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创新

2024-09-21

工程技术创新(共12篇)

工程技术创新 篇1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重大工程建设不仅在体量、规模上而且在技术难度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例如, 泰州大桥是世界上首座千米级的三塔两主跨悬索桥, 苏通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径超过1000米的斜拉桥, 超大跨径使得桥梁的建设条件、规模与结构形式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因而带来了设计施工方面的诸多世界级难题。但是, 通过工程的技术创新, 这些世界级难题逐一被攻克, 不仅确保了本工程安全、优质、高效的建成, 节约了工程投资, 还分别形成了千米级斜拉桥技术标准与设计指南以及多塔连跨悬索桥的关键技术, 弥补了国际上对此类关键技术问题的空白, 并通过在类似工程中的推广运用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 我国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 还能够在行业层面、甚至国家层面产生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成果[2]。但是, 这类成果的取得难度大, 创新平台要求高, 创新管理中必须解决一系列资源整合和主体协调的复杂问题。其中, 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创新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本文对重大工程多层次技术创新目标定位及战略选择进行系统分析, 并以泰州大桥技术创新为例, 进行案例分析。

二 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特征

( 一) 以工程需求为导向

企业的技术创新通常以市场为导向, 而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则首先是实现创新技术的工程价值, 其次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即工程的技术创新是被“逼”出来的[3]。工程的技术创新一定以工程实际需求为驱动, 即某些关键技术难题不解决, 工程就难以建成。因此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必须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标, 这也是技术创新的共性成果在行业内其他工程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

( 二) 技术创新难度大

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源自于工程需求, 其自身的复杂性往往会提高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因此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通常是世界级难题, 采用继承性创新方法, 对已有成熟技术的简单改良或整合而形成的新技术一般还不能满足重大工程的技术需求。因而需要业主联合设计施工企业、学研单位, 乃至境内外咨询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 联合攻关[4]。当然, 此类问题一旦解决, 便能够成为行业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 三) 创新成果层次高、影响大

《国家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提出“创新计划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针对国家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 通过开展技术创新, 重点解决产业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 并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大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更是工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5]。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是响应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科研实践,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同时应坚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程, 促进工程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 实现可持续发展。

( 四) 时间约束性强

由于技术创新成果的产生具有一定滞后性, 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则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因此, 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工作受到工程工期的约束, 具有较为强制性的时间约束性[6]。

( 五) 技术创新成果应用难

重大工程创新成果技术性强, 应用前景巨大, 但工程项目的临时性与组织的独立性特征使得各技术创新主体不一定能在未来的项目中再次集结, 因此技术创新很难连续、系统地进行, 重复研究较多并且零散的创新也很难有效地按项目集成[7], 造成技术创新成果容易流失, 难以被保存与再用, 不利于我国的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与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 重大工程技术创新定位与管理流程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以工程需求为导向, 在对工程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规划时, 首先要考虑工程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然而重大工程的技术难度大, 技术创新复杂性强, 创新成果水平高, 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基础上, 考虑这类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与国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因此, 应集中多方向的科研力量对技术难题进行深化研究, 形成行业层面多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因此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一般都会存在一个从工程层次, 到行业层次, 再到国家层次的提升过程, 进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目标结构 ( 图1) 。随着这三个层次的递进, 创新的目标越来越凝练, 从满足工程需求, 到提高行业创新的竞争力, 最后形成国家创新的竞争力。

( 一) 工程级项目

为了保证重大工程的顺利建设, 首先应围绕工程层面的需求与问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由业主单位根据工程需求与国家战略目标制定工程级技术创新规划, 再根据建设市场体制、企业技术和资金能力以及工程技术创新的特征, 向设计施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环境保障。设计施工单位负责应用该阶段研究成果。业主单位负责检查、督促创新活动, 组织审查创新成果和评估应用效果。

( 二) 部省级项目

在工程层面技术创新基础上, 业主单位配合行业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划, 结合工程层面的创新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提炼, 形成凝练后的技术创新项目, 并组织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争取形成行业内的共性技术创新成果。

( 三) 国家级项目

由业主单位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并在工程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创新基础上总结提升, 形成国家级项目的初步规划, 并向科技主管部门进行申报。项目正式立项后由交通部作为项目组织单位, 业主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并由业主单位具体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最后由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认定。

四 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及原则

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呈金字塔形, 从工程级项目到部省级项目, 再到国家级项目, 其立项的课题数量表现为逐渐递减, 而课题的质量则表现为逐渐提升的趋势。这就要求业主单位必须对不同层级上的创新课题进行选择与凝练。一般而言, 对课题进行选择时应满足以下几点条件: 首先课题应为本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能够对工程建设瓶颈形成突破或者显著提升工艺水平和施工能力, 实现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其次课题应为行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具有行业领先水平, 能够形成行业核心竞争力。第三, 课题的预期成果先进、成熟、适用, 具有在行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 乃至世界层面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且推广应用后, 能够形成示范效应。具体地, 在对课题进行战略选择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 一) 系统性原则

工程层面与行业层面的技术创新课题通常分别由多个不同的设计与施工企业进行研究, 由于重大工程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学科交叉性,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些共性的研究问题, 为了避免重复研究并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 业主单位会考虑系统性原则, 将这些研究课题进行整合与打包。例如, 泰州大桥针对多塔连跨悬索结构的重大技术问题, 把工程层面的多项课题整合为行业层面的“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研究”, 该成果不仅满足了泰州大桥的建设需求, 还能够对同类型大桥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 为行业规范、标准的修编和完善提供重要成果。

( 二) 先进性原则

业主单位经过前期调研、建立科研规划、签订科研合同等几个阶段, 技术创新的研究工作便正式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 业主单位需要根据各单位的研究成果重新考虑下阶段课题的筛选工作, 为了保证课题成果的先进性, 其中某些没有达到预期研究目标的课题, 或者不是更高层面上共性关键技术的课题将被删除。例如, 部省攻关阶段所设立的“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虽然和结构体系有关系, 但是总体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结构相差不大, 因此该课题没有入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三) 动态性原则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 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 工程层面的课题通常采取提前规划, 由业主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 以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征询相关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并参考有关专家和相关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建议, 在工程正式施工前确定科研项目目录。但随着工程的开展, 业主与相关设计施工单位会根据施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随时调整规划的技术创新课题。例如, 泰州大桥初期科研规划阶段的“国产大跨径悬索桥主缆干空气除湿系统研发”课题经调整后, 并入行业层面的“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课题中。“大跨径桥梁设计及施工风险评估”中的“中塔鞍座抗滑安全性评价”调整至行业层面的“多塔连跨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等等。

五 泰州大桥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跨江越海桥梁建设是21世纪桥梁工程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英伦三岛间、日韩海峡、我国东南沿海岛屿间、琼州海峡、渤海湾、台湾海峡等地均规划了大型跨江越海工程, 而目前这些大型桥梁工程的首选桥型多为悬索桥, 这对悬索桥的跨越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由于单一主跨跨越能力的限制, 目前传统的两塔悬索桥难以满足宽阔水面情况下的超长跨越需求。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三塔两主跨悬索桥桥型方案, 在这之前国内外还没有同类型大跨径悬索桥的建设经验, 已建成的多塔悬索桥工程实例还只限于中小跨径。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技术挑战: 三塔两跨悬索桥结构受力复杂, 该桥型全桥刚度较小, 主梁挠跨比大、中塔顶主缆不平衡力会导致主缆在鞍槽内滑动、中塔柱根部受力大且不均匀; 施工技术复杂, 在解决好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 还必须解决好诸如深水基础、钢塔架设、缆索系统、钢箱梁、钢桥面铺装以及施工安全等难题。面对众多技术难题, 泰州大桥经历了指挥部规划课题、交通部攻关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过程 ( 图2) , 从勘测、设计、施工乃至运营全过程对大桥进行必要的专项科学研究, 确保优质优量地完成工程建设。

( 一) 指挥部立项的科研项目

为了系统地开展泰州大桥的科研工作, 2007年初, 江苏省大桥指挥部开始了《泰州大桥科研规划大纲》 ( 以下简称《大纲》) 的编制工作, 对泰州大桥提出系统的科研规划。在《大纲》初稿编制完成后, 先后大量征集了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单位以及国内许多专家的意见, 在吸收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对《大纲》进行了完善, 于2008年中完成了修订稿。根据《泰州大桥科研规划大纲》, 泰州大桥建设指挥部从8个方面规划的科研课题达到300多项。建设指挥部具体开展的专题课题研究达88项。

( 二) 交通部重点项目

在积极推进《大纲》科研项目的基础上, 指挥部将其中的重要项目归纳、整合成6个重点项目: 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研究、多塔连跨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深厚覆盖层地区桥用锚碇基础关键技术研究、长大桥梁深水超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以及泰州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规划的这6项科研项目于2008年6月申请了交通部部省联合攻关项目。2008年11月交通部以交科教发[2008]476号文下达了2008年度交通科学技术项目执行计划, 这6个项目被列入。

泰州大桥从项目级课题到部省级课题的凝练过程遵循了重大工程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 见图3) 。例如, 项目初期, 指挥部对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安装、制作、施工控制等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随着项目建设的开展, 至建设中期, 上部结构施工的关键问题得以汇总提炼, 基于系统性原则, 将上述研究问题汇总为“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此外, 课题“大跨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早在江阴大桥和润阳大桥都研究过, 但都没有取得满意的研究成果, 所以该课题被选入了泰州大桥部省级攻关项目, 但在对国家级课题申报立项时发现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不具有国家层面的先进性, 因而又再次被删除。

