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物流企业

2024-12-15

传统物流企业(精选12篇)

传统物流企业 篇1

来自传统物流板块的企业业绩表现出了“强于大市”的可喜局面。

又到一年晒“报”时。截止到本月, 国内各上市公司年报相继曝光。近年来被视为资本市场热点的物流板块企业也集中发布了2011年的年度报表。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储股份”) 4月24日在股东年会上正式发布2011年中储股份年报, 作为传统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的典型代表, 中储股份的业绩也因被视为传统物流行业的“风向标”而备受关注。

业绩增长稳健

中储股份发布的年报业绩, 可以用“稳健”二字形容。年报显示, 2011年中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 34.13亿元, 同比增加4 2.8 0亿元, 增长22.37%;发生营业成本2 22.71亿元, 同比增加4 1.1 2亿元;实现营业利润5.12亿元, 同比增加1.40亿元, 增长37.84%;利润总额5.53亿元, 同比增加1.54亿元, 增长38.5 4%;净利润4.09亿元, 同比增加1.13亿元, 增长38.36%;货物吞吐量累计4940.24万吨, 同比减幅8.83%。

其中, 在物流业务上, 中储股份的表现尤为不俗。2011年, 中储股份实现物流业务收入260805.47万元, 同比增长14.67%。这其中仓储业务收入40462.91万元, 同比增长21.25%;进出库收入50865.58万元, 同比增长3.75%;配送业务收入39672.06万元, 同比增长21.86%, 完成配送运输总量1615.01万吨, 同比减幅16.68%;国际货运代理收入75214.13万元, 同比增长8.74%, 完成货运代理量1651.89万吨, 同比增长11.62%;质押监管业务实现收入22539.84万元, 同比增长49.05%, 总质押量4941.20万吨, 同比增长36.35%;集装箱业务收入6890.14万元, 同比增长8.6 3%;现货市场收入1 8 9 0 2.7 0万元, 同比增长20.30%。

对此, 中储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2011年, 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 物流行业总体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社会物流总需求尽管增速有所放缓, 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而另一方面, 紧缩货币政策、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等因素对物流需求结构产生深刻影响, 配送、金融物流需求增长, 而生产资料的仓储需求下降。在这种复杂的市场环境, 中储股份通过调整业务结构, 强化基础管理, 发展增值服务, 开拓业务品种等多元措施, 最终保证了综合物流业务的持续增长。

作为中储股份的另一个业务板块, 经销业务2011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208亿元, 增长23.41%。事实上, 去年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 因此中储股份2011年年初在固定资产投资及机械制造等产业的带动下, 钢材价格持续走高并保持高位运行, 但下半年在外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行业不景气的双重因素影响下, 钢材价格走低, 市场风险加大。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 为有效应对风险, 中储股份积极开发新的经营品种, 着力发展综合物流贸易, 充分利用期货市场, 持续探索新的融资工具和业务模式, 取得一定成效。同时, 中储股份进一步完善贸易业务管理体系, 加大决策透明度, 构建贸易准入及退出机制, 加强业务审批及监控, 提升市场研究和分析能力, 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注:1.根据物流企业分类办法, 本刊选出部分具有特点的A股物流上市企业。2.表中数据来源于各公司公布的2011年年报。3.数据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30日。4.本表中数据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提示或依据, 股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然而, 中信证券研究员张宏波通过分析认为, 中储股份上半年物流业务收入就达到了12.7亿元, 同比增长15.7%, 与全年增长幅度接近。物流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仓储面积的提升和价格的提高, 此外发展综合物流业务, 如发展配送、仓单质押业务, 也对公司物流业务毛利率的提升 (1.56个百分点) 具有明显作用。公司贸易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8.6%, 是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 但是上半年钢材需求和价格相对疲软, 公司贸易业务毛利率下滑0.65个百分点。

集体走强

与中储股份类似, 其他上市物流企业的业绩亦表现稳健, 正是基于此, 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给予了“强于大市”的评级。外运发展201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91亿元,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2亿元, 每股收益0.4995元, 同比增长1.38%。相关券商指出, 外运发展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7.72%,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继续扮演了公司营业利润绝对主力的角色, 占比达到95.84%。中外运敦豪仍然是投资收益的主力, 但银河航空经营不善拖公司业绩后腿, 全年巨亏1.73亿元, 占投资收益的40%。中信证券为此提醒投资者, 2012年银河航空仍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定时炸弹”。对于外运发展的未来走势, 多数券商认为, 从传统的代理业务转向综合物流服务, 集中优势资源服务关键客户, 应该是外运发展未来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点。

铁道部旗下的铁路运输企业铁龙物流2 0 1 1年报显示, 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29.1亿元, 同比增长3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亿元, 同比增长5.7%;折合每股收益0.39元。国信证券认为, 此份业绩报告基本符合此前预期, 并发现线下物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 同比大增106.7%, 贡献了全部收入增长;集装箱使用费2.1亿元, 同比下降3.8%, 下降原因主要是木材箱发送量的减少。澳洋顺昌2011年业绩快报显示,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38亿元, 同比增长51.06%,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967万元, 同比增长21.05%, 折合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近年来, 铁龙物流不断加大造箱投入, 2011年公司董事会批准采购9500只特箱, 2012年3月公司董事会又超市场预期地批准采购3500只不锈钢罐箱, 7000只特箱有望于今年二季度逐步开始上线运营, 业务收入和利润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记者了解到, 澳洋顺昌现有主业是金属物流业务, 并控股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预计2011年金属物流利润贡献占比约83%, 小额贷款业务占比约15%。另外还新投资了LED业务, 预计今年6月底投产。值得注意的是, 澳洋顺昌的另一大亮点是, 金属物流跨区域发展可望为其增加新的动力, 基材价格的企稳回升则可稳定收益水平。未来两年, 公司将以张家港为核心基地, 将配送基地进一步辐射至广东、上海和重庆等地。

分析人士预计, 2012~2013年澳洋顺昌的有效综合产能将增长32.4%, 2013年底达到43万吨。目前钢材价格基本企稳, 且随着整合效果的显现, 钢板物流业务毛利率将保持稳定, 预计未来两年金属物流净利润的增速将分别达到25.6%和28.4%, 分别贡献每股收益0.29元和0.38元。

政策长期利好

对于上述企业今年的业绩预期, 采访中多数分析人士都给予推荐评级。上述分析人士大多认为近年来从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物流“国九条”, 物流行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近年相继出台的政策对物流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竞争力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 0 1 2-2 0 2 0年) 》已被列进“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团体预案,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 明确今后时期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及方向, 这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

以中储股份为例, 中信证券预计2012~2014年其EPS (每股盈余) 分别为0.53元、0.58元、0.65元, 对应的PE (市盈率) 将达到23倍、18倍和15倍。而另一家券商也预测因为中储股份土地资源丰富, 不断推出以基础资源为核心的增值业务, 未来更有减税等“物流国九条”等利好公司的细则落地预期, 因此给予2012年EPS25倍PE估值, 未来6个月目标价至13.3元, 继续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对于澳洋顺昌, 相关券商预测2012~2013年其有效综合产能将增长32.4%, 2013年底达到43万吨。目前钢材价格基本企稳, 且随着整合效果的显现, 钢板物流业务毛利率将保持稳定, 预计未来两年金属物流净利润的增速将分别达到25.6%和28.4%, 分别贡献每股收益0.29元和0.38元。

然而, 在看到政策利好的同时, 分析人士也指出了上述企业将面临的巨大压力。海通证券一位分析师就明确表示, 尽管物流行业利好新政频频出台给予了有力支撑。不过, 新政实施的具体细则尚未明确, 落实到企业的情况也就不得而知, 作为竞争接近白热化的物流行业, 企业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增长阻力。比如近年来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税等均有较大增长, 使企业经营难度加大, 运营成本提高。同时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使风险控制成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部分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 很多公司尚有待继续改善。与其他较为成熟的行业相比, 物流企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在组织机构、职能定位、权责分配、管控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 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多数物流企业业务创新不足, 作为新的盈利点的物流增值业务和多元业态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因此建议上述企业依托现有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以集约化、专业化、综合化、网络化为原则, 推动业务的创新与流程再造, 实现业务升级, 才能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物流行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近年相继出台的政策对物流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竞争力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

传统物流企业 篇2

苗晓坤 王冬梅 卫绍元 陈昕

摘要:现在我国的运输业已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科学分析了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模式,积极探索传统运输企业发展的对策和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不但有利于运输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能为运输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运输组织方式的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输企业;现代物流;转型

[中图分类号]U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140-031、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需要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据统计,到2007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作为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对接、联系将更加紧密,外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这一必然趋势,同样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1.2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

