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脉

2024-10-22

建筑文脉(共10篇)

建筑文脉 篇1

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失去中国传统文脉。当下, 中国处于大发展时代, 继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 房地产势头不减, 城市大批的建设如雨后春笋, 各色建筑展现在这片土地上。目前, 国内各个城市文脉消失殆尽, 千城一面, 毫无特色, 使得中国这一拥有地域特色的国家挥之而去。因此, 我们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 它们是否符合中国的建筑精神和中国传统文脉?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梁思成大师提出, “新而中, 为上品;新而西, 次之;古而中, 为次品;古而西, 再次之。”这是先生对中国新建筑形式的独到见解, 我认为是极正确的。

“新而中, 为上品”。何谓“新而中”?所谓“新”是指, 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功能需求、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材料, 具有文化、精神、象征和社会意义等, 而不是单独夸大其中的某一方面, 也不应该忽略其中任何因素。所谓“中”是指, 中国的建筑空间形式、中国的建筑符号精神、中国的文化精神, 以及中国的传统文脉等, 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材料运用、传统形式的套用、传统符号的堆砌以及传统装饰的搪塞。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新而中”佳例。

二、中国现代建筑成功的典范

1. 北京香山饭店

饭店1982年落成, 贝聿铭设计了一个有钢架支撑的玻璃采光屋顶中庭。在主要入口立面上有意识地在对称之中求得非对称的均衡。饭店总体布局, 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贝聿铭组织起一系列空间交错式的院落方案。建筑形体局部错动挪让, 除了保留有价值的树木之外, 还可在建筑空间上获得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但香山饭店并不仅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式建筑。贝聿铭自己说饭店的设计是一次“中西合璧”的尝试。客房窗外加一格栅是学习中国棂花窗的装饰做法;以青石砖镶嵌线脚的装饰手法则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得到的启发。线脚的图案源于唐式建筑的墙面分割。总之香山饭店建造形式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文脉。这就是典型的“新而中”的做法。

2. 深圳万科第五园居住区建筑

该建筑聚落是万科开发的社区项目。建筑形制借鉴了岭南名园和北京四合院等中式建筑的精髓, 参合以现代建筑的特点和规范, 形成独具特色“新而中”的建筑形式。

其设计是想在岭南园林建筑风格中探求一种新的现代生活方式, 空间错落有别, 园林层次跌宕, 水静山宁, 清馨靓丽, 别有洞天。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内敛”和“涵养”的气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并且把现代居住建筑空间感表现得妙到好处。建筑空间以人的生活习惯为准, 从中国传统居住的内容入手。第五园的建筑设计注意到了地方气候特点, 在空间组合处理上, 在建筑开合处理上, 都能吸收岭南民居的特点, 突出院落优点, 院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共性, 讲究邻里关系, 第五园的建筑传承了南方民居院落中的精华, 把公共空间与现代建筑的个人空间有效融合。

第五园的建筑包含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元素, 白墙青瓦的外观装饰和色彩很有意境美, 营造出典型的南派水乡风格。第五园的建筑聚落虽然在平面空间布局上属于现代的, 但是其建筑外檐是靠色彩和材料凸现南派建筑特色, 再现了传统的古典雅韵的精神境界, 又体现出洗练的风格, 给我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佳例, 只有这样中国的“新而中”建筑越来越多,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才会经久不败, 源远流长。

3. 上海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坐落在浦东延安东路隧道口, 世纪大道旁, 地处浦东核心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大厦的塔楼高为420.5米, 气势磅礴, 不仅有震动人心的超高体量, 而且高格调, 高品位, 高科技的室内装饰给人以庄重典雅, 心旷神往的感受。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师是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 美国人接授这个项目的任务后, 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融合模式。设计师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寻遍了所有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 最后他们选定了西安的唐代大雁塔为原型, 构思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另一方面, 美国人又研究了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形式, 将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巧妙的运用到金茂大厦的形体设计中, 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构思, 巧夺天工地将世界上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式完美结合, 成功地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 并已成为上海市地标性建筑。美国人也给我们诠释了一个“新而中”的范例, 而大厦还象征隐喻的“文笔峰”, 预示“兴文运、昌科举”。金茂大厦的轮廓线, 全部用金属钢架和花岗岩装饰, 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结语与展望

前些年, 以北京为首的全国大、中城市按照“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工作者又投入到对新中国式建筑的新一轮的探索之中, 最初的思路集中于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屋顶”建筑装饰形式搬用到用砖或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现代建筑上面, 形成了一种普遍流行的建筑装饰模式。这种简单的套用中国传统符号的做法, 手法比较简单, 整体建筑缺乏感染力。看了上面介绍的几个不错的范例, 我们还是应该大大提倡“新而中, 为上品”的建筑观点, 因为这些现代建筑延续中国传统文脉, 顺应新的时代发展, 符合当今中国人生活、工作的功能需要, 运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材料, 具有文化、精神、象征和社会意义等。这些成功而具有感染力的建筑, 全都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精神,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今后, 建筑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关注会加大, 所以未来的中式现代建筑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将决定成败。让我们为中国建造更多更好的“新而中”的现代建筑而努力, 使之真正成为世界建筑之佼佼者。

摘要:分析中国现代建筑形式, 研究建筑审美观, 发现中国现代建筑的趋势, 寻找效仿的典范,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还真正“新而中”的现代城市。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文脉,中国建筑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王天锡《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贝聿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探究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 篇2

[关键词]古建筑;设计;文脉思想

1.文脉的概念

文脉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它是在一个历史范畴中,上下延伸包括着极其广泛的内容。文脉,英文即Context一词,原意指文学中的根据“上下文”而猜出某词的词性词义的方法,又指文章的开头、烘托、高潮以及结尾的过程。被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更多的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上的承启关系。在哲学意义上,文脉既是物质与空间的概念,又是运动与时间的概念,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因此文脉虽然属于“虚”环境,却是客观的存在。从这个层面来说,文脉自身是不断发展的,连续的,文脉总是在新与旧的张力中生存发展的,没有旧的也就无所谓文脉,缺乏新的接续,文脉则不能延续。

文脉是分层次的,甚至基于同一地域不同区域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基础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形态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一地域中往往历史延续性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积淀越深厚的文化就是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文脉是跟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密不可分的,建筑在一定范围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和文化意识形态水平,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内部的功能布置,始终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意识水平、历史文脉、政治背景、民族特色相联系,建筑用其自身的“语言”,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代人们的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变化,具有实用、经济、美观、牢固等功能特点。可以说建筑就是文明的具象化,是一定区域文脉的实物体现,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文化。

总而言之,文脉就是文化的脉络,是人类这种智慧生物对世界、自然和自我进行定位的一种认识、框架和方法。文脉使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将要到哪里去。我们建筑中所说的文脉,更多的指文化中的脉络,是历史传承的承上启下。

