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体教师

2024-09-22

公体教师(共10篇)

公体教师 篇1

费登伯格认为, 职业倦怠是指那些服务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 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M 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其表象为情绪耗竭、去个性化, 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其特征为缺乏活力, 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倦怠指标;去个性化是不把服务对象当“人”看待, 表现出对他人冷漠、缺乏同情心等态度, 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低成就感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特征是产生不胜任感, 表现出对所从事工作意义的评价下降、体会不到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弱化、不再努力工作。因工作环境较差, 缺乏重视、理解和支持, 且由于长期社会偏见等原因, 高校公体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比较严重, 这一方面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影响教师本人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还会给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川南地区高校公体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 以期探索一些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公体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四川理工学院等川南地区高校公体教师共200名, 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67份, 有效回收率83.5%。

2.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李国红等所编《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 确定职业倦怠3维度19个项目。其中情绪衰竭涉及公体教师生理、心理健康、情绪疲惫感、工作压力等7个项目;去个性化7个项目, 含学生技能掌握程度、教师工作情绪变化、工作价值怀疑等;低成就感5个项目, 包括工作成绩认同、人文环境、领导对工作支持及收入待遇等。问卷采用5点记分: (1) 从未如此; (2) 很少如此; (3) 有时如此; (4) 经常如此; (5) 总是如此。从“ (1) ”到“ (5) ”表示职业倦怠程度由低到高。如职业倦怠及因子得分低于2.5, 表明不存在职业倦怠, 如高于2.5分则表示存在职业倦怠, 3分以上问题严重。 (2) 数据统计分析法。采用SPSS13.0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文献资料法笔者大量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职业倦怠方面的书籍、期刊等作为研究基础。

二、结果分析

1. 概况。

调查显示, 川南地区高校公体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且低成就感问题最为严重。据调查, 川南地区高校大部分公体教师普遍周16学时, 教学任务重, 而其课酬却低于其他专业教师, 工作业绩常常得不到认可, 工作条件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和保证。此外, 大多教师感到同事之间竞争多于合作, 每天工作结束时感到如释重负, 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2. 不同职称职业倦怠分析。

职称对公体教师的低成就感影响显著, 其中高级职称教师低成就感均值为2.9322, 而助教和讲师分别为3.2632、3.4045。原因在于高校教师职称高低直接关系到工资、岗位津贴、课时费、奖金, 以及受领导重视程度等, 低职称教师不仅收入低, 而且更不易受到重视和关注, 从而低成就感问题严重。调查发现, 职称对公体教师的情绪衰竭存在显著影响 (F=3.614, p=0.029) 。

3. 不同性别职业倦怠分析。

该地区高校不同性别公体教师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 (t=2.643, p=0.009) , 男教师低成就感问题比女教师严重 (均值为男教师3.3511, 女教师3.0548) 。这是因为, 以我国传统观念看, 男性事业成功在其生活处于第一位, 而收入、职位、地位则是关键指标, 女性则更多地注重家庭。近年来川南地区高校公体教师收入偏低, 且升职机会极少, 因而男教师更易对工作环境产生抱怨。

4. 不同教龄职业倦怠分析。

教龄在20年以上的公体教师情绪衰竭最严重 (均值为3.2917) , 这是因为这些老师年龄偏大, 工作量重, 再加上体育学科特点, 以及川南地区一些高校有几个校区, 任课教师需在各校区之间奔波上课, 从而导致一天工作下来精疲力竭、身体不支。在低成就感问题上, 不同教龄公体教师差异非常显著 (F=5.925, p近似0) , 表现在随教龄渐长, 低成就感问题第次减轻, 教龄在6年~10年的公体教师问题最严重 (其均值为3.5) , 这是因为他们从事体育教育时间长, 对工作缺乏新鲜感, 而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他们都承担着巨大压力, 从而极易产生倦怠。

5. 不同学历职业倦怠分析。

不同学历的公体教师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过其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问题都比较严重。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低成就感均值3.2444, 硕士学历的教师情绪衰竭均值为3.25。主要是因为:其一, 近年来川南地区高校大量扩招, 公体教师教学工作量不断加大;其二, 川南几所高校制定了由学院升大学的战略目标, 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科研压力;最后, 去年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得到大幅度增长, 而高校教师工资基本不变。

6. 不同周教学时数职业倦怠分析。

随周教学时数增多, 教师情绪衰竭趋严重。周教学时数为4的公体教师低成就感均值达3.5, 主要因为样本中周教学时数为4的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他们本来对工作充满激情, 但因缺乏教学经验、科研能力等各方面还有待提高, 所以其工作业绩常得不到认可, 从而导致他们觉得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周教学时数为4学时的老师还存在去个性化问题 (其均值为2.6667) , 这是因为, 上述年轻老师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规划和设想, 但现实却是教学任务重, 缺乏进修机会, 教学成果得不到认同, 从而导致他们觉得教学工作枯燥乏味, 进而对所做工作持怀疑态度, 不再有工作激情。

三、结论

(1) 川南地区高校公体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尤以低成就感问题最为严重, 且男女教师在低成就感问题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男教师问题较女教师严重; (2) 川南地区高校公体教师中讲师低成就感问题最严重, 而助教存在去个性化问题; (3) 本科学历的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成就感问题, 而硕士学历的教师在情绪衰竭问题上更严重; (4) 不同教龄的公体教师在低成就感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 教龄在6年~15年的公体教师低成就感问题最严重, 而教龄在20年以上的公体教师情绪衰竭问题严重; (5) 在教学时数上, 川南地区高校公体教师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但由于样本中教学时数在4学时的教师大都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 由于上文的原因, 他们存在显著的个性化问题, 且低成就感问题严重。

参考文献

[1]孙红.职业倦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

[2]R.L.SchWa.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Sikulan Editor, Macmillan, 1996, 11:23-48.

[3]李国红, 王力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2) :251-252.

[4]AMMONDSON P.Job burnout[J].Society of Management, 2000, 74 (3) :11~12.

我国高校公体课排舞课程教学 篇2

【关键词】高校;排舞;课程教学

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逐漸深入,人们的健身观念逐渐加强,在这个时候,排舞作为一种新型的健身形式广泛被人们接受。排舞作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已被引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大学生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后阶段,因此要上好体育课,全面掌握排舞的基本常识、一般技能和特殊要求,以更加迅速、更加完整地掌握排舞的技术动作,达到强身健体的真正目的。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在学习完某一个课程门类或者科目后,学生完成这门课程的状态和应具备的水平的具有描述性质的标准,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建立在明确目标之上,课程设计受所设立目标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目标的设立直接对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等相关课程设计和操作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除此之外,课程目标的设置还对日常教育教学的行为过程的影响以及制约作用非常显著。

知识目标: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意义十分深远,要明确终身体育的目标,努力学习好大学公体课所规定的基础体育理论知识,争取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课程关于排舞的常识问题和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体育课程关于排舞锻炼的所有方法和规则。

能力目标:坚持锻炼,争取形成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持续锻炼的习惯,为全面掌握基本舞步,要学会编制短期或长期的锻炼计划,并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锻炼。

