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系统(共12篇)
企业物流系统 篇1
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企业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服务和经营范围已经转向供应链全过程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而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尚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们大多停留在提供运输、仓储或货代服务的初级阶段,距离为工商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标准运作还有很大差距,不能称其为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落后已成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小物流企业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1.1 中小物流企业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没有一个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不同国家使用各自中小企业定义。我国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小企业的定义,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是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年营业额、上缴利税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当前一般是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 000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
物流企业是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物流企业的三种类型,即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本文所说的中小物流企业是除国内一些超级大的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海运、中铁快运、中邮、宝供储运等)以外的所有物流企业。
1.2 物流信息系统
1.2.1 物流信息系统及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指使用系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并且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1]。它具有实时化、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
1.2.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1.2.2. 1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从功能上讲,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代物流思想体系为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计划、管理和控制及作业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快速反馈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并辅助决策,提高物流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的信息系统。目的是在提高物流业务的效率并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具体来说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掌握订单信息并进行存储的功能。
(2)正确掌握物的移动并进行传送的功能。
(3)为顾客提供实时查询物流信息的功能。
(4)科学管理控制各项计划和实施的功能。
(5)准确及时获得各种反馈信息的功能。
1.2.2. 2 基于管理活动层次的系统结构
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作业控制。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作业控制信息系统。主要目的是保证作业能有效的高效率的完成。
(2)管理控制信息系统。部门负责人所需要的信息系统。
(3)战略控制信息系统。辅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做出战略决策。
1.2.2. 3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是基于管理活动层次的物流系统结构的一部分。物流信息系统的一级目标(主要目标):减少物流周期的不确定性,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可靠性、送达及时性、交付一致性的要求。二级目标(力求达到的目标):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物流信息系统应该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物品管理子系统、存储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运输与调度子系统、客户服务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等。如图2所示。
2 物流信息系统在中小物流企业应用现状
2.1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应用现状
近几年,在现代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理念的冲击下,传统物流企业纷纷转型,很多中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成长,不少企业都发展成为本地的龙头企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利润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提升,相反由于竞争加剧、石油价格的上涨,物流业总费用增速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困扰着企业管理者。虽然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物流信息化对企业将来发展的重要性,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得到了各物流公司的高度关注,但“物流信息化”到底是什么,怎样实现等具体问题还不甚了解。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可以说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2]。
(1)观念问题。许多企业家认为在现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没有必要非赶信息化这个“时髦”,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应用物流信息系统。
(2)人才问题。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跨国公司那样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它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IT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沟通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机会不断流失,同时,由于企业缺乏信息人才,也增大了物流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成本。
(3)资金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的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还有一些企业,病急乱投医,盲目地建设大而全的物流信息系统,以至于许多企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费。
(4)管理问题[3]。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许多业务规则存在很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许多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业务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有些中小企业缺乏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各部门对信息条块分割,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5)标准问题。信息化意味着标准化。目前,物流行业信息标准化缺失严重。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标准化会降低生产效率,多头管理导致物流行业标准化矛盾突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信息格式不统一、接口不统一,也阻碍了物流信息化市场的发展。
(6)信息化水平问题。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正面临着信息化盲区的困境。众多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不具备整体实施信息化的条件,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家们在2006年底,实地调查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部地区等10个省区市30多家企业,形成《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到“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在北京市,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在硬件上,许多中小物流企业也就是配备了一台或两台电脑,大多用于财务处理或数据存储,其它应用很少,也没有必要配备服务器。还有很多中小物流企业依靠电话和手工方式完成业务处理,更不用说应用具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了。
(7)物流市场竞争问题。同大型物流企业相比,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程度普遍落后的现实,是物流市场竞争水平较低、充分竞争市场格局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中小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集中在运输和仓储等传统储运活动方面,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其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下降来体现。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对物流服务企业信赖,从而影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中小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
3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对策
伴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步扩大,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对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而言,这种竞争固然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更多的却是挑战。为了突破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瓶颈,使中小物流企业得以顺利实现物流信息化,应用物流信息系统,健康充分地参与到物流市场竞争中,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现提出以下对策。
3.1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观念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战略及发展较为滞后的管理观念。企业应清晰地认识到如果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揽货、运输,装卸等非标准的运作方式的话,终将跟不上物流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信息系统意味着标准化,许多企业管理者总认为这种标准化降低了效率,所以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其后果就是将企业限制在低水平运作的层面上。因此,要推动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让管理者提升管理观念,让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加入到建设进程中,明确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认识到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信息化的成果和过程有个合理的预期。
3.2 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储备
虽然并不一定需要企业自己的信息人才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但在之后的系统使用过程中还是由他们承担主要的管理和维护任务,因此中小物流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并且可以与开发系统的专业物流软件公司进行定期的咨询与培训,保证自身信息化队伍的先进性。同时,面对市场的竞争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趋势,这些信息化人才除了从事信息系统得管理和维护外,还需要具备物流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为以后应用更加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好准备。
3.3 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局部解决方案或软件,合理有效地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与评估
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选择合适的软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物流软件供应商们过多关注高端市场,总是喜欢开发功能齐全的软件产品。较低价位、简单易用、适用于中小企业用的软件较少。有很多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投资的中小企业往往盲目建立一些大而全的信息系统,不能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现实问题,致使更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不敢投入,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的选择时,首先应做企业的评估和调查,分析企业的需求,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局部解决方案而不是全面方案。建立一个可供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投资评估方式,以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概念化、随意性问题。同时,建立一个以财务指标、物流服务水平指标、功能指标和技术指标四大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得企业能够以业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系统的、量化的评估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过程。
3.4 调整优化管理组织,运用战略管理思想
今后的物流管理,不能依赖过去保守的管理方法,必须导入革新的理念,确立跨职能甚至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物流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在战略选择阶段,应用SWOT分析法[4],通过对内部优势和劣势的认识,来利用环境中的机会,避免可能遇到的威胁。
3.5 积极开展信息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关系到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起始阶段就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产品编码标准,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标准,物流作业流程标准,管理规章制度标准等,都是必须得到管理者、信息化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高度重视的。既要遵循统一的国内国际标准,又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尽管标准化工作较为繁复,耗时耗力,但对于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3.6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
中小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避开在人力、物力、规模等方面的劣势,而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提高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顺畅沟通信息,减少库存,节约运力,削减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赢取生存机会。不实现企业信息化,就不能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行动等具体目标,中小物流企业最终就只能被其他物流巨头或物流新锐兼并或整合。
3.7 作为服务性的中小物流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物流信息系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企业获得利润的途径在于其产品或服务被客户所选用,满足客户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具体到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物流业是服务行业,其产品就是服务,其客户就是广大的生产和贸易企业。中小物流企业一定是以满足生产和贸易(含批发和零售)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为目标,通过企业的服务使客户或者降低占压资金成本,或者减少相关人力成本,或者能提高产成品的价格,从而达到使客户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因而获得利润为目的的。所以,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将眼光首先放在如何更快更好地向客户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服务上面,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尽可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4 结束语
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物流信息化不仅需要政府、物流企业、IT厂商等相关方面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立足长远,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坚定信息化之路,构建适合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总之,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未来物流发展的需要,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行业和现代物流需求的增加,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将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信息化竞争力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作为新兴物流行业中的绝对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落后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树山.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王佐.企业如何拓展第三方物流[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3):6.
[3]何发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周健临.管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企业物流系统 篇2
就在这一天,根据入世时的承诺,物流业将全面开放。国外物流公司可以在国内成立独资公司,标志着物流市场面临竞争的加剧。为了这一天,蓄势已久的跨国物流公司们动作频频。9月,美国交通部同意UPS、FEDEX分别提交的12个新增中美航班的请求,这些新增加的货运业务总数接近每周40个航班,将会在和有效。继而,在10月份,联邦快递将中国设立为亚太地区第一个独立的业务分区。而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快递业巨头中外运敦豪(DHL)也连续宣布重要消息,透露将在增加2亿美元的投资,并将上海至香港的空运负荷量提高60%。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联邦快递宣布以上战略决定的同时,也特意表示,其将在国内使用其在国外市场用于追踪包裹递送状态的“掌上宝”――无线掌上快件信息处理系统。
一个小设备,当然不值得FedEx炫耀。事实上,联邦快递所具备的“上天入地”的送货能力、大到飞机小到信件的货物信息的跟踪、高速响应、以及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中国物流商们无不耳熟能详。这个小小的展示只是意味着,哪怕是进入初具雏形的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联邦快递也毫不掉以轻心。
广州宝供曾是国内物流公司中名声最响的一个。在国内市场上,像FedEx那样,信息系统也是宝供赖以成名的绝技。但是,在物流业开放之后,在以低成本竞争日益加剧的中国物流环境中,信息系统仍然会是它的杀手锏吗?
在特定阶段,信息化是与同行拉开差距的有效办法
成名作
如果说营业规模,像宝供那样达到5亿元的物流商,仅在广东就有许多家,远成物流、九川物流、南方物流等等,俯首即是。但跟这些其他公司不同,宝供名头响亮,而这,就是受益于它的信息系统。
宝供依靠宝洁发家,甚至连公司的英文名称都叫PGL.在最初合作的5年中,宝供负责宝洁的从广州中央仓库到各地分销中心仓库的干线运输及部分仓储、配送业务。在合作过程中,宝供不仅获得了一个扩张的平台,也从宝洁那里学到了跨国公司对仓储和运输的严格的管理方法。1994年,当双方初次合作时,宝洁利用计算机对货物的发货、运送、签收流程的监控方法就让宝供感触颇深。当时,还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的楼上办公的宝供还没有计算机。通常,宝洁用计算机打印出订货单,用传真机传给宝供,然后由宝供将货物运往目的地。在客户签收后,宝供将具有客户签字信息的接货单返给传给宝洁,再由宝洁的录入员录入计算机系统。
用计算机监控发货流程,这是宝供最早接触到的信息系统概念。,中科院教授唐友三来到宝供,担任信息系统部信息总监。在他的带领下,宝供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系统。最初,宝供采用跟外面的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办法,开发出基于B/S结构的网上订单管理系统。
在自己的业务部门还没真正用起来的时候,这个基于互联网的订单管理系统成了市场部招揽客户的有效手段。,唐友三在上海参加一个物流业会议时,无意中提到宝供有这样一个软件。结果马上引来了飞利浦(中国)家电的注意。正是跟飞利浦家电的合作,使得宝供尝到了信息系统的甜头。
时,宝供的信息系统第一次与飞利浦家电的业务系统进行了对接。可能是出于自己数据安全的考虑,飞利浦提了一个要求,要求使用一个第三方公司搭建的信息交互平台,将双方系统完成对接。这样的好处是,假如飞利浦要更换物流商,后来者只需要跟第三方平台对接就可以了。这有点像早期的银行卡数据交换中心。一般地,飞利浦将电子订单从第三方平台上导入宝供的系统,按照订单流向实现自动分流,如属于飞利浦武汉仓库的就自动分到武汉。武汉仓库的数据员收到订单后,将实发货物的信息录入宝供系统,再通过第三方平台导入飞利浦的系统。这个过程,比以前依靠手工抄录、传真发送的做法,再效率上提高很大。在当时,网上订单管理系统是宝供的独门暗器。有一段时间,飞利浦(中国)的家电业务几乎所有的仓库和运输、甚至包括苏州制造基地的中心仓和外仓的管理都交给了宝供。
可以接受电子订单,这让宝供在竞标的时候所向披靡。在飞利浦家电之后,,宝供在与飞利浦(中国)照明业务合作时,就完全实现了电子订单(EDI)的应用,直接实现了系统对接,双方的数据流更加通畅,对订单的处理更加快捷。
信息化给宝供带来的极强的品牌效应。也是在那时,宝供将自己的客户开拓方向牢牢锁定为外资企业。宝供总裁刘武认为,外资企业一般都具有比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在跟他们的合作过程中,对宝供自身也是一种考验,有助于提高信息化水平。“这是甩开与其他国内民营物流企业差距的有效办法。”
然而,自认为找到了秘密武器的宝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营业规模却并没有爆炸式的增长。1995年时,宝供的营业额已经突破八千万,9年之后,却依然只有4亿。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宝供的腾飞呢?
