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洪的得与失

2024-07-26

中国防洪的得与失(共12篇)

中国防洪的得与失 篇1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自西周“六艺”始, 到20世纪初“西学为用”教育体制的引入终。对中国艺术作品的佳作频涌和艺术精神的世代承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史, “父子相传、师徒相授” (下简称为“师徒制”) 的教育模式占据主流千余年, 它直接、便捷的特点更是学校教育不可企及的。本文将从“师徒制”发展历程和特点两方面分析阐述这种教育模式的得失。

1“师徒制”的发展历程

“师徒制”是前辈 (师、父) 通过具体的行为将知识技艺传授给后辈 (徒、子) , 让后辈得以学习前辈或某种流派的学说或传统, 进而维系社会进程, 促进人类发展的教育模式。要深入了解这种模式, 还要从它的形成发展说起。

原始社会时期, 巫师的传承教育已显现出“师徒制”的萌芽。到了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家传与师授为主的私学逐渐出现, “师徒制”初见端倪。先秦两汉时期, 百工美术教育主要是靠“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由此“师徒制”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生根立足。

魏晋南北朝时期, “师徒制”成为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主流。元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传统中国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门派林立, 精彩纷呈的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替代了传统的“师徒制”。1906年两江师范正式设立图画手工科, 美术专科首次现身中国高等学府。自此, 以画种分科为依据的学校教育模式逐渐取代“师徒制”, 占据中国美术教育主流, 并延用至今。

2“师徒制”的特点

“师徒制”在封建社会被广泛应用, 就美术传承发展而言功不可没。具体来讲这一模式具有“亲师合一”、“言传身教”两大特点。

2.1 亲师合一

“师徒制”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 “亲师合一”作为家庭教育的特点, 同样成为“师徒制”的重要特征。它是指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是教育者, 孩子是受教育者, 父母与子女不仅有着家庭意义上的伦理关系, 而且兼有社会意义上的师徒关系。在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 这种师徒关系广泛存在。比如技工、画师作为古代的专门职业, 多带有世袭家传和子承父业的性质。

2.2 言传身教

“师徒制”在教授的具体形式上具有言传、物传、心传三大特点, 可简称为“言传身教”。

言传是传授者以口授方式将规律和技巧介绍给学习者。言传的内容汇集着历代艺人对艺术特征的审美总结和对技术的审定标准, 多编制为简单上口的排比句。比如年画配色中的“点套”, 粉青绿、人品细;红忌紫、紫怕黄等等。言传对初学者具有化繁为简、以一当十的效用。

物传以谱子、范本为媒介, 由传授者提供给学习者, 用以临摹借鉴。谱子、范本都是历经积淀, 逐步完善而成的模本, 比如画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入谱的作品, 在某一门类上达到了审美与实用, 规范与风格的统一, 是建立在创作者和受用者认可、提倡原则之上的传世佳作。物传不受时代、地域、门派所限, 使学习者增广见闻、储存知识, 进而达到再创造的目的。

心传综合性地将言传引申为心领, 将物传转化为神会。传授者通过实际操作, 将工艺技术的全程展现在学习者面前, 达到传教目的。心传不像前两者有迹可循, 它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表达, 其要点在于“悟性”。心传能使学习者独创自己的审美尺度, 为后世留下可资传承的基因。

3“师徒制”的得失

“师徒制”是顺应历史发展而产生的教育模式, 对于中国传统美术的递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总的来讲, “师徒制”具有重品行、师造化、灵活多变三个可取之处。

3.1 重品行

“师徒制”生根立足于先秦两汉, 正值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百家争鸣时期, 诸子言论为“师徒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为师者向学习者传授的第一环节都是做人, 视“人品”为“画品”。在传授过程中, 极强调道德与文学修养, 看重躬行致用与至诚致志。重品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内核, 中国传统美术乃至现当代美术的发展都受到这一人文特质的影响。

3.2 师造化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在造化面前, 所有人无论身份同为弟子, 都必须重视师法自然。此所谓“师造化”。在师造化中, 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像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这最有利于学习者脱离具体形象, 进行主客观的交融, 让情感性和审美性都充分得以展示, 使人的本能力量充分释放。师造化是中国传统美术独秀世界的本质内涵。

3.3 灵活多变

“师徒制”同学院教育相比, 由于学习者人数相对较少, 学习时间并不相对固定, 传授者就有精力顾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因人而异的灵活掌握学习进度, 变换学习方式, 而且十分重视对学习者的启发, 以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的。文人的融诗书画印于一炉, 与民间艺人的“巧夺天工”即为历史佐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美术得以源远流长的强韧纽带。

中国传统美术发扬光大得益于“师徒制”的三大长处, 但同时“师徒制”封闭保守的缺陷也使某些精湛绝伦的工艺、技术失传, 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缺憾。

“师徒制”由于无法营造集体教授的环境, 课程安排相对随意, 教学内容和范围相对狭窄, 师生关系易发展成宗派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门第宗派观念严重, “师徒制”受其影响, 造成门派间壁垒高筑, 技艺传授相对封闭的后果, 特别是传统民间工艺遭此荼毒。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行业竞争加剧, 民间艺人沿袭古老的技艺传承作业, 手艺是其立业之本和财富凝聚的基源, 所以在技艺传授上单一强调祖传技艺的私密性, 扼制了传统民间工艺的革新。

4 结语

“师徒制”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氛围的产物, 它在我国美术教育史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对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以及精神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来选择学校教育, 是顺应历史发展做出的选择, 它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师资及其他物资条件,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把握教学规律。因此, 在认清“师徒制”的得失后, 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力超前人是摆在当今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兆峭.中国原始社会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3:497.

[2]程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3]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2, 4.

中国防洪的得与失 篇2

曾也无数次幻想过大学生活,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在那被视为天堑般的高考的无形压迫下也顶住了压力,忍受住了那暗无天日般的高三生活。曾也想过,不为前途,只为结束那如青灯黄卷般的“苦行”,只为积压了三年的苦累在最后那刻的释放,甚至觉得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大学,似乎并不只是一个地方,好像这个词承载了太多太多。因为它,能体现那十二年的价值,而或许在这之前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样的未来,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来比喻一下,就像是系统给我们默认了一个方向和目标,在这之前,我们这些用户没有足够的权限去查看和选择自己的未来。所以所有的努力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取得那权限的所有权,去运行自己想要的程序。

离开了家人,我们就如那游子般飘荡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中,这天地很大,太大了,大到有时候会害怕它的广度和深度。小时候仰望星空,看到的只是碗大的天,长大一点后,看到的是井大的天,当有一天求学它乡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去定义所看到的星空了。

其实,这天还是那天,这星还是那星,只是自己变了,物是而人非了。家人父母所安排的路终究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去明白自己真的热爱追求的是什么才最重要,不能走自己的路就不能真正的成长,更别提成器。

大学里,才真正明白,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了。学习上,有学霸,生活中,有风云人物,有焦点人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细节,都有人在努力。有时候,呆呆的望着别人,却唯独漏了自己。很多时候,忙啊忙,却不知道自己忙什么。到了学期末才恍然过来还有试要考啊,这不是“天堂”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烦恼呢?到后来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就如梦一场。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我只是生活在大学中,并不是拥有了大学。

到了大学,整个人是属于自己的,好像是自由了,但却像断了头的苍蝇,无处可飞。今天决定在学业上下一番功夫,却发现自己生活上一团糟;明天想要拾掇下自己,又发现功课给落下了;因为这些苦恼了,想放松一下吧,却发现好像自己就没认真坚持过。又说到感情生活,是啊,大学里最美好的也莫过谈一段纯粹的恋爱了。但缘分这种东西谁又能说的清,它就如同参禅悟道一般不可说出来。或许冥冥中还是会有些定数的吧,到最后算来算去那还是随缘吧。大学终究也只是人生的一段过场,或许它美丽,但也如烟花般易冷,如繁花般也有过尽时;或许它也清苦,就如同苦行僧般的修行,尝过的是酸甜苦辣,五味杂尘。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它或许就像入海口的海港一样,我们是将要启程入海去拼搏的帆船,它给我们最后一段的保驾护航。在大学里,我们得到了自由,却因此失去了自我。因为放纵了自己,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将面对那茫茫大海前找到自己,好好正视自己,然后沿着属于自己的方向远行。

