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2024-08-11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精选12篇)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篇1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是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肌负荷过度。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 或左宫半膜急性返流, 心排出量急剧减少, 左室舒张压迅速升高, 肺静脉回流不畅, 导致肺静脉压迅速升高, 肺主细血管压随之升高, 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 形成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min。端坐呼吸, 频频咳嗽, 咳粉红色样痰, 有窒息感而极度烦躁不安恐惧, 面色苍白或发大汗, 皮肤湿冷, 等一系列症状, 听诊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1 抢救配合与护理

1.1 体位

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 双腿下垂, 即减少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荷。

1.2 氧疗

通过氧疗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以防出现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首先应保证有开放的气道, 立即给予6~8L/min的高流量鼻管吸氧, 病情特别严重者可给予面罩给氧或采用无气管插管的通气支持, 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以上措施无法提高氧供时才使用气管插管。给氧是在氧气湿化瓶加入50%的酒精, 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如病人不能耐受, 可降低酒精浓度至30%或给予间断吸入。

2 迅速开放2条静脉通道,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

2.1 吗啡

吗啡可使病人镇静, 降低心率同时扩张小血管而减轻心脏负荷。早期即予吗啡3~5mg静注, 必要时可重复应用1次。老年病人应减量或改为肌注。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或心动过缓。

2.2 快速利尿剂

如呋塞米20~40mg静注, 4h后可重复1次。

2.3 血管扩张剂

可选用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 (利其丁) 静滴, 严格按医嘱定时监测血压 (如每5分钟测量1次) , 有条件者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维持收缩压在100mm Hg左右, 对原有高血压者血压降低幅度 (绝对值) 以不超过80mm Hg为度。

2.3.1 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

一般剂量12.5~25g/min。硝普钠含有氰化物,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4h。硝普钠见光易分解, 应现用现配, 避光滴注。

2.3.2 硝酸甘油可扩张小静脉, 降低回心血量。一般从10g/min开始, 每10分钟调整1次, 每次增加5~10g。

2.3.3 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滞剂, 以扩张小动脉为主。以0.

1mg/min开始, 第5~10分钟调整1次, 最大可增至1.5~2.0mg/min。

2.3.4 洋地黄制剂尤其适用于快速心房颤动或已知有心脏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用毛花苷丙静注, 首剂0.4~0.8mg, 2h后可酌情再给0.2~0.4mg。

2.3.5 氨茶碱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有效, 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

3 病情监测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记出入量。同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等。

4 心理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起病急, 病情重, 病人常常伴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恐惧和焦虑又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使呼吸困难加重。这时要求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 使病人产生信任和安全感。避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 同时做好病人的安抚工作, 提供情感支持。

5 做好基础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病因使心脏在短期内发生心肌收缩, 收缩力明显降低或者心室负荷增加, 而引起的急性心排出量下降和肺动脉压增加。临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 是临床最常见的极危重症之一, 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心脏收缩力,静脉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本科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篇2

根据我国透析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透析患者约占总透析人数的40%〔1〕。

年龄老化仍是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2〕。

因此,如何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提高生存率是值得医务工作者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本文对我院自12月-12月透析龄(年)超过5年,现仍靠透析维持生命37例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岁。

其中慢性肾炎26例,高血压肾病4例,痛风性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2例,梗阻性肾病1例,多囊肾1例。

1.2 血液透析方法 患者全部选用碳酸氢盐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透析膜为醋酸纤维膜及合成膜,透析膜面积1.5至1.8m2,血流速度200-250ml/分,血管通路:1例颈内静脉插管,其余均使用动静脉内瘘穿刺。

2 结果

3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患者血液透析存活5-10年21例,≥10年16例,其中≥15年4例,最长一例达22年零9个月。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抑郁被认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疾病,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中-重度抑郁占63.4%〔3〕。

国内资料显示〔4〕,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血液透析患者情感障碍严重者可影响康复及预后,更加严重的是可造成血液透析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多。

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较为偏激、固执,加上长期的病痛折磨,工作能力的丧失,昂贵的医疗费用,更加容易产生忧郁、悲观、沮丧心理。

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状况,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社会地位、健康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鼓励患者家属、亲朋好友主动关心体谅患者的痛苦,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并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和娱乐活动。

3.2 营养管理 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透析患者存活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改善措施:(1)充分透析,减少胃肠道水肿及一些中分子物质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抑制作用。

(2)控制感染,减少体内分解代谢。

(3)减少透析中血液的丢失,设置个体化肝素用量,避免透析器内凝血;瘘管采用多点轮换使用,减少渗血;据研究〔1〕,每次透析末,透析器内有5-10ml血液残留,这会导致每次透析额外丢失蛋白质0.6-1.4g。

因此,透析结束回血时尽量将各侧管的血液回收,减少失血。

(4)鼓励患者多食鲜奶、鱼类、瘦肉、鸡蛋等,保证摄入优质蛋白1.2gkg-1d-1。

必要时输注白蛋白、血浆、氨基酸等。

补充铁剂,正确使用促红素,纠正贫血。

3.3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动静脉内瘘是保证充分透析的关键。

由于老年人存在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肌肉层薄,血管硬化,管壁弹性小,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穿刺针松动、渗血,透析结束后不易止血等特点。

因此,在瘘管穿刺时采用“绳梯法”,有利于血管壁及皮肤的修复。

透析中加强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防止松动、移位,透析结束后用大棉球或方纱压迫止血,力度适中,位置准确,胶布固定后,外加弹力绷带。

解除绷带及胶布的时间则因人而定。

尽早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有关瘘管的保养知识,尽可能延长瘘管的寿命。

3.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4.1 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透析患者每增加10岁,其心血管死亡危险性增加1.2-2.1倍[5],其中心衰的发生主要与高血压、左室肥厚、贫血、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体外循环负担过重等因素有关。

而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则主要与透析过程中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冠状动脉硬化、心肌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因此,透析中要特别注意防治心血管并发症:(1)准确评估干体重。

(2)限制水、钠的摄入,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1kg/d或干体重的5%。

(3)预防透析中的低血压,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减少体内补体的激活。

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严重者在开始透析时给予血浆、白蛋白等胶体溶液作预充,缓慢引血,逐渐增加血流量。