在以追求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面前,信息系统未必是有效的
&n
bsp; 利器失效
在宝供利用信息系统开发新客户的时候,它所处的市场环境正悄悄发生变化。在宝洁时期,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建厂很少,向全国市场发货主要依靠铁路。宝供本来就是靠铁路起家,而且,很早就在全国建立了几十个办事处。在启用网络订单处理后,优势更加明显。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运输条件发生了极大变化。根据20的交通行业统计公报,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在那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二,除西藏以外的全国省市自治区都通了高速公路。公路运输的繁荣的直接后果,就是铁路运输总量的急剧下降。根据20的统计数据,深圳市全年公路运输总量已经占到全社会货运总量的81.5%,广州市则占到了50%.
同时,外资公司也逐渐完成了本地化的过程,也带来了物流策略的相应调整。以宝洁为例,从1988年在中国开办第一家工厂起,几年间在北京、天津、成都开设了至少5家工厂。宝洁不再需要那么多的长途运输了,而更需要以汽车为主要载体的中短途运输。
在物流的初级阶段,“运输”几乎就是物流的全部。在公路运输发展起来之后,在“运输”这个环节上,宝供引以为傲的信息化,马上就陷入了低成本竞争的漩涡,优势顿失。
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客户业务发展部副总监陈东锋说,对于多数快速消费品厂商来说,在选择物流商的时候,只有两个因素发挥作用,一是价格,二是服务。“现在,我们在全国每个区都会跟一些物流商合作,多数是中短途运输,他们基本能够保证低残损率和准时到达。”
广东省物流业发达,准确的说,是运输业发达。从广州市区到增城区只有几十公里,但物流公司的招牌却像购物街一样繁华。这些公司多是夫妻店、兄弟店,“一部电话一部传真一部车就是一个物流公司”,运作成本极低,这让他们在接单的时候可以承受极低的价格。通常,正规公司一辆车跑一趟中途需要4000元,这些公司1000元就承运了。这种竞争,对于1000余人规模、企业运营成本巨大的宝供来说,无法承受。
年,宝供从TNT手中收购了其13辆40吨半挂车,准备跑广州和上海的长途。这却使宝供最深切的感受到了低成本竞争的残酷性。这批车跑一次亏一次,甚至连四费(过路费、油费、司机费、维修费)都挣不回来。无奈之下,只好改跑短途业务,宝供将承揽到的长途业务都外包给了社会上的运输队。
信息系统部信息总监唐友三说,信息化的一个目的便在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应付这种情况,宝供一直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降低成本。从开始,针对在不同时期建立起来的信息孤岛――OMS(客户订单管理系统)、S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业务管理系统),宝供开始研发TOM(全面订单管理系统)。TOM上线之后,订单处理速度从50票/小时提高到150票/小时,每年可节省成本150万,每年新增运输业务收入850万,增值服务收入50万,平均每年新增营业收益257万。
但在以货运队为主体的“劳动力”已经形成了供方市场,在这个市场,成本几乎没有下限。宝供的业务总监算过一笔账,一笔36吨的订单,如用5吨车,正规物流商起码得用7辆车。而事实上,接单的供应商常常只用两辆车就完成了,每辆车实际载重18吨。
在这样的竞争面前,信息系统黯然失色。无论是货物运输从长途运输为主转向短途运输为主,还是仓储的从集中在某一区域还是变为全国分布,运输本身的便利和更容易控制,都在削减信息系统的竞争力。
但这并不是说运输环节就无利可图。另一个著名的物流公司大田快递对货物监控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其中一个是,如果客户想知道自己的货物到达什么地方了,便可以登录大田快递网站。依靠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便可以看到运送自己货物的车队大概在什么位置。要享受这种服务,客户出的钱自然不在少数。比如,大田的客户中有华为公司,承运的货物也包括了路由器、交换机、手机等,对于这些需要高保值的产品,客户自然愿意掏更多的钱。
为实现这种过程监控,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无论采用GPS和GSM定位,都可以达到同样目的。但对于宝供来说,由于其选择的行业主要是快速消费品和家电行业,这些行业本身的利润率就不高,因此,提供这样的服务,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宝供曾经使用过一段时期,但很快就取消了。
只有在三高(高端行业、高端服务、高端客户)条件下,信息系统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物流商是否能够持续成长
跃过龙门
物流业在中国发展的十年,多数情况下是在低成本竞争下运行,整个行业长期维持低利润局面。而从“物流”本意而言,运输确实是供应链中利润最低的一个环节。一个成功的物流公司,利润往往并不是来自运输。
19,刚刚创办的香港嘉里物流业非常苦恼于内地物流业的低利润。跟宝供具有同样的苦恼,嘉里不仅面临高成本的问题,而且,一样没有自己的车队。3年之后,并未大举进入内地市场、而是将主要市场主要放在以香港为中转站的国际市场的嘉里物流,实力已经远远在内地物流公司之上。
嘉里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增值服务能力,在它的客户中,不乏欧洲的著名糖果、衣服、玩具厂商。当他们的货物到达嘉里的仓库时,仓库中会根据不同商品设计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精美包装。重新包装后的货物,虽然定价大幅上升,但销量却也大幅上升。货主对嘉里的这种增值服务非常认可,愿意付给包装设计费用。除此之外,一些货主甚至在仓库存放半成品,根据旺季和淡季,嘉里则按照货主的指示组装。
而做到这一点,嘉里同样依靠的是信息系统。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何明珂说,零售业的竞争特点是终端决胜,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物流商需要根据信息流才能发现增值空间。嘉里的信息系统与卖场和生产厂商之间保持对接,时刻掌握卖场动态。比如,在得知卖场需要进货的时间后,嘉里的信息系统会计算出货主需要何时生产,然后,自己才能有提供增值服务的时间。这时,它扮演了一个能够影响供应方的信息咨询者的角色。
但是,另一方面,嘉里物流在内地市场的表现平平。一方面,经过嘉里重新设计过的产品价格非常高,在内地市场不大;另一方面,内地市场物流市场竞争的无序性,必然增加其进入市场
的成本。目前,嘉里物流只在沿海城市的几个保税区开展业务。
这给了宝供一些启发。纠缠于利润变薄的运输环节,显然并不能使公司壮大。要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就必须进入利润更高的环节,开发那些对物流商的服务要求更高的客户。只有在高端竞争中,宝供的优势――信息系统才可能有用武之地。
2001年,宝供开始了其在全国建立十个物流基地的宏伟构思。在这十个位于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的基地中,将全部采用立体仓。在这之前,国内物流商多数采用平仓存储,占地面积大,不便管理,货物保存和装卸处理都存在很大问题。而立体仓占地面积少,全部采用货架和托盘,货物更安全,处理订单速度也更快。当然,租金也很贵,往往是平仓的几十倍。通常,只有那些对货品堆放有特殊要求、也舍得花钱的厂商才会采用。
客户当然是不缺乏的。,全球最大的食品厂商卡夫饼干在国内招标物流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是立体仓。宝供顺利的成为卡夫在国内的物流供应商。在卡夫之后,安利(中国)、宝洁(原材料和一部分成品)、LG和三星都成为宝供的客户。
立体仓并不是宝供竞标成功地唯一理由。除了其十年的物流行业从业经验和成功案例外,立体仓的信息管理系统,才是卡夫饼干选择其的幕后英雄。
立体仓有诸多优点,但管理更复杂。卡夫饼干所以要求立体仓,一是因为饼干容易压坏,二是由于货物配送对象往往是包括便利店在内的终端超市,经常会有半箱的订单出现。在宝供苏州基地的立体仓中,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哪怕一次只需提走半箱饼干,系统也能自动指示工人应该从那一行货架的哪一层托盘的哪个位置提取,而且,货物出仓严格的按照产品的生产日期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在这个问题上,是宝供高层在信息化上的胆识发起了作用。,宝供花巨资买进后来被SSA收购的EXE公司的立体仓管理软件。这个软件是宝供在信息化上投得最大的一笔钱。光软件的实施费用就高得惊人。整个实施过程大约需要90天,EXE公司提供的咨询师每人每天的咨询费是880美元,打折后是550美元,按两个咨询师算,实施一套软件光咨询费就90000美元。
立体仓的硬件投入很高,保证其盈利的充要条件是保证高利用率。这是平仓时代的人工管理根本无法做到的。在采用EXE的立体仓管理系统之后,现在,宝供合肥物流基地的立体仓平均每天处理订单数在500张以上。在国内,这是相当高的水平。
在立体仓之外,宝供还在寻找另外一些高利润的业务。宝供总裁刘武透露,20,宝供将切入“复杂程度更高、利润也更高”的深度配送(纵深至小卖店的同城货物配送)领域。这个领域由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要求物流商必须具备比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如果能够成功,宝供将会进一步拉开与国内其他物流商的差距。
这是在跳出“运输”困境之后,宝供发现的新天地。而在这个基础上,它也同样不乏对手。怎么样才能在这种高水平的较量中胜出呢?
