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

2024-10-27

小学语文古诗词(精选12篇)

小学语文古诗词 篇1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在现有经验下学习古诗词比较困难

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知识还相对比较薄弱,生活经验也相对比较少,对于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没有生活经验加以辅助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学习《悯农》,学生没有在农间老劳动时的辛苦体验,就比较难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辛酸。在学习曹植的《七步诗》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没有深入的了解,对曹植和曹丕的关系也不是特别清楚,就很难体会到曹植在诗中所表达的手足相残的悲痛之情。对古诗词中意境的理解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小学生对这两方面的理解都比较薄弱,学习古诗词自然就有一种难度。

(二)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古诗词教学认识存在误区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家长往往只是注重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是停留在讲解单一的知识点上,只是要求对古诗词进行背诵,却忽略了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意义。在这种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会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对古诗词的教学产生负面的作用。

(三)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落后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很多小学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仍然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上。大多是采用对旧知识进行检验和巩固,对新学的知识进行讲解,通过留一定的作业,达到让学生巩固与提高。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通常都是教师在台上讲一整节课,但是讲解的内容又是把古诗词中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不管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接受这些知识点,教师只管一味灌输,学生很难建立对古诗词知识点的系统化认识,知识结构难以构建,学习起来就会很吃力,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导入情景,联系实际进行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对于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人来说是难度比较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在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后,就选择退缩。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导入恰当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古诗词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和古诗词所营造的教学氛围相吻合,让学生在不自觉的耳濡目染中进入到古诗词所营造的氛围,学生理解和学习古诗词就会容易很多。比如说在学习《游子吟》时,教师给学生营造的学习氛围应该是母亲对孩子的念念不忘的母爱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游子吟》的基本理解之后,让学生讲述妈妈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事情和自己为妈妈做过的最感动的事情,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游子吟》这首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锻炼到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态度和看法,教师要对古诗词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自己情感,并且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教授感染给学生,使学生也能够产生共鸣,进而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极强的专业素养,才能给深层次的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把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达到共鸣。教师必须要有比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审美能力,理解古诗词的意境的同时还必须要能够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古诗词的学习。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着积极稳定的情绪,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思考问题,时刻鼓励学生,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古诗文的信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古诗词中国获取满足感,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三、总结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好好继承和发展。而对小学生从小就以优秀古诗词进行熏陶,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同时学习古诗词也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对小学语文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加强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当今情况下仍旧有很多问题。小学生在现有经验下学习古诗词比较困难;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古诗词教学认识存在误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小学古诗词时感到压力很大,教学效果不理想,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很吃力,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发展。因此必须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模式,意境,情感

小学语文古诗词 篇2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新建小学

赵振华

古诗词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其精炼精微致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改变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滞后状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大意,积累诗词的语言呢?怎样去因材施教,有效地去发展学生的言语、想象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呢?经过多年探索,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以读为主,积累语言

古诗词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着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教学生以读为主,积极引导他们探寻诗词的意蕴。

第一、反复通读,文通字顺。即一看到诗或词后,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词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词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美、情感美的。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

读得通畅,既是趁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

第二、质疑讨论明确诗词意,即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词意,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评议。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词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等。第三、体会感情,品味意境。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了解了诗词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浅显易懂的,只要孩子了解了诗词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词中的情感。第四、有效指导,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诗词教学的生命。在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让课堂上“诗味浓浓”“词情浓浓”“书声朗朗”,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境地。

第五、迁移运用“画、唱、演、吟”。读完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其它艺术形式将诗词再现,或是拿出彩笔画一

《忆江南》、《渔歌子》等,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美,又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二)自主探究,勤思创新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还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我们要谨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要“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更要知道他们“不但有力量,而且具有创造力。”因为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1.温故纳新,开放教学

按照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学习者习得新知,不是依靠教师及书本知识的输出,而是依靠学生自身原有知识经验以及群体协作,通过同化、顺应过程,自主地建构知识意义。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即情境、协作、交流,最后实现意义建构。我们只有充分地信任学生,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评价,学生的创造智慧才能犹如泉水一样喷薄而出。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有学好的能力,而不能一味地把学生当知识的容器一样进行灌输。

.诵读积累,以一贯之

教师在教古诗词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加大古诗词的量,以诗带诗,以词引词,用思乡之情、爱国之情或其他的情愫贯通几首诗词,尽可能走进学生的情感深处。如在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可以让学生再诵读四首关于送别的诗:《别董大》、《送别》、《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等。在学习了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后,可让学生再诵读《春望》等关于爱国的诗。学生可以分组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每个学生各显其能,自由发挥。这样就达到了以新带新、拓展诗词量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如果这样长期地坚持下去,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就能学到二百多首古诗词,学生的阅读量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语文底蕴也就变得深厚了。3.主动探究,想象升华

