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

2024-10-22

社会研究(精选12篇)

社会研究 篇1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

作为受到世界社会科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化的社会转型, 与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不同的是, 中国采用符合中国特色的转型路径, 使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科学学者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需要结合过去与现在进行分析, 将问题放置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转变层面上。强调关注转型社会过程中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中国有学者指出, 研究社会转型最常使用的范式是私有化、世俗化、市场化和民主化, 而中国喜欢将转型视角用来进行研究。然而, 我国社会转型研究却很少有人对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 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接触学习的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把美国心理学体系看作普世化良药, 并没有结合我国现状提出符合国情的问题, 对概念进行提炼, 对理论进行拓展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之外。莫斯科学者维奇曾指出,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和理论内容是结合自身紧急的社会问题存在的, 并没有真正在实证的研究以及理论的构建方面取得进展。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取得的成绩除了在方法技术上, 还有就是被当作科学探索对象的社会化心理学语言。所以, 如果我们抱着研究美国社会问题的心情查看美国的文献, 只是抽象化地解决美国的问题, 将自己限制在狭窄的科学领域研究中, 脱离了自己所处的社会真实环境。

对社会心理研究较少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总是乐于将研究停留在群体或个体的层面, 缺乏对宏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奥尔波特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试图对他人如何从情景暗示、实际情况、想象情景等方面对个体行为、思想和感情的影响进行解释。也有学者指出, 个体心理学包含了在整体意义上和本质上的群体心理学。莫斯科学者维奇认为, 大多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否定了存在的社会心理学, 而是将其视为个体的相加, 应当排除社会放置在行为中的想法。他用社会科学囊括社会化心理学, 但大多数研究者却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表现的行为来研究, 并将其视为行为科学。阿布拉姆斯和豪格曾提出, 形成社会化心理学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 还原主义者将个体心理视为社会心理。由此, 对于转型社会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从社会现状着手。

二、社会学与个体社会学研究

在社会学起源之初就存在整体和个体两种社会学, 前者是对于社会整体的关注, 后者是对于社会个体的关注。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人对社会的运行规则、社会有机体、社会系统性质方面进行研究;米德、韦伯、帕累托等人对社会集体中行动的差别、社会成员、社会运行规则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双重范式”的转变之路导致两种社会学的行动产生, 一种主要强调态度、动机和意图的心理理论社会;一种主要强调符号、惯例、规范和价值的文化理论社会。利用行动文化面对社会群体、行动群体等形塑、改变和建构联系进行理解并能解释。由于这样综合文化的性质很难进行明了解释, 用语言和经验难于表达清楚, 因此常被称作社会化的厌倦、不适应、情绪、气候、乐观主义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关注社会与人情景交互过程。20世纪90年代, 爱德华·罗斯和威廉·麦独孤相继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丛书, 奠定了社会学心理学基础。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对所属的政治制度的制约作用等。同时, 不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 反映在法律、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思想家爱尔维修以教育、社会政治与道德为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和性格, 反映社会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性, 以此研究民族精神。他指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不是永远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化变迁而改变。19世纪中叶, 哲学家黑格尔首次系统地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范畴研究了社会心理, 他认为整个自然、精神的世界具有动态性, 并试图揭示运动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黑格尔从哲学体系中探索社会心理, 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看做是内容十分丰富的两个层面, 把社会心理看做历史的、有机的整体结构, 从多个层面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墨菲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一边是强调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 一边是强调团体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梳理时, 启发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解释, 利于继续研究和继承社会心态。威廉曾说, 在人类的聚合和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群体心智, 而这有别于个体心智, 是真实意义上存在的。塔德则认为, 在社会中的模仿和发明是由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学者看来是在传播和扩散社会心态, 它的实质就是模仿。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温提出, 社会心理学必须建立在具体而实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上, 而拒绝缺乏根据的研究。而对于中国来说, 社会公共治理程度、贫富差距、体制乏力等现象不容小觑。针对诸多社会性问题, 许多学者也分别从政治体制改善、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提升, 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调和以及群体、民族关系提升, 危机处理预警机制以及社会矛盾和网络集群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提出要将社会心理问题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同时, 加大社会心理学研究力度, 从实际操作和应用角度实施关注社会心理学, 尤其是当前的社会普遍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不排斥诠释方法和实证论的手段上, 而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范式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对于当下的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才有意义。

四、关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结构

社会心理稳定性的特点分为四个结构, 包括变动性的社会心态、阶段性的社会心态、超稳定的社会心态和稳定的社会心态。处于社会环境之中的社会心态, 既能够出现明显、快速的变动在社会转型、变迁的过程中, 比如, 在对社会的认知、感受和态度等评价性和情境性的内容之中;也可以沉淀在某个稳定的时间段之内, 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内容, 如社会的信任和稳定等;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则是变化非常地缓慢, 比较稳定的阶段。社会性格是社会心理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影响社会心理的这四个层次是相互联系影响的, 从开始到现在展现的是逐步内化了的过程。

五、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心理优化建议

1. 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完善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是成熟的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特征, 在社会转型期间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 个人在经历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调适失败, 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现象。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干预, 容易引发个体无限放大消极情绪, 并且寻找极端释放手段的行为。例如,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恶性行为。政府是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关键角色。组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疏导机构, 建立预警机制, 系统地制定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

2. 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

社会心理问题多由公平感的满意度缺失产生。这其中对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引起的不公平感, 需加强法制建设, 维护公民正当的合法权益, 高效、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价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兼顾劳动力结构, 合理布局、增加就业岗位。同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逐步弱化不公平感, 从实际角度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3. 加强文化思想意识建设,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文化思想意识的统一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通过舆论宣传建立核心思想价值, 强化理想信念, 可以有效地强化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开展易实施的教育课程, 加强对病态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 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人们认知过程的重新构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基于实践基础得出的, 要有理性的依据作为支撑。通过有效的宣传, 可以加强科学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导向性和凝聚性作用,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的行为,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意识。最终, 从情感上形成凝聚力。

六、结论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转型也就变得势在必行。在大量的关于转型社会资料研究面前, 却极少有人提到转型社会后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研究的范式及其所具备的特征, 对有作为的学科著作进行分析, 强化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宏观的社会心理研究是在群体论消失20多年后产生的, 包括社会认同理论和表征理论, 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等, 得到一些启示。对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研究, 必须从实际面临的现代问题进行解释, 需要从社会着手, 而不是独立的个人。社会心理的变化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 是放置在社会的转型中, 是这个时代情况的反映, 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影响起到了促进作用。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 维持社会的稳定, 促进社会的发展, 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4 (01) :104-124+244.

[2]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 2014 (04) :1-23+242.

[3]郑海祥.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适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1) :17-19.

[4]刘慧君, 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心理福利与社会支持[J].公共管理学报, 2012 (02) :42-51+124.

[5]爱尔维修.精神论[M].莫斯科:苏联社会经济书籍出版社, 1938.

[6]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63.

[7]Lewin 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Westport, CN:Greenwood Press, 1975.

[8]范和生, 唐惠敏.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66-73.

[9]孔维恒.举例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的转型[J].赤子 (上中旬) , 2015 (06) :116.

社会研究 篇2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社会保障形成空前压力。

我国当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社会风险加大,公众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化,对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平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目前还没有被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各类群体诉求增加,新老问题交错,解决体制转轨遗留问题的任务更加急迫。比如,仍有一部分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没有基本医疗保障,小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普遍游离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等,有些已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已经有了基本保障的群体,由于待遇差别而产生的攀比现象日趋普遍,调整难度加大。比较突出的是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与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退休待遇落差较大,而事业单位又坚持以公务员的退休标准为比照;社会低收入群体“要社保不要低保”的呼声也很强烈。往往是解决一个问题,引发一片攀比。三是公众对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方式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大量出现异地养老、异地就医,群众强烈要求改善公共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2.城乡结构急剧变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凸显。

200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5.68%,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一倍多,在未来几年内很可能出现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拐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60%.但目前对大量在城乡流动的农民工还缺乏适合其特点的政策安排,特别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养老保险,大多数人没参保,少数参保的也普遍在春节回乡时退保。主要原因是现行缴费标准较高,企业感到难以承受;又由于社会保险权益无法跨地区转移、接续、累计,农民工担心流动就业后拿不到养老金。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是历史形成的,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不会完全改变。如何既体现公平性,又适应城乡、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

3.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压力巨大。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难题,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2008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近1.6亿人,占总人口的12%,而且每年以0.4%以上的速度增长。由于人口基数大,预计我国在本世纪30年代进入老龄化高峰后,将高位保持30年至40年时间。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影响重大。经验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平均医疗费是中青年的3

倍以上。长此下去,必然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局面,收支缺口逐步扩大,制度运行隐藏着重大危机。

4.就业方式多样化快速发展,社会保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适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城乡、地区、行业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而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受财政“分灶吃饭”体制制约,地域分割,分散管理,资金结存苦乐不均,不符合“大数法则”,难以发挥大范围共济和防范风险的功能。同时,由于跨地区调度资金和转接社保关系困难,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市场化带来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灵活就业群体的数量和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劳动关系、就业岗位、工作时间、工资收入四个“不确定”,导致参加社会保险比较困难。传统社会保障管理是以稳定就业群体为对象、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的,如今要面对数以亿计、时常变动的参保个人,还要保证终生准确记录和结算、支付,现有管理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5.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影响加深,社会保障面临多重挑战。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国际市场,增加了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收入;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稳定性、可靠性带来现实冲击和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社会保障处在快速发展期,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带动企业人工成本逐步走高是必然趋势,在资本和商品高度自由流动的背景下,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外投资流入和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二是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汇率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国内一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停产关闭,从而造成社会保障压力。三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将会更大规模地进入资本市场寻求保值增值,在出现国际金融危机时,势必增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风险。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已经不可能仅在本国范围内考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增强公平性

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平相适应。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待遇水平,适当缩小待遇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1.尽快弥补老年保障的制度缺失。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和城乡居民低保制度,目前已规定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但老年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制度保障,是最突出的不公平。为此,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或作出相应政策安排,编织出一张更加严密的社会保障网。

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已经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应抓紧启动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吸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功经验,各级政府投入资金支持,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制定实施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办法。考虑到目前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就业流动性强,并有一部分返乡养老,可以适当降低缴费比例,通过全国信息联网和发给社会保障卡来实现跨地区累计权益,达到规定条件的可以与城镇企业职工一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转回农村的新型农保制度。

