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古树名木

2024-10-15

城市古树名木(精选11篇)

城市古树名木 篇1

摘要:对眉山市城市园林绿化中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普查。采用对名木古树统一建档、挂牌管理, 结合现代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和方式, 建立了古树名木信息化动态管理系统, 实行“一树一卡一照片一标牌、一二维码”的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模式, 建立了完善的电子信息档案数据库, 为保护管理和公众查询提供第一手资和可靠数据。

关键词:古树名木,挂牌,信息管理,二维码

1引言

“古树”一般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 “名木”指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生长在城市中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沧桑的古树 (或名木) , 枝繁叶茂, 苍劲雄伟, 是城市绿化、美化中最靓丽最具特色的风景。它们承载了当地悠久历史与文化, 有“绿色文物”、“活化石”之称, 是有生命的国宝, 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通过建卡挂牌, 一方面向市民普及古树知识, 另一方面可以呼吁广大市民关注古树生存环境, 树立责任保护意识, 做城市历史、生态、文化传承的保护者。

2现状普查

近几年, 园林技术人员逐步对眉山城区三苏祠、蟆颐观、眉山一中等地古树名木进行了树高、树径、树冠、 保护范围的测量, 记录了树木的长势、生长环境等基础信息。对于病树、虫树, 组织专业人员对树体空洞进行修补, 针对衰老古树容易招虫致病、加速死亡的特点, 落实专人定期观察, 随时施药救治。对于常见病灶, 专业人员确定了病虫害防治方法。

3建立数据库

为了实现城市古树名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眉山市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结构进行了专业设计, 结合该市实际, 建立了完整的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技术路线、系统功能、数据库等, 实现了古树名木的信息储存、查询、管理等功能, 从而使古树名木监管更加系统化、信息化、动态化。

(1) 建立古树名木属性信息及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及空间信息主要包括古树名木统一编号, 挂牌号、二维码编号、树龄、树高、树种、生长信息等, 以及编号链接的养护记录和照片表。

(2) 建立古树名木地理信息。古树名木地理信息主要包括道路、居民地、行政区划等。

(3) 实现古树名木的查询定位, 将图查属性与属性查图两者相结合。

(4) 管理古树名木电子档案, 进行了档案资料的录入、增加、修改等。

4建卡挂牌

建了电子档案的树木树干上都贴有一张扑克牌大小的PVC材质的树木“身份证”。证上印有唯一的数字编码和二维码, 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 可以了解树木品种、树龄、生长习性等相关知识以及100年法桐、80年银杏等古树名木的历史, 提高群众对树木的保护意识市民通过扫描树木上的二维码, 还可以与园林管理单位后台进行互动, 如出现乱砍滥伐、虫蛀、折枝等问题, 都可以立刻联系到管理单位进行反映投诉。实现了多渠道普及古树名木管护常识, 增强群众法制意识, 提高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自觉性。

5结语

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古树名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实现了古树名木保护动态管理,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 使古树名木都有部门管理、有人养护, 实现全面保护。

参考文献

[1]刘军, 刘健, 孙曦.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 2007 (1) .

[2]王元胜, 甘长青, 周肖红.香山公园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2) .

城市古树名木 篇2

古树名木是多种价值的复合体。古树不仅具有一般树木所具有的生态价值,而且是研究当地自然历史变迁的重要材料,有的则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2)不可再生性

古树名木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死亡,就无法以其他植物来替补。

(3)特定时机性

古树形成的时间较长(至少需要1),植树者在有生之年,通常无法等到自己所种植的树变成古树,而名木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机遇性,故无论是古树,还是名木,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生产,具有特定的时机性。

(4)动态性

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知识 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条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森林法》第24条规定: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认真保护。

《环境保护法》第17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城市绿化条例》第25条规定: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湖南省林业条例》第14条规定:禁止采伐、移植或者损毁树龄在100年以上或者珍稀名贵、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确需进行保护性移植古树名木的,应当按规定权限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法释〔2000〕36号)第1条规定:刑法说的“珍贵树木”,包括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确定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科学研究价值或者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

《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1998年第125号令)第27条规定:禁止损坏、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原因需要迁移古树名木的,必须制定可靠的迁移措施,并按下列规定报批:200年以上和特别珍贵稀有或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古树名木由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的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州、市人民政府或者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1〕55号)规定:凡建设项目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应当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

城市古树名木 篇4

关键词:古树名木,核查,保护,福建福州

城市古树名木是城市活文物, 是现代城市联系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和“活的见证”, 作为自然和历史文化双重遗产, 其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在研究当地水文、气候、历史、地理、生态等多方面具有的重要科研价值也早已被认识。因此, 世界各国都重视对古树名木的研究和保护。福州市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也在日益加强, 为了对古树名木进行数字化管理打下基础, 福州市园林局开展了对城市古树名木的GPS定位及相关数据采集工作。根据此次核查结果, 并结合2005—2008年福州市古树名木的核查结果, 针对福州市古树名木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建议, 为今后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福州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把古树名木的保护纳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分别在1984、1989、1998年开展过3次城市古树名木普查摸底工作, 依据普查结果进行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但由于多种条件制约, 对树龄进行考证的很少。为加强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 适应依法治市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福州市园林局于2002年组织实施了福州市第1批一级古树名木的树龄鉴定工作, 核定一级古树名木80株。自2005年6月至2008年, 市园林局再次组织有关专家及工作人员组成核查鉴定工作小组, 历时近3年对福州市建成区内原在册的约1 400株二级古树名木逐树进行核查、鉴定和分级, 此次核查和定位工作主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1 核查范围与数据采集方法

1.1 核查范围

此次核查和定位工作是在2005—2008年古树名木核查定级工作核定的古树名木目录基础上进行的。即核查范围大致围绕东至鼓山隧道口, 南至乌龙江 (规划三环路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和淮安一带未列在此次核查范围) , 西至金牛山公园, 北至森林公园一带进行;马尾区则以老城区和开发区为主, 不含快安、亭江、琅岐;此外, 由于鲤鱼洲国宾馆特别重视, 核查还包括了鲤鱼洲国宾馆内的古树名木。对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如淮安、快安、螺洲、城门及市内公园景区内的古树名木以及老城区内遗漏的古树名木, 将在下一批城市古树名木核查定级时加以补充。

