌输精汁,净浊化脂,而使浊脂内聚发为肥胖。肝气条达,则脾气健运,气血津液输布正常;肝气郁结,木郁土壅,木克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及气机升降失常,致使痰湿瘀浊内滞而发为肥胖之症。肝气郁滞,亦会导致气滞络阻而致瘀,张景岳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全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涩,则凝聚不行”,气滞血瘀,水湿不化,凝聚成痰,发为肥胖。气郁化火,肝火犯肺,肥失宣发、肃降,行水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正常布散及下输,而聚成痰湿瘀浊内滞而发为肥胖。

2.4 脾肾两虚(脾肾阳虚)

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亦为脏腑之本,温化水饮。若肾阳不足,温化失职,难以化气行水,就会导致水湿痰饮内停,溢于肌肤,形成肥胖。肾阳虚衰损及脾阳,火不暖土,脾運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化生精气,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反而转化为膏脂痰瘀,积聚体内发为肥胖。

2.5 肝肾阴虚

肾阴不足,阴虚则内热,阴不敛阳,虚火上扰,移热它脏,内扰脏腑妄动,腐熟加强,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摄纳倍增[9]。肾精不足,阴液亏虚,不能濡养肝阴,肝阴不足又下劫肾阴,阴虚内热消烁津液,致痰浊膏脂瘀血内生,发为肥胖。

2.6 肺脾气虚

肺为“华盖”,主行水,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气不足,则不能通过宣发作用为脾散清,亦不能通过肃降作用为脾降浊,致使谷气与津液在体内潴留停滞,而形成膏脂痰湿,蓄于肌肤,发为肥胖。若肺气亏虚,子病及母,或素有脾虚,母病及子,母子同病,则水谷不能运化,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反而转化为膏脂痰瘀,积聚体内发为肥胖。

结语

综上所述,五脏六腑皆令人肥,非独脾也。肥胖以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久卧久坐、先天禀赋、体质差异、年老体衰等为病因,病机则可以不同的脏腑为中心,但日久必以脾虚为基础,最终形成虚实夹杂的症候。膏脂、水湿、痰瘀为病理基础,贯穿整个肥胖的始终。对于肥胖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尚没有形成公认的辨证标准,因此对于肥胖的治疗也往往自成一派,经验多于事实,故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及一套可重复、疗效好、易掌握的治疗方法,将成为日后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胡晓梅,麻柔,许永刚,等.青黄散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6):568-570

[2] 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编委会. 实用内科学(第9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67-668

[3] 卢思俭,王芬芬.肥胖及其病因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216

[4] 龚海洋,骆斌.浅谈《黄帝内经》对肥胖的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149-151

[5] 刘兴郡,张晓冉,陈秋.中西医对肥胖的认识[J].山西中医,2014,30(3):61

[6] 陈可冀,等.老年病施治经验续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8):6

[7] 华青.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初探[J].陕西中医,1990,11(2):72

[8] 张炬.肥胖症一例病案讨论[J].河南中医,1985:33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篇7

一、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思维方式阻碍中医思维的确立

任何思维方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思维主体在先前的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按照自身特定的知识、观念、语言、情感与意志、个性倾向等,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者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或模式。[1]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或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医思维模式是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医医疗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有机地结合抽象思维方式,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汉语为表述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是从整体、宏观上归纳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强调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和表里上下的统一的一种思维方式。[2]可是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长期在本国所形成的还原分析思维,几乎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问题,使他们都觉得那些抽象的、陌生的中医术语和理论很难理解,甚至不可想象。同时,固守本文化的“惰性心理”,也阻碍了他们对中医思维方式的接纳。如果此时只是单纯地灌输给他们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很难让他们真正的理解中医学的知识内涵,形成学习传统医学知识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

(二)不同的学习动机影响中医思维的接受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其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来我国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留学生的性别、所在的文化群体、来华时间、汉语水平、来华前的目的以及期望都不尽相同,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来中国只是出于对中医的好奇,对他们来说,中医带给他们的只是一种神秘感,学习中医也只是一个探秘的过程,至于何为中医思维,他们不会去深究,更不会轻易的接受这种思维方式;有的学生是受政府或单位的委托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这些留学生通常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西医知识,习惯了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严密的推理等思维路数,对于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模糊、歧异判断,甚至直觉的推理难以理解。至于那些单纯借留学之名来中国旅游或者只是想要换个环境才来中国的留学生来说,他们连接受基本的课堂教学都无法保证,更别说主动的去培养自己的中医思维。

