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脉

2024-08-06

传统文脉(共7篇)

传统文脉 篇1

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失去中国传统文脉。当下, 中国处于大发展时代, 继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 房地产势头不减, 城市大批的建设如雨后春笋, 各色建筑展现在这片土地上。目前, 国内各个城市文脉消失殆尽, 千城一面, 毫无特色, 使得中国这一拥有地域特色的国家挥之而去。因此, 我们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 它们是否符合中国的建筑精神和中国传统文脉?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梁思成大师提出, “新而中, 为上品;新而西, 次之;古而中, 为次品;古而西, 再次之。”这是先生对中国新建筑形式的独到见解, 我认为是极正确的。

“新而中, 为上品”。何谓“新而中”?所谓“新”是指, 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功能需求、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材料, 具有文化、精神、象征和社会意义等, 而不是单独夸大其中的某一方面, 也不应该忽略其中任何因素。所谓“中”是指, 中国的建筑空间形式、中国的建筑符号精神、中国的文化精神, 以及中国的传统文脉等, 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材料运用、传统形式的套用、传统符号的堆砌以及传统装饰的搪塞。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新而中”佳例。

二、中国现代建筑成功的典范

1. 北京香山饭店

饭店1982年落成, 贝聿铭设计了一个有钢架支撑的玻璃采光屋顶中庭。在主要入口立面上有意识地在对称之中求得非对称的均衡。饭店总体布局, 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贝聿铭组织起一系列空间交错式的院落方案。建筑形体局部错动挪让, 除了保留有价值的树木之外, 还可在建筑空间上获得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但香山饭店并不仅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式建筑。贝聿铭自己说饭店的设计是一次“中西合璧”的尝试。客房窗外加一格栅是学习中国棂花窗的装饰做法;以青石砖镶嵌线脚的装饰手法则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得到的启发。线脚的图案源于唐式建筑的墙面分割。总之香山饭店建造形式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文脉。这就是典型的“新而中”的做法。

2. 深圳万科第五园居住区建筑

该建筑聚落是万科开发的社区项目。建筑形制借鉴了岭南名园和北京四合院等中式建筑的精髓, 参合以现代建筑的特点和规范, 形成独具特色“新而中”的建筑形式。

其设计是想在岭南园林建筑风格中探求一种新的现代生活方式, 空间错落有别, 园林层次跌宕, 水静山宁, 清馨靓丽, 别有洞天。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内敛”和“涵养”的气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并且把现代居住建筑空间感表现得妙到好处。建筑空间以人的生活习惯为准, 从中国传统居住的内容入手。第五园的建筑设计注意到了地方气候特点, 在空间组合处理上, 在建筑开合处理上, 都能吸收岭南民居的特点, 突出院落优点, 院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共性, 讲究邻里关系, 第五园的建筑传承了南方民居院落中的精华, 把公共空间与现代建筑的个人空间有效融合。

第五园的建筑包含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元素, 白墙青瓦的外观装饰和色彩很有意境美, 营造出典型的南派水乡风格。第五园的建筑聚落虽然在平面空间布局上属于现代的, 但是其建筑外檐是靠色彩和材料凸现南派建筑特色, 再现了传统的古典雅韵的精神境界, 又体现出洗练的风格, 给我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佳例, 只有这样中国的“新而中”建筑越来越多,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才会经久不败, 源远流长。

3. 上海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坐落在浦东延安东路隧道口, 世纪大道旁, 地处浦东核心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大厦的塔楼高为420.5米, 气势磅礴, 不仅有震动人心的超高体量, 而且高格调, 高品位, 高科技的室内装饰给人以庄重典雅, 心旷神往的感受。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师是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 美国人接授这个项目的任务后, 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融合模式。设计师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寻遍了所有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 最后他们选定了西安的唐代大雁塔为原型, 构思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另一方面, 美国人又研究了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形式, 将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巧妙的运用到金茂大厦的形体设计中, 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构思, 巧夺天工地将世界上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式完美结合, 成功地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 并已成为上海市地标性建筑。美国人也给我们诠释了一个“新而中”的范例, 而大厦还象征隐喻的“文笔峰”, 预示“兴文运、昌科举”。金茂大厦的轮廓线, 全部用金属钢架和花岗岩装饰, 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结语与展望

前些年, 以北京为首的全国大、中城市按照“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工作者又投入到对新中国式建筑的新一轮的探索之中, 最初的思路集中于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屋顶”建筑装饰形式搬用到用砖或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现代建筑上面, 形成了一种普遍流行的建筑装饰模式。这种简单的套用中国传统符号的做法, 手法比较简单, 整体建筑缺乏感染力。看了上面介绍的几个不错的范例, 我们还是应该大大提倡“新而中, 为上品”的建筑观点, 因为这些现代建筑延续中国传统文脉, 顺应新的时代发展, 符合当今中国人生活、工作的功能需要, 运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材料, 具有文化、精神、象征和社会意义等。这些成功而具有感染力的建筑, 全都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精神,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今后, 建筑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关注会加大, 所以未来的中式现代建筑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将决定成败。让我们为中国建造更多更好的“新而中”的现代建筑而努力, 使之真正成为世界建筑之佼佼者。

摘要:分析中国现代建筑形式, 研究建筑审美观, 发现中国现代建筑的趋势, 寻找效仿的典范,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还真正“新而中”的现代城市。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文脉,中国建筑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王天锡《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贝聿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传统文脉 篇2

借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学浅如我,捧起来也是“津津有味,一睹为快”,让我摆脱了对教科书的“后怕”,而是自觉自然亲近了中国历史,亲近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似乎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体温。

网上评述中国文脉是“最好看的中国文学简史”,我想这个评论一点都不为过。

有人说,对文学,应让人们自由取用,不要划分高低。这是典型的“文学民粹主义”,似是而非。就个人而言,不经过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观天,恰恰违背了“自由”的本义;就整体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会失去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一切都将在众声喧哗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因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

我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为此,应努力拨去浮华热闹,)远离滔滔口水,进入深度探讨。选择自可不同,目标却是同归,那就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天才再临。由此,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传统文脉 篇3

