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创新(精选3篇)
七言创新 篇1
鲍照乐府诗流传下来的有86首,从艺术形式可以分为五言、七言和杂言。其中五言乐府有54首,七言和杂言有32首。【1】鲍照的七言乐府创作成就巨大。本文就是要探讨分析鲍照七言乐府的创新之处。
一、鲍照七言乐府的主题创新
汉乐府以叙事为主,遵循“缘事而发”的创作规律。而鲍照的七言乐府,在题材内容上既充分继承了汉乐府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传统,同时又有新的开拓和创新。
鲍照乐府诗创作的一大特色是以乐府旧题作新诗,即只是运用乐府的古题,而内容则是自我新创的结果。这种创作理念也使得鲍照的诗歌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拟行路难》其一),对壮志难酬的忧虑(《拟行路难》其六)、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以诗歌广泛而深刻的反映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们生活困苦的现实。
鲍照出身寒微,满腔抱负无法施展,述志咏怀情感最强烈的当首推《拟行路难》第六首:
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 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2】
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注》本诗注中说:“言孤直难容, 只得退出仕途。这是门第社会中的不平之鸣。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这诗见出一个才高, 气盛、敏感、自尊的诗人在贵族统治社会压抑下的无可奈何之情。”【3】我们可以看出鲍照在七言乐府诗歌题材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二、鲍照七言乐府的节奏美
萧子显在《南齐书 • 文学传论》中对鲍照诗歌的评价是“发唱惊挺,操调险急”【4】。“发唱惊挺”, 指的是诗歌发端突兀而起, 扣人心弦, 这种气势恢宏的开头与后面部分的相对平和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也是对鲍照乐府诗歌节奏美最准确的概括。这种强有力的节奏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用韵的变化上来看,最普遍的观点是鲍照变传统的每句用韵为隔句押韵, 变传统的一韵到底为自由换韵。鲍照能够娴熟的将各种诗歌的创作技巧运用到七言乐府的创作中去。这一点的突出表现是他将仄声韵引入到诗歌中去。鲍照的《代白紵舞歌词四首》中的第三首就是全篇仄韵, 并且一韵到底:
三星参差露沾湿。弦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 荆王流叹楚妃泣。
红颜难长时易戢,凝华结藻久延立,非君之故岂安集。
《代白丝舞歌词四首》都是七言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传统韵型向革新韵型的过渡。三首逐句押韵 , 一首隔句押韵。所以在鲍照的七言乐府中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押韵变化也更加的灵活自由。《拟行路难十八首》则更为集中地展现了鲍照七言在用韵上的变化。每首诗歌基本上都是隔句押韵。
鲍照乐府诗中,有十首只有首句或中间一句不是七言, 其他各句均为七言。这种只有个别句子不是七言的乐府诗, 人们称之为七言歌行体诗。所以鲍照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乐府诗体——七言歌行体。像《代北风凉行》、《代淮南王二首》等,都是七言歌行。
其次,在句法方面,诗歌中问句、感叹句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句式方面看,问句,特别是反问句、 感叹句更便于表现波澜起伏的情感。传统文人诗多采用陈述句,感情偏于平缓。不同力度的词语、句式的组合能够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鲍照很好的把握和运用了这一点。鲍照首创“君不见”三字组合,并置于句首。反问句起始,与“君不见”的强有力的结合,使得诗歌具有震撼力。《拟行路难》 共十八首, 其中以“君不见”打头的就有七首。鲍照开头引入不快的情绪,由此引发愤懑情感,能造成一种强大气势。 如《拟行路难》第六、第七首分别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开篇。
三、鲍照七言乐府的表现手法
鲍照诗歌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诗歌以赋比兴为主要艺术手法的传统。《拟行路难十八首》,几乎每首都分别或综合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使诗歌的意向丰富而鲜明。赋,就是铺陈直叙,开门见山;比,就是类比;兴,就是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词。《拟行路难其四》中开篇两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作愁。” 就是由地上的水联想到了人的命运,得出人各有命的结论。
鲍照还在运用赋比兴的基础上创作比体诗。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像《梅花落》: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鲍照的诗中还出现了第一人称“我”,就像是在讲自己的故事一样,更加亲近自然。
