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及其影响

2024-09-30

变化及其影响(共12篇)

变化及其影响 篇1

一、新固定资产准则的变化

(一) 会计确认方面的变化

原准则对固定资产从使用用途、使用期限、单位价值上进行规定, 新准则仅从使用用途、使用期限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在使用期限上, 新准则引用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说法, 比原准则“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说法更为妥当。即新准则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定义时取消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 同时规定“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才能加以确认: (1) 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取消价值标准及规定确认条件是新准则的一个特点。此外, 新准则还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 规定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 其确认原则与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即上述两个确认条件相同;同时还规定了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不适用于本准则。

(二) 初始计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新准则规定, 对买价超过正常信用条件, 延期支付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价款, 其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差, 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外, 应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而原准则未对此类性质的固定资产购买成本进行界定。

二是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原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作为入账价值”。而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新准则在强调资产计量的法律形式即合同或协议的同时, 更强调了固定资产价值的公允性。如某企业接受另一企业的投资设备, 协议价为80万元, 而市场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则按原准则规定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80万元, 而按新准则规定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为100万元, 新准则更能真实地反映设备价值。

三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成本的计量。新准则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处理, 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 (1) 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未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在涉及补价时, 同样区分按公允价值和不按公允价值入账两种方式。而原准则对换入资产不区分是否按公允价值入账, 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 收到补价的一方还得确认收益。

四是债务重组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计量。新准则规定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处理, 即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的, 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固定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而原准则中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入账。

五是预计弃置费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新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 应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并可计提折旧, 其金额为折现值。而原准则没有涉及该项内容。新准则针对某些特殊行业较高的固定资产弃置费用, 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三) 后续计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计提折旧。新准则只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对取得的固定资产从何时开始计提折旧未做明确规定。原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 同时规定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 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 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二是预计净残值的计量。新准则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进行定义时, 引入了折现值的概念。即处置资产的净残值等于折现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而原准则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按历史成本计量。

三是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变更。新准则和原准则都规定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 应当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相应变更。但原准则未对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定。新准则还规定, 所有这些改变, 均采用未来适用法作为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四是减值准备的处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 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回收金额, 减记的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原准则规定, 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 使得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 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 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某企业2007年1月1日购入设备一台, 价值200万元, 使用期十年, 假设无残值。假设该设备第一年可计提折旧20万元, 扣除折旧后该资产的净值应当为180万元。但资产负债表日该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却只有170万元, 这时企业就应当计提1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8年企业应当计提折旧20万元, 这样2008年年底该资产账面净值为150万元。假设该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为165万元。按照原准则, 企业应将2007年年底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转回, 但按新准则的规定, 企业不得进行转回处理, 即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仍然是150万元。这就确保了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真实可靠。

(四) 会计披露的变化

原准则要求对已承诺将为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金额、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提足折旧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退废和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披露, 而新准则未做上述披露要求。

二、新固定资产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式的改变对企业净资产及收益的影响

原准则规定企业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计入固定资产, 但对其价值的变动未要求核算。而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单独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 并在会计报表中单列“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处理时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不计提折旧或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 这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二) 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计价方式的改变对资产结构及收益水平的影响

新准则将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以折现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必将增加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并增加长期资产的比重, 导致企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 相应增加企业各期计提的折旧费用, 使企业的收益水平降低。

(三) 固定资产减值不可转回的规定遏制了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

过去有的企业通过减值准备的冲转, 在年度间来回增减利润。新准则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使人为调节利润的空间缩小。

三、新固定资产准则应注意的问题

(一)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式的选择

随着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增多, 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和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新准则实施后, 可能会引导市场更多地关注各项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真实价值, 因此企业更应认真对待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规定,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可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从企业稳健经营出发, 在“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就不能再转为成本模式的现行规定下, 建议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

(二) 新准则将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折现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增加了固定资产价值及其折旧费用

由于税法规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不予列支, 因此这部分折旧不能在税前列支, 应进行纳税调整。此外, 新准则对预计净残值的计算, 强调采用现值, 也就是说在计算净残值时, 其金额必须是折现值。这与税法规定按历史成本计算的固定资产净残值5%不相符, 因此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纳税申报时, 应将这部分差异进行纳税调整。

(三) 执行新准则后的科目设置

建议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预计处置费”和“后续支出”明细科目, 分别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预计处置费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四) 折旧计提时点的确定

新准则未明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时点, 建议仍采用原准则的规定,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当月不计提折旧, 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当月仍提折旧, 从下月起停提折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变化及其影响 篇2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已上升0.74℃,到21世纪末还将上升1.1~6.4℃.

作 者:何建坤 刘滨 王宇 he Jiankun Liu Bin Wang Yu 作者单位:何建坤,he Jiankun(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北京,100086)

刘滨,王宇,Liu Bin,Wang Yu(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6)

中国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 篇3

关键词: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6)04008309

“十二五”时期,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十三五”期间,这些重大标志性变化仍将进一步深化,并对“十三五”中国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科学研判这些变化,有利于“十三五”中国产业发展更好地坚持问题导向,廓清产业发展理念,优化政策取向;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影响中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补齐明显短板、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本文从城镇化、人口老龄化、投资消费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等四个方面科学研判外部环境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利于“十三五”期间积极适应并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

2010年,中国年末总人口13.41亿人,其中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占49.95%和5005%本文数据凡未注明出处者,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 。从2011年开始,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成为人口结构的主体和人口数量的主要增长点。同年,全国年末总人口13.4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比上升到51.27%,较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接近完成“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51.5%)。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561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按照业已展现的趋势,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几无悬念。

随着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特别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投资结构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进而产业转型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变化对中国产业发展布局和形态变化的影响,也将日益广泛而深刻。因此,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如增加城镇基础设施、住宅和公共服务需求,带动城市消费中心建设和创新要素集聚,借此降低产业创新成本和风险等。近年来,服务业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但是,有些地区人口和经济布局过于分散,成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引导人口和经济布局适度集中,成为这些地区发展服务业的“必修课”。

姜长云:中国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

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产业发展和布局形态变化的影响,从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精神可以看得更为清晰。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如果赶不上数量更为庞大、比重日益提高的城镇人口消费结构升级的进程,将难免受到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困扰,产业发展中传统领域供给过剩、新兴领域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也会日趋凸显。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长期影响中国产业发展的部分传统理念,也将日益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恐怕要被“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城市,最大难点在农村”所取代。未来的产业政策如果看不到新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不能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重要的民生工程”,将很难走向成功。有些影响重大的政策理念也值得深入推敲。如今后“三农”问题到底是“重中之重”,还是“难中之难”,抑或兼而有之?

前文所说的城镇化率实际上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度量。如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即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中国的城镇化率则要低得多。以2014年为例,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8.9%个百分点。蔡继明:《努力提高我国真实城镇化率》,《经济参考报》2015年3月9日。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是中国城镇化最为突出的“短板”。推进城镇化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近年来中国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流动向城镇地区集聚的趋势,也为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提供了良好基础。2010—2014年,中国农民工总量由24 223万人增加到27 392万人,外出农民工由15 335万人增加到16 821万人,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比由63.0%提高到64.7%。资料来源:历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载于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因此,“十三五”户籍制度改革提速,可望通过带动人口集聚,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张和消费需求的集中化、品质化、高端化,为降低产业供求对接的成本和风险,为带动中国产业发展及其提质增效升级创造更好的条件。如人口和经济的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增进服务消费的品质化和体验化。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扩大城镇房地产需求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

“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少儿人口数量和占比在2010年陡降后趋稳,少儿抚养比从2011年的历史低位稳中略增;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现数量扩大和比例提高趋势,老年抚养比增幅明显。因此,总抚养比从2010年的历史低位上升。2010年,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分别为22.3%、11.9%和34.2%,2014年分别上升到22.5%、13.7%和362%,可见,“十二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负担呈现加重趋势(张车伟等,2016,第1~20页),这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提供了一个重要推手。endprint

在人口总数不断增加的同时,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2011—2015年5年间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十五”、“十一五”期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年均仅分别提高0.14个百分点和0.2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提速,不仅导致经济增长因难以利用人口红利而有所放缓,赛季(2016)的研究显示,日本、韩国和泰国在与当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似的阶段,经济都处于低速增长状态。还会带动健康养生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扩张及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乃至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转变,并因此影响产业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老龄人口比率的提高,往往会推动对休闲、旅游、教育、通讯、卫生保健和护理需求的扩张(尼密·乔杜里,2007,第29页),降低结婚、购房、购车等消费需求,甚至影响大宗消费品消费需求的增速(赛季,2016)。“50后”等低龄健康老人的增加,还可能带动生活服务需求的精细化和品质化。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从中长期看,中国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应该是健康养生产业群。人口老龄化提速,还容易助推产业消费需求的分化和多元化。因为相对于少儿和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较多,闲暇时间较足,对老年人口的社会约束和管理手段较弱;这很容易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的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越容易出现分化和多元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特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从中长期来看,这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但在“十三五”期间,借此仍难以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据张车伟等(2016,第9页)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1.8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3.1%;分别较2015年增加0.39亿人,提高2.6个百分点。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2011年达到峰值、占比2010年达到峰值,之后呈现数量和占比双下降态势(见表1)。中国劳动年龄下限为16周岁,上限为60周岁,但不包括60周岁。蔡昉等(2015)认为自2004年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后,中国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持续存在,2004年是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此后劳动力短缺成为常态。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十二五”期间数量和占比双下降,加剧了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劳动力短缺现象,也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十二五”期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从农民工月收入水平的变化上可见一斑(见图1,下页)。农民工特别是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速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条件的变化(见图2,下页)。