比起中学时的纪律严明,大学里太多的时候是free style,后来在一次次想要好好做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律比他律更严更苦。或许这就应是我们本来的生活吧,一个人终究要展翅翱翔,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是要被迫做什么事,而是应该要去做什么事。穷则要独善其身,才能达而兼济天下,不管有没有天下为公的大德大志,首先是得独善其身,否则谈什么理想和人生。

所以,这是成长的历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总有一段路是那么的泥泞难行,若是这些磨难是一碗苦的不能再苦的中药,那我也得毫不犹豫的将其喝尽。

若说这些磨练是大学带给我们的而也是成长所必须的话,那大学同时也赠给我们了一些珍贵的礼物,就如同我们得珍惜的那可能是最后一段的同学情。或许我们都曾因为各自的事情而忽略了同学间的情谊,但这种情谊却真实存在着,一寸情堪比一寸金。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短短四年相聚,却又要各自奔东西。远飞的大雁终究要还乡,但沿途的风景却不会忘。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份美好也要懂得珍惜。

“炸裂”的得与失 篇3

关键词:神实主义;内真实;内因果

一、由对城市的崇拜到对城市的思考

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在某个时期都有崇拜城市的情节,阎连科也不例外。阎连科出生在贫困的乡村,从小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因生活所迫曾经过新乡、洛阳等城市打工。城市生活的繁华与农村生活的清贫形成了巨大反差,使阎连科非常向往城市生活。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说:“我那个乡村离洛阳不是太远,但乡村毕竟是乡村,太穷困太落后,我曾经去过几次洛阳,感到洛阳毕竟是城市,那里的一切都比乡村好,于是,少年时代的我,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能进程当一个城里人,娶一个城市姑娘做老婆。”[1]他对城市的崇拜体现在小说创作中,“和平军旅系列”和“瑶沟系列”充分展露了农村青年的进城情节,构成作者小说创作的潜在动机。《炸裂志》的创作则显现出与崇拜城市情节截然相反的对改革开放后城市迅速发展和崛起的的批判和反思,这体现出阎连科加深了对城市的思考,他由关注贫苦农民的生命轨迹到关注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的命运,这不仅是题材的拓展,更是作家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标志。

从小说《炸裂志》中我们也能看到作者的这野心。作者想在一个篇幅不长的小说中描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小说也确实反映出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存在为谋求发展、追逐利益而无所不用其极,社会风气日下,男盗女娼、道德沦丧等问题。但历史是复杂的,在阅读《炸裂志》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作者对这段复杂历史的全面把握。难道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百态仅仅是男盗女娼就能说清楚的吗?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大手就沾满了欲望和堕落吗?作者在《炸裂志》中要表达的对改革开放历史的认识还停留在标签化的,笼统的认识上,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炸裂志》带给我们的震撼仅仅来源于超现实的写作手法和作品中驱使人沉沦的喂不饱的欲望,这并不能不能带给我们更深刻的反思,这大概就是阅读文本后的“虚无感”的来源。

二、新写作形式的尝试

《炸裂志》采用志书的体例,首章以炸裂市市长孔明亮请作家阎连科撰写县志为构思,以尾章孔市长烧毁初稿,形成小说的叙事结构。小说中炸裂市的领导想以编写地方志的记载炸裂的历史变迁,凸显其辉煌和伟大,事实上作品中阎连科所完成的作品是对炸裂市领导想象中县志的解构。

这种志书的体例,和作品中真实人物(阎连科)的出现给作品遮上了一层面纱,形成了两层真实和虚假的对照,使读者在其中穿越。首先,阎连科采用地方志这一体例,但事实上他并没有严格按照志书的格式书写,因此志书这种极为写实的体例与炸裂村骇人听闻的故事形成了第一重对比。其次《炸裂志》附篇中主笔者说和编撰委员会中赫然出现了现实中的人物:阎连科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等字样,真实的人物进入小说与虚构的故事形成了第二重对比。使读者在真实和虚幻间徘徊,渐渐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且何为虚幻,给人以阅读冲击力,增强小说的真实感。

他出于小说形式创新的考虑,采用地方志的形式结构小说,是值得肯定的。但可惜小说的“宋、元、明、清、民国”部分、第九章“自然生态”部分,空有章节标题,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阎连科写这部分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炸裂志”是“志”,他认为如果缺少这部分就不是“志”了。另外地方志的结构,部分与部分之间只有前后、因果的线性关系,其叙事总体上是平铺直叙的,因而使小说显得平面化,不够立体。并且小说缺少史诗性作品的宏大厚重,阎连科完全可以利用地方志的形式使文本更加丰富,但他着力表现的是“志”中“人”而非炸裂这个地方,这一点上没有将志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神实主义与人物刻画的矛盾

在《<风雅颂>后记三章》中,阎连科描绘了在叔伯弟弟冥婚仪式上,弟弟的灵棚里和棺材上落满红红黄黄的蝴蝶的场景: “在那充满红色喜庆的灵棚里的棺材上、帆布上和灵棚的半空里,飞落着几十、上百只铜钱大的红红黄黄的蝴蝶,……这些群群股股的花色蝴蝶,在我弟弟的灵棚里停留飞舞了几分钟后,在众生惊异的目光中,又悄然地飞出了灵棚,消失在了寒冷而白雪飘飘的天空里。”[2]。这群飞舞的蝴蝶改变了阎连科想象和虚构世界的方式,似乎为他开启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种荒诞、非现实的叙事方式到了《炸裂志》似乎到达了极致,《炸裂志》打破了阎连科小说中写实与非写实的平衡,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超现实描写比比皆是。这就是他后来在《发现小说》中说到的神实主义。“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现实土壤上的想象、寓言、神话、传说、梦境、幻想、魔变、移植等,都是神实主义通向真实和现实的手法与渠道。”[3]阎连科所说的神实主义就是在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可以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去忽略掉事物真实的模样,去寻找一种事物与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即“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4]

小说所做细节描写虽然显得荒诞不经,却并非全无逻辑。这些荒诞描写所呈现的是一种感觉上的真实,即作者所谓的“内真实”。与这一真实相关的逻辑更被作者概括为“内因果”。这就与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不同,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主要靠人物性格的发展来推动故事情节,读者通过人物的心路历程,性格发展探寻其内在原因。但《炸裂志》在一开始就将“真实”,即原本要探索的原因,以感觉形式呈现出来,以至于人物性格毫无发展,作者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始终如一。读者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最直接的阅读感受,就是对超现实描写的审美疲劳,而这恰恰也是作者今后创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一点上阎连科也有他的思考“在超现实中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比如,靠人物刻画来推动故事情节走不出传统的现实主义模式,而超现实写作却有可能走不进人物心灵的最深处”[5]在与李陀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阎连科感觉到人物性格的塑造将与他的神实主义产生矛盾,加以在超现实中塑造人物形象有其困难之处,这显现出阎连科仅仅有主义的理论还并没有找到革命的道路,在超现实写作中能不能加强人物性格的刻画?或者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们所锤炼出来的很多写作技巧包括人物性格的塑造与现在超现实写作真的矛盾吗?我们要将人物完全抛弃吗?可否在主义与主义之间找到一条道路,是作家应该探索的。

参考文献:

[1]阎连科,晓苏.阎连科访谈录,2001年

[2]阎连科.<风雅颂>后记三章[M].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567页.

[3]阎连科.发现小说[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182页.

