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价差论文(精选12篇)
材料价差论文 篇1
1 材料价差调整要素
1.1 材料调差范围
工程材料具有门类复杂、来源不一且数目较大的特点。这就使得怎样规范材料价格差异的调整范围成为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当前不少招投标的文件内会写有材料调差的内容, 但并没有对其进行详尽的规范, 这样容易导致双方都不能够很好地履行合同。例如在文件中的某一条款规定在执行期间, 水泥与钢材和石灰价格变动超过一成, 对超过部分调整, 但一年调整一次, 其他的材料不进行调整, 材料的价格按照当地的指导价格为标准, 但这样规定较容易使合同双方对合同的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
第一, 需要调整的材料类别。
我们就以对钢材的价格调整为例, 业主认为钢材价格差异的调整只需要I级、Ⅱ级钢筋、预应力粗钢筋、钢板、钢管, 可是承包商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当包含纹管钢带、钢绞线群锚和垫板等。对范围没有进行详尽的规定让双方容易发生纠纷甚至诉诸法律来解决。
第二, 工程范围。
业主坚持只对构成永久性实体工程所消耗的材料调差, 而承包商则认为合同未明确, 应该包括永久性实体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双方对此争议非常激烈, 后经调解和协商, 双方就此事达成一致意见, 同意增加对波纹管钢带、铸铁管和铸铁件调差;临时工程所用钢材, 同意只对本工程新购买的且按定额摊销消耗量调差, 其他一概不予调差。
第三, 需要调整工程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业主通常认为价格差异的调整仅仅应该是永久实体工程所需要的材料, 但承包商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会倾向于将临时工程的材料也包含在其中, 这样让双方的误解加深, 直接影响对合同的日后履行。
1.2 风险幅度
风险幅度是指业主和承包商各自应承担的材料价格涨跌风险比例大小。目前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幅度基本上在10%左右, 这种统一的风险幅度虽便于调差, 但不尽合理, 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 材料不同, 其价格也相差甚远, 若采用相同风险幅度, 会因基准价格不同而导致承担的风险价差也相差很大。
第二, 由于材料消耗量不同, 调差材料风险价差占计量项目综合单价的比例也不相同。
由上可知, 实行统一的风险幅度是不合理的。为鼓励承包商在技术和管理上竞争, 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又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 业主在招标时应当公平、合理地划分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 对不同材料实行差别风险幅度。
1.3 材料价格标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建筑材料生产与供应呈现多元化, 面对此形势, 如何确定材料价格是调差工作之重。材料价格有市场实际买卖价和权威部门根据市场统计公布的信息指导价。为做到公平合理, 建议调差时所采用的材料价格应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指导价为准, 只有当权威部门发布的指导价缺少时, 才可以双方协商确认的市场价为准。
1.4 调差时间
由于材料的购买与使用存在一个时间差, 在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时, 以不同时间确定的材料价差标准差异很大, 因此通常是以材料的使用时间来确定。对于调差时段一般是按年、季或月来划分。为实现与计量支付相统一, 并考虑到建筑工程特性, 建议按月来划分调差时段, 这样对业主和承包商双方都较为合理。
1.5 调差数量确定
调差数量确定是材料调差的核心工作, 不同的调差方法其数量计算方法也会不同。票据法是通过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进场材料发票并结合现场使用及总量控制来确定;公式法是通过计量支付费用来确定;抽样法是通过现场计量或按图纸、按批准配比计算等方式确定。根据以往经验, 无论采用哪种调差方法, 都应该在合同文件中明确约定调差数量的确定规则, 以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引发争议。
2 材料价差调整方法
2.1 票证法
通过票证来进行材料价格差异的调整, 我们可以以票据为凭据并通过监理的把关, 对合同规定可以进行价格差异调整的材料名目以及相对应的数量进行核对。这样简单高效, 容易让双方都接受。但我们在使用票证法来对材料价格差异调整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 票证的真假需要准确核对。票证是审核材料价差最关键的证据, 是证明承包人所购买材料的一个凭证, 鉴于我们国家现阶段存在着票证管理较为松散的实际情况, 所以我们就要更加重视票证的真假核对。要做到确定所购买的材料是用于合同所规定的项目建设所需, 数量与型号能够匹配, 对有涂改痕迹的票证要仔细核查。
第二, 对所进行价格差异调整的材料数量要加强计量工作。工作材料的计量不但需要将材料使用在工程上的时间记录在案, 还要对材料所适用于工程的位置进行确认。只有这样方能够保证所规定的材料是否真实的应用在固定的范围内。
第三, 需要关注价格差异调整材料的总数量。施工组织的不同必定会造成材料使用数量之间的差异。所以利用票证来对所需材料的价格差异进行调整的缺陷在于所需调整材料的数量难以准确确定, 这对于我们有效地掌控材料费用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所以对待这个情况的产生, 业主对所需要调整材料的总数量要有所控制, 不是单纯的将票证的数量相加来确定。例如在某铁路桥的工程招标中, 规定投标者需要明确申报价格差异调整所需的材料总量, 而且这个也是能否中标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规定可以在日后的合同履行时对承包人有足够的约束力, 能够有效地解决业主材料价格差异调整总量控制的问题, 解决了票证法的漏洞。
我们采用票证法来对价格差异进行调整是依赖于监理在现场的工作来完成的, 不但要对工程量进行计算与监管, 还要对材料的数量以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工作繁重。
2.2 公式法
公式法是通过公式计算确定享受某材料价差标准数量进行材料价差调整的一种方法。材差计算的公式是世界银行招标文件范本所推荐的。
2.3 简易指标法
简易指标法是指我们通过对价格差异调整的材料确定一个认可的消耗系数, 然后以工程计量的总数为基础确定所需要进行价格差异调整材料的具体数目, 同时依照时间来明确价格差异的调整幅度, 这样就可以确定所要调整的价格差异。这个方法是通过以往的公式法演变而来的, 不但保留了其优点还便于计算, 省去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工程量计算。
参考文献
[1]邹美发.建设工程价差调整方法[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5 (3) :60.
[2]张秋陵, 肖光宏.工程项目材料价差调整方法的探讨和分析[J].重庆建筑, 2007 (9) :41.
[3]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Z].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材料价差论文 篇2
致:××有限公司
事由:要求调整八五多孔砖投标价与市场价之价差
××工程是由贵公司投资,我公司承建的一项重要工程。凭借贵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监理公司的精心指导以及我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我公司现已完成主体结构65%的工程量。
自该工程中标后,我公司立即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组建项目班子,把该工程列为我公司在海门地区的重点施工项目,无论在人力资源还是在项目资金的运作上,都给予了全力的保障。
在贵公司与我公司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中,八五多孔砖的预算单价定为0.30元/块。从2009年11月起,受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粘土砖的价格一路飞涨。截止目前,该材料单价由2009年11月底的0.35元/块上涨到0.42元/块(数次上涨的单价分别为:0.35元、0.37元、0.39元、0.42元/块)。根据目前市场状况特别是粘土砖存量不断减少的趋势来分析,今后一个时间段该材料价格仍呈上涨趋势已成定局,其价格的飞涨对我公司在本项目施工成本的增加是可想而知的。面临这个严竣的挑战,我公司没有畏缩,仍然按计划努力组织货源,以确保项目正常施工来让工程早日竣工。
根据本工程投标时的工程量清单分析,八五多孔砖使用量为1766249块。按照该材料的目前市场价格与合同中的单价进行对比,平均价差为+0.083元/块,今后此差价可能还要增加,就目前测算我公司在本工程中仅此一项就需增加施工成本14.66万元。我公司虽然理
解合约的严肃性,但也恳请贵公司充分考虑市场的真实性和该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给我公司带来的经营压力,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酌情考虑,合理调整粘土砖的价格。我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加强项目管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以实现共赢的发展目标。
特此申请!