前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双下降的趋势及其影响,在“十三五”期间将会继续强化。张车伟等(2016,第9页)的预测显示,到2020年,中国15~59岁人口将达9.1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0%,分别较其预测的2015年数减少013亿人、下降2.3个百分点。受劳动力再生产周期的影响,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不仅难以增加“十三五”时期的劳动力供给,还可能因为有些夫妇为多生一个孩子,而减少“十三五”时期的劳动力供给。

值得重视的是,在劳动年龄人口中处于结婚年龄阶段的人口数量和占比,对社会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往往较大。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的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3.64岁,初婚年龄为20~24岁、25~29岁的人口最为密集,分别占58.7%和22.7%。20世纪90年代初期后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这一年龄段。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恰是中国人口增长的低谷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口增长往往被称作“断崖式下跌”(赛季,2016)。这种主要结婚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会通过影响结婚、购房、购车和大宗商品消费等,影响未来相关产业的扩张。如增加工业“去产能”的紧迫性,加大房地产“去库存”的难度。

三、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与“十一五”甚至“十五”时期相比,第一,“十二五”时期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并超过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见表2和图3,下页)。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国新办举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16年2月3日。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2013年以来政府消费支出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和规范,由此导致居民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这与近年来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并快于GDP增长有很大关系。第二,尽管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减弱,但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不可轻视。除部分公共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少数新兴行业外,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十二五”时期由于工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积压等问题加重,大多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有所放缓。以2015年为例,在按主要行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前四大行业,分别占32.7%、23.0%、10.1%和89%。这四大行业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5.5%、31.4%、24.9%和20.4%,2015年分别为81%、2.5%、20.4%和14.3%。仅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降,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显著。

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第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均呈放缓趋势(见图4),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乡消费需求的扩张,增加了产业发展的难度和产能过剩问题。“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持续时间的延续,这种趋势还可能有所加剧。第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增长乏力被动带来的。近年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见图5)。从图16可见,投资和消费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在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只不过投资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开始下降的时间更早、下降幅度和波动性更大而已。第三,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持续,政府财政增收的难度显著加大,而在相关民生和防风险方面的支出却呈刚性增长趋势。在此背景下,增强政府投资有效性、激发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的必要性显著增强。因此,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日益成为当前产业发展中亟待回答的问题。endprint

图3近年来中国消费、投资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

四、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日趋复杂严峻,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培育对外产业竞争新优势日趋紧迫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形势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低迷,经济复苏过程充满艰难曲折和风险隐患,全球经济结构面临深度调整,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尤其是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的最低点,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深度下跌;加之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中国产业发展遭遇的外部冲击和影响增加,外部需求不振问题日趋严重。从图3、图6本图和图7根据商务部网站“商务数据中心”对外贸易相关数据整理,因原资料缺2011年货物贸易、2015年服务贸易数据,相关数据用对应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代替,两套数据略有出入。 和图7(见下页)可见,除由于2008年开始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2010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受较大冲击外,相对于“十一五”的大多数时期,“十二五”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明显弱化。2015年货物贸易的负增长情况,仅在2009年出现过。2015年,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较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同年,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较上年增长146%,其中服务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9.2%和18.6%。“十三五”时期,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的问题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与“十二五”相比,国际形势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总体上难有根本改观,外部需求不振的状况也难有明显起色。此外,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之争的强化、各类安全威胁的增加和大国合作竞争关系的复杂化(陈和,2015),也会增强国际形势对中国产业发展影响的严峻性复杂性和不稳定不确定性。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摆脱以金融创新和过度消费为基础的增长模式,通过进一步增强本国在传统制造业优势环节的竞争力,培育高新技术引领、附加值更高且处于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新兴产业,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增强国内实体经济实力,形成以出口带动和制造业振兴为基础的可持续增长模式(李廉水等,2015,第361、362页)。加之,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以及中国产业发展日益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生产成本提高等多重挑战,因此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导致国家之间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日益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和发展中国家低端产业竞争的双重挤压。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技术创新呈现信息技术、制造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交叉融合、深度渗透、群体兴起的特点,导致许多领域处于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冯飞,2014,第3页)。因此,中国产业竞争力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鉴于上述国际形势,“十三五”期间,中国传统产业特别是出口加工型产业发展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难度及风险很可能继续加大;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引导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顺应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促进要素和产权流动及优化重组,提高要素和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借此引导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产业竞争新优势,将更为紧迫。

此外,“十二五”中国工业开放格局已经出现从“引进来”向同时“走出去”的时代转变,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十三五”时期,随着“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产业“走出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中国企业为主导建立的国际生产协作网络,其影响将更为广泛深入地植入全球经济。这为中国企业通过参与全球竞争培育竞争优势、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蔡昉.2015.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J].劳动经济研究(3):331.

陈和2015.“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151118.

冯飞.2014.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产业的历史性机遇[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尼密·乔杜里.2007.服务管理[M].盛伟忠,马可云,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赛季2016.年轻人口断崖式下跌,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OL].格上私募圈,20160310.

当前国际油价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篇4

一、油价持续低位反复震荡

进入2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出现短暂回调,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美国页岩油开采投资出现缩减。2015年以来,美国石油钻井减少了400多口,现有钻井1140口,处于三年来最低水平。二是欧洲等国家地区竞相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加速货币贬值,推动油价回升。三是一些投机资本意图抄底。在过去4个月中,国际投资者购入了40多亿美元的原油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其中1月份就买入20亿美元,创六年来新高。

尽管油价短期内出现反弹,但市场普遍预期年内油价仍将低位徘徊,难以重返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制约油价回升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全球需求增长缓慢。日前IMF发布报告,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5%,较2014年仅微增0.1%。经济低迷导致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矛盾加重,目前全球原油市场剩余供应量约为日均150万桶。二是美国石油储备充足,已达到4.18亿桶,美元又处于升值周期当中,两者对油价都有压制作用;同时,低油价也符合美国对内刺激消费、对外打压俄罗斯等战略利益。三是主要产油国未能就限产保价达成共识,国际投行看空油价,市场预期短期内难有改观。

低油价对全球经济复苏有利有弊。油价下跌总体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世界银行预测如果油价下跌30%将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5%。低油价为能源进口国发展经济腾出空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可在减少燃油补贴、不推高通胀的情况下,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增长。低油价也有助于遏制部分国家将粮食加工转化生物能源,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稳定供应创造条件。

但也要看到,低油价带来的风险和矛盾正在累积,突出表现在:

一是加大通缩压力,催生金融市场振荡。2015年1月,欧元区CPI仅为-0.6%,核心通胀水平0.6%,较上月回落0.1%,日本CPI也从去年9月份开始逐月下滑。欧洲和日本因担忧经济低迷与油价下滑造成通缩风险上升,先后实施超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

二是造成产油国财政状况恶化,可能触发社会问题。今年海湾国家因低油价预计将损失收入3000亿美元,石油收入减少、经济放缓将引发当地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对稳定中东地区局势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导致部分国家经济面临困境,被迫调整发展策略。受低油价和西方制裁影响,俄经济已陷入衰退,IMF预计2015年和2016年俄罗斯经济将增长-3%、-1%。为扭转不利局面,俄罗斯正加快实施东进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地区的能源合作,同时调降石油出口税率,以扩大原油出口增加收入、稳定经济。

二、国际油价震荡对中国经济影响错综复杂

从总体看,低油价对我国的正面效应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增长效应。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预测,如果年均油价下跌10%,我国实际GDP增速可提高0.12个百分点。二是储备效应。据法兴银行预测2015年上半年全球原油库存将增加3亿桶,我国可在其中谋求更大份额。三是收入效应。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同比价格下降40美元/吨,减少外汇支出约135亿美元。低油价也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带动汽车、船舶等相关行业发展。四是出口效应。低油价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提升竞争力。有国外媒体估算如油价降至40美元左右,中国出口美国货物的运费将减少1/4。五是合作效应。此次油价大幅下跌有利于推动OPEC、俄罗斯等产油国更加重视与我加强合作。

但油价震荡走低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小视,当前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加大通缩压力。低油价形成了输入性通缩压力,2015年1月我国CPI同比上涨0.8%,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创下5年来最低水平,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0.07个百分点。

二是加大产业下行压力。在通缩作用下可能出现企业在油价相对较高时购进油料,在油价走低时生产销售产品,造成亏损并抑制投资。如2014年7月以来,与油价变化关联度较大的采矿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回落,2014年12月上述三个行业投资增速较7月份分别回落了3.1、1.1和2.8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连续4个月出现同比11%~13%的负增长,制造业利润增速从去年7月份的15.6%回落至12月的6.5%。