对城乡无保障老人实行老年补贴制度。目前,城乡无养老保障老年人约有1亿人,他们的生活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针对这一情况已经建立了由地方政府出资,按月发放养老补贴的制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在此基础上,可考虑逐步建立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全国老年补贴制度。

2.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已经有了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要不断扩大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尽可能纳入制度范围,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医改方案要求三年内实现参保率达到90%以上。当前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这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没有为退休人员留下必要的积累,同时也与现行制度覆盖面不广有关。为了保障5000多万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不得不从一开始就规定比较高的缴费比例。但这种高缴费,降低了制度的吸引力,使众多的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力不能及,望而却步。要通过适当降低缴费基数和费率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以扩大覆盖面,改善缴费者与领取者的比例,又反过来为保持适度较低费率提供支撑。要采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资等方式,积极解决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将集体企业和“原家属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老工伤”人员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尽可能纳入现行社会保险体制妥善解决。

3.适时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个人不缴费,待遇主要由政府财政或单位包下来,导致了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别扩大。应在继续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同时,积极研究和适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考虑采用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大体相同的制度设计和筹资结构,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要通过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措施和建立多层保障,保证待遇水平不降低。

4.逐步提高基本保障整体水平,合理界定各类人员的待遇差距。

随着经济发展,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在提高整体水平的同时,要合理界定各类群体的待遇差距,发挥社会保障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对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退休人员待遇落差问题,要通过政策调整控制待遇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要逐步缩小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套医疗保险制度在报销比例方面的差距。

三、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适应性

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1.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养老保险应尽快实现省级统筹,在大范围分散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社会保险权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无障碍转续和累积计算。对于跨省流动,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养老保险主要解决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异地就医费用结算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通过进一步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形成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负责、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以全国流转的格局,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也要逐步实现地市级统筹、省级调剂,有条件的地区要向省级统筹迈进。

2.做好同类制度之间的政策衔接。要注重制度的整体性设计,以人为本,适应人们的现实需要,而不能让制度拴死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保障水平不同,但如果都采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结构,两套制度就能够互通互联,适应劳动者城乡流动;农村现有的一些特定群体的保障政策,如计划生育对象的老年补助、村干部和老党员的补贴等,可以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之上附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逐步打通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转换路径,保证各类人员在城乡流动时的医疗保障权益。应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可以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整合为统一制度。为了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执行的整体性,应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整合社会保障管理资源,减少因部门分治造成的制度裂痕和推诿扯皮,提高运行效率。

3.以信息化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信息化水平。为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其他公共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记录保障对象的缴费和权益,做到“跟踪一生,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尽早实现每人一张社会保障卡,全国“一卡通”,让参保人员随时随地可以查询自己的权益记录,转移就业可以持卡接续,异地就医可以持卡结算。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在机构、队伍、作风等方面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面推进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社会保障服务。

四、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支撑能力

保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应对老龄化高峰的挑战,必须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支撑能力。

1.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付力度逐年加大。但是,相对于很多国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小。可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步把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加大到20%左右。同时,可以把各类社会保障收入(单位和个人、家庭缴费、各级财政补助、社会捐赠等)整合起来,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达到10%左右。

2.继续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到2022年前后,养老保险当期支付就将出现缺口,尔后的几十年内,缺口逐渐增大,届时财政负担将极为沉重。中央已经做出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的决策,应坚定不移地推进。目前,全国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结余增多,增强了做实个人账户能力。只有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才能真正实现现收现付模式向部分积累模式的转变。同时,应继续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充实国家战略储备。

3.开辟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随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做实以及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结余增加,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问题凸显。即要防止基金被挤占挪用造成的显性损失,也要避免基金贬值缩水造成的隐性损失。前几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已经取得成效,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也应当进入市场运作。由于养老保险基金具有长期积累和追求低风险、稳定回报的特性,特别适于做长线投资,应当在严密规则,切实加强基金监督的情况下进入资本市场,在追求合理回报的同时,增加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关投资运营办法,积极稳妥地开展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同时吸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健全监管机制,严防违规运营。

社会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性别;苗族民间作品;女性形象;社会地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085-06

目前,学界关于苗族研究的文献很多,涉及苗族历史、苗族文化、苗族语言、苗族教育等多方面,成果丰硕。但是,对苗族民间作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现有文献中,《苗族女性文化》(1995)对神话中的女性始祖、传说中的青年女性、爱情故事中的女性、古歌中的女英雄四类女性形象进行写实性描述;《苗族文学史》(1981)、《苗族民间诗歌》(2008)两部作品着重介绍《仰阿莎》、《娥娇与金丹》、《久宜和欧金》等8首影响较大的爱情叙事诗,并对《仰阿莎》诗中的女性形象仰阿莎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此外《苗族文学史》还介绍了部分嘎百福歌的女性形象;单篇文献研究方面,在知网上搜索到与苗族女性形象相关的文献仅见潘定智的《试论黔东南苗族爱情叙事长诗》、洪桦的《试论苗族爱情叙事诗歌的悲剧性》、龙初凡的《试论〈仰婀莎〉的艺术形象》、余勇的《最美丽的歌——解读苗族长篇叙事诗<仰阿莎>》等几篇。且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单篇作品或某类体裁作品女性形象类型分析和作品艺术性的分析上,而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作品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进行阐述的文献少见,这是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的一个不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国内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苗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居全国各苗族地区之首。且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编印的27集苗族民间文学资料集中黔东南地区的就达18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以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将女性形象放置到社会文化背景下,系统深入地剖析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使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进入到一个更深更新的层面,为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黔东南苗族民间作品的女性形象拥有和男性相对平等的地位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在社会文化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在社会发展中女性与男性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精神上女性应该独立自主,摆脱依赖男性的软弱心理;在处理与男性的关系上,应当与男性结成彼此尊重平等相处的伙伴关系;在对待国家和组织的态度上,应该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不能成为一种工具[2]。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来考察分析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以下简称作品的女性),可以看到女性拥有与男性相对平等的地位。作品的女性形象大都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和独立愿望。当爱情婚姻出现问题时不是哭泣或诅咒,而是奋起抗争以获取应有的权利和地位。她们相对平等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她们享有和男性大致相等的权利上。

(一)情歌中的自由恋爱权

情歌是苗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情歌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形式,从陌生到认识、相知、相恋进而成婚的全过程都要吟唱情歌。据学者统计,苗族情歌中的女主人公占2/3左右,她们面对意中人表现更为主动率真,唱出的情歌大胆而热烈,毫无忸怩做作之态。如:“浅水深水一起过,千言万语一起说,离开别人没关系,离开阿哥呀!简直就像谁扯掉我的心!”① ①苗族文学史编写组编.民间文学资料第八集·黔东南、湘西苗族情歌[C].贵阳中中印刷厂,1959:42.女子以最质朴浅显的语言深深地打动心上人,让人为之感叹。从情歌可以窥见作品的女性和男性的地位平等,都享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唱情歌时,既可以男唱女答,亦可是女唱男和,无论哪种方式都没有性别歧视。女性意识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指女性从自我主体的角度出发自觉地把握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并在自己世界观的指导下选择人生方向、追寻生命意义和发出自己的声音[4]。情歌中的女性意识到了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当爱情降临时不是傻傻等待、被动接受,而是充分行使话语权尽情表达对爱情的理解与感悟。

(二)婚姻理辞、离婚歌中的离婚自主权

理辞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季节理词、民事纠纷理词、丧葬理词等。婚姻理辞是民事纠纷理辞中的一种,用于调解各种婚姻家庭纠纷。当出现难以解决的纠纷时,男女任何一方都可请理老来主持调解,理老则用理辞来劝导双方和好,对于执意要离婚的在演唱完“劈筒歌”后判决离婚。如,《离婚理辞·女方理老的说理辞》讲述妻子无法忍受夫家的无理行为,跑回娘家请理老来阐明离婚的缘由:“米不给我舂,水不让我挑;先前还整我,以后就怀恨;公公装耳厚,婆婆做脸黑……我才回到自己家,我才跑到自己屋;……我上山找大树,出门找理老。”……“论情是你错,论理是你输……”[5]这位女性通过理老旗帜鲜明地反对夫家的无理以及解初痛苦婚姻的坚决态度,最后成功离婚。

离婚歌是青年男女的一方或双方表示忠于愛情,决意解除封建包办婚姻,希望达到自由结合的歌。如,《离婚歌》:“山坳不踩就不矮,不如意的婚姻不离就不脱……假使离不脱,妹妹就请大家来讲理,妹妹要像打雷一样的讲理。只要妹妹下决心,踩到哪里哪里都会矮,说到哪里都会赢。……假如山谷有水,哥哥象妹妹一样的真心,我们就在游方场上定终身。”[6]歌中的女子向恋人表明自己坚决解除包办婚姻的态度以及对对方的忠贞爱情。

从以上婚姻理辞和离婚歌可以看见女性同样享有离婚自主权。“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定已经消失或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会成为幸事”[7]。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离婚”行为既是苗族社会对女性婚姻自主权的维护,更是女性充分行使离婚自主权以获得重新追求幸福的体现。

nlc202309030502

(三)爱情叙事诗、逃婚歌中对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苗族妇女的婚姻自主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指苗族女性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丈夫结婚的权利;第二是婚姻破裂后的离婚自主权;第三是离婚或丈夫死后还有再婚的自主权。此处特指作品的女性形象采取各种办法与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进行抗争,甚至是牺牲生命也要争取自己选择丈夫的权利。

古代爱情叙事诗《久宜和阿金》[8]讲述久宜和阿金相爱却遭到氏族的反对,几经抗争后氏族才同意买牛祭祖分支开亲。可是在姑表婚习俗的重压下,阿金被迫嫁到舅家。面对才五六岁的丈夫,阿金要求退婚,却因久宜家无力支付舅家索要的巨额外甥钱“白银三百两,骡马三百匹,水牯三百头,鸭子三百对,花布三百块,差点不允许,多了也不要”,二人还是不能成亲。人们有感于舅权制对幸福婚姻的摧残,纷纷支持她们斗争迫使舅家降低礼金,使得两人最终成亲。

逃婚歌是反映青年男女在情投意合之后,婚姻方面受到家庭的阻拦,双方表示愿意逃走他乡成婚的歌。苗族逃婚,多数是女子主动,逃婚歌也多是女子所唱。如,《逃婚歌》[9]:“我俩逃走吧!逃不出去呀!顺河逃走吧!顺河逃走好,河水淹脚印,……大概逃走了,逃婚有道理,有理就要逃!”逃婚歌唱出了女性对婚姻自主权的争取。从某种意义上讲,逃婚是苗族妇女争取婚姻自主、反对用婚姻损害自身利益的有力法宝,对争取妇女地位和自身的解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0]。