[4]阎连科.发现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

[5]阎连科.炸裂志[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第157-158页.

[6]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7]王尧.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神实主义”——<发现小说>与阎连科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6期.

[8]孙郁.阎连科的“神实主义”[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5期.

[9]徐勇.结构寓言写作与感觉现实主义——评阎连科最新长篇<炸裂志>[J].文艺评论,2014年第3期.

[10]陈英群.阎连科小说创作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中国防洪的得与失 篇4

一、《中》剧成功因素

(一) 离婚是当下中国的热门话题, 而今的国人再也不视离婚为家丑。并且, 就近两年的统计结果看, 中国的离婚率节节攀升, 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所以, 《中》剧关注的焦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且其热播也确实使得街头巷尾都在对婚姻问题进行新一轮的思考。

(二) 《中》剧的最大优点即是对家庭生活进行淋漓尽致的描述与展现:不论是人物衣着、室内装饰, 还是人物间的对话等, 都让人感到非常真实。所以, 受众在观看时, 很容易联想到自身的状况并与之比较。《中》剧所表现出的现实关注和平民色彩, 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三) 《中》剧强大的主创阵容是其质量的保证。剧名《中国式离婚》十分大气、颇抓眼球;主演是陈道明和蒋雯丽, 凭二人在国内的票房号召力和演技, 足以保证《中》剧的收视率和表演水平;编剧是被誉为“中国婚姻写手”的王海翎, 早年写过多部情感剧, 已是盛名在外, 为很多人熟悉;导演沈严早年拍过许多广告, 他将广告片摄制的细腻带入了《中》剧的拍摄之中, 使得《中》剧显得非常精致。此外, 该剧的音乐也做得非常唯美, 清澈的钢琴旋律和女高音的低声吟唱, 巧妙地烘托了人物内心、营造了环境氛围。

(四) 《中》剧在整个情节构架上大量采用“误会”、“巧合”, 吊足了观众胃口。另外, 《中》剧在宣传炒作上, 不仅有大牌明星和编剧助阵, 还有各家电视台和各大网站媒体的轮番轰炸。并且, 该剧“在没有外力介入下, 婚姻如何走向破裂”的宣传噱头, 正好与早年《牵手》中的“第三者”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如此, 《中》剧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中》剧不足之处

(一) 该剧的故事性较为单薄, 展现给受众更多的是生活的琐碎与杂乱。《中》剧为我们展现的事件主要有“外衣事件”、“婚礼事件”、“滑雪场误会”、“ED事件”、“网恋事件”、“偷拍抓第三者事件”等, 在这些事件当中, “婚礼事件”太过拖沓, 且人们将肖莉误以为是宋建平夫人这一点并未得到强调;“网恋事件”也是该剧着力强调的一个小故事, 但是剧中表现的许多网上聊天戏除了可以外化林小枫的内心世界、增加一点时尚色彩外, 没有更大的意义, 且也不大符合中年人的生活实际。

(二) 剧中人物性格较为单一与扁平化。《中》剧本应拍出这样的感觉:两个曾经相爱的人结婚将近十年, 在相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和谐。两人都在努力地维系这段婚姻, 却终是不堪回首, 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它带给所有人的思考是:为什么曾经相爱的两个人会走到这个境地?但《中》剧的实际演绎却是这样的:主人公的性格都是单一而偏执的, 其中尤以林小枫为盛, 她多疑、敏感、狂躁、歇斯底里, 使得《中》剧的批判色彩和思考深度大打折扣, 因它过于执着对林小枫的批判, 而忽视了对宋建平的剖析, 婚姻是两个人的婚姻而不是一个人的婚姻。此外, 《中》剧对林小枫变异性格的形成没有一个过程的展示和心路历程的揭示, 没有一个性格发展的曲线。林是一个说变就变的脸谱化人物, 其情绪变化没有充足的理由以至近乎神经质。这一点就不如娟子的性格塑造, 先前的娟子活泼、可爱、单纯, 可自从发现了刘东北嫖娼之后, 她就变得成熟、独立起来, 与先前的她大不一样。

(三) 作为在电视台这一公众媒体播放的电视剧作品, 《中》剧在舆论导向上做得不够。刘东北关于“三种背叛”的理论在剧中只是展示, 创作者并未在态度上给予适度批判。

三、《中》剧应当改进和调整的部分

(一) 肖莉和林小枫在路上争执的一段, 肖莉骂人的话应改写或删去。因肖莉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女人, 尽管她也使一些手段, 但全剧对她无疑是持肯定态度的。此外, 肖莉是单身母亲的代表, 其婚姻状态与剧中另三对夫妻呈并列态势, 肖莉也是剧中的一条重要线索, 所以其戏份应统筹兼顾、贯穿始终。而在《中》剧的前半段, 肖莉的戏份还可以, 至后半段, 肖莉的戏份就大大减少, 这是一个失误, 应该对她加一些戏。

(二) 《中》剧的前两集, 刘东北与娟子的二人戏一点都没有。实际上, 在《中》剧的前半段, 娟子与东北的戏非常阳光浪漫、讨观众喜欢, 这样的戏可以多表现一些, 与宋、林二人死气沉沉的婚姻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三) 《中》剧有一个较大的悬念未设置好, 即林小枫的身世。此悬念于第一集就应设置下来, 而不是至第二集才提到, 并且在之后的剧集中都应有意识地予以强调, 直至最后一集揭开谜底。

摘要: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无论在艺术还是商业层面, 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故事性较为淡薄, 剧中人物性格较为单一、扁平化, 在舆论导向上做得不够等。

工作的得与失 篇5

一、工作经验

1、认真抓了队伍建设。(1)、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学期来,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调整班主任,真正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 核心力量。修改班主任津贴发放方案,量化对班主任的考核,每月组织班主任例会,不定期利用升旗仪式和一日一训结束后的时间对班主任提工作要求,选派班主任代表参加教育专家讲座培训等。通过各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工作上的责任性和事业上的敬业心,并有重点地对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关爱学生及敬业奉献等方面进行引导,要求班主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特别关心爱护后进生,真正做到了用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拿火热的爱心关爱学生,用高昂的工作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我校有一批非常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如邓平、周作炳、张德菊、高红艳、杨方松、谢家海、孔子凡、张传政、王小唐、陈建新、李第、严若寿、曹静、邢红芹等。(2)、注重政教队伍建设

在开学初即召开政教处全体工作会议,对各位同志的分工进行了安排并以书面文字下发到全体班主任手中,以强化各位政教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平时会不定期组织政教工作人员开会,布置工作任务,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在开学初学校成立了新的学生会、团季会、青年志愿者队伍,各班组建了班委会、团委会等干部队伍。在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过程中依靠学生自治来加强管理。校学生会每天对学校的常规管理积分进行量化打分并公布,班上的干部填好班务日志和晨检、午检、晚检记载本。

2、有一定的工作绩效

目前我校生源较差,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很大问题。基于此,政教处开展了多项德育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为教学工作服好务。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讲话、周一至周五的一日一训、每周三的班会活动、班级文化建设、黑板报、后进生的励志教育、违纪学生的处理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我们相信学生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一些教育,在行为习惯上有所规范。

二、教训

1、队伍建设不平衡。在班主任队伍中,有非常优秀的,但也有极少数根本不负责任的的班主任。在政教处队伍中,有个别政教员在值班时偶尔有不到岗现象。学生会干部在值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借值日为名躲着不去教室上课的现象。

2、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进一步规范。在校园内仍然会看到这样一些不好的现象:乱扔垃圾、疯赶打闹、说不明话、不按时进教室上课、带手机、带小摊食品入校园、躲在厕所抽烟等。

三、改进方向和具体措施

1、对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个别谈话,提要求。对政教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强制要求其整改。对学生干部队伍强化管理,对不负责任的学生干部予以清理。

2、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下学期争取开展更多的活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

