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调查报告

2024-08-09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 篇1

报告人

教育技术系06502班2组全体成员

2006年11月

报告中涉及的16个问题

您会给需要的人让座吗?

您是否经常闯红灯?

如果有机会和条件的话,您会吃野生动物吗?

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您有自觉站在“一米线”外的习惯吗?

报告中涉及的16个问题

外出旅行时,您会把喝完水后的矿泉水瓶或吃完

食物后的包装袋等垃圾带走或扔到指定地方吗?

假如在马路上看见一位老人摔倒,您会主动提供

帮助吗?

在答应一件事情后,您能够信守承诺吗?

您曾经以翻越马路中间栅栏的方式横穿马路吗?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报告中涉及的16个问题

在超市购物后,您会把后来发现不需要的东西随

手放下吗?

您曾经在公园等游乐场所踩踏草坪吗?

№ 在有标识“禁止想动物投递食物”的情况下,您仍

会向动物投食吗?

№ 假如在马路上看到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您会制止吗?

报告中涉及的16个问题

№ 坐公车时,您会按规定从前门上后门下吗?

您家的垃圾分类处理吗?

№ 您对于在名胜古迹等场所乱涂乱画的现象反感吗?

№ 上公车时,您会排队等候还是一拥而上?

调查结果

№ 您会给需要的人让座吗?

以下三个问题由张毅、张瑜同学负责:

§ 大一女学生:一般别人会很感激,感觉社会很温暖,但个别人会觉得别人对他有看法,给人让座能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成人的让座行为。

§ 超市售货员(中年女性,回族):自己家里也有老人,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出门在外,大家都会遇到困难,理应互相帮助。

§ 超市清洁人员(中年女性):只是觉得别人有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

调查结果

§ 年轻女士:虽然有时东西特别多,但是如果别人需要的话,东西可以放地上,给需要的人腾地方。

§ 女大学生(高年级,回族):这是基本的道德。

§ 老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大力提倡,尤其在青年人中,与和谐社会及“八荣八耻”很吻合。

§ 年轻男士:有时会让,让座可以使气氛活跃,但是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绝对不让,先考虑自己,再考虑别人。

调查结果

№ 您是否经常闯红灯?

§ 大一女生:有时会闯,但有时宁可多等一会,觉得闯红灯挺不安全的,容易引起车祸。

§ 超市售货员:没警察,车很少,觉得一切都很安全时会闯。

§ 超市清洁人员:从未闯过,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着急的事情。

§ 女大学生:如果自己一个人的话就不闯,但和别人在一起走时会闯。

§ 老人:违法的事情,怎么能闯红灯呢?

调查结果

§ 中年男士:没那习惯,不会闯的。闯红灯对人对己都是不负责认的行为。

§ 年轻男士:社会上闯红灯的人多了,大家都闯就跟着闯呗。

调查结果

№ 如果有机会和条件的话,您会吃野生动物吗?

§ 大一女生:不会主动吃,但如果别人点了也不会拒绝,个人吃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法律也不健全。

§ 超市售货员(回族):基于民族风俗习惯及卫生方面考虑不会吃。

§ 超市清洁人员:不敢吃啊,也很不卫生。

§年轻女士:对肉类本身就不喜欢,对野生动物更没兴趣。

调查结果

§ 女大学生(回族):从民族风俗习惯考虑不会吃。

§ 老人:以前自家养的吃,因为没法律管嘛,现在不吃了。

§ 中年男士:以前别人给的吃,但以后不吃了。

§ 年轻男士:当然吃了,多新鲜啊!咱这经济条件允许,不考虑别的。

备注:即使不吃,处于环保的考虑也较少。

调查结果

以下三个问题由麦小芳、李小萍同学负责:

№ 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您有自觉站在“一米线”外的习惯吗?

0%

100%

B.没有

A.有

原因分析

§ 这是基本常识;

§ 别人享有隐私的权利,况且自己也不愿意别人站在“一米线”内;

§ 这是最起码的道德;

§ 不想打扰别人;

§ 避免惹麻烦;

§ 这是规定,必须遵守;

§ 人太多,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的话,就会出现混乱。

调查结果

№ 外出旅行时,您会把喝完水后的矿泉水瓶或吃 完食物后的包装袋等垃圾带走或扔到指定地方吗?