对于透析中脱水耐受性差,易发生低血压的群体可调整透析方式。

即在开始透析时调低透析液温度至35.5℃,调高透析液纳浓度至150mmol/L,透析结束前半小时纳浓度降至135 mmol/L,防止透析结束后口渴。

有条件者可选择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方式。

(4)控制高血压,在透析期间发生高血压的患者,可给予心痛定10mg舌下含服,如果脱水达到干体重后血压仍偏高,应遵医嘱使用降压药。

(5)防止心衰,透析过程中输注液体速度不能过快,透析结束时回血流速小于100ml/min,以减轻心脏负荷。

加强透析;预防感染;纠正贫血,亦有助防止心衰。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3.7±6.4岁。所以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衰的诊断标准,按照Killip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Ⅱ级者13例,Ⅲ级者16例,Ⅳ级者7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5例,高血压病者2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心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所有患者均匀硝普钠治疗。

1.2 输液治疗

硝普钠遇光易于分散,故需现用现配,且对输液瓶和输液管行避光处理。硝普钠和溶液的配对比例为50mg硝普钠溶于5%GS50ml。本组研究36例患者均采用输液泵泵入,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输液速度,平均滴速为10滴/min。采取输液泵的输液方法优点不仅在于可以科学调控输液速度,同时能有效减少溶液体积,避免大量液体进入血管,增加心脏负担。

1.3 护理干预

1.3.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内清洁卫生,整洁有序,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维持患者心理稳定。帮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根据医嘱予以吸氧治疗,按时按量发放利尿剂、镇痛药物等。

1.3.2 心理干预

护士可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暗示、心理安抚、心理支持等,从而维持其心态平衡,同时能拉近护患之间关系,保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而对于有特殊心理的患者,如对于自身病情失去信心,认为无法痊愈的患者,护理人员需不间断给予阳性刺激,如反复告知其能战胜病魔,能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等,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 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

硝普钠泵入治疗前需测量血压一次,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泵入速度,在泵入治疗后30分钟内,需至少10分钟内复测血压一次,降压需平稳有效,根据复测结果动态调整滴速,直至复测血压稳定维持在理想水平3次以上,后可逐渐过渡至30min监测一次、1小时或2小时复测血压一次。对原有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不超过20~30mmHg,舒张压下降幅度不超过15~25mmHg,而对基础血压正常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收缩压下降不低于95mmHg,舒张压不低于60mmHg[3]。同时,需观察记录心率,平均30min数脉搏1min,了解有无心肌缺血以及再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如房颤等,一旦发现心律不齐,需立即汇报医师,以获得及时处理。另外,需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呼吸节律以及咳嗽、咳痰症状缓解情况,结合患者皮肤黏膜颜色,综合判断血氧饱和度,并动态调节吸氧流量。

1.4 不良反应的监测

硝普钠治疗过程中,患者有出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纳差、皮肤红疹等不良反应风险,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和检测。另外,停用硝普钠后15min常可发生血压反跳,故停药过程需缓慢,且停药后亦需加强血压监测。

2 结果

本组患者心衰症状8小时内迅速缓解,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多继发于心脏疾病并发感染、手术、情绪波动等病理生理状态时,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受损。由于病情危急,需立即降压,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脏耗氧,而硝普钠由于其强效舒张血管作用,成为急性心衰常用急救药物,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药物疗效和患者康复的保证。急性心力衰竭并行硝普钠治疗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常规护理,同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云芝.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04(03)220-221.

[2]徐月莲.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J].临床学.2007,27(05)91-93.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篇4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病房病人50例, 男性28例, 女性22例, 年龄64~76岁, 平均年龄 (69.1±4.4) 岁, 按NYHA分级, Ⅱ级病例9例, Ⅲ级病例21例, 心脏瓣膜疾病7例, 心肌病13例。

2护理

2.1 休息与活动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绝对卧床, 采取端坐卧位, 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前负荷, 即使在急救搬运中也要保持坐位, 可用轮椅或靠背椅搬运病人。

2.2 心理护理

病人因严重的呼吸困难产生濒死感、极度恐惧和烦躁不安。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 减少不良刺激, 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和抢救措施。忙而不乱, 关心病人, 使其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安慰病人, 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解释疾病的治疗措施、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2.3 吸氧

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6~8L/min, 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在吸氧的同时抗泡沫剂乙醇湿滑, 可根据病人病情和耐受程度决定乙醇浓度, 一般在25%~50%之间。保持呼吸通畅, 观察病人咳嗽情况注意其性质和量, 协助病人咳嗽、排痰, 必要时吸痰。若粉红色泡沫样痰的颜色变淡, 量逐渐变少, 病人呼吸频率下降, 则表示心衰有改善, 反之则病情加重, 需要采取更有效措施。吸痰时应注意操作规范, 动作轻柔准确, 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1]。

2.4 用药护理

用吗啡静注时应缓慢, 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 心动过缓。用利尿剂时应严格记录出入量;呋塞米治疗量应在2min内推完;用血管扩张剂要注意调节滴数, 监测血压变化, 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对原有高血压者血压降低幅度 (绝对值) 以不超过80mmHg (1mmHg=0.133kPa) 为度。硝普钠应现配现用, 避光滴注, 有条件可泵入, 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h;洋地黄制剂静脉用药要稀释, 静注宜缓慢, 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氨茶碱应用时注意滴数和浓度。

2.5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配合抢救处理, 早期发现, 及早抢救, 分秒必争。严密观察病人呼吸频率、深度, 意识、精神状况, 皮肤颜色及温度, 肺部啰音的变化, 监测血气分析的结果。若病人呼吸由呼吸浅快逐渐恢复平稳, 由坐位更换为半坐位或平卧位, 意识清醒、安静, 面色转红润, 皮肤温度上升, 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 PaO2上升, PaCO2下降, 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表示心衰已纠正, 反之则病情加重, 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必要抢救措施, 特别是夜间更应注意病情变化, 待急性症状缓解后, 着手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2]。

2.6 饮食护理

严格限制盐的摄入, 低盐饮食, 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总量控制, 少食多餐, 因进食过饱可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和肥胖者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嘱病人少饮水及少进水量多的食品和水果。

2.7 健康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有关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常识, 使病人及其陪护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取得配合, 以便及早发现早期症状, 赢得抢救时间;制定锻炼计划,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避免过度疲劳;制定规律的休息时间, 愉快生活, 保持心境平和, 避免激动和精神过度紧张;少食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 适当限制盐的摄入;教会病人计算出入量的方法, 限制水的总入量, 少饮水及少进含水量较多的食品和水果;戒烟酒, 不饮浓茶和咖啡;每天定时自测体重, 若1~3d内体重突然增2kg, 应引起警惕, 立即作进一步的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 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 不得随便停药改量;定期复查, 如心衰加重应及时就诊, 以免延误病情。