高像素的得与失 篇6

从图像分辨率来说,1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理论上增加了图像信息,可以获取更多、更细微的图像细节。如果仅仅从分辨率标板的拍摄结果分析,几台比较出色的1200万像素便携数码相机存水一半和垂直方向都超过了2000线,甚至可以和同场竞技的佳能EOS 40D一较高下。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像素数升级对配套镜头的压力,例如佳能G9这样的机型,100%放大率观察,同样是明晰的轮廓和鲜明的反差;而有些产品在图像边角位置出现明显的像质降低,即使中心部分,线条轮廓也略有模糊。

色差依然是便携数码相机成像的大敌,虽然厂商都采取种利,措施来降低色差对成像的影响,但其中很多是通过软件算法,在图像处理时抹去高反差轮廓附近的蓝紫色调,色差对锐度影响依然存在。只有加入超低色散透镜等方式才能真正提高画质。

理论上,传感器面积没有明显增大,而像素数提高,会带来单个像素面积的缩小,从而降低信噪比,带来明显的图像噪声提升。但测试结果让我们有些席讶,这些便携产品的噪声基本与千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一个水平上,最高等效感光度时的噪声还有所降低。仔细分析拍摄样片,我们发现是新一代产品上更加强大的降噪算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相机在分析图像轮廓、层次的基础上,充分抑制噪声花斑,并保留了比较鲜明的轮廓信息。话虽这样说,但便携数码相机与传感器尺寸大得多的数码单反相比,在图像噪声方而还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例如,便携数码相机在最低感光度时,也可以在暗部发现颗粒痕迹,而佳能EOS 40D这样的数码单反,到ISO 400叫还可以保证比较平滑连续的中性色调。在最终的印刷输出时,它们会展现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们给出了参与本次评测的所有数码相机在最高感光度时的局部样片,这是PC World中国实验室使用的低反差分辨率标板,特别用来考察相机在高等效感光度时噪声和降噪算法对图像细节的影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数码单反在高感光度叫优势更加明显,能保留丰富的图像细节,具有实用性;而便携产品的先天不足让其在高感光度时损失了火量图像信息。

一堂公开课的得与失 篇7

1教学设计紧扣考纲, 教学推进由浅入深

在此过程中, 笔者希望通过教学达到一些师生的共同反思。

反思一:抓住学生“会而不对”的原因,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若指数函数f (x) =ax, 且f (2) =4, 则a=___。

又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知a>0, 且a≠1所以a=2

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牢记底数的限制条件, 这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错的地方。本案例所反映出的会而不对和对而不全这两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在这里教会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总结的重要性。

反思二:反思基础知识, 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练习的目的是复习函数的单调性, 让学生体会不等式与函数的内在联系, 学会把所学的知识串在一起, 便于记忆和运用。

反思三:利用2010年的高考题激发学生的激情, 促进解题策略的逐步优化。

(1) 求a的值。

这道题是2010年的高考题, 是一道提升练习。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质进行一定的探究, 有节奏地拓展试题所涉及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既能达到做一题通一片的效果, 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可培养他们参加高考的信心。

2课堂气氛浓烈, 学生情绪高昂

因为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情绪、心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 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如何“拨响思维的琴弦, 激起思维的浪花”, 这就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 同时也与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 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 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理解。整节课我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突出了数学的研究课题。例如完成引入指数函数的性质时, 板演这个环节中, 我用描点法把图描了出来, 让学生自己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 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

营造浓烈的课堂风味, 调动学生的情绪, 对高三 (毕业班)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是很难把握的, 在紧张的升学备考阶段, 接受了这样的一节公开课, 为了让学生由于紧张的备考而绷得很紧的思维之弦得以缓解放松, 课前是需要颇费一番心思的。

3新课程理念凸显, 引领作用突出

目前, 正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 课堂上要多渗透学生的参与, 并做到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让学生真正从老师的评价中体会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成就感, 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下一次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 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上释放活力, 让课堂绽放异彩。我在此次公开课中尽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尝试解决, 多动脑筋勤于思考, 多参与活动表达交流, 让我的数学课堂由老师一讲到底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解决问题, 从而在课堂中,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尽量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例如小组间进行竞赛, 分任务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公开课是面向大家展示的、供大家研究的课, 这种课尽管是面向大家的, 但不代表它就是标准的课。因此虽然这节课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需要提高注意的地方。

1) 教学设计没有体现集体智慧, 把它完全看成是个人的任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个人特色, 也要体现集体智慧。本来这是进校以来我的第二次公开课了, 和上一次公开课相比, 并未出现较大的进步, 原有的问题依然存在, 也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原因有很多, 但第一次上课后没与同事交换意见, 而这次上课前也没有听取同行的意见, 匆匆上课, 这是本次公开课的一个缺陷。

2) 45分钟的公开课是短暂的, 但它所涉及的课本知识往往较多, 这就要求教师能适当的处理好教材, 突出重点, 不能面面俱到。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讲课的内容要让大多数学生能接受, 并不是内容越多, 讲的越难效果就越好。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多了一点。当时只想到是高考班, 时间比较紧, 没想到学生的基础差, 接收较慢, 所以上课当中感觉时间不够, 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

英语公开课的得与失 篇8

亮点一:

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let's have a competition—spell the words of F volume.Now, I’ll give you 2 minutes to remember these words and then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If you write more correct words than other groups in a minute, your group will win.Every word is ten points.I am the judge.

赏析:这节课我先设计一个环节, 让学生读书中F栏的单词和词组, 这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又作为本节课的导入部分, 为下面的教学环节作好了铺垫。两篇文章中间我又让学生抢答单词汉语意思并且积分。

竞赛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执教老师在上课开始, 就让学生沉浸在竞争的氛围中。因此, 在课堂上, 学生们注意力集中, 思维敏捷, 抢答积极, 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亮点二:

第一篇文章比较简单, 我让学生自己学习, 有不懂的学生可以问小组长, 当然小组长可以问我。最后我做一点稍难问题的讲解, 效果不错。第二篇文章较难, 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学习, 而后每组推出一人来讲解各段, 采取自愿抢答的方式, 根据讲解的好坏加一百分、二百分、三百分不等。结果是学生的参与度太高了, 尽管讲得不是十分准确, 但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动万分。

亮点三:

最后我又划出了段落中重要的单词和词组, 让学生又巩固了一下, 并给学生时间记忆以加深印象。

观摩后的反思:

我的这节公开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通常公开课多为老师说课, 即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 而我采用了竞赛抢答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充满活力。但同时我反思, 那些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是否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呢?他们对这种形式的教学作如何评价呢?如何才能既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又能“因材施教”, 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些问题值得我作进一步的探讨。当然, 讲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课堂上时间掌握的不太好, 最后结束的有点仓促, 中间难点我讲解的也不到位等。

浅析国内动画教育的得与失 篇9

关键词:动画教育,发展现状,发展难题,发展策略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它融合了绘画、漫画、影视、摄影、剪辑、数字设计、音乐、文学等艺术元素, 是动画设计和漫画设计的结合体。动画专业为国内高校艺术学中的影视与戏剧学下设的专业, 分为动画设计、动画编导与数字动画等方向, 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动画理论知识和动画制作策略, 设计动画人物、背景, 掌握剧作、分镜、视听效果等动画知识, 提交完整的动画短片作品作为毕业设计。

动画是当代文化产业的重头戏, 对弘扬中国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都不容小觑。目前, 动画产业在中国势头正劲, 涌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秦时明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一系列优秀的动画作品;而与此同时, 国内高校的动画教育远未达到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所需的水平, 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功亟需加强, 学生对动画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比较薄弱, 动画设计和制作缺乏创新, 种种问题不一而足。在高校与社会的对接上, 动画专业曾经几度进入中国高校十大就业困难专业, 出现了动画毕业生就业的“疑难杂症”: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业内确实需要大量动画人才;另一方面, 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 学生刚毕业就失业, 被誉为“最有前景的朝阳产业”的动画行业, 失业率却是最高的, 这些现状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拟从国内动画教育发展现状、发展难题和发展策略三方面浅谈国内动画教育的得与失。

