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共8篇)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 篇1
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研究生扩招, 硕士研究生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近五年来全国研究生稳幅增长, 增长比例在4%左右。北京农学院属于北京市属高等农业学校, 其办学理念为打造现代都市型现代农业教育。北京农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8年第一次招收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9年随着国家研究生结构改革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已经形成同时招收三类研究生、有12个学术型学科、14个专业型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招生格局。2014年, 在全国农科院校生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 在校党委、校行政正确领导下,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研究生处与各学院密切配合、齐心协力, 按照“稳定规模、优化布局、适度发展、宏观调控”的工作要求, 坚持“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加强招生管理, 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招生机制, 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并在招生过程中争取增加了4.5%的招生指标。
一、招生基本情况
1.全日制研究生。 (1) 学院、学科分布。2014年度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共24个 (其中学术型12个, 专业型12个) , 实际招生人数比2013年增加3个, 增长了17.68%, 其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分别占总招生人数的39.1%和60.9%。学校整体招生情况趋于良好, 有利于学校学科发展及整体实力的提升。全日制研究生除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外, 后期又向市教委争取增加了10个招生指标。通过多次 (5次) 指标调配分配, 将指标调配给生源充足的专业, 最终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招生任务。
北京农学院2014年植科学院、动科学院、经管学院录取人数所占比重较大 (图1) , 说明这些老牌学院、学科在北京农学院考生中认可度相对较高, 这也是支撑起北京农学院农、管、工三大学科群建设的主力。但是目前北京农学院工科、管理学科 (不计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 只计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 招生人数相对不足, 不利于北京农学院更名大学的目标;文法、计信两个小学院招生人数过少, 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成本核算。 (2) 考生来源成分分析。在考生来源方面, 应届本科毕业生共181人, 占总人数的77.68%;科学研究人员2人, 占总人数的0.86%;中等教育教师1人, 占总人数的0.43%;在职人员及其他类别考生共49人, 占总人数的21.03%。在录取的学生中, 229人通过普通全日制学习完成本科学历, 占总人数的98.28%, 一志愿生源为156人, 占总人数的66.95%;其中学术型研究生一志愿生源41人, 占学术型招生总数的45.05%;专业型研究生一志愿生源115人, 占专业型招生总数的80.99%。北京农学院近几年一志愿生录取率也在逐年提高, 2013、2014两年一志愿生录取率分别达到了74.51%、66.95%, 具体见表1。 (3) 考生来源地区分布。从考生来源地区来看, 2014年北京农学院录取的233名考生, 来自21个省市, 来源最多的是北京本地考生, 共127名, 占54.51%;其他考生来源比较多的地区是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几个省份。外地生源基本分布在学术型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中, 例如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以及园艺等专业。 (4) 考生来源院校分布。从考生来源院校分布来看, 本科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的学生共128人, 占总人数的54.94%;来自“985”、“211”院校的学生共7人, 占总人数的3%;来自省市级大学的学生共63人, 占总人数的27.04%;来自省市级学院的学生共34人, 占总人数的14.59%;从国外院校取得学历的学生1人, 占总人数的0.43%。本校生所占比例为54.94%, 其他院校所占比例为45.1%, 本校生源高于其他院校生源, “985”、“211”等高等院校招生人数较少, 需继续加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 同时加强招生宣传力度, 提高生源质量。对各学院、学科的生源院校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传统优势学科果树学、园艺、兽医、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考生来源学校质量等级相对高, 而两年制专业型考生绝大多数来源于本校。 (5) 考生性别比例。2014年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中, 男生有79名, 占34%;女生有154名, 占66%。可以看出北京农学院所录取的考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女生偏多, 男生偏少, 比例相对失调。具体到各学院、学科也做了男、女生录取比例, 全校总体男、女生比例为0.51∶1, 男生占比较大的是规模较小的新招单位———计信学院、文法学院, 分别是5∶1、1.5∶1, 说明新招单位比较注意招生中的性别比例问题。其次, 男生占比重较大的三个单位是经管学院、动科学院、植科学院, 分别是0.7∶1、0.57∶1、0.54∶1, 这些学院内都是规模比较大、招生时间相对长的传统专业, 说明传统专业也在随着规模的扩大适当地注意到了性别比例问题。
2.在职研究生。 (1) 学院、专业分布。本年度北京农学院招收在职研究生录取人数195人 (录取上限额度为450人) , 比上一年度增加30%。录取学生分布在农业推广硕士9个领域和兽医硕士类别当中, 农业推广硕士种业、养殖2个领域今年没有招生。招生比较多的学院有经管学院81人、动科学院29人、文法学院26人、植科学院25人。经管学院录取人数远远高于其他院系, 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其他学院需要加强招生宣传力度, 迎头赶上。 (2) 考生来源成分分析。本年度北京农学院录取的在职专业学位学生共195人, 生源成分包括26种, 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 生源来源更加广泛一些。其中应届毕业生、其他人员所占比重最大, 分别为41人、46人, 说明我们可以继续发掘北京农学院应届毕业生和其他就业人员生源潜力;而在各种涉农部门中招的学生比例不大, 我们可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将这一部分生源发掘出来。 (3) 考生来源地区分布。从图3中可以看出, 2014年在职研究生所录取的195名新生中, 来自8个省市, 北京生源占绝大多数, 共153人, 外地生源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4) 考生毕业院校分布。2014年在职研究生所录取学生中, 毕业院校为北京农学院的生源 (94人) 所占比例为48%, 毕业于其他院校的生源 (101人) 所占比例为52%, 例如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目前生源以本校生源为主。 (5) 考生性别比例。相比于全日制研究生, 2014年在职研究生录取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男生占51%, 女生占49%) , 这样有利于各学科专业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其中性别比例相对均衡的专业为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食品加工与安全、林业等专业领域。
二、复试录取工作
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形势严峻, 特别是农学类作为冷门专业, 生源极其紧张, 据教育部数据全国农学类研究生上线人数不及所下计划人数多。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研究生处与各学院密切配合、齐心协力, 圆满完成了北京农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在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过程中, 针对实际情况, 开展了以下工作。
1.领导重视, 及早确定招生工作方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及时召开专门会议, 研究招生指标分配、复试工作方案等重大事项, 制定了《北京农学院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2014年2月28日即在外网上发布调剂通知, 布置好各学院接收调剂生源登记工作, 3月31日开始招生复试工作, 确定“2014年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 参照去年各硕士点招生数确定招生基本量, 同时将北京农林科学院、生物学院招生指标根据往年招生数单独核算。招生指标分配总体原则是“总量平衡, 总体稳定, 适度控制, 微量调控, 适量补偿”。这样就抓住了工作的主动性。
2.适度调控, 校院两级招生机制有效运行。2014年研究生招生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宏观调控”的工作要求, 建立了有效的校院两级招生机制。学院抓具体工作, 同时赋予学院一定的自主权, 例如各学科专业招生指标学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调整。校级研究生招生部门做好总体调控工作, 特别是在最后关键阶段, 部分学科专业生源十分困难, 为避免招生指标浪费, 学校于4月15、17、18日连续三次在各学科专业中重新调整指标, 将指标调整到生源富余的专业, 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招生任务。
3.及时沟通, 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增加招生指标。2014年最初上级下达给北京农学院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比2013年198个招生指标增长12.63%, 经北京农学院与教委规划处、市考试院研招办积极沟通, 及时上报增加招生指标的报告, 最后为北京农学院增加了10个招生指标, 最终北京农学院招生指标比2013年增加了17.68%。
4.总量平衡, 年度招生政策相对稳定。从2014年开始, 招生指标方案和招生指标基本量稳定下来, 以后每年继续沿用, 每年重新调配的就是年度新增指标和学校机动指标。招生指标基本量稳定后, 学校、学院在接下去的招生中基本能做到总体规模心中有数。
5.策略灵活, 做到上下渠道畅通。针对一些突发事件, 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上下信息渠道保持畅通。同时在大政策稳定的基础上, 采取了诸如各学院复试、体检、心理测试等工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灵活掌握录取综评成绩中初复试成绩比例, 根据复试中有无笔试科目进行一定调整。
6.公正透明, 招生信息公开。2014年国家对招生信息公开要求更加严格, 教育部专门在网上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建立了“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要求各招生单位对重要的招生信息进行公开。针对于此, 北京农学院对复试基本分数线、学校复试录取办法、各学院及学科专业复试录取细则、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录取成绩、拟录取名单、咨询及申诉渠道和其他按规定应予公开的招生录取信息均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网上发布以向社会公开。
7.有效监督, 及时整改。硕士生复试、录取工作由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进行。学校研招办与纪检部门配合, 对各学院、学科专业的复试工作进行巡视监查, 对其中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及时反馈整改。在复试工作办法中公布考生接待电话和纪检监察部门受理考生投诉的监督举报电话, 保证考生申诉渠道畅通, 对于考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
8.全员培训, 发挥和规范导师群体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校研招办对校级层面参加复试录取工作人员及各相关学院主管领导、研究生秘书进行培训;在校研招办指导下, 各相关学院按照要求对本单位参加复试的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主要是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 为了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群体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 不断提高导师的人才选拔能力。
