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课

2024-07-11

社会调查课(精选9篇)

社会调查课 篇1

《概论》课社会调查题目 

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调查 居民收入情况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城市菜篮子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超市食品质量问题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农民工工作收入情况调查——以临安为例 城市居民医疗保障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农村基层组织现状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农林大学为例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浙江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群众信访工作调查——以临安为例 临安农家乐发展问题调查 当前社会物价问题调查 城市社区工作发展问题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城市医保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以临安为例 农村医保情况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城市住房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社会治安问题调查——以临安为例 发展特色农业问题的思考——以临安为例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以临安为例

一、本学期第7——8周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尝试,到临安或杭州附近农村、企业、机关、社区、市场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凡是提交调查报告的同学,可以按作业评分,优秀者只要提交一篇3000——4000字左右报告可以代替本学期的作业,计入平时成绩。

调查报告可以在课堂讨论中进行交流,可以计入平时成绩。

二、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四大要素。

写作格式:

 标题

 所属学院班级姓名

 正文部分

 调查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对象[人物、单

位、部门等基本情况]、调查的过程)

 调查的内容,(包括发现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包括经验、成绩、教训、失误等)

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路或对有关问题的感

受。

社会调查课 篇2

1. 传统数学答疑课未能兼顾学生的多样性

传统数学答疑课在教师批改统计数据之后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基于大多数学生的疑问,然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层差不齐. 一部分优秀学生很可能已经掌握了这些解题方法技巧,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答疑课一定程度上可能被视为低效、无效,而对另一部分后进生,在短短四十分钟之内不足以解决所有的疑问,没有达到充分解决疑问的目标. 笔者以高一年级学生为样本,在40分钟内能否解决作业当中的疑惑调查中,8% 的学生选择能完全解决,50.67% 的学生选择大部分能,38. 67% 的学生选择解决小部分.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传统数学答疑课未能兼顾到学生的多样性.

2. 传统数学答疑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数学答疑课中以教师的错误统计为依据,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有些教师的习题答疑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在“讲”上,为了能多讲些题目,能让学生多见识一些题型,试图以题目的数量胜出,以经验积累和题海战术代替理性思考. 课堂上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往往就题论题,很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机械地学习,甚至没有时间去当堂思考解题思维的过程.

针对有数学疑问的时候,选择哪种方式进行解决,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20% 选择问老师,78. 67% 选择与同学进行讨论,32% 选择自己钻研,21. 33% 选择放任不解决.数据显示,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羞于向老师请教问题,更倾向于问同学或者放任疑问而不顾.

二、探索微课在数学答疑中的应用模式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 ~ 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或45分钟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利用微课进行答疑就是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典型问题及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片段录制讲解.

1. 利用微课突破传统数学答疑的困境

利用微课进行数学答疑,一是保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多样性. 二是答疑是由教师制作的微视频进行传达,消灭了学生直面教师的羞涩和畏惧感. 随着微课的兴起,学生对微课走入教学持有欢迎的姿态,调查显示42. 67% 的学生觉得很新鲜,喜欢这样的方式. 首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主动性得到了更多的体现. 三是把教师从重复讲授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去完成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和工作,微视频具有可重复利用价值,同一份作业的答疑可供全年级使用,典型错题的答疑微视频也是教师建立答疑题库的宝贵财富.

2. 微课答疑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笔者为了检测微课答疑相比较传统答疑的有效性,以高一年级四个班级为样本,就三角函数图像知识点进行实验.

从四个班级的前测结果显示,1、2、3、4班的均分相对平衡,各个题的错误率基本一致,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原比较数据. 通过自行订正学生排除了非智力因素、粗心等错误导致的失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设计的实验模型中,笔者安排1班和2班进行课堂教师答疑及课后答疑.在课堂上教师的试卷中13道题讲解了6道题,课后两个班级76中有7人过来请教尚未能解决的疑问. 3班和4班利用上课时间观看微课答疑视频,当堂填写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完成6道题,并针对每道题后面的变式训练进行练习巩固,能够顺利完成变式练习. 问卷显示50.67% 的学生希望可以继续观看,并重复学习,49. 33% 的学生表示希望有时间可以多学习. 这表明学生在操作微课视频答疑后抱有很积极的态度. 如何恰当合理地安排学生学习微课答疑的时间及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经过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答疑后,安排四个班进行后测,成绩显示,整体水平上3班与4班要优于1班与2班. 分析这后面的原因,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把课堂上的被动听讲、吸收、做笔记,变成了我想学习哪一道题,并且在完成每一道题后解答相应的变式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参照了学生水平的多样性. 传统答疑课上,教师和学生有着很好的互动,确也存在着弊端. 结果显示,巧妙利用微课答疑效果优于传统答疑课.

3. 微课答疑应用模式的探究

利用微课答疑并不是排除传统的答疑模式,而是与传统答疑相互结合进行,从而创造出更优更好的效果,更加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问,解放老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集备课组之力,制优质微课答疑课

同一备课组之间统一学案和作业,就一专题或一阶段的典型疑问进行微课视频精心制作,在每个试题答疑后皆设置变式练习,用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检测是否顺利知识的迁移. 备课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制作出精良的微视频可供同年级每名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供教师组建备课组历届答疑微视频题库.