2.在现代建筑当中如何承袭古建筑中的文脉思想

2.1在古建筑基础上设计的现代建筑要有其时代性

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在建筑时间、建筑功能、建筑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代建筑承袭古代建筑中文脉思想的时候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能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照搬古建筑设计的文脉思想,要使现代建筑具有其时代性。使现代建筑设计具有时代性,也不是意味着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完全摈弃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这样就会对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违背了承袭古建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意义。在古建筑基础上保持现代建筑的时代性的最科学的方式是使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具体来说,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在造型等方面可以不用完全的相同,取得协调的方式可以是现代建筑设计和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在形体、色彩、风格、气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这种承袭古建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方式是中外在建筑设计实践当中总结出的科学的方式,对于古建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延续和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承袭古建筑中的文脉思想的时候,现代建筑设计不能只考虑古建筑文脉中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要对古建筑依赖的周边环境进行可续缜密的分析,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浮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进行把握。

2.2现代建筑设计要和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具有一致性

一致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我国文物保护中对古建筑的修復当中。修复毁坏的古建筑的时候做到新旧一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一致,另外一种就是新建筑的风格和环境上和古建筑具有一致性。新建筑和古建筑完全一致是文物保护中修复古建筑当中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方法,但是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古建筑大多跨越的时间较长,在修复的过程中很难对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文脉思想进行准确的把握。而且古建筑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遭受过多次的破坏和多次的修复,使古建筑本身具有各时代的构件和沉杂的色彩,我们在修复古建筑的时候很难分辨古建筑中的时代特点。新建筑在风格和环境上和古建筑具有一致性,主要是说在修复古建筑的时候不要对古建筑的设计形式、构成结构等方面照搬,要用时代化的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梁思成先生对隆兴寺建筑保护提出的不要“涂脂抹粉”,要“输血打针”就是强调在文物保护中要注意历史的环境和风格。

2.3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具有协调性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保持与古建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协调性是承袭古建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重要手段。现代建筑设计和古建筑设计的协调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实现主要是通过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古建

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认识角度等的把握。设计者把握现代建筑和古建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协调性的关键在于建筑物的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细部处理等。现代建筑和古建筑设计文脉思想的协调性的实现方式有渐变式的实现,也有突变式的实现。渐变式的实现方式符合人们的欣赏眼光,是实现现代建筑和古建筑设计文脉思想协调的常用做法。突变式的实现方式虽然与人们的欣赏习惯有些出入,但是也能使现代建筑和古建筑设计文脉思想取得整体的协调。比如美籍华人建筑师贝津铭设计的华盛顿图书馆东馆就是突变实现方式的典范,在原有的设计中,华盛顿图书馆西馆采用的是圆拱顶的对称的古典式矩形设计,在新馆设计当中用地道把新旧建筑联系起来,也将他们的距离拉伸开。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的是三角形用地,完全舍弃了古典的手法,但是在墙面建筑用材、体形大小等多方面取得了与原有建筑群的协调。

3.结语

建筑文脉 篇3

关键词:建筑文脉,内涵,西方文脉主义,历史源流

1. 引言

“文脉”(Context)真正受到关注始于后现代建筑思潮,是其作为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标签而出现,这种文脉主义思潮最终由于同历史复古主义的“混淆不清”而逐渐退出了建筑设计的主流舞台。然而这种关注建筑或者城市所处的历史环境价值的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思潮传入国内以来,随着文脉内涵的转译、扩展,其逐渐进入建筑及城市设计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并对我国当代建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文脉一词的“泛化”使得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文脉”内涵的重新审视及其发展源流的梳理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2. 文脉释义

国外学者方面,文丘里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通过引述E.W.Sinnott关于动植物形式的描述来说明文脉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植物或动物特有形式不仅决定于有机体的基因……而且还决定与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知的基因并不能控制特定的性格,但对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反应。”在这里,文丘里将文脉视作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大辞典》中关于文脉的解释是:“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地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1]

国内学者方面,比如张钦楠先生将“文脉”看成文化环境;段进在《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一文中指出:“‘文脉’的使用应是一个广义、整体的概念。但在目前的阐释中尤其是使用中,由于着重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而逐步淡忘了原有的完整含义”,并将“文脉”定义为“介于事物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外部联系”。[2]

文脉并非建筑界的独创,其最早来自语言学领域的探讨,费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写道:“应该将语言的意思放在与句子相关联的问题当中来进行讨论,而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问题去对待”,其认为不应将某个独立的单词词意作为语言去理解,而应当将其置于文章的之中,句子在文章中才具有意义,正是这一观点产生了文脉。文脉一词源自英文“context”,拉丁文为“contextus”,意为文章的前后关系、与事物相关的背景和状况,通俗地讲,“文脉”就是人类创造的事物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所有关联的综合。

综上所述,可以梳理出建筑“文脉”内涵的两条认知主线:一是空间向度,指的是建筑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为人类所创造,在不同程度上是与其相关的意识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范畴;二是时间向度,指的是建筑产生、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

3. 西方文脉主义思潮发展历史源流

西方文脉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之前)、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转折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

3.1 萌芽时期

在工业时代,处在现代主义宣扬与历史决裂、旨在创造一种复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美学艺术形式的局面之中,即便在那个最微弱的年代,“回归历史”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一次大战后,美国诗人艾略特在其著作《传统和个人的才能》一文中指出个人的创作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基于对传统的认知之上,不能无视历史,而应该充分地感受存在于现代的“历史”,艾略特的“历史感”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3]1947年,Colin Rowe在《理想别墅的数学》一书中将帕拉迪奥和柯布西耶的别墅做了比较,并从中指出对于历史的模仿和引用之间的区别,开始关注建筑形式中的“历史”性;[4]1950年,文丘里在其硕士论文《关于建筑构成的文脉》一文中认为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关,“含义产生于文脉,文脉如果变化,含义也将发生变化”;1961年,美国城市理论家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对于以功能分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以及现代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重要意义;[5]此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指出历史环境的保护应当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并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再次将公众视线引入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随着上述理论著作的陆续发表,西方基于文脉主义的研究已经呼之欲出。

3.2 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文脉主义思潮全面爆发的时期,在这期间,许多建筑师、理论家基于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文脉主义进行了研究,鉴于研究内容繁杂,特以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流派为线索,梳理这一时期文脉主义思潮的理论研究成果。

Colin Rowe和康奈尔学派。Colin Rowe的学生Stuart Cohen最先提出文脉主义,在其著作《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Urbanistically Reconsidered》、《From Urbanism to a Theory of Appropriate Form》中对自己的文脉主义理念进行了充分地说明,并和Steven Hurtt一起提出了将康奈尔学派共同的设计理念称之为文脉主义,该学派设计理念认为城市设计中新建区域应当与文脉相呼应,以此获得城市的整体感。1974年,Stuart Cohen在《物理的文脉和文化的文脉》一文中将文脉概念分为“物理文脉”(physical context)和“文化文脉”(cultural context)两部分,前者指的是建筑意义通过具有含义性的形式具象地表现出来,后者则指的是观察者通过建筑的类型特征来理解建筑的含义;[6]1978年,Colin Rowe所著的《拼贴城市》则是康奈尔学派进行文脉研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其在书中关注城市的历时性特征,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风貌格局是由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拼贴而成,城市是历史的集合。Colin Rowe认为城市设计应当从历史元素中获取灵感,并对其进行重构,以形成连续的、富有历史感的城市区域。[7]