9.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1) 针对校体育部提交的请示———有两位同学在本科期间为学校高尔夫球队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在校期间多次在北京市比赛中为农学院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同学, 希望在考研录取中给予特殊考虑, 学校决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这两个考生, 最终这两名考生获得录取。 (2) 鉴于北京农学院部分教授已接近退休年龄, 不能带满一届研究生, 根据其教学与科研工作成绩、是否延聘及其可能性等, 由学院根据自身招生指标、导师情况, 批准其在2014年继续招收研究生。 (3) 对于因各种原因放弃研究生录取而空出的名额进行了及时的补录工作。 (4) 招收了一名海外获得本科学历考生, 并根据政策进行了各种审查程序, 经过努力最终该考生通过了教育部的录取审查。
三、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思考
1.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力度, 出台各种激励措施, 引导各学院、学科加大研究生招生力度。例如实施以师招生、以生招生、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评选、学院一把手工程等措施。
2.建立校院两级招生机制, 充分发挥学院招生力度。走下去, 多到基层, 多到与北京农学院相关专业的高校去, 争取他们的学生积极报考北京农学院。在以后的研究生招生中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增加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人数, 从而获得优秀的、足够的第一志愿生源, 为将来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研究生招生信息化水平, 引进研究生招生系统, 节省人力物力, 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工作。发挥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手机网站等的作用, 通过老师、学生等微信圈、朋友圈宣传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政策。
4.增强保密室建设、考试标准化考场建设, 增强招生考试保密工作。北京农学院研究生考试保密室现与四、六级考试共用, 空间狭小, 每年工作人员整理试卷、答卷、成绩、保密室值班看守统考试卷, 在狭仄的空间内都非常艰苦。
5.设立研究生招生宣传、研究生考试命题评卷、研究生保密工作等专项经费, 增加经费预算投入, 专款专用, 加大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投入力度。
6.对于在职研究生招生, 还需要多方、多种形式发动生源。例如多走下去, 与北京各区县、外地省市相关机构、企业增强沟通或联合招生;采取以师招生、以生招生、村官班等形式与继教学院、科教兴农办各种培训班多加联系、联合招生;采取多种办班形式, 发掘外地生源。同时要增强监控, 保证教育质量。
7.在职研究生在招生过程中, 建议上级部门在报名现场确认、报名资格审查过程中先做学历审查, 以免造成后续问题, 引起考生不满。要提高对研究生教育观念的认识, 全面树立研究生教育观。
参考文献
[1]侯俊, 等.研究生招生质量评估体系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7) .
[2]孙虹, 等.对农科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与管理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3) .
[3]安丰勇, 等.地方高校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5) .
[4]高丹, 吕伟.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研究_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 (S1) .
[5]吴春霞, 等.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6) .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 篇2
庆市教发〔2013〕70 号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有关学校:
为了加强对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命题工作的管理,严肃命题纪律,强化保密工作,提高试题的质量和公信度,充分发挥质量检测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正能量,市教育局制定了《庆阳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命题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监督执行。
附件:《庆阳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命题管理办法》
2013年4月28日
庆阳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高中 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命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 命题的组织领导
庆阳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命题(以下简称命题)在市教育局命题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命题工作组,具体负责命题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命题领导小组职责
一、制订命题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建立并及时更新命题(包括审题)人员库。
三、选聘每年命(审)题人员,组成命题工作组。
四、组织命题工作的具体实施。
五、落实保密措施,做好保密工作。
六、组织开展试题质量评价工作。
七、组织开展命题技术和理论研究。
八、指导市教研室对命题工作进行指导、业务培训、监督和评价。
第三章 命题方式
一、自主命题。
二、联合命题。
三、聘请外地专家命题。
每年使用的命题方式由庆阳市教育局命题领导小组确定。
第四章 命题专家库人员条件
一、.政治表现
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诚信可靠,遵守法纪,保密意识强,有团结合作精神,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二、业务能力
(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熟悉中小学科课程教材,掌握课程标准;(2)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具有改革创新意识;
(3)熟练掌握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改革理念、命题和审题的原则及要求;
(4)具备学科独立命题的能力,了解全国各地质量监测试题,熟练掌握相关学段试题的题型结构和考查要点,懂得试题的编制和校对方法;能根据命题原则和要求命制出较高质量的试题,特别是对创新性、开放性及探究性试题的命制有独到见解;
(5)掌握电脑技术,能熟练打字,熟悉文字处理(Word 或wps)、表格制作及图形处理技术。
三、工作单位和年龄、教龄要求
命题专家库人员必须是庆阳市中小学和各县、区教研部门、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在职在编的教师或教研员,具有10年以上教龄,至少带过两轮中小学阶段的相关课程。
四、学历职称要求
学历大学专科以上(含专科),具有中学一级以上(含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五、其他
(1)推荐对象应是当年没有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无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监测考试的人员。
(2)身体健康,能适应30 天左右封闭管理集体生活,能承担繁重的命题工作任务。
六、专家库人员根据需要每年随机更换。
第五章 命题人员的确定和通知流程
一、由命题领导小组根据相关要求在命题人员专家库中抽取命题人员。
二、按人员所在县、区和单位、姓名分别密封。
三、由命题领导小组指定专人专车分别通知。
四、被通知对象自接到通知之时起,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到指定地点集中,上缴通讯工具,听候统一安排。
五、命题人员原担负的工作由所在单位另行安排,并负责通知家属。
第六章 命题工作组组长职责
一、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严格执行国家、甘肃省和庆阳市的命题要求、工作规定、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主持命题、审题、校对、核查等工作,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四、对试题质量和命题工作进度负责,确保按照要求按时完成试题的编制和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的制订。
五、做好命题的安全保密工作。
六、做好命题工作总结。
第七章 命题审题原则和要求
一、按照市教育局命题要求,依据学科命题指导思想、命题技术规范要求,对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进行评审。
二、从政治性、科学性、学术性、技术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并提供书面的评审意见(《审题意见书》)。
三、《审题意见书》原则上只对原试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不得另外提出考试的具体内容、知识点和具体试题等建议。
四、审题后,当命题人员与审题人员对试题科学性仍然存在分歧时,提交命题工作组组长裁决。
五、试题定稿后,审题人员在试题(卷)发排清样上签字。
第八章 命题工作程序
一、命题管理人员、命题人员学习有关命题政策、理论和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
二、命题人员熟悉各学段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分析有关试题和统计数据。
三、制订学科命题计划。
四、编写试题、试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五、讨论和推敲试题,控制试题难度和质量。
六、根据命题计划完成组卷说明。
七、将试题组件和组卷说明(一式二份)交命题工作组。
八、命题工作组将其中一套存档,一套提供给审题人员评审。
九、审题,并撰写审题意见书。
十、试题定稿,学科命题负责人、审题人员和命题工作组组长在发排清样上签字。
十一、命题总结。
第九章 回避制度
命题现场所有人员无直系亲属参加当次监测考试。
第十章 命题保密规定
一、监测试题属机密级国家秘密,命题、制卷的全过程实行全封闭管理。所有命(审)题人员必须强化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落实保密措施,并与命题领导小组签订保密承诺书,确保试题秘密安全。
二、要提高警惕,发现可疑的人或事应及时报告,以严防失密事件发生。
三、在保密时效期内,命(审)题人员必须统一行动,未经市教育局命题领导小组批准,任何人不得脱离命题的时空环境单独行动。
四、在保密时效期内,不准携带任何通讯工具,不准与外界有任何通讯(信)联系,不准私自单独与外界人员接触。确因重大特殊事由,需要与外界联系的,须报经命题工作组负责人批准同意后,并在命题工作组负责人和成员5人同时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五、在保密时效期内,除命题工作组负责人因工作需要外,不同学科之间的命、审题人员不得与其他命、审题人员相互询问、交谈涉及试题和答案的内容。命题工作时间内不准串门;因事离开房间时,所有涉及命题的资料必须及时入柜上锁;不得将涉及试题的任何资料带出房间;严禁在房间外的场所议论命题的具体内容。
六、严禁不同学科命题人员之间以各种方式交流、商讨、议论命题内容。
七、在制卷场地校对试卷时,各学科只负责本学科的校对,学科之间必须相互回避,严禁窥看、打听其他学科的试题和答案内容。校对完毕后,应及时将试卷原稿当众烧毁。
八、英语听力制带(制碟)期间,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间,任何人不得将涉及试题的任何资料带出工作间外。磁带(光碟)复制完后,必须将所有涉及命题的文稿、损坏及多余的磁带(光碟)当众销毁。
九、命题完毕交卷后,将所有涉及试题及答案的文稿烧毁,将电脑上储存的有关命题的信息资料彻底清除,严禁私留试题、答案的行为。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 篇3
关键词: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作为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一个较高层次,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受到高等教育的影响,在高等教育的系统中,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弱势。