(2)教师优化微课助力答疑的检测模式

在运用微课进行答疑的过程中,不能放任这种模式随学生应用,而是设置一定的激励和检测机制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效果. 在学生运用各自账号进行登录电脑学习答疑视频时,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是否顺利知识迁移到变式训练中. 同时,在微视频答疑不能解决疑惑时,教师发动问题讨论小组,教师适时在一旁辅导. 为兼顾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创新题,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突破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摘要: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形成一股微课热的背景下,本文探究了微课与数学答疑课相结合的模式,及对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于学校在数学教学中推广微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走向社会的实践课 篇3

这门课程设计为16课时,基本上一星期一节课。

课程的主讲人就是你自己。

课程内容由社会调查、生活与创意、艺术与运动等内容组成。

下面,我来为你讲解这门课程的详细内容。

一、社会调查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总是会看到不文明现象?是否对社会中许多事物不理解?是否想知道别人是不是和你不一样?那就请选修这门课程,让我们共同来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你要确定一个课题。比如,专门研究不文明行为;其次,召集你的小伙伴一起做出一份调查问卷;然后,上街去发放调查问卷,并且回收。别以为那只是向民众发放一份简简单单的问卷。这期间,你可能会遇到拒绝、无视或质疑你的人,而你必须自己去克服这些困难。只有这样,你才会成长。调查结束后,还要统计结果,形成表格,分析原因,最终得到结论和总结。

所期望的收获:使你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锻炼与人交谈的社交能力。

二、生活与创意

在你身边有没有心灵手巧的人?有没有手艺很棒的人?有没有创意十足的人?每个人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吧。那现在就是你成为这样能干的人的时候了。

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所擅长的手艺拿出来。在整门课程系统中,可以一人负责讲授一节课,学习、训练与掌握诸如编手链、折纸、烧菜等,还可以组织大家表演情景剧、自己手工制作服装、构思剧本并作汇报演出等。

所期望的收获:掌握几门新的技艺,放开自己的身心,充分发展与展示自己。

以上是两种课型的想法,还可以拓展,触类旁通。比如:基本医疗知识课,现代武器了解课等。

这门课程会是一座让你融入社会的桥梁,会是一段让你难以忘怀的记忆,会是一门让你一生受益的课程。

毛概课社会调查报告总结 篇4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数据分析:

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文法类占6.2%,经济类占9.2%,理工类占6.2%,艺术类占7.7%,其它专业占50.8%。。。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生源地:本省农村的占xxx,本省城市的占xxx,外省农村的占xxx,外省城市的占xxx。

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度:很满意的占xxx,满意的占xxx,一般的占xxx,不满意的占xxx,很不满意的占xxx。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期望就业的公司类型:民营企业的占xxx,国营企业的占xxx,自主创业的占xxx,政府部门的占xxx,其它xxx。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薪水占xxx,地理因素占xxx,行业前景占xxx,个人喜好占xxx,办公环境占xxx,其它占xxx。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看法: 专业一定要对口占xxx,既来之则安之占xxx,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占xxx,其它占xxx。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1500以下占xxx,1500-2500占xxx,2500-3500占xxx,3500以上占xxx。

10.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工作地点的想法:经济文化中心占xxx,西部地区占xxx,一般的城市占xxx,出国占xxx,其它占xxx。

1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专业水平占xxx,心理素质占xxx,公关能力占xxx,道德素质占xxx,其它占xxx。

1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原因: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占xxx,就业期望过高占xxx,就业人数过多占xxx,其他占xxx。

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就业难的态度:先就业再择业占xxx,先就业再择业占xxx,考研占xxx,待业xxx。

1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现工作的原因:家庭贫困占xxx,对考研没把握占xxx,实现自我价值占xxx,其它占xxx。

1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周围同学平均就业率的了解:50%以下占xxx,50%-70%占xxx,70%-90%占xxx,90%以上占xxx,不清楚占xxx。总结及建议:

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以及根据问卷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内容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就业难。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其实根据调查,大学扩招是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必然带来的是众多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而2010年更是创纪录的突破了600万大关。在这样严峻的社会背景下,自然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唯一的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有无数家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与企业期望的差距。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家太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导致我们的动手能力太差。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企业认为“培养人是学校的事,我要的是能用的人才”、“企业不是学校,没有培养人的社

会义务”。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应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该结合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与课程,而企业应该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前培训以及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只有各个群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2.对专业的不满意。很多的同学都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满意。究其原因,许多的同学选专业时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有的是被父母逼的选择,有的只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这样必然决定了专业的不对口。还有的同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渐渐的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了,这又是为什么?有两点原因,其一,学生本人对自己兴趣的把握可能不准确。高中学生对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对中学相关学科的成功体验,或者是受到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吸引,等等,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对专业的直接兴趣。其二,影响专业学习的因素,除了专业兴趣外,还与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生涯动机、个人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个性特点等有关,这些都是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中应该重要考虑的方面。所以,对于已经无法改变自己专业的同学来说,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多去发现自己专业中的乐趣。或者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学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科,毕竟大学的自学时间还是比价充裕的,所以多多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的课程。总之,不能因为专业的不喜欢就大把大把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浪费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并且是在大学这么宝贵的时间,所以,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3.就业公司的单一化,缺乏创业精神。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的部门之中,国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这样的大型企业则更受大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部门的待遇普遍偏高,就业稳定性更高。而私营企业选择的人数较少。这样的选择其实无可厚非,在当今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生活压力极大,有一份能够比较好养活自己的工作,对于大多说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但这样,必然造成了热门职位的紧俏,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获得这样的“香饽饽”,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无法获得这样的机会。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在一些私营企业,甚至是小企业来锻炼自己,虽说这样的企业薪酬以及福利方面会不及大型国营企业,但在这里你一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刚毕业的学生之所以不太好获得较好的工作,主要原因还是经验的缺失。所以,在这样的小公司先进可能多的获得锻炼的机会,填补自己的经验。这样当过了几年之后,伴随着自己经验的日益增多,在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不再是梦想了。而对于大家不愿意选择创业,我想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创业不只是嘴上随便便说而已,真正的创业并不是我们在学校参加的那种模拟创业活动那么简单。踏雪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实在是太难了。但人生只有多经历一些事情,才可以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并经还年轻,有可以挥霍的资本。在我们这个年纪,多经历一些事情,对于我们将

