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抹灰裂缝防治分析(共5篇)
墙面抹灰裂缝防治分析 篇1
在建筑规范不断更新的同时, 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在我们建造美观、雄伟建筑的过程中, 总能随处可见其装饰工程中的美中不足, 那就是墙面抹灰层的裂缝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建筑业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同时也给漂亮的建筑外观增添了一层阴影。在建筑使用过程中, 墙面裂缝的再次返工、修补,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如果把墙面裂缝与建筑主体结构其他问题相比, 看起来是个小问题, 但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四季气候的变化、风雨的侵蚀, 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主体 (尤其是砖混结构) 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及使用功能。因此预防水泥砂浆墙面裂缝, 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而水泥砂浆墙面抹灰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 如系统因素, 偶然因素等, 本文对其中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并就应对措施进行了简单阐述。
1水泥砂浆墙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 忽视原材料的选材及配合比
1.1.1 使用过期水泥原材料及不规范的水泥
由于近几年国家基本建设的加大投资, 各地区在改变城市面貌的步伐中, 作为基本建设的原材料之一, 水泥行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 市场的需要量不断的上升, 基于这种趋势, 部分水泥行业, 为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当年度4月份~10月份之间销售期过后, 开始为第二年水泥的销售作大量的储备, 中间水泥的储存期将近6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将这样的水泥拉到工地, 不经质检部门的试验, 仅凭厂家提供的合格证, 就地搅拌使用, 事必导致水泥砂浆的质量问题, 出现强度降低, 粘结性下降的现象, 造成水泥砂浆墙面抹灰层产生裂缝。由于水泥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大量的掺加混合材料, 特别是采用了烧结土、煤矸石、建筑废料、废渣等作为混凝土混合材料, 如果单就混合材料活性而言, 它使用的效果都不是很差, 但就混全材料就不一样了, 因为其需水量较大, 砂浆的需水量也随之增大, 砂浆抹面时, 加之墙面吸收一部分水分, 造成水泥砂墙面抹灰层产生裂纹。
1.1.2 水泥砂浆工程用砂过细或含泥量超标
在建筑工程规模大, 原材料有时供应不及时, 且施工中对原材料无选择余地, 或采用粒径小于3 mm的特细砂、粉砂, 而且砂含泥量超标 (大于5%) 等拌制的水泥砂浆。其结果是:含泥量过大, 填充了水泥砂浆材料的空隙, 阻碍了水泥与砂粒的正常粘结;砂的粒径过小, 在水泥砂浆整体材料中, 骨料拉力小, 空隙率大, 从而导致水泥砂浆面层产生不规则裂缝。
1.1.3 水泥砂浆不能够按照试验配合比准确计量
规范规定材料配合比是以重量为计量单位, 即在施工现场用称配比水泥:砂:水的材料重量。目前在为数不少的工地现场仍然采用体积比做为材料的计量, 再加上现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 造成水泥用量或多或少, 要么因水化热过大, 产生温度收缩应力;要么因为水泥砂浆强度过低, 粘结力下降;从而导致水泥砂浆面层产生不规则裂缝。
1.2 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不合规范
1.2.1 抹灰层厚度不均匀
主体结构砌筑过程中, 平整度、垂直度超过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导致抹灰层厚度不一。墙体的砌筑方法错误产生通缝、空缝、瞎缝, 导致抹灰层厚度不一。墙体砌筑时, 轴线位移较大, 纵横墙体偏差不一, 致使抹灰厚度不均匀, 抹灰层厚度较大的部分没有采取多次分层抹灰, 有的虽然分层抹灰, 但仍有较大的偏差, 当墙面局部下沉时, 易产生水泥经砂浆面层的不规则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混凝土的梁宽为250 mm, 而机制砖长为240 mm (生产中不规格时为235 mm) , 砖长与混凝土梁相差10 mm左右, 所以存在着墙面抹灰厚度不均匀, 再加上两种基层的材料不同、吸水性能不同、水泥砂浆面层的失水时间不同, 也是产生水泥砂浆抹灰层裂缝的原因之一。综合上述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抹灰厚度的控制不合适, 或者减少工序, 抹灰不按分遍进行, 一次抹灰太厚, 将导致内外收水快慢不同, 从而导致抹灰开裂、起鼓脱落。
1.2.2 基层处理不完善
基层是与抹灰层接触的第一道界面, 处理的认真与否, 将直接影响抹灰层的整体质量, 施工中经常存在如下的现象:砖墙上脚手孔洞、水暖通风洞口及楼板管道洞口, 没有认真的堵塞, 在这些部位抹灰质量差的情况下, 如果空气湿度较大时, 水气将会沿这些部位的空隙进入砂浆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导致洞口周围产生空鼓、裂缝。混凝土基体表面油污渍、蜂窝、麻面、水痕、脱落剂、特别是表面太光不剔毛的情况, 不能认真彻底的清理、处理, 将会影响砂浆底子灰与基层的粘结力, 当粘结力小于砂浆层的自重力时, 导致砂浆层局部空鼓, 造成砂浆层局部应力集中, 最终出现砂浆表面的裂纹或延伸裂缝。混凝土构件施工完全毕后, 因养护不到位, 在其表面形成几个毫米厚风化的疏松层,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进行认真的处理, 即使按施工规范施工, 刷107胶水泥浆, 但因构件表面疏松层的存在, 在砂浆层自重力的作用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导致砂浆层与基层的脱离, 加上湿空气的侵饰, 最终出现砂浆表面的裂纹或延伸裂缝。不同基层材料 (如砖石、木、混凝土结构) 相接处不铺设金属网, 不做材料分界线的搭缝边, 由于两种材料温度变化系数、吸水率的不同, 也会也引起砂浆面层局部的裂纹或延伸的裂缝。在抹灰前, 未对基层进行洒水湿润, 导致基层吸水严重, 使得抹灰层在凝固过程中, 过早失去水份, 失去水泥因水发生水化反应的条件, 降低粘结性, 使水泥砂浆抹灰层过早收缩而产生裂纹或延伸裂缝。