(三)短期的进修培训无法真正确立中医思维

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总数位居第二,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一位。虽然,其中攻读中医学位的学历生在不断增加,但短期进修生仍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群体,这种短期独立成班的学生来我国学习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一年,所以课程安排特别紧凑,无法像普通的学历生那样安排系统的医古文或文化类课程,加上学生语言水平差异大,学习目标多样,学习态度千差万别,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常常是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课程太简单而不愿上课,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因为听不懂干脆放弃课程。而那些坚持上课的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系统的中医文化教育,面对快速的知识灌输,不但无法很好的确立中医思维方式,反而容易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形成对中医的诸多误解,不但不能很好地去传播中医药文化,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二、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交际行为。2007年,国家为了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首次对汉语教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要求。要求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语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能够将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各类对外汉语教师的资质考试中,也都将跨文化教学理论作为其中一个主干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其实,针对留学生的中医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对经典的一些解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文化的教学,留学生在学习中医的同时,也在接受一种跨文化教育。

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的重要性,很多学校也都确立了“以文化解读中医”的教学理念,开设了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而且,负责讲授医古文或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大都具有中文或中医的专业背景,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力和文化基础,可是对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教师自身跨文化教学相关理论的培训,只是一味的注重单向文化的输出,不能准确把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忽略了对象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必然导致中医教育过程中,因各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直接面对而出现相互撞击,相互摩擦的状况。不但不能促进他们学习中医学,反而会使学生对中医产生抵触情绪。

此外,医古文等通识教育课程大多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知识上,对中医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能否让他们正确的认识中医,体悟中医,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新思维正在建立,旧思维还存在的思维状态关键期,这就需要老师具备较强的中医原创思维和西方分析还原思维能力,拥有尊重双方文化的意识,而且要讲究一定的交际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跨文化的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

(二)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目标决定了留学生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课程,还应该包括文化、语言等非学科课程,不仅有学校的课程,还要有社会的参与,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促进文化交流,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由于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时间周期不同,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基础上,应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兴趣特点,为学生增设各类语言、哲学和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增加选课的自由度,从而满足留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留学生的跨文化因素,突出课程的教育性和实用性。对文化的讲述也不应都是泛泛的概述、简史、通论,那样只会造成课程内容的大量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结果也只能是浅尝辄止。而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把课程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化课程间的内容衔接,制定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点,选择适合的课程,从而一步步了解中国文化,确立中医思维。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兴起的“中医热”,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让留学生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已成为摆在中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在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寻找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中医思维,留学生,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邢玉瑞,主编.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浅谈中医对脑血管病的认识 篇8

关于发生中风的病因, 《皇帝内经》提出与体质、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明确指出:“……仆击, 偏枯萎厥, 气满发逆, 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这些论述验之于临床, 基本是正确的。以后诸多医学名家又就其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在唐宋以前多数医家认为, 中风的病因为“外风”所为。如《皇帝内经》载:“风为百病之长, 善行而数变, 以其能统诸风;诸眩晕皆属于风, 即无风不作眩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也述:“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邪入于腑, 即不识人;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 口吐涎。”《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荣卫, 荣卫稍衰, 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记载:“邪入于腑, 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 口吐涎。”均以“内虚邪中”立论, 认为外邪侵犯人体导致中风, 外风理论占主导地位。治疗上以祛风散邪为主, 代表方为小续命汤, 大秦艽汤等。

金、元时代, 祖国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关于中风的病因, 认为多因阴阳平衡失调, 阴虚而致肝阳上亢, 火盛化风, 气血上逆, 痰湿阻窍而成。因此, 唐宋以后则产生“内风”之说, 并有较多论述, 如刘河间主张“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金元朱丹溪提出中风多因痰瘀阻于经络后, 内风之说盛行, 突出了内风、火、痰、虚、气、血的作用。明代楼英在谈到舌强不语时说, “今风涎入其经络, 故舌不转而不能言也。”吴昆《医方考》之“中风, 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 经络中有湿痰死血也”。《本草纲目》亦云“偏枯者, 手足为邪气阻塞脉道而然。”清·程文《医述》摘余傅山所论曰:“中风偏枯之疾, 一边不知痛痒而不死者, 以其孙络、大络为邪气壅塞, 血气不能周流故也”。叶天士谓中风偏枯为“有肝风内震入络”。可见诸家均认为中风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气血失调引起而非外因, 如《景岳全书·非风》中论:“非风一证, 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 卒倒多昏聩。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总的来说, 是本虚标实, 即气、血、阴、阳等本虚与风、火、痰、瘀等标实, 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最终导致血瘀或痰瘀阻于脑络而猝发中风。以内风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方法, 是以地黄饮子、杞菊地黄汤为代表的养阴祛风法。

