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文脉

2024-05-13

建筑设计的文脉(通用11篇)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1

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失去中国传统文脉。当下, 中国处于大发展时代, 继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 房地产势头不减, 城市大批的建设如雨后春笋, 各色建筑展现在这片土地上。目前, 国内各个城市文脉消失殆尽, 千城一面, 毫无特色, 使得中国这一拥有地域特色的国家挥之而去。因此, 我们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 它们是否符合中国的建筑精神和中国传统文脉?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梁思成大师提出, “新而中, 为上品;新而西, 次之;古而中, 为次品;古而西, 再次之。”这是先生对中国新建筑形式的独到见解, 我认为是极正确的。

“新而中, 为上品”。何谓“新而中”?所谓“新”是指, 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功能需求、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材料, 具有文化、精神、象征和社会意义等, 而不是单独夸大其中的某一方面, 也不应该忽略其中任何因素。所谓“中”是指, 中国的建筑空间形式、中国的建筑符号精神、中国的文化精神, 以及中国的传统文脉等, 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材料运用、传统形式的套用、传统符号的堆砌以及传统装饰的搪塞。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新而中”佳例。

二、中国现代建筑成功的典范

1. 北京香山饭店

饭店1982年落成, 贝聿铭设计了一个有钢架支撑的玻璃采光屋顶中庭。在主要入口立面上有意识地在对称之中求得非对称的均衡。饭店总体布局, 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贝聿铭组织起一系列空间交错式的院落方案。建筑形体局部错动挪让, 除了保留有价值的树木之外, 还可在建筑空间上获得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但香山饭店并不仅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式建筑。贝聿铭自己说饭店的设计是一次“中西合璧”的尝试。客房窗外加一格栅是学习中国棂花窗的装饰做法;以青石砖镶嵌线脚的装饰手法则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得到的启发。线脚的图案源于唐式建筑的墙面分割。总之香山饭店建造形式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文脉。这就是典型的“新而中”的做法。

2. 深圳万科第五园居住区建筑

该建筑聚落是万科开发的社区项目。建筑形制借鉴了岭南名园和北京四合院等中式建筑的精髓, 参合以现代建筑的特点和规范, 形成独具特色“新而中”的建筑形式。

其设计是想在岭南园林建筑风格中探求一种新的现代生活方式, 空间错落有别, 园林层次跌宕, 水静山宁, 清馨靓丽, 别有洞天。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内敛”和“涵养”的气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并且把现代居住建筑空间感表现得妙到好处。建筑空间以人的生活习惯为准, 从中国传统居住的内容入手。第五园的建筑设计注意到了地方气候特点, 在空间组合处理上, 在建筑开合处理上, 都能吸收岭南民居的特点, 突出院落优点, 院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共性, 讲究邻里关系, 第五园的建筑传承了南方民居院落中的精华, 把公共空间与现代建筑的个人空间有效融合。

第五园的建筑包含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元素, 白墙青瓦的外观装饰和色彩很有意境美, 营造出典型的南派水乡风格。第五园的建筑聚落虽然在平面空间布局上属于现代的, 但是其建筑外檐是靠色彩和材料凸现南派建筑特色, 再现了传统的古典雅韵的精神境界, 又体现出洗练的风格, 给我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佳例, 只有这样中国的“新而中”建筑越来越多,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才会经久不败, 源远流长。

3. 上海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坐落在浦东延安东路隧道口, 世纪大道旁, 地处浦东核心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大厦的塔楼高为420.5米, 气势磅礴, 不仅有震动人心的超高体量, 而且高格调, 高品位, 高科技的室内装饰给人以庄重典雅, 心旷神往的感受。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师是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 美国人接授这个项目的任务后, 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融合模式。设计师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寻遍了所有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 最后他们选定了西安的唐代大雁塔为原型, 构思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另一方面, 美国人又研究了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形式, 将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巧妙的运用到金茂大厦的形体设计中, 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构思, 巧夺天工地将世界上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式完美结合, 成功地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 并已成为上海市地标性建筑。美国人也给我们诠释了一个“新而中”的范例, 而大厦还象征隐喻的“文笔峰”, 预示“兴文运、昌科举”。金茂大厦的轮廓线, 全部用金属钢架和花岗岩装饰, 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结语与展望

前些年, 以北京为首的全国大、中城市按照“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工作者又投入到对新中国式建筑的新一轮的探索之中, 最初的思路集中于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屋顶”建筑装饰形式搬用到用砖或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现代建筑上面, 形成了一种普遍流行的建筑装饰模式。这种简单的套用中国传统符号的做法, 手法比较简单, 整体建筑缺乏感染力。看了上面介绍的几个不错的范例, 我们还是应该大大提倡“新而中, 为上品”的建筑观点, 因为这些现代建筑延续中国传统文脉, 顺应新的时代发展, 符合当今中国人生活、工作的功能需要, 运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材料, 具有文化、精神、象征和社会意义等。这些成功而具有感染力的建筑, 全都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精神,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今后, 建筑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关注会加大, 所以未来的中式现代建筑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将决定成败。让我们为中国建造更多更好的“新而中”的现代建筑而努力, 使之真正成为世界建筑之佼佼者。

摘要:分析中国现代建筑形式, 研究建筑审美观, 发现中国现代建筑的趋势, 寻找效仿的典范,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还真正“新而中”的现代城市。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文脉,中国建筑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王天锡《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贝聿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2

如果说坐上火箭就能看清地球的全貌,那么前两篇文章就像火箭一样,把人带入了高空,让中国的整个文学脉络一览无遗。个人比较喜欢从大局上去看待一个文学时代,这样会比较客观,等细致到个人时,也许就会带上一些主观色彩了。

古代的文学其实从小就接触到了,“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上学以后渐渐的接触到了更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但以前并不明白,李白的诗到底美在哪。作品《诗经》在中国文学路上占着多重要的地位。作品《中国文脉》一书中就很好了为我们阐述了其中的缘由。

有人评论说作品《中国文脉》是“最好看的中国文学简史”,当然我也是同意的,但必须解释一番,“好看”可以看做是“好看懂”,整书的时间线索十分清晰,文学的发展从远至近,一步一个脚印。分类也是相当的清楚。

为什么没有用很多时间去细读后面的一些文章,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很多都带上了作者的一些个人喜好,当然,作为一种的文化的梳理,这也是自然。相对的这也能体现出作者的独到见解。会让人有不同的感悟。当读到作者和我是一样想法的时候,就会开心的笑笑,想法不同的时候,会失落,会思考一番。

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曹操的评价。作者不仅肯定了的曹操的文学造诣,更是对他的笔墨赞美了一番。曹操在人的刻板映象中就是“坏”“奸诈”,这也只能归功于作品《三国演义》。曹操做为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其诗文都有开创一代风气之功劳。其以乐府古题写时事,不仅开创了乐府诗歌创作的新风,而且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他活在五言腾踊的时代,又使四言诗重放光彩,对嵇康、陶渊明、韩愈等人的四言诗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果有人说孔明的文学造诣高于曹操,我也只能“呵呵”一笑。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3

关键词:文脉;复兴;历史建筑;杭州

一、杭州文脉的复兴意义

近年,杭州提出了“生活品质之城”这一城市品牌,它涵盖了包括文化生活品质在内的五大品质,形成先进的生活观念、丰富的生活内涵、健康的生活方式、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健全的生活保障。由此,复兴城市文脉成为杭州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内在要求,是否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将是衡量生活品质之城的一个标准——只有高品质的城市,才会意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也只有历史文化保护较好的城市,才是高品质的城市。

二、杭州文脉复兴现状

当前,杭州文脉复兴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文脉保存和传承,除了加强文物古迹、西湖风景名胜区等传统文脉载体的有效保护,着手开展了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老字号”等历史遗存的新兴保护,成绩有目共睹。以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为例,杭州市于2005年全面启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及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下,迅速完成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建立了专门性的保护机构和市区两级管理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保护法规政策体系。截止2008年底,全市244处历史建筑累计启动或完成172处修缮,占历史建筑总量70%,基本扭转历史建筑“危破”现象。26条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中, 19条已开展或完成保护整治工程,约占总量的73%。其中根据“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清河坊历史街区,形成了以药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为特色的民俗老街,浓缩了明清时期的市井风貌,成为“杭州人常来,外地人必到”之处,更是首个获得国家4A级景区称号的商业街区。

三、复兴杭州文脉的建议

1.综合整治、扩模提质

基于历史的一系列原因,现在杭州市仍有200多处历史建筑处在住宅使用的状况下,事实上大多数已无法承受居住。高人口高密度、建筑任意分割等情况造成了房屋损坏,同时影响居民生活状况。修缮和外迁是必要的手段。在这些建筑被腾空后,需要如何处置这些空房子成为了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如何开展保护利用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