三是可能对财政收入带来不利影响。2014年石化行业企业上缴利税占到中央财政收入7%以上。据穆迪报告显示,如布伦特原油价格降到55美元/桶,每桶原油的现金利润将由2013年65~73美元降至32~39美元。低油价使国内石油开采和炼化企业亏损问题加重,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财税收入。

四是加重贸易平衡压力。2015年1月份,我国进口原油单价同比下降41.5%,进口额同比下降41.8%,因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大幅下滑造成我国单月进口贸易额同比下降近20%。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等能源资源大国的双边贸易增速也有所放缓。同时,原油价格下跌削弱了企业赴海外投资并购能源矿产的积极性,国内发展非常规能源、绿色能源和新能源也受到一定影响。

三、统筹应对国际油价震荡变化的影响

一是加快国家能源储备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石油商业储备制度,协调原油贸易、金融、投资与能源安全政策,推动跨境能源安全通道建设,在确保环保和安全严格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符合条件的民营仓储企业承担部分国家原油储备任务。

二是加大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全球低通胀、低利率为我国实行更加主动、灵活的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空间。我国应适时强化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实施更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尽快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同时,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扩大国内流动性,缓解输入性通缩压力。

三是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在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开展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建立健全更加开放的石油市场体系。引导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能源资源投资,建立健全海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保险制度。继续深化国内能源体制改革,推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促进炼油行业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变化及其影响 篇5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地处黄河上游, 属江河源区, 其生态作用对黄河的`安危有直接影响,近年来退化严重.本文利用若尔盖高原湿地周边4个气象站1971-200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 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30年来若尔盖湿地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的暖干化趋势, 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更加明显.这种气候变化趋势使得若尔盖高原湿地的地表水资源减少, 湿地萎缩, 加速了草地退化和沙化.在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 人类活动又加剧了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萎缩及退化趋势.

作 者:郭洁 李国平GUO Jie LI Guo-Ping  作者单位:郭洁,GUO Jie(四川省气象局,四川,成都,61007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

李国平,LI Guo-Ping(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

变化及其影响 篇6

徐冠华在报告中从150亿年以前宇宙形成讲起,讲述了6亿年来地球的演变,人类文明的兴衰,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对策作了系统、全面分析,用大量观测数据和极具说服力的理论,对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作了解析,深刻揭示了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并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从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提高新能源应用、推进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明确地讲,是指近百年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海洋、生物、土壤和岩石圈所发生的变化。所以,研究全球变化的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地球,相比浩瀚的宇宙,它形同一粒尘埃;而所谓全球变化,只是宇宙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但这一粒尘埃的一瞬间对人类却极为重要。

全球变化指的是什么?

明确地讲,是指近百年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海洋、生物、土壤和岩石圈所发生的变化。所以,研究全球变化的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地球,相比浩瀚的宇宙,它形同一粒尘埃;而所谓全球变化,只是宇宙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但这一粒尘埃的一瞬间对人类却极为重要。

目前关于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关系问题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IPCC作为联合国政府间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明确无误的表达了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观点。《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从IPCC的四次评估报告可以看出,它对人类活动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第二种看法质疑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一些西方科学家制作了一部长达1小时10分钟的电视片,对IPCC关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的结论提出了严重的质疑。这些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阻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而编造的气候灾难的故事。

徐冠华院士提出,这些不同观点需要重视。在多数人取得共识的同时,要给不同的观点一个空间,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只有研究各种不同的观点,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深化认识,统一思想。

当前的人类会走向何方?

古埃及的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印加文明,还有柬埔寨的吴哥文明等,都曾经一度非常辉煌。但现在却只留下一些残石断壁的历史遗迹。历史上消失的文明,都是区域性的文明,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却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变化问题。

在过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度,海平面升高了0.17米。和全球变暖相对应,温带和寒温带人们广泛感受到暖冬现象,植被生长季也不断延长。物候期也因为全球变暖而变化明显。鸟类迁徙对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全球变暖使得鸟类春季活动变得更早。昆虫活动也有相应的变化。欧洲和北美的蝴蝶,已经把它们的活动范围向北移动了200多公里。水温的升高威胁到很多鱼类的生存,海水过暖造成有些鱼类不能产卵,像著名的鳕鱼,它的种群就大大减少。冰川和雪盖正在消融,许多湖泊面积也大幅度下降。袭击全球的热浪频繁发生,台风、暴雨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全球变化中的中国环境。近50年,中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中国华北降雨明显减少,西北降水增加。2006年4月北京一夜降尘,总量33万吨。2007年新疆大风肆虐,8月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桑美”登陆中国,在东北还出现了50年来最强的降雪,重庆遭遇了115年以来最强烈的暴雨袭击。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5月遭遇罕见8级大地震,6月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和洪灾。2009年9月中国西南地区发生罕见干旱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2010年1-4月,低温暴雪大风袭击北半球和中国。同年6-7月高温、热浪袭击全球。这些年间,中国遭遇的灾害频度和强度百年难遇。

总结过去50年,大部分陆地区域的强降水的发生频率上升。热昼、热夜、热浪更加频繁。干旱在更大范围内出现、强度更强且持续更长。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和飓风的强度不断增大。展望未来,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这些情景会更加严重。

如何面对当前全球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全球变化的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必须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徐院士从三个方面谈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重大举措。

第一要发展低碳经济,这是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发展模式,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内容包括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产业清洁生产等,实现的根本途径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未来中国要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碳经济,其可能途径包括: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新能源的应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全球变化的对策,一是适应,二是减缓,都应该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我国已经参加的国际协议和国际计划包括:京都议定书、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以及中欧、中加、中日和中美等双边和多边合作计划和合作机制。

第三要部署全球变化的科学研究。根据全球变化战略研究的结果,现归纳出四个方面急需加强研究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地球系统模式、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球观测数据同化与应用、全球变化经济学。

陕西省委副书记王侠主持报告会,她指出,徐院士这场精彩的科技报告对陕西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科教优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侠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徐院士报告精神,加快科技创新、发挥科协作用、支持科技工作,并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发挥科教优势,推动创新型陕西建设。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陕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要深入贯彻实施《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激励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必须切实抓好。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打下深厚、持久的基础。各级科技部门和科协组织要认真研究科普工作的内在规律,努力增强科普活动对广大公众的吸引力,提高科普工作质量,推动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普遍提升。

三是要重视发挥科协组织在推动我省科技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重视发挥科协组织的作用,加强科协干部队伍建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各级科协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在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中不断做出新贡献。

陕西省委各部门、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级各人民团体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部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央驻陕单位负责同志等,共1400余人听取了报告会。

(王晓利 逯敏飞)

语境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篇7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语境可以影响词语的意思。语境的改变会不可避免的导致词意的改变。菲尔莫尔(Fillmore)提出“我发现无论何时我注意语境中的句子,马上我会问自己如果语境发生些许变化,会有什么影响。”翻译中,词意是首先要考虑的,词意的变化会随之影响翻译。

语言语境的变化会导致词意的改变,例如,下面这个句子“The bank is rich.”,我们不能确定句中‘bank’的意思,所以可以翻译成“这家银行很有钱”或“这条河很富足”。但是,如果后面还有一句,‘many people deposit their money in it’,就能够确定“bank”一词的意思。下面的话语中,同样是“什么东西”,但是它的意思却随着后面句子的意思而改变。如果后面的句子是“小明好奇地问小华”,那么“什么东西”则翻译成“What is this?”;如果后面的句子是“小明生气骂道”,翻译则可能是“he/ she is nobody.”。翻译截然不同。

词意也会随情景语境的变化而改变,看下面句子: “Jeremy, light!”这句话的理解会随语境改变而改变,如果,话语是发生在睡觉的时候,说话者的意思很可能是“Jeremy, turn off the light”,翻译则是“杰瑞米,关灯!”;如果说话者和杰瑞米刚刚从外面回来,杰瑞米又碰巧离开关位置不远,那么说话者的意思是“Jeremy, turn on the light”,那么翻译则是“杰瑞米,开灯!”情景的改变导致了词意的改变,翻译也跟着变化。看下面这个例子:

A: Let’s go home now.

B: It’s raining.

(2) (In a place where it has been raining for more than ten days)

A: It’s raining.

(In a place where it has been not raining for more than one month)

A: It’s raining.

同样是“It’s raining”,但是,三句话意思是不一样的。翻译的时候,也不能全部译成“下雨了!”,而要根据提供的情景语境,第一句译成“可是下雨了呀!”第二、三句译成“怎么又下雨了呀!”和“终于下雨了!”