文丘里和后现代主义。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韦加斯学习》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乃至文脉主义的代表作。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技术论,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在城市历史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筑形态是对特定城市文脉所做出的反应;[8]《向拉斯韦加斯学习》一书通过对拉斯韦加斯商业地段景观的调查,文丘里赞赏那些受到现代主义所排斥的大众喜欢的象征性建筑,比如挂满各式各样广告牌的商业建筑却成为拉斯韦加斯典型的城市形态。文丘里认为建筑形式所包含的象征性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认为通俗文化应当被视为文脉而受到尊重。詹克斯在其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提出建筑形式所蕴含的符号学含义是建筑表达其意义的重要方式,提倡建筑的多价值属性,詹克斯将文脉定义为“特定性+都市化”,即文脉包含城市历史结构和城市环境两方面;[9]1977年,罗伯特·斯特恩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现代主义思潮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并且将其主要特征归纳为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和引喻主义,这是文脉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第一次被明确地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文脉主义,罗伯特·斯特恩认为,“建筑是全体的一部分”“新的建筑要同环境相适应”,并提出了对历史建筑的正确参照等观点,有意将后现代主义同复古思潮区别开来。总之,后现代主义运动关注的是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即通过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发挥其象征作用,来表达建筑内涵。

Aldo Rossi和新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运动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战后的意大利城市空间的发展难以表现出稳定性,成郊社区甚至出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局面,以罗西和G.格拉西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开始了对恢复城市秩序的探索,其方法就是运用类型学寻找城市文脉中的原型(prototype)特征。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是“文化习俗的产物,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编译进入表现的形式中,绝大部分编译进类型中……类型是深层结构”“类型可以从历史中的建筑抽取……类型不同于历史上某一建筑形式,而又具有历史因素,至少在本质上同历史相联系。”[10]在这里,罗西将文脉认为是历史文化习俗,将建筑对于历史文脉的表达分为两个部分,即建筑形式及其类型。类型源自历史,但区别于历史建筑的形式,而是其深层结构,类型比建筑形式对于文脉的理解更加重要。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运动和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相同点在于对现代主义均持有批判性,认为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应当将建筑置入文脉之中,从历史中探寻新建筑的答案;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文脉可以通过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来表达,后者则认为文脉则存在于历史建筑的深层结构(类型)之中。

3.3 转折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西方国家文脉主义运动的全面发展时期,然而,进入80年代,这股思潮则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究其原因,则是“文脉主义”内涵理解的偏差和僵化所导致的。文脉主义同现代主义相比,正是由于其将建筑置于文脉之中,且对于文脉的表达方式有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随着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盛行,加之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特征描述为文脉主义倾向,更加造成了文脉主义等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因此,建筑的文脉主义观被固化成为仅注重建筑形式的象征性(符号学含义)作用,关注与现存环境的一致性、连续性以及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和转译。严格地说,罗伯特·斯特恩将文脉主义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是混淆了“文脉”和“历史元素符号”这两个概念。这一时期对于文脉主义的批评声音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文脉的概念很模糊,而城市环境自身的结构和格局则十分清晰,将建筑置于环境之中比将其置于文脉中更加有效;第二,此类批评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简单模仿相邻历史建筑的基于文脉主义的建筑作品。随着文脉主义内涵的不断僵化,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类似性”关系逐渐被认为是文脉主义的内涵,正如欧洲建筑史库哈斯所说的那样,“欧洲城市具有历史性……所以历史的保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保存城市的概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话,那就会造成一种制约,也就是说文脉会舒服建筑师的手脚”,此后,随着对单一文脉主义观的批评不断增加,文脉主义逐渐从建筑思潮的主流中淡去。同时,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文脉主义的观点却仍然存在于当今的思想潮流之中,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11]

4. 结语

西方建筑文脉主义思潮对于建筑文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脉内涵及其发展源流的认知是构建文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我国正经历文化趋同影响的背景之下,文脉理论为建筑地域性以及本土特色的保持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毅,吴钦照.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段进.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规划师,2005(7):14-17.

[3].(英)托·斯·艾略特著.卞之琳等译.传统和个人才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Colin Rowe.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M].The MIT Press,1947.

[5].(美)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

[6].(日)秋元馨著.周博译.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徐怡芳,王健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9].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文脉与传承 篇4

绘画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当下世界各国、各民族都特别重视对本国、本民族绘画的精心培育和推广。中国画是全世界少数以国誉名的民族画种,与中国文化关系至密。它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生而发生,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包前孕后、文脉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其表现奥义。

当代中国正值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之际,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脚步也在悄然加快。我们更热切地希望中国画能在此形势下、在新时代文化的创造上有所作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江苏省文化厅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与江苏省美术馆承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就是旨在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艺术,关注当下中国画的时代发展走向,推动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探索中国画的发展规律,并展示近年来全国中国画创作成果,发现优秀人才、推出优秀作品,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

“全国中国画展”始创于1993年,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成立后所举办的全国性中国画大展。展览的目的是对中国画发展的现状进行一次回顾和大检阅,将全国中国画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寓有继往开来之意,展望21世纪中国画的发展;2003年,正值中国画家们面对传统与创新、中西文化冲突与碰撞的多种矛盾思考之时,以传承为基础、以发展为主导的“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在大连首展,并于上海巡展,展览作品呈现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特色和逐渐多元化的艺术风貌;2007年,“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以“面向生活、关爱人和自然、尊崇传统”为主题,展览更多体现了创作者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充分体现了展览的宗旨,同时也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在中国画坛的各种展事中,“全国中国画展”以其特有的专业性、学术性、全国性而影响广泛,引起了创作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的发起源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四届成立会议,由龙瑞、刘健、高云及艺委会众委员共同商定。此次展览不仅是新一届中国画艺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引领当代中国画艺术向着更开阔、更美好未来远行的“时代航船”。为了提高展览作品质量,使其成为业内最高艺术水准的展览,在作品的征集和评选上打破了以往众多全国性展览单一的“广撒网”式海选方法,采取特邀创作和全国海选相结合的方式,并严控展出数量。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二百件左右。特邀创作包含三部分:一是特邀中国美协主席团、顾问、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提供作品参展,二是特邀当代艺术名家提供作品参展,三是特邀“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举办之后五年来中国美协举办的重点展览“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青年美展”“百家金陵中国画展”“灵感高原展览”“天山南北展览”“浩瀚草原展览”中的优秀作者提供作品参展。全国海选作品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外发布征稿通知,要求投稿作者有一定专业水平,并曾参加过一次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性展览。二是专家提名优秀青年作者提供新作参评。三是推荐优秀军旅艺术家提供作品参评。

绘画艺术创作是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是文化发展的晴雨表,作为中国美术界最高的专业学术组织,中国画艺委会坚持学术引领、把握学术纯粹性、提升学术品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用国际性、前瞻性的眼光抓住新主题、新思想、新方法,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坚持将“全国中国画展”办成中国美术界的优质品牌项目。“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借当代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机,提倡一种纯粹的艺术精神,不浮夸、不冒进、不被市场所左右、坚持艺术真理,以期带动有思想、有内涵的艺术创作,在历史的新起点上肩负使命、砥砺向前,多出精品力作,从而真正做到“为人民而艺术”,实现文化强国,用美术弘扬中国精神,用思想凝聚中国力量,用艺术点亮“中国梦”。