到了清末以后, 诸医家将中风与当时现代医学相参而论。王清任创立的瘀血理论, 一部分已接近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理的现代认识。其代表方剂为三逐瘀汤。结合内风理论, 这一时期在治疗上又发展了益气活血等治则, 运用补阳还五汤, 大活络丹等进行治疗。更有中西汇通学派张锡纯治中风病常用当归、没药“化脑中瘀血, 以流通血脉”。可见“血瘀论”已在指导其中风病治疗。建国以后, 以陈可冀为代表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成为中西医结合最有效、最活跃的领域, 经与现代生理病理相结合, 血瘀证的科学内涵得到了阐述, 并也因此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当中。

20世纪80年代。吴以岭总结研究了历史记载, 结合临床实践, 提出中风病病位在脑之络脉,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脑络瘀塞、脑络绌急、络虚不荣、脑络损伤等, 皆为脑络之病变, 也是中风发病的重要病机。其所创络病理论的代表方———通心络胶囊,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中风的治疗和预防中,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络病理论对指导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科学价值。

关于中风的治疗, 历代医家也有较多论述。主要体现其辨证施治的原则。

(一) 辨病位辨病位当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应结合现代医学之检查方法, 辨理化检查与其他方法相参。一般中经络者, 病邪较轻, 正气未衰, 病位浅, 病情轻, 若及时治疗, 调理适宜, 一般可以康复;中脏腑者, 病邪较盛, 正气损伤, 病位深, 病情重, 若救治得宜, 可使邪去清窍得开, 病体逐渐康复。

(二) 辨病势辨病势当辨正邪之盛衰。如邪恋经络, 难以速去, 日久耗伤正气, 则半身不遂, 舌强言謇, 留有残疾;还有部分患者, 或因素患多种疾病, 新病与痼疾相结合, 治疗难以周全, 或因年老体衰, 本虚邪实, 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衰微, 病情笃重, 预后不良;若出现呃逆、呕吐、便血、喘促、抽搐等坏症、变证, 多为邪实而正脱, 乃死亡之兆。

(三) 辨病性辨病性当审证求因, 辨病之寒、热、虚、实及致病因素之性质, 辨证施治, 才可有的放矢而达有效治疗之目的。

史记中记载,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在为蔡恒公看病时曾说道:“疾在腠理, 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 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 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蔡恒公未采纳他的进谏, 最终导致病发不治。其实, 扁鹊所表述的是一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医学道理, 在疾病加深之前发现病因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也正是对付心脑血管疾病的“上上策”。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篇9

1 现代科学不能等同于西方科学

现代科学主要是在西方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这是否就可以认定现代科学即是西方科学呢?恐怕不能。最近网上转载《学习时报》一篇《中医存废之争的文化哲学解析》的文章, 作者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正确认识“现代科学”提供路径。文章指出:“近代中国学术界讨论文化问题, 长期习惯于仅仅采用‘地理平面直角坐标系’, 特别是其中水平的一维——“东西维”。可是, 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中讨论文化进化或文化发展, 永远不可能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原因很简单——缺少时间的维度。在没有时间维度的“地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绝对是平起平坐的, 于是学者们就永远可以抬杠:“为什么我东方文化就要西化?为什么你西方文化就不东化?”“引入‘现代化’这个概念, 其实就引入了‘时间’维度, 这样就对了。因为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是在三维空间中静止地存在着, 而是在四维空间中沿着时间的维度进化着。关于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进化的分期, 国际知识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原始社会, 主流生产方式是狩猎-采集, 主流文化是神话-传说-巫术;中世纪社会, 主流生产方式是农业-畜牧业, 主流文化是宗教-手工艺;近代-现代社会, 主流生产方式是工业, 主流文化是科学-技术。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 发展到后工业社会, 即信息社会的阶段, 主流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文化。这种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是全球范围内的先进文化, 它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继续被称为‘西方文化’是不恰当的。”作者主张从时间维度去审视科学的发展, 提出的是一个怎样看待科学发展的问题。仅在“三维空间”看事物, 必然是静止的, 不变的。把现代科学完全等同于西方科学, 也就是因为没有从时间维度上看到科学的进化。

