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意义

2024-10-20

建筑设计的意义(共12篇)

建筑设计的意义 篇1

God is envious of us because we are mortal. Things are beautiful as they do not last.

上世纪中叶, 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 以堂吉诃德的勇气, 单枪匹马, 怒战群雄, 试图保护北京的古迹。但是, 当时极少有人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他们曾经希望保留的京都城郭早已沧海桑田, 面目全非了。但是, 为什么梁教授会如此煞费苦心地说服政府官员采纳他的城市规划蓝图呢?保护北京古迹到底有何意义呢?

在讨论对于古城的保护问题上, 大多评论文章都未涉及问题的实质。保护文物和古迹似乎一直是一种口号和宣言, 没有人从理论上揭示保护文物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古老的建筑呢?这些上了年代的老宅子对于今天有什么价值呢?查阅文章, 仅仅看到这样的评论:“这些古迹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那么, 对于这种所谓的价值, 它到底是什么呢?历史价值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从理论出发, 我们很难从字面上认识保护古迹和文物的真正目的。从实际出发, 似乎这些文物的真正价值仅仅在于它们的市场价格和历史研究上的资料价值。

我们先来观察西方文化对古代建筑的态度。欧洲所有城市最大的特点和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古老和现代。那里有中世纪时期保留至今的城堡和最为前卫的当代建筑群。这样, 记载历史和文化就存在两条并行的主线:一条是文字历史, 一条是从古代到今天的建筑。它们相辅相成, 时空对仗, 雄辩清晰, 浑然一体。于是, 抽象的文字和直观的建筑就构成既可以思维想象也可以直接触摸的“文明史”。在欧洲, 人们最强烈感觉到的是由那些古代和现代建筑群而折射出来的文化与历史。通过这些直接的感官刺激, 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西方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但是, 为什么欧洲人如此注重自己的文化遗产和都市古迹呢?它有何理论的依据吗?

我们知道, 人类是文化的产物。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类和文明。既然, 文化对于人类如此重要, 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键性的内在联系吗?从科学的分析方法出发, 我们首先假设:人类依托文化而生存。我们然后来证明这个假设。

在讨论这个假设的同时, 我们必须定义“文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Tylor (1832-1917) 在他187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一系列可学 (可模仿) 的人类行为模式。”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 信仰, 法律, 道德, 传统等一切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文化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现象, 因为文化时刻在变化, 而且很容易消失。比如, 一种语言, 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很容易在历史的进程中消亡。

事实上, 文化即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合, 它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技术”。人类的产生, 发展, 生存完全依赖于各自的文化。因而, 文化作为一种技术是可以学习和传播的。文化最为醒目的标志是语言, 比如意大利语, 华语, 阿拉伯语。这些文化的明显标志可以用来清楚地区分文化之间的不同。除此之外, 还有传统, 习俗, 宗教和服饰。其中习俗是行为, 宗教属于思维, 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既然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文化而生存, 那么文化对于人类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文化对于人来说直接关系到精神的支柱和内在的自尊。文化不仅是一种生存需要的工具和技术, 它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民族自我认同和社会归属感。每一个人都必须强烈地认同于自己的文化, 从而获得足够的心理强度和安全感。

所以, 人的心理坚韧程度正比于他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一个人 (或者一个民族) 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认同, 就会精神失落, 缺乏安全感, 没有自信和自尊, 从而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正是因为此, 文化对于人类至关重要。

前面已经指出, 文化甚为脆弱, 尤其在飞速发展的当代。许多文化很容易在强势文化的压抑和排斥下失去自己的传统和信仰。比如北美的印第安人在欧洲文化的入侵下全方位地失去了自己的语言, 传统和信仰。而失去母文化的结果导致精神与自信的失落。所以, 人类活动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创造, 发展, 强化, 丰富自己的文化。

文化易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仅仅存在于人的意识里。而建筑, 知识, 语言和所有人工的东西不过是文化的产物罢了。文化作为一种工具和技术只能由人类掌握 (有学者认为动物也有文化) 。所以, 考古学无法直接挖掘出文化。那些文明古迹不过是文化模式的一种反映。

人类创造, 发展, 巩固自己文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城市的建筑。因为建筑可以生动地表征文化, 证明文化的存在 (意识里的文化是看不见的) 。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实体形像十分直接地感知和认同于自己的文化。而早期文明的出现也完全是基于城市的建立。正是由于文化的易于流失性, 人类通过建造比人类寿命长很多的建筑和地标来记载曾经发生过的文明与文化。这种记载文化的方式比文字具有更加生动的意义。因为人们可以在古建筑的环境中体会, 理解自己的文化内涵。文字的记载往往是抽象而具体的。但是建筑却可以盛载文化的灵魂, 这是文字无法达到的。所以,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

比如, 到圣地的朝圣者必须依赖于建筑实体, 而不是文字。犹太人去耶路撒冷, 佛教徒去寺庙都是典型的例子。因为这些地方是他们所寻求的灵魂, 精神的所在地。把这些圣地毁了, 人们就失去了感知灵魂的地方。人类的建筑正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文化灵魂的栖身之地。毁了它, 人们会从此失去自己的灵魂, 从而感到不安, 焦躁, 疑虑, 并丧失信心, 自豪, 甚至自己的理念和道德。所以, 人类懂得文化的意义, 视任何盛载自己文化的建筑体为生命。他们深深知道, 古典建筑是铭刻自己历史的丰碑和文化灵魂的殿堂。有了这些千年不朽的建筑, 文化就得以沉淀积累, 万古长存, 甚至还可以用来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袭。于是, 他们倾其所有, 保护历史遗迹中的一砖一瓦。

看过老电影《鬼魂西行》的人都记得, 老宅子会显灵的。时间久了, 历史长了, 故事多了, 就会有灵魂存在于古建筑的阁楼和墙砖里。即使把它全部装船远行, 只要房子的主体在, 灵魂将永远附着其中。你走进这座古老的房子就会有心灵的感触以及对它历史的想象。如果按照原样建造一座仿制的别墅, 无论如何不会有这种感觉。这与古董的意义是一样的。把老宅子毁了, 或者把古董砸碎了, 那个多年附于建筑的“魂”也就飞走了。这就是为什么赝品和仿制的东西没有价值。美国文化机构曾经看上中国南方的一座老宅子, 他们花费巨资把它连砖带瓦全部运到美国, 而且钉钉卯卯, 在他乡异土原封不变的建立起来。

许多中国人不会理解, 为什么不建造一个仿制的。如果是在中国, 这实在是无法思议的。于是乎, 推倒老旧, 仿制新宅, 就在中国泛滥起来。相比于欧美, 比如威尼斯, 那里由政府和国际文化组织拨款, 一年四季从东到西, 周而复始, 永不休止, 修复千年老宅。他们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保护附藏在这些古建筑中意大利文化的灵魂。这个概念, 我们为何不懂?