( 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8年初, 泰州大桥指挥部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申报的准备工作, 编制了《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及工程示范》国家支撑计划的项目建议书, 于3月赴交通部向科教司进行了专题汇报, 科教司提出了许多非常中肯的意见, 指挥部根据交通部的意见对建议书进行了完善, 整合优化为“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研究”、“多塔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超大跨连续大柔度桥道系结构行为特性及其铺装关键技术”三个课题, 于2008年8月向科技部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及工程示范”, 在交通运输部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 已于2009年2月获科技部立项, 并于2010年3月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获得了对多塔连跨悬索新结构科技攻关的国家层面支持。交通部于2010年5月19日在泰州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

泰州大桥的关键原始创新在于“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以及由结构体系带来的“多塔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两个核心课题。部省攻关阶段所设立的“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虽然和结构体系有些关系, 但是总体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结构相差不大; 基于先进性原则, “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未入选国家级课题; 而泰州大桥的大跨径使得桥道系结构特性表现得更“柔”, 并带来桥面铺装上的高度技术挑战, 基于动态性原则, “超大跨连续大柔度桥道系结构行为特性及其铺装关键技术”被确定为国家级课题重点研究。此外, 三塔两跨的结构体系使得大缆拉力反而减小, “深厚覆盖层地区桥用锚碇基础关键技术研究”中的施工方法并没有高水平的创新, 因此该课题没有入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见图3) 。

在三层次技术目标体系的指导下, 泰州大桥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其科技攻关成果一方面为今后我国沿海及连岛工程的大跨径桥梁建设提供了新技术, 提升我国大跨径桥梁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如, 部分成果已在九江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崇启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等项目得到应用; 另一方面泰州大桥的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将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所形成的技术指南、标准, 专利、工法以及软件系统, 将大大提高我国大跨径多塔悬索桥建设的国际竞争力, 为“中国创造”走出去再添竞争力。

六 结 论

在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型化和多样化, 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日益发展的情况下, 应进一步深入思考提高工程技术创新成果的水平与层次的新路径, 本文对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目标进行定位, 并分析技术创新课题的战略选择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泰州大桥技术创新中成功实践, 使得泰州大桥在满足工程需求与响应国家科技战略的前提下, 有效克服由时间约束性与组织临时性带来的挑战, 提高科技成果应用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这不仅有利于在行业层面的其他类似工程上有效地推广与应用其成果, 还可以通过向国际上同类工程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我国工程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江涛, 许婷.大型工程“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2 (2) :111-113.

[2]盛昭瀚, 游庆仲, 程书萍, 等.苏通大桥工程系统分析与管理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81-197.

[3]盛昭瀚, 游庆仲, 陈国华, 等.大型工程综合集成管理:苏通大桥工程管理理论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63-181.

[4]张镇森, 王孟钧, 陆洋.面向铁路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13 (2) :28-30.

[5]游庆仲, 何平, 吴寿昌, 等.苏通大桥工程管理实践与基本经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04-110.

[7]Panagiotis M, Tatum C B.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s i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9, 125 (3) :61-66

工程技术创新 篇2

药物合成技术在整个制药工程技术体系中处于顶端位置,具有复配型居多、药物更新快、工艺复杂、周期较长等特点,我国制药工程技术整体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人员因素占据很大部分。现代制药工业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知识、理论较为缺乏,尤其是涉及制药工业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即缺乏理论方向,也缺乏必要的实践环境;因此,必须确立高新技术制药人才的重要地位,积极构建培养的环境,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工程技术模式。

2.2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生产经验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任何产业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再合作范围上也从国内延伸到了国际。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制药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成果,不断弥补我国制药工业的技术缺陷,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结语

从技术创新到经济创新 篇3

PC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将现实世界互联网化的阶段,早期涌现的明星企业都是如此,包括雅虎。人们的信息获得与分享、交流与沟通、日常生活用品与服务的选购,乃至社会的部分生产活动,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MIT媒体实验室的主席和共同创办人,著有《数字化生存》一书)所描绘的数字化生存,已经从1995年的遐想变成几十亿人们享受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做出关键创新的公司多半在美国硅谷,还有像以色列这样的国家。也有人将这段时期称为中国互联网的Copy to China阶段,无论是门户、电子邮件、即时聊天,还是搜索、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在美国都有相应的原型存在。当然,这当中资本因素不可忽略,在美国已获得市场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和商业模式,显然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在“西学东渐”和“模仿”的背后,中国互联网自身的创新不容忽视,从蹒跚学步到后来阔步前行,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原型。例如腾讯QQ早就超越了以色列的老大哥ICQ,乃至MSN Messenger等其他所有即时通讯工具,作为雅虎通(YahooMessenger)曾经的研发负责人,我感慨很多。我们曾为Twitter的迅速爆发感到困惑,相比于雅虎通它的功能是那么单一,可实践证明它切实把握了用户的脉搏。而模仿Twitter的新浪微博,用两三年时间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用户获取新闻的习惯。

这一切都得益于逐渐成熟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们,能用更好的技术和产品,更快的速度去满足庞大的市场和活跃的用户需求。中国不同于以色列的地方是,以色列善于技术创新,但没有本地市场,所有的创新都是为北美市场而做,创新型公司多半被海外大公司收购,变成技术和人才的输出。

移动互联网让原有的互联网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聪明,并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让人们更自然地使用。2013年在中国乃至全球获得爆发式增长的微信,便是最好的例证——2011年初上线的这款类似WhatsApp的移动通信社交应用,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不仅让中国各个阶层的用户都自然而然地用上了移动互联网,还让大半个亚洲和欧美用户都蜂拥而至。

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是经济创新,即来自产品、生产方式、市场及商业模式、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已经风行全中国的打车应用、移动电商、手机游戏,以及崭露头角的穿戴计算与健康的挂钩,基于汽车等已有平台的创新,金融、制造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等,相应的产品在北美和欧洲都有类似产品,但就是没有中国发展得这么蓬勃兴旺。

技术创新、经济创新和用户需求三者之间是一个闭环。用户需求往往催生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创新,经济创新则衍生出新的服务和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如此往复,螺旋式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化学反应将发挥到极致,尤其在人们迫切希望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中国。

移动互联网给那些人口众多、需求迫切的新兴市场,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印度和印尼是三个典型。同样都是人口大国,印度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但随着3G和4G网络与低端智能手机的普及,印度有机会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普及时代,同样将迎来爆炸式增长。对印度的创新公司来说,如何在获得大量用户后变现是需要解决的挑战。至于印尼,可能还要更慢一些,我2009年和2011年两次去雅加达出差,都被当地同事带去参观当地的电子市场,气氛类似十年前的中关村和华强北,他们为此十分自豪。这也和他们还处于互联网经济链条中较低的层次有关,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一亿多人口的强烈需求,毕竟还是只有本土公司最懂。

中国除了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优势,还在于拥有一批具有创新勇气和渴望的创业者和创新者,尤其是在北京中关村。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在这里,“村办企业”也早已不再是以系统集成、软件外包和渠道销售型,而是做更加基础的软件、硬件和互联网创新。更加值得欣赏的是,在度过了早期的野蛮生长阶段后,互联网巨头们越来越懂得尊重小企业的创新,并通过投资、收购及其他符合商业规则的方式去激励创新,让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健康,而这也正是美国硅谷数十年来持续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这样的成功案例,会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愿意尝试新东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说到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巨头们总喜欢花费巨资收购年轻人喜欢花时间的App和社区?因为抓住下一代年轻人,才有未来。

相比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新兴的产物,年轻人的生活与工作将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完全同步。相比于上一代用户,他们更能接受创新的观念和好的用户体验,而不是墨守成规。

要抓住下一代年轻人,用户体验一定是根本。移动互联网将一天24小时渗透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在节假日处理工作,或是在工作繁忙时需要出席重要的家庭活动,都比以往更为普遍,生活和工作无法截然分开。在这种状态下,娱乐与工作环境的灵活切换,工作空间在不同平台的无缝集成都非常重要,那些旨在提升用户体验、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互联网技术,将成为抓住未来年轻人的关键。

例如雅虎的OnePush项目,正是瞄准了个性化的推送信息,将人们从信息过载中解救出来,让每个人眼里的互联网都变得更加聪明;再如真正的原生广告,一定不会让用户觉得那是广告,而是与用户高度相关、高度个性化的有用信息。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以科学驱动的“个性化”“广告”“移动”和“云计算”四大研究方向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而定。

工程技术创新 篇4

技术创新按照熊彼得的定义 (J. A. Schumpeter, 1912) ,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也就是,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产品创新、原材料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与生产组织创新。后来人们又把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类型。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是从创新概念演化而来的。它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 技术创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 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 经过R&D或技术组合, 到获得实际应用, 并产生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的商业化过程。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属于经济学范畴。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 (含新产品、新工艺) 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经济活动。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可以从技术和经济这两个层面来把握。从技术角度看, 它是以技术为基础、以促进技术、产品或工艺为导向的创新活动。从经济角度看, 它是以产生商业化的技术、产品或工艺为目标, 以商业价值的实现为成功标志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

2 技术创新的主体与客体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目前似有较大的争论 (李兆友, 1997;葛勇义等, 2006) 。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家庭式作坊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认为工匠、发明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三是认为企业家 (或内企业家, 如大企业中的中层领导) 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认为企业家和各部门领导都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实际上是将技术创新主体分解为创新决策主体、市场创新主体、经营管理主体、产品设计主体、中试主体和操作主体等;五是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六是认为政府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七是认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都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八是认为国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九是认为区域 (包括一国内的区域和国际性区域) 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等。