3结果

住院期间病人因原发病出现心源性休克, 经积极治疗与护理症状得到纠正, 目前病情良好, 病人满意度100%, 未因护理工作的原因产生不良并发症。

4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病发生率逐年增加。急性心力衰竭来势凶猛, 变化快, 易引起心源性休克和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 如能及时准确的治疗和认真细致的护理,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病人化危为安, 从而达到康复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病人都达到临床治疗标准, 并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护理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病人康复的基础。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主编.内科护理学 (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31-132.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篇5

什么是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脏衰竭意味着肾脏突然停止工作,而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人体内代谢废物,保持体内水,盐和电解质平衡。因此,当肾脏突然停止工作是,代谢废物、多余液体和电解质堆积在体内。这种情况严重时能致命。

哪些能诱发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有三大主要原因:

1.突发性的严重性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大出血、严重损伤和感染都能减少肾脏血液灌注。体内液体不足也能造成肾脏损伤。

2.来自药物、毒物和感染的伤害。大多数病人不会因为服用药物而引发肾脏问题,但是长期有严重健康问题的病人通常会因为服药而导致其肾脏受到伤害。能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主要包括:

抗生素类,比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

止痛类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一些降血压类药物,比如ACE抑制剂。

在影像学检查时用到的一些染料。

3.泌尿系统发生急性阻塞,导致尿液无法从肾脏排出。肾结石、肿瘤、外伤或者前列腺肥大均能引起阻塞。

如果你具有如下条件,那么发生急性肾衰的机会就更大:

年龄偏大的成年人。

具有长期健康问题比如肾脏或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或肥胖。

如果病人病的非常严重,并且住进了急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腹部外科手术或者骨髓移植手术,这时病人并发急性肾衰的可能性更大。

急性肾衰有哪些症状?

当你排尿时很少尿液甚至完全没有尿液。

腿部和足部肿胀。

没有食欲。

恶心和呕吐。

感知混乱、焦虑不安或者困乏。

胁腹痛:肋支架下面疼痛。

有些人也学没有任何症状

急性肾衰是如何诊断?

医生一般会询问病人主要有哪些症状,服用哪些药物,做过哪些检查,而病人的症状一般都有助于发现肾脏问题的原因。

血液和尿液检查能发现肾脏的功能状态。血液大生化检测也能发现病人血液钠盐、钾盐、钙盐的水平。同时病人也可能会做超声检查,医生通过这种检测观察病人肾脏。

如果病人因为其他原因入院,也有可能会同时发现患有肾衰竭。

医生会尝试处理哪些引起肾脏衰竭的病因,同时也会:

帮助肾脏休息,病人可能会透析,这种治疗手段主要是用机器来代替肾脏工作,直到肾脏恢复,这样病人会感觉稍好。

预防其他疾病。病人需要服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感染。同时也需要服药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肾衰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来治愈疾病。同时,病人可能需要进食特殊饮食防止肾脏工作负荷过重,也可能需要进食钠盐、钾盐和磷盐。

饮食与营养指导:

1.严格控制出入量,病人摄入量应“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2.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急性期若血尿素氮过高,给予无蛋白质饮食。不过如果已经采取透析治疗,则放宽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如果血尿素氮已降低到28.56mmol/L以下,即可自由进食。

3.限制钾、钠、镁、磷的摄入,如不宜吃香蕉、桃子、菠菜、油菜、蘑菇、木耳、花生等。4.适当地摄取钠盐:多尿期,因钠排出多,饮食不必限制钠盐的摄取。另外根据丢失多少,适当补充营养和维生素。

休息与活动指导: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以降低新陈代谢率,使废物产生减少,肾脏的负担减轻。

2.当尿量增加,病情好转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出院指导:

1.进营养丰富的饮食,避免伤肾的食物,增加抵抗力。2.按医嘱服药,不乱使用药物和毒物进入体内。3.如有感染与创伤要及时有效地就医。

4.对接触毒性物质的人员,要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5.预防感冒,注意劳逸结合。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少尿期:观察有无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血压变化、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脑病的先兆。

2.多尿期:注意监测血钾、血钠及血压的变化。

3.恢复期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症状护理】

1.少尿期的护理:

(1)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2)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遵医嘱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肌酐、尿素氮等。

(4)做好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的准备工作。

2.多尿期的护理:

(1)准确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2)做好保护性隔离。室内空气要新鲜,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各种介人性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恢复期的护理:

(1)避免劳累和一切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如高血压等。

(2)遵医嘱给药,指导病人勿乱用药物。

【一般护理】

1.少尿期: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半流饮食,严格控制含钾食物、水果摄人。

(3)有恐惧心理者,护士应以关心、安慰为主,多给予鼓励。

2.多尿期:

(1)以安静卧床休息为主。

(2)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3.恢复期:

(1)鼓励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防止肌肉无力。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3)告知病人和家属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定期到医院复查。

【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食物、药物。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健康宣教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左右时,则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症状,形成尿毒症。由于肾功能损害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尽管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的共同转归,但是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是尿毒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有关其进展的机制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20世纪初人们发现切除肾脏可能导致血液中尿素浓度增高,从那时起一些不能从肾肚排泄的物质在体内聚集引起尿毒症的概念就形成了。2 慢性肾功能衰蝎痛人的饮食指导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饮食:①应供给充的热量。②应用低蛋白饮食,可以减轻避孕肾肪负担,延缓肾功能恶化,但是长期低蛋白饮食可导致营养不良,为了缓和矛盾应采用优质蛋白饮食。③有高血压、水肿者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含盐量在2~3g。④慢性肾衰病人食物烹调方法应以蒸为主,少食油炸和煎炒食品,因后两者烹调方法可产生多量的甲基胍,后果是毒性很强的尿毒症毒素,尤其是到后期发展为尿毒症病人的饮食应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潴留于血中会引起血尿素氮(BUN)升高,而BuN是尿毒症毒素之一,减少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使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状减轻,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高蛋白饮食常伴有磷和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增加。但如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太少,则发生营养不良,一般每天给予0.6g/kg体重的蛋白质,既可满足生理需要,又不至于营养不良,如鸡蛋、瘦肉、牛奶等。对已行腹膜透析病人来说,鉴于每天约有5~15g蛋白质流失于透析液中,每天蛋白质的摄取量为理想体重1.2~1.5g/kg,以补充丢失的蛋白,对每日摄取的热量应为每公斤体重的25千卡。⑤我们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使病人认识到水盐负荷过多的危害,教会病人保持液体平衡的方法:首先应严格测量体重。其次可使用食物模具教会病人做饮食记录,计算出食物的含水量,并准确测量24h尿量。最后通过计算公式观察出入量是否平衡,力争使每日摄入总水量=前一天尿量+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700mL),以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⑥少尿或无尿的病人应避免食用土豆、冬菇、芥菜、黑木耳、蘑菇等含钾高的食品。总之,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病人是非常重要的。

