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

2024-09-19

社会调查研究(精选12篇)

社会调查研究 篇1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人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 直到最终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1]本研究中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涉及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这三类需要, 对幼儿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与社会保障情况能否满足这三类需要?从而使他们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教师岗位上有所作为, 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以江西省赣南、赣中、赣西、赣北等地区183所幼儿园的520名教师为调研对象, 其中男性7人, 女性513人;民办园31人, 公办园203人;来自农村207人, 来自城市313人。

(二) 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在参考李金英《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2]的基础上自编了问卷, 分别从工作、经济、专业发展、社会支持等方面展开调查,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 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情况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幼儿教师与周围人的关系比较友好, 分别有64.81%、87.50%和84.81%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与园长、同事及家长的关系很好或较好, 各有2人认为自己与园长或家长的关系较差, 没有1位幼儿教师认为自己与同事的关系较差。幼儿教师与周围人关系友好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同事、家长、园长。也就是说, 幼儿教师普遍感到自己与同事的相处最为融洽。

从表2可以看出, 幼儿教师从各方面获得认同的机会均较多。分别有61.73%、63.27%、75.19%、86.15%的幼儿教师认为得到园长、同事、家长及孩子认同的机会非常多或比较多, 尤其是得到幼儿欣赏与尊重的机会, 也显示出教师与幼儿之间有良好的师幼互动。幼儿教师得到认同机会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孩子、家长、同事、园长。

在关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的调查中, 有38.65%的幼儿教师认为其社会地位不怎么好, 呈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值得欣慰的是, 有46.73%的幼儿教师认为其社会地位近年来有所提高, 这是利益于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与扶持,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在民办园教师的社会地位的调查中, 有54.04%的幼儿教师认为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还有13.08%的幼儿教师认为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比公办幼儿教师低很多, 两者合计达67.12%。可见, 大部分幼儿教师都认为民办教师的处境更为不利。

在“遇到困难或烦恼时, 能受到哪些帮助和关心”的调查中, 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父母配偶或其他亲人 (81.73%) 、同学或朋友 (55.58%) 、同事 (46.92%) 、幼儿园领导 (30.58%) 、无人帮助或关心 (2.88%) 。可见, 家人在幼儿教师遇到困难时, 给予的帮助是最大、最频繁的。

在“所在幼儿园园长主要关心教师什么方面”的调查中, 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态度与能力 (84.42%) 、基本生活情况 (36.73%) 、恋爱婚姻情况 (10.58%) 、其他 (12.88%) 、基本不予关注或关心 (8.46%) 。可见, 幼儿园园长最在意教师的工作表现, 对其他方面的关心程度不足, 还有部分幼儿教师完全感受不到园长对自己的关心。

(二) 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情况

在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方面, 有37.50%的幼儿教师表示幼儿园为其购买了养老保险, 38.85%的幼儿教师购买了医疗保险, 18.85%的幼儿教师购买了工伤保险, 14.81%的幼儿教师购买了其他保险。同时, 有43.46%的幼儿教师表示所在幼儿园未帮自己购买任何保险。

在自身权益保护方面, 当幼儿教师自身权益受损时, 他们最常采用的方式是默默忍受, 该选项的教师达被调查总数的50.58%。其次为与幼儿园领导沟通和寻求政府、社会的支持。还有25.19%的幼儿教师可能采取辞职离开的方式。令人欣慰的是, 只有极少数的幼儿教师会采取消极怠工或其他报复手段来加以应对。

(三) 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工作的主观评价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幼儿教师在工作当中的情绪状态是比较正面的。有24.04%和46.35%的幼儿教师认为在幼儿园的工作很愉快或比较愉快。两者合计达70.39%。可见, 幼儿教师在工作当中情绪状态良好。

在“你所在的幼儿园管理是否人性化”的调查中, 有20.58%和48.65%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管理很人性化或比较人性化, 两者合计达69.23%。只有2.88%和0.77%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管理不太人性化或很不人性化, 两者合计达3.65%,

四、讨论与建议

总体看来, 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情况较好, 但社会保障情况不佳。幼儿教师与园长、同事及家长关系较好, 也经常得到来自园长、同事、家长及幼儿的认同, 但幼儿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高, 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较公办教师更低。同时, 幼儿教师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四成以上的幼儿教师未购买任何社会保险。但教师在幼儿园的工作较为愉快, 对幼儿园的管理也较为认可。

虽然调查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但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首先, 是关于幼儿园园长的问题。在幼儿教师与周围人关系友好程度的排名上, 园长是最后一名;在幼儿教师获得认同机会的排名上, 园长仍然是最后一名;在幼儿教师遇到困难或烦恼时, 来自幼儿园领导的帮助是最少的。而且, 许多幼儿教师也表示, 园长主要关心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能力, 对其它方面的关心较少, 还有8.46%的幼儿教师认为园长对自己基本不予关心或关注。从这些调查结果中看来, 园长应该在工作的态度及方式方法上作出调整。

目前, 有许多民办幼儿园采用家庭式管理的方式, 即园长本人及其多位家人均在该园工作。这种家庭式的管理, 不利于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的公正执行, 容易出现“讲情面”的现象。而这种对亲人放松管理、对其他教师严格管理的方式, 极易引发其他教师的不满, 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为此, 幼儿园在管理的过程中, 要保持开放学习的态度, 让幼儿教师有权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工作。同时, 园长在关注幼儿教师工作能力的同时, 也应对其基本生活、遇到的困难等加以一定的关注, 营造出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最后, 幼儿园应该正视并履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缴纳社会保险费。[3]为此, 幼儿园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的规定, 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为教师购买各类社会保险。

在与幼儿教师的访谈中, 我们发现幼儿教师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强。许多幼儿教师对国家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条文并不清楚, 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 他们表示之前从未听说过国家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 还有许多幼儿教师说不清“五险一金”的具体项目, 就算幼儿园为自己购买了保险, 也不知道具体购买了哪种保险。并且, 幼儿教师在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 最常使用的手段是默默忍受, 而不是寻求合理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值得我们思考的是, 如果幼儿教师自身都不重视相关的权益, 没有维护权益的意识, 那么谁又来为他们争取这些合法权益呢?因此, 幼儿教师必须要改变固有的消极态度, 充分了解国家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文, 当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 能够采用合理的沟通方式, 维护自身的权益。

最后,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幼儿园为教师购买“五险一金”情况的监管, 督促幼儿园承担起责任, 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8-29.

[2]李金英.大连市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08:51-54.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Z].2007年6月.

社会调查研究 篇2

二、运输业的近况,其实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但对我以后走上社会能够更好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实。惶恐之时:中国十大黑社会。看得我很揪心,社会实践。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对这种广告有种很深恶痛绝的感觉。你看社。

三、在性格培养方面这个也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每项都不可马虎。看着报。十五&。事实上践。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纵向、横向都了解清楚了,我不知道会。就知道有我忙的了…什么都有。对于社。

社会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研究;中国社会学使命

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背景来看,国际经济格局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发展,思想指导逐渐成为系统化的理论观点,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更加深入的研究社会学理论,明确中国社会学使命,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这同时也是社会学理论研究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篇文章主要结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现状,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社会学使命进行分析,简述对社会学发展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够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1.“中国理念”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思想脉络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均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现着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内容,能够看出国家与社会的紧密关联,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的创新道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依据“中国经验”的成长能够清晰可见,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也在展开“中国经验”的新形势。历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不断进步,中国的长远发展历史下逐渐融合了众多思想,使之成为与国家发展融合一体、全面整合的政治思想。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丰富并不断升华了“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国理念”,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中国经验”面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的管理越发彰显出全面化、实际化的特点,并具有浓厚的中国社会特点,独特性较强。“中国经验”指导下,“国家——社会”的关系逐渐融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展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社会配置等问题为“中国经验”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不断结合社会的发展,更新和改革“中国经验”,才能够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求[2-3]。

3.“自觉”时代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中国当前已经逐渐进入了以“自觉”为特点的新时代,“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等彰显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持续的自觉与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学者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论”思想,这可以视为“中国成为自己”的价值和理念基础之一。在“中国理念”和“中国经验”逐渐丰富而凝练的过程当中,我国各个地区的基层组织以及地方部门也在不断通过实践进行积极探索,寻找更多的可行路线,为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与中国社会学使命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基于传统,超越传统;总结经验,创新实践,真正满足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际需求,做好中国社会学使命。

1.立足现实,提炼现实

不贴合实际的理论可以说是大而空的理论,理论的建立需要在众多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证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特点,立足于现实。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四个必须更加自觉”的实践要求,强调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中,我们需要坚定信念,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时间要求,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人民的生活情况、人民的实际需求等等,丰富社会学研究理论,明确自身的社会学使命,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更多的指导意义。

2.基于传统,超越传统

中国社会理论研究思想十分丰富,这也是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中重要的学术资源,对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求治去乱”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观念,传统的社会理论思想中便较为注重社会的治理,这与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思想不谋而合,充分表明了我國传统社会理论学研究的价值,“依法治国”思想的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其次,中国传统理论指导思想“顺道”、“天下至理”等理论思想更是注重客观规律,在满足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注重公理至上。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学使命的研究也需要基于传统,并超越传统,不断加强创新研究。

3.总结经验,创新实践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味的排斥或者蒙蔽双眼只会让社会难以发展或者存在退步的问题,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的时代发展环境下,我们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结合“中国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经验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构建完善的“国家——社会”共同发展模式。

三、结语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对于我国的综合实力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持党和国家的理论指导思想,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基于传统,超越传统;总结经验,创新实践,真正满足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际需求,做好中国社会学使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旺而共同努力,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敏.当代社会变革中的“国家-社会”新型关系——社会学中国化视野下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7(9):143-145.

[2]奂平清.“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5):105-109.

[3]钟涨宝,韦宏耀,尤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发展——“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41):165-167.

[4]郑杭生,童潇.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历史、战略、未来——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先生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2,25(21):172-176.

[5]黄家亮.“顶天立地”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危机和使命——基于郑杭生“社会调查系列丛书”的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2,15(21):109-112.