笔者认为, 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且也不一定是相互矛盾的,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 技术创新可能具有不同的主体。如农业社会的一些家庭式作坊或工匠发明家可能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只要他们实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实现了新技术的商业化过程)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 政府显然扮演了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 而在市场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的主体将逐步由政府让位于企业。

当然,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都取决于如何理解“技术创新”和“主体”这些概念。目前关于“主体”一词, 主要有三种解释:一是哲学意义的主体, 就是指人或由人主导的单位, 具有自觉性、创造性与能动性;二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 如占有较大比例, 起着重要作用等;三是指法律主体, 主要有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 、犯罪主体 (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 和国际法主体 (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 即国家) 等。

但是, 笔者发现, 目前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讨论没有注意以上三个解释的区别, 特别是混淆了前两种解释, 即混淆了哲学主体与数量主体。这也许是技术创新主体问题引起各种争论的原因之一。如:有的学者在论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时说只有企业才能进行完整的技术创新, 这显然说的是哲学主体;在判断企业是否是技术创新 (或R&D) 的主体时则用企业投入R&D的经费和人员占全国R&D经费和人员的比例来进行衡量, 这显然说的是数量主体;在论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时则隐含着其法律主体的意味, 因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有人在论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时说“企业是R&D的主体”, 这里的“主体”一词的含义就兼有哲学主体和数量主体的意思。就哲学主体而言, 企业并不一定是R&D的主体 (如有的企业不从事R&D, 就不是R&D的主体) , 也不是R&D的唯一主体, 象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成为R&D的主体;就数量主体而言, 企业可以成为R&D的唯一主体 (如果其投入R&D的经费和人员占全国R&D经费和人员的比例超过了50%) 。经验证据表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应成为R&D的唯一数量主体。

另外,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 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政府是主导, 企业是主体。大体上是说政府要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或宏观调控, 具体的技术创新活动还是在企业进行。但仔细思量, 这种说法似有矛盾之处, 因为从哲学的角度看只有主体才具有主导的能力, 企业既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怎么就不能主导技术创新呢?政府既然能够主导技术创新, 为什么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呢?当然, 也可以把那句话解释成“政府是哲学主体, 企业是数量主体”。这样也许就没有矛盾了。

由此可见, 要想澄清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和争论, 必须首先明确“主体”的含义。笔者认为, 在“技术创新主体”中的“主体”一词应是哲学主体, 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性作用和关键作用的人或单位。如果没有时间或地区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 技术创新主体可以是工匠、发明家、企业家、家庭式作坊、企业、政府等。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主体就是政府, 因为那时的政府实际上是技术创新的组织者、实施者,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性作用和关键性作用。严格来说,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企业和企业家 (只有工厂和厂长) , 当然也可以近似地把整个国家看做一个大企业, 把有关政府官员看做是企业家。

现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那么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只能是企业或企业中的有关人员 (如企业家)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企业能进行生产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 (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或新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 , 正如熊彼得 (J. A. Schumpeter, 1912)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的:“我们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之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按照熊彼得关于技术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定义, 显然只有企业或企业家才能进行技术创新, 才有资格担当技术创新的主体。

还有人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人, 不能是单位;认为企业只是技术创新的载体, 真正主导技术创新的是企业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严格来说, 主体只能是人, 不能是单位。但是这两种说法也不一定是相互矛盾的, 因为单位也是由人组成的, 单位的主导性作用可以通过人来实现。在法律上有“法人”和“法人代表”的概念, 这也说明, 从引伸的意义上说单位是可以作为主体的, 如法人单位就可以作为法律主体。一般来说, 在国家创新系统等宏观视野下, 把企业看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在讨论企业内部的问题时, 则把企业家或有关人员看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而且把技术创新的主体说成是企业, 比说成是企业家要更全面、更准确和更简洁, 因为在企业内部, 企业家并不是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 还有内企业家、各部门领导、R&D人员等关键和核心人员也可能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关键和核心的作用,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当我们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时, 就包括了企业内部的企业家和有关的关键、核心人员。因此, 在本文的行文中, 为了统一起见, 一般将技术创新的主体仅说成是企业;而这个企业就包括了企业内部的企业家和有关人员。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那么技术创新的客体又是什么呢?技术创新的客体就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主体所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包括技术构思、图纸、原材料、原型、产品、营销对象和市场构成等内容。从哲学的角度看, 主体与客体是一对范畴, 它们是互为前提的, 即主体是客体的主体, 客体是主体的客体 (就象“夫妻”或“父子”这些概念一样) 。主体与客体只有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统一。技术创新的主体与客体也应该是这样。

3 什么叫技术创新政策?

诺斯威尔 (Roy Rothwell) 认为, 技术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结合, 这种结合是在各种政策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一种整合。连燕华 (1998) 认为, “技术创新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 是一个国家为促进技术创新活动、规范技术创新行为而采取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其关键词是“体系”、“促进和规范”、“直接和间接”、“措施”等。赵兰香 (1999) 认为, “技术创新政策是一个既不同于科学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政策, 但又与科学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的政策体系。”余志良等 (2003) 认为, “技术创新政策, 就是一国政府为了影响或者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总称”。其关键词是“国家政府”、“速度、方向和规模”、“公共政策”、“总称”。

笔者综合以上观点, 并结合一般的公共政策理论, 形成如下几点看法:

首先, 技术创新政策是一种政治措施。这是因为, 技术创新政策也是一种政策。而“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系列的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陈振明, 1998) 。简单地说, 政策就是一种政治措施。这也是所有政策 (包括技术创新政策) 的本质特征之一。

其次, 技术创新政策是有目的性的。由于政策是有目的性的, 而技术创新政策是一种政策, 因此, 技术创新政策是有目的性的。笔者曾论证过, “科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促进或限制科学技术的传播、生产和应用;间接目的是发展生产、保护环境等, 其中, 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或可持续发展” (成良斌, 2002) 。技术创新政策与科技政策密切相关, 其目的除偏重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外应与科技政策大致相同。技术创新政策的目的可分为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就字面来理解, 技术创新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影响和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但是在大多数场合下, 这一直接目的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实现某个目的的手段。在通常情况下间接目的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再次, 技术创新政策是关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根据政策所涉及的领域, 政策可以分为文化政策、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等。技术创新政策所作用的直接对象就是“技术创新”, 包括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 它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等领域, 因此与科技政策、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等有一些交叉。但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等都是技术创新政策, 一些对“技术创新”没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或与技术创新相离太远) 的政策 (如计划生育政策、扶贫政策等) 就不是技术创新政策。

又次, 技术创新政策是一个体系。所有的政策都应是自成体系, 而且所有政策之间必须是相容的。这一点对技术创新政策而言就更是如此。技术创新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综合性, 它几乎涉及到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与技术创新活动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而且它往往政出多门, 因此, 如果有没有一个统管全局的机构把同时又隶属于其他政策的技术创新政策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和研究, 则势必造成技术创新政策的支离破碎和顾此失彼。

最后, 技术创新政策的主体应是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前文说到, 技术创新政策是一种政治或政治措施, 而政治一般可以分为政权形式、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层面。技术创新政策的这一本质要求决定了其主体只能是政府。技术创新政策制定、颁布和实施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 笔者认为, 可以把技术创新政策定义为由政府制定、颁布和实施的具有目的性的关于直接和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的系统化的政治措施。因为技术创新政策属于技术创新的制度范围, 所以新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应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

诺斯威尔等 (Rothwell & Zegveld, 1985) 、王春法 (1998) 、袁庆明 (2003) 对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及其效用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诺斯威尔等认为, 技术创新政策工具是一套复合的政策体系, 是政府干预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手段, 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发挥作用。他们经常从供给面、环境面和需求面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政策工具进行分析。

4 技术创新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技术创新政策主体是指在技术创新政策运行过程中进行主导或能动活动的个人或组织;政策主体可以确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工具、颁布、监督和评估政策的实施, 包括参加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一般可以分为个人主体和集团主体。个人主体是指政府 (或政党) 的负责人或代言人;集团主体是按照一定的信仰、目的和利益组织起来的行为群体, 如民族、阶级、政党和利益集团等。就技术创新政策而言, 其主体主要是指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或代言人。从更宽泛的角度看, 企业和一些国际性组织也可以看做是技术创新政策的主体 (本文由于论题的需要, 暂不考虑这种情形) 。

技术创新政策主体还可以分为决策层、咨询层和参与层。决策层是指从事技术创新政策的组织、决策、执行的人员, 主要是领导者, 具有决策权、调整权和终止权。咨询层是指从事技术创新政策研究的各种专业人员或顾问, 主要是专家、学者。参与层是指被征询、被调研的各种人员, 主要是企业家、科技人员、教师、市场营销人员、消费者和一般群众等。

技术创新政策客体是指技术创新政策作用的对象。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直接客体 (即技术创新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 和间接客体 (即技术创新政策间接作用的对象) 。直接客体又分单位和个人。单位主要有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个人主要有企业家、教师、R&D人员、风险投资家和咨询师等;甚至对将要成为这些人员的人员 (如大学生、研究生等) 也会有一定影响。间接客体主要是指通过直接客体来起作用的一些作用对象, 如论文、专利、设计图纸、产品、工艺流程和生态环境等。