来的发展是有很多益处的。即使撞得头破血流,只能证明我们当时选择的路是错误的,那再重新来过就好了,没有什么丢人的。当我们获得成功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外人无法感觉到的,在那一刻,才会觉得原来所付出伤于痛是值得的。另外,国家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正是我们发挥自己的青春与才智的机会。

4.薪资期望过高,缺乏理性认识。工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学生都有一种骄傲心理,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并且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饭来张口,衣食无忧的年代,当然希望自己的工资很高来满足自己较高的消费水平。但企业所能提供的的工资却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期望值。这种现象一方面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企业创造不了价值,致使企业不愿意为此付出高薪,另一方面却是家长花高价打造的天之骄子挣的工资仅仅刚能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希望高工资是好的,但自己首先要有这样的水平才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可值得炫耀的资本:比技术,你不一定有专业技术工技术好;比专业知识,没有科研工作者所掌握的知识丰富;而工作经验更是几乎为零。这样的条件,又凭借什么样的条件来获得较高的工资呢?其实,这是一种择业功利心理。所以,大家应该清醒的认识,刚毕业的我们不可能得到过高的工资的,只有凭借我们辛勤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可以得到相应的高工资。记住,自己的收获是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只有付出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收到与之相对应的薪资。因此,大家在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不要仅仅将工资水平的高低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如果这样,会使我们失去很多的机会,对我们人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工资最高的,但一定要是最适应自己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我们应该在就业前就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我们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5.就业地点过于集中于发达城市。好的环境对于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发达城市,我们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坚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只是提高我们自己的一个条件而已。最重要的还是看我们自身的能力。没有过硬的自身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迟早是会被淘汰的。并且,由于大家都普遍认为大城市对就业有好处,所以必然造成求职竞争的激烈。而实际上这些地方的人才供需已相对饱和,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只靠一股冲劲和猛劲在这些地方很难立足的。这种就业观念使不少大学生失去了就业和发展的机会。我们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些人在发达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这样时间久了,还是会因为工作不适合自己而放弃这样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在哪里找工作,最重要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有兴趣爱好的,愿意为这件事情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这样找到的工作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好的,不要仅仅因为就业地点而选择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这样就得不

偿失了。毕竟,找工作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若干年之后,要让自己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这样,就就算自己成功了。

6.大学生对专业水平重视度较高,而忽略了自身的修养。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社会上许多的事情会使我们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观念,比如,拜金主义,铺张浪费等。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人格的一种缺失。我们在学校,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觉得只有将自己的学习搞好,才能将来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你所拥有的知识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即使没有出众的专业知识,没有渊博的学识,但只要他骨子里够正直,为人谦和友善,谈吐不凡。这样的人一样会受到招聘公司的青睐。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许多用人单位渐渐的淡化专业知识,而是将道德修养考察更多的原因了。所以,我们应当在平时多花一些时间来培养我们自身的修养,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课本上生硬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机器”。

7.考研人数与就业人数基本持平。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需求的高端人才也越来越多,这是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同时,考研可以使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挂钩的是研究生的平均工资高于应届毕业大学生,这也是考研人数众多的一个原因。但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一类人。他们考研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比别人多学习许多专业知识,而只是单纯的逃避就业。他们觉得现在的就业人数太多了,怕自己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再在学校呆上3年时间,等这几年就业高峰期过后,自己再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实,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在就业人数多的时候,继续深造,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个提升,等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单位要求的时候,再去找一份好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何乐而不为。但是,这些人却丢失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选择接受挑战,而是选择了逃避。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只不过是白白浪费了自己几年美好时光,到头来同样不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也许是我们从小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我们没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不仅仅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次不可多得挑战机会。选择舒适安逸的生活固然没错,但更高的挑战同样会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不要让眼前的困难难倒,挑战它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所以,真正想提高自己而考研的同学,应该努力把握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好好掌握基本知识,为考研做好准备;而为了逃避就业而考研的同学,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地面对就业所带给你的挑战。当你真正面对它的时候,才会发现它并没有你想象的困难。

总之,经过这次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心理的调查,我觉的大家对于就业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十分全面,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就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

教案社会体验课 篇5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于汽车的结构、种类有简单的了解。2. 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行为。

3.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4.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三、材料准备

1.教学挂图《各种车型的图片》

2.提供若干场景的图片如:“受伤现场”和“路边花草枯萎”。

3.收集各种车辆的模型,及玩具 4.各种车辆的卡片

5.紧急电话的图片及红绿灯的图片

6.各种特殊功能车的声音录音磁带、录音机地“导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完整话语的引入才会真正的使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说出心里所想,所感。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教师用语言引入:“小朋友们你们会猜谜语么?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谜语哦,谜底是猜一辆车,看看哪个小宝贝最棒,我们一起来猜猜看。这些都是什么车。”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开车。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

——长长手臂真神气,提起千斤和万力。(吊车)

——失火啦,救人啦,快点带我帮忙呀。(消防车)

——我是警察好帮手,小偷见我就要逃。(警车)

——生病了、受伤了,快快带我帮忙呀。(救护车)

——信件信件用啥运?请问这是什么车?(邮政车)

——警察拿枪保护它,银行门口经常停。(运钞车)3.交流

让幼儿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教师出示其它常见的车辆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谈一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倾听,适当的介入幼儿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语言(如:我见过公交车,公交车是给人带来方便的交通工具)

4.观察比较

——出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图片

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

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救护车上有红十字。

观察这些车的车轮,有些车的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车子有两个,四个车轮或六个车轮等。

提示幼儿:中班幼儿仍然保留着直觉行为性思维的特点,对自己行为的计划性、预见性较差。因此,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故时

有发生。据此 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拿出安全知识图片让他们在看看、讲讲、议议中初步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哪些是危险动作,怎样做才是安全行为,通

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地自我保护的方法,逐步建立起新的安全文明的行为方式。

五、活动延伸 1.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

说明:经常听一些声音,会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所提高,激发孩子们爱探索的精神 2.紧急电话及红路灯

教师用话语引入: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他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吗?