在职业教育经历了由外延发展转入内涵发展的过程中,要提高职业教育的生存能力,让高职院校的发展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必须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选择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上站在同一起点,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模式成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1四川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现状
目前,四川省作为职业教育大省,共有职业院校650所,在校生规模仅次于河南、山东、广东,居全国第四位,在校生183.77万人,形成了以普通高考招生为主,单独招生、对口高职招生、五年一贯制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为辅的招生模式。
普通高考招生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招生模式,四川省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探索两个方面:
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四川省的单独招生模式主要包括有知识+综合测试、专业知识+技能测试、技能人才选拔、特长测试等几种选拔模式。从2008年以来,四川省积极推进单独招生试点工作,逐年逐步实施高职院校范围、规模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的不断扩大,从当初的5所院校扩大到2014年的32所院校,绝大部分是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省级示范高职学院,从2014年起,全省单独招生考试时间统一为4月12日,考试由文化考试和综合测试两部分组成,综合测试应尽量进行技能考核,并逐步加大专业技能考核的比重,探索科学的专业技能考核办法。招生院校根据录取规则按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并且,四川省职业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办法为,在校期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和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的中职毕业生,可向相关的高职院校提出申请,由学校组织考核,认定合格者录入相关专业。
对口高职招生模式是面向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的应、往届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不得报考,主要以“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方式考核。五年一贯制招生模式是面向招收初中毕业生,通过中考,根据中考成绩由省招考委统一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各招生学校在上线考生中根据录取规则审录,实行中高职五年制连贯式教学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五年制高职坚持以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为办学主体。
经过10余年发展,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工程本科已经上路,四川5所高职学院开始与本科院校、部分企业合办职教本科,个别本科院校开始职教硕士试点;中高职衔接持续推进,中高职院校之间互不往来的局面已经打破,据统计,高职学生就业率多年超过本科生,职业教育已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
2四川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问题分析
2.1招生考试问题
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进行的,而不是作为一个类型来进行的,结果高职教育与普高教育都是按照“一把尺子”的标准进行人才的选拔,导致高职教育的招生考试脱离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部2006年16号文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体现在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目标定位,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实践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明确定位。
2.2招生对象问题
从招生生源的比例来看,四川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主要依赖于普通高考招生模式,而普通高考招生模式的招生对象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主,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入学的总体比例不高。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教育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设立的大部分专业需要较强的动手实践基础,而普通高中毕业生在高中受到的是理论型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招生对象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相当于高中的文化基础,二是相应职业领域的技术基础。实践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生入学没有一定的基础,那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2.3录取方式问题
从表面上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超额完成当年学校的招生计划满载而归,然而实际上在录取批次上则是井然有序。高考结束后,各院校的录取批次依次是:重点院校、普通院校、民办院校、高职院校。按照这样的录取批次,高职院校所录取到的学生只能是普通高校挑剩的低分考生,在普通高等教育大范围扩招和考生人数逐年减少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面临着空前的生源压力。在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中,普高生和中职生采用同一考录取方式进入高职院校,结果是普高生带着失败的心态走进高职院校,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无法考入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放弃原有培养目标,使职业教育脱离原有的轨道,而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的翻版。
对于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对口高职招生模式中,只有少数的中职毕业生能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普通毕业生可报考的院校有近千所,而中职毕业生可报考的学校屈指可数,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比例不高,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这是值得思考的。
2.4考核内容问题
目前,四川省主要采用两种招生办法,一是普通高考招生办法,考试涉及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等理论课程。二是单独招生办法,绝大部分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省级示范高职学院都相继在单独招生模式中实行“专业知识+技能测试”考核办法,即考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群基本技能,虽与高职教育的招生改革目标相一致,但这是极少数的生源比例,而且只是针对职高毕业生,而在单独招生考试中大部分的考生都是通过“文化知识+综合素质测试”考核办法进入高职院系,笔试则采用清一色的小高考形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文化综合科考试,和通过面试进行的综合素质的测试,面试则采用提问、才艺表演、作品展示等方式测试考生在语言表达、形体礼仪、知识迁移方面的通用能力,这种考核虽突破了“一纸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局面,但是,在几次与面试考核的专家评委访谈时,当问及“这批考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时”时,最后得到的答案很雷同,大部分都是“考生的综合素质相差不多”,也就是说,考生的综合测试成绩对考生最后的总成绩影响不大,最终仍然是以文化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考生的综合测试成绩较难对考生进行准确评价。在四川省现行的单独招生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文化知识+综合素质测试”考核办法带来了成效,也带来了问题,一是没有考察考生对相应职业领域的专用基础知识,二是没有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显然,这也是普通高考招生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的对策思考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专业知识+技能测试”的招生考试办法将进一步普及,一方面,“专业知识+技能测试”的招生考试办法,能更好地发现具有职业特征的学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四川省适龄考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职业教育进入深入改革时期,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改变,也许还要进一步拓宽招生“入口”,也许不再需要通过高考来招生。因此,必须针对目前高职自主招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3.1扩大开展单独招生考试的高等职业院校所数和招生规模
虽然单独招生模式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成效还是很显著,扩大单独招生的基本策略应该坚持。目前,四川省参加单独招生的院校主要是以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国家示范院校为主,2014年,参加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达到32所,较去年增加了11所,而其他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处于观望之中。高职院校通过单独招生模式招到优秀的具有职业潜质的学生,而很多对于文化基础薄弱学生从“一考定终身”中解脱出来,这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今后逐步扩大单独招生院校的所数和招生规模,这也是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符合渴望考入高校学生的心声。
另一方面,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对试点单独招生院校的招生规模从当年的招生计划的5%提高到10%、20%、30%,这说明对单独招生试点工作的重视,并在逐步尝试提高比例。据了解,2014年,四川省首次进行单独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原则上不超过院校今年国家核定招生计划总数的10%,其他院校招生计划数不超过院校今年国家核定招生计划总数的30%,除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基本都已参加单独招生,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将是首次参加单独招生,招生比例都在10%以下,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2进一步推行在对口高职招生和单独招生考试中的“知识+技能”考查方式,并进一步优化不同生源考生的选拔标准。
201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在《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在制度创新方面,提出了“逐步推进高职入学考试与普通本科分开,重点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完善中高职贯通的考试招生办法。由于“知识+技能”考查方式为中职生提供了合理的入学路径,避免了在高考中的弱势竞争,凸显中职生良好的职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普高生和中职生的生源特点,应研究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标准,对于中职考生,应强化专业技能的考核,并适当兼顾对其文化基础知识的考核,对于普通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特点,应开创开放性试题,重点测试普高生的创新能力,以综合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综合素质测试的面试环节,应突破面试专家以简单的问答方式的主观性评价作为考生综合素质的衡量标准,探究科学的创新检测评价方法,并予以量化。建议可以采用美国心理学家鸡儿福特的创造能力表,以考察考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精致性,运用吉尔福特的测试题对考生的素质测试成绩进行量化,能有效地检测其创新能力。在职业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模式中,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办法,应对于获得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有关奖项的中职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以及获得县级劳模的在职在刚中职毕业生,予以免试录取,为优秀的中高职毕业生拓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通道。