从“首届全国中国画展”到“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历经20年的时间,在这“弹指一挥间”的20年中,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历史性的嬗变,在世界艺术格局和本土文化语境中寻找着继承与创新的通途。在这期间,中国画的各种创作手法的探索和各种观念的纷争,都在画展中得以表现,或观念、或材料,或抽象、或特技,或传统、或现代,或制作、或实验,或再现、或表现,或内容、或形式,在冲撞与融洽、解构与重建中,最终形成了当今画坛“多元并存”的艺术格局。“多元并存”格局的形成,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是否适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判断“多元并存”是指向全国范围内各画种“多元并存”还是指向中国画内部的“多元并存”,是指向本体还是外缘时,有一点却是值得我们静默沉思的。随着“多元并存”格局的形成,中国画传统经典的权威性和中国画表现语言的评判标准也逐渐被消解了,而无权威、无评判标准是否有利于中国画的创作?这个问题是值得创作者和研究者思考的。

应当承认,在无权威、无评判标准的双重作用下,品评中国画的中西双重标准获得了普适性,更加严重的是,在这“人人皆是国画家”的“大好形势”下,当下的中国画作品却越来越不耐看、不耐品了。对于中国画创作所出现的这一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已有所关注,并以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身体力行,着手探索着各种解决方略,致力于促进当代中国画的健康发展。

此次“全国中国画展”,力求展示当下中国画创作与创新成果,让大家能有机会在相互对比中,探寻将来的绘画创作之路。20年是很短暂的,我们不能指望短时间内就能解决中国画发展中的所有问题。通过此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以往还是非莫辩的纷争,现在却似乎有了共识。曾经十分流行的风尚,当下却似乎已无人依从。昔日还没有任何苗头的探研,今日却形成艺术探求的涓涓细流。绘画艺术发展虽然不可能树立绝对的权威和审美评判标准,但总要有一个具有相对共识性的艺术准绳,这样才可能有利于中国绘画的创作与创新。基于此种认识,我们也想和广大画家和学者们共同努力,以学术道心为本,努力尝试建构新时期具有广泛共识性的中国画审美标准,以推动中国画的时代发展。此次“全国中国画展”尽可能地把当下中国画创作的各种观念与手法都囊括其中,让广大画家和观众选择自己的探索之路和欣赏对象,为今后的中国画发展提供借鉴,让中国画的发展真正回到顺应发展规律、尊重本体语言的正确道路上。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供稿)

建筑文脉 篇5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设计,城市文脉

城市综合体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师带来新的挑战。城市综合体设计应具备合理的功能配比、优化的交通体系、舒适的空间尺度以及良好的景观设计等因素。简言之,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需要全面考虑, 共同协调。综合体位于城市之中, 需要与城市文脉相协同作用, 共同营造城市建筑文化。

1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

1.1 合理的功能配比

城市综合体可以结合商业、商务、酒店等功能于一体, 在设计前期需结合场地周围的实际调研来综合考虑场地周围的人群分布情况、交通车流量、城市商业文化中心分布来进行功能的合理配比。

(1) 商业。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需要结合周围的实际人群进行设计, 按照周围的生活的居民数量进行商业部分的面积分配。商业部分适当的对外开设出入口有利于建筑消防, 同时也能增加建筑的使用率。

(2) 办公。在城市综合体中, 商业功能需要结合所在城市进行设计, 商业功能与城市开放程度相关, 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

(3) 酒店。这一大功能区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中的流动人口, 为其提供住宿的方便。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 酒店的设计需要特殊考虑, 因为其服务的特殊性, 需要24小时提供服务,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精心布局。

1.2 优化的交通体系

交通体系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骨架部分, 是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交通有两个层面的设计内涵。

(1) 内部交通。首先是针对于建筑内部的交通来说, 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 经常会涉及到地下空间, 半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三部分, 竖向交通空间就此形成。然后通过内部具体的功能空间来设计交通, 保障建筑内部的流线不交叉, 以及建筑内部的防火疏散安全。

(2) 辅助城市交通。针对城市交通来说, 可以在城市综合体的交通设计部分引入城市交通, 这样对于缓解城市道路压力与保障行人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更加完善了城市综合体的辅助交通功能。很多城市综合体都联系着城市交通, 例如地铁等。

1.3 合理的空间形态与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的空间形态受平面设计影响, 在平面设计当中, 城市综合体需要解决竖向功能分布的这样一个问题, 综合体中所有的矛盾不仅仅需要调整平面功能来解决, 更需要与空间形态相结合, 二者协同解决一定的问题。

城市综合体应该彰显城市的特性, 突出其核心地位。但就空间尺度而言也应该结合基地周围的环境与建筑进行设计, 要符合周围的环境特点, 不能过分的夸大。

1.4 景观配置

环境心理学影响着建筑环境设计。综合体周围的一草一木, 一椅一凳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为建设舒服的城市环境做出一定的努力。景观配置应该结合当地的植物资源, 尽量将更多的绿地“还给”自然。

1.5 科学技术手段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应该结合当下流行的一些节能策略进行设计, 同时也要注意在设计时不能一味的追求绿色技术手段, 应该在设计之初加大对绿色的思考, 不能单纯的通过技术去实现节能减排。

2 城市文脉与城市综合体设计

城市中的建筑蕴藏着城市建筑文化与城市特点, 国外的很多城市中, 建筑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 或古老, 或新奇。城市综合体设计应该演绎城市特质。

例如, 近代以来, 辽宁先后被沙俄、日本等国家占领, 在建筑文化上存留很多遗迹, 有的特点已然成为当地建筑文化的基本特点。据2011年一项普查显示, 辽宁省内14个城市现存有2900余处近现代建筑, 他们记录了辽宁省近代以来的建筑文化。以鞍山为例, 鞍山现存很多近代建筑, 伴随时代的发展, 设计师不应该只顾一味的向前发展, 更应该结合历史去分析建筑。随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鞍山建筑文化的发展, 鞍山市内近代建筑研究的问题正逐步被提上日程, 这将会给城市建筑文化传承带来一次改变与整合。我们在发展当下的同时, 也要时刻注意当下的建筑设计千篇一律, 而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 从近代建筑中提炼鞍山特有的建筑文化, 用于之后的建筑设计之中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旨在打造每个城市的的特点与风格, 人类技术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理念不断发展、施工技术在不断变得更先进, 做到真正的返璞归真, 永久传承。

2.1 提取古老建筑经典元素, 重构现代商业综合体

城市中的历史建筑, 存在着明显的特点, 很多都是古典建筑时期留下的经典建筑语言, 在当今的设计中应该抓住历史建筑的经典元素, 合理的运用到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 这样能够更好的做出符合城市文脉的建筑。这并不意味着建筑中的折衷主义, 设计师在提取元素的时候应该符合建筑性格, 而不是千篇一律、不经过思考的运用到设计当中。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 更加注重的是整体与协调, 在权衡之后保留原有经典的建筑语言, 能更好的彰显城市魅力。

2.2 简化古老建筑结构构件, 整合现代商业综合体

历史遗留建筑值得我们采纳的不仅仅是建筑造型语言, 更多的是结构构件方面的经验。例如中国古建筑中的结构构件就很值得被转化利用, 当下的综合体结构多数采用现代的结构形式, 从古建筑中截取某一部分构件, 加以设计简化并且运用到设计当中去, 这样可以更好的塑造建筑结构。

3 结束语

城市综合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整合多种因素, 并且加以运用。在设计当中应该不仅仅体现着综合体设计的先进性, 更应该体现着城市文脉特质。城市综合体正如城市的缩影, 所以设计时应该更加加以重视, 多考虑, 多研究, 多方面作用协同完成设计。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 陈朝晖, 邓华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2]林燕.浅析香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J].建筑学报, 2007.6.