1.2 基础数据采集方法

此次采集的古树名木基础数据主要包括树木的树种、胸围、树高、冠幅、位置、长势、周边建筑方位等项目。其中“树种”在2005—2008年核查时已经进行了鉴定, 树高、冠幅采用Contour xlric型号的测距枪测定, 树木位置通过Trimble Geo XT型号的GPS定位仪结合测距枪进行定位, 长势按照树木生长状况分为良好、一般、较差、差。

树木胸围的测定:通常是在距地面1.3 m处采用皮尺进行测定。但由于部分古树名木受自身生长情况及生长环境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具体测定, 则根据现场条件通过测量半胸围和直径推算胸围, 部分树种如榕树、雅榕等, 因其须根多等生长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1) 有的须根多且已经与树干融为一体, 测量时将须根与主干作为整体围测胸围; (2) 有的树体分枝点低于1.3 m, 但在地面以上有明显主干, 则以主干干围作为其胸围; (3) 有的树体分枝点位于地面或地面以下, 则分别围测各主枝并逐一记录; (4) 还有个别特殊情况如骑墙榕, 或者树体原有主干但主干后来被填埋等, 测量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测量部位。

长势的判断:古树名木长势的判断可从多方面进行, 主要分为从总体长势判断、从树体上部空间判断和从树体下部空间判断3个方面, 由于从树体下部空间判断长势需要用掏洞法对古树根系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此方法只适用于对个别专门采取保护措施的古树进行分析, 此次核查主要通过对古树总体长势和上部生长空间观察来判断其长势情况。

2 调查结果

此次共完成了福州市第1批933株一级和二级古树名木的核查、定位和挂牌工作 (另有21株古树名木因位于军区内未进行定位和挂牌, 此次暂未统计在内) , 其中榕树 (Ficus microcarpa, 细叶榕, 俗称白榕) 512株,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130株, 雅榕 (Ficus concinna, 小叶榕, 俗称红榕) 89株,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55株, 各树种数量及所属科属详见表1。结果显示, 仓山区内现有古树名木数量最多, 晋安区其次, 分别有309、285株, 共占总数的63.67%;树种主要分布于仓山区和鼓楼区, 分别为30、27种, 合计43种, 占总数的78.18%。白榕和红榕作为榕城的代表树种共有601株, 占总数的64.42%。

古树名木的分布及生长状况与其所在地的历史文化氛围及地理位置条件息息相关。从目前已核定的古树名木来看, 城市外围即城乡接合区总体分布较均衡、数量较多, 其中部分地区生长空间相对充足, 古树的生长状况、树体结构等也相对较好, 如仓山区的城门镇、盖山镇、建新镇等均分布有多株树形美观、长势良好的古树名木。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 树木的生长空间本已有限, 加之违章建筑大量增加, 更加剧了空间上的矛盾, 如晋安区鼓山镇的许多古树被房屋围困严重;相对而言, 在城区内的古树名木总体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区及城市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区, 其生长状况多数较好, 如乌山风景区、鼓山风景区、三坊七巷、仓山原使馆区等, 仓山区仓前街道是全市古树名木最多的街道, 有10株一级古树名木、80株二级古树名木, 而城区内零散分布于居民区的许多古树名木因受空间限制而长势较差。

3 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关心, 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市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但通过此次核查及对比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较为先进的城市的经验, 发现福州市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 与先进城市尚有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 空间矛盾日益加剧, 古树名木的生长空间受到严重威胁。首先,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居民区中“屋在树下”甚至“树在房中”的情况并不少见, 如台江区上杭路128号古榕树。郊区的无规划、违章建房也使被围困树木的数量不断增加。其次, 虽然提高了许多市民对城市生态及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但因各种利益驱使, 违法破坏、砍伐城市古树名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甚至有部分古树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悄然失踪, 如台江区横街原洋中派出所院内的古紫藤树被硫酸伤根后死亡;仓山区原下渡展进里粮兴花园内的2株古榕树失踪;仓山区还有多株在册古树在拆迁后不知去向。再次, 一些建设项目虽然在用地内保留了原有的古树或大树, 但未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 破坏了其生存环境, 导致树木的长势迅速衰弱、濒临死亡或树木倾倒, 如仓山区师大附中内门口东侧的古樟树因校内建设原来的地面高度被抬高, 导致树体迅速衰弱;鼓楼区左海筑家工地内古榕树因原有支撑物被破坏于2006年7月倒伏。

(2) 古树名木受有害生物危害严重, 最为普遍的是白蚁的危害。有害生物危害已使许多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需要及早进行防治处理。受白蚁危害的树木不但长势受到影响, 而且在台风来临之际常常由于主干被蛀空而倾倒,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如鼓楼区省高级法院院内的南洋杉因主干被蛀在2005年“泰利”台风中被刮倒;福州外国语学校内的古紫藤主干也因被白蚁蛀空, 在2011年的一场大雨中断裂。此外, 蛀干性害虫对古树名木的生长也是一大威胁, 需要加强预防工作。

(3) 管护经费不足。由于人力、物力有限, 对于古树名木的有害生物防治难以做到综合治理, 对一些树势渐弱的古树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树势, 待有害生物发生严重时再进行化学防治, 即使最终得以控制, 也往往极大地损害了古树名木的景观价值。

(4) 管护缺乏统一性和延续性。首先, 对于古树名木的管理从市级到区级都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 档案资料也没有统一管理, 每次的普查结果缺乏统一性和延续性, 平时的古树名木保护措施和资料变更没有及时规范地记入档案, 因而难以建立科学的一树一档的完整档案资料, 不但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 而且更不利于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科学技术资料的积累。其次, 由于管理不集中, 管理人员流动性大, 新管理人员往往不熟悉且不易掌握以往的管理情况, 因而难以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5) 由于保护措施不当, 对古树名木的生长产生严重危害。古树名木经过长期适应, 已经与当地的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其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各种环境因子的改变都会对其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 保护古树名木一定要有科学的措施, 不能盲目进行, 否则将事与愿违。最常见的保护措施是在古树的树头围建水泥树池并填土, 树池外的地面进行水泥硬化,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保护不当而导致树势迅速衰弱甚至死亡。如鼓楼区省公安厅院内的桂花建树池保护后已于2006年死亡;鼓山涌泉寺的丹桂因围建树池现已濒危;晋安区新店镇溪里村“满洋兴隆境”内1株古红榕因2008年地表水泥铺装至2011年核查时长势已经明显衰弱。

