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玉米环境要求

2024-08-27

粘玉米环境要求(精选4篇)

粘玉米环境要求 篇1

从出苗到拔节称苗期阶段, 该阶段主要进行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分化和生长, 属营养生长阶段, 包括种子萌发、出苗及幼苗生长的过程, 即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段。此阶段是以根系建成为主, 是培育壮苗的主要时期, 此时期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现就玉米苗期对外界环境主要因素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及田间管理措施简述如下。

1 玉米苗期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

1.1 温度

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 所以在生产上为争得农时, 一般在耕层5~10cm温度稳定通过6~7℃时作为玉米的最早播种时期。但在这样的低温条件下, 种子吸水膨胀的时间会大大延长, 发芽速度极为缓慢, 而且容易受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侵害, 其间如遇连续阴雨降温或寒潮, 常造成种子霉烂出苗不齐。玉米种子在10~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而且整齐, 生产上把这一温度作为大面积播种的最低温度指标。玉米发芽最适宜温度是25~28℃。

温度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越高, 生长越快, 当地温在20~24℃时, 根系生长健壮, 低温致使玉米根的代谢过程减慢, 同时也使地上部分的同化作用减弱, 不能制造充足的有机物质供给根系生长, 当温度降至4~5℃时, 根系就完全停止生长。尤其是地势低洼、土壤水分较多的地里生长更为缓慢。

玉米在苗期有一定的抗低温能力, 在出苗后20d内, 茎生长点一直处在地表以下, 此期短时间遇到-3~-2℃的霜冻, 也无损于地表以下的生长点, 当-4℃低温持续1h以上时, 幼苗才能受冻害甚至死亡。苗期受到一般的霜害只要加强田间管理, 幼苗在短期内尚能恢复生长, 对产量不致造成明显的影响。苗期一般的低温虽不能使植株死亡, 但削弱对磷的吸收能力, 叶片出现暗绿或紫红色。玉米在长出4~5片叶子时, 仍能抵抗轻微的霜冻, 此后抗寒能力逐渐降低。幼苗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8℃, 有利于蹲苗。

1.2 光照

玉米是喜光作物。玉米苗期对光照条件也很敏感, 出苗后在8~12h的日照下, 发育快、开花早, 生育期缩短, 反之则延长。玉米在强光照下, 净光合生产率高, 有机物质在体内移动快, 反之则低、慢。玉米的光补偿点较低, 故不耐阴。玉米的光饱和点较高, 即使在盛夏中午强烈的光照下, 也不表现光饱和状态。因此, 要求适宜的密度, 一播全苗、要匀留苗、留匀苗, 否则, 光照不足、大苗吃小苗, 造成严重减产。

1.3 水分

播种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 才能保证全苗;出苗至拔节玉米需水要求较少, 这是因为苗期植株矮小, 叶面积不大, 蒸腾量低, 单株需水量较少, 而且这时土壤高层干燥, 下层湿润, 有利于根系的向下伸展, 增强植株抗旱能力。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发育, 促使植株生长敦实, 降低结穗部位, 提高抗倒伏能力, 利于蹲苗。但玉米苗期耐涝能力较弱, 水分过多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1.4 养分

玉米幼苗在3片叶以前, 所需养分由种子自身供给;从第4片叶开始, 植株利用的养分才从土壤中吸收。这个时期根系和叶面积都不发达, 生长缓慢, 吸收养分较少。苗期吸氮量约占一生吸氮的2%, 氮不足苗弱且黄, 根系少, 生长缓慢;反之氮过多, 地上部生长过旺, 根系反而发育不良。对磷的吸收占一生的2%~3%, 缺磷时, 根系发育不良, 苗呈紫红色, 生长发育延迟。4片叶以后对磷反应更敏感, 需要量虽不大, 但不可缺少, 原因在于磷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氮的吸收, 常称此期为玉米需磷的临界值, 一直到8叶期仍是需磷的重要时期。苗期对钾的吸收占一生的6.5%~7.0%, 充足的钾肥能促进对氮的吸收, 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当缺钾时生长缓慢, 叶片呈黄色或黄绿色, 叶片边缘及叶尖干枯, 呈灼烧状。锌不足时, 节间缩短, 叶脉间失绿, 出现黄绿条纹, 缺锌严重时叶片呈白色, 通常称之为“花白苗”。

