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保障权研究

2024-10-14

公民社会保障权研究(精选4篇)

公民社会保障权研究 篇1

2008年5月1日, 被誉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了。这对两千多年来一直以“刑不可知则威”为驭臣之术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 是可想而知的。据说, 国务院办公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当时在看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讨论稿) 时曾吃惊地说:“如果真的实施, 这简直就是一场革命。在我们的工作中, 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全部归国家所有, 不公开是原则, 公开是例外, 有时, 甚至连例外都没有。现在, 这个条例要求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这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这可真是一场工作制度的革命!”[1]。然而, 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 这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而且是大大的一件好事。该条例的实施, 不但公民的知情权有了保障, 公民参政的权利不再是一句空话, 而且也使得公民的信息获取权保护有了法律依据, 公民由此获得的信息将会越来越多, 有助于改变政府和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打破政府信息资源的垄断地位, 促进社会的信息公平及和谐进步。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状况

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促使公众对政府活动的了解, 它通过政府管理表现形式的公开性, 将国家政治权力的公开、公正、透明、规范行使和公民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的实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即通过制度正义和程序正义, 将“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相结合, 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然而, 由于长期受到“刑不可知, 则威”和“官本位”等封建传统的影响, 许多官员们早已把政府信息看成是权力附属品, 甚至直接就是某种权力, 把“提供政府信息给老百姓”看作了一种“赏赐”, 而并非他们的义务。因此, 一直到本世纪初,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一直举步维艰, 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阻碍, 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让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本世纪初相继发生的一系列突发性事件。从1998年的“特大洪水”到2003年的“非典事件”, 再到2008年的“特大雪灾”, 让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上都看到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开始,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系列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相继出台。2003年1月1日, 《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开始实施, 广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立法的城市[2]。2004年2月, 深圳开始实行《深圳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办法》, 成为全国第一个网上公开政府信息的城市。2004年4月, 广东佛山市现行文件查询中心宣布开通, 这是中国首个开通的政府现行文件查询网站。2004年5月1日, 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开始施行。2004年9月,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在此前后, 杭州、成都、武汉、重庆、南京、宁波等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规。

更让全国人民瞩目的是, 2004年6月, 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规划之中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草案起草完成, 进入了审议阶段。2007年1月17日, 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同年4月24日, 温家宝总理签署了第492号国务院令予以公布, 并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也是我国信息立法中的一个里程碑, 为公民的信息获取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民信息获取权

1. 改变政府机构信息公开的“权力意识”, 实现公民的信息获取权。

政府信息又称为公共信息, 是指政府机关或其授权、委托的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收集、整理、传输、发布、使用、储存和清理的所有信息。政府信息除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以外, 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公开。然而, 政府和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是相当严重的。由于政府是最主要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 使得80%的社会信息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3]。由于各种利益因素, 这些信息资源往往被封锁在政府部门内, 广大老百姓很难得到。况且, 我们的行政机关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封锁信息、阻碍信息公开甚至已经了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对他们来说, “信息的垄断意味着权力的垄断, 信息共享常常意味着一些权力的丧失, 随之失去的是权力带来的租金或‘灰色收入’”[4]。这就使得许多政府官员都把政府信息公开看作了一种权力, 把“提供政府信息给老百姓”看作了一种“赏赐”, 而不是他们的义务。因此, 必须大力改变政府官员们的信息公开“权力意识”, 把为老百姓提供政府信息当成是他们的应尽职责。只有这样, 老百姓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他们的信息获取权才能够实现。

2. 建立规范化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切实保障公民信息获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条就明确规定,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促进依法行政, 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制定本条例。这说明该条例的首要宗旨就是保护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力, 该条款也因此是公民信息获取权的法律依据, 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开了一个好头。

为了公民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信息, 该《条例》在设定具体制度时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平等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 要求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方式公开政府信息。例如, 第6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 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第7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 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 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此外, 第15条—28条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条例》初步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但还不完善, 如法规的效力层次不够, 若与《保密法》相冲突时, 其制度则形同虚设。因此, 立法机关应考虑设立更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使得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得到更好的保护。