价差也看多 篇3
本周的5个交易日,前3天涨,后2天跌,总计全周下跌0.71%。前面的3天上涨,每天都把指数推向1月25日以后的反弹新高。虽然周四和周五连续下跌1%以上,但是仍然保持在60日均线以上,而且60日均线的斜率也继续向上。
价差摆脱不安定感
从2月20日开始,本报告开始说期指看涨,观点很明确,持仓量处于上升趋势。报告中提到,前两周的价差有短暂的不稳定,例如前周(2月21日至25日)的单打双不打,上周二收盘曾经出现贴水。但是只要持仓量保持增长,长线看涨力量很稳定。因此笔者说,期指看涨。
前两周的价差短暂走低,跟当时的市场情绪有关。投资人忧心各式各样利空的表现。不过不是长线看跌,所以这种看空非常短暂,不连续。
这样的局面在本周被打破,价差也看涨了。首先,本周的价差平均值为0.34%,高于上周的0.03%;最大值为0.78%,也高于上周的0.69%。逐日来看,周一现货开高走高,开盘价就是最低价。而周一开盘时的升水为0.60%,高于上周五收盘时的0.55%。价格高,价差更高,多方在周一开盘就选择追涨。这个选择是对的,因为周一的开盘价就是最低点,全天上涨1.95%,而且,这种价差随价格的情况贯穿全天,等于多方全天追涨。
周二的价格走势原本比较平淡,属于平盘整理,价差略有缩小。尾盘从14点15分以后拉升,现货上涨0.65%。就在14点15分,期货的最低点,价差放大,说明期货还是有价格领先功能。
市场对于周二尾盘的走升有所热议。这是来源于空方止损,因为价差不断走高,有买进的力量。但是空单的止损只是短线,对于开盘价差缩小的修正。实际上,整个3月合约就不是空方主导,自然也就没有空方长线的止损。
周三,开高后回落,但是现货一到3325点,价差升水就扩大,而且升水的幅度比前两天还高。因此,期货仍然低接。
周四开低走低,全天的价差保持平稳,除了开盘的短暂贴水,其他全是升水,平均值为0.36%,最大值0.55%,最小值0.11%,变化不大。这也说明多方信心仍然充足,没有被1.76%的跌幅逼退。1月20日的价差在最后收敛,多方认输。周四没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多方信心坚定。
周五在14点以前,盘中走了一次V型反转,而且在11点的最低点,价差也是最高,多方成功了。只是1点46分,日本发生超级地震,14点开始,A股受影响。期现货同跌,价差也收敛归零。不过,下周五就将结算,价差的收敛也属正常。本周经常出现的超过0.50%的升水,才令人意外。
持仓量依然偏高
那么,我们一直关心的持仓量呢?本周依然属于高位。给个简单的数字,周五下午3点以前,本周的持仓量从来没有低于3万手,这就说明了一切。周五持仓量虽然下降2995手,但是28110手的数字,是沪深300期货上市以来,当月合约在还有5天结算的最大值。所以,目前的持仓量属于同期最高。
本报告计算的当月合约持仓量22日平均值,则是连续17天上升。照目前的趋势,除非3月合约的持仓量在下周出现大幅减仓,这样的增加趋势应该能持续到下周五。
至于即将接手的4月合约,目前的持仓量比同期的3月合约少,如果下周五结算后仍然如此,持仓量22日平均值有可能转为下降。因此,下周对4月合约持仓量的观察,将是关键。
结论
材料价差论文 篇4
(一) 水利工程材料价差产生的原因
在计划经济年代, 主要材料都由国家统一规定价格, 其它材料由有关部门主导经营。国家实施统一规定价格, 工程建设有统一的计价方式, 价格稳定、持久, 工程造价计算准确、不变。“双执制”价格体系是在国家指令价格指导下, 部分材料开始走向市场, 价格开始出现浮动, 但五大材 (钢材、砂、碎石、水泥、柴油) 仍未摆脱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材料价差调整更加凸显出来。
现行工程造价的确定, 是根据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 以工程量及套用相应定额子目基价的积汇总形成工程直接费用。定额子目基价 (即预算价) 由人工、材料、机械及其它直接费等部分组成。在建设工程项目中, 如果以工程直接费为100%, 构成直接费的人工费占20%, 材料占70%~75%左右, 机械费占5%左右, 由此而论, 材料价格取定的高、低将会直接引起工程建设费用的高、低。事实上, 在实际施工时使用的价格, 是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动的,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的状况的变化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 无论价格是上涨或下落, 其波动是经常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产生材料价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政策、法规的改变将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这种因体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材料价格的变化, 即为“制差”。如:1993~1995年国家为抑制经济增长过热过快,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998~1999年期间国家存贷款利率一再下调。
2. 地区因素
预算定额估价表编制所在地的材料预算价格与同一时期执行该定额的不同地区的材料价格差异, 即为“地差”。
3. 时间因素
定额估价表编制年度定额材料预算价格与项目实施年度执行材料价格的差异, 即为“时差”。
4. 供求因素
即市场采购材料因产、供、销系统变化而引起的市场价格变化形成的价差, 即为“势差”。
5. 地方部门文件因素
由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部分材料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价差, 即为“地方差”。
(二) 水利工程材料价差调整
在工程实践中, 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按实调整法 (即抽样调整法)
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 (甲、乙双方核定后) 按相应材料定额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 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 (或加权平均价格) -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
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
(1) 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
(2) 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 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
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ΣXi×Ji÷ΣXi (i=1到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 合理, 实事求是。由于水利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 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 则费时费力, 繁琐复杂。
2. 综合系数调差法
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 计算公式为:
某种材料调差系数=Σ×K1 (各种材料价差) 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 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 材料品种价格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3. 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 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 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材料费32%。而事实上, 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 也无必要。此方法是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 抓住主要矛盾, 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 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 即对三材或主材 (即A类材料) 进行抽量调整, 其他材料 (即B、C类材料) 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 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 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 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 价格指数调整法
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 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算价格和市场价格, 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 准确性好, 适应水利工程动态管理。
(三) 工程案例
湛江市坡头区北马围海堤加固工程:工期三年, 建设期间本工程建筑主材价格受市场影响变化很大, 按国家相关文件进行调整材料价格。下面是价差调整表:
通过上述四种调差办法, 预算编制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不论是在何处工作, 收集哪个地方资料, 都应尽快了解、适应、熟悉当地的编制习惯与方法, 坚持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ISBN7-5084-3406-4, 广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试行) [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ISBN978-7-80242-306-0,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文件汇编[S].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材料价差论文 篇5
