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思想

2024-08-11

爱国思想(共12篇)

爱国思想 篇1

作为世界最古老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积淀了许多优秀民族传统, 爱国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重要因素。近代以来, 在无数的科学家中, 钱学森无疑是最伟大、最杰出者之一。他不仅是科学的巨匠, 更是爱国的楷模,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对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钱学森不仅是中国的, 更是世界的。研究钱学森的爱国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钱学森爱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学者们从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进行了考察、论述。笔者试图将钱学森爱国思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在一代代学子中, 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者虽不乏其人, 但是学习的目的和动因却各式各样。而钱学森为报效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目的性是很明确和很突出的,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激励下, 加上他的天资, 使他终成一代伟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的爱国思想首先是他的学习方面。钱学森从小品学兼优, 他的老师曾毫不吝啬地为他写下“学业上、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出类拔萃的”评语[1]。在考大学时钱学森是以机械学院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的。钱学森回忆到:我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二部 (理工科) 毕业后, 于1929年夏考入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记得当录取名单在上海《申报》公布时, 我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名次是第三;第一名是钱钟韩, 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第二名是俞调梅, 现在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不过他们二位后来都转入其他学院, 只有我留在机械工程学院, 并于1934年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铁道机械工程门 (注:指专门化) [2]。然而, 钱学森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书斋生活, 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在留学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一学年, 他尽可能地搜集了全世界关于航空学方面的资料, 每天花在读文献的时间可超过10小时。另有件趣事发生在一年的圣诞节。那天, 别人都出去庆祝, 有一个犹太学生清早去教室复习功课, 他以为教室里只有他一个, 于是将收音机开到最大音量。但一会隔壁墙上传来“咚、咚、咚”的敲击声, 他才知道原来还有更用功的学生, 后来知道是中国学生钱学森。这种努力学习, 对知识的孜孜以求使得钱学森的知识逐渐广博,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诸多领域崭露头角。在钱学森勤奋的背后, 是家人和祖国人民的殷切期望, 正是这些期待支撑着钱学森一直努力下去、奋斗到底!正如他所言:我是中国人, 我到美国来是学习科学技术的, 我的祖国需要我, 因此, 我总有一天要回到中国去的。我从来也没有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3]。

(二) 历尽艰险, 回到祖国

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中写到: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对于钱学森这位大科学家艰难的回国路程,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钱学森的回国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迫害, 其实跟美国政府的行为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到:事情本来可以不这样的。钱学森本可以等待事情平息, 先从事一些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研究工作, 忍到麦卡锡主义逐渐消失于历史的记忆中。如果在这一连串事件中有一个微小的环节没有衔接上, 钱学森的故事以及世界历史可能被改写[1]。同时, 钱学森也面临种种的诱惑:钱学森比谁都清楚, 回国不只是意味着要放弃一个在备受支持的环境下与一流人才共同解决最前沿问题的机会, 一旦他返回中国, 他在科学领域继续有所突破的日子就结束了[1]。但是, 钱学森为了使祖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毅然放弃了一切, 只身回到祖国。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留学人员学习。

(三) 倾其一生, 奉献祖国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 做一阵子好事也不难, 难的就是做一辈子好事。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 为国家奉献一阵子不难, 难的就是奉献一辈子。而钱学森的一生是忘我奉献的一生, 尤其是在其回国之后。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焕然一新, 但是新的几乎是一张白纸。1954年6月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4]就是在这样的工业基础上,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服务, 使我国的国防工业有了迅迅猛的发展。“两弹一星”的成功凝聚着钱学森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和汗水, 但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切成就归于党, 归于集体[5]。《党章》明确指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克己奉公, 多做贡献[6]。笔者认为, 像钱老这样的大科学家对祖国做出的贡献是难以用物质衡量的, 钱老享受一点也是应该的或者说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钱老却不认同。几十年如一日, 他居住的房子仍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公寓房。在晚年, 由于钱老听力的原因, 保健医生为他买了进口助听器, 当他听说几千元时就不戴了, 还用原来的旧的。钱永刚说:父亲一生都非常节俭, 生怕浪费国家的钱。而他用自己的钱却“毫不含糊”。1962年, 钱老将所其著的《物理学讲义》和《星级航空概论》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国家。1978年, 又将为他父亲钱均夫落实政策补助的3 000多元作为党费全部捐给国家。1994年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获100万港元, 2001年荣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获100万港元, 这两笔奖金的支票钱老还没拿到手就让秘书代他写委托书全部捐给了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 他不仅为国家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智慧, 而且为国家捐献着属于自己的财富。

二、钱学森爱国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 既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也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有人类先进文化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研究和学习钱老的爱国思想, 而且要探寻钱学森爱国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为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历史性的启示, 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任何人都会生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在这些社会环境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 人在不断成长, 影响着社会环境, 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钱学森也不例外。钱学森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几个月。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随后,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古老的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大批仁人志士、爱国者前仆后继为祖国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由于钱学森的父亲身居要职, 使得钱学森从小就可以接触上层社会和古都的千年风韵。同时, 钱学森所处的环境跌宕起伏、风云变幻, 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自觉不自觉地萌发了爱国的思想和情感。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那么家庭环境的作用更大。家庭环境是人才造就的第一环境, 尤其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来讲, 特定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结构、道德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所形成的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 必然会使生活其中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无法抗拒的, 是在长期的不经意间完成的。钱学森的爱国思想在受家庭环境中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家训的影响, 另一个是父母的影响。在杭州钱家是大家, 历史上的钱镠曾是五代十国中的吴越王。钱镠一直亲民、爱民。他礼贤下士, 广罗人才;奖励垦荒, 发展农桑, 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奠定了基础。为了使百姓少遭受战乱之苦、流离之苦, 他“纳土归宋”成就了千古美名。据考证, 钱学森的父亲是钱镠的第三十二代世孙。他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 对子孙要求极严, 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8]在其家训国家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执法如山, 守身如玉。爱民如子, 去蠹如仇。严以驭役, 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 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 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 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 利在万世者更谋之。”[9]钱学森爱国思想的深层次原因与其父母是分不开的。钱学森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8]钱均夫早年就读于杭州求是学院 (浙江大学前身) , 后留学日本, 品学兼优。钱均夫是个爱国学者和教育家, 看钱学森对书籍感兴趣, 便对他说:“长大了要好好读书, 不光读这些我们先人留下的书, 还要读外国的书, 不光学习国学, 还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才能把中国建设得富强起来。”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的女儿。她知书达礼、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心地善良, 同时具有极强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和刺绣技能。钱学森惊人的数理逻辑天赋得益于母亲的遗传。章兰娟配合丈夫“兴教救国”的抱负, 给钱学森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讲述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故事……这些都深深的烙在钱学森心里, 潜移默化地铸就了他那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心。

(三) 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托, 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每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而钱学森所上的学校几乎都是一流的学校:在北京上过蒙养院 (幼儿园)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 (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 (今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和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 (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以及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些不仅是当时, 即使是现在也是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一流的老师培育了一流的人才。这些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陶然着钱学森的爱国之心。钱学森曾回忆道:他的中学国文老师董鲁安, 经常在课堂针砭时弊, 表示厌恶北洋军阀政府[9]。学校老师们对钱学森的影响颇深, 后来他说:“我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 皆与老师教育不可分!”