健康目标: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增强身体素质,加强形体练习,以学会其练习方法,健康水平达到大学生整体体制良好以上水平,具备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能运用音乐或舞蹈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在快乐中体验成功的感觉,在全面发展中保持身心健康。

二、课程内容

我们应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关于如何选择排舞课程内容和如何实施排舞课程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要根据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所表现的几个特点,即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综合性更强,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点更加突出,强调培养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重视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区别培养来进行。首先,大学公体课排舞课程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手段,并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它的内容就应该是人民大众所能接受的,具有普适性和易用性,除此之外,大学公体课排舞课程还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掌握排舞技能。其次,我们在选择排舞课程内容和实施排舞课程时,大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状况、平时的兴趣爱好、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等方面的因素是应该周全考虑的。

三、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进行的可调整的结构,用来实施和完成课程目标。大学公体课排舞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基本组织形式和辅助组织形式。

基本组织形式采用开设班级教授课程,辅助组织形式采用课外体育俱乐部或其他体育培训机构教授课程,辅助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它不仅可以起到解决课堂遗留问题的作用,而且又能起到良好的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

四、排舞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生理学理论来看,只有当负荷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达到真正有效提升体质的目的,若负荷刺激程度不够,无法起到体质增强的效果。因此,在排舞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锻炼之间的间歇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刚刚入门的同学来说,可以安排一些较为轻松愉快,节奏缓慢,易于使人心情放松的、简单的,便于新手练习的舞曲,这样便于入门同学学习。随着同学练习得越来越熟练,练习频率应逐渐加快,练习强度应逐渐加大,还要变换多种练习形式,使同学一直保持练习的新鲜感,从而达到越练越想继续学,越来越起劲,真正达到强身健体、愉悦心情的目的。

五、结论与建议

排舞运动是近年来引进我国的一项新型的舞蹈运动项目,通过学习高校公体课排舞课程,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分析器官的机能,并能够起到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增强,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大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得到良好发展,为大学生能更好地在学校学习和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好地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从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选择课程的内容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广度,不仅如此,还要考虑社会因素,使课程内容社会大众化,力求符合国际规范的排舞课程内容标准。

参考文献:

[1]陈燕.排舞的健身价值与学校推广的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4).

公体教师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体质却出现持续下滑趋势。2010-2012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触目惊心, 多数机能和素质指标都有很大的波动。如何控制这种波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体能促进的角度来完善大学女生体能促进理论。通过对体能促进实践方案的研究, 为大学体育教师提供实操性较强的操作内容;通过对实践方案个案的实证研究,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期达到推广和改进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温州大学公体女生体能促进的相关理论和女生体能包含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实践方案, 调查对象以公体女生为主。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关于体能训练理论和大学生体能发展的重要文献、研究成果, 全面了解目前国内同类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现状。 (2) 个案研究法。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 选取了实践方案中的耐力素质实践方案、速度素质和腰腹力量素质实践方案三个方案进行实证研究。 (3) 教学实验法。本研究对实验班进行耐久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实践方案的实验研究, 并收集实验数据。 (4)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教学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 体能相关的概念。

体能的概念:专家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 根据自身研究需要所作的界定。本研究对体能的概念界定是:大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的, 能够充分满足日常学习和保持体质健康需求的, 在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一部分内容即身体素质。体能促进是通过“体能锻炼”达到对大学学生“体能促进”目的的。

2. 体能促进理论的研究。

大学女生体能促进系统, 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要素, 首先研究大学女生体能促进理论, 研究结果如下: (1) 大学公体女生体能促进的原则。科学原则:是指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原则进行科学评价;系统原则:是指在促进手段、练习比重、教学内容、练习负荷等方面做出系统的安排;从实际出发原则:要从学生状况、学校条件、授课时间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确定和安排体能促进的内容和负荷。 (2) 大学公体女生体能促进的主要内容。实践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使用的器材和方案、操作内容的促进手段、方案的实施措施和促进效果的评价等五个方面。 (3) 大学公体女生体能促进的措施。在实践方案的实施措施中, 要有对促进形式、练习时间、负荷量和强度的规定。 (4) 大学公体女生体能促进的效果评价。根据国家体质测试项目的标准, 选取50米、800米和仰卧起坐作为评价指标。

3. 体能促进理论的个案研究。

(1) 体能促进理论个案的选取。 (2) 不同运动项目公体女生身体素质情况。虽然高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 使大学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负荷, 必然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文抽取部分研究项目来进行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 不同运动项目对女生50米的影响是不同的,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球、羽毛球和健美操, 排在后两位的是木兰扇和乒乓球。

由表2可以看出, 不同运动项目对女生800米成绩的影响是不同的, 排在前三位的是健美操、网球和羽毛球, 排在后两位的是乒乓球和木兰扇。

由表3可以看出, 不同运动项目对女生仰卧起坐成绩的影响是不同的, 排在前三位的是太极拳、网球和健美操, 排在后两位的是乒乓球和木兰扇。

通过进一步统计得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公体女生总成绩的影响是不同的, 排在前三位的是健美操、网球和羽毛球, 排在后两位的是乒乓球和木兰扇。

在前面的统计中, 可以得出在体能方面排在后两位的是乒乓球和木兰扇。但乒乓球主要是由于场地问题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选择木兰扇这个运动项目作为本次实践方案的主要对象。

4. 大学公体女生体能促进的实践方案研究。

由上述研究得出, 木兰扇将作为我们这个个案研究的对象, 根据完善后的体能促进理论, 设计了不同的实践方案。

(1) 速度素质的实践方案.实践方案选用的器具 (标志桶、反应球、呼啦圈、体操垫等) ;实践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实践方案操作内容的促进手段。发展反应速度具体练习手段:听信号快速做各种自编动作或自选动作;练习过程中听信号后随意改变跑动方向的练习;听信号后做跨步练习。发展动作速度的具体练习手段:快节奏地完成自选动作练习;限时的后蹬跑练习;利用标志桶做接力游戏练习。发展位移速度具体练习手段:直线方向或水平方向的跨呼啦圈游戏;利用呼啦圈由远及近地跨越接力练习;以标志桶为标志进行搬用或动作接力游戏;利用体操垫做跨越练习。

实施措施:利用上课的时间, 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后15分钟开展, 每次的负荷量以中等或中等偏上为宜。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采用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但设计到的具体动作必须要规范。

实施效果的评价:以50米的测试成绩为主。50米的测试易操作、易比较, 是体质测试项目之一。

(2) 耐力素质的实践方案。实践方案选用的器材:秒表、标志桶;实践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 在对方案理解的基础上, 由本人制定教学计划, 由任课教师来实施;方案操作内容的促进手段:具体的练习手段可以采用:借助标志桶, 练习变速跑;集体性的体育游戏, 如网鱼、踩线追逐等;定时跑3分钟或5分钟;200~300米的定距跑;1200米的走跑交替练习。实施措施:利用上课的时间, 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后10~15分钟开展, 每次的负荷量以自身最大负荷量的70%为宜。要注意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合理的体力分配技巧等。实施效果的评价:以800米的测试成绩为主。800米的测试易操作、易比较, 是体质测试项目之一。

