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空巢(精选10篇)
老年空巢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期, 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 农村人口大规模城市向迁徙和城市中分家分居, 老龄化进程加快问题、 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空巢家庭是指那些无子女或虽有子女, 但子女长大成人后另立门户或因各种原因 (工作、求学、外出打工等) 老年夫妇或一位老人独自居住的家庭[1]。
1.空窠老人家庭增多的原因
1.1人口老龄化原因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据联合国统计, 到本世纪中期, 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 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截止到2014年底,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5.5%, 达到了2.12亿。 据预测, 到2050年, 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 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 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 伴随着高龄化的快速推进。 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接近2400万, 占整个老龄人口的11%。 老年人口的激增, 是导致空巢老人增多的根本原因。
1.2社会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1.2.1由于改革开放, 城市基础经济建设的需要, 耕地因企业占地不断减少, 被征地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多, 种地与务工收入相比较, 形成明显差距, 外出打工人员面对较高的工薪, 背负着养活老人孩子的压力, 都不愿返乡。 而父母也不愿意影响孩子前途, 或牵制子女, 宁愿空居家乡成为空巢老人。
1.2.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住房条件改善, 老人年轻时有工作单位, 退休后自己希望过独立生活, 得到更多自由。 许多子女婚后拥有自己的住房, 不愿与老人一起居住, 留下空巢老人。
1.2.3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 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城市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传统的大家庭已经逐渐被核心家庭取代, “四、二、一”家庭结构的独生子女到位外地求学、打工或成婚后, 只留下两位老人独守空房[2]。
1.3自然原因
有些老人终身未婚, 有的老人虽已结婚, 但未生育小孩, 有的生育的子女死亡, 所以造成空巢。
2.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
引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子女的陪伴和社会的精神慰藉。 当子女因就业或婚嫁离家而去, 许多老人逐渐与社会接触减少, 在家里无事可做, 久之就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 长期如此, 很容易悲观、郁郁寡欢, 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
2.1空巢老人的抑郁问题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 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心理适应机制和防御能力的减弱, 对生活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随着老年人整体功能减退, 康复能力及感觉和运动功能都不如从前, 有些老人还会长期受一些慢性疾病的折磨, 久而久之, 直接使老人产生无用感, 由此破坏老人的精神状态, 从而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
2.2空巢老人的睡眠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 导致体内难以适应环境而产生睡眠-觉醒周期障碍,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慢性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较常见的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 疾病的影响给老人造成情绪困扰, 带来身心痛苦导致睡眠障碍。
2.3空巢老人的焦虑问题
躯体健康是空巢老人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躯体疾病数量的增多, 老人不适症状也越多、越重, 尤其是疾病漫长过程中所带来的痛苦, 导致心情紧张不快、痛苦、悲观、情绪低落, 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症状[3]。 另外, 老人退休以后, 各种社会活动减少, 人际交往也随之减少, 子女不在身边, 与亲友联系少、沟通少都会直接影响老人的精神状态而引发焦虑。
3.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护理对策
3.1政府务工政策引导
从政府角度出发, 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者的政策, 在涨工资的同时, 增长假期以便回家看看。 对中小城市多进行基础经济建设, 鼓励农民工就近择业, 有条件在家附近就业。 一方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照顾到家中的老人, 给老人们更多的陪伴, 工作家庭两不误, 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3.2社区应成立空巢老人关爱室
社区通过举办文娱活动, 既可以锻炼老人们的生活, 又可以使其价值得到最好的体现, 达到身心愉悦。 各个社区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 每逢节假日举行关于空巢老人的文娱活动, 例如下象棋比赛, 书法绘画比赛, 手工刺绣等活动, 为空巢老人增添生活的乐趣。 组织鼓励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队帮助, 提供家政、聊天、陪护等服务。
3.3弘扬中华孝道提倡精神赡养
孔子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这告诉我们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衣食无忧,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精神慰藉。 对于那些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与父母同住一起的子女, 在一个城市的要多回家看看, 不在同一城市的也可用电话、短信等方式多交流沟通, 还可用网上聊天、视频等方式拉近与父母的距离, 感受彼此心灵的贴近。
3.4空巢老人自身转变观念积极生活
空巢老人要从自身心理上认识到幸福晚年生活要靠自己, 科学锻炼身体, 健康合理饮食, 广泛培养兴趣爱好,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广交朋友, 饲养宠物等, 不断充实自己生活。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还可重返社会, 做到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重新树立生活目标是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途径。
4.结语
空巢老人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 一起解决。 子女是与父母最亲近的人, 也是照顾父母的最佳人选, 应当让子女与父母之间形成一种明确的照看关系, 把子女对老人的孝心、爱心, 以一种责任的形式确定下来, 给空巢老人继续独居下去的信心、爱心, 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空巢老人自身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做好离开原工作单位, 开始新的“独居”生活的准备, 为接下来的独居生活寻找新的乐趣,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调整生活方式,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 只有老人、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才能提高改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摘要:“空巢老人”, 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到2050年, 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08亿, 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 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 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空巢老人”问题更值得人关注。当子女由于学习、工作、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 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问题, 称为空巢综合征。患有空巢综合征的老人因为子女长期在外, 没人照看, 没人交流沟通, 内心常常孤苦、郁闷、焦虑、食欲降低、睡眠减少, 慢慢就发展成了抑郁症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探讨空巢老人心理问题, 并找到解决办法, 使更多的人了解关注空巢老人, 传承孝道精神,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有利于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孤独
参考文献
[1]邢洁, 胡继春.“空巢综合征”的社会治疗[J].医学与社会, 2006, 19 (6) :8.
[2]王颖, 何国平, 贺达仁.“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 (3) :9.
[3]胡志.“老年人身体疾病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 18 (4) :35-37.