4 保护和管理建议

(1) 建议成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构,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此次对古树名木进行的GPS数据采集工作, 结合正在建立的福州市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及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系统联网将会较好地解决古树名木的档案管理问题。但由于管理人员队伍无法稳定, 仍需成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机构, 以便集中有限的管理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等, 使保护工作更加稳定化和系统化[1,2]。

(2) 加强宣传, 增强科学保护意识。对古树名木不但要进行保护, 更重要的是科学地保护, 盲目保护古树名木也会使其受到危害。因此, 在宣传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性的同时, 还应提高人们加强科学保护的意识, 加强推广科学的保护方式[3]。

(3) 严格依法护树, 加强对违法破坏行为的惩治力度。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 破坏古树名木的现象时有发生, 只有严格执法、依法治树、依法护树, 才能对违法破坏行为起到警戒作用。

(4) 分批治理。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可合理安排经费分批改善和治理古树周边环境。将需要保护的古树按保护需要的紧急程度分批分期进行保护。

(5) 运用新科技, 加强古树保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完善管理系统。

(6) 合理开发利用古树景观资源。古树的景观资源不可多得, 不但包含了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更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活动空间和环境, 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古树的景观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周边景观的观赏价值, 甚至可提高周边居住环境的居住价值[4]。福州市在此方面已有较多成功的保护经验, 如森林公园的榕树王、五一路的樟树王、鼓岭的柳杉王等。但核查发现, 福州市还有许多具有良好景观价值的古榕资源有待及时保护和开发。如城门镇白云村傅安里的古红榕, 树木胸围堪比榕树王, 现长势正逐渐衰弱, 亟待保护;还有十大古榕之一的“甲天下榕”周边环境日趋恶化, 2011年树势严重衰退。

(7) 加强古树所在地建设项目的管理, 从规划源头重视古树保护。尽快将古树名木的电子定位系统与城市规划和管理统一起来, 才能使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走上更加科学规范的道路[5]。同时, 由于约50%的古树位于城乡接合区内, 且分布相对均衡, 随着城市的发展, 这些古树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建设”与“保护”的矛盾, 应该特别注重对这一区域古树的保护。

(8) 重视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利用。福州市内的红榕已日趋减少, 从现存的古红榕可以看到, 红榕在福州市是乡土树种, 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且因其树皮呈暗红色, 气生根数量少或贴着主干生长而不下垂, 孤植的大树树型很好, 具有高的观赏价值。而如今受各种因素影响, 在城市规划区内除了已成为古树的红榕外, 中幼龄红榕已经非常罕见。因此, 建议加强对雅榕 (红榕) 的科研和开发利用, 以充分发挥其作为乡土树种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叶生星, 吴新宏, 杨婷婷, 等.浑善达克沙地景观格局分析——以内蒙古蓝旗为例[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5) :13-18.

[2]杨文廷.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30 (5) :53.

[3]甄彦欣, 王鲜英.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初探[J].华北农学报, 2004, 19 (F12) :168-170.

[4]罗书发, 刘永祥, 李光佐, 等.浅谈镇巴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措施[J].现代园艺, 2011 (11X) :134.

广西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篇5

第一条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本条例所称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科研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第四条 古树名木保护应当有利于传承自然与社会发展历史,有利于弘扬生态文明和乡土文化,有利于推进乡村建设,坚持全面保护、科学管护、属地管理、原地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将古树名木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用于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认定、养护、抢救以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培训、科研等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古树名木主管部门)为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保护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外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财政、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文化、旅游、文物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科学研究工作的支持,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宣传普及保护知识,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有权制止和举报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第九条 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国家捐献古树名木以及以捐资、认养等形式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捐献、捐资、认养古树名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在古树名木保护牌中享有一定期限的署名权。

第二章 古树名木认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至少每十年对本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开展一次普查,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编号、拍照、定位,建立图文档案,并根据古树名木生长、存活情况及时更新。

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建设全区古树名木图文数据库,对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管理。

第十一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报告新发现的古树名木资源。接到报告的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认定和建档。

第十二条 古树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级保护:

(一)树龄在一千年以上的古树,实行特级保护;

(二)树龄在五百年以上不满一千年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

(三)树龄在三百年以上不满五百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

(四)树龄在一百年以上不满三百年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

名木实行一级保护。

第十三条 古树名木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予以公示。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古树名木的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古树名木鉴定结果的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提出。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重新组织鉴定。

第十四条 古树名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认定和公布:

(一)特级、一级保护的古树和名木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并公布;

(二)二级保护的古树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认定并公布;

(三)三级保护的古树由市、县人民政府认定并公布。

第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情况,确定树龄在八十年以上不满一百年的树木作为古树后续资源,参照三级古树的保护措施实行保护。

让古树名木焕发新的生机 篇6

一、组织新一轮资源普查,探索划定古树名木保护红线。

准确掌握古树名木底数,是科学保护资源的第一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要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每5年进行1次资源普查。目前,各地对古树名木资源情况的了解,主要依据2008年前的两次省级普查,数据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核准。要争取将我省纳入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试点省范围,在全省各级启动新一轮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查准我省古树名木主要资源状况。完成普查的市、县,要实行专家评审认定、政府公布名录、设立保护标牌、落实养护管理责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切实保护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新修订施行的《环境保护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强调对古树名木要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在完成普查的基础上,要探索划定古树名木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古树名木,重点是要保护好古树名木树体和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各地要加强工作落实,按要求建立、更新资源档案,向社会公布保护名录,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设施、保护标志,明确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确保古树名木数量不减、生境良好,逐步将每一株古树名木打造成一张张绿色名片,分阶段在全省建立数以万计的“古树名木绿色驿站”。

二、坚持科学化管理,建立全省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和大数据是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要研发全省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分级授权管理,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状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古树名木认养、认护、互动平台一体化,做到古树名木管理“一个平台、一个库、一张图”。设计基于信息管理系统之上的古树名木二维码识别系统,在每一株古树名木标牌上铭印二维码。市民、专家、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等扫描二维码,实现信息管理和互动交流。