值得主意的是, 老宅和古迹有一定的区别。宅子一般是民居, 规模较小, 古迹大多包括那些宫殿, 圣地, 庙宇, 教堂, 墓地, 古堡, 城墙。在诸多世界名城中, 对于文化的保护绝对不仅仅是针对于古迹, 比如罗马角斗场和卢浮宫。更大规模的保护在于民居老宅。它们在每一个城市中心一片片连接有序, 比邻相望, 构成都市的建筑群体。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仍然是城市民众居住的主体建筑。那里的居民世世代代在此居住, 并受到这些建筑群在文化上的深刻影响。建筑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已经有许多学术论文。比如当人们从四合院里搬进高层公寓之后, 他们之间的关系, 心理和行为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属于一种文化的变化。

中国建筑界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得到很好留传的原因在于建筑材料。因为中国历史建筑主要材料是人造砖和木材, 而西洋建筑则为自然岩石。由于前者易风化, 而后者坚实, 所以西洋建筑远远比中国保留完好。这种说法, 完全是为了自圆其说, 毫无道理。古建筑的保护完全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不是材料。美国麻州老宅大多为砖木结构, 但是由于注意长期维修与保护, 两百多年, 至今完好。北京的城门楼, 牌搂, 和城墙, 绝对不是由于风化老化而成为危险建筑, 它们完全是人为拆除的。拆除之时, 依然坚固完好, 如果保护, 完全可以挺立千载。

笔者幼时, 家居北京东城, 离东直门很近。那座城楼, 古朴悠然, 青砖黄瓦, 潇洒自如, 墙头荒草, 随风飘摆, 夕阳西下, 鸽哨声声, 至今令人难忘。谁说她材料不佳将会倒塌?没有现代推土机, 怎会一夜倾城?材料说法, 一派胡言!

笔者认为, 中国学术界缺乏对古建筑在理论上的认识。文物保护的目的仅仅限于它们由于稀有而具备的市场价值和国家从属性。没有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

记录历史, 展示文化, 载托灵魂, 提供认同, 增强自信, 这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没有古建筑, 你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不是吗, 你现在回到北京, 已经感觉不到深厚的中国文化了, 这和法国人回到巴黎的感觉完全不同。

古建筑就是人类文化信仰的庙宇和教堂。只有在这些圣殿面前, 你才知道自己是谁。

建筑设计的意义 篇2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教学设计的涵义

何克抗教授则在多种教学设计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 过程 和 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二)现代教学设计的特点

1、系统方法

系统是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系统论认为i,系统是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将世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是一个系统。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称为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系统结构。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

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而形成的方法。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经济实用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作出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总之,现在得到公认的教学设计方法是“系统设计方法”。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着眼整体、统揽全局,也就是说,教师在安排每一个教学活动时,心中有全局,兼顾各方面,而不是片面强调突出某一点;二是指循序操作、精细落实,这表明教学的效果来自于环环相扣、扎实有效、连贯一致的教学促进行为。

2、“为学习设计教学”

“为教学设计教学”表现出一种“以学习者为本”的追求:教学本身是围绕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现代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强调充分挖掘学习者内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并带来积极变化,注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着重考虑的是对个体学习的指导。

3、最优化的思想

现代教学设计着眼于教学条件与教学策略之间的互动,注重教学结果的高质量,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单位时间的成效)、教学吸引力(学生继续学习倾向)的统一,达到“减负增效”、促进学习者道德,智力、体质、个性等方面全面的发展的目的。

4、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多变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现代教学设计十分注重灵活、创新和生成,因而它必然是艺术的。总之,教学设计要追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三)新课程对教学设计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相比,在设计所秉持的理念及具体的操作要求上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1、新课程教学设计所秉持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有一个很明确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它“面向全体,发展个性”。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课程目标”为中心的设计,它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方面。新课程的教学设计重视“双基”,重视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新课程教学设计在操作上的具体要求

辩证认识结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是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教学,就是在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谈话资料“而展开的一场对话。整体筹划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筹划包括:教与学的关联与匹配;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目标、策略与方法的组合;媒体的选择合作业、测评的设计。

有机的整合课程资源。在新课程的视野中,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不只是“教教材”,而应当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教师有机的整合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精心创设一个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境,通过把学习任务“抛锚”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灵活处理操作预案。教学设计是一种“预案”,教学操作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学设计要注意教与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二、教学设计的具体运作

(一)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系统设计教学有许多不同的模式,所包括的程序也不尽相同。不过,最重要、最简明的程序还是当代著名教学与培训专家马杰曾经表达过的一个意思,即主要回答三个问题:(1)你想到哪里去?------------确立目标。(2)你怎样到哪里?--------导向目标。(3)你是否到了那里?-----评价目标。换句话说,目标(任务)、策略(活动、方法、媒体)与评价相匹配,这是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建筑的意义 篇3

这期向大家推荐一本颇值得阅读的书——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幸福的建筑》),它讲述的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非有关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而是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具有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心生愉悦?为何你对建筑的鉴赏标准会发生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作者Alain de Botton(阿兰·德波顿)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的解答足以令你从根本上改变对建筑,进而对人生和幸福的既定态度与追求。

Alain de Botton,人称“英伦才子”,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剑桥大学,现居伦敦。著有Essays in Love(《爱情笔记》)、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哲学的慰藉》)、The Art of Travel(《旅行的艺术》)、Status Anxiety(《身份的焦虑》)等作品。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单单在中国就有很多他的“粉丝”。

本期节选了该书第一章的部分内容供大家“享用”,节选的内容文学性强,难度不小,有点难啃,不过看在好文的份上,大家可要坚持到最后哦!^_^

1.

A 1)terraced house on a tree-lined street. Earlier today, the house rang with the sound of children’s cries and adult voices, but since the last occupant took off (with her 2)satchel) a few hours ago, it has been left to 3)sample the morning by itself. The sun has risen over the 4)gables of the buildings opposite and now washes through the ground-floor windows, painting the interior walls a buttery yellow and warming the 5)grainy-red brick 6)façade. Within 7)shafts of sunlight, platelets of dust move as if in obedience to the rhythms of a silent waltz. From the hallway, the low murmur of accelerating traffic can be detected a few blocks away. Occasionally, the letter-box opens with a 8)rasp to admit a9)plaintive leaflet.

The house gives signs of enjoying the emptiness. It is rearranging itself after the night, clearing its pipes and cracking its joints. This dignified and seasoned 10)creature, with its coppery veins and wooden feet nestled in a bed of clay, has endured much: balls bounced against its garden 11)flanks, doors slammed in rage, headstands attempted along its corridors, the weight and sigh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the 12)probings of inexperienced plumbers into its innards. A family of four shelters in it, joined by a colony of ants around the foundations and, in spring time, by 13)broods of robins in the chimney stack. It also lends a shoulder to a frail (or just 14)indolent) sweet-pea which leans against the garden wall, indulging the peripatetic courtship of a circle of bees.

The house has grown into a knowledgeable witness. It has been party to early seductions, it has watched homework being written, it has observed15)swaddled babies freshly arrived from hospital, it has been surprised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by whispered conferences in the kitchen. It has experienced winter evenings when its windows were as cold as bags of frozen peas and midsummer 16)dusks when its brick walls held the warmth of newly baked bread.

It has provided not only physical but also psychological sanctuary. It has been a guardian of identity. Over the years, its owners have returned from periods away and, on looking around them, remembered who they were. The 17)flagstones on the ground floor speak of serenity and aged grace, while the regularity of the kitchen cabinets offers a model of 18)unintimidating order and discipline. The dining table, with its 19)waxy tablecloth printed with large 20)buttercups, suggests a burst of playfulness which is thrown into 21)relief by a sterner concrete wall nearby. Along the stairs, small still-lives of eggs and lemons draw attention to the 22)intricacy and beauty of everyday things. On a 23)ledge beneath a window, a glass jar of 24)cornflowers helps to resist the pull towards dejection. On the upper floor, a narrow empty room allows space for restorative thoughts to hatch, its skylight giving out onto impatient clouds migrating rapidly over cranes and 25)chimney pots.

Although this house may lack solutions to a great many of its occupants’ 26)ills, its rooms nevertheless give evidence of a happiness to which architecture has made its distinctive contribution.

2.