老年空巢 篇2
2015年05月13日 16:2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孙乐琪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84
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一半
2015家庭发展报告:中国家庭平均3.35人 养老主要靠自己和家庭
今天上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显示,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同时,家庭类型多样化,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在儿童照料、教育方面,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在养老方面,老年人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对社会服务需求较大。
据了解,本次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人口184439人。
家庭人口以2人或3人为主
调查对家庭、家庭户和户概念进行了界定。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家庭户主要包括依托亲属关系而共同居住的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户人口则包括调查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02人,其中,农村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14人,城镇家庭户平均规模为2.84人;户平均规模仅有2.72人,其中,农村户平均规模为2.79人,城镇户平均规模为2.63人。
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人口数量均以2人和3人为主。家庭规模中,2人和3人家庭分别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9%和31.7%;4人和5人家庭位列其后,分别占21.0%和11.5%;1人家庭居第五位,占6.4%,6人家庭居第六位,占5.3%,7人及以上家庭占2.2%。调查结果显示,2至3人的小型家庭已成为家庭主流,4至6人的家庭比例低于小型家庭,单人居住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
流动家庭成为重要形态
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导,核心家庭(以夫妻、子女为核心的家庭)占64.3%,直系家庭占26.2%,单人家庭占6.5%,联合家庭占1.4%,其他家庭占1.6%。
流动家庭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户主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流动家庭,占比17.2%。在流动家庭中,2人户中夫妻共同流动占81.7%,3人户中夫妻携子女共同流动占84.7%,流动家庭平均户规模为2.59人。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留守妇女占农村已婚妇女的6.1%,留守老人占农村老人的23.3%。
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留守妇女占农村已婚妇女的6.1%,留守老人占农村老人的23.3%。其中,在50岁以上及有子女的调查对象中,其子女或子女配偶均不在本户居住的空巢家庭占40.3%。随年龄增加,家庭空巢率呈下降趋势。
女性未就业者比例为15.9%
本次调查的16至59岁家庭人口中,就业比例为81.3%,退休者比例为3.6%,在学者比例为4.6%,未就业者比例为10.5%。全国非农业就业比例为53.0%,务农比例为28.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城镇还是农村,非农就业比例均高于务农比例。女性未就业者比例为15.9%,高于男性未就业者(4.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未就业者比例为13.2%,高于居住于农村的未就业者比例(8.8%)。
接受调查的16至59岁成年人中,除了未找工作者,失业率为4.8%。女性失业率为5.5%,高于男性(4.3%);农村失业率为5.4%,高于城镇失业率(4.2%)。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本次调查结果接近。
在婚家庭中,夫妻双方均有工作(或退休)的家庭占77.6%,夫妻双方均没有工作的家庭占3.9%,18.5%为夫妻一方有工作(或退休)。
31.9%的老年人2013年曾从事过有收入的劳动,男性老年人比例40.5%高于女性23.8%;农村老年人比例42.2%高于城镇12.8%。
照料儿童 爸爸去哪儿了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0至5岁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人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农村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城镇;城镇外祖父母和父母双方照顾的比例均高于农村。但父母双方共同照料的只占7.5%。在日常生活照料过程中,父亲角色发挥不足。
近6个月以来,0至5岁儿童在家日常教育承担人与日常生活照料人基本一致,主要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再次是父母双方。母亲承担日常教育的比例城镇家庭高于农村家庭,祖父母承担教育的比例农村家庭高于城镇家庭,父母双方承担教育的比例只占11.7%,城镇家庭高于农村家庭。
0至5岁儿童中,22.4%的儿童与父亲平均每周见面次数为0;14.4%的儿童与母亲平均每周见面次数为0,农村高于城镇。母亲每天的陪伴时间在1小时及以下的比例只相当于父亲的1/2,而陪伴时间在4小时及以上的比例是父亲的两倍。总体来说,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于父亲。
此外,调查显示,0至3岁儿童早教活动的参与率为46.7%,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早教形式。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10%
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41.9%。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面临更多困难,28.9%的城镇老年人感觉养老目前没有困难,而农村则低于城镇13个百分点。47%的农村老人认为钱不够花,42.3%认为病痛较多,均高于城镇超10个百分点。
老年人日常的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健康医疗方面,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老年人接受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比重很低,且城乡差异不大。老年人接受过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主要为身体健康检查、咨询,约27%老年人接受过该服务,其次是上门看病和帮助干农活、陪同看病,但接受过这几类服务的老年人很少,分别只有7.5%、6.8%和4.4%。
老年人获得的外部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农村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比城镇更强。居住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倾向于同子女住在一起。随着年龄增长,名下有房产的老人比例降低。82.4%的60至64岁老年人(或配偶)有房产,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比重降低至43.9%,且这一现象在农村家庭中更加明显。原因或为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把房子交给子女换得子女养老。
老年人“节后空巢症”自疗法 篇3
如何才能使老年人尽快摆脱“老年节后空巢症”呢?不妨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作息冲淡法。春节是中国人的“团圆会”,所以老年人节前就该有“节后云散”的心理准备。节后,节日期间热闹、和谐、愉快的场面和气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作息状态,按照以往的生活规律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是一日三餐,或是“你挑水来我浇园”,或是“饭后挎篮逛超市”。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稳心绪,淡化节日氛围,走出“空巢”的阴影。
爱好冲淡法。节后,重拾或培养生活爱好,使自己沉浸在爱好中,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自疗法”。老年人可尽快地拾起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爱好和兴趣,诸如钓鱼、散步、画画、扭秧歌、书法、棋牌、唱歌、剪纸、养花、养鱼、打太极拳等,并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一些新的爱好,如旅游、爬山、游泳、打保龄球等。用爱好和兴趣来驱散心头积累的節后寂寞,让各种爱好在“空巢”内发挥作用,进而丰富晚年的生活内容,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感情冲淡法。少年夫妻老来伴。节后,家里只剩下“老两口”,此时,老人更应关心自己的老伴,两人不仅要常沟通、常交流,做到“心里话”唠一唠,“体己嗑”聊一聊,“乐子事”摆一摆,通过“话聊”进一步密切夫妻间的感情;而且还要更加关注配偶的生活细节,饮食起居要相互照顾好,家里家外最好能做到“对进对出”、“形影不离”——身边有个伴陪着,心里就会踏实许多。尤为重要的是,当一方外出活动时,要尽量带上老伴,我扭秧歌你当观众,我打门球你来计分,避免一方外出活动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老人产生“孤雁难支”的感觉。
社交冲淡法。节后,老年人要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在社交中冲淡节后的心理孤独。老年人可以外出探望老友,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参加社区联谊会、乡村秧歌队等社会活动,用热情洋溢、充实饱满的生活内容来填充节后的寂寞和孤独。
空巢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调研报告 篇4