33.3%

66.7%

B.不会

A.会

原因分析

★会的原因有:

§ 为了保护环境;

§ 害怕影响自己的形象;

§ 旅游地点的地面太干净,不好意思扔;

§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 基本常识。

★不会的原因:

§ 没有地方扔啊,提着又不方便;

§ 指定地点太远了,拎着垃圾太累。

调查结果

№ 假如在马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您会主动提供帮助吗?

50%

50%

B.不会

A.会

原因分析

★会的原因:

§ 老人需要帮助;

§ 出于同情心;

§ 如果别人不去,自己才会去;

§ 这是社会公德啊。

★不会的原因:

§ 怕被敲诈;

§ 赶时间

§ 老人面目不善就不帮;

§ 害怕惹麻烦。

调查结果

以下三个问题由祁美玲、李雪娇同学负责:

№ 答应一件事后您能够信守承诺吗?

26.7%

73.3%

B.有时不能

A.通常能

原因分析

★能的原因:

§ 从良心出发

§ 如果不守承诺给

对方印象不好

★不能的原因:

§ 客观条件变更

§ 当时答应时是勉强的,事后发现自己能力不及

№ 您曾经以翻越马路中间栅栏的方式横穿马路吗?

调查结果

73.3%

26.7%

原因分析

★ 是的原因

§ 离斑马线太远

§ 车辆比较少

§ 赶时间

§ 看见有人过,就跟着过

★否的原因

§ 不敢

§ 遵守交通规则

调查结果

№ 假如在马路上看到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您会制止吗?

30.1%

63.3%

6.6%

有时会

不会

原因分析

★ 会的原因

§ 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 不会的原因

§ 不敢

§ 让警察制止

§ 怕别人不听,自己吃力不讨好

§ 管不着别人

§ 怕给自己惹麻烦

★有时会的原因

§ 若危害性大则去,否则不去

§ 若是儿童违反则去,否则不去

调查结果

以下三个问题由孙小辰、刘婷同学负责:

№ 在超市购物时会把不想要的但已选的东西放回原处吗?

30%

20%

50%

有时会

不会

原因分析

★ 会的原因

§ 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 随处放感觉太乱,且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 不会的原因

§ 太麻烦

§ 没必要,会有人整理的

§ 没有理由

§ 太累了

★ 有时会的原因

§ 离的近就会放回

§ 想放回就放回,随自己

备注:大学生和中年男子大多数说会放回,中老年妇女都是说没必要,或有时会

调查结果

№ 在游乐场合踏过草坪吗?

70%

30%

原因分析

★ 是的原因

§ 看到大家都在上面玩

§ 没看到明显禁止令

§ 孩子想在上面玩

★ 否的原因

§ 草也是有生命的

§ 有人在看守,要罚钱的调查结果

№ 在不允许喂动物食物时,在动物园里你向动物喂过食物吗?

60%

40%

0%

偶尔投

没投过

经常投

原因分析

★ 没投过的原因

§ 没去过动物园

§ 正准备投就被制止了

§ 不想喂

★ 偶尔投的原因

§ 那些挺可爱的,就想喂

§ 孩子想喂,自己也觉得挺好玩的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 篇2

据《北京日报》消息, 新浪网一项调查显示, 赞成“《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网友达6万余名, 在11万余名调查对象中, 占到了54.2%。中秋节, 《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文章提及, 《甄嬛传》宣扬了“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的错误价值观, 而“不正确的价值观会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存理念带入现实生活”。这篇评论文章分析说, 甄嬛刚入宫时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的女孩, 经历了一系列惨痛教训之后, 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 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 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宣扬了一种不值得宣扬的比坏心理。文章表示, 这种价值观和同样表现宫廷斗争的韩剧《大长今》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者中, 主人公坚守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 最终也赢得了胜利。对此, 新浪网于9月19日发起了“《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网络调查, 截至昨晚8点发稿时, 共有11万余名网友参与投票。投票显示, 54.2%的网友赞成这一批评, 认为“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 传播正确价值观, 《甄嬛传》鼓励以恶抗恶, 败坏社会风气”;40.1%的网友表示不赞成, 认为“影视作品应该多样化, 如果所有电视剧都歌颂正义, 太假太单调, 并且与社会脱节”;此外, 有5.7%的网友表示“无所谓”。