Yet a concern for architecture has never been free from a degree of suspicion. Doubt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subject’s seriousness, its moral worth and its cost. A thought-provoking number of the world’s most intelligent people have disdained any interest in decoration and design, equating contentment with27)discarnate and invisible matters instead.

The Ancient Greek 28)Stoic philosopher 29)Epictetus is said to have demanded of a heart-broken friend whose house had burnt to the ground, “If you really understand what governs the universe, how can you yearn for bits of stone and pretty rock?” Legend recounts that after hearing the voice of God, the Christian hermit Alexandra sold her house, shut herself in a tomb and never looked at the outside world again, while her fellow hermit Paul slept on a blanket on the floor of a windowless mud hut and recited 300 prayers every day, suffering only when he heard of another holy man who had managed 700 and slept in a coffin.

Such 30)austerity has been a historical constant. In the spring of 1137 the Cistercian monk31)St Bernard of Clairvaux travelled all the way around Lake Geneva without noticing it was even there. Likewise, after four years in his monastery, St Bernard could not report whether the dining area had a vaulted ceiling (it does) or how many windows there were in the 32)sanctuary of his church (three). On a visit to the 33)Charterhouse of 34)Dauphiné, St Bernard astonished his hosts by arriving on a magnificent white horse 35)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the 36)ascetic values he professed, but he explained that he had borrowed the animal from a wealthy uncle and had simply failed to 37)register its appearance on a four-day journey across France.

3.

Nevertheless, such determined efforts to scorn visual experience have always been matched by equally persistent attempts to mould the material world to graceful ends. People have 38)strained their backs carving flowers into their roof beams and their eyesight embroidering animals onto their tablecloths. They have given up weekends to hide unsightly cables behind ledges. They have thought carefully about appropriate kitchen work-surfaces. They have imagined living in unattainably expensive houses pictured in magazines and then felt sad, as one does on passing an attractive stranger in a crowded street.

We seem divided between an urge to 39)override our senses and numb ourselves to our settings and a contradictory impulse to acknowledge the extent to which our identities are indelibly connected to, and will shift along with, our locations. An ugly room can 40)coagulate any loose suspicions as to the incompleteness of life, while a sun-lit one set with honey-coloured limestone tiles can lend support to whatever is most hopeful within us.

Belief in the significance of architecture is premised on the notion that we ar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different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and on the conviction that it is architecture’s task to render vivid to us who we might ideally be.

……

1.

那是一条林荫道上的一幢联排式房子。今早,房子内回荡着孩子的哭声及大人的说话声,不过打最后一个住客几小时前(背着书包)离开后,就剩它独自细品这个清晨了。太阳已经升到对面楼房的山墙尖顶之上,阳光透过一楼的窗户遍洒进来,给屋子内墙涂上一层奶油黄,粗粒红砖外墙也给晒得暖洋洋的。一粒粒尘埃在缕缕光束中,似乎正应和着一曲无声华尔兹的节奏起舞。在门厅里可以听见几个街区之外繁忙交通的低语。偶尔,信箱会砰地一声被打开,接收一份忧郁的传单。

这幢房子像是颇为享受这份空寂。一夜过后,它正在重新调整自己,清理它的管道,活动它的关节。把自己的铜脉木脚安置在泥床之上,这位看尽人间世相而威严依然的老兄已经久历风霜:它的花园围墙无数次被球击打,这扇那扇门曾被愤怒地怦然关上,整条走廊被用来练习头手倒立,承受电器设备的压力和叹息,忍受初出茅庐的管子工在它内脏里胡钻乱探。一家四口荫庇于其间,外加地基周围的一群蚂蚁。每逢春天,烟囱边还有几窝刚孵化出来的知更鸟。它还借一个肩膀给挨着花园围墙生长的脆弱的(或许只是懒惰的)香豌豆倚靠,后者则只顾跟一群来来去去的蜜蜂调情。

这幢房子已成长为一位知识广博的见证人。它参与过最初的情挑意逗,看过孩子做作业的一笔一划,观察过刚出院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还曾在半夜被厨房里的秘密会谈吵醒。它经历过冬夜,其窗户冷得像一袋袋冷冻豌豆;它也经历过仲夏的黄昏,其砖墙有着面包刚烤好时的那般热度。

它不仅是个物质上的,还是个精神上的庇护所。它一直是身份的守卫者。多少年来,它的主人回回外游归来,只要在房子里环顾四周就会想起他们的过去。地面上的石板诉说着一份安宁和经年累月沉积下来的雍容,而厨房里那整齐的橱柜则是不会使人有胁迫感的条理和秩序的典范。餐桌上铺着印有大棵毛茛图案的柔软的桌布,使人想起玩乐嬉戏,它跟旁边板着脸的水泥墙面摆在一起,成为了此景的一种视觉调剂。沿着楼梯,那些小小的静物,如鸡蛋和柠檬,又将你的注意力引向日常事物呈现出的精细优美。窗台上,一个插着矢车菊的玻璃花瓶能将你从沮丧低落的情绪中拉出来。楼上的一个狭小的空房给你空间让你“孵出”有助提振精神的想法,透过天窗你可以望见匆匆流云迅速飘过起重机和烟囱顶管的上空。

虽说这幢房子对其住户自身的种种问题可能束手无策,但这里面的每个房间都印证着一份快乐,而建筑对这种幸福感是功不可没的。

2.

然而人们对建筑的关注历来不乏一定的猜疑,主要针对建筑这一主题的严肃性,其道德价值及其造价。在世上最聪明的那群人中,有好一部分人对装潢和设计嗤之以鼻,而满足于那些无形和虚幻的事物,这引人深思。

据说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质问一位因房子遭火灾烧成灰烬而伤心欲绝的朋友:“如果你真的明白是什么支配着宇宙,怎么还会放不下那一点点砖瓦美石呢?”传说基督教隐士亚历山德拉在听到上帝的声音后卖掉了她的房子,把自己关在一个坟墓里,再也不看外面的世界。而她的同道中人,隐士保罗则睡在一间无窗泥棚屋里的地板上的一条毯子上,而且每天吟诵300句祷文,他的痛苦只在于听说还有个圣人能每天吟诵700句祷文且在棺材里。

这类苦行在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1137年春,西多会的修道士,克莱尔沃修道院的圣伯纳德一直绕着瑞士日内瓦湖旅行,却竟然没有注意到湖的存在。同样的,在修道院呆了四年,圣伯纳德却回答不出来那里的用餐区是否有个拱顶(事实上有)以及他那个教堂的高坛处有几扇窗户(三扇)。一次造访多菲内的加尔都西会时,圣伯纳德令接待他的主人们大吃一惊,他是骑着一匹极好的白马抵达那里的,这完全与他公开秉持的苦行价值观背道而驰。但他却解释说,这动物是从他的一位富有的叔父那借来的,在穿越法国的四天旅途中,他压根没注意到它长什么样。

3.

