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物流系统

2024-12-18

回收物流系统(精选7篇)

回收物流系统 篇1

钢铁行业作为中国的重工业项目之一, 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而对于钢铁行业, 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其生产力、企业规模和生产质量的问题。对于物流及回收物流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当今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对回收物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此, 必须对回收物流系统的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 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完成其从战略到策略的规划, 完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转变。

1 我国钢铁回收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自然环境的恶化, 当今人们对环保的关注日益增多, 钢铁回收物流的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建立成熟的物流回收系统, 通过先进的工艺以及合理的规划, 使废旧资源得到重新利用, 降低污染源的产生。目前德国已经利用先进技术几乎将全部的矿渣得以回收利用, 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也一直在研究炼钢工艺的改革, 将炉渣与其他资源结合,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我国在回收物流方面展开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晚, 最近几年, 物流业才开始迅速发展。一些大型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并制定物流战略, 在回收物流方面也取得了相应成果。例如中国宝钢建立的“废物回用链”模式等都是采用了世界先进工艺, 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对回收物流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钢铁物流回收业已经开始迅速发展, 但由于多年来企业对此重视程度不足, 主动开展的研究工作也较少, 因此钢铁的物流回收仍缺少系统的实施方案。

2 建立废旧钢铁回收物流系统的意义

2.1 有利于环境的净化

钢铁行业创造了可观的利益, 然而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企业应谨记对社会的责任, 树立良好的形象。钢铁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废旧钢铁的无法回收也会对环境造成恶略影响。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企业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我们所能利用起来的资源也越来越紧张, 资源短缺等现象日益严重, 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在钢铁生产过程中, 回收物流的优越性逐渐的显现出来。建立合理有效的回收物流系统, 能够有效的减少矿废物、空气污染及水污染, 也能够节约用水量和原材料, 为资源再生提供宝贵时间, 为保护环境做出了极大贡献。

2.2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效益

由于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的改善, 要想使制造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因此减少物流成本对企业的意义十分重大。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 改进物流模式的手段也随之产生。而回收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降低成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 物料的管理仅局限于企业内部, 没有重视到外部废弃物料的合理利用, 造成大量的浪费。而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 也是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 建立完善的回收物流系统, 让资源实现增值, 从而达到减低物流成本等目的, 是我国钢铁企业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2.3 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我国钢铁产量逐年增高, 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同时钢铁行业所消耗的资源也十分巨大,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十分严重。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重要课题。面对钢铁生产的所带来的高消耗、高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企业要重视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 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新技术, 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打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保护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 建立钢铁回收物流的措施

3.1 增强物流回收意识

处于钢铁行业供应链的所有企业, 都应增强回收物流意识。企业要认识到回收物流的重要性, 成立专门的部门, 建立有效的回收物流系统。可以单独建立, 也可以将传统物流与回收物流结合在一起。不论怎样, 都要保证回收物流系统的成效。这个过程需要长期的发展, 不能急于一时。回收物流的技术相对较高, 过程比较复杂, 在技术上必须要注重成本的控制。解决这些难点的首要问题是要树立回收物流的观念, 提高重视程度。

3.2 建立废旧钢铁回收物流系统

建立和管理废旧钢铁回收物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世界各国的废钢铁年排放量接近10亿吨, 数量十分巨大。但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废钢铁的产生也相对贫乏, 资源量与需求相比处于严重不足的阶段。在未来的10到15年内, 钢铁行业也将面临废钢量减少, 废旧钢铁供应不足等问题。因此, 在今后几年时间, 我国废钢回收的比例加大。钢铁企业应多使用废钢, 节约资源, 减少能源消耗, 减低成本。废旧钢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因素, 应当及时的回收利用。

3.3 利用创新技术进行改进

钢铁生产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排放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酸雨频降。而资源产率低、利用率低、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也严重影响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因此, 要建立废弃物料的综合利用的制度, 制度废弃钢铁的利用规划。不断地创新技术, 挖掘潜力, 是废弃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改善现有的回收工艺, 有效降低能耗。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建立回收信息系统

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掌握回收物流系统, 也能够预测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现在许多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 来完善回收物流的操作。建立回收物流信息系统, 必须从全局出发, 结合实际, 使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 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最大化。配备相应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完成好信息的采集与记录, 及时更新系统。

4 结语

钢铁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行业, 其所带来的利益有目共睹, 然而其所带来的废物积累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而回收物流的发展作为新世纪发展迅速的事业, 将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回收物流的建立和发展, 关乎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建设, 也关乎到人类所居住环境的好坏, 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梁金燕.构建钢铁回收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J].冶金管理, 2007 (5) .

[2]钟磊钢, 崔阳.我国钢铁行业绿色逆向物流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7 (4) :44-45.

[3]王凌峰.钢铁企业的回收物流之痛[J].西部大开发, 2008 (10) :35.

[4]李申, 吴迎学.钢铁制造业绿色逆向供应链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1) :109-111.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物流系统建模 篇2

当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2006年实现电子产品销售收入4.75万亿元, 同比增长24%, 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废旧电子产品也大量产生, 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废旧电子电器产品与一般的城市生活垃圾有很大不同, 其塑料机壳和电路板上含有有毒的溴化阻燃剂, 显示管、显像管里含有以硅酸盐形式存在的铅元素, 电路板上的焊料为铅锡合金, 铅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半导体、SMD电阻中含有镉, 而铁质机箱、磁盘驱动器中含有铬, 开关、磁盘驱动器和传感器中含有汞, 电池中含有镍、锂、镉和其他金属, 如果这些金属进入土壤或水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一台个人电脑中含有700多种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如果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废电子产品被掩埋在土壤中不做任何处理, 渗透出来的有害物质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假如将这些废电子产品进行焚烧, 则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如燃烧塑料会产生二恶英, 它是有毒的、强致癌物质[1]。