在政府层面缺少专项资金或者机构来处理这些资产。社会机构为此争相参与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这里面就需要建筑保护性后期可以收获得到相应的效益。在事实层面来说,杭州历史建筑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间杂于现代都市建筑群,规模也多小而散,作为单体在城市总体形象中并不突出。而实际历史建筑修缮整治过程中,工程也常局限于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因此,项目竣工后,部分历史建筑即使本身十分出色,可先天性的体量限制,决定了它们仍然不得不继续隐没于成片住宅区的包围,单薄而苍白;又或者与破旧房屋、大排挡、菜场等相邻,脏、乱、差的周边环境常使建筑形象及价值大打折扣。这样的项目,对于社会机构的吸引力自然有限。

2.拓宽思路、创新模式

以产权人(承租人)外迁程度作一分类,那么杭州的历史建筑整治基本可分为三类模式,即“一般修缮”、“稀释人口”和“整体外迁”。“一般修缮”主要针对保存完好、使用压力小的历史建筑,按照“原真性”原则,适当维护、修缮,产权人(承租人)原地不变。“稀释人口”是在“允许自保,鼓励外迁”原则下,历史建筑的产权人(承租人)部分选择外迁,部分选择原地改善的模式。“整体外迁”则是指整体外迁历史建筑的原有产权人(承租人),腾空整栋建筑。目前开展保护性利用,“整体外迁”是项目主要来源。由于腾空后的历史建筑施展空间更大,易结合区域环境、市场需求以及投资者偏好等因素,重新定位建筑功能,因此深受社会资本青睐。

虽然优点明显,但经验表明,“整体外迁”产权置换难、投入成本高、实施进度慢,决定了每年整治成果极其有限,既无法普遍适应历史建筑保护需要,也难以满足开展保护性利用的市场需求,必须从其他模式寻求突破口。通常情况下,经过“一般修缮”和“稀释人口”,历史建筑只能延续现有用途。尽管这些用途并非历史建筑的历史用途,或者说已不适应时代形势和环境,但出于产权人的意愿等因素影响,较难实现历史建筑的最佳用途。对此,建议鼓励开辟单位、个人和其他组织的入股投资等合作形式,进一步丰富历史建筑的投资渠道。例如,丽江古城,居民将受保护的老宅办成原汁原味的家庭客栈,个人得了实惠,老房子也找到了合适的功能定位。杭州亦可如此,尤其是诸如医馆等具备特定用途的祖传建筑,现产权人常有恢复祖传手艺或“老字号”的情结,可限于经济能力等限制,无力达成心愿,若能鼓励其以房屋产权或祖传手艺作价入股,与投资机构达成合作,那么这些历史建筑就有望重现往昔辉煌。

3.政策配套、鼓励引导

随着社会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日益重视,杭州部分历史建筑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了新的功用,但这些成果大多建立在市场自发行为的基础上,冷热不均、利益驱动明显。简言之,时下历史建筑的开发,集中在北山路、南山路或市中心历史街区等黄金地段,或依托景区旅游资源,或依托历史街区主题功能定位加以开发利用,在业态选择上,也多为餐饮、办公等收益较稳妥的经营性投资。其他历史建筑,则常常无人问津、空关闲置。从资本追逐利益的天性看,这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刘庆.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DOI:10.

[2]成颖佳.思南路保护的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DOI:10.

[3]张磊.城市历史地段复兴中的城市设计研究——以合肥环城重点地段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DOI:10.

[4]陈蔚,胡斌.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初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6(5):19-22.DOI:10.

[5]何培斌,张点.偶然性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的理性之路[J].新建筑,2014,(3):13-17.

[6]赵彦,陆伟,齐昊聪等.基于规划实践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研究——以美国芝加哥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2):18-22.DOI:10.

本土文脉是城市设计的灵魂 篇4

“文脉”,更多的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继承。城市本土文脉,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区分不同城市的重要标志。本土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

2. 城市本土文脉包含的要素

在人们的概念里,觉得本土文脉就是一个跟本土文化有关的东西。其实不然,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显型的、隐型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本土文脉的范畴。

2.1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自然地理、天文气象、地质水文等,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因为不同的城市气候、地理环境等影响了本土的传统建筑格局和空间形态。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文化景观。例如山地丘陵地形的城市往往被分割成若干单独用地,城市依山就势呈现出立体自由布局的山城特色,并形成相应的本土文化。

2.2 经济要素

经济要素是城市文脉中最容易受外界影响发生变化的因素。因为,城市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是城市更新的根本推动力,经济要素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类型和城市的形态演变。正如工业革命是城市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新的产业形态完全重塑了很多欧美大城市的空间形态。

2.3 文化要素

城市不单单是有秩序感的空间外壳和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功能体,它蕴含了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人文内涵具有历史性、群体性和影响性,存留于城市里,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它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本土文脉的人文方面是城市生活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影响人们对城市形象感知的关键。

3. 本土文脉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具个性的风貌,城市风貌包括了一个城市的物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而本土文脉是一个城市在其风貌建设中的核心内容。试想,如果城市风貌建设不尊重本土文脉,我们的城市发展只有依靠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去寻找那曾经的记忆了。

2006年9月的多哈亚运会将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给各国选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明白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道理。”一个城市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文化不一样,景观中就会有不一样的符号。本土文化可以让我们从西方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找到自己城市的缩影和亮点。“立新”不必“破旧”,拿来主义必须要建立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前提下。这样才能加强城市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本土气息,增强景观语言的感染力。譬如:日本的园林景观。日本人最初的造园手法是向我们中国学习的,但他们不是照搬回国,而是根据本国国情和地理条件,并融入禅宗思想,创新得到目前享誉国际好评的日本园林。

在城市设计中尊重了本土文脉,实质上就是挖掘城市的“魂”。把握了本土文脉就是把握了城市的“魂”。

4. 本土文脉促使城市个性的发扬

快速发展的重庆,广大居民对城市居住景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更加渴望接近自然,享受人与人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龙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重庆市民的需求,其开发的楼盘在注重风格多样性的情况下,还因地制宜,将楼盘景观与当地文脉相结合,相继推出了有本土文化内涵的西式住宅楼盘。例如:水晶郦城——保留原生态地形,观山水——充分抓住重庆的水文、地理特色,紫都城——人们向往童话般的生活,大城小院——邻里般和谐的生活,江与城——述说重庆这座滨江城市的故事等楼盘,获得了市民的认同、喜好。这些楼盘的成功应该归功于龙湖在进行楼盘创新的同时,充分尊重了重庆的本土文脉。这也是龙湖楼盘在重庆经久不衰的秘诀。

那么,在国外本土文脉是如何升华城市建设呢?莫斯科地铁站的内部装饰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大厅内到处充满了莫斯科当地的民族风情。同时,地铁内还以当地名人、历史事件为建造的主题。当地人说:“没有地铁,就没有莫斯科人的生活。”显而易见,地铁已经成为俄罗斯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是俄罗斯现代城市风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城市景观设计只有尊重了本土文脉,才可能真正升华城市建设。

本土文脉是城市设计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脉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纵观设计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和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设计大师作品,都不难窥探出其所透射的社会文脉背景和传统文脉根基。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设计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保留这些本土文脉,使得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和城市个性。

结语

近年来,关于本土文脉的保护与延续的研究作为寻求城市个性与风格的途径,以及实现自然、经济、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创作方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们不再简单地认为本土文脉等同于本土文化,文脉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它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的是灵魂的角色。城市文脉丰富的创作内涵已经深深的渗透到城市设计的各个领域。

摘要:本文从文脉的定义及其文脉各要素对文脉的影响, 阐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脉, 本土文脉的差异必然导致城市风貌的多元化。设计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时一定要因地制宜, 尊重城市本土文脉。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5

摘要:国外商业街的营造模式已成熟,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而国内商业街则规模大小不一。近年国内的各类商业街的数量都稳步增长,但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异质化越来越被设计师重视。本文将基于历史文化下探寻商业街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商业街;历史文脉;景观设计;历史底蕴

商业街是城市景观特色的载体,街道界面是景观特质重要的感知要素。历史空间内的商业街则更是敏感,利于街道景观和谐与特色凸现。它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主要是提供人行功能和景观效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开放式空间,它是社会生活历史的物质载体。本文将在尊重历史文化条件下,探寻商业街的景观设计