人类的进化依赖于生产劳动, 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类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所以, 人类在进化, 文化也在进化。在文化的进化中, 科学是率先在前的。科学的进化, 不是局限在一定区域内封闭进行的, 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渴望和对知识的需求, 使科学具有着难以阻挡的渗透力;科学发展又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象征, 在科学的发展与交流上, 完全不受文化和国界的影响, 其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政治、经济发展无法相比的。所以, 在全球走向以工业为主流生产方式之后, 科学便开始由西方迅速传播出去, 逐渐成为世界共同关注和研究发展的对象, 世界性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机制, 之中的成果和成就已不再仅仅属于西方, 而是世界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中国从封闭的、落后的农业社会走向开放的、先进的工业社会, 进而进入信息社会, 就是接受了这种世界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 并且要代表这种“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 把现代科学当作西方科学来看待, 进而以东方科学来排斥现代科学, 是一种认识误区, 是观念的僵化与落后。

2 现代科学代表的是一种先进文化

在科学形成发展的过程中, 肯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落后文化的影响。在科学发展最黑暗的中世纪, 神学甚至成为了科学的主宰。这是科学形成的幼年时期难以避免的。一旦科学成为成熟的科学, 它必定会摆脱一切枷锁, 走进自身特定的运行轨道。从西方科学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性现代科学, 它经历的就是一个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辩证否定过程。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看, 西方科学只能看作是其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可以用纯粹理性的、实证的、还原的、甚至是机械的思维定义西方科学, 而现代科学则是以西方科学为基础, 融合了现代世界东西方文化中一切先进的科学思想、理论和技术, 经过不断扬弃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 现代科学是世界先进文化的融合体。其科学方法论不再是纯粹的还原论, 系统论、信息论、协同论已经融入其中。并对还原论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就医学发展而言, 现代医学也在不断接受世界各民族医学的先进思想, 特别是中医学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正在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医学正在经历着一个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自然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国家对新时期发展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其中强调的“科学”虽然表达的是一种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但反映出了社会包括科学在内正在朝着一个更合理、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 现代科学是世界人类智慧的凝聚, 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积极地运用这些世界共有的知识, 大力发展本国的科学研究, 提升国家的科学水平, 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十分向往和愿意的事情。大到一个国家, 小到一门科学学科, 如果拒绝或排斥现代科学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那么它的发展将无从谈起。中医也不例外。

3 文化背景与科学是两回事

民族文化与科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事实。科学的发展可以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但是, 文化不会成为永久制约科学发展的力量。上面谈到, 在中世纪, 神学一度成为了科学的主宰, 宗教统治着科学的发展, 曾经由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用原子和物质运动勾画出的生气勃勃的自然界画面, 到了中世纪, 却成了一幅不堪入目的天堂地狱宇宙图。这一科学最黑暗时期虽然长达10年 (五世纪~十五世纪) 之久, 但是, 科学革命并没有因此停止, 人类对真理追求的热情也并未因此消沉, 它最终还是走出了黑暗, 迎来了科学的曙光。当然, 文化对科学的发展也有很多积极的影响。最典型的当属我们的中医, 至今在中医学中仍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 并因此构成了自身显明的特色。

但是, 无论历史文化对科学发展有多么深刻的影响, 二者终不是一回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廖育群先生在《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有关“中医文化”的思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医学’能够存活至今……是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的证明, 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 而不是‘医学文化’所要解释的问题。如果以为通过‘文化研究’可以说明中国医学的价值与治疗原理, 进而‘弘扬中医’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我自己在撰写文章时也总是强调应该把传统医学放在整个文化背景之中加以研究。但背景毕竟是‘背景’。最近,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的学者到中国访问, 介绍他们在研究社会学与科学技术发展关系时所选择的切入点是“工具”, 尤其是度量衡工具。由此使我想到, 对于古代医学家来说, 阴阳、五行等难道不可以说也是一种工具吗?难道不是他们赖以认识自然、人体、生命活动的工具吗?由此衍生出的具体学说, 构成了医学的理论, 这就是古代医学中的“科学”成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对于这些理论及相关技艺, 我们都不必硬要套上一个‘文化’的帽子。”可见, 廖先生也认为文化与科学之间虽有联系, 但本质上不是一回事。其实, 杨振宁博士早就说过:“科学就是科学, 在科学问题上, 一定要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 认同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 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 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 这完全是两回事, 不要把二者合在一起。”