然而,长久以来,人类力图将物质世界塑造得优雅完美的那份坚持,一直与这类坚决蔑视视觉体验的努力旗鼓相当。人类为了在顶梁上雕刻花朵而不惜拉伤腰背肌肉,为了在桌布上绣出动物来宁肯累花了眼。他们放弃周末的休息将不雅观的电缆藏于壁架后。他们小心琢磨厨房灶台用什么材料才合适。他们想象过住进杂志图片上那些天价豪宅里,接着又黯然神伤,仿佛在拥挤的大街上跟一个迷人的陌生人擦肩而过那般,心里万分惆怅。

我们似乎既想对自己的感官感受置之不理,使自己对所处环境麻木不觉,但同时又有一种相反的冲动——去承认我们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住处永远联系在一起,且会随其变化而变化。一个丑陋的房间能使对生活的不完满所产生的游疑闲虑固化成型,而一套光照充足、铺着蜜黄色石灰石地砖的居室则能为我们内心最炽热的希冀更添力量。

对建筑之意义的信仰基于“不论好坏,我们都是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个体”这一观念;同时,也是出于相信“建筑就是为了向我们生动地展示出我们理想中的自己”。

论图像形态陈述对建筑设计的意义 篇4

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在自身外形特征上宣扬着它所建立时期的文化特征。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理论派别对建筑的形态认识也各有千秋。建筑形态的概念、表现方法及其审美意象, 也随着历史文明的演变在不断的、缓慢的演进和发展。原始社会的建筑是原始人为寻求栖身之所而建立, 主要是以草垛、石头和树枝组成。建筑构件极其简单, 仅在局部使用简单的图腾装饰, 但也借此图像传达出原始文化的雏形, 此时的建筑形态仅仅是作为承重构件和覆盖层而存在。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阶级差别出现, 建筑成为王权、阶级地位的象征。在建筑形态上, 注重奢华的装饰, 开始将一些吉祥图案应用在建筑形态设计中。这些传达某种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 同时也增强了形态的美感。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图像形态在依附于建筑结构的同时, 也成为西方建筑艺术追求美的一种形式载体, 著名建筑师阿尔伯蒂认为:“形态是依附于承重结构而建造的, 可以看作是附加结构体系上的覆盖物, 但形态与结构有紧密的联系, 形态不能超越结构而独立存在……”。在建筑形态的处理上, 西方建筑师们主张运用建筑构造元素与建筑主题结合应用来表述建筑的装饰意味, 即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到20世纪初, 现代主义建筑将功能和形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不主张对建筑形态过于装饰, 倾向建筑结构的暴露或依附材料本质特性来体现建筑的形体艺术, 并客观地反映着建筑的内部功能。建筑整体形态趋于简化, 这也正是社会制度转变、人们生活方式从简等文化特性的反映。这时期的建筑形态成为空间的附属, 丧失其独立性。到20世纪中叶, 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到:“建筑风格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境地”。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在图像形态上千篇一律, 并过于单调和呆板, 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那些早期影响着建筑图像形态表现的诸要素和时代的审美需求发生了矛盾冲突, 人们迫切要求具有符合时代审美的建筑出现, 建筑图像形态最终又在诸元素中得到重视, 并成为建筑语言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

许多建筑师在建筑图像形态设计上利用新材料, 新技术的同时, 借鉴历史建筑样式和古典的装饰风格来进行图像形态的创造。到后工业时代, 科技得到巨大的发展, 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将世界缩小, 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 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借助历史风格的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图像形态已成为过去。新时期建筑形态呈现全新的面貌, 图像形态的独立存在并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

通常由视觉进入我们观念中的那些图像都具有陈述性话语, 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这些图像存在着描述对象与对象之间所属关系的能力。离开了陈述和话语的图像只是纯粹的颜色、线条。按照这种观点, 任何图像形态都是由图像本身和其陈述话语构成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图纸。它们构成了以二维图纸为媒介对三维空间的一种陈述方式, 一方面它们是陈述的媒介, 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图解的媒介。平立剖面图能够完整的陈述建筑作品的全部概念。图纸只有在反映了全部的概念时才具有意义。图纸的方法系统是衍生于建筑的方法系统。在这套方法下, 尤其是古典时期, 建筑的功能、使用、流线等方面主要在平面图中得以陈述;建造、受力等方面主要在剖面图中得以陈述;而建筑的意义、美感、意识形态在立面中得以陈述。

图像的陈述是指被陈述的图像的概念, 简单的来说也就是这幅图像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分别对一个图像承担了怎样的陈述功能, 各个陈述功能和陈述本身以怎样的方式组合?反映了怎样的关系。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图像除了具备对图像之外的事件或意义的叙述功能之外, 图像自身也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式系统。图像的陈述是关于图像中具体形象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单一的形象所指代了怎样的意义。总之, 图像的强力是由一系列因差异化被孤立出来的事物之间关系的陈述。图像的意义不是对现实的直接呈现, 正如概念的意义不是仅仅去描述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或事物。由图像本身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既开放又闭合的系统, 开放是指形象本身的丰富意义导致了在差异之间陈述的无穷可能, 封闭是指所有的陈述都将限定与图像中形象本身。那么, 图像的陈述不仅仅建立在图像中具体形象之间的差异, 还是介于现实空间和图像空间之间的差异, 是实体的触感和视觉之间的差异, 是图像中的光线、阴影、形象和现实中可感逻辑之间的差异。建筑作品的呈现历来是以空间和形象作为最直接的媒介, 语言在描述它的概念时往往显得不够直接并且笨拙。因此在建筑设计中, 作为创造者必须建立的是一种直接的图像媒介而不是通过语言的比喻、修辞来使得这个并不具备直观的媒介系统试图展现建筑概念的直观性这往往使得建筑本身的力量消解在语言的解释之中。但是, 问题是人类赖以沟通和交流的意义似乎总是以文字和语言的方式出现, 对于图像, 完全是一个个人经验的领域, 这从一个侧面, 否定了创造性工作讨论和交流的必要性与意义。

鉴于图像自身所具有的形态陈述功能, 我们是否可以在建筑创作中避免运用文字语言进行解释, 而使用图像的陈述功能, 当然这是一条漫长摸索的道路。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建筑设计中已有的图像传统, 事实上, 建筑设计中的图例、图表的基本表达都是以图像为媒介的。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到建筑模型和效果图, 这些图像已经和图纸空间一道, 构成了建筑概念的基本陈述。重新审视这些建筑设计中表达媒介在历史上乃至当下的规则将是一项重要又具有意义的工作。

摘要:建筑设计工作可以离开文字的描述, 但绝对不能离开图像的陈述。建筑图像的陈述不仅建立在图像具体形象之间的差异, 而且介于现实空间和图像空间之间的差异, 是图像中的光线、阴影、形象和现实中可感逻辑之间的差异。在建筑设计中, 必须建立一种直接的图像媒介, 介于图像自身所具有的形态陈述功能, 我们可以在建筑创作中仅使用图像的陈述功能。建筑设计的基本表达都是以图像为媒介, 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到建筑模型和效果图, 这些图像已经和图纸空间一道, 构成了建筑概念的基本陈述。

情景教学设计的意义 篇5

情景教学设计的意义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在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建立师生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来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认知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设计的意义 篇6

摘要:建筑业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很受欢迎的重要行业,它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大量无可避免的资源消耗和建筑垃圾,这对我们的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威胁,近些年,我们也因此承受了许多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要注重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应用。本文也就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和方式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意义

一、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过度消耗成为了当前我国乃至世界的一大难题。石油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煤炭资源等等都在飞速减少,更严重的是在这些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我们的环境也在不断被污染,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我们的资源匮乏问题愈加显得严重,尤其是我们对于煤炭资源的严重依赖在导致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耗的同时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这些问题不可否认都与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城市化进程有关,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业更是能源消耗的最主要行业,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这其中消耗了多少能源,又带来了多少建筑垃圾造成了多大污染?当然,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并不是要我们因噎废食,放弃建筑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在技术上下功夫。这些技术的应用具体到建筑业中就是我们提到的节能建筑设计,如果在以往的传统建筑设计中加入节能的想法,一定可以帮我们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

二、节能建筑设计应用的原则与基础

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的根本就是对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所以我们的建筑师在应用节能技术的过程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就是对环境的重视,要处理好建筑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重视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建筑师们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在建筑选址、建筑用材、房屋所用的能源等等方面都要得到渗透。比如在选址过程中做好对当地植被的保护措施;在选材时,保证承重的同时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在能源动力的选择上,多考虑太阳能等持续可再生资源。总而言之,节能设计的原则就是尽可能选择能耗小、对环境友好的方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的建筑选址