综上所述, 鲍照从各式诗体中选择七言歌行作为自己的抒情载体, 带有明显的文体审美意识。并且鲍照凭借自己敏锐的艺术直觉、深刻的文学修养、大胆的创作勇气,使七言乐府在鲍照的时代中得到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而鲍照对七言乐府的实践,也为乐府诗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的发展空间。
摘要: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著名作家,擅长创作不同种类的文学样式。现在我们谈到鲍照,提到最多的是他的乐府诗歌。鲍照对七言乐府的贡献不仅在于创作数量上的无人可比,更在于他对七言乐府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鲍照,七言创新,主题,节奏美,表现手法
《烧香七言》之我见 篇2
——周作人
《烧香七言》
杨万里
琢瓷作鼎碧于水, 削银为叶轻如纸。不文不武火力匀, 闭阁下帘风不起。
诗人自炷古龙涎, 但令有香不见烟。素馨忽开抹利拆, 低处龙麝和沉檀。
平生饱识山林味, 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烝木犀, 却作书生真富贵。
释义:
瓷炉颜色青翠欲滴, 备一片薄如纸的“银叶”来作隔火的材料, 火温不文不武拿捏得当, 焚香的屋子放下帘子以防进风影响香品的气味。拿出上好的“古龙涎”好香, 控制好温度, 以便烘出香味, 但不能冒烟。在复合的香气中, 隐约可辨素馨的气息, 然后龙脑、麝香与沉香、檀香氤氲着。平生对自然、山林格外热爱, 这种造价高昂的香品过于娇奢, 于是唤家里的孩童取来自己一向使用的“木犀”香, 香味天真, 这些香料并不名贵但是取法自然山林, 惟有这种朴素的花香才真正与书生的品格、情调相匹配。
本诗是宋代文人杨万里对一次隔火熏香经历的描述, 通过对隔火熏香的描写也对品香境界提出了具体标准, 推崇符合文人书生品格的自然真香。
“琢瓷作鼎碧于水, 削银为叶轻如纸。不文不武火力匀, 闭阁下帘风不起。诗人自炷古龙涎, 但令有香不见烟。”对隔火熏香的用具、相关的注意事项都做了描述, 可见诗人对隔火熏香技艺的熟稔。“素馨忽开抹利拆, 低处龙麝和沉檀。”写出了宋代和香原料之奢侈, 香气层次的丰富。但杨万里本人对这种造价昂贵的高档香品并不推崇, 更亲近一些造价低廉的香品诸如“木犀”。“平生饱识山林味, 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烝木犀, 却作书生真富贵。”宣扬真正与书生的品格、情调相匹配的香品。杨万里的这种态度, 也是宋代文人雅士的普遍态度, 他们并不赞成大量使用名贵香料, 却也不苛求其他人使用昂贵香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清雅、恬淡, 却又不失风雅, 富有情志的状态。
宋代市井生活随处可见香的身影《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都有相关的记载。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便写出了杭州城“香风四溢”之情状。
“常愁无钱买酒米, 且喜今朝有香焚。无钱买酒不算贫, 有书无香真要命。”这首打油诗也可窥见时人尤其是文化人、读书人对“读书焚香”的逸致闲情的追求。
杨万里亦是十分喜爱香, 《中元日午》“小圃追凉还得热, 焚香清坐读唐诗。”《冬暖绝句》“今岁无寒秪有暄, 腊前浑似半春天。醉中苦有薰香癖, 烧得春衫两袖穿。”《谢潭师余处恭左相遣骑惠书送酒三首》中的“知己书从天上落, 焚香手把月中看。”《甲子初春即事六首之一》“老子烧香罢, 蜂儿作队来。徘徊绕襟袖, 将谓是花开。”《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中的“起来洗面更焚香, 粥罢东窗未肯光。古语旧傅春夜短, 漏声新觉五更长。”《病中喜雨, 呈李吉州》“凉气隔帘深亦透, 香烟穿袖散难留。”等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诗人对香品的喜爱, 以及焚香是其生活之平常情状。
杨万里的诗文中亦有许多与茶相关的, 其一生嗜茶, 《三月三日雨, 作遣闷十绝句》中说:“迟日何缘似个长, 睡乡未苦怯茶枹。春风解恼诗人鼻, 非菜非花只是香。”可见一斑, 但其嗜茶绝非口腹之贪, 他更多的追求味外之味。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读理义书, 学法帖字, 澄心静坐, 浇茶种竹, 听琴玩鹤, 焚香煮茶, 泛舟观山, 寓意弈棋……将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日常化。而今人衣食无忧, 囊中不羞, 精神生活却是极端干燥粗鄙, 毫无风雅可言。
诚如周作人先生所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 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 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 看秋河, 看花, 听雨, 闻香, 喝不求解渴的酒, 吃不求饱的点心,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是的, 我们需要一点“无用”的享乐与游戏, 焚一炉香, 饮一盏茶, 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
七言创新 篇3
一、审美模糊性的概述