1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设计模型

以混合体系为目标, 既可以提高回收处理能力, 又可建立社会化的综合回收处理企业, 如图一所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成本构成如图二所示。

2 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面的思想, 建立相应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设计的数学模型, 如图三所示。

2.1 变量说明

注:虚线表示逆向物流

m:回收点的个数。

n:拟修建的再处理中心的个数。

i:回收站i=1, 2, …, m。

j:拟修建的再处理中心j=1, 2, …, n。

α:废旧电子产品中有用物品的比例。

β:再处理中心分拣后的待处理废旧电子产品中含有有用物品的比例。

uij:混合等级废旧电子产品从第i个回收站至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运输量。

b1:待处理废旧电子产品在再处理中心的单位处理费用。

b2:完全无用的废弃物的单位废弃处置综合费用。

vj1:从第j个再处理中心至物流配送节点的物流总量。

vj2:从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废弃处置物流总量。

cj:有用物品从第j个再处理中心至物流配送节点的单位运输。

ui:第i个回收站中的所有混合等级废旧电子产品的总数量。

Fj:修建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总费用。

fj:修建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固定费用。

θ:反映再处理中心非固定费用与设施处理能力关系的参数。

h:似修建的再处理中心所应具有的最小处理能力。

aij:废旧电子产品从第i个回收站至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单位运费。

M:一个充分大的正数。

根据以上变量的定义, 可知以下关系式成立:

即从第i个回收中心从消费地所回收的所有废旧电子产品数量等于第i个回收中心运往各个再处理中心的物流量。

即从第j个再处理中心运至物流配送节点的物流总量等于从所有回收站运至从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可直接利用的物品总量与经过处理后可利用的物品总量之和。

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废弃处置物流总量等于从所有回收站运至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经处理后无法再利用的最终废弃物之和。

即修建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总费用等于其固定费用以及与设施能力相关的费用之和, 其中应根据具体设施的费用及处理能力相关统计数据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 θ的取值不仅要反映设施投资费用与设施能力的线性关系, 还应在废旧电子产品供应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留有适当余地, 以使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废旧电子产品数量有所增加时, 再处理中心依然能够满足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需要, 保持可持续发展。由此, 根据电子废旧物物流的特点, 在综合考虑废旧电子产品物流的设施建设固定费用、运输费用、再处理费用和废弃物处置费用等众多因素基础上, 将再处理中心的建设费用视为处理能力的线性函数, 本文提出如下数学模式来解决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的设施选址和能力选择问题。

以上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为寻求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构建的相关费用之和最小。式 (5) 中第一项为建造再处理中心的投资费用;第二项和第三项为电子废弃物的运输费用之和;第四项为使电子废弃物得以恢复利用价值的处理费用, 第五项为电子废弃物最终无法利用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置费用。

约束条件中, 式 (6) 、 (7) 、 (8) 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中的流量平衡约束。式 (9) 给出了在设施处理能力充分满足情况下的建造再处理中心投资费用。式 (10) 为选址决策变量的0-l约束。不等式约束 (11) 构造了选址策略中的配流准则, 即废旧电子产品流量只在拟修建的再处理中心分配, 在不拟修建的再处理中心分配的流量为零。不等式 (12) 表示所有拟修建的再处理中心所具有的处理能力必须大于最小处理能力的约束。

2.2 仿真与结果分析

某电子产品公司有6个销售点, 该公司计划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回收利用。在考虑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该公司的6个销售点负责对其电子产品进行回收, 所以只要投资建再处理中心即可。经过市场调研, 该公司打算在X1、X2、X3、X4四个备选点建再处理中心。

相关的常量参数的取值如下:

m=6:网络中所有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站的数量。

n=4:网络中所有拟建废旧电子产品再处理中心的数量。

ui=400, 500, 350, 400, 500, 600:第i个回收站回收的所有废旧电子产品的总数量。

α=0.2:再处理中心所有废旧电子产品中包括含直接应用的有用物品的比率。

fi:=350000, 300000, 380000, 400000:修建第j个再处理中心的固定费用。

β=0.7:再处理中心分拣后的待处理废旧电子产品中含有有用物品的比率。

b1=60:待处理废旧电子产品在再处理中心的单位处理费。

b2=18:完全无用的废旧电子产品的单位废弃处置综合费。

cj=6, 6, 7, 8:有用物品从第j个再处理中心至物流配送节点的平均单位运输费用。

M=30000000:一个充分大的正数。

θ=180:反映再处理中心非固定费用与设施处理能力关系的参数。

h=580:修建再处理中心所应具有的最小处理能力。

利用LINGO求解。支宪程序结果得到一个最优解x (1, 2, 3, 4) = (0, 1, 0, 0) , 即说明可以将再处理中心放在第二个备选点, 所有回收回来的废旧电子产品都运到该再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再处理, 经过再处理后或是利用或是进行废弃处置。该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的运行费用为852420元。

3 结束语

本文建立了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将再处理点的处理能力作为投资费用的线性函数进行建模, 并用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但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中存在着各种随机因素, 比如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量、产品的等级及回收率的随机性, 进一步的研究必须分析随机因素对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晋.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物流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朱眺茵.循环经济关键环节回收物流的运作模式——以城市电子垃圾回收模式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3]王喜.基于GIS的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回收物流系统 篇3

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下,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融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三赢”,实现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可以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找出影响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效率的瓶颈,为管理过程的优化改进提出有益的建议。

1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

根据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物流可以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废弃物物流是指在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物流就是将城市日常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包装、搬运,并分别送到专门处理场进行处理时所形成的物流活动[1]。