3.3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扩大中职生进高职的比例
随着职业教育工作重心转向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四川省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重点探索中高职衔接考试招生办法改革,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等四个对接,全面提高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招收中职生的主要途径是对口高职招生,单独招生和五年一贯制招生,虽在这些招生模式中有招收中职生,但比例不高,截止2013年,单独招生计划近万人,对口高职、五年制高职、示范高职单招达到4.5万人,约占当年中职毕业生的15%。显然,这个比例是不够的,中高职衔接的突出问题是:
一是如何打破“天花板的问题,《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要逐年加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的比例。
二是如何引导中职生积极参加单独招生,通过向中职生宣传高职教育的单独招生模式的优越性,强调技能考核的人才选拔机制,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中职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并进一步引导中职生努力学好技能、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张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问题研究[J].湖北招生考试,2010(30).
[2]赵居礼,赵绥生,李元岐.对高职招生状况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高校招生,2000(04).
[3]徐健.关于职业教育招生宣传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09(09).
基金项目: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MYZY1312)。
作者简介: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 篇4
一、北京农学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生源, 招生就在于吸引和挑选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地方院校, 在名气上和综合实力上较中央部属院校明显处于劣势, 如何争取优质生源成为招生工作的工作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机制, 通过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较好地把握招生工作的主动权。
1. 以学科特色吸引优秀生源。
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 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 学校承担了“973”、“863”、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农业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国家项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作物品种研究、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兽药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近三年, 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 突出特色, 以点带面,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从而吸引优秀生源。
2. 以名师魅力吸引优秀生源。
北京农学院现有教授90人, 副教授202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 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 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 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 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 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 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通过名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吸引优秀考生报考。
3. 以改革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生源。
为吸引优秀生源, 同时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 加大校外培养基地建设, 增加校外实践的时间与机会。同时保证研究生在学期间基本学习、科研和生活的需要, 我校不断提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 2012年9月起将在学待遇发放标准提高到900元/月/生, 我校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一直列于全国院校前列。
4. 以规范管理制度吸引优秀生源。
(1) 拓宽宣传途径, 提高生源质量和数量, 作为地方院校, 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主动进行多形式立体式地宣传, 吸引优秀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对专业学位性质认识的转变是招生前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 由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对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了解, 存在“比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低一等”的偏见认识, 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偏低。例如, 北京农学院第一届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不足10%。针对这一情况, 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 使应届本科毕业生明确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本质的区别, 均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区别仅在于培养目标不同, 即专业学位教育突出与职业紧密结合, 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北京农学院还加大了就读专业学位的优势: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为2年, 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节省1年;由于培养更注重应用, 因而就业更有针对性, 成功率更高;在培养过程中, 个别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对学术更感兴趣, 想继续深造, 也可直接考博士, 同样可以节省1年。通过宣传, 北京农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由过去不足10%到目前已超过200%。学校组织各学院积极动员本校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 召开专场动员大会, 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在校本科生;充分利用教师本身资源优势, 发挥推广教授下乡服务的优势, 将招生信息传递给个郊区县的人员;同时开拓京外渠道, 每年组织多支小分队到京外高校招生宣传, 扩大学校影响力。 (2) 充分利用网络, 畅通沟通途径, 提高招生工作效率, 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以时间紧任务重而著称, 作为地方院校, 除了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外, 关键是出色地完成调剂任务, 调剂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增加了工作的艰难性, 因此, 北京农学院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 展示自身, 并通过高效工作来吸引考生。通过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向广大考生公布招生进程、招生规章制度、招生复试工作规定等, 实现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初试成绩、复试结果、录取情况、档案到达情况等考生密切关注信息的网上查询, 得到考生的好评。 (3) 遵循“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严格招生程序, 我校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 详细制定招生工作方案, 成立校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 再由各学科制定复试工作细则, 成立学科复试工作小组, 各复试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参与评分, 取平均值作为考生的复试成绩, 复试过程全程录音, 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加权折算成综评成绩, 根据考生综评成绩在本学科中的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 最后在拟录取考生中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另外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要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公示, 纪委全程监督。 (4) 人性化管理, 提高招生服务质量, 我校招生工作一方面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 另一方面尽量人性化和细致化, 对考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 从而吸引优秀的考生。复试时间尽早安排, 努力争取一部分尚处犹豫状态的优秀考生;设置专人接听电话, 耐心细致地回答考生的问题;复试报到流程明晰流畅;复试录取工作时间紧凑有序, 复试结束后三天内公示录取结果, 保障未录取考生能尽早再次调剂。
5. 以建设强大的都市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吸引优秀生源。
由于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而都市型人才培养“用武之地”实践平台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 北京农学院针对这一新的农业需求现象, 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办学优势, 率先开展一系列适应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在硬件上, 学校有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 (建设) 学科, 有农业部都市农业 (北方) 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 (中医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在软件上, 学校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在“十一五”期间, 学校创建实施“政产学研推”教育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17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并进行硕士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 加强校校联合、教科联合和校企联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作用, 先后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职业技术职院签署“三院联动”协议, 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建立有效的联动与合作机制;学校与首农农业集团、北京雷利集团、北京金六环农业园、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绿都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市的涉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形成了校企联合的研发体系。