一、国内动画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动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零起步到爆发式增长, 再到遭遇瓶颈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个世纪中期到九十年代, 当时我国只有一所高校设有动画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是我国动画教育的起点。进入21 世纪之后, 我国将动画产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进行大力政策扶植, 国内动画高等教育出现了几何型增长, 短短二十年间已有500 多所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 1000 多所高校开设了动画系所,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吉林动画学院都是个中翘楚。然而爆发式增长的弊端也开始显现。2010 年以后, 我国每年都有50 多万动画专业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 但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质量高, 每年15万以上的人才缺口数字严肃地澄清了这个事实。虽然我国的高等院校培养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画从业人员群体, 而这些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却并未达到企业要求的水平。

回顾我国动画教育的发展历程, 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过程中的得与失。首先, 我国在最短时间内, 将动画教育的影响范围波及到最大, 在短短二十几年内在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动画教育体系。从客观上讲, 确实为动画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动画作者, 早期的毕业生也已经向社会交出满意的答卷, 创作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让热爱国产动画的人们热泪盈眶的作品, 但是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还不够多。其次, 动画作品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作为一名优秀的动画人需要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国内动画专业的学生合作意识很强, 团队的默契度也很高, 学生的毕业设计中不乏优秀的动画短片作品, 但是如何将资源整合为团队所需, 是动画专业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动画事业起步时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但是客观地说, 我们较欧美、日本这些老牌动漫强国还差距甚远。首先, 由于国内动画产业的先天不足, 专业学生缺少社会实践机会, 绝大部分高校也并不具备让学生自由施展才华的硬件条件。举例来说, 美、韩都对动画教育有独到的经验, 而这些是我国现在所无法模仿的:美国拥有强大的动画公司资源, 优秀的动画专业在校生能够获得世界一流的动画公司如皮克斯、梦工厂等实习机会, 资质一般的学生也能进入规模较小的动画公司实习, 既解决了在校生的实践问题, 实习之后的入职机会也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韩国大学则采取宽松的政策, 鼓励学生办理延迟毕业, 随时去海外地区的优秀动画公司进修或工作。而国内高校无法提供这些优厚的物质保障, 造成了在校动画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实践作品又与商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二、国内动画教育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

我国动画产业起步较晚, 这个成长中的产业需要大量新鲜血液, 人才需求量很大, 动画产业同样是一个更新换代极快的行业, 只想混一口饭吃的人很快就会被淘汰, 只有专业水平过硬才有继续发展的机会。而“学艺不精”正是我国动画教育出现的一大问题, 除了政策补助等老生常谈的问题, 其根本原因是动画教育体系内的“心态”问题。

白岩松曾经采访过一位在日本手冢治虫工作室工作的中国青年, 当问到当今中国动画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 青年回答:“是心态”。动画制作是非常细致的过程, 需要惊人的耐心和细心, 还需要对动画这份事业发自心底的热爱, 如大师手冢治虫一天只能完成十幅手稿, 浮躁气氛笼罩下的国产动画又能走多远呢, 国内动画教育“大跃进”遗留下的问题很多, 中国动画产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优秀的动画人才不愿意到高校任教, 动画专业的教师往往不是最优秀的动画人, 一部分老师本身就是缺乏热情和创造力的, 一部分略有名望的教师又因社会兼职牵扯了大部分精力, 造成了动画教育中教师心态的浮躁。也有少数充满热情的优秀人才愿意放弃优厚的待遇留在大学里培养艺术人才, 但现实并非想象中那个“美丽的新世界”:漫画家吴淼是国内一流画手, 近几年他选择到某大学教授漫画, 而高校动画专业的现状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他谈到:“国内动漫教学和创作都处于恶性循环中”, 无论是老师、学生的态度都颇为散漫。无奈的事实是, 很多学习动画专业的学生并不热爱动画这个行业, 艺术类较低的分数线反而成为选择原因。一些有艺术天赋的学生不愿意学习动画, 同样是出于对动画行业的错误认识。

诚然, 如今动画教育中的经济投资还远远不够, 但是国内动画教育中出现的心态问题, 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物质条件的匮乏。我国在经济条件极为险恶的时期, 仍然制作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 如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家喻户晓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 还有八十年代面世的《九色鹿》等。其中《九色鹿》的五个主创人员在敦煌千佛洞整整待了23 天, 画满了五大本速写, 短短24 分钟的动画竟然有近200 幅场景设计, 最生动地还原了九色鹿的神话背景。在物质条件充分发达的今天,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感叹还是过去的动画片好看?钱钟书说, 做艺术不仅需要天赋, 还要肯下功夫, 物质条件固然重要, 摆正心态才是国内动画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国内动画教育的发展策略

国内动画专业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专业, 尽管过去动画教育“大跃进”为现在的发展埋下了很多隐患, 但是近期优秀动画作品的强势来袭让我们看到中国动画产业将作为重要力量, 带领中国文化走向复兴。综合前文提出的一些观点, 笔者认为国内动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 树立踏实严谨而又生机勃勃的学风。动画容不得一点马虎, 动画人的心思体现在作品的每一帧中间, 用心与否高下立见。动画教育应克服急躁冒进的缺点, 借鉴表演、绘画等其它具有悠久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 让精益求精的艺术火花在动画师生的心中跃动不息。学校应当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 边办学边发展, 将招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不断弥合自身办学软、硬件条件的不足之处。

其次, 广纳贤士, 用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教学资源。动画教育资源在国内还比较匮乏, 学校之间应该展开合作, 进行资源流通和交换, 让有限的条件得以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很少有高校的动画专业能够同时具备教师、实习机会、制作设备等资源, 校际之间应取长补短, 以良性合作取代恶性竞争。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 从社会上的动画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校任教或客座, 同时向企业输送需要磨练的在校生, 开辟海外引进人才战略, 以及以作品的好坏来衡量是否聘用一位老师而非学历等外在标准。

第三, 鼓励学生拓宽眼界, 动画专业并不意味着毕业后就要制作动画片, 还有更多的人活跃在电影、游戏、电视、广告等舞台上, 各种动画的衍生行业也需要吸纳大量动画专业人士从业。应当因材施教, 发掘学生的潜能, 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同时, 还从中华文化传统中发掘动画的灵魂。中国动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为日本等国家做外包工作, 若想发展中国动画产业, 就需要把中华文化作为动画艺术的精髓。发达国家常常在动画中加入中国元素, 他们注重的是商业利益, 并不重视还原中华文化的本来风貌。作为中国动画人, 在校动画专业的学生更应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气韵生动的内容。

综上所述, 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学校期间, 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获得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备良好的艺术技能和审美素养, 以及对当前动画市场具备一定的认知, 都是一名学生将来能否成长为该领域优秀人才的关键因素。这是国内动画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动画产业是21 世纪的国际朝阳产业, 是国家发掘文化软黄金的不竭源泉,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 对发展动画产业尤为重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动画产业的利好政策, 国内丰厚的文化积淀能够提供中国动画的灵魂, 加之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家优秀经验, 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相应地, 国内动画教育也应紧握时代脉搏, 做出相应的改变, 将发展历程当中的得与失转为动画产业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钟敏.从动画专业就业之怪现象浅谈高校动画教育[J].电影文学, 2011, (02) :61-62.

[2]张立.对中国动画教育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 2006, (02) :101-103.

