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音乐(共12篇)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奥尔夫创建的一套系统音乐教学方法。奥尔夫的音乐作品在全世界流行, 经常出现在各种会演和节目单中。他的音乐教学教材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其音乐教学思想和方法在世界许多国家流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应用最多、最为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奥尔夫一生倡导音乐教学改革, 反对传统音乐教学中对技巧训练的过度依赖, 强调音乐教学应该充分表现音乐的“生命”、表达人和自然的和谐, 挖掘潜能, 发挥创造。他提倡一种回归自然、寓教于乐的音乐教学方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1.综合原理。艺术的进步有赖于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艺术门类的划分, 分门别类的艺术一直是独立而又密切相联的体系。音乐发展到今天, 早已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的, 它是一种系统的整合, 歌唱、跳舞, 再加上乐器的演奏, 才能表达音乐丰富的内涵, 方能体现音乐真正的魅力。奥尔夫指出:原始的音乐就是从反映人类本来状况中产生的, 是人们原始活动的综合表达, 是人类外在活动和内在心灵的紧密融合。人类发明音乐, 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形式, 音乐总是和语言、动作、舞蹈以及劳动等人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2.创造原理。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大成人的。面对纷繁多彩的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敏感性, 好奇心驱使孩子时刻在思考, 感受所能接触的一切。对世界的理解, 每个孩子因环境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见解。小孩看到图画, 是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图文内容的。小孩接触音乐, 是有可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音乐含义的。在没有受到社会环境过多污染的情况下, 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体验, 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种不同其实就是创造, 所以, 孩子有天然的创造性。作为音乐教育者, 我们的责任是挖掘孩子的潜能, 引导孩子从事艺术家的工作, 指导和鼓励孩子用音乐去创作, 发挥他们天赋的想像力。
3.人本原理。情商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人们智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培养情商, 其实, 奥尔夫教育法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奥尔夫倡导,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 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来开发孩子的潜能。原始的音乐就是要求人必须自己参与其中的, 音乐的作用是使人们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并乐在其中, 仅仅作为聆听者, 不是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人为本, 释放孩子本能, 营造一种氛围, 让孩子自然地置身于音乐意境中, 亲身体验音乐, 在看、听、感中, 引导孩子学、做、唱, 在孩子跳和唱中, 促进其情感的宣泄, 培养音乐感, 推进情商发展。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既可以达到音乐就学的目的, 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4.融合原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强调理念, 不搞固定的模式, 没有标准课程。它解开框框的束缚, 提倡音乐教育工作者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本国的文化, 结合民族的传统, 落地生根, 发出新芽。它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给各国各民族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形成各具特色的奥尔夫本土化特点。
按照融合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可以结合本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语言、各种民歌童谣甚至是地方方言来进行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音乐, 更容易被理解, 被接受。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音乐形式总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因此, 即使具体内容不同, 只要理念相同,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就不会受时代、国家、民族、地理的局限, 而是可以不断融合, 推陈出新。
5.平等原理。平等原理就是平等的看待和对待每一个孩子, 认为每个儿童都是有艺术本能的, 都能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这个原理出发, 不预设前提而扼杀孩子的天性, 不认为哪个孩子有音乐细胞, 哪个孩子没有音乐细胞。在音乐教学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与圣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奥尔夫强调要引导每个孩子对音乐语言的理解, 从小培养儿童的节凑感, 体会乐曲韵律, 让孩子的天性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挥洒。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 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面向全体学生。音乐教育不为培养贵族, 而应重在启迪儿童心智, 开发人体潜能。要真正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 就必须面对大众,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感受音乐, 学习音乐, 表现音乐。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开放式教学。它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死记硬练”, 把孩子从吹拉弹唱的固定模式中解脱出来, 不再被动地只是听老师教, 教后自己练。而是造成一种环境, 把孩子由被动变主动, 老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 把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和音乐基础知识融入到学生主动参与, 自然学习之中, 尽最大可能使孩子感受不到学习音乐的无聊、无趣、乏味。
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它不提倡孩子老是被动地学习固化的音乐知识, 而是在传授本源音乐的基础上, 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体验而有所“悟”, 创造性地学习音乐。
4.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团结合作。它通过活动、表演、比赛等形式把孩子集中起来进行学习或演奏。由单纯的个体化训练引向团体合作、互学互帮的天地, 让孩子早早地体会主导与协助、团体和个人的关系,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孩的集体荣誉, 感受团结的力量。
5.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寓教于乐。它让学生“玩”音乐, 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 在“玩”中产生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 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 玩中乐, 乐中学。
当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是学习高深音乐技能的好方法, 只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在利用奥尔夫教育法教学时, 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也要明白其局限,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总的来说,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音乐教学方法, 有其独特性和先进性。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对孩子心灵智慧的开发, 关注孩子在学习音乐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 关注孩子在学习音乐中是否有功利色彩, 是否感受到有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如果孩子学习音乐是快乐的, 说明孩子本身就有对音乐的需求, 那么他对乐理、乐感、乐曲等音乐语言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 并且根深蒂固, 在一定的条件下, 就可以发挥出创造精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发展孩子个性的基础上, 也训练孩子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具体教学上, 还鼓励家长参与课程, 是一种以人为本, 契合当代教育环境的教学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又一个重要原则。然而,这和我国音乐教学的所谓“综合课”完全是两种概念。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应该指出,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方针的,对改变我过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属性的落后面貌也是大有裨益的。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华夏爱婴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华夏爱婴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真正的“本土化”。让学员在充分理解奥尔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真正掌握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在掌握教育实质的基础上,思考婴幼儿的本质、教师本身的要求、如何进行亲子教育环境布置及其课程设置、开发等问题,并通过“练课”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教学法 幼儿教育 原本性音乐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YJHY125—23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0-01
很多幼教教师对奥尔夫教学法并不陌生。提到奥尔夫教学法不可避免的会提到“原本性音乐”。“原本性音乐”英文为“Elementar Musik”,也有人翻译成中文为“元素性音乐”。无论是怎样翻译,我们都要必须清楚一点,就是这个概念的形成是从人自身的本能角度中提出的。本能大多数是先天的,有些方面通过后天的努力也是可以改变,如同人的素质一样。“原本性音乐”很难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幼儿的音乐需求,就如同婴儿开始需要与外界沟通时候,这个需要就促使他们要尽快掌握好语言表达的本领。这种自身认识事物的的渴望就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奥尔夫认为人对音乐的反应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之后他又提出的“整体艺术的概念”便是对“原本性音乐”所呈现状态的描述和方向的指引。