2 苗期田间管理

玉米苗期根系发育比较快, 茎叶生长比较缓慢。此期重点工作是培育壮苗, 壮苗的标准是根系发达, 叶片肥厚, 叶鞘扁宽, 苗色深绿, 新叶重叠;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 实现苗全、苗匀、苗壮、苗齐、根多、根深, 为玉米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期的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2.1 保证全苗

全苗是高产的基础, 要选择芽率高, 粒型匀, 并进行种衣剂包衣的种子, 通过精准播种机进行播种, 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2.2 适时间苗、定苗

适时间苗、定苗, 避免幼苗拥挤, 相互遮光, 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 以利于培养壮苗。一般在4~5叶时对出苗不匀的地块要注意间苗和定苗。留苗要均匀, 去弱留强, 去小留大, 去病留健。若遇缺株, 两侧可留双苗。定苗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目标产量, 确定合理的留苗密度。考虑到病虫害的危害、田间机械作业等因素, 定苗时比计划留苗密度多10%。

2.3 及时中耕、除草

中耕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中耕的作用在于疏松土壤, 流通空气, 破除板结, 提高地温, 消灭杂草及病虫害, 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苗期中耕, 一般可进行2~3次。第1次玉米现行就可进行, 深度20~25cm, 要避免压苗、埋苗。第2、3次中耕深度可适当加深, 深度可达25~30cm。杂草耗肥、耗水、争光, 也是玉米苗期某些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 对玉米苗期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大, 严重时会形成弱苗。防治方法除中耕外, 更方便、省力、有效的是采用化学除草, 即在播种后出苗前地表喷洒除草剂, 也可在玉米4~5叶前进行苗后化学除草。

2.4 蹲苗促壮

蹲苗可使玉米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 深扎于地下, 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可使玉米苗的地上部分生长缓慢, 促其生长健壮, 缩短节间, 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 抑制营养生长, 控制植株生长势, 促进生殖生长。试验表明, 蹲苗的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 保水力强, 对玉米植株增强抗旱、耐旱能力具有一定作用, 一般可增产7%~12%。

当苗色深绿, 长势旺, 地力肥, 墒情好时应进行蹲苗。蹲苗可通过深中耕、勤中耕, 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消除土壤的板结结构,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散去表墒, 保住底墒, 促使根系下扎, 健壮秧苗, 固土牢株。对于土壤肥沃、水肥充足的玉米田, 要适当进行控制浇水, 防止苗旺而不壮。

玉米蹲苗应做到“三蹲三不蹲”:即蹲湿不蹲干, 蹲肥不蹲瘦, 蹲黑不蹲黄。也就是说, 土壤墒情好、肥力充足、苗色黑绿的地块宜进行蹲苗, 反之则不宜进行蹲苗。

2.5 苗期追肥

大力推广按叶龄指标分期施肥。在5~6片叶时结合中耕进行第1次追肥, 在拔节前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第2次追肥。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肥料养分含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在第2次追肥时有条件的可配合一定量的长效尿素或缓释尿素, 保证玉米生育后期养分的供给。中耕追肥作业机具要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 无明显伤根、伤苗的问题, 伤苗率小于3%, 追肥深度为10cm左右, 追肥部位应在玉米株行两侧10~20cm, 肥带宽度大于3cm, 无明显断条, 施肥后覆盖严密。

2.6 防治病虫害

玉米苗期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粘虫、粗缩病等, 要注意田间观察和预测预报, 做到病虫害及早防治。