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作品的女性已经“意识到社会中应该有自己身为女人的一个合法、独立的生存空间”,部分女性甚至“已经意识到身为女性的我们应该也能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生活的主人”[11]。当婚姻自主权要被剥夺时,她们并非俯首帖耳、沉默不语而是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争取到选择丈夫的权利。

二、黔东南女性形象具有相对平等地位的成因分析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考察女性问题,应该将其放在男女两性共同塑造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而不能将女性问题孤立地割裂开来[12]。曹端波认为“每一个文化因素最适用的功能是在它的文化系统之中,如果一个文化因素放到另一个文化系统中,它便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与功能”[13]。故而,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将作品的女性形象放置到苗族社会文化背景下分析,发现女性形象相对平等地位及相应权利获得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母系社会的女性崇拜意识促进两性和谐相处理念的树立

在母系社会,由于女性承担的双重生产任务(物质生产和人类再生产)超越了男性的生产能力和认识能力,男性为女性的自然创造力和崇高的社会威望所慑服产生了对女性的崇拜心理。这种崇拜一方面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和说教功能,使得苗族人民的相互认同感增强产生凝聚力;另一方面让男女两性在共同信仰下和睦相处,建立一种和谐的性别理念。如,黔东苗族神话中的始祖女神“蝴蝶妈妈”以其很强的生殖繁衍能力成为始祖崇拜对象,并对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在大型椎牛祭祖活动仪式上,巫师往往要唱《妹榜妹留》(即《蝶母歌》),讲述“蝴蝶妈妈”的一生;苗族女性服饰中蝴蝶的纹样最为常见;此外,苗族古歌中女性的身影不但随处可见,而且往往被视为主导地位贯穿全诗。《运金运银》诗开篇直言:“运金做什么?运银做什么?运金给妈妈,运银给妈妈,妈妈得金银,装满柜和箱;妈妈造房屋,好比龙宫殿……”。从诗里行间不但可以看出苗族女性合法的文化地位和价值,还可看到尊重女性的观念存在苗族人民的集体无意识中,并对两性和谐相处理念的树立产生深远而又积极地影响。

(二)传统习俗为男女平等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习俗是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习俗构成一个民族的民风中涉及社会上遵从或违禁的规范,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让人们遵照执行[14]。黔东南苗族聚居区很多传统习俗中蕴涵着对苗族女性的关怀和保护,为男女平等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1.游方与依歌择偶婚恋习俗给予自由恋爱的权利

游方和依歌择偶习俗没有性别先后和优劣的设定,更没有性别贬损和排斥的尊卑主张,在游方活动构建起的自由交往空间里,既可以等待对方询问的歌声,有选择地回歌作答,也可以主动放歌联络心上人,约定交往直至婚配结合。

(1)游方活动构建自由平等的交往空间。游方是黔东南州苗族青年男女社交和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主要通过游方来实现,而游方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保护。游方的年龄通常不受限制,在十五六岁行完成人礼之后,就可以在游方场里通过游方活动来结交异性选择伴侣。有的地方即使是已出嫁的女性只要还没怀孕都可参加游方[15]。

(2)依歌择偶婚恋习俗赋予自主选择权。史载苗族的婚姻是“先唱歌而后聘娶”,也就是有“依歌择偶”的婚恋习俗。即男女青年以对歌的形式交往,通过对歌来了解对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决定是否继续交往乃至成婚[16]。民间有“姑娘能歌不愁嫁,男儿能歌不愁娶”之说,在对歌时问得巧妙或对答如流,则被视为英才可以收获爱情。反之,不但不受欢迎还很难找到对象。《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1997)中就有一段话佐证:“访谈人:以前的择偶标准是什么?被访谈人:那时都是农民,也看漂亮,漂亮的才喜欢,看谁嘴甜会唱歌。我那七十多岁的伯妈,就是伯伯唱歌唱不赢她才娶她。”[17]依歌擇偶习俗对女性最根本的支撑是赋予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对爱情自我做主的权利,故而情歌中女子的歌词显得率真、热烈。

2.习惯法赋予自由离婚的权利

苗族文化格外重视家庭的重要性,讲究夫妻和谐相处。一旦夫妻不睦,双方均可提出离婚。根据苗族习惯法,男方向女方提出的离婚条件是女方“脚不踩丈夫的席,头不进丈夫的被”,女方向男方提出离婚的条件是“米不给女舂,水不给女挑,公公‘打谷仓’,婆婆‘吹晒架’”。可以看出,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夫妻感情不和[18]。黔东南苗族地区男女都享有离婚自由的权利。女性在离婚、再嫁、续弦、入赘等问题上不受任何歧视和干预,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除赔偿男方的财礼钱及婚礼相关费用外没有其他纠葛。如果男方提出离婚则要补偿女方名誉上的损失,且不得索回定亲时的彩礼。苗族男女离婚自主权的拥有无疑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满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nlc202309030502

3.逃婚习俗对女性逃婚行为的默认

苗族青年男女在游方中感情深厚互定终身,却遭到一方或双方家长的反对,于是两人约好逃婚。逃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如果是女方父母单方反对,那么两个恋人商量好之后,由男方以“抢婚”方式先把姑娘抢到家中,再请媒人到女方家报亲、说合之后议定聘金,举行婚礼。如女孩被父母察觉后软禁在家,则逃婚失败[19];(2)双方父母都反对,两人一起逃到异乡组建自己的家庭。逃婚代表了苗族青年男女对爱情坚贞不渝的道德标准和共同愿望,姑娘的逃婚行为往往得到女伴们的祝福、支持并保密,而社会舆论对这种逃婚行为也并不给与谴责。

4.争取婚姻自主权的行为得到支持

黔东南苗族地区伦理习俗中“舅权为大”。马克思指出:“世系按女系计算,继承权按女系实行,由舅传甥,除去高级酋长外,一般说来,舅父在家族中享有最高的权利。”[20]姑舅表婚制指的是姑舅表兄妹之间有优先婚配的权利,有交互姑舅表婚、舅表婚和姑表婚三种基本形式。黔东南苗族地区盛行的婚姻形式是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同时严禁姨表兄妹通婚。这种婚姻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它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择偶优先权上,尤其是舅家的优先权[21]。舅舅有权优先娶姑妈家的女儿为媳妇,即便是舅家没有儿子或者是坚决不愿意娶时,也要在支付“舅爹钱”之后外甥女才能出嫁。由于姑舅表婚制是舅权制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舅权制与姑舅表婚制持久存在并作为社会习惯法的监督而执行,一旦违法立即有相应的社会控制手段加以制裁,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青年男女的婚姻自主权,势必激起苗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激烈反抗,坚决支持那些敢于冲击不合理制度的人,并为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5.“不落夫家”习俗给予苗族女性一定的关怀和爱护

“不落夫家”习俗又称为“不坐家”或“长住娘家”,指姑娘出嫁后要在娘家住几年时间。自由恋爱结婚的到夫家住一月半月之后就回娘家“坐家”;包办婚姻在结婚当天或次日即回娘家“坐家”。坐家期间,每逢过年过节或农忙时由男家去接来住一段时间,有小孩后就不“坐家”。“不落夫家”习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利于促进苗族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1)有助于从姑娘到媳妇角色的转换。为繁衍后代,苗族普遍存在早婚习俗。女性一般十五岁左右结婚,生理上仍处于身体成长时期,心理上还不能适应从姑娘到媳妇角色的转换,结婚后就“坐家”难以承担家庭主妇和社会角色。在“不落夫家”期间,她可以与昔日女伴密切来往交流初为人妇的感受,丰富作为妻子角色的持家经验,这就给了女性一个“缓冲”期,一个充分的生理、心理调适期去实现角色的转换,是对女性的很好保护。

(2)为强化女红技艺,提高地位奠定基础。在“不落夫家”期间,苗族女性除了向母亲学习操持家务外,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提高女红技艺。她们利用这段时间备齐自己和丈夫家人的衣料,制衣、做鞋、做背孩子的背带等,准备得越丰富,手艺越精湛,就会得到夫家的尊重,家庭地位就会提高。

(3)提供深入了解男方的机会。苗族女性婚后虽不“坐家”,但在农忙季节会到夫家参加生产和家务劳动,男方也随时到女方家帮忙,对男方的了解不断加深。如果感觉无法相處的,可以提出离婚。经过“不落夫家”一段时间相处后的婚姻家庭往往更为稳定。

(4)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交自由。在“不落夫家”期间,女子在夫家的地位较高,来要请回要送。在台江县,每逢过年过节或农忙季节,都是夫家的母亲去接回来,如果没有母亲则由姐妹去接。同时,女子仍然拥有一定的社交自由,可以游方结交异性。

(三)生活中女性的重要地位决定两性地位的相对平等

妇女的地位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包括家庭、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习俗地位等。由于地缘环境及其相应生存方式的制约,使得农耕文明中比较稳固的依据性别分工的“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界限常常被打破,从某种意义上说,苗族女性在应对外部生活环境的挑战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就决定了作品中女性形象相对平等地位与权力的获得。

1.苗族女性在生产劳动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受农耕文化相对固定性与封闭性特点的制约,使得苗族女性必须参到社会生产劳动中,与男性一起劳作以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这也就决定了女性在生产劳动中的重要地位[22]。

2.苗族女性有较多的家庭自主权。苗族小家庭的自然分工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凡涉外的要务都由丈夫出面解决,而家中的一切事务,小至晒谷舂米、挑水做饭、纺纱织布、染布缝衣、喂养禽畜,大到儿女婚事都由妻子来料理,因而,苗族女性享有较多的家庭自主权,夫妻基本处于平等的地位[23]。

3.苗族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基本平等。苗族的婚姻崇尚自由,以自主婚为主。以恋爱求偶活动为基础而缔结的婚姻约占婚姻总数的80%。在恋爱过程中苗族女性往往占据主动地位,而结婚后夫妻齐心协力创造家庭财富,共同享用财富,夫妻之间的地位大体上是平等的[24]。

4.共同承担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苗族社会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夫妻共同承担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父亲教儿子学习开荒种树、耕田犁地、吹笙击鼓,母亲教女儿学习耕耘收割、纺纱织布、刺绣蜡染、唱歌跳舞等,逐步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明白做人的准则,学会与人交往[25]。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习得本民族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及种种谋生技能。

三、结语

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以对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分析为切入点,对作品的女性形象进行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后发现,作品的女性形象拥有和男性形象相对平等的地位,享有大致相等的权力。她们社会地位的拥有和权利的获得是民族文化认同与苗族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重要地位的决定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苗族传统文化注重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到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意识形态上建构起两性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得苗族社会信仰、习俗中都蕴含有尊崇女性的态度和性别平等的“积极自尊”,为作品中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起到导向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女性自主展现与自我选择的权力,为两性地位的平等搭建平台、奠定良好地基础。而现实生活中苗族女性在生产劳动、家庭管理、婚姻、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所起的重要地位,使得她们成为社会品质的最高典范,决定了她们在苗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相对平等社会地位和各项权利的拥有。

nlc202309030502

参考文献:

[1]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03-01.