3.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 加强公民信息获取保障权。

要想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及保障机制。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实践已多次表明, 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保障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就很难真正施行, 公民的信息获取权也就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监督保障制度作了一些规定, 如第33条规定:“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5]该条款也为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 以上监督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主要存在“法规层次较低”[6]和“决定过程缺乏公众参与”两大缺陷。由此,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大措施:第一, 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层次, 考虑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这样, 才不会出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它的上位法《保密法》相冲突时的难堪局面。第二, 引入信息公开听证制度。缺乏公众参与的处罚结果之公信力是不够的。而如果在行政机关作出决定的过程中, 通过实行听证制度, 给信息公开利益相关人陈述、申辩的机会和权利, 既能强化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 又有利于政府机关与利益相关人的沟通, 确保决定结果的公信力。

综上所述,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法制建设虽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公民的信息获取权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社会各界应继续努力, 积极献言献策, 让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更加完善。只有这样, 政府所拥有的庞大信息资源面向公众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多, 公民的信息获取权才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他们获得的信息也将因此会越来越多, 并会极大改善政府和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最终促进社会的信息公平和社会和谐。

摘要:本文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影响及完善措施均进行了论述, 以期能更好保护公民信息获取权, 改善政府和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促进社会的信息公平。

关键词:政府信息,信息公开,信息获取权

参考文献

[1]章剑生.知情权及其保障[J].中国法学, 2008 (4) .

[2]汪俊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成就、问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9 (1) .

[3]张新民.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发展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6) .

[4]王芳.阳光下的政府[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6]史玉成.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法律适用, 2009 (2) .

公民社会保障权研究 篇2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我们应该选举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比较好的公民当人大代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认真对待,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自由和法律的关系:我国公民享有合法的政治自由必须在我国法律范围内进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法律和自由统一的,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3、监督权

公民社会保障权研究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平等就业权,保护措施

一、公民平等就业权的法律内涵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在整个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平等就业权的实现,其他权利往往都要化为泡影。公民平等就业权在我国法律中均有明确的规定。《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第3条围绕着劳动权规定了劳动者享有七项具体的权利,其中第一项为:“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种排列正说明了就业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等权利根本无从谈起。《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综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应包含以下含义: (1) 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当享有劳动权。由于妇女在就业权方面更容易受到侵犯,《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等。 (2) 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这是社会公平原则在劳动就业问题上的体现。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平等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竞争就业。 (3) 劳动者享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在强调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的同时,还强调劳动者享有择业的权利。反对任何带有强迫性质的劳动,保证劳动者实现择业的自主权。

二、公民平等就业权实现的障碍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将长期存在,在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就业歧视问题日益突出、日趋严重。在当今就业市场上,一些歧视性意图十分明显的条款在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上屡见不鲜。在我国,形成就业歧视的原因很多,其中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因素,还有观念上的原因等。现阶段,我国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方面的歧视。如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均对40~50岁人员做了限制性规定,产生了我国特有的“4050”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因而导致就业结构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二是性别的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就业者而言,有的单位明确不要女性,有的单位则虽不明确规定,但在面试录取中却体现了“男士优先”。这一方面与我国封建社会以来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落后思想有关,另一方面,女性在身体条件上的差异,尤其是女性结婚后,其怀孕、生育、哺乳,法律均给予了特殊保护,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对男性求职者给予“特别青睐”。三是地域或户籍的歧视性规定。如在一些工作岗位要求中,明确表示要具有“本市户口”。这一方面是根于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另一方面,在不同城市之间对就业的户口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基于地方保护,限制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四是工作经验及年限的歧视。如很多单位对应届大学生要求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设定了一定的工龄限制。这往往与用人单位的用工观念及试图减低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有一定关系。五是有无疾病的限制。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一般要求应聘者无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六是对特殊身份人员的歧视。如很多单位对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等存在种种歧视。这主要是长期以来社会对这类求职者认识上的偏见造成的。

《就业促进法》未明确规定就业歧视的概念,这无疑对界定就业歧视问题带来相应困难。但根据我国已加入的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对“歧视”的规定,凡是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社会出身或身份、地域、年龄、身体状况、婚育状况等因素,对劳动者采取的具有取消或者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的,均应属于就业歧视范畴。就业歧视是实现公民公平就业权的障碍,它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不仅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也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还会导致社会成本增加,加重家庭和政府的负担,歧视本身也是对法治精神的背离。

