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2024-09-17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精选10篇)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篇1

生产原油的边际成本一般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预测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根据德勤能源解决方案中心 (Deloitte Center for Energy Solutions) 发布的2015石油天然气产业报告中提供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到2008年这段时间,国际原油的生产成本增长近了一倍。通过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推导出由于成本价格的大幅上涨,国际市场对于原油的需求量必定有所减退。但是事实上,由于价格增长而导致的需求量减退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自2010年开始,全球生产业对与上游产品的资金投入再次增加,使得对于高油价的耐受性增加。2013年底OPEC World Oil Outlook的发布的年度报告中预测2014年国际市场中原油的一篮子平均参考价格将会稳定在110美金 / 桶的水平,并且在未来的10年中保持该价格。同时该报告中对国际原油长期价格的预测评价同样为“稳定”。根据计算公式,排除掉通胀的因素,国际市场上的原油实际价格分别会在2035年达到100美金 / 桶的水平,而在2040则在102美金 / 桶的水平。根据预测,名义价格则会在2025年和2040年分别达到124美金 / 桶以及177美金 / 桶。

然而实际情况与OPEC的预测大相径庭。截止2014年底, OPEC World Oil Outlook所公布的2014一篮子参考平均价格为96.29美金 / 桶。这一数值看似与2014年初所预测的110美金 / 桶相差不多,但是事实上2014年12月的月平均价格仅为59.46美金 / 桶,几乎只有预测值的一半。

提到原油的价格,就不得不提到原油期货合约的价格。原油期货分为纽约期油及布兰特期油两种。纽约期油由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并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进行交易。而布兰特期油则是英国北海一带的布兰特所生产的布兰特原油,在英国伦敦洲际交易所(ICE)进行交易。一般来说,由于德州原油的油质较好,以及提炼成本较高,因此在期货价格上,纽约期油比布兰特期油高1至2美元,亦被视为油价的重要指标。但是截至2014年12月,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均价格为63.27美金 / 桶,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59.29美金 / 桶,两大油价基准的价差在3.98美金左右。

截止至2015年2月,OPEC公布的报告中计算的原油一篮子参考平均价格在54.06美金 / 桶,其中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期油平均价格为58.80美金 / 桶,而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价格在50.72美金 / 桶,两大油价基准的价差(Brent-WTI spread) 在8美金左右。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今年1月29日以43.54美元 / 桶的价格见底后后开始反弹,然而布兰特期油反弹势头更劲,影响之下,两大油价基准的价差越来越大,布兰特相对纽约期油最新差价超过每桶9美元。国际市场对于BRENT原油的需求的增加以及美国原油产量过剩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套利机制存在的情况下,两基油差价的持续走高,对于OPEC及其成员国来说是对于过去一年中不减产维持市场份额的胜利,但是对于美国页岩油产业则有着沉重的打击。

然而从国际原油市场整体情况来看,根据一家名为Bespoke的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截至1月底,标普500指数能源板块成分股平均沽空比率达到9.88%,为2008年以来最高的沽空水平,足可见投资者对于油股以及原油价格下跌的预期。

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在3.3%左右,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发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15整年全球的经济增长为3.4%左右,与2014年基本持平。其中报告预测2015年OECD ( 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 织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的增长率约为2.2%,相比2014年的1.8%增加了0.4%。对于金砖四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分别为:对于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为7.0%, 而对印度的预测值为7.5%,对于巴西的在2015的经济增长的预测为0.7%,而俄罗斯在经历了2014年动荡的一年之后,经济学家们预期俄罗斯的经济会萎缩,相比于上一年会下降3.2%。

二、全球对于原油的需求和供应

全球对于原油的需求在整个2014一年约为9600万桶 / 天, 分析员们对与2015的预测数据为1.17亿桶 / 天,其中超过一半的增长预测来源于中国和中东。全球对于原油的供应:非OPEC ( 石油输出 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原油供应量在2014年的增长率为204万桶 / 天,而分析员们对于2015年的增长预测为85万桶 / 天,即289万桶 / 天。

而长期预测报告中指出,全球对于原油产品的需求量会以平均每1.2%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5年左右。在未来的10年中,对于原油类产品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是交通业,而在这其中发展中国家将成为驱动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发展中国家交通自动化的发展,每人拥有汽车的数量将会向发达国家靠拢。 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每千人中拥有机动车的数量在40辆左右,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加到200左右,也就是说在2015-2025这10年中,中国会新增2.2亿辆汽车,与此同时全球的车辆数量会增长6.7亿辆,而这一部分新增车辆每天会额外消耗900万桶原油产品。

三、美国原油市场的动荡以及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过去的2014年对于美国石油行业来说是动荡的一年,页岩油开采技术革命引起的能源复兴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从2014年6月以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以及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期油的价格均下跌了超过60%,直接导致了在北美开采页岩油以及深海油田的利润大幅下降,使得北美能源复兴的成果被大幅削弱。自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的开始,美国一直是北美能源复兴的受益者。这主要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下行的环境下, 美国生产的原油价格降低使得国际市场对原油的需求增加,从而帮助美国解决了当时正在遭受的高失业率的问题,从而持续地吸引了海外的投资,给美国的经济打了一针兴奋剂。根据API (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ion)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从2009到2011年,能源企业创造为美国本土提供的新工作职位高达60万,更是贡献了美国年度劳动力收入总额的6.3%。页岩油开采技术革命对美国GDP的影响在未来十年预计会翻倍,从2012年的2840亿美金达到2025年的5330亿美金。

大部分分析师认为国际市场以及美国本身对于原油价格的下降的适应性较强。自2012年以来,美国正在经历着幅度最大的原油产量增长。增长的原因包括科技创新、回暖的经济环境以及页岩油的开采,这些原因使得钻井的速度提升;与此同时石油开采业行业内竞争的加剧,使得产量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增加。尽管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所降低,但影响也在合理且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虽然有一部分计划中的新的原油开采项目会由于目前原油价格较低而被延后,但是这会进一步激励行业内的竞争者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2014年12月美国原油生产速度大约是每天900万桶,这也是自1985年以来产量最多的一年,我们可以预见到2015年的上半年这一势头将会继续保持。页岩油开采的主要生产商们大多数都给出了2015年将会有20%~30%的产量增长的预测数据。

正因为美国的原油价格较低,在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的过程中,美国受到的影响比其他OECD国家要小。较低的原油价格使得美国汽油价格大幅下降,数据显示,自2014年7月以来,美国境内加油站汽油价格下跌将近90%。汽油价格的降低使得居民手中一部分钱被放回到他们的口袋中,他们也因此可以将更多的钱消费在其他的方面,从而对于美国的零售行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提供的报告中分析表示,在美国每加仑汽油的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美国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就会增加12亿美元,在加油站的消费就会增加1000亿美金。而汽油作为上游产品,根据列昂惕夫模型的投入产出矩阵,其他下游产品的价格也会有相应的下降。多种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的价格下降,将会帮助企业降低主营业务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使得企业有更多的流动资金或者运营资金来进行投资、扩张与发展。同时,汽油价格的降低也会使公共交通的成本下降,从而使得价格降低。这些产品和公共交通成本的降低最中会使居民成为最终受益人,让居民手中有更多可支配的钱,最终刺激居民消费。而增加的消费会使生产产品或者提服务的公司收入增加从而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减少失业率从而形成一条正反馈循环。同时消费品以及能源价格的降低可以使得通胀率减低。花旗集团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在目前的价格上,汽油价格的降低可刺激全球经济1100亿美金的增长。

综合来看全球原油市场价格降低的原因,可以分为来自需求方的影响因素和供应方的影响因素。在供应方市场,北美市场原油产量将会持续增长,除此之外,OPEC成员国例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地区原油减产的250万桶 / 天减速被其他OPEC主要生产国家例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的200万桶 / 天增速所抵消。因此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 原油的供应量有所增长,从而会导致价格的降低。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尽管截止2015年2月,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但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国。大部分OECD经济体已经过了对于原油需求量的峰期,也就是需求量约为5000万桶 / 天的2005年。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预测,直到2040年之前,美国的原油消耗速度会保持在1500万桶 / 天的速度,而欧洲和OECD亚洲的需求量大约分别为1400万桶 / 天和700万桶 / 天。