一、商业街景观设计理论

(一)商业街景观相关理论

商业街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如黄山的屯溪老街、丽江的四方街等城市商业街等。商业街的景观,从宏观讲是道路立面,街道公共设施和周围建筑等的围合空间,从微观就是人们在商业街所接触的每个个体,包括雕塑、小品、座椅、铺地、喷泉、建筑立面、导向设施、照明、植物等[1]。

商业街有多种多样的空间构成形式,有一字型、曲线形、十字交叉型、丁字型。其尺度是以人性化的要求进行设计,1:1紧凑的空间感受能够营造出热闹的商业氛围;在1:2缓和的尺度下容易创造宜人的街道;而景观街道的尺度适合1:3的比例。

(二)保护商业街意义

商业街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商业街作为城市物资交流的中心,是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的聚集地。在街区改造与旧建筑再利用中强调街区的传统意向对于恢复城市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仍具有重要的意义[2]。

一个良好的商业街景观不仅可以减轻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而且它还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我国部分商业街中加入了当地历史文脉的色彩,从点滴中培养国家自豪感[3]。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商业街是一个典型的步行商业街设计思路。

二、 国内行业情况

(一)国内商业街情况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逐步发展,对商业街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商业街情况多种多样,会有自身优势与劣势。优势:类型丰富多样,等级分明,且数量较多于需求,能较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符合大众口味,国民经济稳步增加,对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适当条件下的商业街,能有自己的出路。劣势:鱼龙混杂,千街一面,没有鲜明特点,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经济的不稳定

国内的商业步行街每个城市有自己的特色。例如青岛台东商业步行街东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长1000余米,是特色街区的中心街,也是目前青岛市商业一条街,于2006年10月13日被青岛市政府正式命名为“青岛市台东商业步行街”。邀请中国建筑环境研究院专业画家,对步行街两侧21座商住楼6万余平方米的墙面进行统一彩绘,是全国最大的手工彩绘一条街。

另外还有成都的春熙路。春熙路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成都人系于这条百年老街的复杂情愫使他们对新的春熙路期望极高。春熙路在现代商业和城市文脉的叠加中,成为一件精巧的公共艺术作品。春熙路北口有用花岗石雕制而成的成都风俗浮雕艺术墙,描绘了唐代成都的八大景观:庙会、花会、灯会、采桑、芙蓉、濯锦、织锦、酿酒的情景。

三、改造方法

以人为本,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打造商业街的景观特色,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渡衔接,能够使室外景观环境具有层次感和主题性。坚持低碳、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重视景观细节的设计,如加强夜景照明的设计,休息设施等。

尊重地域性景观首先要尊重当地的现状和自然条件,尊重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同时要赋予新的活力。善于保护历史风化。我国有许多传统商业街都蕴含悠久的历史文化,外部环境里沉淀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历史的痕迹。从而将美学延续,传统生态延续,建筑特色延续。要在商业街的改造中体现历史文化,就要充分地了解传统商业街的文化底蕴,提炼地域符号。

根据历史文脉来确定改造原则要重视反映不同商业业态特点和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商业街空间规划。在外在空间分割上,要虑以人为本,从那个人的角度改造环境,在人的视域中所感觉的各种元素的组合,反映出街道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特质。外在景观的改造更是要体现出明显地域文化[4]。

优雅的景观环境、绚烂的灯光效果、舒适的休息场所、便于活动的促销场所、适宜的绿化景观空间等等都是为了提升人们的购物欲望。具体的商业街景观环境质量由空间形态,界面,小品这三个外在要素表现出来,其景观功能和环境质量是决定其特征的重要因素。

在历史文化影响下设计的商业街景观设计,是近年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商业街越来越代表城市的特色的必然结果。想要良好地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反映人们所处的环境质量,蕴含着浓厚的当地人文气息和精神。只有具有历史文化的商业街的繁荣,才会使商业街区的经济效益大大地提高。

基于历史文化下的商业街不仅仅有经济效益,更具有社会的效益。一个好的商业街景观环境能够让人们的这些行为更加的充分,社会效益也随之提高。

四、结语

在历史文化影响下设计的商业街景观设计,是近年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商业街越来越代表城市的特色的必然结果。能反映人们所处的环境质量,蕴含着浓厚的当地人文气息和精神。各个城市会渐渐意识到保护商业街的历史文化本身具有其内在价值,并且还具有外部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杨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35—42.

[2]吴晨,城市复兴中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2):93—102.

[3]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26):22—23.

大学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

一、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的意义

1. 沈阳建筑大学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建于2003年, 校园规划主要由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活动三大部分组成, 主要景观轴线为东西方向一条700多米的三层长廊, 它连接校园的教学区与生活区, 长廊底层局部架空, 穿插一条矩形人工水系次景观轴, 人工水系北面通向校园主入口广场, 南面延到文体馆收尾。教学区平面以80m×80m的网格为基本设计要素, 建筑内部相互连通, 生活区以两座高层与多座折线形的多层学生公寓组成。

2. 历史文脉再设计的意义

一个城市的文脉厚重体现在它的历史感, 而一个大学校园的历史如果想直观的延续, 就需要建筑与景观作为它的物质载体, 同时浓厚的历史氛围还能孕育情感, 提升校园的亲和力。但无论校园景观的深入设计还是颠倒传统设计思维的逆设计, 设计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赋予新的设计活动一个统一的内涵, 否则整个再设计不但不会优化原来的设计, 而且还会令原设计显得更加凌乱和毫无章法。

二、大学校园景观历史文脉再设计表达

1. 传统空间形式——院落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就是院落, 早在商周时代, 以庭院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形式就已出现。它的特点是由房屋与院墙围合成合院, 院落空间顶部开敞。对于建筑外部来说, 院落属于四周封闭的内部空间, 具有私密性, 对于建筑外部环境来说, 院落又属于开放的外部空间, 具有交流性。每一个院落为一个构成单元, 多个院落的拼接叠加, 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组合。沈阳建筑大学的教学区基于传统院落布局形式, 由十一个半院落组成, 在建筑群落里任意两点间都是可达的。每个院落又有自己的主题, 例如艺术学院冬天院落里会有学生做的雪雕, 建筑学院院落里经常会有学生做的实体模型, 机械学院会有各种机械构件做的雕塑。

2. 历史的延续——静态保存

沈阳建筑大学在保存校史精神的同时, 对城市历史也采取了保护, 把城市历史信息静态保存进行景观化处理, 凝固于校园环境中, 这样不但延续了城市的历史, 又赋予了育人功能, 让学生牢记历史。例如校区对日俄战争遗址采取直接保留的方法。其意义一方面可以将城市中发生的历史事件以最直接的方式加以记录, 保持遗址的原真性;另一方面, 在校园中用最真实的景观再现战争的场景, 可以将遗址的历史纪念功能和现实教育意义合二为一, 激发学生无限的爱国热情。

3. 历史元素的再利用

延续历史不仅仅指简单的静态保存, 还包括历史元素的再利用、再设计, 使其具有新的功能, 符合可持续发展, 让新校园继承老校区的文化氛围, 延续传统。例如老校区的四根校门门柱, 在新校区建成时搬迁至新校区入口, 成为入口广场的主题景观, 与新校门形成新旧对比。门柱承载着无数师生对老校区的浓厚记忆, 让人们一进校门就从视觉体验出老校区的历史感与亲切感。

再利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废旧的建筑材料利用, 它们往往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承载着环境的变化与历史的沧桑。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 正是沈阳道路设计改造的时候, 很多路缘石废弃, 学校把他们收集起来, 铺设在了人口广场上, 形成一片有特色的条石铺地, 既为校区建设节省了经费, 又为城市历史的延续做了贡献。

行政办公楼前一面具有装饰作用红墙的红砖是由老校区建筑拆下来的, 隐喻着学校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也为现代化校园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内涵。

4. 抽象的再组合设计

抽象的再组合设计体现在选取原有的设计元素, 经过设计赋予其新的形象。长廊起始端的铁石广场中主题雕塑滚滚向前, 是由几个铁人与一个铁磙组成。老校区运动场的平整就靠这个铁磙, 把它放在铁石广场后, 雕塑家又为它设计了一组实景人物雕像, 就形成了这样的画面, 一群学生连拉带推着这个巨大的铁磙, 逼真的再现了当年学习生活的场景。这种抽象的组合再设计比简单的静态保护更具有景观重塑意义。五里河体育馆见证了中国男足冲出亚洲的历史场面, 但是由于城市更新, 体育馆于2007年爆破拆除, 学校把两块体育馆的钢构架运到校园, 组成了校园体育场旁边的景观雕塑刚强, 经过重塑的雕塑不但具有艺术特质, 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园文化。

5. 精神的升华

校园中历史文化景观是大学精神传承的物质基础与表现形式, 其中渗透了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 正是因为它们记录了大学发展中的一幕幕历史场景, 承载着大学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碰撞历程, 才使得大学精神不断升华。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原设计用地是一片几千亩的水稻田, 为了延续地域历史, 新校区在规划时特意保留了教学区东侧的一片水稻田, 它的创新点在于把农业生产作物转化成了景观, 同时把它引出了一种校园文化, 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插秧、收割等农业活动, 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是如何进行的。袁隆平题词“稻香飘校园, 育米如育人”, 水稻每年一收割, 学生每年毕业一届, 正是对稻田景观文化的一种诠释。

结语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是对传统校园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也是对历史文脉延续的理论实践。一个现代化大学需要填补人们心里的历史情结, 同时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提升了现代化大学校园的品质, 这正是未来大学校园设计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圆圆, 肖楠.强调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再设计研究[J].大家, 2012 (3) , 87.