太阳能、风电发展的得与失 篇10

1 关于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争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新能源发电的表述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展的争论。最初的报告可以理解为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已经盲目扩张,需要制止盲目扩张,正式发布的报告可以理解为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能力有盲目扩张的可能,需要注意防止。从媒体报导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最初提出要“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对于主张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业界领导和专家有些意料之外,他们认为“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本意应指相关制造业,而不是指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这两个产业。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其实很不够,去年风电发电量700多亿千瓦时,等于节省3000多万吨煤炭。应当引导太阳能、风电科学发展,而不是限制。有的专家甚至说:“太阳能发电2015年的目标是1500万千瓦。业内不断呼吁目标过低,按照业内的期望,可能再翻几倍都难以满足,因为我国光伏电池的产能已超过了全世界市场需求。从业界的立场来说,目标是越大越好。”这些意见说明,我国确实存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产业盲目扩张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其实关于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等产业盲目扩张的问题前几年也曾经提出过。那时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发展光伏发电和风电,当时业界认为现在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是面对全球市场的,不能只拿本国的消纳能力来衡量其是否过剩,应当从全世界市场的需求来考虑,这样既否定了中国太阳发电、风力发电及其设备制造产业的盲目扩张,也不承认其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结果是当我们的生产能力超过全球市场需求时,我们对世界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市场需求预测不准,在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双反”调查、产能过剩、行业混乱等内忧外患的多重打击下,市场萎缩,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不承认太阳能发电、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盲目扩张,只勉强承认未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产能有可能盲目扩张,所以只是说要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

其实太阳能发电、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与太阳能、风电产生的盲目扩张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是为太阳能、风电产业发展服务的,没有太阳能、风电的盲目扩张,就不会有太阳能发电、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

2 对太阳能、风电的认识

这几年我们对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认识在提高,如最近提出的集中和分散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随机性、间断性和不稳定性提出的发展储能问题;认识到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关键在于消纳。这个认识是逐步提高的,从只重视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到要发展智能电网;从只考虑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配套电网到关键是要发展消纳。还有一点认识是,风电大跃进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搞太阳能发电大跃进会比风电的问题更多。光伏发电并网比风电更棘手。光伏发电需要有灵活的调峰电源配合,需要有更强的并网技术,造成脱网事故对电网影响会更大。这些认识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要真正解决新能源发电的科学发展,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

首先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去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对电力工业来说是一场重大革命。过去一百多年的化石能源发电是让电力工业围着用户转,用户怎么用电,电力工业就怎么供电,电力工业以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去满足电力用户的需要。电力工业部的老部长刘澜波形象地把电力工业比作“舞伴”,用户是主角,电力工业是服从主角需要的“舞伴”。现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则不同,有太阳光可以发电,有风可以发电,阴天、雨天、夜晚光伏发电就发不了,没有风,风电也发不了电。而且有功不能调,无功不能供,调频调峰不承担。风电还有反调峰的特性。这就要对传统的电力工业和电力用户进行彻底改造。

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大多数存在随机性、间断性和不稳定性,而大多数用户的用电特性要求电源是连续的、不间断的、稳定的,这使得新能源发出的电力很难适应用户的需求,需要对电力工业和电力用户进行改造。办法之一是将电力用户改造成为适应新能源发电来用电,从发电随着用户转,改为用户随着发电转。将过去用户是“上帝”,改变为新能源发电是“上帝”。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前几年有科研单位提出让电解铝工业利用风电,至今没有看到研究成果。电解铝一直要求连续供电,如果发生长时间停电,电解槽里的电解液凝结后会造成设备损坏,利用间断性、随机性的风电是很困难的。即使这个问题能解决,风电全年供电时间不过2000小时,与正常生产7000小时比较,一个100万吨年产量的铝厂只能生产30万吨电解铝,如果要达到原产量必须把电解铝厂扩大3.5倍,这就存在一个经济性问题。再一个办法是利用光伏发电、风电电解水制氢,把电能转换成氢能。制氢利用随机性、间断性电能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大规模储氢、运输氢能不易解决。办法之二是储能,将随机性、间断性、不稳定的新能源发电的电力通过储能转变成连续的、不间断的、稳定的电力。在电力工业历史上,蓄电池的发明要比发电厂早,但由于化石能源发电方便地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对大规模的蓄电、储能没有需要,因而大规模的蓄电、储能没有发展起来。但是现在要大规模发展太阳能、风电等随机性、间断性、不稳定的电源,就有必要发展大规模蓄电、储能装置。为了保证新能源发电的经济性,要求这种蓄电储能装置具有“足够大的储能容量、足够快的功率响应速度、足够大的交换功率、足够高的储能效率、足够短的充放电周期、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足够小的运行费用、尽量小的二次污染、足够低的工程造价。”到目前为止,比较现实的蓄电、储能装置还只有抽水蓄能电站,但看来不大可能完全依靠抽水蓄能电站一种办法来解决,缺少经济合理的蓄电、储能技术和蓄电、储能装置是当前发展新能源的障碍。办法之三是依靠化石能源发电来协同供电,即太阳能发电、风电能够发电时,让新能源发电,化石能源发电少发或不发,当光伏发电、风电不能发电时,由化石能源发电顶上。在用户不能改造,蓄电、储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目前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只能靠这种办法来解决。采取这种办法消纳新能源发电,搞多少新能源电源,就要相应搞一定数量的化石能源电源。新能源发电不可能成为替代电源,反而使电力系统内增加了相当数量的重复容量,严重影响电力工业的经济性。要用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去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必须解决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问题,而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要解决新能源电力消纳存在许多实际困难,这是太阳能、风电大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二大问题是忽视了电能成本特性。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有密切关联的。由于光伏发电和风电的随机性、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它们只能提供劣质电能,不能提供可以保证随时供电的容量,这与火电厂既能提供优质电能又可提供可靠容量是不可比拟的。现在我们往往抛开电能质量,认为只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上网电价低于火电上网电价,就比火电经济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1972年,联合国秘书处经济与社会部编著了《电力成本和电价概论》一书,该书第一章开宗明义专门讲“电能成本的特性”。书中说:“电力供应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一个供应电力的企业要为每个用户提供两种服务,即甲,用户实际消耗的电能;乙,为了做到用户随时需要都可以及时提供电能所做的准备。后者应是昼夜持续不断地对用户的一种服务,即使在用户实际上并不耗电时,供电企业也要为此耗费一定的资金。”显然光伏发电和风电只能提供第一种服务中的部分电能,不可能提供第二种服务。光伏发电和风电不能拿每发一千瓦时电的成本与能够提供两种服务的火电发一千瓦时电的成本比较,因为这两种质量不同的电能是无法比较的。书中还说:“因此,电力企业向用户供电的全部成本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表示实际提供电能的成本;固定费用表示为用户随时需用可及时提供电能所做的各项准备所耗费的成本。对于某些电力企业来说,为了随时提供用户所需电能做好准备所耗费的成本,可能比实际提供电能的成本更大。根据变动费用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与供电度数成正比,固定费用则与供电的数量没有这种严格的正比关系。但是,固定费用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用户最大需量的千瓦数。因为固定费用中的大部分是用于发、送、配电所必需的设备的投资建造和运行费用,这些费用的大小又决定于这些设备的千瓦容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电能不同于一般的能源,作为能源的电量仅仅是电力成本的一部分。风电的上网电价只相当于变动部分的一部分,要拿风电与常规火电比较,必须是风电+储能装置+抽水蓄能,使其能与常规火电一样能提供两种服务,或者是风电+常规火电+抽水蓄能,同样做到能提供两种服务,如果按这样的标准,那么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经济性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是难以解决的。

我们对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认识还应当进一步提高。从目前情况来看,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间断性、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是很难解决的,新能源发电要替代化石能源,并最终实现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转变,进入低碳能源或无碳能源新时代,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储能上,但是储能问题的解决要比太阳能发电、风电的难度大得多,于是储能(指经济合理的储能)便成为新能源走向替代化石能源的拦路虎,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经济性问题是,靠大量补贴来发展代替能源是不可持续的。要实现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必须下决心解决好储能和经济性问题。