根据循环经济三原则,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就是对资源不能削减的废物及可利用的废物加以回收和循环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其输入的是城市产生的生活固体废物,输出的是可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原料以及减量化后用于卫生填埋的废物。再使用是对废物进行相同用途的利用;再循环分为原级再循环和次级再循环,原级再循环是生活固体废物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次级再循环是经物理或化学处理后将废物转化为其它资源或能源[2]。在再使用和再循环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即无害化填埋等,以获得尽可能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2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体系的构建

目前,城市固体废弃物收集方法分混合收集与分类收集两大类,其各自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国内常规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其各自的优点与缺点[3]如表2所示。

根据收集方式以及常规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的经验和循环经济的特点,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流程如图1所示。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物流流程表明,要达到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整个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小成本等目的,对来自于居民家庭、单位和社区街道的生活固体废弃物,首先应在垃圾收集点建立垃圾源头的初步分类体系,把其中可回收的废旧物品分离出来,进入再使用或再循环体系,其余的生活垃圾由保洁员从收集点运输到分拣中心(分拣是综合处理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分类后分别送到不同的垃圾处理部门进行处理:对可回收物品,直接由废旧物资回收站回收进入再使用或再循环体系;对不可再利用的垃圾,直接送到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填埋;针对垃圾中易腐的、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将其送到有机材料处理工厂进行堆肥,产生的有机材料可以作为农业肥料或沼气发电,进入再循环体系,产生的废渣作为减量化后的废物卫生填埋;对可燃物质送到焚烧处理厂进行焚烧处理,其中,低热值、高灰分的城市垃圾可以采用垃圾层燃焚烧技术,如采用滚动炉排、水平往复推饲炉排和倾斜往复炉排等,小块的颗粒大小较均匀的燃料可以用流化床式焚烧技术(该技术需做预处理,要求比较严格),热解原料(如从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分选出来的塑料类废物)采用热解技术进行处理等,最后产生的灰和废渣作为减量化后的废物无害化填埋。

整个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由收集系统、运输系统和处理系统三大系统构成。

(1)收集系统。

收集是整个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的第一环,它必须要与其后的运输方式、处理处置方式相适应。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收集系统设计包括收集方法与方式的确定、收集设施的设置以及收集设备的选型和配套等诸多环节。

1)收集方法的确定。

城市固体废弃物收集方法主要有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类。由于混合收集未经任何处理将各种城市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降低了垃圾中有用物资的纯度和再利用价值,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所以逐渐被淘汰。该收集系统中城市固体废弃物收集方法指的是分类收集,分类收集是按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进行分类,提高了回收物资的纯度和数量,是实现垃圾综合利用的前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在产生源头就进行分类收集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最佳工艺,是降低处理成本、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优方法[4]。但是,各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实践表明,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艰难的工作,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如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效的宣传教育、必要的法规、细致的组织工作等各种有利于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

2)收集方式的确定。

收集方式按照包装方式分为散装收集和封闭化收集。由于散装收集过程带来严重污染问题,因此散装收集方法逐步被淘汰。本研究中系统的收集方式指的是封闭化收集方法,而其中最为理想的是袋装收集方式。

收集方式按收集过程可分为上门收集、定点收集和定时收集。上门收集分居民家上门收集和管道收集。定点收集又包括垃圾房收集、集装箱垃圾收集站收集、固定式垃圾箱收集、地埋式垃圾箱和小型压缩站收集等多种方式。定时收集指的是生活垃圾袋装后由居民送入放置于住宅楼下的垃圾筒内,或保洁人员在指定时间收集垃圾,送到垃圾收集站,然后由垃圾收集车定时收集后运往分拣中心、垃圾处理厂或垃圾转运站。实践证明,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桶收集垃圾,之后将垃圾筒收走,垃圾桶统一清洗后下一周期再用,效果良好。

3)收集清运设施的设置、选型与配套。

垃圾收集设备主要是指垃圾清运机械,包括垃圾收集车与垃圾转运车。选择收集设备的条件应是它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收集设备密闭化,减少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为了提高垃圾收集的工作效率,增强兼容压实程度,垃圾收集车应配备相应的自行卸料、自行装载、自行填充压实和其他工作装备;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避免交通拥挤,垃圾转运车应采用大吨位的垃圾运输汽车,等等。

(2)运输系统。

运输系统是指垃圾收集以后运输到垃圾处理厂的过程。若垃圾收集点或分拣中心距离处理厂较远,直接运输方式的费用将非常高,所以从经济方面考虑,运输方式应分为有中间转运站的运输方式和无中间转运站的运输方式两种。有中间转运站的运输方式,其运输过程是:垃圾收集点或分拣中心的垃圾经过垃圾收集车的收集后运到垃圾中转站,在中转站经过一定程度的压缩处理后,装载到大型垃圾转运车上,由大型垃圾转运车运到垃圾处理场。

对有中间转运站的运输方式,其中转站的类型有许多种,其性能也是不一样的[5],主要的性能表现在:垃圾压缩力、箱内垃圾密实度、对转运垃圾性能的适应性、运输密封程度、设备投资、运行费用、转运作业效率等。采用垃圾中转站运输具有很多优点,如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费用,降低交通负荷等,但其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是否需要设置中转站,可以根据有关的研究成果(如根据中转站临界距离[4])以及该城市的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来定。

(3)处理系统。

垃圾的填埋、堆肥、焚烧处理是我国垃圾处理的三大基本技术。任何一种垃圾处理技术都只适合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组份,并非全部垃圾,而生活垃圾组成不稳定,变化大,数量日益增多,单靠一种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所以多元化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应是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将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多种垃圾处理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财力制宜、因技术制宜,充分发挥各种垃圾处理系统的优势,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标以及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本文上述所构建的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结合国内外一些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的先进经验以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有关法规,建立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如表3所示。