(四)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 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国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存在方式, 这就酝酿了中国独特的“家国同构”现象, 形成了宗法社会。“家即是国, 国即是家”的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国人。钱学森从小生活在一个优越、富足但又充满书香气味的家庭, 在父母的熏陶之下, 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国即是家的痕迹。父母给他讲《水浒》的故事, 带他参观岳飞庙, 教他中国古代经典书籍, 这样爱国的思想慢慢地浸染着钱学森。钱学森曾说过:“这里谈的是青年人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的国家具有举世瞩目的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继承”。[10]

三、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当代启示

钱学森爱国思想留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研究钱学森的爱国思想, 探寻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博大精深及成因, 弘扬钱学森崇高的爱国情感、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的高贵品质也许是我们的重点。

(一) 学习钱学森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的一生漫长而短暂, 保尔柯察金曾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钱学森的一生是孜孜不倦求索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美国的20年是钱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超越自己导师冯卡门的20年。从1955年回国到80年代退休是他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拳拳奉献的几十年。80年代钱老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本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时光。但这一切对于钱老来讲不是结束, 恰恰相反是钱老学术、人生的第三个辉煌时期。钱老开始深入钻研自己的学术领域, 并始终关注国家的发展。沙草产业理论、山水城市、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诸多领域都闪烁着钱老天才般的见解。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后, 钱老亲笔写了贺词:“热烈祝贺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向新一代致敬!”在生命的最后, 钱老仍关注的是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并引发了一场教育界的革命。钱老家里最多的家具是书柜, 有将近50个。他亲自剪过的629袋剪报 (总共24 500份) 、阅读过的15 000多册期刊以及他3 300多份端庄秀丽的书信[8]等, 早已告诉了我们成为大师的秘诀。只有拥有了这份执着、这份坚持、这份生生不息的精神, 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 才能为祖国更好的做贡献奠定基础。

(二) 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

回望钱学森的一生, 我们不难发现, 他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的是那么的密切:他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将自己的一生融于国家的建设需要之中。不论读大学还是出国留学, 钱学森的事业发展总是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结合。1881年, 以西方零配件组成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而从开平煤矿到附近的大运河的一段7英尺长的铁轨是当时中国仅有的铁路[1]。人们似乎看到的是铁路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武器, 人们认识到控制铁路, 也就控制了中国。这时铁路工程师的需求逐渐上涨。为了能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 满足祖国的需要, 钱学森毅然填报了当时机械工程系最好的交通大学。在一·二八事件中, 钱学森清晰地看到靠铁路是不行的, 中国的空军力量几乎不堪一击, 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大大刺伤了正在上海读书的钱学森, 他认为航空专业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通过“庚款留学”, 在美国一待就是20年。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回忆:钱老一直认为搞“两弹”这种工程项目是组织上的任务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那些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他真正的兴趣是在学术领域, 是在思想创新。当然“两弹”也有创新, 但原理是早已经解决了的。但由于当时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钱老毅然选择了“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 使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研制成功提前了20年。

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够从事自己所爱的专业是件幸福的事, 但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所爱的专业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并为祖国做出贡献则是件伟大的事情。

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 得到了导师钱永刚教授和卢黎歌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谨此鸣谢。

摘要:钱学森是科学的巨匠, 更是爱国者的楷模, 他的爱国思想博大精深, 曾影响着许多莘莘学子回国效力。钱学森爱国思想主要内容有: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历尽艰险, 回到祖国;倾其一生, 奉献祖国。其成因既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 也有学校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钱学森爱国思想告诉我们:不但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而且要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的优秀品质, 这对增强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有裨益。

关键词:钱学森,爱国思想,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M].鲁伊,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叶永烈.钱学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3]祁淑英, 魏根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M].保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5]钱学森.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N].光明日报, 2001-5-10 (A01) .

[6]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8]叶永烈.走近钱学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9]钱氏家训[J/OL].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a/20100731/000135.htm.

[10]魏根发, 祁淑英.钱学森[M].保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

爱国思想 篇2

敬爱的党组织:

季羡林先生有一作品叫《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他在其中郑重强调: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能望其项背的。他还坚定地认为:广大的老、中、青知识分子“爱国没商量”。是的,虽然这种意识,同其衍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曾让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他们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功勋是卓越的!正是因为季老骨子里的这股爱国意识,他从一个曾经对国民党了解比对共产党还要多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为中国社会科学作出卓着贡献的中共党员;也正因为理解骨子里这种爱国意识的重量,季先生才戏谑地祷祝造化下辈子不要把他播弄成知识分子。我们都知道,那只是玩笑罢了。

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先后有大批国民党着名将领,如邓兆祥、冯玉祥、傅作义、高树勋、蒋鼎文、阎锡山、卫立煌、张治中等等,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弃暗投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他们为回报党对他们爱国主义的信任和接纳,在党的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乃至中坚力量。这些爱国人士无不受到当时党的最高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的好评:比如,评冯玉祥“置身民主,功在国家”;评傅作义“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评卫立煌“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评杨虎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评张治中“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等等。

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雄心壮志是以爱国为基础的;而且,他大爱无疆,一句“我是爱南开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饱含深情、一表心声!终究,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作为一名xx学子,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扪心自问,庆幸骨子里是充满爱的,我爱我的母校,爱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更要秉承母校教训、发扬南开精神,找准方向、确立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爱国意识在心灵深处生根!

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篇3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那么,今天中学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史料的生动叙述,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为历史上爱国者的英雄豪迈行为所鼓舞?使学生从近代历史上涌现的伟大爱国主义的形象中吸取做人的典范?从而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以下是我十几年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在最初的教学中认为:讲中国近代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容易,讲古代史,特别是世界上古史、中古史,就很难联系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历史上劳动人民热爱祖国的事迹比较好处理,而对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表现的爱国行为就难于交代:即要使学生景仰他们某些有利于人民的优良品质,又要像学生提示他们爱国的局限性,究竟应该掌握到什么分寸?所以这种现象都说明了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上,我们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加以澄清。

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上,我们是按照以下方式来组织运用史料的。

1. 历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上要学生认识到:一切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害,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得到根本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我们要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深刻的印象:虽然历史上朝代变了,社会的性质变了,而在阶级社会中,这些使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根本问题,却愈来愈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无数先进的人物为了追寻一个彻底消灭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而斗争。以这些生动的观念形象做基础,来和今天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从中感受到先进人物在社会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 历史教师在各个阶段历史的讲授要突出的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永远是热爱自己祖国的。当祖国遭受侵略时总是劳动人民的胸膛捍卫了它,他们在层层的磨难下一刻不停地进行创造和斗争,推动了祖国的历史,才有今天的新中国,但只有党所领导下的革命得到了胜利,劳动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为自己生存在劳动人民做主的祖国感到自豪。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以极大的崇敬和直观的语言,对那些反对阶级压迫的民族侵略斗争中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辉煌成就,英雄模范人物舍死忘生的行为进行形象的描绘,要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深刻的印象:一切反压迫、反迫害的斗争没有劳动人民的力量,则将一无所成,统治阶级中的部分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参加了这种斗争,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到了群众的推动,在这里揭发历史上的叛国投敌、摧残人民正义斗争的罪恶活动,来和劳动人民的英勇斗争,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行阶级教育是必要的,特别是当我们拿历史上的危难和今天的自由独立、加速建设相对照,将更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 历史教师对于数千年来祖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自然斗争中的辉煌成就进行形象的描绘,应该注意揭发历代统治阶级当其趋于腐朽没落阶段在生产上所起的破坏罪恶,要使学生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我们在祖先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上所起到的非常值得自豪的成绩,经常是在统治阶级沉重的剥削压迫下取得的。秦长城、阿房宫的修建,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在近代历史上生产和文化的落后,更是统治阶级误国卖国的多方面束缚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的时候,就要运用充分的史料说明我国在近代为什么遭受贫穷落后的局面,和今天祖国的繁荣强盛相比,就会使祖国的崇高意义在青年学生心目中更明显起来。

朱熹爱国主义思想浅谈 篇4

一、师承关系构成了朱熹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机整体

在古代受限于技术手段,学术传播和传承主要靠学者和文本,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史称“闽学四贤”,他们是递相授受的师徒,“夫以一郡之狭,四邑之小,二三百里之近,百年之中乃有四贤并生于一时,上承下启,以延千万年道学之脉,其地盖视东周之邹鲁也。”(明邱浚《道南书院记》)。

位居“延平四贤”之未的朱熹,二十四岁,从崇安赴同安上任途中,路过延平,拜见父亲的同门学友李侗,“服膺于先生之训”,此后直到李侗去世,朱熹经常往返于五夫里与延平之间,拜李侗为师,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全祖望说:“朱子师有四,而其推以为有统者,称延平(李侗)。”(《宋元学案,豫章文集》)朱熹在《延平先生李公行状》中也说:“熹获从先生游,每一去而复来,则所闻益超绝。若先生之道德纯备,学术通明,求之当世,殆绝伦比。”朱熹在接受先师理学思想的同时,也继承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抗战思想,无论是从政还是创作讲学都始终坚持国家统一的主张。