20,跟宝供合作了5年的红牛饮料遇到了新问题。当时,红牛饮料公司虽然了解全国的销售情况,却对库存和市场终端的随时反应缺乏了解。为此,在仓储和物流基础上,宝供为红牛量身定做了一套针对其物流业务的订单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与宝供系统的对接,红牛可以随时掌握各区域终端卖场对产品的反应。这个被红牛认为是“从低级合作到高级合作”增值服务,使红牛放心的将全国全部29个区域和仓库的全部物流业务全部外包给了宝供。
这样的IT外包式的服务,只有在高端的业务和高端用户面前,才能发挥作用。这让宝供坚定了进军高端市场、寻找高端客户的信心。刘武说,在未来两年内,宝供将在守住目前的日用品、食品、家电、电子通信四个行业的基础上,积极进入在利润更高的医药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在与跨国物流商没有正面交锋之前,利用已有的信息系统优势,首先跟本土物流商拉开差距,这或许是现在能看到的信息系统在竞争中发挥的最大作用。
配文1:“非竞争”角色的更佳定位
综合实力的差距、商业模式的差异,将使信息系统在中外物流商的竞争中失语。在竟合时代,它的“推动合作”的价值,可能比“促进竞争”更有意义。
无论是物流商、还是准备将物流业务外包的企业,都没有对跨国物流商进入国内市场太当回事。深圳彩联物流的老板说,联邦快递和TNT跟我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它们不会来抢我的饭碗。
这种层次主要体现在双方实力的差距上。今天,联邦快递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90%的区域,可向211个国家提供包裹服务,每天快递包裹330万个,能在24到48个小时之内,提供门到门的国际快递服务。其在全球的网络更是庞大无比,在全球拥有超过143,000名员工、43,000个投递点、640架飞机和45,000辆车辆。与其类似的,UPS在全球拥有37万名员工,在2001年时的营业规模就达到了306亿美元,可以提供从资金到物流、从货运到邮件、甚至包括咨询在内的贯穿供应链全程的服务。
中国的物流公司的优势更体现在本土的运输能力上,又以汽车运输和船运为主。,中国第一家“中”字头的物流公司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延续了中远集团在本土网点和陆地运输、船运上的优势,在其对外宣传的时候,300个站点数和1222辆营运车是最为突出的指标。而以纯粹的物流商面目出现的物流公司(如中邮物流、中铁快运、海尔物流、宝供物流等)身上,也同样可以找到印证。
但中远物流也认识到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中远物流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张宇说,“中远物流的航道的起点就是5156.com.cn网站。”在这个网站上,仓库管理、汽运调度、船舶代理、货运四大系统可以实现从订单管理、出入库查询到全国范围内的空车配载等服务。依靠给予互联网的信息系统整合业务,从而提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是有远见的物流公司的必经之路。
在缺乏积累的背景下,信息系统是迅速扩张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在现阶段,他还远远不能成为与国外物流商角力的利器。更多情况下,双方的差距还集中体现在业务层面,而不是藏在后台的信息系统。
共和快捷供应链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翟学魂认为,甚至在业务领域,由于双方的专著点也多有不同,因此竞争局面也较难出现。UPS在高科技、电信、汽车、医药保健品等行业盘踞甚久,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这一态势并不会改变,而将更倾向于将这一行业的在华外资企业的物流业务与其全球市场接轨。相对而言,国内物流企业的核心优势则多集中在本土制造型行业中,如中远所集中的汽车整车、家电、冷藏品等,中邮则是在汽车、烟草、化妆品等。双方专注于各自的核心领域,这减少了面对面的机会。当然,这一形势必将变化,彼时信息系统才可能扮演角色。如宝供一样,要进入高端行业,必须利用信息系统提高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
但这一天还未到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信息系统依然会发生作用,不过并非“帮助竞争”。正如EIU(《经济学人》)所指出的,UPS的强项在于国际间的双向快运,而不是国内的转运业务,在其以独资公司面目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在与本土业务衔接时,必须选择与国内物流商合作(开放前夕纷纷建立合资公司的初衷并不会改变)。由于其本身信息系统的水平和全球化业务所需,合作伙伴的信息化水平必是重要指标。联邦快递选择大田快递、DHL选择中外运成立合资公司便是如此。
这对宝供而言是个机会。正如当初跟宝洁合作得到提升一样,跟UPS这样的企业合作,同样是企业长大的捷径。信息系统的效力,并不只是为了竞争。
配文2:基于互联网的3PL升值
以前,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比较复杂的交易能够自动化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无资产的3PL,它可以利用实时信息,完成灵活的、可升级的、基于互联网的交易。这跟以前物流商都是自己拥有大量火车或者轮船的情况不同。这群无资产的3PL后来逐渐又设计出一些电子商务业务来满足承运上的需要,比如道路优化设计、控制成本的其他方法。在美国,到年,3PL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500亿美元,1993~19之间,3PL企业的股票回报率高达324%.相比之下,不提供价值增值的传统物流管理业务公司中,提供整车运输业务的股票回报率仅为52%,提供卡车零担业务的公司的股票回报率则为22%.
配文3:NML:信息系统致富的经典
1991年的秋天,科斯特。泰勒创办了NLM(Nationan Logistics Management,NML)公司。创立这家公司最初的想法,是获取“额外运费”。在90%的情况下,工厂的生产是正常的,但也有10%的时候会出问题,比如,装配线突然中断、延迟完工等等。这时,跟下游市场的约定并不能改变,产品仍然要根据约定准时到达。要达到这点,就需要承运商以更快的速度、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就需要付给承运商“额外运费”。
正是看到这10%的机会,NLM公司设立了一套工作程序,帮助托运人完成处理涉及额外运费的业务。首先,NML提出额外运费需求,然后由承运商们竞标,包含运输价格、运输管理方法等指标,谁最合意,谁就可以获得这笔额外运费。项目开始之后,NML会跟踪整个运输过程,并将情况及时告知托运商和收件人,以保证托运人和收件人不受损失。
开始阶段,这些调度和指令传输都是由手工和电话来完成的,每天收工处理500份指令造成的混乱令所有人心乱如麻。后来,NML的启动了特快专递系统(EMS)。该系统核心部分是为托运人、承运人和制造工厂设计的三个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序。三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提供额外运费业务的需求、登记可提供的运力、签订合同、安排与追踪运输、协调费用支付等,每项交易数据都存储在数据库里。交易完成后,这些数据又用来编制月份管理报告,承报给托运人的管理层,根据额外运费的情况对自己工厂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调整。
承运商对自己选择的承运商和通过NML选择的承运商进行了成本分析,发现选择后者将使工厂的成本节约25%~35%.其中,选择最适当的方式(空运、海运或陆运)为成本节约额的贡献为53%,另外34%的节约金额来自对低成本承运商的选择,最后13%的节约是将零担运输整理为更有效的成批运输所致。
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研究 篇3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在数量及规模上都有了大幅扩展,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主线,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制约影响着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要提高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
一、现阶段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构建及实施中暴露出的相关问题
首先,物流企业预算管理效果不佳。物流企业业务活动涉及面较为广泛,如物流企业物资的储存、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信息数据,这就需要物流企业一方面做好物流网络的一体化建设,以做好业务流程及财务信息数据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开展相应的收支及现金流预算。但从实际情况看,受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预算环节较多、财务状况不够透明、预算可执行性不高等因素影响,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收效甚微。
其次,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环节权责利不够清晰。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作用及地位较为显著,在该环节系统构建上,面临如下问题:1.受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度及健全度不高的影响,会计核算较易出现财务信息失真问题。2.由于会计核算环节没有设置相应的预警及监督机制,增大了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的几率。3.负责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在权利、责任及义务认知上不够清晰,出于成本节约的考量,物流企业疏于对会计核算岗位进行细化分工,岗位兼任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及业务运营面临较大的风险隐患。
第三,物流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效率不高。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流动资金管理是物流企业获取利润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纵观现阶段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由于物流企业没有采取先进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资金使用及调配流向上,简单依赖财务报表等数据,一方面无法全面了解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及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如财务报表编制出现偏差,会进一步对物流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决策的准确制定造成阻碍。而在现代物流企业流动资金的具体管理环节,受制于物流企业经营特点,如分公司数量较多等,会导致流动资金的归集、调配、预算及管理上较为滞后,既会造成流动资金的闲置,又可能因资金调配不规范,预算失准而引发资金的浪费现象,最终导致物流企业流动资金利用率及管理质量低下。
二、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构建途径分析
1.完善财务预测、预算管理及财务决策模块,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
针对物流企业业务特点,要强化财务管理的事前财务预测工作,通过对物流企业资产负债情况、总业务量、利润表项目等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确定物流企业融资量,然后借助回归直线方程对物流企业业务量及物流企业资金需求量相关参数进行计算,最终测算出物流企业资金需求额度。在物流企业预算管理及财务决策环节,要充分重视预算管理在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结合物流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企业各管理部门及岗位人员的预算管理职责加以明确,并做好财务预算编制、预算指标分解、预算执行过程,如收益、成本费用开支、现金流信息的控制、预算执行效果评价及纠偏等,使物流企业预算管理能够得以真正发挥其财务监督及财务控制的作用。在现代物流企业财务决策模块,可以采用定量及定性相结合的决策方法,以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着力构建及实施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机制
在现代物流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投放、物流成本管控及利润的分配等诸多环节中,涉及到大量的流动资金及业务利润,要对这些资金及利润进行有效管理及控制,进而提高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及资金利用效率,应着力构建及实施现代物流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机制。相关要点如下:1.保障现代物流企业下属分支机构资金使用基本需求,在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基础上,探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2.财务集中管理要覆盖物流企业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信息分析、财务风险防控等方面,并对上述方面制定相应的财务集中管理方案,一方面理顺现代物流企业总部与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及流程;另一方面要借助于企业流动资金的集中管理及实时监督,达到财力集中而又不损害各部门财会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3.提高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现代物流企业在业务上分布较为广泛,需要对物流市场需求方的业务需求加以实时判断及响应,也需要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做好相应的信息数据传递及共享,这就要求现代物流企业注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在現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上,一方面要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进行升级,并将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贯穿到现代物流企业各管理部门及岗位中,以便及时收集整理财务信息数据;另一方面要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突出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财务信息数据分析计算等模块的功能,使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在信息化技术保障下,实现更加精准全面的管控效果。
三、结语
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及综合性,需要根据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业务及资金管理活动特征,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系统架构。在现代物流企业具体实施财务管理系统构建实践时,要注重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等多个模块加以完善,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振江.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总会计师,2014,(6):114-115.