在我国幼儿园中的音乐活动种类很多:欣赏、节奏训练、音乐游戏、韵律活动、唱歌等。唱歌活动是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的活动,唱歌同语言很接近,是一种带着音调高低和语气的语言。清末明初,在新音乐的启蒙和发展随着学堂乐歌出现。从20世纪初把唱歌课作为音乐课引入课堂至今,我国幼儿园几乎也把唱歌教学活动的形式一直保持在大部分学堂乐歌时期的状态。我们不能否认“学堂乐歌”给中国音乐发展带来前进的力量,但在这个不断发展更替的时代,我们更应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幼儿园以往的唱歌活动模式,多是以一人教学多人学唱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其利弊。有利的一面是总体教学目标明确,学会从歌唱、表达、感受和理解音乐,并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就很清晰的了解音乐歌唱活动的表演形式。孩子们在齐唱与教师教唱的同时会产生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单一的教唱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过于统一,在幼儿唱歌活动中会对一些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产生一定反作用。在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共同学习一首歌曲,往往主要会去追求共性的东西,而个性的体现就少了很多。比如在音色、情感表达中大多相似,即便是每个学会儿歌的孩子都有机会单独歌唱表演,多数孩子总会有一种“要同大家唱的一样”的惯性心理。我们在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期间,接触到了一个核心观念是“整体艺术”的概念。其观念是把动作、音乐、节奏、舞蹈等艺术元素结合起来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中借鉴这一点来弥补现今在我国幼儿园唱歌活动中单一的不足。
本文在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我国现今幼儿园儿歌活动的实践中,并不是一定要把国外的教学法全盘接受和吸收,我们的确需借鉴优秀的教学法来发展和创造本民族文化,但我们更需要找到适合我们国情的方法来发展它。奥尔夫提出的“原本性音乐”和“整体艺术” 的思想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们本民族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总观现状,我国幼儿歌唱教学活动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所提倡的教学状态相对比大致有以下几点异同。
我国传统儿歌具有很强的自娱性特点,奥尔夫教学中一直提倡的“原本性音乐”观念,本身就提倡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参与和对他们本能的开发。自娱性与他娱性在儿歌活动中要适当结合,在活动中最好要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让幼儿在学习儿歌演唱的同时把情感体验也作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倡运用五声音阶的音乐来训练儿童,这与中国的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中的宫调式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中对五音的训练方法来加强幼儿对民族五声调式的了解和感受,我认为这对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口传心授是我国传统儿歌流传的方式,这样即兴发挥的成分就占到了很大部分,同一时代的孩子相互传唱的同时就有即兴加工的机会,传到下一代人也有相同的流传方式。这一即兴加工的特点与奥尔夫所提倡的即兴发挥也有着相似之处。自学堂乐歌引入中国课堂以来,我国幼儿儿歌单一的学唱教学模式一直占主要位置,奥尔夫教学法中所提倡的“即兴表演”方式可以弥补我们在幼儿儿歌活动中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我们若想充分利用奥尔夫教学法中一些对幼儿儿歌教学活动中有利的因素来完善自己,那就必须深刻理解和体会奥尔夫教学法所提出的两个概念:一是“原本性音乐”,二是“整体艺术”概念。这两点贯穿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始终,切莫只去追求教学模式和形式。我们应该先深刻体会以上两种概念,再将其运用在教学之中,对今后的教学将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在中国[J].乐府新声,1995.3
[2]廖乃雄.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精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
[4]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文献综述 篇4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体系,音乐
卡尔·奥尔夫 (1895~1982年) , 当代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20世纪50年代, 奥尔夫的《学校音乐教材》正式出版, 创立了一种被称为“元素音乐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先进音乐教学法之一, 是一个独特的, 完整的体系, 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 廖乃雄先生将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介绍进我国, 为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特点
(一) 综合性
奥尔夫认为, 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奥尔夫说:“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 它是同音乐、舞蹈 (身体动作) 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 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臧琳佳和徐彩云认为,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 孩子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音乐与说白、律动、舞蹈、乐器演奏、戏剧表演, 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 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相联系, 最后综合起来表现出来。刘洋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差异》中则举出了一个课程实例来让读者进一步地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综合各个学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樊潇潇则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综合性不但适用于中小学生, 它适用于任何年龄段。
(二) 美育性 (感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认为, 对学生进行美育, 就是对感觉系统进行的训练。谢平认为, 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把音乐的重要内涵于无言中让学生体会到。金奉则认为, 重视音乐实践和积极参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审美愉悦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在情感体验方式上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点与我国古代乐教中的“寓教于乐”观点是相同的, 而且与我国现行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相吻合。席书君也在《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通过举例, 具体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感性的特点。徐彩云, 金奉, 隋清, 臧琳佳, 傅鸿, 娜仁其木格等人也分别在各自的论文中论述了美育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 音乐只是一种手段, 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 即兴性 (创造性)
即兴创作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 这个方法在奥尔夫教学中, 既是特点, 也是原则。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对学生即兴能力的培养, 他明确提出:音乐教育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 而不仅是结果。刘洋和娜仁其木格都在各自的论文中说道:“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 他怎么做并不重要, 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利用的道具也是各具特色, 体现了奥尔夫独创性的特点。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综合甄妍妍, 隋清, 陈庭星, 徐彩云, 娜仁其木格, 殷婕等人的论文, 可以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归纳为:
1、综合运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进行教学, 即综合法。
2、即兴性。这个方法在奥尔夫教学法中, 既是方法, 也是原则, 每个活动都是即兴的。这个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习音乐的态度和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始于开端的原则方法。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各种音乐要素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从人人均可参加的音乐活动开始。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多元并举。这个方法与原则是说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要立足于本民族, 同时也要学习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中国运用的思考
傅鸿和樊潇潇还立足我国国情, 对奥尔夫音乐体系在中国的运用提出了思考, 他们认为:
1、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磨损了学生独立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变相地局限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环境, 教具等硬件的欠缺也限制了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2、幼儿园和学校懂得奥尔夫教学法的老师人数匮乏。
3、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面对这些弊端, 傅鸿和樊潇潇也提出了响应的解决措施:
1、学校在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硬件设备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职能, 为奥尔夫教学发在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师范院校音乐系要尽最大可能在音乐教学法的培训中尽快加入世界音乐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高中国音乐教育师资素质。
3、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奥尔夫培训机构, 尽快为一线教师补课, 使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尽快接轨。
奥尔夫音乐教学 音乐蝴蝶 篇5
奥尔夫音乐教案 音乐《蝴蝶》2018-03-30 嘉祺老师 晨心国际奥尔夫教学法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与你探讨奥尔夫的奥秘点击方蓝字查看往期相关内容奥尔夫教案丨丨公开课丨丨
律动丨丨音乐丨丨早教
奥尔夫音乐-蝴蝶来自晨心国际奥尔夫教学法00:0001:46歌词: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戴着金饰身穿花花衣,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唱歌他又甜蜜。
准备:材料准备:大蝴蝶、花束、蝴蝶头饰、大方形纱巾、纱巾夹、指偶蝴蝶。乐器准备:碰铃操作过程:
1、宝宝端正坐姿,手起,问好:宝宝好
2、律动:丰收之歌
3、复习上一首曲目
4、引题:今天来跟宝宝做游戏的是一只长着翅膀的小伙伴,它穿的花衣裳可漂亮啦,最喜欢在花丛中给来飞去,宝宝知道它是谁吗?