[3]吴明伟.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陈钢, 原伟.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模式探讨[J].建筑学报, 2006.

建筑文脉 篇6

关键词:文脉,商业建筑,大武汉1911

1.文脉与文脉主义概说

1.1文脉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来源于语言学的定义。有人将它译为“上下文”。它的意义是来表达我们所说、所写的语言的内在联系。(刘先觉,2008)(1)齐康教授曾把文脉比作是一座城市的“血管”。他说“我们评价一座城市不能只看到可见的‘形象’,而忽视那些不可见的、在地下影响整个城市生产生活的‘血管’。”“这些血管牵动了有形的城市,也牵动了有形无形的城市生活,其结果仍然是有形的。”(齐康,1997)。

1.2文脉主义发展背景

在古罗马时代之前,建筑曾一度几乎是纯符号的表达,围合了极其少量的空间。随着拜占庭、哥特、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发展,以及与之并行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发展,建筑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建筑师通过对体量与内部空间的操控来创造美学上的怡人空间。(Ramzy,2014)从这一点上讲,建筑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是对房屋的设计,而转向了对空间体验的智慧创造,这样的创造包含了信息或灵感,并表达着“空间的庇护功能与之不可定义的应许。”(Harries,1997)。

现代主义建筑在盛行多年后遭遇了为数不少的失败。1977年英国出版了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ks)的著作《后现代建筑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他抓住了当时建筑现实中的危机,指出现代建筑学派片面强调纯净的建筑语言已陷入了绝境,建筑受到了虚假的功能主义的束缚。(刘先觉,2008)(2)在当代设计实践中,即便有相关政府部门的设计导则或规范、法律,对于建筑设计的态度仍常常反映出建筑师的个人偏好。对于建筑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方面基于其对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呼应,或是为其所处的特定环境营造的感觉。(Hesamaddin Sotoudeh,Wan Mohd Zakri Wan Abdul ah,2013)换句话说,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文脉的考虑是评价其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文脉主义追求新建筑亲昵于环境,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建筑的一部分。同时还要使建筑能成为建筑史的注释。(刘先觉,2008)(3)在过去数十年的建筑实践中,武汉同我国大量城市一样,忽视了文脉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而近年来,武汉迅速涌现的一些新的建筑群,尤其是诸如楚河汉街、大武汉1911等商业街区,则表现出设计观念转向了对文脉的重视。

2.大武汉1911案例介绍

武汉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尤其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正因为此,体现对历史、文脉的尊重自然地成为武汉当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2.1案例区位

大武汉1911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西路与发展大道交汇处,东邻唐家墩商圈,西望汉口火车站,南靠菱角湖万达广场。

2.2项目简介

大武汉1911是由武汉三金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以1911辛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商业街区,2013年建成开业。建筑师在新时期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同时,注重城市肌理和街区环境之间的关系,把尊重和秉承文脉作为了建筑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将历史片段重新组织到街区之中,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建构思想。该项目占地面积33001.56m2,建筑面积106527.50 m2,地上建筑面积81621.50 m2(其中商业街34278.90m2,公寓式酒店47342.60 m2),地下建筑面积24906.00 m2。(见图2)

2.3组团建筑功能分析

整个建筑群由8栋建筑组成,建筑功能以餐饮为主基本信息如表1。各建筑与邻近建筑之间有空中连廊相接。其中A栋、B栋、D栋、F栋之间围合出一块绿地,C栋、F栋、H栋之间围合出一个广场。

大武汉1911在建筑形制上采用了“联排组合,连廊贯通”式的建筑格局和民国建筑装饰风格。在步行商业街建筑的立面设计上,取民国建筑的片段作为造型元素,柱廊、劵柱、穹顶、坡屋面等相互交叠,融合了中式和欧式的风格。

3.对文脉的呼应

文脉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上的城市,不是由纯物质因素组成的,城市的历史是一个人类激情的历史。在激情与现实之间的精妙的平衡和辩证关系,使城市的历史具有活力。”(简·雅各布斯,2006)文脉主义设计人“试图对任何已知的城市元素给予具有文化尺度的三度空间的表达。”(刘先觉,2008)(4)。

3.1组团建筑风格分析

大武汉1911的建筑模仿民国时期汉口租界建筑样式建造。虽然其形似汉口租界建筑,但在比例、关系上则存在很大差别。它们仍然保留了一些手法:如临街建筑都很注重建筑周围的环境,也对建筑的主从关系有所考究。除南面高层以外的各建筑具体的风格见表2。

3.2建筑风格对比分析

现以A栋为例,结合与江汉路中国银行(原汉口大清银行)的对比来论述其风格。江汉路中国银行楼坐落在江汉路与中山大道的交汇处,始建于1915年。大门朝向中山大道开,早年曾为散生路(江汉路的前身)1号。该建筑由英国通合公司设计,汉口汉和顺营造厂承建。,面(朝中山大道)为古典廊式,使用希腊式的多立克和爱立奥柱。此柱的特点柔和、修长,比例协调,秀丽端庄。从外观自下而上,分台座(一层),楼身(第二、三层),檐部(顶层)三段构图。门前十级麻石(花岗石)直上一层空廊,外墙面麻石到顶,门廊圆柱麻石拼接。(安协文,2010)

大武汉1911的A栋建筑面积为6733.72m2,共四层,计高24.7m。大楼立面(朝发展大道)为古典廊式,与江汉路中国银行不同的是,大武汉1911的A栋使用了非常简化的希腊多立克柱。从立面构图来看,它又和中国银行相仿,从外观自下而上,分台座(一层),楼身(第二、三层),檐部(顶层)三段构图。

4.结语

雨果说过“人民的思想就像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刘先觉,2008)(5)文脉主义,强调注意文化、历史、传统,又要注意与环境的结合。(刘先觉,2008)(6)尽管近年来在武汉出现的诸如大武汉1911、楚河汉街等商业项目在文脉主义建筑设计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它们都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对于整体文脉与经济投资之间矛盾处理手法的一种积极的探索。这些探索的成功与否仍有待时间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文脉主义设计在观念的补充与更新上,对建筑师、规划师乃至城市所有的居住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Harries K.The ethical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7.

[2]Hesamaddin Sotoudeh,Wan Mohd Zakri Wan Abdullah.Evaluation of fitness of design in urban historical context: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idents[M].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2013:85-93.

[3]MasdenK.The education of an urbanist:A real point of view.In J.Baganha(Ed.),The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Casal de Cambra,Portugal,2006.

[4]Ramzy Shafik Nelly.Biophilic qualities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In quest of the timeless terminologies of‘life’in architectural expression[M].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14:42-56.

[5]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安协文.汉口中国银行大楼兴建始末[J].武汉文史资料,2010.