现代物流已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整合创造的第三利润源泉重要举措,也是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领域内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甚少,可控能力十分有限。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的“万事不求人”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2007年年底,列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8,2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资金6094亿元人民币,占其全年产品销售收入的9.6%;如果加上应收账款12315亿元人民币,两项资金占用为产品销售收入的29.1%。2007年这18.2万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41次。可见,通过企业改革,推进现代物流,压缩企业资金占用和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利息支出和财务费用大有潜力可挖。

2、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的几点探索

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大好时机,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在转变,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备。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社会综合服务能力,构筑货畅其流、方便及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物流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及工目标。

2.1 增强物流基本理念的认识

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因此,物流也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

物流管理的核心实质是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企业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也有的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解释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作为现代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服务的角度来说,物流的定义应为:要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去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产品的可得性。

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系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有关《竞争战略》“价值链”的概念引人物流的系统管理,形成了“供应链”或“增值链”的概念。实际上,物流系统的竞争的优势主要就取决于它的一体化。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物流系统管理的首要技术经济问题,也是系统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支出来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2.2 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整合的基本途径

发展物流产业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去整合的问题。事实上,功能整合是发展物流产业的核心业务,—是物流企业运作的灵魂。

2.2.1 激发物流的需求

生产制造企业由于拥有产品的物权,又处于供应链的中心,所以有权力也最有可能对物流全过程实行有效的安排和协调。因为物权属于制造商,所以相对而言物流服务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物流企业是为制造商的客户服务战略提供服务的。制造商是物流服务的需方。它所要考虑的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的问题,要进行“服务/成本”的效益测算。但不管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都要考虑功能以及相关的资源整合。从企业竞争战略的优势考虑,自营物流对分散于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外购物流则须对市场上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协调安排。所以,发展物流产业最根本的是要激发起制造商的物流服务需求。

2.2.2 向现代物流企业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现有的仓储、运输、货代中介等企业在产业性质上都属于物流企业,所以不存在还要进人物流产业的问题。但从现代物流的观点来看,如果它们不能作为制造商或特定产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参加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不能与制造商等结成策略联盟,则还不能算作现代物流企业,只能算作传统物流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传统物流企业是否能进入制造商的一体化供应链,升级为现代物流企业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从分工协作的观点来看,制造商选择其物流服务供应商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其市场营销战略需要;二是与市场营销战略匹配的物流系统设计;三是能获得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四是能获得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好处。制造商的“服务/成本”分析将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物流企业拥有物流服务的资源如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或线路经营权等只是进入一体化供应链的必备条件,而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选择则是其进入一体化供应链的充分条件。每一项具体的整合都是一系列技术经济权衡的结果。

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服务定位取决于资源配置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为此,物流企业必须实行服务的专业化,必须抓产品。不同的货品具有不同的物流特性。围绕产品的物流特性所进行的服务技术开发将为物流企业创新服务并形成核心服务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传统物流企业融入一体化供应链就会很容易。需要说明的是,核心服务能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比竞争对手略胜一筹之处”,就是特色服务。毫无疑问,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服务品种的不断创新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物流企业发展了,物流产业自然就发展了。

2.2.3 延伸物流服务

功能整合本质上就是延伸服务。物流企业延伸服务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供应链“顺流而下”,即在制造商的产品销售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另一个是沿供应链“逆流而上”,即在制造商的物料供应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如果同时向两个方向延伸,把制造商的物料管理和实物分配都承担下来,就成了所谓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物流企业延伸服务的起点就是前述各种物流服务功能。特别是运输、仓储、信息集成、存货管理、订单处理、物料采购等核心功能最可能成为服务延伸的起点。必须指出,服务延伸的过程就是在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对货主的服务需求细分再细分,对服务品种创新再创新的过程,也是对制造商的经营运作参与再参与的过程,是学习的新过程。

服务的延伸将对物流企业的信息集成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线服务”和“信息共享”随着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时尚和服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可以说,物流功能的整合正在从业务整合转向信息整合。用网络的优势来整合现有物流服务资源,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将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增长点重点培育

发展物流产业是应对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战略手段。发展物流产业就是发展物流企业。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物流理念来引航:物流是服务。物流是存货管理。物流是功能整合。物流是策略联盟。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中央政府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工业生产部门、内贸和外贸部门、交通运输部门,都加大了发展现代物流的工作力度,纷纷举办学习班、研讨会,组织人员到国外培训考察,指导所属行业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邮政等已在进行大规模的战略重组或者将其物流业务分撤出去,以期打造现代物流企业,一些制造企业如海尔、春兰等纷纷抛出了自己的物流计划。深圳市已明确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目标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很多企业,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认真研究后,已将企业的物流能力定位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另据中国仓储协会组织的一次典型调查,反馈信息的企业中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由此可见,现代物流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搞好服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3、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运输资源的整合问题

资源实质上关系到运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目前没有形成物流的条件下,对一些较大的生产制造企业,应在企业体制上进行改革,建立企业的物流公司,将供应、销售、仓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代理配送机构合为一体化,从原料到产品两极发展物流,然后,根据运输资源的多少决定吸收具有较高资质的运输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或战略同盟,向现代物流转型与发展。

3.2 网络问题

我国有几家大的物流企业拥有全球性的仓储货运网络,但是这个网络的覆盖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客户在选择物流合作伙伴时,很关注网络的覆盖区及网络网点的密度问题。有关网点的建设问题应引起物流企业的重视,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力培育物流企业时,要搭建网络管理平台,实行资源共享。

3.3 信息技术

世界上大的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凭着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这些物流客户也成为了高附加值的生产企业,国内物流企业必须在信息系统上增加投入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市场定位。

总之,加快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发展与转型,国内环境气候、条件、时机都已经很成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创造条件,迎难而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发展才能有变化;归根

传统物流企业 篇3

[关键词] 现代信息化物流 传统物流 资源整合

一、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虽然当今国内部分物流企业的成长性高达20%以上,但仍然难以掩盖我国传统物流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1.服务水平欠佳,落后于市场需求

传统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差,普遍存在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客户的高要求现象,服务水平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提供的功能单一和服务质量差两个方面。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由原来的仓储、运输和货运代理企业转型而来的。这些企业主要的业务仍然局限于转型前的基础性服务,成功开展综合业务的公司并不多。

2.系统规模弱小,缺乏网络支持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规模偏小,离最优规模经济状态还很远。物流系统的小规模,有其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其不利的方面。首先,开拓市场乏力。其次,开展业务困难。最后,抵抗风险能力弱。和规模小并存的另一个问题,是物流系统缺乏完善网络的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规模小,覆盖面窄。很多物流企业都是地方性的运输或仓储服务提供商,业务网络的覆盖仅限于邻近的省市;二是有点无线。即使物流公司有自己的网络节点,但却除公路线路以外,没有可供调配使用的长距离的铁路运输线路和航空运输线路。

3.技术设施薄弱,信息系统不健全

传统物流企业现有的设施基本上是按传统的物流方式配置的,与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管理的单一化和粗放性,致使物流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流服务复杂化和时效性的要求。由于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具有依附性和功能单一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作为生产和流通的附属企业只注重与母体行业储运要求的符合性;只注重相关硬件的投入,对于软件的投入几乎为零。因此,物流技术在我国物流业应用并不普及,比如自动识别和条型码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我国物流业中的应用更是尚处于学习和起步阶段。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物流供应链的一体化和信息化,提高物流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也将为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客户间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供应链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功能不健全,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基于现代信息化物流的物流企业资源整合

进入新世纪,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传统物流企业一定要适应现代信息化物流的发展趋势,做好企业资源整合。物流资源整合就是将原本互相联系却被分割开来进行管理的各种物流活动,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它的重要性在于,物流资源种类很多而且十分分散,如果不经过整合,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甚至长期维持小生产的状态,这对物流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尽管不同的物流企业在实际运作中所采取的资源整合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范畴需要纳入物流企业的视野。它们是客户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和信息资源整合。

1.客户资源整合

包括客户、服务及老客户资源的整合。结合现代信息化物流的特点,我们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信息化:客户、服务及老客户资源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数据库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信息存贮的数字化和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目前例如客户信息系统,数据挖掘技术等广泛应用于客户资源整合中,信息化使客户资源整合更加容易,并形成一个客户资源的综合服务中心。

(2)柔性化:这本来是生产领域提出来的,物流作业的柔性化是生产领域柔性化的进一步延长,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的“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趋势,灵活地组织和实完成流作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务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有效的整合了客户资源。

(3)协同化: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都要求企业和整个供应链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协同运作的能力,以及对供应链上的前向洞察力。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实时沟通与协同,企业一方面能使供应商对自己的需求具有可预见能力,使其能提供更好的价格和服务,同时对其供应能力也有较好地预见性,为自己长期的、充足的供给业务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更快的响应能力,跟踪和监控需求满足的过程,准确、及时、优质地将产品和服务递交到客户手中。只有企业间真正达到了彼此协同,才能使物流作业的响应速度更快、更具有前向的预见性、更好地共同抵御各种风险、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出,满足客户的需求。