文化语境也是不应忽视的,例如,一个中国人去接他的美国伙伴,中国人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一路上辛苦了!”这个寒暄在中文中很常见,但在英美文化中,却很奇怪。考虑到文化语境,应该换成“How was your trip/ flight?”。

语境对词意的理解有很大影响,语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翻译。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都是需要考虑的。

摘要:语境理论由语言学家马里诺斯基提出。广义而言,语境理论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种语境都对翻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变化及其影响 篇8

1 山东省四季的划分

山东省东接太平洋, 西连亚欧大陆, 受海洋和大陆影响, 季风特点明显,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因受冬、夏季风的控制时间不同, 使各季的时间长短不一。而一个地区的海陆位置、纬线跨度及下垫面特点影响着四季的变化。根据1961~2005年山东省各气象站日平均气温, 用5d滑动平均气温, 采用以上指标作每年四季划分, 多年平均后得出各地气候学春、夏、秋、冬四季划分结果。

1.1 四季交替时间

进入11月后, 随着强大的蒙古高压建立和加强, 山东转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气温明显下降, 鲁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受纬度偏北及山区内陆冷空气堆积的影响, 温度较低, 入冬时间在11月上旬, 鲁北入冬时间最早在11月5日前, 而鲁南、半岛东端如威海等地区受纬度较低及海洋降温的滞后影响, 入冬时间较晚在11月中旬前期 (见图1a) 。

3月, 内陆地区气温回升较快, 但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 增温比内陆缓慢。所以鲁西南地区在3月底冬季结束, 进入春季, 春季开始时间自西向东逐渐推迟, 鲁中、鲁南及鲁西北4月上旬入春, 到半岛东端最迟到4月22日 (见图1b) 。

进入5月后, 随着偏南风的盛行, 内陆气温很快升到20℃以上, 鲁西南地区在5月底春季结束进入夏季, 夏季开始时间自西向东逐渐推迟, 鲁中、鲁南及鲁西北6月上旬至中旬入夏, 由于海陆的增温效应不同, 与冬季结束时间分布相似, 山东半岛东部推迟至6月下旬进入夏季, 半岛最东端最迟至7月中旬前期, 东西相差近45d (见图1c) 。

进入9月后, 蒙古高压开始建立, 山东开始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 气温开始缓慢下降到22℃以下, 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在8月底宣告夏季结束进入秋季, 其他地区在9月上旬相继进入秋季 (见图1d) 。

1.2 四季气候特征及持续时间

冬季, 由于常在强大干冷的大陆高压控制下, 冷空气堆积到一定程度时, 便不断暴发南下, 源源不断地侵入山东省境内, 出现连续性的降温, 造成冬季的寒冷。因此, 一直保持寒冷干燥、雨雪稀少的气候特点。整个冬季持续时间鲁西南为139~140d、鲁南、鲁中、鲁西北部及半岛西部为142~150d, 半岛东部为151~158d。

春季,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大陆上地面增温非常强烈, 气压下降很快, 蒙古高压减弱, 向北退缩, 东北低压和中、低纬度的印度低压北伸, 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加强北上, 冬季风向夏季风逐渐过渡交替。山东省处在冬、夏季风的争雄地带, 气压场上的分布比较复杂, 冷暖气团进退不定, 但此时冬季风仍占优势, 冷空气仍不断南下, 在长江流域停滞, 气压分布常为南高北低, 致使山东省常出现西南大风, 天气很快转暖, 紧接着北方较强冷空气又汹涌而至, 造成强烈降温, 可出现较强的晚霜。1d之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可相差20℃以上。天气时冷时暖, 变化无常, 风向忽南忽北, 风速较大。这时, 太平洋暖湿空气还没有延伸至内地, 因此山东省除沿海一带雨量有所增加外, 大部分地区仍干旱少雨, 特别西部地区, 气候十分干燥。整个春季持续时间鲁西南、鲁中西部、鲁西北为60~64d, 鲁南、鲁中东部及鲁东南66~78d, 山东半岛东部近海80~84d, 持续时间地区差别较大。

夏季, 季风环流已起了根本变化, 蒙古高压已北退很远, 我国大陆地区被热低压所笼罩,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上西伸, 至7月发展到最盛时期。山东省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风, 鲁西受地形影响, 多南风。夏季是山东省最炎热的季节, 从6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 日平均气温可达30℃以上, 全省除半岛东部沿海一般没有暑热天气外, 大部地区暑热期长达70d左右。夏季初期, 由于温度上升最剧烈, 空气对流旺盛, 内陆地区容易形成冰雹。夏季又是山东省降水最频繁的季节, 常出现连续性的降水天气, 有时出现大雨或暴雨。但由于夏季风每年活动的特点不同, 雨带的南北位置也随之变化, 使山东省每年夏季降水量很不稳定, 有的年份夏季风势力较弱, 而冬季风较强时, 使气候雨带停滞在长江、淮河流域, 出现南涝北旱的局面, 山东可出现夏旱。如果季风雨带偏北, 到达华北地区, 山东省处于很强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控制下, 虽高温多湿, 但没有外力的冲击, 仍不能形成降水, 又可出现南旱北涝的形式。只有当雨带正常移动时, 我省的夏季降水才有保证。因此, 山东省夏季气候特点一般是:天气炎热, 湿润多雨, 特殊年份出现夏旱。整个夏季持续时间鲁南、鲁西南、鲁西北为100~105d, 鲁东南、鲁中东部、半岛地区离海洋越近夏季时间急剧减小, 从95d左右减小到半岛东端的65d, 可见夏季山东半岛受海洋的影响非常明显。

秋季, 是冬季风势力逐渐增强, 夏季风被逼南退的转换时期。全省盛行风向由南转北。此时, 太阳直射点已移至赤道附近, 地面热量大大减少, 温度很快下降, 于是, 蒙古冷高压又逐渐活跃起来, 形成2个中心, 一个在贝加尔湖西边, 一个在华中一带。这时,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虽然南退, 但高空仍影响山东地区, 空气垂直层结相当稳定, 天气晴朗, 气候凉爽宜人, 出现秋高气爽的季节。但这种形势维持的时间较短, 至10月底, 蒙古高压迅速增强, 寒潮暴发南下, 气候会突然转变。寒潮过后, 气温显著下降, 可出现大范围的初霜冻。随着季节的转换, 降水很快减少, 除半岛沿海, 有时受台风影响降水较多外, 大部分地区雨水很少。因此, 晚秋干旱也是山东省气候的特点之一。秋季持续时间各地相差不大, 除山东半岛及鲁东南为60~63d, 鲁西北为54~56d, 其他地区57~59d。

2 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四季划分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气候明显变暖, IPCC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 (1906~2005年) 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0.74℃。各地四季划分的结果肯定发生了变化, 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自1987年起, 全国范围内开始出现连续的暖冬天气, 山东省从1987~2005年共出现19次暖冬 (假定区域冬季12月、翌年1月与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大于等于0.5℃为暖冬) 。为分析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四季划分日期的影响, 现将1961~2005年分为1961~1986年、1987~2005年2段, 以便分析四季开始与结束时间及持续时间的变化。

入冬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提前1~2d, 而鲁南、半岛东部地区及鲁中局部推迟1d;入春时间全省各地区均提前, 鲁北和半岛内陆地区提前1~3d, 鲁西南、鲁南、鲁东南地区提前4~6d;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3d左右, 鲁西南、鲁西北西部推迟6~10d, 而半岛东端及黄河三角州局部地区提前1~2d;入秋时间全省各地区均推迟, 鲁中和半岛内陆地区推迟5~7d, 其他地区推迟2~4d (见图2) 。

由图3可知, 四季时间长度的变化, 冬季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缩短2~3d;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2~5d, 鲁西南、鲁西北西部、鲁中局部延长6~8d;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d, 鲁西南、鲁中局部缩短1~3d;秋季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缩短2~3d, 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的局部地区缩短4~5d。

注:图中负值为时间提前天数, 正值为时间延迟天数。

注:图中负值为持续时间减少, 正值为持续时间增加。

3 物候变化例析

近几十年来, 许多地区的气温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并使植物开始和结束生长的日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植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表现为春季物候期提前, 秋季物候期推迟, 生长期相对延长。根据临沂市1961~2004年年平均气温的资料, 分析了近年临沂市的气候变化趋势, 临沂市近年的气候变化特点是气温以0.23℃/10年的速度上升。图4为1981~2005年临沂市入春时间和刺槐发芽物候期的变化曲线, 可以看到入春时间提前趋势较明显, 1987~2005年比1961~1986年平均入春提前4.6d, 刺槐发芽物候期也有明显提前趋势, 二者相关系数为0.53, 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4 结论

山东省四季划分结果为:各地入冬时间为11月5~13日, 入春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22日, 入夏时间为5月30日至7月14日, 入秋时间为8月28日至9月5日。入冬和入秋时间各地差别不大, 但入春和入夏时间差距较大, 鲁西南和半岛东部入夏时间相差45d。1987年以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入冬时间大部分地区提前1~2d;入春时间提前1~6d;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1~10d;入秋时间推迟1~7d。季节持续时间冬季缩短2~3d;春季延长2~8d;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d;秋季缩短2~5d。随着入春时间提前, 刺槐发芽物候期也相应提前, 以临沂市为例二者相关系数为0.53, 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摘要:用19612005年山东省各气象站多年平均日平均气温作四季划分, 结果表明:各地入冬时间为11月513日;入春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22日;入夏时间为5月30日至7月14日;入秋时间为8月28日至9月5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季节交替发生变化, 入冬时间大部分地区提前12d;入春时间提前16d;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110d;入秋时间推迟17d。冬季缩短23d;春季延长28d, 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d, 秋季缩短25d;随着入春时间提前, 刺槐发芽物候期也相应提前, 二者相关系数为0.53, 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关键词:四季划分,气候变化,物候期,山东省

参考文献

[1]汤懋苍, 钟海玲, 李栋梁.青藏铁路沿线的四季划分及其温度变化分析[J].高原气象, 2003, 22 (5) :440-444.