闽交建〔2008〕 132 号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建设项目 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交通局(委)、漳州开发区交通局,沿海各港务(口)局,厅直有关单位: 2007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钢材、水泥、沥青、油料等持续、异常上涨,材料价差风险超出了项目业主、承包人正常承受范围,直接影响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工期,项目业主、承包人对此反映强烈。为指导全省交通建设项目价差调整工作,规范价差调整机制,维护交通建设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我厅组织制订了《福建省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指导性意见》。经9月17日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交通厅 二00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附件:
福建省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指导性意见.doc
福建省交通建设项目 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指导性意见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转发广东省交通厅关于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指导性意见的通知》(厅公路字〔2008〕66号)精神,针对当前及今后主要建筑材料异常波动情况,为规范我省交通建设项目价差调整机制,保证交通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结合我省交通建设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2008年10月1日以后招标(以发售招标文件时间为准)的项目,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主要材料价差调整的相关条款,原则上应按以下规定的范围、幅度和计算公式进行涨价补差、降价减差。工程中标签订合同后,应遵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中未明确价差调整的或约定合同期内不调价的,结算阶段不得进行材料价差调整。
(一)调价范围
1、工程范围
(1)公路工程:指公路项目永久性实体工程所消耗的材料,临时工程、临时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材料消耗均不纳入材料调差调整范围。但对于特大桥梁、大桥、特长隧道、长隧道等工程中非结构用材是否调差及补差范围,由项目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具体明确。
(2)水运工程:仅指水运项目永久性实体工程所消耗的材料,非结构用材、临时工程、临时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材料消耗均不纳入材料调差调整范围。
2、材料范围
(1)公路工程调差主要材料品种:
钢材:代号111~143、代号182~183、代号191、代号247~249、代号265、代号290~291、代号301~304、代号
310、代号667~668;
水泥:代号832~834; 沥青:代号851~853;
油料:重油代号861、汽油代号862、柴油代号863; 半成品:各种厂拌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
上述材料代号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附录四表。
(2)水运工程调差主要材料品种参照公路工程同类材料执行。
(二)风险幅度(r)
一定幅度内价差作为项目业主、承包人风险,不予调差。风险幅度系数:
(1)钢材、沥青、油料,r=±3%;(2)水泥、半成品(含成品),r=±5%;
(三)计算公式
交通建设项目价差调整按下列公式计算,每季(月)调整一次:
价格调整公式:
式中:TJE—季(月)累计完成工作量的调价额; ZFE—季(月)累计完成工作量; ZH—综合调价系数;
X—支付中不进行调价部分所占的权重系数; X= 1-(a1+a2+¨¨¨+ an);ai—各调差材料的权重系数(合同文件已明确的按合同执行,合同文件未明确的按中标价及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计算确定);
△CLi—为各调差材料价格变动系数,计算规则:(1)当(2)当(3)当
时,时,时,;;;CLio、CLi分别为基期价格与当期价格。基期价格和当期价格分别取投标书截止期前28天所在季(月)、当季(月)度《福建工程造价信息》或《福建交通工程造价信息》发布的材料价格,发布价均指工程所在地级市综合价格。《招标文件》已明确具体
采取的信息发布价,执行《招标文件》有关规定;若《招标文件》未明确的,以《福建交通工程造价信息》为准,对《福建交通工程造价信息》未涉及的部分材料,可参考《福建工程造价信息》。
二、2008年10月1日前签订合同的项目,合同中对于钢材、水泥、沥青及油料有价差调整条款的,应遵照合同约定执行;合同中对价差调整未明确或约定合同期内不调价的,可按本指导意见的起算时间、材料范围、风险幅度、计算公式签订补充合同,进行价差调整。
(一)起算时间:2007年7月1日以后仍在建且还未结算的交通建设项目,材料调整价差自2007年3季度(7月)完成工作量起算。但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起算日之前应完成的工作量,因施工单位原因造成拖延或滞后的,该部分工作量不能调价。
(二)材料范围:仅限于钢材、水泥、沥青及油料。
(三)风险幅度(r):取±16%~20%(若调价后,工程造价超过批复概算的,可适当调整该系数),具体由项目业主根据项目实际确定。
(四)计算公式:可参照本指导意见第一点价差调整计算公式或下式执行。下式适用于超过风险幅度的材料价差调整费用计算,风险幅度内价差作为项目业主、承包人风险,不予调差。
式中:—价差调整费用;
—基期价格,参照本指导意见第一点基期价格确定; —当期价格,有材料采购合同且实际采购价格低于当期信息价时,取实际材料采购价格;有材料采购合同但实际采购价格高于当期信息价或无材料采购合同的,取当期信息价,具体参照本指导意见第一点当期价格确定;
r —风险幅度,取±16%~20%;
V—材料调整数量,指实际到工地的数量,但钢材调差总量不应超过预算定额消耗量;水泥、沥青不应超过施工配合比计算的消耗量;油料(重油、汽油、柴油)总量不应超过预算定额消耗量的80%。
(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价差调整费用,应报省高指核备;普通公路、水运工程价差调整费用,分别报设区市交通局(委)、港务(口)局备案。
三、其他
(一)因价差调整所引起的税金、管理费、利润等费用均由承包人自行承担。
(二)利用世行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价差调整按世行及贷款金融组织的规定办理。
(三)在合同履行和结算阶段,应严格按合同调差条款的约定处理,不得突破。材料价差补偿费用按合同约定的支付条款支付。有关材料价差调整费用计算的相关资料应收集齐全、完整,并整理成册作为竣工资料存档。
(四)材料调差费用原则上应在原批复的概算预备费或工程招标节余中解决,列入工程竣工决算费用。若超概的,应报有权部门审批。同时应落实增加投资的渠道和资金,防止由于资金不落实造成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拖欠。
四、本指导性意见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建设 价差 调整 通知
抄送:交通部公路司、水运司,省发改委,省重点办,省监察
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高指,厅计划处、财务处、审计处、政法处、监察室、办公室。
福建省交通厅办公室
细微之处见价差 篇6
“生完宝宝后,时间被孩子和家庭占据了一部分,比较幸运的是,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的芳菲一面从事着平面设计的工作,一面做着精品配饰手工,“有了宝宝,不太方便坐班,选择了自由职业,更适合自己和家庭。”
温和友善,感性浪漫,芳菲的金钱观简单而直接,“我不想挣太多钱,每月只要别让我太紧张,挣到够花的钱就行了。”
在家庭的收支分配中,芳菲每月会固定地预留出一部分钱,作为家庭公益基金。芳菲笑称自己特别有忧患意识,对于家人健康和安全的必要储备在婚后不知不觉地就成了习惯;除此之外,在合适的机会,她还会选择定期捐款,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想为人间的温暖尽点薄力。”
在悠闲的时光里,芳菲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做手工、养花。有人说,做自由设计师的人,要么特有钱,要么不在乎钱;芳菲显然是后者。
钱多多花,钱少少花,让个人和家庭的服饰消费物有所值,“买了不穿或者少穿,都是浪费”。芳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主妇型新生自由设计师,行走在独立设计和市场消费之间,对于女性的服饰,更爱从设计的专业角度比较和选择。
“设计本来就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精心地准备和构思,慢工出细活,特别考究。”事无巨细的职业特点,使芳菲对于日常消费的细节非常在意,“对于服饰来说,好的用料和做工,不仅使用时间增长,而且体现品质。”
“要想买得值,使用得久,好的原材料是基础。”芳菲介绍,选择保值的布料能够带来更长的使用时间,价钱平衡到时间,性价比才能真正提高。
“有些大的服饰,远看、略看或许还行,拿在手里就不行了。距离近更容易发现问题。”芳菲喜欢拿着材质在手里把玩、细细地琢磨。“好材质的耐用程度也有不同,主要看适用场合和产品定位。日常生活以实用为主,简单舒适就好;出席活动的服饰较华丽,使用频率却不高,材质不一定要耐用。不分场合和材质地选择服饰,不仅会闹笑话,还可能造成浪费,得不偿失。”
不论是设计作品,还是个人消费,芳菲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从服装剪裁的角度选衣服。“工艺到位,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面对当下机器化、流水线生产,芳菲坦言,成衣制造的速度提高了,质量却各有不同,“有些品牌的做工,一瞅就穿不住,做工粗糙。”
芳菲与单纯的款式爱好者不同,即便有好的衣型,没有细致的做工,她也看不上。“比如买衣服,我会翻开内侧,查看细小的布之间的接缝处理,例如口袋内侧,有单独包边的比较好,直接将两片布用锁线机一绞,就不太讲究。”
“接缝处好不好,往往跟价钱成正比”。由于学过服装,特別爱好做手工,芳菲在看衣服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扣眼、口袋、领(子)尖等位置的处理,“看针脚砸线,有的衣服针脚特别大,针与针之间距离较远,基本都是特别快地缝上,赶时间。可是工艺和制作时间紧密相关,细致比粗糙费时费力,提到商品价值上,就会有差距。”
