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如何立意论文

2024-09-29

材料作文如何立意论文(精选12篇)

材料作文如何立意论文 篇1

审读材料一定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材料作文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写作时一定要紧扣材料行文,与命题作文不同,命题作文必须紧扣题目行文。材料作文更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材料表面看上去十分接近,但实质有区别。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思维的精确度,并且防止“素材先行”的构思冲动。

一、立意的角度:从整体上把握立意

当我们拿到材料作文时,第一件事就是审读,但审读不是读过一遍材料就可以了,更不能因为一个关键词或一个句子就迫不及待地落笔行文,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就是如何定位它的写作角度,怎样得出正确的立意,不能一味地要求自己写出的文章新颖、标新立异而忘记要牢牢地紧扣主题。往往一些看似新颖的文章标题让人耳目一新,但实际的文章内容却完全偏离了文章的主题,从而得不到比较高的分数。下面举一些例子来分析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立意。

帕瓦罗蒂30岁时,应邀参加一个演唱会。这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他来说是很重要的。晚上,帕瓦罗蒂在一个小旅馆住了下来,由于旅途劳累,帕瓦罗蒂便提早睡了。没过多久,他就被隔壁房间传来的婴儿啼哭声吵醒了,而且,那孩子好像和他作对似的,竟一直啼哭不止。无奈之下,帕瓦罗蒂索性把孩子的哭声当作歌声来欣赏了,渐渐地竟然佩服起那孩子来,因为他想到自己唱歌唱一个小时,嗓子就哑了,而这孩子的声音却依然洪亮。如此一想,帕瓦罗蒂立刻兴奋起来。他细心地倾听起来,很快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孩子的哭声快达到临界点时,会把声音拉回来,这样声音就不会破裂,这是孩子在用丹田发音而不是用喉咙。帕瓦罗蒂也开始学着用丹田发音,试着唱到最高点,保持第一声那样洪亮。在第二天的演唱会上,他以饱满洪亮的声音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读完本则材料,当有些学生读到“帕瓦罗蒂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啼哭,以欣赏的心态去倾听,不仅不再烦恼,而且使他受到启发,取得演唱成功”时,将立意定为“学会宽容”“无奈是一种幸福”“把握人生的得失取舍”等,由此可见,这些学生只是抓住材料的一些词语、句子来展开立意,这脱离了整体材料。

“学会宽容”一般是人做错事,我们宽容他,给他一个新机会,而将“宽容”用在此处,完全不符合。对一个小孩来说,他的行为并不受意识控制,就算对一个小孩追究责任,也太过勉强。用“无奈”来立意,完全只是抓住关键词来展开,脱离材料,此类作文很难拿到高分。还有些学生抓住“如此一想,帕瓦罗蒂立刻兴奋起来。他细心地倾听起来,很快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来立意,这实在有些操之过急。有的学生从“善于发现”这个角度写,但写着写着就大谈如何去发现,而抛开了材料本身,这就造成了整篇文章套用“善于发现”这个题目来写,从而偏题,得不了高分。如果要从“善于发现”的角度行文的话,应强调如何从不利的或寻常的事物中发现有利的或不同寻常的价值来,并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抓住材料的关键。本则材料的关键是帕瓦罗蒂在无奈之下迫使自己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困阻。所以如果从转换角度看问题或是以乐观积极心态来面对困阻这些方面定位和立意的话,就应把握好尺度,把从不利化为有利或发现事物不寻常的价值等关键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议论文写作才能得高分。

从这整则材料来看,帕瓦罗蒂对待小孩的哭声前后不仅有心态转变的层面,还有化不利为有利,完善并提升自身的行动层面。如果纯粹写心态的转变或换角度看待都与材料不切合,没有更深地去发掘,属于套题作文。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提高思维的精确度,“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能从文本或材料的某些片段中得出一个自认为很好、很正确的立意。实际上,从片面或局部去立意容易偏题和离题。所以,我们应当从材料的整体去抓住合适的立意并定位好自己的写作角度。

围绕整则材料来把握立意的方向,是写材料作文时最容易忽视但却又十分关键的一环。不少学生有时遇到材料题目可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没有深层次地解析材料,就匆忙下笔,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有些学生只是扣住材料的一半,只能基本符合题意,所以我们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作文的立意。

审清整则材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万事开头难”,第一步走正确了,立意才能更贴近材料,行文才不会“笔走偏锋”。立意是材料作文的重头戏,立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绩。因此,在立意时我们应怀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不应从一处中死抠出一个自认为还算新颖的立意,否则只可悦己,无法悦人。在没有太大把握时,我们应“稳”字当头,不可过于标新立异,否则会得不偿失。如果对材料整体感知深刻,就可以大胆创新,力求做到思维深刻、独特、新颖,富有底蕴。大部分材料作文我们都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立意。

二、立意的方式

1. 从多角度立意

多角度立意,通俗地讲,就是材料中出现几个人物几种事物,我们就从几个角度来展开,前提还是要围绕整个材料,不能脱离材料。

例如下面一段材料:“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风停后,年轻人种的胡杨树几乎全被风刮倒,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

我们可以从老人的角度来立意,种树也要讲究方法,目光长远,而教育子女,也同样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具备长远的眼光。我们也可以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年轻人种树,对树过度关心、溺爱,反而害了树。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我们亦可以从胡杨树的角度来立意,树身处逆境,经受磨砺,树根才能扎得深,才能经受住风沙的考验。

2. 用由果溯因的方式来立意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由果溯因的方式来立意。如果材料里人物、故事叙述完整,有原因有结果,那就由果溯因,先分析原因然后从原因确定立意,此方式也比较好掌握,由结果来推导原因。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某人为何成功,他的成功秘诀说明了什么等,然后把握整则材料,便可顺利确立目标。

例如,下面一则材料:“井边的小木桶在聊天,第一个小木桶说:‘看,我们的人生多没意义,不管打了多少水上来,下去时都是空空的,什么也没得到。’第二个小木桶提出反驳:‘我想的跟你不一样,我们每次下去都是空空的,上来时都是满满的,我们得到了很多。’”

我们可以这样反问自己:“为什么两个木桶的看法截然不同?”原因在于第一个木桶用的是负面思考法,第二个木桶用的是正面思考法。这样,我们的结论就十分清晰了,使用正面思考法,自己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够看到光明和希望,乐观向上,从而走出逆境。使用负面思考法,虽可以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但一味地使用负面思考法,则会让自己看不到阳光,感受不到温暖,从而悲观、消极、颓废。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材料作文的立意很简单,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把握好立意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胜利的终点。

摘要:材料作文虽然可以多角度立意,具有较强的发散性,但在基本切合题意的基础上,不同立意仍有高低优劣之别。立意方法一般有两种:多角度立意和由果溯因立意。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立意,以供切磋。

关键词:整体,立意,把握

材料作文如何立意论文 篇2

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读材料--析材料--揭寓意--定立意

(一)单项材料

1.查原因(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①:[全国卷(乙卷)]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解析]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那么人们做事要认清自己,不能盲目效仿别人。

例②: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萝卜,一路长途跋涉到了遥远的埃及。那里的人们从来没见过萝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聪明的商人,临别赠给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一位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禁为之心动,他想:胡萝卜的味道不也很好吗?于是,他带着胡萝卜也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也没有见过胡萝卜甚至觉得胡萝卜的味道比萝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这个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议,他们决定赠给这位朋友两袋萝卜!