技术创新政策的直接客体也只能是人或拟人的单位 (如法人) , 因为人是活的, 而东西是死的, 技术创新政策不可能直接作用于象专利和产品之类的有形无形的物质的东西, 它只有通过活生生的人才能起作用。

从技术创新运行的角度, 技术创新政策的客体又可以分为技术创新运行过程客体和技术创新运行环境客体。由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 技术创新过程只能在企业里进行, 所以技术创新政策作用的终极目标只能是企业, 技术创新政策的客体首先就是在企业里发生的技术创新过程 (即过程客体) 。但是企业并不是孤立的, 技术创新过程也不一定是封闭的。这就涉及到技术创新运行的环境 (即环境客体) , 包括科技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 甚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结构和劳动者素质等。在环境客体中, 其它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市场需求、有关政策法规和人们的文化传统显然对过程客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波特 (Michael Porter) (2002) 提出的钻石模型对我们认识技术创新政策的环境客体会有一定帮助。波特认为, 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如下因素:生产要素 (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 、需求条件 (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机遇和政府作用等。由此可见, 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不一定在企业内部, 有时企业的上下游关系、市场需求、政府的作用等企业外部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创新政策主体与技术创新政策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有时还是相互转化的。技术创新政策客体是技术创新政策主体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根据和条件之一;作为技术创新政策客体的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等既要服从技术创新政策的有关规定, 有时又参与了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成为了技术创新政策主体;某一层次的技术创新政策主体是更高一级层次的技术创新政策客体, 而某一层次的技术创新政策客体又是更低一级层次的技术创新政策主体 (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是这样) 。

5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之间的关系

由于技术创新政策是制度的组成部分,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的关系也可以看做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对于后一个问题, 学界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是技术决定论, 认为技术创新决定了制度创新, 因为制度是由物质环境决定的, 而物质环境是由技术决定的, 如旧制度经济学的代表凡勃仑 (Thorstein Veblen) 和艾尔斯 (C.E.Ayres) 等;二是制度决定论, 认为制度创新决定了技术创新, 因为制度环境的改善会鼓励和刺激创新, 以私人收益率更接近社会收益率, 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 (D. C. North) 等;三是互不决定论, 认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虽然相互影响, 相互依赖, 但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 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因, 如拉坦 (V.W. Ruttan) 等, 袁庆明, 2003, 第23-32页。

笔者一般不会赞同决定论的观点, 因为它反映的是一种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而对系统问题, 特别是复杂系统之间要素的分析, 应采取非线性的或系统的思维方式。系统中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有时可能互为原因, 有时它们的变化是由第三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具体到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的关系, 可将其置于国家创新系统中去进行综合、系统地考察。

首先, 技术创新政策协调和控制着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如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 风险投资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可以调节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规模等。当然技术创新政策并不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唯一因素, 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完善的程度、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劳动者的素质对技术创新也有重要影响。

其次, 技术创新增加了技术创新政策实施的潜在利润, 提高了技术创新政策实施的效率和人们对技术创新政策的预期, 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颁布和实施, 但影响技术创新政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政府的偏好、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对技术创新政策也有重要影响。如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环境等。

最后, 从本文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主客体分析, 也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密切关系。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客体是技术构思、专利、设计图纸、原材料、原型、产品、工艺流程、营销对象和市场结构等;技术创新政策的主体是政府, 直接客体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 间接客体是论著、专利、设计图纸、原型、产品、工艺流程、市场结构和生态环境等。由此可见, 技术创新政策的直接客体之一 (即企业) 就是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技术创新政策的一些间接客体 (如专利、设计图纸、原型和产品等) 也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客体。

为直观和明确起见, 我们把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关系用示意图1表示。

其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是整个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和主要载体, 政府是技术创新政策的主体 (同时也是用户) ,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知识创新 (也可称之为科技创新) 的主体, 中介机构是服务于创新活动的主体。而这些行为主体都是在一个更大的背景, 即文化传统、法律环境、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之下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背景的影响。

摘要: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 对“企业是不是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主客体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政策的直接客体之一, 技术创新的客体也是技术创新政策的间接客体;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的关系归根结底是通过有关行为主体 (如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 而产生的。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政策,主体,客体,关系

参考文献

[1]ROTHWELL ROY, ZEGVELD WALTER.Reindustrialization andTechnology[M].Logman Group Limited.1985.

[2]SCHUMPETER J A.Theorie der wirtschaftlichen Entwicklung[M].Leipzig:Duncker&Humblot, 1912. (中文版: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何畏, 易家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3]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4]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成良斌.论科技政策的本质和目的[J].科技管理研究, 2002 (4) :1-4, 13.

[6]葛勇义, 翟琳琳, 于丹.技术创新中的主体间性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 :11-14, 18.

[7]李兆友.技术创新主体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 1997 (11) :28-31.

[8]连燕华.技术创新政策概论[J].科学管理研究, 1998 (5) :7-12.

[9]王春法.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10]余志良, 谢洪明.技术创新政策理论的研究评述[J].科学管理研究, 2003 (6) :32-37.

[11]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工程技术创新 篇5

技术创新管理的一面镜子-国际工程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实践及启示

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中国建筑市场将迎来空前的竞争格局.对中国工程建设企业而言,竞争对手已转变为跨国工程建设集团.从工程设计到新技术开发,从设备采购到设备制造,从组织施工到项目管理,竞争将是全方位的`.

作 者:徐陈华  作者单位:上海攀成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刊 名:施工企业管理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 篇6

谈到汽车产业的创新,首先要回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背景。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初,我国汽车产业还是一个“幼稚”产业。许多人士担心汽车产业会受到严重冲击:然而,人世后的中国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压制,反而却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汽车市场对外开放,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重大转折阶段。2001年,我国汽车产销只有200多万量,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1840,创造了年均平均增长24.2%的奇迹。2009年,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箫条的背景下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目前已没有争议地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关税的下降、配额的取消。入世的十年带给中国汽车产业的更为开放的市场和更为流畅交流环境。

实践证明,开放的发展环境不仅给汽车产业更多契机,也让汽车产业的发展观念发生了转变,这也是汽车产业的根本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表现。不可否认,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中国汽车产业中的主力军依然是合资企业,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逐渐涌现了许多自主品牌,如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回顾这十年来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想要在国际中站稳脚跟还有漫长的路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增速放缓竞争将更为激烈

当然,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来,市场高速膨胀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道路设施建设不足等等。由于买入汽车社会门槛的步伐太快,人们生活与产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增速明显放缓,与几年前的高速增长有着天壤之别,国内自主品牌的一系列问题立刻暴露出来,这是在意料之内的:汽车产业是集国家工业和各种高端技术的大产业。涉及到的零部件众多,这其中的集成与协调、自主技术的研发与升级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同时,过去几年中,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时有发生,市场矛盾主要体现在膨胀的市场需求与供给产能不足。汽车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生产者主权。2012年将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分水岭,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渐步入平稳发展的轨道。随着市场增长势头的减弱,以及日益释放出来的潜在产能,汽车市场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格局,消费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势必导致竞争更为激烈,汽车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中抢占先机,谋求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

与中国经济一样,中国汽车产业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应以合理的方式和途径完成从汽车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创新是公认的唯一出路。创新不仅是汽车企业做强做大的要求,也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的根本。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做出一种制度的安排,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解决资源配置效率。制度创新的体现就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通过研发新的技术,解决的是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技术创新的直接反映就是产品创新。因此,汽车产业的创新就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创新,还应该包括战略的发展模式、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等管理方式在内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制度创新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则能够有效地有帮助企业进行制度创新,二者都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为此,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创新变革。

一是面向国际,进行开放式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中国汽车产业也不例外。因此要从国际分工的角度出发,考虑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创新要有国际化视野,在未来,中国汽车企业一定是国际化企业:中国企业的创新一定要跟国际接轨,要符合国际潮流、符合国际标记。同时,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不仅仅是针对国内市场,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尤其是国际流行的趋势。中国汽车企业要学要善于接纳,学习和融会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总之,只有在开放中创新,中国汽车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更好地发展自己。

二是动态研究,在发展中创新。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持续不断的竞争性优势,因此企业的创新要有前瞻性,在实践中提高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规律的研究,正确把握产业演化模式和机制、把握创新方向。如产品创新,要充分考虑未来的消费特点和趋势、技术创新要考虑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经营模式的创新则要充分研究国际化新特点等。企业应该建立动态发展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汽车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谋求共赢,在合作中创新。合作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永恒主题。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基本上都已经与国际汽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可以促进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保证双方在合作中达到共赢。目前国内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实际上就是合作创新的一种尝试,目前已有合作模式包括国内企业并购国际知名汽车企业、中外合作双方开创新模式等,并且还在不断的探索当中。

第四,增强自主,在竞争中创新。随着国际汽车产业竞争的不断深化,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竞争将是一种体系竞争,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因此汽车产业要创新,必须增强自身体系的竞争力。如在汽车的核心零件上,要增强自主竞争能力;在以整车企业为核心的企业上下游之间,要形成倾力合作、进行资源整合,以保证汽车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甚至二手车、再流通等各个环节都能获得优化的资源配置,从而使整个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缝运转,达到整体效率最大化。

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是两大突破口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最重要的两个方向就是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汽车是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终极方向。中国汽车产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型,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因此现阶段,汽车企业创新要紧紧围绕这两个点,在传统的自主品牌汽车技术轨道上,遵行技术学习的累计性原则:汽车企业选择产品和技术,应从低端到高端技术创新做起;创新方式要坚持从模仿到自主创新,这是因为中国绝大多数车企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正向的研发体系;在创新强度上要遵循从渐渐创新到突破创新、从局部创新到整体创新、从外围创新向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原则。