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心理护理

由于近年发病逐年上升,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长期处于恐惧、烦躁不安、忧虑、痛苦之中,为此我们医护人员对慢性肾衰竭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①由于病人身体状态差,易产生恐俱、沮丧、焦虑、失望心里,有的患者难以接受事实,这时护士应帮助病人正确面对现实,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治疗过程中患者注意自己现有症状的改善和有关项目的检查结果变化等,因此护士要用所掌握的知识,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做好相应的宣教,并指导病人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防止其他并症的发生。③协助病人编好食谱,根据医嘱调剂饮食,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并做好家属培训,寻找社会支持和理解。④让病人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定期讲解用药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如果有条件的患者,应早期做透析治疗及换肾。⑤因多数慢性肾衰晚期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应根据医嘱指导病人口服降压药并随时监测血压及做好记录。⑥如果有水肿较重的病人,输液时不易看出是渗漏,应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针头是否脱出及回血情况。⑦指导病人及家属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内衣及床单,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卧床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随时现察病人的心理情况。⑧护理中用一些治疗效果较好的事例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 休息活动

有严重贫血、出血倾向、心力衰竭及其骨质疏松时,要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缓解期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劳累和活动量过大,谨防骨折。尤其应注意冷暖适宜,及时增减衣服,避免风寒与湿露。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直接受风。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安全,防止骨折,要防止碰伤、跌伤。

2、要积极防治感染。3、定期复查肾功、血常规、离子、甲状旁腺素、铁蛋白等指标,病情变化随时门诊随诊。

急性肾衰竭40例临床护理体会 篇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患临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早期救治危重症,积极应用预防和治疗肾衰的有效药物及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救治疗及护理工作,使患者尿量和尿比重恢复;血钾在正常范围内,水、电解质平衡。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护理;抢救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的进行性下降,以氮质代谢废物积聚和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过及时去除病因和诊治,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现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临床救治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22~68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有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症状,腹痛、腹泻12例,肝功能异常23例, 心电图异常30例,呕血、便血4例。

1.2 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急骤进行性下降,血肌酐上升超过44.2μmol/L;尿素氮上升超过1.9mmol/L;尿蛋白(-~+++),镜下血尿,尿比重1.010~1.015;

1.3 抢救 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摄入量应严格控制,避免因液体量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每日在定时、固定条件下测量体重,以了解体内水分潴留情况。补液量适当,以每日体重减轻0.25~0.5kg为标准。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30ml;静滴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25%葡萄糖200ml+胰岛素16~20U;口服钠型离子交换树脂20~50g+30%山梨醇20~50ml,3~4次/ d,增加钾离子从肠道排出;透析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后,可静滴碳酸氢钠等,但应注意在补充碱性药物的同时,要控制进液量和限制钠盐的摄入量。观察是否出现抽搐现象。急性肾衰竭者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易消化食物。

2 护理

2.1 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心电变化、实验室参数,以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每日测量体重,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尤其是记录患者的尿量,通常尿量迅速增加到2500ml/d提示预后较好。根据出入水量和体重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发生。少尿期患者应限制每日液体入量,可制定每日定时入液量表。

2.2 预防并发症和意外 应将物品放在固定位置以便患者取用方便,随时移开障碍物以防跌跤。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意识不清者应使用床挡以防坠床,有躁动不安者应按医嘱给镇静药物,协助支持严重贫血或长期卧床患者离床活动。

2.3 休息与营养护理 一旦急性肾衰竭的诊断确立,应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护。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降低代谢率,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从而减轻氮质血症。急性肾衰少尿期营养很重要,应尽可能供给足够的热量。补充营养的方法有:能口服的患者,尽量鼓励口服。恶心、呕吐,无法进食而胃肠功能正常者可采用鼻饲。胃管要尽量选用小号、软管。可给予间歇性的灌注,也可用泵持续滴入要素饮食。注入液的量与浓度宜逐步增加,直至满足需要。不能口服、鼻饲者必须行静脉营养。可经中心静脉导管或动静脉外瘘管(透析用)输入高渗葡萄糖、脂肪乳剂及氨基酸等。定时测血糖,根据需要补充胰岛素。

2.4 预防感染 清洁病室环境,每日早晚通风1h。病床环境每日消毒1次。定时进行口腔护理和会阴部冲洗,2次/d用呋喃西林液作膀胱冲洗。每2周更换1次尿管。每次换药后、所有的静脉导管拔除后均应做血培养。

2.5 基础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较重,长期卧床,应定时给予翻身、擦背、按摩,减少皮肤受压时间;保持床单的平整、无渣、无皱折,不拖拉患者,避免发生褥疮和皮肤感染。年老体弱的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2.6 腹膜透析护理 向患者说明透析的目的和过程,减轻恐惧,以取得合作;做普鲁卡因皮试;术前排空大小便,如有便秘,应清洁灌肠,昏迷者留置导尿管。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注意保暖,鼓勵咳嗽、翻身。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及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有无腹痛。注意灌注速度和排出速度;透析管有无移动;透析液温度应保持在37~38℃。温度过高可引起腹痛和无菌性腹膜炎,温度过低可使患者不舒适而影响效果。注意观察腹透后流出液的颜色和澄清度,如有混浊、出血应与医师联系。每日留标本送检。记录出入量,透析次数,透析时间。定期测定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电解质,作为调节透析液成分的依据。用高糖透析液者,每日需测血糖1~2次。腹透期间每日约丧失蛋白质10~20g,应注意补充高生物价的蛋白质1.0g/(kg·d),或按医嘱输血浆等。腹透患者应保持清洁,每次透析后更换敷料,注意腹透管周围皮肤的情况,如有炎症可用乙醇湿敷或涂抗生素药膏。

2.7 血液透析护理 向患者说明血液透析的目的和过程,消除紧张和恐惧。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出入液量、出血现象、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每次透析前测体重、体温、呼吸及血压。建立血管通路,一般常用动静脉内瘘术、外瘘术、血管移植术或直接静脉穿刺法。透析室内必须严格执行定期的清洁与消毒制度。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凝血、漏血,有无血压、体温和心率的变化及注意设备运行情况,按要求采集化验标本。透析完毕,接好动静脉瘘,加敷料包扎。透析后严密观察病情,如定期测量血压、脉搏,注意有无出血倾向,低血压,心力衰竭表现。保护动静脉瘘,不可在动静脉瘘肢体测血压、静脉穿刺、输液、输血等。肢体位置不能使瘘管扭曲,经常检查动静脉瘘是否通畅。饮食按每日热量146.4J/ kg体重,蛋白质0.5g/kg体重计算,少尿、无尿者应严格控制入量。出现高血压、心功能减退、水钠潴留时应严格限制钠盐。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如失衡综合征、热原反应、低血压等。

2.8 心理护理 可向患者介绍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说明通过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并可用实例来鼓励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体贴患者,并参与患者的活动,协助患者度过危机。

3 讨论

做好疾病和用药知识的宣教,如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有肾性疾病、全身性感染等,均应及时就医;指导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可能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如有出现,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 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728-729.