1.3 细部做法不到位
各施工单位在水泥砂浆抹灰的操作工序上基本相同, 但为什么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其原因:在于抹灰操作工序的重要性, 主要体现在细部做法上。如大面积抹灰, 不做控制砂浆厚度的标准灰饼;不做冲筋;不做分层抹灰, 一次性成活;基层不扫毛或划出纹道;每层抹压时间控制的不协调;基层不做任何处理, 采取抹灰操作;冬、夏季针对温差的具体变化情况, 不采取任何措施, 冒然进行抹灰操作等这些不规范操作, 都可以导致后期抹灰层的裂纹或延伸的裂缝。
1.4 水泥砂浆搅拌方式不合理
使用人工拌灰, 产生的结果是水泥、砂拌合物不均匀, 在水泥凝固过程中, 由于水泥水化反应, 易形成抹灰层中的应力集中现象, 从而产生抹灰层的裂纹或延伸的裂缝。不能做到搅拌机械的专一使用, 出现混凝土搅拌机与搅拌砂浆混用同一设备的现象, 使用时不注意设备的清理、洁净, 经常将一定数量的杂质混入水泥砂浆中, 降低水泥砂浆的使用性能。
1.5 工程质量重视程度不够
这种现象在中小型建筑企业普遍存在, 造成工程质量的不合格, 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 不重视工程质量的管理;对工程质量意识淡薄;不遵守施工规范等相关建筑业的法令法规, 缺乏必要严格的监督, 缺乏分部工程工序的检查, 总认为诸如装饰工程之类的工程不如主体工程重要, 疏于管理和重视, 导致偷工减料、减少工序之类质量问题。正如1.1~1.4所阐述的导致水泥砂浆产生裂缝问题的种种现象,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
2水泥砂浆墙面产生裂缝的应对措施
2.1 组织措施
为确保施工质量, 应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层 (工长、施工员、质量检查员) , 组织要健全, 运行要正常;上岗者要有较高素质, 能常握施工要点和必要的技术标准, 并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 (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施工中要跟踪检查和随时分阶段对抹灰层质量进行强化监督和验收。
2.2 管理措施
管理层对操作者的技术交底要详尽, 墙面润水要合理, 最好设专人按要求湿润 (一般应提前1天浇水) ;再用水泥掺5%的白灰膏, 充分搅拌以后, 以1.0 mm左右的厚度对墙面抹灰罩面进行养护。罩面以后, 次日进行浇水养护。施工员和质量检查员要亲临现场,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前不但对操作者作详尽的交底, 而且要进行施工操作培训, 让操作者掌握施工要点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加强操作者的责任心教育, 使操作者自觉按技术标准要求施工, 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不规范的现象。
2.3 技术措施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用于配制水泥砂浆的工程砂须用中砂 (平均粒径0.35 mm~0.5 mm) 含泥量不得大于3%。水泥作为水泥砂浆产生强度、粘结性的主要原材料, 是整体水泥砂浆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 进入工地后, 水泥经复试验必须符合《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要求, 不得将过期水泥和劣质水泥用于水泥砂浆饰面施工。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计量器具应齐全, 计量要准确, 并设专职监磅员监督原材料配合比, 严格控制水灰比, 必须符合GB50210—2001规范中抹灰工程的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以保证水泥砂浆和易性, 控制水灰比不易过大或过小。按施工规范严格要求操作工序的各项细部作法。
3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重视工程质量, 提高整体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 认真完成分项分部工程的每一步细节操作, 采取以上相应和可靠的技术措施, 辅以一定的经济支持, 一定能使水泥砂浆抹灰墙面裂缝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ID:5421]
墙面抹灰裂缝防治分析 篇2
1 裂缝与空鼓产生的原因
1.1 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特性的影响
1) 收缩较大, 特别是龄期28d前的收缩不仅数值大, 而且发展快。2) 吸水率大, 干燥的加气混凝土砌体容易吸收抹灰层中的水分, 影响抹灰砂浆强度与墙面粘结力。3) 导湿性差,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速度仅为粘土砖的1/4~1/5, 当墙体含水率不足, 新抹砂浆层中的水分会不断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去, 造成抹灰砂浆强度和粘结力下降, 抹灰层粉化、空鼓、剥落。4) 加气混凝土砌体表面水分蒸发较快, 内部水分蒸发较慢, 造成砌体和抹灰面水分蒸发不同步, 干燥收缩变形差大, 使抹灰层收缩开裂、空鼓。5) 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表面呈鱼鳞状, 并有疏松颗粒, 若抹灰前未清理干净, 会在砌体和抹灰层间形成隔离层, 因粘结力下降而出现空鼓。6)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燥收缩比抹灰砂浆大, 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 两者之间的干燥收缩应力差导致空鼓。7) 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较低, 在抹灰砂浆强度较高时, 砌体承受砂浆收缩应力的能力往往不足而导致空鼓。8)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不均匀性影响。这方面的问题较多, 诸如砌块外形尺寸偏差过大, 造成灰缝宽窄一抹灰厚薄不匀, 导致收缩变形差异;又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不一致, 造成变形也不一致。此外, 砌块缺损 (表面孔洞、裂缝、酥松等) 也会影响墙体与抹灰层之间的粘结。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抹灰层空鼓或裂缝。
1.2 温度的影响