(3) 力量素质的实践方案。实践方案选用的器材体操垫子、秒表;实践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 在对方案理解的基础上, 由本人制定教学计划, 由任课教师来实施;方案操作内容的促进手段:具体的练习手段可以采用:仰卧举腿, 10~30次, 四组;仰卧两头起, 5~15次, 四组;仰卧抬上体, 5~15次, 四组;1分钟仰卧举腿, 3组;1分钟仰卧两头起, 3组;1分钟仰卧抬上体, 3组;核心力量练习。

实施措施:利用上课的时间, 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后10~15分钟开展, 每次的负荷量以中等或中等偏上为宜。要求学生采用正确的练习动作、身体姿势和呼吸方式。

实施效果的评价:以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为主。仰卧起坐的测试易操作、易比较, 是体质测试项目之一。

5. 实践方案的个案实证研究。

(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木兰扇课这个项目进行实验研究, 对木兰扇的6个班级进行50米成绩、800米成绩和仰卧起坐成绩进行测试, 选取没有差异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研究。

由表4可以看出,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50米成绩、800米成绩、仰卧起坐成绩以及总分进行比较, 结果不存在差异性。

(2) 实验时间。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 共计10周授课时间。

(3) 实验条件控制。实验前木兰扇的两个班级进行测试, 进行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实施过程中实时监控认可教师的执行情况。采用单盲实验法, 避免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产生异常心态, 从而减少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4) 实验流程。首先对任课教师进行交流, 将上课的教学内容与组织方法沟通, 来确定上课的具体内容, 接下来进行测试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 而后安排10周的教学实验, 再进行测试收集数据, 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与分析。从表5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通过10周的实验干预, 实验前后两组在50米成绩、800米成绩、仰卧起坐成绩和总分上都存在着差异, 而且实验组成绩好于对照组成绩, 说明女生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腰背力量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可见, 将体能训练融入课堂, 能够提高女生的身体素质, 这也说明实践方案的实施措施、练习手段、练习的负荷量和强度等内容在大学女生中实施是有效的。

(6) 实验结论。速度素质实践方案、耐力素质实践方案和腰背力量素质实践方案分别对女大学生实施是可行的, 方案设计的促进内容、促进手段和促进措施也是有效的, 它可以显著地提高该项身体素质水平。

四、结论

1. 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公体女生体能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

2. 体能促进理论内容包括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锻炼器材和方法的选用、方案操作内容的促进手段、方案的实施措施和促进效果的评价等五个方面, 它是体能促进实践方案设计和实施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3. 通过对速度素质实践方案、耐力素质实践方案和腰背力量素质实践方案的实验研究, 证明效果的显著性提高, 同时表明将体能训练的部分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学女生体育教学是可行和有效的。

4. 在公体女生体能促进的实践层面, 制定具体的提升身体素质的方案, 采用“课课练”形式, 是增进公体女生体质健康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3.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206.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216.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91.

[5]王芬, 等.借鉴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促进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 (1) :104-106.

[6]张慧斌.实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85.

[7][8]田雨普.体能及相关概念辨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8 (2) :1-3.

[9]熊斗寅.浅析“体能”概念[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9 (1) :1-3.

公体教师 篇4

学校体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全面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平等地位是由党的教育方针决定的。它在整个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随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颁发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易于被忽视的学校体育工作已被各级各类学校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过去,由于传统的偏见,有人认为:学校体育活动只是跑跑跳跳,活动活动身体而已,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少学校到了高三,体育课就形同虚设了,有的干脆占用体育课进行高考辅导。在我们对入学后的我校新生问卷调查中,有82.6%的中学属于上述情况,其它年级大多也是“一球一操加长跑”的模式,而中学的体育课和锻炼标准的考试,由于种种原因,很少见到不及格的。重智育、轻体育带来结果是,被录取的大学生体质明显较差。据我们对2000级新生入学后第一次体育课测查,有72.5%的人达不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在对六个体育教学班的241人调查中发现,有126人未上过滑冰课,145人回答是未系统上过体育课。学生的身体健康、形态、机能等指标与日本等国相比,差距较大;他们的体育意识与专业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学体育的先天不足加大了高校体育工作的难度,也就是说,中学体育课中的很多任务要由我们一并完成。在客观分析了中学体育工作现状后,我们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是我国跨世纪的人才,未来的人才又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是不能胜任未来工作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发挥高校体育工作的多方面职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性,明确我们的体育工作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陶治美好的情操和磨练坚强的意志,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决我校农村学生多和女学生多问题。

我校一直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育工作被纳入党政领导工作的重要日程,建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每学期制订计划,有具体奋斗目标,并有一名副校长主管体育教育工作,学校为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力、财力、人力上的保证。体育工作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局面:在省教委组织的全省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检查中,我校名列全省前列。科学研究呈现蓬勃向上的形势,在全省体育科学研究报告会上,我院投稿若干篇文章,受到了高校体育同行们的高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校内竞赛的杠杆推动着群体活动深入开展,体育学院、学生会、各单项体协组织小型竞赛,每学期连续不断,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越野赛、田径运动会、滑冰比赛、武术比赛,女子健美操比赛,以及围棋、桥牌等项目的竞赛。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参加各项竞赛达几千余人次。体育意识在学生中不断增强,同时,我校学生体育代表队在近些年的省市大学比赛中,成绩优异,田径队在省市比赛中团体总分一直占上游;击剑队在省市比赛中,一直是前两名;男女游泳连续几年获得省市比赛的多个项目获前三名,网球队在全省高校比赛中曾荣获五连冠,面对我校校园体育工作的一派生机,更增强了我们做好公共体育教育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更新教学观念,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一)学科体育改革的简要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在解放后的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以竞技体育技术教学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全国统编大纲看,其基本思路都是按照体育院系的以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换句话说,教学模式就是从技术到技术。如教短跑就是起跑、疾跑、途中跑、终点冲刺,此方法对非体育院系的学生来看,在有限学时内学这么多体育运动技术,显然不可能,其结果必须是技术没学会,体质也没增强,就更谈不上终身受益了。而传习式的教学,即是教师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教学生,而我们的教师也是这么学习,这么教我的。追根溯源,是旧的教学模式培养规格,与大学生的培养规格有较大的差距。其基本途径与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培养的对象与规格是不同,体育院系培养的是体育教师,我们培养的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第二,对学生发展角度要求不同,体育院系学生是体育项目上的一专多能,普通大学生是在身体素质、心理、生理上全面发展。第三,体育院系学生的学时数多,普通大学生学时数少,项目繁多,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都没学会,体质也没增强,实效性差。第四,重实践,轻理论,缺乏理论指导。第五,只注重课堂教学,不注重课外体育活动,即锻炼习惯的养成。第六,只注重在学校阶段的健康,体质水平的维持与提高,不注重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从改革体育考试制度开始,从设计体育课的类型入手,进行教学改革