[2]张红松.城市传统院落空间分析[J].美术大观, 2012 (6) , 127.

[3]侯钰, 李媛, 关山.高校新区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传承——以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区为例[J].华中建筑, 2011 (6) , 126-129.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7

关键词:建筑文脉,内涵,西方文脉主义,历史源流

1. 引言

“文脉”(Context)真正受到关注始于后现代建筑思潮,是其作为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标签而出现,这种文脉主义思潮最终由于同历史复古主义的“混淆不清”而逐渐退出了建筑设计的主流舞台。然而这种关注建筑或者城市所处的历史环境价值的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思潮传入国内以来,随着文脉内涵的转译、扩展,其逐渐进入建筑及城市设计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并对我国当代建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文脉一词的“泛化”使得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文脉”内涵的重新审视及其发展源流的梳理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2. 文脉释义

国外学者方面,文丘里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通过引述E.W.Sinnott关于动植物形式的描述来说明文脉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植物或动物特有形式不仅决定于有机体的基因……而且还决定与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知的基因并不能控制特定的性格,但对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反应。”在这里,文丘里将文脉视作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大辞典》中关于文脉的解释是:“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地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1]

国内学者方面,比如张钦楠先生将“文脉”看成文化环境;段进在《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一文中指出:“‘文脉’的使用应是一个广义、整体的概念。但在目前的阐释中尤其是使用中,由于着重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而逐步淡忘了原有的完整含义”,并将“文脉”定义为“介于事物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外部联系”。[2]

文脉并非建筑界的独创,其最早来自语言学领域的探讨,费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写道:“应该将语言的意思放在与句子相关联的问题当中来进行讨论,而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问题去对待”,其认为不应将某个独立的单词词意作为语言去理解,而应当将其置于文章的之中,句子在文章中才具有意义,正是这一观点产生了文脉。文脉一词源自英文“context”,拉丁文为“contextus”,意为文章的前后关系、与事物相关的背景和状况,通俗地讲,“文脉”就是人类创造的事物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所有关联的综合。

综上所述,可以梳理出建筑“文脉”内涵的两条认知主线:一是空间向度,指的是建筑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为人类所创造,在不同程度上是与其相关的意识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范畴;二是时间向度,指的是建筑产生、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

3. 西方文脉主义思潮发展历史源流

西方文脉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之前)、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转折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

3.1 萌芽时期

在工业时代,处在现代主义宣扬与历史决裂、旨在创造一种复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美学艺术形式的局面之中,即便在那个最微弱的年代,“回归历史”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一次大战后,美国诗人艾略特在其著作《传统和个人的才能》一文中指出个人的创作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基于对传统的认知之上,不能无视历史,而应该充分地感受存在于现代的“历史”,艾略特的“历史感”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3]1947年,Colin Rowe在《理想别墅的数学》一书中将帕拉迪奥和柯布西耶的别墅做了比较,并从中指出对于历史的模仿和引用之间的区别,开始关注建筑形式中的“历史”性;[4]1950年,文丘里在其硕士论文《关于建筑构成的文脉》一文中认为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关,“含义产生于文脉,文脉如果变化,含义也将发生变化”;1961年,美国城市理论家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对于以功能分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以及现代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重要意义;[5]此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指出历史环境的保护应当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并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再次将公众视线引入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随着上述理论著作的陆续发表,西方基于文脉主义的研究已经呼之欲出。

3.2 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文脉主义思潮全面爆发的时期,在这期间,许多建筑师、理论家基于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文脉主义进行了研究,鉴于研究内容繁杂,特以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流派为线索,梳理这一时期文脉主义思潮的理论研究成果。

Colin Rowe和康奈尔学派。Colin Rowe的学生Stuart Cohen最先提出文脉主义,在其著作《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Urbanistically Reconsidered》、《From Urbanism to a Theory of Appropriate Form》中对自己的文脉主义理念进行了充分地说明,并和Steven Hurtt一起提出了将康奈尔学派共同的设计理念称之为文脉主义,该学派设计理念认为城市设计中新建区域应当与文脉相呼应,以此获得城市的整体感。1974年,Stuart Cohen在《物理的文脉和文化的文脉》一文中将文脉概念分为“物理文脉”(physical context)和“文化文脉”(cultural context)两部分,前者指的是建筑意义通过具有含义性的形式具象地表现出来,后者则指的是观察者通过建筑的类型特征来理解建筑的含义;[6]1978年,Colin Rowe所著的《拼贴城市》则是康奈尔学派进行文脉研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其在书中关注城市的历时性特征,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风貌格局是由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拼贴而成,城市是历史的集合。Colin Rowe认为城市设计应当从历史元素中获取灵感,并对其进行重构,以形成连续的、富有历史感的城市区域。[7]

文丘里和后现代主义。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韦加斯学习》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乃至文脉主义的代表作。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技术论,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在城市历史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筑形态是对特定城市文脉所做出的反应;[8]《向拉斯韦加斯学习》一书通过对拉斯韦加斯商业地段景观的调查,文丘里赞赏那些受到现代主义所排斥的大众喜欢的象征性建筑,比如挂满各式各样广告牌的商业建筑却成为拉斯韦加斯典型的城市形态。文丘里认为建筑形式所包含的象征性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认为通俗文化应当被视为文脉而受到尊重。詹克斯在其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提出建筑形式所蕴含的符号学含义是建筑表达其意义的重要方式,提倡建筑的多价值属性,詹克斯将文脉定义为“特定性+都市化”,即文脉包含城市历史结构和城市环境两方面;[9]1977年,罗伯特·斯特恩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现代主义思潮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并且将其主要特征归纳为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和引喻主义,这是文脉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第一次被明确地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文脉主义,罗伯特·斯特恩认为,“建筑是全体的一部分”“新的建筑要同环境相适应”,并提出了对历史建筑的正确参照等观点,有意将后现代主义同复古思潮区别开来。总之,后现代主义运动关注的是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即通过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发挥其象征作用,来表达建筑内涵。

Aldo Rossi和新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运动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战后的意大利城市空间的发展难以表现出稳定性,成郊社区甚至出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局面,以罗西和G.格拉西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开始了对恢复城市秩序的探索,其方法就是运用类型学寻找城市文脉中的原型(prototype)特征。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是“文化习俗的产物,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编译进入表现的形式中,绝大部分编译进类型中……类型是深层结构”“类型可以从历史中的建筑抽取……类型不同于历史上某一建筑形式,而又具有历史因素,至少在本质上同历史相联系。”[10]在这里,罗西将文脉认为是历史文化习俗,将建筑对于历史文脉的表达分为两个部分,即建筑形式及其类型。类型源自历史,但区别于历史建筑的形式,而是其深层结构,类型比建筑形式对于文脉的理解更加重要。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运动和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相同点在于对现代主义均持有批判性,认为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应当将建筑置入文脉之中,从历史中探寻新建筑的答案;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文脉可以通过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来表达,后者则认为文脉则存在于历史建筑的深层结构(类型)之中。

3.3 转折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西方国家文脉主义运动的全面发展时期,然而,进入80年代,这股思潮则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究其原因,则是“文脉主义”内涵理解的偏差和僵化所导致的。文脉主义同现代主义相比,正是由于其将建筑置于文脉之中,且对于文脉的表达方式有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随着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盛行,加之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特征描述为文脉主义倾向,更加造成了文脉主义等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因此,建筑的文脉主义观被固化成为仅注重建筑形式的象征性(符号学含义)作用,关注与现存环境的一致性、连续性以及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和转译。严格地说,罗伯特·斯特恩将文脉主义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是混淆了“文脉”和“历史元素符号”这两个概念。这一时期对于文脉主义的批评声音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文脉的概念很模糊,而城市环境自身的结构和格局则十分清晰,将建筑置于环境之中比将其置于文脉中更加有效;第二,此类批评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简单模仿相邻历史建筑的基于文脉主义的建筑作品。随着文脉主义内涵的不断僵化,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类似性”关系逐渐被认为是文脉主义的内涵,正如欧洲建筑史库哈斯所说的那样,“欧洲城市具有历史性……所以历史的保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保存城市的概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话,那就会造成一种制约,也就是说文脉会舒服建筑师的手脚”,此后,随着对单一文脉主义观的批评不断增加,文脉主义逐渐从建筑思潮的主流中淡去。同时,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文脉主义的观点却仍然存在于当今的思想潮流之中,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11]

4. 结语

西方建筑文脉主义思潮对于建筑文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脉内涵及其发展源流的认知是构建文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我国正经历文化趋同影响的背景之下,文脉理论为建筑地域性以及本土特色的保持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毅,吴钦照.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段进.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规划师,2005(7):14-17.