以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情况来说看,美国将会成为低油价以及强势美元(自2014年5月以来,美元平均升值8%左右)的受益者,使得以美元结算的原油价格相对于其他进口原油的经济体较为昂贵。如果油价继续保持走低,尽管国际市场上对于原油的需求量会增加,但是由于美国相关法规不会放宽对于原油出口的禁令,所会出现美国境内原油库存高企且价格持续走低。但是就目前看来,在美国油商纷纷要求取消石油出口限制的情况下,美国当局似乎还没有放宽该政策的意向,尽管放宽石油出口政策会对美国整体的长期经济利好。

四、国际环境对于中国的影响

自全球基准油价大幅下跌之后,中国大举购买石油,降低了中国向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油成本,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得以更加快速地进行。里昂证券的分析师鲍威尔的报告表示,在近期的大量购买之后,中国目前战略石油储备大约为40天的消费量,而国际油价的大跌则帮中国政府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而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大型国有石油公司纷纷与海外产油国签订订单,铺设管道网络。而对于这些石油生产国而言,美国本土油价的降低使得美国之前作为进口大国的地位有所下降,因此中国的需求则变得非常重要,预计石油生产国对于中国市场的争夺会变得更加激烈。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古普塔在报告中指出产油国必须努力争夺市场份额,而最重要的就是将价格变得更有竞争力。例如沙特阿拉伯已经通过向中国提供折扣来试图挽回去年由于中国从俄罗斯和其他地区进口了更多的原油而导致的原油出口数量8%的下滑局势。除此之外, 由于北美从西非等地区进口原油的大幅下降的缘故,尼日利亚等西非产油国也把目标更多地转向中国。

国际油价的低迷也为中国油服业带来了机遇。自2015年1月底,国际上的石油巨头们纷纷削减开支以应对油价下跌造成的收入骤降,例如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英国图洛石油公司(Tullow Oil Plc)以及英国瑞米尔石油公司(Premier Oil)都已推迟了项目建设或者削减了勘探支出。而雪佛龙(Chevron Corp.)则推迟了其2015年钻探预算。尽管多家机构针对这一消息下调了包括中海油田服务 (HK.02883),安东油田服务(HK. 03337),华油能源(HK 01251),宏华集团(HK.00196),以及海隆控股(HK.01623)等家股评级以及目标价格,但是以上公司在消息公布之后股价却有上升。主要原因包括这些石油巨头削减开支后, 在不能因此停止勘探开发的工作的情况下,中国油服公司提供的具有价格优势的设备则成为了很多石油巨头控制成本的新的选择。

五、总结

目前看来国际原油市场触底之后有所反弹,但是经济学家以及分析师们就之后的原油价格走向有很大分歧。例如花旗全球大宗商品研究部门发布的报指出,原油合理价格在每桶40美元左右,最底有可能跌至20美元才会见底,而OPEC的秘书长阿卜杜拉·巴德里则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石油价格已经触底反弹,并预计未来对石油投资的减少将导致石油价格至少暴涨至200美元。

随着欧盟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的开始,以及25个国家的央行纷纷降息以展开的汇率战,国际金融以及经济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为预测石油价格未来的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

原油期货备战期 篇2

此前的2012年3月,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指出,要“稳妥推进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石油期货交易,到1998年大规模期货行业清理整顿之后,我国仅保留了大连、上海、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同时,取缔了所有石油期货交易品种。在目前新的经济形势之下,预计推出的原油期货则具有不同以往的时代意义。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4月17日曾表示,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原油消费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进口量之大占到全球新增产量的70%到80%。目前亚太地区已有部分国家或地区推出了原油期货,但都属区域性市场。我国将继美国、英国后推出第三个全球性原油期货市场,以争夺原油定价权。

不难看出,将要推出的原油期货已被贴上了“中国标签”,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也备受期待。

然而,在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改革的步伐中,如何解决好原油期货流通环节的障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成为关键所在。

计价选择

在原油期货的设计方案中,首先被提及的是计价方式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上报给监管部门的两套方案,第一套“准方案”是以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第二套备用方案则以人民币计价。

宏源期货首席分析师吴守祥称,第一套方案是为了方便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外流通的人民币比较少,国际投资者手上一般都是美元,以美元报价有利于国内市场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

相比之下,以人民币计价更利于国内投资者的参与。

一位期货专家分析,以美元计价的可行性更大一些,是因为这会推动国内的人民币改革,和国内的基本账户的放开,这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大方向一致。

首创期货公司能源化工部高级研究员高春民说,以美元计价利于市场的顺利开展,未来中国的期货市场可能更容易被国际资本认可。

然而,无法回避的阻碍依然存在。“在中国期货市场里,没有出现过以美元计价的方式,日后人民币和美元能否进出较为自由是很重要的。另外,这对于服务国内企业的方面帮助较小。同时关系到重要的交割问题,许可证制度使得只有少数企业拥有大量石油,如果进行实物交割,能拿得出石油的空头很少,流通环节的方面无法回避。有可能原油期货推出的时间比市场预期的要晚。”高春民说。

也有专家表示,原油期货市场涉及货币问题,国家希望原油期货真正发挥作用的决心会促进货币政策的加快推进。

业内人士强调,我国期货市场很久没有直接对国外投资者开放,如果原油期货顺利推出,将会突破这个概念。用美元计价固然方便了国际投资者,但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人民币如何兑换成美元就成了问题;另一方面,国际投资者也有投资人民币的,交易时又如何换成美元?实际上考虑到我国外汇市场开放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应是逐步的过程。也有可能在某一个前进过程中出现跳跃性发展,加快质变的发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表示,选择结算货币更重要的是,用这种货币是可靠的,并且需要水到渠成。

中国是最大石油进口国之一,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7%,中国的需求会对世界的价格产生影响,如果我国有石油期货可能会使其价格更有影响力,但以美元或人民币计价还要取决于交易对方是否接受。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

“中国时区”

我国推出原油期货,在交易上将填补全球时间上的空缺,是比较优势所在。

吴守祥称,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将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另一个新时区,即第三个八小时。第一个时区在英国,第二个在中国,第三个在美国。“对国际投资者来说,如果每个时区都很活跃,交易便不是跳跃的,一旦其他时区发生局部战争、地震等一些突发事故而导致原油价格暴涨,中国这个时段可能就会弥补很大损失,而中国恰恰给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转移做空的时段。”吴守祥说。

目前,原油期货在全球有几个不同的定价中心,美国纽约原油是美洲的定价权,欧洲以英国布伦特原油为主,亚洲跟随辛塔价格。

吴守祥认为,亚洲的贸易现状和美国纽约原油相距比较大。中东地区本身是有交易所的,但主要作为产出国,交易所的影响力很小。亚洲区域,日本、韩国、印度的石油需求都较大,中国同样如此,而且对油的需求可能还会逐步上升,做得开放一些可能会有影响力的。

国际能源署4月12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8990万桶,比去年日均需求量增加0.9%,与此前一月的预期相同。国际能源署还预计,2012年中印日韩的石油需求量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谈及未来对于国际投资者的中国吸引力,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始终是受人关注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不仅是经济增长热点,也是全球交易活跃的地区,而之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影响力,是因为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

吴守祥称,美国主导金融市场多年,很大程度上已经主宰了世界的原油市场,虽然定价权不是简单能形成的,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开放的市场中争取一定的话语权,然后逐步发挥中国时段的影响力,使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一个期货定价中心的形成不是轻而易举的,从全球而言,中国期货市场交易是很活跃的。但期货市场定价全球的角色是历史长期演变的结果,对于原油这个品种来说,能在中国形成亚洲定价中心同样需要长远的打算,但不能否认的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定价和发现价格功能与该市场的供求变化密切相关。

此外,吴守祥还表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做石油期货,需要通过国外的公司代理,你参与人家的市场,人家自然清楚你的交易状况,所以中国人买进的时候,价格就容易抬高,商业秘密也容易被泄露,这对我国是很不利的。如果在国内就有所不同,有一定隐秘性,利于企业的套期保值。”

国际化挑战

国际市场必然要有国外投资者的参与,因此适合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不把国外投资者放进来,就不能叫国际市场,更谈不上国际影响力。