传统的体育课考试是单一项目进行,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反映往往是片面的。我们首先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把过去单一的考试,改为综合的考试,即把过去只考一项做为体育成绩,改为每学期考4~5个内容为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的标准。以我校一年级体育课为例:大一学生的专项课考试占50分,游泳课或冰上课考试占30分,平时出勤占10分,课外锻炼占10分。大二学生:(1)室内专项课考试占80分,平时出勤占10分,课外锻炼占10分。大二学生:(2)室外专项课考试占50分,平时出勤占10分,课外锻炼占10分,冰上课考试占30分。每个内容所占的百分比各有不同,综合考试改革,经过实践检验是成功的,它较客观综合地反映了学生的体育教育水平。克服了考试中若干主观主义的弊端,体育课考试制度的改革,虽然属于浅层次的改革,但它给体育课改革打开了新局面。

在此以后,经过论证,我们又开始了体育课的类型改革,把过去两年单一的普通体育课改为一年级上普修课,二年级上选项课,即让学生在一年级普修完体育理论、篮排球、武术(青年长拳)、速度滑冰等项目后,二年级可根据学生本人的特点、兴趣、爱好,在我校目前现有田径、篮、排、足,女子健美操,男子健美、武术、乒乓球、气功等项目开设选修课。根据我校有体弱、病残学生的实际,二年级还开设了保健课,教学内容以医疗体育内容为主,尽年来,我们又开设了研究生体育课,按学分制进行。目前,我校的体育课有4个类型:(1)普修课,(2)选项课,(3)保健课,(4)研究生体育课。课的类型改革比考试制度改革前进了一步。它的最大特点是照顾了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但以上两项改革和试验,虽然在扬弃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学质量在局限的时数、教材、对象上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学生的体质和能力有明显的增强和提高,然而,我们的体育教学系统还未具有狄斯塔尔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体育教学系统的总体(功能)尚未大于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总和。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还仍处于浅层次的改革之中。endprint

三以修订教学大纲为重点,构筑新系统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多以单一的增强体质的观点来指导教学实践。我们曾经在教改中加进了身体素质课练习的内容,即在每堂体育课结束前安排学生做一定数量的如俯卧撑、引体向上或立定跳远的身体素质练习,意在增强体质,但由于这种单纯的生物学观点,收效不大。我们在总结分析了多年教学经验教训之后,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

我们培养的是身体素质、心理、生理上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但要使他们在校期间身体健康,体质增强,还要培养他们学会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师资、场地、器材、气候、学生的体质特点,全面修订新大纲。

1修订教学大纲

我们培养的是身体素质、心理、生理上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但要使他们在校期间身体健康,体质增强,还要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能力。教会学生体育技能的开发,加强从师能力的培养。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师资、场地、器材、气候学生体质特点,全面制订了新大纲,其说明如下:

(1)确立了以不断地增强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

(2)制定适合普通大学生特点,注重未来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到四会:

A.会滑冰

B.至少会一项球类项目

C.会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D.会组织小型的比赛

(3)注重体育智能的开发,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时数,两年共16学时,使学生在校期间多方面的获得体育知识,指导体育实践。

(4)完成了普修、选项、保健课研究生体育课4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面修订工作,至此,体育教研部开设全部课程均有教学大纲。

(5)强化公体课大纲、教学进度、考核内容、标准、方法的完整性,便于教师在工作中执行。

2构筑新系统

在新大纲的执行过程中,我们要实施下列工程:

(1)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为主体,主要在体育课中进行。

(2)以素质、形态、技能为主要指标的健身系列,我们还对不同的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发育等多项指标进行跟踪测试,目前正在统计分析,探讨我校学生体质在青春后期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深化教改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3)以开发体育智能和创造性思维组成的健身系列。

(4)以从师意识、从师行为和从师能力组成的能力系列。

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这种系列指标的控制对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功能优势已经初见成效,在学时分配上形成了完整目标系列为原则的学时分配方法;在教学运用上,改变了教师单向教授所用的教法,形成了教授法与学生也要学习教法的组合(即技术法、练习法、评价法、养生法、锻炼法、带队法等)。让学生自己体会方法。改革考试制度。

普通高校武术公体课从众现象探析 篇5

从众心理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群体成员在想像的或真实存在的舆论或行为压力下,理性、非理性或盲目地跟从大多数人对事物进行认识或行动的一种心理现象。

2 武术公体课从众现象的提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做过一个关于从众心理的实验。实验证明,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希望能够和他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不想被大家认为异类,因为总有一个固定的观念,大家讨厌异类。因此,人们为了寻求安全感,便会产生从众行为。在武术公体课教学中,“教”的一方为教师,从众现象主要出现在青年教师中,由于经验不足或对学校武术公体课的教学大纲不熟悉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但却缺乏创新和主见,从而变成照搬老教师的经验和上课模式,导致消极的教学从众现象出现。“学”的一方为学生,其从众现象主要体现为大多数学生不敢表现出很强的能力,害怕成为其他人眼中“爱表现的尖子生”;但他们也不愿表现出对武术的“无能”,成为同学眼中“学习能力差的后进生”。

总之,无论是否是主观上的从众还是被动的从众,教学双方的课堂行为主要体现为跟随大多数人的脚步,别人如何做,我就如何做,避免成为同事和同学眼中的异类,即武术公体课中的从众现象。

3 普通高校武术公体课中的从众现象

3.1 选课前的从众

与其他科目一样,大学体育教师在学生选课前,总是希望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学生选择自己的课程。尤其是武术教师,尤为希望身体协调性好、记忆力强、模仿能力强的学生选择自己的课,方便日后的教学。大学生方面,他们对大学体育课也充满了好奇心,选课前同学之间往往会进行较多口头讨论,观望别人的选择意向,抑或是从学长、学姐口中获得课程和任课教师的信息,听从“前辈”的建议,进行网上选课。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清楚且坚定选择自己想学习的课程。选到自己意愿中课程的同学往往表现出兴奋、激动的情绪,而未选到自己所喜爱课程的同学则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最后只能盲目的从众抱团,选择自己不熟悉或是不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完成任务式的学习。

3.2 武术课中教与学的从众

首先是教师的从众现象。主要表现在:对课程进度和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趋同性。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取经”,遵从其建议,从而安排自己的课程和选择教学手段。但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青年教师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对教与学有效的开展具有较大的制约性。其次,是学生的从众现象。主要体现在:积极地完全服从老师或体育委员的命令,按要求完成任务;或是消极的盲从,毫无目的的跟随教师或领头的同学练习动作;亦或是完全放弃活动,因受到个别同学影响,一个接一个的请病假,或在原地休息不进行正常的体育课堂活动。

3.3 课后习武的从众

在课堂内容结束以后,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较少,而课后练习武术的人则更少之又少。另外,有一部分人想练习,但碍于其他同学的眼光和看法,怕受到同辈的排斥,也只能选择消极的从众,不练习或者偷偷采取其他方式练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4 武术评价、考核的从众