[2]张乐.关于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5):88-89.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篇4
关键词: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1物流信息系统的内涵
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个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企业物流的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有关物流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网络设备和储存媒体等;软件部分包括用于处理交易、管理控制、决策分析和制定战略计划的系统和应用程序。
物流信息系统应该具有集成化、模块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特点,作为整个物流系统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可以有多种子系统或者多种基本功能,通常其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数据的收集和录入。
物流数据的收集首先是将数据通过收集子系统从系统内部或者外部收集到预处理系统中,并整理成为系统要求的格式和形式,然后再通过输入子系统输入到物流信息系统中,这一基本功能是其他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②信息的存储。
各种物流数据在系统中经过整理和加工,成为有用的物流信息并支持物流系统的运行,这些信息需要暂时存储和永久保存以供使用。也就是保证已得到的物流信息能够不丢失、不走样、不外泄、整理得当、随时可用,其存储量、信息格式、存储方式、使用方式、存储时间、安全保密等问题必须认真考虑。而且数据的存储必须要考虑数据的组织,目的是为了数据的处理和检索。
③信息的传输。
必须充分考虑所要传递的信息种类、数量、频率、可靠性要求等因素,保证物流数据和信息在物流系统中,能够及时、准确传输到各个职能环节,这样才能发挥其功效。
④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一般是简单的查询和排序,也可以求解和预测复杂的模型,信息处理能力是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最基本目标,也是衡量物流信息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
⑤信息的输出。
物流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各级物流人员提供信息,为了便于人员理解,系统输出的形式应力求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这也是评价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之一。
2设计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系统设计要求
首先,应采用界先进的软件进行构架,包括核心的集成平台,数据库、网络、中间件的服务器等;其次,软件要采用组件化开发和配置,分层设置,采用工作流引擎,保证软件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2.2 系统扩展要求
系统设计在满足企业已有的物流管理基础上,还应考虑企业物流业务流程的不确定变化,在保证软件模块良好的可配置性和算法的多样性,做到预留接口,保证物流功能扩展和升级维护的方便性。
2.3 软件开发标准性要求
物流软件开发必须按国家的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规范,程序代码设计应层次清楚、逻辑合理,对实现的软件功能程序代码应作中文标注,方便后期维护修改。
2.4 系统编码规范要求
系统应具备统一的编码规范,实现代码的规范统一,和行业统一编码、代码相一致,应满足系统统一维护要求,并且系统涉及的人员、部门、单位等编码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5 信息数据定义规范要求
数据定义规范标准,按照统一技术平台规范标准要求,对数据元定义、数据结构定义、代码表定义进行标准规范,统一数据字典和数据结构。
3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3.1 物流客户层管理系统
①订单录入:
顾客可以直接录入物资需求及物流服务需求等;
②流程查询:
顾客可查询订单的状态;
③在途查询:
顾客可查询订购物资运输途中信息;
④实时跟踪:
查询物资所处地理位置;
⑤咨询服务:
在线解答顾客在物流活动中的疑难问题;
⑥定制信息:
按照需要发出客户所指定的专业信息;
⑦账单下载:
在线获取支付账单;
⑧信息反馈:
客户对物流活动提出建议或投诉。
3.2 物流作业管理系统
①采购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企业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网上采购,降低采购成本,防止“暗箱操作”,包括采购计划管理、审批管理、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评标、合同管理、订货及补货管理、资金结算管理、供应商管理等功能,从流程控制、成本控制、效率控制等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
②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以对运输的货物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并对运输工具的配载进行计算,在GPS以及GIS系统的支持下,不仅可以选择最佳运送路线,还可在网上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及对其运送货物的跟踪查询。
③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一般用于物流业务集中调度管理,适用于多址仓库、多式联运、共同配送、车队管理等时效性强、机动性强、需要快速反映的物流作业管理,以应付客户的柔性需求,减少部门之间的沟通环节,保证物流作业的运作效率。
④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以对所有的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规格、不同成本的仓库资源实现集中管理。采用条码、射频等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对出入仓库的物资存量检索、容积计算、仓位分配、损毁登记、加工、盘点报告、自动仓租计算等仓储信息管理。
⑤货代报关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对进出口的物资进行管理,该系统能完成代理货物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多式联运以及报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疫等功能的自动信息管理于一体,满足客户跨境运作的需求。
⑥数据交换信息系统:
主要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合作企业之间采用双方都认同的标准格式来传递重要的商业信息如合同、订单等。不仅能保证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快速性,还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3.3 企业物流管理系统
①办公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以降低企业物流管理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为目的,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科学化,包括办公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在内的统一的企业管理平台,通过电子公文传递、资源动态分配、多方网络会议、邮件自动管理、定位信息传呼等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无纸化办公。
②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合同的规范化、模式化和流程化,合理地分配物流服务的实施细则和收费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分配相应的资源,监控实施的效果和核算产生的费用,并可以对双方执行合同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取得客户、信用、资金的相关信息,以便客户服务和商务部门作为参考。
③商务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物流市场预测、物流方案设计、物流项目论证、物流资源整合、物流绩效评估、物流营销策划等。
④结算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对企业所有的物流服务项目实现合同价格一条龙管理,包括多种模式的仓租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用、配送费用、货代费用、报关费用、行政费用、办公费用等费用的计算,根据规范的合同文本、货币标准、收费标准自动产生计算凭证,为客户以及物流企业的自动结算提供完整的结算方案。
3.4 物流决策管理系统
①统计管理信息系统:
按照企业的物流统计要求,对企业物流的各项经营指标及经营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和量化管理。
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通过及时地掌握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产生的信息并加以科学地利用,在数据仓库技术、运筹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多角度、立体的分析,实现对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客户、市场、信息等各种资源的综合管理,为企业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资金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的依据,从而提高管理层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意义
第一,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节约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
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其中物流信息要素在挖掘物流领域利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许多国内外企业都建立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商品信息的标准化操作,建立有关条形码或磁性标签等的参数体系,实现了对于商品配送的自动化控制,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网络化能够使企业通过电子订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与上游供应商或制造商及下游顾客之间保持实时联系,从而大大增强了物流服务的灵活性。
第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提高企业服务效率的必要条件。
现代物流服务的高效率与及时化主要表现为7“R”:即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将适当质量(Right Quality)的货物(Right Commodity)、在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以适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及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送达适当的客户(Right Customer)。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对企业的信息实行系统化管理,对各种物流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电子化储存与管理,对各个物流环节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这对企业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保证。
因此,为了保证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必须建立一个高速畅通、动态互联的标准化信息系统。如果信息流通不畅,就不可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就很难满足客户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焕荣,杨鉴淞.大型煤炭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煤炭,2007,5.
[2]殷萍,李松庆.论烟草商业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J].烟草在线,2010,3.
[3]王晓晶.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技术[J].运输物流技术,2009,10.
企业物流系统 篇5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信息化的支持。在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控、可视化的手段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现代化企业利用本身的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保证更快的交货速度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最终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现代物流业需要信息化的支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以物流的信息化为主线,以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柱,把提升信息化作为加快物流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
1.信息化已成为衡量物流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指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对物流业的信息化转型,有力地推动了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物流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的物流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积极转变传统的物流形式。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结构调整的步伐。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2.物流信息化是调整和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运用信息高科技手段,如条码技术的运用与引入、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和互联网数据交换的RFID(射频识别,俗称的RFID)、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为基础进行产品跟踪。企业通过控制物流管理及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运输及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销售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从而提高准确率,降低物流成本,延伸和拓展传统物流功能。
3.企业物流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物流的成本费用,还能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专业服务。目前,企业物流通过信息化。能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务。延长产业链。例如,在德国大众集团的供应链里,该企业的需求都是通过遍布欧洲的网络联系,上游及下游之间的供应链实行信息共享,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与物流信息化的目标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仓储协会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39%的物流公司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统,这说明中国物流市场信息化水平确实很低,很难满足顾客的需求。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物流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发展,进入物流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期。表现出如下特点:
1.社会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但企业仍然缺乏长远规划
最近几年,从政府部门到企业都已意识到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和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在各种专业的场合得到广泛运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把发展物流信息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各级政府把建设物流信息化纳入到发展规划里,并进一步加大了在物流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投资。这说明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的意识在提高,但是对企业自身的整体规划不够。在长远战略方面。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同时,企业对自身物流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有供内部使用物流管理软件的公司所占比例是94.3%,有自已外部网站的物流公司所占比例是81.4%。绝大多数公司都运用了相关的物流管理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大多数只是物流链比如车辆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的一小部分。从物流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少数企业得知。仅有14.3%的用户对他们企业的前景有长期计划。这说明,物流公司因为他们本身的不成熟等因素,使得信息化技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很多用户需要的信息不够了解,通常是想到了什么就做什么,造成“信息孤岛”现象。
2.以作业的需求为主要业务
信息技术主要包含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决策及其控制,我国建立规范的信息技术要依靠落实作业来解决。从总体上讲,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是采用最少的投资来解决信息技术业务。这种需求占80%左右,是市场的主体。有少部分企业已经达到较高层次的需求,即优化流程的设计和操作运行。这些企业具有 良好的管理机制和信息技术基础,从而可以提供流程再造和数据库保障制度。这部分市场需求不算太大,但增长速度却很快。
3.建设步伐加快。整体应用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的物流行业也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但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是很低的,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比较少,应用的范围有限。国外的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GIS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但这些技术在国内物流企业的运用却不理想;另一方面,我国对商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也比较低,如大中型物流企业网站的功能,主要是用来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很少用来作为电子商务平台。事实上。目前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低已经成了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4.缺乏专业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现代物流业务种类繁多。过程非常复杂,属人才密集型产业,物流信息又具有很大随意性。因此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数国内的物流企业缺少这种既熟悉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又了解生产和管理的全能型人才。
三、现代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
1.进行总体规划,改变物流信息技术旧理念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在业务流程分析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工具,包含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并去掉多余环节。以信息化的形成固定下来,并不断调节和优化运作方式等。换句话说,物流信息化是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不是用信息技术沿用原有落后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因此,现代物流与信息化管理是不可分开的。