陶行知辩证的知行统一观,为我们实施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主张“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并具体阐述了行动与创造的关系,他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行动中产生思想与智慧。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等理解重点字词的 完成了任务。但要真正领悟这诗中的意境,光理解诗句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古诗词都是十分精练含蓄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在能熟练朗诵古诗词的基础上,再抓住古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的基本特点,把对学生情感的引发、激荡、升华,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乘上腾飞的小船进入诗词的意境。

4.积极引导,关注创新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古文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自主理解时肯定会有一些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作适当地引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偏颇,指明学习古诗词的正确方法。对于他们在古诗词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创新火花,我们都应该小心地呵护,积极地加以肯定,并引导其继续沿着自己的创新思路前进,结出一个个创造智慧的硕果。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拓展留下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这样,学生的积累丰富了,个性发展了,精神世界丰富了,古诗词教学也就有所创新了。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37-01

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我们的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它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我们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学生而言,古诗词教学不仅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在学习古诗时陶冶情操,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但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处于初级阶段, 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较弱,因而很难体会诗人创作的背景文化和其中的意境。笔者认为:教学古诗词,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凸出古诗词的阅读与欣赏,教会学生用心灵去捕捉诗词的意象和境界。

一、反复吟诵

语文教学,一直很重视诵读。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尤其是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更适合古诗词的诵读。尤其是反复吟诵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作为老师,我们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吟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比如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首先是要学生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其次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再者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最后是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二、展示实物

在古诗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如骆宾王的《咏鹅》,诗中对鹅的外形及戏水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但许多小学生并没有认真观察过鹅,甚至没有见过鹅。对于这类古诗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来教学,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对于难以直接展示的物体,如鹅,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图片或视频资料,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鹅的外形及相关生活习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曲项向天歌”“白毛”“红掌”,增强了对整首诗的意境理解。这些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三、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音乐、道具等创造出一种较为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能在模拟情境中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比如:欢快的,喧闹的就可以运用表演,体会情境,也可以运用音乐、剪纸、简笔画来创设情境,实现于教材的基调,抒发的情感相吻合,相协调。比如,在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时,课前教师找几个学生对诗中描绘的场景进行排演,上课时先将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情景现场演绎,表演后学生对诗中描绘的场景留下了深刻印象。情境教学法除了教师让学生模拟古诗中的场景外,还能在课前通过问题创设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如教师提问“什么东西用火烧了之后第二年还能继续生长”,以此引入对《草》的学习。

四、户外体验

古诗文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很大,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常常很难集中注意力。而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又有强烈的好奇心。适当开展户外教学就能突破这一瓶颈。通过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户外,在大自然的帮助下进行古诗词教学。实现将古诗词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体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时,诗句里描绘的是诗人闲居乡村,在春天到来时见到的各色景致,展现了乡村生活中儿童放学后的玩乐场景以及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情景。因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进行户外教学。让学生进行放风筝游戏,向学生解释“纸鸢”就是风筝的意思,并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草长莺飞二月天”及“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具体情境:在大自然的熏陶感染下,体会诗句中描绘的场景,丰富学生讷想象力。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不仅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深刻,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还能提高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可以很好的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情感,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灿烂的文化结晶,是我们精神的宝贵财富,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正确把握好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采用趣味性较强,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雅芳.趣味教学法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作用.神州,2014(6).

[2]王俊杰.多读多感多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篇4

1 初读诗文, 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 其义自明, 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 分自读、对读、群读, 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 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 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 自然成诵, 化为心中之本。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 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 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 每个词的读音, 例:《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 但古读音应该是“cui”, 古读音更能押韵, 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 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e, 就不和谐, 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 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 多读几次, 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 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2 品词析句, 体味诗情

首先要抓重点词语。都说诗是语言的精华, 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 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 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新课标指出, 古诗的学习, 重点在于考查“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 一味追求标准答案, 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 把握中心, 体味诗情。如学习陆游的《示儿》, 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 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 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透过“悲”字,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卧在床上, 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 告诉儿子, 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等到收复失地了, 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 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 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要善用想象。古诗是用凝练的词句创造意境、勾画形象。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及勾勒的形象去想象, 这样才能融入诗境, 才能品悟诗情。比如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诗, 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诗人闲来无事, 于中午前后出去春游。一路上, 只见鲜花翠柳, 河水长流, 心旷神怡。这样一来,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自己也成了诗人, 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朗读诗句, 就更能感受诗人那种愉悦的心情。