关键词:布艺虎传承性差异性意象性象征性

一、传统“布艺虎”文脉研究的意义

时至今日新观念以及各种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必须面对一个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纯粹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将丧失我们艺术的民族个性,所以对传统的继承是显然必要的。

但是民族文化美学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需要我们深入的开掘,细细的把握,所以文章期望通过研究以“布艺虎”为代表的传统布艺玩具,通过对布艺虎的意向性和象征性的分析与造型符号的传承性和差异性的辨别,来对传统布艺虎做一个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从而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把握住民族历史中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即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所认同的现代设计。

二、“布艺虎”造型符号解析

2.1布艺虎定义及造型特点

布艺虎,顾名思义是用布做的,其布料色彩强烈,象征着吉利、如意,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民间的布艺虎也通常用于孩子的枕头,希望它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并被祈福保护孩子,驱除邪恶,永保平安。

正象我国传统艺术追求的那样,“不肖形似,而求神似”。布老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造型简练、色彩明快、装饰性强、质朴优美的独特风格。虽然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不论形态上怎样变化,民间布老虎遵循着“夸张变形”这一基本特征。

这些布虎,扭曲了老虎原形,把其身躯和尾巴都大幅度地收缩了,四肢也变短了。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却丝毫没有忽略。而且,虎头更给予着意的刻划。眼睛和嘴巴的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张。形象夸张之外,老虎的神态夸张得更为准确生动。这种老虎形象,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这些俗雅并存的民间艺术品值得我们现代艺术进行借鉴和学习,而不是盲目的抄袭和学习国外的设计元素。

2.2布艺虎造型的意向性和象征性

布老虎造型中寓意的手法为象征手法。即以具体的形象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的。在造型中,人们通常把宜子宜寿,招财纳福,驱病禳灾等基本的生活需要和世俗功利意愿交织在一起,不可避免其造型也承载了某种寓意或内涵。传统的布艺虎其实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最具典型性的象征性艺术。

例如,虎头枕用老虎形象来克邪与祸患,保护儿童的安康。也代表瑞祥,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老虎威武雄健,“每一振发,白兽慑服”,因此具备了镇克白崇,威慑妖邪的象征意义。图为“江山虎”,这个布老虎是选用优质纯棉布料,手工精制而成,曾在国际、国内民间手工艺品会上多次获奖

所以说在造型艺术中,以具有象征形寓意的感性形象来表现创作思想和情感,其中很少有哪一种艺术造型能像布艺虎这样最为宽泛的运用象征寓意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现代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创作主题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再创造。

三、布艺虎造型符号的差异化文脉研究

虽然布老虎的选材上具有传承性,但是由于特定的环境,地域,以及知识经验等,使布老虎的创作在接受观念性的造型符号中,在意愿,情感,趣味等方面表现出了本身自己的个性。因此也影响了布艺虎的形式结构,材料,表现技巧,和手法。

3.1不同地区布艺虎寓意性的不同

例如陕西布艺虎上喜使用五毒图案,意在祛除虫毒,保佑孩子安康,这也体现民间一种辩证的思维,一种福祸相依、菩恶互转,以毒攻毒的意象,并且是最菩避邪的象征,这正体现了以物寄情中的“安”(平安,顺利,消灾)这一点。

而淮阳布艺虎被赋予的寓意性超越了一般布艺虎的驱邪避灾保平安的浅白层次。传说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人类,哥哥伏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妹成亲,才使华夏民族得以延续至今。所以,淮阳布老虎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一个物化见证。其地区的布艺虎在民间被看做是旺盛的繁衍能力的象征,人们把布艺虎请回家,期冀这种能力影响到自己,繁衍生命早得贵子。淮阳布老虎的这种寓意性是其它地方的布老虎所不具备的。

3.2不同地区布艺虎造型特征不同

由于创作主体的地域,性格,气质,好恶,情趣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布艺虎的传统造型语汇通过个体的操作,带有鲜明,强烈的个性。例如图二潍坊地区典型的大虎枕,黄布裁片成型,内腔填充谷糠,此枕着意刻画老虎的大嘴,大眼睛,于威猛中透露着娇憨,朴拙。造型敦厚,形象可人。

而图三东北的布老虎,着意于老虎的威猛,尖锐的牙齿和夸张的眼睛,背上的虎纹,这与上图虎枕的情态迥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的形式特征及其方式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和独特的魅力,与其它造型的创作风格相比,其风格为质朴、粗犷、纯真、清新。这种率真和随意的创作观念则是人们大众的心与物的自然和谐的流露。

而如图四所示,黎侯布虎四足外撇,扎地生根坚实有力;昂起的頭于天真憨态中,露出虎虎生威的精神。整个黎侯虎造型无尖角、硬刺,突出团块美,显现出一种质朴的简约美。布老虎的鼻子是一片倒立的树叶,眉毛由刺绣而成,眼睛的结构却如同根雕,身上的花纹则类似剪纸。四只虎蹄足端处都饰以篆书体“心”字形象。

造型最有特色的是淮阳布老虎,造型简洁并且有木版画味道。其大美至简,四四方方,仅在虎耳、腿爪、尾巴部位有些变化。色彩简洁,只有黄、红两色,虎身上也没有过多的色彩装饰;做工简洁,没有一般布老虎缝、绣、缀、粘等针线布贴工艺。装饰简洁,虎的五官和背上的花纹,大体采用套版手工印刷上去,细部再辅以描画,简单明快。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这即体现了造型选材的延续性,稳定性的共性特征,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作个性。

结束语

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史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我们中国文化里面有许多我们所特有,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更明确的表达出来让大家懂得,这是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我们不应还只是把传统的一些符号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当中,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有自己本土风格的现代文化特色。

传统文脉 篇4

1 闽北传统民居文脉阐释与发展现状分析

1.1 闽北传统民居文脉梳理

从字义上看,“脉”有连通、延展之意,可引申为横向的联系、传播以及纵向的流传、延续。于文脉而言,它也有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内涵:前者主要指某种文化地缘性的留存与特色,是直观可见的文化现象,是易于观察并梳理的;后者则是某种文化前后相继的内在动力,是需要在古今联系中深入剖析并准确把握的,它关乎该文化未来之走向。