2.进行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创立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物流企业要推动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建设,使得产品信息在物流产业链中能快速准确地传递,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还需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解决信息技术的产业问题。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是提供各种信息交流和共享服务的一种信息开放的平台,如出版业跟物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组织的交流信息共享。由于—个企业无法单独承担这些信息平台的,因此要由外部服务的供应商或者政府部门来提供。这些服务内容包括: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
3.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新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包含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分类和编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物流企业应该根据本地条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他跨学科的技术,提高其综合管理水平。
4.制定合适的教育政策,重视及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物流信息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物流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及物流专业技术水平。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经济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组织人员培训时,要建立合适的训练及实践环境,培育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政府要拓宽教育和培训的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及机构开展物流人才培训;同时应制订计划,建立物流人才的培养架构,培养高层次、多渠道、复合型的物流信息人才。政府应完善有关的法律及法规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维护,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能够吸引外部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促进信息技术新发展。
四、结束语
物流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物流企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准确、及时地把握多种多样的信息。调节自身的资源,建立一个综合的信息化网络架构,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参考文献:
[1]黄均勇,蒋云,主编,物流信息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刘小卉,物流信息管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3]李佳民,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情报科学,(41)
[4]于波,郑春萍,刘光炬,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J],物流技术,(8)
[5]孙志伟,基于信息化的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04)
企业物流系统 篇6
关键词:物流园区;企业集群;构成模型;演进
一、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企业集群系统的空间载体
2006年12月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第二版)对物流园区作了如下定义: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也称物流基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调查表明,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物流企业或物流园区的主办单位,多数均认为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2、有利于生产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专业化运营,加快物流社会化的形成。3、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和物流功能的综合集成。4、有利于物流市场的管理和实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
波特(Michael Porter,1998)把企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它实体”。物流企业集群则是不同类型物流企业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物流资源的高度密集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物流经营场所。具体来讲,现代物流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以运输枢纽设施、科研开发组织、管理部门为依托,各类物流活动主体及其相关制造、流通、教育培训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它既具备一般性企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又与现代物流相适应,顺应物流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是当前我国解决供应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有效方式。
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集群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物流园区是物流企业集群的空间载体,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相互联系紧密、分工协作关系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企业集群的表现形式。
二、园区内物流企业集群系统构成模型
内生于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集群系统由四个圈层构成:
第一圈层为基础层,为园区物流企业集群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设施硬环境和文化、制度软环境。物流园区的出现既为配送中心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减小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而且物流园区可以统一提供仓库、货场、停车场、装卸设备等物流设施供入驻的企业使用,使土地使用效率大为提高,缓解紧张的土地供给问题。鉴于这种原因,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物流园区的建设,先进的物流理念、巨大的物流需求、优越的交通区位、有效的制度分割、恰当的园区运作模式等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系统生成的基础性条件相继成熟。
第二圈层为支撑层,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物流运作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海关、教育、IT、中介和物业等。银行、电信、保险、法律、会计等专业化服务,餐馆、住宿等生活配套服务,工商、财税、运管、公安等政府的监督管理服务职能一起集聚到同一平台上,从而有利于促进政策协调、节约行政资源,为物流市场的高效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
第三圈层是由物流企业、物流设备提供及维护商、园区管理机构、流动的物流人才组成的主体层,它是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的构成主体。物流园区并不是物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其入驻的物流企业才是真正的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 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系统的效率直接由入驻的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所决定。众多的不同规模、不同服务项目、不同专长的物流服务企业,汽修汽配等工具设备的维护保养服务企业聚集在一起,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配套服务、提高其物流运作的效率和降低其物流成本,充分实现物流资源跨企业整合。
第四圈层,即最里面的圈层,是以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核心层,它是保证物流园区集群化运作的神经中枢,是园区物流企业集群的灵魂所在。物流信息是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系统运作的中枢神经,是沟通物流网络体系运行的血脉,也是进行物流过程调控的前提与基础,其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园区的物流信息中心。作为区域物流信息中心连结物流作业现场(包括运输与配送作业的车辆)与中枢指挥功能的基地,除一般信息作业手段外,还需要相应的电子数据加工处理设备,其核心内容就是信息咨询、配载服务、车辆调度等。
三、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系统实例
1.德国不来梅物流园区
不来梅物流园区在传统的货运中心基础上通过市场运作的模式,不仅有运输、仓储这类提供传统服务的企业落户,并且有大型的货运代理、联运公司、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公司驻扎到物流园区,甚至连海关、金融、保险等部门机构也设立工作点。不来梅物流园区拥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单位而且这些企业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已形成强大的合作效应。在这些企业中虽然有大型的从事全球化物流服务的公司,但大部分是提供部分物流服务的中小型公司,它们以诚信、伙伴关系、双赢等合作理念为指导结成了物流园区多元化服务功能,加上海关、金融、保险等业务领域,使物流园区能够为“物”的流动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2.中国传化物流基地
浙江传化物流基地前不久获得了“中国物流示范基地”称号。该基地依托良好交通圈、经济圈优势,2003年4月完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工具与设施、货物和服务四大资源集聚的集聚与整合,成功集成了信息交易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零担快运中心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42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该基地。3年间服务增加值达到23.2亿元,上缴营业税8445万元,为周边服务的工矿企业减低了40%左右的物流成本。该业绩来自于物流园区企业集群效应。
四、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系统的演进
1.酝酿期:物流园区外部氛围形成
物流理念变革与物流园区规划构建了物流园区发展的外部氛围。物流园区建设之前总会进行关于物流产业现状和定位的讨论,之后会出台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选择存在巨大物流市场需求的、具备区位优势的、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城郊地区设立物流园区,来自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当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用地优惠政策相继出台,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系统的发展进入酝酿期。
2.萌芽期:物流园区公共设施搭建
物流园区内各种物资、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较多且有较大的流动性,因而需要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性建设项目与之配套。一旦园区计划开始实施,政府或其他投资主体就开始投资建设公共设施,使其成为交通运输便利、通讯技术发达、各项生活设施完善的区域。中转、商贸、制造等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物流需求开始展现,从而对各类物流企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引发物流企业入园的冲动。
3.起飞期:各类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园区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在物流园区管理部门政策引导和开发商的优惠措施吸引下各类物流企业相继入驻。这些企业在业务上可能相同,也可能有侧重,在总体上基本能够形成物流各项功能的互补,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互补性。但是合作并不顺利,竞争多于合作。此时需要中介服务机构的介入,通过中介机构的穿针引线使企业之间熟悉相互的业务,促进企业之间联系,使物流供需关系以及集群内物流企业和科研及教育机构更加协调,关系更加密切。
4.成熟期: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完善
物流园区企业集群的全面升级依靠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完善。综合性、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同时也是指挥、管理和信息的中心,通过园区将信息集中,达到指挥调度的功能。天津港保税区以区管委会牵头,搭建了连接海关、商检、工商、各物流公司、客户的电子商务平台,区内各物流公司可以在平台上随时掌握物流供求信息、办理相关物流业务等。通过引入技术较为成熟的信息系统,整合园区内各企业的信息系统,与城市物流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企业在能力和管理上整合起来,促使物流园区内企业信息共享,以此来提高整个园区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个城市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第四方物流提供商的成功运作将标志着园区物流企业集群进入成熟期。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瑛.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以上海市外高桥物流园区为例[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徐萍. 德国货运中心向物流园区发展的特点分析[J]. 公路交通文摘,2004,4: 60-62.
[3] 任寿根. 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J]. 管理世界,2004,2: 57-63.
[4] 范德成,王庭建. 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J]. 物流科技,2005,1: 5-8.
The constit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nterprises cluster system in Logistics Park
JIA Xing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Enterprises Cluster system in Logistics Park consists of four layers. With the growth of the layers, evolution of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cluster will have five phases: gestation,germination,development,maturity and continuously update.
Key words: Logistics Park; Enterprise Cluster; Constitution model; Evolution
积极改进石化企业物流系统 篇7
1 国外石油公司成品油物流管理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如BP、Shell等,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管理体制,为成品油销售业务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成品油物流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1 供应链一体化协调运作
通过对国外大型石油公司供应链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国外石油公司目前普遍采取上下游一体化综合管理和分模块优化的模式。从下游的需求预测一直到中游的炼制计划和上游原油的开采,国外大石油公司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了完善系统的工作体系。
1.2 业务可视化管理
为了对业务进行综合性可视化管理,各大石油公司已经纷纷建立起了综合物流调度指挥系统,并实现了大屏幕的可视化实时动态展示。例如沙特阿美公司的生产运营指挥中心,包括油田生产、天然气处理、炼油生产、运输、装车、销售六大业务板块,上下游包括成品油物流系统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均实现了可视化监控和管理,上百人从大屏幕上获取相关业务的实时信息来帮助完成各自的日常工作。
1.3 计划调度滚动优化
国外石油公司成品油物流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和调度两个方面,其中计划包括成品油资源配置和运输优化的年度、季度计划等,时间跨度随不同公司的运作水平和模式略有不同;调度则是计划的具体执行,制定旬度、日间调度计划并进行优化管理,包括网络优化、库存管理、油库自动化管理等。
从国外石油公司的具体运行情况来看,计划和调度不仅是国外石油公司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一个不断滚动优化和互动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是总体规划计划、滚动优化和执行。例如,制定月度计划后,分旬度对其进行阶段性执行,根据第一旬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后一个旬度的计划进行再优化,从而更好地完成计划目标和根据外界因素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此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滚动计划和优化过程。
2 我国石化销售企业物流系统的问题
石化销售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资源与市场矛盾突出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的成品油消费市场相对偏重于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而炼油厂分布相对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成品油一次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不合理。而发达国家则依靠相对低廉的管道运输和水上运输将原油运到成品油消费地去炼制,炼油厂大多建在成品油消费的集中区,这种消费指向使物流更为合理。
2.2 运输体系不优化
中国成品油二次运输大多以公路运输为主,加上成品油销售企业又各自为战,由此造成二次运费高。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车辆的使用效率低;二是车辆陈旧,单车吨位小;三是大部分的加油站的场地小,储油罐容积小,单车的运量小:四是大多数公司的油库没有相互配送,不能跨公司跨区配送,无法做到运距最短。
2.3 油库设置不合理
在中国,成品油销售网络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省市县三级销售网络结构,销售环节多,而且每一级都配有储油设施,成品油从炼油厂往往要经过省公司或地市石油公司石油库,有的甚至再到县石油公司石油库才能最后到加油站。由于销售环节多,造成一是库容过剩,布局不合理,效率低。
2.4 信息化程度低
科技含量低表现在设备、设施的硬件上和数据的传递和信息的整合方面,供应系统中多环节之间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易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信息的传递和整合还处在手工作业和计算机技术混同时期,尚未进入利用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和自动化控制阶段,其结果必然是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差、反应速度慢。
2.5 物流人才匮乏
我国目前正处在现代物流的起步阶段,而石化销售企业内部才刚刚开始认识物流的重要意义。因此,人才短缺,专业人才不专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思想观念不太适应,危机感和紧迫感不强,物流专业知识欠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物流人才匮乏。
3 石化销售企业物流重构设计
面对竞争,石化销售企业借助于IT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效地管理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商,分销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提高客户满足的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各企业的效率。
3.1 优化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