3 淡化诗意, 品析诵读, 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 诗人在创作时, 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人, 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 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 文化底蕴, 审美情趣千差万别, 这就表明, 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 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 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 古诗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 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 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 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 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 学生通过品读理解, 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 此时, 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 这诗与情, 情与境的交融, 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 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 抑扬顿挫, 韵味无穷, 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 诗文意境之美, 形象之美, 还可以积累语言, 受到熏陶感染。

4 指导朗读, 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 能再现诗的意境, 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 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 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 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 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 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5 古诗的想象

古诗词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 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形容等手法, 创造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 表达思想感情。教学中,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并通过联想, 使诗情画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首先, 古诗语言往往有较大的跳跃性。教学时要通过想象把其中的空白填补起来或加以联缀, 从而获得全诗的完整形象。如《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诗中“问童子”, 问的是什么?诗中留下空白, 但可以“言师采药去”的回答想象出问的是“你的师傅去了哪里?”这样想象, 诗就完整了。其次, 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成诗句, 需要引导学生想象比拟事物和被比拟事物在形象上的联系。如“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春风”和“剪刀”有什么形象相似性。再次, 用夸张手法写成的诗句, 需要让学生想象出通过夸张所表达的激情,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是银河落九天。”还要让学生想像出瀑布从高空飞落的宏伟壮观气势, 体会诗人的赞叹之情。另外, 古诗词的写作年代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 诗人又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思想与古人存在一定距离。所以要进一步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必须借助想象来达到。

总之,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 在教学时, 要通过课前预习、品词析句、课外延伸这三部曲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爱上古诗词的学习, 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分类大 篇5

【诗中雄心壮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之一)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中哲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诗中夕阳(落日)】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2、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忧愁】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诗中树】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诗中泪】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诗中塞外风景】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北风卷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用》)

5、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6、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诗中山河(江山)】

1、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这》)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中春景】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

【诗中夏景】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秋景】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这》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诗中冬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中山】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民《己亥杂诗》)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jys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雪】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之一)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年羊。(敕勒歌)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村居》)

【诗中柳】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云】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诗中湖】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海】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之一)

【诗中舟】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中酒】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维》)

5、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诗中乡情】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篇6

[关键词]:古诗词;朗读;鉴赏;人文精神;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充分地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

每一位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中,文人只是比一般的人更加关心时代的问题,更加愿意站在时代的先驱者的立场思考和面对问题。“诗言志”,诗歌鼎盛以诗言志的时代,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时事的态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之感。作为后来人,学习诗歌,对作者有所了解,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对于深层次地挖掘诗中所包涵的人文韵味是不可或缺

的关键一步。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录的杜子美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分析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时刻期望这场祸乱早日得到平息,国家得到治理,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地生活。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诗人终于忍不住“喜极而哭”,想着回到久别的故乡。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创作背景,作者那种强烈的爱国爱家的真情就很明显了,学生也就更能够了解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内心感受了,这为后续学习全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时,对诗句表现出来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理解起来就更加地深刻和容易一些。学生必然被子美先生的爱国、爱家之情所感动、所影响,杜甫的形象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更长时间地停留,被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感情所触动,受到熏陶,这对于学生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增长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二、在“读”字上下功夫

每一位学生都是带着不同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走进课堂的,阅读当然也是因学生而异的学习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个性地去“阅读”诗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审美与态度,受到的熏陶与启迪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允许“个性化”阅读,走出教师统一讲解的泥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读百遍,其情自见,其义自明。尤其是古诗词,韵味十足、平仄交错、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出声朗读和吟唱特别适合。诗中所蕴含的有些感情、意境、画面、审美情趣、丰富意象在感情充沛的朗诵或者是吟唱中会自然析出,这也是诗与词的特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下,古诗词教学获得了很大的“优势”。教学中,师生可以借鉴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有些古诗词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诗词被谱了曲,伴随着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很快地被带进了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之中了。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出声反反复复地朗诵,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意境和思想感情就逐渐地被学生深化理解了。大声朗读、吟诵、吟唱、借助音乐的朗诵或者吟唱,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古诗词的气势和韵味,其中的人文情感与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读”,所以,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字上多下功夫。

三、读懂诗中的感情与意境

读诗、学诗不但要学习诗人选字用词的精准和巧妙,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其想象力,超越文字读出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杨万里的一首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产生或者画出“泉眼”、“树荫”、“小荷”、“蜻蜓”等物象,然后形成一幅活的画面,这对于学生的美感教育和想象力培养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杜甫的一首诗,教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黄鹂”、“柳树”、“白鹭”、“青天”、“西岭雪”、“万里船”的景象,学生通过在脑海中形成这些物象,一幅多姿多彩的和谐世界也就出现在学生的内心世界,诗人所具有的那种浓烈而美好的生活情趣,那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也与作者达到了内心情感的沟通和共鸣。