由于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 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特别是顶层温度影响最大, 裂缝频繁。其作用机理如下:在阳光照射下屋面梁板及其他热桥处温度可高达60℃~70℃, 而其下的砌体仅为30℃~35℃, 如此大的温差, 加上线膨胀系数混凝土比砌体近似大一倍, 根据相关计算理论和公式, 可计算出砌体中的主拉应力。当砂浆强度M5.0、砌块强度A7.5时, 则其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轴心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仅为0.14MPa、0.12MPa, 而沿灰缝 (通缝) 的弯曲抗拉强度仅为0.25MPa (0.12MPa) , 则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50%~300%。若缺乏加强措施, 则必然会将砌体及抹灰层开裂与空鼓。
1.3 墙面抹灰施工时的原材料及工艺操作不当的影响
1) 施工中没有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 (JC890-2001) 标准的要求, 对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进行优化, 还是沿用普通抹灰砂浆。这样抹灰层跟砌体的“相邻关系”会处理不好, 协同变形能力也会减弱, 引起裂缝与空鼓。2) 基层清理不到位, 导致砂浆粘结不牢也易发生空鼓开裂。3) 基层没有提前一天淋水湿润, 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而引起抹灰层干缩开裂。4) 抹灰一次成活, 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 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因抹灰层自收缩、塑性收缩、滑移等, 引起裂缝和空鼓。5) 对不同材料的结合部、施工洞周边, 没有采取加强措施。6) 夏季抹灰后失水过快, 没有及时喷雾养护;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7) 抹灰时对墙长大于3米的墙面 (比如客厅墙) 没有设置分格缝采取应力释放, 应力集中易发生裂缝与空鼓。8) 抹灰操作时用力太轻, 特别是刮底层灰时没有带有一定压力将砂浆挤进孔或缝内形成犬牙交错的连接, 这样会出很多问题, 不利于底灰适应基层的变形, 易发生裂缝与空鼓。9) 水泥砂浆没有在初凝时间内用完, 已经风干结硬, 和易性、塑性、保水性、粘结性已大大减弱, 易出现大面积器质性不规则裂缝。10) 采用水泥混合砂浆, 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够, 没有15天, 导致抹灰内部结核膨胀炸裂。11) 墙体开槽安装管线、穿墙套管、门窗边、线盒、插座、空调、热水器等部位抹灰嵌缝填补处理不当, 没有养护, 会引起局部开裂与空鼓。
2 对裂缝与空鼓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对砌块质量与砌块墙体质量的控制
1) 采用堆积密度不小于700kg/m3的砌块作墙体材料;砌筑时, 砌块出厂龄期大于28d;砌块应防止雨淋。2) 砌块砌筑前应提前2d浇水湿润, 砌筑时, 还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3) 严格控制灰缝厚度 (宽度) 、平整度、垂直度和饱满度。边砌边用原浆勾缝 (勒缝) , 缝深度一般为3-5mm, 以加强砌体对抹灰面的嵌固作用。4) 认真检查验收框架柱、构造柱与砌块墙体的拉结筋, 保证数量、位置正确无误。5) 墙体砌至接近梁、板底时, 应留一定空隙, 并停歇至少7d以后, 再将其补砌挤紧;也可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塞紧、填嵌密实。
2.2 对抹灰砂浆进行优化配比
抹灰砂浆的选用应与加气砌块材质相适应, 优先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该砂浆水化热低、和易性好、保水性强、塑性好、干密度小、跟加气砌块亲和力强。另外, 砂浆强度的选择应由内到外从低到高柔性渐变, 以兼顾基层材料和外部饰面的要求。底层灰的强度和膨胀系数应与基层相当, 可选用强度较低的1∶1∶4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 (混凝土墙面可用强度高的1∶3水泥砂浆) , 并适当提高中粗砂的含量, 以减少砂浆的收缩。
2.3 从抹灰工艺操作上加强控制
1) 抹灰应在顶砌完成7天以后进行, 抹灰前墙面应保持湿润, 含水率宜保持在10%~15%左右, 砌体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 可通过刀刮观察。抹灰前可先提前1~2天对墙面淋水1~2次, 不需浇透, 只要适当浇水, 然后阴干半天左右才抹灰。2) 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 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 清除粘附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 随后浇水润湿墙面。抹灰前还应将饱满度不够的灰缝嵌满。3) 抹底层灰时必须用力, 以利于与基层粘结。抹灰层接茬处, 先抹者应稍薄, 然后均匀接通, 不宜接茬过多, 防止接茬不平, 待底层砂浆终凝后宜用水润湿, 然后抹下一层。4) 抹灰应分层进行, 底层厚度宜控制在5mm以内, 中层、面层厚度以7~9mm为宜, 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 手压有坚实感, 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中、面层抹灰。5)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或抹灰厚度超过35mm时, 应采用钉挂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强处理, 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最顶上两层温差应力较大, 建议顶上两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抹灰前满挂钢丝网。6) 抹灰砂浆应在初凝时间内用完。通常应控制在3小时内, 夏季宜控制在2小时内。总之,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产生裂缝与空鼓的原因众多, 要根据发生裂缝与空鼓的原因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就会减少裂缝与空鼓的产生,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002.