1.1.1 空间地缘文化特色

闽北传统民居的地缘特色大体表现为以下几处。

其一,呈院落式布局,空间形态外封内敞。在闽北古村落中,传统民居通常以院落为基本组织单元,屋舍围合而成的独立空间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家庭生活的私密性,又为居者提供了必要的交流、活动场所。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闽北封火墙高大聚敛,传达出森严厚重之意,加之一般不在建筑外墙开窗设户,对外闭合的空间特征尤为明显。然而,受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制约,闽北民居建筑内部需要以檐廊、天井、相对应的门窗来增强空间的开敞性,以图解决住房通风、采光、降温等实际问题。

其二,传统民居建筑色调雅致,借鉴徽派元素。地处“八闽襟喉”的闽北地区是福建境内与中原文化接触最频繁的区域,古代江南文人尚雅求素的审美观念以及徽州灵净纯朴的建筑气质深刻地影响了闽北民居的色彩取向。闽北村镇的传统建筑多呈现出青灰色调,间杂少量的黑或白,尽管不像粉墙黛瓦那般对比鲜明,却也别具一格,与福建东南沿海地带的彩色系民居反差巨大,可识别性较强。

其三,采用石木结构,装饰构件造型丰富。素有“福建文化走廊”之称的闽北地区山高林密,盛产木材,为建造屋舍提供了极佳的自然资源。体量大型的木质构件相互榫咬支挑,弯仿、拱背梁的运用强化了闽北民居建筑的架构特点。该地区传统民宅还重视对石料的加工利用:石质柱础防潮防蠹,使房屋益寿延年;青砖墙面对接紧密,起到良好保温效果;精致的砖石牌楼式大门更使整座建筑充满灵气。此外,闽北民居在装饰方面集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嵌瓷等工艺形式于一身,题材涉及到多重领域,反映出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朴实纯粹的民间审美意趣(见图1)。

1.1.2 文化的时间性传播与延续

文化的时间性传播是个流动的过程,经历变迁而延续下来的不仅有某地区或某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还有属于该群体的行为习惯、观念信仰以及情感认同等非物质因子。

从宏观历史看,闽北古村镇的形成实乃中原先民人口迁徙、扩张并与福建土著相互融合、共同聚居的过程。福建北部山高林密、峡谷纵横,对外交通较为不便,有利于本地渔猎文化的发展。然而,因某些历史缘由,中原汉民屡屡由此入闽,逐渐定居下来,从而形成了众多汇集南北文化特质的古村落。在闽北地区承载频繁的人口流动时,古越遗风与中原文化逐渐交融,渔猎劳作模式与农耕文明彼此汇聚,多元宗教信仰与家族式伦理传统传承不息。我们只有准确把握闽北文化的演进脉络,摸清该文化发展延续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理解当地居民情感寄托与记忆认同,从而更好地完成古村镇规划改造工作。

1.2 闽北古建聚落保护及村镇改造面临的挑战

1.2.1 传统风貌保护与修复难度高

首先,海洋性季风气候给闽北古建筑保护带来较大困难。湿润多雨的自然条件易使木质材料受潮、变形、腐朽,增加了古建歪闪甚至倒塌的几率,而白蚁侵蚀则是木结构民居的又一隐患。其次,部分村民缺乏正确保护意识,建设性破坏现象频发。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村镇居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渴求会与传统建筑固有状态产生矛盾,新材料、新工艺、新风格的引入严重地破坏了古民居原有风貌,打破了村落景观的整体性。再次,闽北地区迅猛兴盛的旅游业引发了村民思想意识的转变,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逐渐减少,一些村民弃农从商,改变自家屋舍结构用以开店纳客。外来文化入侵冲击村落传统生活模式,民居建筑因功能多元化而特色消褪。

1.2.2 村民居住环境亟需改善

闽北古建聚落的保护发展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建设项目,更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计。传统村落内部的街巷一般较为狭窄,不利于采光通风,严重影响村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年久失修的木结构古建筑密度很高,抗风险能力差,如遇供电线路老化断损,引起火灾,将危及居者人身安全。此外,落后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欠佳的卫生条件也阻碍着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见图2)。故而改善村落居住环境势在必行,为当地居民解决交通、排污、消防等切实问题刻不容缓。

1.2.3 涉及到错综的社会敏感问题

在资金投入方面,古建聚落保护及村镇改造的款项缺口较大,来源单一,仅凭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难以为继,目前尚未将旅游收入有效地投入村落维护工作中,更缺乏来自企业或社会团体的资金援助。在运行体制方面,“政府主导村民配合”的模式普遍存在,缺少当地居民积极性及责任感的村落更新往往最终演变成经济与政治的角力舞台,遗产保护工作留于形式,民众公共精神缺失,还易与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产生冲突,激起基层抵触情绪,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如何在古建聚落保护及村镇改造中协调各方利益,将文物保护与改善居住功能有机统一起来,如何兼顾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 闽北传统民居规划改造策略的理论探讨

村镇居民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所有者,被动服从行政指令、接受官方安排的局面将被打破。由消极配合变主动参与,这是村落良性保护模式的必经之路。

2.1 居民自助与外界帮扶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针对当前村落保护规划工作存在的不利因素,采取“内为核心,外围辅助”的优化调适方案较切实际。“内”指的是生活于村落中的民众,他们与其所居住的传统建筑关系最紧密,情感投入最为丰富。村民拥有选择家园规划方案的权利,有直接参与村落风貌修复及屋舍建筑改造的能力,是村落保护的中坚力量和最终受益者。“内为核心”即居民作为影响村落发展之主体,能动地将自身意志体现于规划改造过程中,从自家居所整治修缮入手,以点带面地循序渐进,逐步完成院落、街巷乃至整体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外”代表村落以外的社会各界,他们为村民自助式改造提供平台和必要服务,顺应村落发展规律促进自组织机制的积极运行。内外结合、自下而上,这是闽北地区传统民居规划改造的基本思路。

2.2 自组织发展的现实意义

组织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事物的一种有序化的过程及构成方式,可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亦称“他组织”)两类。前者乃事物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后者反之,指事物在外界干预下由低级向高级。与被组织相比,自组织发展更具积极意义,体现为以下几点