社会调查研究 篇4

一、文献回顾

21世纪以来, 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文献大量增多。在众多相关文献中, 有关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的文献最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相对于价格高昂的药费和医疗服务费, 学者们都注意到了农村居民往往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在2003年之前, 相当多的学者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个不同的角度, 论证了在我国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思考了我国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模式。杨哲等对广东省进行分析后发现,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及卫生资源的增长速度, 认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2]有学者认为, 当时中国政府已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 只是要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 以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3]在对苏南农村传统合作医疗进行调查后, 林闽钢也同样认为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有效介入和积极支持, 是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4]王兰芳根据我国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其医疗状况呈现的矛盾性, 提出了整改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医疗互助和鼓励商业保险等措施, 以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医疗需求。[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之后, 相关学者更多地把学术注意力放在了新农合的运行效果上, 从不同的角度, 如袁辉从公平与合作视角和刘波、任旭从经济学、精算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角度, [6][7]来研究制度是否达到了满足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目标。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时, 学者们主要将其置于以下三个大的宏观历史背景之中:一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背景。[8][9]二是结合本世纪我国政府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背景。[10][11]三是我国城乡流动加剧、农村空壳化这个大的前提, 如陈建兰。[12]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 有学者还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陈桂华、毛翠英和张时玲分别对德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分析;[13][14]余文静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分析了欧美和东亚国家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15]更多的学者, 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农村养老存在的严峻问题, 提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不同思考。总之, 学者们都强调在加强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多元化、多支柱。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们也关注到原依托于集体经济的农村贫困救济开始逐步陷入困境, 农村中出现的贫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16]本世纪我国开始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 大量的研究围绕着农村低保的运行绩效、资金来源、公平性、如何更好地完善等展开。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子女的教育水平, 逐步摆脱农村贫困, 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民间一起实施希望工程, 重点资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子女的初级教育问题。本世纪以来, 各级政府加大了资助的力度, 开始逐步推广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学杂费免除政策, 大大减轻了子女上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从上述文献分析中, 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关研究文献中, 除了医疗和养老之外,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和教育救助方面相对涉猎较少, 这不利于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农村地区差别很大, 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国政府开始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发展城乡之际, 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做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内容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8年实施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这次调查是一次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国抽样性调查, 主要涉及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家庭生活、经济活动、认同态度等。它采用了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框, 使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最终共获得10151分有效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 本文选取了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得到4138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农村居民为2001个, 占总数的48.4%;女性农村居民为2137, 占总数的51.6%, 年龄结构在18岁到69岁之间。

1.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整体状况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诸多内容中, 农村社区居民享受比例最多的是医疗保险, 享受的比例近40%。其次分别是养老保险和其子女的教育救助, 在接受调查者中享受到的比例分别为8.3%和5.4%。这就意味着90%以上的老年农村居民只能从家庭中得到一定的保障, 他们的衣食住行只能靠自己或家人供给。那些有子女上学的农村居民, 也基本上都是自己付费。农村社区居民而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和救济以及其他福利, 农村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低, 都没有超过3%。当村民因某种原因陷入贫困, 只有非常少的人能从政府得到一定的帮助。

资料来源:本文所有数据均由作者根据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整理而得。下同。

2.不同户口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注:***:P<0.001;**:P<0.01;*:P<0.05。下同。

分析表2中的数据, 可以发现,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与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经过卡方检验后在统计上最为明显相关。其中, 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非农业户口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要比农业户口居民多得多, 其比例高出17%之多。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也高出农业户口居民7个百分点。差距最为明显的是养老保险方面, 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养老保险的比例远远高出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37%之多。也就是说, 那些拥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农村居民比那些没有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从国家获得养老补助的机会要多得多。

在百分之五这个置信水平上, 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和他们子女是否教育补助、他们是否享受其他福利在统计上相关。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高于那些非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但非农业户口居民要比农业户口农村居民要容易获得其他福利补贴。在贫困补助或救济方面, 两种户口类型的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少, 在统计上没有差别。

3.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如表3所示, 农村居民所处的区域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在医疗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东部农村居民, 都分别高出中部或西部农村居民11%。也就是说, 一旦生病, 东部农村居民比西部或中部的农村居民更可能得到医疗补贴。至于养老保险方面, 享受比例按高低排序依次分别为东部农村居民、中部农村居民、西部农村居民。其中, 东部和西部农村居民之间差距最大, 达到了8%。在最低生活保障上, 在整体享受的比例都很低的情况下, 相对来说, 东部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仍然最高。西部农村居民一旦生活遇到困难, 能够从政府得到救济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 在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上, 其顺序恰好相反, 最高的是西部农村居民, 高出东部农村居民整整一倍。在享受贫困补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上, 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距, 即他们享受到的机会都差不多。

4.不同社区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结果 (见表4) 发现, 农村居民所居住的社区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地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上要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 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要比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更多。尤其是在医疗保险上,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十一百分点。同时, 也该注意到, 山区或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 他们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机会在统计上比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的子女更多。在是否享受贫困救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 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农村社区中, 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社会保障的居民很少, 就连享受比例最高的医疗保险, 其覆盖面还不到农村居民的40%。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养老保险, 能够享受到的农村居民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十。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他内容,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那就更低了。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户口制度, 人为把居民分成两种: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并为此设计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保障方面尤其如此。很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都主要是针对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 而广大的农业户口居民则被游离在制度之外。同样生活在农村社区, 相对来说, 那些拥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福利方面都更具有优势。只有在子女教育方面, 农村户口的居民更可能得到国家的照顾。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在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 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凭改革开放政策的先发优势, 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反映在社会保障制度上, 各地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上述中可以发现,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在统计水平上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 贫困的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同是农村, 但地理环境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 可以把我国农村社区分为平原地区和非平原地区。平原地区, 由于得到长期的开垦和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 因此, 平原地区农村相对山区或高原来说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更好的优势。研究也发现, 平原地区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比山区和高原地区建设得较为完善, 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可能性更高。和前面一样, 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或高原, 农村居民子女上学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和补贴。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 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统筹城乡发展, 逐步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 满足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要, 中国政府于2003年在农村开始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即具有中国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有关文件, 中国预计在2010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整个农村, 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险。研究结果发现, 和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 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保险比例要高得多。养老保险, 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农村, 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二十多年的背景下, 中国农村很多独子女的父母开始面临养老的问题。中国在2009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逐步把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制之内。为了更好地配套农村医疗、养老保障的建设,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与补助、农村子女教育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 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 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篇5

2004年(9月)学期考试

专升本层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文题目

(以下题目任选其一)

1、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改革开放以后,随 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施,宗教在我国获得了新的发展,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势头迅猛,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请选取一个调查区域,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研究宗教在当地的发展状况,探讨发展的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一篇调查报告。要求和提示:

(1)可以研究一种宗教在当地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研究几种宗教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调查区域可以选取一个乡村,也可以选取一个市、县或乡镇来研究整体发展状况;

(2)采用的研究方法中要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在研究报告后请附上所设计的问卷和访谈提纲,问卷样本量不少于50,个案访谈人数不少于5个;

(3)字数不少于5000。

2、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是基础,而农村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的现代化,取决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次农民对教育需求的情况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要求和提示:

(1)教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成人教育等,你可选择一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2)样本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样本容量应不少于50;

(3)研究方法要包括问卷法,必要时可以结合访谈法,在研究报告后请附上所设计的问卷和访谈提纲。样本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容量应不少于50,如有个案访谈不少于5个;

(4)字数不少于5000。

3、近年来,随着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大量耕地被征用。由于建 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是永久性的,并且彻底改变了土地的利用类型,对农民的负面影响最大。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中,“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失地农民问题则是政协会议的头号提案,政府正在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和建议。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一次对失地农民的状况的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一篇调查报告。要求和提示:

(1)系统调查当地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土地占用对农民生计发展的影响,达到对这

一问题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2)找出征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对现行征地制度改

革、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3)有关研究方法,若采取问卷法来调查,问卷的样本量应不少于50,同时要结合兼

做3、4个个案访谈;若只采取个案访谈,则个案访谈的人数应不少于10个;

社会调查研究 篇6

摘 要:国内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焦虑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宽泛、划分类型的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支持、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焦虑;社会转型;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10-03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引发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带来了主体意识的凸显和价值观念的多元[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人群出现紧张不安、浮躁不定的焦虑情绪。2011年一项持续两周、覆盖32个省、约1 800名职业人群和在校学生参与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50%的受访者疑似或肯定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有2 600万、九成大学生陷入就业迷茫、七成公众担心药品安全、70%的上班族工作不和谐[2]。

社会急速转型、变革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动荡、社会群体的焦虑和恐惧,进而引发普遍性的社会焦虑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焦虑问题,我们应加强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化解社会人群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幸福指数、促进其心理和谐。下面对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学者在社会焦虑方面的研究方法多以理论思辨为主、实证研究(包括个案研究、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为辅。在中国知网进行“社会焦虑”关键词搜索,并逐个进行主题验证,从210篇文章挑出符合的有74篇,又在检索项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全文中均输入“社会焦虑”精确检索,再进行概念验证,其中只有一篇硕士论文,15篇学术期刊论文。这些文章大部分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只有少数几篇中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从研究视角来看,学者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社会焦虑进行了研究,其中如吴忠明的《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对策》、夏学銮的《在更宽广背景下审视“09焦虑”》等。

从研究路径来看,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一般是依照“背景介绍、内涵解读、特征分析、影响研究、对策探讨”的路径来进行的,如张艳丽的《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研究》,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对策》等;或者通过列举个案现象引出社会焦虑大背景并进行分析,如李宽的《从南平血案看转型期“社会焦虑”》;又或者研究具体某阶层群体焦虑心理状态,如张艳丽和司汉武的《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焦虑的内涵研究

国内学者吴忠明较早关注社会焦虑这一概念,之后的学者陆学艺、汪和建把社会焦虑称为社会紧张、社会挫折感。学者们都一致认为社会焦虑是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紧张心理状态。焦虑一般是指个人焦虑,但当在一定条件下,如社会变迁所引发社会中许多个体内心出现关于自我、他人、社会和未来的担忧和社会心理,这种担忧在社会大多数成员身上都具备,就已经成了社会问题[3]。由于普遍扩大的自由和不确定性,以及生存压力显著增大等原因,社会焦虑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人群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而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4]。社会焦虑的发展又分为部分焦虑阶段和普遍焦虑阶段。两个阶段区分的唯一标准要看是否形成了社会张力[5]。夏学銮把社会焦虑分为个体焦虑(角色冲突焦虑、目标-手段脱节焦虑、任务-能力认知不匹配焦虑)、群体焦虑(剥脱焦虑、内-外群体比较焦虑、群体宣泄感染焦虑)、组织焦虑(组织-环境焦虑、组织障碍-目标焦虑、组织空客化焦虑)和制度焦虑(制度进入、退出、形式化焦虑)四个层面,并主张分层面对社会焦虑进行分析[6]。芮守胜学者又根据社会焦虑主体影响力的大小将社会焦虑分为先行者焦虑、部分焦虑和普遍焦虑三种类型[7]。