3 防止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盲目扩张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新能源发展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区别,关键在于要防止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盲目扩张。中国在能源结构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没有完成两次能源大转换,在化石能源利用上还是以煤炭为主,在煤炭利用上以原煤为主,气体能源比重很小,核电和水电开发还有很大的潜力。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气体能源开发”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能源已利用很多,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已基本解决,他们正在去核化不打算大力发展核电,水电已经开发完成,在能源上的主攻方向只能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我国与欧美国家发展能源的任务不同,不能与欧美国家比拼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我们的能耗高,能效低,污染重,生态环境保护差,除了能源结构问题外,还有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问题,不是靠发展新能源所能解决的,即使是能源结构问题,也不可能靠大力发展新能源来解决。加快两次能源大转换,加快气体能源、核电、水电的开发利用,比搞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要好得多。我国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一定要防止盲目扩张,办法是要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前面加上核电、水力发电发展中类似的前置词:确保消纳能力和做好电网建设的基础上,经济合理地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

(1)对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期望不要太高。要想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来替代化石能源发电,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至少到目前为止是不现实的。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加快发展来替代核电、水电也是不现实的。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较好的风电,连资源都不清楚。最初说陆上风能资源2.5亿千瓦,海上为陆上的3倍,合计10亿千瓦,推算到50m高度的风能资源为20亿千瓦,陆上5亿千瓦,海上15亿千瓦;2011年初又发布新的风能资源,陆上23亿千瓦,海上2亿千瓦,合计25亿千瓦。最近有专家说,陆上3级及以上风能技术开发量(70m高度)在26亿千瓦以上,现有技术条件下实际可装机容量达到10亿千瓦以上,此外,水深不超过50m的近海海域,风电实际可装机容量5亿千瓦。从风能资源潜力和可利用土地、海域面积等角度看,在现有风电技术条件下,我国风能资源足够支撑10亿千瓦以上风电机组(中国中长期风电发展路线图;《中国能源》2012年第3期)。这3组数字,第一组海上是陆上的3倍,第二组陆上是海上的11.5倍,第三组实际可装机容量陆上是海上2倍,陆上和海上风能资源有如此不同的差距,谁能相信这些数据是可信的?这3组数字,没有说清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以及经济可再发量。如果按第三组数字,全国陆海合计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0亿千瓦,即使全部开发,风电的装机容量比水电大一倍,但发电量大致和水电相当,连发电容量和发电量都替代不了,更谈不上成为替代能源。太阳能的资源量远比风能资源大,但太阳能发电的占地和开发利用难度要比风电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说:“我们的现状是能源利用率极低,如果在传统能源的转化、储运、终端利用等每一个环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将节约大量能源。特别是终端节能,对前端节能有放大作用。据测算,终端节约1%,可节约前端的4%~5%……就目前而言,最需要重点对待的是传统能源的改进和合理利用。如果忽视了这点而盲目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会造成时间上的错位,实际上是舍近求远。”所以对太阳能、风电的期望不要太高,任务不要压得太重,不要盲目扩张。

(2)确保消纳能力和做好电网建设的基础发展。有专家说,我国风电大规模发展并不是上网问题,而是消纳问题。风电并网后不是电网在消纳风电,而是靠用户消纳风电:一是直接消纳;二是通过储能后消纳;三是常规电源配合后消纳。由于用户直接消纳有困难,储存设备尚缺乏大规模的储存能力,目前是靠常规电源配合来消纳。电网作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输送通道,只消耗部分线损电能,电网的作用是扩大风电消纳市场的作用。集中开发或者分散开发的差别是可以节省电网建设,节省长距离输变电设施,消纳问题是始终存在的。所以在开发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之前要确保消纳能力建设,在不具备消纳能力的情况下,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就是盲目扩张,其后果是不能及时并网,并网之后还有可能因无法消纳而弃电。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至2009年的4年里每年风电装机容量翻番,使中国拥有的风电装机容量成为世界第一,但是随着风电装机的大跃进,风电弃电和风电未并网装机的损失电量之和,粗略估计2005年损失2亿千瓦时,到2011年已增加到304亿千瓦时,增加了150多倍,占风电年发电量的比重由12.5%增加到41%,特别是2011年并网风电的年设备利用小时数与2008、2009和2010年比较,突然下降150小时左右,弃风电量突然上升,这些数字都粗略地说明,消纳问题和电网建设问题非常突出。不注意确保消纳能力和做好电网建设,风电损失电量会越来越多。

关于风电消纳能力,许多人往往拿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比,在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消纳能力上中国的条件比他们差。我国常规电源中燃油、燃气发电比重小,煤电通过“以大带小”调节灵活的中小机组淘汰了,新建的超临界、超超临界大机组配合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运行能源损失大,“三北”地区热电联产机组多,在采暖季节往往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顶牛;我国水电调节能力差,不少大中型水电和小水电都是径流式水电站,难以配合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运行。这就是说,当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发展到一定规模,靠常规电站配合运行的潜力挖尽之后,要加快开发新能源就必须开发大容量储能技术,技术经济可行的储能技术不仅是我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大规模开发的关键,也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从补充能源转变成主力电源的关键。现在有一种意见,不想在确保消纳能力上花功夫,而采取由电网全额消纳,甚至实行“配额制”来解决。如果电力系统不具备消纳能力,硬要把消纳任务压给电网和其他电力企业,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

(3)切实掌握新能源发电的核心技术,防止“三边”,科学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水电、火电的争论与现在发展新能源发电相类似。当时认为火电造价低,工期短,便于扩建,容易靠近负荷中心,年利用小时较高,但需要燃料耗煤多,运转人员多,成本费用高,厂用电多,起动慢。对于水电认为造价高,主要是初期投资较大,淹地移民较多,不易靠近负荷中心,还必须建设长距离送电线路,年利用小时较低,重复容量多,但是水电不用燃料,成本一般是火电的1/5~1/10,运行人员也少,是火电的1/10左右,厂用电少80%,容易起动,水电设备制造和基建不用优质钢材。除了这些比较外,当时主要不放心的问题,一是水电遇到枯水年怎么办?二是水电装机多,容量和电量的平衡问题。因此,从长远看大家承认水电优越,但从年度计划安排及受投资限制,为了急于取得电源,又被迫挤了水电(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略)。中国从1912年建成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到现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水电建设,到现在只利用了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的40%。当时也想加快水电建设,“一五”新塘水电装机容量80万千瓦,到1957年末水电装机总容量为101万千瓦,当时水电在建规模为170万千瓦;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曾提出“水主火辅”的电力建设方针,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大上”,大搞“三边”(即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结果被迫“大上大下”,“大跃进”中水电开工规模达到1070万千瓦,到调整时期,约20%的开工规模保留下来继续施工,约35%缓建,约45%停建,造成了巨大损失。“大跃进”时水电大搞“三边”,盲目扩张的教训是深刻的。

水电和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一样,都是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但是水电既有一定的有效容量又能提供电量,而目前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不能提供有效容量,只能提供电量,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投资比水电大,发电成本也比水电高,从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来讲,当一个国家还有水能资源可以开发的时候应当大力开发水电,开发水电应当摆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之前。这就是为什么美、欧全力开发太阳能、风电,而我国不这么做的原因。水电搞“三边”造成巨大损失,现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正在搞新的“三边”(边研究、边试制、边建设),在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条件下,从国外引进技术、图纸、零件搞研究,搞试制,然后将不成熟的设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由于技术不成熟,出现事故多。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开发要吸取水电盲目发展的教训,不搞“三边”,要抓紧主机研制,同时抓好配套的无功补偿装置、储能装置的研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建设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对于不能满足要求的,不准生产,不准安装使用;对于已经安装使用的要限期更新改造。