二、儒学风范勾勒出朱熹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

《四书章句集注》这部儒家经典著述,奠定了朱熹的儒学宗师地位。朱熹一生著述丰厚,流传于世者也颇多,但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又称《四书集注》,它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儒家经典所作的注释,共有《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直至临死前仍在修改《大学章句》中“诚意”章的注,他在释解儒家经典的同时,赋予其时代内涵。

传承儒学“倡教化铸德性”思想,成就了朱熹大教育家的历史地位。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即强调传“道”,也就是通过教育,传播理学之“道”,培养一批匡扶社会、拯国爱民的杰出人才。二是强调“格物致知”的认识规律。格物就是探究一切事物之理,致知就是在探究事物之理过程中获得知识。他不仅提出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而且把道德教育放在改变人性的地位上,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土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朱熹把复兴教育、传播先圣之道当作恢复失土、振兴国家的大事,而且把他所建构并身体力行的爱国主义思想理论,言传身教给门人。这套思想理论经代代相传,积淀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要素。

三、言传身教展示了朱熹爱国主义思想的厚重情怀

忧国忧民的官德修养是朱熹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朱熹担任过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兵部侍郎等职,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他始终秉持正君爱国、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不畏权贵的道德情操。朱熹对国家前途命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曾屡次向朝廷上疏,一再阐明他热切渴望恢复中原,反对屈膝求和的立场和主张。

理学集大成者的学术造诣是朱熹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朱熹面对“靖康之难”和宋廷南迁历史巨变的社会现实,勇敢地承担起了国家意识形态重建的使命。朱熹一生著述极丰,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他的著作后人收录在《朱文公文集》111卷和《朱子语类》140卷中,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除《四书集注》外,当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朱熹在《孟子集注·腾文公章句上》中说“夏,诸夏礼义之教也,变夷,变化夷狄之人也。”即“以夏化夷”,就是希望用华夏民族的先进文化融合、感化较为落后的民族,从而实现汉民族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朱熹一年创作了大量诗文,其中有许多篇章,强烈地表达了爱国情怀。

诲人不倦的师德风范是朱熹爱国主义情怀的坚守。朱熹无论是为官任职,还是养亲奉祠,甚或是罢祠隐居,毕生不曾放弃教育活动,由他创办、修复和讲过学的书院就达30余所。他传道授徒常和学生弟子过着艰苦的生活,“诸生之自远而至,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宋史·朱熹传》)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他不仅总结出一整套具有真知卓见的教育理论而且把自己的学术思想作为讲学的重要内容。如,他向门人传授自己编撰的《孟子集注》有关“尊王攘夷”内容时,为了强调这个观点的重要性,他用笔授的方式向学生写下这样一段话:“正谊不谋利,胆道不计功;尊王,贱伯;内诸厦,外夷狄,引《春秋》之大旨,不可不知也。”(《朱子语集》卷83)。

如何对待爱国思想作文 篇5

你活跃在人们的心间,无时无刻不在活跃着;有时你在迷茫者的心中徘徊;有时龌龊的奸人直接从心中赶出;在无知者的心里,你的力量如灰尘般,微不足道;在睿智者的心里,你的力量如泰山般,无人可敌,这就是你,世界需要你——爱国思想。

是你,让两位农民领袖举起了起义大旗,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以掷地有声的口号;是你,让那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千古名句;是你,让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师铸成了《狂人日记》、《拿来主义》、《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把把犀利的刀剑,划开了国人那层麻木不仁的硬壳;是你,让千千万万的将士们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将企图独裁中国的国*党反动派打倒……

但是你,也常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作践踏人权,蹂躏世界的借口,汪精卫就让侵华的日军踏遍了中国,使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是利用你让美国大兵们开着坦克越过了三八线,使朝鲜半岛燃起了战争的硝烟;“四人帮”就是利用你让红卫兵在文化的大革命中迫害了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受到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一些无知、浅薄的人还利用一些热血的愤青散布一些“中美的开战”、“中国可以统治世界,第一步占领日本”的言论,使网络变得混乱……其实,真正的爱国者知道,这不是真正的你,而是一个被小人歪曲了的你。

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你,爱国思想?

在今天这个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世界,你渐渐被人们忽略了,但是你真的被遗忘了吗?在刘翔身披国旗跳上奥运会110米跨栏的冠军台的时候,你难道不在中国人心中?在刘娜夺得大满贯的那个时刻,十三亿中国人心中不全都是你吗?你并没有被人们遗忘!

爱国思想 篇6

一、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屈原的爱国思想

列宁说过,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毛泽东则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里说过:“爱国主义内容要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要谈屈原的爱国思想自然不能离开屈原生活的历史时代来探讨。

楚原是商的属国,商亡后,被迫向南迁移,后被周成王封于楚地。常被周人斥为南蛮加以剪伐,始终局促于汉水之南。周东迁后,国力衰弱,楚趁机发展势力,纵横于汉水、长江一带,并向北发展,打败了隋国、徐国,灭掉了申、息、邓、弦、黄等国,屈服了陈国、蔡国,插手郑国事务,与齐国争霸。尤其是打败了宋国之后,楚成了中原的霸主,控制了黄河流域的许多中小国家。公元前606年,竟陈兵于周的边境,问鼎于周室,意在取而代之。公元前597年,楚征服郑国,饮马黄河,雄视北方,与晋国对峙。楚昭王时败给吴国后,国力虽然大减,但直到春秋后期,它的疆域在诸候国中仍是最大的。战国中后期的楚怀王时代,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山东诸国合众抗秦,推怀王为纵约长,所以汉朝刘向概括当时的形势说:“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源出于撷顶部落,在上古民族结构中曾长期处于特殊地位的楚民族素有爱国传统。由于南迁,使它介于华夏、蛮夷之间,为求生存与发展,它必须利用夷夏双方的力量,吸收相邻各族的积极的文化因素,经600余年的艰苦奋斗,推行“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的路线,务使夷夏“阁不率服”,因而竟壮大发展成为战国时期两强国之一。到春秋后期,楚国已兼并了四五十国,疆域扩展非常迅速。到战国中期前,楚已成为战国时代疆域最大的国家。

楚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荣历史,使楚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从而更形成了热爱楚国、报效楚国的传统精神,君臣上下,普遍如此。屈原作为这样民族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深谙历史、具有伟大政治抱负的刚烈之士,继承了楚民族的爱国精神传统,是自然而然的。可以说是当时的客观现实造就了屈原的爱国思想,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爱国政治家兼诗人。

由于楚怀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楚国内部贵族腐朽势力把持政权,山东六国彼此争夺,导致秦国趁机采取远交威胁利诱等手段,完全瓦解了合纵联盟阵线,使得楚国由盛转衰,逐渐走向灭亡。屈原正是处在这样历史年代,在楚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被楚怀王任用为左徒的,“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居重要位置。在《惜往日》中,屈原自己回忆说:“惜往日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娱。”这表明他在左徒任上时怀王非常相信他,命他明法审令,起草新的法制条文,而且他也曾在一段时间内,把国家治理得逐渐富强起来,新法也制定完毕且实行。从屈原遭到腐朽贵族们的诬陷,导致昏庸的怀王“怒而疏屈原”的史实来看,屈原的新法一定严重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从而也证明屈原的新法有重要的改革内容。

屈原的外交路线非常明确—主张联齐抗秦。《新序·节士》篇记载“秦欲吞灭诸侯,并兼天下,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可见屈原在外交上的作用及他对当时形势的正确认识。山东六国中,齐最富,楚最大,只有齐楚联合,才足以对抗强秦。然而昏庸的怀王因受张仪之骗,贪得商于之地而绝了齐交。在兵挫地削后,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再令屈原使齐,又结联盟。由于昏庸的怀王反复无常,听信了郑袖等人的奸计,再次与齐绝交,与秦约为婚姻,致使一向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遭受到更大的排斥,为理想的无法实现承受巨大的痛苦。《离骚》中“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表明了屈原为国为君而忧虑的心情。正如屈原所虑,怀王被骗,客死他乡,顷襄王则完全屈服于秦国的压力。