2.能力资源整合

物流服务能力资源既包括物流服务所需的有形的实体资源,如必要的仓储设施和运输设备等;又包括物流服务所需的无形的技能资源,如货运组织方式和存货控制能力等;还包括物流服务的知识资源,如拥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知识和对具体产品的物流运作具有透彻的了解等,更包括一个有效的物流管理团队等。因此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网络化:网络化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从组织上来讲,它是供应链成员间的物理联系和业务体系,信息网络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业务运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并运用电子方式完成操作。

(2)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其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此外,物流自动化的效果还有: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 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技术很多,如条码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回来技术,自动存取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自动导向和自动定位技术,货物自动跟踪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于物流作业中,在我国,虽然某些自动化技术已被采用,但达到普遍应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大大加强物流企业能力资源整合。

(3)电子化:所谓电子化是指商业过程实现电子化,即电子商务。它同样也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化具体表现为:实现业务流程及其每一步骤的电子化、无纸化;所有商务涉及的货币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交易商品实现符号化、数字化;业务处理过程实现全程自动化和透明化;交易场所和市场空间实现虚拟化;消费行为实现个性化;企业之间或供应链之间实现无边界化;市场结构实现网络化和全球化,等等。电子化使物流企业能力资源整合不仅要成为信息聚散中心,而且成为管理决策中心、观念与技术创新中心、市场和消费中心。

(4)共享化:供应链管理强调链上成员的协作和社会整体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最合理的、最少的资源来最大化地满足整体市场的需求。而供应链上的企业只有在建立互惠互利的共赢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业务过程间的高度协作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只有通過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业务流程等的共享,才能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供应链上物流业务的优势互补以及更快地对终端市场和整个供应链上的需求作出响应。

3.信息资源整合

(1)要有IT系统的支持,就必须注意标准化,标准化技术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根本保证。货物的运输配送、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分类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要求必须有一套科学的作业标准。只有实现了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才能真正实现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

(2)做好物流服务知识管理和决策机制的变革,就必须要采用集成化和智能化。供应链物流业业务是由多个成员、多个环节组成的,全球化和协同化的物流运作方式要求物流业务中的所有成员和环节在整个流程上的业务运作衔接的更加紧密,因此,必须对这些成员和环节的业务、以及业务处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化和集成化运作,使各环节的业务更加接近客户和客户的需求。这种集成化的基础是业务过程的优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而二者都需要有完善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决策、优化、计划、执行等方法和功能来予以支持,并使所有成员各自的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系统集成、信息集成、业务集成、流程集成、资源集成。智能化是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物流网络的设计与优化、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每次运输的装载量选择,多种货物的拼装优化、运输工具的排程和调度、库存水平的确定、补货策略的选择、有限资源的调配、配送策略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优化处理,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借助优化的、智能工具和大量的现代物流知识来解决。同时,近年来,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仿真学、运筹学、智能商务、数据挖掘和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并在实际物流作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三、结论

总之,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必须以战略调整方案为基本依据,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现代信息化物流的特点找到最佳结合点,并实现物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成耀荣:浅论物流资源整合[J].物流技术,2004,(1)

传统物流企业 篇4

关键词:传统物流业,现代物流方式,途径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华的外资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滞后,难以满足外企的物流要求,很多外企采用了不同于国内一般企业的物流策略。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外企的进入,也让国内企业普遍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外企的成功不仅仅是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和雄厚的资金基础,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所采取的灵活的物流策略。我国广大的物流企业应在具体运作方法上进行调整。特别是传统的物流企业,更应着手服务内容的拓展和服务形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为物流企业自身摆脱困境创造条件。同时,外来的竞争压力也使我国传统物流企业产生了提升服务水平的强烈愿望。根据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一般机理,本文将针对公路、水运、仓储等传统的物流企业,分别研究它们融入现代物流的方式和途径。

1 公路运输业融入物流的方式与途径

“入世”谈判中,关于公路运输市场的准入问题,我国承诺在2001年1月1日前允许外商在我国投资建立合资公司,允许外商在中国控股合资公司;并在2003年1月1日以前允许外商成立独资公路运输企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均可享受国民待遇。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公路运输市场的竞争加剧。为了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和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大发展,必须放弃传统的公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根据我国物流需求水平和公路运输业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可以要使传统的公路运输转变为现代的物流服务,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1 通过长期契约或动态联盟的方式,延伸现有的物流功能

当单一的运输功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时候,公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契约方式,创建自己的联盟体系,向市场提供多功能的复合服务。联盟的方式可以是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短期联盟或动态联盟。联盟的对象由客户的需求而定,可以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企业联盟进行多式联运服务,也可以与仓库、场站进行联合,组成物流的集散体系。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空间,还可以与货代、船代、装卸、加工等其它物流功能组成一体化的服务实体。

多式联运不是物流,将几种功能的简单整合也并不等于物流。联盟之后的经营实体应对其功能要素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原有功能要素的优势,挖掘各要素互补性所带来的潜力,开发新的增值服务内容,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2 利用运输组织的专业优势,参与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

国际连锁业的成功便表明了先进的配送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连锁店发展初期,专业的配送体系是现实的。中小型连锁企业对社会配送的依赖可能永远难以摆脱。因此,公路运输业在运输方面的专业性对连锁商同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专业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参与商业流通的物流配送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拓展存货管理、物流分拨和配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大力的发展自己社会化配送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商务已成为流通领域的新趋势。目前,但目前物流配送和金融支付已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论是B to B还是B to C的商务形式,都需要有物流配送作为其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现代流通手段的变革为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改造或新建基础设施,向综合性物流实体进行转化

应该说,代表现代物流业最新趋势的还是新兴的、综合性物流实体。综合物流企业具有服务对象广、服务质量高、市场适应性强和规模效益明显等特点。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在市场上形成积聚效应。有实力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竞争中争取主动。

在向综合物流转型的过程中,需追加大量的投资,也需要有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我们可以利用“入世”的大好机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国外成功的物流企业开展合资或合作经营。这方面,国内己有一些成功的范例。

2 水路运输业融入物流的方式与途径

鉴于水运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在“入世”谈判中所作的承诺相对比较谨慎:允许设立中方控股的合资船公司并享受国民待遇;允许设立合资企业从事所有六项海运附属服务并享受国民待遇;保证外国船舶可在不受歧视和合理的条件下使用港口服务。关于设立独资船务公司问题,我方未作承诺,而是列入了申请免除承担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清单之中。由于我国己允许美国在华设立独资的船务公司和集运公司,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欧盟、日本和挪威等要求在华设立独资公司的呼声也很高。所以,“入世”给我国航运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是不难想象的。更令人堪忧的是,发达国家的船公司早在数十年前即已着手物流化改造,我国水运企业显然已经落在了后面,如果不迎头赶上,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无异于“以卵击石”,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们应该:

2.1 利用航运企业的品牌优势,拓展物流服务范围

很多航运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企业要充分的发挥自身品牌优势,拓展自己的物流服务范围。对于企业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既可与铁路、公路、航空和仓储企业合作经营物流;又可以投入人力和资金、拓展服务范围、独立经营物流;还可以与国外物流公司合作,吸收外国先进的物流经验。一些与大宗货主有长期协作关系的船公司,大力发展提高企业的采购、销售和配送能力,扩大自身的物流服务范围。

2.2 整合海运附属业的现有功能,组织综合物流服务

根据世贸组织(WTO)的界定,海运附属业包括船代、货代、装卸、仓储、集装箱场站和结关等六项服务。信息渠道广、集成性强、固定投资不大、经营风险较小是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现在,很多海运附属业实体已经成为多项功能的复合,有的甚至与船公司、港口有直接的产权关系,容易达成利益趋同。这些实体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些功能进行最优化的整合,利用这些功能的互相互补性,挖掘整体潜力。外代、中货、中外运等海运附属企业在国内外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体系,但网络资源尚未被完全挖掘,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外,附属服务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根据客户需求,量体裁衣,以“劳务输出”的方式,提供货物包装、储存、拆拼箱以及报关、报检等方面的特色服务。上海的“绿色服务”、广州的“驻厂服务”等都是较成功的范例。

2.3 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物流基地,扩大增值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港口是货物集散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港口除发挥自己的本身职能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传统的装卸和储存功能为依托,扩大产品增值服务的范围,提供诸如货物换包装、贴标签、散件组装、修理、退货处理以及简单性加工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使物流真正成为客户生产和销售的一部分。此外,以港口为中心的信息交流亦应从目前的分散状态转变为集中、增值的过程。投入大容量、高精度的电子信息系统,建立港口的基础信息平台,对第三方物流商、客户、海关、银行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整理和发布,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从而提高物流效率,使信息在流通中产生增值,强化物流的增值功能。

3 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化

在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仓储业也面临着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的问题。我国仓储业应该从基本的仓储服务和仓储增值服务两方面同时入手,改进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3.1 基本仓储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其改进策略