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110 120 119 的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电话都是什么电话?在什么情况下拨打?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纠正引导

出示红绿灯图片 让幼儿说说在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时怎么办,绿灯怎么办,黄灯怎么办?

学习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说明:教给这些紧急电话和交通安全知识,是让幼儿们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 六,活动结束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教师:小司机们,我们出发吧!

教后反思: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首先通过猜谜语,让幼儿了解特殊车的功能——通过交流,使幼儿可以用完整简单的语言说出车的特殊功能——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各种车的外型不同——通过互动游戏,巩固加深了幼儿对各种车特殊功能的理解。

我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场景的图片,让幼儿想一想,(如,有人受伤了需要什么样的车,发生火

灾了,需要用到什么样的车)让幼儿到前面来自己点击出示图片,这样互动游戏可以提高自我参与学习的乐趣,并能巩固加深幼儿对特殊功能的车理解。

第九课亲近社会 篇6

一、培养亲社会的情感

1、第2—3页的图片如超市购物、舒适的居住环境、街道腰鼓队、SOS儿童村的孩子、义务献血等反映了什么?列举社会生活中其他美好的现象2例。

2、我们的社会生活是十全十美的吗?列举2例。在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低收入困难群众生活等等问题上国家有什么政策?你从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了什么?

3、阅读第4页小黄和果农小周的材料。分析小黄的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周的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阅读第5页王志的材料,分析王志发誓报效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写在课本上。说明了什么道理?

5、阅读第5—6页林凌的材料,分析他的性格发生什么变化?对他有什么影响?说明了什么道理?

6、阅读第6页姚守贞的材料,分析她生命之花再度盛开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7、阅读牛玉儒的事例,分析什么了什么道理?列举2个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的伟人的名字。

8、总结我们要亲近社会的原因。

二、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1、第7页古人的对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晓远和小奇谁是对的?为什么?我们关注社会、关注天下大事的途径有哪些?

2、阅读第8页材料,当你遇到这名学生类似的情况时应该怎样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4、第9页的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告诉我们怎样亲近社会?

5、列举一个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分析“无规矩不成方圆”,体会规则的作用。

6、阅读第10页阳某的材料,分析怎样认识阳某的行为?我们要怎样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

7、亲近社会还要热忱服务社会,阅读第11页和第12页有关材料,分析总结我们怎样热忱服务社会?(三点)

8、总结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原因和形式。

9、总结怎样亲近社会。

第十课学会选择

一、是非善恶有公论

1、阅读第15页和第16页有关的三个情景材料,分析包公不畏权贵、秉公执法,说明他具备什么品质?纪念包公的对联反映了人们什么愿望?

2、情景三德古语材料给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三段情景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3、阅读第17页和第18页两段情景材料,总结白芳礼的事迹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肯

定和赞扬的原因是什么?老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反映了什么道理?谈谈你对一个人的善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列举当今社会反映善行德一些活动2例,分析这些活动的强大力量来源是什么?两段情景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

5、阅读第19页有关社会主义道德的材料,判断哪些行为是应该倡导的?哪些是应该谴责的?总结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各是什么?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时什么?

6、引导学生阅读第19页的有关材料,分析哪些是称道的行为?哪些是应该谴责的行为?可以看出哪些道理?

二、明辨是非扬善弃恶

1、阅读第20页的材料,分析这里的做人是指做什么样的人?(对做人的理解。)

2、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女学生做与不做对社会的影响。

3、阅读第21页吴坤写信反映情况有什么积极作用?女大学生和吴坤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4、阅读第21页材料明明的材料,明明应该怎样做?并且说明理由。迟军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

5、第22页两副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阅读第23页有关材料,分析图片中哪一种想法正确?为什么?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说明理由。

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合作谋发展

1、阅读第28页和地29页相关图片,分析反映了什么现象?哪些是竞争的场景?

哪些是合作的情景?

2、列举不同集体和团体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事例。

3、第29页和第30页的资料

一、资料二反映了什么道理?还有哪些不同国家和地

区竞争与合作的事例。

4、阅读第30页三位同学的材料,分析三位同学在竞争中胜出说明了什么?第31页20世纪80年代初的材料,总结竞争对经济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5、阅读第31页期末考试前三天和第32页表格,总结竞争又具有什么消极作用?

6、阅读第32页刘翔的材料,总结合作对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

7、阅读第33页2004年6月3日的材料,总结开展泛珠三角洲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8、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的意义是什么?还有哪些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合作?总结合作对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9、阅读第34页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材料,分析两大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有什么重大作用?从对“同行是冤家”新的看法谈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什么?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什么启示?

二、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

1、阅读第34页到第35页的材料,分析 这个学生成为超级城市的“第一任市长”的原因是什么?张怡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人的成功给我们

什么启示?

2、阅读第35页2004年6月某市高考舞弊案的材料,分析涉案人员被依法惩处的原因是什么?这段材料告诉我们在竞争中应该怎样做?你认为应该怎样避免类似的不正当竞争?

3、阅读第36页到第37页的材料,分析哪些事实体现了合作意识?表现是什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合作意识?

第十二课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我的受教育权

1、阅读第41页李达的材料,分析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阅读严济慈的事例,谈谈你对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理解。

3、阅读第43页和第44页材料,说明我们享有哪些受教育权?

4、阅读第43页杨文的事例,总结杨文一家各自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总结杨文父亲上夜大的原因。

5、阅读第44页有关义务教育法制定和修改的材料,分析材料说明了什么?

6、阅读第44页图片,总结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有哪些?