建筑设计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建筑选址,因此要想贯彻节能的理念也应从选址上入手。首先,在进行选址的时候,建筑师们不能只注意这个地理位置是不是适合施工,更应该注意的是当地的自然环境。所以每一个设计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预选建筑工地的实地勘测,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植被等问题,在保证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择优而取。当然,在勘测的同时还要注意选址地的天气因素,避免因为气候原因出现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比如在建造需要长期在冬季工作的建筑时,就尽量避免选择风口处,这样就能避免许多煤炭资源的消耗,同时也有利于环境的发展。

(二)合理的整体规划

在进行完建筑选址之后就是对建筑物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到的不仅仅是未来建筑本身要承担的功能,建筑师们还要注意的就是建筑占地面积、空间利用率等等问题。这些看起来与资源利用无甚关系的问题其实也会影响到环境,比如本来只需要一个能简单办公的地方,我们却为了追求不必要的视觉效果设计的过分豪华,这就是对空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整体设计的时候,我们不妨舍弃掉无谓的雕饰和奢华,尽量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

(三)合理的建筑选材

在选材上,我国多样的节能材料为建筑师们提供了许多选择。在这些节能材料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一些生态建筑材料,这些节能材料有着许多传统材料所没有的优点,他们在强化原有材料功能的基础上减少了污染,甚至还可以回收利用。尽管这些材料往往价格更加昂贵,但是他们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却是我们更加应该注重的。所以,我们在建筑选材的时候不能因为贪图便宜选择劣质材料,为了长期的发展,尽量使用性能优良的环境友好材料。

(四)合理的门窗设计

门窗的设计是关乎建筑保暖通风效果的关键一步。减少门窗过度奢华的设计是节能的关键,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就是门窗的气密性和通风通光性。自古以来的中国建筑都是十分注重采光的,在现代建筑中采光良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在保证了室内保暖的同时更是减少了取暖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消耗。而良好的气密性也是防止室内热量消耗的极好方式,能大大提高房屋的保暖能力。

(五)合理的墙体设计

墙体在一个建筑中承担了大部分的保温功能,这样我们在进行墙体的设计时就要相当注重其材料的选择。为了降低能耗,我们一定要选择高质量的保温隔热材料,这样有了好的保温设备,就能减少室内的热量流失,从而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六)合理的外部设计

一个好的建筑不仅在于他的内部设计,还要看他的外部环境是不是合理。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室内设计虽是主体,但是他的外部环境也是影响到节能效果的一大因素。建筑内外的环境已经构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建筑外的环境也成为了建筑本体的屏障,我们要在不破坏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协调好内外关系。比如我们可以在建筑外部进行适当的绿化,避免水土流失还能减少噪音,这样的调控在改善周围环境的同时也间接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四、总结

不可否认,建筑业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而我们面临的资源贫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作为能源消耗极大的一个行业,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也成为了建筑行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尝试并加大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尽力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的意义 篇7

一、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几点思考

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 应当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中, 并且进行有效的应用, 下面就对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进行了几点思考。

(一)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绿色建筑设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对环境和能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保护, 并且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形态。因此, 在绿色建筑设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全面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每一个设计环节的中, 应当注重低碳环保的设计形式, 其中包括有建筑工程的地点、规划、施工材料的运用, 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推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 也为人们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 、对绿色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绿色建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相对较为昂贵。因此, 很多开发商一提到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就会较为敏感。所以, 在面来这样问题的过程中, 建筑行业应当对绿色建筑施工材料进行重新的诠释。在施工单位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 应当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 对其价格进行重新的选择, 将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得到全面的应用, 并且将其投放在每一个施工项目中, 这也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实践的几点建议

(一) 、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实用性

由古至今, 建筑都是居住为核心的, 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是舒服为主, 注重了建筑工程的实用性,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价值。因此,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也应当将实用性作为设计的核心形式, 对建筑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 例如:环境、天气、地理位置等个方面, 都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且工作人员也应当对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 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 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另外,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也应当对能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 对自然的资源的进行有效的利用,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一些自然资源, 这样不仅仅对不可再生的能源, 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能源的消耗。除此之外,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也要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 不能一味注重建筑工程的美观, 更要将绿色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 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此促进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 (二) 、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 注重自然通风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空间布局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工作人员应当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 对其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进行全面的考虑, 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但是,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也要对自然通风的形式, 进行合理的选择, 对其经济效益、建筑空间的布局, 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 应当将整个建筑空间设计的更加的紧凑一些, 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室内自然通风的质量。

(三) 、加强采光的设计形式

采光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当对采光设计, 给予高度的重视, 应当对阳光进行合理的设计, 避免直射照进屋内, 这样往往会导致居住者感觉到不舒适。另外,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差异, 进行合理的设计。但是, 工作人员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 室内的阳光不易过多, 但是也不能过少, 工作人员应当对阳光照射的程度, 进行全面的控制。并且,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当对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进行合理的计算, 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每一个建筑物的采光, 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如何有效的推动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并且对其实践形式, 提出了一些建议, 也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 以此有效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 2003, 10:50-52.

[2]林志宏.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城市建筑, 2013, 14:31+49.

[3]和学伟.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13:265.

[4]邹红梅.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低碳世界, 2014, 17:22-23.

[5]桂小宁.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08:163.

微课的设计及意义 篇8

1) 教育机会的均等:世界上每一种促成机会均等和平衡的平台与形式都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如淘宝、京东让地理位置不平等的商家获得了均等的销售机会, 结果受到了很多商家的欢迎。微课在很大程度上带给老师教学的便利, 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使受教育的机会更加的公平, 如很偏远山区的孩子很多时候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微课就可以减少这种不平等的教育资源问题, 使他们通过电脑和网络、甚至电视就可以分享到这种机会。

2)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课受到广泛推广和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特别是网络信息特别发达的今天, 一个学习者可以在自己方便的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 利用微课进行学习。

3) 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微课受到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微课很短小, 有研究统计, 一般的视频超过八分钟以上, 60%以上的学习者就有不想再看下去的想法了。短小精练的微课可以让相关的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 即可以学习到知识, 甚至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发无聊的时间。

2 微课的种类及制作

在这里, 仅仅从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分类:

1) 视频拍摄:这类方法比较常用, 也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微课制作方法。有了这个拍摄的视频素材后, 我们只要通过简单的剪辑就可以形成一个微课视频。这类视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们可以及时、快速地拍摄到相关的素材, 在有些素材的拍摄过程中, 我们有时候不可能让别人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拍摄, 或者说受限于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的关系, 我们自己只能抓住时间拍摄部分素材, 如演唱会、名人的演说、嘉宾的讲座、流星雨、日食等等这类素材时, 很难有机会重来一次进行拍摄。当然, 这类视频素材制作的微课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直观地还原了现场情况。视频拍摄还很适合我们教学中的示范类课程, 如实验操作课程, 视频拍摄的微课有很多的优点, 学生可以反复地进行观看, 甚至还可以控制观看的速度, 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地观看到操作内容。相反如果是现场, 几十个学生围着一个演示的老师, 有些学生可能就看得不是很清楚。

2) PPT设计:PPT演示文稿, 对现在的老师们来说, 应该一点也不陌生, 很多学校的老师几乎每次上课都会用到PPT演示文稿。其实用这种方式我们还可以很方便地将我们的PPT演示文件转换成相应的视频。这种微课视频制作方式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进行事先的设计和修改, 可修改性相当方便, 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用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一个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这种方式设计的微课功能相对会简单一些, 可能会使很多的想法不能用直观的方式进行表现。