5、出示大蝴蝶,串讲歌词:蝴蝶长得真是漂亮,头上带着金光闪闪的头饰,身上穿这美丽的花花衣服。它最喜欢好看的花了,它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采甜甜的花蜜。(收回所有道具)老师为美丽的蝴蝶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6、闭眼听一遍曲目: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7、念唱歌曲: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8、乐器伴奏:出示碰铃,和着歌曲两拍一动。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奏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碰铃,使用碰铃的时候手抓着手柄,不能碰到碰钟上,要不然碰铃就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示范)今天我们用刮奏的方法给蝴蝶伴奏。
示范: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饰身穿花花衣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有秩序的上前取乐器提示宝宝随意练习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和着音乐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出歌词请宝宝有秩序的把乐器摆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请宝宝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对着家长进行乐器的表演,老师在宝宝对面做提示动作。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坐回自己的位置
9、体态律动:发蝴蝶玩具给宝宝,请宝宝回想蝴蝶飞舞的动作,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蝴蝶飞舞时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两拍一动。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0、律动表演:现在老师要给每一个小朋友装上象蝴蝶一样漂亮的翅膀,我们用漂亮的纱巾来表示。示范;教师系好两条纱巾,披在肩上,做蝴蝶翅膀的动作每个宝宝两条纱巾,宝宝使用纱巾做翅膀扇动的动作
11、游戏律动:妈妈两手合拢做开花的样子,散坐在教室里,宝宝做蝴蝶,扇动翅膀围绕妈妈飞舞。放歌曲做背静音乐
12、角色互换表演:妈妈用纱巾做翅膀围绕宝宝进行游戏,宝宝做开花状。总结:请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发指偶蝴蝶给宝宝,引导宝宝带上指偶蝴蝶飞到妈妈的肩膀、头上等,使宝宝更加喜爱蝴蝶。讲解:蝴蝶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蝴蝶和花的表演。蝴蝶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蝴蝶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蝴蝶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蝴蝶图,提示图上蝴蝶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蝴蝶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6
首先对于孩子的节奏训练要生活化,趣味化。我首先开始让孩子用耳去听、去感知。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例如用钟声“当、当菖菖”声表示四分节奏,和表声“滴答、滴答”声代表八分音符节奏菖菖菖菖;然后模仿钟声、表声、的节奏,教幼儿边唱边拍边走,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两种节奏的不同。另外是节奏训练多样化,为了提高幼儿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发展对音乐不同节奏的感受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可组织幼儿朗诵诗歌,或学小动物叫,边朗诵边拍手,朗诵和拍手要协调合拍,然后模仿小动物走路,同时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幼儿在模仿基础上让他们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如:
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脚、的游戏幼儿既愉悦了身心,又学习到了节奏训练的知识。另外在进行节奏训练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动静结合,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训练指导,启发幼儿即兴表演不同动作感受节奏的韵律美,这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平时我们一说乐器就会想到的是钢琴、小提琴等,可奥尔夫的乐器指的是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三角铁、沙锤等。还有一种就是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音条琴。因此,我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用打击乐器来练习节奏。首先是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是短?怎样敲声音才会好听。然后我让幼儿自己给乐曲配上伴奏并说出他们的理由,再练习合奏。
在教学时,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看谱法
我把这首乐曲每段每种乐器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让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自己看谱练习,他们自己动脑筋、自己练,自信心特高,兴趣与积极性一下就出来了。孩子都能利用我们练习的节奏去完成老师想要的,我感到很欣慰,对乐理基本上不懂的孩子竟然可以做的这么好,这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通过语言练习幼儿的节奏
我们选用一些节奏感强、有韵律的儿歌来训练幼儿的节奏。先是简单的节奏型,然后慢慢过渡到附点音符等复杂些的节奏型。还让幼儿练习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儿歌和进行二声部的练习。另外,幼儿所学的歌曲,我也让幼儿通过听乐曲按歌词节奏拍手来训练幼儿的节奏。在平常的朗读课上,我注重了孩子的节奏,以往朗读课文孩子都是用自己最大的、拉长的声音很困难的去读,而且我发现这样读课文对孩子的记忆也没有帮助,我就把课文合理的安排到各种节奏型中,例如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很明显的节奏X X| XX X|,也是孩子以前练习的比较熟悉的节奏,从此上识字朗读课孩子们再也不是无精打采的了,读起课文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这也是节奏的巧妙利用之处。
三、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如在训练xxxx|xxxxx|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幼儿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的我要求幼儿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来代替,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训练,如:xxxx|xxxxx | |; x xxx|xxx xx| |; xxxx |xxxxx| |等等。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还让幼儿比较分析那些儿歌和歌曲节奏与他们学过的哪些节奏型相同。这样既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也让幼儿在尽情的表现中体验到快乐。
四、通过合作与创编,让幼儿亲身体验节奏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可以说无出不在。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到生活中去倾听节奏、发现节奏、创作节奏、萌发探寻节奏的奥妙和欲望。也就是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或节拍作出来。比如说在大班下期我们练习的《筷子律动》中,我给了孩子三种节奏型:X 0X 0| X 000| 0- |X X X X| X X 00|X X 0 0| X 0 X 0|,首先是叫孩子熟悉节奏,能熟练的用拍手形式来拍打节奏,然后让孩子自己来创编动作,但是我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X的时候必须要敲击筷子,空拍孩子就可以自由发挥,结果孩子们创编的很富有童趣,我引用的歌曲是《小放牛》,有的把空拍做了牛角的动作来表示,有些孩子将空拍去敲击别人的椅背,既然是孩子们自己的创作,自然在学习中不费力气的就掌握了,而且他们的热情也很高,当他的创作被我采用后他会有成功的喜悦。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就是“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方法,它使我们的孩子自发主动去学习,它能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7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启发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 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 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 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 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 是非常适合儿童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对幼儿的启发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把奥尔夫音乐应用到教学当中。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中心幼儿园也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奥尔夫音乐带给幼儿的一些启发。
1. 用奥尔夫音乐可以培养多才宝宝