在新能源技术技术轨道上,我国企业应坚持从高端入手,遵循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突破性创新路径。我国汽车企业只有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实现自主,才能真正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技术跨越,否则将长期落后于对手。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改变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投入过渡分散、过渡以企业为主的模式。

集成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

北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一直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结合公司的发展情况,北汽集团认为创新首先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要实现以自主创新、新技术、自主品牌的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实现全球化的规模,以及汽车产业向高端转型。这些都是以提升现有技术结构为基础来进行的。为此,不仅要形成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还要形成强大的集成创新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有效吸纳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国际创新资源。

近年来,北汽集团不遗余力地进行投入,目前北汽集团旗下有两个国家级认定的技术中心。两年前,北汽集团投入了几十亿建造了目前国内最好的研究院,2012年春正式投入使用,实验能力、师资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与此同时,北汽集团在美国、意大利也建立了研发中心,从海外招聘了大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技术发展方面,北汽集团坚持开放技术发展,掌握核心、保持领先的研发理念,采用自主开发,集成开发。联合开发、引进吸收再创新等方式推动创新进程。2009年12月,北汽集团完成了对萨博汽车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工作,成为国内汽车企业收购海外先进整车成套技术和动力总成技术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买来了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才是关键。北汽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北汽就完成了对萨博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出100%本地化的自主发动机,而且经过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已经超过了萨博原机的水平。通过引进吸收,在2年内开发出自主无极变速器。同时,在萨博技术基础上,对车身、外形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需求。

工程技术创新 篇7

1 模型基本设定及假设

假定企业1是一家高技术企业,企业2则是一家传统企业,并且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企业的产出可以表示为:

其中,(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α和β为常数,A表示企业生产技术或生产率的变化。技术创新活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产出,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但是,技术创新有着高风险和高失败率的特点,此处可以用风险型决策法来计算企业技术创新获得的收益。把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记为θ(0<θ<1),θ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科技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科研人员的素质等因素,根据风险型决策模型可知,企业最终产出的数学期望服从(0-1)分布。同时假定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获得成功,则企业的产出加倍,如果失败,产出保持不变,而无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成功,都会消耗研发资金。

2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选择分析

结合以上假设和条件,可以计算企业产出的数学期望如下:

根据公式(1)和(2),在选择技术创新后,企业1和企业2的产出的数学期望为:

仅从数学期望上来看,与没有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企业1和企业2在创新后各自的利润增加值分别为:

根据公式(4)可知,只有当Δπ1>0、Δπ2>0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才会得到正的利润,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成功率的不断降低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成本逐渐上升,利润会不断减小,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与自己共同承担风险,并且共享创新收益,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也将更加顺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选择企业联盟、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因。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生产经验,但是传统企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如果能够与高技术企业进行合作,吸收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管理经验。双方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取所需,相互弥补,在相关知识、技术上实现互补,对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2.1 企业合资研发的情况分析

假定企业1和企业2达成共识,开展了协同技术创新活动,并且约定双方共同分摊研发成本,共享技术专利、创新收益等创新成果。此时,每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变成原来的一半。由于创新的成果一般都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新技术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是很显著的,所以在技术创新成功之后,两个企业的生产效率都会提高。假定单位产品的价格为p,则在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各自的利润期望值可以表示为:

与两个企业单独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两个企业的利润增加值为:

根据公式(6)可知,与单独创新相比,在合资研发时,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都能够降低各自的研发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卢少华和陶志祥(2004)认为协同创新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更为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3]。如今全国各地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用以扶持、鼓励当地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也为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协同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时的情况分析

企业选择协同技术创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互补性的资源或者技术,Beers等(2004)指出为了防止市场冲突,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其他行业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4]。这里用ξ(ξ>0)来表示企业之间的技术协同效应,ξ的值越大,说明两个企业技术互补的效果越好,Tesoriere(2008)认为互补效应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性、技术不对称性等因素[5]。在此条件下,假定企业1和企业2原来的技术能力各自为A1、A2,则在协同创新之后,两个企业的技术均变为ξ(A1+A2),并且两个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要素投入保持不变,则在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产出的期望值分别为:

与企业单独技术创新相比,两个企业利润的增加值分别为:

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两类企业的技术互补性强于同行业的企业,要想使两个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都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则需要使Δπ1>0且Δπ2>0,根据公式(9)和公式(10),ξ的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现实中,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A1和A2的差距可能较大。为了使公式(11)成立,需要使ξ的值尽可能的增大,而由于协同创新本身能够使整体的效用大于部分效用的总和,即:

结合公式(12),有:

由公式(13)可以推导出公式(11)能够成立,即企业通过协同创新能够实现“1+1>2”的效应,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了验证上述推论,现利用实证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验证,同时做出研究假设:

假设H1: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2: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3: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4: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对象选择及数据收集

本文需要测量的变量共计有3个,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为自变量,每个变量设计两个问题来测量,技术互补根据双方在具体技术领域的互补性和基础知识的关联度进行测量,资源互补根据企业对该资源的需求及重要性进行衡量,参照了徐二明和徐凯(2012)的研究量表[6]。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企业的专利数量、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及推出的新工艺流程的数量来衡量,设计4个问题进行衡量,每个指标用Likert 5级量表来衡量受访者对该问题的认同度,具体指标及内容描述见表1。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和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67、0.732和0.830,由于量表中各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可以认为量表的信度较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利用回归方程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调查方法上,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选取北京、成都等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工作人员。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实地发放、邮寄、网络发放等形式发放问卷,一共发放了415份问卷,收回385份问卷,去除了空白、漏填的70份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15份(N=315),有效问卷比例为81.8%。其中,以高技术企业为对象的有144份,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企业,以传统企业为对象的有171份,主要涉及建筑、化工、传统制造业等传统行业。

3.2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本文中的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与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此处分别以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为自变量,以技术创新能力为因变量,同时将样本分为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两组,利用SPSS软件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59和0.338,且Sig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故假设H1和假设H3通过检验。同理,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这两个变量对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82和0.298,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即假设H2、H4通过检验。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正向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合作方的资源、技术,同时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提高合作伙伴的创新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论及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增加企业的产出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在面临技术创新风险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可以分摊成本,并且通过增强协同效应来提高产出,以达到单独创新难以实现的效果。在实践中,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和技术资源上存在一些差异,使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收益有所不同。对单个企业来讲,为了尽可能的利用互补性的技术和资源,企业需要寻求更广阔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并且打破行业领域和地域的限制,同更多的优秀企业一起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虽然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两个企业之间产品的性能、品质的相似性会逐渐提高,从而影响各自的市场销售情况,但是通过双方互补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尽可能的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同时,凭借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各自的管理经验及市场营销渠道,能够有力的降低产品的市场冲突,提高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协同技术创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72~81

[2]朱雪春,陈万明,殷红幸.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91~102

[3]卢少华,陶志祥.动态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博弈[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3):65~68

[4]Beers C.V.,Berghallb E,Pootc T.R&D Internationalization,R&D Collaboration and Public Knowledge Institutions in Smal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Finland and the Netherlands[J].Research Policy,2008,37(2):294~308

[5]Tesoriere A.Endogenous R&D Symmetry in Linear Duopoly with One-way Spillov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8,66(2):213~225

工程技术创新 篇8

新一代无线射频单元 (NGR)

NGR (Next Generation Radio) 拥有众多的技术优势:轻巧、省电、大容量。站点面积可以缩小至原来的1/7~1/5, 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3, 能耗降低50%, 覆盖增加2~4倍, 并且支持多种标准、不同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模块化的结构、创新的安装方案, 使运营商更方便地进行频带扩展、增加天线数量, 从而打造最优质的无线网络。

12月1~3日, “爱立信上海技术创新日”在上海研发中心举行, 该活动全面呈现了爱立信在5G、移动宽带、云、OSS/BSS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荷兰的Solar Team Eindhoven团队携Stella Lux亮相“技术创新日”, 向中国观众近距离展示内嵌在太阳能车中的爱立信创新科技Solar Navigator。

爱立信东北亚区总裁柯瑞东 (Chris Houghton) 表示:“创新是爱立信的基因, 爱立信在传统电信领域保持技术领导力的同时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并携手其他行业合作伙伴在多个领域取得技术创新成果。”本次“技术创新日”的展示亮点包括以下方面。

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卫冕冠军Stela Lux

内嵌了爱立信创新应用Solar Navigator的Stella Lux, 在2015年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寻路者级”比赛中成功卫冕。尽管2015年太阳能车挑战赛比赛结果显示, Stela Lux在速度上稍微落后日本工学院的Kogakuin, 但从其他3个维度考量, Stela Lux均优于对手:

● Setlla Lux全程搭载2名乘客, 而Kogakuin仅有1名乘客;

● Setlla Lux刷新了太阳能供电家庭轿车续航能力的纪录, 充电一次即可行驶1500公里;

● Stella Lux内置了爱立信为其量身制定的Solar Navigator应用, 在实用性方面获得了10%的加分, 最终赢得了本年度的比赛。

Stella Lux是世界太阳能挑战赛中唯一配有内置应用并且可将剩余电量返还到电网的汽车。

Solar Navigator是一款基于爱立信交通云的内置应用, 可以采集当前的天气数据和交通数据, 提供最佳行驶路线建议, 有助于驾驶员判断汽车比赛时的速度和电池充电量, 该应用将经济型驾驶体验提升至新的水平。Solar Navigator提供了许多前瞻优势, 可以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