3.2 综合评价方法

3.2.1 权重的计算

如何确定权重系数,是综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在单项指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之下,权重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导致评价结论的变化,合理的选择赋权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评估效果。

权重系数的确定大体有三大类:一是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主观赋权法;二是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客观赋权法;三是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第一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集值迭代法、特征值法、G1法和G2法[6]等;第二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熵值法、秩和比法、变异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7]等。第一类方法虽然反映了评价者( 或决策者) 的主观判断或直觉,但赋权结果很大程度上与评价者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偏好有关。第二类方法虽然通常利用比较完善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但忽视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而此信息对于经济管理中的评价或决策问题来说有时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类方法将前两大类赋权法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同时体现主、客观信息的权重确定方法,弥补了前两类方法的不足。所以本问题指标的权重确定运用综合集成赋权法。

(1)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而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此方法思路简单,又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及推理联系在一起,可避免决策者在结构复杂和方案较多时在逻辑推理上出现失误,所以本文采用AHP确定主观权重。其步骤如下:

1)建立判断矩阵。

①评价尺度及比较矩阵的建立。用3标度法或用9标度法给出比较矩阵bij值。为了降低比较难度,本文采用3标度法。设M1,M2 ,…,Mn是上一层次某个指标下设的n个相关指标,如果MiMj重要,取值为2;两个指标同等重要,取值为1;MjMi重要,取值为0。

②判断矩阵的建立。按下列式子求出各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即判断矩阵的元素bij[8]。

ri=j=1mbijrmax=max{ri}rmin=min{ri}bij={ri-rjrmax-rmin(bm-1)+1rirj1rmax=rmin[rj-rirmax-rmin(bm-1)+1]-1rirj

其中bm表示最大排序指数对应的元素与最小排序指数对应的元素进行比较时按9标度给出的重要性程度。

2)各目标单位权重和一致性检验。即准则层对于目标层O的综合重要性权重及一致性检验和各子准则层对于其对应的准则层以及指标层对于其对应的子准则层的综合重要性权重及一致性检验。其计算方法如下:

Μi=j=1mbij(i=12n)Wi=nΜi(i-12n)Wi=Wi/i=1nWiλmax=i=1n(AW)inWiCΙ=λmax-nn-1CR=CΙRΙ

其中,wi为评价因素ui相对于上层的综合重要性权重,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CR<0.1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

(2)客观赋权的熵值法。

熵值法属于客观法,此方法保留原始信息程度较多,无需数据预处理,计算量又小,所以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计算如下:

1)指标的标准化。由于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必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将所有指标均转化为“效益型”,采用比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当指标cij值越大越好时:xij =cij/cj ;当指标cij值越小越好时:xij = cj/cij。其中 xijcijcj分别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 j 个指标的标准化值、原始值和第j个指标的标准值(将先进城市处理系统经济性指标值作为标准值)。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特征比重:

pij=xij/i=1nxij,这里假定xij≥0,且i=1nxij0

3)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

ej=-ki=1npij1n(pij),其中k>0,ej>0。

4)计算指标xij的差异系数:对于给定的j ,xij 的差异越小,则ej越大; xij 差异越大,ej越小,指标对于被评价对象的比较作用越大。定义差异系数gj = 1-ej ,gj 越大,越应重视该项指标的作用。当xij 全都相等时,pij=1/n,ej=emax=1(k=1/1nn), 此时指标对于被评价对象间的比较作用很小,取gi=0。

5)确定权数:

wj=gj/i=1ngiwj为归一化后的权重系数

(3)综合权重。

pjqj分别是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确定的指标xj的权重系数,本文采用如下组合赋权法:wj=k1pj+k2qj(j=1,2,…,m)。wj表示用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权重,k1、k2为待定系数(k1≥0,k2≥0,且k1+k2=1)。显然,综合集成赋权法的关键问题是待定系数k1、k2的确定。k1、k2可以由下列公式确定[9]:

k1=i=1nj=1mqjxij2(pj+qj)/i=1nj=1mxij2(pj+qj)2k1=i=1nj=1mpjxij2(pj+qj)/i=1nj=1mxij2(pj+qj)2

3.2.2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本文运用加法合成法yi=j=1mwijxij计算出评价系统i的综合评价值。其中xij为评价系统i的指标j的评价值。第i个评价对象的总评价值为pi=j=1mwjyj(0pi1)

3.2.3 评价结果分析

把评语集分成 “优、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6个等级,并令其对应数值集v=(1.0,0.9,0.8,0.7,0.55,0.4)(可以由专家给出此隶属度),由此来确定各个评价对象绩效的优劣程度。

3.2.4 示例

现对某省三个城市(分别对应i=1,2,3)的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限于篇幅,下面根据前述计算方法只列出三个城市处理系统中经济性指标下各指标j的标准化值xij(i=1,2,3;j=1,2,3,4,5)、主客观权重和综合权重(k1=0.53,k2=0.47)(如表4所示),背景以及计算过程省略。

三个城市的处理系统的经济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y1=0.645,y2=0.933,y3=0.532。城市2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中处理系统的经济效益介于好与优之间,偏向于好;城市1介于较差和一般之间,且偏向于一般;城市3较差。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每个二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以及整个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这样就可以找出影响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效率的瓶颈,为管理过程的优化改进提出有益的意见,最终改善整体绩效。

摘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地回收处理城市垃圾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查阅大量有关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实践的基础上,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物流体系以及综合评价该系统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科学的评价方法——综合集成赋权法,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构建与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物流系统,综合集成赋权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吕向东,施先亮.试论城市生命体中生活固体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完善[J].生态经济,2006(11):127-128.