[3].(英)托·斯·艾略特著.卞之琳等译.传统和个人才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Colin Rowe.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M].The MIT Press,1947.

[5].(美)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

[6].(日)秋元馨著.周博译.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徐怡芳,王健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9].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8

凭祥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 受太阳辐射较强;其距北部湾较近, 又受海洋季风与大陆季风的影响较大, 长夏无冬, 高温多雨。新行政中心即位于凭祥市未来城市新区的新中轴线上, 主导整个新区的空间形态发展 (见图1) 。

1 功能设计与使用空间——传统空间的应用

建筑单体构图强调严格的中轴对称, 与广场轴线重合, 并且在这条清晰的城市中轴上, 布置建筑单体的入口台阶、门厅、500人大会议室, 形成明显的序列递进层次。建筑构图强调内敛聚合, 形成稳定的重心, 突显出城市节点的份量。功能设计, 主要应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空间规划。目前的建设程序中往往缺乏建筑策划这一环节, 一般的业主仅仅了解本机构的编制、发展和空间需求, 但都不善于定量地使用空间和规划空间。我们一开始就要求从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等多个视角出发, 使项目设计朝一个合理的方向深入发展。新行政中心虽然平时可接受市民参观及问询办事, 具有一定开放性, 但其作为国家行政机要部门的使用建筑, 又需保持相对的封闭性, 加之凭祥地区气候比较炎热, 日照相对强烈, 在设计上应着重考虑使用形态上的内聚营造, 并根据具体的建筑内容作相应的处理 (见图2) 。

首先应通过平直简练的平面构图, 明确标示建筑的内外界线。行政大楼以垂直相交的挑板包裹建筑的主体立面, 形成个性鲜明的视觉形象, 同时又能减弱日照光线的作用。这层挑板形成的外皮与建筑外墙之间形成的间层, 还可使空气环绕建筑外表面流通, 有利于降低室内热效应。在平面上结合南方亚热带气候的特点, 在建筑裙楼部分设置两个内庭院, 起到调节内部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围绕这两个庭院, 结合内部功能流线进行合理安排。500人的大会议室夹于两庭院之间, 利于提高庭院在整个大楼中的效益, 形成一定的内敛, 整个裙楼以庭院为“核”, 递次交织排列, 展示各功能房间, 向里内聚, 形成一个内外相对明确的环境。

其次, 设置进入建筑的过渡区域。在建筑南北主入口均设置大台阶, 经过大台阶进入尺度较大的建筑入口, 建筑主入口较一般民用建筑有所放大, 以突出政府公共建筑庄严肃穆的特点。门厅贯通两层, 空间十分宽敞, 可直接观赏到内庭院的景色, 南北门厅以500人会议室作为缓冲区域, 避免过于直接的贯通。整个流线强调行进序列, 通过尺度的变化过渡, 丰富室内空间, 并且入口门厅可作为政府对外开放的一个信息窗口, 日常可张贴时事政策宣传图幅, 便于市民参观学习。

2 形象构思——地方传统标志的运用

凭祥作为祖国的南大门, 其行政中心建筑, 应具备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形象特征, 加之在国人心中早已将友谊关与凭祥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本设计将从友谊关这一闻名遐迩的历史建筑形象入手, 展开探讨。

友谊关现存的建筑形象是历经多个历史时期所保留下来的建筑融合体 (见图3) 。建筑基座的城门原为明清时期的产物, 解放后经政府重修扩建, 而城门上的三层楼阁则是于新中国50年代时加建而成的。尽管友谊关各部位建筑的年代相差久远, 但楼阁的设计非常到位, 将门洞这一历史母题成功地运用于望楼, 将建筑整体比例关系处理得非常协调, 再加上楼阁出挑三层扶手游廓, 使整个友谊关形成了良好的形体比例关系, 并具有南方建筑秀气灵动的形象。通过对凭祥市的人文地理区位的多方面分析, 我们综合出在本次设计中必须给予考虑的几大要点:一是如何诠释国门的形象, 并体现地方的独特性;二是如何将已深入人心的友谊关历史文化形象的一些设计元素应用于本次设计中;三是如何将建筑本身造型和功能完美结合, 达到新时代办公环境标准, 并使其适用于炎热多雨的地方区域。

基于上述考虑所设计的方案 (见图4) 主要有两点。首先, 整个形体及平面构图应平直硬朗, 立面线条干净利索, 以获得简洁明快的建筑效果。其次, 主楼的大拱门直接运用了友谊关的设计元素, 拱门尺度比例与整个主楼和谐到位, 拱门处设有连接东西两个不同行政部门的长廊, 不仅具备交通功能, 还是人们工作之余驻足赏景、调节工作压力的好去处。整个建筑基座由深色丰包石包面, 厚重平稳, 主楼面向广场的两层墙身形成斜面, 意在唤起人们对于城墙的记忆, 并且当人们近距离欣赏大楼时, 这斜墙面在极大程度上引导人们视线上升, 通过视错觉的用心引导, 突出大楼宏伟的形象, 提升整个城市的空间气氛。主楼立面的挑板元素的运用, 也是对于原友谊关上扶手游廓手法的借鉴。挑板作为立面构图元素, 既丰富了整个造型的层次, 又反映了历史的记忆片断。顶层屋顶女儿墙处, 有意用排列较密的铝合金百叶封口, 形成了一个由线组成的面, 优化了整个形体的比例。以上所有造型构图元素的运用, 都较多地借鉴了友谊关的手法, 表现了根植于地方区域的独特性, 并且通过理性的组合, 赋予其强烈的时代感, 极好地展现出新国门的场所映象。

摘要:本文介绍了凭祥市行政中心方案设计的创作理念, 并从地方、气候、人文等角度出发, 深入发掘新时代中国民族与地域的建筑文化内涵。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筑依存的物质环境发生了变化, 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及人文科学的渗透, 使建筑的理论和实践向着科学化的、更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 (1) 文脉主义建筑观就是在这样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 文脉主义的观念为中国建筑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走出“各自为政”的设计观念, 批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建筑形式, 尝试从建筑所处的文化圈中寻找脉络, 考虑新建筑与老建筑的连续性。武汉大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校园内的新建筑活动必须考虑与整体校园环境的协调。研究文脉主义建筑观有助于创造具有武大特色的建筑作品, 因此笔者通过对《现代建筑理论》一书中文脉主义相关内容的研读, 以武汉大学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文脉主义建筑观在新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 文脉主义建筑观

1.1 文脉主义

60 年代末, 美国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并将文脉主义列为后现代主义的六种表现形式之一, 他总结道, “文脉主义是语言学中的术语, 说明承上启下的含义, 在这里是指单体建筑要反映特定的时空观, 要与环境有机结合, 考虑传统的沿袭性, 并且各个建筑既要符合社会需要, 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2)

1.2 使新建筑符合文脉的方法

通过对文脉主义定义的解读, 可以看出文脉主义的建筑观强调的是新与旧之间的连续性, 以及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协调性。在一个人们所公认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区域中进行建筑活动时, 因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的需要, 新建建筑往往需要考虑融入该区域的文脉之中。 这就要求建筑师理解文脉主义的观念并掌握相关的设计手法。

《现代主义理论》中归纳总结了七条使新建筑与文脉相符合的方法:化整为零;间接对应;感觉上的模仿;装饰的运用;强化细部;社会习俗和时尚的影响;虚实相生的手法。 (3)

2. 武汉大学的文脉

2.1 主线文脉

1929~1936 年, 由凯尔斯主持设计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成就了武大经典形象。老图书馆、工学院、老斋舍等建筑将“中轴对称”“银墙碧瓦”的中西合璧风格发挥到了难以超越的极致, 建筑群体呼应了李四光选址时的风水观念, 形成了建筑“因山就势”“错落有致”, 融于山水之间的整体意象。武大的主线文脉不是其中的一点, 而是这些特点的有机组合。