Solar Team Eindhoven机械工程负责人Liselotte Kockelkoren表示:“Solar Navigator应用使我们能够掌握准确的天气数据, 基于最新的信息和数据, 我们可以制定精确的战略, 并确定目标速度。”

Solar Team Eindhoven团队经理Tom Selten表示:“对于今年的比赛, 效率最为重要, 因为今年所有的‘寻路者级’比赛选手都只有一次充电机会, 而在2013年可以充电3次。爱立信的应用使我们拥有巨大的优势, 即使面对新规则我们也能从容应对。该应用能够优化路线, 尽量减少制动和加速次数以节约电力, 这使我们拥有了更大的胜算去赢得这场比赛。”

这款应用基于爱立信交通云, 该云管理平台可以使互联车辆与道路交通主管部门之间实现双向数据共享。爱立信交通云为Solar Team Eindhoven提供竞争优势, 该平台可汇聚汽车、交通和天气方面的数据, 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选择最佳路线。通过尽量减少制动和加速次数, 交通云将有助于节省电力, 增大团队的获胜概率。

5G网络切片

5G网络切片对于支持5G时代新业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G网络切片基于虚拟化演进分组核心网 (v EPC) , 是5G技术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为运营商带来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并快速满足新型应用需求的新服务。10月, 爱立信携手韩国SK电讯已成功演示了5G网络切片技术。

爱立信上海技术创新日上展示的5G网络切片Po C , 通过在云平台上灵活地部署多个虚拟EPC网络切片, 服务于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并拥有可扩展性和冗余性。

云管理系统:NFV管理和编排

爱立信云管理系统可通过虚拟的功能和应用对云系统资源进行协同、激活和管理。本次演示以虚拟演进分组核心网 (v EPC) 和虚拟IP多媒体子系统 (v IMS) 为例, 展示爱立信网络虚拟化平台对电信虚拟网络应用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管理。凭借爱立信云管理系统, 运营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灵活地部署电信级网络应用。

除此以外, “技术创新日”还展示了5G智能巴士、爱立信车联云、爱立信无线点系统、PSI解决方案、基于云端的Wi-Fi通话、LTE广播、随选资讯、爱立信专家分析系统、爱立信产品目录和订单管理系统等众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以及爱立信自有的创新技术。

“爱立信上海技术创新日”已经成功举办过3次, 吸引了很多运营商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爱立信内部员工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该活动旨在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交流和展示机会, 从而进一步实现创新合作。

爱立信上海研发中心成立于1997年, 目前拥有超过1100名员工, 所涵盖的研发领域包括核心网、IP多媒体子系统 (IMS) 、业务支撑系统 (BSS) 、电视、移动位置信息和企业通信解决方案。爱立信上海研发中心的产品和服务已使全球数百家电信运营商和数千万最终用户受益。近几年来, 爱立信上海研发中心已获得近100项专利, 并通过各类创新技术的商用为客户创造了巨大价值。

工程技术创新 篇9

溢出效应通常被用来描述技术扩散的外在性。李平 (1999) 提出,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 促进当地生产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Kokko (1992) 认为, 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来源于示范、模仿和传播;其二来源于竞争。Das (1987) 发现, 溢出效应对企业已构成一种潜在成本, 因为免费搭便车的企业迟早会变得足以与溢出更多的一方相抗衡。以Das为主要代表的学者, 在20世纪80年代重点研究了竞争性的溢出效应, 但他们大多数却忽视了竞争性企业自身的决策和行为。Klibanoff和Morduch (1995) 发现, 在小溢出条件下, 合作没有现实意义, 而在大溢出前提下,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提高经济效率。Ziss (1994) 则构建了一个有溢出的两阶段双边寡头博弈模型, 将不合作方式与合资、定价及合并三种方式作了比较, 得出结论:在溢出足够大时, 上述三种合作方式的福利水平都高于不合作方式, 其中合并的福利水平最高, 定价的福利水平低于合资。在此基础上, 本文考虑的是不同于合资、定价及合并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是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具有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 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本文中我们认为,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在企业方和学研方充分考虑溢出存在的事实下, 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或自愿扩散, 促进企业方和学研方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 这种经济外在性会影响企业方和学研方的行为或者策略。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 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商业化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新产品, 称为产品创新;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生产成本, 称为生产创新。在生产创新中, 企业价格-成本边际的提高来自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在产品创新中, 价格-成本边际上升, 是由于购买者愿意为新的产品特性付出更多而导致价格上升。很多关于创新的研究都主要关注工艺创新, 然而, 在美国四分之三的企业创新投资都是用于产品创新。本文考虑技术溢出效应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方和学研方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 企业方和学研方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行为。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求解联盟在技术创新阶段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以及产出阶段进行古诺市场竞争的均衡条件, 得出相应结论, 以期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一、基本模型的假定及描述

在Symeonidis (2003) 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基础上, 将其扩展成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 考虑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下的联盟成员策略或行为选择, 进而探究影响联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和影响机理。第一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决定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第二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选择合作创新的投资水平;第三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

假设某一产业中, 存在着一个企业方和一个学研方, 分别记为U和I, 在该产业内它们各自拥有某项优势资源, 且双方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补性, 企业方和学研方均能独自进行产品创新, 且产品具有同质性。在博弈过程中, 考虑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性, 第一个是水平差异, 用外生变量δ∈ (0, 1) 来刻画, δ→0时, 代表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性为0, 而当δ→1时, 代表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严格互补。第二个是垂直差异, 用参数u刻画, 代表产品的质量, 它与创新努力成本有关。沿用Vives (1985) 的质量提高型平方效用函数, 产品逆需求函数为:

(1) 式中, p为价格, u为产品的质量, q代表产量。为了研究的方便, 我们认为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双方的固定成本均为0, 双方的边际成本均为c, 且0<c<1。同时, 为了将质量u与创新努力成本R联系在一起, 本文再引入Motta (1992) 给出的模型函数ui=εRi1/4+ερRj1/4, 其中ε>0, 用来衡量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 ρ表示技术溢出的程度, ρ∈[0, 1]。

二、模型分析

本文构造了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为了找到纳什均衡解, 可以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下面将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分析。

第三阶段:产出阶段, 企业方I和学研方U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I和U选择产量最大化其利润πi:

价格和产量都为正数, 通过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出, 有:

第二阶段:I和U选择质量水平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πi-Ri, 即满足一阶最大化条件。

这代表的含义是, 每家企业选择创新努力成本的最大值是当一单位的创新投入等于其创造的收益时得到, 将求得的各个对应偏导数表达式带入 (5) 式中, 令ui=εRi1/4+ερRj1/4, 求得均衡为:

这里得到企业方和学研方最终进行产品创新质量相同的均衡, 是由于模型考虑的是对称的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致。

第一阶段:I和U决定是否进行合作的产品创新, 若不进行合作产品创新, 则I和U只有选择自主产品创新, 此时, 我们需对ui=εRi1/4+ερRj1/4进行修正, 因为自主创新时很难享受到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由于技术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回报, 令ρ=0, 此时,

虽然, 对于 (7) 式的可行性还有待验证, 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点, 就是当双方选择自主产品创新时, 最终产品的质量程度降低了。由于本文考虑的产品创新和以往大多数文献考虑的过程创新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创新是通过直接提升消费者效用而达到尽可能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而过程创新则是通过降低其边际成本来达到同样的目标。所以, 产品质量的降低会直接导致最终利润的降低 (在不降低成本的情况下) 。

三、模型结论

结论1: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情况下, 企业方和学研方都倾向于合作进行产品创新。ρ越大, 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越大, 同等的创新努力成本下, 所获得的产品质量越高, 所得利润也越大。相反, ρ越小, 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越小, 同等的创新努力成本下, 所获得的的产品质量越低, 所得利润也越低。

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来看, 也基本上符合结论1的描述。周青 (201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揭示了技术联盟的主要方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把技术联盟划分为协作研发联盟、专利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三种基本模式, 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足够大, 那么协作研发联盟的创新绩效更好;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足够小, 那么技术标准联盟的绩效更好;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介于中间部分, 那么专利联盟的创新绩效会更好。

结论2:企业方和学研方的优势资源互补性越强, 双方合作进行产品创新所得的收益越多。根据 (4) 式, 在边际成本c不变, 创新努力成本R、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ε、技术溢出程度ρ一定的情形下, δ越大, 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性越强, 其利润π的值越大。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 为什么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时, 有效地选择联盟伙伴对于联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实践上来看, 伍建民等 (2011) 调查了北京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 发现北京地区大多数联盟吸引了其所在行业的顶尖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入。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信息产业部支持下成立于2003年7月, 是孵化于中关村、立足于中关村, 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 致力于制定和推广IGRS标准。其核心成员几乎包含了国内所有的知名3C终端生产企业、运营服务商和大学科研院所:联想集团、TCL集团、长城集团、创维集团、海信集团、康佳集团、美的集团、网通宽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光大银行等。通过汇聚国内优势科研院所和强势企业的创新资源, 借助联盟这个极具特色的创新平台, 为“建设中国标准, 推动自主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结论1和结论2为前提, 我们根据Hart和Moore (2008) 在“Contracts As Reference Points”一文中提出的“契约参考点”理论, 将合作收益分为循例收益和完美收益。两者的区别是:循例收益指契约文字上的收益, 完美收益指契约精神上的收益;循例收益可被第三方证实, 也可被强制执行, 完美收益则不可被第三方证实, 也不可被强制执行。在此基础上, 我们认为当各创新行为主体从联盟项目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其循例收益时, 他愿意提供出一部分精神上的完美收益。相反, 若是从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小于其循例收益时, 他会收回一部分精神上的完美收益。