情感是打开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古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感情是很重要的,诗词都具有自己的意境,站在诗人的立场,揣摩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与诗人的心灵达到一致与共鸣是学习诗词较高的水平和境界。诗词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进入诗词所描写的“情”与“境”,挖掘和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录的《石灰吟》,全诗反射出诗人纯洁的品质和清白做人的志向,诗人托物言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面”之感,必然受到诗人的影响,对于学生人格、品质和精神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古诗词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写的一首别友诗,教学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李白、汪伦二人的深厚情谊展现出来,找两位同学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表演两人互相告别的过程,体会友谊,友人之间深厚情意,表演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配上音乐,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于学生的表演才能有一定的要求。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篇7

一、读

(一) 初读诗文, 读准字音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词教学同样如此。多读, 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节奏, 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要想让学生读出实效, 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正确理解其意。比如, 杜牧《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 其中的“斜”应读xia, 如果学生不加思考地按照汉语拼音读xié, 那么不仅不能押韵, 更无法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又如, 《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 其中的“衰”应读cui。由此可见, 现代文和古文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只有让学生多读、读准, 才能使其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二) 研读诗文, 体会情感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 因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 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如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 作者以长江之水比喻朋友之间绵绵不绝的感情, 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江上渔者》描述的是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 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鲈鱼的情景, 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这些情感都需要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深入了解其写作背景, 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再现古诗的画面。只有这样, 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 感受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释

(一) 看注释, 解诗意

在学习古 诗的过程 中 , 注释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首古诗的大意, 更为学生的日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 一定要强调注释的作用, 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 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首诗总体来看比较浅显易懂, 学习时教师只要指导学生按照课文后对“安仁”“篙”“棹”“怪生”等词的注释, 便可让学生轻松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二) 抓字眼, 明诗意

一般来讲, 古诗的语言都是高度凝练的, 且包含很多的省略、倒置、古今异义等现象,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抓字眼, 明诗意。首先, 对古今通用的词语及人名、地名、物名等进行总结和归纳。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黄鹤楼”“三月”“扬州”“长江”等名词和“孤帆”“唯”等古今通用的词语至今仍在使用, 且意义不变, 学生在学习时应将其整理出来, 便于记忆。其次, 将古今异义词重点记忆。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古今意思差别较大, 在诗中的意思为“原野云烟缭绕, 百花盛开的景象”, 而现在则指花炮、烟火、焰火等, 学习时学生应重点记忆, 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再次, 将各句中的已有单独解释的词语, 按现代语法翻译成通顺、连贯的语句。如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连接成“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做到了这几点, 学生必然会对此古诗产生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探

(一) 主动探究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很多教师已经渐渐抛弃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 开始“以学生为中心”, 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那么, 具体应如何做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 思想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可见, 要想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解放学生的双手, 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教师可在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之后, 引导学生借助这些重点字词领悟诗中的意境。接着,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诵读几首其他关于送别的诗:《别董大》《送别》《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等。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在整个小学阶段学到更多的古诗词, 增强自身的语文底蕴。

(二) 开放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获得的新知识, 并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及书本知识的输出, 是学生依靠自身原有知识经验以及群体协作, 通过同化、顺应过程, 自主建构知识意义而得到的。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能够真正发挥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教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分组, 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发挥。这样, 不仅可以达到以新带新、拓展诗词量的效果, 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之,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教学中, 教师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探究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积极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去。只有这样, 才能让古典文学的精华, 渗融于学生的血液中, 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千百年来一直是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古诗词在语文教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 如何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 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精神财富,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向春.试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 2005 (4) .

[2]金妍.让古诗词的魅力之光在心灵闪耀——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 (1) .

[3]佟慧珠.浅谈小学古诗词的教法[J].考试周刊, 2014 (13) .