3) flash设计:flash是一种功能很强大的视频制作与设计工具, 电影都可以用flash制作出来, 微课当然不在话下, 可以说flash动画制作是一种表现能力最强的一种制作工具, 但这种制作工具要求制作者有比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而我们一般的老师可能都没有用过这款软件制作工具, 即使自己想学, 一时半会也掌握不了这款工具, 所以这款工具适合专业人士。

4) 三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最近是越来越流行, 相关的软件也是越来越人性化, 表现力也是非常丰富和强大, 但它也是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所以我们一般的老师也是搞不定的, 那些学艺术软件设计类的老师可能在这方面会比较有优势。

5) 其他:一个表现力丰富的微课可不是简单的一种软件制作出来的, 可能是以上多种方式通过剪辑和设计出来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得个体分析。对我们老师来说, 没有很强的动画设计能力, 可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视频拍摄和PPT制作, 这两种方式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很多的教学场合, 特别是我们很多的时候拍摄的微课并不是几分钟内容, 可能是对于某一门课程的一系列内容, 采用PPT和视频拍摄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制作一系列的微课。

3 微课的发展趋势

1) 微课是新型资源的创新: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创新, 这种创新前所未有地弥补了课堂教育的很多不补, 可以在很大的程序上减轻教师的劳动量, 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都的学习效果。

2) 交互式地学习:网络教学、视频教学在很大的程序上, 就是交互式学习太少了, 甚至完成没有, 没有交互式学习的方式的效果相比现场教学就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果微课能够在交互式学习上做到很好的发展, 将会很地弥补这种不足, 也会使学习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3) 对制作者要求更高的专业技术:微课将呈现给学习者更好的体验, 但这种更好的体验背后, 对微课的设计者和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我们老师们, 更需要与时俱进, 活到老、学到老, 掌握一定的微课制作技巧,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 小结

“微课”呈现在大家前面的也就短短的几分钟, 但一个质量比较好、受大家欢迎的微课需要制作与设计者花上大量的时间进行设计、构思和制作。至于微课的表现形式, 大家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分析, 不一定非得把每一处微课都用3D或者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展示, 不管用那一种表现方式, 只要能够很清晰、生动地表现其内容, 就是一个不错的微课。微课因为其本身的时间短、内容精、表现方式丰富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微课有大网络时代背景下, 将与网络、各类移动数码设计高度容合, 成为大家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信息技术教育.

建筑设计的意义 篇9

1 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1) 节约能源和资源, 减少CO2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 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 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 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另外, 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 光污染, 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多, 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 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对住宅, 道路, 地下工程, 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 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 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 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另外,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能量, 如电能, 汽油, 柴油等都附属有CO2的产生。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人们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 产生的CO2废弃物越来越多, 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 全世界火力发1度电能排放约0.5 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技术不高, 初步估算1度电约排放0.7 kg的CO2, 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建筑过程中, 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 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t标准煤, 也意味着产生20亿t 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 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 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燃烧, 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 也极大的保护了其他资源。

2) 绿色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建筑本体、建筑内部、建筑外部以及其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建构社区健康安全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系统。a.室外环境。绿色建筑在整体设计上讲究科学, 集成绿化配置、通风和采光的设计上都强调自然化, 对于围护结构采用低耗能材料, 在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的使用上, 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废物排放减量无害、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六大特点, 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b.室内环境。这些环境本质上决定着人们的舒适度, 而通过绿色建筑, 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因地制宜, 从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 通过各种绿色技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性, 同时保障人的健康生活, 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

2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1) 节约能源:节约用电, 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围护结构采用节能型材料;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在设置风冷系统时,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 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减少能源的使用。建筑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的设计过程中要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设计方案。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本着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 力求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原则。节约水资源, 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2)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在外部的设计风格上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达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 同时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效果。3)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物在内部材料和装修材料的使用上, 要选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设计效果要使室内空气清新, 温、湿度适当, 使居住者感觉良好, 身心健康。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建筑物建筑位置的选取也是有明确要求的, 建筑场所土壤中不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并且地温要适宜, 地下水纯净, 地磁要适中。为了居住人群的健康, 建筑过程中要使用的木材、竹材、树皮、油漆、石块、石灰等, 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处理, 确保其无毒无害。根据适宜的地理条件, 绿色建筑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好方法, 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其他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全球气候日趋变暖,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加剧了气候变暖, 全球对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型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绿色建筑应走出三大误区倡导的绿色并非是采用高价位和高成本的材料。当今形势下, 楼盘销售主要以广告轰炸和概念炒作来疯狂盛行, “绿色建筑”也毫无例外地被房地产商们拿来迷惑大众, 以至于让人们对绿色建筑产生误解, 认为其就是高档建筑。如果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仅仅是定位在高端化、贵族化, 那么它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 只有把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定位在中国式、平民化、适用技术式, 它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回头看看以前倡导的建筑智能化, 就走过很多弯路, 所谓的智能化仅仅是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 不但使线路搞得非常复杂, 而且造价也非常高, 耗电量居高不下, 然而真正的智能化应该是少用能源。当前也有很多真正推行智能化的例子, 比如有些建筑群体推行智能化开关, 只要用手机就可以控制家里的能源开关, 上班的时候把供热或者制冷的开关关掉, 下班之前半个小时, 只要按一下手机, 就能把开关启动, 回到家里的时候, 屋里已经温度适宜了。主人在上班的时候, 家中不会消耗能源。

再比如, 在许多南方地区, 房子里常常安装一个很小的智能测温装置, 空调40%是为了应对室外的阳光, 当太阳光正热时, 遮阳帘自动升起来, 减少射入室内的阳光, 减少空调的能耗。这样的智能建筑才是绿色的, 才是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建筑。当前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对建筑的设计要本着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原则, 要对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际测量, 给出数据, 给予生态环境和建筑要和谐一致的保障。要切切实实把绿色建筑这个简单的概念转化为定量化的检测标准, 只对达到标准的建筑授予绿色建筑的标识, 以此来使得伪绿色现原形, 进而退出房地产市场。绿色建筑已经超出了新建筑的范围, “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 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 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设计住宅区绿色建筑应当遵循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挖掘生态的内涵, 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尊重地域气候特点, 通过选址定位、规划设计, 来营建一系列包括住宅在内的低能耗、低维护成本费用的生态建筑, 既符合环保标准, 又可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系统体现, 带给人们健康和谐的生活。

摘要: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意义, 详细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指出设计绿色建筑应遵循生态学的理念和原则, 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通过选址定位、规划设计, 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设计理念,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的意义 篇10

1 绿色建筑设计简析

人、建筑和环境属于永恒主题。近几年,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涌现出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人们更加重视未来生存的问题。在这一条件下,绿色建筑随之出现。绿色建筑评价规范中给出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即对建筑而言,在全寿命周期范围内,有效节约资源,全面保护环境,尽可能的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打造舒适、安全、和谐的使用空间,实现共生,构建出共生型建筑。简单来说,绿色建筑主要指在迎合基本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不影响环境条件,也不干扰生态平衡,同时还不会对自身健康产生任何损害,可有效运用自然资源,并在此之上形成的建筑。