[2]徐立萍.论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公共政策中的应用下载[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04-15.

[3]田子爽.在女性形象塑造的历史坐标上——从蒲松龄、曹雪芹到贾平凹[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10(4):117-119.

[4]苏晓红,胡晓东.苗族婚姻理辞女性形象社会地位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72.

[5]苗族文学史编写组.民间文学资料第八集·黔东南、湘西苗族情歌[C].贵阳中中印刷厂,1959:97.

[6]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田兵.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101-102.

[7]龙国辉.苗族文化大观[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77.

[8]周国光.苗族“私婚”习俗辨析[M]//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局.民族世俗艺术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116.

[9]李小江.解讀女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0.

[10]朱小桃.社会性别理论视阈下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3-20.

[11]曹端波.苗族文化的社会控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5-71.

[12]周健.“依歌择配”与妇女发展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137-140.

[13]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47.

[14]张光俊.苗族婚俗——“逃婚”[J].贵州文史丛刊,1986(4):117-118.

[15]李锦平.从苗语词汇看苗族历史文化[J].贵州文史丛刊,1999(6):53-55.

[16]薛平.论姑舅表婚制的历史存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23-126.

[17]李廷贵,张山,周光大.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386.

[责任编辑:曾祥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 篇4

一、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

社会是一个由非常多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社会系统要素的多样性也就使得社会系统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于社会主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也有多个文明要素,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系统整体。

从社会学上来理解非常多样的要素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那么社会要素有多少个, 相应的社会文明也就有多少种。亦即社会系统文明的多样性是由社会要素的多样性来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社会系统有四个文明、五个文明甚至更多文明也是符合理论的。社会实际中具体的文明划分数量就由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研究者的立场来决定。

同样的道理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整体。这些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既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同时也有着相互的联系, 整个社会主义的进步以及发展, 不仅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以及体现在整个社会各个要素的进步和发展。由此, 从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多样性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文明也是一致的, 多种文明要素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整体。

2.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社会要素的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 和人们对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数量。从理论上来讲, 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也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一直沿用着这样的认识。用发展进步的理论依据来分析, 物质文明是通过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政治文明则是通过政治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精神文明是通过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而社会文明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的。因此, 由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公共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体系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其中社会文明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的思想。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 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 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 以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为, 对于社会来说文明时代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 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可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必定是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及社会主义文明为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辈的研究成果进行有的放矢地继承后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 对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了创建和丰富, 这些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物质生活能够一天天的富足起来,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 因此其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足以满足全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全社会成员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作为其社会文明的基本原则;三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全社会的社会观念也会跟着改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不要过于沉醉, 因为人就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人对于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将俄国的现实情况与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通过艰苦卓绝的十月革命, 在全世界范围内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文明的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理论进行了丰富并将理论推进到了更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才使得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高度文明;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要让全社会所有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有效的避免了劳动者的剥削情况并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奴役, 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三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立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更加公平的关系, 通过建立新的法制体系规定全社会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全社会成员中树立了全新的观念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和实际进程

对于客观的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持和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也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进程向着更进一步推进。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和其他的社会系统一样也也是由政治、经济、精神和社会四个大的领域所组成。在党的文献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对于这四个领域的划分都有相关的阐述, 同时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我国这四大领域的划分也有很好的研究, 尤其是我党在总体上布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建设和发展, 这也就使得小社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具有独立性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被打破了, 小社会领域的发展将不再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制约, 具体表现在: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村民自治制度, 使得广大的农民将不再受到各种行政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的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成为了一个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通过对政府企业的改制让政府退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使得企业充分拥有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将企业中的社会事业分离出去, 使得企业的生产工人和各类劳动者都成为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可以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以及各类非公有制的经济人士, 其中不乏大量的投资人。通过改革开放所有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人格也更加的独立, 中国的小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在这种各独立社会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际进程

我们要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认识, 因为我党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 具体的过程主要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党就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前提, 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就进一步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更大层次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得到了很好的协调的发展, 并确立了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我国的小康社会事业, 这些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来说都有不着小的贡献。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正在逐渐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民主政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一种整个社会和小领域社会都得到发展的社会文明建设。为了让这一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现如今,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处在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机遇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的刻不容缓。

1.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从理论上来讲话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社会化以及国际化的生产力的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全世界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这也体现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所受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文明带来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给我国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并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我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起, 它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指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 同时也也要让社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让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这四个领域能够协调一致、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协调, 其表现就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不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 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 人民群众日益紧迫的呼声

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同时对于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推进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有这很大的需求。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反映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文明遇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提出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 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文明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这也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和建设也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04) .

[2].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 (02) .

社会研究 篇5

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研究会是在校党委领导下,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团委直接负责下,由全校积极要求进步的大学生组成的理论学习型社团。

社研会的基本宗旨是通过组织广大大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本会活动分为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常规活动包括每月一次入党启蒙教育,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理论中心组学习,从校会到院分会,再到班级和寝室,层层传达思想。特色活动以党团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时事政治宣传等为依托,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完善基层社研会工作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促进社研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社研会基层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社会适应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社会适应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30-01

适应(Adaptation)源自拉丁文“Adapare”,最早出现于生物学领域,被认为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后来适应被引入心理学、社会学领域,适应被引入心理学领域后就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就社会适应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

一、主要研究内容

1.社会适应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社会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度的概念,学者们从各自的兴趣和对其不同的理解来加以研究。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郝伯特·斯宾塞最早使用“社会适应”这一名词,他认为“生活即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调适。”陆士桢在《从青少年亚文化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中,指出“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同化、遵从、自制等途径逐渐接受现存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对于客观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刺激,能够在上述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适当反应的过程。”黄希庭教授,则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人格适应,压力的处理与应对是个体人格与社会支持交互作用的结果。朱智贤教授在其《心理学大辞典》中将个体的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张春兴教授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Social Adjustment)是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求符合社会标准与规范,而与社会环境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可以看出,学界对社会适应的含义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可以从中提取出几个共同的核心概念,即“外界环境变化”和“主体变化”,不管以何种方式都期以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对社会适应的分歧在于适应的方式、途径以及适应的对象。

2.社会适应的机制

社会适应的机制是社会适应研究的核心问题。皮亚杰认为心理适应就是主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杨国枢认为适应包括4种方式拒变反应、迁就反应、因应反应和退避反应。肖琼等认为社会适应状态的本质在于和谐平衡,包括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和个体内在的心理和谐。贾晓波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中间,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 。黄希庭认为,在个体面临应激、压力或困境时,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对其进行应对与评估,调动已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危机的处理,使人格或心理保持一种平衡状态。王小棉认为适应的过程,包括个体自我适应的过程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3.社会适应的测量

目前社会适应的测量以自编问卷为主,如韦小满、王永丽针对小学生分别编制的《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和《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陈建文、黄希庭通过开放式问卷和理论分析构建出社会适应性的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并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杨彦平、金瑜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傅茂笋编制了《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问卷》;卢春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等。

4.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成就动机、归因方式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等杨青研究表明,父母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心理适应水平的发展,家庭出身背景对心理适应水平有一定影响作用。

二、主要问题分析

1.从社会适应的概念上来讲,大家有一定的共识并提取出了一些核心概念,但是未提出一个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的社会适应的概念,要想对社会适应有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可的适应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2.从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来看,学者都认为社会适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家庭教养、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有较密切的关系,但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认定往往基于相关研究,缺乏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支持,缺乏从综合角度考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3.从研究工具来讲,大都采用的自编问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研究者们编制的问卷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三、未来的研究趋势

1.目前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大都仅结合一两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或者把关注点仅放在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这些外部影响因素上,而社会适应不仅与家庭、同伴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有关,还与个体的认知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意識、成就动机等密切相关,所以重视社会适应的内部因素,将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将是社会适应研究的重要方向。

2.在社会适应的研究内容上跳出从研究对象面临的任务来划分社会适应的内容,引入信息论和系统论把社会适应看做系统给社会适应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很可能成为未来社会适应研究的方向。

3.在研究方法上,将统计、结构模型等引入到社会适应的研究中,形成统一的测量工具将是社会适应研究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和谐,科学,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在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和体制改革阶段, 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社会的组织形式日趋复杂, 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地出现。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认真处理好当前社会所出现的各种难题, 才能巩固其在人民心目中的执政地位, 更好地引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从广义上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适应上层建筑, 使社会主义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狭义上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让全体人民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是民主法治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有一定法律制度的维护和保障, 所以, 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发扬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观念中, 和谐的意义并不是一味的一团和气, 更不是宗教派别主义, 依法治国一定是在特有的法治原则基础上, 一定是在民主的基础上, 以法律制度作为维护体系, 来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一向主张在人民群众中实现公平正义,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的特有经济环境中, 人们要正确地理解公平正义, 否则人们就可能将公平正义理解为“平均主义”。在社会经济公有制中, 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等价交换, 让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诚信友爱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 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这样就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样, 在人民群众中要加大爱国主义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增强人民的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个人品德, 不断地改进思想政治建设的方法, 并关注人们的心理, 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1.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它不仅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 而且还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党的十七大会议中, 提出了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此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中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重点把握发展的规律和创新的理念, 不断突破发展中的难题, 以提高发展的质量。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 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长期存在不平等现象, 人们必须承认这样的差别。在这样的差别中, 要将其转化为生产的动力, 而不是转化为冲突, 人们要有发展的目标和正确的导向。党的十七大明确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 突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位置

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仅关乎民生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其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地位很重要。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改善民生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不仅取决于人们生产效率的提高, 还取决于社会事业发展的状态, 比如, 卫生、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发展中遇到的不和谐问题,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参考文献

[1]范丹卉.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J].理论月刊, 2011 (6) .