外保温墙面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篇3
1 构造及设计原因
1.1 外墙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的不足。
外保温隔热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 温度变形减小, 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 并可有效阻断冷 (热) 桥, 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因此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外保温隔热。但外保温隔热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 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各种因素影响, 对体系要求更高, 在构造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热应力、水、风、火及地震力的影响。
1.2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体系通常采用纯点粘或框点粘。采用纯点粘时, 该体系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 即使是框粘, 由于必须留有排气孔, 每块板的空腔通过排气孔及板缝仍是贯通的, 当建筑物垂直度偏差通过粘结点砂浆厚度来调整时, 空腔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空腔中正负风压对保温隔热墙面进行挤或拉, 造成板缝处开裂, 极端情况下负风压甚至将保温板掀掉。
1.3 现浇无网聚苯板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的不足。
这类外保温隔热材料通常将聚苯板作为主体保温隔热材料置于大模内侧, 通过与现浇混凝土整体一次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其优点是实现复合浇注材料一次成型, 施工速度快。但是缺点是聚苯板与混凝土基墙结合力不够, 平整度和垂直度较难控制, 存在局部破损和污染, 在浇筑时难免会出现漏浆形成热桥。
2 材料的原因
2.1 模塑聚苯板。
用于外墙保温的聚苯板主要是密度在18.0~22.0kg/m2、尺寸稳定性≤0.30%的阻燃型膨胀聚苯板 (即:模塑聚苯板) 。由材料因素造成开裂的原因有:聚苯板密度过低, 陈化时间不够, 材料粉化, 热熔缩, 所用的胶粘剂达不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2.2 挤塑聚苯板。
挤塑聚苯板具有良好的闭孔结构、吸水率和导热系数很低的优点, 近来应用量比较大。但在已完成的外保温工程中开裂现象比较普遍, 开裂程度也较为严重, 除了与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体系类似原因外, 还有以下原因: (1) 整个体系材料不配套, 未经大型耐候性试验验证, 挤塑聚苯板虽有良好的保温防水性但由于其强度高变形应力大、表面光滑、疏水难粘接等缺点, 应用受到限制。 (2) 挤塑板比模塑聚苯板密度大强度高由于自身变形及温差变形而产生的变形应力也大, 相对于每条板缝来说, 相临两块板自身的应力变化是反向的, 对板缝处进行挤或拉, 造成开裂。
2.3 防护层的原因。
由抹面砂浆与增强网构成的防护层对整个体系的抗裂性起着关键的作用。抹面砂浆的柔韧极限拉伸变形应大于最不利情况下的自身变形及基层变形之和, 从而保证防护层抗裂性要求。玻纤网格布作为抗裂防护层软配筋的关键增强材料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的应用得以快速发展。复合在抹面砂浆中增强网 (如玻纤网格布) 的使用, 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增强防护层的拉伸强度, 另一方面由于能有效分散应力, 可以将原本可能产生的较宽裂缝分散成许多较细裂缝从而形成其抗裂作用。
2.4 饰面层
2.4.1 涂料饰面层应具有良好的防水及抗裂
性能, 当采用涂料饰面时, 复合在抹面砂浆之上的腻子和涂料应着重考虑柔韧变形性而不是强度, 由于饰面材料引起的裂缝的原因是:采用腻韧性不够的钢性腻子, 腻子本身不耐水, 采用不耐老化的涂料, 腻子与涂料不相配。
2.4.2 面砖饰面层, 面砖饰面层开裂、脱落原因如下:
在以玻纤网为增强材料的抗裂防护层上粘贴面砖, 由于网孔小、与砂浆握裹不好玻纤网形成隔离层, 易引起面砖层开裂、脱落。砂浆柔韧性小, 满足不了柔性渐变释放应力的原则, 并且无法释放面砖及砂浆本身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应力, 勾缝砂浆处易开裂, 造成环境水渗漏, 面砖易空鼓、脱落, 使用吸水率大或不带槽的平板面砖, 都易开裂、脱落。
3 施工因素分析
由于外墙外温隔热通常是在施工现场完成, 施工的质量对外墙保温隔热体系质量的保证是非常重要的。