[2] 秦苇,肖兰香.2例运动致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9C):2533-2534.

[3] 陈义璇,吴莉,娄湘红.挤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C):227-228.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65岁,急性左心衰26例,急性右心衰1例,急性全心衰3例;其中冠心病24例,风心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肺心病2例。对照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4~67岁,急性左心衰28例,急性右心衰1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肺心病3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及临床治疗方案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治预心理护理。

1.2 心理护理

1.2.1 做好入院接待

急性心衰患者常常因突然起病而急诊入院,表现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强迫体位,面色灰白,大汗,患者心理十分恐惧,常伴濒死感,此时患者家属也十分焦急、恐慌,家属的紧张情绪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护士在接待患者时要做到沉着,镇定,动作敏捷,用温和的语言简要介绍监护室的环境及医护实力,初步稳定患者的情绪,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慰工作,在抢救时,操作熟练敏捷,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及时、耐心、准确、必要的解释。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用鼓励性语言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合作意识;还可以用非语言性暗示,如眼神、动作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在尽可能舒适和放松的氛围中接受救治。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保暖,急救室整洁、柔和的光线和安静的环境等都可对患者的情绪起到安抚作用。谢绝探视,减少陪伴,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走动以缓和紧张气氛。

1.2.2 加强巡视

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心衰患者常在夜间突发呼吸困难,故部分患者每当夜幕降临时即产生焦虑情绪,护士在巡视时要耐心安慰患者,说明心理放松可减少心肌耗氧,预防疾病复发。当患者喘憋严重时,应迅速主动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吸氧时以20%~30%浓度酒精作为湿化剂,给氧前应先调好流量,避免氧流量剧增,压力过大而损伤鼻、呼吸道黏膜和肺泡。开始时先调氧流量为2~3L/min,待患者适应后可增加至6~8L/min,间断给氧。护士应守护床旁,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方式如为患者擦去汗液,给予少量温开水湿润口腔等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及时为患者提供诊疗信息

在心衰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急于求成,盲目乐观,有的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悲观失望,护士要及时为患者提供诊疗信息,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现已取得的效果及预后,避免因猜测而引起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

1.2.4介绍药物的作用

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护士要及时介绍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硝酸甘油为小静脉扩张剂,可减轻心脏负荷,但用药后会引起头痛、面红等,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会误认为病情加重而失去治疗信心,所以护士应提前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因药物副作用而影响患者情绪。

1.2.5 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无庸讳言,经济负担是心理负担的来源之一,许多患者拒绝住院就是这个原因。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选用较便宜的药物和简单的治疗,例如用硝普纳、硝酸甘油代替异舒吉、鲁南欣康;减少输液泵使用时间;较贵的药物和治疗要及时取得患者的同意及理解。

1.2.6 做好一般护理

心力衰竭目前没有完全控制或治愈的手段,只有通过早期预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调节、健康的行为等综合治疗,再配合医生采用常规强心、扩管、利尿等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提高患者治疗的遵从性。

1.2.7 心理护理程序

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收集患者所有资料,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采取询问患者或对其亲属调查等形式,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真正困扰患者的矛盾找出来。采用pes公式来表达,从困扰患者的主要矛盾入手。实施护理计划。

1.2.8 出院指导

当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时,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患者饮食、休息、活动等。特别强调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患者正确应对生活事件,让患者明白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预防心衰的首要因素。

2 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组间对照t检验,P<0.05,见表1。

3 讨论

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活动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外周阻力加大,使心脏后负荷增加,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水钠潴留,心脏前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心衰加重[1]。在30例急性心衰患者救治过程中,及时给予恰当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尽快避开负面情绪的影响,调动机体内在积极因素,使机体免疫力增强,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及护理 篇8

急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收缩力急剧减退, 使心脏排血量骤然下降。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产生静脉系统的淤血和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一种急症。2006至2007年7月, 我科共收治1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14例救治成功, 顺利度过危险期, 1例死亡,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男10例, 女5例, 年龄41~67岁, 平均年龄54岁, 左心力衰竭8例, 右心力衰竭5例, 全心力衰竭2例, 入院时最高血压 (MAP) 在150mm Hg以上11例, 15.150mm Hg及以下4例。

1.2 病因及诱因分析

15例急性心力衰竭中, 心肌梗死6例, 扩张型心肌病4例,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5例;过度体力活动及情绪突发改变为诱因8例, 肺部感染为诱因5例, 物明显诱因2例。

2 救治与护理

2.1 卧床

患者均以急症入院, 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 作出正确的评估, 选择合适卧位, 减轻疾病症状。如患者出现废水肿, 护士应立即采取半卧或端坐位, 并保持舒适。心力衰竭是双下肢下垂, 四肢轮流结扎, 每5min更换1次, 从而减少回心血量, 减轻肺部淤血。患者若出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不明显或者消失等症状, 应立即平卧位, 做好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等抢救准备。

2.2 呼吸

急性心力衰竭由于心排血量锐减, 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组织缺氧严重, 护士应准备判断合适的吸氧浓度。一般患者宜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清醒者宜采用鼻导管式给氧, 若患者意识模糊, 采用加压面罩给氧8~10L/min。并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提高吸氧疗效。对于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者, 应用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护士要记录时间、流量, 观察患者对吸氧的反应, 正确实施吸氧。

2.3 输液用药

护士应根据医嘱,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急救药物。非禁忌证者, 可立即给予注射用硝普钠50mg溶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 缓慢静脉滴注, 药量可以15~40μg/min开始, 根据患者反应及血压变化改变输入量。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 能同时扩张动、静脉,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从而改善心肌收缩力, 纠正心力衰竭。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 可以给予高浓度输入200~400μg/min。所用硝普钠最大量使患者心力衰竭好转或纠正后, 应逐渐减量至停用。资料表明, 硝普钠只适用溶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不可推注, 药物性质不稳定, 见光易分解, 点滴是应遮光, 且配置好的溶液最好不超过4h, 给药猴, 护士应定时监测血压, 密切观察药物效应, 为防止血压骤降带来不良反应, 同时另建一道给予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滴注。用药前患者血压高 (MAP) 150/90 mm Hg, 硝普钠滴注科稍快, 多巴胺宜慢速给药, 用药前血压偏低者, 多巴胺宜快滴, 硝普钠应慢滴。血压正常者, 2种药物均应以较慢的速度开始滴注。血管活性药物适用的同时, 还应及时给予利尿剂, 解痉平喘药, 洋地黄类、激素等协同治疗, 根据病情结合药物适应证, 及时对症处理。护士应严密观察, 及时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 正确实施, 激素作出准确的分享判断, 并向医师反应。密切配合救治,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病情稳定。