二、北京农学院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成效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自2004年以来, 学校从无到有, 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从2009年的30人, 到2012年的116人, 年平均增长率为24%。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质量不断提高。
2009—2012四年录取初试成绩高出国家分数线50分以上 (含) 的研究生平均占15%, 高于国家分数线30~4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30%, 高于国家分数线10~2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62%。同时我校录取的考生中来自“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3. 提高招生效率和师生满意度。
通过招生网站, 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加强了与考生的沟通和交流, 提高招生工作效率, 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复试选拔中的主体作用, 尊重导师组和导师在复试当中尤其是业务考核等方面的意见。坚持第一志愿优先, 并兼顾选拔优秀。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招生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1. 建议改变国家硕士招生政策文件下达方式。
目前国家教育部硕士招生文件实行一年一发, 常常又滞后于招生进程, 不利于安排招生工作。因此建议硕士招生政策文件更宏观和更稳定, 避免地方院校一直处于被动期望中, 不利于招生效率的提高。
2. 建议硕士招生计划下达时间提前。
建议招生计划应在国家分数线下达前, 最好能在考生报考前, 对考生更具参考性。
3. 切实加强高校自身的特色建设。
高校之间招生的竞争最终都是各校综合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实力上地方院校无法与综合性部属
院校比拟, 因此地方院校需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 不断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 以特色立身, 在高校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4. 加强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更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刘爱荣等认为专业学位硕
士论文应具有实、新、高的特点:“实”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生产、科研实际, 论文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生产;“新”是指论文选题要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 解决都市型农业中急需解决的难题;“高”是指硕士论文的科学水平、创新水平都要达到较高的水平, 科研成果能取得较高的实际价值。
专业学位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 是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构成的关系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任何变化都是受这个关系链上其他环节状况牵动。北京农学院利用其办学优势和地理优势, 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看作是一次发展机遇,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 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不仅推动了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而且了促进本科生教育。
摘要: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以北京农学院为例阐述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生源, 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并提出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进一步提高硕士招生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志权, 吴方卫, 王王威.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8) :521-525.
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 篇5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了《关于下达20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公布了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其中201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如下:
2015年分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单位:人)单位名称 博士生 硕士生 总规模 其中: 总规模 其中: 学术
学位 专业
学位 学术
学位 专业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 篇6
1 国内有关改革与存在问题
各省区单独招生考试模式不一样, 从组织方式看大致有两种:一是各试点院校单独组织命题考试;二是相近类型的几所或多所院校抱团联合组织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内容分三类:一是“文化基础+专业基础”, 一般设3-5科目 (即社会上所称的“小高考”) ;二是“文化知识+职业技能”, 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加技能测试或面试;三是“文化知识+职业素质”, 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加上面试。尽管在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考试、自主评卷、自主划定录取标准、自主录取考生等方面的做法一样, 但考试内容与方式以及操作管理不一样。从有关统计看, 超过70%的院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考试方式, 本质还是小范围内组织的“小高考”, 内容、方式、方法都缺少高职教育对象的针对性、特色性与创新性, 试题涉及到社会环境、个体身心状态、价值取向、教育规律、个体发展因素等多因素相关的不多, 而以检测考生的多元智力、职业素质、成才就业与职业发展论等为主的核心内容几乎被忽略。
2 命题的改革依据与内容
国外有关各种智力评价、情商评价、职业素质评价、学习能力评价、职业潜能测评等方面的应用相对成熟一些, 其中许多有关职业素质及潜能的测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使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招工测试, 但用于升学考试的检测评价却很少见。其中智商涉及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多个维度, 将之具体为数字、空间、逻辑、词汇、记忆等综合能力去设计相关检测点, 结合生源实际情况和学校选择需要, 重点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理解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命题。情商方面的检测维度更加复杂, 我们可以将测点主要落在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能力等方面, 具体包括性格、意志、情感、社交等因素, 主要考察考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等素质。学习能力是指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含认知能力、自学方法、自学习惯、自学活动的自我调控等要素, 主动驾驭自学过程, 独立计划, 独立思考, 独立行动学习, 并会进行反思是其中重点, 命题关注其求知欲强、态度端正, 方法得当、习惯良好, 善于钻研、富有创新等方面。而职业潜能的内涵过大, 很难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内检测出来, 设计这部分考题时借鉴了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的相关内容, 重点检测考生对应自己的职业倾向所具备的基础职业能力与素质。
3 试题组成与结构研究
每次考试的试题组成都是依据上述理论与命题内容研究的结果进行设置的。先是设置好试题结构大纲, 然后再按照每个结构块的预设大纲按要求进行命题, 每年根据考试的结果分析进行不断修正内容和题量, 临考前使用考试软件按照试题结构生成三套试题。每年的试题结构有所调整, 调整的依据是上一年的考试结果分析和专家研讨会的结论。表1是笔者所在学院在2009年的单招考试命题组成内容。
4 试题应用的效果与思考
通过对2009年和2014年考生考试成绩分析 (详见图1和图2) 可以观察到单独招生考试改革的成效与存在问题。连续六年六次的单招综合素质测试, 从第一次3个专业试点发展到第六次的52个专业试点, 招生指标从第一次的200名增加到第六次的1500名, 考生人数从144人增加到8567人。
从图1可以看出, 四条图线在60分 (折算) 以下的考生比例较少, 大多数分布在60-85分之间, 说明题目总体难度偏小;另外, 85分以上的学生几乎为零, 说明部分题目难度偏大。
从图2可以看到, 各分数段考生比例完全呈正态分布, 成绩分布均匀合理。其中超过160分 (折算百分制为80分) 以上的考生比例少, 占总考生的0.56%, 说明部分题目难度偏大;分布在110-140分 (折算百分制为55-70分) 之间的比较多, 占考生人数的68.23%, 100分 (折算百分制为50分) 以下的考生占15.18%, 说明题目总体难度正常;各分数段考生比例呈正态分布。从100-150分 (折算百分制为50-75分) 考生的主体构成看, 试题的分度和难度处在正常范围。
5 结论
考试基本上达到了预定检测的区分效度, 测试成绩完全可以作为录取考生的依据;曲线的正态分布比较稳定, 且不断正态分布均匀合理, 说明考生的成绩分布基本正常, 尽管低分段和高分段曲线陡度有差异, 但成绩居中的考生占主体, 每次录取考生的分数线在正常结果之内, 由此可以判断测试的信度可靠, 控度达标;图形的曲线走势比较顺滑, 各段的正态分布很均匀, 这表明试题的区分度基本合理, 因此试题设计很成功, 每年的招生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结果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以这种综合素质测试取代文化考试, 不考文化科目, 这是考试内容、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 但文化与素质之间的关系尚未清晰之前通过这种方式招到的学生是否适需对口、是否会招到“无文化”的大学生等问题亟待更深的实践去解决;而启用智商、情商、学习能力和职业潜能等方面的试题去检测考生的综合素质, 对应每个维度设计有效的试题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其成熟度、效度与信度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使用这样的试题考试招生, 录取的结果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仍需单招学生与普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就业成才的比较研究数据支撑, 核心的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
摘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实施单招考试的方式很多, 但大都以“小高考”为主, 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就单招考试命题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命题依据与内容、试题结构与要求、试题应用效度的实例分析及改进思考等方面进行实践性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单独招生,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改革,命题研究,国家示范院校
参考文献
[1]张仲明, 李红.学历能力理论研究述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版) , 2004 (04) .