3.1 基层处理及保温层在基层上的粘贴与
固定施工中, 以下问题易造成保温体系质量问题:基层表面平整度偏差过大, 不符合外保温工程对基层的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要求;基层表面含有妨碍粘贴的物质, 所用胶粘剂达不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或采用机械固定时锚固件的的埋设深度和锚固数量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粘结面积过小未达到粘结面积的质量规范要求;基层墙面过于干燥或含水量过大都会造成粘贴失败。
3.2 涂料饰面外保温隔热施工因素造成墙面开裂的原因有:
网格布干搭接或搭接不够;网格布铺设位置贴近保温隔热层;门窗洞口的四角处沿45°未加铺网格布, 在应力集中的地方易出现裂缝;冬季施工易开裂、空鼓、脱落;粘贴聚苯板时, 一端翘起, 引起另一端板面虚贴、空鼓;墙面平整度不好又没进行基层找平;施工面层时在太阳曝晒导致面层失水过快引起开裂;在腻子层未干或刚淋雨的情况下, 直接涂刷透汽较差的高弹性面层涂料, 造成面层涂料气鼓。
3.3 面砖饰面外保温隔热施工因素
基体未清理干净、表面太光滑, 、有脱膜剂;墙体表面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大, 靠增加粘结砂浆厚度的办法调整饰面的平整度, 造成粘结砂浆超厚, 因自重作用下坠, 造成粘结不良;面砖未浸水、表面积灰而粘结不牢;浸水后未凉干, 粘结面形成水膜消弱了粘结力;当采用密缝粘贴时, 由于面砖受热应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形应力得不到释放引起开裂。
4 外墙外保温隔热裂缝控制技术
4.1 改进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基层平整度达标后采用满粘聚苯板的形成无空腔体系, 由于聚苯板被满涂粘结剂粘结于墙面上, 对聚苯板形成强约束, 有利于板缝裂缝的控制。或在传统做法的苯板上采用15~2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整体找平及补充保温。
4.2 改善现浇无网聚苯板外保温隔热构造
设计, 通过采用具有拉结槽并经界面砂浆处理的聚苯板与混凝土基墙结合力不够的问题。聚苯板经界面处理后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 而拉结槽由于部分嵌入混凝土, 拉结作用非常明显, 增强了整体安全性。
4.3 细部节点设计。
为避免屋面板变形过大, 不应采用将保温层做在屋面板下的做法;外墙保温层应包覆门窗框洞口外侧、封闭阳台、女儿墙以及屋顶挑檐等热桥部位, 以减小室外气候温差引起的变形;对于砌体结构外墙, 由于混凝土框架梁柱与砌体胀缩量的差异, 对防止外墙面裂缝极为不利。因此, 对这类墙体采用彻底的外保温来减小墙体变形差异是解决外墙裂缝的正确途径。在材质变化处, 做好过渡部位的节点设计;在窗口周边及墙体转折处应设增强网格布的分散其应力。
4.4 对材料因素的控制。
材料宜由体系材料供应商成套供应, 材料应由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有检测报告;系统材料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要求;外墙外保温理论及技术在不断发展改进, 对材料研究提供了改进方向, 外保温系统材料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4.5 施工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
施工方面应确保作业环境满足规程要求, 按施工操作规程分层作业, 尽量避开冬期、雨天施工, 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风力不大于5级。做好中间工序的检查, 不合格工序应及时返工。应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满足材料要求的存放条件。对施工进行筹划及施工过程中注意力应集中在体系所有的中断点及终端处。
责任编辑:孙卫国
摘要:简要分析外保温墙面裂缝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墙面抹灰裂缝防治分析 篇4
1框架填充墙面层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框架填充墙面层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结构变形产生的, 有构造措施不到位产生的, 有材料不合格产生的, 也有施工工艺不到位产生的, 还有综合因素积累在一起产生的。
1.1 框架结构的变形量过大导致填充墙产生裂缝, 使得其面层产生裂缝