[7]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6.

[8]黄金周.江汉路上的老房子[J].武汉文史资料,2003.

建筑文脉 篇7

浙江宾馆改扩建工程地处中外闻名的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西侧,北邻三台山,西邻中国茶叶博物馆及著名的龙井茶的产地,所处地理位置与人文现状甚为优越且敏感。

自2002年伊始,杭州市政府开始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该工程的宗旨是使其成为一项传承西湖历史、保持西湖大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地域环境资源全面整治优化的综合工程。作为该项工程中的一环,为连通龙井路与三台山风景区,市政府决定利用浙江宾馆内部的原有道路建成景区通道,由此宾馆原有大部分营业用房均需拆除。于是浙江宾馆在配合“西湖西进”工程的前提下,遂对原有用地内的规划,环境以及建筑作全面而整体的改扩建,以提高宏观与微观区域的景观品质。籍此浙江宾馆进行了建筑设计方案的国际招标,而我们也有幸在此次招标中胜出。

浙江宾馆总占地面积为194898.05㎡。按规划要求除保留局部建筑物(1号、2号、3号楼)外,均为新建之宾馆建筑(面积为22000㎡)。建筑由地上四层及局部五层的庭院式多层建筑组合而成,地下设有一层地下车库及其它设备用房(面积为6777㎡)。宾馆的总客房数为360个自然间。

浙江宾馆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宾馆建筑,尤以做为当年所谓“林彪行宫”的1号、2号、3号楼,更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建筑“遗迹”。在本次的改扩建中,对该三幢文保建筑均予以了保留,且使新建建筑与其很好的链接、溶合成了一个整体,在延续了历史文脉和西湖特色文化积淀的同时,赋予了它时代建筑的特征。

二、对于建筑布局与功能的思考与表达

依据该项目基地所呈现的南、北、西面依山傍翠,东望一湖碧水的特征,将新建筑嵌入山水之间的咬合格局应是该区块的总体规划特性。于是我们在建筑的布局上采用了庭院式的分散布局,化大为小,化整为零,让建筑的体量得以分解,尺度得以消弥,使其掩映于山林之间,若隐若现(如图1)。新建宾馆建筑由A区(五层的宾馆主楼建筑和一层地下室)与B区(四层的宾馆客房建筑)两个区块组成。两区块均背依大麦岭山,东望西子湖,沿起伏的山地呈枝状展开(如图2、图3)。

2.1:大麦岭山与三台山路之间有一较为开阔的空间,将其作为宾馆的主入口与入口前广场甚为合适,于是我们将五层的宾馆主楼建筑(A区)及宾馆的主入口置于其间(如图4)。宾馆主楼建筑由底层的大堂、大堂吧、总台、中餐厅、小型商场及其附属用房,二层的西餐厅及附属用房,三——五层的客房层所组成。入住酒店的客人在底层大堂总台办完入住手续后,可经由四部电梯与六部疏散楼梯构成的竖向交通网通达各个楼层的客房及其它功能区,方便快捷。由于宾馆所处的位置为起伏的坡地,大堂吧西面的室外地表标高比大堂吧室内地表标高高约1.5米,对于大堂吧西向的视线有明显遮挡,于是我们将大堂吧西侧室外作了石砌跌瀑景观的处理。当身处大堂吧一隅休闲品茗时,目光所及是落地玻璃窗外的叮咚泉水,让人不觉悠然生出一份宁静与优雅(如图5、图6)。

A区主楼前正对大堂主入口广场中的涌泉水池面积广,深度浅,视觉上形成了东侧之一湖碧水向宾馆渗入的空间走向,周遭则为青山环抱,此一做法在身处大麦岭山时可明显感知。其气势之恢宏,凸显其开放、大气的时代感。

A区宾馆主楼和西侧与其相邻的1号楼均有一层地下室,它们各自分别承担着宾馆停车库,设备机房,办公场所,娱乐设施的功能。我们将两者以通道相联接,除使人员往来便利外,更让新建筑与保留的老建筑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2:紧邻A区宾馆主楼建筑南部的是四层的客房建筑部分(B区)并设置有宾馆的次入口。它由三组随起伏的坡地逐次退台的客房建筑组成,呈枝状依偎于大麦岭山。建筑底部均架空,绿地可一直延展开去,使四层高的建筑物仿佛飘浮于一片繁花青草之上,尽显轻盈与洒脱。因为背依大麦岭山而建,所以建筑本身也层层退台,逐层跌落,算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且打开了沿三台山路一侧的空间,退出的露台还可让人远眺西湖(如图7)。

入住酒店的客人可由位于B区的次入口经由三部疏散楼梯与四部电梯构成的竖向交通网直达各楼层客房。客房标准间的尺度为4.2m(开间)×8.4m(进深),客房中卫生间均为干湿分开的布局并分设泡浴(浴缸)区与淋浴区。若干套间中客厅与客房间均不设门,使其空间形成自然的流动。每间客房均带有开敞的阳台,这是与大自然亲近的最好媒介。

2.3:分别位于A区宾馆主楼建筑北部的是予以保留的3号楼,西部的是予以保留经改造后作为餐饮与会议中心的1号楼和游泳健身馆2号楼。其间有溪流环绕,山景、水景融为一体。由于是一个以宾馆为主,兼有商场、娱乐等功能的复合体,因此在合理分配房间功能的同时,还注重考虑到各种娱乐,商贸功能的相互连接,以及新建建筑各功能为旧有建筑提供服务的可能性。因是分散式布局,各功能区之间既动静有别、独立成区、互不干扰,又彼此连接、互为贯通、往来便利。

2.4:如何规划保护好基地内原有的植被与树木并使其为新建筑所用,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在经与甲方和施工方的不断讨论,对方案的不断修改后(如为保留一颗有着几十年树龄的大树而拿掉了B区中的数间客房),现在绝大部分的原生植被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建成之后的宾馆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三、不可忽视的一环:流线与交通组织

由于三台山路的一侧是主要交通面,于是我们将宾馆主入口布置于沿三台山路一侧,这样也使新建建筑与保留的1号、2号、3号楼的老建筑自然有机地衔接在了一起,满足了该项目的主要功能要求。新建宾馆的客房部分(B区)沿起伏的坡地呈分散庭院式分布于主入口的南面,其间以连廊亭台彼此相接,交通便捷。

因基地竖向标高系统较为复杂,原予以保留的1号、2号、3号楼的地表标高均比基地地表为高,故设计中消防车道的坡度控制被给与了特别的关注。宾馆消防车入口位于宾馆主楼(A区)一侧及西部的次入口,宾馆内部设4M消防车道环通。

为保证高质量的地表景观,停车场的设置尽量不占用地表空间,设计中共安排了三处地表停车场以及一处集中的全地下停车场,三处地表停车场分别位于一个主出入口(A区)和一个次出入口(B区)及1号楼附近,进出方便且不影响内部空间质量。地下停车场位于宾馆主楼建筑(A区)的地下室内。宾馆车流沿主楼一侧可驶入地下停车库或停泊于主楼前广场一侧的地面停车场,亦可沿北侧通道直接驶入会议中心(1号楼)门前停车场停泊。