[2]蔡笑岳, 向祖强, 庄晓宁.当代智力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向[J].心理学动态, 2004 (06) .
[3]王玉香.谈情商培养与素质教育[J].青少年研究, 2001 (04) .
[4]秦月.智力研究新说[J].世界博览, 2009 (01) .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 篇7
作为省级示范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 考试采用“智商+情商+动手能力+职业潜能”综合素质测评模式, 摒弃传统考试模式, 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和培养体系, 学生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对单招录取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单招生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专业学习兴趣高
单招生源由于没有通过统一高考参加考试,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 心态比较放松, 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在入校以后, 由于对专业的浓厚兴趣, 专业课往往学得比较认真。特别是一些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职业实训课和职业技能课, 单招生的学习效果和期末考评结果甚至比统招生还要好。高职专业单招生思维活跃, 对于新鲜事物兴趣高, 只要稍加引导, 很有潜力可挖。
(二) 学习基础不均衡
由于高职开展单招是最近几年的新生事物, 很多家长不理解, 认为单招是名牌高校到重点高中抢夺生源, 针对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而高职的单招往往成了学习基础较差同学的最后选择, 没有了通知录取的希望, 实在没有办法才参加单招。此种做法曲解了高职单招的本意, 客观上造成了单招生源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均衡。有的学生理论课成绩非常差, 有的偏科严重。从单招学生入校以后的实际情况来看, 几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分布明显可以看出差别, 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 单招生都没有优势。同时, 由于高中时代学习底子较薄, 单招生的学习自主性也比较弱,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学习自信心较差
单招生入校以后,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弱, 比统招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班级活动和奖学金方面普遍竞争不过统招生。在这种情况下, 单招生很容易自暴自弃, 完全放松自己对学习方面的追求, 混日子的思想比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入校渠道不同, 存在叛逆心理, 不服从班主任和学校的管理, 特立独行, 难以融入班级生活。
(四) 入校总体表现不及统招生
从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分数来看, 高考统招生的平均成绩普遍略高于单招生。单招生在担任班/团学生会干部, 荣获各类奖助学金, 受到学校和系部表彰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理论学习基础没有统招生强, 学习上普遍处于劣势, 获得奖励和表彰的可能性相对就低了不少。同时, 由于单招生自信心不强, 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参选班/团学生会干部和各类学校活动的主动性自然不足。但从技能实践课和实习实训课上来看, 单招生反而能获得实践指导老师和实践单位的正面评价, 这表明单招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统招生要强。
为此笔者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 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近年来对单招生培养的经验为例, 提出对于单独招生招考录取和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 根据职业教育需要设置“实践型”单招考试内容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特点, 统招生高考分数高与动手能力的强弱并不一定成正比, 高职院校所需的优质生源必须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职业潜能决定着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前景。高职单招考试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招生、行业企业招聘人才的经验进行改革, 对单招生设置“智商+情商+动手能力+职业潜能”四位一体的测试模式, 使考试的内容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衔接, 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考试的形式应尽量减少传统的纸质考试内容, 大量采用表现评定, 学生作业、现场操作, 职场测试, 商务礼仪等形式, 将学生的招考重点从理论基础转移到实践能力上来, 将评价的范围为理论学习能力转移到社会技能学习能力中来。
(二) 设置符合高职特色的单招人才培养方案
在设置新生人才培养方案时, 可以将单招生独立开班, 设置与统招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单招生的特点, 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 减少数学、英语等理论课的比重, 加大实践课和实训课的比重, 同时引入商务礼仪, 职业能力与发展等职业特色教育课程。对单招生就读的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以典型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围绕单招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 根据其个性特征进行实践型教学设计, 完成职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
(三) 实施专业教师帮扶制
学校甄选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具备“双师”素质能力、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师对单招生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活动, 单招生单独开班的则由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专业教师通过当面指导、网上指导、电话指导等方式, 对学生的学业问题和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交流学习心得, 指点学生开展专业学习, 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单招生单独进行心理开导, 指导学生多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使单招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培养学业自信, 拉近与统招生的学习差距, 提高自身成绩和能力。
(四) 开展多样的专业研习活动
对于单招生来说, 填报专业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兴趣, 之前并未受到相关的专业教育。因此, 要想因材施教, 发挥单招生实践能力强的特点, 需要开展多样的专业研习活动, 激发学生热爱专业, 乐于参与到专业实践课程教育中来。如安排固定的专业教室, 开展“专业成就人生”等学术活动, 组织定期的职业技能竞赛, 邀请高年级同学或者优秀毕业生代表与单招生座谈, 在工学结合教学中推行“专业工作室”制度, 还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专业座谈会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强单招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五) 改革学业评价模式
根据单招生的个性特点, 传统的学业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要求, 如何评价单招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是改革单招生培养模式的关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 是改善单招生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举措。大量地采取纸质考试成绩、期末总分等评价方法来对职业技能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无疑会对单招生的学习自信形成强烈的负面影响。表现性评价是目前世界上许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可以事先设置一个仿真的业务情景 (或者在实训企业) 中, 通过让学生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任务, 对学生的职业知识、动手技能进行价值判断。教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来的团队意识、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实践技能的掌握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此外, 对于专业教学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一致的课程则可以采取外部评价替代的方式, 根据单招生能否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以及取得证书的等级高低来确定其考试成绩。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体现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 为高职院校选拔适合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渠道。在不断改进高职院校单招录取考试模式的同时, 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对录取后对单招生在校的培养问题,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选拔录取高考学生的方式, 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已有一段时间, 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 单独招生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现。通过对单招录取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状况的分析, 提出改进单招生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单独招生,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何静.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学生学业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2]陈章张智潘久政姜运隆,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J], 职教论坛, 2012 (3)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 篇8
1.高考改革的新变化
自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 高考在报考对象、考试模式、科目设置、试题内容、考试次数、考试招生与录取等方面都进行了多次较大的改革调整。