[4]孙芳芳, 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5]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 2010 (12) .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 篇8

古诗的语言和结构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特点差别很大, 学生学习起来是有难度, 要想让学生学好古诗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让他们感受的古诗词的魅力, 乐于去学习。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的点滴感受:

一、持之以恒, 形成规范

学习古诗词首先是要熟读成诵。我利用每天十分钟的晨读, 安排学生轮流当小老师, 要求他们将预先选好的古诗词的诗句抄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自读, 主要是把古诗读通、读准, 大体理解古诗词的意思;然后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让学生试着当场背诵下来。每首古诗但求初步感知大意, 在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又能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的情况下, 能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古诗词留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空间。这样坚持学习, 逐步形成规范,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有了提高。

二、读诵吟唱, 陶冶情操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都是韵文, 句式简单整齐, 语言精炼, 节奏优美, 易于诵读。因此, 学生学习古诗时, 要让学生自己先用各种方式诵读, 甚至背诵, 至于诗句的意思不要求深入理解。以读为本, 入情入境地读, 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如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地朗读、小组朗读、配乐朗读等等, 尽量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 再经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体验到古诗的韵律之美, 诗意之美。

除了熟读、背诵古诗外, 我们还可以采取吟、诵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古诗, 体验古诗的魅力。

古诗的吟, 在我国古代的私塾中经常可以听到。那是私塾的老师在引导他们的弟子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情绪的体验, 是对所学的文学作品的一种陶醉。为了让学生正确地吟古诗, 教师应给学生作适当的演示, 再引导进行吟的练习。通过这样的学习, 相信学生能够体会到读书与学习的乐趣, 更乐于去学习、研究古诗, 让这颗耀眼的明珠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古诗的唱, 《诗大序》曰:“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这里的唱不必在意唱得好坏或是否悦耳动听, 只要能把学生领进艺术的领域, 激发学习兴趣即可。

适度地把握古诗“读”、“诵”、“吟”、“唱”并运用它, 可以为我们今后教学古诗词和学生更好学习古诗词带来更大的效益, 也将使我们的语文课也更具有中国文化的品位与特征。

三、感知想象, 融入意境

融入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 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1. 品像悟情。

学习古诗词既要品悟诗人的感情, 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 去体验古诗词的美。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诗句的描写, 进行发散思维, 由此及彼, 再通过知识迁移,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入境悟情。如在教学《乡村四月》后两句诗的过程, 我启发学生想象:乡村的人们还可能在忙些什么呢?有的说喂羊、喂牛, 有的说种菜, 有的说采茶, 有的说……是的, 一件农活接着一件农活, 多么忙碌!谁能夸夸这勤劳的乡村人们?通过这一环节不难看出, 学生对诗中寓含的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已有较为深刻的领悟, 诗中之情也有了依附, 这样的悟情就入情入境。

2. 情感朗读。

顾名思义是有感情地朗读, 只有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 为内容所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 此时的朗读便是一种自然的, 真情的流露。这种朗读才能在学生的心理产生长久的影响。同时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有的音调要缓慢, 低沉, 像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朗读时要把诗人那种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表达出来;而《赠汪伦》这首诗所要表达的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则要用惜别诚挚的音调来朗读;而《忆江南》这首诗则要用豪放的音调来指导朗读, 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表现出来。

3. 以境启情。

古人作诗词有其背景, 古诗词的语言学生有时难以理解, 所以, 教学古诗词时, 要重视创设情境, 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及体验传导给学生, 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保证情感的信息畅通无阻。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 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送行画面, 再现当时的情景:阳光外, 苍凉的天空, 漫漫的黄沙, 孤寂的古道与渭城清新柔美形成强烈的反差, 并同时播放古筝曲《阳光三叠》;再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诗人, 你觉得元二一路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为他担心些什么?此时你来为他送别, 会对他叮嘱些什么?此情此景, 不用老师讲解, 他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朋友情深”。

4. 以知促情。

诗人作诗 (词) 有其特定背景, 依据古诗所表达感情和疏通诗句意思的需要,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要对古诗牵涉到的背景加以考虑。如教学《江雪》一诗, 在粗知大意后, 我说明这首诗是诗人柳宗元革新失败后, 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 此诗不是单纯的写景之作, 是诗人借事言志, 流露出诗人不向恶势力低头, 不愿与当政者同流合污的志向。这样, 学生就能理解诗人以渔翁自喻的愿意。又如不了解李白当时的人生经历, 就不能理解《独坐敬亭山》中诗人那“相看两部厌, 只有敬亭山”中的那份相知。

总之, 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 打破传统的、繁琐的讲解方式,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 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 带领学生走进古诗, 体验古诗的美感, 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 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才有利于学生陶冶道德情操, 品味生活情趣, 丰富思想内涵, 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摘要: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 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是本论文的宗旨。