结论3:在企业方和学研方合作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 循例收益与资源互补程度呈现负相关, 而完美收益则与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ε呈现正相关。将 (6) 式代入 (4) 式可得:

当双方选择进行自主产品创新时, 我们令ρ=0, 将其代入 (8) 式中得:

当双方选择合作产品创新时, 我们令ρ=1, 将其代入 (9) 式中得:

四、不足和展望

与以往大多数文献不同的是, 本文主要考虑在溢出效应下, 企业方和学研方进行产品创新, 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时的价值实现机理。最重要的结论是, 双方之间优势资源的互补性程度是企业方和学研方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的关键, 而技术溢出程度则是合作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本文模型中博弈的双方仅限于企业方和学研方, 且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 (相同的边际成本c) , 这与常理上的学研方一般不进入产品市场, 如果进入, 情况是学科性公司的企业性质相冲突, 但考虑到若对本文模型中的第三阶段即古诺竞争阶段进行修正, 让其边际成本不相等或者是以非线性动态形式体现, 对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没有实质性影响, 且太过于复杂, 故在此作一个理论上的强假设。然而, 对于引入多个产业技术联盟博弈主体, 如政府、第三方机构等, 且考虑博弈各方的信息的不完备性, 将是本文可以扩展的一个很好的方向。此外, 本文在求解模型中的均衡时, 是建立在博弈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形下的, 而实际上, 产业技术联盟中依托项目进行合作创新时, 一般会有一个核心企业, 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形下, 会涉及到势力对博弈的影响, 这点无疑也是值得探究的方向。本文之所以选取技术创新中的产品创新来建立模型, 是因为考虑到在产业技术联盟的实践过程, 大多数联盟的合作项目都是一些重大的产业性关键技术, 这无疑与技术创新中的过程创新相差甚远。

摘要:本文考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情形下的产品创新过程, 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求解联盟在技术创新阶段进行合作以及产出阶段进行古诺竞争的均衡条件, 得出优势资源的互补性程度是企业方和学研方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的关键, 而技术溢出程度则是合作产品创新价值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浅谈制药工程技术创新 篇10

1 制药工程技术概述

实事求是地说, 我国的制药工业整体水平不高, 一方面制药技术、研发能力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尤其在药物合成技术方面 (包括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 ;另一方面, 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弊病, 限制了医药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积极开展制药工业技术创新, 对我国经济、民生、科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 制药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即工艺和设备。

1.1 工艺分析

第一, 针对制药过程的技术分析。一般来说, 制药过程就是对药品生产流程的模拟, 其中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多种学科的应用, 通常一种药品的制造, 事先要按照其化学性质进行组合实验, 反复对比, 找出药品与疾病之间的关键要素, 减少风险和副作用, 最终才能批量生产。以合成药品为例, 当前已经进入了“科学设计时期”, 即“反合衬分析”, 从疾病特点与合成目标分子出发, 利用化学反应的逻辑知识进行分析, 并设计出科学的合成路线。

第二, 针对制药批量技术的优化。制药企业针对工艺特点建立生产线, 需要详细剖析各个流程的特点, 如高温处理、灭菌处理等, 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确无误。但随着技术的发展, 新的设备会不断投入使用, 就要进一步从产量和质量角度对工艺进行优化, 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 针对制药质量的监督管理。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底线, 尤其是制药企业, 其产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必须从制药工程技术角度入手, 建立一套完善的药品质量监督体系, 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审核工作。

1.2 设备分析

制药设备与制药工程技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特别针对药物合成方面, 发挥了很大的限制作用。近年来, 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的推广, 制药设备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 从加大药物合成技术研究力度出发, 在设备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设备操作等方面加大投入, 一方面符合国内药品生产质量要求, 另一方面, 向国际高标准要求靠拢。

第二, 制药设备加大生产环节的管理。在药物合成技术的前提下, 需要对药品成分进行必要的分离、浓缩、还原、氧化、卤化等处理, 复杂的只要工业需求就决定了设备的多样性、综合性;因此, 开发易于清洗、便于灭菌消毒、方便保养维护的新型设备就成了必然需求, 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制药工业生产中的失误几率, 另一方面, 可以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 制药工程技术创新

2.1 加强高新技术制药人才的培养

药物合成技术在整个制药工程技术体系中处于顶端位置, 具有复配型居多、药物更新快、工艺复杂、周期较长等特点, 我国制药工程技术整体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 人员因素占据很大部分。现代制药工业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 国内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知识、理论较为缺乏, 尤其是涉及制药工业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即缺乏理论方向, 也缺乏必要的实践环境;因此, 必须确立高新技术制药人才的重要地位, 积极构建培养的环境, 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工程技术模式。

2.2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生产经验

进入21世纪,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任何产业之间都不是孤立的, 再合作范围上也从国内延伸到了国际。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制药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及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成果, 不断弥补我国制药工业的技术缺陷, 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进步,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对自身健康维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药品安全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这直接对我国制药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要不断完善, 不断创新, 才能适应国家法律要求和市场的认可,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同时, 积极创新制药工程技术, 可以有效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摘要:制药工程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也关系得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是我国现代前沿科技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 制药工程的技术发展是建立在化学工程、医药工业、生物工程等技术领域之上的, 是一门典型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由于所提供的产品与人类健康问题息息相关, 因此对技术创新的要求更加强烈。本文以下针对我国制药工程技术创新问题进行讨论, 结合现状分析, 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制药工程,医药工业,技术创新,药物合成

参考文献

[1]李华, 梁政勇, 胡国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育制药工程技术人才[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02:42-43.

[2]李贵森.制药工程技术是决定制药工业水平的关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05:94.

[3]蒋成君, 张培志, 周孝瑞, 叶春林.制药工程技术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9, 01:72-74.

[4]张新.制药工程技术创新浅探[J].河南科技, 2014, 10:41.

未来十大创新技术 篇11

在最新医疗设备帮助下,外科医生得以为患者实施令人难于置信的手术。借助于研究人员在生物工程学方面取得的成果,医学的边疆不断向外延伸。有关克隆和复活灭绝动物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觉,一些人担忧可能出现科幻小说和影片中展现的灾难。然而,即便是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仍无法解决气候变化和饥荒,或者征服一些可怕的疾病。

在地球资源不断萎缩的同时,全球人口数量却一直呈增长趋势,并由此引发了激烈的政治对抗和军事冲突。如何应对和战胜这些挑战,很显然,这份重担要落在科学家肩上。借助于他们在一些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我们能够缔造一个更为美好的明天。日前,美国《生活科学》杂志将目光聚焦这些领域,并评选出未来十大意义最深远的革新技术排行榜。具体榜单如下:

1.打造人造人脑

人类大脑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组织,内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虽然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但有关大脑的很多东西仍旧是未解之迷。参与“蓝脑计划”的研究人员宣布,计划在10年时间内研制出一个功能性人造人脑。借助于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他们已经能够对一个人造老鼠大脑的部分区域进行模拟。这些模拟脑细胞已能够在没有人干涉情况下自我组织。

毫无疑问,在大脑逆向工程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促使科学家创建一个用于生物医学测试的模型,进而进一步了解人类的意识。研究人员表示,人造大脑并不具备人工智能,至少目前尚无法做到这一点。

2.利用核聚变

剧烈的核聚变已经让太阳闪闪发光了数十亿年之久。科学家希望在地球上创造这种可怕的能量,并最终利用核聚变无与伦比的能源效率。位于美国国家点火设施(NIF)的巨型激光器可以通过将能量聚焦在一个微型氢燃料小球上这种方式实现这种突破。小球能够释放出超过激光器所需的能量。其它能够产生巨大能量的可选性方式包括:利用核聚变中高温等离子体的磁约束或者所谓的冷核聚变。目前,《生活科学》杂志读者开始对可选性能量创造方式进行投票。

3.全球气候控制

阻止老天爷在奥运会期间下雨不过是气候控制所能实现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目标罢了。目前,适合007影片中恶棍实施的地球工程学计划已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气象学会以及白宫科学顾问的热门话题。实现气候控制的想法包括:向大气层发射反射粒子,通过让阳光发生偏向达到为地球降温的目的;在海洋内部署大量铁,刺激狂吞碳的海藻生长。

目前,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加入申请一项专利的行列。这项专利指的是一个用于延缓或阻止飓风的想法。具体方式是通过部署舰队搅动海洋,同时冷却为飓风提供能量的温暖海表水。气候控制技术几乎已经成为现实,并引发了人们对科学家和决策者是否愿意冒着产生副作用的风险实施气候控制计划的疑问。

4.废物再利用

借助于一系列新技术,我们产生的所有废物都可转换成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鸡毛以及其它农业生产废物能够成为塑料的未来。可生物降解塑料在海中溶解后并不会对海洋造成危害,这种优势可能促使人们将垃圾扔进大海。残羹剩饭、污水以及其它废物已开始成为美国军队以及民间一些发电厂及发动机的燃料。

虽然100%地实现可持续性可能仍旧是一项艰难的挑战,但随着研究深入以及不断加大努力,我们正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启动“Trash Track”计划,评估纽约、西雅图和伦敦废物处理方式及成本,希望以此促使更多的人关注“绿色”事业。