[解析]为什么第二位商人的胡萝卜更好,确得非所愿,最后没得到想得到的金子?是因为他带的东西不受欢迎吗?是因为埃及人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吗?显然都不是,而是因为埃及人贵重的东西发生了变化,是因为第一个商人带来的东西改变了人们对人的热情方式的.标准。如果第二个商人是第一个带胡萝卜去的,它同样可以得到想要得到的金子。从商人的角度说,是因为先后不同,才导致了获得不同,所以你抓住机会,抢先一步,就会占尽先机,得到金子;步人后尘,盲目追随,得到的可能就是萝卜。

例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准备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衣钵传人,他对两个徒弟说:你们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去了,不久,二徒弟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比较漂亮的树叶,对师傅说,这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最好的、最完整的树叶。大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却空手而归,对师傅说,我见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

[解析]二徒弟之所以很快找到,是因为他不苛求、不挑剔,而把标准定为不完美,但是自己看到的是最好、最完美的树叶。因此可立:不要求全责备。大徒弟之所以空手而归,是因为他把标准定在了“最完美”的层次上,而世界上是没有最完美的东西的。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是因为他找不到完美的就不迁就、不凑和,而通力达到完美,作为一种人生精神的追求,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因此: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完美,走向更好,就可以成为立意角度,而且更有新意。

例④:《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狼和羊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使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狗,而狼则拿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狗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解析]从羊被吃的“结果”和“言和”的现象去思考,是因为“言和”只是一种手段,而狼的本性是要吃羊的。羊之所以被吃,是相信了狼的所谓诚意,而没有看透狼终究要吃羊的本质。平安、和平是值得珍视的,但与不讲信义的人只能针锋相对,决不能被其假象所迷惑。(信任是被迷惑所致)

由这几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我们可以看出“原因分析法”立意是把握材料主旨的基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甚至可以按照议论文行文的思路来规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思路。

即审题立意可按此过程进行: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办)

具体操作如下:

a.“是什么”--原材料内容:主要对象、态度倾向、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羊和狼言和,最后落得被吃掉的下场)

b.“为什么”--通过现象、实践看本质,探究因果、条件、事件本身反映的问题。(本质:认错了对象,把敌人当朋友,是因为被狼的所谓诚意的假想所迷惑,没认清狼是要吃羊的本质)

c.“怎么样(办)”--针对本质、原因,提出认识和看法。(不要轻信;认识事物,不要被表象所蒙蔽;和平值得珍视,但与不讲信义的人只能针锋相对,不能被其假想所迷惑。)

有的同学审题不深入、浅尝辄止,关键是不到位。如:从“是什么”只审到“为什么”而没到“怎么办”。羊终被吃→因为狼本性难移→展开论述,举出很多本性难移的例子。立意至此,可以说所论的都是真理,也是公理,还不是自己的认识或主张,只是就事论事。因为“本性难移”是一种客观存在,不需要论证,失去论证的意义。关键是针对狼的本性难移,羊该怎么办?即认清本性,不被迷惑,针锋相对,而不能握手言和。

有的同学甚至由“本性难移”转过头来论“本性”,进而偷换到“个性”的坚持上,更是南辕北辙,离材料固有的寓意十万八千里。如:举屈原,遂九死其犹未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就是学生由审题→扣题→偏题→跑题的心路历程。

2.抓关键(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①: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解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返回

3.明关系(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解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与忧患催人奋进,狼带来的生机,人要有压力。

4.辨是非(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解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二)多项材料

5.求异同

例⑴: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解析]⑴中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例⑵: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解析]⑵中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6.寻互补

例: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解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浅谈新材料作文 如何审题立意 篇3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 语文高考 审题 立意 作文教学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之后,“新材料作文”这一全新的提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掀起一场新的讨论。何为“新材料作文”?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它究竟“新”在哪里?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训练和具体写作“新材料作文”,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一个接一个的疑问,给正在备战2009年高考的考生带来了莫大的困惑。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认真研究。

其实材料作文,对学生的概括、分析、思辩等能力,对学生的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时隔多年,在2006年再次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形式。它对于纠正因风行多年的话题作文带来的种种弊端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必将成为考生作文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下面以2006年全国卷Ⅰ的作文试题为例具体说明其审题立意的基本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于这种题型,首先整体概括材料。

材料作文观点的提炼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之上,其基本方法为:根据材料中出现的不同对象概括出何人、何事、何果(有的材料有时不出现“何果”这一内容)。

从父亲角度概括:父亲认为乌鸦是一只不知自己叫什么的鸟;

从孩子角度概括:孩子认为这只乌鸦也很可爱;

从综合角度概括:父亲和孩子对于乌鸦抓小羊这件事有不同看法。

整体概括材料这是材料作文提炼观点的前提。

其次深入追问原因。

根据对材料的整体概括,追问原因。如这个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每一个原因就是一个可以写作的观点。当然,这原因并不是由主观想象而来,它依然要来自对材料的分析。

从父亲角度来看,观点已很明朗,即在生活中要首先学会认识自己。材料中的乌鸦正因为没有认识自己的特点而盲目模仿最终失败。

从孩子角度看,他之所以认为也很可爱,是因为乌鸦的这种敢于尝试勇于超越的精神,以及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从综合角度看,二人看法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虽各有道理,但都不全面,于是可以确立如下观点:在生活中应该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

揭示原因明确可写的观点,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基础。

再次联系现实反思。

所给材料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只要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材料类似的现象,那么,我们对材料的把握就一定是正确的。反之,则我们提炼的观点就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不是最准确的观点。如“认识自己”、“勇于尝试超越”、“多角度看问题”这都是现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联系现实对提炼的观点进行反思,既有助于准确把握观点,也有助于展开行文思路。

最后确立最佳立意。

一则材料,如果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在写作时切不可面面俱到,而应选取一个最佳角度作为文章的观点。所谓最佳立意,一是感受深,二是材料多,它因人而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考作文命题方面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较之话题作文,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由于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天马行空,任你驰骋;文体上可议论,可记叙,可抒情,编造寓言、神话,甚至写小说,都无不可。所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千万大意不得。但也有好处,就是注意到了读写结合。对材料的审读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它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对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质内涵。事实上,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即便其文笔再好,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容易偏激。

其实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基础依然是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而立意,则是从可写的几个观点中明确一种最佳立意。逐步以材料作文取代命题作文已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材料作文既能避免猜题押宝的弊端又具有综合考察读写能力等优势,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审题立意难度的增加,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接下来着重谈谈材料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困难、最重要的一关:审题立意。我们知道,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或政论散文,或名人轶事,或寓言故事,或名言俗语,或幽默漫画,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材料,其主题都是明确的。而针对同一种材料,人们却能写出观点不一,各具色彩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视角的片面性。材料作文主要可从四个角度审视:横向、反向、延伸、类比。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这一材料,就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四个角度来立意。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 篇4

一、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 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 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如: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 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 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 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 它总是小心翼翼的, 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 如果是安全的, 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 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 然后设一个机关, 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分析:关键句为“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要注意材料的整体性原则, 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 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 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二、以果溯因法 (因果分析法) 。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 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 从原因切入立意,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 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 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子太轻, 爪子又被羊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分析:

结果1:乌鸦抓山羊失败。推究: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 (身子太轻, 爪子不如老鹰锋利) , 盲目模仿老鹰, 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 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 就如东施效颦, 难免遭致失败。

结果2: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推究:为什么小孩称赞乌鸦也很可爱?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 它要超越, 它敢于挑战, 勇气可嘉!