(1) 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 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 还要配合各种动作, 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 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 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2) 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0~3岁的宝宝, 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 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 创造力的表现不太明显。4岁的宝宝, 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 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 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 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 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 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 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 自己编创歌词。
(3) 培养宝宝的情感。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 宝宝一学就会, 不给宝宝带来压力, 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 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4) 培养宝宝其他艺术天分。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 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 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 让宝宝用图画来表示音乐, 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 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 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 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 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他艺术形式的能力。
2. 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 在这些家庭中时常有众多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景, 这就造成了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使孩子往往忘记或忽略了别人的存在, 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沟通。如碰上工作繁忙、不善引导的家长,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人际的交往上问题。或产生孤僻心理, 难以合群, 或个性太强, 听不进不同意见, 不会尊重他人, 难以与人合作完成任务。更有甚者, 为了引人注目或取悦小伙伴, 就故意去挑逗、激怒他人。发展下去, 长大后也难与同事相处, 更不要说配合协同, 合力完成工作了。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对小孩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家庭的教养方式都有充分的了解, 老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 做好充分的准备, 让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能够从头到尾跟着老师走。在欢快的歌声和快乐的游戏中, 孩子慢慢地融入这样的音乐环境当中来。利用小小的打击乐器如碰铃、铃鼓, 让孩子用刚学会的基石节奏, 开展一些简单的乐器合奏, 两个声部, 要求孩子互相倾听, 准确配合好。孩子在这个练习中开始注意到有其他小朋友的存在, 知道要与他人好好配合, 就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来。舞蹈教学也对此有相关的、循序渐进的安排。开始时让两三个小朋友一齐手拉手, 转个圈, 脚碰脚, 跺一下……孩子很快就能做到, 又很快乐。让他们知道, 要与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 才能得到这种快乐。各种形式的两人或多人以上的配合竞赛游戏, 隔三岔五就会出现一次, 小朋友从中明白到要取胜就要尊重小伙伴, 就要与他们好好配合, 只有团结大家, 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挖掘和培养, 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3.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1) 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 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 受这种欲望的驱使, 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中, 我发现幼儿对各式各样的乐器十分感兴趣, 他们忍不住好奇心这里摸摸那里敲敲, 弄得活动室里一片噪音。刚开始时我为了将活动任务完成总是把乐器收起来, 讲解示范完了才发给幼儿, 结果我发现幼儿对我的讲解不感兴趣, 注意力始终在乐器上, 教学效果并不好。经过思索后我决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去掉枯燥的讲解, 活动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感觉触摸各种乐器, 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提出问题, 我就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再进行引导, 结果本班的幼儿不仅每次都积极参与“打击乐”活动, 而且对活动内容掌握得很好。这一举动, 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 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还为幼儿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 形成了初步的创新精神。
(2) 创造的关键在于动手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 这就是限制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 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就必须让幼儿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 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 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 用手表达情感;有时, 还要配上相应的场景与道具, 让幼儿利用这些场景与道具进行表演, 表达歌曲的意思。这些动手的活动, 都不失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幼儿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我通常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都要求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的创编, 比如在《好妈妈》这一音乐活动中, 由于歌词较长, 幼儿记住较困难, 我就让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娃娃, 而且提供了相应的道具, 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快就记住了歌词, 而且演唱得十分有感情。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 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还培养了幼儿大无畏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4. 奥尔夫音乐课可开发多元智能
奥尔夫的音乐使每个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 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 并且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靠外在的知识灌输和技术训练, 而是通过人们的亲自参与, 自发、自然、无形地获得。
在一次音乐课中, 老师让学生做了一个游戏。首先让学生做深呼吸, 然后边走边发“si”及“yu” (即吹“si”及“yu”走步子) , 深呼吸的时候就停下来, 体验自己的气息是否会越走越保持得久些。然后老师用鼓槌敲鼓, 让学生跟着鼓点的节奏走步子。在跟着节奏走步子的途中, 有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一会儿慢走, 一会儿快跑, 还有根据鼓点的变化向后转等。之后, 老师让学生闭着眼睛先转三圈, 然后两个人互相找伴, 触摸到对方后, 相互说“对不起”。
在完成这一过程之后, 老师又在听鼓走的空拍中加入了“数字”, 在老师的口令中变化数字, 让同学们根据老师口令中的不同数字而相互间迅速地组成相关数字一组的各个小组, 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承受“被拒绝”的滋味, 然后寻找新的伙伴为一组。最后在这些游戏的基础上, 老师在自己的口令中加入了“身体部分的认知”, 让学生根据老师口令中的不同身体部位做出相关的动作及加入造型。同学们对这一点兴趣盎然, 都各自摆出了不同的姿势和造型。
通过这个简单而有趣的音乐游戏, 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音乐中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 而且运用了空间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 以及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身体运动智能等。在这个游戏中, 同学们闭上眼睛时什么都看不见, 因此脑海中必须有同学们相互间的空间位置, 然后还得迅速地组成相关数字的各个小组, 这便是对空间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在同学们互相找伴和相互凑成几人一组以及摆出身体各种造型时, 让同学们尝试到了被拒绝及相互认可的滋味, 这便是对人际关系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在这个游戏过程中, 老师让同学们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摆出相应的造型, 不也正开发和运用了自我认识智能及身体运动智能吗?
在这短小而轻松的一堂音乐游戏课中, 同学们的各方面智能都得到了开发和运用, 使人不得不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魅力而感叹!