业内人士介绍,美国的纽约油有很多对冲基金和ETF,投资者通过量化基金参与本土的原油期货,使其活跃度很强,纽约油交易以本土为主,加之开放的期货制度,相比于我国,情况不同。

“亚洲范围内,新加坡、日本、印度均有原油期货的交易,目前亚洲比较重要的能源中心是新加坡。我国的大宗商品如大豆和棉花等在全球交易量已经很高,但是仍然缺乏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因为做交易的都是中国人,并且是在中国的范围内,即使有一些国外的参与资金,也是以在中国注册公司的方式进行投资,不开放的市场想要有国际影响力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把量做上去,而是把国际影响力做上去。”高春民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期货品种的活跃程度有很大影响,国际性的市场与这两点密不可分。

原油期货可能会带来的境外资金流入风险,业内人士解释,如果希望原油期货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放开相应的资本市场,以及相应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如果这些都在稳步推进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地应对国际挑战。

吴守祥称,目前有些资本项目经放开了一部分,如果按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渐开放,建立有一定影响的市场是有可行性的。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16日起,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由0.5%扩至1%。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为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做好铺垫,同时也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研究员童晖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如目前已允许日本购买中国的人民币债券等,未来步骤可能会继续加快,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篇3

一、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一) 国际油价走势

2015年, 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最高和最低结算价分别为67.77和36.11美元/桶, 均价为53.60美元/桶, 同比下跌45.85美元/桶或46.1%;WTI原油期货全年最高和最低结算价分别为61.43和34.73美元/桶, 均价为48.76美元/桶, 同比下跌44.15美元/桶或47.5%。截至2015年底,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37.28美元/桶, 较2014年底下跌35.0%;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为37.04美元/桶, 较2014年底下跌30.5%。2015年, 布伦特与WTI全年均价之间的价差进一步收窄至4.81美元/桶, 同比下降1.16美元/桶;并在12月下旬价差出现短暂反转, 其中12月24日达到高点, WTI当日结算价高于布伦特价格0.21美元/桶, 主要原因是美国取消长达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提振了WTI油价。

2015年, 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跌, 主要原因是全球原油供需过剩、美元走强以及投机商做空等。按照油价走势,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4月, 国际原油价格在震荡中攀升, 美国炼油厂罢工、炼油厂季节性检修抑制了原油需求, 欧佩克产量持续增长, 全球供需过剩的担忧日益加剧, 推动布伦特油价在1月中旬跌至六年低点46.59美元/桶, 但美元疲软、中东的动荡局势等提升了投资情绪, 油价震荡走高至5月初的年内高点67美元/桶。第二阶段:5-8月, 在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背景下, 欧佩克继续坚持“不减产”政策、伊朗核协议的达成促使其提高出口等利空因素推动布伦特油价在8月底跌破43美元/桶低点, 但在8月最后三个交易日受利好消息刺激, 短暂推动油价大幅反弹超过24%。第三阶段:9-12月, 在欧佩克再次决定沿用“弃价格、保份额”的战略、美国和俄罗斯等国仍在开足马力生产石油、美国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等利空因素影响下, 油价一路下跌至年底37美元/桶附近。 (图1)

从近几年国际油价走势来看, 本轮油价下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 油价自高位跳水, 形成断崖式下跌态势, 长达3年多的高油价时代瓦解, 并且本轮油价下跌主要由于供给侧过剩, 不同于2008年因需求侧疲软导致的油价下跌。 (图2)

(二) 石油供需及库存情况

全球石油需求:根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 最新预测, 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平均为9447万桶/日, 同比增长167万桶/日或1.8%。其中, 经合组织 (OECD) 成员国石油需求总量为4616万桶/日, 同比增长43万桶/日或0.9%;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量为4831万桶/日, 同比增长124万桶/日或2.6%。相对于2014年, 2015年石油需求的增长步伐明显加快, 虽然全球经济依然低迷, 但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全球石油供应:根据IEA最新预测, 2015年全球石油产量平均为9631万桶/日, 同比增长256万桶/日或2.7%。其中, 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为3868万桶/日 (含666万桶/日的天然气液产量) , 同比增长120万桶/日或3.2%;非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为5763万桶/日, 同比增长137万桶/日或2.4%。2015年, 欧佩克在6月和12月份召开的两次会议上决定维持每日3000万桶的石油产量目标不变, 然而欧佩克的产量一直在攀升, 远超过欧佩克的官方产量上限, 主要原因是欧佩克成员国都在竭力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非欧佩克产油国包括美国和俄罗斯也维持高产量。2015年, 美国石油产量为1291万桶/日, 同比增长92万桶/日或7.7%, 美国产量的增长也反映出其非常规油气生产有较好的韧性;俄罗斯石油产量为1106万桶/日, 同比增长15万桶/日或1.4%。 (表1)

OECD石油库存: 根据IEA最新统计, 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预计为29.82亿桶, 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47亿桶或9.0%, 满足需求天数达到64天, 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天, 明显高于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 (表2) (表3)

(三) 国内石油市场

据Wind资讯数据, 2015年国内石油需求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 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5.47亿吨, 同比增长2816.9万吨或5.4%;国内原油产量保持平稳, 全年累计生产原油约2.15亿吨, 同比增长331.1万吨或1.6%;累计进口原油3.36亿吨, 同比增长2712.4万吨或8.8%;累计出口原油286.6万吨;截至2015年12月,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60.8%, 较2014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

二、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展望

(一) 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展望2016年, 美元走强和供需过剩的基本面料将继续打压油价。美国升息周期的开启将促使美元走强, 同时令油价承压。此外, 除非地缘政治因素造成石油供应出现重大中断, 否则全球石油供需过剩的现象料将持续, 最早可能到2016年下半年才会趋于均衡。在当前全球石油库存处于历史高峰水平之际, 欧佩克至少在上半年维持高产, 同时非欧佩克产油国, 尤其是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弹性超过预期, 即使全球石油需求有所增长, 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耗过剩的供应, 因此油价在一年时间内将难以突破每桶60美元。更长远的来看, IEA称随着部分地区产量下降且全球原油需求持续增长, 油价将从2017年开始回升, 未来几年将升至每桶80美元。

据路透社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机构预测布伦特和WTI原油2016年全年油价均值分别为52.5美元/桶和49.8美元/桶。另据全球能源咨询机构环球透视 (IHS Global Insight) 预计, 布伦特和WTI原油2016年全年油价均值分别为54.39美元/桶和51.59美元/桶。

(二) 石油供需及库存情况预测

全球石油需求:鉴于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有望加快, 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将继续维持增长趋势, 但随着国际油价回暖, 加之年初暖冬天气, 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可能将较2015年放慢, 并且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迹象已经在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显现。据IEA最新预测, 2016年世界石油需求平均为9568万桶/日, 较2015年增长121万桶/日或1.3%, 其中, 经合组织成员国石油需求略升3万桶/日, 至平均4619万桶/日;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平均为4949万桶/日, 较2014年增长118万桶/日, 增幅2.4%。

全球石油供应:鉴于低油价已令生产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产量受到冲击, 2016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将转为下降。据IEA最新预测, 2016年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日产量将较2015年下降58万桶或1.0%, 至5705万桶/日。对于欧佩克成员国2016年石油产量, IEA认为, 市场对其需求有所下调为3170万桶/日, 低于2015年平均3202万桶/日的实际产量水平。

OECD石油库存:在全球石油市场供应过剩至少保持到2016年下半年的背景下, 预计2016年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将继续增加, 但油罐仍不会承压, 主要由于美国闲置的存储能力启用以及新存储设施的加入。据美国能源情报署 (EIA) 预测, 2016年底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将达到30.3亿桶。

摘要:2015年, 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跌, 布伦特油价同比下跌超过46%, 对石油石化等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回顾了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 重点分析油价走势、供需关系及库存情况, 并对2016年市场走势进行展望, 认为市场供应过剩仍将持续, 油价料将继续低迷。

关键词:原油市场,国际油价,石油供需,石油库存

参考文献

[1]金凯讯财经资讯, 《2015年原油市场报告》

[2]Wind资讯金融, 行业分析数据

[3]国际能源机构 (IEA) , 《Oil Market Report》, 2016年1月19日

[4]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5]全球能源咨询机构 (IHS Global Insight) , 《Crude Oil Market Report》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篇4