[2]钟保粦.用5天滑动平均气温作深圳市的四季划分[J].气象, 1995, 21 (6) :22-23.

[3]山东省气象局.气象基础知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4]郑红, 王艳秋, 苍蕴琦.哈尔滨的四季与季节划分指标的探讨[J].黑龙江气象, 2001 (3) :32-33.

[5]吴树森.自然天气季节与漠河四季的划分[J].黑龙江气象, 2006 (1) :49-50.

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 篇9

(一) 新旧准则借款费用概念界定的比较

与旧借款费用准则相比, 新借款费用准则扩大了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包括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而旧准则仅限于专门借款。同时, 新借款费用准则还扩大了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新准则规定的专门借款范围, 不再局限于购建固定资产借款, 而包括了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二) 新旧准则借款费用确认和计量的差异

借款费用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不同。原准则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限定为专门借款, 只允许将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予以资本化, 其他借款如流动资金借款等发生的借款费用均不允许资本化而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规定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即为购建或者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和其他借款。

借款费用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同。原准则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 其他借款费用, 如存货、无形资产购置、建造或者制造过程中的借款费用, 不能够予以资本化。新准则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包括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 其中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是指经过相当长时间 (通常为1年以上) 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

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原准则对每期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是以至当期末止购置或者建造固定资产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乘以资本化率计算确定的。新准则第六条规定, 在资本化期间内,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 (包括折价和溢价的摊销) 资本化金额, 应当按照如下规定确认: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记入专门借款的, 企业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 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一般借款的, 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的加权平均数, 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借款溢价或者折价的摊销方法不同。原准则规定, 对借款溢价或者折价的摊销采用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新准则第七条规定,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 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 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 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二、借款费用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 借款费用准则变化对企业损益确定的影响

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资本化, 即将借款费用计入相关资产的价值, 形成资产成本的一部分;二是费用化, 即将借款费用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借款费用的两种会计处理方式, 会对企业利润带来不同影响。借款费用作费用化会计处理, 会增加当期费用, 减少当期利润;借款费用作资本化处理, 会减少当期费用, 从而增加当期利润。

根据新借款费用准则的规定, 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不仅限于专门借款, 还包括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 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资本化金额在资本化期间内, 应当全部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占用了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资金而产生的费用, 可以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而不计入当期损益;对于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 其所占用借款资金的相应借款费用也可以予以资本化, 作为存货成本的组成部分。新准则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 更能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 不仅可以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 同时因减少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在短期内也会带来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 能更恰当地反映企业各个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 新借款费用准则变化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从筹资方面来说, 新准则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由于占用的一般借款费用也可以资本化而记入资产成本, 减轻了利息费用对当期损益的压力, 增加企业借款的信心。由于费用即借款利息可记入建造的资产成本, 不作为当期损益处理, 企业可能会改变投资结构和债务预期, 敢于做出举借较高利率贷款的决策。从投资方面来说, 由于项目投资占用资金的利息等费用可以资本化, 对当期损益影响减少, 投资者在优化资金结构的决策中, 可能会改变原先谨小慎微的投资方案, 避开因庞大的借款费用无法资本化而引起的担忧和羁绊, 更有信心投资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项目, 尤其是大型项目, 从而推动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优化投资结构。同时,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相当于投资项目短期成本的减少, 企业决策者在权衡风险收益比时, 会更愿意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项目, 比如新兴高科技项目, 有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

三、新借款费用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建议

(一) 借款费用资本化可能带来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的问题

新准则在扩大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同时, 也给企业带来人为调节利润的操作空间。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控制当期利润和长期利润;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将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计入资产或递延固定资产确认时间实现操纵利润目标。其三, 借款费用资本化会因高估企业当期利润, 而对国家、企业、经营者、债权人带来不同影响。

1. 新准则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可能给企业当期利润、长期利润带来不同影响。新准则规定, 如果企业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占用了一般借款, 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应按照资产支出额的比例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从而导致企业当期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增加, 计入财产费用的金额减少。此种会计处理方式, 使得企业在借款费用资本化中, 当期利润上升, 并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相当长的期间内随着折旧的计提导致利润下降。

2. 新准则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可能使企业通过将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计入资产或递延固定资产确认时间的方法, 实现操纵利润的目标。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 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 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允许计入资产。如果企业想提升业绩, 会考虑扩大利息资本化范围:一是采用一定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二是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 既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产的时间, 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 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3.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高估了资产价格, 递延了成本费用的确认时间, 可能造成企业高估当期和近期的利润。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既会改变国家、企业、个人在利润分配结构中的比例, 又会影响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债权人的利益。其一,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可能因高估单项资产价值, 低估当期的成本费用, 而提升企业总体资产的价值, 同时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无形中提高税基, 提高国家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其二, 可能使委托代理制下的企业, 高估经营者的业绩, 夸大企业的绩效。其三, 资产和经营业绩的高估, 可能诱使企业所有者在投资决策中, 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 低估风险大胆投资, 减弱企业对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应变能力, 使企业在经济环境不好时面临巨大的债务风险。其四, 对于债权人来说, 债务人企业资产价值的高估, 意味着其债权保障系数的降低, 债权风险的增大。

4.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确认的实务处理相对复杂, 给企业留下人为调节利润的空间。在实务中, 如果只有一笔专门借款或一般借款, 同时只有一项投资工程, 那么会计处理不会太复杂。但现实中经济业务往往涉及多笔专门借款、多笔一般借款, 并且在建项目有好多项, 这就使借款费用的处理变得相对复杂, 人为调节利润的空间很大。新准则对不同来源的资金支出顺序没有做出具体规定, 区分确定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来源 (占用自有资金还是使用借款资金) 在实际操作中确实有难度, 进而会直接影响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定。按照新准则规定, 如果专门借款同时发生在两个项目上, 计算专门借款资本化利息时不再和资产支出挂钩, 这就涉及如何将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在两个项目之间进行分摊的问题, 不同的处理方法会直接影响各自的成本。一般来说, 应按照专门借款在各投资项目上的支出比例来分配, 但如果还涉及一般借款和自有资金的使用, 就会使分摊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二) 相关的解决建议

1. 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区分企业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为了解决新准则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留给企业操作利润空间的问题, 首先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区分企业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然后据此确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方法。对于企业实际专门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支出的一般借款, 允许视同专门借款对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进行资本化, 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当期损益和资产价值。在不能明确区分企业资产支出资金来源的情况下, 应首先分辨出资金来源可以确定的资产支出部分, 对剩余无法分辨资金来源的资产支出, 按照专门借款、自有资金、一般借款的顺序, 运用职业判断进行分拆, 在充分考虑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按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2. 完善新旧会计准则衔接的配套制度及管理。为了避免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过程中企业人为操作利润的问题, 应当完善会计准则变更关涉的配套制度。一是完善因会计政策变化导致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转为资本化的处理规定和披露规定;二是进一步健全借款中不同来源资金支出顺序的实务处理规定;三是加强对新旧会计准则衔接的管理, 尽量缩减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企业人为调节利润的空间。

摘要:新旧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准则部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如借款费用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异, 专门借款范围与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等, 这些变化会对企业损益和财务决策产生影响。文章针对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确认及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区分企业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加强新旧会计准则衔接的管理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借款费用,会计准则,资本化

参考文献

[1] .徐建民.浅议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变化[J].交通财会, 2007 (09)

[2] .张丽娟.对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理解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3] .陆明.对一般借款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几点认识[J].交通财会, 2007 (06)

[4] .侯全民.论借款费用资本化[J].冶金财会, 2007 (06)

[5] .邓英飞, 程筠.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存在的两个问题[J].黄山学院学报, 2005 (03)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探析 篇10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会计处理方法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 基本准则的变化

基本准则修改了基本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及财务报告目标, 同时对基本会计准则依据会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

根据原基本准则的规定, 准则适用范围包括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 而根据新准则, “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原准则指出会计目标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新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在基本会计准则依据会计基本原则问题上, 保留了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 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 重点推出公允价值应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采取公允价值。

(二) 具体准则的变化

1. 调整《存货》准则

新准则取消了存货流转的“后进先出”法, 并规定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发生的利息资本化, 不再计入损益, 而计入存货价值。这意味着, 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局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某些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能资本化, 即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2. 调整《资产减值》准则

新准则规定, 自2 0 0 7年开始, “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无形资产跌价准备”等, 计提后均不能冲回, 只可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使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 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也越来越难, 其对遏制利用减值准备当作“秘密储备”调节利润情况的发生非常奏效。

3. 调整《债务重组》准则

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作了重新界定, 并对“让步”概念进行强调, 明确了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方可将获得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此外, 新准则改变原准则“对债务重组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的规定, 将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且在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4. 调整《所得税》准则

新准则规定, 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其要求企业在获取资产或负债时, 不仅在会计上根据付出价值确认资产的入账价值, 还应确认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再将差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并在每个会计期末, 据资产或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加以调整, 然后据当期的应交所得税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5. 调整无形资产准则

新准则修正了无形资产的含义, 取消了原准则中“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应将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 增加了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