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篇9

一、激发兴趣, 诵读为主

“读”是学习古诗词的根本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 让学生通过诵读诗词, 读出节奏, 读出韵律, 读中发现美、欣赏美, 体味诗词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具体可采用的方法很多, 比如, 可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借助多媒体课件, 方便学生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及作者情况, 还可以展现诗词所描绘的画面, 引发学生想象。这样,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悟意境, 也使学生拓展了相关古诗词知识。又如,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小学生尤其是低龄的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有些困难或者出现倦怠情绪, 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学生有了诵读兴趣后, 能够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词, 就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游戏, 让学生切身体会并深刻理解古诗的意境。如教学《所见》时, 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 然后组织他们亲自装扮成牧童, 体会牧童的生活和情感, 这样, 学生在表演游戏中便可轻松愉快地体会到诗的意境。

二、读中品味, 抓住品读诗词的要领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诗词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读正确, 读准字音, 把握诗词的正确节奏, 读出韵律感。二是强调入情入境地读, 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悟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体悟意境。具体可采取范读、领读、讲读、自主品读等方式, 使学生熟读成诵, 领悟诗意。当然这只是读诗的形式, 要想真正领悟诗的意境, 还需抓住以下读诗要领:

1. 知人论世鉴赏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无论是散文还是诗词都是作者“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之作, 所以诗词往往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乃至当时社会的体现。因此, 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创作背景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知其人, 论其世, 解其言。故于研赏古诗词课前, 要先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创作背景。这样, 学生不但体会了诗词之意, 亦丰富了诗词作者所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等知识, 从而提高了语文素养, 为以后品读该作者或该时代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关键词句推敲法。

诗词字数有限, 律诗又有严格的格律, 所以字字精炼, 十分讲究炼字炼句, 作者将其千思万绪凝于有限的诗句中, 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 抓住关键词、句赏析诗词, 可直接劈文入情, 品味作者思想情感, 体会炼字炼句营造的妙境。教师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 这样, 学生既能快速入情入境, 亦能提高通过锻字、炼句理解诗意的能力, 也可将学过的相关古诗词相互联系, 加深理解。

3. 写作手法分析法。

诗词写作有一定之法。肖涤非先生曾说:“《关睢》序一篇, 不但当必读, 且当先读, 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 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赋比兴为诗歌的写作技法及表现手法, 由此可见, 熟其“法”对读诗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还有修辞、虚实、动静、融情入景等多种作诗方法, 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 不能一概而论, 需因诗而异, 根据各诗不同特点, 有的放矢进行鉴赏。比如, 修辞赏析法, 诗歌中常用一些修辞将诗人的抽象的情感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形象生动地将情感表达出来。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 通过分析诗中一些修辞, 可领会诗中蕴含的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就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如千丈白发般绵延无绝的愁思, 甚为生动形象。

4. 启发联想和想象, 体会意境。

古诗词往往以精炼的语言创造出深邃无限的意境。学生要走进诗词的世界设身处地地体味意境, 就要根据诗词描绘的画面和情境展开联想和想象, 在头脑中再现诗境。而教师的讲解只起到点拨、启发的作用, 无法代替学生自主品读诗词, 更无法代替学生读中联想和想象。因此, 古诗词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自学古诗词的能力, 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才能与文本的对话, 品读出诗词韵味, 深化对诗词思想感情的感悟。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的内涵, 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 对于这首诗学生都比较熟悉, 甚至都会背, 但要真正领悟诗句内涵, 必须真正理解“举头、低头、思、望”这几个动词, 诗的炼字往往在于动词。这几个动词不是简单而平常的动作, 而是诗人因思乡而未能入眠、望月怀远的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动作。因此, 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漂泊他乡, 羁旅孤寂, 月下难眠, 时而遥望天涯与共的明月, 时而低思故乡。从这些动作中学生便可如身临其境地深切体会到诗人的浓浓乡情和淡淡乡愁。因此, 只有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诗词, 读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入情入境地进行情感体验, 才能产生移情和共鸣, 进而品出意境, 体悟到情感。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 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古典诗歌有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 生动形象、含蓄凝练, 语言富有节奏感、音乐美等韵律美, 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小学语文教学中, 古典诗词教学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篇10

(一) 过分强调死记硬背

教师的思想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只是让学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 并不注重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失去兴趣, 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

(二) 教学重点出现偏差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古诗词的作者、创作年代及创作背景上的讲授上, 忽略了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教师对教学重点的错误认识使学生失去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这不利于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

(三) 教学不遵循学生的记忆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短期的记忆效果, 不注重在一段时间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学生记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不断复习巩固, 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从而使知识由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所以, 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导致学生不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 教师对课堂的预设过多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的预设过多。当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不同时, 教师就将学生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引导, 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答案进行掌握。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掌握自己的答案, 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失去兴趣。