(4)要加强新能源发电的配套工程建设,按照用户的承受能力来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要促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把新能源发电转化成符合要求的电力;二是要使新能源发电与用户的电力需求相平衡。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储能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完成前,要加强调峰、调频电源的建设,例如发展燃气电厂、水电和抽水蓄能电源,要加强与新能源发电配合运行的电源建设,提高电源和电网的备用率。我国过去在发展常规电源时,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为30%,加快能源电源发展后,由于只能实现能量替代,不能做到容量替代,必须相应增加相当于新能源电源的备用容量,例如“十二五”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15亿千瓦,那么应当额外增加装机容量1.15亿千瓦。

新能源发电成本比传统能源发电成本要高,除了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每千瓦时8厘钱,以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上网电价高于常规电源部分,还有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调峰、调频电源,配合电源的电源建设等所增加的成本都要由用户来负担,用户能否承受得起?所以我国要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应当考虑用户的承受能力。

农民:三十年的得与失 篇11

农民得到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土地并没有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在多种制度因素的作用下,失地农民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978年春天,安徽省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迫于生存压力,自发地冲破了公社体制下的“一大二公”,实行包产到户等承包制。到1981年底,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產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端,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农村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本质上只是一种土地经营方式,农民并没有真正得到土地所有权,国家才是农村土地的终极所有者。国家垄断了土地的一级市场,所有土地的转让都要先由国家低价征用变为国有,然后按市场价出售。这种带有强制性、垄断性的行政式的征地办法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之外,农民既不能决定土地卖与不卖,也不能与买方平等商谈价格,而强势阶层则可以不受约束地侵吞农民的土地权益,使一些农民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人员。

如何让农民真正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并享受到土地增殖的收益,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关乎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为此,首先要从法律上把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然后才考虑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农地征用问题,探索建立农地直接入市交易等制度。

“漂移的社会”亟需改变户籍制

农民得到了自由流动权,进城务工,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况。但这些进城务工人员虽然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经济资源、社会关系等却都扎根在农村,是相对于城市居民的“二等公民”。

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基本的自由流动权。2006年末,农村常住人口中劳动力总资源5.3亿,外出务工人员1.3亿。中国1/10的人口是农民工,这就使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超越了地域意义,出现了具有独立结构和文化意义的“漂移的社会”。

这些离开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不仅在就业方面受到各种歧视、基本上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而且很难冲破现实的制度性障碍而改变“农村人口”这一社会身份,只能成为漂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农民工”。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寄望于“当地领导者的政治觉悟和良知”,不能只从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的利益出发,还要从农民工的利益出发,建立真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规则,并使之具有必要的刚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改变城市本位主义,要从公民权利平等的角度审视有关农民工的基本制度。首先要检讨和改革的是实行了50年的、限制农民流动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从公民权的高度看待农民的迁徙自由,让那些愿意成为城市居民的进城务工人员改变“农民工”这一社会身份,并享有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全部公共服务。

第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障农民享受国民教育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的权利,清除限制农民工就业的地方性歧视政策,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等。

第三,改变国家全能主义,培育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这就要开放社会组织,让农民工有自己的利益组织和代表。当农民工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基本权益,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处于强势的资本所有者和公共权力掌握者的侵权行为,使社会上各种力量相对均衡。

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在哪里

农民得到了社区自治权,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有所发展,农民经受了民主选举的训练。但农民并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政治利益主体,还不能建立自己的利益代表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获得了村民自治权,9亿农民经历了“民主训练”。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制度形式,本质上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整合新时期中国农村利益结构和权威结构为目标,按民主理念所设计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治理模式。它标志着乡村组织政治化的展开,将为中国社会民主化建设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然而,目前的村民自治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不仅有农村政权机构、政治机构与自治机构的关系问题,也有农村干部的寻租问题,村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更存在着大量的非规范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乡政村治制度的绩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村民自治只是一种社区自治,它不能解决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更不能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政治代表。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农民仍然没有获得建立自己利益代表组织的权利,农会等农民组织仍是禁区。没有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农民的利益不可能获得很好的表达。

免征农业税,农民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农民免交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其他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后劲。但农民和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建国初,政府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征收农业税。1983年始,除农业税外决定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2004年政府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止农业税条例。可以说,取消农业税,是继土地改革、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又一次革命,也是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把上交农业税的资金投资到种植、养殖等方面,其利益相应增加,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后劲。

然而,取消农业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和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这不仅表现在农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竞争上,还表现在本国农业产品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的竞争上,更表现在农民受不规范的市场行为的侵害。因此,政府要从各个方面扶持本国农业,还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农资价格,杜绝坑农、害农的现象。同时,由于农业税的取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基层政权的运作基础和运作方式。受各种利益的驱动,农民负担仍然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这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

中国防洪的得与失 篇12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

1964年, 《翻译科学探索》出版, 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并和“形式对等”加以区分。在他看来各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形式对等”很难实现, 而“动态对等”则追求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翻译即可。1969年, 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再次定义说:“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由于“动态”这个词的表达被误认为是单纯具有影响力的行为, 所以常常很多人会认为如果一个译文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即满足“动态对等”。为了消除这种误解, 1993年奈达用“功能对等”代替了“动态对等”。所谓“功能对等”, 意思就是翻译不追求文字上的逐字逐句对应, 而是使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在意思和精神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 这就使得目的语读者的地位实现了提升。根据功能对等的程度, 奈达提出了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最高层次的对等要求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和原文读者阅读原著时有相同的理解方式和欣赏水平。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 两种语言欣赏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达到。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通过对译文的理解想象原著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和欣赏, 这是功能对等的最低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的译文都是不合格翻译。基于这两种功能对等形式, 译者应以原著的精神为基础, 但又不拘泥于语言结构的对应。

二、译者的原则

由于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词汇的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但为了在译文中完美再现原文的文化和精神, 译者应该采取一些策论尽量减少两种文化的差异,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译者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创作出既能够体现原文精神与文化特色的译作又能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实现最大程度的体现原著语言文化。

第二, 若形式和意义不能完全兼顾, 译者应舍弃形式对等, 改变原著的语言形式以实现原文的文化和精神。

第三, 形式的改变仍不能达到满足再现原文文化时, 可以采用“重新创造”的方法解决语言差异, 使原著和译文实现意义对等。“重新创造”也就是用目的语解释和阐述那些只有在原著语言才有的词语和表达。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自从20世纪40年代, 奈达把翻译放在不同的领域中研究并且总结出了许多翻译理论和观点, 其中“功能对等”、“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最受西方学者以及东方学者关注与研究。长期以来, 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争议一直是中国翻译界关注的热点。直译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原文”并且译本要在形式上与原著对应, 这就忽视了原语的文化传递;而意译强调“译文优雅”以及目的语的功能, 忽视了对等原则。然而直译和意译的主张者关注的重点都在于文本。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将翻译的重点从文本转向读者, 从注重信息的传递转向读者的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调和了西方和中国的翻译学者长期以来相持不下的直译和意译之争。总结来说, 功能对等理论解释了许多之前的翻译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对翻译理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实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具有局限性。

四、功能对等的局限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翻译理论都有其各自的价值, 但没有完美的理论, 都有其局限性,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是如此:

1) 功能对等理论过于关注译文的可读性方面, 而使其适用性受到限制。例如在文学翻译方面, 过于注重译文的可读性会导致译文的简单化, 原著的文化特点和艺术性不能很好的展示给读者, 这对于文学翻译来说并不适用。因此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不仅要关注译文是否可读还要关注语言形式, 否则即使是易读的译文也不是好的译文。

2) 功能对等理论还忽视了隐藏在原著中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达到和原著读者一样的欣赏水平, 原著的这些因素会被忽略甚至可能被译者抛弃, 这被称为一种翻译缺失现象, 译者也没有遵循忠实于原著的原则。

五、总结

通用的翻译理论体系并不存在。奈达也没有说过他的理论适用于任何翻译活动。因此需要我们辨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原则, 对之后的翻译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该理论的局限,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取其精华”,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 在实践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并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上一篇:城市矿山下一篇:刚度及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