5.解决人类吃饭问题

基于每个地区的政治形势和经济状况造成的复杂性,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成为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难度之高超乎我们想象。面对这种局面,科学家已采取行动保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重要农作物。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继续培育不同种类的小麦、玉米以及水稻,希望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让它们对温度变化、干旱以及病虫害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改进农作物生长环境和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富含营养物质的农田。实验室培育的食用肉能够帮助满足全世界日益增长的需求,但前提是人们愿意选择这种新食品。即使所有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我们也不必陷入绝望,因为科学家已经将数千种种子保存在“末日穹顶”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

6.器官再生

人类并不具有肢体再生能力,但借助于越发先进的治疗手段,患者也可以修复或者完全替换受损的器官。

2006年,一支英国研究小组利用脐带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肝脏。其他研究人员则发现,心脏也具备让这一器官实现再生的干细胞。澳大利亚研究发现,患者自身健康眼部干细胞可帮助他们恢复视力。利用改编基因的皮肤细胞,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活老鼠,这一成就揭示了成熟干细胞的巨大潜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便可量身定做器官并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手段。

7.无所不知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便能够对眼中所看到的一切了如指掌。在超市购物时,随便拿起一盒果汁,它的营养成分便一下子出现在我们面前。在书店浏览最新畅销书时,书页上会立即出现读者发表的评论。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揭开了一项类似技术的原型神秘面纱。这项技术利用网络摄像头、放映机和智能电话,将互联网上的丰富信息与真实世界连接在一起。

类似这样的便携式设备可以与植入的智能系统和标签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被放大的真实”。借助于这些技术,我们只需简单地站在街上凝视,便可浏览全球定位系统给出的坐标以及当地地图。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一个至高无上的支配者。

8.完美假肢

不久之后,美国退伍军人以及其他假肢佩戴者便可像控制天然肢体一样,轻轻松松操控他们的假手、假臂和假腿。绝大多数先进假肢往往采用智能微处理器,它们是假肢的微型大脑,负责预测佩戴者如何行走或者移动手臂。

目前,猴子和人类均已可以只依靠大脑信号控制机械臂,相关数字应用软件则为研发新型人造肢体大脑界面铺平了道路。这种技术可以改进最新式的假肢,让使用者最终可以灵活操控“卢克天行者”机械臂。

9.90分钟环游世界

菲利亚斯·福格用了80天时间环球世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将来的某一天,游客可以在不到一小时之内就实现环球世界的梦想。目前,美国空军和巴西正在研制一种光动力飞机。这种飞机利用激光产生的推动力飞向天空,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乘客或者货物运至世界各地。英国和美国已开始研制能够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和降落的空天飞机,几年内有望上演处女航。

10.读心术

工程技术创新 篇12

一、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Jeremy Howells (2006) 指出, 人们常常从创新活动的过程和机构角度理解科技中介。从活动过程角度看, 科技中介是创新顾问性服务活动、技术和知识经纪活动、知识和服务的桥梁性供应活动。从组织机构角度看, 科技中介是推进技术转移的公司、经纪人、桥梁和纽带、边界机构。Wood.P (2002) 认为,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就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服务, 指业务极大地依赖于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 提供知识型的中间产品和中间服务的一个团体或一家公司。

R.Keith Schwer (2003) 把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Tomi (2003) 认为, 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内企业和其他组织共同的创新能力。黄鲁成 (2000)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唐福国、陈光 (2001) 认为,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市场与技术机会的结合能力以及创新时机的形成能力。

二、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机理

协同论是在一般系统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系统理论。20世纪40年代, 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Bertalanffy) 在其《一般系统论》中首次将系统作为一个科学体系进行论述。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 (贝塔朗菲, 1987) ”, 解释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60年代对激光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 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协作, 在一定条件下, 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和协作, 系统就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 在客观上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使时空结构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 提出了用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自组织现象的观点、原则和方法。这一理论指出, 系统的有序性是由诸要素的相互协同作用而形成的, 是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结果。系统中子系统的协同作用, 使系统整体出现各子系统所没有的系统属性和功能整体的属性不等于内部各个子系统简单之和, 部分在整体中的协同作用能够产生新的能量。

区域技术协同创新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 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间协同关系形成之前, 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及被选择过程。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 无论是在企业间, 还是企业与企业外的科研机构、高校等, 要先搜寻、识别, 再根据各自的效用函数和收益预期, 历经博弈, 走上协同, 完成技术创新。如果每个企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汪洋里, 单靠自己去完成搜寻、识别, 工作量非常之大, 成本非常之高, 并且在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市场上, 风险也大, 难以形成合作博弈。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 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 或某类资源缺项, 均需要中介组织, 综合社会高度分工而产生的众多比较优势 (体现为核心能力) , 互补互动, 集成于技术创新, 极大降低技术创新运作成本与风险。

(一) 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就是创新技术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过程, 科技中介机构在整个互动关系中担当着主体角色。本文以科技中介机构为切入点, 描述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机理 (见图1) 。即在政府法律法规的支撑下, 科技中介机构按照有序的市场规则运作参与创新活动, 与企业的创新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投入一起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模块, 形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动力。

首先, 在科技中介机构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 科技中介机构是一个传递政府扶持政策、宏观信息的载体。一方面, 科技中介机构将政府对科技企业在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传递给技术交易的双方;另一方面, 科技中介机构还把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市场等信息等传递给政府部门, 以便纠正以往支持策略的不足, 开发新的支持政策。

其次, 在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 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的信息流, 并利用信息的流动形成信息流循环, 加速创新知识转移和转化。

由于大多数企业难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 只能通过外部渠道获取相关技术信息。科技中介机构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渠道, 接受企业技术需求信息, 以聚集的专业化人才网络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降低企业独自寻找技术来源、技术顾问的交易成本。

最后, 科技中介机构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互动过程是实现创新价值的过程。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技术供给方, 自身不具备对外输出技术的能力。科技中介组织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信息汇集到一起, 由其构建的网络将信息扩散到技术需求者中, 使技术供给双方能够快速完成技术对接, 使技术生产与技术消化迅速完成, 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

(二) 科技中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Cooke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所构成的制度创新网络。这种网络化的关系使得系统内技术的扩散和资源的共享至关重要。在区域创新网络内, 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始终密切相连。通过积累社会资本和整合区域资源来确保创新主体之间能够融合互补、交流合作, 实现系统内技术和资源的共享。

1. 促进区域社会资本积累,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中介机构以知识和信息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 不仅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创新需求信息, 使创新主体以低交易成本和低风险实现协同创新, 还通过技术创新服务, 公证、监督、规范技术创新过程, 帮助创新主体做出正确决策, 保证技术创新顺利进行, 还提供其他的创新配套服务, 如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内社会资本的积累, 使创新主体从多种渠道进行互动合作, 并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激发产生新技术和创新思维。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社会资本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 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相关实体、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 也包括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摄取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的总和。

2.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 提高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科技中介机构可以从创新主体的需求出发, 在较大范围内, 通过市场手段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后进行优选, 为用户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和配置丰富的资源, 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综合性创新要素市场的主体。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实现创新资源有效的整合和创新主体的互动合作, 提高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此外, 科技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强化政府的监管行为。科技中介行业中的评估机构、资格认定机构、行业协会、商业组织等, 承担着对市场监督与调节任务,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维持市场正常的运营秩序, 优化完善区域创新环境, 使得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之和。

(三) 评估模式:PEST—SWOT模型

科技中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可以构建PEST-SWOT分析模型进行评估, 同时,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内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 面临着机会与威胁, 但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换。在PEST—SWOT模型中, S、W是内部因素, O、T是外部因素。PEST-SWOT模型即对内部因素 (优势和劣势) 和外部宏观环境 (机会和威胁) 两方面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每一个单项又可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从而形成SWOT-PEST矩阵分析模型 (见表1) 在此基础上, 研究者可以采用各种定性 (如德尔菲法) 、定量 (如AHP方法、灰色预测法) 的分析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展开深层次数据挖掘, 为组织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利用PEST—SWOT模型, 评估科技中介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 为促进科技中介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三、实证研究:科技中介与绍兴区域技术创新案例

绍兴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3位, 科技进步水平居第4位, 6个县 (市、区) 全部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 (市) , 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 (市) , 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 (市) 称号。绍兴市还被科技部确定为浙江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浙江第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 总体情况

近年来, 绍兴市科技中介服务业不断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全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发与服务体系, 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见表2)

资料来源:2008———2011年《绍兴统计年鉴》、《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科技中介在信息服务、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合作、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服务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二) PEST—SWOT模型分析

基于上述对绍兴的调研分析, 结合PEST-SWOT模型构建的步骤, 本文对绍兴市科技中介机构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力提升作如下分析归纳。 (见表3)

四、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 从制度安排、组织设计、创新路径以及网络体系等方面设计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升有效途径。

(一) 培育新型科技中介组织

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 根据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大力发展新型的科技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黏合剂”作用。科技中介积极与政府的协同沟通, 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科技中介应走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之路, 建立科技中介同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协同发展机制, 进而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 完善科技中介的运营机制

建立科技中介投资主体及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化的系统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 积极探索股份制等企业的运作形式, 在完成公益服务的前提下, 积极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 各类科技中介在明晰自身战略的基础上, 要完善各类制度体系, 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 构建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网络层次和节点

建立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链条:政府、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建立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的科学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

(四) 提高科技中介整合及服务质量和效果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科技中介组织进行监督和评价, 对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中介组织的运行效率, 适应产业的发展, 也可以使核心资源得以集中, 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五) 完善科技中介人力资源体系

上一篇: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下一篇:电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