关键词 原油价格 传导机制 产出渠道

一、引言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篇5

能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石。现阶段,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量极大。过去十年,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资源平均占到20.29%[1]。由于我国石油产量的限制,我国的石油消费大多靠进口。201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4.5%[2]。预计到2015年和203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5.3亿吨和6.5亿吨;而同期,我国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最多为2亿吨[3],这意味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更高。

从表面上看,我国原油进口必须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为了使得效益最大化,我国原油进口会受制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状况。因此,我国原油进口量会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许多学者曾对国际原油价格、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做出过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非对称性影响[4,5],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6]。周建( 2002)、 韩智勇( 2004)的研究发现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7]。

当今,我国经济增长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海外进口石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原油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我国GDP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了我国原油进口量与三大产业之间的VAR模型,利用广义脉冲函数和差分分解分别探究了我国原油进口量对三大产业的影响程度。

1 数据处理及说明

(1)在研究我国原油进口量(万吨)与国际原油价格(美元/桶)的关系时,本文选取2006—2011年的月度数据。其中我国原油进口量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各年月度《重点商品进口量值表》。国际原油价格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署(EIA)每周全球原油平均价格,经整理而得。

(2)在研究我国原油进口量(万吨)与我国GDP(亿元)以及三大产业(亿元)的关系时,本文选取2006—2011年的季度数据,其中我国原油进口量经(1)整理而得,我国季度GDP数据和三大产业数据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季度统计数据》。

(3)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文所有数据均进行了自然对数处理。lnIM、lnIQ、lnPR、lnGDP、lnA、lnI、lnS分别代表我国原油月度进口量、我国原油季度进口量、国际原油价格、我国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自然对数值。

2 我国原油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及GDP的关系研究

2.1 平稳性检验

在探究我国原油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及我国GDP的关系之前,必须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保证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中数据可知,lnIM、lnIQ、lnGDP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非平稳序列,lnPR只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在1%与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非平稳序列。而D(lnIM)、D(lnPR)、D(lnIQ)、D(lnGDP)在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认为lnIM、lnIQ、lnGDP、lnPR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lnPR与lnIM、lnIQ与lnGDP的平稳性相同,因此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注:滞后阶数为1。

从检验结果看,lnPR与lnIM之间并没有单向或双向的因果关系,但这并不能保证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存在[8]。因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实质是VAR系统参数约束检验,所反映的仅是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存在性。对于lnIQ和lnGDP,在5%的置信度水平下,lnIQ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这说明,我国原油进口增加对我国GDP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为进一步研究lnPR与lnIM、lnIQ和lnGDP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2.3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所要探究的是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两步检验法进行检验。首先,对序列进行OLS回归:

lnPR与lnIM的回归模型如下:

ln IQ和ln GDP的回归模型如下:

然后,对lnPR与lnIM的回归残差Residual(1)和lnIQ和lnGDP的回归残差Residual(2)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注:滞后阶数为0,无趋势,无截据项。

从lnPR与lnIM的回归模型看,回归R2很低,且回归残差在1%和5%水平下是非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认为lnIM与lnPR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lnIQ和lnGDP的回归残差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因此可以认为我国GDP与原油进口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GDP每增加1%,原油进口量增加1.238 112%。 说明,我国GDP的增长对原油进口具有促进作用。

3 原油进口量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原油进口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原油进口量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经过检验,lnA、lnI以及lnS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nIM 与lnA、lnI以及lnS均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发现lnA、lnI以及lnS均与lnIM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1 广义脉冲函数分析

利用lnIM、lnA、lnI以及lnS建立适当的VAR模型,利用模型中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测算三大产业对原油进口量波动的敏感程度,利用方差分解可以测算原油进口量和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通过VIC准则计算,本文建立了VAR(2)模型,图1、图2、图3为lnIM对lnA、lnI以及lnS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其中横轴代表滞后期数(月),纵轴代表响应数值。

对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1)从对原油进口量冲击响应程度来看,第三产业最激烈,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原油进口量波动最为敏感,然后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从响应周期看,第三产业为九个月,第一产业为七个月,第二产业为五个月,随后为小振幅的随机波动。这说明,我国原油进口量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较为长久,影响的滞后期很长。对原油进口量最不敏感的第一产业响应周期却为七个月,说明第一产业能源供给的自调节能力很弱。与之相反的是,第二产业的能源供给的自调节能力最强。第三产业的自调节能力处于两者之间。(3)从冲击效果看,第三产业在第一个月对原油进口量的冲击即达到最值,此后在第三、第四个月最值没有减退。第一、第二产业均在第二个月达到最值,随后逐渐减退。这说明,我国原油进口量减少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冲击是短期的,对第三产业的冲击是长期的。

3.2 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能够反映模型中各变量的冲击对系统变量动态变化的相对重要性,即某一变量对其他变量变动的贡献程度。图4、图5、图6为我国原油进口量对三大产业的贡献程度。

对方差分解结果的分析:我国原油进口量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最大,第一产业次之,最后是第二产业。原油进口量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全年维持在30%;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只在前两个月达到30%,随后维持在25%;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一度达到了65%,随后维持于45%。

4 结论和建议

本文对我国原油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我国GDP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我国原油进口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敏感性较低,原油进口量是由国民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决定的。

(2)我国原油进口量与我国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lnIM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我国原油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这与我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相符。此外,我国GDP与原油进口量的长期协整关系表明,我国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原油进口量会越来越大。

(3)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对原油进口量与三大产业关系的分析表明,我够原油进口量对三大产业的影响程度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我国原油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我国石油资源战略储备,以应对短期石油供给不足的冲击。原油进口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短期内甚至达到65%,这说明短期原油短缺会对第三产业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大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防止短期石油进口不足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国内石油储量仅为30 d,到2020年,中国的国家石油储备能力将提升到约8 500万吨,相当于90 d的石油净进口量。这与美国、德国等西方大国的石油储备相差甚远。因此,现阶段,加大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加快开发替代能源的步伐,改善能源结构。从长期来看,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是减少我国经济对国际原油依赖程度过高的有效途径,改善国民经济发展对一次性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现状亦是我国的必经之路。只有改善能源结构,建立有多种能源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彻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问题。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能源效率。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43%。就石油资源而言,由于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管理方式、制度政策、意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石油资源利用率低下。据统计,我国每千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石油消耗为0.26 t,是日本的3.3倍,美国的2倍,印度的1.2倍。这些状况使得我国石油资源浪费严重,我国必须加快石油技术创新,培养企业的节能意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摘要: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量稳步提升,原油进口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我国原油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我国GDP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原油进口量与我国GDP及三大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原油进口量影响甚微。通过建立原油进口量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VAR模型发现,我国原油进口量对三大产业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原油战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原油进口量,国际原油价格,GDP,三大产业,VAR,脉冲响应函数,差分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至2010年各年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02—24/2012—03—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02—24/2012—03—02

[3] 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0.http://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0—06/2012—03—02

[4]吴翔,隋建利.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影响实证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7):51—52

[5]陈达忠.原油价格对经济影响的非对称性-文献综述.国际石油经济,2005;13(8):36—39

[6]魏世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特区经济,2011;(10):94—96

[7]袁叶龙.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市场论坛,2010;(9):10—12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篇6

美国农产品、原油价格飙升是此次CFTC加强期货市场监管的直接诱因, 这次监管的重点是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操纵行为。CFTC发动的规模庞大的商品市场彻查, 无疑将给投机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农产品、油价因持续飙升已经远远超出消费者实际承受力的情况下, 加强监管姿态势必会对过度投机及操纵导致的价格扭曲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

目前, 原油价格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大幅下降, 截至2008年11月, 原油价格已从每桶140多美元下降到60美元左右, 农产品价格也有所降低, 这也说明, CFTC加强监管的措施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背景

农产品、原油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涨, 美国国内通胀及原油价格政治化的压力, 美元持续的贬值, 是这次CFTC重拳出击的主要原因。