抓住材料的结果, 以果推因, 对学生并不是难点, 重要的是认真分析, 仔细揣摩, 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

三、辨证关系法。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 (如学与问) 、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 、取舍关系 (如自卑与自强) 和条件关系 (如继承与创新) 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 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 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 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 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 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 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 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 即使是井底之蛙, 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何况不是呢?!”

分析:从整体材料看, 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 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上看, 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 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 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 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要注意材料的多向性, 一般来说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此, 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打开自己的思路。

材料作文如何立意论文 篇5

无论是话题作文、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观点的与众不同,在此基础上再做到深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挖掘材料的核心内涵,张扬个性;对材料中的观点进一步阐释;对材料的核心立意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利用逆向思维,从反面切入立意;多角度立意,筛选能深入论述的点展开。

抢分策略一:对核心概念进行拓展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都能从中挖掘出核心概念来,为了使我们的立意更深刻,我们就应抓住这核心概念深入拓展。

中心事件或核心概念往往承载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2013年北京卷: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动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很明显,这则材料的核心概念是“手机”。而“手机”这个概念承载着新媒体、新科技,甚至是新的沟通方式,新的思维方式的功能。

再如2012年广东卷。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固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很明显,其关键语句是“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有相当多的同学就立意为“活在当下”,但大多为平庸之作,究其原因,多数文章是在平面上滑行,没有对活在当下的“当下”进行深入的拓展。下面一篇文章就做得较好。

活在当下

广东一考生

这是一个薄雾弥漫的夏晨,窗外,田园里,一团雾气袅袅上升,盘旋,然后化作一阵气泡,消失在半空之中……忽然觉得,这一刻,活在当下,挺美。

也许是被当下的美景所吸引,手中拿着的书不经意滑落于指间。把《堂〃吉诃德》拾起,忽然想到,这书的主角——诃德,领悟哭笑不得的诃德,到底想活在哪一个时代?

我想他是想活在旧时代中骑士时代的,那是一种怎样有趣的生活?他可以骑着毛驴当骏马,指着风车当勇士,其中的单纯与疯狂是无可厚非的,也许也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们心里所向往的。汤因比也曾说,他想活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正如诃德被骑士小说里的情节吸引一样,他也被那里丰富的文化所吸引了。他们都愿活在当下,过去的当下……

然而,他,诃德,却极度向往着将来的荣誉与地位,成为皇帝或岛主。那么他该活在将来。活在将来,我从来未曾渴望过,并觉得那是一个极不现实的念头。但伊雷娜也愿,活在未来的世纪里。也许是觉得那是个有趣而且有用的时代吧!他们都愿活在当下,将来的当下……

我沉默了…… 活在过去,抑或将来,是出于怎样的念头?抑或一切都无理由可言?也许是觉得过去和将来都比现在好。这又让我想起居里夫人说过的一句话:“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缺而且有用的生活。”是的,我想,纵然过去令人回味,将来令人向往。但,活在当下,也可以是人生绚烂的一笔。

可不是吗?诃德也曾活在当下。当他亲爱的外甥女喂他喝药的那一刻,他也曾许诺,不再痴迷于其实小说,他获得过温暖。张爱玲说过,于千万年之中,恰好赶上了。当下,我们赶上了我们所爱的人,所有意义的事,那么活在当下,当然也是人们应该认识到的。

活在当下,及时回首身边的人,及时珍惜身边的事,及时领悟身边的事,那么,今天,却已省却无数个昨天、明天。

活在当下,也许会有些许无奈,有些许挫折,有些许不快,但看见你窗外夏日的阳光倾泻一地,当下的美景又怎能忽视?一切看着很美好,只因,活在当下。

这篇优秀习作,除了首尾呼应,条理清晰;文字亲切随和,通过自己的举动、想法来串联全文;最重要的是对“当下”这个概念的创造性解读,将当下理解为“过去的当下”、“将来的当下”和“现在的当下”。将“当下”的概念拓展开来,令人耳目一新。不但扩大了论述的面,在立意上更高人一等。也因此能从全省几十万写“活在当下”的作文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对核心概念的拓展,我们还可以挖掘其引申义与比喻义。如有同学以“底线”作为自己文章的核心概念,在拓展时,就抛开“底线”的本义,而从其引申义,事物的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出发论述,取得较好的效果。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的界限。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超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二氧化碳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会产生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实施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就道德伦理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抢分策略二:对材料中的观点进一步阐释

我们很多同学在立意的时候,基本上是抓住材料中的总结性句子展开,然后论述它的正确性,整篇文章都是在平面上滑行,没有深度。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在材料中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如有考生这样行文:

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由此看来,唯有善于赛跑,才能赢得时间,跑出更多路程,彰显出魅力的人生!

善于赛跑,要赢在起跑线上!…… 善于赛跑,不能输在弯道上!……

善于赛跑,必须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这是2012年福建高考一篇优秀作文,从审题立意上看,是没有什么难度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抓住材料的后半句“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来行文,但一个省几十万考生的立意都雷同,难免会给阅卷老师带来审美疲劳。这位小作者却独辟蹊径,从材料提炼出“唯有善于赛跑,才能赢得时间,跑出更多路程,彰显出魅力人生”这一观点的。观点没有脱离材料,又能适当的延伸、拓展,提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对材料中的观点作进一步的阐释,要注意在行文的时候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观点,而是在文中不时地点出两者间的联系。如下面名为《相信自己,警惕同化》的文章:

在天才的作品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我们舍弃它,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相比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但是,正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让它变得如此独一无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微光,相信自己,警惕被同化。

相信自己,相信微光。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自己的想法,有时也会与别人的不一样,甚至与整个社会的想法不一致,但“与众不同”并不能成为我们抛弃自己想法的理由,对别人的盲从与对自己的不自信让我们一次次失去成为“天才”的机会。当你看到别人将你曾经的想法变为现实,而你自己又无所作为时,你是否也会感叹当时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

……由此看来,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脑中那闪过的微光,这也许是你成为天才的关键。

警惕同化,奋勇创新。

何为“同化”?同化就是盲目地跟从别人的看法,……“同化”可能使整个世界大同,人们都没有新的想法,毫无创新可言,社会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这将直接导致整个世界的停滞不前。

纵观我们的社会,同化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要想成为天才,就要另辟蹊径,警惕被同化,不断创新,走自己的路。

自己的东西,正因为它是自己的,它不属于别人只属于自己,所以才更显得如此珍贵,那是区别天才与庸人的重要标准:天才坚持它并发扬它,而平庸的人舍弃它,最后又追悔莫及。俗话说,天才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别人没有吃过“螃蟹”,并不代表“螃蟹”不能吃,不好吃。