道德缺失关乎社会形象 篇3

◆【读者来函】◆

提高科學施政能力首先

應提高“官德”

讀了澳門月刊社會民意調查研究中心4月11日至5月10日民調結果,其中2750份問卷中受訪市民反映澳門部分司局官員對民眾民生問題避重就輕、敷衍塞責、高高在上的衙門作風,無形中和市民形成了隔膜……當中佔65%的受訪者認為作為政府官員,他們的不良言行不僅影響了澳門特區政府形象,也對小城澳門傳統的和諧文化造成了衝擊,長久下去甚至會拖累澳門特區的發展步伐。目前澳門的公務員隊伍迅速膨脹、人浮於事,澳門每10萬市民要供養4000餘公務員,而香港每10萬市民祇不過供養800餘公務員。澳門部分官員專講官話、套話在官場中已成為一種潛規則,這也是澳門社會官民關係日益分化的關鍵所在,亦是貴刊該項民意調查反映出來的一個根本的社會實際問題。澳門特區政府應儘快針對這些問題從“官德”整治著手,祇有特區政府的官員提高了施政為民的基本官德思想意識,才會有提高科學施政能力的可能。(深圳/雷宇明)

澳門政治的香港化傾向

值得注意

最近看了貴刊一篇文章《澳門政治的香港化傾向值得注意》,可以看得出作者是一個學術素養很高的學者,有很深的社會學和政治學的研究功底。儘管文章很理性地分析了澳門立法會裏“紙飛機”的前因後果,然而作者沒有很大膽地指出問題的嚴重性,或許作者礙於別的原因,而霧裏看花般地點到爲止,這是建制內學者的主要特點。

關於立法會裏的“紙飛機”事件,澳門之所以出現今天這種狀況,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立法會並不能代表澳門民衆,就是長期以來立法會根本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很多層面上祇不過是充當一個橡皮圖章、擦鞋機而已。對於這樣的立法機構,談何權威和尊嚴,民衆爲何不能反對?別說扔紙飛機,就是扔真飛機,也應多檢討多反省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哪?

澳門回歸超過10年了,出現了太多的社會弊端,恰恰是這個政府本身的問題引起的,加上歷屆特區政府官員沒有執政經驗,在用人方面、政策管理方面更一而再連番失誤。澳門政治水準不能與時俱進。政府官員看問題太短視,往往變成了急功近利,沒有考慮澳門的中期利益,當然也沒有考慮長期利益;而所謂的建制外民主派水準也高不到哪裏去,往往也是從自身利益出發,鼓動青年拉幫結派,小成即安。正是這樣的政治生態環境,把好好的蓮花寶地變成了烏煙瘴氣的賭場、毒場、色情場……從這些現象分析,歸根结底,如果說誰要對“澳門政治的香港化傾向”承擔責任的話,首先應是澳門政府要敢於承擔責任。

(澳門/周姓市民)

澳門公共房屋防線內外的

艱難就是失衡

經常聽到社會人士明裡暗裡質疑今屆政府房屋局有明顯的好大喜功、玩躲貓貓的遊戲,將經濟屋幾千萬元錯賣的經濟損失無人需承擔責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萬九公屋年底即將落成,將怎樣合理分配成了新的問題。原因是房屋大小、質量等問題令到部分人士不滿意而放棄。因此,有聲音建議政府經濟屋,是否可以考慮改為廉租屋,也就是說所有權是政府所有,政府適時按照不同收入的家庭收取租金,既可避免錯買錯賣,也可防止炒賣經濟房屋的問題發生。我很贊成貴刊6月號刊發的澳門“公共房屋,防線內外的艱難平衡”文章的觀點,按照國際慣例,以中等家庭4-6年的收入為基礎,可以購買一套全家人居住的基本面積房屋為合理價格基準,但目前澳門中等收入的家庭最少得30餘年的全部收入才是目前樓價的比例,這也是大部分市民企侯公屋的主因,但一旦等到可以上樓的一天,又為要交數十萬的首期買樓款項而心絞力瘁。因此,建議政府擴大向市民提供廉租房屋群體範圍以符合市民期望和訴求。