(一) 农产品、原油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涨

国际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牛市行情中, 从2006年9月美黄豆从550美分/蒲最高涨到1580美分/蒲, 上涨了近三倍;美小麦也从420美分/蒲最高涨到1340美分/蒲, 也上涨了近三倍;美棉花也从46美分/磅最高涨到92美分/磅, 上涨了近二倍。尤其2008年春天, 美棉花在库存十分充裕、并无上涨条件的情况下, 连续数个交易日中从70美分一直拉升至92美分, 旋即又告重挫, 让人起疑。CFTC此次具体的监管行动也提到要对棉花2~3月份的异常波动展开调查。

原油是这次商品牛市的代表产品, 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其中NYMEX的原油期货从2007年1月的50美元/桶上涨到6月6日13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许多经济学家与石油行业管理人士坚持认为, 油价上涨主要是由需求飙升、供应受限以及美元走软等基本面因素引起的。然而, 对投机商加剧了油价涨势的怀疑一直没有平息。在美国国会系列听证会上, 能源消费组织与一些金融业内部人士都坚称, 对冲基金与退休基金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大笔投资扰乱了市场价格。

(二) 美国国内通胀及原油价格政治化的压力

美国对高油价的消化能力很差, 高油价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损害更大, 并且加上持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这都增加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据瑞银估计, 油价每涨10美元, 美国通胀率就会升高0.38个百分点。在美国总统大选中, 通胀压力增大对执政党意味着什么, 是布什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继续听任油价上涨, 可能使共和党在选举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而此次CFTC连出重拳, 据说也是受到美国国会的压力。

(三) 美元持续的贬值

美元不可匹敌的世界货币地位, 是美国随意操纵世界经济、左右国际间财富分配的一大利器。由于伴随着油价持续上涨的是美元的持续贬值, 许多国家为了分散风险, 不断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降低美元所占的比例, 一旦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可能动摇, 对美国而言, 这是一个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从这个角度来看, 美国政府彻查投机行为, 也是维护美元强势霸主地位的必然选择。

二、CFTC加强农产品期货监管的具体措施

2008年4月22日, 面对日益高涨的农产品期货价格, CFTC召集了一个由农场主、食品加工业者等市场各方参加的圆桌会议。会上, 农场主、食品加工业者等纷纷指责美国农产品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是华尔街投资者的大肆投机, 这使得商业粮食的买卖双方难以利用期货交易降低价格不确定的风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更严厉地监管期货市场, 限制投机资金的活动。随后6月3日公布的六项措施就是对此次圆桌会议讨论结果的一项回应。这六项措施分别是:

(一) 要求指数基金和场外掉期交易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交易信息。此外CFTC将对这类投资者在持仓报告中的分类情况进行复审, 以确定目前对于这类资金的分类标准是否符合监管和报告的需要。同时将取消一项关于提高部分农产品期货合约投机头寸限额的计划, 并将重审该机构对农产品指数交易不设限的政策规定。

(二) 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案, 将推出允许交易所进行场外农产品掉期交易结算的议案, 此外还将改进农产品交易期权系统, 以提供给农民和谷物商更多的对冲方式。

(三) 从2008年7月起公布全新的月度交易数据报告, 披露农产品和其他市场的交易信息, 以此提高市场透明度。

(四) 因主要农产品在过去较长时间中的上涨, 农产品贸易商和生产商为交易保证金进行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对此CFTC表示, 与农业信贷主管机构, 包括芝加哥和堪萨斯城联储以及农业信贷署进行协调, 以为农产品期市面临的信贷资金问题寻找金融支持。

(五) 对棉花2~3月份的异常波动展开调查。

(六) 责令CFTC下属的农业咨询委员会对部分农产品衍生品市场的政策问题进行研究。这其中包括, 开发旨在提高农产品期、现货市场收敛度的解决方案;讨论交易所保证金比例、每日价格波动幅度限制和结算价的确定方法;以及促进场外农产品掉期交易等。

CFTC指出, 上述六项措施是为了解决4月22日举行的圆桌会议所关注的三个主要问题, 即农产品期货和现货价格间缺乏收敛性 (期货价格不能有效向现货价格回归) 、较高保证金水平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投机者和商品指数基金的地位。

三、CFTC加强石油期货反操纵的监管措施

此次CFTC宣布对原油期货市场可能存在的操纵展开全面调查, 及召开年会讨论原油期货可能存在的操纵现象, 这都尚属首次。按惯例, 监管当局一般不会对外披露类似的调查还在进行之中的案件。CFTC之所以这么做, 主要想借此震慑原油期货“史无前例”的火爆市况。

(一) 原油期货可能实施操纵的途径

1.OTC市场。

根据监管规则, NYMEX机构持仓量超过300手, 就必须进入CFTC的大型交易商报告系统, 但CFTC的监管触角并没有触及场外交易 (即OTC市场) , 其中就包括洲际交易所 (ICE) 。和场内交易受严格监管不同, 在OTC市场, 投机者没有持仓限制, 没有被交易所监管, 也没有被要求在每天收盘后披露其持仓。而实际情况是, 不仅作为美国原油期货交易的基准, 也是美国生产的原油定价基准之一的西德州轻质低硫原油 (WTI) 的交易量, 在ICE为25%, 而NYMEX场内交易量则占75%。通过交易量占25%的OTC市场来撬动整个国际原油价格, 或许是许多资金大鳄隐迹于此, 并操纵油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2.普氏能源资讯 (Platt’s) 。

通过普氏能源资讯 (Platt’s) 这一全球著名的私人石油信息提供商来进行报价亦可能成为操纵国际油价的重要路径。一份资料显示, 每天有10亿美元的大宗商品交易以普氏估价作为结算, 因此普氏的国际价格评估已成为石油和石化行业的基准。但目前, 市场已经对普氏的估价是否存在价格操纵行为产生了怀疑。“而实际上, 对于中国而言, 这种情况确实遭遇过。”一位国际原油专业研究人士表示, “例如, 每当中国需要购买燃料油等商品时, 普氏有把报价提高的嫌疑。”

3.参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

最后的一种潜行路径则是部分参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凭借其在华尔街的影响力, 可能在自己, 连同其客户先期建立多头仓位之后, 再发布利多的研究报告, 从而拉抬国际油价。

(二) CFTC对能源期货市场的监管措施

鉴于2008年上半年原油期货价格的不断飙升, CFTC于5月29日宣布了多项措施, 旨在增加市场透明度、加强能源期货市场监管, 以确保能源期货市场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避免价格操纵及欺诈。主要措施有:

1.加强原油交易的国际监管合作

CFTC于2008年5月29日宣布, 已经与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 (FSA) 和洲际交易所 (ICE) 达成协议加强监管合作, 对以美国为交割地的能源期货合约, 包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 和洲际交易所 (ICE) 同时交易的西德州轻质低硫原油 (WTI) 合约实施信息共享。

2.加强美国能源市场交易的信息透明度

适当的透明度有利于发挥市场功能, 同时也利于监管者对市场行为进行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价格欺诈行为。CFTC着手加强以下能源期货市场的信息搜集工作:

(1) 加强能源期货市场指数基金交易行为的透明度。CFTC可以要求能源期货市场的交易商立即提供指数基金的月度交易报告, 以便掌握其市场交易量及影响;

(2) 审查交易报告和分类。CFTC将要求指数基金和掉期交易者定期提供其在期货市场中更详尽的交易信息, 以确定目前对于这类交易商的分类标准是否符合监管和报告的需要;

(3) 审查指数基金的交易行为, 以确保此类交易行为不会影响期货市场正常的价格发现功能。

3.继续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原油市场调查

自2007年12月开始, CFTC的执法部门就围绕原油及其衍生品的购买、运输、仓储和交易行为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尽管这一调查在保密的基础上开展, 但鉴于目前市场的异常现象, CFTC仍公开披露了此次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目的在于对市场实施有效监管, 阻止、侦查、禁止和惩治期货市场的操纵。

四、对我国监管工作的启示

此次CFTC对商品期货市场施以重拳, 虽然其调查还在进行中, 其监管措施的效果还有待市场检验, 但相关做法对我国今后的监管工作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 通过向社会发布调查操纵及监管措施, 在心理层面打击投机行为, 使投机、操纵等望而却步