然而,屈原在黑暗的现实中,却绝不与腐朽的贵族集团同流合污。为了拯救国家,他不怕打击陷害,做着坚决的斗争。在《离骚》中愤怒地写道:“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在《惜往日》中写道:“信谄谈之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他不仅痛斥腐朽的贵族,而且愤怒地“责数怀王”,他的悲愤的歌唱,一字一句都倾泻了深沉的爱国思想情怀。

二、“思九州”体现了屈原的伟大爱国思想

屈原不仅爱自己的宗主国—楚国,而且爱整个中国。战国之前,先后存在过夏、商、周三个大一统的朝代。周王朝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名义下,诸侯林立,还有四夷之国与周王朝或诸候国发生某些联系。各诸侯虽然不相统属,但又能相互依存,共同创造着华夏文明,所以《离骚》才有“思九州之博大兮”的诗句。随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地位的变化,时人所居之国也在变化,因此在时人的思想中“国”有三层含义:一是原籍之国,亦称乡国;二是居住或仕奉之国,亦称君国;三是超越于乡国、君国之上的,共同使用华夏文明的、传统思想中所认为的构成神话谱系的大一统之国,即有着共同祖先的“祖国”或称“天下”。正由于这样,人们的爱国便有范围的不同,一般臣民所爱之国,大抵是乡国与君国。伍员弃楚奔吴,为吴伐楚,绝情于乡国,所爱的只是君国。孔子周游列国,偏于诸侯,所爱的是祖国。屈原热爱楚国,但是他心目中的国家并不仅仅局限于地处江南的楚国,他是要以楚国为基础来统一天下,以结束“九州”分裂的局面,使中国成为传说中尧舜、夏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所统治下的一统天下。

屈原在《离骚》中选用大量古代帝王兴衰的经验、教训去劝说怀王,他所用的例证几乎都是大一统天下时的君主,正如刘安所说:“上称帝誉,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他多次赞颂尧舜、夏禹、商汤等大一统君主及皋陶、傅说、吕望、宁戚等华夏诸国共同认为的理想宰辅。《天问》中大部分是关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叙述,而涉及到楚史的只有四五句而已。这正如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所言:“为统一中国起见,极力主张消弥各个氏族集团的个别传统,特别是个别的氏族传统,而倡导出中国民族的大公祖以为统一的基点。”屈原极力称颂尧舜、夏禹、商汤,正是这个用意。《离骚》一开头,他就说明自己为高阳氏的后代,捧出这位整个华夏的始祖来,说明在他的思想中认为楚民族有着同秦齐等国一样光荣的历史,是有资格统一全国的。他要为怀王导先路,劝怀王举贤授能,使楚国富强,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反复劝戒怀王,“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这正是希望楚怀王如尧舜,自评为皋陶,而用楚国力量统一天下。他迫切希望怀王“抚壮而弃秽”,“及前王之踵武”追踪尧舜,“遵道而得路”,振兴国家。他以夏启、太康、夏架、奔、后辛等整个华夏诸国所公认的历史上的昏君为鉴,用来劝导、指责怀王,这表明屈原的思想中是把楚国与整个中国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楚国只是大一统的中国的一部分,楚又有数百年向北发展的历史,拥有带甲百万、地广人众的条件,只要怀王能遵道得路,举贤授能,修明法度,楚国一定能够统一整个中国。他要使楚富足强大,并以此为基础去统一全中国。他不仅仅爱楚国,而且爱祖国,他把爱楚国与爱整个中国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是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核心。

三、屈原的悲剧性结局

“研究屈原,应该拿他的自杀做出发点。”屈原的悲剧性结局,其根本原因是时代的缺陷所造成的。屈原生活在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的时代。君主是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心态体现着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其“唯我独尊”的权威是丝毫不容侵犯的。而屈原却偏要打着先王的旗号,不厌其烦地去开导楚王、说服楚王,甚至颂古而非今,不仅没有收到正面效果,反而触怒了楚王,乃至被逐出朝廷,过着悲惨的流放生活。虽然,他用诗歌“发愤以抒情”,揭露和批判了昏君佞臣中的种种丑恶行径,这或许会对统治者的信誉产生一些冲击作用,却不能触动君主专制的既存意志,更不用说会触动君主专制实体了。正是这种时代的缺陷,造成屈原在政治上的失败,也是产生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屈原的悲剧还在于他为楚国所构想的“美政”社会,其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为政者必须以古代的明君贤臣为榜样,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否则就没有资格当政。这种要求,从理论上说固然无可厚非,但在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的时代是无法实现的。究其原因,这与屈原自我认定的理想化的人格标准有关,他将从政者的人格标准定得很高,且作为第一要素,要求为政者时时保持人格的高尚和尊严,不做任何有损人格的事,在政治上不做任何妥协或让步。这在屈原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绳墨”(准则);但在善良的人们看来,这不过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而已,只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来表示崇敬;而在昏君佞臣的眼中,不是痴人说梦,就是迂腐怪异,遂嗤之以鼻。说到底,屈原为楚国所构想的“美政”社会,是一种自我认定的理想化了的图景,当他为此而付诸实践时,必然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冲突,使自己遭到接二连三的挫折,承受了种种痛苦和打击。令人敬佩的是,他宁折不弯,“九死”不悔,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义无反顾地为其既定理想而奋斗,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

另外,屈原在政治上的失败,与他在政治上不够成熟有关。历代政治家从政情况表明,大凡精明、成功的政治家,均具有这样一些特点:胸怀全局,深谋远虑,审时度势,讲究策略……由于某种政治目的需要,因而有时不免要受点委屈(或曰以退为进),做适度妥协或让步。而性格刚烈、士人气节极强的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难免会冲动任性,感情用事,固守己见,不愿做任何妥协或让步。这种士人气节和诗人气质,“尚带有人类早期青少年时代狂热、激进、纯洁、气盛、探索、无所顾忌等等不够老练圆滑的种种特点”。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刚烈性格和“以道自任”的士人气节以及重感情、易冲动的诗人气质,使屈原追求人格的完美更加执着,更加专注,无形中也就加快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进程。

不过,从历史的客观效果来看,屈原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有得也有失。正是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巨大成就,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这些不朽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影响,从后世的各种“屈原文化现象”中可以看出,爱国情操、人格精神的政治道德意义似乎要比文学本身的影响还要深刻广泛些。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操和人格精神,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格修养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这些千古绝唱的诗句,如同穿越时空隧道的一道道声波,在天地回荡,让人“惊起却回头”,肃然起敬!

论陆游爱国思想的历史渊源 篇7

关键词:陆游,爱国思想,历史渊源

陆游 (1125—1210年) , 字务观, 号放翁,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国势衰微、外敌入侵、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社会背景下, 他用激昂壮烈的歌声, 唱出了抵御外敌、报仇雪耻、恢复中原的时代最强音。他的诗词作品, 大部分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给南宋的文坛, 甚至给腐败的南宋封建王朝带来了激昂的战斗讯息。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在南宋社会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其对陆游一生的排挤、打击和压抑, 几乎占到六十多年写作生涯的十分之九, 抑郁和愤怒影响到其诗歌创作。因此, 必须看到陆游风格中沉郁悲壮, 踔厉风发的一面。就如王国维所说:“剑南有气而无韵。”[1]雄浑豪迈不同于李白, 沉郁顿挫不同于杜甫, 两者似乎在陆游诗歌中有所融合。陆游走向田园, 与陶渊明有别, 因此不少诗既有素雅清幽、恬静淡泊的一面, 又有平中见奇、悲慨外溢的一面。陆游有意学苏轼的旷达和诙谐, 但不少诗歌“旷放中有冷峻, 深沉中有郁勃”[2]。因此, 陆游爱国思想的历史渊源是深厚、复杂的。