四、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在造型设计中的表述

浙江宾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它所拥有的特殊建筑“遗迹”,决定了这一建筑所应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相当可观的。但宾馆建筑毕竟是一种商业建筑,其商业性要求建筑物的造型应该成为商品的一种广告载体,于是如何使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其商业性和谐共存,成为了我们在建筑造型构思中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从平面上的分散布局,化整为零,到造型上建筑物本身的逐次跌落,层层退台及大面积传统小青瓦坡屋面的运用,是设计者在建筑单体形态塑造上让新建筑在环境中“隐形”这一原则的现实贯彻。建筑单体体量尽量削弱实体感,高度、材料与细节均从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语汇的角度入手,最大限度地服从于整体自然环境。尺度系统也遵从自然景观与已有建筑,避免建筑体量过大所造成的压迫与冲突,最终使其成为一个建筑与其环境和谐共生,彼此融合的景观建筑类型。

水样的杭州充满了水般的灵气,闻名中外的自然景观需要不事张扬的人造景观“隐形”其中。白色与灰色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适合杭州地方环境的色调,这也就为我们浙江宾馆的外墙选用浅灰色仿石涂料提供了依据,而各类的青瓦坡屋面,石材的饰面,门窗分割的型制,则是传统建筑语汇的自然流露。大面积的落地玻璃,金属质感的栏杆、扶手,侧墙上悬挑的窗台,大玻璃连廊在数栋小楼间轻盈的穿插,游走则又是现代建筑语汇的恰当体现(如图8)。

五、结束语

浙江宾馆依山临湖而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凭添一份魅力。浙江宾馆在布局上虽采用了传统的庭院式布局,但它并不自我封闭而是完全开放、敞开的,溪流缠绕其间,绿篱环抱周遭,使其成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与自然景观融为了一体的宾馆,一座将粉墙黛瓦的中国传统建筑语汇与开放大气的时代建筑特色有机地融会贯通的新建筑,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摘要:地处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式宾馆建筑是民用建筑中较为复杂和充满趣味性的建筑类型之一。本文以浙江宾馆改扩建工程为例。从设计构思、总平布局、交通组织和景观绿化几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景观式宾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为当今同类建筑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历史校园的文脉整合 篇8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 原为美国基督教创办的汇文书院, 后更名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简称金陵中学;1951年改名为南京十中;1988年恢复原名金陵中学;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中学。百年来, 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 陶行知、吕彦直、吴仲华、厉以宁、齐康等著名校友及其不朽的业绩为金陵中学的历史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因此, 金陵中学被誉为“英才的摇篮”。国家领导人李岚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育部陈至立部长、韦钰副部长都曾视察和访问过学校。

1.2 现状问题

金陵中学本部校园坐落于市区中心, 占地5万m2, 用地十分局促。

校园现状建筑肌理较为混乱, 空间缺乏围合感和聚合力, 室外空间游离于建筑而处于消极状态, 两栋历史建筑孤立并置, 无力形成有序而充满活力的场所;局部地块建筑密度过大, 这样必将导致舒适感的缺失;而开敞部分尺度则过于空旷, 利用率不高, 缺乏校园应有的场所氛围。同时, 现状交通人车混行, 缺乏清晰的流线组织秩序并将户外空间分隔得过于零散;校园功能分区亦不明确, 相近功能的建筑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空间联系。金陵中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将是其最宝贵、最具潜力的资源。如何在极其紧张的用地条件下, 合理有效地解决功能、交通等基本问题, 并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建筑肌理、建构多层次的学习交流空间网络、深入挖掘和整合历史文脉以充分体现百年名校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气质, 是本案设计的初衷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 空间策略

2.1 彰显文脉

1) 以钟楼为校园中心并将其建筑轴线延伸且强化为校园南北向的主轴线, 从而彰显出历史建筑应有的地位, 使之真正成为校园空间结构的控制性核心要素。在轴线上设置新建筑并将轴线打通, 使新老建筑互为对景。钟楼被改造为校史陈列馆。2) 设计结合现状东侧入口道路和尽端的百年纪念碑形成东西向景观轴线。在轴线两旁设置学校历史名人雕像, 使之成为一条历史名人长廊, 将学校的辉煌历史充分地展现出来, 从而唤起师生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3) 对老图书馆进行保留, 新建的部分与之脱开一定距离以体现对老建筑的尊重, 新建筑体量以老图书馆为基准纵向延伸, 形成和谐的构图关系;同时新旧建筑以玻璃连廊相接, 既保护了老建筑的原有风貌, 又在新旧建筑之间建立了便捷的功能联系。

2.2 空间整合

针对学校用地局促、现状公共空间零散、缺乏核心景观的状况, 设计以空间整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校园提供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即充分结合现状建筑的既有布局, 将拟建建筑体量有机地“插入”到校园空间结构中, 并通过建筑体量和景观界面形成具有较强围合感的主要开放空间。其中, 通过北部新建建筑界面对现有空旷的开敞空间进行围合与再划分, 在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轴线的交汇处形成整个校园的核心空间——这一典型的空间形式将成为校园的灵魂, 并由精心的景观设计烘托百年名校的文化特质与场所精神。同时, 在南北向主轴线的北端由新建建筑体量围合出北入口广场, 成为轴线的端景收头, 既强化了主轴线上的空间序列感和层次性, 又很好地解决了人流聚集疏散的问题。

2.3 景观渗透

在整合形成各种室外公共空间的基础上, 通过建筑形体上的处理 (如围合、偏转、底层架空及开洞等手法) 力求实现各公共空间之间的流动、连通与渗透而成为景观网络。空间之间的渗透方式依据各公共空间的层级性而定;同时, 在合适的位置和角度, 对中心广场和钟楼打通景观视廊, 使师生在各主要公共空间中都能与之发生视觉联系, 从而感受到历史环境的存在并自觉地融入其中 (见图1) 。

2.4 格局明确

在采用上述空间策略的基础上, 设计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的空间结构, 构建起“两点、一心、两轴、四区”的系统格局 (见图2) 。

“两点”是指钟楼与塔楼作为视觉焦点而成为校园高度上的绝对控制点。“一心”即校园核心空间, 由中心广场及绿地构成, 是学校公共生活及仪式性活动展开的重要场所, 也是整个校园空间结构的高潮部分。“两轴”即南北向主轴线与东西向历史景观长廊:前者串联起学校中最重要的建筑和公共活动空间, 形成收放有序、富有节奏的空间序列, 轴线终点由历史建筑作为收头和对景, 再次彰显出历史校园的价值和魅力;后者则结合现状道路, 在线性空间设置学校历史名人长廊, 经过长廊到达中心广场, 在此处以景观设计的手法将学校百年重大历史事件镌刻于铺地上, 使师生在活动的同时能够深刻体验到独特的校园文化;轴线终点是保留的百年纪念碑, 整条轴线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纪念性。