3.1.1 仓储网点

仓储企业应选择合理的仓储网点和仓库类型,尽量使自己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仓储网点。同时,企业还应具备为具体客户提供网络仓储的能力。

3.1.2 存货战略仓储企业可以帮助客户制定存货计划,选择合适的存货策略,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对存货的影响。

3.1.3 存货管理仓储企业可以为客户制定存货管理政策,实施存货控制及存货计划,包括配送需求计划(DRP)等等。

3.1.4 仓库管理现代仓库管理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专业仓

储企业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存储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上,并在成本一质量之间做好利益权衡。

3.1.5 信息服务仓储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集中的优势,通过合理加工和利用,使物流信息增值。

以上功能构成了现代仓储企业的基本服务平台。基本服务面向公众,必须满足可获得性、服务一致性和服务可靠性要求。可获得性是指任何客户在任何时间产生以上服务需求时,仓储企业都应有能力提供相应的服务来满足,特别是当这些需求的波动较大时,仓储企业是否有能力调剂供需、满足客户的需求,将是衡量仓储服务可获得性的关键因素。服务的一致性是指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以及不同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所享受的服务应该具有一致性。服务的一致性要求企业应该在基本服务平台上建立服务规范标准。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仓储企业还可以实行承诺制,亦可通过IS09000或IS014000的质量认证。服务的可靠性主要描述仓储企业在业务组织过程中,面对各种突发性故障或失败的补救能力。实际业务中如果发生商品残损或灭失、单证不全、分类不清等问题,恢复正常供给所须的时间是衡量仓储企业服务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3.2 现代仓储企业的增值服务仓储企业提供的超出基本服务之外的额外服务通常被称作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是指对具体顾客进行的特殊服务,是超出仓储企业基本服务方案的各种延伸服务。仓储企业的增值服务表现为承诺零缺陷的各种可选方案,零缺陷是物流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的最高水准。按增值的主要领域不同,增值服务可分为:

3.2.1 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向客户的用户提供增值服

务,如仓储企业在代表销售商向消费者配送计算机整机时,可以附加提供软件安装等方面的服务。

3.2.2 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仓储企业通过对客户物流量

的分析,可以掌握销售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并可适时向客户提供刺激销售的各种额外服务,如广告宣传等等。

3.2.3 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仓储企业可通过独特的产品

分类和递送来支持制造活动。在JIT生产制下这种服务显得十分重要,如将软管切割成各种不同的长度以配送给制造不同规格的水泵厂就是一种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3.2.4 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在开始配送之前,仓储企业

安排专业人员对货物进行分类、组合和排序,以减少不必要的仓库设施和重复劳动,最大限度提高服务速度。如提供防伪、限时送货、信息传送、24小时值班制等等都是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仓储企业的增值服务虽易列举,但却难以普及,因为这类服务一般用于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所以它的安排也是独特的。而且增值与基本服务的区别也并非一成不变,有些增值业务可以随着它的普及而变成标准化服务。然而,不管特定的增值服务如何组织及执行,有一点必须明白,增值服务是物流企业顾客服务的一个发展方向。

传统物流企业在向现代物流的转化过程中,除了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外,还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对市场进行调研,重点分析沿海沿边口岸的外贸物流和不同产业密集区的物流需求特点,并根据客户需求,扩展自身物流服务范围,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升级和转化。要做到这些,传统物流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理念,然后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人才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改革传统的经营模式,真正完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2]翁心刚.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理念[C].中国区域国际物流高峰会论文集,2000,6.

越海成功突破传统物流模式 篇5

http://.cn 2006年12月27日 05:50 深圳商报

深圳物流业“黑马”企业缘何备受跨国巨头青睐?

越海成功突破传统物流模式

12月4日,越海全球物流公司。这一天,总经理张泉接到了来自跨国巨头英特尔的一封“感谢信”。“感谢信”写道:“越海全球物流为飞利浦分销渠道销售模式(物流商整合分销渠道)做出的创新举措,引起了我公司的高度关注,英特尔在全球也面临产业链上的压力。2005年底我公司成立英特尔

创新具乐部,就产品销售渠道,新技术的应用和批量采购共同探讨创新商业模式。

对于越海物流,英特尔在这封信中表示衷心感谢:“2005年底我公司邀请越海全球物流加入英特

尔创新俱乐部并成为核心成员。合作近一年来,越海全球物流为英特尔创新俱乐部

供应链整合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英特尔创新俱乐部成员的集中采购、分销以及配送一体化成为可能,越海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创新模式已在俱乐部成员中得到广泛的借鉴和推广。”

而在深圳物流界一位泰斗级人物眼里,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深圳物流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一年,供

应链时代已悄然来临。让他和同行最为侧目的,就是这家非常低调的物流公司。

前不久,“越海物流模式”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首次被编入长江商学院教学案例。是什么,让越海物流成为2006年行业最大的“黑马”?内敛低调的总经理张泉说:在物流每个环节,我们的创新无处不在。越海物流发展最大的秘诀是“综合执行能力强”,而这也代表了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越海的“另类”

越海物流在业界的知名度陡然提高,起因是它以物流服务商的身份,帮助飞利浦整合分销渠道。去年,跨国巨头飞利浦更换了国内总代理,让各大IT经销商跌破眼镜的是,最后中选者竟然是一家物流公司。整合后的首月,越海物流就帮助飞利浦成功创出销售新纪录,超出2004年同期深圳原总

代理的销量近35%。飞利浦方面对此大为惊叹,专门授予该公司“创新商业模式奖”。张泉表示,以物流服务商的身份帮助厂商整合分销渠道,这在国内还是首例,为同行业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创新发展道路。“越海并不是从一家单纯的物流商转型为单纯的分销商,而是在做好物流服务的同时把手沿着供应链伸得更长一些。”张泉解释道,公司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模式,实现了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销售渠道的整合统一和数据共享。

把供应链“从头干到尾”

越海物流和飞利浦的合作案例,在首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大奖中获得“最佳客户价值贡献奖”。张泉说,整合后,物流管理不再局限于自身范围,而是与整个生产、流通过程紧密相关,飞利浦的供应链环

节因此大幅缩减,物流效率显著提高,供应链成本也明显下降。

他解释说,飞利浦原有的成品从工厂到最终客户端至少要经过四家或以上的公司,环节多,交接多,在运作过程中势必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和风险,各环节衔接的时间性和精确性也很成问题。同时,运输和暂存的仓储费用也很难降下来。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度不好,飞利浦内部跟踪货物

实时状况费时费力,获得的信息准确性也大打折扣。

现在,越海已完全覆盖了飞利浦整个供应链环节,从工厂至最终客户端中间的全部过程均由越海来完成。对于飞利浦来说,减少了供应链环节,由原来的多家物流商或分销商变为一家物流商或分销商,提高了物流和信息流的效率,信息透明度大大加强。

秘诀在于“综合执行能力强”

事实上,整条供应链上有数个物流的利润来源点,如运输、仓储、进出口代理(报关)、配送、销售等等。但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中,每个利润空间里都有若干家物流企业在争抢一份羹,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可能造成恶性竞争。

越海通过整合供应链,产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供应链整体服务中利润产生的环节之间可以相

互平衡,因此,如果仅做一块业务的物流公司自然难以和越海竞争。

但并不是每个物流公司都能把供应链“从头干到尾”。在采访中,张泉提到最多的一句话:“我们的综合执行能力强。”他解释说,由于综合执行能力强,在诸如运输、代理、配送等每个环节,越海都

具有

竞争力。这是越海物流的“手”之所以能越伸越长,而其他物流公司却难以做到的原因。

备受跨国行业巨头青睐

越海物流公司名气不大,但客户却个个如雷贯耳:且不说飞利浦、英特尔、三星、戴尔、LG、富士康等跨国公司是长期客户,明基、广达、冠捷、光宝、宝成、神舟电脑、中华映管等业界著名企业,也纷纷把物流重任委以该公司。伯灵顿和UPS,这两家世界物流巨头选择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时,都看上

了它。

张泉告诉记者,2006年越海在国际货运代理、配送网络、供应商库存管理等几大领域都取得了重大创新突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越海物流首次将飞利浦海外分销中心搬到了中国,这在物流界是很

大的突破。

记者采访期间得悉,越海物流刚刚中标了一个外资公司在华投资的巨额物流外包项目,这标志着越海物流首次进入汽车物流领域。同时,越海在厦门和伯灵顿合作的为戴尔服务的“工业精确配送”项目

传统储运“变脸”现代物流 篇6

生产流通关系的大调整,必然使传统储运面临变革的压力。根据经验和改革发展趋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储运必然向现代物流转化。

一、不“变”不行吗?