芳菲告诉记者,有些品牌的衣服虽然乍一看大方、欧美范儿,但是自己很少买。“经典需要时间去衡量”。一次,芳菲在某专卖店看到一件花色的蝙蝠衫,非常好看。可是,蝙蝠衫的背后不是一整块布,而是两块布相拼,“那件衣服,如果原料上舍得下本钱,背后应该是一整片布;两片(布)相拼虽也是常见设计,遗憾的是缝得又不好,中间有褶皱导致边缘不齐,时间长了会变毛糙,降低档次。”芳菲说,“好的缝纫技术中间是平整的,而这件应该是缝纫线的弹性紧于布料本身的弹性,所以有小褶皱。”
在寻找相似的替代欲望下,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很多重要的信息,从而购物失败。“没有品牌的衣服,我很少在网上买,有的挂着‘韩版’、‘日系’的服饰,照片和实物差距太大。”不为买衣服而买,女人的经验有时是相似的,“从前看到特别喜欢的服装或饰品,如果由于价格太贵或者错过时机而没有购买,总是希望能偶尔寻找到相似的,一旦发现却常常忽视了适合度、做工、面料、颜色等问题,非常容易买到鸡肋产品,所以购买时要尽量避免‘照葫芦画瓢’。”
自由设计师的平台给了芳菲更多发挥想像的空间,“如果说艺术的培育需要有营养的土壤,那么艺术的创造更需要宽容的空间。只做我最想做的,这是我理想的创作状态,为此有些代价是无形的,然而其价值也是非物质可衡量的。”
奢侈品价差之谜 篇7
她低着头, 专注、小心地把所有的包包、香水、首饰、衣服拆封, 中途还剪掉了部分商品的吊牌。然后, 她把大部分淘到的宝贝和行李箱内的衣物混在一起。
一切收拾妥当之后, 她搭乘航班的登机口也已开放。王路拖着满载的行李箱, 不紧不慢地向登机口走去。
王路不是购物狂, 她是现在在淘宝网上大受追捧的代购一族。
就是这个被很多人当作副业、兼职来做的行业, 去年在海外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120亿元。这种海外代购业日益兴旺的背后, 是国内外奢侈品价格悬殊的差异。
国际一线大牌在内地价高,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事实, 在被忽略多年以后, 终于被商务部注意到。
近日,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 我国将解决部分奢侈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高于海外的问题。让政府部门焦虑的背后, 是因海外代购导致的每年高达数十亿元的税收流失。
海外代购
最近三年里, 王路经营的代购网店每个月的业务持续增长, 单靠她自己两三个月往返一次伦敦和北京已经不能应付。2008年, 她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 对方是她先生的同事, 经常去巴黎出差, 并且还有亲戚在巴黎工作。“因为我们主要是去巴黎和伦敦, 所以代购的东西也都是英法的大牌为主, 其他意大利、美国的牌子也有代购, 但是量少。”王路说。
她的代购工作是按手续费计酬, 每件代购商品收取3%-5%不等的手续费。每一季, 各个品牌的最新款图片都会被王路以最快的速度放到网店上, 客人下定单缴纳部分定金之后, 王路和她的伙伴会确定具体的代购方法。
如果客人要的商品自己手里没有现货, 她的伙伴会通知在巴黎的亲戚去当地的专卖店买, 然后单独寄回国, 或者托人带回国。
根据王路的经验, 这些商品海内外的价差从几百块到几千块不等。谈及国内的奢侈品价格, 王路就一个字, “贵”。
在她三月初于伦敦代购的商品中, 有一款2011春季Burberry经典格子女士长款钱包。这个钱包在英国的售价是112英镑, 而在北京新光天地Burberry专卖店的价签上却是3200元人民币。
这并非偶然。
据商务部的调查显示, 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 海内外的差价, 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 比美国高51%, 比法国高72%。
近年来, 国内奢侈品牌与境外的明显价差, 已经逐步把国人的此类消费推向境外。
贝恩咨询公司公布的《中国2010年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 奢侈品供应商去年一年就从中国人口袋里掏走684亿元人民币。销售额最大的奢侈品是化妆品、香水和个人保养品, 中国人在这三项上面花费人民币169亿元, 排名第二的是手表, 共花费155亿元。
而这当中, 很大一部分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2010年, 中国游客在英国花掉约10亿英镑 (约合112亿人民币) 。2011年初, 一批出手阔绰、青睐奢侈品的中国游客又引爆了英国购物季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狂潮, 英国媒体甚至把这种消费称为“北京镑”。
正因为如此, 在希思罗机场免税店里, 在各个大牌位于伦敦邦德街、牛津街的专卖店里, 在英国各个高档百货商店里, 越来越多能够讲一口标准中文的售货员已经不再是稀奇事。
王路说, 同样的东西, 国外的价格相当于国内的六七折, 原因就在于税。“而且, 在英国市区买了东西, 我到机场还可以退税, 算下来更便宜。”她说。
对于这个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会上表示, 造成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价格偏高的主因有三:一是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差异;二是国内品牌商品的种类相对较少, 消费者的选择比较少;三是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 包括关税、消费税。
税与不税的争议
造成价差的首要原因是征税。
目前, 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一般是15%到25%之间, 而且还需海关检测、进店检测等环节, 销售过程中还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这使得国内奢侈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原产地高出至少三分之一, 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大大高出周边国家、地区和欧美市场, 致使中国大多数奢侈品购买力流向了境外。
以进口化妆品为例, 需要缴纳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产品的种类不同, 进口关税会有所差异, 从6.5%-18%不等;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则高达30%;累计需要缴纳50%以上的税费。如果某种化妆品进口价格为1000元, 进口税为10%, 进口完税价格为1100元, 平行征收的增值税为1100元×17%, 消费税则为[1100元/ (1-30%) ]×30%, 三项相加, 此化妆品入境价格约1758元。
另外, 据某奢侈品国内代理商介绍, 进口的综合关税只是导致国内奢侈品价格居高的原因之一。他说, 由于国内市场不成熟, 奢侈品品牌总部会给予中国代理商较高的授权金, 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进店成本, 价格自然上去了。所以才会出现英国定价112镑的钱包在国内的定价会升至3200元人民币。他表示, 想要降低奢侈品国内外的差价, 还需要整个经营环境的改善。
尽管如此, 在当下, 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解决奢侈品海内外差价的最直接方法是给进口奢侈品减税。降低奢侈品进口税的话题, 在“两会”期间一度备受追捧。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两会”上建议降低奢侈品进口税。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 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21亿人次, 总收入约1.1万亿元, 人次支出只有524元。相比之下, 出境旅游人次支出是国内旅游人次支出的11倍。
“当你看到在国内要几千块的东西在国外只要七折的价格就能拿下, 而且还是新款, 你很难控制住自己不要打开钱包, ”王路说, “我身边的人, 要么出国就顺道买一堆, 要么就找人代购, 要么委托亲戚朋友帮忙买, 很少有在国内消费奢侈品的。”
据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 2010年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20亿元, 其中化妆品、奢侈品居多, 即便是按照40%的税率计算, 每年税收流失也高达数十亿元。
不过, 在奢侈品减税成为最热门话题的现在, 另一种反对声音并未放弃。对奢侈品课以重税的提议依然得到广泛支持。就在几个月前, 在现有的进口税基础上再增加奢侈品税的提议就得到了舆论的强烈呼应。
据了解, 奢侈税和奢侈品消费税作为政府调节生产消费和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手段, 同样被各国广泛采用。
上述品牌代理商表示, 无论国内的奢侈品进口税降还是升, 对于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布局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
他说, 作为代理商, 他其实也愿意看到奢侈品进口税可以降下来。
中国股市的买卖价差成分 篇8
关键词:交易价差,逆选择成本,交易反转概率,交易指示
现代金融学关于资产价格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的(长期)均衡价格的决定,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二是资产的(短期)价格波动行为的研究,主要考虑资本市场的微观结构因素对资产价格行为的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买卖价差的存在及其成分。直接地,买卖价差定义为卖出报价和买入报价之间的差异。根据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买卖价差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反映了三个交易成本成分,即指令处理成本、存货成本和逆选择成本。
现有文献对买卖价差成分的研究主要基于报价驱动市场,研究的模型可以归纳为两类:协方差模型和交易指示模型。前者的代表研究如Roll(1984),Choi,Salandro和Shastri(1988),George,Kaul和Nimalendran(1991)和Stoll(1989)等。交易指示模型最先由Glosten和Harris(1988)研究,但当时他们没有可得的报价数据来直接估计模型。Lin,Sanger和Booth(1995)以及Madhavan,Richardson,和Roomans(1996)也属于这类模型,国内的雷觉铭和曾勇(2006)就采用MRR模型分析了上海股市的买卖价差成分,韩冬等(2006)、王志强和陈培昆(2006)等则采用LSB模型对中国股市的买卖价差成分进行了分解与分析。而Huang和Stoll(1997)(以下简称HS模型)给出了这类模型的一般形式。