针对现有建筑功能布局散乱的状况, 结合新的功能需求, 将校园功能分区加以重组, 使得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建筑集中布置, 形成相对明确的“四区”:实验区、教学区、公共活动区与宿舍区。其中, 实验区将计算机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及劳动创新教室集中布置于校园北部, 靠近原有的实验楼和曹隐云科学楼, 从而形成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片区, 便于展开各种教学实验活动。教学区在原有教学楼南部加建32班教室, 使之与原有的两栋教学楼形成一个教学组团, 日常的教学活动可以集中在这里展开。通过空间整合策略将现状分散的南北两块体育活动场地加以串联, 在实验区与教学区之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公共活动区域, 并成为联系二者的纽带, 其中包括体育馆、音乐美术教室、体育场、篮球场及校园核心空间, 各种活动空间彼此流通渗透, 为多样化的校园生活提供了相应的场所。宿舍区保留原有教师公寓和学生宿舍, 形成相对安静的宿舍区。

2.5 建筑呼应

本案新建建筑是对场地空间肌理关系优化调整的结果, 无论是在风格、色彩、材质方面还是在体量、尺度及细部做法方面, 都力求与历史校园整体风貌相协调而不显突兀。如体量上与老建筑之间留出足够空间而不会造成压迫感;屋顶采用灰瓦坡顶压檐、外墙采用米色与灰白色相间的面砖、配以白色剁斧花岗石基座, 同时也在局部使用富于现代感的金属细部, 使每栋新建筑和而不同, 在统一的环境氛围中建立起自身的个性表达。

3 结语

在大规模新校区建设热潮余温尚存的今天, 位于市区的老校区更新改造问题也日益突显, 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校园——这其中既包括底蕴深厚的大学校园, 也包括某些历史悠久的中学校园——它们作为不同层次上传播知识与教化精神的场所, 其蕴涵的历史文脉资源是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之所在。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校园历史、创造性地诠释校园文化, 必将成为任何规划设计的原点。

摘要:研究了南京市金陵中学本部校园的背景及现状, 通过对南京金陵中学本部校园改造规划设计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文脉整合的校园更新策略, 指出全面深入地理解校园历史, 创造性地诠释校园文化必将成为任何规划设计的原点。

关键词:历史校园,文脉,空间策略,整合

参考文献

[1]阳建强.历史性校园的价值及其保护——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J].城市规划, 2006 (7) :41-42.

[2]徐苏宁.七年之痒——校园规划热潮过后的冷思考[J].城市建筑, 2008 (3) :87-88.

润州文脉西津渡 篇9

西津古渡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唐宋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石就劵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着唐宋风韵。这里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这里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承载了数千年的烟雨,见证了数千年的变迁。古时候,这里东面有象山为屏障,挡住汹涌的海潮,北面与古邗沟相对应,临江断矶绝壁,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但是由于江面的南涨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渐形成了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就再也看不到长江水了。

当年,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宋熙宁元年(106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起航北上,舟行至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的岸。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更是描绘出了当时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观:“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由此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更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西津渡逐渐弱化了作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内涵在于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

我沿着古街一路往西走,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建于清朝的待渡亭,是西津渡街现存最完美的部分。“待渡亭”顾名思义就相当于现在的港口码头的候客处,当年的商旅们想来曾在此俯视滚滚长江,怀着各种心情等待着一次未卜的远行。

过第二道券门之后,看到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砖木结构,雕花飞檐的窗栏和立柱一律漆成朱红色,与二道券门上“飞阁流丹”的题刻呼应得恰到好处。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立于古街之上的一座过街石塔,这便是元代的昭关石塔。此塔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主持建造。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观音洞喇嘛塔或瓶塔。塔高约5米,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至今已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沧桑。此塔为江南独一无二,是中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穿过昭关石塔,是一座黑色铁质香炉,香炉正对的门洞上书有“观音洞”三字。观音洞临街而建,虽然满是历经风雨的印迹,却依旧不失庄严肃穆。

据老人们介绍,过去从观音洞下行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这短短的几百米长的街道上竟有各式店铺150多家,多数是饮食、生活、文化方面的,还有为船家服务的店铺如缆绳店、木匠店等。解放前这里还专门设了一个警察分局,加上救生会和救火会,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青石板路面上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那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十板门,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曾经的辉煌和沧桑。连见多识广的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置身西津渡古街时,也不由发自内心地连声赞叹说:“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

若从云台山脚下的蒜山石崖仰望,西津古街实际上是依附于云台山麓的栈道,恰似一条以亭台楼阁为“珍珠”镶嵌在云台山麓上的精美“项链”。

西津渡还是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一部令人玩味无穷的历史长卷。古街上由东向西的四道券门石额上“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的题刻,就给了我们明白无误的提示。西津渡古街救生会、昭关石塔、观音洞的维修和保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

西津渡街是古老的、历史的,但同时它又是年轻的、现代的。古街的居民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悠闲自得地生活着。他们的眼前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的身影,耳畔交织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笙箫管笛如泣如诉的旋律。他们咀嚼着历史,如同咀嚼着回卤豆腐干和麦芽糖的滋味;他们生活在当下,尽享时代发展带来的富裕和便捷。

在初春时节造访西津渡,那绿的树、灰的墙、白的檐,让人不断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越,使人沉浸在似梦似真的飘摇之中,宁静而惬意。或许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更需要在西津渡享受这样一份难得奢侈的静谧与安详。

城市的文脉如何才能延续 篇10

在中国, 著名城市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很好的延续其文脉, 其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历来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特别是在封建时代, 皇权大于一切, 要维持皇权, 维持一个朝代所谓的天命, 往往就不惜对以前的城市, 特别是以前的首都采取彻底破坏的方式。一座城市一旦失去其原来基本的网络、框架, 城市的文脉, 城市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就无法再维持。

改革开放以后, 尽管土地还是国有的, 但是已经有了个人财产观念, 所以现在面临着拆迁难的问题。一方面这是发展障碍, 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制约城市不能被迁移改变的一个很好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 应该明白, 今天城市的巨变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中国历来是一个农耕社会, 大家适应的是这样一种生活生产方式。到了近代, 中国的产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也导致中国人, 特别是中国的城里人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巨变面前, 文脉的延续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抽象的方式来继续的。比如日本, 尽管他非常重视传统的文化, 但是在日本一些新都市中心区, 也没有办法再保留原来的面貌。延续城市风貌主要放在居民区, 放在中小城市, 放在乡村。但是我们也注意到, 即使是日本一些完全西化的建筑, 集中的高层建筑, 也尽量保留了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有的在外表无法保存, 但会在内部尽可能的保存了这些文化要素, 甚至很典型的传统的文化。所以今天谈延续文脉, 必须要把保护遗址文物与城市发展区隔开。作为主要供人们生活、生产和生存的城市, 不可能完全的停留在原来的阶段。所以最妥善的办法是把新城和旧城区隔开来。可惜我们错过了最有利的时机, 作为历史的遗存, 作为文物, 应该是绝对的保护, 但是作为城市必须适应人的需要。有一些学者片面的强调绝对的保护, 却忽视了人本身生存的权利, 人发展的权利, 这既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行的。但是人需要保留历史, 需要保留记忆, 需要保持一种对文化的敬畏。所以要把这两者区别开。

在整体保存不可能的情况下, 未来延续城市的文脉, 还要在城市内部划出一定功能区服务不同功能。有绝对保护区、缓冲区, 但也有可以只是保持它的个体, 甚至于可以必要的流动。所以说政府必须要协调好这几方面的功能。在中国现阶段主要的责任必须由政府来承担。

上一篇:仪式音乐下一篇:社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