此次CFTC破例对进行调查的事件对外公布, 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一是公布调查行为从心里层面打击投机行为, 可以抑制更多新的投机、操纵行为。另一方面, 公布正在调查操纵行为, 从事投机、操纵的机构, 必然会有所收敛, 同时也会露出破绽给调查者。我国商品期货市场, 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监管、交易规则的研讨, 减少其中可被利用的漏洞。另一方面, 在面对比较棘手的案件时, 我们也可以适当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抑制操纵行为, 迫使对方出现破绽。

(二) 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更有利措施, 促进期、现货价格的收敛及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CFTC出重拳的原因之一是农场主、食品加工业者等指责美国农产品价格飞涨, 使得农产品的买卖双方难以利用期货交易降低风险。为此, CFTC发布的监管措施提到要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案, 以提供给农民和谷物商更多的对冲方式, 为农民提供金融信贷支持等。这些措施是CFTC从现货的角度上, 为现货生产者提供便利, 使现货生产者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降低风险, 从而促进现货、期货价格的收敛及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我国, 如果期货与现货价格缺乏收敛性, 我们也可以考虑从现货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 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三) 通过公布市场数据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CFTC从2008年7月开始公布一种新的月度交易数据的做法, 可以使市场变得更透明更公平, 也使得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因此, 我们在加强监管的同时, 也可以考虑研究适当的公布相关交易数据。

(四)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

机构投资者是期货市场的主导力量, 其相关交易行为对市场影响很大。此次CFTC主要考虑也是加强对指数基金等的监管。我们期货市场, 机构投资者是主要参与者, 我们一定要对其严加监管, 严格监控其套保、套利的审查, 防止其过渡投机和操纵行为。

(五) 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 从多角度考虑产品的影响

此次原油期货价格的飙升, 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从OPEC控制供给到全球通货膨胀, 从美元贬值到美国大选。我们可以看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一个期货产品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供给, 也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我们的期货产品对整个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时刻保持敏感性, 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 从多角度考虑我们期货产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FTC.Guidance Strikes Critical Balance Between En-suring Market Transparency and Promoting Growth and Innova-tion.December2007, www.CFTC.gov.

[2]CFTC.CFTC Seeks Public Comment on NYMEX Ex-emption Request Involving Three New Contracts to be Traded on the Dubai Mercantile Exchange.April, 2008, www.CFTC.gov.

[3]CFTC.CFTC Seeks Public Comment on Exemption Re-quest from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nvolving Denatured Fuel Ethanol Swaps and Options.April, 2008, www.CFTC.gov.

[4]CFTC. CFTC Establishes New Energy Markets Advisory Committee. May, 2008, www.CFTC.gov.

[5]CFTC.CFTC Announces Multiple Energy Market Initia-tives.May, 2008, www.CFTC.gov.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篇7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本文样本数据为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 样本期间中国CPI和PPI月度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原油和大豆每月进口价格以当月进口金额与当月进口数量之比衡量, 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并结合因果逻辑法和统计分析法, 完成从现象分析到实证检验的研究过程。在理论分析中, 本文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大豆、原油进口价格作为重要变量来解释我国目前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并推导出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可能国际传导途径。在实证分析中, 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大豆、原油进口价格指数来验证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因果联系。

二、大豆、原油国际贸易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 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会通过传递途径对国内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我国的CPI和PPI。大豆、原油进口价格由当年进口总额与进口数量之比衡量, 2000年至2013年进口价格如图1左轴所示 (单位:万元) 。由图1可以看出, 2000~2008年之间大豆、原油进口价格一路上扬, 2009年出现小幅回落之后, 两种商品进口价格恢复上升趋势。同样, 国内CPI和PPI在2000年至2008年持续上升后2009年又小幅回落后恢复上涨姿态, CPI、PPI呈现出与大豆、原油进口价格大致相同的走势。历史数据反映出了大豆、原油进口价格的变化确实与我国的通货膨胀存在一定现实的关系。 (图1)

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 大宗农产品与CPI的关系比较紧密,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仇焕广通过研究认为, 粮食价格每上涨1%会推动CPI上涨0.3%。在本文研究的两种主要大宗商品中, 只有大豆对CPI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以大豆为代表的豆类是我国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原料, 对副食价格变动的贡献率很高;大豆油脂产品是我国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而大豆的豆粕又是猪的主要饲料, 会影响到猪肉价格的上涨。而从1996年开始, 我国大豆贸易从出口转向进口, 且进口量每年激增,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大豆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62%。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85%。由此可见, 从理论分析上, 高度依赖进口大豆会对我国CPI产生很大影响。

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类产品价格是我国PPI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油进口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PPI的水平。原油又是我国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和原材料, 因此通过生产成本的传导, 也会间接影响CPI的水平。国际原油价格首先导致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农药、医药等中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其次我国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到各类商品的运输和车辆、飞机等交通, 进而推动CPI构成中的交通通讯类的变化。另外, 间接的影响比如, 能源价格的上涨导致食品的运输成本和用电费用增加, 会间接推动食品价格的上涨。历史数据表明, 原油进口价格与我国CPI和PPI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三、大豆、石油进口价格与中国通货膨胀之间关系实证分析

(一)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发布的CPI和PPI的月度数据代表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大豆、石油月度进口价格以月度进口金额与月度进口数量之比衡量, 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汇率均换算成人民币表示, 去除汇率变化对实证结果的影响, 这四个变量分别记为CPI、PPI、OIL、SOY。

本文主要研究2000年至今的中国通货膨胀情况, 因此选择的样本区间为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另外, 由于在物价统计中, 公众及市场最关心的通常不是物价指数绝对水平的波动, 而是其同比增速的相对变化速率, 如本月CPI和PPI增速比上月提高或降低多少个百分点。因此, 下文对所有指标变量均采取相对变化速率的口径进行分析, 即同比增速的一阶差分:t期目标变量t=t期同比增速- (t-1) 期同比增速。如, 4月份CPI同比上涨7%, 5月份CPI同比上涨7.3%, 则本期目标变量CPI为7.3%-7%=0.3%。

(二) 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时, 为了排除伪回归的可能性, 首先应当检验各数据的平稳性。因此, 本文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1所示,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 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 这说明原序列有一个单位根, 为一阶单整I (1) 。这些价格序列在随机游走的过程并不包含随机趋势项, 这与我们通常对价格序列性质的判断相一致, 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 (表1)

(三) 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通常经济序列为随机游走的时间序列, 长期来看几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组合有可能平稳, 即存在某种确定的变化关系, 这时就称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只有当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为同阶单整时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分析主要用于短期关系容易受到随机扰动项的影响而长期关系又受到均衡关系制约的经济现象。以下四组变量均通过了协整检验, 满足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条件。

注:*表示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ADF平稳性检验。

注:√表示接受原假设即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表示拒绝原假设即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在上述序列都是平稳序列的基础上, 本文通过格兰杰检验来对前文假设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检验。初步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三个变量组合为:OIL和CPI、OIL和PPI以及SOY和CPI。其中, OIL对PPI、SOY对CPI在滞后2~7期传导关系均为显著, OIL对CPI在滞后3~6期传导关系明显, 其余未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 传导关系不显著。 (表2)

(四) 实证结论。

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2000年1月到2013年12月近两次通货膨胀期间大豆、原油进口价格和我国通货膨胀相关的月度数据进行假设检验, 得到以下结论:

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显著, 其中原油价格对生产品价格2~7期传导关系均为明显, 但对消费品价格3~6期传导明显。由此可见, 国际原油价格是所研究商品中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最为明显的大宗商品, 必须予以重视。同时, 也反映出了原油市场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量进口的石油主要进入工业领域, 而进入居民消费领域的石油产品比重较少, 受到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影响, 滞后于国际油价的变化, 从而导致消费者和石油企业的多方损失。同时, 国际油价上涨为众多产业带来成本压力, 由于不健全的石油产品产业结构, 相关企业难以转嫁成本, 只能自行消化降低利润, 这也是目前油价向我国CPI弱于我国PPI传导关系的原因之一。