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一般至少包括夫妻和子女两代人, 并普遍存在三世同堂的现象。随着社会和时代变迁, 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和家庭模式多样化, 成为中国现代家庭的主要特征。而这些结构性变化的结果就是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增加。2000年中国的家庭规模为3.44人, 比1990年减少了0.52人, 比1982年减少了0.97人。到2004年, 中国农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仅为4.08人, 城市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仅为2.98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 现在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1人。以两代户组成的家庭已成为中国家庭户的主体。随着青年人口流动的增多, 城市空巢家庭大量涌现, 在城市, 大概有20%以上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这不仅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也给本就不充足的社会福利供给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目前中国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现有的老年人福利事业主要由政府承担, 存在资金不足、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低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 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需求都在增加。传统意义的养老, 只是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而现在的老年人, 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 还有参与社会、娱乐文化、社区活动、医疗保健等需求。无论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现老有所养出发, 还是从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出发, 都迫切需要拓宽老年人社会福利项目和内容, 加快构建积极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是我国社会福利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空巢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实证分析
本调研报告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空巢老年人的福利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的类别主要是: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家庭收支状况、社会福利需求情况、社会福利享受情况。其中社会福利需求包括养老需求、健康需求、休闲需求、情感需求等。本次问卷调查的地点为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某小区、包头市青山区某小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某小区。这三个小区居民家庭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老年人的年龄段为60———75岁。共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86份, 其中有效问卷79份。
(一) 调查中, 空巢老年人分为有子女老年人和无子女老年人两种。其中, 有子女而处于独居状态的老年人独居的原因主要是子女无力或无时间照顾、不想麻烦子女、不愿或暂时无需与子女同住, 所占比例分别为18.2%、18.2%、63.6%。家庭人口为两人、一人所占比例分别为83%、17%。
(二) 调查中, 空巢老年人家庭收入在3001元以上的家庭占75%, 家庭收入在2001元———3000元之间的家庭占16.7%, 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8.3%。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退休金、养老金、打工收入, 均没有子女提供的赡养费。家庭支出在2001元以上的家庭占41.7%, 家庭支出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家庭占33.3%, 家庭支出在1500元以下的占25%。家庭支出中支出额较高的几项分别为食品支出、医疗支出、交通支出。
(三) 问及未来的养老计划时, 72.7%的老年人选择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居家养老方式, 18.2%的老年人选择社会机构养老, 9.1%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方式仍是老年人最期望的养老方式。选择社会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主要是出于“不想麻烦子女”、“可以与更多人交往、交流的”这两项原因。被调查对象认为居家养老存在的困难主要是缺乏便捷、价廉的养老生活服务、医疗服务以及找不到称心的家政服务员或保姆。
(四) 调查中, 对自我身体状况评价为不好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6.7%, 自我评价为一般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33.3%, 自我评价为好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33.3%, 自我评价为很好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6.7%。能够享受公费医疗 (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 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83.3%, 自费医疗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6.7%。调查涉及的老年人均是每年体检一次。就医频率较高的的医疗机构分别为市级医院、社区门诊。老年人认为最需要政府或社会提供老年人医疗保健中心、应急支援等服务, 67.83%的老年人希望政府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中心、42.03%的老年人需要应急支援服务、33.31%的老年人需要家务助理服务
(五) 调查问卷显示, 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主要是晨练、看电视、打麻将等。活动场所单一, 主要是社区小广场等。居住社区内没有老年活动中心或其他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场所。
(六) 调查问卷显示, 老年人平时接触的对象主要为子女、亲属等, 社区内邻居交往较少。老年人与其他人员联系的方式主要是电话联系, 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报纸。
(七) 本问卷中列举了部分现有老年人社会福利项目, 如住房福利补贴、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活动或设施、在公共场所享有优先服务或绿色通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享有优惠补贴等, 请被访老年人勾选其已享受到的项目。被访老年人表示社区内有为老年人提供的简单健身器材, 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 没有安排过以老年人为主的文体活动;在公共场所没有优先享受过服务, 但是在一些旅游景点等, 享受过票价优惠等;平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车, 可以享受到老年人优惠;对可享受的老年人福利项目不知道或不清楚。
(八) 本问卷的最后一项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 希望解决健康医疗问题的比重最高, 占59.69%, 其次是生活照料问题, 占24.82%, 住房问题占21.86%、文化娱乐活动占14.89%。可见, 老年人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健康医疗和生活照料问题。
三、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的空巢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发展建议
(一) 空巢老年人的福利需求中, 生活照料和健康医疗的需求较为迫切, 政府应重点提供相关项目的资金扶持和政策的扶持。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便捷、价廉的养老生活与医疗服务是空巢老年人的主要困难和需求。在坚持政府主导责任的前提下, 提供服务方式上, 将社会福利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环节由政府转向非政府, 支持民办公助, 简化民办福利机构的申请、审批手续, 并提供水费减免的政策优惠。
(二) 空巢老年人多是低龄老年人、较健康老年人。我国低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5%, 他们多数可以生活自理, 有固定的住房、收入、积蓄等, 因此对这部分老年人, 必须依托社区和养老机构提供必要的养老支持和补充。社区养老这一新型模式以其地缘优势和价格优势, 已逐渐被老年人们接受, 未来将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提供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实现社会化供给,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 建立社区照顾体系, 把社区建设成为老年人享受社会福利的快捷渠道。社区照顾的最大优势为让老年人尽量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政府、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支援性服务, 如家务助理服务、老年人日间护理中心、社康护理服务。
(三) 空巢老年人现有能获得到的生活照料服务主要是一些家政服务、老年饭桌等, 老年人们对服务的满意度较低。生活照料服务的项目有待拓宽, 服务的质量有待规范。目前家政市场的服务员素质偏低,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服务机构应该加强这类人员的培训, 普及简单的医疗救护、老年人饮食和老年心理等知识, 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 家居维修服务是一项新的老年人生活需求。这类服务的突出特点是提供家庭设施简单装修, 安装方便老年人的生活设施, 例如扶手、防滑措施、自助设施、门铃等。
(四) 调研结果显示, 空巢老年人的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 且对现有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应从居家护理、定期健康检查、医疗救护知识普及三方面入手普及。应在社区开设老年人医疗知识咨询和培训站, 提供疾病防治和咨询服务。由于身体进入老年期, 易患各种疾病, 加上有些疾病体征和症状不明显, 定期检查, 掌握详细的临床资料及时观察对比, 能够有效防止或控制疾病, 而且“以防为主”更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率。
(五) “义工”或志愿者参与提供社会福利的社区照顾模式是国外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重要一项, 其宗旨是使老年人在自己家或类似家庭的环境中受到帮助。政府组织一些志愿服务者, 对居住在自己家中的有部分生活能力, 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和老年人交朋友, 与他们谈心或郊游等, 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照顾需求。这种照顾模式不仅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福利, 更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和谐互助的风尚, 有利于尊老、敬老、养老习俗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志愿者和志愿活动出现于80年代后期, 现在志愿者的数量已形成很大的规模。但我国的志愿者组织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 党政部门与志愿者组织设置高度同构, 各项活动主要由行政力量推动, 志愿服务的涉及面较窄。应当引导志愿者活动向具有福利意义的方向发展, 如将志愿者引入社区, 为社区中的老年人服务, 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使志愿服务走进老年人家中, 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层次的福利服务。
老年空巢 篇5
1.通过本次活动引导支部青年团员进社区、入农村,下基层等开展志愿服务;