相信自己,相信脑中闪过的微光,警惕被同化,中国一样可以有乔布斯,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天才。

这篇文章的立意很新颖,从材料中的人们之所以舍弃“微光”是因为它是自己的东西出发,将立意定为“相信自己,警惕同化”,从千篇一律的“抓住心中的微光”的观点中凸显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从原材料中的某句话引申出来的观点,在论述的时候一定要紧扣材料展开。这篇文章的观点,很多同学在行文的时候会只抓住为什么要相信自己,警惕同化,怎样才能做到相信自己,警惕同化,如果不相信自己,警惕同化又会怎么样,产生怎样不良的后果等,而完全抛开原材料中的“微光”。这篇文章的小作者显然技高一筹,既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又与材料之间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如第一个分论点直接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微光,与材料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可惜的是,小作者没有将这个贯彻到底,其实第二个分论点“警惕同化,奋勇创新”同样与“微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小作者没有点出,造成文章后半部分与材料所能得出的观点有点游离,不能不说这是一大缺憾。其实只要稍微修改,点出“微光”,即可与材料建立极为密切的联系,不给人偏离材料旨意的感觉。

如倒数第二段,我们可以这样修改:

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正因为它是自己的,不属于别人,所以才更显得如此珍贵,才懂得去认真把握,那是区别天才与庸人的重要标准:天才坚持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并发扬它,而平庸的人舍弃微光,最后后悔莫及。俗话说,天才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他们更是能把握心中闪过的微光的人。别人没有吃过“螃蟹”,并不代表“螃蟹”不能吃,不好吃。同样,别人没有过的微光,不代表这个微光没有意义和价值,你抓住了这个微光,坚持它,发扬它,奋勇创新,你就是那个吃“螃蟹”的天才。

修改后的文字与“微光”之间有极大的联系,同时观点又与众不同,可以说这样的文章定能鹤立鸡群。

3.注意从横向、纵向进行联系

横向联系,指空间上处于平列状态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在这里我们指的是在立意时从自己联系到他人,个人联系到社会。

我们先看下面一则材料: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的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从横向联系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肯定母亲行为,歌颂母亲悲悯情怀,感慨这种人文精神在当下的缺失;或者谈“善心不是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然后引申到当下社会上善心的缺乏,以及对表演性质的慈善行为的批判。这就是从横向上拓展,使立意更深刻。

纵向联系是指时间上前后相序并有某种隶属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这种联系揭示了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或展示不同等级和层次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的关系。我们结合具体的文字进行分析。

在莽莽山林里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地巡视的老计,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他的身上有一种高贵,一种无须证明的高贵。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工作卑微低下,恰恰相反,他把巡山当成一种神圣的工作,因为铁路安全事关千万乘客的生命安全。他的敬礼不仅仅是职业道德和修养的表现,更是本身崇高社会责任感的显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再平凡的工作,只要你尽心尽责去做,也会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人可以用生命来提升自己灵魂的高度。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学生本身造成的,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不屑做一些“低下”的工作。其实,任何职业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有“穷人的圣母”之称的德兰修女,倾尽毕生的心血来帮助穷人,她做的是是所有人都能做但都不愿或不屑去做的事。但她始终如一地像老计那样在坚持自己的工作。他们最终都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尽管他们的工作很卑微。不要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但也不要看扁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自己的信念。

人的灵魂的高度是由思想决定的,生命的长度有限,但宽度取决于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问心无愧,用自己的方式去或者,实践自己的人生,获得心灵的充实。这样看来,炒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他不过是比人们更早地认识了生命的本质,像老计那样回归了人性的本真,从而坦然地面对别人的不屑或讥笑。

这是北京一考生的文章节选,显然小作者就是从纵向的角度去立意的。小作者从老计的平凡行为上,看到其灵魂的高度,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但小作者并不满足,而是由此展开对生命的本真、人性本真的思考: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用生命来提高灵魂的高度;人的灵魂高度由思想决定,生命的长度有限,但宽度取决于自己。正是有了这样纵向的联想和拓展,才让文章显得有深度。

但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在从材料出发引申出较为深刻的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材料的旨意,去分析和论证另一个观点了。而本文作者显然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论述过程中不时地点出论据和论证过程中和材料中人物相同或相似之处,使得文章紧扣材料的旨意。

4、利用逆向思维,从反面切入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可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相对面、甚至反面切入。如2013年浙江卷,材料如下: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著者注):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我们既可以从正面,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切入,围绕孩子世界的童真、纯粹等展开;也可以从孩子的相对面,如大人、社会等角度切入,围绕净化社会环境,还孩子一个天真的童年;家长卸下功利的外衣,不要用世俗的价值观来衡量、评判孩子等。

一般来说逆向思维,反面立意,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从立意上取胜。2013年新课标卷,绝大多数考生会根据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出发进行立意,这句话是“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由此得出勇气决定一切等立意。但多数人都这样立意,难以出彩。但如果从反向思考,指出这样的成功事例可能是孤例,决策应对失败的风险做充分的估计,这样的立论可能会更深刻一些。我们再来看下面一篇文章。

为我鼓掌

浙江一考生

让人为我鼓掌,是勇气、是执著,是我存在的证明,是我对自己心灵的允诺。我为人鼓掌或人为我鼓掌实质上便只是一个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若为人鼓掌是值得称道的,那敢于让他人为我鼓掌的勇气不更令人赞赏吗?

“人生如路,须从荒芜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而我们的“荒芜”指的是什么?不是疾病,不是苦难,而是一份甘于平庸、不思进取之心。若我们没有冲破荒芜的勇气,没有让世人为我鼓掌的魄力,又哪来繁华的风景呢?

人说青春就是华丽的奔跑,跌倒后站起来,再跑。这何尝不是我们青少年该有的激情和勇气呢?面对如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报考公务员的现象,我感触颇多。诚然,这是他们所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但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当今中国青年人的生活态度,我却不敢苟同,他们甘于为人鼓掌,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忙忙碌碌,却不知自己为了什么,有人称之为“羊性”。不是说“羊性”不好,只是若无点“狼性”,那我们的青春与一潭死水有何差别?