三、开展古树名木保护项目,建设一批古树名木保护示范片、示范园、示范树和古树名木主题公园。项目是推动工作的载体。从今年开始,省林业厅已启动古树名木保护项目。今后,省、市、县要逐年增加投入,每年遴选一批重要古树和濒危衰弱古树,通过专家会诊,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采取复壮、防腐、防雷、病虫害防治等手段,对其树体、生境、景观进行保护管理,改善生存环境,增强树体活力,建成一批古树名木保护示范片、示范园、示范树和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实现“一树一景一公园”,打造成我省生态文明和绿色化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如衡阳市依托黄茶岭老街的两棵千年古樟树,建立了集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古樟公园,既让古树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古树名木保护的成果。

四、加强科研创新,在古树名木研究上有所突破。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是地理学、植物学、气象学研究的活标本,是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的活资料,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国外很多专家通过对古树年轮宽度、密度、圈数等的研究,构建了气候演变模型,为重建古代气候变化过程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陕西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了5000年黄帝柏的8株克隆苗,并为其建立了基因图谱、基因库和档案馆。要充分发挥湖南省古树名木咨询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在古树名木树龄测定、扩繁保护及组织培养、古树洞穴填充新技术新材料、土壤水肥和防水透气改良新方法和古树名木文化研究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五、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要结合秀美村庄建设和树王评选活动等,选择一批古树进行保护性开发,促进资源的更好保护,让社会共享实惠,实现古树名木保护的可持续。如双牌县阳明山下的桐子坳村有成林古银杏600多棵,在阳光照映下 “满村尽是黄金甲”,节假日一天慕名而至的游访者就多达数千人,村民卖银杏果,办农家乐,“银杏经济”成为偏僻村寨村民的主要收入。城步县大寨村凭借一片笔直苍劲、高耸挺立的古杉树群,成功打造了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被录入全国名村名寨保护记录,一大批独特而雅致的农家乐旅馆,旅游观光配套设施也纷纷建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篇7

1 一般养护管理措施

1.1 责成专人管护

由于蓟县古树名木数量多, 分布范围广, 因此从各镇乡选派责任心强的护林员对古树名木进行定期巡护,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1.2 清除树下杂物

长期以来, 由于缺少相应的管护措施, 加之群众保护意识淡薄, 古树名木周围存在修建房屋、取土、堆积秸秆与废弃物、倾倒废水等情况。针对此种情况, 蓟县责成专人对树下杂物进行清理, 并明确专人看护, 为古树名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

1.3 适时浇水

古树名木多生长在高山远山, 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的地方, 干旱问题一直影响着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 因此每年在秋季上冻前浇1次封冻水, 翌年3—4月浇2次开春水, 并对生长在地势低洼地段的古树名木, 修建排水沟及地下渗水管网, 确保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

1.4 加强病虫害防治

古树名木年老衰弱, 易受病虫害侵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几十种, 其中国槐小卷蛾、国槐尺蠖、美国白蛾、松梢螟和天牛类驻干害虫等对古树名木为害最为严重, 使古树名木树干逐渐被蛀空、树势衰弱、出现病死枝条, 甚至造成死亡[3,4]。蓟县采取定期检查, 适时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 注意保护天敌, 减少环境污染等措施, 开展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增强树势。

2 特殊管护措施

2.1 设置监控探头

古树名木看护工作主要靠巡护员日常巡护, 形式单一, 且存在巡护死角。为此蓟县将“盘龙松、九龙槐、二柏单八杈”等10株1 000年以上具有文化底蕴和特点的古树名木作为试点, 在古树名木上安装360°高清旋转探头, 通过网络传输系统, 将视频监控图像传输到电子屏幕上, 对古树名木实行实时监控。

2.2 树体支撑

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 主干或有中空, 主枝常有腐烂、死亡, 造成树冠失去平衡, 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 枝条容易下垂[5], 因而蓟县用钢管或其他支撑物加固, 支撑物下端用混凝土基加固, 将干裂的树干用扁钢箍起来。此外, 大风会吹折枝干或撕裂大枝, 严重时可造成大树拦腰折断, 因此在多风季节提前支撑加固[6]。

2.3 修补树洞

古树名木已经经历了100年以上的生长, 由于病虫害的侵入或其他原因, 树干的木质部分常会有腐烂现象, 使古树名木逐渐出现树洞[7]。这些树洞很容易成为病虫害入侵的窗口, 导致树洞不断扩大, 树干中空, 影响古树名木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 树体支撑力减弱, 甚至引起古树名木死亡。为了恢复和提高古树名木树势和观赏价值, 蓟县采取“水泥浆砌法”对树洞进行了修补, 表面用1∶2的水泥、黄沙加色粉面, 按树木皮色、皮纹进行装饰。

2.4 修建围栏

为了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 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 在古树名木周围设立围栏隔离游人, 避免践踏, 同时要求各镇乡和有关部门在古树名木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围栏形状根据古树名木坐落位置的地形地貌确定, 材质统一为不锈钢管材。

2.5 悬挂标牌

为规范古树名木的管理, 蓟县统一制作了古树名木标识牌, 标牌上登记了古树名木的名称、树龄、照片和保护等级等“户口”档案信息, 使古树名木真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一是城区和镇乡的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采用不锈钢标识牌, 规格为40 cm×60 cm×150 cm, 用水泥浇筑在古树名木周围。二是盘山管理局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大部分生长在高山远山和悬崖峭壁, 采用水泥墩标识牌, 堆放在古树名木周边, 不仅能让游客了解古树, 还与盘山风景名胜区相匹配。三是酸梨古树名木。这部分古树名木树体干径粗度集中在30~70 cm, 大部分集中连片, 采用10 cm×15 cm的小牌, 悬挂在古树名木树干上。

3 宣传措施

3.1 媒体宣传

目前, 电视、广播、报纸等仍然是覆盖面最广泛的宣传媒体, 因此每季度在电视台播放1条古树名木保护的新闻或专题片, 重点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生长状况、保护常识和破坏古树名木行为等, 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起到舆论监督作用。

3.2 出版《蓟州古树名木风韵》画册

蓟县把古树名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与蓟县生态办合作, 采取有奖征集和古树名木摄影比赛的方式, 征集优秀作品, 编辑出版了《蓟州古树名木风韵》画册, 宣传和保护古树名木。

3.3 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联合市、县有关部门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凡参与古树名木认养的单位和个人, 经认养人同意后, 与蓟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签订《古树名木认养协议书》, 由绿化办在古树名木上加挂认养标识牌, 注明认养。

摘要:从一般养护管理、特殊管护及宣传等3个方面总结了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以期为有效保护古树名木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特殊管护,宣传

参考文献

[1]黎琼华.陆良县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3) :189-190.