粘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篇2

一、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取得高产的关键,因此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二、精细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以上的有灌水条件的地块种植。前一年前秋季在对土壤进行秋翻前,要灭荐,没有灭荐机械一定进行秋翻。翻地前要增施农家肥,每亩5000公斤,通过秋翻可消灭大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地下害虫,同时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含水量。秋翻后的农家肥可施入土壤25cm左右,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吸收,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农家肥深施以后,可以在土壤深层腐熟,活化深层土壤微生物,对改良土壤起到了明显作用,有利于保护土壤墒情,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大了田间持水量,冬春季保墒效果好。

三、隔离种植

一般隔离有两种方法。一是距离隔离,即其周围200m以内的田块不能种其它类型的玉米;二是时差隔离,要求花期相差20天以上,避免串粉杂交。糯玉米属于胚乳性状的单隐性基因突变体,一旦接受了普通玉米或其他玉米的花粉,当代就变成了普通玉米,改变了品质。

四、适时播种、拌种

粘玉米播种和常规玉米播种时间有所不同,因品种加工商品类型,青穗采收时间安排播期。因此要考虑每天的加工量和农户每天的采收量来决定安排播期。

于晴天晒种1天,促进种子吸水一致.发芽整齐。播种时用辛硫磷或2000~3000倍乐果溶液拌种,可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按1斤种子4两水比例浸种1天(玉米吸收种子重量40%的水分就可发芽),注意经常翻动种子,以种子吸干水为止。

五、田间管理

1、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要适宜,深浅要一致,才能保证苗齐、苗壮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壤土质、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5~6cm为宜,如果土壤粘重、墒情好时,应适当浅些,一般4~5厘米。土壤质地疏松易干燥,沙质土壤应播种深些,可增加到6~8cm,但最深不超过10cm。

2、合理密植

粘玉米的播种密度与普通玉米相同。一般密度667平方米3500~3800株,肥水条件好的可达4000~4500株。可采用宽窄行方式,便于覆膜和采收。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空杆率上升、果穗偏小,降低经济效益。生产上应采取大、小行栽培,以利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一般以大行宽70~80cm/行40cm,株距25~30cm为好。

3、适时间苗、定苗

间苗要早,一般在3~4片叶时进行。间苗过晚,由于植株拥挤,互相遮光,互争养分,初生根生为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生长,当苗龄达到5~6片叶时要定苗要去弱留强,最晚不能超过6片叶。

4、科学施肥

根据粘玉米的需肥规律、粘玉米的施肥应掌握以下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足施基肥,分期追肥。施肥方法与普通玉米相同。施苗肥。2~3叶期,亩施尿素15公斤,钾肥20公斤,在离苗6~10cm处开沟条施、施后覆土。苗期要早管早促,防止形成小老苗4叶期定苗,5~6叶期控水、控肥、蹲苗,8~9叶期轻追氮肥(亩施尿素10~15kg),大喇叭口期(10~11叶)重施攻穗肥(每亩40~50kg尿素),提高成穗率,长大穗。在追肥时要结合浇水。

5、中耕除草

这是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下控上增根壮苗的主要措施,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流通空气,不但能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而且有益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同时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并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提高地温,对幼苗的健壮生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要中耕2~3次,做到2铲3膛,或者3铲3蹚,不要错误地认为,现在农田化学除效果好,只膛不铲,这对植株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

6、与普通玉米相比,及时去蘖

粘玉米品种的分蘖较多,应在拔节期及时打杈拔除分蘖。粘玉米存在易发生分蘖习性,发现丫子应去掉,愈早掰愈好,否则消耗氧分,影响结穗及穗的商品性。遇异常年景,易出现多穗,最好只留上面1~2个穗。卖青穗的最好留上面1个穗,节位以6~8叶为好,以促使棒大,籽粒饱满好卖。

7、病虫害防治

粘玉米受玉米暝及黏虫危害较普通玉米重,应注意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播种时可采用辛硫磷或2000~3000倍乐果溶液拌种,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选用敌百虫等低毒高效农药,早治狠治玉米螟。玉米中后期发生大,小叶斑病、锈病,在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锌100克加水50公斤喷雾。