[2]王海燕.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城市固体废物物流系统优化模型[J].物流技术,2005(10):287-289.

[3]李波涛,牟瑞芳.循环经济——解决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的新理念[J].能源与环境,2006(1):44-46.

[4]李蔚然.北京市卫星城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12):47-56.

[5]焦学军.崇明县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R].上海环境研究中心,2000(8):12-16.

[6]刘自远,刘成福.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2):44-48.

[7]REASON J.Human Err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0:28-30.

[8]左元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8-41.

回收物流系统 篇4

随着家电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 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13》的统计数据, 2013年, 我国冰箱理论报废量为1 300余万台, 电视机的理论报废量约为3 200万台, 空调为1 500余万台, 个人电脑达到3 700余万台。据报道, 目前我国已进入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高峰期, 报废率每年将增加20%。所以, 如何对规模庞大的废旧家电进行有效处理, 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废旧家电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 例如, 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CFC12、发泡剂CFC11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家用电器中的溴化阻燃剂对人体危害很大;电视机阴极射线管的椎管、萤光粉, 印刷电路板中的焊锡中都含有铅元素, 露天放置会产生重金属污染。另一方面, 废旧家电中也含有大量的可再生资源, 例如, 许多家电中都使用纯度很高的铁、铜和铝, 一些家电的印刷电路板上还使用了金、银和铂等稀有贵金属。以至于有学者将废旧家电的特点概括为:如果处理不当, 废旧家电是“电子垃圾”;如果处理得当, 废旧家电则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一、文献回顾

目前已有不少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相关研究。例如, 许民利和刘嘉[1]分析了我国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的现状, 介绍了国外的3种典型废旧家电回收模式, 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商参与的系统模型。潘晓勇等[2]考虑废旧家电产品的特点, 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等4类废旧家电为例, 构建了一种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 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李培敬[3]介绍了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从政策法规等6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发展策略。张珺斓等[4]介绍了国内外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运作现状, 提出了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构建的对策。还有攀雪梅等[5]介绍了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现状, 从回收环节、拆卸环节、拆卸后零部件用途、再利用环节和处理环节等5个方面研究了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

纵观现有研究, 可以发现对于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的研究还较少, 对于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研究也还不多见, 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湖南省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现状

目前, 湖南省废旧家电的回收渠道很不规范, 回收率非常低下。由于近年来废旧物资的收购价格下跌很厉害, 正规的废旧家电回收商几乎无钱可赚, 造成大部分废旧家电是由走街串巷的个体回收户完成回收。这些回收个体户大多没有营业资质, 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追求目标, 回收后的家电以原始落后的方式进行拆解处理, 然后再组装成二手家电出售, 报废的零部件则随意丢弃。由于废旧家电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这些随意丢弃的废旧家电零部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另外, 二手家电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品质保障, 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据报道, 大部分二手家电能耗大, 其耗电量比正常产品超出40%左右;旧彩电由于线路老化和灰尘堆积, 出现短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甚至还会导致爆炸和起火;旧空调在使用过程中, 容易吸附灰尘, 产生病菌。如何有效地对废旧家电进行回收利用, 是湖南省建设“四化两型”社会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三、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系统结构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需要各参与方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有效回收利用的目标。第一阶段是废旧家电的产生。废旧家电始于家电消费者, 回收的废旧家电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电消费者的回收意识和回收积极性。家电消费者首先要明确家电报废的标准, 然后要了解报废家电继续使用的危害性;其次要了解通过什么途径回收。根据我国的国情, 这些信息应该由政府部门和家电制造商来负责提供。第二阶段是废旧家电的回收。由谁来回收消费者手中的废旧家电, 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选择, 可以由家电销售商负责回收, 也可以由专业的家电回收商来回收, 甚至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考虑由个体回收者灵活地回收。回收的废旧家电应该交给专业的废旧家电拆解企业进行拆解和零部件归类, 这个阶段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回收消费者手中的废旧家电。第三阶段是废旧家电的有效利用。对拆解得到的废旧家电零部件, 如何根据零部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目前有再使用、再制造和再循环等三种基本形式, 对于通过这三种形式都无法回收利用的废旧零部件, 还需要进行环保化处置, 以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根据对于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调研,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逆向物流理论, 我们初步构建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系统结构, 如图1。

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废旧家电的处理, 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由于家电消费者在地域上的分散性和家电生产商在地域上的集中性之间的矛盾, 可以由家电生产商委托家电销售商、专业回收商、家电维修商和个体回收者进行家电回收。为了确保废旧家电的有效回收, 应该由政府部门立法规制, 责令家电生产者进行家电回收;家电回收商与各回收主体签署回收合同, 委托它们进行家电回收, 确保废旧家电的回收率。

四、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网络的优化设计研究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网络的优化设计, 就是要确定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节点设施的处理能力及其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目前, 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节点设施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 比如, 万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承担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拆解处理, 在长沙、汨罗和郴州建立了3个大型拆解处理基地, 同力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利用公司投资3亿多元建设了6条自动化生产线, 能够承担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电脑的回收拆解, 年拆解能力达到200余万台;位于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湖南省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投资1.3亿多元, 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拆解, 年拆解能力达120余万台。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 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网络构建应该首先发挥好现有企业的家电处理能力, 然后再根据对废旧家电数量增长的预测, 选择交通条件好、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中心。重点是加强回收点的建设, 促进家电消费者回收废旧家电的积极性和便利性。

摘要:目前, 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存在回收渠道不规范、回收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湖南省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实际情况, 对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系统构建与回收网络优化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湖南省,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网络

参考文献

[1]许民利, 刘嘉.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07, (4) :69-72.

[2]潘晓勇, 巫江, 刘永亮, 贾春兰, 魏丹.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设计[J].河南科学, 2013, 31 (10) :1779-1783.