社会研究 篇8

关键词:对等网络,社会属性,社会感知,路由模型,节点选择

0 引 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数据通信的重要途径,网络连入设备以及计算资源也越来越多。最早网络分布式应用主要采用Client/Server模型[1,2],该模型通过Client/Server模式建立了早期的资源共享网络。为解决Client/Server模型的单点失效、服务器性能需求高、域名和IP地址透明等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改进方案。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客户端拥有着越来越多的储存空间和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计算资源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为它们大多位于客户端——互联网的边缘地带,采用Client/Server网络共享模式很难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于是研究者提出了对等(P2P)网络模型[3,4],用来开发位于互联网边缘地带的计算资源,通过共享手段使这些闲置计算资源为需要它们的用户服务。

P2P网络模型可以看成是没有具体IP地址的上层网络,该模型没有中心数据库和中心协调机构、没有统管全局的实体机,所有现存的数据资源都可以被任何实体所访问,实体可以是任何节点,其连接甚至都可以是不可靠的。P2P网络模型成功的关键是它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新方式,通过P2P网络模型可以使相隔万里的用户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乃至整个硬盘[5]。

1 相关工作

Napster往往被视为P2P网络路由模型的鼻祖,其实它本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P2P网络,因为该模型的网络中心还有一个中心服务器,所以更接近一个Client/Server模型的变种。例如,它存在单点失效问题,扩张性也不强,并且会随着客户量的增加而需要额外代价来进行服务器性能升级。Gnutella是继Napster之后的一个全新P2P网络路由模型。它采取了洪泛的路由方法,优点是简单、有效、易于扩展、查询灵活。当节点数目不大的时候洪泛路由方法是比较好用的;但是当节点数目很大时,该方法又成为遏制Gnutella模型的一个原因,因为洪泛带宽消耗大,这使得Gnutella不得不保持大量带宽以供使用,此外这种方法容易遭到恶意攻击。

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进行节点搜索的路由算法[6]是一种结构化的资源定位方法。它采用在P2P网络的应用层和路由层之间加入DHT协议的方式来进行P2P网络资源的定位和查询。DHT采用的哈希函数计算起到了安全和加快查询速度的作用,非常方便管理并且带宽占用不多,比前面几种路由模型有着明显的优势。最近比较流行的CAN[7]、Chord[8]、Tapestry、Pastry等路由模型[9]就是利用DHT思想研究出来,只是实现细节和算法略有不同。然而,当前使用的基于DHT的路由算法都只是平面上的,在一个大系统中应用层数据必须为哈希函数选择网络节点。这种节点查找方法与实际节点物理结构联系很小,因此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DHT可能会把一个本地数据映射到和本地节点物理距离很远的节点上,大大降低了网络查询效率。除此以外,由于P2P网络包含大量节点且加入离开频繁,这类方法无法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导致网络健壮性不足。因此基于DHT的模型还存在着查询速度低、跳数多、健壮性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6]。

1960年 Stanley Milgram 等通过实验得出:在美国,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若要通过关系找到对方,平均需要通过5-6个关系传递,并进而得出了小世界现象,又称“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规则[10,11]。小世界现象不但存在于各种社会网络中,而且在互联网中也同样存在。例如:D0合作组织中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几百个学者实现了大量数据的共享;比较该组织的网络和同等规模的随机图,发现该组织平均路径和聚类系数小世界的特点体现分明。在这种现象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一种将社会中的社交关系融入到P2P网络模型节点选择中,利用社会感知方法来进行节点选择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模型,使得节点选择更注重节点与查找资源间的关系,尽可能加大物理结构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改进现有P2P网络的目标。

2 融入社会感知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模型

融入社会感知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基本思想是将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人与人交际的择友、查找技巧融入路由算法的节点选择、查找算法中,进而得到选择下一跳更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目标节点。这涉及到社会网络分析中群组概念,即兴趣爱好相似、身份地位相符、工作类型相同的人往往会自发地组成一个社交小圈子,圈子内部的人员进行的信息交互比较多、有用信息的规模比较大。而圈子之间人员间的信息交互量相比圈子内部人员间的交互相对较少、有用信息更少。在详细介绍算法之前,首先需要介绍几个与算法相关的概念。

2.1 相关概念

群组 由多个节点组成,基本上按照节点的Be值进行划分,Be值相似的节点将分配到一个群组之中。信息查找首先在相同群组的节点间进行; Be值指的是将物理划分成群组的参数标准。

群组层 群组层包括初级群组PG(Primary group)和高级群组HG(High-level group),初级群组内邻居节点最多的节点将作为高级群组成员进入高级群组。查找过程通过高级群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来查找初级群组成员。

群组成员 包括超节点SN(Super-node)、预备超节点PSN(Pre-Super-node)和普通节点N。

SN作为群组内与其它普通节点连接交往能力最强的节点,被选为更高一级的高级群组的成员与高级群组中其他成员进行交互、维护路由信息,为所属PG群组提供一致的对外访问接口;

PSN是邻居节点数与SN相差不多的节点,被作为SN的备用节点,平时与SN协同并分担SN的负载量,在SN失效时作为新SN备选;

N节点是初级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存放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查找方式进行查询定位。

非同一初级群组的普通节点(N)不可以直接相互访问,必须经过高级群组中的超级节点(SN)间的交互才能进入初级群组。

群组容量 指群组中所有SN、PSN加一起网络能够负载的容量,如果超出这个大小,群组就会出问题,此时需要让节点退出群组。

群组中的节点ID 群组中的每个节点都会有唯一ID与之对应。具体方法:当计算结构化网络时会计算到每个节点的交友值,然后根据交友值排序结果给定节点的ID值。

群组操作 群组的基本操作包括查找、加入以及剔除节点。加入节点首先计算新加入节点的交友值、邻居节点数目以及是否与系统内节点存在连接;然后修改路由表,加入新加入节点的ID;最后将该节点加入交友值仅大于该节点的群组。删除节点与此相反,即删除该节点的路由表信息,修改路由表内其他节点的信息,然后删除节点ID。

节点间信息传输 系统模型节点间信息传递并选择下一跳的具体位置,主要传递的信息有Be值信息、路由表信息等。

2.2 算法框架

根据小世界网络模型理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需要进行节点的信息对比,通过交友值的计算比对圈定范围,信息查找首先在这一范围内进行,当在这一范围内未找到目标节点时,再在其他范围内进行节点查找,进而实现节点查找效率的最大化。下面将分别对非结构化网络和结构化网络查找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2.1 非结构化网络查找

(1) 设置TTL(Time to Live)值,标定广播查找宽度;

(2) 由源节点发送信息到其邻居节点;

(3) 邻居节点接收信息并计算信息与本节点的交友值Rela,然后将Be值返还源节点;

(4) 源节点比较多组Be值,取最大Rela值节点为需求节点N1;若出现Rela值相同情况,则取信息发出后返回速度最快的节点为需求节点,记为N1;

(5) 以N1为新的源节点进行下一跳,查找匹配节点,直到最终的目标节点Nd;

(6) 若发现目标节点Nd,通过搜索路径返回Nd信息以及其通过路径路由表;

(7) 若TTL值减为0且未找到目标节点Nd,则返还路径路由表以及最匹配节点,记为N0。

2.2.2 结构化网络查找

(1) 计算结构化网络中第一个节点的交友值,然后将该交友值传递到邻居节点并在路由表中记录;

(2) 在邻居节点中计算交友值,经路由表记录后传递到下一个邻居节点,直到最后;

(3) 将所有最终节点的路由表汇集,按照交友值高低排序,将网络节点划分成[(log2N)/3]个子群[12];

(4) 在每个子群内部取邻居节点最多节点为中心节点,以中心节点为源节点进行2.2.1节中非结构化网络的操作。

2.3 算法中参数的计算

社会感知的路由算法的交友值参数是路由模型中节点选择下一跳的根本标准,由关系亲近度sim和节点的相邻节点数目NodeNum组成,sim体现了本节点与目标节点的关系亲近程度;NodeNum体现了本节点的社交广度。

2.3.1 关系亲近度计算

sim=αsim1(βsim2+γsim3) (1)

其中,sim1指文本符合度数值、sim2指两周内当前消息访问值、Sim3指两周前该消息访问值。文献[13]新闻效应理论设置两周前信息访问量的参数为0.044。文献[14]在信息到达节点响应后,根据此节点以及请求的内容类型使用扩展的贝叶斯模型计算偏好性:

其中,propagate[VOP(c)]=[logn(VOP(c)+ 1)]/N,VOP(c)表示节点对c类型内容的偏好程度, child(c)表示分类c下的子类,ci表示当前时间段的请求内容c,Num(ci-1)表示在当前时间段之前请求内容c的总次数,CurrentNum(ci)表示在当前时间段内访问内容c的次数,α为前访问内容c次数的影响因子(0<α<=1)。此外,语义模型表示在计算节点与查询信息关系计算的时候是可以进行线性组合的,propagate值是对数性质的,数值计算数量级为log2n, (n为节点访问次数)[12]。根据以上公式给出关系相似度sim计算公式为:

sim=αsim1(log2N1+(1-20%)14×log2N2) (3)

其中,α=1+10/(log2(N1+N2)),sim1为文本符合度数值,N1为两周内信息访问量,N2为两周之前信息访问量,α为稀释参数,经过稀释后的数值会与节点的可能相邻节点数目有相近数量级。

2.3.2 交友值计算

交友值的计算公式为:

Rela=λsim+μNodeNum (4)

其中sim为关系亲近度,NodeNum为节点的相邻节点数目。

为设定参数λμ,本文利用文献[13]的社会资源理论,以Frankly在1985年在匹兹堡学院中设计的验证社群划分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实验[13]为模板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强关系与弱关系的比值在1.5附近随着节点数的增加而增加,具体增加范围是log2n×(0.05/(2.5+log2n×0.05)),由此得到:

其中n指的是网络中共有2n个节点。

3 实验分析

本节将给出算法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由于对等网络拥有大量节点且实验条件有限,必须对模型进行简化,采用平面路由模型仿真。系统将模型分为两层群组,其中高级群组由SN组成,采用环状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初级群组使用类似Client/Server网络的思想,使每个群组中的SN作为中心节点负责存储本地实体列表,查找节点时首先查找交友值最高的Group,当所需要查找的资源并不在交友值最高的Group时,通过高级节点转换到交友值次高的Group进行查找。仿真实验采用Java语言,利用消息类定义节点的基本行为,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基本的信息交流。