7、联系实际说出我们享有的受教育权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

8、阅读第45页情景一的材料,分析齐某被侵犯的权利是哪些?齐某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

9、阅读第45页情景二的材料,分析林玲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怎样得到维护的?阅读第46页情景三的材料,分析该县的教育局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吗?说说理由。

10、总结当中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该怎样做?

11、阅读第47页相关的材料,总结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时间和阶段各是什么?“义务”是什么意思?初中学生应该认真履行什么义务?

12、为什么中学生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围绕第47页和48页的两个观点)

13阅读第48页的王倩的材料,分析王倩是怎样克服困难,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联系自己的实际,总结自己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情况。

我的经济权利

1、阅读王成的材料,完成连线题,总结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2、财产分为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的财产。说说自己家里和身边的哪些是个人的财产,从而对这些财产享有所有权?

3、阅读第50页有关材料,填写哪些属于合法财产?它们受法律保护吗?法律怎样保护?阅读第50页有关两个案例,分析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分别是什么?对我们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有什么启示?

4、阅读第51页法定继承示意图和王某夫妻的材料,总结法定继承的含义和顺序及遗产分配原则。分析为什么判定孟某也是王某遗产的合法继承人?为什么王某的弟弟妹妹不能继承王某的遗产?

5、阅读第52页有关王大爷的材料和遗嘱继承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王大爷女儿的诉讼请求。

6、总结我国公民遗产继承的法律、继承方式。

7、阅读第52页有关明旭的材料,分析明旭爷爷奶奶的要求合法吗?对于这一间店铺明旭有什么样的权利?为什么?明旭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阅读第53页材料,总结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当代中学生具体的智力成果有哪些?阅读第53页最后一段小字材料,分析材料中的智力成果是什么?归谁所有?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

第四单元爱我中华

第十三课自我学习提要

一、幸福时代美好生活

1、阅读第59页最后一段材料和60页两副插图,总结说明了什么道理?

2、阅读第61页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材料,分析说明了什么道理?

3、阅读第61页孙珂买保险的材料,分析保险的作用是什么?写出你知道的投资方式 是什么?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4、阅读第62页1978年以前的材料,分析反映了什么道理?

6、总结近年来人民生活变化的几个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辉煌岁月壮丽画卷

1、阅读第62页两副图片和第63页商品种类的变化图片,分析说明了什么?过去买东西凭票证的原因是什么?商品种类增加,老百姓得到什么好处?

2、阅读第63页我国基础设施改善的材料,总结你知道的重大基础工程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63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材料,分析反映了什么道理?

4、阅读第64页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支的资料,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5、阅读第64页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材料和图片,分析说明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时的话?

《品德与社会》失效课例诊治 篇7

一、重形式摆布, 轻目标达成

[失效课例]有部分教师为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活动性”, 存在为了活动而安排活动的现象, 不少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没有多大的意义, 出现了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如浙教版《你是我的好朋友》一课, 不少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都会安排“友情对对碰, 看谁最默契”这一教学环节, 常邀请二三对好朋友上台背靠背, 然后在答题板上同时回答教师的几个话题, 如朋友的生日、最爱吃的零食、最近玩什么游戏、最喜欢上什么课、最爱吃的水果等。比一比哪一组朋友相同的答案多, 并现场采访:你们的“默契”为什么这么多?然后予以表扬和掌声。你们的“默契”这么少, 提醒以后朋友之间要多交流。

[诊治]品德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方式、活动程序以及活动细节, 都应指向教学目标, 并为达成目标而存在。在这一案例中, 安排活动的目的是在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多谈心, 增进彼此了解, 加深彼此友谊。但从执行情况来看, 此环节的话题值得商榷。其一, 这些话题并不能代表朋友间有多少友情, 小孩子对朋友的生日不一定记住, 除非是开过生日会或送过生日礼物印象才深刻。对最爱吃的水果、零食, 最爱玩的游戏, 连自己都不一定明确, 更何况是朋友的。其二, 这些话题学生在分享和交流时教师常常以默契的多少为标准予以评价, 缺少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引导。从良好饮食习惯来说, 我们应该少吃零食甚至不提倡。品德教育必须是于细微处入手, 潜移默化的。养成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品德教育所要求的。孩子玩耍的游戏有健康与不健康的, 不能因朋友答案一致就予以肯定。总而言之, 本案例的教学, 重形式摆布, 轻目标达成, 暴露出教师对活动的目的性、必要性以及内在逻辑关联等问题缺乏整体的考量。反之, 有位教师在设计“友情对对碰, 看谁最默契”这一环节时做了这样安排:请几位同学说出好朋友的性格脾气, 爱好及优点, 让全班同学猜是哪一位, 猜中的好朋友则上前相互拥抱, 大家报以热烈掌声。这一活动安排从欣赏朋友, 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的角度切入, 目标导向明确, 教学呈现符合学情。既让同学感受彼此友情, 又能相互学习, 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活动才能浸润每一颗参与的童心, 激活每一份灵动的童趣。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是一个有机整合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 以及获得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因此, 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可能是线形的, 而应呈现出一种弥散性, 看不见摸不到却又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教学目标也是过程性的, 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达成的。

二、重自由体验, 轻现场引导

[失效课例]在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 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分享、交流, 启发学生对活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提炼活动内在及深层的意义。如《问号之歌》一课教学中, 有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了“同球异问游戏竞赛”“大千世界问号多”“连线你我他”“娓娓道来听故事”“小小问号卡”等环节。整堂课通过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 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 立体感非常强。但在实施“娓娓道来听故事”这一活动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身边同龄人刘玉鑫发明的安全指甲钳给老人带来的方便 (注:“安全指甲钳”是透过放大镜给老人剪指甲带来便捷, 曾获市小创造、小发明一等奖) , 在每位学生兴趣盎然地试过安全指甲钳后, 教师让学生谈谈使用安全指甲钳有何感受, 目的是激发学生善于问出名堂的欲望。由于教师缺少现场引导, 七八位学生谈的均为试剪时指甲钳的难剪、不够锋利的感受, 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活动的真正目的, 其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刘玉鑫发明的安全指甲钳来自于身边的小问题, 也就无法收获科技发明存在于我们当下的生活之中的启迪。