三、公民平等就业权实现的措施

(1) 大力宣传、倡导就业机会平等、就业待遇平等、就业安全保障平等以及就业服务平等的人权理念。禁止民族、种族、性别、宗教、党派、户籍等各种类型的就业歧视,尤其是淡化性别、户籍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突出对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和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保护等内容。

(2) 政府应该率先垂范, 在促进公平就业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等方面均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工会、妇联、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应充分发挥保护成员利益的作用。上述组织的作用不能够仅仅是体现个案关怀,而应关心组织群体的权益保护,从而改变劳动者单枪匹马挑战用人单位的尴尬境地。因此,工会、妇联、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应积极参与到就业平等权的立法和执法中去。他们可以根据其权威的调查资料提出积极的立法建议,监督各级机构和各类企业有关就业平等方面执行情况并及时向有关执法机构和部门举报违法事实。

(4) 完善惩戒措施。制定具体的包括量化标准在内的可操作性制裁、惩罚条款,对于存在严重就业歧视或者多次就业歧视的单位,可要求其向受歧视者支付高额的经济补偿金或惩罚性赔偿金,甚至对其施行市场禁入。

(5) 加强立法进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禁止就业歧视的统一性法律——《反就业歧视法》。法律是消除歧视、促进机会均等和待遇平等的重要手段。可以借鉴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精神,参照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劳动保护法律之经验,以我国《宪法》为根本,与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相协调,拓宽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之适用范围,凡是我国公民的合法劳动就业行为,均应受到《反就业歧视法》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龚向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人权与发展[J].法学杂志, 2008, (2) :33-35.

公民社会保障权研究 篇4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中存在着理论欠成熟、体制不够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学科,在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中,具备了系统的分析视角、价值理念、优势视角和专业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优势。本文借鉴社会工作的方法试图探索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新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素养;社会工作介入

公民素养水平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坚持青少年优先发展,给青少年更多希望,增强大都市活力”的原则,根据当前上海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明确了青少年发展的六大优先领域。其中“公民素养”位居优先发展领域之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方法,其本质也是“做人的工作”。社会工作将会逐步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大力提升其助人服务的专业化和理论化水平,尤其促进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

一、大学生公民素养的现状分析

本文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85份,回收率为92.5%,经过筛选,实际有效的问卷为180份。其中男生为80份,占44.4%;女生100份,占55.6%。大学生公民素养调查问卷,由2个项目组成,18个选择题,2个开放试题。共分为六个因子:思想道德素养、政治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生理心理健康素养、人际交往素养、职业与专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分析。在此次调查结果中,男生的道德素养平均分为9分,女生的道德素养平均分为11分,总平均分为10分。在问题为“假如您要办事,排队的人很多,您会怎么做?”的选择上,大多数男生的选择是找熟人尽快办完事情;而女生均选择会默默地排队。在“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够一撮人就走)”的上,男生和女生的选择相差无几,选择“反对,但没车的时候会过去”。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

2.政治法律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政治法律了解甚少。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分都为9分。大约75%的男生和78%的女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了解一点,程度为非常了解的学生人数是0。少数学生一点都不了解。然而,在回答“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的问题上,95%以上的学生的选项为“D,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确定”。

3.科学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中心内容,代表其水平实力。分析结果表明,男生的平均分为6分,女生为8分,总平均分为7分。这方面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人文书籍的阅读方面,很多男生不愿意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对此毫无兴趣,而占一半的女生则愿意抽出时间来阅读这方面书籍。在对于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理性,认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4.生理心理健康素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经过调查分析,女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素养较高,女生平均分为11分,95%的女生睡眠时间为8小时以上,只有约2%的女生睡眠时间为6小时以下。同时,男生的平均分为9分,56%的男生睡眠时间为6小时以下。经访问,这部分男生的睡眠时间少是因为通常为打网络游戏而熬夜。在心理方面,大多数学生均能正确认识失败。其总平均分为10分。对于其他心理方面的困惑,后续会继续进行调查了解。由此,在这一方面,我校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较高。