当进行信息传递时,源节点首先发送一个信息给邻居节点,邻居节点收到消息之后会根据消息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每个节点在消息类中都以唯一关键字进行标识,关键字包括节点的端口号和IP地址等基本信息。每个节点类都用NodePrimary表示,简单的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采用使用sendMessage()和getMessage()方法,节点消息处理采用ProcessMessage()方法。消息类的基本类包括有 Location类、Message类和Node类:Node类主要用于定义一个节点的基本属性行为;Location类主要进行对象的标定以及节点监听可能会有的消息,具体方法是通过调用startup()方法来安装一个指定数目的线程监听可能会到来的消息,再通过shutdown()方法移除它们绑定到节点端口并终止现成的安装。

下面各部分将分别给出本文提出的路由算法在仿真实验中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该算法与经典Dijkstra算法、传统的洪泛算法性能的比较。

3.1 基本性能指标

3.1.1 节点数目与平均跳数的关系

由于查询过程难以估计网络延迟,因此将查询路径上节点跳转数作为检验路由算法资源查找性能的量化标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规模增大,查询资源的平均跳数的增长随节点数目增长趋于平缓,这表明对等社会网络的路由算法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即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平均跳数的增长趋势会变小。

3.1.2 算法的负载均衡

为研究在查询信息等条件完全相等的情况下,不同总节点数目情况下的负载均衡情况,实验给出了总节点的数目分别为27、29的情况下算法负载均衡的仿真结果,如图2中实线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的节点负载均衡性较差,部分节点在运算中将会承受较大负担,并且会随着总节点数目的增加变得更差。

在节点数目确定情况下,改变搜索查询的内容,通过改变增大sim值的方法来改变Be值,以512个节点(29)为单位,仿真结果如图2中虚线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节点数相同的情况下,增大sim值基本上不会对节点负载程度构成显著影响,即交友值的变更对节点负载度影响不大。

3.1.3 sim值与查询覆盖度的关系

为了验证信息宽泛度与查询覆盖度的关系,设计实验逐步加大查询信息的宽泛度来增加sim值,以增加be值来看不同sim值下查询覆盖度的关系,具体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sim值的增长,查询覆盖度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因此随着信息宽泛值的增加查询覆盖度会随之上升。

3.2 与其他模型的性能对比

本节将从资源消耗、负载均衡性和算法复杂度三方面比较对等社会网络模型与经典Dijkstra算法与传统的洪泛算法的算法性能。

3.2.1 资源消耗比较

实验假设节点间一次传递带宽消耗为1、节点计算分析消耗忽略;节点间信息传递一次时间消耗为1,节点计算时间消耗为0.2;实验网络采用的是分别具有24、25、26、27、28个节点的随机网络。对等社会性路由算法通过仿真上述节点数的随机网络,计算每一个节点的访问量,减去冗余访问量,得到最终结果。

洪泛算法采用与对等社会网络模型初等群组同样的网络拓扑结构,但没有计算交友值步骤,并采用随机节点搜索的方法进行模拟。Dijkstra算法通过建立模型方式如下:DIJSTRA (G,w,s) :1.INITIALIZE-SINGLE-SOURCE (G,s); 2.SΦ3.QV[G]; 4.while QΦ; 5. do u EXTRACT-MIN(Q); 6.SS∪{u}; 7.for each vertex vAdj[u]; 8.do RELAX(u,v,w)。

这三种算法都分别进行10次模拟然后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带宽消耗远小于传统洪泛算法、略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随着节点数增加,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时间消耗远远小于传统洪泛算法、略微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然而随着总节点数目的增加,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时间消耗略微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的这种优势将变小。

3.2.2 负载均衡比较

负载均衡性的比较同样采用与计算资源消耗时同样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信息通过每一个节点的次数。信息的来回传递算两次,图6、图7、图8分别给出了总节点数分别为27、28、29情况下,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经典Dijkstra算法和传统洪泛算法的节点均衡负载数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节点负载不均衡,有15%以上节点超载较严重,平均节点负载略等于Dijkstra算法,超过传统洪泛算法。

3.2.3 算法复杂度比较

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实验中采用双层迭代,算法复杂度为O(n2);Dijkstra算法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用一个链表或者数组来存储所有顶点的集合Q,搜索Q中最小元素的运算(Extract-Min(Q))只需要线性搜索Q中的所有元素,算法复杂度为O(n2);洪泛算法采用单层迭代,算法复杂度为O(n)。

4 结 语

文章主要研究了当今对等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引入路由模型的设计中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模型。通过社会学中的查找目标节点的路径选择标准,提出了选取与查找目标最相似的节点、相邻节点数最多的相邻节点路由模型设计思想。实验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方法在资源消耗方面优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和传统洪泛算法。虽然,在算法处于起步阶段情况下,对等社会网络还存在些许不足,如:负载均衡性能较差、算法复杂度高于洪泛算法,但是将社会感知融入对等社会网络的路由设计方法还是对现有对等网络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如何在高度动态的、异构的虚拟组织之间实现资源高效共享并协同解决某一问题,以及如何将动态节点加入社会网络路由算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下一阶段的重要研究方向。

社会研究 篇9

1“社会团体”的概念

在我国, 社会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是由企事业单位或者公民自愿组合而成, 并且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去开展活动, 为团体成员谋取利益的组织。其中包括了4种社团形式, 即专业性社团、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以及联合性社团等。社会团体作为一个自愿组合而成的社会组织, 具有很强的志愿公益性、互益性、非政府性以及非营利性等基本特性。其秉承着志愿的基本原则, 以公众利益为基本目标而开展活动, 并将志愿组织化, 其性质如企业将资本组织化, 政府将权利组织化等。作为当代社会群众团体的重要分支之一, 社会团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在时代变化的影响下, 社会团体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为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的现代化组织。

2 社会公共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综合环境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上的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必然会受到国际这个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国内一些公共管理政策跟国际上推行的政策及法律产生诸多矛盾。这就意味着国内的公共管理政策要进行一些变革, 以迎合国际的相关法律法规, 使我国的公共管理政策与国际接轨。另外, 随着我国公民参与权利意识的增长, 团体内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日趋严重。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矛盾进行及时的调解, 进而使社会内部更加和谐, 共同进步和发展。

2.2 创新存在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现代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社会建设当中, 社会公共管理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 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路径能够使社会内部更加和谐, 促进经济、政治、学术的齐步发展; (2) 对社会公共管理进行创新可以有效消除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使人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一致的前进方向; (3) 社会公共管理的特征能够创建更加民主的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 使法律更加具有权威性。总之, 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可促使我国各行业更加快速地发展, 国民关系更加和谐。

2.3 政府管理需求

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缓解政府管理工作的压力。社会团体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并成为政府与社会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在过去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中, 政府直接面向社会, 对于社会中的各类具体事项都要进行直接的管理, 没有社会团体在中间协调, 一来会使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 二来会让政府的管理任务加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 事务更加烦琐, 单靠政府的力量是很难管理和操控的。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其工作可从中间担任沟通与协调的角色, 使政府的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2.4 时代发展需求

我国是一个推行社会主义的国家, 因此社会公共管理应该是全民参与的, 政府部门在公共管理工作中担任主要管理任务, 而社会团体则应发挥辅助以及协同的作用。在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时, 社会团体中的合法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全民参与管理的新格局决定了社会公共管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够使非政府组织以恰当的方式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 为社会管理工作贡献力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收全民的力量, 才能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 这也能让社会团体中公民的合法权利与义务在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从而增强了我国人民的凝聚力。

3 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难点

3.1 社会团体成立困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群众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并不断提升, 各种社会团体也纷纷成立起来, 1989年我国还修订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并由民政部负责社会团体登记等相关管理工作, 如今有关管理体制已趋于固定。但是, 目前社会团体在登记管理制度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其成立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1) 成立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相关条例规定, 成立社会团体必须先向行政区域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经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成立社团, 而缺乏显著社会作用或者业务类型的社会团体的组织成立申请极易遭到民政部门的驳回。 (2) 成立条件繁多且严格。对于社社会团体的成立, 政府设置了很多限制条件, 包括团员人数、财产总额以及聚会场所等。 (3) 审核标准不统一, 审批程序复杂。社会成立所提交的申请由2个部门审核, 标准不统一, 需要接受双监管考核, 审批程序复杂, 有时审批部门之间还会相互推诿, 社团成立申请获得批准极为不易。

3.2 日常工作运行困难

社会团体管理及监督工作会有业务主管机关参与, 社会的成员数量、任免、财务以及社会活动开展等相关情况均需接受该机关的干预及指导。而后者为政府下属机关, 因此虽然社会具有民间群众性,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政府指挥下展开各项运营工作的。而且政府还针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制定了双重管理机制, 使社会团体的运作及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这一角度来看, 社会团体并没有真正自主掌握社团组织的运营权, 而是相当于政府部门的“社会工具”。致使其只能在政府指示下展开相关的社会公共活动, 对其“民族法制”“诚信友爱”与“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未能做到充分发挥, 进而偏离了去成立的意义以及预期发展。

4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路径探究

4.1 政府方面

4.1.1 转变管理理念

过去, 政府在社会团体管理方面大多时候持着刻意回避的态度, 不利于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政府部门应转变态度, 树立“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管理理念。在实践时, 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 (1) 政府部门应对社会团体组织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2) 合理定位社会团体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两者并非管控关系, 而应该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3) 政府应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给予社会团体自主运作以及自由发展的权利, 为其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进而实现社会团体推动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真正价值。

4.1.2 加大扶持力度

当下, 我国正在积极打造“服务性政府”, 因此服务意识也成为众多社会团体的重要宗旨之一。公益活动便是服务意识的直接体现方式, 由于活动是非营利性的, 因此很多民间团体在运营过程中均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团体组织的日常运营以及发展。对此, 政府可以加大对社会团体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 可以在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也可以建立长期资助机制, 定期给予社团必要的资金补助, 以支持社会团体的日常运作。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这个社会团体组织为例, 由于其组织实为维护全国人民包括海外侨胞的合法利益, 而在日常工作开展中, 可能会由于地域因素影响形成事务开展不便的情况。在此基础上, 政府部门便可提供通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以保证其团体在维持日常工作运行时还可进一步协助其公共管理的工作开展。此外, 政府部门还应支持社会团体参与政府公共管理事务。因为社会团体主要成员为社会普通民众, 能够更好地反映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 真实地反映民意。