武术课程评价与考核主要内容为套路的演练,缺少练习的学生在考试时难以完成整套动作的演练。于是,有的学生考前跟着他人练习考试内容,在考试中往往能取得应有的成绩;还有的学生在考前受到个别同学的影响,不进行复习,致使在考试中只能跟从别人的动作,在短时间内“强行”演练,导致测试结果不达标或勉强达标。

3.5 生活中武术德行的从众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在2010 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也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与“立德树人”。武术礼仪中的抱拳礼就是“德”的体现,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武术公体课的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了武德的相关知识,他们往往会被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与老师、长辈或同辈打招呼时使用抱拳礼。无论其内心是否愿意,只要有一人或多数人行抱拳礼,那么对方也会以抱拳礼回之;其次,在打招呼时,部分上过武术公体课的学生也会在行礼的同时,使用传统的“师父”一词对教师进行问候,也反应出学生在生活中的武术德行规范方面的从众。这些学生对武术德行规范的从众有利于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有着积极的影响。

4 普通高校武术公体课从众现象出现原因的分析

4.1 教师专业限制

普通高校公体课的任课教师是各个运动项目的佼佼者,这是其教授公体课的优势但也是劣势所在。公共体育课所要教的内容丰富多样,而教师却 “术业有专攻”,每个体育教师所学之长不尽相同。当教师遇到个人不熟悉的项目,那么其教学则无法满足该主要课程的深入教学。武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其文化和技术底蕴深厚。戴薇在《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川南7 所高校为例》中指出,目前武术教师的理论水平总体不是很高,闭门造车,武术教学停滞小前,理论指导相当薄弱,缺乏文化内涵传授,弱化了武术的应用价值,轻视了武术文化。若没有扎实的技术与理论功底,而仅仅靠跟随前辈的经验来备课、上课,那么则无法选取和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最终导致武术公体课教学的失败。

4.2 学习内容安排不当,教学方法选用不合理

李美兰在《成都市高校公体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一文中提到,成都市大学生的习武动机有59.11%在于学习防身技巧,31.67%是出于对健康的渴望,29.56%是为了消遣时光,为了娱乐,还有25.33%是出于对武术的喜爱,最后有2.1%的学生是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而现在高校的武术公体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往往过于单一,主要为初级长拳、剑术、刀术和棍术等等。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选择,难以满足学生以上学习动机的需要,也间接导致了教学方法与形式的选取创新不足,随大流,缺乏特色。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武术教学方法上,“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法”。在现代武术公体课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班级体、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材等等,都需要考虑具体的情况去选择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3 学生个人因素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武术公体课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和协调等身体素质平均水平不高,缺乏武术基础,这样的身体素质,导致他们在武术课堂上往往表现出身体耐受力差,从而间接导致学生消极对待上课情况的出现。另外,在动机方面,他们选择武术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习武防身的;有认为习武比较酷,为了吸引异性关注的;也有听说武术好学,拿学分较快,所以选择了武术课等等。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学生消极的跟风盲从,是对自身认识不高的体现,而在这种状态选择武术课程,是对其本身的学习提高无益的,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4.4 习武的软、硬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

学校所在城市的武术发展状况、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影响着学校武术文化软环境的建设和习武的氛围。另外学校本身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也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武术的开展也离不开好的硬件设施,标准的武术场馆,规定的武术地毯、器械、辅助工具等等,都影响着武术在校园的开展。若每个学校都响应时代对校园武术发展的号召,理性地跟随方针政策对校园武术的软件硬件设施进行投入和建设,武术的发展则必有所望了。

5 结语

教师在高校武术公体课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教学中的从众现象,想办法将从众心理学应用到武术公体课的教学当中,合理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并发挥学生从众心理积极的一面,在教学中掌握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高校武术教育在整个武术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武术教学是武术教育的中心环节。现代普通高校武术公体课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较难起到发展高校武术人口、提高学生习武兴趣和增强体质的作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结合自我教学的经验,对武术公体课教学中的从众现象进行了探究和分析,为从众心理学在武术公体课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武术公体课,从众现象

参考文献

[1]时琪.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的影响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4.

[2]莫迎锐,张勤.从众心理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152-154.

[3]王莹.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考核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100-103.

[4]戴薇.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川南7所高校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2(05):104-107.

[5]李美兰.成都市高校公体武术教学现状调查[D].成都体育学院,2013.

[6]杜寿高,张宗豪,吕伟.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01):75-76.

公体教师 篇6

为了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促使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日趋合理科学, 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笔者结合参加校内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教学管理的亲身体验, 集纳众多一线教师的观点, 在综合有效经验的基础上, 编制了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量化表, 供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参考。

1 科学精选教学内容, 改进体育理论教学, 实现教学目标

现在许多高职学生酷爱体育运动, 但不喜欢上体育课, 尤其是女生中这种情况较多, 这与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 教材内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直接关系。传统体育教学重竞技, 重技术, 重教法, 重运动成绩, 教法简单, 评价单一, 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整齐划一地被动练习, 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刚要》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教学中如果能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体育课将会真正成为愉快教育的天地。传统体育教学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新纲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 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根据目标去选择内容,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 体育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优化教学内容, 满足学生需要,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教学中可以精选以下适宜学生学习领域的内容:终身体育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感兴趣的竞技项目;地域体育、民族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内容, 如:武术、韵律操、羽毛球、毽球、体育舞蹈等。还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 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以科学精选的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更新体育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跟随练习, 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 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 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 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 学生的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 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方法, ,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从生理来说,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已成年, 个性已日渐独立, 所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可结合校外体育活动、校运会、系级活动、班级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参与组织、编排及裁判工作,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运用降低难度、语言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 强调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幅度, 对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 对能力较差和身体稍弱的学生, 要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与提高。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改进评价体系, 强化了过程评价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刚要》在体育成绩考核方面呈多元化趋势。传统的体育考核过分注重运动成绩, 评价标准比较单一, 很少考虑到个体差异。如体型高大的学生和体型瘦小的学生同样跳高, 难度就不同, 但用同一标准去评价, 这就不科学。指导刚要普遍淡化了以技术成绩、达标项目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 强化了过程评价, 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建立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机制。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法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比如, 成长记录自我评价、测验与考试、集体评议、评语与定量结合等。还有通过学习档案促进学生自我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进步幅度, 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自觉性, 以及是否刻苦锻炼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创造性等。这对那些运动技术水平一般、身体条件不太好, 但学习又很刻苦的学生更是一种激励, 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重建师生关系, 实现健康第一

传统的师生关系, 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体育课堂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学内容的制定者, 体育成绩的评判者, 而且是绝对权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向学生提供咨询的服务者。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锻炼,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变“要我学, 要我练”为“我要学, 我要练”。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 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让“汗水+笑声”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真正达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二合一的境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也才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最直接、最基本, 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在建国60年大庆到来之际, 全面总结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发展变化的经验和教训, 认真分析当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构建出符合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内容的框架体系, 制定出科学的量化评估标准, 形成评估科学体系, 这不仅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转变, 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探索和大胆的教学实践,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才能真正贯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发展个性为基础、以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从而使体育在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奋发向上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光, 等.《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介绍》.中国学校体育.1999 (1) .