5.人际交往素养。经调查,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水平很高,男女生的平均分都为11.5分,属于非常高的分数。几乎100%的学生都认为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有98%的男生在宿舍中与每个舍友的关系都非常好。然而却有60%的女生只和宿舍中的一个或几个舍友好。由此看来,女生的宿舍人际交往素养则不如男生,社会工作有必要由此介入,提高这方面素养。

6.专业与职业素养。据调查结果分析,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所学专业都很满意,专业能力均较强,男生的平均分为9分,女生的平均分为10,总平均分为9.5分。只有4%的男生的专业技巧为一般。94%以上的男生女生的合作能力都非常好。有15%的女生和10%的男生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一般,还需提高。

二、大学生公民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1.传统公民素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教育内容只强调知识的接受,是通过直接灌输基础教育模式向学生进行教育。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将知识深入的形成内在的意识以及做出相应的实践。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与学习使教育仅仅成为了单一的,表面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与实际生活实践发生脱离。当前我国的公民素养教育的现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日趋加大,对当今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固定模式中摆脱出来,让大学生找到且体会他们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加深自我挖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传统“臣民”文化意识的影响。在我国的历史中,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帝王家庭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几千年封建帝制文化的影响下,臣民意识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虽然封建专制制度已经瓦解,但封建的臣民意识还依旧深深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这就造成当代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水平不高的原因。

3.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的偏离。公民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为一个“政治人”。这个转变同时也是一个将政治普及化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公民道德和政治的普及,价值观方向的指引,也包含了公民权利义务的认知教育。而当前的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却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是更倾向于重实践轻理论,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不平衡是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会工作介入提升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的方法

1.个案工作。大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工作最常用的方法是课堂教育,也就是传统的老师说,学生记的教育方式。个案工作是一对一的工作,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强调信任与和谐的工作关系。将个案工作引入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中,运用到“人在情景中”的理论,将“人―问题―环境”联系起来,把外在的资源、环境系统的改善与优化和案主内在的心理辅导、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把工作对象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了解对象行为产生的背景,真正理解人的行为,从而采取更容易被对象接受和认同的、能够激发对象潜在能力共同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进行介入和干预,增强培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运用其基本程序,如接案与建立关系、资料收集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能为培养工作提供清晰的途径与程序;借鉴个案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会谈、沟通、记录、访视、观察、个案调查等,可为改善传统的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方式提供技术支持;采纳个案工作的技巧,如专注、鼓励以及澄清、支持、摘要、反映内容、反映经验、反映感受、建议、自我披露等,可以丰富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恰当地运用个案工作,可以提高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有效性。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小组工作的原则如保密、自愿、公平、个别化、知情等,对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具有指导作用,也是工作者需要熟知的教育规范条件。小组工作的工作模式如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性模式,在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中也给予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支持。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的工作是一种发展性工作,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养,尤其是要促进学生心理层次的潜能开发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以促进达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理想状态。小组工作中发展性模式的介入则能使这个目标实现,并且以全体学生作为发展对象。在实践中,此模式可按“测量评估――制定方案――针对训练――效果评估”的路径,采用小组团体辅导的工作方式,协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个人发展目标,规划个人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遵循大众参与原则以及广泛合作原则进行工作,恰好与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原则有一致之处。社区工作十分强调以“社会网络”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强调以居民感觉到的需要为依据的原则,重视协同工作,提供机会使人们相互支持,创造更为平等和相互关怀的社会。将社区工作运用到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中,充分的运用社区工作的技巧,组织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能让大学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去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以提高其公民素养的各个方面。具体可以通过策划社区慰问活动、重大节日主题活动、社区宣传活动社区调活动等方式,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在服务中成长。

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学校有关部门,争取社会力量,加大校园建设力度,改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校园活动,积极宣传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以及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社区工作强调居民参与,可以借鉴社区工作方法,如地区发展模式、社区照顾模式、社会策划等,有助于进行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例如,可以在校园开展一项以“最美宿舍”为题的社区活动,学生们参与策划,准备、计划、实施、评估与总结,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区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重症急性左心衰下一篇: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