4 中医不可能脱离现代科学轨道自行发展

既然文化与科学本质上是两回事, 那么硬将中医划入文化范畴显然是不妥的;中医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特征, 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将其发展与现代科学根本对立起来也是极其不妥的。科学可以是多元的, 但不是对立的。现代科学既不代表西方科学也不代表东方科学, 而是当今世界先进科学的集合, 是一种大科学。中医如果脱离现代科学, 就等于迷失其先进性的发展方向。

坚持遵循中医自身规律发展是对的, 不仅中医, 包括西医在内的其它科学学科也都是在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但是, 不能因为强调自身规律, 而将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划上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应该看到, 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存在某些不同, 但同时也存在某些相同。因为中医不仅具有浓重的人文文化色彩, 更具有难以回避的自然科学属性。所以, 把中医硬性划入人文的范畴, 走文化运行的路线, 不从自然科学层面寻找突破, 是不可能引发中医飞跃式发展的。自然科学的发展, 就应当驶入自然科学运行的轨道, 凭借现代科学为发展平台, 不然, 大步前行是困难的。

中医对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认识 篇10

中风是由于发病突然, 临床症状变化多端, 并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类似, 故取名为“中风”。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著作《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中风一词, 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1]。”肌张力障碍是中风后遗症中最常见也是主要的症状, 是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古代并无肌张力障碍这一病名, 但随着人们对本疾病的认识并通过其临床表现将此病归为“瘛瘲”、“痉证”等病症范畴。

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调, 导致阳气亢进, 由此形成一种以肢体亢进为表现的病理状态。“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是肌张力增高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肝肾阴虚, 阴不制阳, 最终导致肢体拘急痉挛。“营卫失和、脉络瘀阻”是本病最直接的因素, 营卫运行受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肝肾阴亏, 从而导致肝阳上亢, 最终营卫之气不能顺利抵达肢节, 导致肌张力发生障碍。

中风后肌张力增高在中医学中可归为“脏腑病”与“经筋病”两个方面。对于筋病病机的论述在《内经》中很是详细。《灵枢·癫狂》云:“筋巅疾者, 身倦挛急大。”《证治准绳·七窍门》云:“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 乃气分之病, 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人皆呼为风, 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 非纯风也”。指出了肝脾气血亏虚, 血虚生风, 筋脉失于濡养, 气血流行失常, 是本病发生主要的病因病机。刘河间在《河间六书·卒中暴死》中曰:“所谓中风, 口襟筋脉紧急者, 由阳热暴甚于内, 肝主于筋, 而风气自甚, 又燥热加之, 液还聚于胸隔, 则筋太燥, 燥筋主于收敛, 劲切紧涩, 为病筋脉, 劲强紧急而口襟。”其认为风燥伤筋, 中风后痉挛为筋脉失养所致。

《诸病源侯论》提出:“凡筋中于风热则弛纵, 中于风冷则挛急, 十二经筋皆起于手足指, 循络于身, 体虚弱, 若中风寒, 随邪所中之筋则挛急, 不可屈伸, 其汤熨针石, 别有正方, 补养宣导”明确指出了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多为阳气不足, 并且容易感受外来风寒。

中医将人体分为阴阳两部分, 人体内侧属阴, 外侧属阳, 内外阴阳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肢体运动。若阴阳失调则导致肌张力增高, 使肢体无法正常运动, 上肢表现呈挛缩屈曲状, 以内侧屈肌占优势;下肢呈外旋过伸状, 以外侧伸肌占优势。《素问·调经论》记载有:“左盛则右病, 右盛则左病”。认为本病是由于左右盛衰失调、阴阳失衡而致病发最终导致肢体的偏瘫。《阴阳别论》曰:“三阴三阳, 发病为偏枯痿易, 四肢不举”。脏腑机能的不断衰减, 也能导致人体内阴和阳不能平衡, 而由此使风、火、痰、瘀等内生之邪相继产生, 这些内生之邪皆可因阴阳失调而导致偏虚或偏盛, 并以肌张力增高的形式表现出来。