2 现实意义

(1)扩大材料的使用面。绿色建筑设计区别于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材料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深入探索建筑材料,逐步优化建筑材料。同时,不断缩短淘汰周期。而绿色建筑设计所用建筑材料都应具备环保特性,所以,传统的能耗较高的建筑材料一定会被淘汰,这也促进了新材料的进一步应用,例如保温材料,在最初的推出阶段并没有市场,然而,自从绿色建筑设计以后,大大促进了这一材料的具体应用,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改善生活环境。因现代建筑功能日益多样,外加生活追求的全面提升,迫切要求打造全新的建筑活动空间,而绿色建筑恰好能够迎合这一要求,绿色建筑凭借健全、适宜的功能创建了多样、稳定、优异的生活条件,具体如下:1建筑物增添了环保特性,维护了生态健康,绿色建筑凭借环保、和谐的特性与传统建筑设计相区分,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基础设计,均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消除了建筑施工带来的不良危害;2绿色建筑的整体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优化了生活环境。对绿色建筑设计而言,其更加突显资源的均衡分配,它主要借助科学的设计达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植被为例,被赋予了绿色设计理念,并将其整合至现实生活,变成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极大地改善了生存环境。

(3)优化资源的使用。从资源使用的角度来说,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意义重大,具有巨大作用:一方面,绿色建筑设计优化了资源的使用情况,建筑施工材料以及建筑器械设备均选取可回收材料,规避了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绿色建筑设计促成了建筑功能的多次利用,例如,太阳能取暖设备利用太阳能达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防范了由于传统高耗能所引发的环境污染,促进了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3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1)节能设计。以北方地区为例,其被寒冷气团所笼罩,冬天气温普遍不高,且冷天持续时间长。为此,应强化建筑保温,改善供暖设施,这在提升室内温度和减少能源使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增强建筑物自身的隔热性能,改善制冷情况。而节能技术依据内容一般能够划分成外围节能和绿化节能等不同技术。

(2)节地设计。珍惜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从建筑层面而言,节约用地指代房屋建造应有效缩减地表使用面积,尽可能降低绿化损失,最好能保证不出现任何损失。但我们应明确节约用地并不等同于不用地,实际上是应改善土地利用、促进土地利用。一般采用下述节地举措:构建多层以及高层建筑,增加建筑容积率,并减小建筑密度;重视地下空间,有效利用,扩大城市容量,优化城市环境;增加集约性,推动持续发展,拓展绿地面积,优化生态环境;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建设均应遵循因地制宜的根本原则,重视环境保护,让建筑及自然环境实现互生共融,扩大绿化面积,深入开发、系统研究节地材料。

(3)充分运用再生能源。我们可借助空调冷凝热充当热水的主要热源之一,借助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借助太阳能保证生活用电。对于建筑表材经由多功能组织完成呼吸,能够改进建筑内部空气质量,控制温度。另外,建筑表面应用的太阳能电池能够进行采暖及照明。不管采用哪一种技术,各个绿色建筑均表现在节约资源、重复利用和反复生产中。同时,绿色建筑采用的形式一定要可促进能源收集,且建筑外层不再充当内外分界的角色,这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界面,所用材料及形式均十分多样,特别是外层材料。高新技术的大力发展,加快了现代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整合,为居民打造了舒适、安全、稳定的建筑环境。

4 实践路径

通过上述探讨可知,绿色建筑设计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优化生活环境,而且可改善能源利用情况。下面本文将以工业建筑为例,探讨绿色设计的具体实践路径。

(1)整体环境设计。将绿色设计理念整合至设计活动中,冲出原设计理念的束缚,达到现有资源条件的有机融合。同时,厂房构建应保持开放性与统一性。一般从建设成本减少、工厂使用率增加和资源共享中着手。为达到该要求,设计人员应摒弃以线性空间分布设置的模式,引入动态设计,让使用面积得到扩大,借助空间布局科学编排生产设备,以此来改善生产。另外,还应强调厂房及邻近环境的完全整合。实际设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而达到完全整合,通过借景和填景等达到环境改善,为职工提供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

(2)多层设计。为节约用地、减少建设成本投入、达到实际需求,各个企业更加青睐多层,且变得越来越普遍,依据多层的结构多样、层数多和面积广等属性,在绿色设计过程应科学布设空间面积,最大限度利用每一个房屋,并合理规划空调系统,确保整体通风顺畅、排气优良。

(3)单体设计。首先,围绕室内空间实施弹性设计。因厂房区别于其它建筑,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让厂房空间可进行弹性变化,具体指代结合实际要求不断调整厂房的空间;其次,进行智能设计。近些年,现代技术不断提升,达成厂房设备的智能化已成为绿色设计的基本方向,还是互联网以及生产活动有机整合的产物,而智能设计除能够减少人工劳动力,还可改善工业生产;最后,开展外墙节能设计活动。以单体建筑为例,其外墙消耗在总消耗中的比重超过了50%,由此可知,我们应面向外墙开展绿色设计。具体是借助环保型空心砖完成外墙砌筑任务,并针对空心砖外侧引入保温材料,以此来提升导热性,增强保温能力。

(4)建筑构造。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建筑结构,它们均属于混凝土结构。目前,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基于此,绿色防腐建筑应全面思量这一问题。近些年,混凝土配制日益完善,绿色建筑也能够应用不同的防腐结构。钢筋混凝土作为基本建筑结构形式,要求设计人员应参照生产要求慎重选择。

5 结束语

因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作用,绿色建筑蓬勃发展。为此,我们提倡让更多的设计师参与绿色建筑设计活动,强调引入不同的生态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明确其现实意义。这除能促进环境品质的优化外,还可提升生活水平。我国作为能源大国,不管是从环境层面,还是从能源层面而言这都具有巨大意义。

摘要: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建筑领域掀起了一场热潮,特别是环境资源短缺形势的加剧,使得绿色建筑成为工程人员关注的焦点,并是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绿色建筑设计可促进工程设计,推动技术更新,但如何贯彻绿色建筑设计亟待思考。文章首先简单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然后探讨其现实意义和设计方法,最后剖析实践路径。

关键词: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实践路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义.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实践[D].湖南工业大学,2013.

[2]曹欣.绿色住宅建筑评价体系本土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三定位六环节”课堂 “土沃苗壮”办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7-02

学习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页例1,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1、2、5题。

学习伸展点: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关键点:比的意义。

学习目标点: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究比的意义,求比值,寻找比、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

3.在探究比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路径

一、揭示课题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如:张丽从家到学校的时间5分钟,李兰从家到学校的时间4分钟。

(1)比较她们谁用的时间长短,用什么数学计算方法?(减法)

(2)比较张丽用的时间与王兰用的时间的倍数关系,又用什么数学计算方法?(除法)

2.揭示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只有数学才特有的两种比较的数学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数学特有的比较方法比。板书:比的意义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范围及将要学习的内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及其求知欲望。

二、自学探究

1.自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0页例1,边学边思考。

[设计意图]

意义:(1)把教师讲的方式转变为学生学的方式。把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有目标的主动学习。(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3)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师才能不教。

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学习教材。

主体作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或者教师观察,学生读书。或者教师边听边纠错,学生边读边改正。

2.思考:

(1)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用的几倍?她们用的时间比是几比几?

(2)李兰用的时间是张丽用的几分之几?她们用的时间比是几比几?

(3)什么是比?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

意义:学源于思,思则有备。只有学会思考才能学会学习。

目的:对本节课的关键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解。

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初步有个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便于在交流时有话可说,谈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才便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议一议。

[设计意图]

意义:让学生自己明确哪些学会了,哪些还没有学会。

目的:检查学生读书思考的学习效果。

主体作用:教师指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到黑板上做,为师生交流提供素材。教师巡视全班情况,收集学生情况。学生完成检查题目。

三、交流点拨

1.比的意义

(1)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她们的比是几比几?

(2)李兰用的时间是张丽几分之几?她们的比是几比几?