[2]孙益军, 胡燕, 易咏梅.张家港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江苏林业科技, 2003, 30 (1) :46-48.

[3]施海.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管理对策 (二) [J].绿色生活, 2006 (5) :22.

[4]杨清云, 薛春泉, 姜建发, 等.广东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 2004, 20 (3) :46-49.

[5]高根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 2008 (1) :36-37.

[6]张则斌, 叶鹏, 谷勤恒, 等.楠溪江古树名木资源及其保护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S2) :187-189.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篇8

1 古树名木及其养护管理

1.1 基本概念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是树体生长时间的概念, 不是树体大小的概念。名木是指稀有、珍贵树木或者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它既不是时间长短, 也不是个体大小, 而是以闻名程度来确定的。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是指对生长衰老或濒危的古树名木进行的改善生长环境条件, 促进其生长, 以达到恢复树势的措施的总和。

1.2 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主要因素

1.2.1 古树名木根系土壤的生态环境。

包括土壤容重、比重、密实度、自然含水量、土壤三相比及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等。古树名木生长的根系土壤, 要定期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 以掌握古树名木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1]。

1.2.2 树冠投影。

树冠枝展 (树冠枝叶外缘) 向地面垂直投影后, 以树干为中心形成的影区。投影面积太小, 不利于古树名木生长。

1.2.3 吸收根。

具有吸收能力的根群, 直径约为1 mm以下的细根。吸收根太少影响古树名木生长。

1.2.4 发育根。

又叫营养根, 具有吸收、输导能力的永久根。该根系主要影响树体固定。

1.2.5 根系分布区。

根系能达到的地方, 一般为树冠冠径的1~3倍。根系分布区立地条件太差, 影响根系生长。

1.2.6 机械损伤。

一般是指由于人为、机械动力等因素对古树名木树干、树皮造成的创伤, 是严重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不利因素之一。

2 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

2.1 土壤环境恶化

2.1.1 土壤密实度过高。

古树名木往往吸引人们参观察看地面受到大量践踏, 土壤板结, 密实度高, 透气性降低, 机械阻抗增加, 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对树木生长十分不利。

2.1.2 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

有些地方用水泥或其他铺装材料铺装地面, 仅留很小的树池, 影响了地下与地上部分的气体交换, 使古树名木根系处于透气性极差的环境中[2]。

2.1.3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古树名木地域由于人们的活动量增加, 不仅使土壤密度高, 而且各种污物、污水增加, 有可能增加土壤酸、碱、盐的含量, 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

2.1.4 根部土壤营养不良。

有些古树名木栽植时只在树坑中换了好土, 根系长大后, 根系很难向坚土中生长, 根系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营养缺乏, 致使树木衰老。

2.2 人为损害

2.2.1 人为机械损害。

由于缺乏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经常会出现铁绳绑、人为砍枝、树体刻画订钉等现象, 使树体机械损伤严重。

2.2.2 人为环境损害。

人为除对土壤环境损害外, 有些地方在古树周围烧窑 (包括树木上风方向的居民烟火) , 产生有害气体, 毒害树木;有的地方因土建工程或造成土壤地下水位过低, 使树木旱死, 或造成地下水位过高使树木涝死。

2.2.3 乱挖乱移。

许多古树名木在不具备移植条件的情况下被乱挖乱移, 造成古树名木死亡。

2.3 森林病虫害

森林病虫害不仅影响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 同时也往往是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主要原因。