国内对买卖价差的研究主要涉及买卖价差的变化模式、影响因素、成分分解以及与流动性的关系。如杨之曙(2000)、孙培源和施东晖(2002)、屈文洲和吴世农(2002)以及穆启国、吴冲锋和刘海龙(2004)等分析了中国股市买卖价差的变化模式。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采用HS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股票市场的买卖价差成分,给出了估计的交易价差,并且研究了其与报价价差和Roll买卖价差的估计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与国内其它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1分钟内的分笔成交数据,根据每分钟内的累积符号交易量构造交易指示变量,并在考虑交易是否相关的情况下,估计HS模型得到交易价差的估计和买卖价差个成分的分解结果。
一、理论模型
(一)协方差模型
Roll(1984)最早在有效市场假设下描述了买卖价差,根据观测交易价格的序列协方差性质估计(实现的)买卖价差。Roll模型将买卖价差表示为股票收益率一阶自协方差相反数的算术平方根,即,其中S为股票的买卖价差,Pt为t期股票价格的对数。ΔPt为t期的股票(对数)收益率。Roll模型虽然计算简单,但其在实证上回遇到收益正相关的困难。此后,Choi,Salandro和Shastri(1988)和Stoll(1989)等扩展了Roll模型分别考虑的交易相关和价格变化量对买卖价差的影响。由于这类模型不是本文考虑的重点,因此不再详述。
(二)交易指示模型
设Pt为t时刻的交易价格,Qt为交易价格Pt的买卖交易指示变量。如果交易由买方发起,且发生在报价中点以上,则Qt=1;如果交易由卖方发起,且发生在报价中点以下,则Qt=-1;如果交易发生在报价中点,则Qt=0。
根据逆选择信息成本模型和存货成本理论,HS给出了买卖价差成分的一般模型
其中εt为随机误差项,λ=α+β,α表示买卖价差的逆选择信息成本,β表示买卖价差的存货成本。S可以根据样本数据估计,称为交易价差。这是一个含有内嵌约束的非线性方程,唯一的决定因素是交易指示变量。方程(1)给出了交易价差S的估计,以及报价对交易的总调整λ(S/2)。它是买卖价差成分的一般模型,包含了序列协方差模型和其它特殊的交易指示变量模型。但是,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交易概率的影响,结果是模型不能区分存货成本和逆选择成本。在Qt-2已知的情况下,t-1时刻交易指示变量的条件期望可以表示为
其中π是t时刻的交易指示变量与t-1时刻的交易指示变量相反的概率。如果π≠0.5,那么就需要对方程(1)进行调整,以解释包含在t-2时刻交易中的预测信息。最后得到的买卖价差成分分解模型为
等式右边的倒数第二项是对Qt-1中信息的调整。根据方程(3),我们可以得到买卖价差成分的分解。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变量定义
本文选择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票作为样本股票,样本数据来源于分析家证券分析系统的分笔交易数据。由于高频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我们选定样本期为2005年9月7日,该交易日不在上市公司报告公布期内,股票价格的波动不会受到重大事件的影响,只需考虑买卖价差对股票价格波动的作用。同时,为了剔除交易制度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我们剔除了集合竞价交易。为了避免交易的序列相关,交易数据的统计频率设定为1分钟。这样,一个交易日内共有240个交易区间,其中起始时刻(即0时刻)为9:30:00,0时刻的报价数据为第一个交易区间内的第一笔交易,终止时刻为14:29:59。由于样本股票600643的卖出报价缺失,因此也将其剔除。所以,样本数据包含了49个样本股票在240个时点上的交易数据。
实证分析涉及的变量定义如下:(1)交易价格为第t分钟内最后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记作Pt;(2)报价价差为第t分钟内最后一笔交易的最低卖出价和最高买入报之差,记作St;(3)收益率为相邻时刻交易价格的对数变化,表示为rt=1n(Pt)-1n(Pt-1)(4)交易量为第t分钟内所有交易的累积交易量;(5)符号交易量为第t分钟内累积的买入交易量和卖出交易量之差,记作SVt(6)交易指示变量表示第t分钟内买卖力量对比的强弱,记作Qt,其取值为Qt=1,SVt>0;=-1,<0;=0,其它。
(二)估计方法
对于一般方程(1),我们选择广义矩(GMM)方法进行估计,它对参数分布假设的要求较弱。在考虑交易相关的情况下,可以用GMM估计方程(2)和(3)的联立方程系统,但是由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无法得出参数估计结果。因此,我们分别用GMM估计这两个方程中的参数。首先,估计方程(2),得到交易反转概率π的估计,并计算Qt-1的条件期望值,记为;然后,用代替方程(3)中的相应项,有
估计方程(4)就可以得出交易价差S和买卖价差三个成分α,β和1-α-β的估计。
三、实证结果
(一)一般模型的估计
表1列出了各模型参数估计的平均值。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没有做市商,买卖价差中不应该包含存货成本,即方程(1)中的λ=α。方程(1)隐含假设交易反转概率π=0.5估计这个方程,可以得出指令处理成本1-λ和逆选择成本的估计以及交易价差S(假定不变的相对价差)的估计。各股票的回归结果显示,交易价差在0.025%到0.138%之间变化,且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交易价差的截面均值约为0.065%,略高于中位数0.061%,说明可能存在少数极大估计值,实际上确实有两个交易价差的估计值大于0.1%。λ反映了逆选择成本和存货成本(这里假设为0)占半交易价差的比例,变动范围从最低的4.58%到最高的99.85%,且对84%的样本股而言在5%的水平下显著,平均水平约为70.93%。交易价差余下的部分是指令处理成分,变动范围对应为0.15%到95.42%,但是只有不到37%的样本股在5%的水平下显著,平均指令处理成分为29.07%,这与大多数的模型假设一致,即逆选择信息是买卖价差的主要成分。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误差。
(二)基于交易相关的买卖价差分解
这里,我们关心的是买卖价差中逆选择信息成本和指令处理成本的分解(假设β=0),而不是买卖价差的估计,因此我们用报价价差代替方程(4)中的买卖价差。在实证分析中,采取两步估计的方法得到参数α和1-α的估计结果。对方程(2)和(4),我们用panel数据模型进行估计,通过模型估计结果的比较,最后确定在方程(2)中包含状态和时间固定效应,在方程(4)中不包含状态和时间固定效应。
表2显示交易反转概率π的估计值介于0.35和0.55之间,且都是统计显著的(p值几乎为0)。π的平均值为0.4490,显著小于0.5(p值几乎为0),这意味着α的估计可能小于0,从各股票的估计结果来看,对应π<0.5,确实存在负的α值。逆选择成本的均值为0.4514,在-0.19和1.13之间变化,且有2/3的估计值在5%的水平下显著。指令处理成本的估计仍然很小,平均只有0.1102,比前面的两部分解0.291低得多,且只有1/3的估计值在5%的水下显著。这里出现了大于1或小于0的交易成本估计结果,表面上看来是不合理的,但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对两种交易成本成分力量强弱的对比,小于0的估计值说明该成本的比例很小。
比较奇怪的是,如果我们同时估计逆选择成本α和指令处理成本1-α时,二者之和等于1的统计检验是显著的,即还存在一部分没有解释的买卖价差的成分,这部分是否是我们认为不存在的存货成本β?如果我们取消β=0的假设,重新估计方程(4),发现平均的α+β约为0.8884,这与方程(1)中逆选择成本的估计非常接近。其中α的均值约为0.4022,变化不大,而且这时的指令处理成本1-α-β平均为0.1116,和前面的估计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虽然我国股市没有做市商,但这些结果似乎说明可以把没有估计出的买卖价差成分看成是一种指令持续成分。实际上,负的α估计和小于0.5的π值,说明买卖价差中的指令持续成分强于逆选择成分。
最后,我们简单分析了买卖价差成分与交易规模和交易价格之间的联系。根据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的特征,分别把样本股票分成高、中、低三组。其中,平均交易量低于200手的为低交易量组,介于200~500手的为中间交易量组,高于500手的为高交易量组;平均交易价格低于5元的为低价组,介于5~10元之间的为中间价组,大于10元的为高价组。表2列出了不同分组下逆选择成本的平均值。从这些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分组,逆选择成本都是先增加,后下降,且在高统计组的值最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价股或高交易量的股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最小,而低交易量或低价股则次之。
四、结论
本文采用HS模型对上证50指数成分股票的买卖价差成分进行分解,该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关于买卖价差成分的一般模型。同时,为了避免一笔交易被分开执行所造成的交易相关,我们选取每分钟的分笔交易数据来估计模型,分别使用了GMM和panel数据模型估计了交易价差、交易反转概率、逆选择成本和指令执行成本。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上海股市平均的交易价差约为0.065%,且在交易无关的假设下,逆选择成本达到71%,高于雷觉铭,曾勇(2006)对上证180指数逆选择成本的估计62%,但是,在考虑了交易相关之后,逆选择成本的估计明显下降,平均只有45.14%,而指令处理成本也有所下降。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考虑交易相关的情况下,买卖价差在分解成两部分之后还有约43%的成分没有解释。如果重新考虑该模型的三部分解,我们发现买卖价差的指令处理成本、逆选择成本和指令持续成本分别为11.16%,40.22%和48.62%。最后,我们还发现高价股或高交易量股票的逆选择成本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Affleck-Graves,J.,S.Hegde,and R.Miller,1994,Trading Mechanisms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Bid-Ask Spread[J],Journal of Finance,49,1471-1488.
[2]Huang,R.D.,and H.R.Stoll,1997,The Componentsof the Bid-Ask Spread:A General Approach[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0,995-1034.