对于审美的模糊性,其关键在于语境,语境是理解审美模糊性的关键,语境是通过各种语言信息和体动信息,与相应的语境效果产生关联,从而帮助人们理解所要表述的内容意义。语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系统,从审美模糊性的角度看,在对相关材料进行领悟时,需要保证明示推理的准确度,而这个准确度的把握则需要根据语言双方的语境重叠判断。审美模糊性体验下的杜甫诗歌翻译,是在保证诗歌原意不变的基础上,利用相同词义的英语单词来代替原有的汉语,从而让英文读者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杜甫诗歌的蕴意。
二、审美模糊性下杜甫七言律诗《登高》翻译分析
对于杜甫诗歌的翻译,在翻译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但是在实践中,翻译出来的作品未必完全符合其理论。对于杜甫的七言律诗,不管是在字数上,还是在对仗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汉字和英文字母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杜甫七言律诗翻译时,很难实现格式的对等,对此,在进行七言律诗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归化的手段,在保持原有诗歌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将七言律诗翻译成相对应的英语格律诗体。下面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对其翻译进行分析。
1.字数。从诗歌《登高》的诗行上看,翻译后的文本明显采用了异化翻译手段,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分行、断句等手段,使得翻译后的诗歌在每一行的长度上,保持统一,从而将诗歌《登高》原文的方块状视觉效果展现在英文读者面前,在汉语诗歌中,这种视觉效果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英语诗歌的规律中,很少出现这种段句式的诗歌,这也表明了诗歌《登高》英语译文的异质性。在译文中,翻译者尽可能的将诗歌每句长度、单词数保持在可控制的变动范围内。尽管如此,但是还可以看出,诗歌《登高》在翻译后,格律诗的每句字数统一物质仍然难以保存下来,对此,翻译者通过对译文的每句长度进行规划、断句,从而尽量使得译文的视觉效果和原文的视觉效果接近。需要注意的是,该译文的断句方法虽然从视觉上看和原文比较相似,但是会出现一些不当的断句,这就会对英文读者理解原文语义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在七言律诗中,并没有这种断句形式,因此,该译本包含着独特的“异质性”,可以说是杜甫诗歌《登高》的异域风情。
2.对仗。对于诗歌《登高》,可以说是诗圣杜甫作品最为广泛流传的作品之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登高》的格律非常精美,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律诗只有在中间的两联使用对仗手法,但是在诗歌《登高》中,全文都采用了对仗的手法,诗歌十分工整,但是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很难实现对仗,特别是在平仄这点上。有的学者提出,在进行诗歌翻译时,为了保持原有诗歌的形式美,可以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有诗歌的对仗形式,尽管如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还是难以实现,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虽然可以采用异化这一策略,但实际中可行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在诗歌《登高》翻译中,放弃了诗歌的对仗这一要求。就目前而言,在诗歌翻译中,要想实现对仗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翻译者只有可能神来一笔想到如何实现译文的对仗。
三、总结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审美模糊性理论,翻译者可以根据原文作者的语言信息,明示推理,根据自己的知识及翻译者理解原文所形成的语境,使用目标语言将其描述出来。对于杜甫七言律诗的翻译,要在保持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实现行句统一和对仗,从而将中国诗歌之美展现在英语读者面前。
摘要: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不管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在世界诗坛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对西方读者而言,为了更好的理解杜甫诗歌,往往需要将杜甫诗歌翻译成英文,对此,本文从审美模糊性的角度出发,对杜甫七言律诗的翻译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审美模糊性,杜甫,七言律诗,翻译
参考文献
[1]何慧珍,卿倩.从审美模糊性的角度看中国古诗的英译——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