(三) 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在会计处理方法上, 新准则主要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合并报表基本理论以及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调整。

新准则明确了企业合并的概念, 将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大类, 并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企业合并的披露等做出规范, 还明确规定了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与合并相关的费用的处理方式。新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由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变为侧重实体理论, 确定合并报表范围时也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同时, 新准则中关于金融工具的四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 如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从表外移至表内反映。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分析

(一)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简析

简单而言, 新会计准则体系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三大特点。具体分析, 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了重大突破, 比如转变会计理念、趋同国际会计准则、限制利润调节、内容与计量更趋复杂, 以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使资产和交易的反映更加公允、相关。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性体现在内容体系、会计政策选择运用上, 新准则的内容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其在会计基本准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也对国际上相关财务会计准则进行了大胆而明显的借鉴。在趋同国际准则的同时, 新会计准则还考虑了中国实情, 在关联方交易、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等问题上, 新会计准则均与国际准则不同, 且十分具有“中国特色”。

(二) 市场经济下新会计准则影响分析

1. 新会计准则具体内容的相应影响

(1) 新的存货记账方法产生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 一律以“先进先出法”记账, 会造成原来采取“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出现毛利率和利润不正常波动的情况。

(2) 新的债务重组方法产生的影响。关于债务重组, 新准则规定因债权人让步, 债务人取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进入利润表, 并引入公允价值, 以实物抵债, 将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使那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在获取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后, 其收益将直接反映于当期利润表内, 很可能极大地提高每股盈余。

(3) 新的资产减值计提方式产生的影响。“盈利上升, 多计提跌价准备;盈利下滑, 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这曾是上市公司调节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新会计准则, 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一经确认便不能恢复。因而, 新准则使上市公司不能再冲回上述准备。

(4) 新的合并报表基本理论产生的影响。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变成侧重实体理论, 则母公司对控制范围内的所有子公司均须纳入合并范围, 并非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对于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只要其持续经营, 仍须纳入合并范围。显然, 这将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5) 新的金融工具准则产生的影响。新准则中, 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基本会计准则将对金融企业带来深刻影响, 其中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会首当其冲。如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并从表外移至表内反映的规定, 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金融工具, 企业应同时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和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 防止给报表造成过大波动。

2.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会计是企业的商业语言, 会计准则的变革会对企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其带来的诸多机遇与挑战也将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较大变化。

新会计准则将给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 不仅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实现, 还将利于企业国外筹资上市, 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优化资产结构, 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同时, 新会计准则也给上市公司的更快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尤其是在公允价值计量和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方面。在引入并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上, 我国上市公司并不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 对充满市场风险、事事不确定的公允价值模式保持迟疑态度, 客观上, 证券市场、产品或要素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均不完善。新准则体系下,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对汇率、利率和交易价格变动变得非常敏感, 公允价值计量以及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做法, 使具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将使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上市公司重视以风险管理来减少企业经营业绩波动的现实问题。

三、结语

自实施以来, 新会计准则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使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和财务运作等发生了较大改变, 也使会计实务界面临会计准则技术难度系数、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的难题, 就连非金融业也由于使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金融工具而必须寻找专门的定价服务机构提供估值服务支持。总之, 新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有裨益, 但同时又为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新的更深层次影响, 对新准则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也应持续较长时间。

变化及其影响 篇11

关键词 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P467;F32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积极探索分析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和发展趋势,降低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危害与损失,制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针。尤其是在农牧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的转变,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作为首要因素考量[1]。以农为本是我国自国以来的传统,气候变化引起的农耕变化较为严重,尤其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形成隐患,首先农业发展布局的变革,其次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动,此外传统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新农作物品种、种植措施和设备的引进与投产。因此,应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与预测的重视,提升我国在未来气候变化环境下应变能力,增强我国传统农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2]。

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区域分布特征

1.1 东北地区

幅员辽阔的东北地区是我国几个重要农作物产区之一,且是商品粮产出最大的区域,根据1988年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的估计,未来的2100年东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将超出全球平均水准[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一方面,该区域缺乏的热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了气象灾害频次将明显增加,使该地域农作物单产的不确定性跃升。在诸多的气象灾害中,高温灾害危害尤甚,扰乱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光合作用周期减短农作物提前成熟,致使作物灌浆不充分、正常的传粉和受精也受到影响,导致作物产量的锐减[4]。

1.2 中东部地区

我国华北地区长期以来干旱少雨,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该地区农作物普遍减产。而位于长江下流的中部沿海地区的水稻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上占比颇重,然而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单降低了该区水稻产量,而且致使稻米品质也出现下滑[5]。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各种热带水果的生长,但水果的产量颇受气候影响,而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直接导致水果产量的波动。气温的升高限制了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等的耕种、花粉传播和单产[6]。此外,气温的上升还导致作物虫害的高发和加剧,此种气候发展趋势下各种气象灾害和虫害将会愈演愈烈。

1.3 西部地区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西部的冰川逐渐消减、部分径流消失、降水量不稳定、地下水位下降等诸多问题。如区域降水量的变化导致了土壤水分的变化,研究发现,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分由地表到底含量递减且地表0~100cm变化尤为明显[7]。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由西向东上升趋势的水分平衡是西北地区耕地的明显态势,然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势必加速了西北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致使地力下降作物减产。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导致了干旱、风雹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农作物病菌的繁殖和存活率提高,致使病虫害频发,使得该地区粮食产量频繁波动。

2 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

2.1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改革种植制度

积温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最为主要的主导因素,气候的变暖趋势下,积温和生长期随之变化,农作物一熟区的范围将整体北迁,一年双收和三熟的种植区域将扩大。总而言之,复种面积和指数都将提升,但是对水分的供给量有了新的要求,且它将逐步取代热量在种植中的地位。因此,应转变以往种植的方针,转而投向对新的农业气候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依据本地的气候特征,转变种植策略,科学优化种植结构类型,提升农耕效益。一方面,积温和生长期的提高,未来水稻种植区双收和三熟的区域逐渐增多,一年双收和三熟意味着比一年一熟高达2~3倍的粮食产量,而这些地区水稻产量的增加必将导致全国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的提升[8]。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将加剧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干旱少雨态势,特别是春耕时节,因此,应选用抗旱耐旱的小麦品种、抑或科学合理的将种植时间提前,用以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困境确保产量。

2.2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传统种植对于积温的依赖将逐渐被弱化,转为对土壤水分要求的提高。因此,提高和加强农田水里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水利设施普遍存在工程落后、质量不可靠、体系不完整,抵御灾害能力较低,实际作用不大,排涝抗旱的功效极微。因此,提高和改善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防御气温升高带来的气象灾害。

2.3 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中长期预测和预报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造成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类生活特别是农牧业影响巨大,因此准确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及时的灾害预警成为了关注焦点。一方面,构建专业的系统的由点到面全面覆盖气象观测网络、国家气候观测网络,网络内资源形成资料库并共享气象资料;另一方面,稳定持续的气象监测建设和投入,确保预测的先进性和准确度,提高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以及预警的时效性,提高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丑洁明,封国林,董文杰,等.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农业经济评价问题探讨[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9(2):361-368.

[2]丑洁明,叶骂正.构建一个经济一气候新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11(3):347-353.

[3]崔静,王秀清,辛贤.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2):54-60.

[4]邓可洪,居辉,熊伟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439-441.

[5]杜碧兰.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主要脆弱区的影响及对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

[6]杜华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2006(1):97.

[7]杜娟,关泽群.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98-4899.

[8]杜瑞英,杨武德,许吟隆,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小麦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J].生态科学,2006,25(1):34-37.

变化及其影响 篇12

一、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流观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这个问题, 各方面的关注至少有三四十年之久。但是直到最近的三四年, 才格外引起关注。IPCC, 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组织了调研, 并于2007年做了第四次报告, 并将其发表。之后,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拍摄了一部电影《不愿意面对的未来》。电影讲了很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忧虑。它不但得到奥斯卡最佳新闻纪录片奖, 更为重要的是, 戈尔副总统连同IPCC的第四次报告, 共同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我们先抛开诺贝尔和平奖评奖是否准确的问题, 因为“和平”的评价永远要由历史去考察, 利比亚, 多国部队对它进行军事行动, 其中就包括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美国总统奥巴马。但自此之后, 全球气候变化理论逐渐进入了全球居民的视野, 也进入了各国领导人的思考范围, 于是我们今天就听到、看到很多关于气候变化的意见和行动。

1. 气候变化的三条核心理论。

第一条, 关注大气中所含有的CO2浓度。

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 大气中所含有的CO2浓度备受各方关注。需要说明的是, CO2是自然存在的, 跟化学没有太多的关系。CO2的浓度, 我们了解的值是万分之三, 但实际上是280ppm, 相当于万分之三左右。如果它升高了一倍, 现在差不多到了380 ppm左右, 将近400ppm。在280 ppm的基础上, 如果增加了一倍, 按照目前的理论, 则认为全球气温将升高两三度, 而这升高的两三度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第二条, 涉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目前普遍的认为是, 如果全球气温上升了两三度, 对地球和人类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气候———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另外南方的一些热带疾病, 如登革热等, 都会北上侵蚀我们健康的身体, 危害我们的粮食。还有水的问题, 包括资源不足所引起的地区间的冲突, 都有可能随着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两三度而发生。