传统储运企业(指传统的采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公司和储运公司)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给储运企业的生存造成巨大压力。

1、传统储运业的顾客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储运业主要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等服务,它由两类组织组成,一类是专业储运企业,一类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内部的储运部门。其顾客主要有两类,一是制造企业,一是批发与零售企业。从传统的流通渠道的角度来看,商流是从制造商经批发、零售到消费者的,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储运企业或储运部门到批零企业再到消费者的。现在,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己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代销制、多级代理制及配送制(配送制被视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种流通组织形式),在物流领域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传统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为此,传统储运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2、传统储运业存在着体制、经营管理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比如,传统储运业中大多数是国有储运企业无论是在自身的资源方面,还是在其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都面临许多困难和弱点,这些都是传统储运业生存与发展的障碍。

除了因为受到上游、下游及自身的挑战以外,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还是发展我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是扶持和发展储运行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流通效率、挖掘第一利润源泉的需要。

二、“变”,正当其时!

首先要说明一点,传统储运可以向很多其他行业转化,向现代物流转化只是一种途径。实践证明,前几年在发展多种经营的热潮中,不少储运企业已经转向产品制造、房地产开发、零售、餐饮、旅游、种养殖等多种行业,有的己经彻底摆脱了原有的储运行业,有的企业储运己变成副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不能"轻装上阵",难以摆脱储运业,他们向现代物流转化最有可能,这是因为:

1、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在业务功能上有继承性。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代物流企业的前身就是批发企业或储运企业,如日本菱食、大田花卉等的前身均是储运和批发,现在物流已是这些公司的业务主体。我国台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批发、储运也向现代物流转化,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公司,如捷盟行销、新竹货运、德记、东源储运等。

现代物流的主体功能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传统储运是以仓储与运输为主要业务的行业,这种业务功能上的继承性使得这种转化比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具有更低的"门槛"。因此,在业务功能上不需要另起炉灶。

2、传统储运具有向现代物流转化的物质条件。这里讲的现代物流不是国外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高科技的物流,而是结合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和我国传统储运业改造的现状,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其与国外现代物流的主要区别是,我们的现代物流主要追求机制与管理的现代化,而不是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因此,近50年来我国储运业积累下来的设施与设备基本上可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所采用。因此,在设施设备上不需要大量投资。

3、传统储运具有适合国情的具体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在现代物流中仍可发挥作用,比如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推行"被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时所采用的大宗商品的批发、调运组织方式及合理运输的一些具体作法,仍可为现代物流所借鉴。因此,在管理上不需要从头学起。

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是同一个行业,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还是在搞本行,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特长,在发展现代物流中逐步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这比将投资分散到另一个全新的行业更具有优势。

三、“变”的技巧……

我国传统储运与现代物流也存在较大差距,在传统物流渠道发生剧变后,传统储运如今也困难重重,马上还要面临物流市场进一步对国外开放的压力,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已迫在眉睫。传统储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向现代物流转化:

完善物流、配送功能。

传统储运为了完善功能,按现代物流特征的要求,也可能提供一些外延有所延伸、内涵有所深化的配套性、系列化代理服务,其中有些服务已属物流范畴,但由物流经营者提供,如代买卖双方结算货款、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提供采购信息及咨询服务、代理供应商承担一定的商品促销、店铺商品陈列等活动,这些在国外都叫增值服务,是现代物流应大力提供的服务,但这些只是物流的辅助活动,物流商并没有运用大量流动资金去从事实际的商品买卖,即物流商仓库中的商品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这与批发商或经营其他业务的服务商向现代物流转化就有很大的区别。

建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传统储运企业离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只有一步之遥,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化也应最为容易。与前一个问题相似,由传统储运企业转化成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应在功能定位上区分开来。以传统储运为基础,建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与厂商共建

成为厂商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运输商、中转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厂商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

与批发商共建。

成为批发商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运输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批发商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

与零售商共建。

成为零售商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零售商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与其他机构共建。

成为其他机构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运输商、中转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其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为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物流商自己独立建立

为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及其他机构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储运企业建立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与传统储运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同,需要的设施设备条件也不同,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应加以区别。

加强网络建设

储运企业是专门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传统储运划地为牢、部门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同行业的储运企业,尽管在同一城市、同一地区,各自的储运设施只有一墙之隔,但不能共用,不能形成网络;既使是我国著名的储运企业集团,哪怕网点遍布全国,但由于采用母子公司结构,集团公司内部的物流资源并不能共用,这就影响了这些企业在大范围内合理组织物流活动的能力。现代物流要求储运企业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区域内(包括国际)的物流任务,同时物流成本还应合理。没有这种能力,商品供应、补货及配送的及时性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完成这种任务,必须建立任意区域内的物流网络,单靠一个企业是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事实上,任意区域内均有足够的物流资源,只是没有联成网。以上分析也适用于物流信息网络。因此,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储运企业必须尽可能进行横向联合,开放各自的物流资源。

要使传统储运达到现代物流特征的要求,我们可能还需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目前不可冒进、盲目求洋,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这种转化,最终转化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企业 篇7

1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是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执行资源调配计划而发展起来的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主要开展仓储和运输等服务。现代物流也包括传统物流中的储藏运输等环节,但是它更代表着各种物质资源物流活动的集成协调,现代物流中的这些局部活动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经过权衡而能达到比较好的配合。现代物流是以传统物流的仓储、运输业务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由此延伸的加工、配送、包装、信息服务等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提升,注重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前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业务。

2 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2.1 物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物流行业要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地实现从思维方式到经营方式的转变。物流行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在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扩大规模和专业分工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不断用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目标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

2.2 发展我国物流业的战略和目标

2.2.1 发展战略

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速度和效益相结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化服务为根本目的,使物流业的发展在整体上有较大的突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城乡结合,促进全国物流系统合理布局。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政策指导。要把制定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相互配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加快研究制定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

2.2.2 发展目标

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使物流业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物资流通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在经济中心城市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若干条以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

3 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的转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国有传统仓储业面临着现代物流的冲击,商品库存由过去的批量大、品种少、周转慢,向批量小、品种多、周转快的方向转化,特别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的发展,对仓储业、仓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仓储业走向现代物流必须注重以下功能要素。

3.1 改善仓库的管理功能

传统仓储业对仓库的考核简单地定在库房利用率、出入库差错率、商品的完好率上,大部分标准的制定与统计都是人工操作,并不注重该商品流转何处,何时何地实现其使用价值,对于仓储企业来说,更无商品的时间价值、管理价值的概念。随着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指标已不再是衡量仓储企业优劣的标准,而需要制定新的仓库管理标准。现代仓储管理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专业仓储企业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存储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上,并在成本—质量之间做好利益权衡。

3.2 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随着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的发展,现代物流必将有着更大的作为,特别是现代物流中信息流贯穿于始终。仓储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集中的优势,通过合理加工和利用,使物流信息增值。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仓储标准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商品的码放、托盘的使用、仓库的恒温性,乃至仓储技术术语的应用以及管理等等。因此,传统仓储业要向现代物流转换应及早地将标准化纳入到企业战略中来。

3.3 注重仓库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当前,80%以上的仓库依旧沿袭着人工装卸或半人工装卸,人工验收、等人力操作,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事故,不仅影响商品的验收、发货的准确率,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度。因此,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换,应考虑如何提升仓库装卸及收、发、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4 注重加工、配送业务的拓展

现代物流不仅要求仓库有储存、保管功能,还要求有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传统仓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商家在入库保管过程中实现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的功能,不仅帮助商家降低流通成本,也能提高仓储企业的创收能力,并完善其服务功能,以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换,真正实现商品的场所价值、时间价值。

3.5 积极主动建立网络

传统仓储企业应选择合理的仓储网点和仓库类型,尽量使自己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仓储网点。同时,企业还应具备为具体客户提供网络仓储的能力。传统仓储企业要实现现代物流,应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大流通中去,与那些先进的物流企业、先进的生产企业、先进的营销企业主动结盟,不仅为他们提供自己的服务,同时从他们当中吸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有条件地建立自己的网点、配送体系等,形成一个跨地区、跨地域的物流网络。

3.6 制定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

要实现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换,离不开有知识、懂管理、有操作能力的物流人才。就目前统计,北京市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有10万人,在仓储业中工作的员工也不下几万人。这其中真正了解现代物流,有创新意识,愿意献身于物流事业发展的,也许不多。因此,仓储企业必须制定出自己的人才战略,尽快引进、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3.7 依靠政府、协会的作用实现转型

物流市场的发展和规范,一靠政府,二靠中介组织。特别是传统仓储业要向现代物流转换,离不开行协会的指导,需要行业协会帮助沟通企业与政府的联系。因此,政府、行业协会是促进传统储运业转向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

4 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的转换

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如何降低运输费用,使物流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源泉,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工作。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空间激烈。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正在从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生产领域。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新领域。例如石油化工行业,对物流的依赖性就很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物流量大,物流费用惊人,仅中国石油一家每年采购供应额就达500亿元,工业物流成本的静态资金量达400亿元,如果加上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每年投入产出的物流资金量,高达近千亿元人民币。