2.在活动中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3.利用媒体、网络等传媒手段将空巢老人的情况告知公众,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
4.为山区的空巢老人尽一份孝心,带去爱和温暖,并配合人相关部门想方设法解决山区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让空巢老人空巢不空心,力争做到让空巢老人生活有照料、寂寞能排遣、生病得医治、困难有帮助;
5.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支部共青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本次团日活动,我支部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到学校附近村庄的空巢老人家中看望空巢老人,为其带去关爱为活动形式。在首次看望后,将结合支部情况和所看望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确定两户人家进行长线活动。即每个月至少一个小组到老人一次,关注其生活状况,特别是在节日时,让空巢老人不再孤独。
在第一次看望活动结束后,本支部会将活动心得和所了解的空巢老人生平事迹以文章形式发表到本班博客和学校网站、报纸等网络和媒体。并到雁山区民政局了解调查更多空巢老人的详细情况,将调查情况公布,以期使更多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帮助。
六、活动时间和地点
1.情况调查
时间:20XX年5月8日(星期二)
地点:雁山区民政局
2.看望活动
老年空巢 篇6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老年人权益;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5-0069-07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城镇化、家庭小型化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的规模越来越大。据《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全国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占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1]。对于这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虽然与其他老年人享有同样的法定权益,但是子女的“缺位”给他们享有法定权益带来诸多风险和困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镇化与农村空巢老人的剧增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本文试图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视域中思考农村空巢老人的权益保障策略,以有助于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一、子女“缺位”是空巢家庭的本质特征
1.空巢家庭的多种定义与分歧
农村空巢老人,简单理解就是生活在农村空巢家庭中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空巢家庭的理解有多种观点。其一,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生活,剩下老人独守“空巢”的家庭[2]。其二,空巢家庭是以“鸟儿长大,离巢飞去,鸟巢空留”为比喻,意指子女长大成人后纷纷离去,只剩下父母留守“空巢”的家庭[3]。其三,空巢家庭是指在家庭生命周期中,随着最小的孩子长大,因求学、就业、结婚或其他原因离开家庭,使原有家庭进入大部分时间只剩下父母两人单独居住或夫妇中的一人居住的阶段[4]。其四,家庭空巢是指有子女的家庭, 其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 剩下老人独守空巢的现象。人们通常将这一纯老人家庭称作空巢家庭[5]。其五,新“空巢”家庭是指独生子女父母组成的未到60岁的“空巢”家庭[6]。其六,空巢家庭可以分为纯空巢家庭和类空巢家庭,也可以分为年老的空巢家庭和年轻的空巢家庭[7]。其七,空巢家庭是指那些子女离开起源家庭、父母仍共同居住的夫妇家庭,如果一方父母离开则该家庭将演变成独居家庭而非空巢家庭[8]。
笔者发现,以上所提及的各种界定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分歧点:一是有无子女的分歧。第一种界定包括无子女和有子女两种情况。其他六种界定都排除了无子女的家庭属于空巢家庭。二是空巢家庭中父母年龄限定的分歧。有些观点认为仅指老年的空巢家庭[9~10],有些观点认为包括老年的和年轻的空巢家庭[11~12]。三是空巢家庭中人员居住方式的分歧。比如有观点认为空巢家庭必须夫妻都在,一旦有一人离开,则不属于空巢家庭[13];有观点认为,父母共同居住或父母中一人独居的家庭都可以是空巢家庭[14];还有的认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共同居住形成纯空巢家庭,其他亲属在父母身边组成类空巢家庭[15]。各种界定也有一个共识:就是子女的“缺位”。或者因为没有子女而“缺位”,或者因为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而“缺位”。因此可以说,子女的“缺位”是空巢家庭的本质特征。子女 “缺位”的家庭都可以归为广义上的空巢家庭。作为不同的社会现象这些情况都值得进行研究和探讨,关键看具体的研究目的。
2.空巢家庭的分类与本文的研究对象
一般来说,在具体研究空巢家庭时,要从特定研究目的出发,对空巢家庭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而使研究的问题聚焦,明晰研究对象。本文从养老视角探讨子女“缺位”对农村空巢老年人权益的影响和相应保障策略。因此,从有无子女、父母年龄、居住状况、居住地域的角度对空巢家庭进行分类,有利于本文研究对象的聚焦和明晰。
(1)根据有无子女情况,空巢家庭可以分为无子女空巢家庭和有子女但与父母分居的空巢家庭。前者还可以分为丁克家庭和终身未婚的独身家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是父母的主要赡养人。无子女的成员到了年老的时候,如果自我养老存在困难,养老责任由国家承担。因此,本文研究对象排除了无子女空巢家庭。
(2)根据子女“缺位”时父母年龄状况,空巢家庭可分为老年空巢家庭和中年空巢家庭。其中以60周岁为界限,父母年龄60周岁以上者为老年空巢家庭,以下者为中年空巢家庭。本文研究对象聚焦于老年空巢家庭。
(3)根据居住状况,空巢家庭可分为纯空巢家庭与类空巢家庭。纯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类空巢家庭包括隔代空巢家庭、两代老人空巢家庭和与其他人同住的空巢家庭。居住状况是影响空巢老人权益享有状况的重要因素,不同居住方式老年空巢家庭都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4)根据居住地域,空巢家庭可以分为农村空巢家庭和城市空巢家庭。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空巢家庭和城市空巢家庭差异很大。本文研究对象聚焦于农村空巢家庭。
综上所述,本文所定义的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是指存在于农村地区,父母年龄60周岁以上且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家庭。农村空巢老人是指生活于农村老年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
二、城镇化视域中思考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
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学者们从老年个体、子女、社区组织、社会、国家或政府等多个层次提出建设性对策,也从法律途径、社会保障途径、文化道德建设途径、自我保障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有价值的探讨。同时,笔者认为,应当注意到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的流动可能性,应当在城镇化视域中思考其权益保障的方式与途径。
1.城镇化发展是农村空巢老人激增的重要原因
应当讲,农村空巢老人一直存在。传统习俗中,子女成家,与父母分开单过,或者因为子女外出求学、参军、就业等,就产生了农村空巢老人。这种常规因素自然形成的空巢老人数量不多,比例也不高。但是近年来,农村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出现和增多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代际关系等诸因素合力的结果[16~18]。其中,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激增的重要原因。
(1)人口城镇化的年龄选择性。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年轻人口更倾向于迁移到城镇,中老年人口更倾向于留守农村。这在缓解了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却严重加剧了农村的人口老龄化,使得农村空巢老人激增。
(2)户籍制度的限制。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大量的进城农民工过着城乡两地的迁徙生活。居住的不稳定、收入的低水平、拥挤的城镇住房、较高的生活开支,等等,使得进城农民工不得不把父母留在农村老家。这些老人就成为农村空巢老人。
(3)农村城镇化使得部分农村家庭子女聚集在城镇而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导致父母与子女分住农村和城镇两地。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提速,这一分化进程还要加快。
(4)城镇化扩大了代际间及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老年父母或出于主动或也可能是被迫与子女分开居住而成为空巢老人。
综上所述,农村空巢老人的激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长的态势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持续,为此,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保障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任重而道远。
2.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提供了新视角
如前面所述,农村空巢老人的激增受到城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其因子女“缺位”而造成的老年权益受损的问题难以从农村内部独自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为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审视视野。在以往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中,很多学者认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农村空巢老人倾向于留守在农村,为此提出就地构建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体系的各种建议,而相对忽视农村空巢老人的流动可能性。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将有助于农村老年人口流入城镇,这为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策略。