2.2.1 利于体现公众意志

自组织发展机制在保护居民决策权和参与主体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更利于体现公众意志。在传统村镇规划改造中,往往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村民认为文保工作和社区更新会触动自身利益,对有关部门提出的改良方案不予理解,导致各方相互僵持,实际工作止步不前。村落内民居古建的产权有相当一部分归私人所有,居民对祖上传下来的房产进行使用和改造是合理合法的,执政部门无权以文物保护的名义阻止居民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提升住房宜居性。自组织发展模式赋予村民以话语权,使居民以主人翁姿态主动在保护历史风貌与享受现代生活间寻求平衡,令公众有机会公平地满足自身精神诉求。

2.2.2 养护活态的原生文化

自发式的改造更新是持续而动态的,它能滋润原生文化的生存土壤,最大程度地保留地域特色,传承居民珍贵的共同记忆。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保护离不开其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参与,它属于特定人群的情感表述与价值认知。换言之,古建民居反映了其原生地的社会文化、风土民俗与宗教信仰,是维系居民与村落的纽带,能从情感角度促使群众担负起继承延续本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的重任,进而实现历史名村名镇的可持续发展。

2.2.3 有效缓和社会矛盾并减少摩擦

自组织发展在节约成本、提升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价值明显,可有效缓和社会矛盾并减少各方摩擦。首先,自组织发展体制可充分调动居民力量实现村落保护改造,既打破以往资金来源单一的尴尬局面,又避免村民自行改建与政府规划范本相冲突而引发的资源浪费。其次,自组织发展采取渐进式的更新模式,不大拆大建,注重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便于减少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失衡问题。最后,自组织发展保障了村民生活质量及对房屋的实际管辖权,有利于在村落改造中促进规划者、政府、社会团体与居民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

2.3 外界干预的必要性

2.3.1 资金支持

古村落的规划保护是个庞大工程,仅凭村民自发筹集的零散资金难以支撑项目运转并使其顺利完成。政府的财政补贴、企业家资金注入、社会团体的捐献款项,这些都是必要而及时的。外界多元投融资体制降低了村民自组织的经济风险,建立如股份合作制等利益分享、利益补偿、利益激励机制可促进古村落良性发展。

2.3.2 学术指导

不能忽视的是,闽北村镇的社会结构已然发生改变: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青年和年富力强的中壮年人士纷纷入城发展,留守村内的则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及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人才的流失与单一的人口结构给村落自组织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外界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加入恰能为村镇改造出谋划策,提供更多元、更科学、更系统化的保护规划方案。除此之外,适度的学术指导还有益于消除当地民众在文化上的不自信,帮助居民认清自身发展优势。在工业意识冲击下,村镇居民易迷惘于城乡文化差异,觉得乡土文化落后庸俗,进而出现摒弃传统审美观念和建筑修复技艺之倾向。传统不等于落后守旧,现代不等于先进发达,村民自助式发展机制也需要通过外界帮助来强化地域公共精神和民族文化情怀。

2.3.3 政策保障

与城市相比,村镇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资源整合水准有限,如何为自身的保护发展争取到公平机会,这是比较迫切的问题。从当今状况看来,政府的保障性扶植是最直接也是最见效的手段。一方面,行政部门的政策帮扶确实能更好地动员社会量,弥补古村落在规划改造方面的劣势因素,使保护工作走上正轨。另一方面,政府文管部门的法规条例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组织发展的盲目性,可以防止因居民文保意识薄弱而引起的建设性破坏。

3 城村传统民居规划改造实践方案

城村村内现存格局与古建遗存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原有风貌:三条主街呈“工”字形排列,数十条小巷交错纵横,传统民居古朴秀雅,古井星罗棋布、点缀其间。作为武夷山世遗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城村是探寻闽越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缩影。

3.1 城村民居建筑外在风貌保护与改造

“古村落的保护首先要从保护它的整个环境及其构成古村落环境的各个要素的外貌特征入手。”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城村的重要人文资源大多散布于古民居建筑之中,所以要实现整体村落的规划改造,首先要完成传统民居外在风貌的保护与修复。

3.1.1 注重建筑群落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古村落是许多历史建筑单体的有机共生,文化遗产群落比文物单体更具价值。因此,在加固房屋立面、矫正墙体歪闪、整修民居风貌时,需注重建筑群落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处理好新旧建筑的矛盾。

新建筑与老建筑的风格差异是致使村落传统风貌迅速消失的主要原因,此种差异可体现在建筑的形制、材料、规模和色彩基调等多个方面。城村传统民居建筑大多采用院落式布局,硬山封火墙、砖雕门楼等部件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元素,在维护旧建筑时,尤其应该注意这些地方所传递的历史信息。城村古民居以木料和砖石为建造材质,屋舍色调以自然资源的原色为主,鲜少有意设色。所以无论是旧建筑的修缮养护还是新建筑的搭造建设,施工者皆要尊重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对于建筑颜色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要谨慎把握,勿令铝合金、有机玻璃等反光性强、颜色跳脱的现代材质影响村落景观的古朴纯净。另外,还要严格把关新建筑的体量尺寸,防止因私搭乱建产生的超高建筑破坏遗迹群落的天际线(见图3)。

3.1.2 沿袭闽北民居建筑特色与装饰风格

闽北传统民居在建筑装饰上破费心思,正所谓“弯仿、梁头及梁下雀替、挑檐、棺墩等,凡梁架不受力者,几乎无处不雕”。其实不止木雕,闽北民众还擅长石雕、砖雕,并将它们巧妙运用在屋舍的细节修饰上。

与大多数闽北居民一样,城村村民以建筑雕饰突显地域文化特色,以传统纹样寄托美好情思。城村建筑雕饰的文化寓意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迎吉纳福类,其二为伦理教化类。常见的祈福雕饰多以花草、动物、博古、锦纹纹样组合而成,借助谐音、暗喻、借代等手法来传达吉利涵义,如:牡丹代表花开富贵,佛手象征瓜瓞绵绵、人丁兴旺,松鹤代指益寿延年。伦理教化类雕饰源于城村居民根深蒂固的儒理观念。闽北在历史上是中原汉民向南迁徙的主要阵地,儒学礼仪氛围伴随着人口增加而日益深厚。至南宋时期,朱熹于闽北授业解惑,宣扬理学教化,城村人将勤劳节俭、知书识礼、重视孝悌的习惯代代延续,并把各种美好品德归纳提炼成装饰纹样雕刻在建筑构件之上,以便时时激励后辈、传承家训。