2.2 支线文脉

经过整体规划的武大历史建筑群历来为世人所称颂, 许多新时期的建筑设计都尝试提取和运用历史建筑群的元素, 以使新建筑符合武大建筑的文脉。然而在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功能全面的大学中, 上述主线文脉必然不是唯一可遵循的脉络。在武大内也存在一些其他风格集中的片区, 新建建筑也可以形成与它们的视觉连续性。如在砖厂房及红砖宿舍楼群区域内新建的大学生活中心以近似的材质和形态求得了对历史文脉的延续。

3. 武汉大学新建筑如何符合文脉

根植于西方历史建筑的文脉主义建筑设计方法并不能完全移植到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中, 在武汉这样的突变型城市里已经很难找到连续的历史建筑区, 上述七种方法中的多种以连续的历史建筑界面为文脉主体, 在武汉市多数地方难以运用。而武大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氛围的整体, 一方面有保持其文脉的需求, 另一方面有进行文脉主义建筑实践的参照。为了寻求与历史建筑的视觉连续性, 化整为零、感觉上的模仿、装饰的运用等手法都可加以运用, 笔者认为, 除了《现代建筑理论中》总结出的七点, 针对武大文脉的特殊性, 还可增加一点, 就是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近似。

4. 武汉大学新时期建筑评价

4.1 万林博物馆

万林艺术博物馆由国内著名设计师朱锫设计, 2014 年落成。博物馆选址位于武汉大学珞珈山西侧科技路与学府路交汇处, 该处是武大早期优秀建筑和自然人文景观的中心区。以文脉主义的建筑观来评价, 万林博物馆在周边建筑与自然环境中是突兀的, 缺乏连续性的。

从高处俯瞰, 万林博物馆整体形态呈现出完全不同于其他武大建筑的形式语言, 异形且单一的体量与武大历史建筑中所表现出的因山就势、错落布局的形态格格不入。而在人视的角度, 倾斜的墙体, 缺乏立面分隔, 都使得其无法形成与周边建筑的视觉连续性。当笔者从本科生院经过时, 感受到了突然出现的巨大而苍白的墙面带来的强烈不适感。 (图1)

当然也不得不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 博物馆建筑一般需要较大的空间和较少的开窗。但在武大这样一个文脉影响突出的环境中, 仍然可以通过外表皮的化整为零、细部装饰的运用等手法, 解决建筑的真实性表达与呼应文脉之间的矛盾。

4.2 工学部主教

主教由何镜堂设计, 约2000 年建造, 位于东湖沿岸。该建筑有一定的对于文脉的考虑, 但也显现出了对于武大文脉理解的片面性。

主教平面呈对称布局, 立面采用白色饰面砖, 顶部延续了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的传统风格——绿屋顶, 并对传统形式进行了抽象和转化, 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屋顶形式。在其北面经过时, 可以看到建筑师试图通过体量的进退形成与两侧建筑的连续性 (图2) , 而从人视角度看也确实达到了目的。另外, 两个半球形的屋顶让人联想到行政楼前的两个小单体, 半球下的窗框装饰也有武大早期建筑的味道 (图3) 。相比北面, 主教的南侧则缺乏文脉处理, 过于完整的立面与两边的小体量建筑格格不入。

这些外观上的特点表面上遵循了武汉大学的主线文脉, 但实际上是对文脉的断章取义。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为源头的文脉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建筑与山水的关系, 尽管主教的2 层大厅有意识地打通观湖视线, 11 层据说在设计中也是南北通透的, 而现在的主教北侧房间具有良好的观湖视野, 南侧房间则可以看到武大的标志——老图, 但这些对于主教本身良好的条件却也印证了主教对于其所处的整体环境中山水轴线的阻隔。

而当人们在更远处如东湖对岸眺望武大时, 总能看到19 层的大楼矗立在东湖边, 所以从该建筑与整体校园环境的关系来看, 主教破坏了武大建筑隐于山水之间的整体格局。

4.3 人文馆

武汉大学人文馆由沈国尧设计, 于1990 年竣工。笔者认为该建筑是武大校园内对文脉完整回应的范例。人文馆整体“山”字形的体量让人联想到武大标志性历史建筑——樱顶老图的基本形态。虽有着较大的体量, 但化整为零的手法获得了与行政楼建筑群近似的体量感。 (图4) 从主入口大厅处可以看到渗入建筑内部的自然环境, 绕过大厅即到达东边地势较低处建筑体量的屋顶, 这呼应了武大建筑因山就势布置建筑的文脉特点。建筑的屋顶对传统的屋顶形式进行了抽象与转化, 新的屋面形式与挺拔的白色立面完美接合, 既有历史建筑银墙碧瓦的感觉, 又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4.4 大学生活动中心

大学生活动中心位于泥沙实验室东侧, 由王炎松教授设计, 2013 年落成。笔者认为该建筑是在武大校园内呼应支线文脉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活动中心和与之紧邻的砖混结构建筑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连续性。

在校园道路上观察, 其整体形态很容易让观者意会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它不是从主线文脉中武大历史建筑“银墙碧瓦”的外观出发, 也不是从建筑的山水关系出发的, 而是试图直接寻求与东西两侧砖建筑的文脉对应。建筑立面主要采用与泥沙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质感近似的砖贴面, 建筑的高度也与砖厂房接近, 局部建筑体量的屋顶采用了与周边砖建筑坡屋顶近似的语言, 并利用起坡屋顶下的空间。 ( 图5)

整体建筑既体现出了对历史的延续性, 又用新的结构形式和空间手法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5. 结语

本文在研读《现代建筑理论》中文脉主义建筑观相关章节的基础上, 对武汉大学内四个在不同程度上回应武大文脉的新时期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评价, 阐述了新时期建筑为融入文脉所采纳的方法。对于处在优秀历史建筑及自然人文景观中心区或相对开敞孤立环境中的新建筑, 可以考虑参考武汉大学的主线文脉, 因山就势地处理好建筑与基地的关系, 注重体量的化整为零以及主从有序的错落布局, 以抽象化的屋顶形态呼应“银墙碧瓦”的建筑风格, 并将优秀历史建筑的装饰元素化用到新建筑中。对于处在其他特征元素集中区域内的建筑, 则建议优先考虑对支线文脉的呼应, 使之形成与周边建筑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

延续青岛的城市文脉 篇10

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仅有百年历史的青岛凭借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底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年轻的一个城市。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青岛有一整片形态完整的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更烙刻着历史的印记。城市的建筑风格代表一个城市的特色,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实证。尤其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老建筑,每一座老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蕴藏着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在内的许多中外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青岛息息相关。历史需要载体,否则无以传承,位于青岛老市区的老建筑,就承载着一段段特别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也正是中国近代百年史的缩影。

青岛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福地”。20世纪30年代,康有为、杨振声、闻一多、老舍、王统照、梁实秋、洪深、华岗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旅居青岛,并完成了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从而使青岛的城市文化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现代文化中心城市。这些名人故居集中在以中国海洋大学为轴心的鱼山路、大学路、福山路一带——1936年夏天,到青岛已有两年时间的老舍在黄县路12号一座“望不见大海,但在夜静更阑时,可以听到大海的呼吸”的小楼里,构思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骆驼祥子》;1930年,鱼山路7号(今为鱼山路33号)的一栋房子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梁实秋,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不仅在青岛度过了家庭生活中最幸福的4年时光,还开始了他一生中规模最为浩大、最为人钦仰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1933年,王统照在他位于观海二路49号的旧居里,完成了小说《山雨》的创作,因与茅盾的《子夜》同年出版,而被文学评论界称为“子夜山雨年”;位于福山路3号的沈从文旧居,曾被沈从文形容为“窄而霉斋”,尽管如此,这也不妨碍巴金、卞之琳这样的名家造访,更不妨碍他在这里创造出《八骏图》、《来客》、《如蕤》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后来的完成代表作《边城》、《长河》等也是在这里构思的……有了这些历史,老房子就变得生动起来,它们理应成为青岛本土文化的重要内容。

青岛也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摇篮,其机车制造、纺织、印染、烟草、啤酒等工业曾见证了中国相关民族工业的历史变迁。这些工业企业的厂房建筑成为珍贵的工业文化遗存。

青岛的历史建筑本身还具有特别的审美意义,它们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是研究城市规划的样本。1956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率队来青岛调研,并出版了《青岛》一书,对青岛的城市建筑颇为赞赏。从老市区的教堂官邸到八大关的洋房别墅,对每一个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赏心悦目的景色。青岛培养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谁又能说他们审美观的形成与那些别有风味的老房子没有关联呢?优秀的历史建筑,会时不时地提示着每一个市民,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现在,同时也穿行于历史之中,有了它们,整座城市才显得气韵生动。