当前, 我国的高考改革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 由江、浙、沪等部分省市试点, 并逐步推广至全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探索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1) 为总目标, 在招生计划分配、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综合改革试点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 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重点, 亦是难点。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 一方面,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招录的关系更加紧密, 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总分或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条件之一的“硬挂钩”形式在全国已有8 个省市实行, 而大部分省市则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招录的参考之一;另一方面, 高考考试内容在高校人才选拔和课程标准的依据下, 呈现出更具科学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征, 着重考查学生思考、知识应用等能力。高考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改革使过去简单的文理分科走向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在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上, 高校自主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 选拔机制进一步完善。享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由高校合理确定考试内容, 高校联考取消, 改为全国高考后统一自主招生。高考招生录取方式的变革突破了唯分数论的人才评价与选拔模式, 进一步增加了高校与考生的选择权。
2. 高考改革背景下复旦附中的改革需要
高考改革步伐的加快势必带动高中教育转型。在这一切变化面前, 若高中教育仍因循常规, 按照应试教育的观念与方式培养学生, 则不仅学生无法顺利应对新形势下的考试, 高校也要花更多的成本培养学生。因此, 高中必须要主动调整教育教学, 主动与高校的培养目标实现对接。复旦附中深刻了解此中意义, 启动学校教育转型, 积极实施具有复旦附中特色的“素质教育”, 在课程、教学、校园生活、校外项目等等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实现与高考改革、与大学的有效衔接, 促进人才健康、全面成长, 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大力发展。
3. 高考改革背景下复旦附中的学生培养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等观念。复旦附中把握住人才培养的重点, 抓准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链条”中的位置, 既做好高中教育应给予学生的培养, 又为人才的向上“输送”做好主动的对接。因此, 复旦附中尤为重视学生发展性的养成。所谓“发展性”, 一是指学生具备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通识性知识, 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二是指学生养成个性特点, 有所兴趣、有所创新、有所钻研, 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与负责。只有学生具有发展的基础, 具备发展的潜能, 才能更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培养。
二、基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下的复旦附中教育转型实践研究
1.高校自主招生的人才选拔标准
2015 年, 我国共有79 所高校获得自主招生权。这些高校在制定自主招生时的人才标准是什么?最希望学生具备何种素质?厘清大学的人才需求, 对于高中实现教育转型, 促进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见表1) 。
在2015 年自主招生人才标准的横向比较与总结中, 可以看到“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兴趣浓厚”“素质全面”“身心健康”是所有学校都极为重视的选材条件。这些标准也均出现在近年来教育部发布的考试改革、自主招生指导原则等文件中。譬如《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自主招生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而纵向比较分析部分高校近几年来自主招生的选材标准, 也可发现有从“全面、综合”到“全面而有个性”, 再到“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变化。 (2)
由此可见, 自主招生考试正在打破传统的唯分数论式的人才选拔观, 国内一流大学与国家对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拔尖人才和专业领域高级人才的渴求日益增强。这对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符合大学与国家需求的人才, 无疑具有积极的引领性。
2. 自主招生新形势下复旦附中的教育转型
自2003 年自主招生开始以来, 复旦附中的名校预录取率始终位列全市前茅。为何众多的附中学子受到高校青睐?他们又具有什么优势?这与复旦附中在自主招生背景下实施的教育转型密不可分。为了使附中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大学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在几大领域进行了变革。
注:1.资料来源:重点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平台;2.2015年资料为上海高校复旦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情况统计, 来源于中考网。
(1) 课程体系改革, 促进学生“博而专”地发展。学校的课程体系涵盖基础、拓展、研究三大类, 其中拓展型与研究型课程打造了丰富的、具有复旦附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8 个领域的校本选修课程, 与复旦大学的本科生通识教育6大模块课程一脉相承, 涵盖了人文与经典、语言与文化、社会与发展、数学与逻辑、科学与实验、技术与设计、艺术与欣赏、体育与健康8个领域, 学生需要涉猎每个领域的课程修读。为了满足学生的修读需求, 学校每学期要提供80~100 门次的课程, 其中有不少选修课来自大学的课堂, 而这些课程除本校教师讲授外, 也积极争取了各大学的支持, 邀请高校等单位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希望给学生不一样的课程体验。通过这些拓展型、学术性的课程学习, 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不同的知识及其背后的学科, 建立起对学科体系的初步认识, 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并了解了大学与大师, 了解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课程不在于多, 而在于门类齐全、成体系化, 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学科意识。8大类的校本拓展课程正是秉持了这样的思想, 让学生在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基础上, 发现并钻研自己的兴趣所好。学校在拓展型课程基础上的探究型课程, 正是对学生专长的继续培养。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与探究中, 学校安排本校及大学教师进行学术指导, 为学生开放大学的部分先进实验室及图书馆资源, 使学生的学科特长得以发挥。有了这些课程的支撑, 学生无论是在认知和分析自然或社会科学, 或是面对升学选择或学术研究, 甚至是将来顺利融入大学文化方面, 都打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
(2) 课堂教学方式变革, 激发学生思维与潜力。自主招生对人才思维品质、创新潜力的关注, 使课堂教学一改以往讲授式的方式, 通过更为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生成更多的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须牢牢抓住课程改革这个核心, 抓住教学这个主阵地。
民主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学校教学变革的一大特色。在课堂学习中, 老师不再是主讲, 学生也不再是听众, 学生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及主动的课堂参与中激活了思维。无论是“大语文教育观”引领下的学生人文素养与思维品质发展、英语课中的五分钟“free talk”激发学生海阔天空的谈论、历史课中结合近代史论辩历史人物功过培养出的辩证思维, 还是化学探究实验中获得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都在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活跃度、综合思维能力, 养成了探索、钻研、创新的精神。
过程教学法是学校教学的传统与特色。通过鼓励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与探讨, 学生不仅夯实了基础, 而且学会了研究性学习, 并且养成了个人兴趣、毅力、合作意识等良好品质。
重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是课堂教学的又一转变。在自主招生考查知识灵活应用和课外知识拓展的背景下,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死扣课本, 而是将生活化和情景化的教学带入课堂, 从重知识立意转变为重能力立意。
课堂教学方式与侧重点的变革使40分钟的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学生的归纳与推理能力、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思维发散性、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等等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应对自如。
(3) “文理学院”与“创新实验班”建设, 促进“通才”与“专才”的发展。自主招生对综合素质及学科特长素养、创新素养的要求, 与复旦附中既重视“厚基础”又重视“发展性”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在此理念的基础上, 学校分别于2014 年和2009年设立了“文理学院”与“创新实验班”, 使学生在新体制下适应高考和自主招生的变化。
文理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构筑大学预科课程体系, 将普通高中课程与大学通识课程以及部分国际课程融合起来, 在学生中营造学术氛围。学院中的课程独立设置, 分为数学、科学、人文、社会四大方向, 学生接受不分文理科的教学。在3年的培养过程中, 学生接受和大学类似的“学分制”教育, 有60%的课程可以自由选择。在此模式下, 对学生按照不同层次进行走班教学。文理学院的学生除了课程学习外, 还需要参加学校的“菁英学生培养计划”、体验课题引领的研究学习等。文理学院中的师资力量由本校教师、大学特聘教师和外聘兼职导师组成。目前, 来自本市知名高校的逾20 名教授已成为特聘导师, 承担着学生的生涯指导和学术指导的双重任务。
创新实验班的建设为学生群体中相较同龄人创新意识与潜力更强烈的学生搭建平台, 加速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培养他们的创新素养。在其课程建设上, 学校每年开设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些课程一部分由本校教师开设, 更多的由大学教授担当主讲。通过大量与高校衔接课程的开设, 学生具有了前瞻性视野, 理解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收获了名师名家的前沿理念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这对于学生找到个体志向与天赋所在, 培养创新素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课题研究是创新实验班的又一重要特色。学校鼓励创新实验班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课题项目, 配备指导教师, 部分指导教师是来自大学的专家。创新实验班的学生需要在一年中至少完成1项科学研究课题, 强调过程评价, 每学期还要到校外实验室或基地开展相关研究或做不少的实验。在此创新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夯实了基础, 培养了兴趣, 发展了学科专长, 也重视了学术规范, 对于升学后地继续探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余生活中, 学校还提倡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开设科技创新类社团。目前, 机器人社、科技创新社等社团不仅让学生的创新活动有了一个定期交流、学习的平台, 让创新素养辐射全校, 同时还让学生的领导及团队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说, 创新实验班孕育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学科特长突出的专才, 为大学人才地输送提供了优质生源。
(4) 创设研究性学习氛围, 挖掘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潜质。探究与创新并不只是创新实验班学生的“专利”, 而是全校学生都可以在学校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和研究支持体系下培养兴趣, 获得个性化发展。
学校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投入了较强的力量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各项创新课题的研究。编写了《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的校本教材, 组建了校内外的创新素养培育导师团队, 规划并建设了创新实验室, 让学生体验创新、融入创新教育, 感受创新文化和魅力。