5. 奥尔夫音乐让宝宝更快乐
多年前一些家长在课上带孩子玩过音乐游戏以后会问: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玩呢?什么时候才开始正式上音乐课呀?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 “音乐”是一座山, 早早地, 他们就开始拽着孩子的手往上爬 (学琴, 学五线谱……) , 一路的美景“不许看!”“没时间看!”, 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山顶”, 只有到了山顶, 才是音乐。那一路烂漫的山花, 叮咚的泉水, 啾啾的鸟鸣都被忽略。然后, 我们就看到很多孩子在这个爬山的过程中累了, 乏了, 家长们也倦了。于是, 他们就停下了脚步。而“音乐”那座山还在那里, 遥不可及。
一切都该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而生——孩子爱动, 他们不满足于安静地坐着听一段陌生的音乐, 他们会编自己的歌;会自然地舞动, 尝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把听到音乐时的感觉表达出来;能在家长或老师的巧妙引导下用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研制的系列打击乐器, 分有音高和无音高两大类, 均无须反复的技巧训练即能演奏) 来尝试演奏, 来营造他们想象中的那个童话世界;能用简单的宣叙调来唱说他们集体创作的故事……这就是孩子, 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音乐世界!这样的音乐世界让宝宝觉得非常的快乐!
总之, 在奥尔夫教学的过程当中, 时时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惊奇。孩子们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 而且语言能力、理解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时时刻刻感受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淑宜.奥尔夫音乐亲子教学实用课例精选[M/CD].北京: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 2009.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8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课堂
奥尔夫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 他创办的儿童音乐教学法享誉世界, 已经成为国际最具影响力的教学体系。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奥尔夫学院”成立, 并且作为奥尔夫国际音乐教育中心。音乐原本姓一直作为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 它将动作、舞蹈、语言作为音乐的集合体, 让其成为音乐的自主形式, 在人文体验与学习中, 更适合儿童学习。该理念作为重要的教育体系, 主张带领孩子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中, 音乐不只是旋律与节奏的结合, 也是律动、舞蹈、绘画与戏剧表演等各种类型的视觉艺术的集合体。通过老师正确、科学的引导声源, 进行辨析、倾听和丰富的想象。即:奥尔夫音乐教学追求的不只是音乐本身, 而是作为导体更加深入的探讨被人们丧失或者遗失的本能与心灵最珍贵的东西。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自奥尔夫和著名的舞蹈家军特创设“体操、舞蹈、音乐”式学校以来, 他们的教程逐渐成为奥尔夫音乐教程的先导, 在全世界也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重点是从孩子开始教学。儿童作为思维、价值观、人生观成长的重要时期, 动作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 儿童拥有充沛的精力、活泼好动, 对于自身以及外界的认知大多通过感官经验或者体验得到, 再结合自身动作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很适合儿童成长,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综合性
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整合了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奥尔夫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 将诗歌朗诵、伴奏、演唱、戏剧、舞蹈等紧密的联系起来, 再通过跺脚拍手、节奏性朗诵、抒情歌唱、游戏音乐、舞蹈、、小品、话剧、绘画以及奥尔夫乐器演奏等不同形式且接近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孩子在积极参与不同的音乐活动中不断提高语言理解力、表达力与表演能力。
(二) 即兴性
就是用即兴创作的教学形式, 在现成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 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探索、领略声音,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字词以及即兴动作展现敏锐的想象力与直觉, 再通过创新意识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动手能力。或者即兴的敲打部分节奏, 在音乐学习与体验中, 进一步增强探索式学习成果。
(三) 实践性
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 他提倡“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都让孩子自己去做, 在实践的过程以及之后, 不断进行音乐教育”。他将音乐的成效与灵魂赋予到教学实践性中, 让儿童通过自主参与, 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领略音乐知识。在这过程中, 还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感性体验, 在尊重他们的同时, 给予他们充分自身才能的空间。
(四) 本土性
另外,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当地文化不是各成一体的形式, 而是完美的结合体。奥尔夫要求“用自身文化去感染、改造别的文化, 这也是对待世界多民族以及文化传统的态度。”因此, 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 提倡本土特性, 通过正视文化进程, 在奥尔夫教学中让孩子传承本民族优化的文化遗产。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应用的具体途径
(一) 以音乐节奏为引导,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音乐教学汇总, 节奏不仅可以独立展现音乐内涵, 同时也是音乐、舞蹈、语言提供的基因。因此,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我们必须以节奏为契机, 将三者有机结合, 在相互贯通的过程中, 在不借助与其他器具的过程中, 通过肢体活动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受, 让孩子更加深入的领会和感知, 进而降低音乐教学活动的难度。在每节音乐课程开课前, 我们都必须以音乐节奏为引导, 让课程内容和节奏始终一致, 并让其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另外, 我们还必须将各种语言节奏、体态节奏、大自然以及敲打出来的节奏正确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 在音乐欣赏课中, 充分利用月乐器合奏、演奏、舞蹈、声势以及合唱等音乐手段, 进行不同环节的音乐练习, 从而在丰富音乐教学活动的同时, 进一步增强音乐教学效果。
在歌唱性课程中, 我们必须充分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以歌词道白为对应的切入点, 让学生在歌词的基础上, 进行不同节奏的自由创作, 同时尝试用乐器调和的形式进行伴奏, 进一步调动儿童创编律动与舞蹈动作, 让他们在自主创设音乐伴奏的过程中, 在伴奏、演唱以及综合性表演中不断培养乐感。
(二) 强化自主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即兴表演作为奥尔夫教学的重要形式, 它具有乐器打击操作简单、伴奏声韵单纯等固定的节奏特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完全可以利用即兴演奏的特征, 在学生自主创作、协同合作以及灵活伴奏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同时, 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插图, 适当的引入生活以及各种音乐图画内容, 进行分组创作表演, 在正确应用声音进行各种故事编排,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思维与想象力发展, 从而树立起自尊、自强与自信的精神;在强化音乐对艺术表现手法与基本结构认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创作能力。在小学音乐创作练习中, 为了提高学生音乐创作的信心与积极性, 老师必须对学生的自主创新成果给予对应的鼓励与引导;如:在朗读中, 可以让学生正确选择词组将其作为音乐节奏的原型, 进行各种类型的创作训练, 从而逐步引入音调、小节、旋律与节拍等不同的创作练习, 通过学生自主创新的记谱形式与标准记谱方法, 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三) 从本土文化出发, 尊重学生需求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 为了让奥尔夫教学法发挥更大作用, 必须根据本土文化特征, 融入对应的音乐教学理念, 进而为音乐创设更好的发展空间。在实践性教学中, 我们更应该从本土文化出发, 整合民族文化、语言、民歌、童谣以及方言特征, 根据易于被人们接受、熟知的易懂性、通俗性进行小学音乐教学, 它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国家、内容形式或者时代, 而应该从学生需求出发, 不断创新, 让他们真正懂得音乐的节奏、韵律特征, 在深入不同民族的音乐特性中, 进一步传承发展本民族的音乐。如: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量收集童谣, 在自编自演以及乐器配合中, 进行有节奏的朗读与演唱, 在融入地方特色的过程中, 进一步展现本土性、人性化的音乐教学成果。
(四) 将游戏贯穿在音乐教学中, 让儿童在玩中学习
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以及相关元素影响, 科学的教学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有针对性的引入小学生容易领会, 并带有游戏性的学习素材。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 我们应该整合现代教学理念, 在引入奥尔夫教学理论与原理的同时, 丰富游戏活动, 让教学活动不再只是注重学生智力, 而是将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 更加注重学生空间结构感、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美感、注意力集中程度、记忆平衡程度、分散能力与协调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培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引入游戏, 不仅可以让复杂的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 还可以让儿童由对游戏的兴趣转化成对音乐学习的自主性, 进而在边玩边学中进一步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能力。如:我们可以利用游戏进行有节奏的训练, 在教学内容合理分解的过程中, 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再根据节奏性朗读, 进行拍手、拍腿练习, 减小学习难度, 让学生在边玩边学中, 不断提高音乐学习水平和能力。