第三条, 各个国家针对气候变化应采取行动。

由于上述原因, 各个国家, 尤其是一些主要国家必须减排。到2050年的时候, 把碳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50%, 这才能使地球的气温在2050年的时候, 比工业化刚开始的时候高出两三度, 且不至于太高。

2. 气候变化的三条核心理论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现在这三条核心理论, 已经被公众和主要国家的政要所接受, 形成了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共识, 即大家共同来应对气候变暖。如果这个理论一直延续下去, 它就会成为今后几十年各国政府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也都将延伸于这样一个基本理论。

限制气温的升高, 较之工业化刚开始的时候高出两三度, 这个目标对世界各国都有影响, 对中国来讲, 则反映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上。

第一,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任务。

G8在召开哥本哈根会议 (2010年) 之前, 为会议准备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是关于发达国家到2050年要减排到1990年水平的80%, 减排下来80%。这两度的预值允许的排放量是8000亿吨的CO2。这个排放量要分给不同的国家。其中发达国家承诺在京都议定书之后, 将碳减排减到1990年水平的20%, 减下来80%。这就是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发达国家希望能在他们之间形成的一个共识。

发达国家共同努力减排, 剩下的就要归发展中国家来减。但是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制定一个指标。我国政府出于负责任的态度, 给自己规定在五年中减排20当量———就是单位GDP里的能耗。实际上这个目标已经在实现的过程中。虽然国际上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设定一个减排数值, 但是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 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有所表现。

第二, 工业化过程的不均衡与发达国家的碳减排承诺。

发达国家所准备承诺的剩余的减排量, 即8000亿吨CO2的56%, 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承担, 但是发达国家人口是11亿, 它所要占用的排放量是44%, 发展中国家占另外的56%, 包括中国。发展中国家是55亿人口, 碳排放量是56%, 发达国家11亿人口, 要排放44%。两个数据的对比可称作不公平的“下一步”, 它隐藏在发达国家信誓旦旦的承诺减排80%里。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国际上并没有给出固定的减排数值, 但是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国, 于是很多国家要求中国摘掉发展中国家的帽子, 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要求中国按照发达国家现在的要求减排。事实上, 发达国家的CO2排放量已经随着工业化的过程, 走完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 已使空气中的CO2接近阈值, 其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10倍左右, 如果按照人均计算, 发达国家所谓的减排量是不是公平, 是不是对人类负责任, 也请大家下个结论。

第三, 中国的碳减排任务与发达国家的所谓碳减排资助。

哥本哈根会议刚刚开过, 尚有积极的成果, 即发达国家口头上承诺到2020年, 准备动员每年1000亿美金, 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 但中国不在被资助中。理由自然因为要是给了中国资助, 对其他小国的资助就会大大减少。作为发展中国家, 如果中国分得大块蛋糕, 其他的国家也会对中国产生一个不好的印象。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自己已经表明, 中国不会在这1000亿美金的补助之列。当然这1000亿美金到底能不能实现, 还要画一个问号。哥本哈根会议之后, 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提出发达国家每年拿出100亿美金, 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 100个亿如果还没有实现, 那么1000亿那就要看一看。

总而言之, 气候变化问题, 不仅仅是环境问题, 还是涉及国家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一旦发达国家把排放的空间限制下来, 并要求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人均的能耗, 永远保持在目前的情况下, 那么是否意味着将贫富的差距固化, 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重大的事。如果不按照国际规定、国际的节奏去做, 有一天其他各个大国, 即目前正在制定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秩序的大国, 他们可以抛出新的规则, 包括进行碳交易。关于碳交易, 形象地说即哪个国家碳排放量太多, 就以增加关税的方式进行限制, 这样税高了, 产品不能出口, 就会有大量的工人因此失业,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 这样的问题非常严峻, 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几个“非主流”观点

我想交流的想法, 不仅仅在讲目前大家已经熟知的三大理论:CO2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两三度, 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灾难;最后是各个国家的联合行动, 减少CO2排放, 保护我们的地球和环境。今天还想和大家谈谈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几个“非主流”观点。

1.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还是某种宗教观念?

我注意到一些学者, 对气候变化的主流理论抱有不同看法。比如加拿大就有61位科学家给他们的总理写信, 他们认为气候变化是因为自然因素在质变, 而人类活动对自然变化的影响尚不大。再如巴黎大学的地理学教授卡波, 他认为海洋的水汽蒸发才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海洋的水汽蒸发比工业化以后造成的CO2排放的后果还要高出几百倍。

然而空气中的CO2浓度是万分之三到四, 在空气中的水蒸气的浓度, 要远远高于CO2。这是常识, 小学的知识就知道水蒸气的浓度是几十倍于CO2浓度。那么每一个分子, 每一个水分子和每一个CO2分子, 它的温室气体的效应大小是不一样的, 以单个分子来比较, 水分子也要大于CO2分子的温室效应。水在大气中占有的数量远高于CO2, 其他的温室气体还有很多, 如现在联合国关心的, 也就是IPCC委员会关心的六大温室气体:CO2 (二氧化碳) 、CH4 (甲烷) 、N2O (氧化亚氮) 、HFCs (氢氟碳化物) 、PFCs (全氟化碳) 、SF6 (六氟化硫) 。CO2不是化学品, 它是大气中自然存在的。CO2在所有这些温室气体的种类中间, 除了水和臭氧, 它的作用是最大的, 它占到其他温室气体作用的70%多。但是臭氧太多了, 水蒸气太多了, 人类没法控制。我们就需要管理CO2, 管理剩下的次要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大气中的水, 占95%, 其他5%属于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中有70%是CO2, 而CO2中人为所产生的加到一起, 这会是多么大的效应, 要花多大精力管住这个整体。这个问题就是现在科学界正在讨论的问题。

但是, 政治家不会去做那么多的数学题, 政治家说CO2这个事很重要, 所有国家都说要控制它, 仅一个国家说, 好像这得再研究研究, 自然行不通。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MIT的首席气象学家, 在国会作证时便谈到了上述相关问题。人家问他气候变化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他的意思是:现在大家都说有, 那就说有。于是气候变化这个科学上的问题俨然成为某种宗教观念了。事实上, 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没那么多。IPCC里涉及7000位专家, 共同写报告, 但其中的专家没有太多, 这仍然是个冷门学科。但是它一旦成为了所谓“宗教观念”, 便毋需研究理由, 也不要做自己的分析判断, 有疑问就说科学家已经解决了。

这就像西方说有什么问题, 上帝肯定知道, 你我纵然不知道, 上帝已经全然计划好了一般。这个新兴学科, 里面有很多很多弄不清楚的问题, 而且研究的人比较少。一个新兴学科所形成的理论, 总要经过反复的检验, 才能拿到公众面前, 让公众去接受它。再比如, 阿莱格, 法国教育部前部长, 获得过相当于诺贝尔奖的大气科学奖。他对气候变化的所谓主流观点同样持怀疑态度。他指出, 哥本哈根会议聚集了65个国家的首脑, 而世界组织, 包括联合国的一些重要会议, 包括饥饿、儿童、水资源等问题的会议, 几乎没有主要国家的首脑参加。看来CO2的问题如此吸引大家的眼球, 这的确值得思考。

2. 几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气温、CO2、灾难。

事实上, 气候变化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搞清楚, 我希望能够较为客观地和大家探讨。第一个问题是气温对CO2浓度的变化敏感不敏感。一般认为浓度被增值后, 温度升高两到三度, 这能否理解为气温对CO2浓度的变化表现为敏感。第二个问题, 温室气体增加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是人, 还是自然?这个问题要搞清楚。第三个问题, 是温度升高的严重性。关于严重性, 我们同样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目前我们更强调危害的一方, 但另一方还需继续研究, 这同样是有必要的。关于这三个问题, 我们要作具体分析。

第一, 气温对CO2浓度变化的表现———敏感还是不敏感?

首先要解释的问题是关于温室效应, 形象的说法是“花房效应”。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 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被大气吸收, 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 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 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就此问题, 给大家举一个具有敏感性且非主流的例子。即这张联合国IPCC组织所提供的图:在南极冰心上钻探, 取出65万年前的冰心, 用以研究其所反映的温度与CO2关系的问题。

请大家看图:这条线是CO2, 这条线是表示温度, 当时没有温度计, 因此用其他的方式来折算。这张图被格尔和几千位专家所看重, 并依据它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如果将图中CO2的数据变化线与温度的数据变化线一一对应, 会得出让人震惊的结果, 即这两者的变化竟然如此吻合。如果在此画上阴影, 这个阴影似可说明温度实际上是先于CO2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从相位上来看, 后面才有CO2。如果这个假说能够被证明, 则可称为颠覆性的理论。因为, 现在的理论认为CO2增高, 从而引起温度的变化。这个假说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即从相位上仔细观察, 观测到的数据反映的问题是温度先变, 随之CO2的数据发生变化。

而相对现在的普遍观点, 即CO2倍增之后, 温度会升高两到三度的理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来的, 被称作“气象学家瓦僧多教授模式”。它代表一种气象模式, 或称为气候模式。瓦僧多教授认为, 不同的模式都是基于大量的计算而来。这种计算预测不是气象预报, 而是指气候模式。气候很复杂, 即使仅就100年之内, 温度仅增长两度, 如果将各种因素计算进去, 将会有六七个主要的模型。论证每个模型的结果, 得出的一个平均值便是CO2倍增之后, 温度会升高两到三度。但是就化学学科而言, 我们感觉这其中的误差比较大。因为有的模型的测算结果是增加六度, 有的则说是一度。因此, 无论是实验结果还是预测结果, 误差都比较大。

第二, 温室气体增加的主导因素———人还是自然?