[3]李培敬.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企业, 2011, (2) :32-34.

[4]张珺斓, 黄军军, 胡文淼, 周家旭, 王赛男.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3, (11) :32-33.

回收逆向物流策略研究 篇5

在传统经济时代,存在“重商流、轻物流”现象,随着“第三利润源泉”、“物流是企业挖掘利润的最后一块处女地”等理念的借鉴和落实,我国物流得到快速发展。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物流可谓“起步晚、发展快、后劲足”;但目前我国对物流的关注大多都只集中在正向物流上,对逆向物流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笔者认为发展物流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发展正向物流也要兼顾逆向物流,特别是其中的回收逆向物流。

1 概念

在介绍回收逆向物流前,先引入逆向物流及相关知识。正如物流一样,许多学者和物流组织对逆向物流进行了阐述。Stock在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括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产品废弃处置、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1]。Rogers和Tibben-Lembke提出,逆向物流的配送系统是一个由人、过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及承运商组成的一个集合,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物品从终结地到来源地的流动[2]。综合众家论断,笔者认为完整的物流系统应包括正向物流(即通常所称的物流)和逆向物流,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物流循环系统。逆向物流是指为了重新获取产品的使用价值(对应回收逆向物流)或正确处置废弃产品,而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下游企业或消费者返回到上游生产商或供应商进行计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对应退货逆向物流)。逆向物流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不合格产品或包装物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循环等,重新获得其使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物流概念关系如图1所示。

2 意义

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2.1 有利于资源节约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可回收利用却没有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高达300多亿元,每年大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 400万吨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没有回收利用[4]。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若不重视这些“废物”的回收利用,这些惊心触目的数据还有上升趋势。能源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贫乏。组织实施回收逆向物流,变废为宝,这将避开走“资源换经济”的老路,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早日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

2.2 有利于环境保护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逐渐成为制约经济良性发展的瓶颈。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告诉世人,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是条死胡同,建立在牺牲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为暂时现象。历史的教训警示国人,只有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两者兼顾走可持续发展之道才是长远之计。若不对“废物”进行有效处理,它将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利后果。如:一枚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0吨水,相当于一个正常人一生的饮水量。据环保局历史数据统计,使用从废旧家电中回收的废钢材与通过采矿、运输、冶炼得到的新钢材相比,可减少97%的矿废物、减少86%的空气污染和76%的水污染[4]。这些正、反现象为我国发展回收逆向物流提供了足够的佐证。组织实施回收逆向物流,变废为宝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

3 现状

目前,我国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政府措施滞后、市场培育不够、企业投入较少。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正向物流发展尚不成熟就更不用说回收逆向物流。具体体现在:政府方面制定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市场方面的社会氛围不浓厚;企业方面的投入资金不充裕。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导致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被人们淘汰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呈现出回收逆向物流体系不健全与废弃物品高增长趋势的矛盾局面。

4 策略

4.1 政府引导

从发达国家发展逆向物流的经验来看,发展逆向物流需要法律、规章做保障。建议尽快出台一系列有关回收逆向物流的法律法规,为回收逆向物流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制定一系列涉及回收逆向物流的激励机制,为回收逆向物流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利用标杆管理思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的机制体制;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从事回收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从事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4.2 社会推动

当前,废弃物品的回收有一定社会市场,人们的回收利用思想有一定提高,但与废弃物品高增长趋势还不协调。应当加大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力度,加强公众环保、节约意识教育,营造更强的回收利用废弃物品的社会氛围;成立一些逆向物流监管协会,增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建立一批回收逆向物流基地,降低回收逆向物流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4.3 企业联动

企业是回收逆向物流的主要来源方,参与回收逆向物流业务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重视回收逆向物流发展,加大回收逆向物流投入,加快回收逆向物流人才储备,成为回收逆向物流主力军。企业开展回收逆向物流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实现:

(1)由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回收。

(2)由需要废弃物的企业回收。

(3)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回收。

企业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回收逆向物流管理,企业决策者应从企业的规模实力、回收逆向物流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做出决策。值得提出的是,随着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应该注重鼓励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

4.4 源头控制

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开展绿色正向物流,加强正、逆物流协调配合,采用绿色设计策略,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绿色设计策略提高产品质量,既可减少逆向物流的发生,同时也利于逆向物流的实施。选择无毒、无污染、易回收、可重复使用、易降解材料设计出产品性能好、环境污染小、使用寿命长、高质量的可回收的产品[3]。加强回收逆向物流的源头控制是逆向物流的重要一环,源头控制得好,产生的废弃物品就少,就能大大减少回收逆向物流业务。

5 结束语

物流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正向物流的发展速度惊人。相信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征程上,逆向物流也能紧随正向物流走上迅速稳步发展轨道,形成正、逆物流协调发展,组成物流有机整体。本文只对逆向物流中的回收逆向物流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些比较务实策略,但对逆向物流中的退货逆向物流没有研究,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探讨方向。

摘要:随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的提出,探讨回收逆向物流策略具有较好时代和现实意义。文章从回收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入手,结合我国现状,指出了我国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运作策略。

关键词:物流,逆向物流,回收逆向物流,策略

参考文献

[1]Stock J R.Reverse logistics[M].Oak Brook IL.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2.

[2]Rogers D S,Tibben—Lembke R S.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M].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1999.

[3]赵会军,汪斌.逆向物流[J].现代物流,2003(18):22-23.