3.2 街巷道路及水系管网建设

3.2.1 尊重村落原有的格局骨架

古村落的建筑朝向和布局肌理都蕴含当地风水理念与民俗信仰,规划保护工作应珍视村落原有的格局,保持空间布局的文化延续性。街巷道路彼此交错搭合,构建起一个村落的主体骨架,而水系管网则好似村落的血管经脉,供给居民生活所需并为村落增添活力。从某种角度来看,街巷走势及水系排布与传统民居建筑关系密切,且极大地影响着村落修复改造计划

城村的主街与小巷呈“工”字形与“井”字形联合排布模式,错落有致,秩序感强烈。中心商贸大街、交通干路的空间尺度与支路小巷差别明显。在对城村传统民居进行修护时,要注意控制沿街建筑的体量,勿让改建后的民居肆意扩张面积、占据公共交通空间,造成街巷走势改变、村落风貌杂乱的不良现象。

城村的水系布局极具风水寓意:街巷两边的人工水渠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水在村落的东南方汇合聚拢,正好符合“巽位积财”的易学术说;城村内的古井数量众多,既便利了居民日常用水,又寄托了村民“汲水取财”的美好愿望。给排水设施现代化、体系化是古村落和民居建筑改造的重点环节,规划设计者在改良城村水利管网时也要顾及传统水系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和民俗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展现人文情怀。

3.2.2 保留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景观及重要节点

节点是街巷因转折或交汇而形成的过渡性空间,节点景观往往具备特定的场所感和人情味,见证了村落的历史兴衰与文化变迁武夷山城村现存古粤门楼、古渡口、赵氏祠堂、林氏祠堂、百岁坊、风雨亭、天后宫等公共环境节点及文化景观,它们或为古越政权的历史作证、或记载城村水运行业繁荣、或反映村民崇宗敬祖的伦理制度、或蕴含妈祖信仰遗风。尽管这些节点景观不隶属于某个民居建筑单体,但仍是现代居民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与村民生活休戚相关。对这些城村“活化石”的保留与修护即是对村落居住环境的改善提升,即是对村落历史信息的梳理整合,即是对闽北传统文化的传扬继承(见图4、图5)。

3.3 传统民居内部空间调整优化

3.3.1 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城村古建聚落规划改造工程不仅重视保持村落原有风貌的整体协调,还需实现满足村民生活多样化需求、优化民居内部空间的任务目标与我国其他区域的传统院落式民居相比,城村民居的庭院十分狭小,高大敞亮的厅堂和环绕延伸的檐廊是院落主体建筑。相较于宽敞明亮的厅堂和檐廊,居室面积就要狭窄得多,而且光线晦暗,不方便生活起居。为满足村民居住需要及精神诉求,可对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做出调整优化,在不影响古建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良室内层高,减少居室的空间压迫感。或者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打造多层次的复合式空间:一方面,充分利用厅堂及檐廊的优势,提升两者的利用效率和硬件水准,为居民提供适宜的活动交流空间;另一方面,建立起半合围空间与合围空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居室的开敞性,使居室内外环境资源互补,改善屋舍空间的综合性能。

3.3.2 改良居所微环境

筑造天井是我国南方建筑为适应高温潮湿的自然气候而采取的有力措施,但事物皆有两面性,天井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温通风的作用,却影响了传统民居的采光性能,也无法独自肩负起调节气温的任务。天井的“拔气”功能有赖于狭小封闭的庭院空间和因热力不均而产生的气压梯度力,这恰恰是闽北民居采光性差的症结。因为只有高大而密集的建筑物相互围合才能形成口径狭窄的天井,只有屋檐与高墙遮挡住强烈日光才可能导致阴凉处与曝晒处气温差异巨大。面对过于深长的房檐、耸立的高墙以及面积窄小的庭院,室内的采光条件必须依靠人工手段予以弥补。除了引入现代照明设施外,还可以使天井四周的房屋更具通敞性,适当调整门与窗的位置,借助反射、折射原理将自然光引入居室内部。福建地区夏热冬暖,仅凭天井来保障传统民居气温全年适宜,这显然不大现实,然而频繁运用空调、电暖气等设备又不利于降低能耗。所以在村落民居改造过程中,不妨考虑以隔热性强、保温效果佳的材料来修补原有墙体或对室内空间进行微调,以便改善室内微环境,保障居者身体健康。

3.4 基础设施完善与更新

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难以适应人们现代生活需求;二是基础设施数量与区域人口规模不匹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以城村来说,电路老化导致供电能力不足的现象频发,加之跳闸短路等风险隐患的困扰,村内居民须抑制自身对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需求,被迫选择费时耗力的替代措施。尚未完备的电信工程使得村落电信讯号不稳定,故村民目前仍无法尽情享受电子科技先进成果,在信息获取与交互方面落后于城市居民。再有,村内缺少现代而高效的消防设施,传统消防水池或蓄水缸不利于水流的周转与传送,如遇紧急火灾,则很可能因抢救不及时而危及村民人身安全。此外,公共照明设施、服务设施、卫生清洁设施的匮乏也制约着城村宜居性的提升。村落居民应在自组织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加快基础设施完善与更新的步伐,为家园探索出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武夷山城村传统民居是闽北建筑文化的优秀典范,凝结了先民的集体智慧与家乡情怀。在古建聚落规划改造中,要兼顾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宜居性建设,使村民在享受舒适的现代生活时也能体味到民族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罗哲文.我国历史小城镇(村寨)的保护发展与建设之管见——兼谈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保护发展与建设问题[J].建筑与文化,2006(12):8.

[2]刘淑虎,张鹰,樊海强,等.基于古村落自组织发展的调适性规划研究——以福建武夷山城村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3):259-264.

[3]杨贵华.自组织与社区共同体的自组织机制[J].东南学术,2007(5):117-122.

[4]颜亚玉,张荔榕,不同经营模式下的“社区参与”机制比较研究——以古村落旅游为例[J],人文地理,2008,23(4):89-94.