(二)关于引发社会焦虑的原因研究

对于引发社会焦虑的原因,综合我国学者意见,主要有:

1.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的急剧变化是社会焦虑出现的重要原因:经济利益结构急剧调整并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缺位。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又尚缺乏正常的秩序和规则体系,社会正义与公平严重缺失,使得社会焦虑问题更加凸出[8]。

2.社会转型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

社会转型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是生成普遍社会焦虑的又一原因,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是造成普遍焦虑的重要因素[5]。

3.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是社会焦虑产生的直接原因[8]。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是高度的公有制经济,经济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采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就意味着关于个人生老病死中的具体事情由组织、单位和政府解决,个人与国家有紧密、强烈的“依恋关系”,社会成员心里踏实,基本上不存在社会焦虑问题。但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及其道德建设刚刚起步,各项制度还尚未完善,社会成员又不熟悉市场经济,对于新事物、新观念和新行为方式和新规则的认同与适应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由此,全民生出焦虑情绪。

4.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发展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与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如“碎片化”、统筹层次低、覆盖面偏窄、待遇间的不公平、缴费率过高、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和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完全网的缺乏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社会焦虑现象[8]。

5.国外的示范效应

国外的示范作用对于社会焦虑的产生和恶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外开放后,国民受到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差距这一现实的刺激,盲目推崇国外的消费、生活方式,不能正确对待国际之间的价值观、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6.多元思潮下社会成员信仰缺失[5]

在转型时期中国许多成员缺失信仰,他们缺乏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目标和执着的精神,在面对诱惑时缺乏定力,易随波逐流,心里不踏实,易陷入某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

7.个体方面

社会应激源最终通过个体过滤网对个体产生影响,这些过滤网包含了个体的神经唤醒系统、气质、自我意识和精神信仰等,个体的这些特质对能否引发个体焦虑和引发的焦虑程度如何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乐国安认为人们对事件的认知直接决定着他是否出现焦虑和焦虑的程度。

(三)关于社会焦虑的特征研究

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国内现阶段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使得我国社会焦虑具有明显的中国化特征:广泛性、指向的明确性或阶层内部的相似性、指向的差异性或阶层间的差异性、指向的交织性或复杂性、问题的隐蔽性。广泛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应激源;指向的明确性是指担心的事情总是一定的,而且,就某一具体阶层而言具有相似性的倾向;指向的差异性体现在阶层间的应激源具有差异性;指向的交织性或复杂性是指担忧的问题很多、许多应激源交织在一起;问题的隐蔽性则表现为社会焦虑是民众内部感受到的、不易察觉、容易受到忽视[9]。

(四)关于社会焦虑的影响研究

社会焦虑情绪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它会淡化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大社会成员的非认同感、降低社会的合作程度,直接催生社会成员不同程度的非理性行为,引发许多越轨行为;加重人们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心理,助长个人的短期行为,聚合有害行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加重人们对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不满情绪,恶化人际关系,对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价值系统和评价机制造成伤害,对组织系统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造成冲击[10]。

(五)关于社会焦虑的对策研究

针对现阶段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焦虑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方法。何怀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普遍的社会性焦虑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转型期的征兆,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善、社会伦理的调整和个人努力使之减轻。吴忠明认为社会焦虑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可以从建立公正合理的规则体系入手来缓解这种焦虑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健全法律制度、控制收入差距、有效监督传媒、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来缓解社会焦虑情绪。还有学者从微观的个人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侯霜认为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认知模式来构建焦虑情绪缓解机制。

三、评价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就社会焦虑的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社会焦虑的相关研究还有待丰富和完善。

(一)界清概念

许多研究者把心理学界的焦虑、社交焦虑同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社会焦虑混为一谈,应该界清不同学科概念。

(二)统一划分类型标准

目前许多学者对社会焦虑的划分仅仅是依据表面现象,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

(三)拓展研究方法和加大各阶层内研究

1.跨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和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四次社会转型。对中国现阶段转型问题研究应该采用纵向研究法,结合具体历史背景条件归纳整理每次转型后爆发的社会问题及其特征、发展规律和解决策略及后效,对现阶段的问题分析和解决也提供了时代根源和宝贵经验。

2.跨国际研究

除了要对本国社会转型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外,还应对其他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转型历史进行研究,尤其是与自己有着相同背景的国家,以此为更好地度过社会转型寻求经验。

3.跨学科研究

社会发展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所以,对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焦虑问题也应该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更科学地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4.跨阶层研究

社会焦虑问题涉及各个阶层,阶层间具有差异性,阶层内具有相似性,所以,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应分阶层研究,不能一概而论,大而泛化。

(四)寻求理论支撑,建立研究体系

国内学者对于社会焦虑的原因分析还只是停留在现象方面的概括,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对于产生机制大多只关注宏观因素,较少关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次研究。

(五)提出治本方案

由于对社会焦虑产生原因还只停留在现象学概括,所以,目前大多数解决方案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我国学者在关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目前研究所欠缺的领域加强研究,以期为社会焦虑问题的解决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糜海燕,符惠明.我国社会转型的内涵把握及特征解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2]新华网福建在线[EB/OL].http://www.fj.xinhuanet.com/dszx

/200707/09/content_10521760.htm.

[3]张艳丽,司汉武.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J].青年探索,2010,(6).

[4][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耿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

[5]邱敏.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J].社会,2003,(3).

[6]夏学銮.在更宽广背景下审视“09焦虑”[J].人民论坛,2010,(2).

[7]芮守胜.谈转型期的社会焦虑问题及应对机制[J].商业时代,2009,(35).

[8]吴忠民.社会的急剧转型与社会焦虑[J].科学中国人,2002,(4).

[9]吴忠明.如何缓解“社会焦虑”[J].传承,2011,(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 篇7

一、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

社会是一个由非常多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社会系统要素的多样性也就使得社会系统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于社会主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也有多个文明要素,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系统整体。

从社会学上来理解非常多样的要素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那么社会要素有多少个, 相应的社会文明也就有多少种。亦即社会系统文明的多样性是由社会要素的多样性来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社会系统有四个文明、五个文明甚至更多文明也是符合理论的。社会实际中具体的文明划分数量就由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研究者的立场来决定。

同样的道理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机整体。这些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既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同时也有着相互的联系, 整个社会主义的进步以及发展, 不仅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以及体现在整个社会各个要素的进步和发展。由此, 从文明的角度来理解, 多样性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文明也是一致的, 多种文明要素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文明的有机整体。

2. 社会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社会要素的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 和人们对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数量。从理论上来讲, 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这几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也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一直沿用着这样的认识。用发展进步的理论依据来分析, 物质文明是通过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政治文明则是通过政治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精神文明是通过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体现的, 而社会文明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的。因此, 由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公共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体系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其中社会文明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的思想。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 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科学有效的建设, 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 以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为, 对于社会来说文明时代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 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可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必定是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及社会主义文明为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辈的研究成果进行有的放矢地继承后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 对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进行了创建和丰富, 这些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物质生活能够一天天的富足起来,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 因此其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足以满足全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全社会成员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作为其社会文明的基本原则;三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全社会的社会观念也会跟着改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不要过于沉醉, 因为人就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人对于自然界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将俄国的现实情况与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的思想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通过艰苦卓绝的十月革命, 在全世界范围内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文明的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理论进行了丰富并将理论推进到了更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才使得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高度文明;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要让全社会所有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有效的避免了劳动者的剥削情况并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奴役, 有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三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立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更加公平的关系, 通过建立新的法制体系规定全社会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四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全社会成员中树立了全新的观念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和实际进程

对于客观的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坚持和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也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进程向着更进一步推进。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和其他的社会系统一样也也是由政治、经济、精神和社会四个大的领域所组成。在党的文献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对于这四个领域的划分都有相关的阐述, 同时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于我国这四大领域的划分也有很好的研究, 尤其是我党在总体上布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建设和发展, 这也就使得小社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具有独立性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被打破了, 小社会领域的发展将不再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制约, 具体表现在: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村民自治制度, 使得广大的农民将不再受到各种行政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的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成为了一个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通过对政府企业的改制让政府退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使得企业充分拥有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 将企业中的社会事业分离出去, 使得企业的生产工人和各类劳动者都成为充分自由的社会人;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可以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以及各类非公有制的经济人士, 其中不乏大量的投资人。通过改革开放所有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人格也更加的独立, 中国的小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在这种各独立社会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提出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实际进程

我们要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认识, 因为我党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 具体的过程主要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党就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前提, 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就进一步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更大层次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得到了很好的协调的发展, 并确立了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我国的小康社会事业, 这些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来说都有不着小的贡献。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正在逐渐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民主政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一种整个社会和小领域社会都得到发展的社会文明建设。为了让这一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现如今,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处在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机遇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行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的刻不容缓。

1.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从理论上来讲话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社会化以及国际化的生产力的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全世界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这也体现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所受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文明带来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给我国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并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我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起, 它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指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 同时也也要让社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让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这四个领域能够协调一致、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协调, 其表现就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不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研究, 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 人民群众日益紧迫的呼声

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同时对于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推进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有这很大的需求。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和反映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文明遇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提出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 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文明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这也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和建设也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04) .

[2].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 (02) .