框架结构的变形量过大的直接诱因有两个方面:1) 由于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不合理, 或基础施工中处理不当, 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 进而导致主体框架结构的不均匀沉降, 使得填充墙砌体产生过大变形量超过其承受变形产生内应力的极限, 导致墙体产生裂缝引发面层出现裂缝, 此类裂缝的表象为从墙角到对角方向的斜向裂缝;2) 由于框架梁自身刚度偏低, 或砌块容重偏大, 或楼面使用荷载超标, 造成框架梁变形挠度偏大, 使得墙体变形内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 引发面层出现裂缝。此类裂缝的表象为墙面局部较长的斜向裂缝, 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有逐渐延长趋势。
1.2 填充墙抗弯剪能力不够导致填充墙产生裂缝, 使得其面层产生裂缝
1) 框架结构正常受力变形过程中, 由于墙体中砌块材料强度不够, 或砌筑面湿润不够砌筑砂浆失水造成粘结强度不够, 或单面墙体面积过大没设置构造柱、中间拉梁等, 造成墙体没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自身的变形应力而产生裂缝, 引发面层出现裂缝。
2) 填充墙与框架结构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拉接, 墙头和墙顶粘结砂浆不够饱满, 在正常变形过程中, 框架与墙体相接处没有足够的粘结力而产生墙体与框架结构相接处的裂缝, 引发面层出现裂缝。
3) 墙体的局部洞口在墙体正常变形过程中, 其上部、下部两角是缺陷应力集中释放的部位, 没有附加钢筋混凝土构件或构件长度不足以抵抗此应力, 进而在角部产生八字形斜裂缝, 并越裂越长。
1.3 抹灰层自身的抵抗变形能力不够, 产生裂缝
1) 墙体中的砌块出釜养护时间极短, 或静置过程中被大量淋雨, 自身没有达到相对的稳定就砌筑墙体, 后期产生过大的反复变形而产生不匀变形, 使得其表面的抹灰层抵抗不了其变形应力进而产生抹灰裂缝。
2) 墙体与框架结构混凝土表面抹灰层, 抵抗不了不同材料温变不一致产生的应力差, 导致相接处抹灰层出现裂缝。
3) 抹灰层与墙体的粘结力不够, 或抹灰砂浆脆性偏大, 砂浆与砌体变形差异过大, 不能共同产生一致受力作用, 导致抹灰层空鼓裂缝。
2框架填充墙面层裂缝的系统性环节预控
2.1 注重框架结构质量, 有效控制结构变形量
1) 地基承载能力差别大的情况应设沉降缝, 同类地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基底干燥、无积水、无沉渣、无软弱层, 严格控制地基沉降量。
2) 设计应充分考虑框架结构的变形量, 施工结构应保证其混凝土强度足够, 尤其是框架梁的下挠尺寸应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2.2 注重墙体结构质量, 增强砌体抗变形能力
1) 控制砌块进场质量, 确保砌块强度达标;优化并控制砌筑砂浆配合比, 砌筑砂浆选用M5粉煤灰水泥砂浆;砌筑面适量浇水, 确保砖缝砂浆强度, 以此来保证墙体结构的强度质量。
2) 认真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墙体拉结筋, 沿墙高每隔两皮砌块, 用2ϕ6钢筋伸入墙内拉结, 每边长度不小于700 mm。
3) 施工过程中门窗洞口的过梁、窗台压顶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用筋量、截面尺寸、入墙长度均需按构造要求满足, 防止洞口四角出现斜裂缝。
4) 认真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墙中构造柱、拉梁、顶部拉结等, 以此增加墙体整体稳定性, 提高墙体整体刚度。
5) 填充墙墙头和墙顶与框架结构相接处应有足够的砂浆粘结, 与柱相接要端头挤浆砌筑, 墙顶后补顶砌用专用砌块60°斜砌, 砖缝间用砂浆塞紧。
6) 填充墙砌筑横平竖直、上下错缝、砂浆饱满, 灰缝厚度应均匀, 厚度不宜大于15 mm;砌筑时上下皮砖错开长度不得小于砖长的1/3, 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 以保证砌筑质量来增强砌体整体抗变形能力。
2.3 控制砌体的变形量, 减小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变形差异
1) 避免墙体自身沉降变形大和框架梁变形应力的过大叠加, 填充墙砌筑应分3次完成, 第1次砌一步架高, 第2次砌两步架高, 一周至两周后顶砌。
2) 内设置暗管、暗线、暗盒等, 应在砌筑砂浆达到强度后用专用机械开槽、钻孔, 不得引起砌块松动和开裂, 严禁用锤子凿打。
2.4 改进抹灰工艺, 提高抹灰层抗变形能力
1) 在砌体施工完毕两周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抹灰, 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清理, 将墙体上的灰缝、孔洞填补密实, 基层清理干净后在砌体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
2) 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受含水率影响较大, 施工过程中应十分注意控制其含水率不得大于20%。