[诊治]品德课堂教学应指向教学目标, 并为达成目标而存在。有的时候, 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会碰到很多活动引导提炼方面的问题。如上述教师在第一位学生交流时提出指甲难剪时, 教师不应以“是吗, 你再试一下这指甲钳真的难剪吗?”作出简单的评价, 而应及时以“你透过放大镜看指甲是否更清楚, 非常适合老人使用”, 或者以“这个指甲钳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指甲钳最大区别在哪里?”作引导, 因为教师的这个回答对后面几位学生谈感受起着导向性的暗示。缺乏教师的点拨或引导, 缺乏理性的提炼, 学生对活动意义的理解也是不可能深刻的。这样, 活动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接受与内化, 由此也会降低活动的教育效果。

案例告诉我们, 教师在设计每个环节时, 一定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 落脚点以及价值在哪里, 这样才能自如地应对课堂自由体验生成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循序渐进地、有效地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三、重活动设计, 轻教学跟进

[失效课例]在课堂中我们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为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宽松情境,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 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 主动地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充足的活动和讨论时间, 课堂质量就成了问题。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浙教版《家乡特产知多少》中, 安排“介绍特产”这一环节, 出示以下内容: (1) 推荐代表。请每组推荐一名代表, 要求每个代表选一种特产, 各小组不重复。 (2) 介绍特产。 (1) 列举特产的外形或色味; (2) 特产的制作材料及过程; (3) 特产的相关典故; (4) 组员可以补充。准备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 学生分组分别交流霉干菜、黄酒、米酒、臭豆腐。显然,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1分钟的准备时间是非常仓促的。因为没有充分地选择“特产”的时间, 所以学生对制作材料及过程只能个体的、零散的交流。最终, 整个教学过程只是流于形式, 匆匆收场。

[诊治]在课堂中为了增加活动的实效性, 许多教师设计讨论的活动, 却不给学生讨论的时间, 重活动设计, 轻教学跟进。活动是需要时间的, 只有时间充足, 学生的思维才能动起来。这样的活动无疑缺乏反馈、体验以及自我调整的过程, 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上述案例中, 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一方面,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对介绍特产的难点“制作材料及过程”在言语的争辩、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互通、思想观念的冲突和互相补充中, 对特产的认识更为丰满、合理、明确。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巡视指导了解合作的进展、讨论的焦点、认知的难点和活动的阻碍处, 对每个小组的活动经历情况做到胸中有数, 及时进行指引点拨, 并不断生成新的、灵动的课堂资源。

品德课程重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其中的道德观点, 如果为了完成某一项设计而活动, 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同时, 为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要精选活动形式, 要做到新颖有趣、直观可行、主题鲜明。拿上述这堂课来说,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参观、调查、访问、查资料, 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隔壁的“白塔酿酒公司”, 并把整节课设计成一个活动场境———做导游, 模拟向大家介绍推销自己家乡的特产。这样一来, 学生的过程体验会更真实, 教学效果会更显著。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8

一、兴趣引入,启智相剂,师生互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依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如在教《唐朝盛世》这一节时,教师板书,1. 何谓“盛世”?哪些方面说明了唐朝盛世?2. 任人唯贤,取人长处有什么好处?3. 理解“坊”“市”。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读书,圈点,之后盼着教师抽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示自己。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想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新意见,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再完善、总结。师生互动,相得益彰。同时,师生之间也建立起了心理和谐的相容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地开展。在不断地学习、教学中探索,使得教学思想越来越活跃,把这种有启有发的教学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远胜于按部就班的说教式教学。

二、从实际出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 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教学条件差,几乎没有什么教学设备。我就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该节课的教学。如在教学《领略建筑风采》一节时,教师提出“欧式风格的哥特式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与我国建筑的风格相同与不同之处”的问题时,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有的上网查询,有的询问家长,有的在书中找答案。然后带学生到现场观看学校的教学楼和办公楼的建筑风格与学校相邻的且有点欧式建筑风格的私人住宅,让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异同点。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也浓,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总结,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又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师生互补,这种课效率高,结果明显。

2. 从生活实际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3. 从学生自身中寻找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教学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学生自身资源充实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之目的。如在教学《拥有好心情》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讲出自己的烦心事,怎样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学生之间互谈心事,互吐心声,谈感受、出主意、减痛苦、树信心。

三、以教材为主体,从实践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它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但这些知识又贯穿着大量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首先是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实践,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三是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与学生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达到教学之目的。如在教学《我给我家写家史》一节时,一是要求学生读课文,了解书写格式,但要注意每个家庭都有许多值得记载和纪念的事情;二是询问长辈,了解事件,去走访亲访友,到实践中去搜集写《家史》所需的照片、文字、年表等信息材料,越多越好。三是实践操作,对获取的信息、材料进行取舍,用文字,按时间顺序、人物辈分、大事年表进行叙述,并征求长者的意见、建议。《家史》成型后,让长辈们阅读,再次提出修改建议。通过这样实践,再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综合社会实践课教案 篇9

适用年级:一至二年级 教学内容:教室卫生环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刻爱护环境。

2、掌握整理东西的步骤

3、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需要时刻整理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所以在进行本节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一些生活小片段,为活动顺利进行做铺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不邋遢的学生

2、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下课、放学整理书桌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清洁卫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中秋佳节三天你们去哪里玩了啊? 生:举手发言

师:哦有的去旅游,有的就在自家城市的公园玩,那么小朋友发现没有啊,在你们玩耍的地方是否看到过有垃圾乱扔的现象没有啊? 生:有

师:你们觉得垃圾乱扔的现象好不好啊?这是谁造成的呢?