2.4 自然灾害

2.4.1 雷击。

雷击会造成树体烧伤或破裂, 严重影响古树名木生长或直接造成死亡。

2.4.2 风折。

空旷地带的古树名木往往遇到剧风造成树体拔倒或树枝折断, 直接影响古树名木生长或死亡。

2.4.3 干旱洪涝。

生长在一些特殊地带的古树名木遇到干旱、洪涝特殊年份, 有可能使树木干死或涝死。

2.4.4 水土流失。

古树名木生长区水土流失直接造成古树名木的根系大量裸露在地表, 既影响了根系吸收水肥, 又容易造成根系机械损伤。

3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措施

3.1 复壮措施

3.1.1 地下复壮措施。

地下复壮目标是促使根系生长, 可以做到的措施是土肥管理和嫁接新根[3]。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 深耕松土。操作范围应比树冠宽大, 深度要求在40 cm以上, 要重复2次才能达到这一深度。园林假山上不能深耕时要查看根系走向, 通过松土结合客土复土保护根系。 (2) 开挖土壤通气井 (孔) 。在古树林中, 挖深100~150 cm、四壁用砖砌成40 cm×40 cm的孔洞, 上覆水泥盖, 盖上铺浅土植草伪装。也可利用毛竹, 取100 cm左右长的竹筒打孔, 相隔50cm埋插1根, 若用有裂缝的旧竹筒, 筒壁无需打孔, 腐烂后可当肥料。 (3) 埋条法。分放射状沟和长沟埋条。在树冠的投影外侧挖放射状沟4~12条, 每条沟长120 cm, 宽为40~70cm, 深80 cm。沟内先垫放10 cm厚的松土, 再把剪好的胡枝子、紫穗槐等树枝缚成捆, 平铺1层, 每捆直径为20cm左右, 上撒少量松土, 同时施入粉碎豆酱渣和尿素, 每沟施酱渣1 kg、尿素50 kg, 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动物骨头和贝壳等物, 覆土10 cm后放入第2层树枝, 最后覆土踏平。如果株行距大, 也可以采用长沟埋条。沟宽70~80 cm, 深80cm, 长200 cm左右, 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应注意埋条的地方不能太低, 以免积水。 (4) 地面铺植草砖和草皮。在人为活动较多的地方, 在地面上铺置特制的草砖, 砖与砖之间不勾缝, 留有通气道, 也可以在埋树条的上面种上花草, 并围栏杆禁止游人践踏, 此法对古树复壮有良好的作用。 (5) 加塑料。对一些土壤板结严重的地方, 可结合耕锄松土时埋入聚苯乙烯发泡 (可利用包装后的废料) 。先将塑料撕成乒乓球或黄豆大小, 数量不限, 以埋入土中不露出土面为度。 (6) 挖壕沟。一些特殊地质的古树, 常受旱灾, 可以在上方距树10 m左右处的缓坡地带挖水平壕, 深至风化的岩层, 平均为深1.5 m, 宽2.0~3.0 m, 长7.5 m, 向外沿翻土, 筑成截流雨水的土坝, 底层填入嫩枝、杂草、树叶等, 拌以表土。这种土坝在正常年份可截雨水, 同时待填充物腐烂后, 可形成海绵状的土层, 更多地蓄积水分、使古树根系长期处于湿润状态。遇到大旱之年, 也可人工担水浇入壕内。 (7) 换土古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生长在1个地方, 土壤里肥水有限, 常呈现缺肥症状;再加上人为踩实, 通气不良, 排水也不好, 对根系生长极为不利。因此, 造成古树地上部分日益萎缩的状态。换土时在树冠投影范围内, 深挖0.5~1.0 m (随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盖上) , 以原来的旧土与砂土、腐叶土、大粪、锯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匀之后填埋其上。对排水不良地域的古树名木换上土时, 同时挖深达3~4m的排水沟, 下层填以大卵石, 中层填以碎石和粗砂, 再盖上无纺布后, 上面参细砂和园土填平, 使排水顺畅。 (8) 根基填土。对树木根基水土流失地域用种植土填埋, 厚度在40cm以上。填土范围以树根全部埋在土中为准, 一般不少于树冠投影面积, 填土四围要结合景观建设, 地表栽植花草, 四周用挡土墙挡土。 (9) 施用生物制剂。用活力素或生根粉配水浇根部可使根系生长量明显增加, 树势增强。

3.1.2 地上部分复壮措施。

地上部分复壮, 指对古树名木树干、枝叶等保护, 并促使其生长, 这是整体复壮的重要方面, 但不能孤立地不考虑根系的复壮[1]。 (1) 支架支撑。古树由于年代久远, 主干或有中空, 主枝常有死亡, 造成树冠失去均衡, 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 枝条容易下垂, 因而需用他物支撑。 (2) 灌水、松土、施肥。春季、夏季灌水防旱, 秋季、冬季浇水后应松土, 既能保墒, 又可增加通透性。古树名木的施肥方法各异, 可以在树冠投影部分开沟 (深0.3 m、宽0.7 m, 长2.0 m或者深0.7 m、宽1 m、长2 m) , 沟内施腐殖土加稀粪, 有的施化肥, 有的地沟内施酱渣 (油粕饼) 。也可使用钢钎打洞, 采取洞施的方法施肥 (有机肥要稀施、要深) 。 (3) 树体喷水。由于城市空气浮土污染, 古树名木树体截留灰尘极多, 影响观赏效果和光合作用。对一些特别珍贵或生长衰退的古树名木可结合树冠施肥进行树体喷肥水, 用0.5%尿素即可 (浓度要低) 。 (4) “架桥”。可在树旁栽小树, 靠接在古树名木旁, 利用幼树的生长, 吸取土壤水肥。此法亦可用于古树伤口愈合, 因伤口都是纵条状撕裂, 故对每1条纵裂的伤口旁均栽1棵小树, 靠接在古树伤口一侧。如若创伤较深, 那么在用钢筋水泥固封后, 也可在其旁植小树靠接。对一些特别珍贵并且生长衰退的古树名木应采用“架桥”的方式复壮树木。 (5) 合理修剪。由于古树名木生长年限较长, 有些枝条感染了病虫害, 有些无用枝过多耗费营养, 需进行合理修剪, 达到保护古树名木的目的。对有些古树结合修剪也可进行疏花果处理, 减少营养的不必要浪费。 (6) 树体注液。对于生长极度衰退的珍贵古树, 可用活力素进行注射, 也可自行配置注射液。配方是0.5‰尿素加4‰磷酸二氢钾加六苄基腺嘌呤[3]。 (7) 避雷保护。对一些高雷区的古树名木, 应设置避雷设施以防雷击。