3) 改进抹灰砂浆, 统一采用粉煤灰水泥砂浆 (水泥∶粉煤灰∶砂=1∶0.3∶3) , 若采用混合砂浆粉刷, 则适量减少水泥用量, 适量增加石灰膏, 改善抹灰砂浆的稠度和粘性。
4)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 拌合时间不得少于90 s, 应随拌随用, 必须在拌成后3 h~4 h内使用完毕。
2.5 应用抗裂材料, 增强抹灰层抗裂措施
1) 在砌体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交接处、窗台压顶及门窗洞口45°角部位、暗埋管线的孔槽处等局部采用加强网。
2) 采用聚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 掺量为0.9 kg/m3砂浆, 在砂浆内部形成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 减少砂浆的收缩应变和毛细管张力, 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塑性收缩、干性收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并阻止其发展。
3) 当抹灰总厚度不小于35 mm时, 在找平层中应附加一道钢丝网。
4) 抹灰前应对加强措施进行验收, 检查是否有遗漏, 尤其是玻纤布 (钢丝网) 一定要铺钉牢固。
3框架填充墙面层产生裂缝的整治措施
1) 嵌缝填补法。
将裂缝两侧抹灰凿掉, 并清理干净, 采用M10聚合水泥砂浆 (掺入308胶) , 用勾缝刀将砂浆填入缝内, 然后重新抹灰, 经过一段时间后, 填严的裂缝还会开裂, 再用白胶泥填补, 最终可从外观上消除裂缝。此法对微型小裂缝最适宜。
2) 钢板网加固法。
先铲去抹灰层, 刷洗干净, 在墙面加铺钢板网, 用U形卡钉按一定的间距钉入砖缝固定钢板网, 再用砂浆分层抹平。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裂缝大于1 mm的贯通裂缝的处理。此法试用于墙体变形稍大产生的裂缝修复。
3) 表面粘结覆盖法。
沿裂缝将砂浆层表面打磨, 粘贴抗裂胶带使用前用胶水浸泡晾干至湿润状态, 表面待干燥后用水泥膏刮平。此法试用于内墙抹灰层表面的裂缝。
4) 加设抗裂防渗层法。
针对外墙裂缝有渗水现象, 外墙表面打磨至砂浆表面层, 清理干净后涂刷2 mm厚弹性防水涂膜, 干硬后表面涂刷外墙涂料。施工时注意处理部位周边应粘贴薄膜进行覆盖, 防止涂膜施工污染周边墙面。
4结语
填充墙砌体出现裂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我们从设计和施工阶段提早采取措施来加以预防。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注重从构造措施、材料的选择以及现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加以控制, 以上质量通病还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出现裂缝, 首先要查明裂缝产生的原因, 评估其对使用房屋危害程度, 再确定有效的补强加固措施。
摘要:经过工程实践, 分析了填充墙面层裂缝产生的原因, 从结构设计、原材料、施工工艺、构造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及其面层的抗裂控制措施, 从使用功能入手, 对出现的墙体裂缝进行了整治, 从而提高建筑品质。
关键词:框架填充墙,裂缝影响,产生原因,环节预控,整治措施
参考文献
墙面抹灰裂缝防治分析 篇5
1在有些设计中, 图纸一般只说明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对于砌筑砂浆、门窗洞口、电器、消防、储柜盒子边以及预埋木砖、暗管暗线、踢脚线等部位的构造要求和组砌方法, 都未做详细交待。加气混凝土由含钙材料水泥、石灰和含硅材料石英砂、尾矿粉、粉煤灰以及发泡剂铝粉为原料, 经过麽细、浇注、正压养护而成的。内部没有骨料, 而充填了大量大小不等封闭的空洞, 其孔隙率可达80%以上, 当受到集中应力或反复冲击时容易引起开裂, 从而使抹灰面直接开裂。所以容重轻、强度低、易吸水是加气混凝土的基本特点。以标号Mu3号的加气混凝土为例, 其容重500kg/m3、抗压强度3Mpa、抗拉强度0.4Mpa、体积吸水率35%。而一般采用的抹灰砂浆强度为5Mpa以上。因此, 抹灰后就形成基层软、强度低, 而抹灰层强度高、附着力强。在砂浆凝固过程中, 抹灰层会使砌块附着面剥落, 形成大面积的空鼓、开裂。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般规格为长600mm, 宽是300mm, 厚是150—200mm不等。干燥收缩规定小于0.8mm/m, 根据抽样检查, 当含水率53%—58%的时候, 收缩变形值约为0.4mm/m—0.5mm/m, 静力的弹性模量1.7×103Mpa。以砌块60cm长计算, 其可能产生的收缩变形引起的最大拉应力为:ó=εE= (0.45×0.6) ×10-3×1.7×103=4.59Mpa。其中ε是砌块在墙内约束的变形值 (取其平均值) , E是砌块弹性模量。