为了运输企业的发展和我国运输业的大发展,必须放弃传统的运输,发展现代物流。根据我国物流需求水平和运输业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要使传统的运输转变为现代的物流服务,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4.1 通过长期契约或动态联盟的方式,延伸现有的物流功能

运输企业要提高服务意识,同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当单一的运输功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契约方式,创建自己的联盟体系。

联盟的方式可以是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短期联盟或动态联盟。联盟的对象由客户的需求而定,可以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企业联盟进行多式联运服务,也可以与仓库、场站进行联合,组成物流的集散体系。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空间,还可以与货代、船代、装卸、加工等其它物流功能组成一体化的服务实体。

现代物流运作强调物流服务企业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因此,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要同它的上游企业(比如制造业)和下游企业(比如销售业),建立起紧密联系的伙伴关系,使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一起,构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要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用户切实从使用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中获得比它们自己经营物流更多、更好、更方便、更经济合算的效果。

4.2 利用运输组织的专业优势,参与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

国际连锁业的成功便表明了先进的配送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连锁店发展初期,专业的配送体系是现实的。中小型连锁企业对社会配送的依赖可能永远难以摆脱。因此,公路运输业在运输方面的专业性对连锁商同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专业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参与商业流通的物流配送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拓展存货管理、物流分拨和配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大力的发展社会化配送服务。

4.3 改造或新建基础设施,向综合性物流实体进行转化

应该说,代表现代物流业最新趋势的还是新兴的、综合性物流实体。综合物流企业具有服务对象广、服务质量高、市场适应性强和规模效益明显等特点。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在市场上形成积聚效应。有实力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竞争中争取主动。

在向综合物流转型的过程中,需追加大量的投资,也需要有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我们可以利用“入世”的大好机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国外成功的物流企业开展合资或合作经营。这方面,国内己有一些成功的范例。

4.4 适当引进外资

建立中外合资物流服务企业,是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尽快掌握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有效途径。在现阶段适当引进外资,发展中外合资物流企业,是基于如下考虑:目前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紧缺,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是目前解决资金缺乏,进行运输工具更新,引进技术,建立必要的物流设施的一个途径,另外,合资经营,是为了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

5 总结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外来竞争的压力下,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必须提升服务水平。为实现战略目标,我国物流企业,尤其是仓储业和运输业必须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换。仓储业要改善仓库的管理功能,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注重仓库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注重加工、配送业务的拓展,积极主动建立网络,制定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依靠政府、协会的作用实现转型。运输业要通过长期契约或动态联盟的方式,延伸现有的物流功能,利用运输组织的专业优势,参与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并且适当引进外资,改造或新建基础设施,向综合性物流实体进行转化。希望我国物流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

摘要: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根据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一般机理,文中将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关系、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换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并针对仓储、运输等传统的物流企业,分别研究它们融入现代物流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传统物流业,现代物流方式,发展战略,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集装箱化.2000,4.

[2]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3]翁心刚.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理念[C].中国区域国际物流高峰会论文集.2000,6.

[4]杨华.传统储运怎样向现代物流演变[J].中国储运.2005,02.

[5]刘琛.新经济格局下的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8.

[6]南岚.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模式发展博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20.

湖州市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策略分析 篇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业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现代物流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共存的领域,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利润源泉。

与现代物流相比,传统物流企业由于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传统物流企业不能迅速掌握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提高自己的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则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已成为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蚕食的背景下,如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顺利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是传统物流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

2 湖州市传统物流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浙江省政府于2007年提出建设“大物流”以来,湖州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步迅速。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地理中心,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连苏皖,北濒太湖,与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大中城市的距离都在“200公里合理交通半径”之内的优越地理位置让湖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优势。318国道、104国道、长湖申航道、宣杭铁路、杭湖宁、申苏浙皖、申嘉湖高速公路都在区内通过。这极大有利了湖州物流的发展,可以说从政策到设施为湖州的物流企业发展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据调查,目前湖州市共有规模较大、集约程度相对较高的物流企业8家;拥有专业货运站场5家,年吞吐量超过330万吨;拥有道路货运经营户11076家,其中50辆以上货运车辆的专业运输队4家;拥有营业性载货汽车约1.4万辆、5.5万吨位。多数是以货运代办、货物联托运、信息配载,业务以整车配送和零担快运相结合。从事大型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企业为主,对我市来说发展性对比较之后,尤其是现代物流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一定雏形的物流企业主要有:湖州祥瑞物流基地;湖州鑫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湖州华安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湖州佳吉快运。

由于受起步晚和观念旧等影响,湖州市的物流仍处于由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发展阶段,部分经营主体弱、小、散,相关企业各自为政、无序竞争,严重制约着湖州市物流企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目前,湖州市物流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负责人对物流概念模糊,经营观念淡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仍然局限于运输、仓储和搬运,尚未意识到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同时,本地物流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且规模有限,综合性的物流公司较少,企业的运作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

(2)湖州市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类型单一。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以货运为主,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物流企业物流装备、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高,部分企业采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其作用也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纸张数据电子化转换备份层次,很少有企业真正将这种技术运用在企业的整个销售管理环节。正是由于技术的参差不齐,使得在具体运作中造成服务的不规范,增加运行成本和交易成本;信息的沟通障碍也为物流服务过程增加了难度。

(3)物流基础设施和硬件薄弱。湖州市的物流企业缺乏具有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等方面的条件,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相对较少,功能单一,运作效率低;物流的硬件技术,如包装、装卸、运输、储运、流通加工等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场站建设以及服务于物流所必需的网络信息设施,制约了物流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

(4)物流专业人才的供需不均衡。根据51job的相关人才供需调查显示,大多数物流企业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最需要的是中高端物流管理相关人才。而现阶段浙江地区的物流人才供应和学历层次都较为均衡,但是从对通过浙江物流网求职的691人次进行统计后发现,大多数求职者虽然有较高的学历,但缺乏工作经验。其中,三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占75.69%,其中即将毕业的学生(零工作经验)占13.89%。大部分求职者学历较高,大专学历占32.85%、本科学历占33.14%,硕士及以上的占9.55%。虽然整体学历水平较高,但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薪资也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样供需双方在人才应用观念及待遇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使企业与专业人才间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以湖州国际、鑫达、一通、捷达、华安、德邦、祥瑞等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迈进的过程中,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上述弱点。

3 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现代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很好的满足客户需要,其具有传统物流企业不具有的优越性,传统物流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必然要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3.1 传统物流企业不转则退

我国传统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小”、“少”、“弱”、“散”等不足,加之物流企业技术水平低,系统功能不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物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作业效率不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物流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未雨绸缪的准备,早晚将被淘汰出局。

3.2 转型是提升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

湖州周边同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过去数年外资企业经历了由“政策公关”向“市场谋略”的转变,UPS、TNT、Fedex等国际知名物流巨头都在上海设立了独立的业务部门,加快对苏浙沪地区的业务拓展。上海作为区域龙头,自身物流网建设进展迅速,其GDP增加值比重已经超过13%。而到2008年,江苏自营物流比重达到75%。浙江本省的物流企业在2008年底也达到了26000多家,其中涉及道路运输的25000多家,水路运输的499家,2008年全国公布的317家A级物流企业中浙江就占据了38家。由于毗邻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的辐射,使湖州本土物流企业也面临着来自这些发达地区同行及外资的竞争风险,使市场竞争格局以及竞争手段发生变化,再加上本土企业自身存在着自身及周边管理体制分割、经营结构不佳、市场秩序较乱、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人才短缺、企业资金不充裕等弱点,使得转型存在困难。

3.3 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各国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的加深,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一切都要求在现代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物流向现代化转变。据统计:87%的商业企业的经营品种集中在1万种至10万种之间,7%的零售企业商品品种超过10万种。生产企业中,43%企业销售范围在全国范围,57%的生产企业销售范围在全球范围。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需要全国甚至全球的物流网络支持,生产企业的地域覆盖范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就要求物流执行机构的跨地域作业能力必须不断提高。

4 湖州市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策略

尽管湖州市物流企业在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但同时,湖州市物流业发展也具备着地域、资源和渠道等多方面的特色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发挥这些优势,并以此为基础走出一条适合湖州物流发展实际的新路子,这是湖州市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因此提出以下几个发展思路:

4.1 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先进的理念往往比丰富的物质资源更重要。因此,传统物流企业首先应该转变经营的观念,努力打破多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经营格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强大的综合运力,更好的组织货源和货物运输过程,并衔接好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其他重要环节,如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以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减少货损货差,尽量为客户提供到位的物流服务。

4.2 加强企业内部建设,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物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众多的物流企业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建设,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个企业只有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文化去熏陶员工,这样这个企业才会有战斗力。另外,针对如今物流行业的竞争加剧,企业应该提高应变市场变化的能力,紧跟市场的步伐。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个性化的物流咨询和服务。