[3]Lin,J.-C.,G.Sanger,and G.G.Booth,1995,TradeSize and Components of the Bid-Ask Spread[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8,1153-1183.
[4]Madhavan,A.,M.Richardson,and M.Roomans,1996,Why Do Security Prices Change?A Transaction-LevelAnalysis of NYSE Stocks,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
[5]Roll,R.(1984),A Simple Implicit Measure of theEffective Bid-Ask Spread in an Efficient Market[J],Journal of Finance,39,1127-1139.
[6]雷觉铭,曾勇.上海股市买卖价差成分分析[J].系统工程,2006(6).
[7]韩冬,王春峰,岳慧煜.中国股市买卖价差成分分析——基于指令驱动市场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
黄金白银的价差波动结构研究 篇9
贵金属的价格动态性尤其金银, 长期以来都是受到很多关注和研究。最近许多学者已经成功用模型描述出了贵金属收益率的随机波动本质。Urich (2000) , Casassus, Collin-Dufresne (2006) 用新的计量经济学工具, 在贵金属二元价格组合上, 证明了重要的长期价格关系。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黄金白银之间的价格双变量动态关系, 用黄金白银的期货价格差作为度量。采用Hurst (1951) 经典的R/S方法, 利用上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来平整。该方法调整了其可能存在于回归过程中的短期自相关性。RAR提供了洞察均衡回归过程中方向性的优点, 因为他允许存在分形, 在消息公布带来冲击后向均衡回归的过程中的正反分形。
二、实证分析
1. 数据。
我们研究在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 交易的两种商品期货价格日数据:可交易的标准100盎司纽约期金合约和5000盎司纽约期银合约。数据时间选取为从2007年1月开始到2013年12月, 共包含了1736纽约商品交易所金银期货日数据。
2. 价差波动。
我们先计算日内价差的收益率 (ΔPt) :记金价Gt, 银价St, Pt=Gt-St,
ΔPt=log (Pt) -log (Pt-1) , t-1→t代表一天。金银各自收益率我们记为:
整个样本时期价差最大值$531.89, 最小值$248.63。价差均值$333.22。三者收益率均值序列都略微为正, ΔPt, ΔGt, ΔSt各自为0.00014, 0.00014和0.00013。测算其标准差, 全部样本时期内银价的波动比金价和价差波动大, ΔPt, ΔGt, ΔSt标准差各自为0.0044, 0.0044和0.0062。当我们将观察窗口定为22天 (即一个月历) , 我们可以得出各自的变异系数CVn=μn/σn, n=22。
通过收益率的CV22, 我们看到白银显得比黄金更稳定, 有着更少的显著高峰和低谷。两者的差异有可能影响着他们的长期动态均衡。
我们同时估计了在22日窗口周期的黄金白银收益率的相关性 (GSρ22) , 全部样本时期内其相关性是很高的且正相关 (GSρ1736=0.686, p=0.000) 。然而估计的GSρ22的范围从最大的0.9675到最小的-0.1524。即使整个样本期的正相关是占主要地位的, 但基于对价差均值回复的交易策略, 让市场参与者能从中获利。黄金白银价格几乎是运动趋向一致, 但仍为交易和投资组合策略提供各种的可能性。
(三) RAR分析
RAR分析法使用基于R/S方法的统计技术 (先通过调整自回归因素) 来测定金银价差收益存在的长期相关性。平整过程使用ARMA, 对于ΔPt我们考察AR (1) →ARMA (2, 1) 过程。ARMA (2, 1) 模型形式如下:
△Pt=a0+β1△Pt-1+β2△Pt-2+X1λψt-1+ψ, 提供最好的拟合数据为β1=0.4802 (p=0.06) , β2=0.1109 (p=0.000) andX1=0.5780 (p=0.024) 。对于其中每个ψt其 (R/σ) n计算式如下:
为了捕捉依赖于ψt的时变性质我们引Hurst指数 (h) , 表示为:, n指为22或66, 代表一个月和三个月周期。这个过程实际上创造出时间序列的指数值, 其变化可以随着时间被测算。样本的全部时期的Hurst指数值就可以得知, 分别可以包含了从AR (0) 到ARMA (2, 1) 的过程。
回顾Hurst (1951) 我们在原假设是没有长期相关性, hn=0.5。如果时间序列呈现出正的长期相关性这指数值hn>0.5, 负的相关性hn<0.5。我们测算得到h22的值从AR (0) 的0.7070到ARMA (2, 1) 的0.7170, h66范围为AR (0) 的0.6487从到ARMA (2, 1) 的0.6496。h66显得更低说明随着样本长度N的变长序列变得更随机变动。同时也注意到平整对h指的作用影响很小。
三、总结
本文研究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COMEX黄金白银期货合约价格的关系。我们发现期间黄金白银收率具有很高的正的相关性。我们在协调了自相关影响因素后, 使用分形几何的技术方法来研究价差的动态性。使用Hurst指数我们可以来辨别存在的关系。最后的发现, 利用基于价差均值回复的交易策略, 对于套利的交易者和资产组合管理经理是有重要意义的, 因为他提供了有限的获利机会。
摘要:我们基于COMEX黄金白银期货合约, 研究他们之间的价差波动。我们发现研究期间的黄金白银收益率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在长期的时变价差相关上, 正相关关系占主导地位。本文最后的发现是只有有限的机会能从基于价差均值回归策略中获利。
关键词:长期相关性,黄金白银价差,波动性
参考文献
[1]Hurst, H.E.Long-term storage capacity of reservoirs.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16, 770-799.
关于工程结算“价差调整”的论述 篇10
价差体现的是一种价格本质意义上的变动, 体现的是工程实施期间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所应承担的“风险”和不应遭受的“额外损失”。它应是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社会认可的普遍变化, 而不应是某一施工单位的个体行为。可以用两个阶段的社会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来确定价差。为便于操作, 这种社会平均价格可以用当地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和其他有关部门发布的一些指数信息类数据作为依据来进行确定。本文简单介绍了工程结算中的价差和价差调整, 建立了计算价差调整费用的数学模型, 并基于此模型对工程价款“价差调整”进行了探讨。
1 价差和价差调整
价差是一定条件下的不同对象或同一对象不同条件下的价格差异。本文讲到的”价差”是指构成工程直接费要素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同一对象在不同计价阶段之间的价格差异, 特别是投标报价或签订合同与工程结算两阶段之间的价格差异。如在进行窗户选择时, 铝合金窗和塑钢窗之间的价格差异就是不同对象在选择窗户这一条件下的价差, 而塑钢窗在合同制定阶段和工程实施阶段之间的价格差异就是同一对象不同条件下的价格差异。
价差调整是由于价差的存在, 同时其它条件又成立时产生的费用调整。可以看出, 价差是价差调整的必要条件, 但却不是充分条件, 是否进行价差调整还要根据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而定。工程价款价差调整的方法有很多, 如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实际价格调整法、调价文件计算法、调值公式法等都是工程价款价差调整方法。
2 价差调整的数学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 价差调整费用由价差调整直接工程费和相关的其它税费组成, 价差调整直接工程费又是由各个调价对象的价差调整直接工程费求和得出, 某个调价对象价差调整直接工程费又等于合理的分析用量和合理的价差之积。公式如下:
其中, C为工程价款价差调整费用;
C1为价差调整的基本直接费;
△Pm为某一调价对象的价差;
Nm为某一调价对象的分析用量;
C2为根据C1计算出的其它税费, 因C2和C1或者C1中的部分费用有一定关系, 在此暂把C2表述为C1的函数, 计作“C2=F (C1) ”。
3 基于上述数学模型的价差调整探讨
3.1 关于价差的确定
如前所述, 本文讲到的价差是指构成工程直接费要素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同一对象在不同计价阶段之间的价格差异, 特别是投标报价或签订合同与工程结算两阶段之间的价格差异。工程实施往往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建材市场行情又常常变化不定, 可以说构成工程要素的各种人工、材料、机械从签订合同到工程实施期间一般都会有价格变化, 即都会有价差。然而是不是有价差就要进行价差调整, 调整工程价款呢?当然不是。能否进行价差调整还要依据合同和其他有关文件及法规, 所以价差的确定并不是将两个价格简单做减法, 而一定要根据有关规定合理计算。当前, 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在合同中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价格的风险承担范围进行明确。如:施工期间双方确认价格或对应造价信息价格比投标报价时的价格变化幅度在±K以内的价格不再调整, 超出该幅度的, 超出部分进行调整。
在此, 将某一对象前一个阶段的价格计为P1, 后一个阶段的价格计为P2, 并引入前面的K (变化幅度) 。定价差的方法如下:
(1) 首先, 计算│ (P2-P1) /P1│的值。