结束语:
基于奥尔夫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拥有丰富的内容和经验, 我们只有不断深入探索, 才能结合教学实践, 形成对应的教学策略。因此,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我们必须整合学生性格、能力特点, 不断培养学生能动性, 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音乐热情, 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溢洋.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的形式与应用[J].大舞台.2011年01期
[2]钮小静.音乐新课标与音乐教学大纲的比较[J].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06年10期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9
一、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分析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含义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也是由他创造出来一种新型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主要是以“音乐教育“为主所创建,取名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一教学法重点强调节奏,使其通过多样艺术进行表述,把表演、舞蹈以及音乐等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构建出综合教学形式。在高校教学中,将奥尔夫音乐教学进行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掌握音乐知识。另外,就高校学生来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音乐技能、音乐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强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属于音乐教学中效果最为理想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在音乐实际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了更好将学生舞蹈、动作以及音乐等进行结合教学,其具体应用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原本性。音乐教育主要是以人的思想为教学理念,让人通过音乐表现出自身情感和情绪之间的交流,所以,音乐教学需将“人”作为教学重点。第二,参与性。这一教学法主张:在音乐学习中,通过学生的全面参与,要切身体验,同时围绕“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第三,创造性。在音乐教学中,除了需要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中,培养其音乐素养,更是需要激发学生在音乐中的创造力、想象力。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将歌唱、语言以及舞蹈等通过即兴创作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在音乐中的创造能力。第四,综合性。在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目的在于将舞蹈和歌唱等进行综合教学,每项环节的教学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由此得出,只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综合性应用,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彰显音乐的本源
贝多芬认为作曲是对人思想、情感和外界因素的转化和释放,因此,他对音乐表示极度的热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音乐不仅是对人活动的阐述,还是人情感的抒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和心灵之间的沟通,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主观意识上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抒发。另外,奥尔夫认为音乐从学生的本源产生,教师教学也应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进行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应用,则应学生的主观意识为主,以游戏引入的方式,开展特色化音乐教学,使学生在合奏和游戏的过程中,寻找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教学法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进行
因为高校录取学生的年龄大约在十八岁左右,是以高考后的学生为主,所以,普遍存在对音乐缺少学习经验的情况,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时,不可以过多关注学生技能训练以及理论学习,而是需要利用音乐学习养成学生艺术修养,并在其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就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来讲,音乐教学理念还包括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以及示范能力,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有效优化传统教学中存在不足,例如:过于强调“技能化”和“专业化”,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另外,这一教学法还可以很好帮助刚接触音乐的学生,降低其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忧患情绪,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和心灵的沟通。
(三)更好适应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从学科自身价值进行分析,还是从音乐促进功能的阐述,均与普通理论课程的地位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长期教学得出,我国并没有对音乐极爱学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学生自身音乐水平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高校的音乐教学,不仅存在教学模式老旧的情况,而且还普遍存在音乐教学理念落后,特别是专科院校,例如:钢琴教学“重技巧、轻伴奏”和声乐教学“重唱法、轻音乐表现”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比直接造成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现阶段,音乐教学在这一形式下,应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改革,确保高效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学任务是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二者是音乐创造的主观能动力,贯穿整个音乐教学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对音乐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利用演讲和朗诵、情境演示与配乐训练等多种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例如:在高校钢琴课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实用价值的提高,教师可设置情境教学以及游戏编排等方式,将学生分为相互对等的小组,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氛围。以《三只小熊》为例,将学生按照弹唱和编词、舞蹈以及游戏等进行分组,在准备工作结束后,每组学生以小组表演的方式,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肯定与认可。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即兴创编等活动,充分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表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对民族文化的渗透
音乐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的寄托,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注重音乐和文化的融合,利用实际教学对民族文化进行渗透,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如:广东民间音乐-《落水山》、藏族《洗衣歌》(索朗旺姆)以及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等,通过对优秀民族音乐、歌曲以及舞蹈的展示,彰显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它们是民族人民对本民族的热爱,还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此,在进行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民族有所了解,利用其现有的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对民族音乐、歌曲以及舞蹈创作背景的阐述,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充分理解,促进自身音乐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利用其创造性的特点,提出音乐发展的根本为:对动作和语言的应用,同时说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通过学生对音乐知识点的需求与自身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定。基于此,国内高校在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音乐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肢体动作和语言的表达,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高度认识。
参考文献
[1]王玮.奥尔夫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18:179.