公体教师 篇7

关键词:高校公体课,大学生,身体素质

1 高校公体课概述

我国体育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创建的“六艺”,其中“乐”“射”“御”的内容都涉及到体育教学,目的是将学生教导成为文武兼备的人才。到了20世纪80年,经过不断的历史演变,教育论渗透到体育教学领域,我国体育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高校公体课,是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简称,区别于体育院校的专业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为非体育专业学生课设的体育课程,是大学生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之一,被称作“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学生以后终生运动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1]。为此,国家在2014年修订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更是出“绝招”,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毕业体育测试达标分数为50分,达不到的学生将无法取得毕业证[2],通过硬性标准的方式强迫高效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完善体育教学,加强大学生身体锻炼机会,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总括起来主要包括了8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和评价等。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目标是统领,内容是载体,过程是工具,环境是条件,方法是工具,评价是总结。这8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编木为林,共同组成了高校公体课完整的内容体系。

2 高校公体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增强体质是各国开展体育教育的共同目标[3]。但是近些年,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普遍不高并呈现却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公体课教学设置存在不完善。

2.1 体育教育观念转变滞后

教育观念对体育具体教学起到指导作用。我国处在新旧教学观念的转变时期,既有传统的、旧有的以教为主、忽视学生诉求、注重技能掌握的观念,又有“快乐体育”“以人为本”等成为新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交叉存在。大多数体育教师在这一思想的转变过程中,总是出现极端思想,要么不愿意接受这些新的思想,要么完全的新化,致使体育课设置的目的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锻炼和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2.2 课时安排过少

公体课是大学必修科目,但是与其他必修科目相比较,大多数学校将体育课集中在第一、第二两个学年度以内,课程为每周一次课,每次课为两个学时,课时长为90 min,在这少有的课时中包括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甚至与最后的期末考试等也包括在课时内,大学生的实际上课时间非常的少。

2.3 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公体课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校却是主导。学校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只能够选择接受。大学生是出于充满猎奇心理的阶段,但是现有的公体课普遍存在着内容枯燥,没有趣味、缺少新意的问题,从小到大学习的体育内容变化不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理论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对于相关体育缺少理论上的认知和认可,导致大学生对于某些课程直接就存在心理上厌烦,甚至是抗拒,不愿意去参加公体课。

2.4 选课机制有不足

公体课选项课是给学生以选择的自主权利,让大学生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选择具体的体育项目,将大学生的需求放在了首位,改变以往的学校有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况,大大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公体课选课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选前缺少指导,学生对课程一知半解,学生对自身的身体情况缺少了解, 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选择,导致学生出现逃课、换课的现象。

2.5 教学方法简单

公体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其选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用与学生学习需要相适应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大多数公体课教师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一刀切的问题,实行简单教学,只是简单的将一些体育技能教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理解以及接受情况,导致学生易出现厌学的情况,甚至出现运动创伤,不但无法实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反而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2.6 教师主导不够

教师在教 学的过程 中将其自 身具有的 主导性扭 曲为“主宰性”,强调对学生的管束,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和想法,只注重体育教学的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同时,教师的综合知识不足,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缺少创新能力,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

3 高校公体课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

生命在于运动。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基本上名存实亡,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的素质的目的往往成为升学率下的牺牲品。高等学校则是学生在学校阶段形成体育锻炼意识的最后阶段,高校公体课是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公体课该如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转变观念

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观念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每一个时期受社会、学生、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快乐体育”“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在体育教育领域不断出现[4],这些教育观念突出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健康和素质,因此,这些思想应当积极的引入到体育教学观念之中,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在树立新型教育观念的同时, 不能矫枉过正。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当充分的均衡“力量”与“乐趣”之间的关系,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理念和目标之一,使得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进一步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还应当转变师生关系观念,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现代师生关系。

3.2 增加课时安排

以往公体课课时安排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重视不够,将公体课作为“鸡肋”看待,因此,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以及其他领导认识到公体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重视公体课,才能提高公体课在公共选修课课时中所占的比重。增加高校公体课的课时安排,一方面将考试时间与教学时间相分离,体育考试测评、考试的时间不再作为公体课课时的一部分,而是与其他科目的考试一样,根据需要独立安排时间;另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这里的分离是指理论教学不再占用实践教学的时间,将理论教学独立设置相应的学时安排。第三,应当减少选课的次数,变每学期一选择为每学年一选择。减少选课的次数实际上是变相的增加了体育课时,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对体育进行长期的学习。

3.3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教育内容是课程的载体。体育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内容,是以运动为载体,具有运动实践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当与这些特点相一致。在安排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理论教学,增加理论教学的课时数,让学生对所学的体育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此外,公体课的内容设置上应当讲求“供求关系”,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体现学生的诉求,才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的鲜活、生动,更加的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满足学生诉求的前提下,应当注意教材的选择,使复杂、杂乱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教材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使体育素材与教学内容之间有效衔接,科学合理的选择教材,有利于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在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上,在保证教学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还应当加大开放性和现代性的力度。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来运动项目被引入到国内,为学生所知晓和喜爱,因此,应当拓展新课程,使课程内容安排上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吸收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如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公体课之中。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固有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关注学生的心里感受,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固定的运行项目变成变被动运动为主动运动。

3.4 完善选课机制

对自身状况和课程的事前了解程度对于学生能否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坚持下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在体育选修课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身体综合素质的检查和测验,了解学生的体质需求[5]。对于课程应当制定相关的手册、公开课等方式,对相关的体育项目选课的程序、选课的方法、每门课的详细信息、教师简介等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在选课前对自身以及整个体育教学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方便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适合的选择。同时,还可以改变学生对于公体课不过就是跑步、打球、做操等的刻板印象,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3.5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目前, 主要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分层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流动性分层次教学法、比赛教学法、发现法、情境法、领会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教师是绝对的主导,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使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充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同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特征、选择的运动类型以及教学目标和情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巧妙的运用,使教学方法更加的个性化,保证学生学习的公平性和民主性。教师还应当根据教学的时间和效率、教学的条件等要求选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还应当使学生对运动技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还能形成终身运动的思想和意识[6]。

3.6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在高校公体课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意义,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方面通过参加专门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评价分散到学校和学生手中,实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评,同时设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而有效调控教师教学行为,使其能够积极的致力于体育教学工作,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想学生之所想,提高教学水平。

4 结语

公体教师 篇8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对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和新疆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大一、大二共计20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涉及公共体育课艺术类课程的开课及教学现状, 并与部分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 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所有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了解情况

体育艺术类课程包含很多内容: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 瑜伽、 啦啦操、 爵士、 形体舞蹈、 艺术体操等。 表1 显示, 健美操 (32.9%) 和体育舞蹈 (28.1% ) 是占比重较高的两项, 瑜伽 (15.1% ) 、形体舞蹈 (12.4%) 、艺术体操 (11.3%) 紧随其后, 啦啦操、爵士和普拉提在三所高校都还没有开设。