(2) 将上述计算结果与K比较, 并计算价差:当| (P2-P1) /P1|≤K时, 不进行价差调整;当| (P2-P1) /P1|>K时, 进行价差调整。此时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当P2>P1时, 价差△P=P2- (1+K) P1 (△P>0, 调正差) ;二是当P2<P1时, 价差△P=P2- (1-K) P1 (△P<0, 调负差) 。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P1和P2、P1、P2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价差调整的合理性。当前, 常见的一种确定方法是将中标报价中的价格确定为P1, 将施工期双方确认的价格确定为P2, 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方法的不合理性。首先, 目前的商务评分方法常常是基于投标总价进行打分, 这样即使总价合理也无法保证投标报价中的每一项单价、每一种材料价格等都是合理的, 或者说是符合招标文件的本质意图的。另外, 投标单位一旦中标就可以认为其对该招标范围内的所有工程内容进行了承诺, 包括按要求完工的承诺和造价的承诺。为了中标, 投标单位在报价时, 常常会采取一些降价让利等措施, 此时的投标价格更多的是一种承诺, 不宜作为将来进行价差调整的依据。最后, 为了避免投标单位的不平衡报价, 也不应将投标书中的价格作为价差调整的依据。在实际工程结算案例中常常发现投标单位有利用不平衡报价进行投标进而获得“额外”利润的现象, 此举之所以能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同中对价差调整中的P1和P2没有给予明确合理的规定。
3.2 关于调价对象用量的确定
为了便于分析和讨论, 在此暂不考虑工程变更因素对分析用量的影响。关于构成调整价差对象的用量的确定, 目前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按照中标预算或合同预算进行提取分析, 得出各对象用量, 将此用量作为调整费用的用量。但本人认为该做法不妥。其原因正如上述关于价差确定的有关叙述中所谈, 价差调整费用体现的是对工程造价变化的调整和补充, 它的多少直接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化程度, 强调的是超出一定范围的风险或收益不应只由施工方一家承担或享受。这里的“超出”是站在合同所规定的工程承包范围内的工程内容这个角度上来说的, 所以, 对应调整价差元素的用量也应是对应合同或工程承包范围的真实用量 (合理消耗量) , 而不是中标预算或合同预算中的分析用量。这样做同样可以避免投标单位利用不平衡报价获取“额外”利润, 也可以避免因某些算量不准而遭受“额外”损失。
3.3 关于价差费用相关税费的计取
根据以上设定及分析可知, 本文所提的相关税费就是公式中的C2, 它和C1或C1中的部分变量有关, 我们把它计作C1的函数, 即C2=F (C1) 。确定价差相关税费的过程就是建立上述函数和求解函数的过程。
当前, 大多数地方造价管理部门都规定价差仅计取税金, 在此条件下, C2就是C1的简单的比例函数, 可以简单地表示为:C2=RC1 (R代表税率) 。然而, 本人认为如此简单地计算C2, 即价差仅计取税金的做法还不够合理。
根据以上分析, 假如存在价差, 也就是全部或部分工、料、机价格需要调整, 如果这些调整也同样会带来工程间接费的变化, 那么这些变化也应该进行调整。一般来讲, 间接费和工程材料费没有关系, 材料价格的调整也不会使间接费变化。而人工价格往往是某时某地的一个比较普遍适用的一个规定, 特别是当前的一些文件都对人工单价进行了比较强制性的且不得低于某一值的硬性规定;而间接费中的管理费和规费更多的是带有人工费性质的费用, 所以, 如果C1中的人工费进行调整, 那么间接费也应进行调整。
关于间接费的取费基数目前大致有三种。一是直接费, 二是人工费+机械费, 三是人工费。如前分析, 第一种确定间接费取费基数的方法不太合理;第二、三种方法比较合理, 也正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造价管理部门所采用。用第二、三种方法进行取费时, 将人工单价的变化理解成不只是对直接费和税金的影响, 还应理解成对间接费有影响, 如此, 则将人工费的价差同样也理解成函数“C2=F (C1) ”的一个变量也就理所当然了。
4 结束语
价差调整是工程价款结算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对于工程结算编审双方造价从业人员来说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价差调整的本质和内涵, 根据工程合同,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正确计算价差调整费用, 合理确定工程结算价款;同时也呼吁相关造价管理部门能切实履行工程造价管理职能, 及时制定和颁发合理、合法的造价管理办法, 正确指导工程造价工作。
摘要:价差调整是工程结算编审的主要工作之一, 价差调整费用是工程结算造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工程结算的编制与审查, 正确处理价差调整问题、合理确定价差调整费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试就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价差调整”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价差,调整,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内外棉价差持续 中小企困难加剧 篇11
市场运行内外棉价差持续 配额发放进度缓慢
今年第二季度,国内外棉价差平均依然在4900元/吨左右。由于中国对棉花的需求大,整体情况来看,国外价格还是保持比较坚挺,价差没有太大缩小。
上半年国内销售的纯棉纱价格基本保持平稳,但进入5月份以来,受需求影响,增长乏力,价格有小幅下行。相比于同等级的中国制造的棉纱线,印巴纱在价格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目前国内OE10支纯棉纱要高于印度870元/吨。2012年以来,国内进口棉纱线数量大幅增加,尽管印巴纱价格优势依然显著,但也推动了部分进口纱产品的价格上涨。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巴基斯坦32支纯棉纱价格稳步上涨,今年7月,已经高出我国同等级纱价格每吨约850元。
在储备棉方面,截至7月31日,2013/2014年度累计投放储备棉372万吨,总成交率24.68%,其中进口棉成交92万吨,累计成交价格为19123元/吨,当前国储库棉花库存约700万吨。7月31日,今年本轮拍储结束,加上2014年度棉花收储即将启动,国储库将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
为了刺激储备棉的消化,今年首次实施配额与储备棉购买量挂钩的政策,尽管这种政策的实施的确让部分企业首度拿到配额,扩大了配额的受益面,但储备棉成交量及进度依旧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企业反映,国储棉放储价格太高,企业无法组织大量资金参与竞拍,其次储备棉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不能满足纺纱企业用棉需求。从调研了解到,企业普遍反映储备棉存在棉花实际等级与公检不符、亏重以及三丝短绒率超标等问题。此外,储备棉出库乱收费、储备库垄断运输等管理不规范,增加了纺织企业的成本。
在内外棉价差较大时期,配额是纺织企业十分关注的话题。据了解,到2013年7月底,配额发放数量约为260万吨,其中与储备棉搭配发放的配额部分约为110万吨。自2012年9月至今,40%关税进口的棉花大约有80万吨。
进出口棉纱进口持续增加
在主要产品方面,棉纱进出口进一步增加,而棉织物进出口则继续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棉花进口241万吨,同比下降21%。分析其原因是2012年进口棉花数量基数大,其次也有可能是因为一些纺织企业每月拿到的配额数量较小,计划随后集中使用;棉纱线进口96.5万吨,同比增加45.8%,出口26.6万吨,同比增加16.0%;棉织物进口3.9万吨,同比下降6.5%,出口为45.7万吨,同比下降16.6%。
在我国棉制纺织品主要进出口市场方面,美国市场需求回升压力大,欧洲、日本市场则表现为持续低迷,而东盟市场为我国棉制纺织品主要贸易区。今年1~6月,对欧洲出口增加11.6%,进口则下降3.3%;对美国出口下降2.4%,进口增加148.8%;对日本出口下降11.2%,进口下降12.0%;对东盟出口增加25.1%,进口增长50.2%。
在主要产品价格方面,棉纱线价格出口比进口价格要高,出口的纱线支数比进口支数也要高。今年1~6月我国棉纱线进口平均单价格为20460元/吨,出口平均单价则为30380元/吨。巴基斯坦、印度、越南为我国棉纱线进口三大市场,今年1~6月从巴基斯坦进口30.1万吨,从印度进口26.8万吨,从越南进口10.1万吨。其中,印巴进口棉纱线以纯棉8~25支、30~47支为主。与棉纱线不同,我国棉织物进口单价要高于出口,也意味着我国在高档次棉织物领域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分析需求疲软 用棉成本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显示,上半年规上企业经济指标运行良好,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增速加快,亏损额减少,亏损面扩大,织造企业较纺纱企业增长缓慢。今年1~5月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为21.2%,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为12.0%,亏损额同比下降20.2%,亏损面占比上升13.7%,新开工项目数为1119个。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数据显示,上半年产量和库存增长,而销售则减弱。1~6月纱产量同比增长0.74%,布产量同比下降0.16%,纱产量增加动力来自于棉混纺纱和纯化纤纱的增长。进入5月份纱线市场销售减弱,布的销售略好于纱线。进入6月份原料库存增加,进口棉、化学纤维库存同比增长迅速,纱库存环比增长7.3%,布库存环比增长1.2%。
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情况,在开工方面,大型企业开工良好,开工率85%~90%,持续经营。中型企业开工率约65%,小企业停产、限产进一步加剧,开工率30%。
在销售方面,需求动力不足,特别是进入5月份,市场销售艰难,并进入僵持,集群小企业经营非常困难,在用工方面,仅鲁西南三个县就约1.7万人失业,占到从业人数的50%左右,以3口之家计算,约影响到5万人的生活水平问题。
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总结得出,上半年棉纺织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减少。二是7月底放储结束,企业用棉成本上升。三是储备棉质量问题多,价格高,进口棉需求大。四是进口纱价格上涨,下游小织布企业困难加剧。五是棉价差持续,需求低迷,国内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下降。
后市预测