六、收获

西瓜套种粘玉米一地双收增效益 篇3

关键词:西瓜,套种,粘玉米,抢早,一地双收

1基本目的及自然条件

吉林省桦甸市红石镇小红石村年有效积温2 770℃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748mm左右, 无霜期125~130天, 日照时数2 380h。小红石村位于吉林省桦甸市红石林业局北3km处, 属于工农混合居住村, 人口多, 土地少, 多年来人们种植品种单一, 习惯于种植一年一收的大田作物, 小红石村副书记陈荣芹为了带领全村人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在自家的3亩地里栽植西瓜并套种青甜粘玉米, 在西瓜采收出售后, 又获得青棒玉米的好收成。一地双收, 创造了单位耕地面积靠种植业当年收入的新高, 为这一地区增收致富开创了先河, 真正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2栽培技术

2.1 西瓜栽培技术

2.1.1 品种选择

本试验套种西瓜品种选择的是“超早地雷”。

2.1.2 育苗

西瓜一般于4月15日在大棚中用营养钵育苗。进行西瓜育苗时, 必须先整理苗床, 一定要进行消毒, 再配制营养土, 土壤要选择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配制好的营养土先进行消毒, 然后装入规格为10×10cm营养钵并压实些, 中间留一小深穴, 约2cm, 均匀排列于育苗床上, 每钵播种精选后的西瓜种1粒或未精选的西瓜种2粒。

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 湿度在80%左右。天气晴朗或室温过高时, 需要通风。

2.1.3 移栽、定植

西瓜苗的苗龄45天, 于5月末到大田定植移栽, 移栽前一周进行炼苗, 以提高西瓜幼苗对早春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使幼苗抗寒力和耐旱力增强, 可忍耐一般霜冻, 而且, 经过锻炼的幼苗定植后缓苗快, 发棵早。

西瓜本田要做畦地膜覆盖, 选择没有重茬的、宽旷向阳、地势平坦的地块, 以利浇水。畦宽1.2m, 做畦前亩施鸡粪2t, 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18kg深施于土壤中。做畦扣膜在移栽前7天进行, 以提高膜内地温, 利于瓜苗移栽后早生快发。西瓜栽植密度为1.2×0.8m单行拐子苗, 每亩保苗670株, 栽苗后再扣一层拱形膜, 促进瓜苗生长。当西瓜开花时将拱膜撤掉, 以利于授粉。以后防虫防病正常管理。留瓜的部位一般在120~150cm处。每株留一个瓜。

2.2 粘玉米种植技术

2.2.1 品种选择

套种的甜粘玉米品种是“垦粘一号”。

2.2.2 种植技术

种植时间一般是于6月25日播种, 种子播种在西瓜畦的边沿, 每畦种两行, 小行距为40cm, 大行距为80cm, 株距为37cm, 每667m2保苗3 300株。播种时每667m2用硫酸钾三元素复合化肥15kg, 有利于提苗, 在拔节时每667m2追尿素20kg, 促进棒大。玉米和西瓜共生约一个月时间, 西瓜采收完以后, 将瓜秧立即清除, 消灭杂草, 以利于粘玉米通风采光, 促进粘玉米的成熟。

2.3 经济效益

头茬西瓜上市期在7月10日左右, 比本地大量西瓜上市早5~10天, 故可卖上好价钱。于7月下旬罢园。每667m2地产西瓜4 000kg。平均每公斤1元钱, 产值4 000元。

9月20日青棒玉米上市, 比大量青玉米上市晚约一个月时间, 从而添补了市场青棒玉米的短缺。每667m2卖玉米棒3 000穗, 每穗玉米平均卖0.5元, 产值1 500元, 加上西瓜产值4 000元, 共5 500元, 扣除成本735元, 每667m2地前后两茬获纯经济效益4 765.00元, 是当地清种玉米收入的4.5倍。

早西瓜套种粘玉米最主要的是抢早、延晚, 充分利用该地区化冻早来霜晚的地理特点, 巧妙地调整好两种作物的生理特性及经济优势, 抓住抢早、延晚“两头鲜”的市场规律, 既满足人们尝鲜的大众心理, 又在此过程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 在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下, 调整好种植结构, 因地制宜, 抓住市场规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善于尝试, 就能获得高额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坚.西瓜栽培技术[M].金盾出版社, 2009.6:152.