(澳門/夏匡敖)

讀《澳門月刊》了解青洲歷史

我在澳門土生土長幾十年,卻對青洲山的歷史瞭解少之又少。今次意外地在《澳門月刊》發現了青洲不少奧秘及不為人知的史料。澳門半島地方細小,從南到北不需半小時可以圍繞小城兜幾圈。我曾住在青洲山附近20餘年,卻從未到過山上,也不知曉早在1606年耶穌會曾居住青洲山。聽說過山上有炮臺,但不知青洲山炮台的來龍去脈,更不知道是1865年澳葡政府建築炮臺的真實歷史。有可能當年澳葡修建青洲山炮台,目的就是對準清朝政府的。近日我們一班球友忙裡偷閒,帶著《澳門月刊》文中的揭秘,上到青洲山頂,果然發現1865年修建的炮臺遺址清楚可見,更令我們流連的是山上的自然植被,確實讓我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心情難以平靜,可以預見,未來的青洲山一定會成為澳門又一休閒、觀光、健身的好地方。澳門政府已宣佈將在青洲山腳下建設珠澳24小時行人邊檢通道,將不僅改變目前青洲區雜亂市容市貌,且一旦通關每天幾十萬人流出入境,肯定會快速帶動該地區全面發展。 (澳門/蔚東敖)

怎樣解讀“新通道、

新局面與新考驗”

關注《澳門月刊》多年,特別是貴刊作者隊伍中相當多的評論性文章。今期《澳門月刊》6月號的“新通道、新局面與新考驗”卻意外地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不僅從理論上綜述了該通道將為珠澳兩地市民帶來人財物的利與弊,和兩地通道對解決民生問題的意義和作用,最根本的焦點是指出了為什麼該口岸的設計與施工和建設指定祇能由廣東省的窗口公司澳門南粵集團來承建?暫且不究現行中的橫琴新區澳門大學工程瘋狂追加數十億的天文預算數字,在當今科學發達的社會中,怎麼會允許一個講究科學發展觀的特別行政區政府公開表示:該口岸將從設計、施工、建設等全由南粵集團獨家說了算,這不是在開國際玩笑、在公然挑戰中央政府的科學管理發展觀嗎?這種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不正常的新考驗能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高官口中堂而皇之公佈於天下。簡單而言,應該說連普通的小學生都不會同意。但就是這麼簡單的問題,為何在“一國兩制”下最講公平、公正、民主發展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如此不按常理出牌呢?這就是今期讀者對該文作者的一次全新的發現。其實任何讀者,對於時政類文章的作者,並無特別的什麼要求,要的是作者應站在公民社會的利益角度,評出社會需要的真實信息,論中問題存在的關鍵所在,指出問題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影響,實事求是地替公民社會負責,就是讀者喜歡的好作者。

(北京/閆延萍)

家乡社会道德状况的调查 篇4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100380327

文学院 英语(3)贾梦娜

家乡社会道德状况的调查

内容摘要

如今社会,在华而不实、虚假轻浮风气的笼罩下,尽管文明的趋势是永远上升的,社会道德良心已经进入了它的休眠状态。这方面整体堕落的形势十分明显。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规范

关键词

家乡社会道德状况调查近20年来,多种所有制出现后,虽然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一些改善,但对社会生活的严密控制,使得统治权力很容易就介入了国家资源的配置。而且,由于当权者缺少监督,又没有自律的精神,普遍的权钱交易就形成,并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使社会人际关系在严重不平等的情况下日趋紧张。

与此同时,在社会商业化的趋势下,中国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日趋繁杂分离,人与人之间难有赤子之心相待。由与制度不合理压制所带来的遭遇,更直接导致人们道德生活的迷茫。