2 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中风后肌张力障碍在治疗方面尤为重要, 其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和中药治疗, 并且针灸的疗效值得肯定, 《内经》就已指出本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针灸为主, 针灸是治疗本疾病最广泛也是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中风后肌张力障碍以经络闭阻不通为关键, 治疗应当以补气、活血通络为首要治疗原则。

2.1中药治疗

唐宋以前中药的治疗方法主要以“祛邪散风”为主。明代王伦则在《名医杂著》中指出:“治风之法, 在得初之时, 应当顺气, 病久应当活血, 此为万古不变之至理”。吴昆在《医方考·中风方论》中对本病中药治疗进行了论述:“中风之久, 语言蹇涩, 半身不遂, 手足拘挛……当归、牛膝、杜仲、枸杞子……养血, 则手得血而能摄, 足得血而能行;润燥, 则筋得血而能舒矣。”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 而最基本的病机则是瘀血, 治疗以补气活血为主, 通过“补气活血”使气血调和, 经脉通畅,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王清任治疗本疾病的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 在治疗上提倡活血化瘀, 他创立“气虚血瘀”学说, 通过逐瘀活血而使本疾病逐渐恢复正常。

2.2针灸治疗

针灸的治疗则以调理阴阳、通调筋脉为原则, 具有疏通局部气血、舒筋活络等作用, 并且操作简便, 无副作用, 最重要的是其疗效显著, 并且安全, 是治疗中风后肌张力障碍最好的方法。早期针刺对于中风的恢复效果甚好, 可遏制病情的发展, 缩短病程, 因此早期针刺可减轻中风患者的后遗症状, 奠定良好的肢体恢复基础, 其疗效是值得肯定。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指出了针灸治疗主要目的是调和阴阳, 阴阳平衡才能使其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选取穴位主要以阳经及督脉为主, 通过针刺阳经可激发其经气, 从而引发阴经与之共鸣, 使阴阳达到平衡, 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针刺的频率影响着针灸的疗效。临床上已有一些经验证明[2], 提高针刺频次 (通过延长疗程或针刺时间) 对于提高疗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灸治疗时穴位选取也很重要, 而取穴的先后顺序, 在历代古医籍中亦颇有论述, 并认为与针灸效应间存在影响[3]。《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 各至其理, 无过其道。”提出了病变部位不同则针刺深浅也不同, 针刺的深浅影响着针灸的疗效。透刺法对提高针刺疗效也有较重要的影响, 通过一针刺到两个穴位, 无论是从阴经透刺到阳经还是从阳经透刺到阴经, 都避免了多针多刺, 并且还可调节阴阳平衡, 使经络与经络之间相互连接, 阴阳经脉相通, 改善偏瘫患者的肌张力, 提高其生活质量。

针刺的目的是纠正患者的错误模式, 减少本疾病的致残率。近现代以来, 我国对针灸治疗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研究深入并广泛。针灸对偏瘫患者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其它治疗方法不能取代的。但仍须继续探讨和研究, 最大限度的使患者减少致残率, 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 获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中风,肌张力障碍,针灸,中药

参考文献

[1]张仲景, 王叔和.新编金医要略方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5:15.

[2]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933.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 篇11

1 病因病机

更年期综合征出现在妇女特定的生理时期, 众多学者和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探讨均基于妇女生理变化规律及与脏腑气血生理关系阐述本病的病机, 但大多数侧重于脏腑、气血、阴阳、虚实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 不够全面。本篇综合各医家理论, 形成图表, 说明于下。见图——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