[2]何建梅, 刘晓.大棚西瓜种植技术[J].现代园艺, 2008 (08) .

[3]张显波, 田大清.露地早熟西瓜育苗移栽技术[J].种业导刊, 2009 (01) :31-32.

粘玉米环境要求 篇4

1 影响粘玉米品质的主要因素

1.1 遗传对粘玉米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遗传基因决定着粘玉米的品质, 其本身具备的特性是先天因素, 在不受外部条件影响的条件下, 其他因素很难改变其本身固有的品质性状。

1.2 环境因素能改变甜玉米的品质

1.2.1 温度对粘玉米品质的影响。

粘玉米是喜温的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在土壤、水、气温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玉米种子在10℃能正常发芽, 在24℃发芽最快。拔节温度为18~25℃, 最适温度为20℃。开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对温度要求最高, 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最适温度为25~28℃。当温度升高时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光合蛋白酶的活性降低, 叶绿体结构被破坏, 气孔关闭, 光合作用减弱, 呼吸作用增强, 使干物质积累下降。高温使粘玉米生育进程中生育阶段缩短, 雌穗分化时间缩短, 雌穗小花分化数量减少, 果穗变小, 灌浆时间缩短, 品质降低, 当温度持续高于35℃, 开花散粉受阻, 雄穗分支变小, 数量减少, 花粉活力降低, 当气温高于38℃时, 雄穗不能开花, 雌穗各部分分化异常, 吐丝困难, 延缓雌穗吐丝, 造成雌雄不协调, 授粉结实不良, 即人们常说的豁牙子, 或秃尖、秃尾且籽粒瘦瘪。因此, 当花粉期遇低于16℃时, 会影响淀粉酶活性, 养分合成、转移减慢, 灌浆速度下降, 干物质积累减少, 成熟延迟, 皮变厚, 甜度变低, 粒重降低, 减产。

1.2.2 光照对粘玉米品质的影响。

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而粘玉米又属于短日照作物, 喜光, 全生育期都要求有充足的光照。粘玉米开花后适宜的光照是改善玉米营养品质的关键, 光照充足时有机物质在体内移动得快, 有利于糖、蛋白质、氨基酸、赖氨酸养分含量的提高;粘玉米的光补偿点较低, 故不耐阴。粘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经常遭遇连续的阴雨低温或伏天高温、光照不足等天气, 都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在扬花授粉期一旦遇到低温寡照天气, 将会影响雄穗散粉、雌穗授粉或授粉后被雨水冲刷不能形成有效的受精, 使玉米不能结实籽粒。

1.2.3 水对粘玉米的影响。

粘玉米的品质形成期恰好是它生长发育的旺盛期, 需水量大, 耗水多, 从拔节至抽雄需水剧增, 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 从开花前8~10 d开始, 30 d内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50%。可见该期间土壤中水分对粘玉米开花、授粉和籽粒形成的重要性。如果此时遭遇干旱将造成花粉死亡、花丝干枯、雌穗不能授粉, 同时干旱或渍水, 都会降低蛋白质的含量。

1.3 栽培管理过程对粘玉米的影响

1.3.1 施肥对粘玉米品质的影响。

氮肥能增加玉米中蛋白质的含量;磷肥能促进粘玉米早熟, 籽粒饱满;钾肥能促进淀粉及糖的形成。在粘玉米生长过程中, 玉米的养分一部分由营养器官转移而来, 一部分是生育后期从土壤和肥料中摄取的养分在叶片等绿色部分制造的, 从土壤中摄取的占2/3, 从当季肥料中摄取的只占1/3。以氮素为例, 57%由营养器官转移而来, 40%左右来自土壤和肥料。