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腐朽的政治, 大胆地进行揭露, 讽喻时事, 表明自己的态度, 指出解决的途径。杜甫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 在他笔下的人民是勤劳、勇敢、善良的;他热爱人民, 并不断揭露战争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和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这些与陆游关注同情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的作品, 是相通的。陆游和杜甫的作品都侧重写实, 但陆游写实却多写主观感受, 而不作具体描绘, 形成概括性强、抒情性强的特点, 把现实内容高度浓缩在一首诗或一两句诗中, 抒发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如《书愤》就是把向往、愤慨的现实内容浓缩在一首诗当中, 向往“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样的战斗生活, 表现“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愤慨。杜甫诗歌也有高度概括的特点, 但其往往选取带有典型意义的事务,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兵车行》则是通过人物对话进行概括。

陆游和杜甫的作品表现手法虽然各有千秋, 所处时代也不尽相同, 但二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是一致的。陆游的爱国主义作品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 他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用自己的诗笔深刻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表达报国的强烈愿望, 但是他豪迈的作品中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李白对陆游的影响。

李白诗中流露出的往往是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 是追求个性解放、蔑视权贵的精神。陆游的七言古诗受李白的影响颇深, 陆游那些抒发理想抱负、欲为国献身而不能实现的作品, 与李白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反权贵、轻王侯、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作品是一脉相承的。像《醉歌》、《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出征, 尽复唐故地》等作品就与李白的一些作品一样, 也具有壮阔的气势、瑰丽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由于时代不同了, 创作背景变了, 陆游诗中更多的是写出师北伐、夺取胜利的内容, 侧重于书写理想、豪情, 激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乐观的战斗精神。所以说陆游的浪漫主义带有更多时代的新特点。因此可以看到, 陆游的爱国主义作品是现实主义兼具浪漫主义的。[3]

自北宋苏轼大力标举陶渊明后, 陶诗成为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也受陶渊明的影响, 在用典、用词、用韵、句式、意趣等方面借鉴或化用陶诗。如《和陈鲁山十诗》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疎”为韵,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用陶渊明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葎口》“诗书从宿好, 林园无俗情”为韵。可见, 陶渊明对陆游的诗歌创作确实是有影响的。陆游曾自谓:“归来偶似老渊明”, 这说明他对陶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在老年的时候才大力推举陶诗, 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对陆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放翁更多的是倾慕陶渊明归隐的情趣, 也倾慕他归隐时候的大节:“高情守幽贞, 大节凛介刚。”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确实很深厚、复杂, 陆游的老师曾几也是一位爱国诗人, 陆游深受曾几的影响, 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陆游的确是传承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并发扬光大。陆游以他那热情洋溢的爱国主义诗篇, 鼓舞着历代的仁人志士, 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4.

[2]邹志方.陆游的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J].绍兴: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5, VOL25 (6) .

爱国思想 篇8

陆游 (1125—1210) , 字务观, 号放翁, 宋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 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处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南宋时代, 那时正是宋代封建王朝腐败不振, 国家遭受金人野蛮践踏的时候。他一生坚持抗金, 反对投降, 主张善政固本, 反对弊政蠹民。他始终怀抱爱国热情, 渴望为祖国建功立业, 却屡遭投降派的打击, 壮志未酬。他只能利用写诗来倾吐满腔的悲愤, 疾呼亿万生民的困苦, 鞭策南京统治集团的苟安, 揭露金人侵略者的凶残, 从而抒发爱国忧民的思想, 表达建功立业的壮志。《关山月》是作者1177年在成都作范成大的幕僚时写的, 那时距宋孝宗 (赵昚) 与金人第二次议和已经十四年, 朝廷上弥漫着一股妥协投降的气氛。

全诗的大意是:自从隆兴二年 (公元1 1 6 4年) 第二次和金人签订议和以来, 已经十五年了, 豪门贵族一直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 将军按兵不动, 士兵们白白地在边界军中消磨岁月, 求战不得, 因而金人能够长期侵占中原, 沦陷区人民却忍受着极大的痛苦, 迫切地盼望着宋军前来收复失地, 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诗人在这首诗中愤怒斥责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 腐败无能, 深切同情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原地区人民, 表现了诗人对民族存亡的深切忧虑, 以富有感染力的形象, 揭示出那个年代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 格调忧愤深广, 沉郁悲凉, 充满爱国激情, 全诗主要从三个方面抒发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

《关山月》深刻揭露了当权派投降卖国, 武备废驰, 文恬武嬉、醉生梦死, 不恤国难的黑暗现实, 表现作者爱国忧民的极大悲愤。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事情要追溯到绍兴三十年, 赵构把政权交给太子赵昚, 称为孝帝, 改年号为隆兴元年 (1163年) 孝帝当时尚有恢复中原之志, 在陆游等主战派人物的劝谏下, 启用了抗金名将张浚, 组成了强大的抗金力量。抗战失利后, 主和派抬了头, 占了上风, 赵昚为了苟安, 派使节与金人和议, 金人提出要唐、邓、淮、泗四州地和岁币二十万的条件, 宋王朝完全答应了条件, 签订了对敌忍辱屈服的隆兴协议即“和戎”, 从那时到现在十五年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人民在敌寇的铁蹄之下, 受尽煎熬, 统治集团苟且偷安, 屈辱求和, 诗人悲愤之至极, 把矛头直指向投向卖国的宋王朝。“隆兴议和”以来, 将领们不是图谋进攻、驱逐异族, 而是按兵不动, 袖手旁观, 吃着军饷, 穿着战袍, 无所事事, 不去尽责, 广大战士徒有杀敌雄心, 而无用武之地, 战士们强烈爱国热情和高昂的斗志, 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摧残, 心情十分苦闷。此时的边防形同虚设, 只不过是点缀门面而已。前方如此, 后方是“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上层统治集团采取“和戎”政策, 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了, 他们抓紧时机尽情享乐, 沉溺于奢侈、荒淫、腐化的生活之中。他们躲在深宅大院里, 伴同着美女轻歌曼舞和靡靡之音, 过着灯红柳绿、醉生梦死的生活。前方武将临边不战, 后方官员迷恋声色犬马。统治者把人民的痛苦, 国家的命运, 民族的存亡, 抛置在一边不顾, 以至军营里膘肥体壮的战马, 养着没有用场, 白白的肥死或老死;武器仓库里的良弓因常年不用, 弓弦也锈断了。作者通过权贵集团生活腐朽和武备废弛两件事, 反映了“和戎”而造成的严重局面, 深刻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妥协投降, 而假设防, 欺骗人民, 征军赋, 满足挥霍的罪行, 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 这种情景是何等令人愤慨, 可见作者忧国忧民、心急如焚的用心良苦。

(二)

《关山月》抒写了边防生活痛苦, 和守边战士的悲愤, 再现了抗敌战士白白在前线受苦、死亡而报国无路的悲惨境况。由于执行《和戎》政策, 南宋统治者把祖国大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河山拱手让给女真人, 造成严重后果:前方将军临边不战, 后方豪门贵族奢侈腐化。尽管边防形同虚设, 战士们却要继续戍边, 白白受苦。“戍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写“和戎”以后, 战士们受到投降路线的制约, 欲罢不忍, 求战不能, 从夜幕降临到晨鸡报晓, 他们踏着朦胧的月色, 在岗楼和城墙上徘徊巡视, 夜深人静, 报时的刁斗敲过一遍又一遍, 好像催促月亮下落。戍边生活单调、枯燥、无聊, 令人难挨, 他们怀着报效祖国, 收复失地的一颗心, 三十多岁参军, 而今已是满头飞雪, 白发苍苍, 却报国无路, 壮志难筹, 时光消失, 年华虚度。诗人把战士们无聊的感觉和失望心理与自己的沉痛心情融合在一起, 向南宋统治者发出悲愤的质问:“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战士们对着明月, 吹起笛子, 抒发长期郁积的满腔怨恨, 倾吐着“国仇未报壮士老”的悲愤, 有谁能理解?当年为国抗战, 血洒疆场的将士们白骨遍地, 暴露于野, 又有谁关心过问?频敲的刁斗, 西沉的月光, 白发的士兵, 遍野的白骨, 哀切的笛声, 组成了一幅冷落、荒凉的沙场图画, 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情调, 与贵族荒淫无耻的生活, 构成强烈的对比, 这是对南宋朝廷顽固坚持投降路线的控诉和抗议。