(1)实施一体化战略,增强物流同步性
要从体制上石化系统真正实现上中下游,产供销一体化,从原油的开采———石油的炼制———成品油的销售———客户。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物流同步工作,协调发展,加强石油、石化工业的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企业,调整产品和装置结构,扩大企业和装置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
(2)引入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新组建的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第三方物流参与市场竞争,为销售企业进行物流策划,从炼厂———油库———加油站如何做到物流配送最优化,做到运距短,运费低,配送及时,同时建立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为销售企业和炼化企业提供对接服务,实现物流,运输、管理的最优化。第三方物流的引入必然使销售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为提高销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采用物流新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
为增强竞争力,扩展进货渠道,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石化销售企业应普遍采用新型的信息技术,RF,GIS、GPS广泛应用于石化销售企业,物料跟踪,运输工具跟踪,提出路线规划和导航,并提供查询和报警功能。创立一个跨企业的流程协作网,把油田开发勘探、石油炼制、石油销售、客户连在一起,对物流进行控制,实现物流信息技术的集成。
3.2 强化库存管理优化物流网络结构
(1)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优化的物流网络结构
根据现有炼厂、油库、加油站的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量,调整各炼厂的原油加工能力,油库储备量、综合测算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从炼厂至油库的运输成本,油库至加油站的物流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油库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
(2)细分市场,把握好市场需求与市场销售的相对平衡
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及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是处理好区域市场供需关系,做到理性经营的基础,自觉地跳出单纯对指标和价格进行分析的小圈子,密切关注国际油价的涨跌,国家政策的调整,竞争对手营销策略的变化等情况,针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消费的影响以及消费需求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预侧,制定相应措施,指导经营管理。
(3)协调资源,把握好进销调存的相对平衡
进销调存是成品油经营全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落实资源配置计划兑现率指标,准确把握进销调存平衡。严格执行配置计划,搞好资源综合平衡,保证生产后路畅通,密切与炼厂的联系沟通,加强对驻厂办事处的管理,建立完善办事处日动态管理制度、办事处调度日志制度,形成以公司调运处为中心,以办事处为前沿的垂直调度指挥系统,保证对炼厂动态信息的掌握和总部业务调度令的顺利执行。
(4)推行“零库存”管理,实现资源优化
为了实现资源优化运作,增强对库存商品的控制能力,应对加油站的库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合理调度资源,及时配送,使加油站既不断档脱销,也不设置过高的库存,以减少库存资金的占压,提高资金周转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3.3 管理客户关系,规范销售物流
客户关系管理是借助先进的信息和管理思想,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来整合客户信息资源,并在企业内部实现客户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为客户提供更经济、快捷、周到和完善的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保持和吸引更多的客户,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顾客分析。主要分析谁是企业的顾客,目标顾客的类型,生产厂家、中间商、个人购买者的不同需求特征和购买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顾客差异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
(2)客户信息交流。客户关系管理创造了一个市场营销和运营活动的管理过程。它通过建立一套互动、连接、了解、整合关系的体系,造就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以及信息交流。
(3)企业对顾客的承诺。企业根据自己的条件诚心诚意地向顾客做出承诺,承诺的目的在于明确企业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4)客户反馈管理。收集客户意见,衡量自己承诺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3.4 建立配送中心优化运行效率
在成品油供应链中,配送中心对整个供应链起着主导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数量的多少、布局的好坏、规模的大小、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成品油配送中心是成品油供应链中的中心环节,它以规模适度的油库为载体,借助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集约化的配送体系,按照用户订单,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将正确的商品或服务,在正确的时间,以良好的状态和合适的成本送达合理辐射半径内的加油站和终端用户。
4 加强石化销售企业物流运作监管
石化销售企业所销售的石化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产生和聚集静电荷,易流动易膨胀,具有一定毒性等特点,有必要对其物流运作进行监管。
4.1 安全监控
现在的安全管理方法,大多数单位采用人海战术。观念上没有新的思想,有相当部分油库或加油站仍在沿用过去老一套的方法进行管理。现在应该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进行科学管理,切实贯彻HSE管理体系,严格遵守该体系的十大要素的要求,应在结合标准、严格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管理。
4.2 数量监管
为减少油品运输损耗,妥善处理偶然发生的超损和索赔问题,运销部门应做好如下工作:
(1)炼厂装运出库的一切油品应不超装、不少装,坚持逐车(桶)检尺计量或过磅计量。装完的车入孔和下卸口要加铅封,袋装固体产品要密封好防止途中洒漏、丢失。
(2)随车发出的货票、到站运单、计量数据、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等,都应齐全以备收方核查、及时结算。
(3)定额以内的实际损耗由收货方负担,运输途中的责任损耗由承运单位负担,发生油品损耗由发货方承担,超过定额部分,查清原因,确定责任。处理溢耗与退赔。
(4)处理油品运输损耗与盈余,产、销双方均应本着实事求是,有依据,有凭证,讲信誉,讲团结,本着公平、合理原则,按规定予以办理。收货方不得因损耗而拖延或拒付货款,也不能因发生盈余而隐瞒不报。
4.3 质量监管
油产品从炼油厂出来到用户使用,中间要经过输转、储存诸多环节,很有可能受到外界杂质污染和氧化变质。因此,要做好油品的质量维护工作,必须建立切实可行、严密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职责明确,严格把关,杜绝油品质量事故的发生,维护用户的合法利益和石化企业的良好信誉。油品在接卸、输转、发运时要根据油品性质不同,实行专泵、专管、专罐、专桶专用。要严格检查各类容器的洁净度,确认合格后才可灌装,泵、管线每次作业完毕进行清扫。油库作业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岗位作业规范,防止混油和污油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Bowersox.Donald J.S 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02.
[2]裴亮,董黎明,尹强.成品油流通现代化探讨[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3]商业部.石油商品运输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企业销售物流的系统优化 篇8
关键词:销售物流,库存管理,系统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销售物流是生产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企业本身必须从事的重要活动,它是连接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本文就AC企业的销售物流系统优化,进行阐述。
一、销售物流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生产企业来讲,搞好销售物流的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销售物流系统,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节约物流成本,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二、企业销售物流的现状及问题所在
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利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使用权转给用户的活动。它是企业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与企业的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成品的销售任务。
目前AC的销售模式与流程如下:采购部负责原材料、备品备件等生产资料的采购、存储及调配,市场营销部负责产品销售和发货计划。市场营销部根据用户订单需求、自身生产及库存情况,制定发货计划,物流部根据发货计划,在保证相应客户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选择铁路、公路、海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发运产品。在企业的销售物流中,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订单管理
AC订单比较多,有的是大额订单,分批发货;有的是紧急订单,集中发货。订单的选择主要是依据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还要考虑客户关系。对订单的管理和分配上,对销售订单缺乏标准化的程序管理。没有对客户下达的订单进行有效的管理及跟踪,使仓储、运输、订单无法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无法满足物流系统信息化的需求。
(二)产品库存管理
市场营销部负责制定发货计划,物流部按发货计划制定运输计划,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运输。在库存控制方面没有有效管理手段,积压和缺货现象时有发生,商品库存周期过长,占销售总额的比例过高。
(三)信息系统管理
物流信息方面,缺少覆盖销售网络的物流信息系统。销售过程中的库存信息、产品装卸发运信息、客户使用信息、物流供应商相关信息脱节,信息大多数依靠手工输入,没有EDI系统投入使用,信息传递不畅,形成信息孤岛,某些物流环节不能有效衔接,整体物流效率不高,不能对销售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运输方式的管理
运输在物流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运输成本在整个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最高。它既是物流费用支出最多的环节,又是改善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AC的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运输、航空运输。在运输方式上,AC采用的是第三方承运人进行承运。AC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中,由于受客户订单、生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对运输方式的选择也比较受限。
三、构建完善的销售物流系统
(一)订单分类管理,准确预测处理
订单管理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有效延伸,把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有机的融入到客户管理中去,才能推动经济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订单是企业自身和客户之间联系的纽带,企业是根据订单为直接的驱动来组织和安排生产的。
对于AC来讲,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订单处理系统,如何做好订单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第一,熟悉所供客户经营状况和生产情况,掌握客户的销售特征、动态变化、库存等各种情况,预测客户需求量,了解其生产周期与经营对手情况,收集各类信息,关注市场变化。
第二,了解公司每月可供货源的数量,根据公司营销要求,对可供应数量及限量情况,力求使订单有针对性,准确性。了解市场销售动态和库存情况,结合公司的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等因素,提供准确的信息。
第三,充分利用CRM软件中的客户需求预测分析功能,随时跟踪订单完成情况,结合客户的销售动态、库存情况及公司有关货源的供应情况,在合理安排好供货计划。
(二)控制库存成本,合理优化库存
对于目前AC库存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建立客户情报信息系统。要有效地管理销售库存,必须能够获得客户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客户的信息库,准确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进行有效的需求预测。
第二,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要想很好的管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畅通。
第三,建立与供应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生产与订单情况,确定处理库存业务流程,控制库存的有关参数及库存信息。这样,通过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库存,既可以达到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又可以使库存成本最低。
(三)优化信息系统,改进系统现状
在现代物流中,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的中枢神经,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可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将原先割裂的,在实现物资空间位移中所进行的装卸搬运、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以一个可以互动的整体面对客户的物流需求。使信息分类集成化、系统功能模块化、信息采集在线化、信息储存集中化、信息处理智能化,保证供应链信息流畅通,资源共享,降低物流成本。
第二,根据订单与销售计划,利用运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物流优化模型、成本核算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订单处理、销售计划、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客户服务进行优化,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销售物流系统信息平台,对产品库存分布,运输方式线路选择,网络优化做出决策选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
第三, 收集、传递、处理、利用信息, 实现管理信息化, 提高企业物流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管理信息化能够为决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增强制度的约束性, 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管理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促进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四)整合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资源
第一,慎重选择运输方式。根据供货时间、生产计划、运输时间,对要运输产品的种类、装运规模和运输距离及运输方式综合考虑,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做出选择,使运输成本最小。
第二,对运输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在制定运输策略,安排运输计划,进行物流成本预算及运输能力调配时,预先进行集中运输管理。实行运输资源集约化管理,可以在预先分析中发现运输相关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提高整个运输体系的反应能力和效率。
第三,减少承运人数量,实行竞价运输模式。AC采用的是第三方物流进行运输,为AC服务的承运人有十几家,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通过实行竞价承包运输线路,减少承运人数量,培植和保护一些装备精良、服务优良、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强势企业,增加他们的业务量和营业收入。通过这种运输模式,降低运输费用。
总之,销售物流系统优化必须立足于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对销售物流系统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物流环节的运行效率,做到库存最优,生产成本最优,运输费用最合理,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成本。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林勋亮.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浅析企业物流系统流程再造 篇9
1 企业物流系统流程再造的必要条件
企业物流系统的流程,从总方面来说,就是企业以输入各种原材料和顾客要求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例如,订单处理流程。在传统的组合中,输入和输出之间一系列活动是:接收订单、输入计算机、检查顾客的信用、查找仓库产品目标、在仓库配货、包装、送上卡车等。一个企业的维修服务流程可能是:受理服务、访问计划,执行维修,收取相关费用,后续反馈。对这一系列活动顾客并不关心,顾客关心的只是这一流程终点。如果无法满足顾客需求,因此流程就是失败的。所以企业进行物流系统流程再造的必要条件: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统流程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再造的领导组织机构。
1.1 以顾客为中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品的大量生产,已使市场逐渐饱和,大部分的产品市场都成买方市场,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移到了顾客一方。竞争使顾客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顾客对各种产品和服务也有更高的要求。
1.2 企业建立完善物流信息管理体系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在《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一书中明确指出: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之前,没有理由认为物流和各种功能可以被结合,或者这种交叉功能的综合会提高整体性能。例如:过去的存储企业的仓库里摆放有成千上万种商品,单靠人脑记忆和手工记录,在进行货场的查询时不仅麻烦,更容易出错。而计算机技术应用后,库存管理实现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能够很容易查出某种货物的存储状态。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思想的发展而发展的。
1.3 企业物流系统流程再造的组织机构
企业本身并不能再造流程,而是由企业里的人实施的。我们再进一步深入探讨流程的内容是“什么”之前,需要关注由“谁”来实施再造。企业如何挑选组织真正实施再造的人是再造取得成功的关键与必要条件。
在理想的环境中,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为这样的,领导人任命流程主持人,流程主持人在再造总管的帮助下和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召集流程再造小组进行流程再造。
2 物流采购中心
企业的原物流采购部门只是一个职能部门,是企业垂直管理中的一个层面,主要负责: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而对供应商的评价、产品的供应周期,质量没有明确的要求。原材料、半成品、外协件由专门的质量部门来检验。因此,采购活动的完成,对企业的生产正常进行没有根本的保障,只起着执行任务的责任。企业应对原系统流程进行再造,成立物流采购中心,物流采购中心必须保质保量,按价、按时、按量、按目的地进行供货。时空上无条件地满足企业生产与服务的需求。它主要包括:采购中心的目标职能与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成本,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
2.1 采购中心目标职能与采购战略
物资采购实现对整个企业的物资供应,有四个基本目标:一是适时适量保证供应:二是保证原材料质量,三是费用最省,四是管理协调供应商、管理供应链。