二、古诗词教学的作用

(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中包含着很多美好的意境, 它们既能带给学生美的体验, 同时又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启发。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情感教学,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美好意境的感受,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教师对古诗词意境的讲解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加深学生的感受, 并且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

(二)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古诗词的最大特点就是篇幅短小, 但是蕴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学生要想充分理解其中的内容, 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能够将古诗词进行补充与创造, 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弘扬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学生学习古诗词有利于吸收古代文化精髓,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 注重知识的积累

学生要想提高古诗词的学习能力, 首先要对知识进行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 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诗句时可以及时记录下来。同时, 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积累量, 可以将一些好的诗词打印下来, 发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记忆。

(二) 注重古诗词的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对学生学习古诗词非常重要。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首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让学生学会把握诗词的朗读节奏, 自主进行朗诵。此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所描述的意境, 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朗读比赛, 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诗词进行比赛。同时, 教师还要对获胜的学生进行奖励,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活动中。

(三) 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 学生对诗词的内容没有充分的理解, 就会很难准确有效地进行记忆。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 使学生在意境中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 教师还要经常带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 使学生对诗词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 将古诗词进行整合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有很多都是作者不同但是创作的背景、表达的感情相同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所学的诗词按主题或者作者进行整合, 方便学生进行记忆。

(五) 正确对待作者介绍这一环节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虽然也花了很长时间在作者介绍上, 但是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 不能发挥出其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正确对待作者介绍这一环节, 并加以合理利用, 发挥出其最大作用。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 要改变传统的对作者称谓、生活时代等方面的介绍, 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及重要经历的讲授上。对作者进行深层次的介绍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六) 加强对古诗词的拓展延伸

古诗词的创作年代距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了, 学生要想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延伸,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对作者以及作者的经历、生活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解, 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学生只有对作者进行全面的了解, 才能切实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课前了解的过程中, 如果产生了一些疑问, 可以先将这些疑问记录下来, 在课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并且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学生一定要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 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古诗词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学好古诗词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能够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素养。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古诗词教学, 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与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学好古诗词, 教师首先要对古诗词的特点及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文化素养。

谈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篇11

關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古诗词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对文化以及文学发展的传播。现阶段,在新课改的基础上,随着对古诗词的研究和探讨的不断加深,逐渐成为了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如果想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就需要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掌握教学技巧,通过把古诗词的背景资料挖掘出来。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诗词,把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趣味性挖掘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掌握诗词的意思,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一、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度古诗方法很多,分自读、对度、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度,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音应该是“cui”,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4,就不和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二、持之以恒,形成规范

学习古诗词首先是要熟读成诵。我利用每天十分钟的晨读安排学生轮流当小老师要求他们将预先选好的古诗词的诗句抄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自读主要是把古诗读通、读准大体理解古读词的意思,然后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让学生试着当场背诵下来。每首古诗但求初步感知大意在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又能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的情况下能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古诗词留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空间。这样坚持学习逐步形成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金+亨)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有了提高。

三、品词析句,体味诗情

1、抓重点词语。都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新课标指出,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考查“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

2、善用想象。古诗是用凝练的词句创造意境、勾画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及勾勒的形象去想象,这样才能融入诗境,才能品悟诗情。比如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闲来无事,于中午前后出去春游。一路上,只见鲜花翠柳,河水长流,心旷神怡。这样一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也成了诗人,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朗渎诗句,就更能感受诗人那种愉悦的心情。

四、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

小学语文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的训练重点应该放在朗读指导上。其中,朗读的最高境界则是人情入境,而且长期的朗诵将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记忆潜力,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诗词的情境,鼓励学生进入到角色当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把自己的创见性发挥出来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为学生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境”。例如,当学生熟读了韩愈的《早春》这首诗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教师就可以在早春时节带领学生一起到野外去看景,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在远看、近看中,对诗句的理解也就会更深刻了。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也会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接下来则便于学生熟记背诵这些诗词了。

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应当注重在生活中的运用。诗文源于生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古诗文将生活中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不仅要帮助学生对古诗文更深刻地理解,而且要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收集古诗文相关的知识,便于对古诗文进行理解;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古诗文方面的沟通、交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使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进行整合;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让学生习惯运用古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如,在写作时,多处引用古诗文,既能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说服力,也能提高文章的意境。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們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分析 篇12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1.小学古诗词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形式, 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古诗词, 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 古诗词的教学工作除了让学生领会和记忆古诗词的内容,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古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背景, 了解古诗词的发展、流派以及作品的影响, 了解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小令等诗词特点和风格,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小学古诗词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语文写作中适当地引用古诗词名句既可以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 又可以展示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 使整篇文章的文化色彩更加浓郁,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文学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作家, 继续弘扬我国的古诗词文化。