4.1.3 完善法律体系

一方面, 对已有的社会团体相关法律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充分考虑并认真听取群众对社会团体成立、运作等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集合广大民众的智慧, 完善社会团体发展的一系列基本法规。再针对行政管理方面制订系统化的专项法规, 使社会团体日常运作及管理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 对社会团体主体资格相关法律法规作进一步完善, 我国民间社会团体数量较大, 登记要素高, 在运营管理方面受到限制较大, 管理秩序较为混乱, 自主性不高。因此应针对重要事项立法, 包括社会团体登记、政府同社会团体的关系等, 使重要事项管理机制更加明确、规范。

4.1.4 完善监管制度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社会团体良性竞争机制, 避免同一行业出现垄断性社会团体的现象。同时, 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管理制度, 公益性社会团体可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另外, 还要完善监督机制, 采取内部自律以及外部监督 (群众监督、政府有关部门监督) 相结合的途径促进社会团体的自律及其健康成长。

4.2 社会团体方面

4.2.1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我国社会团体在初步组建和日常工作运作过程中, 是否具备战略规划性的管理理念对其团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想使社会团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能够稳定、健康地持续发展, 则需对社会团体的前瞻性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满足此要求的创新路径研究中, 社会团体可树立战略规范性的综合管理理念, 不仅要找准在社会公共管理中自身团体的服务宗旨及目标, 并以此目标在内部达成共同努力的共识, 还要紧跟时代变化的脚步, 随着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不断变化对团体内部的制度进行革新和完善, 并需充分调动内部成员的积极能动性, 进而促进团体规模的不断扩大, 为社会公共管理事业构建更为完善的团体队伍。例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其社会团体性质实为维护妇女权益。因此, 该社会团体应在开展促进男女平等目标工作的基础上, 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以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公共管理当中。

4.2.2 筹集团体日常开支资金

在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 为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其相关的社会公共活动, 其资金开支筹集也是尤为重要的工作开展目标。社会团体在此目标的驱使下, 可聚集分布于社会各界的公益资源, 筹款活动便是最为主要的资金筹集渠道。在开展筹款活动中, 其活动流程需经过系统且专业的规划, 并且需要对筹款对象明确表示其款项的用处、使用对象、使用期望结果等事项。筹办过程需加强对其专业性、规范性的管理, 从而才可保证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 社会团体还需不断发掘、拓展各类合法的筹款渠道, 以维持团体日常工作的开展。

4.2.3 建立内部自律机制

在现阶段的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当中, 反腐工作的开展正在不断深入, 而社会团体也应在此工作方向的指示下积极配合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建立内部自律机制便是配合反腐工作开展的前提。在此要求下, 首先需要规范内部人员的工作观念, 在明确团体存在性质及内部部门工作内容的基础上, 严格制订并监督实施相关的自律制度。然后需加强与其他团体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制订针对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的自律规范。在此规范的制定过程中, 不仅需要明确其团体的责任义务, 还需要互相监督组织间工作开展中是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最后还需面向政府、社会群众等组成群体开放问责渠道, 建议社会各群体积极参与到社会团体的工作监督当中, 进而可使社会团体在内部及外界共同监督的影响下做到自律、合法地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

5 结束语

社会团体作为社会构成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公共管理当中不仅要起到协助管理作用, 还要积极地起引导作用, 鼓励全民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当中。虽然社会团体在现阶段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仍然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开展难题, 但是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 探究创新路径, 相信一定能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使社会团体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高效的协助作用。

摘要: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对社会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标。而在此管理过程中, 社会团体的力量是现阶段不容小觑的一股社会力量。但是由于社会团体在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当中仍存在着开展难点, 对社会全面发展还未起到真正的协助作用。因此, 研究社会团体对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路径, 可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了社会团体的概念及社会公共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并根据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开展难点提出针对性的创新路径建议, 旨在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奉献相应的协助力量。

关键词:社会团体,社会公共管理,创新路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刘袆蓝.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有效途径研究[J].管理观察, 2015 (15) :41-45.

[2]马自泉.微博舆论与社会公共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2) :154-155.

[3]虞瑛.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有效途径探讨[J].黑河学刊, 2012 (04) :18-19.

社会研究 篇10

一、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类社会风险将比以往更多。诸如伴随人类改变自然能力的增强, 人类改变社会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社会风险增强伴随社会进步共存。这个思想纬度由于偏于技术层面, 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更多的人注意。直到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人文阐释。吉登斯发挥了技术改变群体稳定程度的思路, 认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生态,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已经产生了具有全球性风险的改变。诸如透过技术革命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独大, 将会引发经济危机, 国际分工体系引发个别国家生态环境恶化等。以上贝尔的技术角度论述和吉登斯制度角度的论述, 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两个基本纬度。此后很多人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 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自己的理解, 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文化之纬。文化之纬的代表是拉什, 他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个体心理感知角度的阐释, 他认为风险感知是一个个人感受很强的话题, 不同人对风险的反应也不同, 进行风险社会研究需要重视不同文化背景研究, 不能单纯套用阶级结构模式。

风险社会探讨了技术因素对人群形态稳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深入到由群体特点变化带来的内部利益博弈模式路径改变的探讨。由于以上两个讨论涉及社会构成的结构和路径两个根本问题, 所以由此引发的诸多讨论, 涉及社会性质的判研, 颇具宏观意义, 对诸多社会学科都有借鉴意义。

二、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的档案工作社会责任

(一) 电子档案安全———技术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我国档案工作目前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阶段, 由于是新事物, 在这个过程当中, 很多档案安全风险还没有被档案工作者意识到。此间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 按照风险社会技术纬度的理论, 如果引发群体事件, 他的传播速度将会更快, 范围将会更广, 危害也将更为严重。例如现在很多做假证的人, 竟然声称自己的证书能够在某某网站上找到, 或者更有甚者竟然声称能够在某某权威部门的网站上找到, 这些损害档案工作权威性的安全问题, 如果真的存在, 社会影响当会相当恶劣。由此也给档案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 服务意识———文化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变革时期, 按照社会变革理论, 是社会问题多发期。很多来查档的人本身就是抱着要用档案解决问题打官司的想法才来查档的, 他们的查档要求有的时间久远, 有的复杂烦乱, 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 档案工作者不理解查档人焦虑心态, 以另类的眼光来看来访者, 很容易本职工作没做好不说, 还容易反而和查档人发生冲突, 影响档案工作者的形象。按照风险社会理论文化学派的解释, 风险是个个人感受性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个人的风险图景, 如果我们不理解查档者的内心感受, 很容易触及他的甚至是他们的风险意识底线, 产生冲突甚至群体性冲突。

(三) 化解社会矛盾的管理价值———制度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档案的凭证价值, 有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制度是社会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按照这个说法, 人们求助档案查询, 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也将越发增多。查档要走什么程序、到哪查、查什么这不是非专业人士熟悉的。也正是如此, 档案工作协助管理的价值也体现了出来。在现代社会, 档案工作的价值不应该是仅仅坐等人来查档, 而必将扩展到主动服务管理, 服务社会需要的阶段。由此档案工作的管理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实现。

风险社会是一个新特征类型的社会, 他和以往社会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 这些需要档案工作者引起重视, 完善自身工作, 从而更好的地展现自身的价值。重视档案安全, 注重服务意识, 强调管理价值, 正是由于风险社会来临而增加了新的社会责任内涵于其中。

参考文献

[1] .黎妍晖.论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J]档案, 2012.05

社会研究 篇11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体现了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世界社会保障最新改革趋势的需求。在中国目前的社保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如果出现问题绝对会不同程度的损害社会保障公平的程度。因此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研究社会保障问题,对我国社保制度的有效果有效率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社会保障和和谐社会

自古以来的中国,始终追求政治和谐和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完整提出的,国家也将此正式列为我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的文件中有:也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二O二O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和谐社会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愿望,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和障碍

根据已有的文献综述可知以往的专家学者们研究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利于现在的和谐社会建设。曹春燕从社会保障的大体面、国家政策管理制度和百姓的意识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也有学者从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的不平衡和立法工作滞后的角度分析了目前社保制度建设中的障碍。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有如下几点。

(1)由于目前政治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导致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出现不太适应情况,甚至在某些模块出现漏洞和空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的探索中, 而旧的制度还没有完全摆脱, 这就造成了社会保障流动性差、管理不健全、人们的观念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等,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2)目前的社保制度存在一些不公平,其中具有历史原因,也是由我国的制度体系原因产生的,其中有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3)在实际的立法执行过程中,社保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缺乏一定的权威性,执法力度不太到位。

3 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方法

为了能使我国的社保制度建立的更加有效和健全,需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全力实现全面覆盖并坚持实现公平为本的目标,让更多普通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并提高监管与服务水平。建议设计有层次统一的多元城乡整合模式,按照和谐理念下的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社会统筹,设立大病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设计为城乡共享项目。所有的这些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有人钻漏洞导致社保项目形同虚设的情况出现。董克用指出政府的信誉和强制力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承担责任的依据,政府的责任是为了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中的财政投入以及制度设计与管理,强调了政府在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强调集体安全的同时并不忽视个体责任,政府在社会保险制度中的责任还体现为明确界定社会保险个体参与方的责任。米红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表面到实质的 “三步走”战略思想与理论,建立可持续有层次和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二个阶段是统筹兼顾、动态衔接,主要是为了建立大区域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一步是最终建立和谐社会保障体系,从大区域衔接发展到全国范围内的衔接。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途径如下。

3.1 建立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系统

建立与社保财产安全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应该是刚性的。资金流入渠道是开放式的,但是流出是封闭的。也就是说养老金只能用于养老金的发放,以此防止某些不自觉的管理者挪此资金用作其他用途。社会保险资金是国家老百姓的晚年养老钱,对其安全性必然要求很高,并且是绝对安全,所以它的安全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性。社保基金完全不适合投入高风险的证券市场中,即使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掌握大量信息的券商,在证券市场上也有许多以失败而被终结。如果满足各项要求后,社保基金可适当投入收益良好的基础建设项目中,在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酌情投入。但是一个项目投资比例不能很大,不宜介入管理。

3.2 兼顾效率公平

在社保制度中公平和效率是同等重要,将公平和效率两大基本原则坚持贯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重点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和普通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拿农民工为例子,他们长期生活在城乡之间,既是工人身份又是农民身份,但是暂时我国的社保制度异地不能很好的续交,因为这样的不便利就极大损害了农民工的实际劳动权益。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层次和使用模式,选择最恰当的税费设计与给付方式等途径,逐步实现公平和效率。

3.3 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

必须加强社保基金的政府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保证资金有人管受人控。政府要不断的逐步提高社保资金收益,增大社会福利创造好的机制。同时也要创新社会保障的方法,必须强化政府在社保制度建立中的责任,防止出现漏保和重保等模棱两可的现象。政府要在社会保障部门之间制定统一的规划管理方案,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根本上转变人们旧的社会保障观念与意识,为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4 结语

众所周知,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个大的环境系统中,对权衡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整体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发展暂时不能完全实现公平效率,事物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我们尽全力去制定实施,就可以不断的完善和保证社保制度。

参考文献

[1]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7.