废旧汽车回收物流模式研究 篇6

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作用及问题

汽车生产和使用需要耗用多种材料和能源,这些资源中大多数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够合理回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良性循环。但事实上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和拆解率都很低,如果把我国当前汽车年总产量160万辆作为基数。则我国的汽牟同收率仅仅25%左右美国每辆车按重量算,75%的零部件都可重新利用:欧盟的旧车处理条款要求垃圾处理企业必须对废旧汽车的80%进行再利用,这些国家从政策和措施,对废旧汽车回收都有严格的规定,相比之下,我国的回收利用率太低。因此,发展我国汽车回收业,加速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和再牛资源方面足大有可为。

我国正规的废旧汽车回收企业已有1200多家,从业人员6.6万多人,其中60%~70%的企业年拆解回收量在100辆以下,技术力量有限。同时拆车行业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总体技术水平落后。车辆拆解后材料分类回收困难,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可以再利用的零部件进行整理和归类。

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总体经营和拆解水平较低,回收拆解企业主要靠出售废钢铁获利,采取破坏性拆卸手段,废料成分混合,再生利用价值低,这造成零部件回收利用率低、回收利用的附加值低等现象。

目前,废旧汽车回收的环保要求低。对拆解场地没有要求,不易处理的材料如塑料、橡胶、废油等随意堆放、倾倒、燃烧,严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对废物料的处理随意性大,如对汽车空调氟里昂进行的非专业性处理等,这些都容易造成较大的二次污染。

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由省级经贸主管部门负责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设立进行资格认定,认定中应符合原国家经贸委关于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但2002年《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取消了原国家经贸委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资格认定,一些地方也据此取消了省级经贸主管部门的资格认定,导致目前一些地方对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管理出现混乱。如何充分利用汽车回收而进行资源循环,如何将这些高科技运用到废旧汽车及零部件的再利用上创造经济效益,可鉴介国外的做法,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提高废旧汽车回收物流的管理水平。

基于循环经济的回收物流模式

将正向汽车物流和逆向汽车物流实施有机结合,目前的物流模式之所以制约循环经济发展,是由于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因此必须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实施有机结合,建立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整体优化的物流模式。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以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为首要目标。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汽车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汽车所有物品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终止于消费者手中,企业输出生产品,副产品作为废弃物处理。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这种物流模式具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企业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有限,企业熟悉其原材料的性质,具有再生利用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再生利用,可以避免浪费和减少原材料输入。其次,从管理角度,企业内部的循环便于操作,可以减少距离成本和避免交易成本。

虽然绝大部分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设施,但汽车逆向物流服务仍处于分散、割裂、封闭和无序竞争状态。尽管逆向物流可以利用汽车正向物流所布置的网络,但逆向物流的特性使其在利用这些网络点时不能充分发挥网点的作用。因此,企业间必须加强合作,完善汽车逆向物流渠道,对仓储设施和运输设备进行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网路资源优势,降低逆向物流成本。例如,丰田公司在欧洲就使用通用公司的汽车逆向物流系统,不但使丰田降低了成本,而且通用也能充分利用它,形成共赢。在建立汽车逆向物流网络中,双方不仅要加大对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网络布点的投入,更重要是要有一套合理高效的衔接机制,使合作双方在企业理念、服务标准和渠道上达到互通,从而降低合作成本。

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废旧汽车回收物流模式的运行机制。在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废旧汽车回收物流模式过程中,将与其物流活动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规范废旧汽车回收物流活动,促使有关企业采用低能耗、少污染的物流技术,并进行废物汽车的回收与再生利用,实现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优化。

建立相应的回收物流模式的运作组织。因为物流活动的规划、管理与执行,都是由一定的组织完成的。不同的组织模式与职能分工,对物流模式的运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基于循环经济的废旧汽车回收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整合汽车回收物流的运作组织,建立高效率、有一定规模的组织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建立完善的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信息网络。通过国际互联网、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信息平台,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可以实现汽车回收物流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其物流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盲目性,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物质资源的消耗,最大可能的综合利用废旧汽车的各种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最大限度的利用在生资源。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能确保物流服务活动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信息的指导之下使运输、储存、配送等保持在一个较好的运作水平上。汽车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厂商与顾客在实施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厂商不能有效的对逆向物流作出反应,不能利用顾客信息的反馈来及时提高服务水平,所以厂商必须在信息的源头上把握顾客的需求。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企业应建立大型公用的数据库,在数据库和拆解中心建立访问节点,对数据库和拆解中心设置访问权限,与客户企业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同时实施在线查询处理。其主要包括产品信息的在线查询,即产品生产日期、有效生命周期、使用说明等信息,以便于各回收点对退货的审理,同时也让汽车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和顾客能了解到汽车厂商的信息,让下游企业和顾客能根据厂商所发布的信息作出更理性的行为。

回收物流企业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篇7

1 回收物流概述

1.1 回收物流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中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的定义:回收物流业成为逆向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包括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在社会化商品流通过程中,从生产经过流通再到消费者是商品的正向流态。在这个流通体系中,在每个环节都会形成不同程度上的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的副产物,这些实体副产物都要从商品的正向流态过程中分流出来进行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1.2 回收物流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资源的紧缺问题凸现的更加严重,有效的回收利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旧物料,提高物料利用率和价值的转换水平,相当于利用了社会的潜在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源的紧缺矛盾。从企业角度分析,回收利用废旧物料比原始性开发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重新循环利用过程中再加工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有效增加企业生产效益。同时,合理科学的物品回收过程,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生活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

1.3 回收物流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1.3.1 增强回收物流业务的稳定性

企业选择适合于自身行业特点和业务需要的回收物流模式,有利于及建立稳定的回收渠道,拓展业务范围,促进物流市场细分化、体系化,使回收物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1.3.2 能够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恰当的回收物流模式更能够使企业面对物品回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满足客户要求。特别是生产企业,面对顾客退货现象,设有宽松的退货政策或退货处理渠道,及时消除顾客后顾之忧或减少供应链商户的经营风险,都有利于赢得顾客的信任、改善供需关系,从而增加竞争优势。特别对于时效性强的产品,退货策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1.3.3 有利于提高物品回收效率