2.2、体育艺术类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通过学习体育艺术类课程, 学生认为对他们的人际关系49.2%、气质的培养45.4%、社会交往能力41.1%、自信心40.5%影响较大 (见表2) 。这说明学习体育艺术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个人能力, 开放身心, 性格开朗。

2.3、学生参与体育艺术类课程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从表3 可以看出学生的主要动机是简单易学占 (72%) 、锻炼身体 (70.3%) 、兴趣爱好 (68.3%) 、塑造形体 (51%) 。这也是体育艺术类课程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原因。

2.4、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原因

体育艺术类课程不仅在学校课堂上可以学到, 在课外也可以。但是在课外学习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会阻碍到学习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费 (45.9%) 、氛围 (37.3%) 时间 (8.6%) 、场地设施 (7%) 等 (见表4) 。这说明有许多学生都是因为经费和缺少氛围问题影响到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课外学习。

2.5、教师在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在新疆, 体育艺术类课程还是个新的课程, 发展不是很快, 所以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表5 显示, 学生普遍反映的音乐选择 (50.1%) 、课堂气氛不好 (43.2%) 、教学示范动作不优美 (36.8%)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35.7%) 、教学模式单一 (34.6%) 等问题, 是教授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应该重点改善和提高的。

2.6、学生在学习体育艺术类课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虽然体育艺术类项目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艺术类项目, 或者说是因为遇到了困难而放弃了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学习。 通过调查, 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身体素质达不到 (17.2%) 、音乐节奏感不准 (17%) 、兴趣爱好 (35.7% ) 、 性格因素 (23.8% ) 、 动作难掌握 (7% ) 等 ( 见表6) 。 其中学生的个人喜好和性格因素是主要因素, 这说明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首先喜欢体育艺术类课程, 才能让他们继续上好体育艺术类课程。

3、结论与分析

3.1、结论

(1) 大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认知度较低。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 新疆高校的大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知度并不高, 只对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舞蹈等项目有所了解, 而对其他瑜伽、艺术体操、啦啦操等项目认知不够。这也是导致该项目在新疆高校的发展不够迅速, 不够完善, 开展力度比不上国内其他高校的原因。

(2)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由于体育艺术类课程在新疆开设时间并不长, 所以教师的专业水平还不够高。在教学中尚不能灵活改变课堂内容,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 课程音乐没有选择好, 备课不够充分。此外, 自身对课堂氛围的把握不到位, 就不能带学生融进课堂, 导致课程质量下降。

(3) 体育艺术类课程在新疆高校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展情况良好, 但体育艺术类课程开展集中在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等, 缺乏多样性, 学生选择受阻。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认知度不够高。教师教学水平欠缺。教学安排不够合理, 缺少“体育艺术”气息。

3.2、建议

(1) 对大学生认知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建议。

新疆高校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时间较晚, 所以新疆高校的学生对该课程了解欠缺, 不仅阻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而且阻碍了体育艺术类课程在新疆高校的发展。 为使新疆高校能顺利的开展该课程, 学校不能光从开展课程上努力, 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类课程知识的学习, 增加对体育艺术类项目的了解。

(2) 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建议。

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体育艺术课堂气氛, 建设科学合理化的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 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以人为本, 强调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爱好和兴趣、体现个性化教育。此外, 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内地其他高校的联系, 聘请专业性知识较强的老师来新疆高校授课、交流, 对相应的教师进行培训, 建立教学资源平台。

(3) 对新疆高校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建议。

高校应该完善体育艺术类课程软件、 硬件的教学设施。 一方面, 学校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 充分展示他们的潜能, 提高学生对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兴趣。另一方面, 加强教师的培训, 组织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训和考核,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飞燕, 田雨普.艺术·体育·艺术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6.

[2]邱建钢.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D].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梁青, 冯晓辉, 张新吾.我国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2.

[4]杨珏.我国体院艺术类专业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8.

公体教师 篇9

关键词 公共课;女生;生理心理特征;措施

一、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大学的公共体育课普遍开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个年级的女同学年龄大多在17-19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的中后期,第二性征出现,身体变化明显,心理变化较大,女生普遍胆子较小;从身体发育的角度看她们生理负担量小,皮下脂肪增多,负担增大不喜欢蹦蹦跳跳的活动,一般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相对较差;从心理上讲,这个阶段处于性成熟阶段,对于生理现象有神秘感、注重异性对自己的评价,自尊心强、爱美讲究穿着,爱打扮,但审美的标准和情趣还不够完善;同时她们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学习较踏实易管理等特点。

二、具体表现及应对措施

1.胆子小怕出丑

一般来说女生普遍胆子小,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易出现信心不足,由其是在器械练习、跳跃项目和竞速项目的练习中;另一方面对于新鲜事物没有练习过的项目如滚翻、倒立等,还有如果有男同学或是年青的男教师在场地上,她们的动作就会显得十分拘谨、有戒心,不愿意接受帮助或害怕出“洋相”等。

应对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加强安全保护措施,消除学生畏惧、胆怯的心理;

(2)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法,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教学规律;

(3)尽量做到男女分开授课,至少分组进行教学,培养发挥教学小助手的作用;

(4)多与学生沟通,了解掌握学生心理,消除戒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5)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增强学生信心,克服胆怯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爱美、好静、自尊心强

大学一、二年级的女学生,出于年龄和生理的原因,这个阶段比其他任何时候都爱美,但同时因为生理发育、体形的变化等因素不少的女生会比较喜欢安静,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子,不喜欢蹦蹦跳跳,有惰性---既喜欢健美的形体又不愿意辛苦的锻炼;怕晒黑、爱打扮怕汗水弄脏衣服,好面子性格脆弱,由其是在生理期过程中更加明显。

应对措施:

(1)严格教学纪律,着重服装要求,强制运动装备的要求,消除后顾之忧;

(2)从学习场地入手,优化场地布置,设施器械干净整洁,教学环境优美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

(3)增加如健美操、艺术体操、形体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参与运动的同时实现了健美体型、娱乐身心的目的;

(4)建立女生健康档案,鼓励生理期的合理见习,安排见习生见习内容,讲解生理现象与运动的关系,消除神秘感,克服懒散、逃避心理;

(5)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教师以身做表率,在学习动作技术、锻炼提高能力的同时,实现心灵和个性的熏陶,充分利用学生纪律性强和易管理的特征,适当开展户外、旅游、登山等活动;

3.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

非常普遍的是很多的女生对于公共体育课的认识不足,不重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消极的方式对待体育课,怕脏、怕苦、怕累,意志品质薄弱,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勇往直前的态度。

应对措施:

(1)强调课堂纪律,端正学习的态度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培养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建立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概念;

(2)正确运用教学手段,详细讲解动作概念,合理选择、安排教材内容,科学地进行教学和组织,形式多样的开展体育活动;

(3)在进行耐力、强度练习时,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避免一味强调意志品质而产生厌学情绪,鼓励团队协助、相互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善于使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习热情;

(4)注重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创造共同参与,和谐快乐的练习环境,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生活。

三、结论与建议

(1)大学女生对于公体课的态度和认识决定她们上课时的表现,教师要在教材选择、教法运用和教学内容上多下功夫,在教学环境和教学场地、器械上结合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练习环境;