1)写比时,谁比谁,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2)小结:

在写比时,谁在前,谁在后,千万不能颠倒。

(3)举例说明。

(4)概括比的意义

1)观察以上算式,是几个数在怎样?(两个数相除)

2)什么是两个数的比呢?

(5)练习:

教材第50页“试一试”

2.比各部分的名称

(1)名称

(2)理解求比值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根据比的意义,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什么关系?(相除关系)谁除以谁?在3:2中,是谁除以谁?商是多少?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2:3的比值怎样求?100:2的比值是多少?

3.教学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关系:填表

相同点不同点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除法 一种运算

分数 一种数

(2)比的分数写法

[设计意图]

1)交流

意义:把教师讲的方式转化为学生讲的方式,充分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地位变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目的: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争辩,掌握本节最核心的知识。

主体作用: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讲解、争辩。

2)点拨。

意义:针对学生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进行点拨、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

目的:教师的点拨提升,确保掌握本节课最核心的知识。

主体作用:教师点拨,学生思考。师生总结,共同记录。

四、分层练习

1.象棋组男生有7人,女生有6人。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2)男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 )。endprint

2.在a:b=c中,比的前项是( ),后项是( ),比值是( )。

3.判断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

(2)4:3也可以记作。 ( )

(3)比读作:三分之四。 ( )

(4)乙数是甲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7。 ( )

4.练习十四第1、2(第一个问题)、5题。

[设计意图]

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获得必要的知识。

目的:巩固学习的新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新知识。

主体作用:教师示题,学生解答。教师点拨,学生归纳。通过学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查漏补取,目的在于巩固本节知识,提升能力。

五、回顾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意义:进一步明确目标,用目标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总结学习经验的方法,画龙点睛,进一步突出教学关键点,把学生所学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的:让师生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自豪。

主体作用:教师点题,学生回顾。师生评价,共同进步。

六、课后积累

1.比的意义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求比值的方法

[设计意图]

意义:课后积累是教学常规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学中的一个必需的环节。是对所学知识重点的反复强调,是一节课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

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提炼。

以上“三定位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践行我校“土沃苗壮”办学理念下提出的,此模式主要是从课前教师备课要深入研读文本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三定位”,再通过课堂教学路径的“六环节”来实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适用性,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愉快,从而真正实现 “两减(减轻师生负担)两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参考书(六上)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教材(六上)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处不在的设计和意义 篇12

一个伟大的工程的建立背后有人付出理念, 有人付出行动, 同时这一理念正好可以让我们顺理成章的了解到设计的概念。设计就是把一种计划或者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同样是两件一样的东西, 价格一样, 但是包装效果一个是粗陋简单, 一个是做工精良,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精美的那一个包装, 这就是设计的目的所在, 每一个作品都是为了让人们感到愉悦和享受的感觉, 这是设计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判断。其次从实用性上来说, 一件事物之所以被大家喜爱和选择真是因为它的实用性给大家带来了便利, 设计出的作品更多时为了让人用, 而不是用来看的。在看到这一点似乎又与我们的第一个观点相悖, 其实用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化解这样的相悖论, 衣服, 穿衣服的目的是用来御寒的, 其次我们需要的是这件衣服能给我们带来别人的欣赏和赞扬, 这就同时具备了设计的两点欣赏和实用。

设计像衣服给我们带来别人欣赏的眼光, 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标准。其实设计就跟音乐和国画一样是一种艺术行为, 这种艺术行为结合了社会中的文化, 经济, 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集合而成, 然后融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中, 这样的作品不但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加提高了设计作品本身的使用功能。人类文明社会里出现的一切事物都是为人类所服务的, 从简单的物质衣食住行到更高的精神生活, 一句俗而经典的话再一次给我们设计作品提供灵感, 那就是:艺术源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 最后还要实现于生活。

我们在生活里发现了设计, 了解了设计的作用和目的之后, 才会真正去探索为什么要去设计, 设计本身的价值体现在哪, 什么样的设计是美的, 什么样的设计才是被人类文明社会所接受的。一连串的疑问的最后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设计作品才能体现出设计之美, 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学科, 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就像前面我们所说的一样, 他涉及到了社会、文化、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等诸多因素, 也正是由于各个因素的加入使得我们的审美标准也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刘东利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 设计就是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 产品就是去生命。我们可以看出, 设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中已经成了战士手中的利剑, 他就像我们的冲锋部队一样, 时刻与不断的创新设计做的较量。因此设计突出的就是一个字“新”, 过去的封建社会, 不管是哪个王朝, 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是一样的, 没有改革, 一旦有新的理念出现那便是十恶不赦的大。因此我们可以再封建王朝里看到和保留下来的最伟大的设计作品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宫殿。把这些挪到现在被称为是历史的伟大, 但是现在的建筑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 越是新奇, 越是独特的理念和方式越被人们所接受, 墨守陈规的时代已经不在了。

当时的设计是美的, 不然也不会被现在的人称为巨作。现在的设计之美要求的理念要新, 作品要变, 要不同, 只有这样新颖的设计才不会在大浪淘沙中失去它的光芒。说到现在的设计之美, 要遵循三点。第一点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新;第二点就是设计要合理, 设计是一门艺术, 但是它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的, 它是有所附力, 有所依靠的, 因此设计的作品不仅要考虑到作品本身, 还要跟环境和社会融到一起, 这样才更能体现出作品的融洽美。第三就是人性化, 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因为人, 那所有的事物也就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也是为人设计所使用, 能够服务于人们并被人们所接受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讲究平衡, 对称, 对颜色的要求是要均衡但不失亮点。因此, 我们要把现代人的审美理念运用到设计之中, 才能让更多的人感觉的设计的存在和设计带来的视觉飨宴。

音乐有历史性, 听着不同年代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环境。设计也是一样, 我们说设计的作品比如建筑等都是历史的见证, 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统治者的生活环境以及朝代更替所带来的民不聊生。宫殿是封建王朝留给我们最大的可以去回想过去帝王生活的奢华, 北京的故宫是两个朝代的兴亡史的最有力见证物, 从外在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设计皇宫的理念, 那就是要富丽堂皇, 要高贵奢华, 一个个瓦片, 一块块青砖都可以看出在封建王朝里帝王是有多高的权力, 在那时候的文化就是帝王就是上天指派的神灵, 是唯一可以统治, 可以操纵任何人生死权力的人, 所以帝王的建筑一定是最堂皇的。现在很多的建筑不管是高楼还是公园的一个小凳都是很有教育意义存在的。一个雕塑的起初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人类要尊老爱幼, 所以他出来的造型就是跟老人在一起的融洽。其实一个小草一个警示牌都是一个设计的体现, 是一种文明体现, “不要采小草”“为了环境不要摘花”等多种标语也就是一个设计的教育意义, 因此我们说一个作品的出现都有意义, 它体现的是一个文明社会里人们的素质。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设计, 小到一个烟灰缸, 一个开关, 大到一个建筑物, 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给我们美的享受。在设计的作品里有教育意义的, 有提高审美的, 有愉悦心情的, 因此我们说, 设计已经像空气一样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它在教会我们如何去欣赏美, 感受美。

摘要:随着年代的跨越, 我们看到了从古至今非常有价值的美术设计作品, 大到我们的故宫, 小到我们的一个喝水的杯子, 不得不承认, 设计都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的每个角落。本文意在表达精美的设计作品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影响, 从而使他们更加的了解设计的内涵。

关键词:设计,设计与生活,设计的美感,设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设计之美. (英) 克雷著, 张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06

[2].大设计. (英斯帕克著, 张朵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上一篇:构建智能型数字化医院下一篇:金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