一、关于家乡社会道德的调查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公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家乡居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家乡居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家乡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无锡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家乡居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

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公民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家乡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家乡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四、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研究表明:道德观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阶段性原则,第一阶段是道德的他律阶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是公民社会公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环节和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这个时期,人们逐步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评价能力,道德行为不再像

第一阶段那样是外在约束的结果,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促使人们从道德的他律阶段向道德的自律阶段转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会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一)在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坏,对整个社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社会的公共秩序良好,人们就能解除后顾之忧,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青年人不仅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对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争。

(二)在个人修养上,要教育青年讲究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现,又是维护人们社会交往中友好和睦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

(三)在家庭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的基本单位,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必须教育青年正确对待家庭关系。综上所述,提高社会公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规则,使公德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当出现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轻则有规则可循,重则有法可依。

(二)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作用。毫无疑问,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同时,每个个体也是公众舆论的构成者,是舆论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号,要掌握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规律规则,遵循这些规则,采用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个人修养。只有在微观上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素质水平,才可能在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面貌。

参考文献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 篇5

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我组成员经过设计问题,发放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统计。我组调查问卷被调查者中女生17位,男生13位,其中分别有临床医学,药学,酒店管理等专业,大多是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大一大二学生,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一人。最后,我组对这30份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作出如下报告:

根据第一个问题的统计来看,绝大多数都觉得学习该门课程都有收获,懂得了一些道理,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有很大收获,只有少部分认为没有收获。总体来说,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或多或少的学习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在第二个问题中,同学们都认为参考教材是有利于学习的。在第三个问题关于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同学们大部分认为是懂得道理,其次是树立信念,最后才是获得知识。从第四个问题来看,同学们来参加上课原因何不相同,最多的认为是课程重要,然后是教师教学吸引。说明在同学们的认识中,课程重要性而不是纪律要求和应付考试,同时,老师教学吸引也是很重要的。第五题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均选无多媒体授课,证明这门课程没有通过多媒体教学。第六个问题关于课堂师生间互动,同学们均填有一些,说明这门课的课堂互动都有过但不多。从第七个问题来看大部分同学认为老师个人的特点对教学有中度影响。第八个问题中有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同学们大部分喜欢师生互动以及结合时事、事例讲授的方

式。从第九个问题来看,同学们希望本课程有与时事结合的特点,喜欢课程贴近生活,实用的特点。第十个问题有关对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对老师提及最多的是多开展交流、互动,对同学提及最多的是上课认真,积极思考,注重课堂纪律。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能够看出大部分同学很喜欢这门课程,也很喜欢授课老师。希望同学和老师通过分析报告找到问题,更好地学习与授课。

201103103

樊志豪 丁如雪 严诗宇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 篇6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题 目: 大学生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调查 学

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

业:产品设计

小组成员:王艺臻

令利敏 王婕妤 王海玉

指导教师:耿丽萍

制作时间:2013/11/27

【社会实践目的】在当代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把自己手中有限的资金花得合理等值理性已经成为了人们日益思索的一个问题。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消费群体,更是对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特殊的见解与体会。自从我们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我们离开了父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自理。不同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及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个人消费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选取了这一主题展开了问卷调查。

【社会实践时间】2013.11.20___2013/11/27 【社会实践内容与收获】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

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总结:我们发现目前同学们的消费重点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消费结构中人际消费恋爱消费所占比重过大,成为消费大头,电子产品消费也逐步上升。而学习之初伙食费支出相对下降,虽然同学总体消费偏低,但是消费结构内部出现不平衡,根据问卷调查情况有以下各项消费支出总额与其所说的总消费支出两者并不一致,从侧面反映出同学对自己平日开支没有数。

虽然从我们现实的消费层面上看不出有明显重品牌的倾向,但不代表以后没有,毕竟目前得消费方式极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经济条件制约,作为一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特殊消费群体我们大学生应该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上舒适物质上合适的生活,无计划的消费方式,不平横的消费结构不利于我们形成比较规律,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道德危机的社会维度分析 篇7