社会调查研究 篇8

我国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从一个高度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成为保护社会利益、创造社会价值的典范, 其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都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事实上, 我国一些企业已经结合企业实际, 从经济责任、环保责任、慈善责任等方面, 逐步构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社会责任”, 并以实际行动一以贯之, 使企业与社会实现良性循环, 和谐发展。比如, 加多宝 (王老吉) 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当作企业经营的重要理念, 这是加多宝获得2008-2009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密码。加多宝长期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企业及品牌的提升[1]。《中国商业文化蓝皮书 (2010) 》指出, 近年来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逐步改善, 但整体来看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还较为严重。部分企业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虚假信息、商业贿赂、拖欠员工工资等违规违法、见利忘义的行为经常发生[2]。这些企业给公众留下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公众形象, 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营销和品牌形象。我国企业必须加快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之中。我国企业要做的是要从深层次上理解“人本主义”、“社会利益”这些社会责任, 更好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理念, 将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营销观念结合起来。企业在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投入为企业营销服务的同时, 更应把企业关注社会利益的社会责任观念落到实处。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营销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美国的谢尔顿于1924年首次提出, 1953年, 《商人社会责任》一书提出“商人”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掀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现今,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广被接受。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因此,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环境、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环境、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3]。

社会营销最早由美国营销学家科特勒和泽尔曼于1971年共同提出。科特勒等2002年在其著作中给出了社会营销的最新定义:社会营销是为了个人、集团或者社会整体利益, 采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使得目标群体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者摒弃一种行为[4]。可见, 社会营销观念是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企业在社会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所做的营销策略除了企业赚取利润, 消费者获得满意, 同时也考虑到了社会的长远利益, 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的对比:联系与区别

(一)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的联系1、两者均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长远利益

企业社会责任说明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 要承担起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包括要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政府负责。社会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 自己赚取利润的同时, 要考虑社会的利益, 要做到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三方面都要兼顾[5]。社会营销观念强调的是企业在满足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利益的同时, 能够最大限度的兼顾社会的长远利益。由此可见, 社会营销和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的内容是相同的, 追求的最终结果也是一致的。

2、两者的根本目标均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初是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被动行为, 然后才发展成为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一种内在要求, 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决策时, 必然面临在当前利益与持续发展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战略, 不断提升其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思想[6]。企业的违背道德的营销行为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社会的可持续消费、环境的改善、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 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社会营销观念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就是考虑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在经营过程中, 为自己赢利的同时也为相关利益者谋取利益, 达到共赢。企业在社会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所做的营销策略除了企业赚取利润, 消费者获得满意, 同时也考虑到了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 需要综合考虑三者的利益平衡问题, 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尽可能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营销观念是在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营销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及履行社会责任, 从而也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及活动指出了新的方向———社会责任营销[7]。企业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将承担社会责任当作是社会营销的一部分[5]。

4、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作用于社会营销观念。具有社会营销观念的企业在制定、实施营销战略的时候不仅要思考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成员的利益, 也要考虑企业外部相关方的利益, 如何兼顾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此时, 企业社会责任左右了企业营销观念。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营销观念, 有利于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6]。另一方面, 社会营销观念一旦定型, 即反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 要求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决策与之配合。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都是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竞争优势的建立, 因此两者可以实现有效的结合。企业在制定营销目标和实施营销活动时应考虑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责任, 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营销目的, 同时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营销理念的契合。

(二)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的区别1、两者所属学科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企业社会责任属于社会学和管理学范畴, 社会营销是市场营销观念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演变而来的, 是市场营销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市场营销哲学里比较新颖的一个观念[5]。

2、两者发展进程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自首次提出到现在已有87年之久,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承担的发展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基本上是被否定的。在19世纪,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付出一定成本, 这与利润最大化目标是相悖的。第二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企业社会责任观念逐渐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该时期的主流思想认为企业经营者的责任不仅只是赚钱, 而必须要在顾客、员工、供应商、债权人以及社区之间找到一个公正的平衡点。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 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也在继续发展和扩大。此时期的经理人绝大部分主张企业应该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回馈社会。这样一种理念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进程中, 由于对其看法的不一致声音的存在, 加上公众及企业对其有很多错误的认识, 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不如社会营销观念顺利。对于社会营销观念, 由于是有利于营销进行的, 很多企业都将它视为企业营销的一种方式, 社会营销观念的提出受到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欢迎, 很快成为企业和政府营销产品的工具。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社会责任在市场营销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有利于直接增加产品销量, 获得利润。企业应将社会责任和社会营销观念结合起来, 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做社会营销, 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投入为企业营销服务。

参考文献

[1]2010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奖评选揭晓, 拜耳等获奖[J/OL].中国广播网 (北京) .[2011-01-14].http://news.163.com/11/0114/17/6QCHL7AO00014JB5_3.html.

[2]崔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较严重[J/OL].人民日报, [2011-05-27].http://finance.ifeng.com/news/industry/20110527/4077501.shtml.

[3]刘震伟.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思考[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 (7) :39~46.

[4]周延风, 黎智慧, 董海国, 祁勇.社会营销:涵义、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2 (2) :67~68.

[5]郑文清.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观念之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 2007 (23) :23~24.

社会调查研究 篇9

关键词:对等网络,社会属性,社会感知,路由模型,节点选择

0 引 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数据通信的重要途径,网络连入设备以及计算资源也越来越多。最早网络分布式应用主要采用Client/Server模型[1,2],该模型通过Client/Server模式建立了早期的资源共享网络。为解决Client/Server模型的单点失效、服务器性能需求高、域名和IP地址透明等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改进方案。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客户端拥有着越来越多的储存空间和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计算资源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为它们大多位于客户端——互联网的边缘地带,采用Client/Server网络共享模式很难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于是研究者提出了对等(P2P)网络模型[3,4],用来开发位于互联网边缘地带的计算资源,通过共享手段使这些闲置计算资源为需要它们的用户服务。

P2P网络模型可以看成是没有具体IP地址的上层网络,该模型没有中心数据库和中心协调机构、没有统管全局的实体机,所有现存的数据资源都可以被任何实体所访问,实体可以是任何节点,其连接甚至都可以是不可靠的。P2P网络模型成功的关键是它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新方式,通过P2P网络模型可以使相隔万里的用户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乃至整个硬盘[5]。

1 相关工作

Napster往往被视为P2P网络路由模型的鼻祖,其实它本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P2P网络,因为该模型的网络中心还有一个中心服务器,所以更接近一个Client/Server模型的变种。例如,它存在单点失效问题,扩张性也不强,并且会随着客户量的增加而需要额外代价来进行服务器性能升级。Gnutella是继Napster之后的一个全新P2P网络路由模型。它采取了洪泛的路由方法,优点是简单、有效、易于扩展、查询灵活。当节点数目不大的时候洪泛路由方法是比较好用的;但是当节点数目很大时,该方法又成为遏制Gnutella模型的一个原因,因为洪泛带宽消耗大,这使得Gnutella不得不保持大量带宽以供使用,此外这种方法容易遭到恶意攻击。

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进行节点搜索的路由算法[6]是一种结构化的资源定位方法。它采用在P2P网络的应用层和路由层之间加入DHT协议的方式来进行P2P网络资源的定位和查询。DHT采用的哈希函数计算起到了安全和加快查询速度的作用,非常方便管理并且带宽占用不多,比前面几种路由模型有着明显的优势。最近比较流行的CAN[7]、Chord[8]、Tapestry、Pastry等路由模型[9]就是利用DHT思想研究出来,只是实现细节和算法略有不同。然而,当前使用的基于DHT的路由算法都只是平面上的,在一个大系统中应用层数据必须为哈希函数选择网络节点。这种节点查找方法与实际节点物理结构联系很小,因此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DHT可能会把一个本地数据映射到和本地节点物理距离很远的节点上,大大降低了网络查询效率。除此以外,由于P2P网络包含大量节点且加入离开频繁,这类方法无法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导致网络健壮性不足。因此基于DHT的模型还存在着查询速度低、跳数多、健壮性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6]。

1960年 Stanley Milgram 等通过实验得出:在美国,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若要通过关系找到对方,平均需要通过5-6个关系传递,并进而得出了小世界现象,又称“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规则[10,11]。小世界现象不但存在于各种社会网络中,而且在互联网中也同样存在。例如:D0合作组织中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几百个学者实现了大量数据的共享;比较该组织的网络和同等规模的随机图,发现该组织平均路径和聚类系数小世界的特点体现分明。在这种现象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一种将社会中的社交关系融入到P2P网络模型节点选择中,利用社会感知方法来进行节点选择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模型,使得节点选择更注重节点与查找资源间的关系,尽可能加大物理结构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改进现有P2P网络的目标。

2 融入社会感知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模型

融入社会感知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基本思想是将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人与人交际的择友、查找技巧融入路由算法的节点选择、查找算法中,进而得到选择下一跳更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目标节点。这涉及到社会网络分析中群组概念,即兴趣爱好相似、身份地位相符、工作类型相同的人往往会自发地组成一个社交小圈子,圈子内部的人员进行的信息交互比较多、有用信息的规模比较大。而圈子之间人员间的信息交互量相比圈子内部人员间的交互相对较少、有用信息更少。在详细介绍算法之前,首先需要介绍几个与算法相关的概念。

2.1 相关概念

群组 由多个节点组成,基本上按照节点的Be值进行划分,Be值相似的节点将分配到一个群组之中。信息查找首先在相同群组的节点间进行; Be值指的是将物理划分成群组的参数标准。

群组层 群组层包括初级群组PG(Primary group)和高级群组HG(High-level group),初级群组内邻居节点最多的节点将作为高级群组成员进入高级群组。查找过程通过高级群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来查找初级群组成员。

群组成员 包括超节点SN(Super-node)、预备超节点PSN(Pre-Super-node)和普通节点N。

SN作为群组内与其它普通节点连接交往能力最强的节点,被选为更高一级的高级群组的成员与高级群组中其他成员进行交互、维护路由信息,为所属PG群组提供一致的对外访问接口;

PSN是邻居节点数与SN相差不多的节点,被作为SN的备用节点,平时与SN协同并分担SN的负载量,在SN失效时作为新SN备选;

N节点是初级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存放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查找方式进行查询定位。

非同一初级群组的普通节点(N)不可以直接相互访问,必须经过高级群组中的超级节点(SN)间的交互才能进入初级群组。

群组容量 指群组中所有SN、PSN加一起网络能够负载的容量,如果超出这个大小,群组就会出问题,此时需要让节点退出群组。

群组中的节点ID 群组中的每个节点都会有唯一ID与之对应。具体方法:当计算结构化网络时会计算到每个节点的交友值,然后根据交友值排序结果给定节点的ID值。

群组操作 群组的基本操作包括查找、加入以及剔除节点。加入节点首先计算新加入节点的交友值、邻居节点数目以及是否与系统内节点存在连接;然后修改路由表,加入新加入节点的ID;最后将该节点加入交友值仅大于该节点的群组。删除节点与此相反,即删除该节点的路由表信息,修改路由表内其他节点的信息,然后删除节点ID。