[5]柯培雄.城村古民居建筑文化与环境保护[J].武夷学院学报,2008,28(3):61-63.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5

余秋雨先生像一位画坛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饱蘸深情的笔墨,大气磅礴地勾勒出漫长的中国文脉画卷,流露对中华文学家园的满腔抚爱和关切之情,时而工笔重彩,绘声绘色;时而妙笔生花,汪洋恣意;时而清新点染,灵光流动……

中国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从五千年的蚩尤黄帝时代开始记载历史,于是文学开始它永无止境的行走了。过了大致两千年后,它在平和、安详、寻常、世俗的黄河流域找到了《诗经》,让新生的文脉开始走上旅途。

中国文脉跌跌撞撞吟唱着一首首《诗经》,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隆重上路。一路走到了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时代。行吟在江风草泽边,穿着衣饰奇特的屈原如约而至,他孤傲而天真,凄楚而高贵,离群而悯人,塑造了悬崖独吟曲,拉出了诗人的文脉。

到了汉代,忍辱负重、奋笔疾书的司马迁在狱中以从容真切的朴素笔触、错落有致的自然文句造就了《史记》,散文接手了文脉,文脉在此变得人性化、生命化,更描绘出了中国历史的魂魄。

三国时期,丛林边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从乱世之中强悍地接续文脉,随后紧接着的是风骨飘逸,才德兼备的怪才学子阮籍和嵇康得到了文学的赏顾,嵇康在刑场之前畅弹《广陵散》更是将那种绝伦的声调和情感震撼于世。响彻着自然之音的田园之中,气定神闲、流淌洁净淡远之气的陶渊明用他穷苦的凡人之躯高高举起了文脉。

唐朝则是一场审美的大爆发。因着机缘巧合,北方旷野和南方巷陌间文化灵魂的融合,政治带动着文化疯狂地不可一世。文学自立而冗长,丰富而挑剔。诗即是如此,文亦出采,各种文学都以最强烈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唐诗巍峨顶峰潇洒行走的几男子:李白、杜甫、王维等成就了这么一个文化艺术史的杰出时代。

五代十国,南方诗文仍在,南唐李后主李煜为开创“词”的先例,让明月夜风感受到:中国文脉从未停住过。

宋代,政文贴近,文人当政,数个同时足踏在文化巅峰和政治巅峰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苏轼造就了中国文脉的慷慨激昂。

元朝的戏剧随着文脉的涓涓细流显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一举夺冠,依依呀呀地自我展示。

明清两代之期,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枝独秀,全方位地探寻了人性美的存在和幻灭,抚慰了中国文脉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文脉,还在继续行走着。

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让人不得不叹服其才大如海,文字绵厚而不沉闷,沉重而不冗繁,新颖而不轻佻,个性而不张扬。洋洋洒洒36万字的巨著,文采斐然,情感浓烈,逻辑严整,新意迭出,让那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渐渐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阅读过程如同在万水千山中闲步观赏美景静听天籁,空旷清新,赏心悦目,很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怡然意境。

历史校园的文脉整合 篇6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 原为美国基督教创办的汇文书院, 后更名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简称金陵中学;1951年改名为南京十中;1988年恢复原名金陵中学;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中学。百年来, 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 陶行知、吕彦直、吴仲华、厉以宁、齐康等著名校友及其不朽的业绩为金陵中学的历史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因此, 金陵中学被誉为“英才的摇篮”。国家领导人李岚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育部陈至立部长、韦钰副部长都曾视察和访问过学校。

1.2 现状问题

金陵中学本部校园坐落于市区中心, 占地5万m2, 用地十分局促。

校园现状建筑肌理较为混乱, 空间缺乏围合感和聚合力, 室外空间游离于建筑而处于消极状态, 两栋历史建筑孤立并置, 无力形成有序而充满活力的场所;局部地块建筑密度过大, 这样必将导致舒适感的缺失;而开敞部分尺度则过于空旷, 利用率不高, 缺乏校园应有的场所氛围。同时, 现状交通人车混行, 缺乏清晰的流线组织秩序并将户外空间分隔得过于零散;校园功能分区亦不明确, 相近功能的建筑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空间联系。金陵中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将是其最宝贵、最具潜力的资源。如何在极其紧张的用地条件下, 合理有效地解决功能、交通等基本问题, 并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建筑肌理、建构多层次的学习交流空间网络、深入挖掘和整合历史文脉以充分体现百年名校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气质, 是本案设计的初衷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 空间策略

2.1 彰显文脉

1) 以钟楼为校园中心并将其建筑轴线延伸且强化为校园南北向的主轴线, 从而彰显出历史建筑应有的地位, 使之真正成为校园空间结构的控制性核心要素。在轴线上设置新建筑并将轴线打通, 使新老建筑互为对景。钟楼被改造为校史陈列馆。2) 设计结合现状东侧入口道路和尽端的百年纪念碑形成东西向景观轴线。在轴线两旁设置学校历史名人雕像, 使之成为一条历史名人长廊, 将学校的辉煌历史充分地展现出来, 从而唤起师生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3) 对老图书馆进行保留, 新建的部分与之脱开一定距离以体现对老建筑的尊重, 新建筑体量以老图书馆为基准纵向延伸, 形成和谐的构图关系;同时新旧建筑以玻璃连廊相接, 既保护了老建筑的原有风貌, 又在新旧建筑之间建立了便捷的功能联系。

2.2 空间整合

针对学校用地局促、现状公共空间零散、缺乏核心景观的状况, 设计以空间整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校园提供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即充分结合现状建筑的既有布局, 将拟建建筑体量有机地“插入”到校园空间结构中, 并通过建筑体量和景观界面形成具有较强围合感的主要开放空间。其中, 通过北部新建建筑界面对现有空旷的开敞空间进行围合与再划分, 在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轴线的交汇处形成整个校园的核心空间——这一典型的空间形式将成为校园的灵魂, 并由精心的景观设计烘托百年名校的文化特质与场所精神。同时, 在南北向主轴线的北端由新建建筑体量围合出北入口广场, 成为轴线的端景收头, 既强化了主轴线上的空间序列感和层次性, 又很好地解决了人流聚集疏散的问题。