经过长期积累,青岛的建筑结合山海景观与人文特色,形成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丰富多彩的青岛建筑,形象地展示着青岛的历史,构成青岛成长进程的生动记录,构成城市文化风貌的鲜明特征,成为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内涵和标志。

文化遗产被毁牵动人心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加上产权多元,管理者、使用者错位、“多头管理”等弊端,一些记录着城市百年历史的老建筑被拆除,那些侥幸留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命运同样不容乐观:一部分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另一部分则在“保护”的名义下被改造成了假古董,出现了让文史专家和市民痛心的“变色、变样、变质、变味”现象;与当时盛极一时的文化状况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今日青岛的文化名人故居保护工作却步履蹒跚:大多数文化名人故居由于年久失修而岌岌可危,周边环境毁损严重,屋内陈设更是面目全非;青岛为数众多的工业文化遗存如今也处境艰难:由于建筑陈旧、效益低下,很多厂房面临被拆除、改造的危险,对老建筑的法制化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提交议案的人大代表胡兆启说,近些年,在28平方公里的历史风貌区,改造项目中的建筑体量和密度过大,大量高层建筑群分割历史风貌区,使其支离破碎,破坏了老城的形态和城市格局。由于缺少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的过渡,一些局部保留下来的历史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被高楼大厦包围,环境尺度失调。如黄台路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两侧都有新建的高层建筑,整体保护的原则没有得到完全体现。构成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要素的文物保护单位,有的迟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修复,如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明代防倭寇屯兵城)、崂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一些寺庙和古道等。

另外,近年来,青岛市发生过多起优秀历史建筑遭到拆除的事情,这都让人大代表们感到非常可惜。2005年位于广西路上,被列为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的华侨饭店被莫名拆除,曾引起社会对优秀历史建筑的关注,但后来张勋公馆、观象山地磁房等一些优秀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建筑被破坏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议案要求依法从严控制保护区内的建设和人口。对突破高度要求的建筑,凡未批准、未开工建设的,应尽早纠正。对一些急需维修的要素及时进行修复,对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已损坏的建筑物,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整修。

保护文化遗产的脚步从未停歇

城市建筑体形、环境风貌是物质文化的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城市格局特点、城市轮廓景观、城市建筑风格、城市环境风貌,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文脉,展示了城市外在的个性特征,都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财富,应“存其形、贵其神、得其益”。保护这些特色建筑就是要留住一段历史,传承建筑文明,而保护这些特色建筑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实,青岛的有识之士保护老建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歇过。

2002年,青岛市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并随之进行了对全市首批131处历史优秀建筑和20处文化名人故居的挂牌标识,编制“抢救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保护项目”的“十一五”规划等工作。确定了十处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对那些在主城范围内明显区别于其他区域,具有独特历史文化景观价值,形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意象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结合文物保护单位及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旧区(历史城区)风貌保护、风景旅游区保护等规划,青岛在四个层次上建立起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从而在规划上做到了对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构成要素的全方位保护。保护区总面积490.13公顷,建设控制面积为981.96公顷,并且划定了“老城区保护圈”,面积达28平方公里。

2005年至2008年间,青岛房产置业集团利用3年时间,自筹4000万元,对青岛市区70处125栋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国有直管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使其重新焕发历史风采。在3年的修缮期间,每一处老房子的修缮都会引起全青岛市民的广泛关注,市民们以提供老照片、提供文史资料等不同的方式为修缮老房子建言献策,老房子情结在每个热爱家乡的青岛人心中挥之不去。

但是老建筑、老街区的保护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难题,老房子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老街区有时也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如何将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一直在考验着青岛人的智慧。要强化历史风貌建筑的可持续保护理念,坚持整体保护,防止大拆大建,坚持全面保护,既保护有形的历史建筑,又坚持保护无形的文化脉络,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以保护为前提、利用为关键,在保护青岛历史风貌建筑、文化街区的同时,通过功能转换,使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相得益彰,使得青岛历史风貌建筑的这张“名片”更加亮丽。

据提交议案的胡兆启代表介绍,2009年1月,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其中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定和要求任何落实,是名城保护非常迫切的问题。一起提出议案的几名人大代表早在一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并多次进行了实地调研。正因为如此,代表们所提出的方案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我们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中,有关部门能够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切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在新的一年中,也不应再有优秀建筑受到损毁的事情发生,那些遭受岁月侵袭的老房子可以修旧如旧,有关部门能够逐步摸索出对特色街区、里院的保护办法。

城市文脉代表城市软实力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既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不是若干片被保护的历史街区,更不是那几栋历史建筑,它是活的,像生命一样也在吐故纳新。文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所以只要生活继续,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青岛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挺立在老城区的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勾勒出其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和富有个性的城市风貌。老建筑是青岛的精神财富,它们会把青岛的现在与过去连接起来,形成这座城市的“文脉”。

在本届人大会上提出议案的代表们认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不断增强青岛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青岛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也不断地有亮点闪现:在社会方面,利用文物和文化遗迹,辟建了青岛博物馆、海洋科技馆、海军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炮台遗址陈列馆、迎宾馆(胶澳总督官邸旧址)及7处文化名人故居,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宣传青岛的窗口,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在经济方面,依托现有文物和文化遗址,发展旅游产业。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中(老城区)被辟为旅游景点的有24处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青岛市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游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文化遗址得到了合理利用,反过来也促进了文物本身的保护(包括维修、美化),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这种合作方式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进一步加强。

无独有偶,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应该包括青岛市域范围内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的文物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存、历史文化保护区、老城整体和传统风貌特色、风景名胜及其环境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应保护戏剧、音乐、字画、服饰、庙会、老字号、传统地名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开埠的时间虽短,但在建制之前,青岛也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灿烂的文化,上溯自4000年前的三里河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琅琊、古即墨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较高地位。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大部分都得以保留,如琅琊台、即墨古城、三里河、齐长城、天柱山魏碑等均保存较完好,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分遗址已开发为旅游文化景观。这些宝贵的文物遗迹,虽然大部分不在青岛市区,但其灿烂的古代文化和较响的知名度,对于提高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开发青岛人文旅游资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专家们认为应该尽快成立专题课题组,对全市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登记造册,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另外,应从体制上、法制上、观念上,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加强立法力度,尽快出台《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青岛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逐年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将文物保护经费切实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结合博物馆规划建设,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提升青岛的城市软实力,打造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提交议案的人大代表们认为,要通过各种媒体公布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目录及各项内容,在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地点挂牌宣传,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融入市民生活,让青岛的城市文脉在保护与传承中绽放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新闻链接 》》》

代表建议关注民生

2009年2月4日至8日,青岛市十四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召开。本届大会共收到代表建议670多件,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城建等多个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

与往年相同,城市建设依然是众多人大代表最为关心的话题,和城市建设相关的建议依然是今年的一大热点,人大代表李忠祖提出了《关于治理墨水河污染问题的建议》、赵秀芬提出了《关于解决即墨与南泉镇污水污染问题的建议》、李秀山提出了《关于开通青岛至红岛、高新区沿胶州湾高速公交车的建议》、王伦提出了《关于规划建设即墨移风店与平度南村跨河大桥的建议》、于为贵提出了《关于为郊市失地农民建经济适用房的建议》,王林提出了《关于审批门头开店条件应规范化的建议》、《关于尽快打通同安路(劲松七路与劲松九路之间路段)的建议》,刘琪华提出了《关于开通市南区澳门路(五四广场段)的建议》等。

在670多件建议中,有关教育话题同样占有很大的比重,蒋延灿提交了《关于开展好全市中小学生送奶工程的建议》、赵明耀提交了《关于关心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刘国庆提交了《关于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公益性幼儿园教育的建议》、于秀兰提交了《关于对学校在意外事故中所承担责任进行立法的建议》、左玉品提交了《关于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增加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教育的建议》、马鸿冰提交了《关于规范小学生托管班的建议》。

除城建、教育等话题外,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乘电梯、过马路、停车、保险、房屋维修等大事小情都出现在了代表们提交的建议中。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扩内需、促发展”的话题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度经济危机”倡议的建议》、《关于在适当时机发放消费券的建议》、《关于加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环境保护立法的建议》、《关于加大对水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扶持纺织服装业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稳定发展的建议》、栾少湖提交了《关于设立“青岛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建议》等,都是代表们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提出的建议。

据悉,代表们的这些建议将集中分办到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在收到人大代表建议的三个月内作出答复。

On February 7, 2009, The Bill of Strengthening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of Qingdao initiated by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ultancy Committee and 16 deputies such as Hu Zhaoqi presented to the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of Qingdao was voted through at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14th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of Qingdao.