(三)

《关山月》表达出诗人收复失地的坚强决心, 抒写了沦陷区人民垂泪渴望恢复的强烈愿望, 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对南宋统治集团和金人侵略者的痛恨, 也表现出对沦陷区人民的关心和怀念。

对于金兵的入侵, 北宋的广大人民和士兵抵抗是强烈的, 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精神和雄伟的抗敌力量, 但由于被宋统治者的腐化享乐生活和投降求和政策, 以致金兵于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年) 攻陷开封, 北宋覆灭, 金人掠走大量财物珍宝, 并扣留徽宗、钦宗二帝。1 1 2 7年, 康王赵构继位后, 一路南逃, 于1130年在临安建立南宋小朝廷。而对民族的灾难、战士的义愤和人民的痛苦, 作者直抒胸臆, 谴责南宋统治集团忍辱求和, 以致中原地区长期沦陷的行径, 愤慨的指出, 中原的战乱和丧失, 曾经多次发生, 这是自古以来就听说过的, 可是哪里像现在这样, 祖国的大好河山却让敌人的子子孙孙相传, 从而长期盘踞呢?“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一有力的质问,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民族敌人和民族败类的切齿痛恨, 对祖国人民和大好河山的挚诚热爱;同时还表现出作者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抗战中必胜的信念。在这以前陆游早就是一个爱国志士, 此时他的爱国思想更发扬、更提高, 胜利信心更坚定。此时, 金人在侵略战争中明显占了上风。他们所到之处, 实施恐怖统治, 烧杀奸淫, 一人反抗, 全村被屠, 他们搜捕壮丁, 标价出卖;他们还强命占领区域的人民改汉服, 改发式, 不从命者动辄杀头, 实行野蛮的同化政策。“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诗人深切怀念沦陷区被异族压迫屈辱的苦难人民, 他仿佛看到了中原地区人民困苦难忍、泪流满面的情景。宋朝廷妥协投降, 不顾人民痛苦, 使人民惨遭敌人铁蹄的蹂躏。尽管朝廷抛弃人民, 但人民并不因此甘愿当亡国奴, 他们忍辱受苦, 顽强的生活下去, 为的是等待恢复中原, 他们热切盼望朝廷的军队北来驱逐敌虏, 营救人民。可是漫长的岁月过去了, 他们望眼欲穿, 却不见王师北来。每天晚上多少人遥望星空, 对月垂泪, 思念祖国, 受着失望痛苦的折磨。这字字血, 句句泪,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无限沉痛心情。

“诗言志”, 陆游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爱国热情, 表达了驱逐金人, 收复失地的决心。他采用了对照的写法:遗民渴望恢复, 战士极愿为国效死杀敌立功, 只有“朱门”在那里酣歌醉舞, 甘心向敌人献媚纳贡。揭示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反映了南宋时代的社会现实, 充满了对权贵、军阀的憎恨和对战士、遗民的同情, 那种爱国忧民的悲愤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至今激励着炎黄子孙。

参考文献

抗日战争时期陆游爱国思想的传播 篇9

“九·一八”事变后陆游爱国思想的传播

20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对我国侵略的步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扶植清废帝溥仪组建伪满洲国,将东三省变成了其殖民地。日本侵占东三省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一时间社会舆论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将日寇赶出中国。但当时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与日本帝国主义媾和,对内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国民政府的高压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众高涨的抗日热情,却不能消亡民众的抗日斗志。作为社会舆论喉舌的新闻报刊在此时肩负起了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的历史使命。为防止日本借报刊言论挑起事端,也为防止共产党通过报刊进行共产主义宣传,当时国民政府对报刊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禁止刊登一切涉及反日内容的新闻报道。各报刊于是巧妙应对,采取“借古喻今”的方式,以刊登陆游、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抗击外辱的事迹为手段,传播抗日爱国思想。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反击,挫败了日军占领上海的图谋。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之心不死,仍期望以英美为首的国联出面调停中日矛盾。通过国联,国民政府与日方搭上关系,中日就淞沪地区的停战问题开始进行谈判。淞沪和谈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上海《星期评论》第1卷第4期就以《亘古男儿一放翁》为题对陆游的爱国事迹进行报道,企图用陆游抗金的事迹宣传抗日爱国思想。作者借对南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的描述鞭笞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指出“奉金正朔,每年贡献数百万金银财帛。武臣如宗泽、岳飞虽胸怀大志,但终以权奸当道,才不得展;而文人如朱熹等却躲在紫阳洞里大讲其理学;老百姓呢,更是不识不知。”结合当时社会环境不难看出,文中南宋朝廷暗指沦丧了东三省领土与主权的国民政府;宗泽、岳飞暗指积极抗日的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权奸暗指大搞“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与一向主张对日求和的汪精卫。接着作者介绍了陆游的抗金事迹,并通过陆游之口说出“武人所以坐视,国势所以危殆,完全是因朝廷坚持和亲政策的缘故。所以对于这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政策,他是竭力反对”[1]。该刊反对国民政府对日媾和的态度可见一斑。

此外,各报刊还经常刊登时人赞美陆游爱国思想的诗词宣传抗日思想。如《枕戈》杂志在1932年第1卷第2期就刊登了豁然的《闻子命诵放翁诗》:“书生亦有英雄气,浩浩黄河万斛愁。北望中原今跃马,一声边燕一声秋。”[2]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陆游的境遇比喻当时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对国民政府与日本媾和的强烈不满。1934年以来,日本在华北大搞“华北五省自治”,妄图将华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华北危急关头,各报刊再次利用陆游的爱国诗词向社会各界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津汇月刊》在1934年第8期刊登了安大头的《陆游的诗》。该开篇指出“觉得我们在这个环境内,应该献给同学一些兴奋的东西,发扬发扬我们以前的爱国魂,经了肚内几番计较,决定采了爱国诗人的东西来研究下。”在作者看来,介绍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都不如介绍陆游的诗来得激励人心。在文中,他指出陆游“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熟,跌宕淋漓,至于渔州途径,茶椀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歌咏,以寄其意。”[3]此外诸如《铁路协会月刊》《十日》《中央时事周报》等刊物均通过报道陆游爱国事迹向大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在“一·二八”事变爆发至全面抗战爆发的五年间,陆游爱国思想因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与广大民众抗日的要求,其传统的爱国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陆游爱国思想一方面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抗日爱国热情,鞭挞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全民族抗战的发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七七事变”后陆游爱国思想的传播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面对日寇步步紧逼,国民党军在前线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一些对抗战前景持悲观态度的民众,开始指责抗战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要求国民政府放弃抵抗,与日本媾和。此时国民政府已确立联共抗日政策,鼓励各界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各报刊除撰文批判投降言论外,还继续借陆游之口表达持久抗战、抗战必胜的决心。