3.2 救护措施

3.2.1 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害防治。

古树名木也是树, 凡森林病虫害均可发生在古树名木上, 均可能给古树名木带来生长上的影响或生命上的威胁。因此, 古树名木发生病虫害必须进行救护性除治。 (1) 食叶害虫类。古树名木食叶害虫很多, 如刺蛾类、樟蚕、樟叶蜂、樟巣螟等。食叶害虫防治很简单, 平常观察到有害虫食叶时, 抓住时期在幼虫时期防法即可。 (2) 白蚁类。白蚁分土栖、木栖和土木栖3大类, 为害林木的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家白蚁。白蚁主要取食树木的根茎部, 并在树木上修筑泥被, 啮食树皮, 亦能从伤口侵入木质部危害, 造成古树生长不良。白蚁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食饵诱杀。在受害树木旁挖1.0 m×0.7 m×0.7 m的土坑, 坑内放白蚁喜食的蔗渣、枯竹片、稻草等诱饵, 洒上稀薄红糖水或米汤后再盖1层稻草, 过一段时期检查, 发现白蚁时喷洒灭蚁灵。也可用1∶5的亚砷酸水浸渍诱饵, 白蚁食后即回巢死亡, 这样反复多次可杀灭整巢白蚁。二是压烟灭蚁。根据蚁道特征, 挖截主道, 在通向主道的下方挖1个烟包洞, 用1.0~1.5 kg烟剂放入烟包洞, 当烟剂发白时, 用鼓风机将烟压入主巣内, 20 min后, 密封烟道, 效果良好。三是灯光诱杀。每年4—6月是有翅繁殖蚁分群期, 可采用黑光灯诱杀。 (3) 天牛类。主要食古树枝杆。防治该害虫要注意观察, 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 成虫产卵期, 用钢丝刷产卵疤痕, 刺杀卵或初孵幼虫。幼虫进入枝杆后, 发现排泄孔, 用敌敌畏原液注入排泄孔, 杀死其幼虫。 (4) 古树枝杆洞孔补充法。古树主杆上往往会有许多洞孔, 有的甚至仅半边树皮, 木质部腐朽严重, 严重影响古树生长。补充洞孔可先用水泥填充洞孔 (注意:不要填满, 不能与韧皮部持平, 且要平滑, 并洗干净韧皮部上水泥) , 然后用六苄基腺嘌呤 (细胞分裂素) 刷在洞口四周的韧皮部上促进洞孔愈合[4]。 (5) 金龟子类。主要夜间为害叶片。发现叶片成孔状时, 用青虫菌加入胃毒性农药 (如敌敌畏等) 在日落前喷在叶片上即可。 (6) 植物寄生类。植物寄生类主要指桑寄生和槲寄生2种, 寄生在树木的主杆和支杆上吸取树体水分和无机盐类, 严重的枝条或整株树木枯死。除治桑寄生和槲寄生林业上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彻底砍除腐枝, 但此方法不适用古树名木防治。古树名木发生桑寄生和槲寄生时, 拟先切除寄生植物后, 用药棉浸透硫酸铜、氯化苯或氨基醋酸包扎在切口上, 并用塑料薄膜包住药棉, 毒害寄生植物。

3.2.2 古树名木的挽救性移植。

古树名木一般不许移植, 但遇国家重大工程 (三峡电站、高速公路建设等) 必须移植时, 经有关部门批准必须进行挽救性移植[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 断根缩坨。按树木直径5倍画团圆, 用2~3年时间, 分年度挖沟断主根, 在断处用生根粉促发新根, 并用水泥板、厚木板之类阻止新根外伸。对树体较大的要用支架固树, 以防倒树。 (2) 树干修整。对移植大树在保持树冠基本外型的基础上去掉2~3个主要分枝, 切口要平滑并涂上伤口涂补剂, 必要时在夏季使用2~3次蒸腾抑制剂。 (3) 起树包扎。经提前2~3年断根缩坨的大树, 可沿缩坨外围的水泥板或厚木板用钢丝绳捆扎固定, 木坨下面用钢板接托住, 并将托坨钢板固定成一体。起吊时, 钢板木板和树干要同时受力起吊 (注:吊机吊力要2倍以上于土坨重量, 起树前要喷蒸腾抑制剂, 并适当疏除部分枝叶) 。起树移植一般以9月至翌年3月为宜。 (4) 种植穴准备。根椐移植目的地点, 按土坨大小, 浅挖种植穴, 一般按土坨的1/2厚度即可 (特殊地域如地下水位高或“U”型地段要埋排水暗沟) , 并准备古树名木移植点老土回复。 (5) 古树名木定植。穴内预填移植点老土后, 古树按原来的方向轻轻放入定植穴, 除去包扎物后, 边复土边浇水 (不要踏实) , 待复土与土坨持平时, 四周围起土埂, 再复土浇水, 利用水的渗力将客土渗满根系。树干用钢丝拉住以防倒树。 (6) 定植后管理。包括用稻草和薄膜包扎树体;注射活力素或自配营养液;设置遮阳网;设置弥雾设施;定期施用蒸腾抑制剂;设置护栏, 防止人畜危害等等。

摘要:在对古树名木养护及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分析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 针对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古树生长衰老的特点, 提出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 以为古树名木的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树名木,生态环境,养护管理,复壮,救护

参考文献

[1]孙光明, 宋瑞珍, 冯少锋, 等.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 2002, 22 (4) :51-52.

[2]王洪波, 杨铁东.浅谈古树名木生长不良的原因和保护措施[J].华东森林经理, 2005, 19 (2) :27-29.

[3]熊和平.南方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999, 16 (2) :6-9, 14.

[4]陈锡连, 王国英, 陈赛萍.古树名木预防腐朽中空技术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 2003, 17 (2) :28-29.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措施 篇9

一、解决土壤的透气性。土壤透气性是影响根部生长的因素之一。密实的土壤造成树木扎根和呼吸困难,生长受到影响,树势会逐年减弱。解决的方法一是在树冠投影的范围内,加设与古典建筑相协调的各种栏杆进行保护;经常疏松表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以利于根系的呼吸和不断萌发新根。二是在践踏严重的地方,于树冠外围埋树枝、树叶,是土质疏松,诱根深扎,如是人们的必经之路,需铺设透气砖。三是在古树周围栽种草皮,禁止践踏。

二、增加土壤养分。一株古树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生长在一个地方,使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缺失的养分又没有及时补充,因此要采取一下措施:一是隔年施一次有机肥料;二是往根部适量施复合肥;三是结合病虫害防治往叶片上喷肥。

三、病虫害防治。古树由于趋向衰老容易招致病虫的危害,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修复古建筑和大搞旅游服务设施,运进大批木材的同时带来不少病虫害。因此,除禁止在古树周围堆放和加工木材外,可用物候研究来预测预报虫害,做到防重于治。一是尽量利用生物防治,培养天敌来消灭害虫。保护益鸟,如啄木鸟、灰雀等;二是虫口密度大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效期长的药剂防治。

四、支架支撑。古树由于年代久远,主干常出现中空,主枝常有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平衡,树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容易下垂,因而需要其它物支撑。如北京故宫御花园的龙爪槐就是用棚架式支撑。

五、设避雷针。据调查千年古银杏大部分遭到雷击,严重影响树势,有的在雷击后未采取补救措施,及至很快死亡。所以,高大的古树应加避雷针。如遭受雷击,应立即把伤口刮平涂上保护剂,并堵好树洞。

让古树名木更好更久地活着 篇10

全国有多少古树名木?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现存古树名木仅三十余万株, 当然不包括国有原始林区和自然保护区成群生长的古树。一些省市区的古树名木建国以来, 锐减了三分之二。古树名木保护亟需提上日程,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包括立法完善, 又包括实际监管, 更需要涵养保护古树名木的全民意识。