2.4 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变化突然, 患者往往清闲高度紧张, 甚至对疾病产生恐惧、绝望心理, 家属也难以接受。而患者的心理作用又常常影响疾病的救治。因此, 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针对患者不良情绪, 及时进行心理护理, 在抢救过程中, 护士应给予恰当的解释, 以取得其信任, 并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 女28例, 年龄38~78岁, 平均 (52±10) 岁;病程最长21年, 最短5年, 平均 (11±4) 年。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基础心脏病分类

所有患者中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 冠心病30例, 肺源性心脏病21例, 扩张型心肌病6例, 风心病4例, 退行性心瓣膜病4例。

1.3病例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欧洲2005年急性心衰治疗指南》中“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 安静状态下呈现明显呼吸困难症状。排除标准: (1) 严重其他躯体及精神疾病; (2) 依从性差, 中途退出者。

1.4 恐惧程度判断标准

Ⅰ级:性能或轻度患者没有恐惧, 或恐惧不影响治疗;Ⅱ级:患者恐惧并试图避免治疗;Ⅲ级:患者有强烈的恐惧, 并尽力避免治疗, 需要护士可以帮助平滑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6.1 急救护理

协助患者取坐位, 双腿下垂, 以减少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前负荷。给予高流量吸氧, 6~8 L/min。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遵医嘱给药并给予血压、血氧、心电监护。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抢救器材,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在抢救时要做到动作迅速、争分夺秒、积极配合、分工明确。应准确把握药物剂量、浓度、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3]。若使用吗啡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变化。若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应预防患者出现低钾、低钙电解质紊乱, 若出现四肢疲软、腹胀、肌肉抽搐等应及时处理。若使用硝普钠进行血管扩张时, 应密切监测血压, 防止血压过低而危害患者。使用洋地黄等强心药物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并进行心电监护, 以防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1.6.2 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的重点首先是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濒死感, 以减轻心脏负荷。研究表明, 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其预后效果。因此, 护士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 处理问题冷静果断, 有条不紊, 使患者信任。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以取得其理解和合作, 力图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1.6.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少量多餐, 多食低盐、低脂食物, 注意进食不易过饱,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1.6.4 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输液以葡萄糖注射液为主, 避免输入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 一般每天输液量在250~1 500 ml, 滴速一般控制在15~30滴/min。输液过多过快易诱发和 (或) 加重心力衰竭。

1.6.5健康指导

嘱患者保持规律生活习惯及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激动、过劳等易诱发心力衰竭的诱因。戒烟戒酒,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一定要保暖, 预防着凉感冒, 感染是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之一。

2 结果

2.1 恐惧程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有28例 (82.4%) 恐惧程度Ⅰ级, 而对照组有18例 (52.9%) Ⅰ级,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是临床急危重症, 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若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 可以迅速缓解, 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是最主要的是建立与患者密切接触, 高度其信任度, 和谐的护患关系很重要[4]。医务人员认真、诚实的态度, 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 工作有条不紊, 快速敏捷, 可以使患者有自信和安全感, 消除其紧张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本研究表明, 干预组与对照组恐惧程度有明显差异。随着现代医学体制模式的转变, 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 减少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增强患者的信心, 促进其心理健康和疾病的恢复。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恐惧程度、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恐惧程度、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常规的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不仅可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而且改善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效果明显。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尢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1-131.

[2]李培杰, 杨小华.2006年美欧急性心力衰竭者院前及早期住院推荐建议简读[J].中国急救医学, 2008, 28 (6) :564-567.

[3]罗彩云.常见抗心力衰竭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03, 10 (3) :58-59.

51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8月我科成功抢救51例急性左心力衰病人, 男35例, 女16例;年龄42岁~75岁, 平均64岁;基础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 急性心肌梗死10例, 高血压心脏病13例, 风湿性心脏病5例, 扩张型心肌病4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 重型病毒性心肌炎1例。

1.2临床表现

病人多表现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 呼吸增快, 强迫坐位、大汗淋漓、面色灰白、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四肢厥冷、两肺布满湿性啰音, 严重者可咯粉红色泡沫痰。

2 护理

2.1 吸氧

协助病人端坐位, 双腿下垂, 予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氧气吸入, 氧流量6L/min~8L/min。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给予50%乙醇湿化吸入, 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病情控制后改鼻导管吸氧。

2.2 用药观察

(1) 利尿:呋塞米20 mg~100 mg静脉推注。主要目的是扩张周围静脉并增加肾脏的血流量, 减少回心血量而达到降低前负荷。 (2) 镇静:将吗啡10 mg加生理盐水9 mL经静脉缓慢注射。吗啡可以反射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观察吗啡不良反应, 同时需备好拮抗剂纳洛酮以防呼吸抑制。 (3) 硝普钠5 0mg~100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 输注速度控制在20gtt/min, 控制血压在140/90mmHg (1mmHg=0.133kPa) 。硝普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 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硝普钠在体内可分解产生硫氰化物, 故要现用现配, 避光输注。 (4) 硝酸甘油5 mg~20 mg加入200mL~500 mL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 严格用输液泵控制输注速度。硝酸甘油能够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改善冠状动脉血供, 用药过程中监测血压, 注意不良反应。 (5) 强心:西地兰0.2mg~0.4mg稀释后静脉推注。西地兰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室率, 使用中要密切观察洋地黄中毒反应, 如心律失常、肠道反应等。

2.3 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 监测病人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意识、精神状态、严格记录病人每日液体出入量, 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加强巡视, 及早发现心力衰竭早期表现, 备齐抢救药品和用物。积极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诱因。

2.4 积极配合抢救

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时, 提示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 确保在抢救的整个过程中静脉路的通畅。备齐抢救药品和用物,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5 恢复期的护理

嘱病人取半卧位, 低流量持续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口腔清洁、舒适。限制活动量。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宜少量多餐, 饮食避免过饱, 保持大小便通畅, 大便时勿用力, 嘱病人不可用力排便, 避免诱发心力衰竭, 加强健康教育, 嘱病人避免劳累, 肺部感染等诱因。