4.3 提倡可持续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企业应当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尽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利用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降低,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企业必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生产成本管理,增强成本控制意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开源节流,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4.4 加强物流人才建设,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物流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水平至关重要。加强物流人才建设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开展现有物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开展好此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摸索出第三方物流服务业所需知识体系结构。

(2)定期选送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学习。培养具有全新的现代物流理念、熟悉物流政策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专门人才,同时,应有计划地引进从大专到研究生多学历层次、复合型的物流人才。

(3)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吸取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现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4.5 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

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企业利用如GPS、GIS相结合来实现对货物信息的全天候了解,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并据此制定正确的企业物流战略等。另外企业还应该提高对仓储等物流环节的库存信息的管理。例如,当质量问题发生客户退货时,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相应信息,查找出该商品属于哪一个生产批次,出、/入库批次,为客户进行索赔和进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另外,能够为用户及时提供库存在一定时期的变化趋势,将非常有利于用户调整库存,做出合理的采购和销售决策。

5 结束语

中国的物流资源极其丰富和充裕,物流市场的需求和增长也是相当的惊人。传统的物流公司如运输、储运、仓储公司遍地开花,但传统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系统落后、管理思想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等弊病,这些弊病已经严重制约着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本文以当前湖州市物流业为背景,以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也转型为研究方向,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对湖州市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对策做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提出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效解决转型中存在问题,进而推进湖州市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兆升,杨庆芳.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分析与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1,(05).

[2]刘北辰.试论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J].现代物流专题,2001,(05).

[3]潘叙迭.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战略意义及策略[J].广东经济,2002,(12).

[4]李文利.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06).

传统物流企业 篇9

一项目简介

吉林省某物资储运中心始建于1956年, 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有钢结构及平房库房5万平方米, 办公楼2000平米, 1条铁路专用线, 员工100人。该中心位于与大型购物商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物流商贸区毗邻, 并且紧临外环路, 公共交通便利, 处于公路主干线交汇处的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结点。

二项目的战略发展目标

用15年左右的时间, 把该中心建成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 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领先的现代物流企业。

三阶段性战略目标

1. 经营初期目标 (5年)

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药、汽车、钢材、石化产品配送和仓储平台;大力发展增值业务, 逐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在电子信息发布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具备交易内部管理功能的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

2. 经营中期目标 (5年)

继续完善配送体系, 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以配送为原动力, 以信息平台为中心, 整合加工、配送、仓储、服务四大平台, 往医药、汽车、钢材、石化产业上下游延伸, 提供配套服务, 提高市场分额。

3. 经营远期目标 (5年)

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整合供应链, 向集团化、多元化发展,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努力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领先的供应链集成商。

四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具体战略措施

1. 企业并购战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曾说过, “物流企业的重组整合期已经到来, 要鼓励物流企业走整合、兼并的道路, 特别是A级物流企业要做大做强, 促进物流业机构升级”。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对行业内的小型物流企业进行并购来实现。当前并购的规模较小, 并购活动主要是在本地区和小型物流企业之间进行。目前租用该物资储运中心仓库的小型物流企业就有30多家, 如能整合现有资源, 即可完成成功转型的第一步。二是通过并购整合双方资源, 优化业务流程, 完善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 协同企业文化, 从而改善并购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实现并购目的。

2. 企业联盟战略

近几年, 物流外包成为一个热点。物流企业为了集中发展自己某一核心竞争力, 将自身薄弱环节如空运、包裹速递等外包给在这一环节明显具有优势的物流提供商, 同时, 物流企业还可利用一些已经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物流公司, 利用其品牌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包括为客户设计规划、解决方案、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竞争的重点已经由外部的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 开始转向对内部的成本控制, 物流外包对社会来说, 是效率的提升。

3. 一体化服务战略

一体化服务是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作为大型仓储物流企业, 其发展方向就是向现代物流商发展, 表现形态为加工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服务集成商等,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包括运输、仓储、代理、整理、加工、装卸、配送等在内的服务) 。在仓储企业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内容中, 对传统的仓储业务、运输业务、装卸业务关注点应放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上来。一要做好配送环节, 打造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二要实施物流成本管理, 三要逐步开展物流金融服务。

4. 信息化战略

“网络化运营”是现代物流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信息化战略包括两大组成部分, 即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和物流企业对外的网络化运营。信息化管理既能有效减少物流的环节和费用, 又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网络化经营可以整合物流资源、物流线路, 改革企业物流流程。

5. 技术开发战略

技术开发战略包含两大内容;一是企业在硬件 (物流装备) 上的技术开发;二是企业在软件上的技术开发。目前我国物流装备的形式越来越多, 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 为保证物流系统连续安全运作, 仓储型物流企业选择硬件装备的标准应是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对物流装备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要非常重视, 必要时聘请专业的物流资讯机构或者系统集成商进行详细的规划, 确定物流设施的配置和装备的选型。在软件的开发上, 要注意和硬件设备的结合, 在管理、组织文化建设、人才规划上要及时跟进。

6. 组织文化战略

组织文化战略是指导企业建设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战略。作为国有仓储型企业, 要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换, 首要的任务是完善的企业制度建设, 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管理机构、企业文化建设, 要围绕公司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打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公司的运营模式、规章制度、员工素质、员工行为规范、文化活动等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文化, 要确立文化战略的取向, 鼓励员工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 浓厚的学习氛围, 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通过制定上述战略, 提出了企业不同时期, 不同方面的战略选择, 依靠战略勾画出仓储企业逐步转型成为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最终成为供应链集成商的美好远景。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仓储业和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 介绍了制定仓储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

传统物流企业 篇10

传统物流一般指提供产品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服务功能的产业, 包括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企业、装卸公司等具有单一功能的传统物流企业。现代物流发展使传统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 将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 现代物流的服务主体具备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物流企业。

二、基于SWOT分析的传统物流企业分析

(一) 物流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S)

(1) 价格稳定, 相对低廉。传统物流与中国邮政相比, 物流企业的价格要低很多。

(2) 快速便捷, 安全可靠。传统企业能提供快速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 助力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3) 设施传统, 特色服务。传统企业自己拥有运输工具、仓库堆场、大型装卸机械等设施设备。特别是搬运大件货物有专属搬运工具, 经验丰富。

(4) 优势发展, 空间广阔。传统物流通常具有仓库、场地和管理用房等优势, 家底厚实, 转型有很多发展方向可以选择。

2.劣势分析 (W)

(1) 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网点覆盖不广, 不能及时更新价格、时间、地点和信息反馈。

(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工资不高, 不能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加入。

(3) 设施设备更新不足。设施陈旧, 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 车辆装载率和仓储利用率低。

(4) 缺少长期合作伙伴。一般都是签订一次运输合约, 不能做到长期的合作。

(二) 传统物流企业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分析

1.外部机遇 (O)

(1) 市场需求方面。国内需求旺盛, 物流运行形势良好。物流市场一片大好。

(2) 政府政策方面。十八大以来, 国务院关于调整、振兴和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工作部署, 交通运输部于2013年出台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物流产业发展环境越发规范, 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3) 科学技术方面。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物流业。如GPS、GIS等,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能做出更好的定位, 保障物流安全。

2.外部威胁 (T)

(1) 国际物流企业。外国物流企业悠久, 运作管理经验丰富, 并有着巨大品牌优势和影响力。传统物流公司存在着被其他国际物流巨头吞并的威胁。

(2) 同行恶性竞争。传统物流企业的同行竞争也非常激烈, 为得到优秀人才不惜一切挖墙脚。为争抢客户时, 纷纷压低自己的价格底线, 严重影响价格平衡, 影响市场的秩序。

(3) 平台不够完善。许多物流企业需借助其他平台来完成货物交易并通过其他平台来提醒客户, 降低了传统物流企业的信誉。

三、天地华宇物流企业调查分析

(一) 天地华宇物流企业概况

天地华宇是我国第一批“AAAAA”级资质的物流企业, 其前身华宇物流1995年成立于广州, 总部设在上海, 是拥有中国最大的公路快运网络之一。目前, 天地华宇在全国600个大中城市拥有54个货物转运中心、1500家营业网点和16000名员工。天地华宇其服务产品有“定日达”、“零担运输”和“整车特运”等, 以“准时、安全、优质服务”的特性, 拥有包括全球财富500强在内的众多企业级客户。

(二) 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设计主要根据客户经济情况的差距, 针对客户对天地华宇物流企业营业网点员工服务满意度、营业环境满意度、售后服务情况和客户的希望及建议等方面去考虑。本次调查在天地华宇浙江省金华市营业网点进行, 共收发出问卷80份。

(三)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1. 员工服务满意度。

满意度按照1~10分来评定, 其中10分为非常满意, 1分为非常不满意。客户对网点人员服务满意度分布情况见图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对网点人员的服务表示非常不满意比较多, 只有少部分人表示非常满意。