物资采购要实现和资源市场的纽带作用,是要建立其与市场的良好关系,协调供应商、管好供应链。所谓企业采购战略、什么方案、都应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采购品种战略、采购方式战略、供应商选择战略、订货谈判战略、采购进货战略。
2.2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
供应商管理的核心是把供应商纳入客户关系管理的范畴,企业的管理流程不再是以生产管理作为起点,而是扩展到对上游供应商企业的统筹安排,设计一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强化竞争优势的合理的供应结构,并且与供应商建立一种能促使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而做好供应商评选工作是进行供应商管理的第一步。
2.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
企业的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单,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与客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例如,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等过程而增加的价值,从而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管理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用系统的观点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了规划控制与优化,即行使通常管理的职能,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 物流配送中心
企业对物资库房的传统管理方式是对来料进行清点数量后登记放账,按库存往来存放。根据领料清单、调拨单进行粗放式发放管理。盘点时做到账、卡、物相符,就算完成工作考核指标。管理员对物资积压、短缺无任何责任。物资发放后的跟踪管理,边角料、剩余品的回收,就更谈不上了,库房的管理是因循守旧、按章办事,毫无服务与物流增值意识,企业对物流库房管理流程进行再造,成立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包含了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配送的作业管理,物流配送中心的绩效管理。
4 企业物流再造的措施
(1)企业具备物流再造条件。
(2)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亲自抓。公司经常接到顾客的投诉电话,产品交货期太长,产品质量稳定差等。领导到各职能单位调查,调查结果各职能单位按章办事,尽职尽责无任何问题。问题在哪里,经过领导们更细致的调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领导们主动到海尔公司的物流供应流程,生产流程调查得出:企业管理,造成了管理的职责不明,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从根本解决必需对企业流程进行再造。
(3)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立比较早。因为出现上述问题时,企业领导认为只要建立信息化系统。就把问题迎刃而解。买回来了电脑,ERP管理软件,结果是因为管理模式没有,流程一切照旧。电脑与软件成了简单的数据输入与输出。现代化办公设备生成出低能办公效率。信息化系统建立不是企业再造的根本条件,但是必要条件,起到催化剂作用。
(4)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本条件。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进行物流再造必须坚持以满足顾客为中心。
(5)企业的物流再造的具体措施与方案。
(6)企业领导人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本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分析前提下,提出了企业物流再造的具体措施。利用在海尔调研的成果,把企业物流分类物流采购中心与物流配送中心。采购中心必须在第一时间与各使用单位材料要求,中心领导负有全部责任,物流配送中心必须在第一时间把材料送各使用单位指定的地方,生产环节结束后,第一时间收回废料。
(7)采购中心。
(8)物流配送中心。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残酷,瞬息万变的市场全球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职能型向协作团队管理发展。垂直关系变成了扁平化。以顾客为中心是企业管理宗旨与根本。企业对物流流程再造,正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变革,它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曲学军.陪送中心运营与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企业物流系统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逐步覆盖了整个行业, 使全球经济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我国也逐步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包含了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营销信息化, 企业资源信息化等多个方面。企业都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 但是却面对计算机技术一筹莫展。此时, 财务电算化的到来让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看到了希望。目前,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优势会计电算化使用后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 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为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基础。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 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1 ERP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 企业管理信息化称为传统企业的目标,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 企业只有不断转型, 不断引进高新技术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行业中有一席之地。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上帝, 只有掌握更多有效的信息, 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前途, 业务系统信息化的实际需求, 最主要体现在对ERP的需求。目前, 已经有很多企业独立开发了一些软件系统, 如进出货、财务账目核对、业务销量分析等方面, 已经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是, 专业化程度不高, 如财务账目核对系统只是单向的记录。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展, 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这种单向的管理系统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出世, 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掌握这项技术已经更为了企业管理的必须工作。未来企业引进ERP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ERP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信息的整合处理分析, 而且又具备一定的预测机制, 是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必经之路。分析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案例, 无一不是追随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采用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系统, 这对于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ERP系统的局限性与实施风险
由于ERP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以及数据输出方式都是静态的, 其主要通过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指导对企业进行管理, 无法知道企业在执行这些计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也不能通过流程规范化以及流程自动化指导和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ERP系统所产生的计划加以执行。简单地说, ERP会告诉您如何做, 但ERP不会关心您究竟做了没有以及是如何做的。由于ERP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安装了一套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应用软件系统, 更是要求企业重新建立一套管理流程, 有时甚至还要重新设计整个企业的组织架构来适应和掌控已经安装的ERP系统。对企业来说, 意味着对过去管理模式的彻底改变, 同时还会涉及到管理层架构的变动, 所有这一切配套活动称之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BPR) 。
企业实施ERP存在巨大风险。由于BPR活动是在企业运营当中嵌入的一套工作流程, 一旦实施, 不存在返回原点, 只有勇往直前。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不是仅仅由流程决定的, 其中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ERP实施的另一个风险就是资金的投入。
3 ERP与物流信息系统
3.1 WMS仓储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管理系统中完成对整套仓储信息的规整, 通过软件的应用, 将所有仓储物品智能、自动的分配到位, 在使用的时候, 可以提供真实准确的仓储信息, 方便核对账目和库存物品明细, 促进工作的快速实施, 使库存实现最优化。
3.2 TMS运输管理系统
运输管理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物流软件开发的核心功能, 其功能主要包括了运输成本、运输选择、运输线路, 运输分配。在确定运输方式以后, 为装载计划提供最优化的模式, 使货车数量和装载量达到合理的分配, 解决了人工计算的难题, 也保证了运输的效率。
3.3 OMS订单管理系统
订单管理系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为客户的大批量订单统一处理、分类, 传统的物流配送是每一种货物都是有一种单一的运输模式, 现如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这种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各式各样的订单集中在一起, 需要统一分类, 订单管理系统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运输效率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谁掌握了较好的物流技术, 谁就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3.4 SMS服务管理系统
服务管理系统主要是避免活动期或者说是业务高峰期, 因为订单量增加, 服务跟不上的问题, 采用服务管理系统平衡作业, 根据地区、时间分类, 增强企业的业务承受能力。
4 物流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4.1 仓储管理
在成本的节约管理中, 仓储和配送是最主要的两个部分, 首先是仓储, 要保证仓库的面积不能过剩, 库存量长期实现最优状态, 人员管理的成本降到最低。其次是配送, 配送的效率决定了客户的满意度, 作为企业而言不仅要保证配送的时间, 而且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物品分类, 运输模式都决定了配送的成本问题。如今, 物流软件的使用, 让人们看到了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希望, 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 并使得复杂的工作模式变得更加简单, 多数流程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 人只需要根据计算机预定好的模式去执行就可以。
4.2 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系统可以保证企业控制运输成本, 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 固有的车辆使用和分配, 车辆的闲置是造成成本增高的主要原因;第二, 车辆运输的附带成本, 包括司机的工资结算, 油费、路桥费等。
4.3 服务
物流软件系统的开发, 不仅是满足降低成本的需要, 仓储和运输两者紧密相连, 客户所需物品的配送效率直接影响着对企业的评价, 物流信息化的到来, 实际带来的是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翟学魂.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3 (8) .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9) .
[3]邝才忠.制约ERP在我国成功应用的内外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 (2) .
企业物流系统 篇11
关键词:企业问物流管理;供应链系统;管理方法;管理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供应链系统与企业物流管理都是目前企业需要去不断提升与不断努力的重要工作方面,在企业物流管理之中,应用相应的供应链的基本管理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目前的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但是目前的企业物流管理的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使得目前的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仍然不能满足给予供应链系统的要求,下文将针对这一课题进行具体的探讨,从而提出相对可行的建议。
一、目前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基本现状
目前而言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仍然有不足,所以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现状是无法满足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发展与进步的实际需求的,怎样提升目前还较低的管理水平是所有企业急需要进行探究的重要课题。所以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经常在不明确、不系统地了解供应链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企业物流管理,使得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状况不能够达到企业物流发展的预期与发展效果。企业在进行使用供应链时往往都能认识到供应链所带来的增值属性,物流贯穿着所有供应链中的每一条节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体的成本,增加实际利益。但是没能完全掌握供应链新系统的管理方式,因为如果仅仅针对目前供应链系统中的层次主体而言,其系统的环境与层次主体即节点企业而言都是较为复杂的[1],不能以简单统一的管理方式去进行管理。
除此之外在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信息链也作为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一个部分需要企业重视,但是目前由于系统链发展不是十分稳定,对于信息的流动速度较为缓慢,不能够完全打开信息市场,在信息链的基本流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是不能够较好地进行企业物流工作的,所以目前供应链系统受限,管理方法不完善,信息链流动机制不畅通,都是目前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所主要存在基本问题。
二、基于供应链系统上进行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结合市场实际发展现状,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手段的灵活程度
其实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企业在进行基于供应链系统之上的物流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如何针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行企业物流管理的调整,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之中能够有效地结合目前市场的实际发展现状[2],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手段的灵活程度,从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性而言,能迅速针对市场信息反馈与市场实际发展状况对业务体系以及不同的节点企业进行调整,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之中,适应目前市场的实际发展现状。
(二)转变管理方法,将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向服务型方向转变
在基于供应链系统之上进行企业问物流管理的过程之中,我们同样要认识到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适合目前的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需求了,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此提升管理水平。所以达到这一效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向服务型方向进行转变[3],加强服务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创新。在这一完整的额供应链系统之中,必须要注重每一企业节点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效率,加强服务的实际提供能力,促进企业物流管理工作能够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明确每一供应链环节以及供应链层次的实际需求,在个性化的管理服务上仍然是有较为庞大的潜在需求的客户群体的,所以企业不仅仅需要向服务化方向进行转变,同时也需要向个性化方向进行相应的转变。
(三)完善信息流的完整性,增强物流信息的时效性
在整个无论是供应链系统还是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信息流即信息链作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供应链系统起到相当大程度上的制约作用。上文也提到了目前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信息流不完善的基本现状,所以企业要在明确信息流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与前提之上,进行转变,畅通市场信息,并且通过传递准确的物流信息来促进整个物流的的顺利进行,这样也能够最大从程度上增强物流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工作中信息物流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与基本资金流的最大程度上的整合。
(四)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提升物流技术
想要实现管理目标,就需要在技术的提升与人才的培养这两方面进行着手[4],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对于物流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实时掌握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在企业中建立行而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吸取有益的管理经验。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等多种手段,为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之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在基于供应链系统之上的企业物流管理目标。
结语:
在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着很多供应链概念模糊,不能有效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等多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在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有效应用目前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完善信息流、人才培养、技术提高、转变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等多种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与转变,从而进一步加强目前企业物流管理对于市场竞争与市场实际情况的适应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企业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宏.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 对外经贸,2012(05):108-110.