[2]林琳.论高校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意义[J].戏剧之家,2015,17:187+189.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10
一、奥尔夫音乐法的概述
奥尔夫音乐法将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结合起来, 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拉近与音乐的距离, 使音乐课不仅仅局限于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普通教学模式, 而是发动学生的器官、发散学生的思维, 全方位地感受与理解音乐。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感悟音乐的态度, 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 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 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互动, 在音乐活动中引导与启发学生, 让学生自己在音乐活动中感悟音乐。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一) 节奏教学法。节奏是形成音乐的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语言节奏训练法和动作节奏训练法是在节奏教学法中的两种主要训练方式。
语言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情感、沟通思想的基本工具, 在训练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利用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等富有节奏性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按照预先规定的节奏方式将古诗词读出来, 从而加强对节奏的运用。
动作节奏训练法则是带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利用外界工具将自己的身体与工具作为发声器, 来培养节奏感。在学习草原民歌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蒙古族的筷子舞来引导出音乐内容。学生手握筷子, 根据教师提出的不同的节拍要求, 用筷子敲击身体的相应的部位, 从而把握节奏、领会节奏, 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二) 动作教学法。将动作教学法应用于音乐教学当中, 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利用声势, 结合各种身体动作, 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比如某一小节规定用击掌来代表相应节拍, 某一小节用跺脚来代表相应节拍, 通过教师的指挥而做出相应的动作, 对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加深印象。也可以教语言与动作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每首歌曲都有它的歌词, 用击掌来代表相应节奏, 将歌词读出来, 再根据旋律演唱。在这些过程中使学生的自我充分地表现出来, 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寓教于乐, 丰富教学。每首歌曲都有其所表达的艺术情境, 将重点放在对演唱技巧培养的同时, 也要注意学生对歌曲意境的把握以及在演唱过程中对艺术情感的表达。老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还可将音乐的教授放置在课堂上的游戏环节中, 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在课堂上也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各种乐器, 传授丰富的乐器知识和各种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这些丰富的教学方式, 把握了学龄儿童的年龄特点, 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三、结语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音乐的传达方式拓展到语言、动作、图像等领域,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奥尔夫认为原本的音乐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音乐的教学中探寻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音乐中加强人类的交流与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在音乐中使人类的品质与性格得到提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在实践过程中领会音乐。改变原有的简单的信息接受者的身份, 而作为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每一个音乐环节当中, 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成为音乐课堂上的主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音乐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音乐教学方式, 它根据各种多元的艺术形式与巧妙的教学方法, 着重于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领会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闫凤.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教学建议[J].才智, 2013, (16) :16-16.
[2]李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 2014, (19) :95-96.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11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学前教育;儿童
一、学前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有利影响
让孩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获得感悟和自己对于万事万物的态度。经过准备工作后笔者认为其实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为了下文的阐述,本文的儿童年龄也限定在3~6周岁。
(一)学前音乐教育研究背景
对于国外的学前音乐教育来说,十八世纪已经对此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而且随着科学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相关工作者对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的研究更上一层楼,相关的理论也逐渐的得到了完善,尤其在二十世纪之后的时间里,相关人员注重对学习儿童的心理研究,也促进了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作为国外“发现儿童”心理研究的第一人卢梭,他的教育理念基于“人的发展”,同时注重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作用。他也认为儿童对于世界上事物的看法、想法、感触等等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的音乐教育和成人的音乐教育有很大区别,其中儿童的音乐教育中主要是鼓励儿童进行自由的创造。在随后的专家学者的探索和研究中也不断的提出了,学前音乐教育也重新挖掘了人们自身艺术的闪光点。
在国内的十九世纪,陶行知先生也将国外的先进儿童教育理念传播到国内来,其中包括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观点,其中包括:通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来达到培养儿童能力的目的。同时他也认为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具创新精神的栋梁。陶行知先生认为通过创造有力的环境来教育儿童,并且培养优秀的教师,在这各环节中塑造儿童的能力。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学习和实践也是不可分割的,儿童的培养不光需要引导儿童学习,还需要鼓励儿童实践。其次陈鹤琴先生也是儿童心理学方面的音乐教育部分中的先驱,并且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在儿童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总而言之,人类科技的发展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思维,虽然我国相对与欧美国家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起步较晚,但是通过积极探索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二)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通过实践和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其实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具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也并不是新的问题和目标,其实很多专家学者在这个领域中都有很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学前音乐教育的根本是为了激发儿童的创意能力;其次对于儿童来说创意思维包括天赋也包括后天的培养,因此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进行的规律是遵守儿童本身特有的创造性;而且通过学前音乐课程,儿童的交际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这个理论中笔者发现,专家是将儿童放在在学前音乐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理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二十年代二十年代初出现的,这个教学理念也是认为,音乐并非进行学习的唯一目的,但是通过学习音乐有助于人们了解自身的精神世界。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光仅限于音乐知识的传授,还有语言和舞蹈的结合,而且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原本性”,让学习的人通过学习音乐慢慢的回归人的生命,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只有基础知识的传授、技术的训练,还需要学习者自主的进行参与、自然而然的获得。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并且这样的学习并没有映音乐风格、音乐民族的限制,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正是我国非常需要的,让孩子喜欢音乐、热爱音乐。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非常古老和自然的音乐表现方法,也是情感表达最为直观的方式。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的运用
(一)注重儿童天性、因材施教
儿童天性好动,充满好奇,具有探究倾向,拥有和成人不一样的观察视角与思维特征。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总会让一些孩子在全体成员面前唱歌,但是很多儿童非常的羞涩就比较抗拒这个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对“热身”阶段的音乐活动进行创新,比如组织一个接歌的游戏,准备更多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游戏,这样既进行了教学的“暖场工作”,又提高得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更多的参与进来,不要望而却步,儿童才能在这个广阔的音乐世界里肆意生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儿歌、谚语、童话故事等等,这样更加符合孩子的天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造力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中,很多专家学者也非常注重对孩子心理的研究,通过研究便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探究和创新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欢音乐,那么孩子就会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去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这也有利于孩子在音乐的学习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孩子在音乐领域中将具有更加敏锐的直觉,积极的思考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塑造出自由、愉快、民主的学习环境,这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的基础。
而且教师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也可以利用音乐、体育、文学等手段来发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动力,让学生在创造中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教育的思维过于单调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爱动手、爱动脑提高学习的效率、效果和质量。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发现,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课堂中的独立思考、课外中的独立解决困难,都在一定范围内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并不限于创造力和基本功,还包括学生人格与品格的养成,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自信心,敢于面对挑战,激流勇进。教师也需要创造出更加和平与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也就是遵循上文中的“自主性原则”,让学生各抒己见,增强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四、结语
根据对学前音乐教育的研究背景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原理以及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运用,笔者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原理之上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不同地区的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黄文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1(36):112-114.