《天风》杂志在1937年第1期以史料介绍的形式刊登了篇幅甚长的《陆游评传》。在文中作者祁述祖用梁启超先生评价陆游的“亘古男儿一放翁”为引,通过介绍陆游的爱国诗词将其抗金爱国事迹一一展现,号召全民族积极行动起来,为抗击日寇侵略而做出自己的贡献[4]。《青年向导》杂志在1938年第15期以《民族诗人陆放翁》为题,介绍了陆游的开战思想。作者王家鸿认为军营元素在陆游的诗作中大量出现,体现了陆游反对宋金议和,积极要求用兵收复失地的开战思想[5]。《经世战时特刊》杂志1938年第29期以《爱国诗人陆放翁》为题长篇对陆游的生平进行介绍,并通过陆游爱国事迹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6]。汪精卫投敌卖国后,《战时中学生》杂志在1939年第4期以《忧国诗人陆放翁》为题介绍了陆游的爱国事迹,作者陈福熙借南宋的境遇指出“想今日国事之危,更有甚于南宋者。”随后他痛斥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卖国贼与汉奸的卑劣行径,指出“但我们所看到的卖国贼和没心肝的汉奸,又何尝少于南宋呢!”接着他借陆游的诗鼓励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他那激昂的词句,使我们勇敢起来,坚强了我们抗战的心理。虽抗战以远,还有不少谄媚的汉奸,但丝毫不影响国家的前途。政府已抱了最大的决心与努力,绝不议和,抗战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最后,作者向全国民众发出抗战必胜的呼号,“来吧,第二期抗战业已开始,我们要以血和肉,来守复失土,扑灭我们最大的敌人——倭奴!”[7]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被害。国内舆论纷纷对此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无耻行径进行声讨。当时上海的刊物《金声》,以《放翁之恨》为题借陆游之口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共投降行径。在文中,作者包谦六指出南宋时期“韩侂胄当国,倒也有志规复失地,可惜预备不够失败了。朝廷没有法子,杀了他不算,还拿他的头送给敌方去乞怜,真是一点国格都没有了。”他进一步指出“现在当政的前车可鉴,更加毫无作为,腐儒清流,真是成事不足,误国有余,可恨可恨。”[8]此外,《丽泽》《更胜评论》《学术春秋》《浙江青年》《胜利》《新认识》等数十种刊物均以陆游的爱国事迹为例,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表达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陆游爱国思想除通过新闻报道进行传播外,还通过家庭熏陶、学校教育、文艺宣传等方式进行传播。在家庭熏陶方面,亲朋长辈的言传身教对陆游爱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1937年底,日军轰炸陆游的家乡绍兴。胡长芬随母亲与兄弟姐妹逃到绍兴乡下爱国诗人陆游故居去避难。其姐胡长康非常钦佩陆游的爱国思想,并鼓励胡长芬等弟妹长大后一定要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抗击日寇,保卫国家[9]112。在其姐的带领下,胡长芬兄妹几人均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1941年4月17日,日军攻占绍兴。周恩来总理的姑父王子余悲愤不已,并时刻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他抄录了陆游《示儿》一诗分发子女,教育他们以陆游为榜样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与日寇做斗争[10]51。蔡元培先生在抗战时期为友人之父题写遗照,按照陆游《示儿》一诗题写了“家祭毋忘”四字,这是蔡元培对友人的嘱托,也表达对后人收复失地,抗击日寇的期望[11]36。相对于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对陆游爱国思想的传播起到的作用更大。抗战时期各地学校纷纷以陆游的诗词作为教材内容,通过对陆游事迹、诗词的讲解,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题教学之中,使学生从小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如江苏连云港灌南县东灌沭边区中学在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课本选材中选择了陆游、李白、杜甫的诗词[12]7。在沦陷区,虽然日伪对学校教育实行高压政策,禁止教师向学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然而大部分教师不惧日伪压力,仍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陆游等人的爱国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江苏靖江普济庵私立中学,学校教导主任何健民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讲关于陆游、岳飞、文天祥的爱国故事,教授学生《示儿》《正气歌》《过零丁洋》等爱国诗词,鼓励学生一定要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走上前线,收复失地,统一河山,不要将来有“不见九州同”的遗恨[13]75。在苏州美专宜兴分校,学生除了学习中西绘画等课程外,还学习语文,主要学的内容是陆游、文天祥等人的爱国诗词[14]93。通过学校教育,陆游的爱国思想在青少年中得到进一步传播,广大青年纷纷从军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抗战时期“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陆游爱国思想的感召而形成的。另外,文艺教育对陆游爱国思想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七七事变”爆发后,文艺界人士积极行动,通过编排爱国戏剧的方式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这种宣传方式在沦陷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上海沦陷后,作家魏于潜创作了历史剧《钗头凤》,将陆游与唐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放到南宋历史的大悲剧中。作家致力于特定历史氛围渲染,使爱情故事充满历史感,又使历史氛围交融着时代感[15]。全剧开篇以老年陆游念诵《示儿》的经典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序幕,使整个戏剧的爱国抗日基调昭示于众,因而深得民众的喜爱。

军旅诗歌中的爱国思想内涵解读 篇10

军人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支撑军人的思想理念,军旅诗歌的传诵正是军人思想文化的聚集,它以自身独特的形式和魅力将军人的铮铮铁骨或刚毅柔情形象的描写记录,是研读军队文化的重要典籍。

1.军旅诗歌包含的要素

不同于寻常诗歌的风花雪月与婉转缠绵,军旅诗歌自先秦两汉至唐宋元清再到近现代以来,都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金戈铁马的艺术魅力流传于世,供世人细细研读。

军旅诗歌的内容中一个主要要素就是对横刀立马的英雄形象再现。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有诗句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对戍边战士生活的与胸襟的描写,在艰苦的边关之地,守关将士为国为家浴血奋战,纵然时间漫长、战事频繁但是只要一日不将敌人击退便一日为国家浴血而战。铁骨亦有柔情,他们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全都留给了挚爱的国家。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中写道“君不见沙城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其中的李将军正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李广,英雄虽已逝, 但是他们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形象必将永世长存,他们对国家的忠贞爱戴也会被后人铭记。

与冠盖满京华的帝都相比,边塞风景也是军旅诗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刀光剑影、烽火连城纵然是从军生涯中司空见惯的寻常之事,但是边塞之地亦远离浮华喧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对边塞寒冬奇景的描写, 它描绘的是边关之地奇丽多姿的生活,皑皑白雪如纯白无暇的梨花,一夜之间漫山遍野,放眼望去,山岭成峰,瞬间便被国家的锦绣山河而感到自豪,喜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边陲大漠壮观奇景的描写,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气势恢宏,雄奇瑰丽。

2.军旅诗歌蕴含的意义

军旅诗歌主要是对边关生活的记录和对征战的描写,在这其中无一不透露出戍边军人的战斗精神,他们不畏生死, 马革裹尸亦是荣耀。在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保家卫国、 一往无前的血性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

这些充满爱国正气和军人血气、折射着军人对战争和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的诗篇,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鼓舞和人格的熏陶。战斗精神是军队在战斗过程中激发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传诵军旅诗歌更是精神的一种传递,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的就是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军人对国家的热爱,继承和发扬军队中的优良美德。爱国精神是军队的核心要素,虽然是血肉之躯,但是他们可以为了国家而变得无坚不摧,无所畏惧。唐朝诗人李益有诗《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剑定天山。这首诗引用伏波将军马援和定远侯班超以及战国时期晋国大败秦国和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充分体现了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传达着军人激昂慷慨的英雄气概与安定边远为国家随时献身的精神。

3.军旅诗词的感悟

代代传承的军旅诗歌已经成为宝贵的军事遗产,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武德精神。军旅诗歌是被赋予灵魂的一把锋利宝剑,它引导着军队的文化思想,为军人的内心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仔细品读各代军旅诗歌,或壮志凌云或伤感哀切又或者豪放淡远、咏叹婉转,但无一都蕴含的浓烈的爱国主义和轩昂雄劲的英雄情怀。每当放下书卷,回想那一片片跨越时空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便会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为了那一颗颗可以触摸到的赤子之心和不灭的灵魂记忆,昔日边塞征战的荒凉或者瑰丽绚烂的繁华总是荡气回肠,令人无限感慨。从杨侗的“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中可以感受到那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激情,国家危难之际,匹夫尚且有责,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将普通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军人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回味李白的“城头铁骨声由震,夹里金刀血未干”是对战争胜利场面的描述,他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完全描述出来,对于胜利,欢欣之后更多额定是一种感动, 很多人都敬佩军人的浩然正气,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体会军人“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对国家的留恋和无法亲眼见证国泰民安的不甘,面对他们说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时的无奈和思念又能如何安慰。他们经过千锤百炼,崇尚和平却不得不战,他们忠勇、苦中作乐、不计得失。 军旅诗歌的记忆是长远的,它激发的不仅仅是战斗精神更是爱国情怀,军旅诗歌是军人和世界交流的另一种语言,是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传统军事文化必不可少的内涵。