2.3 景观渗透

在整合形成各种室外公共空间的基础上, 通过建筑形体上的处理 (如围合、偏转、底层架空及开洞等手法) 力求实现各公共空间之间的流动、连通与渗透而成为景观网络。空间之间的渗透方式依据各公共空间的层级性而定;同时, 在合适的位置和角度, 对中心广场和钟楼打通景观视廊, 使师生在各主要公共空间中都能与之发生视觉联系, 从而感受到历史环境的存在并自觉地融入其中 (见图1) 。

2.4 格局明确

在采用上述空间策略的基础上, 设计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的空间结构, 构建起“两点、一心、两轴、四区”的系统格局 (见图2) 。

“两点”是指钟楼与塔楼作为视觉焦点而成为校园高度上的绝对控制点。“一心”即校园核心空间, 由中心广场及绿地构成, 是学校公共生活及仪式性活动展开的重要场所, 也是整个校园空间结构的高潮部分。“两轴”即南北向主轴线与东西向历史景观长廊:前者串联起学校中最重要的建筑和公共活动空间, 形成收放有序、富有节奏的空间序列, 轴线终点由历史建筑作为收头和对景, 再次彰显出历史校园的价值和魅力;后者则结合现状道路, 在线性空间设置学校历史名人长廊, 经过长廊到达中心广场, 在此处以景观设计的手法将学校百年重大历史事件镌刻于铺地上, 使师生在活动的同时能够深刻体验到独特的校园文化;轴线终点是保留的百年纪念碑, 整条轴线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纪念性。

针对现有建筑功能布局散乱的状况, 结合新的功能需求, 将校园功能分区加以重组, 使得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建筑集中布置, 形成相对明确的“四区”:实验区、教学区、公共活动区与宿舍区。其中, 实验区将计算机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及劳动创新教室集中布置于校园北部, 靠近原有的实验楼和曹隐云科学楼, 从而形成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片区, 便于展开各种教学实验活动。教学区在原有教学楼南部加建32班教室, 使之与原有的两栋教学楼形成一个教学组团, 日常的教学活动可以集中在这里展开。通过空间整合策略将现状分散的南北两块体育活动场地加以串联, 在实验区与教学区之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公共活动区域, 并成为联系二者的纽带, 其中包括体育馆、音乐美术教室、体育场、篮球场及校园核心空间, 各种活动空间彼此流通渗透, 为多样化的校园生活提供了相应的场所。宿舍区保留原有教师公寓和学生宿舍, 形成相对安静的宿舍区。

2.5 建筑呼应

本案新建建筑是对场地空间肌理关系优化调整的结果, 无论是在风格、色彩、材质方面还是在体量、尺度及细部做法方面, 都力求与历史校园整体风貌相协调而不显突兀。如体量上与老建筑之间留出足够空间而不会造成压迫感;屋顶采用灰瓦坡顶压檐、外墙采用米色与灰白色相间的面砖、配以白色剁斧花岗石基座, 同时也在局部使用富于现代感的金属细部, 使每栋新建筑和而不同, 在统一的环境氛围中建立起自身的个性表达。

3 结语

在大规模新校区建设热潮余温尚存的今天, 位于市区的老校区更新改造问题也日益突显, 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校园——这其中既包括底蕴深厚的大学校园, 也包括某些历史悠久的中学校园——它们作为不同层次上传播知识与教化精神的场所, 其蕴涵的历史文脉资源是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之所在。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校园历史、创造性地诠释校园文化, 必将成为任何规划设计的原点。

摘要:研究了南京市金陵中学本部校园的背景及现状, 通过对南京金陵中学本部校园改造规划设计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文脉整合的校园更新策略, 指出全面深入地理解校园历史, 创造性地诠释校园文化必将成为任何规划设计的原点。

关键词:历史校园,文脉,空间策略,整合

参考文献

[1]阳建强.历史性校园的价值及其保护——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J].城市规划, 2006 (7) :41-42.

[2]徐苏宁.七年之痒——校园规划热潮过后的冷思考[J].城市建筑, 2008 (3) :87-88.

文脉传承的还魂草 篇7

迅翁说的是对待亡友的遗文, 那么弟子保存老师的遗著又当如何呢?那更是怀揣着一团火了, 不但要保存完好, 而且一定要设法让它问世并得以流传。如同神话传说中的还魂草, 随着老师遗著的整理出版, 老师的学识人品、音容神韵都光华灼灼地复活了, 而弟子在心灵中也和老师生前一样惬意地交流、共鸣、融合。这是我们民族文脉传承的一大亮点。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现今依然有这样出色的典范, 散发着古典隽永的色彩, 温暖着学界和人心。

先说人们熟知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和她的老师顾随。

从海外归来, 在南开大学创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叶嘉莹教授, 早年是顾随先生的弟子。1942年9月辅仁大学新学年开始, 国文系二年级一位年龄最小的女学生叶嘉莹走进顾随先生讲授“唐宋诗”的课堂, 从此开启了她师从顾先生的研读经历。顾随先生的讲课魅力, 深深吸引住了叶嘉莹。顾先生讲课, 款步迈上讲台, 常常随心拈举一个话头, 便引申发挥, 层层深入, 接连讲上几个小时, 他讲课旁征博引, 天马行空, 几乎无任何课本可凭借, 叶嘉莹极力心追手记, 恨不能将老师之言语和神情完整地记录下来。凡是顾随先生的课, 她一课都不落。1945年叶嘉莹从辅仁大学毕业, 在一所中学任教, 仍然不辞辛苦地赶到辅仁大学和中国大学去听顾随先生的课, 直到1948年春离开北平南下为止。整整6年间, 她记了满满11册笔记和一寸多厚的一大叠活页纸的课堂笔记。这是顾随先生多年来研究和讲授古典诗词的心血结晶。半个多世纪以来, 叶嘉莹带着这些沉甸甸的笔记从大陆到台湾, 又从台湾到美国和加拿大。1949年她的丈夫在台湾因白色恐怖被拘捕, 次年她也被拘捕, 独自带着出生不久的长女度过了一段无家又无业的困苦日子。后来她任台湾大学教授, 又由台大派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哈佛大学讲学, 1969年定居加拿大温哥华, 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她融合中西文化推进词学研究, 成绩卓著, 海内外可谓无人出其右。几十年来, 无论生活艰难还是顺利, 无论天涯万里还是羁旅飘零, 从青春妙龄直到白发苍苍, 许多东西都丢失了, 但顾随先生的讲课笔记她始终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1982年, 她把8册笔记交给顾随先生之女、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顾之京, 并协助、指导她整理成《驼庵诗话》 (顾随先生号驼庵) 出版, 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顾随全集》。2005年, 她又将剩余的全部笔记交由顾之京, 整理为《顾随诗词讲记》,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哲人虽已早逝, 而《驼庵诗话》和《顾随诗词讲记》在60年后的今天, 仍然鲜活灵动地放射出顾先生那真知灼见的光芒和卓越的学识才华, 使众多古典诗词爱好者一读便不能释卷。顿时, 顾随先生复活在书中, 宛如又重新神采奕奕地站在大学课堂里一般。