节点间信息传输 系统模型节点间信息传递并选择下一跳的具体位置,主要传递的信息有Be值信息、路由表信息等。

2.2 算法框架

根据小世界网络模型理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需要进行节点的信息对比,通过交友值的计算比对圈定范围,信息查找首先在这一范围内进行,当在这一范围内未找到目标节点时,再在其他范围内进行节点查找,进而实现节点查找效率的最大化。下面将分别对非结构化网络和结构化网络查找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2.1 非结构化网络查找

(1) 设置TTL(Time to Live)值,标定广播查找宽度;

(2) 由源节点发送信息到其邻居节点;

(3) 邻居节点接收信息并计算信息与本节点的交友值Rela,然后将Be值返还源节点;

(4) 源节点比较多组Be值,取最大Rela值节点为需求节点N1;若出现Rela值相同情况,则取信息发出后返回速度最快的节点为需求节点,记为N1;

(5) 以N1为新的源节点进行下一跳,查找匹配节点,直到最终的目标节点Nd;

(6) 若发现目标节点Nd,通过搜索路径返回Nd信息以及其通过路径路由表;

(7) 若TTL值减为0且未找到目标节点Nd,则返还路径路由表以及最匹配节点,记为N0。

2.2.2 结构化网络查找

(1) 计算结构化网络中第一个节点的交友值,然后将该交友值传递到邻居节点并在路由表中记录;

(2) 在邻居节点中计算交友值,经路由表记录后传递到下一个邻居节点,直到最后;

(3) 将所有最终节点的路由表汇集,按照交友值高低排序,将网络节点划分成[(log2N)/3]个子群[12];

(4) 在每个子群内部取邻居节点最多节点为中心节点,以中心节点为源节点进行2.2.1节中非结构化网络的操作。

2.3 算法中参数的计算

社会感知的路由算法的交友值参数是路由模型中节点选择下一跳的根本标准,由关系亲近度sim和节点的相邻节点数目NodeNum组成,sim体现了本节点与目标节点的关系亲近程度;NodeNum体现了本节点的社交广度。

2.3.1 关系亲近度计算

sim=αsim1(βsim2+γsim3) (1)

其中,sim1指文本符合度数值、sim2指两周内当前消息访问值、Sim3指两周前该消息访问值。文献[13]新闻效应理论设置两周前信息访问量的参数为0.044。文献[14]在信息到达节点响应后,根据此节点以及请求的内容类型使用扩展的贝叶斯模型计算偏好性:

其中,propagate[VOP(c)]=[logn(VOP(c)+ 1)]/N,VOP(c)表示节点对c类型内容的偏好程度, child(c)表示分类c下的子类,ci表示当前时间段的请求内容c,Num(ci-1)表示在当前时间段之前请求内容c的总次数,CurrentNum(ci)表示在当前时间段内访问内容c的次数,α为前访问内容c次数的影响因子(0<α<=1)。此外,语义模型表示在计算节点与查询信息关系计算的时候是可以进行线性组合的,propagate值是对数性质的,数值计算数量级为log2n, (n为节点访问次数)[12]。根据以上公式给出关系相似度sim计算公式为:

sim=αsim1(log2N1+(1-20%)14×log2N2) (3)

其中,α=1+10/(log2(N1+N2)),sim1为文本符合度数值,N1为两周内信息访问量,N2为两周之前信息访问量,α为稀释参数,经过稀释后的数值会与节点的可能相邻节点数目有相近数量级。

2.3.2 交友值计算

交友值的计算公式为:

Rela=λsim+μNodeNum (4)

其中sim为关系亲近度,NodeNum为节点的相邻节点数目。

为设定参数λμ,本文利用文献[13]的社会资源理论,以Frankly在1985年在匹兹堡学院中设计的验证社群划分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实验[13]为模板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强关系与弱关系的比值在1.5附近随着节点数的增加而增加,具体增加范围是log2n×(0.05/(2.5+log2n×0.05)),由此得到:

其中n指的是网络中共有2n个节点。

3 实验分析

本节将给出算法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由于对等网络拥有大量节点且实验条件有限,必须对模型进行简化,采用平面路由模型仿真。系统将模型分为两层群组,其中高级群组由SN组成,采用环状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初级群组使用类似Client/Server网络的思想,使每个群组中的SN作为中心节点负责存储本地实体列表,查找节点时首先查找交友值最高的Group,当所需要查找的资源并不在交友值最高的Group时,通过高级节点转换到交友值次高的Group进行查找。仿真实验采用Java语言,利用消息类定义节点的基本行为,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基本的信息交流。

当进行信息传递时,源节点首先发送一个信息给邻居节点,邻居节点收到消息之后会根据消息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每个节点在消息类中都以唯一关键字进行标识,关键字包括节点的端口号和IP地址等基本信息。每个节点类都用NodePrimary表示,简单的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采用使用sendMessage()和getMessage()方法,节点消息处理采用ProcessMessage()方法。消息类的基本类包括有 Location类、Message类和Node类:Node类主要用于定义一个节点的基本属性行为;Location类主要进行对象的标定以及节点监听可能会有的消息,具体方法是通过调用startup()方法来安装一个指定数目的线程监听可能会到来的消息,再通过shutdown()方法移除它们绑定到节点端口并终止现成的安装。

下面各部分将分别给出本文提出的路由算法在仿真实验中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该算法与经典Dijkstra算法、传统的洪泛算法性能的比较。

3.1 基本性能指标

3.1.1 节点数目与平均跳数的关系

由于查询过程难以估计网络延迟,因此将查询路径上节点跳转数作为检验路由算法资源查找性能的量化标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规模增大,查询资源的平均跳数的增长随节点数目增长趋于平缓,这表明对等社会网络的路由算法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即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平均跳数的增长趋势会变小。

3.1.2 算法的负载均衡

为研究在查询信息等条件完全相等的情况下,不同总节点数目情况下的负载均衡情况,实验给出了总节点的数目分别为27、29的情况下算法负载均衡的仿真结果,如图2中实线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的节点负载均衡性较差,部分节点在运算中将会承受较大负担,并且会随着总节点数目的增加变得更差。

在节点数目确定情况下,改变搜索查询的内容,通过改变增大sim值的方法来改变Be值,以512个节点(29)为单位,仿真结果如图2中虚线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节点数相同的情况下,增大sim值基本上不会对节点负载程度构成显著影响,即交友值的变更对节点负载度影响不大。

3.1.3 sim值与查询覆盖度的关系

为了验证信息宽泛度与查询覆盖度的关系,设计实验逐步加大查询信息的宽泛度来增加sim值,以增加be值来看不同sim值下查询覆盖度的关系,具体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sim值的增长,查询覆盖度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因此随着信息宽泛值的增加查询覆盖度会随之上升。

3.2 与其他模型的性能对比

本节将从资源消耗、负载均衡性和算法复杂度三方面比较对等社会网络模型与经典Dijkstra算法与传统的洪泛算法的算法性能。

3.2.1 资源消耗比较

实验假设节点间一次传递带宽消耗为1、节点计算分析消耗忽略;节点间信息传递一次时间消耗为1,节点计算时间消耗为0.2;实验网络采用的是分别具有24、25、26、27、28个节点的随机网络。对等社会性路由算法通过仿真上述节点数的随机网络,计算每一个节点的访问量,减去冗余访问量,得到最终结果。

洪泛算法采用与对等社会网络模型初等群组同样的网络拓扑结构,但没有计算交友值步骤,并采用随机节点搜索的方法进行模拟。Dijkstra算法通过建立模型方式如下:DIJSTRA (G,w,s) :1.INITIALIZE-SINGLE-SOURCE (G,s); 2.SΦ3.QV[G]; 4.while QΦ; 5. do u EXTRACT-MIN(Q); 6.SS∪{u}; 7.for each vertex vAdj[u]; 8.do RELAX(u,v,w)。

这三种算法都分别进行10次模拟然后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带宽消耗远小于传统洪泛算法、略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随着节点数增加,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时间消耗远远小于传统洪泛算法、略微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然而随着总节点数目的增加,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时间消耗略微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的这种优势将变小。

3.2.2 负载均衡比较

负载均衡性的比较同样采用与计算资源消耗时同样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信息通过每一个节点的次数。信息的来回传递算两次,图6、图7、图8分别给出了总节点数分别为27、28、29情况下,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经典Dijkstra算法和传统洪泛算法的节点均衡负载数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节点负载不均衡,有15%以上节点超载较严重,平均节点负载略等于Dijkstra算法,超过传统洪泛算法。

3.2.3 算法复杂度比较

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实验中采用双层迭代,算法复杂度为O(n2);Dijkstra算法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用一个链表或者数组来存储所有顶点的集合Q,搜索Q中最小元素的运算(Extract-Min(Q))只需要线性搜索Q中的所有元素,算法复杂度为O(n2);洪泛算法采用单层迭代,算法复杂度为O(n)。

4 结 语

文章主要研究了当今对等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引入路由模型的设计中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模型。通过社会学中的查找目标节点的路径选择标准,提出了选取与查找目标最相似的节点、相邻节点数最多的相邻节点路由模型设计思想。实验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方法在资源消耗方面优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和传统洪泛算法。虽然,在算法处于起步阶段情况下,对等社会网络还存在些许不足,如:负载均衡性能较差、算法复杂度高于洪泛算法,但是将社会感知融入对等社会网络的路由设计方法还是对现有对等网络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如何在高度动态的、异构的虚拟组织之间实现资源高效共享并协同解决某一问题,以及如何将动态节点加入社会网络路由算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下一阶段的重要研究方向。

社会调查研究 篇10

社会组织是人类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组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政府、学校、医院、企业、 社会团体和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个人媒体群等。本文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社会组织结构就是组织内部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组织结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结构,即组织的层关系,由于权力分层而产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横向结构,即由于职能分工而产生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组织结构不断更新改变,出现了很多形式如跨国企业、中外合作机构等。在这些新型的组织结构下,组织的层关系以及职能分工产生的协作关系变得复杂,产生出很多问题,例如管理的效率低下等,其中,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作为重要的组织群体在国际化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尤为值得研究。本文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以社会网络理论为支撑,对新型社会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剖析结构特点,形成最优化的联盟结构。

社会网络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范式,第一是对理论本身的研究,第二是对研究方法的探讨,第三是对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研究。本文对社会网络研究的综述将从以上三方面总结。