结语:

爱国思想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爱国思想;教学策略

不可否认,当前的西方思想意识对我们中国青年正产生着强烈的影响,再加上当前的高中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他们都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他们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和途径。

一、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古代有许多领先于世界的文明成就,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内容,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通过夏、商、周时期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以及在天文学和青铜艺术方面的高水平,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抓住春秋时期我们冶炼铁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遥遥领先,还有震古烁今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以及造船术等灿烂的古代文明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再如,通过对繁盛时期的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史的学习,使学生再次回顾祖先历史的辉煌,了解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和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从唐朝时期的长安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及唐朝是世界上国力最为强盛的国家这一史实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重振中华雄风。另外,可以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如唐代与同期西欧比较,社会发展领先于西欧:西欧于公元476年进入封建社会,中国于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约1000年。当时西欧长期战乱,经济衰退,文化低落;而中国已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唐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领先于西欧。在这种比较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利用名人名言、名人事迹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

名人名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能给人以启迪,有时甚至一语铭刻在心,终生受惠不浅。高尔基说过:“在用格言进行的思维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这实为经验之谈。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有许多这样的名人名言。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这些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名人名言中所蕴含的名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一般都应该向学生介绍名人说这句话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教学中,可以利用名人事迹,产生“名人效应”。特别是同龄人的英雄事迹,更能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可以用左权抗日、林则徐禁烟、冯子材身先士卒等事迹,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

三、结合历史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笔者以为,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榜样的力量必不可少,而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在其绵延久远的历史发展当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祖国的强盛与民族的繁荣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给我们树立了一座座光辉的丰碑。如“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前者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后者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首先由爱国学生行动起来的影响全国全民的爱国运动。教师可就这两起事件,启发学生向“五四”时期和“一二·九”时期的爱国学生学习,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一二·九”精神,从中收到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效果。同样,我们如果能够利用好近代八国联军及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侵略与压迫的反面材料,对于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也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四、利用时代信息热切关注时事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如果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爱国主义教育都集中表现在“拯救中华”上,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爱国主义则集中表现在“振兴中华”“爱我中华”上。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尤其要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令国人欢欣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懂得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沿着怎样的道路前进,使学生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起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用爱国主义统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篇12

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表现

目前, 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等, 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 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高校重视专业知识教育, 轻视思想素质教育, 在把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上有明确的要求, 但是在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要求很模糊, 讲教书, 忽略了育人;讲授业, 忽略了传道;高校中的“两课”教学和管理脱节, 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致使一些学生纪律松弛, 缺乏政治敏感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少高校尚未开设, 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 手段落后, 方法陈旧, 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 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第二,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理论建设落后, 不能很好地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 说服力不强, 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原则性问题产生模糊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 不能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传统教育往往依靠单纯的理论说教方式, 而不是启发式的互动教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理论阐述的生硬、枯燥, 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得不够, 使得学生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载体有待完善。

第三, 部分高校对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清醒认识。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 愈发凸显传统的工作理念、方法的僵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网络的全面普及,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朗。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科技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文化多元化对于文化交流、综合创新、科技进步及科学发展有积极作用, 但是它也具有负面影响, 西方的功利主义观念也得以广泛传播, 加上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滞后, 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 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欠佳, 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教育环境不佳表现为, 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够丰富, 活动对象范围窄, 学生参与度有限, 尤其是理论社团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数量少, 影响力小。另一方面, 是教育资源开发有限, 既不能有效利用校内资源, 又不能积极开展外联;保障机制不健全, 软、硬件建设滞后;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学生工作经费长期存在较大缺口, 没有形成有效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不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 内容方法陈旧呆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枯燥, 重复交叉,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中学和大学缺乏衔接与整体规划, 强调高度, 忽视梯度, 没有形成层层递进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呆板, 脱离生活, 忽视学生个体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还是单向的灌输, 老师讲授照本宣科, 学生考试死记硬背。面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一些高校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去禁、堵、统, 用约束管理代替思想引导, 极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六, 学校教育未形成合力。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 缺乏对实施途径、人员力量和内部资源进行系统规划、科学整合, 没有形成最大可能的教育合力。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及其人员的育人职责不明确, 任务不具体, 考核不到位, 奖惩力度不够大, 结果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还停留在理念和制度层面上。有的高校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和服务分割的现象,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还没有成为学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共识, 一些部门和教职工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委、共青团、宣传和学生工作等部门的事, 是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 甘当旁观者, 乐当裁判员, 继而出现“有些人干、有些人看、有些人怨”的状况。

第七,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 辅导员或班主任。近几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 但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和具体工作的辅导员队伍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是缺编严重, 导致辅导员超负荷工作, 压力大, 影响工作质量、效果。二是专业人才缺乏,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还没有纳入专业化视野, 缺乏专业和学理支撑, 处于有职业无专业、有岗位无学理的状态。三是队伍稳定性差, 绝大多数辅导员把现在的工作当作过渡, 把从事“一线”专业教学工作和其他党政工作作为奋斗目标。四是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辅导员大多年轻, 缺乏经验, 加之培训又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这支队伍的成长。

第八, 考核评价严重缺位。考核评价是为了及时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和改进提供可靠依据, 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目前, 无论是高校的外部 (教育主管部门) 还是高校的内部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 没有完全形成检查、督导、考核、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运行机制。考核评价的缺位,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在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 个人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央下了很大决心, 中央和省里下发了一系列文件, 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都要靠科学、严格的考核评价来解决。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一定的精神力量支撑和激励, 中华民族在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和文明创造活动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 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愤怒, 对爱国志士仁人无比崇敬, 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 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面对西方的强势入侵,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爱国主义的主题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转变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 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 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坚持爱国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不断发展, 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富强, 人民才能更加富裕;只有不断发展, 我们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也才能解决我们前进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 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富民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 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由此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未来的发展仍然必须靠改革开放。实践永无止境, 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前进的道路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 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同时,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 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 顺应人民新期待, 坚定信心, 砥砺勇气,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 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 就无法坚持以人为本, 就无法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无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不能走共同富裕道路, 就无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就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壮丽事业, 需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成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自觉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推动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注重提高创新能力, 提高环保水平, 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发展决不允许“竭泽而渔”,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推动科学发展上台阶。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 就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共谱社会和谐新篇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表现。目前,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我们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爱国主义是统领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 必须通过观念、内容和做法的全面创新来努力克服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走出认识的误区, 改革过时的内容, 扬弃陈旧的做法, 才能真正体现时代性和增强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 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冶教育工作的最终实现, 必须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 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者的教育, 还必须依靠自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 触及大学生更深层的心里层面, 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坐标, 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冶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 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 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主体视野, 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践行。所以,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 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 因势利导, 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 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以情感人, 真心的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

第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建一个和谐、优美、宽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 积极构建一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 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 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 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

第四, 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影响, 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忽视大学生个体差异, 单纯利用和采取集体灌输式教育方法, 忽视个别教育, 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 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 而不是把大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目标, 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 注意开发大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 因材施教, 给大学生创造自主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 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第五, 创新教育方法, 建设高水平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创造条件, 为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服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最为关键的是要摒弃过去居高临下、说教灌输等简单做法。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要确立辅导员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 让辅导员有想头、有劲头、有奔头, 让辅导员岗位成为优秀人才向往的岗位。只有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让辅导员系统地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职业指导等专门知识、业务能力培训, 才能提高其育人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六,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要真正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职工。高校要对校内各部门和教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绩效评估, 落实校内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职工的育人职责, 形成检查督导、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的有效运行机制。高校要改革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 (操行) 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办法, 采取多种方式, 进行综合考核, 结合学生实际表现, 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总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要我们全体思想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 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我坚信我们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 这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实现了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只有采取有效的对策, 才能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N].中国教育报, 2004-10-26.

[2]田建国.也谈现代大学理念[N].光明日报, 2006-07-12.

[3]苏霍姆林斯基.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4]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如何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N].光明日报, 2007-12-1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上一篇:计算流体动力学下一篇:把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