根据企业自身组织特点和回收业务的开展情况,合理选择回收物流模式有利于回收体系建设,强化回收过程管理,提高物品回收效率。同时,也会刺激生产企业进一步控制退货回收物流的比例,保证商品流通的安全、稳定性。

1.3.4 有利于降低回收成本

在不同的回收物流经营模式下,对回收物品再加工循环利用的程度不同,其可利用价值和回收收益差别明显。根据企业的回收对象和回收物品处理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回收物流经营模式,有利于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效益,避免了盲目回收、无效益回收。

2 回收物流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2.1 企业自营回收物流

根据执行物品回收的企业在供应链和市场中的角色不同,大致把企业自营回收物流分为渠道自营回收物流、企业部门回收和子公司协助回收。

2.1.1 渠道自营回收

渠道自营回收物流是指在商品的正向流通过程中,各渠道商家参与的物品回收过程。根据他们实际回收业务的开展和回收目的不同,又分为供应商回收物流、中间商回收物流、制造商回收物流。

中间商回收物流是代表制造商或上游企业把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商品、退货商品和可再利用废旧品进行回收。

供应商回收主要是因自身原材料供应不符合下游企业需要,或回收物品能够循环再利用制成原料而主动的回收过程,主要以满足原料供给、节约成本为目的。

制造商回收主要对象是退货成品、可再加工的废旧品,主要以生产加工、完善商品价值功能、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商品招回是生产企业特有的回收物流现象。

2.1.2 企业部门回收

随着回收业务的增长,企业成立专门的回收物流部门或业务小组,主要从事处理本企业自身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形成的物品回收业务。

2.1.3 子公司协助回收

企业成立专门从事回收物流业务的子公司,独立法人、独立经营和核算,协助集团公司从事生产加工所需的可再利用物品的回收。子公司可对外开展回收业务,但回收物品仅供本集团公司循环再利用。

2.2 第三方回收物流

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是指专门从事物品回收的企业,它是回收物流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的又根据业务的类型不同可分为:行业回收物流企业和综合回收物流企业。

行业回收物流企业主要是依托某个特殊行业或资源,从事物品的回收业务。行业回收物流企业又根据依托行业和对回收物料技术处理能力分为对口回收物流企业、专业回收物流企业。对口回收物流企业主要从事对某一类商品或系列产品进行回收,服务对象明确、稳定、单一。譬如,专门为造纸厂提供废旧回收品做原材料的回收物流企业,只从事纸质类产品或包装物料的回收。专业回收物流企业主要是在某一领域或产业进行专业化物品回收业务,具有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譬如,专门从事对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等物品回收的企业,主要采用电解技术从回收品中获取新的原材料。

综合回收物流企业不依托任何行业,能够回收任何没有特殊要求的安全的废旧物品,具有技术应用能力低、回收品种类繁杂、量化规模明显等特点。综合回收物流企业业务面广,主要从事低价值物品的回收和初步的物品价值分类,是目前回收物流行业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一种业务经营模式,也是社会化回收物流产业化的重要表现。

目前,社会上第三方回收物流大多从事回收物品的分类、汇集、拆解、简加工、直接再利用等作业,把回收物品按照可利用价值检测分析结果进行归类整理,并分别向生产企业、原料加工企业等按照价值分类和需要进行输送,其自身一般不具备深加工或生产能力。

2.3 政府回收物流

政府回收物流主要指各级政府参与主导的社会化回收物流体系建设和运营,主要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再利用为终极目标。根据现实运营分析,政府回收物流主要分为全公益性回收物流、政府指导企业回收物流。全公益性回收物流是由政府建设的社会废旧物品回收体系,主要侧重在城市生活废品回收方面。政府指导企业回收物流是政府重点扶植部分回收物流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指导,建立起综合业务能力强、回收物流技术水平高的行业回收物流企业,开展回收业务。

2.4 联合回收物流

联合回收物流主要是指企业间相互联合,共同从事对某类物品的回收业务开展。建立联合回收物流业务的企业,大多是企业间生产产品相同、相近,或具有共享的回收经营渠道。

3 回收物流企业选择经营模式应考虑因素

3.1 回收对象

企业开展回收物流业务首先应明确回收对象,结合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根据计划回收物品的类别或归属选择适合业务发展需要的经营模式,使回收业务开展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企业回收体系的建立。

3.2 回收物品处理技术

回收物品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对回收物品循环再利用的程度和回收物流企业效益。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多为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回收处理。回收物流企业根据自身回收物品处理能力,选择恰当的回收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专业化第三方回收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3.3 回收渠道

能否构建或依托完善的物品回收渠道,是回收物流企业选择合适经营模式或顺利开展回收业务的又一重要因素。一般来讲,企业自营回收物流渠道主要依托商品正向流通渠道,第三方回收物流企业的回收渠道主要依托社会化回收体系。

3.4 回收政策

随着国家对回收物流的不断重视,相关回收物流制度、循环经济发展政策陆续出台,不同的回收经营模式受到的约束和优惠程度差异明显。了解、熟悉国家相关回收物流政策更有利于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回收物流经营模式,遵循国家宏观调控,依托产业政策又好又快的开展回收物流业务。

总之,随着回收物流的快速发展,鉴于回收对象的复杂性,其经营模式也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回收物流业务也呈现出许多更新的业务经营模式,如网络废旧商品交换、租赁等业务,也逐渐形成特色,丰富着回收物流领域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亚明,顼玉卿.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10,08.

[2]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

[3]张永.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布局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

上一篇:理性与感性的整合下一篇:合理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