(5) 建设校园文化, 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复旦附中民主、宽松、学术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 激发了学生的才华与个性, 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学校“四主精神”的浸染下, 学生拥有了自信自主独立创新的面貌, 与高校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吻合, 获得高校教授们的青睐。
学校的文化建设体现在社团活动中。课余时间, 学生投身于各自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中, 补充知识、陶冶性情。在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中, 学校的社团活动实在而生动、创新而富有朝气。社团诠释着复旦学子生活中“学做全人, 争做主人”的不懈追求。
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 复旦附中的社团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在不断增加, 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一抹亮色。这也体现了复旦附中学子们的课余兴趣非常广泛, 在各个领域、不同方面都有涉猎, 分类也在不断细化, 让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有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复旦附中的社团发展, 见证着复旦附中同学们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前人经验的代代传承。附中精神在一届又一届附中人的手中被不断发扬光大, 如同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6) 开展体验式教育, 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靠课堂内的学习远远不够, 因此复旦附中积极拓展“第二课堂”, 开展实践教育,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切身的感悟, 从而提升各类素养。
“菁英学生培养计划”是学校于2011年5月启动的一项综合类课外实践活动, 以各类主题讲座、素质拓展活动、外出考察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以2016 届活动为例, 共开展了由教授、学者主讲的涉及生活哲学、前沿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学术讲座四场, 赴宝钢、博物馆、法院等地考察五次, 进行了校园定向、东方绿洲野外生存训练等素拓活动三次, 学生分赴外省市及街道实践八批次。在街道及外省市考察的过程中, 学生还需要深入基层, 进行小组调研, 并完成调研报告。通过实践活动后期的调研, 学生对国情民风有了较深的了解, 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自识与自省、自我规划与选择、主动学习、挑战与批判精神、抗挫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同理心、独立自主精神、合作交流精神、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根据后续的跟踪调查, 活动带给学生的影响力亦是持久的。可见, 菁英计划带给学生的是全方位的成长。
“海外交流项目”也是学校主要实践体验类活动。学校积极发展海外姐妹学校关系, 鼓励学生参与海外交流项目。每年有130 多名学生通过与各国各地区的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等, 拥有了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建立起了对多元文化、海外浸润游学的科学认识。
此外, 在校园生活中学校也设计了让学生有所参与的体验活动, 如“与校长共进午餐”活动。通过与校长的面对面交流, 学生们的自主性、表达意识、交流能力都得到了扩展。
(7) 加强师资培训, 做好学生发展的坚实后盾。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后盾, 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以培养具有正确人才观的高素质教师为先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校本培训中, 学校充分利用复旦大学资源, 安排教师在职进修复旦本科生课程学习。通过在复旦的学习, 教师们体验了复旦的教育氛围, 感受了复旦的精神与大学气质, 从而能够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附中学子。在新教师培训中, 学校还安排了“复旦精神”的专题学习, 走进复旦校园, 参观复旦校史馆, 聆听专门讲解, 目的在于强化对于复旦的认同及大学精神的传承。
此外, 学校还加强校本教研, 以诊断与评价课堂教学为切入点, 以探索有效教学途径、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本目标, 促进课堂教学实践的提升。学校还建立了校本教研教师沙龙, 组织互动式的主题教研, 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策略, 鼓励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下积极反思, 促进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发展。
三、启示与经验——基于复旦附中的教育转型实践与国内外实践的分析
1. 学生培养中学术与非学术因素并重
未来的人才将是兼备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技能的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在自主招生的人才选拔标准上, 成绩、学科特长等学术因素与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非学术因素并重, 体现了对人才全面发展性的要求。
美国的名牌大学招生标准同样关注学术与非学术的因素, 诸如中学选课难度、标准化考试、课外活动、才能德行、个性人品等因素都在考量范围中。因此, 国外高中在学生的培养上同样重视“全人”的教育。譬如, 芬兰在高中教育中除了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外, 还要培养学生向成年人过渡所需具备的计划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思考力、相互协作能力、文化认同与国际化视野、成为民主社会中积极负责的一员。芬兰高中以课堂内的教学、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法国的高中同样在学习之余, 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培养, 它们成立“高中生之家”, 让学生发展民主自由决策能力, 通过开展文化生活、体育运动等活动塑造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等。
2.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的潜能一旦被调动, 便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大学与社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关注, 因此在高中教育中就必须注重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基础知识的系统建构是发挥潜能的前提基础, 思维能力拓展则是激发潜能的重要力量。高中教学, 使用将学科知识交叉并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法, 以及在教育中既关注通识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又注重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对于学生的兴趣调动、潜能激发都是有所裨益的。我校除了在课程、教学、实践等方面促进学生潜能发展架构的支持系统外, 国外的一些做法亦值得参考。譬如, 法国采取“教师个人陪伴”制度, 对学生在支持、深入学习和定向三方面予以支持。 (3)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会给予学科或方法上的帮助;在学生希望深入学习时, 教师会给予单独的帮助;在学生面对大学专业或就业方向的选择时, 教师也会提供单独指导。
3.利用有效资源, 主动实现与大学的对接
高中教育作为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 必须有主动与大学对接的意识。复旦附中作为大学附属中学,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对于其他高中来说, 也要主动利用好周边大学资源, 或主动寻找大学资源, 或借助教育部门或政府部门的帮助与大学有效对接。
与大学的合作和对接, 一方面是教学上的衔接, 另一方面是课堂外的合作。教学上的衔接, 即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科学研究意识与方法都要向大学模式过渡。可以通过开设拓展型、研究型课程, 大学教师进入校园讲课或讲座, 学生进入大学课堂听课, 大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等方式展开。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 都设有一些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 其中部分课程还被大学承认学分。通过这些课程地修习, 学生无论在自主招生还是进入大学学习阶段, 都能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课堂外的衔接与合作, 如大学向高中开放部分实验室、图书馆, 开展大学夏令营活动, 大学生与中学生进行交流活动等。
4.加强生涯规划指导
高中生通过自主招生或高考将面临未来生涯的选择。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 以及上海高考“3+3”的考试模式, 在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 也需要学生具备生涯规划的能力。因此, 在高中教育中加强生涯规划指导,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势在必行。
高考内容与方式的改革、自主招生选拔标准的转变, 都是对新型人才观的体现。所以高中教育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 加快教育转型, 才能更好地做好人才输送工作。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 虽然有些内容已经在不同层次得到了不少研究, 但是对教育变化的研究是无止境的, 对改革地思考与探索亦是无止境的。同样, 本课题的讨论、研究也并非定论, 将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考验与改进。复旦附中通过各类支持系统的建设, 旨在培养软硬实力兼具的优秀高中生。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 高中教育不能以牺牲学生的青春为代价, 将学生禁锢在应试的牢笼中, 因此关注“人”的发展是当下也是未来教育转型的关键, 任重而道远!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 复旦附中的赖佳颖、郭彦、吴文超、丁恒、孙磊等老师提供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数据, 为课题素材的完善、充实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杨钧老师则在成文结构方面给予了建议, 在此, 一并对他们的帮助表示谢意!
注释
1 教育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信息公开专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4-09-03].[2015-07-27].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2 陈秀群.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数学试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 .
【招生质量研究生教育】推荐阅读:
特殊教育研究生招生10-14
秉道教育--2013年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6-16
1261379874943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08-22
研究生招生机制05-30
硕士研究生招生08-30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以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09-24
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05-14
北大研究生招生目录11-05
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12-15
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计划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