“狼性”在此处实在是值得人敬佩的。一匹狼,天生便是要让他们为自己鼓掌的!毕淑敏曾说:“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指加上手掌的力量。”这句话是一种方式、一种奋斗、进取的方式,也是每一个人都该懂得取得他们鼓掌的方式。我们向前奔跑,却不可直冲乱撞。我们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我们有勇气作支撑,也要有智慧作工具,否则,得来的便不是掌声,而是嘲笑声。

著名电台主持人梁继章在一封家书中对自己的儿子写道:“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高中三年,或之前的九年,都是我们在打造我们自己的“铁”,假若我们仅仅是在生命的这么多日子里打造武器、工具,却不令其发挥功效,那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我要让他人为我鼓掌,这过程漫长、艰辛,但工具在,勇气在,明灯在,一切就绪,我将开步走,我和一样有点小“狼性”的人们,我们一起向前,让掌声雷动,让生命不凡。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立意,材料中刘继荣的女儿是希望自己做个在路边鼓掌的人,替他人鼓掌。而小作者不拘泥于材料,而是从材料出发,又更进一步,提出“让他人为我鼓掌的勇气不更令人赞赏”的观点,从立意来看就超凡脱俗,高人一等。

多则材料如何快速审题立意 篇6

一、求同分析法

当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处时,要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并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这组材料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如下面这组材料的审题——

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审题立意:表面上看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五则材料的共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求异分析法

当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时,要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如下面的材料的分析——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审题立意:第一段提到的人物是汤因比,他对文化的态度是喜欢多种文化的交汇,他认为人的生活需要物质也需要文化。第二段提到三个人物,其中涵娜、伊雷娜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意。汤因比、涵娜、伊雷娜三人的看法有一致之处,他们共同认为人是被动的,时代影响生活。但又各有不同:汤因比对文化的态度是喜欢多种文化的交汇,涵娜愿意回到过去,伊雷娜愿意出生在未来世纪。就此可以立意:什么年代都要生活得有趣;人们无法选择生活的年代,但可以让自己活得有趣;即使生活在不好的环境中也要有自己的追求;无论什么年代都可以有趣;生活的乐趣在于有理想有追求;活在今天开创明天等等。

三、综合分析法

当各则材料的内涵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却都有片面的一面,如果偏于一点立论,文章势必片面而缺乏说明力时,要用综合分析法,将各则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如下面的材料的分析——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审题立意:第一则材料写一种热带观赏鱼,点明了环境的巨大作用。第二则材料写狼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不断体验,从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强调了内在动力的重要性。第三则材料写的是外在评价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围绕“环境”“内在动力”“外在评价”三个方面分别立意,分别谈三者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或作用,也可以把三则材料看作一个整体,谈人才成长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环境、内在动力、外在评价方面,不能单独强调某一方面或忽视某一方面。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例说 篇7

“拐杖”, 跌得“浑身是伤”;丙“什么也没有”, 却“安然无恙”。连缀关键词语, 我们发现, 材料讲的是:甲乙有所凭借却落败, 丙无所凭借却成功。由此, 可立意为:不要过分依赖外物 (外力、优势) 。可拟题为“不做外物的奴隶”、“依靠是一种镣铐”、“莫为优势遮望眼”等等。在做好了审题立意的步骤以后, 搜寻几个典型事例, 联系现实生活的现象和感受, 便可写就一篇切合题意的好文章了。

二.解剖关键句

有些作文材料中有一些抒情议“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害”。立意可为:因特网等新技术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利, 而电子游戏等新技术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害。在行文中要注意紧扣“新技术”“年轻人成长”“利与弊”这三方面。

三.填充关键句

有的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是一个问句, 审题时就要将这个问句填充适当的答案, 明确一个立意。如下例:

去年7月4日, 被誉为当今爱因斯坦的杰出科学家斯蒂芬·霍金, 在雅虎网站的“知识”栏目中公开

吴洪涛

张贴萦绕在他心头的疑问———“在一个政治、社会、环境动荡的世界里, 人类如何才能继续生存100年?”以此难题向全世界网友征询答案。霍金难题一出现在网络上, 就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 2.5万多人道出了他们深思熟虑的见解:有人说, 我们应该学会和谐相处;有人预测技术的发展将帮助我们维持下去;有人则乞求爱与和平的力量。

请你写一篇文章, 回应霍金提出的问题。

找到关键句“人类如何才能继续生存100年”, 立意则从“如何”下手。把“如何”这一疑问填充为“和谐相处”, 立意就为:人类和谐相处才能继续生存100年。把“如何”填充为“和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奉献爱心”等等都会是不错的立意。

有时关键句会是一个拥有代词的句子, 如“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把“这样”充实为“轰轰烈烈”“闲云野鹤”“自由”“和谐”等等, 文章的立意就非常明朗了。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在于找准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 充分利用关键词句就一定能找准立意, 达到全面理解材料, 写作切合题意的要求。学生在平时要多做一些这方面的训练, 老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 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是能够很快得到提高的。倘若立意之后, 再训练一下, 让学生围绕立意找五个以上的事例, 学生的作文水平便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也可以大大弥补我们作文训练严重不足的现状。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 篇8

无论“标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存在审题立意的问题,而且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弄得不好,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作文得低分甚至零分!

下面侧重讲一讲“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涵泳法。潜下心去,仔细研读材料,全面领会材料的含意。

单个材料找“焦点”。在细读材料,总体把握材料大意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再据此确定立意。

多则材料找“交集”。先细读材料,领会每则材料的含意;然后综观每则材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据此立意。

【例题一】(2009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中的横线为笔者所加,后同)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的焦点(中心句)是“我的心依着你”“我的情牵着你”“绿叶对根的情意”。要特别注意的是“绿叶”与“根”喻意,否则,就不切合题意了。绿叶对根的情意可以延伸到游子对故土的思念、晚辈对长辈的牵挂等。

【例题二】(2010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街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虽然标题已确定,但前面的材料却限制了作文的写作角度。这则材料的中心句是第二段的起句和结句:“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类似的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由此可知,“角色转换之间”只能写“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角色的转换,而且要针对当今社会上“文化反哺”这种现象来作文。需要注意的是,“角色转换之间”与“角色转换”并不等同,既不能专注于“角色”,也不可纠缠于“转换”,重点是“之间”,即角色转换的过程。命题的亮点和写作的“出彩点”落在“之间”,二字。如何理解和把握“之间”,便是审题细粗准偏优劣高低深浅之关键。

【例题三】(2013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注:菲尔丁应是英国作家。为给考生呈现考场真题原貌,未直接修改原文字。特此说明。]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首先,要分别理清三句话所传达的意思。其中,丰子恺的话表明,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比较单纯,不像成人那么复杂,他们看到的都是客观真实的世界;英国作家的话表明,当今的年轻人的心灵“提前硬化”,没有朝气与活力,过早成人化;美国作家的话表明,“孩体时代”充满着活力和创造力。综合三句话的意思,找出交集(共同点),不难发现,本次考题若围绕童真、纯真立意,都是合乎题意的;如果围绕“青春”立意,就偏题了。

【例题四】(2015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审题立意】不难看出,这两则材料的中心句均为各自的末句,关键词均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人品”,它们的交集就是“作品与人品”即“文品与人品”。准确的立意应为人品与文品有必然的关系或者无必然的关系。

二、揣摸法。一般来讲,命题者的意图是能够从字里行间揣摸出来的。审题时要注意命题者在材料中流露的情感倾向或态度。

【例题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审题立意】该题若从树根的角度立意,可为“要有奉献精神”;若从树叶角度立意,可为“知恩图报”;若站在二者之间立意,可为“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哪一种立意最佳呢?再读材料,从“树叶……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己”,对树根“吵吵嚷嚷,大发脾气”,树根“从地底下发出温和的声音”这些叙述中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意图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一旦功成名就,就忘乎所以”的现象的,故而第二种立意“最佳”。

三、观照法。命题一般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因而可以用观照现实生活的方法,来审视材料的寓意和指向。

【例题六】(198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

【审题立意】材料的第二段已明确告诉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

审题时要弄清两个关键点:“上述现象”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现实生活中”有哪“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与之相似。

由第一段可知,“上述现象”指的是一棵棵树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而森林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当年“现实生活中”与之相似的“有意义话题”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1977年5月提出的口号,到1986年,已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若用“观照法”,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这一“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当年有不少考生却写成谈“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之类的文章了。

“树木、森林、气候”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如若这般写来,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前者略后者详,就既合题意又有高度了。

四、追问法。

反复阅读材料,对“初始立意”进行追问,如果“初始立意”错误或欠妥,可不断否定,完善,直至“最佳”。

【例题七】(1983年高考作文题)

(一)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字数在3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二)根据上面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审题立意】下面是当年几位考生的作文标题,你认为那几种立意最切合漫画的寓意?