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英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与社会人类学研究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这个概念最先由英国人类学家Brown提出并修正。

社会网络理论涉及诸多内容,如弱关系、嵌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理论,这与之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如交易成本理论形成了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很多社会网络研究派系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管理学派、社会学派、经济学派与新经济社会学派等。Borgatti(1998)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这个分析方法是以Moreno的社会测量法为基础的。Scott (1991)和Kazdan(2000)分别对社会网络分析的内容和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设计的内容包括数学、统计、图论等学科,分析的主体也比较多,比如在网络拓扑结构上对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行为者本身固有的一些东西进行深入的探讨,一般为信息和资源等。研究对象并非集中在行为者身上对其特征进行分析,而是对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比如依赖关系还是排斥关系等,从而将整体关系呈现出来。

由于社会网络理论在不断发展并将其它相关学科都融入进来,从最近一些年的研究来看,我国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层次也越来越深。对创业企业的研究;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个人社会资本研究中的应用;在隐性知识整合的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了战略联盟思想,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组织联盟。1988年Jarillo将网络的概念与企业战略联盟结合,提出了 “战略网络”的概念,他认为战略网络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而且还是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取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与企业竞争优势之源。战略联盟中的成员与外界社会形成了特定“关系”与“联结”构成的社会网络,对发现联盟的伙伴与选择伙伴有影响作用,同样对联盟的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有影响。因此社会网络理论可以更好地用于分析联盟内部的复杂关系和结构特征,如联盟中知识的产生、转移和整合,学习网络的创建和实施。Johanson&Mattson(1998)提出全球化的网络模型,把市场视为企业间的关系网络,企业通过相互间获取广泛知识来开展经营活动。

基于前人的理论,本研究对战略联盟做如下定义:战略联盟是组织间竞争的产物,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与其他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社会组织即为两所高校的利益共享和战略共建,以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了网络化的合作关系。

社会组织战略联盟分为:(1)战略联盟按目标取向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价格联盟,产品联盟和知识联盟。例如国际化教育组织则属于典型的知识联盟,即两个组织为了共同创新知识和知识转移而建立的联盟。(2)从合作范围分为:外部联盟,即与国外组织形成的联盟;内部联盟,即与国内组织形成的联盟。

二、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结构分析

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思想分为外部联盟与内部联盟两大部分,亦即跨国战略联盟与本土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是指本国组织与国外组织形成的资源共享、利益共沾、战略共建的网络化组织。现行的社会组织形成的是初级的战略联盟模式,在很多联盟的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机制来约束,导致社会组织运营及管理效率的低下,目的不纯等现象。而参与跨国联盟的国内组织之间还没有形成联盟形式,都是独立运行,本研究提出的观点是形成国内的地域联盟与专业组织联盟。这些联盟需要在严格的机制约束下运行,才能真正的发挥效率。建立的社会组织战略联盟概念模型如图1(见下页)所示。

三、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机制构建

为了要达到组织联盟高效合作的目的,则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合作竞争机制、约束机制、信任机制和学习机制。

(一)合作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组织既体现为合作也体现为竞争。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双方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竞争则是合作中的竞争,这里体现为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关系两种。(1)外部竞争。体现为与国内其它合作组织的竞争,以及与其他在本国建立的外国组织的竞争。(2)内部竞争。在现有的社会组织关系中, 内部竞争体现在参与相同合作项目的组织间的争胜行为。

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外部竞争是指与同类国际合作研究组织间的竞争,以及与在国外独立研究组织的竞争;内部竞争则是同研究领域或与相同外国组织合作的研究项目之间的竞争。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在我国主要合作研究的项目形式运营,多数外方研究机构认为自己是核心竞争力(知识)的输出国,有强大竞争优势,因此在合作中也体现为强势地位,对研究领域的设置和安排态度都很强硬,而中方组织作为知识引进方把自己不自觉地放在次要位置,这样在合作中就导致了不公平现象,例如国际研究项目中中外方研究者薪酬差距大;管理上对外方研究者监管放松,而对中方研究者过多监管;中方研究者只做外方研究者的助手等。这样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合作关系失衡。

因此,社会组织联盟要想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平等、互惠的竞合关系,使合作双方都能充分理解合作意图和最终目标;正确处理彼此间的利益冲突,以联盟间稳定关系为长期发展目标。

(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联盟成员在联盟建立后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破坏联盟约定或违背约定的行为。例如,社会组织跨国合作是基于契约形式完成,当合作中一方获得过高收益时另一方则可能选择改变契约内容。这样,合作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就被打破,形成了新的博弈关系。这样的情况类似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有两种选择即遵守约定和违背约定,其形成的“囚徒困境”模型如图2。其中,A表示合作办学双方在都遵守约定的前提下的收益,V表示博弈中违背约定所带来的收益,P表示博弈中一方遵守约定另外一方违约时的收益,Q表示博弈双方同时违约时的收益。

现实中,对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双方来讲,削弱对方的实力是对自己有利的,因此会出现:双方违背约定比单方面违背约定更有利,即(Q>P),一方违背约定比双方同时违约更有利,即(V>A)。但是双方同时违约会造成损失而非收益,因此双方遵守约定比双方同时违约造成的损失更有利,即(A>Q),最终可以表现为不等关系V>A>Q>P。社会组织形成的“囚徒困境”不能通过轮流违约来解决,因此“双方合作的收益”大于“违约带来的收益”与“一方违约一方合作带来的收益”的平均值,即A>(V+P)/V。此外,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双方会在市场中不断相遇,所以此博弈为重复博弈。当博弈次数有限,博弈均衡的结果不会因重复而改变;在博弈次数无限多时,双方都会遵守联盟的约定。

(三)信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信任是联盟中合作双方对未来不确定所表现出的相互信赖,这也意味着联盟间的脆弱性和放弃对他方的控制。相互信任意味着“对对方的信心”与“承担脆弱性的意愿”。在巴内和哈森(Barney and Harson)的研究中指出信任可划分为三种程度:低度信任、中度信任和高度信任,信任程度的高低则影响联盟的发展与稳定性。社会组织战略联盟的信任度可以通过信任度指标(记作T)来衡量。影响到社会组织战略联盟的因素分为内部影响因素与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合作产生的经营绩效,即通过联盟给各组织带来的经营绩效(E),组织联盟间利润分配的公平程度(A),组织联盟间的学术交流的频次(F),组织联盟的各成员特定关系型资产投入(I),联盟中组织的声誉(R)。外部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的约束力(C),知识信息的传递速度(S)。

建立信任度T模型:

T=TI&TE=TI(E,A,F,I,R)&TE(C,S)

式中:TI———社会组织联盟的信任度的内部影响因素;

TE———社会组织联盟的信任度的外部影响因素;

E———联盟给各组织带来的经营绩效;

A———组织联盟间利润分配的公平程度;

F———组织联盟间的学术交流的频次;

R———联盟中组织的声誉;

I———组织联盟的各成员特定关系型资产投入;

C———法律法规的约束力;

S———知识信息的传递速度。

(四)学习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使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高校稳定发展,联盟间的成员需要不断学习。跨国联盟的组织彼此建立交流通道,定期派遣中方人员去外方学习先进科学的知识与管理方法。本土联盟需要参与联盟组织的国内成员之间进行定期交流,互换思想与经验。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可以使联盟间的成员关系更加紧密,信息共享,从而可以创新出更多的交叉知识。对联盟的效率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组织学习分为组织内学习与组织间学习,社会组织的学习形式可以分为:(1)组织内学习:中方组织中的个人学习,参与社会组织联盟的国内学习;(2)组织外学习:向国外组织学习,向其他国际合作组织联盟学习,向国外企业学习。

跨国联盟内部的学习,是形成合作关系的中方组织与外方组织间各自的内部交流,包括知识交流与文化交流。知识交流是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文化交流则会使中外观念和思想观念更好地融合。

四、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战略

(一)文化协同

现行的社会组织已经形成了跨国联盟基本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组织联盟要进行深层合作。目前组织联盟存在一定的问题, 导致组织间合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1)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2)没有形成深层的的文化协同。上一部分提出了运行机制设立的建议,这部分讨论如何完善社会组织的深层文化协同。

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文化传播,这也是合作项目吸引生源和师资之所在。在中外合作的项目中一方面可以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另外的原因就是能经历一种新的文化体验。中外合作项目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能否给项目中的教师与学生带来这种体验。

社会组织需要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分为四种方式:(1) 吸收型。将外来文化同化为本国文化,以本国文化为主流。(2)协同型。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后,对不同文化进行合成再造,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文化。(3)融合型。不同文化都做出调整和改变,相互适应形成适应性更强的文化。(4)反吸收型。 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变成主流文化。社会组织的发展应该采取协同型或融合型,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培养出适合中国和国际需求的人才。

现有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间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忽略了文化的传播,在今后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中建议开设文化交流,可以多组织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中的人员交流,以出国参观的模式了解合作方组织。这样做一方面让中国研究人员了解了外国,另外一方面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开设了这些活动会使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升。此外,文化交流可以开拓研究人员的视野,转变研究的惯性思维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学习。

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应该在此基础上形成联盟文化,以联盟的形式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联盟中的研究组织可能合作的国家不同,因此在同一个联盟中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主题,使合作研究组织中的人员即便不出国也能领略世界的风采。

(二)合作模式拓宽

现在的国际合作研究形式多数是“研究组织间”的合作,主要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合作。理论知识重要实践更加重要, 国际合作研究组织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这个平台应该更高更广,因此,应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实践领域。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可以适当向“研究组织与企业合作”的转变,或“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再结合企业”的合作模式转变。形成了中外合作的跨国联盟更容易与企业协调,合作优势更加突出,可以建立与一些海外企业的研究关系。

五、社会组织的内部联盟战略———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

社会组织的国际化运营已经与国外形成了跨国联盟,只是联盟的状态相对初级和松散。通过上一部分的讨论,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组织跨国联盟的效率。然而,在社会组织过程中国内的组织还未形成联盟的形式,都是单一组织与国外组织的合作,因此本部分主要讨论参与社会组织的国内部分的本土联盟战略。

本文以国际化合作研究组织为例,建立国内研究组织的本土联盟。本土联盟可以分为三类,即地域联盟、区域联盟和专业联盟,从纵深来看,这三类联盟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如图3。