[2]曹春燕.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国际学术动态,2008.

[3]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丁建定.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构建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J].人口与经济,2009.

社会营销应用研究 篇12

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 多年来社会营销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在国内, 多数人对社会营销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某些商业项目的公益化营销或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对公共项目的商业化营销却很少提及。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我国的公益事业建设长期以来都处在一种被动发展模式, 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解决公益领域内的多种社会问题时广泛应用了社会营销的原理和技术, 并取得显着成效。借鉴社会营销的原理和技术对有效地开展我国的公益事业, 尤其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营销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 市场营销的发展, 一方面给社会及广大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利益, 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 破坏了社会生态平衡, 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能源短缺、通货膨胀、失业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情况, 由此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 要求对市场营销进行变革。传统市场营销观念回避了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利益和长期社会福利之间隐含着冲突的现实被凸现出来, 社会营销观念崭露头角。1971年, 杰拉尔德·泽尔曼 (J.S.Jeltman) 和菲利普·科特勒最早提出了“社会营销”的概念。[1]科特勒认为, 社会营销是一门研究社会变革管理的科学, 即以营销为工具、技术或手段对社会变革运动进行管理。具体说来, 就是指导社会变革运动, 通过营销者对社会产品进行营销以使公众接受新的或不再继续过去有害的观念或行为。这一概念提出后, 得到了世界各国和有关组织的广泛重视,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若干发展中国家率先运用这一概念。一些国际组织, 如美国的国际开发署、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也开始承认这一理论的运用是推广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目标如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改善营养等的最佳途径。

二、社会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 社会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社会营销是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术有目的的促使目标受众自愿变革社会行为, 从而提高个人、集体或社会利益的系统的理论、方法、策略和技术。[2]社会营销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史, 无论是外部环境、条件或是运作的程序、手法都相当的成熟和完善, 参与的主体也为数众多, 因此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显着效果, 如环境保护、疾病控制、野生动植物保护、食品安全等。它首先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与健康等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大力推崇, 政府有关部门和组织有意识地运用社会营销的某些手法, 主要是促销的手段, 来达到改变公众的观念和行为的目的。如沪州老窖利用香港、澳门回归, 将其非流通的二十世纪极品──编号为0002, 0003的国窖1573分别赠送给澳门、香港首任行政长官, 将编号为0001的一瓶国窖1573珍藏在沪州老窖酒史陈列馆中, 等待宝岛台湾回归时, 赠送给台湾首任行政长官, 体现了民族工业对祖国统一的关注与期待。此外, 该企业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心系贫困大学生—向100名贫困大学生捐资30万元;东北义卖爱心工程—向残疾人捐助500万元;参加“情系西部, 共享母爱”的世纪爱心活动—向西部水资源工程捐资236万元。这些活动生动演绎了泸州老窖“与社会同行、与环境相依、与人类共存”的“共生”理念。[3]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泸州老窖的品牌形象, 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同样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 社会营销在我国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名流, 尤其是名星开始组织和参与一些社会营销活动。如2005年初, 两岸三地众明星为印度洋海啸进行义演募捐, 更有一些名星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 象香港演员成龙为灾区捐助50万港币。在汶川地震时, 众明星更是为灾区捐款达数千万元。另外, 从宣传艾滋病防治的“SIMPLY I慈善摄影展”到资助贫困弱势群体的“姚明慈善夜”公益比赛, 以及推广环境保护和能源再利用的“无国界爱与行”音乐会都有明星的参与。[4]于其特殊身份, 名星们的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因此, 由他们参与的社会营销活动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 我国社会营销存在的问题尽管社会营销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我国现时的市场情况与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 社会营销在实际运营上仍存在着诸多不足,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缺乏社会营销的氛围。

社会营销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营销活动, 要取得显着效果, 需要全民参与, 全民认同, 至少是全民理解, 全民关注。但在我国用营销手段影响个人社会行为的活动却不多见, 许多人因不熟悉进而也不关注这类事情, 参与的热情就更谈不上了。另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伴随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公益”精神的缺失。如此一来, 致使在社会上缺乏一种社会营销的氛围,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社会营销的发展。

2、缺乏社会营销的主体。

在国外, 社会营销的主体多是一些非营利组织。而在我国这类组织数量却非常有限, 为数不多的社会营销活动多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开展。政府部门有其主要事务, 由他们作为引导可以, 以他们为主开展社会营销活动则注定了社会营销不可能蓬勃发展。同时, 由于受政策、资金等问题的限制, 短期内在我国培育相应的非营利组织也决非易事。

3、经费来源形式有限。

当前我国社会营销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狭窄, 主要是政府资助为主, 辅助企业捐赠、国际援助等。在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下, 社会营销经费以政府资助为主显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营销活动需求, 而社会团体组织的捐赠和国际援助虽然可以暂时解决一部分问题, 但毕竟不可能在经费保障上占主导地位。本应占主导地位的民间捐助在我国却还没有长足发展。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在2005年时, 民政部门接收捐款29亿元, 民间公益机构募集30余亿元, 仅占当年18万亿GDP的0.02%而同类资料美国的比例为2.17%, 英国为0.88%。

三、推进社会营销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需要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努力, 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有太多的习惯和社会行为需要变革, 社会营销是一种全新的途径,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社会营销所倡导的利用商业营销手段达到提高社会福利的目标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高度统一的。为此,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快速推进社会营销在我国的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鉴于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 在现时状况下, 为使社会营销在我国顺利开展, 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培育良好政策环境, 营造社会营销氛围。宏观政策环境对社会营销的发展和应用影响巨大。社会营销的受众对象是大众和社会, 并且社会营销以改变受众对象的某些社会行为为目标。当大众的某些观念虽然不符合社会整体福利的要求, 但因其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假如没有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倡导一种主流意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去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营造出一种社会营销的环境和氛围, 全社会的观念和行为是很难改变的。另外, 我国还面临社会营销主体缺乏的问题。一些公共团体、政府机构、企业等能够成为社会营销主体的元素在未转变观念和缺少宏观政策引导的情况下, 是很难自觉地真正成为其主体并承担起开展社会营销活动的责任的。一些适用开展社会营销活动的非营利组织的形成也有赖于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因此, 为推进社会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并积极对其进行广泛地传播, 营造推进社会营销的社会氛围,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全面的社会营销思想和观念, 促使各种团体、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在不同领域中积极开展或参与社会营销。

2、成立专门组织, 培养专业人才。随着我国对社会营销的探索和研究的深入, 不论是官方政府组织, 还是企业和个人, 越来越认识到社会营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社会营销的广泛开展依赖于相应的专业管理人才及相关的组织机构。西方一些国家的社会营销起步比我国早, 发展得比我国成熟, 我们可以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培育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营销的组织机构。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 可以考虑寻求国际合作, 整合、利用国内外两种优质教育资源来为社会营销在中国的发展服务。派遣人才到国外参与社会营销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或者从国外引进社会营销专业人才来我国指导社会营销活动的开展。另外, 国家的高等教育可以把它纳入到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中, 以此来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3、探索多种渠道, 拓宽经费来源。充裕的活动经费是开展社会营销活动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社会营销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 但这远远不够。面对资金募集的困境, 要使社会营销顺利、有效、有序地开展下去, 必须重视各种筹措渠道来拓宽经费来源。如采取倡导捐赠、吸引志愿者、成立基金会、合理收费、民办公助、商业化经营等方式增加资金来源。自开财源、多渠道地寻求资金、开发营利项目以弥补公益支出, 已成为社会营销组织筹措资金的普遍趋势。在各种筹资渠道中, 以往企业和个人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重要的经费来源。企业可以跟非营利性组织用联盟的形式联手开展社会营销活动。主要形式有:一是与销售收入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在这种形式中, 企业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以现金、设备等形式捐赠给非营利组织。二是共同进行主题营销。在这种合作关系中,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达成协议通过分发产品和宣传材料以及做广告等方式共同解决某个社会问题。三是授予许可证方式的营销联盟。这种形式是非营利组织在收取一定的费用或提取部分收入的条件下批准企业使用其名称和商标。

4、重视国际合作, 共同开展社会营销。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全球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合作成为进步和发展的要求。在这个讲求合作的时代, 社会营销项目的实施也不能例外。寻求社会营销项目上的国际合作, 对于解决一些日趋严重的公共性问题如环境、卫生健康、安全、社会公正等是非常有效的。例如,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通过社会营销逐渐在解决一些卫生疾病问题, 但是卫生疾病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不可能独立完成, 需要在国际组织之间寻求广泛的合作。

5、引导现有活动主体,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社会营销领域并非一片空白, 活动的数量不可谓不多, 参与者不可谓不众,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活动绝大多数是零零散散、星星点点, 没有连成线、铺成面, 没有系统起来, 这样就无法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不能产生显着的活动效果。因此, 需要有意识地引导现有的社会营销活动主体摒弃原来各自为战、偶尔为之的做法, 建立长效活动机制,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以期使我国的社会营销活动产生应有的显着效果。如过去我国明星做公益往往停留在一次性捐助或募捐活动上, 效果非常有限。2006年1月, 由王菲、李亚鹏夫妇倡导发起, 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支持和管理下设立的专项公益基金-嫣然天使基金 (Smile angel Foundation) 启动;2007年4月, 李连杰投资建立起的“壹基金”正式启动。这些基金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国明星公益专业化的突破和尝试, 在短短几年的运作过程中, 它们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信以后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文玲.浅析社会营销[J].商场现代化, 2006, (8) :359.

[2]王学海.社会营销概念的演进——兼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J].江汉论坛, 2003, (05) :39-42.

[3]反一反“反社会营销”[EB/OL].http://www.cnmoker.org/Pa-per/Manage/Marketing, 2011-01-15.

上一篇:建筑文脉下一篇:音乐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