前7位考生的立意为“恒心、毅力、坚持”;最后一位考生的立意为“专一”。究竟哪种立意最切合漫画的寓意呢?这就需要用“追问法”了。

这位“挖井人”没有挖出水来,是因为他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没有“坚持”吗?都不是。他挖了五个地方均不见水,还要“换个地方再挖”,看来他是不挖出水来决不罢休。你能说他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没有坚持吗?显然不能。他的根本问题是不专一。如果他专注于一个地方,不停地挖下去,挖到海平面以下,还挖不出水来?

用“追问法”可知,后两位考生的立意才是最佳立意。

五、求异法。

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文章吸引不了读者,自然也就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因此,在审题立意时,不妨来点标新立异,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更有价值的见解。

运用此法,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言之有理,与时代主流合拍,有积极意义;不要弄巧成拙。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审题立意】这个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人们总是嘲笑那位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这“滥竽充数”还成了成语,被解作“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这是站在南郭先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其实价值并不大,只是给人们一则笑料,告诫人们要有真才实学罢了。

如果跳出众人一贯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站在齐宣王的角度想问题,就会得出全新的见解。齐宣王作为一国之君,一个假乐师在他面前一番胡吹海侃之后,就被不加考察地编入乐队,而且在他眼皮底下混了那么长时间,至死不觉。这说明什么?对一个假乐师尚且如此草率昏聩,对手下那么多官吏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对官吏了解甚少,又怎么管理这些官吏呢?连官吏都管理不好,又怎么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这种站在齐宣王的角度所立之意———用人失察,误国误家,较之站在南郭先生的角度所立之意———为人须有真本事,意义要大得多,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有新意,而且更有价值。

论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9

一.纵观全局, 整体把握

吃透材料内容可以从材料的写作对象 (对象做了什么, 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 结果怎么样) 入手, 如果材料写了多个对象要分清主次, 要有全局观, 看问题要辩证。

例如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高考语文试卷: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 专家大加赞赏, 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 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 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 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 他们都不愿动手, 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 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 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 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 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 手就不会发抖。’”

研读这则材料, 共写了四个对象, 分别是:钻石、商人、切割师、年轻的徒弟。钻石大如蛋黄晶莹剔透, 专家大家鉴赏, 但有道裂纹;切割师技艺高超, 经验丰富, 但顾虑太多;年轻的徒弟单纯, 有勇气。一颗钻石将本毫无关系的三个人联系在一起, 这块有点瑕疵的钻石等待切割师宣判它的价值。结果是切割师的经验、技术+年轻徒弟的勇气=价值连城的钻石。

所以, 这则材料可以有多个立意角度:从老切割师的角度立意, 老切割师在决定承担这个任务后, ,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 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从这一点可以论述“勇于启用年轻人”, 如深挖下去, 还可论述“勇气代代相传”;从钻石的角度立意, 则可以从“改变成就自我”等角度切入; 从事情的结果立意, 可以围绕“经验、勇气、成功”等切入;当然, 从第三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 也最容易写作。从另外两个角度立意, 虽不算是偏题, 但未能从整个材料入手, 也有可能将“勇气”“改变”无限放大, 而忽略了“经验”“技术”这两个重要因素, 就会偏向一方, 缺少辩证的分析。很显然“勇气”固然重要, 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正如老切割师所说:“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 手就不会发抖。”

二.抓准关键词关键句

有些材料本身就有关键句子对材料的主要内容做了总结性评价, 它可以是人物的语言, 可以是议论语句、可以是抒情语句。

①人物语言

还以上则材料为例, 它的关键句就是老切割师最后的慨叹:“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 手就不会发抖。”他解释了经验、技术、勇气、价值之间的关系。抓住这句话去审题立意就好了。

②议论抒情句

如2013年湖北卷材料作文:

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 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 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 方圆之间, 各得其妙, 古诗云:方圆虽异器, 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 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 根据此材料, 题目自拟写作文。

“人生也是如此, 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最后一句由材料中的各种容器方圆虽异, 但功用信具, 巧妙地提醒考生世间万物如此, 人生也不例外, 人生要想上善就得如水样“任方圆”, 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所以巧妙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不失为材料作文准确立意的一条终南捷径。

三.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虚实结合

①化虚为实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就是要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 表现抽象的无形的事物, 化虚为实 , 化抽象为 具体。如 上海卷“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 “更重要的事”是什么?

②化实为虚本指近体律诗中, 颔联和颈联不用具体景物, 而用抽象词汇的情况。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 而以实为虚, 化景物为情思。”材料作文中即巧析关键形象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很多材料, 尤其是叙事类、寓言类材料, 往往都是以事喻理。“否则偏於枯瘠, 流於轻俗, 而不足採矣。”

还是以2013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为例:

如北京卷手机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 也是连接科学家与文学家的一根“红线”, 更是连接科学与人文情怀的媒介。手机仅仅是引发思考的一根导线, 手机丰富的功能意味着科技的高度发展, “手机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发明。现在随便拿手机出来就可以跟美国的朋友打电话” (杨振宁) 。但它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 所以最佳立意应是“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③虚实结合禅语曰:“虚实结合, 万物方能均衡”, “人身本阴阳二气化成, 二气平调, 人无疾病”, “欲将太极拳演练至炉火纯青, 必遵中医之阴阳虚实论”, “虚实阴阳”是书法结构的追求……可见 虚实结合 的重要性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既然二者能相生, 则表明虚也是一种存在, 虚绝不是无。这种存在, 是靠实生发出来的, 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而虚和实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 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从而大大丰富文章的意象, 开拓文章的意境, 升华文章的主旨。

如浙江卷, 若只写单纯、简单, 文章未免会流于空泛贫乏, 夸夸其谈, 失去表现力, 缺乏事实依据, 自然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若能把简单就是幸福具象化, 单纯就是美德事例化, 然后联想到威·沃森的“幸运更经常地来自于简单”, 联想到孔子的“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再想到丁尼生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最后归纳为“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 最简单的人也最伟大”, 从首至尾, 自然如行云流水。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所以, 虚写要以实写为基础, 行文时大胆地创设合理的情境, 自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 尽情地在虚实之间驰骋。为此, 写景、叙事可借助过去的、将来的和梦幻的, 来反映眼前实景、实事。如安徽卷作文可立意为:不要纠结“以往”, 为了心中美好的梦想, 脚踏实地把握好今天。写人可杂取种种, 合成新的人物来表现真实的人生, 做到“真情妙悟铸文章” (范曾) 。