(一)地域联盟

根据对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之前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许多省份都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开展国际化合作研究项目,与同一国家进行合作,从合作模式、合作专业与合作关系的处理上都存在很大共性,因此这些省份可以形成战略联盟, 建立同一战略目标,实施统一的战略部署,以一个总体进行合作项目海外市场的开发与谈判,这样可以降低社会组织的总体成本。同时,这些省份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对于同一国家相同的合作项目做深度合作,形成横向合作,如考虑资源共享等。

(二)区域联盟

区域联盟与地域联盟相比范围缩小,指在同一省份内的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间联盟。这是地域联盟的纵深发展,在地域联盟间同一省份内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不同组织间形成的战略联盟。国际化合作研究组织中,可以实行科研资源共享。 如区域联盟中可以使科研人员调转使用,科研设备仪器等共享, 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地域联盟的范围小,因此交流方便,形式更加灵活。

(三)专业联盟

专业联盟可以作为区域联盟的纵深发展,区域联盟中的研究组织可以与同一国家合作的相关研究组织做进一步的联盟。

在现有国际中外合作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经管类和理工类方向的研究,这些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可以通过形成相同科研方向的联盟,使合作效率提高,形成联盟后的相同研究方向的人员都可以共享。相同科研方向的联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进行科研目标的制定、科研成果的转化等目的。

六、结论

社会组织运营及管理的效率要得到优化,战略联盟是重要路径之一。在完善的战略联盟机制的引导下,社会组织战略联盟可以形成本土联盟,使资源在联盟中共享,最终达到在形成的社会网络中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组织的整体运营及管理效率提高,才能使我国的社会组织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本研究为社会组织提出了新的联盟思想,对推动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Culpan.Multi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M].The Howorth Press Inc,1993

[2]Mohr J.,Spekman R..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Partnership Attributes,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2)

[3]Spekman,R.E.Forbes,T.M.Isabella,LA.Macavor,T.C.Alliance Management:A View from the Past and a Look to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6)

[4]曾忠禄,陈清泰.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5]Inkpen.A.Learning,Knowledge Aquisition,and Strategic Allianc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2)

[6]D.Durning.Reappraising The Electric Paradigm in the Age of Alliance Capitalis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5(3)

社会调查研究 篇11

其实,走向田野与社会是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悠久传统,也是一份值得深切体会和实践的学术资源。我们的老祖宗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此他游历名山大川,了解风土民情,采访野夫乡老,搜集民间传说。及至晚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成为中国传统知识文人治学的准则。我的老师乔志强(一九二八——一九九八)先生辈,即使是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环境下,也会在自己有限的学问范围内走出校园,走向田野。乔先生最早出的一本书,是一九五七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曹顺起义史料汇编》,该书区区六万字,除抄录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关上谕、奏折、审讯记录稿本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采访当事人后人及“访问其他当地老群众”,召开座谈会收集而来的民间传说。也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他在教学之余,又开始留心搜集山西地区义和团史料。现在学界利用甚广的刘大鹏之《退想斋日记》、《潜园琐记》、《晋祠志》等重要资料,就是他在晋祠圣母殿侧廊看到刘大鹏的碑铭后,顺藤摸瓜,实地走访得来的。一九八○年,当人们还沉浸在“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乔志强先生就推出了《义和团山西地区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这部来自乡间田野的重要资料书,这批资料也成就了他早年的山西义和团研究和辛亥革命前十年史的研究。

八十年代,乔志强先生以其敏锐的史家眼光,开始了社会史领域的钻研和探索。一部《中国近代社会史》被学界誉为中国社会史“由理论探讨走向实际操作的第一步”,成为中国社会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在本书的长篇导论中,他在最后一个部分专门谈“怎样研究社会史”,认为“历史调查可以说是社会史的主要研究方法”,举凡文献资料,包括正史、野史、私家著述、地方志、笔记、专书、日记、书信、年谱、家谱、回忆录、文学作品;文物,包括金石、文书、契约、图像、器物;调查访问,包括访谈、问卷、观察等等,不厌其烦,逐一道来,其中列举的山西地区铁铸古钟鼎文和石刻碑文等都是他多年的切身体验和辛苦所得。

走向田野与社会,又是社会史的学科特性决定的。二十世纪之后兴起的西方新史学,尤其是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在批判实证史学的基础上异军突起,年鉴派史学“所要求的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王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这是结构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事件的历史;这是有演进的、变革的运动着的历史,不是停滞的、描述性的历史;是有分析的、有说明的历史,而不再是纯叙述性的历史;总之是一种总体的历史”(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19页)。一百年前,梁启超在中国倡导的“新史学”与西方有异曲同工之妙,八十年代恢复后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更以其“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的雄心登坛亮相。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历史研究使历史变得干瘪枯燥,以大人物和大事件组成的历史难以反映历史的真实,全面准确地认识国情把握国情,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需要我们还历史以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全貌。可以说,中国社会史在顺应中国社会变革和时代潮流中得以恢复,又在关注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得以演进。

因此,社会史意义上的“社会”,又不仅是历史的社会,同时也是现实的社会。通过过去而理解现在,通过现在而理解过去,此为年鉴派史学方法论的核心。第三代年鉴学派的重要人物勒高夫曾宣称,年鉴派史学是一种“史学家带着问题去研究的史学”,“它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从现时出发来探讨历史问题”。

很有意思的是,半个世纪以前,钱穆先生在香港某学术机构做演讲,有一讲即为“如何研究社会史”,他尤其强调:“要研究社会史,应该从当前亲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着手。”“要研究社会史,绝不可关着门埋头在图书馆中专寻文字资料所能胜任,主要乃在能从活的现实社会中获取生动的实像。”(钱穆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二○○一年十二月版,52—56页)社会史的研究要有现实感,这是社会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也是催促我们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学术动力。

社会史意义上的“社会”,又是一种“自下而上”视角下的社会。与传统史学重视上层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自上而下”视角不同,社会史的研究更重视芸芸众生的历史与日常。举凡人口、婚姻、家庭、宗族、农村、集镇、城市、士农工商、衣食住行、宗教信仰、节日礼俗、人际关系、教育赡养、慈善救灾、社会问题等等,均从“社会生活的深处”跃出而成为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显然,社会史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史学的研究内容,如此丰富的研究内容决定了社会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如此特性需要我们具有与此研究内容相匹配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与训练,需要我们走出学校和图书馆,走向田野与社会。由此,人类学、社会学等成为社会史最亲密的伙伴,社会史研究者背起行囊走向田野,“优先与人类学对话”成为一道风景。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山西大学的社会史研究与人类学是有学脉缘分的,祖籍山西、至今活跃在人类学界的乔健先生一九九○年自香港向我们走来。我不时地想过,也许就是一种缘分,“二乔”成为我们社会史研究的领路人,算是我们这些生长在较为闭塞的山西后辈学人的福分。现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鉴知楼里,恭敬地置放着“二乔”的雕像,每每仰望,实多感慨。

nlc202309010413

乔健先生是一位纯诚质朴的蔼蔼长者,又是一位立身田野从来不知疲倦的著名人类学家。他为扩展山西大学的对外学术交流,尤其是对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学术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初次与乔健先生相识正是在一九九○年山西大学华北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上。一九九六年,“二乔”联名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北贱民阶层研究获准,我和一名研究生承担的“晋东南剃头匠”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开始直接受到乔健先生人类学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二○○一年,乔健先生又申请到一个欧洲联盟委员会关于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我们多年来关注的一个田野工作点赤桥村(即晋祠附近刘大鹏祖籍)被确定为全国七个点之一;二○○六年下半年,我专门请乔先生为研究生开设了文化人类学专题课,他编写讲义,印制参考资料,每天到图书馆的十层授课论道往来不辍。这些年,他几乎每年都要来中心一两次,做讲座,下田野,乐在其中,老而弥坚。前不久他又来和我谈起下一步研究绵山脚下著名的张璧古堡计划。如今,乔健先生将一生收藏的人类学社会学书籍和期刊捐赠给中心命名为“乔健图书馆”,又特设两个奖学金鼓励优秀学子立志成才,其情其人,令人感佩。正是在这位著名人类学家的躬身提携下,我结识了费孝通、李亦园、金耀基等著名人类学社会学前辈及大批同行,我和多名研究生曾到香港和台湾参加各种人类学社会学会议。正是在乔健先生的亲自指导之下,我们这些历史学学科背景的后辈,才开始学得一点人类学的知识和田野工作的方法,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学术工作有了人类学社会学的气味,走向田野与社会成为本中心愈来愈浓的学术风气。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命其为“田野·社会丛书”,编者和作者不约而同。

丛书所收均为区域社会史研究之作,而这个“区域”正是以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情系于斯的山西地区为中心。在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过程中,编者和作者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认知:社会史的研究并不简单是“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只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才能实现“整体的”社会史研究这一目标,才能避免“碎片化”的陷阱。

其实,整体和区域只是反映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及其互相关系的范畴,整体只能在区域中存在,只有通过区域而存在。相对于特定国家的不同区域而言,全国性范围的研究可以说是宏观的、整体的,但相对于跨国界的世界范围的研究而言,全国性的研究又只能是一种微观的、区域的研究,整体和区域并不等同于宏观和微观。史学研究的价值并不在于选题的整体与区域之别,区域研究得出的结论未必都是个别的、只适于局部地区的定论,“更重要的是在每个具体的研究中使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途径,使其融为一体,从而事实上推进史学研究”。我们相信,沉湎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研读品味先辈们赐赠的丰硕成果,面对不断翻新流行时髦的各式理论概念,史学研究的不变宗旨仍然是求真求实,而求真求实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区域的、个案的、具体的研究去实践。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样一种区域的、个案的、具体的研究又往往被误认为社会史研究“碎化”的表现,其实,所谓的“碎化”并不可怕,把研究对象咬烂嚼碎,烂熟于胸化然于心并没有什么不好,可怕的是碎而不化,碎而不通。区域社会史的研究绝不是画地为牢的就区域而区域,而是要就区域看整体,就地方看国家。从唯物主义整体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在区域的、个案的、具体的研究中保持整体的眼光,正是克服过分追求宏大叙事,实现社会史研究整体性的重要途径。读者可以发现,丛书所收的各种选题中,既有对山西区域社会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也有一些更小的区域(如黄河小北干流、霍泉流域)甚至某个具体村庄的研究,选题各异,追求整体社会史研究的目标则一。