另一方面, 从实际观测的结果得出的数据来看, 近100年来的时间, 温度升高0.74度。这的确是一个面临挑战的问题。那么温度升高0.74度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结论是在CO2的当量浓度已经增加了60%的情况下产生的。这60%也包括了像甲烷一样的小量份额的气体。即使将这些小份额积累起来, 共同计算, CO2相当于总共增排60%。

温度升高0.74度, CO2增排了60%。需要讨论的是, 这增排的60%中有多少是人为排放的, 有多少是自然因素。比如说空气中有很多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都在排放CO2;再如包括火山喷发、地震等, 地震一下子就增加全球CO2的2%。因此, 人为排放CO2占主要原因, 但并不能占到100%, 所以增加的CO2, 一定有自然因素。因此, 假定最高的人为排碳量为70%, 按照0.74度计, CO2倍增值后, 温度提高1.1度应该是上限。

那么模拟值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温度增加2到3度, 实验观测出来的结果是温度提高1.1度, 如何看待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 如何来协调之间的矛盾呢?我也没有答案, 请各位思考。

温度升高是人为的原因还是自然的原因?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问题。刚才我们看见了65万年的冰心图, 有温度高的时候, 有温度低的时候。在80多万年以前, 地球温度波峰值的变化, 不是10万年左右一次, 而是4万年左右一次, 平均计算下来是4.1万年。总之, 即地球的自转轴, 在4.1万年间, 要有一次的摆动和回归。地球自转不会永远分毫不差地沿着自转轴运动, 它也会产生摆动, 即使围绕太阳公转, 也不是均匀的椭圆形路线。经过10万年左右的时间, 地球也会产生运动轨迹的偏离。这不难想象, 因为地球不是孤立的。一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 太阳系要无数次地穿过银河系的旋臂, 这些问题非常复杂。众多的星球在发生作用, 但不能排除地球的公转、自转可能会受到的扰动。不然的话, 就会犯绝对主义的错误。世界是复杂的, 一定有多种因素的整合。比如一位俄罗斯的专家认为, 土星和木星, 当它们的轨道跟地球处在一个轨道, 比如说比较近的一个状态, 它就要把地球拉开。这样的事情10万年发生一次, 就会使地球有冷有热, 冷的时候相当寒冷, 热的时候非常热。但是, 地球以前并没有那么寒冷。南极出现冰川, 不过在两三千万年前, 格陵兰有冰盖, 仅有200多万年。200多万年的时间, 人和猿就已经分家了。一部分猿站起来了, 逐渐向人演化。

260万年前格陵兰开始有冰盖, 直到现在, 地球总是有暖的时候, 有冷的时候。寒武纪之前, 白垩纪时期很温暖, CO2是6000个ppm, 温度很高。现在的CO2是389个ppm, 现在温度是平均14度, 白垩纪时期是21.22度。但那时没有人类。地球总是在变化, 温度跟冰期是吻合的一种变化, 这是一个自然的趋势。刚才谈到的小冰期的最晚期, 大约是100多年前清末的时候, 那时候温度非常低, 相当冷, 但是之后温度突然升高了, 一直到现在都很暖和。

因此, 升温是我们所观测到的情况。这是工业化之前就有的。到底是不是现代人很愿意将自己处在尴尬的境地中, 说地球温度升高是人的原因;还是所谓“人定胜天”?人真能胜天么?还是我们人类在想办法阻挡一些自然界的变化?能不能成功呢, 我们只能等待。但在座的你们会比我看得更清楚一点, 因为我要早几十年比你们离开这个星球。

第三, 地球平均温度升高的后果———灾难或是生存适应。

关于地球平均温度升高的严重性, 怀疑论者、非主流说认为是将其严重性、灾难性夸大了。主流说的代表, IPCC主席认为海平面将在2050年的时候, 增长7米。可是过去100年的记录显示, 海平面仅增加了40厘米。那么再过40年, 会涨到7米。这位主席在这么庄重的大会上讲的内容, 就一个学者的感受而言———当然, 我不过是个外行学者———这样的讲话, 玄乎的讲话, 总让人不太放心。

但是你要明白它的政治性。它也许是对的, 但我活不到那个时候, 海平面涨7米, 如果真的涨上来怎么办?但我觉得, IPCC主席说海平面涨7米, 100年来观测的是40厘米, 未来40年长7米, 这之间的联系, 一定要有科学的论证, 这点是要做到的。

中国自己的学者, 在20年前, 到过新昆仑山挖冰心进行实验。这个实验动议来自于一位老院士石桠枫先生。因为新昆仑山上面也有冰盖, 有冰川的遗迹。挖冰心的目的是为了考察3.5万年前这个地方的温度。实验的结果是比现在高40度。那个时候青藏高原都是一些淡水大湖, 青海湖的湖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塔里木河现在干枯了, 那时候是几万平方公里的水面。再看6000年以前的贺兰山, 以东的地方很温暖, 森林覆盖;而现在到兰州去看看, 看不到树, 从机场到塔楼, 种一棵树还要拿水来浇, 长不茁壮。而这之前根本没有沙漠, 森林覆盖非常好。这前后环境的温度变化, 从冰川时期计入, 高的时候高5度, 低的时候低4度, 9度之间竟有这么大的跨度变化。我们不知道3.5万年前这个地方有没有中国人?那时候不能称作“中国人”, 但是那里肯定有人。在这么大的温度跨度下, 这个地方的人竟然活下来了, 我的问题是到底是温度对人有摧毁性的影响, 还是人可以适应自然?这个事也要琢磨琢磨。

有的同学或许了解,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电影里边的那只北极熊, 站在北极的最后一块冰上, 冲着东方吼叫, 寓意就是东边有一个什么国家在那儿排放CO2, 使得北极熊马上就濒临灭绝了。所以要拯救北极熊等濒危动物。可是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 离加拿大很近的一个州, 这个州的女州长佩林———她曾经是共和党竞选时的副总统人选, 现在仍然在担任这个州的州长———她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这里的北极熊增加了一倍, 而且现在增加得太快了, 哪里说是濒危?

同学们, 北极熊早先是不是也存在呢?在仰韶时期、中世纪时候的高温时期, 是不是也存在呢?据说那会北极熊也的确存在, 考古可以说明这个事情。据说那会北极熊热得够呛, 跑到加拿大的居民家里找食物, 但是它最后活过来了。

北极熊活下来了, 那我们人类呢?我们人类比北极熊是强还是差呢?看看人类从1900年左右的16.5亿人口, 到现在去年中国完成了第四次人口普查, 全世界的人口因为没有普查, 不太准确, 粗略估算, 大概有68亿。从16.5亿到68亿, 将近增加了3倍。人口增加了3倍, 100年地球的温度增加了0.74度。问题是温度升高了, 人口怎么不减少, 还增加了那么多倍?而且到2050年的时候, 地球人口至少到90亿, 到本世纪末要超过150亿, 那时候地球怎么能承载这么多的人啊?就适应温度而言, 我不知道哈尔滨的人跑到新疆能不能活?个案毕竟不及统计数据。但就此提一个问题, 现在地球温度升高两度, 人类就会面临灾难, 那么历史上冰河期和间冰期的温度幅度有将近7、8度这么大, 中国石桠枫老先生提议实验研究的结果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曾有9度的温差。那么中国人、世界各国的人民, 经过200多万年的演化、进化到了今天, 成为了比过去更健康的人还是更脆弱的人, 我也没闹清楚。因为我没看到中国猿人那时候他身体状况怎么样, 反正现在人类的平均年龄还没有超过90岁的。所以人对自然的适应, 和顺应自然改善自己生存条件的能力, 不一定是很弱的。那唯一的问题就是海平面升高, 会把马耳他等地淹掉;再或许那个时候的历史, 上海就不存在了———但是上海存在了有人搬过去, 上海不存在了往回撤呗, 这个事留给今后大家来回答。

三、没有结论的结论

我今天和大家说了一大堆没有任何结论的东西。但是有一点,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理念绝对是对的。对于节约能源、资源, 优化我们的环境, 保障我们的健康,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现在我们就说, 一切都是人自己导致的温度升高, 使得全球变暖, 以至于人类自己将自绝于人类, 面临灭顶之灾, 这样的结论是不是能够那么简单地做出来, 我心存一个问号。

通过今天和大家探讨, 关键是希望大家将来不管从事什么样的研究, 比如从事大气, 从事宇宙学, 从事微观粒子, 从事化学减排, 等等, 终归要对这些尚没有理清的东西, 进行深入的研究、客观的分析、良好的判断、合理的应对。

上一篇:超早期脑梗死CT分析下一篇:经营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