从棉花原料供给看,由于港口棉花库存偏高,国库进口棉成交加大,港口棉花库存消化较慢,对价格会形成压力。一些企业购买的以美元结算棉花货物付汇期将至,资金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棉花工业库存数量上升,可支配库存上升明显。原料、中间产品价格居高,传导下游压力增长,影响全产业链竞争力。
从纺织企业方面看,订单减少,棉纱和棉布库存有增加趋势。大企业因配棉、消耗及人工成本、产品品质等等原因,纱价下调动力不足。购棉先交款,产品拖欠款,企业资金压力加大,停产限产较二季度增多。
在政策和供需方面,新棉花标准实施、棉花直补政策进展和放储是否将常态化是关注的方向,与此同时还应注意2013/2014年度收储量和新花籽棉开秤收购价以及2013/2014各国棉花产量公布的数量,这些对企业的运行都非常重要。
对铁路工程价差系数的探讨 篇12
(1)调整了部分工程类别,使之更突出工程特点,使用起来更方便,将桥涵工程由五项增至十五项,补充了深水桥有关的工程类别等,调整后共计51个工程类别。
(2)明确采用以各类工程个别概算工料机费作为计算材料价差的基础,以提高计算精度。
(3)将全路划分为六个区,分别测算各区的价差系数,以体现材料价格的地区差别。
(4)将材料价差系数划分为设计阶段用和施工阶段用两个系列,以满足不同阶段调整价差的需要。
在一九九二年度材料价差系数测算前,铁路工程定额所又对各类工程的权数广泛地征求了意见,根据收集的意见,对测算用的材料项目作了部分调整,并将路基土石方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人力施工和机械施工,增加了长途通信光电缆。工程类别增至54个。
一九九三年,由于当时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根据铁道部韩部长的指示精神,缩短了报价和发布周期,变一年发布一次为一年发布两次,测算原则和方法不变。
到一九九五年由于材料价格逐渐平稳,由一年发布两次又重新变为一年发布一次。
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单位报价从原来采用报表,发展到用计算机软盘报价,不仅提高了质量,减少了误差,还节省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缩短了测算周期,价差系数测算工作逐步发展和完善。
随着铁建[1996]49号文(95年度水平的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和铁建[1997]55号文(国家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公布实施,从1997年度开始以“118号文”为材料基价和以“49号文”为材料基价两种系数分别发布,并且,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取消了施工阶段用材料价差系数,只发布设计阶段用材料价差系数,施工阶段材料价差由建设单位根据甲、乙方施工承发包合同及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在年度验工计价结算时予以调整,调整幅度应控制在部颁材料价差系数的总水平内,其款源在概算中的工程造价增涨预留费项内解决。对于以“49号文”为材料基价的材料价差系数,系数中不再含机械台班费中的油燃料价差,并且以材料费为计算基数。在采用铁建[1996]49号文预算价格编制设计概算时,施工机械使用费中油燃料价差,按公布的油燃料概算价格据实调整,在公布价差系数时,同时公布油燃料概算价格。
为了满足铁路工程建设的需要,近几年铁道部公布的价差系数从06年开始同时相对铁建设[2001]28号文《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2000年水平)(以下简称“28号文基价”)和铁建设[2006]129号文《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2005年水平)(以下简称“129号文基价”)基期价格分别发布价差系数,但对铁建设[2006]113号文《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113号文”)编制办法“129号文基价”(2005水平)基期价格只发布辅助材料价差系数,主要材料编制期价格由“113号文”规定的按部颁价差系数改为实地调查分析采用。
05年:铁建设函[2006]2号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5年度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对“28号文基价”);
06年:铁建设函[2007]382号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6年度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对“28号文基价”);
铁建设函[2007]383号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6年度辅助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对“129号文基价”);
07年:铁建设函[2008]176号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7年度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对“28号文基价”);
铁建设函[2008]105号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7年度辅助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对“129号文基价”);
铁路工程目前的价差调整方式是采用相对于某种编制办法的基期价每年由铁道部发布材料价差系数进行价差调整方式,我们分析了太中银项目“某项目部”铁路价差系数对其造价的影响,重点分析了07年该项目部主要材料涨价与铁路价差系数的对比分析,太中银站前工程施工合同第19条合同价款调整中第19.1.3款明确铁道部批准调整的有关费用(如材料价差系数调整等);允许按铁道部发布的材料价差系数进行价差调整。
太中银铁路项目采用的是铁建管[1998]115号“关于发布《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115号文”)和铁建设[2003]42号文《关于对铁路工程定额和费用进行调整的通知》(以下简称“42号文”)编制办法,基期价格是2000水平的“28号文基价”材料预算价格,设计概算(投标文件)材料价差已调到铁建设函[2006]2号文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5年度材料价差系数的水平。
为了查找铁道部每年公布的调差系数对造价的影响,我们对太中银铁路项目某项目部材料涨价情况进行了分析测算,用“115号文”“42号文”编制办法采用“28号文基价”编制预算;调整到铁建设函[2006]2号文“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5年度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即2005年水平,同直接采用“129号文基价”的材料预算单价(2005年水平)计算比较造价相差937.57万元,约占该工程总造价71570.22万元的1.31%,也就是说铁道部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5年度材料价差系数[2006]2号文调整材料价差的水平和铁道部发布的铁建设[2006]129号文“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2005年度)》的价格水平有偏差,对太中银铁路项目“某经理部”来说材料价差一开始就没调整到位。
按照“某项目部”到目前为止完成的工程量,我们还重点分析测算了该项目部每半年主要材料价格(含运杂费)上涨对所完成工程量造价的影响,其中:07年上半年“某项目部”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10.34%(其中路基工程0%,桥涵工程14.28%,隧道工程9.09%)主要材料相对于06年编制期水平上涨到07年上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1.33%,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桥涵工程影响1.69%,隧道工程影响1.29%(见图1)。07年下半年“某项目部”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28.43%(其中路基工程1.26%,桥涵工程27.32%,隧道工程34.78%)主要材料相对于06年编制期水平上涨到07年下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5.41%,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22%,桥涵工程影响5.08%,隧道工程影响6.56%(见图2)。
按照铁道部铁建设函[2008]176号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7年度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相对“28号文基价”调差地区为Ⅱ区山西境内)从太中银项目验工计价(相对于06年编制期)只验工0.42%。也就是说铁道部每年的调差系数没有调到位,与上半年差0.91%,与下半年差4.99%,当然不排除地区局部差异,但主要是07年下半年主要材料涨价影响,对施工单位成本和资金带来巨大压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就太中银该项目部而言,从投标概算价差系数调整就没调整到位,加上后期材料涨价因素的影响,铁道部每年的调差系数调差没有到位,概算价差系数的调整对施工单位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只能从其他地方消化,这也是铁路现行编制办法和价差系数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铁建管[1998]115号,关于发布《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通知.
[2]铁建设[2003]42号文《关于对铁路工程定额和费用进行调整的通知》.
[3]铁建设[2006]113号文《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
[4]铁建设[2001]28号文《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2000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