大豆进口价格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影响较大, 但未表现出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SOY是CPI的格兰杰原因, 存在正向长期稳定的影响, 是本文所研究商品中对CPI影响最为显著的大宗商品。正如理论分析所预测, 大豆作为植物油和动物饲料最基本的原材料, 属于国际初级产品中的农产品原材料类, 尤其是国产大豆出油率低于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因此国内油企更倾向于使用进口大豆, 这就为我国通胀输入压力。另外, 豆粕等饲料的涨价所引起的猪肉价格上涨更是在通胀愈演愈烈时成为众矢之的。因此, 大豆为我国消费品输入的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总之, 对大豆、原油重点商品的单独论证显示出了与理论分析大致相符的结果和一些理论难以企及的细节性问题, 为了缓解目前我国通胀的国际输入性压力, 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四、小结

对于宏观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来说, 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有两条途径:取得国际定价权和减轻进口依赖。其中, 国际定价权的取得需要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建立商品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机制以及发展行业协会;减轻对外依赖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国际储备、加速海外并购投资和资源开发。

本文通过对原油、大豆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得出: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最为显著的原油来说, 其价格波动对我国PPI贡献很大, 因此当国际油价发生价格大幅变动时, 我国政府应迅速做出反应, 并且相关政策的效果需要持续半年以上。我国的原油市场是由国家分配的有限开放的寡头垄断市场,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原油的国际定价权。因此, 开放国内市场, 增加竞争程度, 改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上海石油期货市场是夺取定价权的首要前提。而面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的问题, 需要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计划, 提高海外投资成功率等相应措施。对于代表粮食产品的大豆来说, 发展强有力的行业协会, 预测和分析国际市场走势, 寻找多源粮食供应, 提高国内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减轻对外依赖, 扶持国内产业, 才一是解决大豆价格向我国CPI输入压力的可行之策。

综上所述, 我国政府在治理当前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时, 应考虑到大宗商品贸易所带来的影响, 并且根据影响力不同予以区分, 分别实施针对性的措施, 从国际贸易和国内产业两方面入手, 解决重点商品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问题。

参考文献

[1]左小蕾.关注输入型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因素[J].中国金融, 2008.8.

[2]杨佳妮.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3]丁博.大宗商品定价权与经济安全[D].西南财经大学, 2008.

[4]肖争艳, 安德燕, 易娅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影响我国CPI吗——基于BVAR模型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8.

[5]冯俊新.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金融研究, 2009.10.

[6]张翼.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与中国物价变动的关系研究——基于CRB指数的实证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1.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篇8

一、国际原油价格序列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率序列的选取和描述

由于中国的国内石油价格是在1998年开始才真正实现了与国际市场中原油价格全方位地并轨, 自1998年起在国际范围内石油价格的作用机制以及传导机制的影响之下,国际范围内石油价格的波动特征能够较为直接地影响到我国国内的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在目前的国际原油交易过程中主要是以WTI、Brent以及Dubi原油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基础,有50% 左右的原油贸易又都集中于借鉴和参照Brent原油的具体实际定价,Brent原油价格与WTI以及Dubi原油价格相比较,具有更鲜明的代表性。本文选取1998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1季度区间范围内的Brent现货价格的季度数据,具体度量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对Brent现货价格取自然对数后,用BRENT表示。本文选取1998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1季度区间范围内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季度数据,具体度量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用GDP表示。本文所研究的具体数据来自于中经网( http: / /db. cei. gov. cn) 数据库、锐思( RESSET) 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美国能源情报署网站( http: / /www. eia. doe. gov) 。本文在图1和图2中给出了Brent现货价格对数时间序列图和我国GDP增长率时间序列图。

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1. 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基于经典的多元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和描述多个变量之间所存在的影响关系问题,本文具体考虑滞后阶数为P的多元VAR模型,其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Yt代表向量Y在时刻t时刻的具体取值,C代表常数项,Yt -1,Yt -2,… ,Yt -p则分别表示向量Y在t -1期到t - p期的滞后值。因此,能够进一步给出如下形式的VAR模型简化方程的表达形式:

其中L代表滞后算子多项式,而A代表滞后算子多项式的具体构成矩阵,B和 Γi分别是参数矩阵,εt代表作用在所有向量上的结构式冲击。本文基于Brent现货价格数据( BRENT ) 以及我国实际GDP增长率数据( GDP) 构建二元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旨在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问题: 首先,遵循经典的AIC准则以及BIC准则的判断标准,最终确定所构建的二元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 其次,在表1中给出了二元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中各参数的具体估计结果。

观察表1中所给出的具体计算结果,发现滞后一阶的Brent现货价格对Brent现货价格自身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滞后二阶的Brent现货价格对Brent现货价格自身呈现较弱的负向影响,而滞后三阶的Brent现货价格对Brent现货价格自身再一次呈现出微弱的正向影响。另外,滞后一阶的Brent现货价格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滞后二阶的Brent现货价格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呈现更强的负向影响,而滞后三阶的Brent现货价格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再一次呈现出微弱的正向影响。

观察表1中所给出的具体计算结果还能够发现滞后一阶的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对Brent现货价格呈现出微弱的负向影响,滞后二阶的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对Brent现货价格呈现出微弱的正向影响,而滞后三阶的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对Brent现货价格自身再一次呈现出微弱的负向影响。滞后一阶的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自身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滞后二阶的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自身呈现出微弱的正向影响,而滞后三阶的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自身却呈现出微弱的负向影响。

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检验两个时间序列Xt和Yt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构建如下形式的两个具体模型:

其中,如果 βj= 0 ,对所有的j = 1,2,…k,都成立的话,则说明Xt不会引起Yt的发生,即时间序列Xt和Yt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滞后期的选择是任意的。在进一步获得残差平方EES1和EES2以及残差平方和RSS1的基础之上,本文构造如下形式的统计量:

其中F统计量服从第一自由度为m ,第二自由度为T - ( k - m + 1) 的分布。如果设定显著性水平为 α ,那么与其相对应的临界值为Fα,当F > Fα的时候,就意味着在( 1 - α) 的置信水平上拒绝H0的原假设,即Xt是Yt的Granger原因,否则接受H0假设,即Yt的变化与Xt的变化无关。在表2中具体给出了最终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Brent现货价格非Granger影响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统计P值估计结果为0. 0286,这意味着,在95% 的显著性水平下,Brent现货价格能够显著影响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另外,我国实际GDP增长率非Granger影响Brent现货价格的统计P值估计结果为0. 5898,这意味着无法获得支持我国实际GDP增长率能够显著影响Brent现货价格的可靠证据。

3. 冲击响应函数估计

在构造出前文所介绍的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的基础之上还能够识别出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当中所包含的具体经济变量对于结构式冲击的动态反应乘数,其中结构变量xit相对于结构式冲击 εjt的冲击反应函数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n代表冲击作用的时间滞后间隔,f( n) 代表算子多项式( A-1εt) 展开后所获得的对应系数。 本文运用冲击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旨在对Brent现货价格数据( BRENT ) 与我国实际GDP增长率数据( GDP) 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传导机制问题进行分析和刻画,最终给出了如图3所示的Brent现货价格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冲击反应时间变化路径。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在冲击发生以后的时间间隔范围,而纵坐标则表示具体的冲击反应程度,图中所示的虚线表示1倍标准差范围内的置信曲线。

观察图3能够清晰地发现当Brent现货价格发生1标准单位正向冲击以后,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在该冲击发生的第1个季度就达到0. 197502个单位的正向反应水平,随后不断攀升,并在第2个季度达到0. 285082个单位的正向最大值,该冲击响应在此之后逐渐缓慢减弱,并在第8个季度至第9个季度之间达到0值水平,自第9个季度起,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冲击影响方向发生改变,即变为负向,但是在第9个季度至第12个季度的时间范围内,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序列对Brent现货价格的正向冲击影响的反应一直维持在较低的负向水平。

三、基本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构建与估计、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冲击响应函数估计方法,具体检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问题,最终获得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结论:

首先,基于二元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Brent现货价格在滞后一阶、二阶以及三阶的情况下,不仅对Brent现货价格自身的影响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而且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影响也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此外, 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在滞后一阶、二阶以及三阶的情况下,不仅对Brent现货价格的影响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而且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自身的影响也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其次,基于经典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在95% 的显著性水平下,Brent现货价格能够显著影响我国实际GDP增长率。我们无法获得支持我国实际GDP增长率能够显著影响Brent现货价格的可靠证据,即在Brent现货价格与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序列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单向Granger影响关系。