[2]陈静.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刘欢. 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初探[J]. 品牌,2015(10):221+223.
企业物流系统 篇12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1966年发表了《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 首次表达了循环经济的思想。他指出, 地球像一艘孤立的、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 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 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 肆意破坏环境, 就会走向毁灭, 人类必须在一个循环的经济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使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一线性流程, 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这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要求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对地球资源的开采, 使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过程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3R原则) 。
“减量化” (Reduce) 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量化原则常表现为要求物品体积小型化、产品重量轻型化及产品包装简单朴实, 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数量, 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再利用” (Reuse) 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 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 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 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 (Recycle) 原则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 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使物质在闭环中流动, 包括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等三个层次的循环, 其中小循环是指企业内部物质的循环, 属于企业物流层面;中循环是企业与企业间物质循环, 即供应链层面;大循环则属于区域物流和社会物流层面。本文将从企业物流层面论述企业内部微观的小循环。
企业是循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 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下, 企业物流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经济模式下, 企业只关注产品的正向流动, 企业物流更加关注如何使“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变得更有效率。然而, 随着循环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加深, 资源的衰竭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企业开始努力寻求将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废弃物以及EOL (End of Life) 产品转变为再生资源的途径, 一方面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 企业绿色物流悄然兴起。
2 绿色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的绿色化是企业环境战略的重要组成, 它不仅能改善企业自身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能推动企业产品所在供应链的绿色化, 进而推动全社会物流系统的绿色化。因此, 企业是绿色物流的直接实施者, 没有企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关注, 循环经济将难以实现。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的同时, 国内物流业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鉴于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2009年2月25日制定实施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对国内物流业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关键在于企业如何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 通过关注环境来促进产品销量或业务量的增长, 因此, 建立企业内部的绿色物流系统是大势所趋。
绿色物流是指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利用先进物流技术, 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减少资源消耗,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改善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从定义可以看出, 绿色物流与循环经济倡导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完全一致, 它是循环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通过绿色物流改变企业内部的生产模式, 形成企业内部的循环。企业根据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生产过程, 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高效利用, 减轻甚至避免环境污染, 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3 企业物流
按照物流在企业发生的环节进行分类, 可以将企业物流分为正向物流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和逆向物流 (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是在传统正向物流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在发展正向物流的同时, 发展由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循环使用等形成的逆向物流, 形成从“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绿色消费—绿色回收—绿色再生产”的循环绿色物流模式。相应地, 企业绿色物流系统也由正向绿色物流和逆向绿色物流两个子系统构成, 如下图所示。
3.1 企业正向绿色物流系统
(1) 绿色供应物流
传统的观念将供应商运送物料到场内仓库的物流称为采购物流, 而将从企业仓库取货搬运到企业各车间、生产线、工段等各工作地, 以满足各生产工艺阶段对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的制造需求的物流称为供应物流。随着采购供应一体化、3PL分工专业化等的发展, 采购物流直接扩展到企业车间、工段, 即供应商可以直接送货到生产一线, 因而采购物流与供应物流合而为一, 统称为供应物流。
绿色供应物流指原材料采购获取过程的绿色化, 包括绿色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及采购过程的绿色化。其中, 供应商能提供绿色原料或零部件是最关键的, 因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环境性能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环境性能。因此, 企业实现绿色供应物流, 首先, 要对构成产品的原料/零件的环境特征进行评估, 选择环境友好的原料, 舍弃危害环境的原料物质;其次, 要根据材料的绿色性对供应商进行绿色性评估。评估过程包括对组织过程和产品的评价, 组织过程评价着眼于管理系统、环境业绩、环境审核等, 产品评价包括生命周期评价、商标和产品标准的评价等;最后, 还要使采购过程绿色化。从重视采购成本转向重视采购物品的环境质量并且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采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方式, 如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包装袋、集装箱运输、货物一贯式运输、降低运输次数、回程管理等。通用电气公司近年来大大加强了对供货方的环境评估, 如果供货方达不到通用电气公司的环保要求, 公司将取消与其合作。这种措施虽然在运营前期增加了公司的采购成本, 但大大减少了公司中后期的环保投入, 不仅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 在供应物流环节, 企业要考虑到资源对企业生产的适用性, 还要考虑到材料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不能仅仅考虑原材料的购买成本。
(2) 绿色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其边界起源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 终止于成品仓库, 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绿色生产物流要求企业实现绿色生产, 也称清洁生产,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清洁的产品、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能源。清洁的产品首先要求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具有绿色特性, 即废弃后能自然分解并能为自然界吸收、易加工且加工中无污染、易回收、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这样有利于原材料的循环使用。清洁的生产指必须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基础, 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改进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通过清洁生产, 实现企业内部的物耗和能耗的削减;通过企业内部的回收循环, 提高资源利用率。清洁的能源要求企业节约能源, 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 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数量和毒性。通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措施缓解资源枯竭, 实施持续利用。另外, 以减少物料输送、储存、装卸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废物排放为原则, 进行物流技术的改进和物流管理方式的改善, 优化生产物流系统, 规划物流路径最优, 消除无效的输送或装卸等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物流作业过程的破损率, 提高生产物流活动的效率。
(3) 绿色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 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该过程包括产成品或商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客户服务等活动。销售物流是企业正向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一个衔接点, 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商品的销售任务。因此, 销售物流的绿色化更多地影响企业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形象。要做到销售物流的绿色化, 必须做到:
首先, 要合理规划分销网络, 绿色分销网络应该有利于运输路线的最优化, 要能充分利用铁路、水陆等环保的运输方式。因此, 在销售过程中应采取环保型, 资源节约型运输工具, 比如长距离运输、大批量货物运输尽量通过航运运输或者铁路运输等低成本、资源节约型运输工具。其次, 要使用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即企业在产品设计及包装的使用和处理方面, 要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 其特点是材料最省, 可自然降解并且降解周期短, 废弃最少且节约能源, 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另外要适度简化包装, 过度的包装不但是浪费也造成不必要的污染。简化包装可大大减少包装废弃物, 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 应予以大力提倡。最后, 要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和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物流设施、器械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 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 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 从而降低废气排放量。
3.2 企业逆向绿色物流系统
企业逆向绿色物流分为绿色回收物流和绿色废弃物物流。
(1) 绿色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是指对排放物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使其成为有用的物资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品流动过程。例如, 废纸被加工成纸浆又成为造纸的原材料, 废钢被分拣加工后又进入冶炼炉变成新的钢材, 废水经净化后又被循环使用等。对于返修的不合格物品、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再生资源, 企业可以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关联者协同起来, 遵循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和再利用原则, 通过构建绿色供应链等方式建立回收再利用系统, 形成循环物流系统。
(2) 绿色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对排放物中已丧失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从环境保护的目的出发将其燃烧, 或送到指定地点堆放掩埋, 对含有放射性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工业废物, 还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废弃物物流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产生的排泄物、流通过程产生的排放物以及消费后产生的排泄物等。对于废弃物,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搬运、储存, 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实现“低投入、高利用、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必然。
传统物流主要关注正向物流, 无法实现物质和能量闭环流动, 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是闭环形式, 这就要求人们依靠科技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次品率, 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要对生产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逆向物流的开展为废旧物品的回收和利用架设了桥梁, 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同时也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客户满意度, 获得竞争上的优势。这又促使企业更重视逆向物流, 进一步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因此, 企业不仅要提高正向物流的效率, 更要将逆向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西尔斯物流执行总裁曾说:“逆向物流也许是企业在降低成本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绿色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而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障碍在于企业缺乏有效的绿色物流系统, 只有构建高效的绿色物流系统, 才能更好地使资源得以再利用和最终废弃物减量化。该物流系统其实是一个物料循环流动系统。其运作过程是:首先, 制造商经过对供应商的评估, 选出绿色供应商, 供应商将原料、零部件送达生产企业;企业对产品进行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 形成最终的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边角余料、副产品、残次品等, 直接进入内部回收系统, 尽量做到维修后再利用, 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制造出来的产成品, 经过企业的绿色分销渠道, 由企业自身组织物流配送活动或者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化的运输和配送;企业销售、使用阶段出现的退货或报废品经集中式回收中心处理后, 经修复、改制或原料再循环, 重新进入产品的供应链;其次, 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工程中出现的废次品, 也应该直接进入再制造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企业完善闭环的物流系统, 充分利用资源, 极大程度上减少浪费, 降低企业整体成本。除了产品的退货、召回处理外, 对包装物的回收、重复使用, 对报废产品的拆卸和零部件的再利用等, 都有利于最终废弃物量的减少, 有利于资源节约, 也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4 企业物流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 在循环经济理论的引导下, 企业内部实现了小循环, 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发生了变化, 循环经济在带动正向物流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逆向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即循环经济带动了企业内部绿色物流的蓬勃发展。
鉴于循环经济的要求, 企业应该积极地推进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 从供应商的选择、产品的设计、销售网络的规划到边角料的回收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实施绿色组织和规划, 积极推崇共同配送策略, 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率, 简化配送环节, 避免配送环节烦琐及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同时选择绿色运输, 尽可能实施复合一贯制运输并充分使用第三方物流, 避免企业内部物流造成的运输效率低下、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的出现, 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龚英, 靳俊喜.循环经济下的回收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69-72.
[2]左铁镛, 冯之浚.再制造与循环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7-12.
[3]屈冠银, 李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74-106.
[4]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381-400.
【企业物流系统】推荐阅读:
物流企业仓储系统管理05-19
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系统11-20
雅芳直销SCM企业物流系统解决方案10-07
物流仓储企业07-18
物流企业运作05-16
国有物流企业05-16
汽车物流企业06-05
小型物流企业06-13
企业物流控制06-18
韩国物流企业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