与过去传统城镇化道路相区别,新型城镇化的“新”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使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通俗地说,就是改变过去只要“土地”不要“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对“以人为核心”的“人”也应该做全面的理解。从社会实际状况来看,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流入城镇的人口绝大多数是中青年人,老年人占少数,但不能就此理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中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应当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面对各年龄阶段群体的人口城镇化发展框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农村人口流入城镇的公平制度环境。这样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价值既是对“以人为核心”含义的全面理解,避免新型城镇化陷入只要中青年人不要老年人的片面发展轨迹,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农村人口老龄化在整体上是降低人口迁移流动的: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的迁移意愿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分离会增加家庭养老的负担,由此也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决策的成本[19]。因此,促进包括农村老年人在内的各年龄阶段群体公平有序地集聚城镇,才能更加顺利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三、替代策略与流动策略是保障农村空巢老人权益的必要选择
农村空巢老人是老年人权益的主体,权益主体对自身权益的保障方式含有所判断和选择。在笔者组织实施的实地调研
笔者和研究团队于2013年8月到浙江省2个市(金华市和衢州市)3个乡镇(沙畈乡、曹宅镇和石梁镇)的十几个行政村进行一对一入户结构式访谈,共获得228位农村空巢老人的访谈材料和十余位村委会干部的访谈材料。本文中的分析数据和访谈材料均来自此次调研。中,当询问“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让您生活得更好”时,有些空巢老人有搬到子女家居住的打算,有些空巢老人有希望子女回到身边的期盼,还有些空巢老人表示喜欢居住在现在的家里,可见,农村空巢老人对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方式有多样化的个性选择和倾向,部分空巢老人具有跟随子女而流迁的思想准备。所以,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考虑农村空巢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方式,对于具备一定流动条件和意愿的空巢老人群体,应当采取流动策略,通过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空巢老人与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对于不具备流动条件和意愿的空巢老人群体,应当采取替代策略,通过创新家庭养老资源递送方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让留守的空巢老人获得替代养老资源。
1.替代策略
替代策略,是指权益主体客观上不具备改变其与子女分开居住的条件,或者主观上不愿意改变其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状况,而通过社会支持的途径获得养老资源,保障其老年人权益的策略。
在本次调研的228个有效样本中,56.1%的人希望通过“住在本村,子女提供更多养老资源”来提高生活质量,64.9%的人希望通过“住在本村,政府把村里的养老服务办得更好”来提高生活质量,42.1%的人希望通过“住在本村,政府把养老金提高一些”来提高生活质量。可见,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倾向于通过家庭支持、社区支持、政府支持等替代策略来保障老年人自身权益。
当然,不同权益主体选择替代策略的原因具有个体差异性,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来看,一是很多空巢老人反映外出子女赚钱辛苦,家庭负担重,尤其是租房住的情况居多,房子小,难以容纳老年父母和承担生活开支。二是有些空巢老人留守在农村肩负“任务”,或者要干农活,打零工赚钱,或者要照顾老伴,看守房子,照顾孙辈等。三是有些空巢老人与子女、媳婿的关系难处理。去儿子家要看媳妇的脸色,去女儿家要看女婿的脸色,碰到有多个儿子,和儿子同住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从而引发家庭矛盾。四是在流入地难以实现社会融合。吃饭、上厕所、爬楼梯等生活方式难适应,融入社区、重建人际关系网也很难,子女忙工作,邻居朋友少,更加孤独寂寞。从主观来看,很多空巢老人已经习惯了农村老家的生活方式,认为老家自由、凉快,空气好,房子大,邻里串门聊天多。此外,不给子女添麻烦是很多空巢老人持有的观点,只要生活还能自理,空巢老人都会坚持自己过,除非应子女要求搬去住。总体来看,农村空巢老人选择替代策略可能是主动的自由选择,也可能是被动的无奈接受。
农村空巢老人能否通过替代策略保障其老年人权益,取决于其从居住环境中可获得的养老资源。主要支持来源有:一是来自于配偶和子女的家庭支持。有能力履行夫妻扶养义务的配偶尽量减少外出。外出子女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以保障父母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生命健康权益,多打电话,送礼物,常回家看看以保障精神慰藉权益。二是来自于邻居、朋友、社区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社区支持。调研村庄里这类社会支持还比较弱。作为熟人社会,农村社区本是养老资源的富集地,关键是缺少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笔者认为,村委会和老人协会是承担激励和整合农村社区养老资源责任的合适主体,政府更是应当通过支持社区组织来提供养老资源。三是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关键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创新养老服务递送模式,提高养老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四是来自于家庭、社区、政府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及个人的社会支持。本次调研注意到,有些企业家逢年过节时给本村老年人发放钱物,为本村老年活动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捐赠钱物。丰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资源,需要总结现有经验,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共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流动策略
流动策略,是指权益主体具备一定条件和意愿,通过流动而使自己和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以获得养老资源,保障其老年人权益的策略。
在本次访谈的228个样本中,33.9%的空巢老人愿意和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61.7%的空巢老人不愿意和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4.4%的空巢老人无所谓。在具体途径选择时,28.5%的空巢老人希望通过“搬去子女家居住”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14.5%的空巢老人希望通过“外出子女回到本村居住”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从这两组数据以及访谈情况来看,愿意与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的空巢老人比例远远低于不愿意的空巢老人,选择流动策略的空巢老人比例也远远低于选择替代策略的空巢老人。但是也要考虑到,有相当部分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客观原因而无奈选择替代策略的。
笔者认为,流动策略也是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的重要策略选择。第一,流动策略使得空巢老人和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增强了家庭养老能力。国外实践经验表明,社会养老替代不了家庭养老。许多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陷入沉重的养老金负担,而家庭养老成为走出社会养老困境的曙光。可以说,通过投资家庭而增强家庭养老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路径之一。流动策略是在汲取西方国家经验教训,并立足于中国国情基础上的理性选择。第二,流动策略有助于传承传统养老观念,增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文化力。我国有养儿防老的悠久文化传统,即使在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迁、人口流动加快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下,人们的养老观念在改变,家庭养老功能在急剧弱化,但是,中国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道德自觉。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宝贵文化资源。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从发生过程看,规模超大,速度超快,抚养比高,城乡反差大,高龄化显著。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互作用来看,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牵涉问题多。在此国情背景下,传统养老观念在社会现实中正发挥着重要的养老功能,弥补了社会养老的“短板”,增强了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文化支撑力。第三,流动策略有助于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压力,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集聚效应。一方面具备流迁意愿和条件的农村老人集聚城镇,可以分流农村老年人口,降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另一方面农村空巢老人居住比较分散,养老服务递送成本比较高,而如果集聚在城镇,增强城镇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能力,则可以大大降低养老服务递送成本,充分发挥城镇养老服务资源的集聚效应[20]。