2.6 心理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往往情绪紧张, 严重焦虑和恐惧感。因此应避免不良环境刺激,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针对病人的不良情绪, 耐心解释, 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 减轻或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使其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及护理, 避免病人情绪波动, 减轻思想负担。

3 结果

51例急性左心力衰竭病人经过积极抢救治疗, 症状缓解, 病情逐渐好转, 不适症状消失, 生命体征平稳。

4 小结

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急危重病症, 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抢救时护士要做到动作迅速、操作娴熟、行事果断、分秒必争, 使病人得到充分的、及时的护理, 尽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生命, 帮助病人尽早康复。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篇11

【关键词】老年人;心脏病;糖尿病;左心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70-02

1 基本资料

1.1一般資料

将我院病例资料库中60岁以上的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初期均经心电图及床边X线胸片检查,并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例54份进行分析,其中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9例,年龄均高于60岁,所有患者都伴有基础性疾病,13例高血压病,31例缺血性心脏病,6例瓣膜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

1.2 发病原因

本组患者的发病原因多见于肺部,大致可分为,感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饱餐、输液过多过快等原因,其中28例(51.85%)是由肺部感染造成的,8例(14.81%)是由于情绪突然过于激动导致,6例(11.11%)由于长时间的过于疲劳,5例(9.26%)由于饮食不当,吃的太多造成,5例(9.26%)是在输液过程中,滴液速度过多过快,另外2例(3.71%)未发现明显诱因。

1.3、临床表现

经过对患者资料的详细分析,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以下特点:起病多为急骤,多为反复发作,以老龄患者占多数,并发症较多且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本组54例患者中,有9例(16.67%)为反复发作的患者,这9例患者在24小时内曾发生左心衰两次以上;此外,本组有17例(31.48%)为82-95的高龄患者; 再者,治疗有一定难度也是此次研究的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多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且病情较为严重,常伴有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因此,对于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的这些临床特点,务必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如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持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应当立刻纠正缺氧,经询问患者无禁忌证,早期给予适量吗啡使其镇静,尽量重复应用速尿减轻心脏前后负担;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则应选择氨茶碱,而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要使用西地兰,要尽可能快的将发病诱因去除,并对基础心脏病变进行有效治疗,可采用扩张血管药物进行

2.2护理方法

2.2.1消除诱因

首先要防止患者受凉,受凉感染是此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本组患者,28例(51.85%)是由肺部感染造成的,所以,合理的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老龄患者,其抵御能力本就低于常人,在气候变冷的时候,要特别做好其自身的保暖,以免受凉感染;其次,要保证患者所处空间的空气新鲜,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如天气晴朗,可早晚各通风一次[1],并要注意患者饮食情况,以及有效的控制患者情绪,切不可过于激动,更要避免劳累过度,由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饱餐导致发病的患者也很常见,本组病例中,8例(14.81%)是由于情绪突然过于激动导致,6例(11.11%)由于长时间的过于疲劳,5例(9.26%)由于饮食不当,吃的太多造成;在患者输液时,护理人员要对其滴速做好控制,由于此类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症,输液一般为葡萄糖,为了避免输入大量盐水,糖尿病患者可在葡萄糖中配入合理的缓解糖尿病情的药物,输液过多或者过快,都有可能引起心衰,本组患者,有5例(9.26%)是在输液过程中,滴液速度过多过快导致发病,所以,值得临床护士提起重视。

2.2.2心理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发病前无任何前兆,多为发病突然且急骤,多数老年患者入院后难免会伴有不安甚至是恐惧心理,此时,伴有心脏病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窒息感及胸部压迫感,进而血液升高且心率加快,这对患者病情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解除患者的恐惧及不安心理,从而有效减轻心脏负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和较高的处理问题能力,要尽快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其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其担心的是什么,进而“对症下药”,此外,还可向患者普及有关心脏病的相关知识,要以鼓励、爱护、关心的态度进行普及,想办法将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尽快消除。

2.2.3健康教育

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健康教育要有计划的进行,患者的合并症大部分是集中在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宣教重点应注重如何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肺部感染等相关知识,随着心血管病患者增加[2],此门学科的知识也在不断增加,每年都有会对临床理论和指南进行更新,为了能对患者传达最新、最有利的健康知识,护理人员必须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理论

3 结果

54例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4 讨论

通常,老龄患者由于其小气道粘膜萎缩、呼吸道粘膜以及粘液纤毛转运功能退化等因素,导致管腔狭窄因而咳嗽反射功能下降,患者不能及时将分泌物咳出,因此,细菌在肺血管内聚集,则会出现感染,肺部一旦感染,极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本组入院治疗的54例患者中,有28例(51.85%)是由肺部感染造成的,占患者总数的一半多,也是所有诱发因素中,病例最多的,有关学者也曾提出,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会出现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免疫功能低下会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由此可见,老年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是远远大于常人的,而肺部感染又恰恰是引起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临床上,除了积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还要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对无肺部感染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了积极预防,也应当适量的应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于幼军,老年病常见病的护理措施总结[J],健康指南,2014(01)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例病人中男6例, 女8例;年龄45岁~73岁 (55.0岁±5.4岁) ;合并高血压6例, 糖尿病5例, 成功拔管12例, 死亡1例, 自动出院1例;插管时间4.0d±0.5d。

1.2 方法

经口气管插管, 插管时给予静脉麻醉,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呼吸模式给予气管通气, 拔管前给予人工鼻给氧, 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动脉血氧、二氧化碳、pH变化、肺功能恢复及生命体征变化。

2 护理

2.1 插管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 时间就是生命, 病人在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 经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平喘、纠正心力衰竭等抢救用药治疗的同时, 症状仍不见好转, 且病人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呼吸肌疲劳, 血气结果回报:呼吸性酸中毒, 考虑到必须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 以缓解病人缺氧症状。此时, 护士要迅速做好插管前准备, 首先调整好呼吸机, 连接膜肺, 选择常规模式SIMV, 呼吸机参数由病人体重及疾病情况而定。同时连接好吸引器, 连接管路紧密, 检查吸引器是否正常工作。遵医嘱备好插管前静脉麻醉用药, 常规给予静脉推注丙泊酚注射液, 其作用使得病人暂时意识丧失, 减低插管时气道内阻力, 防止病人因插管而发生躁动, 减轻痛苦, 插管完毕后病人意识恢复快, 但同时注意病人血压变化。插管成功后先给予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插管医生有一定时间检查插管情况,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再使用呼吸机气管内给氧。