3.小学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古诗词的风格十分讲究, 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散曲、律诗以及小令等, 形式多种多样, 风格却各不相同,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古诗词丰富的内涵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想象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 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如, 宋朝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中,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使学生能够想象作者描绘的春天景色, 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4.小学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通过古诗词的学习, 小学生不但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而且还能在古诗词中学到爱国、爱家、珍惜亲情和友情, 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比如, 杜甫《春望》、陆游《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毛泽东《沁园春·雪》等表达爱国的诗词, 让学生懂得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表达友情的诗, 让学生学会珍惜友情。

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的方法

1.通过介绍作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可以通过介绍作者、作者的写作风格、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创作作品时的情境, 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 锻炼学生从古诗词中读出作者的人生经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六年级教授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 首先, 介绍杜甫号称“诗圣”,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询问学生为什么杜甫和杜甫的诗有这样的比喻;之后, 引申出杜甫的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了解杜甫诗的诗风;再次, 让学生掌握杜甫创作时处于安史之乱, 杜甫的诗大都是表达安史之乱给人民和家庭所带来的痛苦, 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最后,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表达作者面对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结束后举国欢庆的场面。

2.通过朗读古诗词使学生感受文字美

古诗词一般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工作中, 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大致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增加情感的投入, 根据古诗词的独特韵律, 掌握诗词朗读的方法和节奏,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古诗词, 并能领会诗词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此外,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组织集体齐读、个人散读、点名读以及分角色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授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仰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此诗是一首描写洞庭湖风景的诗, 首先, 让学生进行个人朗读, 对作者描写的洞庭湖景色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 讲解一下诗中“两相和”“镜未磨”“一青螺”的意思,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诗的字面意思;之后, 让全班进行集体齐读, 在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最后, 通过学生自己主动上台进行朗读的方式, 评比出最优秀的朗读者, 给予全班表扬,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3.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古诗词的情境

每一首古诗或词都描绘了一幅画面, 这幅画面就是当时作者眼中所看到的场景, 并有感而发创作了不朽的诗篇。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 展现古诗词的情境, 能够把诗句变成一幅真实的画, 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 他们的思维特点还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 通过再现诗词的画面,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 在讲授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渲染了一幅农村丰收之年欢快高兴的场景,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与《游山西村》相关的图片信息, 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根据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展示一幅丰收年景, 农家殷勤待客, 纷纷拿出自家酿制的腊酒, 杀鸡宰猪, 欢乐的丰收景象;“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展示一幅山峦重重叠叠, 溪流迂回曲折, 好像走到了尽头, 忽然在眼前出现一个村庄, 这里柳树茂密, 山花遍野的景象;“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展示一幅农村祭祀习俗将至, 村里吹箫打鼓, 农家人衣冠朴素, 准备祭祀活动的热闹场面;“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描绘的是一幅老了以后, 闲来拄着拐杖, 踏着月色前来拜访, 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4.整体分析带领学生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借诗、词寄托情感, 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情, 因此, 古诗词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古诗词诗句的理解上, 要深入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掌握通过对作者创作时寄托的思想感情,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和背诵。例如, 在教授李白《独坐敬亭山》一诗时, 首先, 教师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诵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其次, 通过介绍当时李白仕途不得志, 被贬期间长期漂泊, 饱尝人间苦楚, 看透世态炎凉, 孤独寂寞, 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之情, 创作了此诗;再次,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独坐敬亭山》一诗, 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孤单寂寞, 无人关怀的景象。

5.组织形式多样的古诗词朗诵比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的教学工作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深邃隽永的知识内容和含蓄的表达方式, 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 确实困难重重, 不利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发展。基于小学生好表现、希望得到表扬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朗诵比赛、全班朗诵比赛、全校朗诵比赛以及让学生参加更加具有挑战性的比赛, 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

6.组织学生表演古诗词作品, 加深学生的理解

古诗词的创作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很多古诗词极具表演艺术, 因此,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分角色表演, 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例如, 在讲授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诗时, 根据诗句内容, 可以设置一对白发苍苍的公公和姥姥、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和父亲六个角色, 挑选几组演员, 仅仅围绕诗句内容, 开发想象力, 设计一个场景, 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清平乐·村居》的场景, 通过评比选出最有创造力的一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 是集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因此,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又能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意志品质,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动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播。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古文化的精髓,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探究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陈跟弟.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4.

[2]武智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论[J].学周刊, 2013.

上一篇:国有产业集团下一篇:珠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