师:对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垃圾就应该由我们自己的去打扫。古人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啊,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情围绕着我们,但是我们常常把他们放在了一边,慢慢地就制造成了各类垃圾。今天张老师将带领小朋友们来完成一些你们常常忽略的“小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示课件)

二、展开新课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整理书桌

师:教室是我们每天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我们读书、写字、吃点心都在这个教室进行,那么这个公共场所的环境就应该由我们共同爱护。离我们最近的是书桌,书桌上的卫生可重要了,它是教室卫生的中心点,如果每个小朋友的书桌都是干净的,那么整个教室自然也就是是美丽的了。(动手环节:学生掌握书桌物品的摆放和座椅的摆放,演练直到收到好的效果为止。)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乱扔垃圾 师:听!有这样一个谜语,张老师想请小朋友帮我猜猜。“天生大肚能容物,吃饭从来不挑食。脏活累活从不嫌,美化环境都靠它。”(打一物品)

师:垃圾桶在教室里面帮我们保护清洁卫生,跟我们做朋友,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垃圾桶,要给它吃饭。我们和它一起来保护我们教室的清洁吧!

(动手环节:组织学生检查自己座位下及周围的卫生,引导学生时刻检查教室里面的清洁)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室物品的摆放

师:你们瞧!教室里面除了我们的书桌还有些什么应该由我们自己做呢? 生:擦黑板,水杯的摆放,扫帚的摆放 师:张老师说的讲卫生不只是要把我们的书桌物品摆放好,还有教室里面的其它物品也是跟我们有关系的。爱护教室的卫生是我们每个小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动手环节:让学生关注教室,每个人积极爱护教室卫生,反复演练,直到收到好的效果为止。)

三、拓展—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师:学习是我们自己的,学到知识也是我们自己的,那么在完成作业上必须由我们自己做,自己做自己的。

四、课堂小结 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们每个小朋友必须要学会的,我们一天天的长大,那么我们应该学会独立,让爸爸妈妈小朋友们自豪、骄傲。小朋友们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生活自理—如何叠好被子

适用年级:一至四年级 教学内容:如何叠好被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刻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2、掌握叠被子的步骤

3、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比如叠衣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所以在进行本节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一些生活小片段,为活动顺利进行做铺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做一个注重细节的学生,做到勤动手。

2、结合叠被子拓展整理衣物,从中发现整理的简便方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日常生活中小细节,大智慧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叠被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被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想让小朋友们看一个动画视频?(播放视频)师:看完之后呢,来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发言

师:哦,看到了动画里面的小孩懒床,起床后就离开了房间。那你们觉得这样好不好啊?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啊?我想听听小朋友们的意见。

生:因为这个小朋友起床了没有叠被子,被窝乱乱的,很不整洁。师:那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叠被子哦。生:开始激动抢答。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教室清洁的打扫教室,整理书包,整理书桌。那么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休息区域就是床了。床是我们学习了一整天所要休息的地方,那么我们要把我们休息的地方整理干净、舒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告诉我们,不要忽略叠被子。(出示课件)

二、展开新课

(一)叠被子的方法

师:很多人起床后都不喜欢叠被子,尤其是冬天到了,更懒得动了。但是这样容易把卧室弄乱,对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因此,起床后有个重要的步骤千万不能省略啊,一定要把被子翻个面,吹一吹!

但是起床后不宜马上叠被主要是因为:人在睡眠中,人体的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使被盖不同程度地受潮。人的呼吸作用与分布全身的毛孔,也会排出多种气体和汗液。如果起床后,立即把被叠好,被子中吸收或吸附的水分和气体,便无法散发,这样很容易使被子成为一个污染源,对人体的身体健康有害,正确的做法是:起床后,应随手将被子翻个面,并且把门窗打开,让被子中的水分,气体自然散发,待吃过早饭后再叠不迟。

叠被子时:一是把被子完全打开铺平压展;二是三折,每折折缝要压实压平;三是在三折的基础上,平均分配,要保证每个折都要压实压平,内外方正,上下对齐。当然也有其他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如可用少量水喷洒,加潮等。打被包时:一是被子要先顺着折四折压实;二是放入宽被包带;三是两头各一折再对折并压实;四是用被包进行困扎,要按三横压两竖要求;五是进行整理整齐

(动手环节:学生掌握叠被子的方法,演练直到收到好的效果为止。)

(二)拓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跟叠被子相关呢? 生:衣服,鞋子等。

师:是啊,还有每天我们身上穿戴的。如果我们的衣物不整理好的话,睡觉前脱下来乱扔,那么第二天我们穿出来就不整齐,很影响美观。(播放视频)师:演练叠衣服。生:认真学习模仿。

三、课堂小结

师:我们一直要记住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在不断成长,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独立,学会做家务,学会生活自理。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这些小细节而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玫瑰花的制作

适用年级:一至八年级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制作玫瑰花的步骤和技巧;

2、学会刮、拉、组合等加工技能并应用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体验探究、实践的快乐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究学习了解月季花的制作并巩固各种操作技巧;

2、通过探究、交流、评价,完成制作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制作纸花的体验中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激情,树立劳动创造美的观念;

2、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并提高安全意识。

3、欣赏月季花的美,感受它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制作花瓣时刮、拉、粘的技巧,剪刀的使用,知道皱纹纸的性能。教学难点:玫瑰花粘贴的层次感,胶的选择。

教学准备:剪刀、钳子、双面胶、铁丝、各色皱纹纸,示范作品、课件、各色皱纹纸、22#铁丝、大小花瓣模型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春天? 生:喜欢,春天姹紫嫣红(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正是因为春天有那么多的鲜花开放,才使得春天生机 勃勃。老师也喜欢春天,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春天,请大家欣赏。(播 放课件)

师:这是什么花?漂亮吗?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 开花。还有一些花不甘寂寞,也争着来和大家见面(播放课件)。大家想见吗?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师:看到这些花,你知道这是些什么花吗?你想说什么?