工地常用的加气混凝土砌筑为混合砌筑混合砂浆, 配合比为1:1:6或1:0.6:5 (水泥:石灰膏:沙子) , 现场测定砂浆强度为M5—M10标号, 砂浆粘结面抗拉强度在0.29—0.32Mpa左右。显然, 常见的抹灰面开裂, 绝大部分是因为砌块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砌体沙浆粘结面拉力引起的砌体裂缝而出现的。消除这一缺陷, 关键在于降低砌体本身的干缩率。试验证实, 砌块含水率大, 干缩率也大, 反之, 含水率低的砌块, 其干缩率也小。根据现场堆放一个月的砌块抽样检验, 其含水率降至18%。含水率18%的砌块干缩变形值为0.26mm/m, 则其收缩变形引起的拉应力为:
由此, 砌体砂浆粘结面的拉应力大于砌块干缩产生的拉应力, 砌体和抹灰面就不会开裂。
此外, 砌体砌筑后, 砂浆要吸去砌块的部分水分, 故施工中砌筑砂浆标号稍低一点或砌块含水率稍高一点, 砌体和抹灰面还不至于开裂。因此, 进场的砌块, 应堆放在棚子内, 严防泡水, 控制含水率在18%以下, 是防止抹灰面开裂非常有效的措施。砌筑砂浆宜选用收缩小、粘结强度高的混合砂浆, 其配合比以1:1:6、1:0.6:5或1:0.2:3.6较为适宜, 不易采用纯水泥砂浆或白灰砂浆, 应尽量考虑混合砂浆抹灰或打底施工。
其次, 砌筑时应清扫砌块表面浮灰, 并提前2-3小时缓慢湿水。灰缝应饱满、密实, 内外墙必须同时砌筑, 接槎不应留“马呀槎”, 只允许踏步槎。砌块上下皮应相互错逢搭砌, 搭接长度不易小于砌块砌块的30%, 表面要平整。有纵横墙连接, 应在转交或内外墙交接设置2φ6.5拉筋, 各深入砌体内至少1m长。超过3m高的墙身, 最好在砌体的门框上冒头浇注圈梁。圈梁绑扎3φ6.5钢筋与柱子的锚拉筋连接, 以增加砌体的整体性。为防止外墙窗台板处裂缝, 在窗台下要铺放4φ4或2φ8钢筋砖砌筑。对于踢脚线、厨房、卫生间、应该用砖砌体, 做好防水措施。门窗固定部位不应使用破碎砌块, 可改用其它砖砌体固定木砖, 或用钢筋混凝土边框, 以改变集中受力性能, 也可选用膨胀螺栓作为连接手段。
2采用通常的操作工艺, 如抹灰前按砖基层一样浇水一遍湿润, 由于加气混凝土多空、干燥、吸水性强, 砂浆一附着在砌块表面上时, 水分很快被砌块吸掉, 使砂浆中所必须的水化水和养护所需要的水分减少, 直接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 减缓其凝结和硬固, 并使砂浆收缩变形加大, 再加上假若基层表面凸凹不平, 砂浆厚薄不均, 这都会使抹灰层粘结不牢, 开裂等问题。
在施工中我们首先应对墙面做以下处理:踢脚线部位应用普通砖砌筑三皮、洞口处放木砖和预埋件的部位上下也应砌筑三皮砖或做钢筋混凝土, 清扫墙面浮灰, 按下述做法湿润基层、喷107胶水, 然后用砂浆将砌块的缝隙、缺棱掉角处抹平。在抹灰前一天用手摇喷雾器均匀洒水三遍, 使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湿润1~2cm。注意不要用水管直接浇水, 一则不均, 二则有些地方太湿会加大砌块干缩。为了封闭砌块表面的毛细孔, 增加砂浆的粘结, 在抹灰前必须均匀地喷1:10的107胶水溶液一遍。对于抹灰砂浆要选择和易性好、保水性好、标号尽量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相同的混合砂浆。我们采用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炉渣:洗砂:毛砂=1:0.5:2.5:2.3的混合砂浆, 其强度为3MPA。用这种砂浆抹底层好玩中层, 用石灰膏麻刀灰罩面, 操作时坚持三遍成活, 底层厚度5~8MM, 中间层8~10MM, 面层1~2MM, 每层的技术间隔时间在常温下以1天为宜。
墙面摸底子灰 (柔糙) 时, 须先清扫墙面浮物, 在砌筑前一天浇水1~2次, 操作前再浇1次, 浇水即清洗了砌块的浮灰, 也增加砂浆与墙面的胶结性, 砂浆中的水分也少被砌块所吸收。在墙立面浇水, 湿在表层, 并不会增加砌块内在的含水率。底子灰浆宜选用与砌筑同样比例的混合砂浆, 使粘结面抗拉与砌块胀缩产生的拉应力基本相等, 消除起壳的缺陷。如在砌块表面涂刷一层107胶溶液 (胶:水=1:4) , 再摸底子灰, 则效果更好。底子灰宜薄不宜厚, 一般以5mm左右为宜, 超厚容易开裂或空鼓。
抹灰中层或面层宜使用收缩小、粘结力好、抗剪强度比底子灰小的砂浆, 提高附着性, 使抹灰层不裂缝, 并节省水泥用量。最佳配合比以水泥:石灰膏:砂=1:1:9或1:2:13较为合适。罩面灰的龟裂, 也是常见的疵病。只要纸筋抹灰厚不超过1mm, 并在纸筋灰中掺入15%左右的水泥, 可减少收缩, 消除龟裂。每层抹灰的间隔时间在常温环境下, 以1天左右为宜, 或以手指压低层砂浆无压痕, 即可抹第二层砂浆。
【墙面抹灰裂缝防治分析】推荐阅读:
墙面抹灰11-09
墙面抹灰质量05-10
墙面抹灰修补施工工艺06-03
墙面抹灰空鼓开裂修补方案10-13
外墙面一般抹灰工程量计算要点有哪些?11-03
EPS板薄抹灰裂缝05-26
墙面裂缝的现象、原因和控制措施07-18
墙面环境06-15
墙面处理08-09
墙面渗水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