作为一种学术追求与实践,走向田野与社会也是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必然逻辑。我们知道,传统历史研究历来重视时间维度,那种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大多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一个虚拟的和抽象的整体,而没有较为真切的空间维度。社会史的研究要“自下而上”,要更多地关注底层的历史、民众的历史,而区域社会正是民众生活的日常空间,只有空间维度的区域才是具体的真实的区域,揭示空间特征的“田野”便自然地进入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视野,走向田野从事田野工作便成为一种学术自觉与必然。

社会史研究要“优先与人类学对话”,也要重视田野工作。我们知道,人类学的田野工作首先是对“异文化”的参与观察,他要求研究者到被研究者的生活圈子里至少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观察与研究,与被研究者“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而撰写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人类学强调参与观察的田野工作,对区域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走向田野,直接到那个具体的区域体验空间的历史,观察研究对象的日常,感受历史现场的氛围,才能使时间的历史与空间的历史连接起来,才能对“地方性知识”获取真正的认同,才能体会到“同情之理解”之可能,才能对区域社会的历史脉络有更为深刻的把握。然而,社会史的田野工作又不完全等同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搜集资料、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占有资料,是史学研究、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如果说宏大叙事式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正史资料获取,那么,区域社会史的研究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的正史甚至包括地方志并没有存留下丰厚的地方资料,“地方性资料”诸如碑刻、家谱、契约、账簿、渠册、笔记、日记、自传、秧歌、戏曲、小调等等只有通过田野调查才能有所发现,甚至大量获取。所以说,社会史的田野工作,首先要进行一场“资料革命”,在获取历史现场感的同时获取地方资料,在获取现场感和地方资料的同时确定研究内容、认识研究内容。

值得欣慰的是,在长期从事社会史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各位都很好地实践了走向田野与社会这一学术取向。读者也不难发现,丛书所收的每个选题,都利用了大量田野工作搜集到的地方文献、民间文书及口述资料;就单个选题而言,不能说此前没有此类的研究,但就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之全面和系统而言,至少此前没有如此丰厚和扎实。我们相信,走向田野与社会,利用田野工作搜集整理地方文献和资料,在眼下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是一种神圣的文化抢救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积累活动。

nlc202309010413

走向田野与社会,既驱动我们走向田野将文献解读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又激发我们关注现实将历史与现实粘连起来,这样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发现新材料和新问题,以此新材料用以研究新问题,催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研究。

对于这样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里还是有必要多谈几句。其实,何为“集体化时代”,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陋见所知,或曰“合作化时代”,或曰“公社化时代”,对其上限的界定更有互助组、高级社,甚至人民公社等诸多说法。我们认为,集体化时代即指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推行互助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结束的时代,此间约四十年时间(各地容有不一),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前后相继,一路走来。这是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农民走向集体化、实践集体化的时代,也是中国农村经历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代。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以往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宏大叙事框架下的革命史和党史只能看到上层的历史与重大事件,基层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与实态往往湮没不彰。在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随着现代化过程中“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基层档案的迅速流失,从搜集基层农村档案资料做起,开展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研究,是我们社会史工作者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本世纪初开始,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下大力气对以山西为中心的集体化时代的基层农村档案资料进行抢救式的搜集整理,师生积年累月,栉风沐雨,不避寒暑,不畏艰难,走向田野与社会,深入基层与农村,迄今已搜集整理近二百个村庄的基层档案,数量当在数千万件以上。以此为基础,我们还创办了一个“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学术展览馆。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基层档案可谓是“无所不包,无奇不有”,其重要价值在于它的数量庞大而不可复制,其可惜之处在于它的迅速散失而难以搜集。我们并不是对这段历史有什么特殊的情感,更不是将这批档案视为“红色文物”期望它增值,实在是为其迅速散失而感到痛惜,痛惜之余奋力抢救,抢救之中又进入研究视野(本丛书第二辑将集中编发有关集体化时代农村研究的论著)。

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研究,还使我们将社会史的研究引入到了现当代史的研究中。中国社会史研究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主要集中在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所谓古代史、近代史范畴,将社会史研究引入现当代史,进一步丰富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以至开展“新革命史”研究的呼声,近年来愈益高涨。我们认为,如果社会史的研究仅限于古代、近代的探讨而不顾及现当代,那将是一个巨大的缺失和遗憾,将社会史的视角延伸至中国现当代史之中,不仅是社会史研究“长时段”特性的体现,而且必将促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整体社会史的研究。

三十而立,三十而思。从乔志强先生创立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初步体系,到由整体社会史而区域社会史的具体实践,从中国近代社会史到明清以来直至中国的当代史,在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学术追求和实践中,山西大学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在反思中不断前行,任重而又道远。

(《田野·社会丛书》,行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古筝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篇12

关键词:业余古筝教育,音乐素养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培养也不再是仅仅注重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培养, 而是注重孩子各方面的培养。于是, 很多家长选择了让孩子学习中国传统乐器——古筝。通过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反映出业余古筝教育还存在有一些弊端与不当。怎样正确地解决这些弊端与问题, 就成为值得众多培训机构深思的问题。

一、专业的古筝教师太少。

目前从事业余古筝教育的教师中, 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只是少数, 大多数教师并非专业的古筝教师, 有的只是学习了一点皮毛, 有的甚至还在学习过程中就开始教学了, 这些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有限, 所以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老套, 形式单一。

据统计, 在众多学琴者当中, 年龄最小的还不到5岁, 这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 是少儿在教师的启发和训练过程中, 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阶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形态会引起孩子的兴趣, 无形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重视琴曲的学习, 而忽视了相关的音乐素养练习, 甚至造成学生不识谱, 只认弦的结果。并且不重视指法练习, 没有节奏训练, 没有乐感的培养, 以至于琴曲也没有学好。

另外, 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都会采用集体上课的形式, 每个班大概有20人左右, 其中不乏滥竽充数的学生, 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 由此造成了“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的后果, 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影响教学效果。

三、过于重视“级别”, 而忽视基本功及音乐素养的培养。

古筝考级基本上是每一位学琴者的必经之路, 许多家长和老师并不能正确的对待古筝考级, 出现了不少“为级别而考级”的错误思想。由于家长和老师的错误认识, 一味追求进度, 只让学琴者学习考级曲目, 不遵循合理的教学进度, 没有进行相关的指法训练, 造成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以为有了等级证书就标志着“专业水平”。所以考完级, 也就松懈了, 有的甚至不再进行古筝学习。

另外, 古筝教学也出现了市场化的现象, 有的培训机构为了多招学生多盈利, 夸大宣传自己的实力, 结果招来学生之后, 却不能对学生严格要求, 甚至误人子弟。

针对上述问题, 本人提出下列建议共大家参考:

1、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重视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正确的启蒙往往能对孩子一生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 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要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要了解儿童的心理之外, 定期地进行专业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 每天要给自己留出适当的练琴时间, 并定期到专业的导师那里去学习, 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学琴是一种获得音乐知识的进取过程, 是学习掌握一门科学, 一种学问, 不可盲目制定不切实际的进度和目标。所以, 这个进度要符合学琴者的实际情况, 目标过高, 能力达不到, 学生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反而产生犹豫、胆怯的心理, 是学生对琴产生畏惧感, 丧失了上进的信心, 极大地降低了学琴的效率, 同时也违背了学琴的初衷。如果教学目标过低, 则不需要经过刻苦努力就能轻松达到要求, 这样会使孩子感到乏味、厌倦。也就是说, 学习计划的制定, 既要让学生轻松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应适当的给予些许的失败和压力。这样学生就能在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上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一旦目标得以实现, 学生知道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结果时, 便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进而会产生向新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除了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之外, 还应当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他们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以感性认识为主, 因此教师应该让孩子多听多看, 多感受。另外, 在教初学古筝的儿童时, 要考虑好什么时候教识谱, 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就可以不必从学识谱开始, 先让他们从模仿开始学习, 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处于少年时期的学生大多都有多动的特点, 过长的教学只能使孩子产生厌倦感, 在教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休息或做一些其他感兴趣的活动, 以保证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完成课堂的既定任务。上课之余, 也要和孩子们谈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了解学生喜欢什么, 让学生把老师当做自己可以信得过的朋友, 这样孩子就会把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告诉老师, 从而改进老师自己的教学方法, 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另外, 在教学当中还要注意循序渐进, 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 5-1 0岁的孩子虽然手指具有弹性, 但因为其身体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 掌心开度不够, 所以在练琴的过程中不可过于强调孩子手指的爆发度和力度, 要让初学的孩子以自然的力度、合理放松的状态去触弦, 要注意孩子的演奏姿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左手的演奏技巧训练要和右手同步进行, 左右手的演奏从保持基本手型到套指指法的练习, 逐渐拓展开来。在弹奏练习曲和乐曲的选择上也要逐渐增加难度。另外, 在选择乐曲方面, 应尽量选择一些节奏轻快、富有童趣、通俗易懂的曲子, 激发孩子对古筝学习的兴趣。

3、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增加音乐素养训练。

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基础课, 包括乐理、视唱练耳、节奏训练等内容, 是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 它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所必须掌握的, 更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入门课程。通过节奏游戏, 听音模唱、儿歌教学、听写竞赛等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实践证明, 学习音乐素养的学生, 能够具有听辩、唱读、视奏、欣赏四项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 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 教师大部分时间用在演奏教学上, 没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或者学习时间较短, 往往只是用到什么讲什么, 因为不讲学生就不会弹, 在课上讲的乐理知识只能是应付演奏, 不可能系统、详细, 不可能讲得太深, 更没有训练和书面练习。这样就使得广大学琴者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 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 它直接表现在学生识谱速度慢, 识谱错误率高, 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 学琴周期拉长, 压力增大,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随之消失。所以, 从小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能有效地开发智力, 挖掘人的音乐潜力, 并能对学琴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古筝教育的普及对于我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件好事, 正确认识古筝社会教学当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 并解决这些弊端与问题, 关系到业余古筝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这个古筝再次兴起的时代, 我呼吁广大的业余古筝培训机构正确对待孩子的未来, 切实搞好古筝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2]陈媛媛.浅析古筝早期教育[J].美与时代.2005.11.

[3]毛丽华.少儿古筝教学谈[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4.

[4]王虹.浅析儿童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07 (14)

[5]梁书琴.论儿童古筝教学.[J].科技信息.2007.12.

上一篇:卫生类职业院校下一篇:状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