(2)大学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其会有胆怯、爱美、好强的个性因素,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强保护帮助的力度,加强沟通消除戒心,多一些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动机不存、缺乏热情是大多数女生的“通病”,怕吃苦、臭“讲究”还有很强的“传染”性,强调课堂纪律,注重服装要求,形式多样的培养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通过培养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来激发女学生的学习热情;

(4)增设专项的选修课,培养兴趣爱好,针对性开展各项目的专项选修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加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深受女同学喜欢的授课内容,在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加入音乐元素,集体舞蹈和团体操等;

(5)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外形和优美流畅的动作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吸引她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提升练习的效果,组织分组、分队练习,充分发挥体育积极分子和教学骨干的作用,适当运用评比、竞赛等手段激发学习热情;

(6)适当调整考核内容和手段,降低难度项目的考核标准,增加平时成绩的占比,改变机械的考核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加考核次数,变换不同项目的分值和占比,发挥学生强项优势,驱动强项带动弱项,变弱项不弱总评提升,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占明.健美操对普通高校女生个性影响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徐义良.对公体课成绩评定的思考[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1)

公体教师 篇10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高校体育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健康第一”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主旋律。2002年我国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将课内外体育、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大课程结构体系”。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促进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经过5年的蓬勃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有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认知成度不高、体育锻炼效果(特别是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下滑的局面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不明显的因素,除此外,高校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安排、组织管理还存在脱节和不协调等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将高校体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构建一种全新的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期为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接近大自然、走进阳光下,进行自我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学校体育良好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指有针对性地把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从“终身体育”目标出发,以课堂教学教师精讲为主导,学生练习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消化吸收、巩固提高为补充的自主练习、自主体验过程,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育实践过程。从而达到强化体育理论知识、拓展或创新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发展素质之目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大,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慧、思维和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等优势;克服课外体育活动形同虚设,学生被动参与体育锻炼,单一集中的上课模式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又“吃不了”等现象,使课堂教学向课外体育锻炼延伸,学生由被动参与体育锻炼向主动进行自我健身迈进等特点,顺应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高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 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现行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体育教学中就出现了多种体育教学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如:“三基型”、“三段型”、“一体化型”、“分层次型”、“俱乐部”模式等。根据有关资料对以上五种教学模式在某省11所高校中采用情况调查发现:“三基型”和“分层次型”模式各有2所学校采用,分别占18.18%,“三段型”和“一体化型”各有3所学校采用,分别占27.27%,另有1所学校采用“俱乐部”模式,占9.09%,而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46.55%、47.54%和46.15%的学生对“三段型”、“一体化型”和“分层次型”三种课程模式较为满意[1]。从以上几中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体化型”教学模式,无论从高校的采用率还是从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反映率均排在首位。说明“一体化型”教学模式较为普及,学生也乐意接受。

3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的依据与指导思想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以教育部2 0 0 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课程性质、目标及体育教育的功能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为基础。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将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努力使体育教学过程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由关心学生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学生技能、体力与情感、意志、兴趣协调发展的方向转移[2],充分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与长远发展,发挥体育教育特有的强身、健心功能,使体育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与方法的教育过程,突出体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机衔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4“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目标

4.1“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目标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目标的设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使体育课程从单纯生物性身体教育向生物、心理、社会和道德多维教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健康意识、健身兴趣、健身习惯养成的培养,重视学生身体健康、体魄强健和充沛体能的培养,强调将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贯穿于体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重视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正确辨别善恶、美丑、荣辱、是非能力的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评价体系上,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弹性学习方法的培养,打破课堂空间条件的限制和约束,消除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禁锢,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4.2 学生个体差异性水平目标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体育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道德水平、知识能力水平等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素质和体育基础等综合能力,制定出差异性的发展标准与要求,对于每个学生差异性水平目标的制定,应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最低要求;学生身体发展标准的制定,使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结合终身体育锻炼制定出基本标准,促使学生养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1~2项体育健身技能;基本具备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掌握多项体育健身的基本技能;具备组织和参与体育竞赛的能力,掌握体育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体育比赛,为毕业后终身从事体育健身奠定良好基础。

4.3 课内外相结合协调发展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作为高校体育教育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课内、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终身性为一体的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活动。如:结合各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教学资源、师资水平等基础条件和特点进行教学目标设置,在重视课内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努力把“课内”知识、技能目标与“课外”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综合能力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堂外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作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独立健身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课堂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品德,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5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体系

5.1 构建对学生终身健身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学生健身需求和身心发展出发,从学生终身体育健身意识、习惯与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构建以体育健身基本理论知识、休闲健身基本技能、终身体育健身基本能力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课程目标体系,打破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课程模式,改变以往体育课程设置单一的局面。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传授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自我体验等途径与方式,使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对终身体育健身的认识能力、自我健身锻炼的练习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行为的养成。

5.2 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在普及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项目、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终身体育健身需求,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健身项目的挖掘和开发,注重体育传统项目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对学生体质增强、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促进性。如:体育基础理论部分选用运动处方理论、营养与健康保健理论、简单急救措施等以健身为主的理论知识;技能部分主要突出选用对学生终身健身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本校具体的教学场地、环境、师资队伍等实际,普及1~2项简单易学、又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初级剑、八段锦或健身操、球类项目等,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健身意识和观念、积极掌握终身体育健身技术与技能等。

6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6.1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我国高校目前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般由体育教师采用统一的运动技能考核指标,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过分偏重于结果,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表现与个体差异(身体素质差异与个人运动技能基础差异),既不考虑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健康状况的改变情况,也较少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体育锻炼的习惯、情感、意志,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表现。评价内容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发展。只有“以人为本”结合高校体育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创建一种新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高校体育发展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现代化建设人才。

6.2 创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组合的复杂结构体,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依据教育评价原理,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考虑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公平性、合理性以及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以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之中(例如:课堂体育教学60%+认知态度10%+课外体育锻炼10%+体育理论课或大学生体质测试20%,可根据本学期开课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使考核内容、方法一体化。此外,对参加课内教学出勤率达到90%以上者,课余锻炼达到规定出勤率者,任课教师应考虑给予基础分60分。同时,注重发挥体育评价的强化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把学生自身体能素质的提高程度、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进步幅度、团结协作精神等作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对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交往合作精神等。使其形成“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详见图2。

6.3 实施评价应考虑的因素

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要具体落实在“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提高”方面,即:国家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上;(2)具体落实在“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方面,并将其作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3)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体育锻炼的能力、锻炼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体育健身的效果;(5)客观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使其与终结性效果评价有效地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诊断与指导作用。

7 结语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体系指导下,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学程序,它包括了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它把课外体育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之中,把“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有机结合,把“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一种“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一体化”的教学模型或教学方式的组合。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内容,拓展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全新学习平台,强化了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满足了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能使受教育者将所学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消化吸收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流,它完善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开展又巩固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对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丽平.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夏贵霞,舒宗礼,夏志,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73~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2002.

上一篇:工程投标策略研究下一篇:外资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