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家庭养老进行政策支持的共识已基本形成。《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将“老年家庭建设”列为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了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等具体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这些为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的流动策略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法律依据。在实践中仍须制定和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第一,支持父母在老年后投靠子女落户,降低现有户籍随迁政策的门槛,简化手续程序。第二,加快实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接续和异地结算。第三,对多代同住家庭提供购房优惠,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中对赡养老年人的家庭实行优惠政策;农村子女如果和老年人同住,在新建住房时给予一定优惠。第四,对于子女与老年人同住或就近居住提供照护津贴等经济支持。第五,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按照家庭户平均收入作为所得税征收税基,对于赡养老年人的家庭给予一定额度的宽免税额。第六,流入地的居家养老服务和老年福利尽可能惠及投靠子女的流动老年人。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和增多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同时空巢老人作为权益主体,对自身权益保障方式有个性化选择倾向。因此,从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来看,替代策略和流动策略是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的两种方式,可以让流动的空巢老人和留守的空巢老人都能获得称心、足量的养老资源,保障其享有法定的老年人权益,维持体面的生活质量。
(致谢: ①感谢浙江省老龄办、金华市老龄办、衢州市老龄办对本次调研的大力支持! ②感谢浙江工业大学学生陈先跑、周凯慧、周新城、吴瑞敏、饶英丰、张琳、支鹏程,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范佳慧参与本次调研和数据录入工作。)
参考文献:
[1] 全国老龄办课题组.全国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J].中国社会工作,2009,(5).
[2] 李瑞芬,蒋宗凤.空巢家庭问题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 陈晓敏,杨柳.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
[4] 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J].西北人口,2006,(5).
[5] 肖汉仕.我国家庭空巢现象的成因及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1995(5).
[6] 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J].人口研究,2002,(7).
[7] 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1).
[8] 石燕.以家庭周期理论为基础的“空巢家庭”[J].西北人口,2008,(5).
[9] 同[2].
[10] 同[5].
[11] 同[6].
[12] 同[7].
[13] 同[8].
[14] 同[4].
[15] 同[7].
[16] 同[4].
[17] 熊汉富.空巢家庭:一个应当关注的老年群休[J].人口研究,1998,(3).
[18] 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9] 李芳,李志宏.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探析[J]. 西北人口,2014,(2).
[20] 同[19].
老年空巢 篇7
关键词:同伴教育,高血压,空巢老年人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 最常见的慢性病, 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研究显示我国现患高血压2亿人, 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个是高血压患者。据统计, 高血压直接医药费每年为400亿元人民币, 居脑卒中之后排第二位[1]。虽然现有的降压药物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然而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2]。成功控制血压的关键在于自己具备良好的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逐年增长, 国内研究者普遍发现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非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差[3]。由于他们不与子女同住, 空巢老年人缺乏家庭的支持, 且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及时排解, 也会在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方面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同伴教育”法是由英国“救助儿童会”介绍, 在国际教育中经过检验的成功教育方法。其指导思想是让一部分人接受教育, 然后利用他们和其他受教育者的同伴关系, 让他们自身也成为施教者。患者教患者, 其方式更为灵活, 被教育者更容易接受教育的内容。人们的许多行为能够通过角色示范来学习, 当榜样与个人有年龄背景较多相似性时, 个人更容易受到榜样的正面影响[4]。因此, 本研究旨在运用同伴教育干预的方法, 评估其对控制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时的应用效果, 为进一步在社区实施同伴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7-9月便利选取太原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巢老年高血压患9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被明确确诊为高血压病; (2) 年龄在60岁及以上; (3) 空巢老年人 (无子女或子女看望频率≤1次/周) ; (4) 意识清楚, 无听力、智力及沟通障碍[5]。排除标准: (1)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2) 伴有精神异常或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脑卒中患者; (3) 干预前的血压>180/110 mm Hg者。将入选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医疗来源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在试验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1.2 试验方法
两组患者在干预的6个月内, 由研究者统一进行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共6次, 1次/月, 40~60 min/次。教育内容包括:高血压的饮食指导, 高血压的口服药治疗, 如何自己测量血压, 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危害和防治等。试验过程中每月电话随访一次, 给予患者咨询和答疑。在此基础上, 对试验组实施同伴教育干预, 具体如下。
1.2.1 同伴的选择、培训
在试验组中选取5例同伴教育者, 同伴教育者的选择参照以下标准: (1) 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 (2) 血压控制良好, 有较好的沟通能力。 (3) 乐于助人, 有奉献精神, 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在试验前对这5例同伴教育者进行为期3 d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血压的饮食指导, 高血压的口服药治疗, 何自己测量血压, 血压病并发症的危害和防治、简单的心理疏导和同伴教育的内容等。培训后, 同伴须能够复述自己的职责范围及任务。
1.2.2 同伴教育的实施
试验组除去5例同伴教育者剩余41例, 采用“住址就近”的原则, 分为5个小组, 其中有一个小组是9例患者, 其余4个小组是8例患者, 各小组由一例与组内患者治疗方式相同或相似的同伴负责。同伴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教会患者测量血压, 每周通过电话或是上门的方式督导患者正确吃药, 合理饮食。同伴无法解决的问题电话联络研究者, 试验时间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结束时和结束后一个月的血压控制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试验结束后,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后一个月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显示, 对照组干预前, 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干预前与干预结束时, 干预前与干预结束后1个月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和表4。
3 讨论
3.1 同伴教育有助于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本研究显示, 同伴教育干预结束时、结束1个月与干预前比较收缩压分别降低 (5.4±1.1) mm Hg、 (6.1±2.3) mm Hg, 舒张压降低 (2.5m±0.5) mm Hg、 (2.7±0.6) mm 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同伴教育能有效控制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相关研究表明, 血压的降低在于正确服用降压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6]。正确服用降压药是有效的降压措施, 90%的降压药能够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另有文献[7]显示, 限盐、限酒、降低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本研究主要通过同伴的教育使高血压患者正确服药、合理饮食来有效的控制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3.2 同伴教育有助于改善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伴教育又叫同辈教育、同辈教学, 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8]。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身边没有子女或亲人的监督和提醒, 在高血压管理方面容易出现忘记服药, 不能坚持定期监测血压、规律运动合理饮食, 导致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空巢老年人特别需要有人提醒他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服药等行为[9]。同伴教育能够让高血压患者在同伴持续性的督促和鼓励中对自身疾病进行管理, 有效的控制血压。此外, 同伴能够和患者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疾病的管理技巧, 给高血压患者提供精神、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支持,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将同伴教育应用于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有效地调动的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自觉性, 使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 本干预方法体现了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有效的控制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参考文献
[1]王文.高血压防治现状和策略[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 16 (1) :5-7.