生:这些花真漂亮,这些花和真的一样,我们要是会做该多好呀!师:这些花是老师自己做的,老师的手巧不巧,你想做吗? 生:想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玫瑰花吧。

二、展开新课

1、观察

师:每个小组长的桌洞里,都有一枝花,请拿出来,请大家看一下这朵花是用什 么材料做的?

生:皱纹纸,制作这朵花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出示课件)师:我们知道了工具和材料,再来研究一下这朵花的结构。师:请同学们观察这朵花有哪几部分组成?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比如说从 上到下或者是从里到外等地顺序。生:(仔细观察)一朵完整的玫瑰花,有这几部分组成:花芯、花瓣、花萼、花 杆、叶子。师:我们知道了玫瑰花的结构,那这朵花是如何制作的呢?请同学们动手拆一拆 看一看制作这朵花需要哪几步?

生:小组拆花。在拆的时候要将拆开的相同部分放在一起,记住拆的顺序。(小组交流。先拆下来的其实是做花时的最后一步,而拆的最会一步恰恰是做的 时候的第一步)

2、玫瑰花的制作步骤

第一步是什么?如何做呢?看图说一说 第二步是什么?如何做呢?看屏幕说。第三步是什么?如何做? 第四步是什么?

师:在这几个步骤中,你认为哪个环节是困难?

生:在制作花瓣时,如何让花瓣的中间凸出来、边沿往外卷? 师:那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我们用的是皱纹纸,请观察它的特点 生:有褶皱,便于向两侧拉伸。

师:用手提住两边,中间部分用两个大拇指向外“顶”,与卷的方向一致,形成 一个“窝”。这样,立体的花瓣就做好了。

师:在做花瓣时要注意,如果用力过大,会把纸撕破,用力过小起不到效果 这需要在操作中自己总结。

3、动手实践 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在动手操作之前,我们应注意什么呢?请看大屏幕的温 馨提示。(出示课件)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好了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朵或两朵玫瑰花,开始行 动起来吧。(播放音乐,教师巡视)

4、评比 师:经过紧张紧张的忙碌,同学们完成的如何呢?请每个小组的组长举起自己的 的玫瑰花,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组的作品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哪个组的作品将被评为经典之作呢?请为你喜欢的作品投上一票。(每个小 组一张纸,结果写在纸上)师:请说一说你的感想

生: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们小组齐心合力的果

三、拓展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原来皱纹纸可以变成这样漂亮的作品呀、我和伙伴合作得很愉快,我学会了用皱纹纸制作玫瑰花,我的手真巧,我要把这朵花送给妈妈)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的双手都很灵巧,我们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师:你知道吗?皱纹纸不仅可以做玫瑰花,还可以做康乃馨、百合花,还可以粘贴画。(课件呈现:康乃馨 百合花 粘贴画)师:只要同学们多动脑筋,多动手,肯定会设计出更漂亮、有新意的作品。

认识生命

北京市二十中学 黄再丽

课标内容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设计理念

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对生命却异常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帮助他们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主动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生命,认识到丰富多彩的生命为世界带来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热爱生命的情感;通过人与其他生命的比较,探讨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从而悦纳生命,珍爱生命;最后,通过探讨人与其他生命该如何相处,认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生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热爱生命的情感;体会人的生命的可贵,从而悦纳生命,珍爱生命;认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点

认识人的生命的可贵;认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教学难点

人类为什么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请同学观察校园里的生命并进行收集整理。导入

同学们,你可曾想象,世界如果没有了生命,会是什么样?(同学们尽情想象后回答。)

同学们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回答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地球将变得非常的死寂与可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据科学家研究,在地球上生存着3000万~5000万生命,人类只是这众多生命中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生命,认识生命。

课上讨论

为了解多彩的生命,让我们先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开始。同学们知道在我们的校园内,都有哪些生命吗?

(同学回答。)

课前一个小组的同学专门对我们校园里的生命进行了收集整理,我们请他们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播放幻灯片和学生采访生物老师的录像。)

看来,咱们校园里的生命还真不少。要是走进广袤的大自然,那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因为各种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一、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作为其中一员的人类与其他生命相比,有什么不同?(同学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把同学们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人能思考、能劳动、能直立行走、能写字、能创造等这些不同于其他生命之处,也就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独特性。

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板书)

在人的生命的这些独特性中,最突出的是什么?(同学回答。)

正因为人不仅能适应世界,还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而其他的生命只能适应这个世界,不能改造世界,所以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地表现是最有智慧,这是其他生命所无法比拟的。

具有其他动物所无法比拟的智慧的人类,应该怎样与其他生命相处呢?(同学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关爱其他的生命,与他们和谐相处呢?请举例说明(正反例均可)。(同学回答。)从同学们举的例子来看,各种生命之间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生态系统,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随意毁灭某种生命,就会使这个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受到破坏,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因此,生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我们一定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三、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

同学们,你能给大家讲一个人类与其他生命相互关爱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老师也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播放学校于老师救助猛禽小红隼的录像。)

同学们,同样是救助,动物救人与人救助动物有什么不同?(同学回答。)动物救人是一种本能,而人救助动物是人在认识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只有认识到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必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点恰恰体现了人生命的独特性。作为具有其他生命所无法比拟的独特性的人类,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有责任关爱生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小结

上一篇:做一名山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下一篇:程序员面试问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