1 道德危机导致法律的应急产生

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并且是社会道德退步的产物。正是由于诸多行为违背道德, 既“善”的要求, 法律才不得以将其上升到强制约束的层面, 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法律是有其滞后性的, 只有社会上出现了新情况, 这种情况出现次数增多, 并具备一定得普遍性同时明显违背社会一般道德的要求并造成了恶劣的后果或给广大公众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的情况下法律才会做强制约束。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2]现引用如下几条:第二条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 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 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 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 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 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 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规定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一方发现自己的子女为非己方亲生的情况。可见社会上有些人违背了道德上要求双方忠于婚姻的要求,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从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这很明显是违背道德的, 即便是在宣扬性解放的西方社会这种情况也是不能被接受的。这种现象在法院实际审判的过程中反复出现, 法院处理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标准, 从而有权机关作出了司法解释以解决这一诉讼难题。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传统的婚姻道德规范, 那么不会出现非亲生的婚生子女。如果每个人都能正确的对待婚姻。

为了维护个人正当利益和社会的优秀价值导向, 法律在道德无奈以后不得不做强制性规定。法律是道德沦丧的产物, 随着道德的沦丧程度加剧程度应急产生。

2 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追逐是道德滑坡的直接动力

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固有的东西。如今也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这种成就却是绝对的物质成就。通过三十年的发展, 我们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人均GDP已经超过四千美元。种种的成绩让很多人忘乎所以。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鼓励,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政府会议讨论的重点话题也多是今年的GDP目标是多少, 能够招商引资多少等等。所以这种追求物质的行动是全民族的, 并且是至上而下的。

在中国存在多年的奶粉问题最能直接表明这一问题。奶粉事件已经不止一次触动人们的神经。反反复复出现的奶粉事件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 而是行业的问题, 也是全国企业的问题。我们的民族奶粉企业在不断的试图毁掉自己的企业发展前途, 同时用他们已经不多的信誉不道德的积累他们的财富。他们已经不懂道德两个字, 他们关心的只有法律, 毕竟符合道德要求要付出更多成本。

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 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 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我国共有109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进行了排查, 检验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我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民众的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反而经济越发达, 道德越沦丧。原因在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认为个人主义是将个人从家庭和社会分开的一种力量, 使一个人形成“他自己的小圈子”。在他看来, 个人主义, 先将消耗掉“公共生活的美德”, 接着将“攻击和毁灭其它所有人”, 直至“被完完全全的自私所吞没”。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共同生长的。我们在学习并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接收了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这种个人主义与我们的传统道德发生了碰撞。于是出现了纠结的社会道德。

3 移植来的西方大学制度是与道德危机紧密相关

被西化的大学教育制度忽视了道德的教化。我国封建社会采取的选拔人才方式延续了数百年, 既“八股取士”。现代以来,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遭到了几乎彻底的否定。尽管这种制度弊病很多, 但是有一点还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这种制度保持了儒学经典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并且儒学思想深入影响到社会每个阶级。至少在社会道德层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长久以来我们所倡导的中国式优秀的传统道德就来源于此。

近代以来我们学习西方的大学制度, 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达到富强的目的。这种希望是从清朝后期开始的, 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我们的大学开设了数学课、化学课、物理学课等等。大学尤其重视英语教育, 英语教育被放在比汉语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上。大学的汉语专业课程是汉语专业的学生必修, 其他学生只能选修。但是所有专业的学生英语全部必修。大学里英语的四六级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 但是没有听说过汉语的四六级。我们常常试图理解相关部门这样设置科目的用意, 但是始终无法理解。大学教育忽视了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

我们常常以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感到自豪。但是如今的大学又能传承多少我国的古代文明呢?“四书五经”固然有其应该被批判的一面, 但其中的经典应该最值得我们的大学研究发扬并向学生传授的。一个民族的固有文化才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必然是道德败坏的人。

摘要:目前, 我国的市场经济和被逐步西化的教育体制使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社会道德危机。危机地出现和解决必然会推动法律体制的应急与完善, 也许, 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大复兴、大发展中来根本改善这种现状。

关键词:西化,市场经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耳, 庄周.老子庄子[M].北京出版社, 2006, 7 (1) :22.