[2]肖惠敏, 姜小鹰, 陈小春.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 :46-47.
[3]郑菊英.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6) :3132-3134.
[4]蒋海萍, 朱开梅, 覃耀飞, 等.大学生信息素养同伴教育模式初探[J].华夏医学, 2009, 22 (6) :1137-1138.
[5]田君叶, 刘均娥, 岳鹏.北京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其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2) :1718-1721.
[6]王苏中, 顾缓, 李丽霞, 等.北京万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与管理现况的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9, 7 (3) :135-136.
[7]张凤.健康教育疗法治疗原发性轻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 (10) :1060-1061.
[8]谢幸儿.同伴教育在提高护士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8) :730.
老年空巢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来源
本次调查对象来源于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青山区两地的空巢和非空巢、60岁及以上的长住老年人(居住满2年以上)。
1.2 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包头市抽样两个行政区的4个社区,确定调查人口。采用统一编制好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入户采访调查,对问卷中问题逐一提问,由被调查对象独立回答。
1.3 调查内容
(1)老年人的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周岁)、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及经济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等社会、人口学特征。(2)SF-36量表:SF-36量表含8个维度,每个维度含2~10条目共36个条目,分属于“生理因子”和“心理因子”两大类;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新评分[4],得分高说明健康状况好。8个维度中分属心理因子的分别是:(1)社会功能(SF:因为生理或情感原因社会活动受限);(2)情绪角色功能(RE:因为感情原因导致角色活动受限);(3)活力(VT:指个体对自身精力和疲劳程度的主观感受);(4)心理健康(MH:指心理压抑和良好适应)。
1.4 统计分析方法
对生活质量心理因子得分进行一般性的统计描述、t检验、单因素相关分析、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空巢老年人446名,其中男性261名、占58.5%,女性185名、占41.5%;空巢老年人的每月经济收入为1 071.1±375.3元,有68.6%的空巢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构成,详见表1。
2.2 空巢老年人心理因子相关因素分析
2.2.1 性别与空巢老年人心理因子的得分情况
不同性别的空巢老年人之间在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因子上男性得分高于女性(P<0.05),见表2。
*P<0.05(t′RE=2.846,tMH=1.962)
2.2.2 年龄与空巢老年人心理因子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加空巢老年人社会功能得分降低(P<0.05),说明高年组的社会功能较低,见表3。
*P<0.05(FST=2.925)
2.2.3 空巢老年人心理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单因素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有相关性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对4个心理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年龄、性别、婚姻对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中心理因子的影响
进入老年期后,男女之间仍在心理上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情绪角色功能方面,其原因可能与女性的性格特点较脆弱,从事的劳动单一,受传统思想束缚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说明由于增龄,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患病数目和种类增多,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下降,使得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从而使老年人开始退出角色或丧失角色;同时对心理也产生负面影响。本次研究未发现婚姻状况对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中涉及到的心理因子的得分有影响,这与国内外的研究[5,6,7,8]在婚者其生活质量得分比无配偶者高不一致。这点尚待进一步研究。
3.2 经济收入对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中心理因子的影响
经济水平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经济水平可影响到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经济状况不但影响老年人的躯体健康,而且还影响卫生服务的利用,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本研究表明,农村中有86.6%的老年人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就医,牧区有72.9%的老年人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就医。并且有病能否及时就医是影响农牧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3.3 慢性疾病、文化程度对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中心理因子的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慢性病,说明慢性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疾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疾病本身给老年人带来的各种躯体上的痛苦;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比较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但他们对健康的解释往往是比较片面的[9],容易由于身体不适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人类很早就发现,受教育程度低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增进健康,并将提高成人识字率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要素之一。受教育程度越高,早期发现健康状况变化的能力越强,能够较全面地看待分析周围的人和事,自身价值的认识较为客观,在精力方面表现得较好。
参考文献
[1]杨冬叶,赵勇.我国空巢老年人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4,3(5):60-62.
[2]李立明,霍德政.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老年学杂志,1996,15(6):375-377.
[3]王文娟.SF-36量表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32-934.
[4]赵英,曲成毅,李琳.老年人生活治疗指标体系及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0):1282-1283.
[5]Wanyne M,Vsui M,Thomas JK.Sociecnomic comparisinsand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adults[J].Geront,1985,40:110.
[6]程志华.宁波市离退休老年人多向健康评价及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杂志,1992,9(6):11.
[7]徐慧兰.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60.
[8]王海军.河北省霸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D].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95.