1.3.2 病虫害对粘玉米品质的影响。

因粘玉米的秸秆和果穗养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 所以更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危害。冀北地区粘玉米的主要病害为病毒病和大斑病、小斑病, 病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时期, 在3叶1心至大喇叭口期, 病毒病造成植株不结实或在雄穗上结成很小的雌穗, 完全失去商品品质;大斑病、小斑病多发生在吐穗初期和授粉时期, 不仅造成籽粒不饱满, 营养价值低, 严重时将造成颗粒无收的绝产现象。冀北地区粘玉米的虫害和普通玉米一样主要是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 地上害虫以粘虫和玉米螟为主, 地下害虫主要咬噬玉米的根部, 使幼苗死亡, 直接造成减产;玉米螟除与粘虫一样咬食植株叶片外, 还会钻在秸秆中进行危害, 致使玉米植株折断, 以生长在雌穗中的玉米螟啃食玉米籽粒, 直接影响玉米的品质, 使其失去商业价值。

1.3.3 玉米分蘖 (出杈子) 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分蘖是指粘玉米在苗期至拔节阶段从植株底部长出分支 (杈子) 。分支遮光并和主支争夺养分, 最终形成无效果穗, 即使能够结实也多是在顶部形成一个小果穗, 而且非常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 严重影响对主枝的营养供给, 光利用率低, 光合作用差。

1.3.4 异株花粉传播授粉降低品质。

粘玉米和非粘玉米种植时没有隔离, 造成因品种性状不同的杂交, 使粘玉米的本身特性降低;色泽不同的玉米还会造成花粒。

1.3.5 收获时间不当影响粘玉米的品质。

粘玉米的收获分为鲜玉米收获和成熟玉米收获, 鲜玉米收获主要是用于煮、烤或做菜, 过早和过晚都会影响口感, 过早蛋白质、赖氨酸、可溶性糖的总含量降低, 过晚失去鲜、嫩、甜口感且籽粒皮厚;籽粒成熟收获玉米, 如果过早不但会影响产量, 而且蛋白质和脂肪不能达到最大化积累, 籽粒不饱满, 光泽度差, 直接影响商品品质。

2 应对措施

2.1 选择优质玉米种子是解决因遗传基因导致品质下降的关键

作物的本身特性决定着其品质的优劣, 粘玉米也不例外, 因此在选种上应该注意选择结实饱满无秃尖、籽粒较大皮薄无渣、有适度甜味、光滑细腻、口感较佳、抗病性强、植株较矮、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京科200、先锋粘玉米系列以及白糯301等在冀北地区表现都比较好。

2.2 根据环境因素采取的相应措施

2.2.1 温度。

根据粘玉米生长期对温度的需求, 结合冀北地区当地的温度, 在种植上以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和适时浇水降温, 提高大气相对湿度, 保证授粉、受精、籽粒的形成。春播一般选择时间上以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宜, 选择有效积温2 400~2 600℃的品种为宜。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 以避免暑期高温带来的不良影响, 当地温稳定在10℃时, 就可播种;在生长期和生育期, 有灌溉条件的可结合当地气温进行灌溉, 以达到防干旱和降温的效果。

2.2.2 光照的控制。

根据粘玉米对光的需求和其本身生长特性, 选择留苗一定要合理, 因此要求适宜的密度, 要播全苗、留匀苗、定壮苗, 否则, 光照不足、大苗遮荫小苗和弱苗, 造成鲜玉米穗大小不一和玉米穗突尖子, 养分含量低等。高秆、大穗品种宜稀植;矮秆小穗紧凑宜密植, 这样可以确保果穗大小一致。一般矮秆、叶片上冲, 雄穗较小, 叶片功能期长的品种具有较好的耐阴性。