古树名木立法层次清晰,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如国家层面有环境保护法, 亦有城市绿化条例, 强调各级政府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及明确了古树名木的含义和范围。同时, 各地也有地方性保护古树名木的相关规定。

立法保护是基础, 但从技术层面而言, 古树名木的保护则是一项相当专业的技术活。加之古树名木和其他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不同, 它们是有生命的, 对其保护的核心是让其“活着”。所以, 古树名木既需要立法保护的抽象原则, 更要靠具体和专业化的养护管理规范。

2015年1月30日正式实施的《古树名木养护管理规范》 (DB14/T 973-2014) , 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说是山西地方标准, 但山西古树名木颇多, 这一标准若落实到位, 不仅能保护好山西的古树名木, 对其他地区亦有借鉴意义。

根据山西省2009年开始的古树名木普查数据, 山西省共有古树名木36 422株, 其中散生的古树有14 000多株。但这也并非确数, 因为还有未能确定的生在深山老林中的古树名木。不过, 长在深山人未知的古树名木, 不去滋扰它也罢, 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对其最好的保护。已经普查并确定等级 (500年以上树龄的为一级古树, 300~500年树龄的为二级古树, 100~300年树龄的故事为三级古树) 的, 则要按照标准要求予以养护管理。

至于那些名闻四海的古树名木, 如介休秦柏、珙桐大槐树、九杆旗、晋祠周柏等, 更要特殊关爱。

作为非专业人士, 人们对于保护古树名木的各项技术标准不会太在意, 而且有时也看不懂, 但他们对于这些“宝贝”的关切是全天候的。一旦这些古树名木受到了“伤害”, 可能立刻就会变成公共事件, 让管理者承受极大的舆论压力。

浅析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技术 篇11

古树名木是人类社会变迁的见证, 是研究自然的重要材料。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技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有些甚至成为旅游景区的重要名片。但是现在许多古树名木生长状态不佳, 由于保护措施不力, 甚至一些古树濒临死亡。为此, 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工作尤为重要。

2 古树名木生长不良的原因

古树名木生长不良, 逐渐衰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 认为主要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

2.1 内在因素

古树名木树龄较大, 生理机能衰退, 大多数树干较高, 抗病虫害侵染力低, 活力逐年下降, 树木根系生长势弱, 地上部分得不到充分的养分, 抗风雨侵蚀能力弱等内在因素导致古树名木逐渐衰弱。

2.2 外在因素

2.2.1 土壤理化性质恶劣

现在许多古树名木作为旅游景点, 供游客欣赏, 树木周围被践踏导致土壤板结, 紧实度高, 适应性差, 机械阻力增加, 不利于树木根系的生展。有些新建的建筑物比较靠近古树名木, 还有一些会受到水污染的危害等, 从而改变了土壤选择和生物学特性。

2.2.2 病虫害的因素

古树名木大多数在100年以上, 生长势较弱, 病虫害比较容易侵入, 常见的的主要害虫有介壳虫、蚜虫、蓟马、天牛、蛀心虫白蚁、大袋蛾、金龟子等, 病害有立枯病、白粉病、腐霉病等, 这内病虫害侵蚀古树名木, 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 甚至导致树木的死亡。

2.2.3 恶劣天气的影响

古树名木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因素比较多, 如雷电造成灼伤或焚毁, 台风导致树干折断, 冰雹、地震、暴雨等多会对树木造成影响。

2.2.4 空气污染

化工、印染等企业向大气中释放的有毒气体和烟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有害的气体、烟尘、酸雨的侵害, 更有甚者向古树名木倾倒工业有毒有害的废料, 加速了古树名木的衰老进程。

3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

在古树名木的生长期限内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以延长其生命。对于生长势衰弱的要加以保护和复壮, 改善立地条件, 加强日常保护和病虫害的防治。

3.1 增强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分布广泛, 品种众多, 仅靠园林专业人员进行保护工作是不够的, 应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保护与爱护的意识, 让广大群众对古树名木具有知情权、监督权和保护权, 同时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 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有关古树名木保护的规章制度, 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 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

3.2 改善立地条件

针对古树名木的地下部分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其生长势。对树冠投影范围内进行50cm以上的中耕松土, 如不能中耕松土的, 可以采取打孔的方式, 一般孔深度达到50cm以上, 孔径在2cm以上为好。如果条件许可最好挖去4cm深的土层, 回填通透性良好的有机质土壤。

3.3 加强日常管理

3.3.1 浇水与排水

冬季要浇防冻水, 春天要浇返青水, 夏季要注意抗旱和排涝, 做到浇则浇透的原则, 叶面要采取喷雾的的方式, 以减少叶面的蒸腾作用, 同时也不要有积水, 以防烂根。

3.3.2 施肥

(1) 穴施。

在根系集中分布区, 用刚钎打孔, 一般打4~8个孔, 每孔内施入速效肥, 并可加入适量缓效性肥料。

(2) 环施。

可在古树名木投影区2m以外, 挖环状沟宽30cm, 深30~50cm, 施氮、磷、钾比例为3∶1∶2的缓释复合肥, 每年共施2次, 一次在春季, 另一次在秋季。

3.3.3 树洞修补

古树名木的树洞修补处理是重要的养护措施之一, 要根据树洞的大小和树洞的位置来修补。对于洞口朝上的修补时要做好朝下的檐口, 以防雨水流入洞中, 加重树木的腐烂。具体可以先用铁刷将树洞里的杂质清干净, 再用木材防腐剂对树洞进行防腐处理。

3.3.4隔离保护

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古树名木, 一般应在树木周边加防护栏, 同时要防止树木周边的土壤板结, 不要让游客靠近树木。

4结语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要经常进行, 要注意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保护同步, 采取综合的措施使其复壮, 给古树名木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摘要:对古树名木的生存和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 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复壮技术措施, 以便更科学地保护古树名木。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复壮

参考文献

[1]宋立洲.香山公园果树、大树树洞调查及修复[J].中国城市林业, 2009 (1) :54~56.

[2]丁水龙.古银杏复状技术研究[J].中国园林, 2012 (1) :78~80.

[3]田如男.园林古树栽培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物理综合素养下一篇:压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