1.1 病因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对女性生理衰退变化的描述为:“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妇女的各个阶段以肾气的盛衰为主导, 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脉虚, 天癸竭, 肾气虚衰有关。陆启滨提出了肾阴亏虚, 心肝火旺为本病之因。刘晓伟等认为肾精不足, 冲任脉虚为发病之本, 故本病的发生以肾虚为致病之本, 并可涉及到其他脏腑, 引起阴阳气血的变化。现代研究发现肾与女性性激素关系密切, 有研究表明临床辨证的肾虚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141对更年期妇女进行症状及个性特征评分 (分别采用Ku PPerman及艾森克问卷) , 提示更年期某些症状, 尤其是精神神经症状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张家庆的调查研究表明, 更年期妇女如性格拘谨孤僻, 内向固执, 自尊心过强等, 或后天遭遇不幸, 涉及政治、经济问题及人际关系紧张等容易发生更年期综合征。

1.2 病机

肾为先天之本, 水火之脏, 藏真阴而寓元阳, 其阴阳宜保持相对平衡。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 天癸将竭, 冲任脉虚, 阴阳平衡失调, 出现肾阴阳偏盛偏衰现象, 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肾之阴精亏虚, 可直接导致阴失潜阳, 虚热内生, 相火妄动;肝肾乙癸同源, 水不涵木则肝火亢盛, 出现肝阳上亢之证;心肾水火既济, 肾水不济心火导致心火偏亢、心神不宁之证;肾与脾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若肾阳不足, 火不暖土, 又导致脾肾阳虚证候。气血为脏腑所生所主, 如肾阴不足, 则精亏血少, 血行不畅凝滞为瘀;肾阳不足则蒸化无力, 气不能化水, 水液停滞为痰饮;或引起脾运化失常, 湿浊内生;或气运不畅滞而为瘀;或火灼津耗液, 血枯瘀阻。由于脏腑功能的改变与其病理产物夹杂相互为病, 故本病临床表现纷繁复杂, 又因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其血, 故女子“阴常不足, 阳常有余”。至更年期, 肾气渐衰, 天癸将竭, 精亏血少, 则肾阴更显不足, 如《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加之相火、肝火、心火之暗耗, 故临床上更年期综合征以肾阴虚居多。

2 辨证

在中医整体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对疾病个体化诊治的优势和特色。因本病的病机较为复杂, 临床表现涉及多个脏腑, 大多医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辨证, 差异较大, 证型繁多。如目前临床分型有:肾阴虚、肾阳亏损、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肾不交、心脾阳虚、肾虚肝郁、肾虚夹瘀、冲任虚衰、肾虚夹痰等。

为得到较为全面的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分型概况, 笔者查阅了诊疗标准类书籍, 解放后由卫生部或各中医学院组织编写的各类中医妇科学教材及妇科专著、丛书等共70多本, 并查阅了中国生物医学科技文献数据库 (CBMdisc, 1997~2002年) 有关文献300余篇。从目前来看更年期综合征的病机以肾虚立论已是大多数医家的基本共识, 但肾虚兼证的分型不一。国家和地方医疗机构颁布的5种诊疗标准就有4种不同的分型方法。5种诊疗标准为《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1994年)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3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 1997年) , 《中医诊疗常规》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编, 1989年) , 《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年) , 《上海市中医病证护理常规》 (上海市卫生局, 1999年) 。从解放后至今的各种中医或中西医妇科教材以及相关专著书籍来看, 肾虚兼夹证型, 少则2型, 多则10型。有关文献300余篇中, 关于辨证分型论治多为随证加减, 其辨证分型明显比教材及专著更加繁杂。值得注意的是, 现有的分型名称不甚规范。在所查阅的书籍和文献中, 更年期综合征分型名称可达几十种之多。目前临床尚无统一分型的标准。

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也容易受诊治者主观倾向的影响, 从而使其可认知性、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受到限制。近20年来, 中医学专家进行了大量中医证候和辨证体系的研究, 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但目前尚未见有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方面的研究。

3 论治

中医药治疗本病, 重点在于整体调节, 以补肾为主, 兼调他脏, 标本兼治, 以达“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之目的。