四.揣摩作者的情感取向, 抓住作者的情感取向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 是武汉大学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 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 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 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 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 无言以对。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 “无言以对”来看, 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 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 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 批评他们崇洋媚外, 民族尊严沦落, 国家观念淡薄。

如果追求新颖, 反弹琵琶, 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 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 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角度虽然新, 但弄巧成拙, 这个立意显然是不符合题旨的。

五.追溯原因

任何事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因此, 从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入手, 问个“为什么”, 探究因果联系, 从原因切入, 以果溯因立意,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重庆卷普通的曾一度尴尬的大豆为什么得到了升华?是因为“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答案是:改变、变通、创兴等, 然后联系自我, 联系社会, 联系自然, 人生中, 要像大豆一样适时调整, 遇到困境后不要抱怨, 学会转变思路, 让“小豆腐”散发出“大能量”, 从“小豆腐”提炼出“大智慧”, 以“小豆腐”开启“新思维”。大豆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吊丝逆袭”的情节差不多。在逆境中成长, 挖掘自己潜在的精华。

六.求同存异

此法对多则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多则材料内涵是共通的, 可以提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 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 可能是互不交叉的, 甚至是相反的, 那么应剖析相异的面, 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10

一、新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联系和区别

1. 新材料作文

它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 不限文体;传统的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

2.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 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新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作文围绕提炼的观点展开。

二、新材料作文所供材料的分类

1. 内容

(1) 事实材料:新闻事实, 社会现象类;

(2) 观点材料:名人言论, 格言警句, 精短诗歌类;

(3) 比喻材料:带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故事类;

(4) 寓意材料:童话, 寓言, 神话, 传说类。

2. 形式:

文字型、图画型

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常用方法

1. 关键词句法

例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 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 成为世界著名球王, 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 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抓住“下一个”, 可立之意为: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等。

2. 多向立意法

例2.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 问道:“青蛙哥哥, 到河边去, 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 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 还是没走到河边, 后来, 螃蟹遇见了青蛙, 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 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 你却横着爬, 当然到不了河边”。

(1) 从螃蟹角度看:

(1) 没有正确方向, 就很难达到目标。

(2) 没有正确的方法, “横着爬”是很难实现理想的。

(3) 没有正确的态度, 不自究自查原因, 一味责怪别人指导错误, 无济于事。

(2) 从青蛙角度看:

(1) 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

(2) 指导别人要具体, 要耐心。

3. 因果探究法

例3.“啃老族”指这样一些人, 由于找不到工作, 或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 赋闲在家, 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 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样的一群人叫“啃老族”, 也叫“傍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调查, 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相当普遍。

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原因、推结果、求对策。

主观原因:由于惰性和依赖性, 缺乏竞争意识;心理却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磨砺, 不能独当一面……

客观原因:家庭的抚养方式和应试教育存在误区;就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 使文章走向深刻)

(1) 结果的推断:

(1) 父母抚养儿女长大, “啃老族”非但不能回报亲情, 甚至不能自立, 害了父母亲朋, 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生活负担。

(2) “啃老族”现象如果继续下去, 这种年轻人缺乏竞争力, 终将被社会淘汰。以后在无所依靠的情况下, 很可能步入歧途, 危害社会。

(3) 这种现象蔓延开来, 将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 鲁迅“国将不国”的呐喊不再是杞人忧天。

(2) 对策的探求:

(1) 年轻人:树立理想, 努力做到自尊自强, 培养独立处世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

(2) 家长:要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爱护、正确教育下一代。对子女的最大负责不是承包管理子女的人生, 而是教会子女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3) 社会:完善就业机制, 提供更多岗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使每一个公民都以自强自立为荣。

4. 句意阐释法

例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 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 春草发芽, 远远望去, 一片淡淡的绿色, 可是走近后, 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 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 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 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 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 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 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 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一要领会此诗句中的意境;二要看诗中蕴含的哲理。

(1) 美在朦胧, 美在平淡。

(2) 距离产生美。

(3) 物以稀为贵。

(4) 现象与本质。

(5) 整体与局部。

(6)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5. 联想引申法

例5.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 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 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 都来了, 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 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 必须种上庄稼。

分析:“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 材料中要“无草”, 则要“有庄稼”, 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 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 庄稼喻真善美。

要无贪心, 请用良心占据心灵;要无虚荣, 请以真诚占据心灵;要无怨恨, 请以宽容占据心灵;要不麻木, 请以清醒占据头脑;要不冷漠, 请以爱心充实心灵等。

四、审题应注意之点

1. 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

2. 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步法 篇11

第一步,细读材料,整体把握,切忌盲人摸象式,一叶障目。

材料作文命题的基本形式为:材料+提示语。提示语为立意的方向,而材料是立意的触发点。材料作文因其开放性和丰富性而给考生以更自由的写作空间,然而材料是有边界的,其边界便是提示语规定的“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因此,从材料出发,读懂、读准、读透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审题时,要以作文提示语要求的“材料内容”为核心,整体把握,读出材料的“言内之意”。这应该从两个层级来理解,一是对于社会时事型、文学作品型中的叙述性材料,可以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注意“整体把握”:一是抓关键词,将材料中的高频词提取出来,它往往就是作文立意的“中心词”,如2013年湖北卷作文材料中的“方圆”;二是抓主旨句,有些材料中心人物或命题者对事件的评价性或阐释性的话语就是立意的核心所在,如2013年新课标乙卷中切割师的话“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这是一种简单筛选式审题立意,对考生的语言理解力以及思维、思想要求不高,体现了当下高考尽量降低审题难度的一种命题意图,但这在2013年高考18套试卷中是少数。而对于具有语言表述凝练深刻、内在逻辑严密的特点的材料,审题立意时就应有更高层级的要求,尤其是理论观点型材料(也可称之语录性材料)。对这类材料,审题时应切合“全面”、“准确”和“深刻”的基本要求;训练时要求做到:过程完整,方法到位,训练有序。教师和学生要有耐心,急不得,审题时既要从材料“整体”出发,更要做到抽丝剥茧般地“细读”。这里的“细”有三个层面的含意和要求:一是从语言层面,逐字逐句审读,注意勾画圈点,找准关键词句;二是从语法层面,分析短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抓住主旨句,确立材料的语意重心;三是从语意层面,能用自己的语言(短语或单句、复句形式)概述材料核心信息,不遗漏不缺损。切忌因考场时间紧而或匆忙或随意,如盲人摸象般,抓住一点(只抓一两个词、句),以为“得矣”。这样,往往会偏离材料的中心,落入“偏题”“离题”的歧途。这一层级既涵盖上一层级,同时又是上一层级的升格。现以 2013年高考安徽卷为例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是一道典型的语录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句突出“反思过去”,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总结;第二句突出“梦想未来”,是对“从未发生的事情”的探索,“追问”强调的是实现“从未发生的事情”的条件,“却”说明重点应在最后一小句。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我们便可清晰而全面地把握“材料的内容”:人们不应只会抱怨或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应敢于尝试或追求未发生的事情。这是关键的一步,重在抓住材料的“言内之意”。这样就抓住材料的“范围”和立意方向了。阅卷时,我们发现有的考生看见材料中的“梦想”一词,便不顾材料的整体而大谈“我的梦想”“中国梦”等,偏执一端而不顾其余,偏离了材料的核心内容。这种盲人摸象式的审题方法,致使许多考生一步错而终身憾。