现代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 篇8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由来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psonsibility)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益外,也应当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利益。纵观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企业从产生开始就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一是上世纪30年代以前,即现代企业发展初期,企业的责任就是为实现所有者和股东利益赚取最大化利润;二是上世纪30年—60年代,即现代企业形成时期,随着股权的日益分化,企业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快速发展,在消费者主权运动推动下政府通过立法迫使企业对其顾客、贷款人、供应商等企业关联者承担更多更大责任;三是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现代企业的成熟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经济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环保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迫使企业重新认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并逐步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四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即现代企业的扩张时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使市场经济规则和市场经济内在基本矛盾—劳资矛盾一道播向世界各地,由此引发的一系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劳工问题日益尖锐,劳工权益保障成为又一个世界性问题,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此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话题”。

可见,企业责任经历了最初的经济责任并形成法律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伦理责任与社会参与责任,构成了完整的企业责任体系。除法定义务外,社会责任作为人类发展的普遍化要求,在企业逐步认可和接受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诸如ISO9000、ISO14000和SA8000等全球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

二、现代企业必须正视SA8000问题

社会道德责任标准,即SA8000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组织道德行为的新标准,是社会责任国际(SAI)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作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它以保护劳工权益为核心,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作为一个通用标准,SA8000对我国企业而言,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SA8000是国际贸易的新壁垒还是通行证。SA8000标准作为一种民间认证,要求企业赚钱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如果企业不承担,社会就要迫使它承担,那么,它是不是一种新的贸易壁垒?纵观欧美国家,在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下,迫于消费者日益增大的压力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跨国公司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社会责任守则,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NGO)社会责任守则纷纷出笼。何以如此?一是由于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挂钩;二是消费者与投资者都非常关注跨国公司的劳工问题;三是大众传媒与NGO、社会公众对劳工问题紧盯不放;他们分别用“良心购买权,良心投资手段,游行抗议方式”对跨国公司施压。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国际进口商要求生产企业遵循SA8000标准,跨国公司要求其供应商改善当地工作条件并实施以劳工标准为检查内容的社会责任监督审核,对于我国出口企业而言,SA8000成为订单附加条件已不再是个案。由此可见,SA8000确实具有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性质与作用。但是在WTO框架下将劳工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运转的国际趋势,专家们普遍认为它最终极有可能与ISO9000及ISO14000一样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成为企业产品的“国际通行证”将是大势所趋。

2、SA8000是大棒还是杠杆?SA8000进入我国公众视野,是从2003年3月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对16家产品销往美国的中国工厂的调查开始的,结果发现,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基本上都无视工人权益,存在剥削现象。那么,SA8000对现代企业而言到底是大棒还杠杆?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作为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标准是发达国家新国际贸易保护的又一措施,强制推行有其不可否认的主观动机。尤其是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做法,就是以实施SA8000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一旦被要求实施SA8000,则原有的竞争优势将大打折扣或不复存在,但SA8000的宗旨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是实施劳工标准。它所关注的问题正是我国企业在劳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中国社会已开始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企业要想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像就必须尽早采取措施,改善劳工条件,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公司及品牌形像受损,争取早日获得认证,突破国外壁垒,以发挥SA8000的杠杆作用。

3、SA8000影响的是出口企业还是所有企业?目前在分析SA8000对外国企业的影响时,人们较多地将目光投向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如果欧美国家启动SA8000机制,对我国的皮革、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造成巨大损失,对出口企业将产生严重打击。不符合SA8000标准的世界工厂被取消供应商资格和SA8000认证高昂成本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导致这些企业陷入“认证危机”,另一方面伴随成本的加大,这些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不断下降。这种分析是务实的而又不是全面的。必须清醒地看到,SA8000标准是普遍的,不受地域、行业、企业规模限制。作为一个通用标准,它不仅适合于工商企业,也适合于公共机构。必须清楚地认识到,SA8000标准更是中国企业和中国社会的内在改革及文明进步所必须的,是全球化条件下外在市场变迁趋势的要求。