目前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辨证论治、辨病结合辨证治疗、专方 (验方、经方) 治疗、单味草药治疗等。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疗之精髓, 通过对病因病机和证候分型的分析, 多数医家善于从患者的临床表现辨其寒热虚实, 或从肾或兼顾心、肝、脾等他脏分型论治, 该法临床报道较多, 但由于辨证分型种类繁多, 不利于针对疾病的特异性进行临床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辨病结合辨证, 运用专方专药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专方专药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主要围绕纠正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 注重清除“火”、“瘀”、“湿”等病理因素而立方, 目前主要有经方和验方两种形式。运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经方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 (饮) 、肾气丸、逍遥丸、柴胡疏肝散、滋水清肝饮、血府逐瘀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桂枝汤、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镇肝熄风汤、天王补心丹、百合地黄汤、竹皮大丸汤、归脾汤、温经汤、半夏泻心汤等, 现代名方以二仙汤为代表。有人对建国以来38位名老中.医所创制的72首内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名验方进行回顾、整理和分析, 发现其中50%以上的方剂由古方化裁而来, 其遣方用药规律为汲取古代医家之精华, 补肾为主, 柔肝养心健脾, 补虚泻实, 舒畅情志, 以求阴平阳秘。

为了能科学地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少现代学者对用之有效的方药进行了临床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研制上市或医院内使用的中成药, 推广了中药的运用。

有关单味中草药的研究主要来自国外, 由于激素替代疗法潜在的危险以及相关不良反应, 国外越来越关注对传统常用的单味草药进行研究, 主要包括对黑升麻、红三叶草、月见草油等药理、毒理以及临床运用等的研究。

4 研究现状

近年来,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报告逐年增多, 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辨证分型的相关微观指标的研究以及验方 (经方) 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4.1 中医辨证与客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更年期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卵巢功能的下降, 故中医辨证与客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中, 主要观察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并涉及其他检测指标。有报告显示, 肝郁型的雌二醇水平高于肾虚以及肝郁肾虚型。阴虚阳亢型的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 卵泡刺激素 (FSH) 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肝郁气滞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阴虚火旺型的血清黄体生成素 (LH) 、FSH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阴虚组。更年期妇女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经检测发现, 更年期阴虚心火旺者尿中儿茶酚胺升高, 阴虚肝火旺者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增高。因血管舒缩症状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典型症状, 在中医辨证中多数为阴虚型, 故有学者通过对血管舒缩因子血管内皮素 (ET) 和一氧化氮 (NO) 的测定发现ET/NO在阴虚组中低于正常组以及阳虚组, 且与症状表现程度成反比。

4.2 中药治疗本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为了更好地开发中药资源, 推广中药的运用, 不少学者进行了专方的研究, 开发出不少上市中成药。目前报告较多的中成药有更年安怡片、补肾宁、坤宁安、佳蓉片、更年春 (更年健) 、更年平调液、更年青、地贞颗粒、延妇春、更年欣、益妇宁等, 还有更多的中成药正在研制之中, 分别从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上进行探讨。

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大多文献报道有效率在80%以上。但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报道来看,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许多研究为观察性研究, 缺乏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的研究, 而且大部分资料未能显示严格的诊断标准, 只有少数采用了《中药新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指导原则》或《妇产科学》等教材的诊断标准;一些资料还缺乏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疗效标准判断上多为自拟的好转、有效和显效标准, 有一部分研究采用了相关量表如Ku PPerman lndex记分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判。

关于有效方药治疗机制的探讨研究较为深入, 主要围绕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体系的调控作用进行研究。网络的功能性环路主要通过神经肽、激素、免疫分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构成, 任何环节的紊乱与失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系统的功能。许多临床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更年期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生变化, 而通过补肾或 (和) 疏肝、健脾、活血等中药的治疗, 可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不少研究也从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治疗机制, 但目前仍存在不足和空白领域, 迫切需要发挥中医辨证治疗特色, 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技术和手段, 进一步展开严谨科学的临床研究。

由于更年期综合征是涉及多系统的疾病, 病程较长, 受许多因素影响, 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在绝经前后不同的时期, 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各有侧重。中医证候具有疾病本身所决定的特异性、阶段性和动态演变性3个基本特征, 故以病统证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 使其证型统一, 对中医药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关临床研究方法和疗效评价尚存在一些问题, 使研究结果不尽一致。由于中医辨证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对症状的描述有一定的直观性和模糊性, 无法对信息量作数据描述, 使其疗效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 影响了中医疗法优势的进一步推广。今后研究应按循证医学要求, 设计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案, 收集更具有合理统计学意义的数据, 采用评判性量表, 提高科研的层次和质量, 以便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和评价。

摘要:对近5年有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及归纳, 提出目前在本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归纳。指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明显, 但应当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技术和手段, 展开严谨科学的临床研究。

上一篇:高吸水性复合材料下一篇:WBC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