2.2.3 合理灌溉和排涝。

冀北地区4—5月降雨量少, 6—7月降雨量较多, 8月下旬开始降雨量又减少, 总降水量基本能满足粘玉米需水量, 但旱涝变化不定、分布不均匀。因此, 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灌水和排水。当水分不足、叶片卷曲、近期又无雨时, 应立即进行浇水灌溉。当雨水过多, 田间积水, 应及时排涝, 防止根系窒息死株[1]。

2.3 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制度

2.3.1 根据环境和粘玉米的本身生长特性科学施肥。

施肥既要考虑粘玉米自身生长发育特性和需肥规律, 又要注意地力条件及肥料本身的性质, 做到合理用肥。粘玉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氮、磷、钾肥科学配比, 均衡施肥, 既要满足粘玉米生长的需要, 又要防止徒长, 既要确保株壮、穗大、粒重、高产不倒, 又要保障口感好, 营养价值高。一般以施N 195~240 kg/hm2、P2O5150~180kg/hm2、K2O 240~300 kg/hm2为参考施肥量, 依据不同的地块肥力状况进行调节配比施肥[2]。

2.3.2 科学防治病虫害, 保证粘玉米的品质。

粘玉米因为主要以鲜穗收获为主, 直接食用, 因此要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最好采用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 如果必须用农药, 应该严格遵守高效、低毒的原则, 并且在收获期坚决杜绝使用农药。管理上采取清除田间杂草, 秋收后及时清理玉米秸秆等植物残茬, 并且做好秋翻来预防, 尤其是往年发生过病害的地块, 清理秸秆和残茬以及地内和地边的杂草是预防病毒病、大斑病、小斑病及其他病虫害的有效手段[3]。

病毒病多为蚜虫传播, 因此可用5%菌毒清1 500 m L/hm2与10%吡虫啉450 g/hm2混合喷雾, 或用40%羟烯吗啉胍2.25 kg/hm2与20%氰戊菊酯600 m L/hm2混合喷雾治疗;大斑病、小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治疗, 每7 d喷雾1次, 连续喷2~3 d。

玉米螟和粘虫的防治可采用黑光灯诱杀其成虫;用人工释放赤眼蜂来杀灭玉米螟卵。在大喇叭口期发生玉米螟和粘虫, 可用辛硫磷颗粒防治, 每株向喇叭口内投放2~3粒, 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喷雾防治。

2.3.3 分蘖的处理。

发现杈子要及时掰下, 掰杈子宜早不宜迟, 防止出杈子的最好途径就是选择不易出杈子的品种, 且根据地块的肥力不要过多施底肥, 避免土壤营养过剩。

2.3.4 避免不同品种的杂交。

粘玉米适合连片种植, 但要做好隔离种植, 没有自然隔离带的, 隔离区在300 m内不同期播种其他玉米, 或种植其他高杆作物进行隔离, 以避免粘玉米和非粘玉米杂交授粉[4]。

2.3.5 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收获。

鲜玉米以灌满浆不定浆, 撕开雌穗的外皮, 以用手指按压籽粒能按动并附有弹性时收获为宜;成熟玉米收获以雌穗外皮变白并且包裹程度松散, 玉米的籽粒基部剥离层组织变黑, 籽粒乳线消失为最佳收获季节。

3 结语

综上所述, 影响粘玉米品质的因素比较多, 其本身特性以及种植环境和田间管理都能影响其品质, 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 作为冀北地区的不同区域在环境、气候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在客观上都会给其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粘玉米的品质, 不能死板教条, 照搬任何技术资料, 而应该根据其自身习性和当地环境因地制宜, 科学管理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粘玉米。

参考文献

[1]李少昆.玉米抗逆减灾栽培[M].1版.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3.

[2]王仁杰, 戴志铖, 金益.不同施肥方式对垦粘1号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 2012 (3) :17-19.

[3]袁洪新, 姜文国, 侯焕军, 等.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c版, 2011 (11) :134-135.

上一篇:审判机制下一篇:桥梁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