第二步,深度挖掘,扣住题旨,切忌囫囵吞枣式,一知半解。

顾之川先生说,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两种,一种叫核心立意,一种叫非核心立意。作为考生当然应首选核心立意。那么,何为核心立意呢?即材料内容指向及命题者命意指向之所在。因此,考生审题时要时时提醒自己:材料内容指向在哪里?命题者命意又在哪里?如果只停留在审读材料本身,抓住材料的“言内之意”,这往往是二类或三类甚至是四类立意,也可能就是顾先生所言的非核心立意,而要想成为优秀的考场作文而脱颖而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审题时,既要全面准确理解材料“内容”,也要挖掘命题者“命意”,两者兼顾,方能“居高”而“骋怀”,切不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就匆匆下笔。这就需要在“细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掘进,抓住题旨”:一是在理解材料“言内之意”基础上,知人论世,还需准确理解作者“言外之意”;二是挖掘材料的隐含倾向,揣摩和思考命题者选择此材料的“题旨”所在,即命题者的命意;三是材料的当下意义指向,是道德拷问,是生活感悟,是人生思考等当下有意义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思考方向,不能短视,也不能浅化。

高考作文材料都是经过命题者精心筛选的“富矿”,需要考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从作文命制的技术含量来看,2013年安徽的作文题不失为考量学生思维品质、思想深度的好题目。从审题立意角度看,需要考生全面思考,深度挖掘,体悟命题者的匠心、慧心和苦心:一是材料切合当下社会热点——中国梦,体现了近几年高考命题不回避社会热点的趋势,引领考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充分发挥高考的“指挥棒”的功能;二是材料既有“意料之中”的亲切感,又有“出人意料之外”的陌生感---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突出检测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材料提供了隐含双重矛盾的问题情境——“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不能这样?”,具有很强的思辨性,需要考生运用比较联系的方法,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四是材料预设了多种思考维度,如“现实”角度,“未来”角度,两者结合辩证思考角度,等等。同时寓深邃于感性之中,如盐溶于水,不着痕迹,需要品尝,才能咂摸出滋味,体现了命题表述将经典性与日常性相结合的特点。

第三步,联系比较,找准角度,切忌坐井观天式,一孔之见。

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和表现,也是思想的存在和表达。因此,作文试题不仅是考查学生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是检测他们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状况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力、分析力,考查他们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高考作文的材料,是学生对生活思考、对思想梳理的触发点和检测台,但绝不是束缚他们的镣铐和马笼头。因而,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要鼓励学生:在准确理解材料“内容和含意”、深入把握命题者“命意”基础上,要敢于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在审题立意这一环节,既要能“放得开”,切忌坐井观天式,一孔之见,又要能“收得住”,不可信马由缰,一发而不能“收”。“放得开”是指可以多方联系、多方比较而后确立自己的观点:可以联系教材内容和课堂积累,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可以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等。“收得住”是指找准角度,确立最佳观点,展示自己所长。角度确立应注意:一是不突破材料本身的边界,即“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二是选择写作者思维所长,是从抽象到抽象的演绎和分析还是由具象而抽象的叙议结合,是化小为大还是由果溯因,是思考当下还是反思历史等;三是注意文体的要求,是记叙类还是议论类,是实用文还是文学类等。

2013年的安徽卷的立意的角度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上面的方法和步骤,可以这样来确立自己的观点,细读材料后并有层次地追问自己:“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梦想”又和“已经发生的事情”有何关联呢?萧伯纳为何作如此思考?命题者选择此则材料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材料的“含意”和命题者的命意,也就渐渐浮出水面,我们就可以抓住材料中隐含的两重关系——“过去”和“未来”来确立中心论点,经整理可得出如下提纲:我们应该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敢于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中心论点)。思考过去,把握现实,相信未来(分论点1);相信自己,心怀梦想,展望未来(分论点2);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创造未来(分论点3)。还有如下立意可作参考,如:以材料第二句为触发点,突出“梦想+追问(实现的条件)”;由材料自然延伸出“探索的意义或创造的价值”等。

孙绍振教授说:“在作文教学中,有许多深邃的观念,但是绝大多数落空了,原因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缺乏可操作的方法使之落实。”顾之川先生也要求语文教师能“归纳学科特点,总结发展规律,明确前进方向,指导语文实践”。诚哉斯言!高中作文教学既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引,更需要具有实践性的方法设计,尤其是在高三复习的作文训练中,更应突出过程完整,训练有序,方法到位,因为这不仅是技巧训练,还是思维训练、思想训练,不能等闲视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篇12

新材料作文, 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 是材料作文, 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 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 但不给定话题, 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又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不足。

新材料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四自”和“三不”。“四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 体现了写作高度的开放性, “三不”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则体现了写作严格的限制性。

为区别原来的给材料作文, 我们将2006年高考以来的材料作文都称为新材料作文, 它提供的材料更广阔, 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也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 从材料的整体着眼, 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 则 :一般来说 , 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 则 :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 所以在进行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有:1服从材料的整体;2观点尽可能新颖;3自己有话可说。

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主要方法

1.抓关键词 句 :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2.由果溯因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 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3.舍次求主 :有些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 , 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 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 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 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4.求同存异 :如果是多则材料 , 审题时要鉴别材料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或从共同点出发, 或将不同点对比, 或将不同观点补充叠加, 提炼出正确的主旨。

四、方法例说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 多角度立意。

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 洋洋自得地照了起来。可是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 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 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 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 真是狗胆包天。”说完, 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当八戒再看地上的镜片时, 镜片无论大小, 每个镜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猪八戒。

从猪八戒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结论: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多从自身找原因;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打击报复;勇于接受正确意见;不因小失大, 或不把宝贵的精力放在无谓的小事上;胸怀宽大才能集思广益。

从镜子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结论: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光明磊落难能可贵;有理走遍天下;不畏强暴;委婉胜于直言;讲究方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忠言“顺”耳利于行。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 多角度立意。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 12年前, 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 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 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 有的则盲目随意, 四处都坐, 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 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 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成功”, 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 审好这个题后, 可从以下角度写: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要有不甘落后 (敢为人先) 的精神;要树立明确的目标 (争第一) ;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例3:阅读下面的材料, 多角度立意。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 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 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 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 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 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 不断体验, 从而躲避危险, 发现实物, 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 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 八个月后, 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该材料从表面上看, 虽然是三则不同的事例材料, 但最后一句概括语是对三则事例的总结概括:“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也就是说, 三则事例都是说人才成长规律的, 但三则事例是三个不同的角度谈人才成长的三个规律:人才成长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好奇心很重要, 人才成长必须具备一种探索精神, 要勇于拼搏, 不断体验、百折不挠, 表现出对新知的极大渴求, 有努力创新的愿望, 这是成才的内因;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才成长有积极作用。

五、结语

上一篇:联合构架下一篇:临床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