三、我国现代企业应对SA8000之策略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SA8000作为一种最新的管理体系标准反映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其核心是保护劳工权益。从这个角度讲,它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性。就SA8000的主要内容而言,它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承担的“最低责任”,是落实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起码要求”。可见,只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科学发展观,在追求生产效益的同时在环保与劳保上狠下功夫,现代企业就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有力的措施按SA8000标准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工权益,推动我国劳工问题的有效解决。

2、积极反对,做好SA8000认证准备工作。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面对SA8000的挑战与压力,现代企业只有早做准备才能避免在壁垒完全形成后的被动局面:一是全面了解和认真研究SA8000的内容及对企业的影响;二是守法经营,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和已有的相关行业与工业劳动标准;三是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更应了解认证程序早日获得SA8000企业标准认证。

3、把推行SA8000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杠杆。接受社会责任审核,完成SA8000达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劳动保护起步晚的世界工厂中的每一个现代企业而言,会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增加企业产品的劳动成本,降低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但纵观当今世界,单纯依靠低工资的劳动力降低成本参与市场竞争的做法,要么招致“倾销之嫌”,要么惹来“血汗工厂”之祸。可见,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不是要不要遵守SA8000的问题,而是如何主动应战、早日利用SA8000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依靠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重新设计符合SA8000标准的管理制度与体系的问题。

社会道德调查报告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 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 息公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 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据统计,到1997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 94个国家和地区联入了I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 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 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 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 题。道德范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本文探讨了 计算机网络发展对道德的复杂性影响。1 道德意识方面(领域)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 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 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 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 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 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 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 网络世界。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 面上。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 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 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 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 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 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 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 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眼下的I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 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 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 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 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 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 务和责任,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1.3 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 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 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 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 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 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

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 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2 道德规范方面 2.1 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 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 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 之约束力明显下降。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 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2.2 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从历史的运动来看,人类社会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表现为道德规范的适 用对象的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世界的发展对形成和发展道德标准,制 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领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网络中,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 为和其它的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 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电子邮件使用的 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到字母的大小写,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范。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南 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等等。(注:参见 :文献[1],第12~14页。)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 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2.3 网络道德规范向法制化转化 具体的道德规范在量上的积聚并不是无止境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向法律法规的转 化。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体在网上的行为和关系。例如美国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和“隐私权保护法”,新加坡的 “Internet管理体系”(注:升文:《全球追捕网上黑客》。北京青年报,1997-10-01(B))。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并在97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 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3 道德行为方面 3.1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特点 Internet直接介入“交际”领域,为人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 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其一,网上空间具有虚拟性,可以“相识不相见”,从而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其二,网上空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且覆盖广袤。上 网者可以定向抵达一点,也可以同时抵达多点,从而形成颇具规模的“交际圈”,为 人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交友、择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其三,网上交友可以“匿名 进入”,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交谈者可以对对方的真实身分一无 所知。这也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分进行交往,使交际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正是由于Internet的自身特点,使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了新特点:既直接 又间接。直接:网上提供许多聊天或交谈渠道,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同时性谈话。间接:所有谈话都是通过屏幕上的字母和语句来完成,听不到对方声音和语气,看不 到表情。Internet为人们“撒谎”和“说真话”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3.2 出现大量不规范行为 杜尔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 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注:〔美〕杰克•D•道格拉斯等:《越轨社 会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3页。)在网络发展初期,新旧道德 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 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例如:某个人通过某个ISP或B BS传播了侵权或违法的信息,那么ISP业者或BBS站长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过错的 责任还是无过错的责任?如是过错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其过错呢?这引起了多 方争议。至今,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2)规定冲突的行为。在网

社会主义道德 篇10

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指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规范构成,如政治道德、商业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具体的规范、具体的内容,各种规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低到高存在着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处于最低层次的、也就是最简单、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起码道德要求,它包括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两大部分。处于第二层次的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具体概括为“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要求。处于第四层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最高道德要求。以上这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存在层次体系,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决定的。

社会公德主要规范

1、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

2、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3、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

4、保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

5、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职业道德主要规范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上一篇:关键在于抓落实学习心得下一篇:三好小学生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