最后,基于冲击反应函数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当Brent现货价格发生1标准单位正向冲击以后,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在该冲击发生的第1个季度就达到正向反应水平,随后不断攀升,并在第2个季度达到正向最大值,该冲击响应在此之后逐渐缓慢减弱,并自第9个季度起,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冲击影响方向发生改变,即变为负向。但是,在第9个季度至第12个季度的时间范围内, 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序列对Brent现货价格的正向冲击影响的反应一直维持在较低的负向水平。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并不十分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坚持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积极的财政补贴,使得成品油价格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我国在进一步理顺成品油价格以及天然气价格的同时,应积极推动和健全石油价格的改革机制,健全和完善石油期货市场,以有效阻断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而引发我国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此外,我国还应该尽快构建和完备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系统,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能够参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长期建设; 同时,应该不断放开石油市场,并且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作为保障。当然,我国还应该大力推广有效的节能技术,并不断培养节能意识,真正实现能源的多元化战略。

摘要:基于Brent现货价格以及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季度数据,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与估计、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冲击响应函数估计方法检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研究表明:在不同滞后阶数的情况下,Brent现货价格自身的影响作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影响作用也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在不同滞后阶数的情况下,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对Brent现货价格的影响作用发生了显著改变,Brent现货价格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影响作用也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在Brent现货价格与我国实际GDP增长率序列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单向Granger影响关系,即Brent现货价格能够显著影响我国实际GDP增长率,Brent现货价格正向冲击会对我国实际GDP增长率产生显著影响。

原油期货: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篇9

赶在2014中国农历马年到来之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在上海自贸区内挂牌成立,原油期货仿真交易正计划启动中。呼之多年而不出的原油期货,借着自贸区的改革东风,这一次似乎终于要来了,业界最乐观的消息是今年3、4月将正式推出。

1993年,中国曾尝试过石油期货。上海石油交易所上市的第一个原油期货合约,开市一年半总成交额即冲上千亿规模,位列世界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这足以见中国市场对于原油期货的需求有多旺、潜力有多大。

但是,这都抵不过体制改革的大剃刀。1994年,政府部门一纸公文,将原油、成品油价格“双轨制”,改为国家统一定价;国内原油和进口原油,都必须交由中石油、中石化统购统销。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没有了,石油期货交易被判了死刑。

现如今,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但缺少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中国只能做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者,这成为了中国能源安全的一道硬伤。

中国需要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并且是中国人有主导权的原油期货市场,这在业界有识之士看来,是应该尽快完成的一件事,并且是越早越好。但是,这其中蕴含的利益纠葛、面临的种种阻力,却是外界难以想象得到的。

原油期货市场特别批准设立在上海自贸区内,自贸区内人民币自由兑换,为原油期货计价和结算货币创造了结算便利;实施五年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得以修改,为原油期货引进境外投资者铺平道路。

但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还远远不够。政策强推可以让原油期货随时落地,但能不能让它成长为一个活跃、有价值的健康市场,这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这是任何一个期货市场顺利运转的前提,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也不能例外。这两大问题不解决,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即使推出了也是死路一条。

1994年的政府公文,让几年后重组成立的“三桶油”在体制的呵护下迅速崛起,成长为世界级的超大型企业。不断强化的垄断利益,最终一步步演变为阻碍体制变革的顽固力量,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推进得异常艰难。

成品油定价权,由于对垄断国企利益触及较少,在经过多次小步慢走后,距离与国际油价完全接轨一步之遥。更为核心的原油进口权放开,在热议之后迅速遇阻遭搁置,无论是国家发改委还是商务部草拟的方案,尚未出台就留下了对既有垄断利益妥协的影子。现货市场主体的垄断,会是未来石油期货的致命伤,即使是引进大量的国际参与者也难以弥补。

对中国开展原油期货的分析与展望 篇10

一、中国开展原油期货的必要性

石油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套期保值、风险规避和远期价格的发现。首先, 中国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掌握石油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国际贸易的三大消费区域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中, 亚太市场相对于北美和欧洲市场缺乏在原油定价上的权威性, 而且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中国作为亚太国家乃至国际石油进口大国, 只有建立起权威的原油期货市场, 才能最终掌握原油定价权。其次, 中国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可以充分利用石油期货的风险规避功能, 降低能源风险。石油作为国际性的大宗交易商品, 价格很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原油期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种预期的变化, 作为中国原油进口的风向标。

二、中国开展原油期货的可行性

1993年我国陆续建立上海石油交易所、南京石油交易所和北京石油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华南商品期货交易、北京石油交易所等也都开展了原油期货合约。其中上海交易所在当时交易量最大, 发挥了价格发现等作用。但是由于国内市场的不规范中国原油期货早早被叫停, 近些年中国的原油期货一直没有再建立起来。但是现阶段, 随着近些年来各方的努力, 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石油期货的基础条件。

首先, 中国开展原油期货的经验以及商品期货的发展为中国开展原油期货打好了基础。虽然中国1993年那次原油期货最后以失败告终, 但是相关经验有助于中国今后原油期货更好的开展。而且中国的商品期货近些年来也保持着很好的发展势头, 在品类和交易量上均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其次, 上海燃料油期货的推出, 为原油期货的开展铺平了道路。2004年8月25日, 燃料油期货合约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市场表现表明燃料油期货市场已经逐渐显现其价格发现的功能, 而且与国际市场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最后, 亚洲定价影响力的缺失, 让原油期货的开展有所骐骥。亚太地区缺乏一个能够反映本地区石油市场状况的定价基准, 中国可以适当加快上市石油期货, 谋取区域性的原油定价中心地位。

三、中国开展原油期货的展望

1. 上海以具备开展石油期货的基础条件。

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 上海自贸区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上海的各方面条件逐步优化, 为开展石油期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海为原油期货的开展提供了以下几点有利条件:首先是上海的石油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其次是, 上海各类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最后就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运作经验和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2]在以上条件的基础下, 随着中国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 上海开展石油期货指日可待。

2. 中国开展石油期货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中国开展石油期货受到市场主体的制约。中国原油市场基本上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所掌握。基于这个市场情况, 能够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就只有这三大石油公司, 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其次, 中国的石油企业利用石油期货规避风险的经验和认识不足, 能否很好的利用原油期货市场去规避企业风险和深化企业对于原油期货的认识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基于中国开展石油期货思路的探讨。

近些年对于中国开展石油期货的思路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之中。首先, 业界基本达成共识的包括:建立一个国际平台, 强调的是中国的原油期货必须有国内和国际投资者的广泛参与, 这样中国的价格才有可能建立起国际影响力;先国内而后境外的推行方式, 强调的是中国原油期货要循序渐进的开展, 不能盲目推进;净价交易以及保税交割, 强调的是促进国内和国际投资者能广泛、平等地参与交易和交割。

其次, 争议主要集中于报价货币的选择以及标的原油的选择上。首先在报价货币的选择上, 美元报价遵循了原油交易和结算的国际惯例有利于中国将来发展成为一个能被普遍认可的国际性原油基准价格;人民币报价则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尝试之一。从整体思路上来看人民币、美元双币报价和结算作为美元报价向人民币报价的过渡, 在推行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培育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市场的认可。其次在标的原油的选择上, 从整体上来看, 轻质低硫原油可以与国际大的原油期货市场更好的互动, 推动中国原油期货在国际上更好的发展。中质含硫原油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原油, 在国内胜利油田等也生产此类油。但国际范围内, 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都以轻质低硫原油作为价格基准, 地位已经非常稳固, 中国要想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有大的作为, 市场空缺的中质含硫原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总结

中国原油市场对外依存度过高, 再加上原油期货市场的缺失, 原油价格很容易受到国际大宗商品波动的影响。中国必须加快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 争取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定价权。但是反观北美市场的WTI和欧洲市场的布伦特的发展, 原油期货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中国不断完善自己的市场机制, 逐步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油期货市场。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中国的原油进口量持续增加, 但是中国现在尚未开展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中国需不需要开展原油期货、可不可以开展原油期货以及如何开展原油期货是我们现在急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原油期货,必要性,可行性,展望

参考文献

[1]汪建.关于我国开展石油期货的几点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 (04) .

上一篇:Struts2下一篇:林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