老年空巢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06~2015-02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空巢老年DM患者94例, 男51例, 女43例, 年龄61~73岁, 平均 (68.24±4.38) 岁;病程3~16年, 平均 (8.26±3.51) 年。所有患者均独居或者子女看望频率≤1次/周, 无严重心、脑、肝、肾和肺部疾病, 无身体活动受限, 无恶性肿瘤病史、无精神疾病及家族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出院时予以常规出院指导, 出院后无随访。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由4名专科技能和沟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延伸护理小组, 为入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 一般1次/2周, 30分/次, 每月1次上门随访, 1h/次。 (2) 护理内容:①心理护理:空巢老年患者无子女陪伴或子女看望较少, 多存在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 护理人员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时, 应根据情况给予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 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尽可能与患者子女沟通, 说服其经常回家看望、陪伴老人;建立糖友之家, 将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较好的空巢患者介绍给他们, 鼓励患者间定期组织聚会, 增进联系和交流, 帮助空巢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严格执行DM饮食;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并坚持户外有氧运动, 如快走、太极拳等;要求患者必须按医嘱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并定期监测血糖, 如血糖控制不量或波动较大,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指导患者做好足部护理, 以减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
1.3评价标准
(1) 应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 (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SDSCA) [2]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遵医嘱用药等5个维度评价其自我管理能力, 得分越高提示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2) 采用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 (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DSQL) [3]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维度和治疗维度等4个方面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 得分越低提示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SDSCA问卷的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出院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SDSCA问卷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和对照组 (P<0.05) , 而对照组足部护理评分低于出院时 (P<0.05) , 其他各项评分较出院时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DSQL量表的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出院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DSQL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时和对照组 (P<0.05) , 而对照组各项评分较出院时无明显变化 (P>0.05) , 见表2。
3讨论
空巢老人是指年龄>60岁, 无子女独居或者子女不在身边且看望频率≤1次/周的老年人[4]。近些年,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及人类寿命延长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空巢老人日益凸增多, 而调查研究显示, 空巢老人的DM患病率也逐年增加。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减退, 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 对出院指导逐渐淡忘, 加之空巢患者缺乏子女陪伴、监督和支持, 难以获得DM的相关知识及信息, 导致DM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易出现不控制饮食、不坚持规律运动, 经常忘记服用降糖药物及不定期监测血糖等行为, 从而使血糖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刘艳玲等[5]研究认为DM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其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 因此空巢老年DM患者并发症和合并症相对较多, 生存质量常常低于普通老年人。
传统护理模式下, 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往往仅局限于医院内, 出院后患者一般无法得到护理干预, 而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常常需要连续、长期的护理干预, 尤其是对于空巢老年DM患者。而延伸护理是当前倡导的一种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 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住院护理, 而在出院后通过家庭随访等方式提供延伸护理服务, 用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6]。吴华颖等[7]对53例老年DM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6个月, 结果观察组在坚持DM饮食、按要求运动、自测血糖、血压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糖控制达标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0.05) 。本研究对47例空巢老年DM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 3个月后患者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按医嘱用药等5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和对照组 (P<0.05) , 提示其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而同期对照组的足部护理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 其他4个维度评分也略有下降, 提示空巢老年DM患者出院后未得到有效护理干预, 其自我管理能力随之下降。此外, 观察组DSQL量表的各项评分随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较出院时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0.05) , 而对照组各项评分较出院时并无明显变化 (P>0.05) , 与文献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 对空巢老年DM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 能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秀梅, 王建乡.上海市奉贤区农村空巢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6) :542
[2]Toobert DJ, Hampson SE, Glasgow RE.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Results from 7 studies and a revised scale[J].Diabetes Care, 2000, 23 (7) :943-950
[3]廖志红, 梁奕铨, 周凤琼.生存质量是评价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指标[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0, 8 (5) :304-305
[4]王庆华, 杨玉霞, 丁志荣, 等.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 5 (4) :96-98
[5]刘艳玲, 徐欢.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学, 2013, 43 (1) :44-45
[6]李海燕.延伸护理服务在护理领域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 2013, 22 (1) :86-87
[7]吴华颖, 董杰, 谭亚萍, 等.延伸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 8 (4) :110-111
老年空巢 篇10
随着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同时,上海市“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空巢”老人作为社会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与非“空巢”老人相比,是否存在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对不足,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上海市杨浦区开展。研究对象为该地区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调查了1000位老人,有928人完成了这次调查。本次调查的有效应答率为92.80% (928/1000)。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调查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通过询问被调查者:“您是否与您的子女居住在一起?”,将我们的研究对象分为“空巢”与非“空巢”两组。通过X2检验比较两组人群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3 结果
3.1 “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
3.1.1 两周患病情况
表1显示了“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两周患病情况:“空巢”老人的两周患病率为36.5%,而非“空巢”老人的两周患病率只有26.4%;X2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空巢”老人来说,“空巢”老人的两周患病率较高,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2 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90.5%,其中患有一种慢性病的占42.9%,患两种慢性病的占31.7%,患三种及三种以上慢性病的占15.9%;非“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5.5%,其中患有一种慢性病的占43.4%,患两种慢性病的占15.0%,患三种及三种以上慢性病的占17.0%。X2检验结果表明,“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要高于非“空巢”老人(表2)。
3.2 “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空巢”老人的两周就诊率为82.6%,非“空巢”老人的两周就诊率为78.6%,X2检验的结果证实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3)。“空巢”人的年住院率为11.1%,非“空巢”老人的年住院率9.4%,X2检验的结果证实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3)。
4 讨论
老年人通常会与各种健康问题以及躯体功能的下降相关联。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非“空巢”老人来说,“空巢”老人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这一结果提示我们相对于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较差。那么“空巢”老人对卫生服务的需要也应大于非“空巢”老人。根据卫生服务纵向公平的原则,“ 空巢”老人理应获得更多、更充分的卫生服务,从而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我们对“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的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虽然“空巢”人的健康状况较差,但其卫生服务利用并不高。从这种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出“空巢”老人存在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对不公平性。
要改善“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保障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就必须要找出导致其卫生服务利用相对不公平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人们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社会支持水平等[1,2,3,4]。“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所能接受的来自于子女的支持和照顾非常有限,因而“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水平一般会低于非“空巢”老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李德明等在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也发现:绝对“空巢”组的“社会支持”因子的评分低于非“空巢”组[5]。因此,我们推测“空巢”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对不公平性可能与其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有关。
5 结论
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存在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对不公平性。
摘要:目的:了解“空巢”对老年人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空巢”和非“空巢”老人的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进行调查。结果: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两组人群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存在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对不公平性。
关键词:“空巢”,老年人,健康,卫生服务利用
参考文献
[1]Hoffman-Goetz L,Breen NL,Meissner H.The impact of social classon the use of cancer screening within three racial/ethnic groups in theUnited States[J].Ethn Dis,1998,8:43-51.
[2]Jang M,Lee E,Woo K.Income,language,and citizenship status: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th care access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J].Health Soc Work,1998,23:136-145.
[3]Iron K,Goel V.Sex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s related to hospital utili-zation:results from the 1990 Ontario Health Survey[J].J WomensHealth,1998,7:359-369.
[4]Field KS,Briggs DJ.Socio-economic and locational determinants ofaccessi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primary health-care[J].Health SocCare Community,2001,9:29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