再说人们不太熟悉的学者屈守元和他的老师向宗鲁。

向宗鲁先生名承周, 重庆巴县白市驿人, 生于1895年, 19岁时受到重庆名宿文伯鲁先生赏识, 文先生替他筹集学费, 让他游学成都, 入存古学堂 (后改国学院, 即四川大学文学院前身) 学习。那时存古学堂的校长是近代有名的经学家廖平, 长于今文, 广博通论, 向宗鲁时时向他发疑问难, 深得廖先生称赏。国学院毕业后, 向宗鲁应三位经营纺织的工商业家所请, 在汉口做了十年家庭教师。1931年回重庆, 任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33年重庆大学中文系并入四川大学, 向先生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 1939年川大疏散至峨眉, 1940年向先生兼任川大中文系主任。向先生性情耿直, 刚正不阿, 治学极为严谨, 经常周济学生, 诲人不倦, 一意向学, 好书成癖, 生活上十分清苦, 学校搬迁过程中旅途奔波, 栉风沐雨, 罹寒热之疾后又缺医少药, 1941年11月竟病逝于峨眉, 年仅46岁, 身边除万卷残书外一无所有。屈守元从1937年起在川大师从向宗鲁先生, 向先生对他教导鼓励, 关怀备至。屈守元川大毕业后, 向先生即让他留校担任助手。

向宗鲁先生虽中年陨殁, 但是其著述甚富。在重大、川大授课时, 他以《史记》、《管子》、《淮南子》、《文选》为教, 简端批校, 朱墨粲然, 留下大量学术成果。此外他还致力于《史通通释》的订补等。向先生不少著作计划生前未能全部完成, 去世后遗稿狼藉, 屈守元和他的同门王利器等人便义不容辞地担起了整理先师遗稿的重任。向先生的《校雠学》由屈守元整理, 1944年12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月令章句疏证叙录》由王利器整理, 1945年11月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周易疏校后记》原刊1941年的《华西学报》 (刊出时向先生已逝世) , 当时只印400份, 1980年由屈守元重新整理, 发表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三集, 1983年由岳麓书社出版。向先生对《淮南子》批校的分量极大, 原由屈守元的另一位同门王祖年辑录, “文化大革命”中失去第一册, 王祖年因老病 (不久去世) , 无力完成, 原书稿又交还屈守元。屈守元借得李炳英先生生前过录之本, 补足第一册, 商得师母牟鸿仪同意, 交由向先生的再传弟子黎孟德, 辑录为《淮南鸿烈简端记》。更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向宗鲁先生早年在武汉做家庭教师期间撰写的《说苑校证》一书出版经历。《说苑》为西汉刘向撰, 原二十卷, 后仅存五卷, 经宋代曾巩搜集, 复为二十卷。《说苑》取材十分广博, 上自周秦经子, 下及汉人杂著, 其中大部分内容可在现存典籍中探讨源流, 互相参证, 但也有一些早已散佚, 各种文献中无从查寻, 只靠《说苑》保留了一些遗文琐语, 因此更显其珍贵。向宗鲁用十年时间参校各本, 博采群书, 完成了《说苑校证》, 清稿以四卷为一册, 共装为五册。在一次过渡时, 最末一册不幸堕入水中遗失。1958年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后转为中华书局计划出版该书, 委托屈守元补订该书最后四卷。屈守元采用向先生原稿, 按照清稿前十六卷的条例补订成书。原稿系向先生批注在湖北崇文书局《百子全书》本的眉端脚底和行间字隙, 往往只举篇卷, 未录全文。可以想见补订最末一册即《说苑校证》第十七至二十卷工作之繁重。屈守元先生竭尽全力精心补订完成, 1985年12月14日, 他在写于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的该书《序言》中却谦卑地说:“自愧不学, 许多地方可能对向先生原著有所违失。但是, 原稿俱在, 不敢妄为增损。偶有浅陋之辞, 辄称名 (爱艮) 加按语以别之, 恐多数是向先生的弃余吧。”“向先生逝世后, 师母牟鸿仪先生把整理遗稿、记述遗事的许多任务都交付给我。自惭浅薄, 有负重托。《说苑校证》是向先生遗著中较早定稿, 也是较为完备的一部, 现在能有机会出版, 实在是有益于古籍整理的一件大事……今年正是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他离开我们, 已经44年了。73岁的老门生能够为一生崇敬的老师遗著出版作序, 欣抃之情, 可以想见。”一颗对恩师的尊崇爱戴之心, 跃然纸上。向宗鲁先生的《说苑校证》全本1987年7月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由中华书局出版。惜向先生生前未能见到此书出版, 倘若灵魂有知, 他定当含笑于地下, 为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了。

如果说叶嘉莹漂泊万里, 最终完好地保存和整理出版顾随的讲课笔记, 开拓融合中西文化研究词学的学术途径, 是横向传承其先师文脉的话, 那么屈守元从抗战时期直到上世纪80年代, 几十年来始终不渝地埋首整理出版向宗鲁的多种文史遗著, 则是纵向传承其先师文脉。众所周知, 这几十年间我们的国家和时代发生过多少巨大而剧烈的变动, 然而他们传承先师文脉, 实际上也即传承中华文化的努力却从未停止过。笔者联想到,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之所以没有中断、没有失传, 从某种程度上说, 不正是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顾随与叶嘉莹、向宗鲁与屈守元式的文化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吗?

上一篇:网络内容论文下一篇:法律法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