In 1994, Qingdao, which had only a history of 100 years, was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one of China's National Famous Citie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for its unique city outlook and historic reserves. Among the 99 such c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Qingdao was the youngest one. To the large extent, the reason why Qingdao was designated was due to its integrated excellent historic buildings.

The urban architectural style can stand for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ci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witness to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with old buildings worthy of being regarded as classical buildings, for like living historic textbooks, every building contains historic and cultural stories worthy of being recollected. Qingdao is renowned as a "Museum of World Buildings." In the old downtown area, the historic buildings with diversified national styles display European customs and a city outlook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old buildings are Qingdao's spiritual wealth. By connecting Qingdao's history with the present, they form the cultural artery of the city.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renovation of the old downtown areas, besides the complicated ownership of the properties, some old buildings recording the hundred years of the city have been demolished. Those are still in existence are also confronted with a destructive fate. Therefore, it is very urgent for Qingdao to formulate a law to protect these old buildings.

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11

一、项目概况

延政西路位于常州市武进区, 西起239省道, 东至淹城路, 道路沿线经过武进区主城区、经济开发区、西太湖管委会、武进农博园等, 道路全长15.2km。道路绿化带总宽度为72米, 改造范围包括两侧各30米路侧绿带和两条6米的侧分带, 绿化总面积约100公顷。

二、设计理念

设计考虑武进地处江南的地域环境, 以常州市花——月季为特色, 体现常州悠久的历史文脉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达到“承传文脉、江南意韵”的设计理念。设计上, 充分考虑花博会的需求, 将延政西路作为幸福满布和延伸的通道, 以花卉为媒、文化为核、道路为廊、通过道路景观的提升, 向人们表达出“花开武进, 让幸福蔓延”的寓意, 体现出“花都水城、生态武进、江南意韵”的城市特色。

三、设计特色

1. 以常州市花——月季为特色的景观大道

此次设计以月季花为主题, 增加月季的使用品种、数量、面积, 打造一条具有月季特色的景观大道。主要采用丰花月季 (红帽子、杏花村、樱桃红等) 形成大片的花坛、花带;采用微型月季 (矮仙女、彩虹等) 来布置模纹和镶边;采用地被月季 (霍尔恩、珍珠梅朗、巴西诺、肯特) 片植、带植, 用于斜坡地段及草坪装饰;采用藤本月季 (安吉拉、桔红梅朗等) 来布置花篱、花墙、花架、花柱、花门等小品以及立体绿化。总体上, 形成品种丰, 比重大, 以月季特色为主的“月季大道”和“花博大道”。

2. 以常州地域江南文化为特色的人文大道

常州地处江南, 这里历史文风炽盛, 人才辈出, 古迹众多, 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常州词派, 以及常州骈体文等众多文化学术流派, 精彩纷呈, 影响全国。“天下名士有部落, 东南无与常匹俦”, 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对常州人才辈出的赞叹。此次设计, 将代表江南特色的景观小品设置在节点中, 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常州本地文人词画进行点缀, 提升道路的文化内涵。

四、具体改造设计内容

延政西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过程分为四个部分:景观小品、植物绿化、水岸景观、道路广场。

1. 构筑有江南特色的景观小品

延政西路道路沿线景观小品多以景墙形式展现, 景墙虽多处布置, 但形式高度重复, 造型单一, 缺乏江南特色和常州文化, 更未能体现花博与武进特色, 现状景墙不但未能形成景观主体, 而且缺乏观赏价值。此次设计在不破坏原有景墙基础的前提下, 按江南韵味的特色进行系统设计。

(1) 圆形广场节点

现状圆形广场空间过于空旷, 景观单调, 背景墙造型怪异, 砖砌坐凳破损且缺少大树遮阴, 植物种类单一, 黄土裸露。该节点采用做加法的手法, 通过增加粉墙黛瓦这些具有江南韵味的景墙来增加节点观赏性, 景墙中心开洞, 洞门内布置一组造型优美的太湖石, 景墙四周布置花池并满种孝顺竹形成围合, 整体展现出武进江南明珠、精致典雅的景观效果。在植物的选择上增加了市花——月季的用量, 体现了其花语“希望, 幸福”的主题内涵。

(2) 方形广场节点

现状方形广场尺度较大, 整体缺少景深感, 植物景观搭配较为随意。该节点采用做加法的手法, 设计上以营造景深为主, 通过在前景设置一组抽象的树形剪影景墙来形成框景, 寓意“成长的武进”的内涵, 背景则利用现有景墙并对其改造, 与其他景墙的风格相统一。此外, 该节点还通过对坡地、花坛、绿化等环境的改造, 一同展现出武进的绿, 武进的艳, 武进的成长。

2. 打造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

绿化植物景观是道路景观的主体, 经过三年的生长, 延政西路现状植物景观虽然已初具面貌, 但与花博会和江南武进的特色相去甚远, 尤其缺少常州市花月季的烘托和体现文化意境的点睛之笔, 因此, 此次改造的重点是形成具有花博氛围和常州特色的植物景观。

(1) 侧分带提升设计

侧分带现状植物品种单一, 群落外貌单调, 景观效果呆板, 尤其在岛头等处植物景观缺少点睛之笔。现状大乔木仅有嫁接银杏一种, 且成活率只有80%~85%, 小乔木鸡爪槭长势欠佳, 叶片不舒展未呈现其应有的色彩。设计在对长势不佳的植物做减法, 移除生长不良鸡爪槭等小乔木以及金边黄杨、红帽子月季等灌木板块, 并增加大花月季绯扇、金奖章等品种, 在侧分带岛头种植树状月季并与景石搭配形成岛头点睛之笔。侧分带绿化在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做加法, 增加小乔木金桂、紫薇, 形成侧分带骨架, 丰富竖向景观。

侧分带全线采用废树皮和旧木屑作为填充物, 避免了黄土裸露的同时, 还具有透气保水的功能, 展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2) 路侧绿地提升设计

路侧绿地植物应用种类丰富, 各类乔木达33种, 灌木17种, 地被植物达40余种, 植物群落结构复杂, 层次较为丰富。但由于养管不足, 地被植物斑秃严重, 蓝花鼠尾草、金焰绣线菊、宿根福禄考等地被长势欠佳, 且道路北侧绿带断绿严重, 乔木色彩不够丰富, 缺少季相变化, 配置形式单一缺少韵律和节奏, 路侧的景观节点景观雷同, 文化性体现不够。由于路侧绿地较宽, 是全路的主要欣赏点和视线终点, 因此, 路侧绿地提升是此次设计的重点, 设计上以“补绿疏绿、增色增彩、突出特色”为手法进行提升。

1) 补绿疏绿

补绿就是把道路沿线断裂的绿化带连续起来, 尤其注重绿化背景墙的连续, 遮挡路侧不雅景观, 主要在道路北侧采用水杉、香樟、雪松等乔木作为背景屏障联系断裂的绿带。疏绿就是把现场绿地中过于密集的植物和一些长势不良, 造型不佳的植物和杂树进行清除和疏理。

2) 增色添彩

大面积的绿色林带会令驾乘人员感觉景观单一, 增加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感。此次改造通过在单一种群的绿林中增种榉树、无患子、银杏等季相性的色叶乡土树种来改善林相景观;在前景草地里用色彩鲜艳的红枫、金森女贞等植物来调合色彩景观效果。

3) 突出特色

路侧绿地景观仍然要围绕花博会和江南意蕴风格为特色进行提升。在路侧空旷草地增加丰花月季形成大片花带, 在构筑物旁种植藤本月季形成立体绿化感, 在道路起点设置“水浪花阶”植物景观, 凸显月季花主题;此外对现有的宿根草花进行更新, 增种9~10月份开花的翠菊、波斯菊、大丽花等结合矮蒲苇、细茎针芒、金叶苔草等观赏草布置花境, 烘托花博会氛围。

3. 营造层次丰富的水岸景观

延政西路中段畔水而行, 现状水岸景观单调, 缺少水生植物衬托。此次提升以打造层次丰富的水岸景观为主, 将水景与路景融合, 由北向南, 从水到路, 运用水生植物、岸旁湿地、林下花境营造等多种手法, 形成水中花、岸边花、丛中花三个景观层次, 千屈菜、菖蒲、荷花等水生植物装扮的水岸与水杉、垂柳形成的岸旁林地一同形成特色花木水岸, 充分展现了武进水乡的韵味。

五、结语

上一篇:网络损失下一篇:燃料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