[2]黄亚萍,王源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 2012(10):75-75.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 篇12
一、幼儿合作能力现状
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和学习的主要形式与途径, 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将决定儿童能否顺利融入团体和社会。因此, 在幼儿园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 形成合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多, 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听音乐, 并愿意跟着音乐律动, 音乐教学将会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他认为, 音乐教学不只是单纯的唱、跳或打击乐器这种单独的音乐教学, 而是一种融音乐、动作、舞蹈、语言、游戏、创作及其他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体系, 强调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综合发展。尤其是对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有比其他音乐更显著的优势。奥尔夫强调人的“原本性”, 即人是在大自然环境中构成自己的最原始状态, 自然状态的本性。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 极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参与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
1. 朗诵训练:
可以从字词、姓名开始进行节奏朗诵教学, 例:|筮筮| (张玲) 、|筢筮| (蒋圆圆) 、|筢筢| (欧阳华燕) 。在这方面, 我国有大量的成语、格言、歇后语可做素材进行教学。幼儿还可以进行嗓音的声响游戏, 用嗓音模仿声音, 用嗓音讲故事, 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样能提高孩子的交流合作能力。
2. 结合动作:
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包括声势, 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再加上身体的造型活动, 配合游戏, 形体表演, 乃至与即兴的民族民间集体舞结合起来等, 将这些内容交叉、柔和就可形成新的内容与教学。幼儿可以通过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动作与音乐配合。
3. 器乐教学:
乐器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参与社会生活时的自我把握能力, 发展与他人合作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是音乐教学功能的重要体现和组成, 也是器乐教学社会功能的体现。在乐器演奏时, 幼儿必须注意指挥, 学会管理自己, 同时要兼顾与别人的合作, 该响的时候要敢于“出来”, 不该突出时要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与别人融合得当, 音乐的传递要不露痕迹。
4. 听力训练: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的听力训练, 以开放式的观念, 在听力训练内容上, 更强调从对音乐诸要素到音乐的结构、风格、主体内容、音乐思想这样一个大结构系统中组织。
5. 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原本的音乐”, 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亲自参与, 甚至自行设计, 即兴表演。这种表现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要, 即是一种本能, 而能够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训练是教学的入门先导, 也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
(二)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 教学里面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等。
如《安提戈涅》就是集歌词、说白、舞蹈和舞台艺术为一体, 其中大部分是节奏性朗诵, 有时加入一些短小的乐队伴奏, 乐队固定低音的冗长伴奏为快速重复音符的朗诵提供了节奏性背景。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渐进性的教学, 音乐教学是通过经验、探索、创造才通往认知的。
幼儿在掌握音乐节奏时, 先从自己的经历开始, 自己的名字, 好朋友的名字, 慢慢地过渡到儿歌、童谣, 再到较复杂的歌曲。
3.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 创造力是孩子与生俱来最丰富的潜能, 它将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减, 甚至骤减。
所以要能够把握孩子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来设计教学,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故事的开头是“一天早晨”, 幼儿把这句说成“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一个下雨的早晨”都十分具有创造性。
4.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团体性的教学, 在教学活动当中, 老
师是一个活动的引导者, 他设计活动让孩子能够即兴创作, 并且能够通过音乐活化自己, 与他人和谐相处, 进而一起合奏。在演奏乐器时, 幼儿在注意指挥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 要兼顾与别人的合作, 该响的时候要响, 不该突出时要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与别人融合得当。
5.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音乐开放教学, 以开发学生音乐想
象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合作能力为导向, 建立一种以合作性等为特征的培养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 使课堂各方面都具有开放性。例如, 奥尔夫尝试建立较大型的多声部即兴演奏, 在一个几小节的固定音型上, 先是个别人拍掌, 然后逐渐增多, 先由一个固有的独特节奏引导, 然后又退却、自我补充或在恰当的时候休止, 这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在演奏中强化合作能力。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就是运用它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原理, 它是与动作、语言乐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需要人们亲自参与的活动, 因此需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的主动性, 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关系, 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 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过程, 就是培养幼儿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统一的过程。
1. 激发幼儿兴趣,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 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和合作的兴趣呢?首先要让幼儿认为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激发幼儿尝试的欲望。在活动中孩子们不需要懂任何乐理知识, 而是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比如在《春天》的音乐游戏中, 老师让孩子随意走动, 目的是掌握孩子走的频率。根据孩子走的速度敲击鼓, 请孩子听鼓声走, 在走的过程中孩子在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 歌词“春天”“地上”“树上”“花儿”都是四分音符。老师以提高一倍的速度敲鼓, 孩子自然会跟着这个速度小跑起来, 这是孩子在体验八分音符的时值, “天气多么好”“长出小青草”“小鸟喳喳叫”“花儿开得多么好”是八分音符。奥尔夫就是这样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跳开始, 训练孩子的节奏和合作能力的。通过身边普通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 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 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 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2. 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 培养幼儿的合作情感。
合作情感, 主要是指儿童具有一定的合作认知水平和自觉的合作行为, 能按一定的合作认识评定自己或别人的行为, 在合作中产生高兴、偷快、不安或憎恶的情绪体验。换言之, 合作情感是儿童对合作的爱憎、褒贬的态度, 是合作认识的外部表现形式, 是形成合作行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自己打击乐器还是在听音乐与小伙伴们游戏, 当孩子在敲、打、唱、听、玩的过程感到开心快乐时, 那么孩子就爱敲、打、唱、听、玩, 渐渐合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而且通过这样的形式, 幼儿敢于表现自己, 增强了自信心,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 正确选择学习内容,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合作行为在儿童身上具体可表现为:分享、协商、谦让、友爱、关心等。幼儿的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 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 这一点恰恰是非常欠缺的。奥尔夫的合作是多种多样、灵活变化的, 是需要沟通的, 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如两两合作“拍报纸”的游戏, 两人面对面站着, 一起听节奏或唱歌, 一个幼儿双手拿报纸, 并按节奏变换报纸的方位, 另一个同学有节奏地“跟踪”敲打报纸;再如两两玩“我有一头小毛驴”的游戏, 一名幼儿扮演“我”, 另一名幼儿扮演小毛驴。我们要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 为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 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合作行为是合作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奥尔夫很强调打击乐的练习, 幼儿在玩打击乐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 而需要分两组或多人合作, 共同配合完成一首乐曲, 大家配合的过程, 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例如, 《咳哟嗬咳 (回旋曲) 》中, 要求幼儿通过打击三角琴、小钹、高音铁琴、中音铁琴、玻璃杯琴、高音木琴、中音木琴、定音鼓、低音提琴等进行演奏。幼儿经过这样与他人商量、讨论的锻炼, 使合作能力大大增强, 了解与他人合作中会遇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三、分析与结论
【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推荐阅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音乐07-08
奥尔夫音乐教学教案05-16
奥尔夫音乐的教学心得08-26
感受奥尔夫音乐08-18
奥尔夫音乐小结11-29
奥尔夫音乐教育08-18
奥尔夫音乐节奏教案08-22
奥尔夫音乐培训感想11-07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06-21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