2.2 专人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给氧治疗过程中, 我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CCU) 一直使用专人护理, 这样可以有效地给予抢救措施, 配合治疗, 还可以减少院内感染,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3], 提高病人生存率。病人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 心功能处在危险和脆弱状况, 在使用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就显得更为重要, 完善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外, 对病人实施保护性隔离。就CCU病房本身的设计外, 更多考虑到人的因素: (1) 减少家属探视, 探视期间家属穿戴隔离衣, 戴口罩、帽子, 限制探视人数及时间。 (2) 病床的选择。病床选择人员流动少的位置, 这里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 还有病房探视病人的家属。 (3) 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 减少医院性交叉感染。 (4) 专人专用, 包括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 (观察口腔及瞳孔) 等医用器材。

2.3 呼吸道的管理

2.3.1 吸痰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气管插管治疗时, 早期肺水肿严重, 痰液相对较多, 正确有效的吸痰可以减少肺部感染, 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我院CCU在实践中总结如下吸痰要点:首先, 吸出口腔及咽部唾液及分泌物, 再次吸取管内痰液。每次吸口腔或气管内痰液时, 吸痰管只使用一次、配一副无菌手套 (吸痰管包中配备的无菌手套即可) 、一次性治疗碗 (冲洗吸痰管) , 需重复吸口腔或气管插管内的痰者, 必须更换吸痰管、手套及治疗碗, 吸痰管不可重复吸痰, 防止污染气道, 引发感染。其次, 吸痰前给予充分叩背排痰护理, 定时湿化气道, 增加有效吸痰。吸痰前加压给氧, 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15s, 两次吸痰间隔不少于3min。同时保持吸痰周围环境安全, 注意保护性隔离。

2.3.2 呼吸机的管理

最好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 定期更换, 如果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已污染, 要随时更换, 集水瓶应放在呼吸机环路的最低位置, 同时要及时清除集水瓶中的水, 减少感染机会。注意呼吸机模式的调整。根据病人病情变化, 人机有无对抗, 动脉血氧浓度测定, 调整相对应的呼吸机给氧模式,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3.3 肺功能观察

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就是改善病人呼吸功能。肺功能影响着病人是否能早日脱机, 自主呼吸恢复, 心力衰竭纠正。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 肺部听诊为满肺的湿啰音, 病人继而表现出呼吸困难, 给予机械通气, 纠正呼吸衰竭, 使得肺功能得到改善, 心脏前后负荷减轻, 心功能得以恢复。抢救过程中, 医务人员对肺功能实施动态监测、密切观察:即心电监护外周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波的振幅及动脉血气的检测和胸部X线片的检查。观察病人的病情发展, 做好床旁监护及记录, 正确判断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 做好疾病诊治的第一手资料, 为治疗指导方向。

2.3.4 体位的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气管插管病人, 病人体位严格大于45°, 有禁忌证者除外。减少病人对缺氧的不适感, 加强叩背排痰护理, 促进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肺功能改善, 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4]。

2.4 心理护理

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心里充满了恐惧, 同时身体上带来的痛苦也是难以忍受, 尤其是年青男性, 对经口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差, 病人情绪波动较大, 躁动、不配合治疗, 心理护理的目的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减轻病人痛苦, 给予病人疾病知识的讲解, 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护人员除关心病人、操作时动作轻柔、语言亲切体贴, 更为重要的是使病人舒适[5]。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溃,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固定气管插管的寸带松紧要合适。加强基础护理:如叩背、吸痰、翻身、擦浴等。增加有效的交流:根据病人认知情况, 可采取手写、问答、比划等方式交流, 如病人情绪波动大, 可让家属适当陪同, 做好家属和病人的保护性隔离, 家属给病人心理安慰, 鼓励病人配合医护人员, 其方法也得到了有效的认同。稳定情绪:病人情绪烦躁、不配合治疗者, 可适当约束及应用小剂量镇静剂, 减轻病人身体不适,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及瞳孔大小变化, 观察用药后反应及药物疗效。做好病人安全护理, 防止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也是提高和衡量CCU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6]。

2.5 拔管护理

病人病情好转, 符合拔管指证, 应早日拔管, 防止发生呼吸机依赖。拔管护理时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是预防气管插管感染的关键和重中之重, 一旦发生呼吸性相关性肺炎, 则造成脱机困难,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医疗费用, 严重威胁生命, 导致死亡。

2.5.1 拔管术前用药

术前30min给予激素, 常规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 有效减轻喉头水肿, 拔管后有利于病人呼吸功能的恢复。

2.5.2 完善吸痰

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气管插管内痰液。拔管前充分吸痰, 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 最重要的是预防痰液滞留在气管插管会厌部, 痰液干痂形成, 拔管时痰痂脱落误吸发生, 及时清除口腔及气管内的痰液, 是保证气管拔管成功的关键, 防止拔管时痰液误吸的发生, 延误生命[7]。

2.5.3 拔管护理

拔管时病人取端坐位, 注意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鼓励病人在拔出气管插管同时有效咳嗽, 给予叩背辅助排痰, 同时电动吸引器有效吸痰。

2.5.4 拔管后持续雾化

成功拔管后立即给予氧气雾化吸入, 常采取生理盐水100 mL+地塞米松5 mg+氨溴索注射液15mg+布地奈德2mL持续雾化6h, 减轻喉头水肿。同时给予叩背护理, 促进痰液咳出[8]。

2.6 饮食护理

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存在, 多数并发感染, 使代谢加快, 营养需求增加, 凡使用机械通气病人应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 制定营养计划, 实施肠道外营养, 如复方氨基酸、乐凡命等。留置胃管鼻饲饮食, 鼻饲前给予适当的胃肠减压, 观察病人消化功能, 鼻饲应少量多餐, 病人取45°卧位, 目的预防误吸的发生, 气管拔管后可先少量从口进食水, 病人无呛咳时拔除胃管, 经口进食流食, 逐渐增加到普通饮食。

3 讨论

机械通气技术是急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 给予危重病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通气, 纠正缺氧, 而良好的护理可保证有创呼吸机治疗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建立完善的护理小组, 为有创呼吸机病人提供良好护理措施, 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荣杰.急诊科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 2011, 17 (22) :66-67.

[2]卓道勤.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水肿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3) :8287-8288.

[3]杨树坪.积极规范的护理措施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258-259.

[4]何山.体位护理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11, 18 (2C) :115-116.

[5]徐小欣.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 2012 (4) :14-15.

[6]何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34) :49-51.

[7]杜云真.老年病人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4) :567.

上一篇:3个阶段下一篇: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