2. 营业环境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 有42.39%客户表示非常不满意, 仅13.04%表示非常满意, 其中有59人提出了不满意原因, 对不满意之处, 归纳如下表1。

3. 售后服务情况。

售后服务主要包括货物安全、投诉处理、理赔处理。问卷调查涉及货物安全方面有57人次, 主要因素归纳见表2。

4. 客户希望及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 希望营业人员态度能好一些有55个客户;希望更方便的收发货地点, 门到门服务能到达更多的地区、根据客户状态随时转移收货地点有41个客户;希望更及时到货物, 不能按时送货的时给予提醒并给予明确的时间49个客户。认为价格过高, 希望能下浮或下调价格有56个客户。

四、传统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人员问题

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网店营业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态度不够热情;员工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业务员接待客户能力有局限;网点客服电话设置繁琐, 处理问题效率低。

(二) 配套设施问题

营业网点电脑运行速度慢, 信息化程度低, 对网点的车辆控制能力不足, 经常发生发错地点或者延期发货的现象。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和外包装破损经常发生。

(三) 企业形象问题

注意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形象宣传不够。天地华宇作为中国公路运输的领导者, 调查询问多人都不大知道是一家物流企业。

五、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一) SO战略 (优势—机会战略)

1. 价格战略。

适时调整价格, 根据不同季节、路线、路程等制定相应价格, 并稳定当前价格。对那些多次交易或者单次交易额度大的客户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

2. 速度战略。

不能只顾着速度上的优势, 忽略服务的质量。扩大当前网点, 设计最优线路, 在保证货物安全、速度快捷的前提下, 做到最低成本。

3. 技术战略。

每辆车及集装箱内配备GPS等高科技系统, 有利于定时查看所有车辆内货物运输情况。

4. 服务战略。

结合时代要求, 推出更多受大众喜爱的特色服务。结合自身特点, 制定适合客户的服务项目;根据客户要求, 制定独属于本次物流的特色服务。

(二) WT战略 (劣势—威胁战略)

1.品牌战略。首先对自己品牌负责, 一直做最好的服务。树立品牌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2.人才战略。对新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对老员工定期培训, 提高专业能力和开拓精神。

3.市场战略。以国内业务为主, 调整国内服务策略, 充分发挥本土优势, 增加客户群体, 在国内市场有个扎实的根基。在运营国内市场的同时, 拓展国际业务。

4.合作战略。寻求长期战略伙伴, 通过合作达到利益更大化, 在效率和安全上做到更好。

综上所述, 城市的发展和物流的发展是共存的, 物流是人们生活重要部分, 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品质, 更有效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因此, 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在提供价廉、方便、快捷、安全服务的同时, 应积极解决企业信息技术水平低、分布面积不够广阔、运输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重视人才的管理与培养, 树立品牌优势意识, 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 实现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特色道路。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www.moc.gov.cn/zhuzhan/zhengwugonggao/jiaotongbu/guihuatongji/201306/t20130607_1425311.html

传统物流企业 篇11

种种迹象表明,在众多物流公司之间,百世物流无疑最受“霸道总裁”马云的青睐,如今年双11的剁手舞,背景呈现的是百世物流的上海仓库货架。

百世物流,是6年前马云、郭台铭、周韶宁三个老友一顿饭局商定的IT化新型商业模式。目前,百世汇通董事长周韶宁又在忙着融资,据业内人士透露,百世物流已经走在上市的路上,这次和上次额度接近,均达几亿美元。而这一模式,及马云控股的背后,亦是其想借百世物流颠覆传统物流的设想。

那么百世物流是如何牛起来的?相比其他同类型公司它有何过人之处?在网购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它又有何招数来面对越来越大的物流量?

第一招:摸清市场需求

在成立百世物流之前,周韶宁的简历甩出来绝对能让人纷纷跪舔:他是上世纪90年代贝尔实验室少数华人高管之一;他是这家峰值时年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的中国通信企业奇迹的缔造者之一;他是谷歌中国核心管理团队的三驾马车之一。遥远的路程和昨日的梦,都融化成今天的重新上路。在2006年呈给谷歌总部的离职申请里,他只陈述了简单的理由:个人创业冲动。于是,履历里的第四家公司,周韶宁选择回到浙江,从零开始,这次他选择了物流业。

读计算机与电子工程专业,后来从事通讯以及互联网行业多年的周韶宁最终却进入看似非常低端、传统的物流行业,并非多数人理解的“有钱,任性”,周韶宁有自己的考虑:“物流是一个社会基础行业,中国缺少专业、规范的物流公司。”周韶宁看好物流行业潜力所在,其信心,还来源于一份权威调查,“全球最受尊重的40家公司,有两家是物流企业”。

周韶宁知道,一件快递包裹,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漂流路径,背后暗含着多少市场密码。

截止到今年5月,我国的网购人群已经达到3.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5.6万亿元。这5.6万亿的货物,不在装修豪华的实体店里,它们在你看不到的郊区庞大的仓库里。当一个网购消费者点下鼠标,货物就开始奔跑。

中国的物流网络,不仅投入巨大,而且要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效率,仅靠人工是难以实现这种高效。

“未来,企业很难将线上与线下物流供应链完全分开,也无法独力完成全网全境的供应链垂直整合,柔性外包给中立、共享的第三方电商物流基础服务商,是大势所趋。”周韶宁坚信,“百世”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依托信息系统与物流模式的创新变革,使得物流行业突破瓶颈,真正成为商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招:技术范儿

其实,周韶宁选择进入物流行业还有一个小故事。2004年,周韶宁在国内出差,回来的路上被两辆大卡车堵住了,周韶宁发现,两辆大卡车不仅严重超载,而且还冒着浓浓的黑烟,不仅不安全、带来交通拥堵,还对环境有较大污染。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周韶宁感到很奇怪:“这都什么年代了,为何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马路上。在国外,高速公路上卡车跑得比小汽车还快,货车堵路不可想象。”随后,周韶宁通过研究发现,物流行业其实非常大,但是行业又呈现小而散、劳动密集、缺乏技术支撑的状况,技术出身的周韶宁坚信技术可以改变这个行业,立志将物流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逐渐打造成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行业。

周韶宁仔细研究了美国物流成本在近30年中从16%下降到9%的走势曲线,其中仓储费用占比从45%下降到了15~20%,运输成本也略有下降,这得益于开放协同社会化分工背景下的大规模外包、服务的标准化、行业的快速整合以及信息技术的大范围使用,包括UPS、DHL等第三方物流企业持

换个角度说,那些带有“技术范”的物流卖水人将获得更多的市场青睐。以女装淘品牌茵曼为例,在业务快速增长过程,时常会遇到发货延时、销退处理迟缓、库存准确率等问题。物流服务的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茵曼核心业务的发展,于是茵曼找到了百世,把线上多渠道零售的订单生产环节和配送管理整体外包给百世物流,并一举在2012年“双十一”大促中日订单生产量突破6万单。

这背后的秘密武器是一套名为“优库”的电商仓储管理系统,它内含了大数据分析、全程RF作业、作业策略优化算法、智能订单波次创建等关键技术,订单生产过程可以实现边拣边选、标签拣选、销退缓存品的优先拣选等创新模式。

这套“优库”系统还支持异地分仓协同作业货物拣选、验货、货品包装、订单履行反馈等全流程,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产品订单属性与仓库硬件条件采取不同的作业策略,并利用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策略模板。

此外,百世还研发了一套名为“优派”的电商配送系统,每一批次的货品包装完以后,系统会根据买家的地理位置,以及快递公司的可到达率、服务质量、报价、历史派件记录等信息,系统自适应推荐最优的快递公司,并全程跟踪包裹的配送与签收。

“物流行业不应该只是人力密集型,更要是科技密集型产业,这样才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粗放状态,才能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周韶宁称。

第三招:跟苹果取经

2006年时,周韶宁就开始关注苹果公司,他最关心的事情在于,苹果如何将数量庞大的外围资源为己所用,从而在硬件制造之外另创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他最终总结出了两条平台公司的成功经验:一是做好最难做的事情,将平台核心掌握在自己手中,苹果正是通过对iOS操作系统、工业设计、芯片设计、触摸屏技术等领域的大举投入,树立了在产业链中牢不可破的金身;二是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将通信社交、应用商店、娱乐游戏、支付等一系列服务融合起来,将“因简单而伟大”的产品思维发挥到机制,使得用户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

周韶宁也逐步将苹果的平台哲学嫁接到百世的扩张与创新中来,他将百世定位为“中国物流行业最有价值的物流社区平台”,其运作方式就如同一朵覆盖国内全境的物流服务云,包括百世供应链(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百世汇通(快递配送)、百世快运、百世电商(电商物流服务)以及百世软件等五大核心业务是平台核心,而遍布全国的物流运输及服务网络通过信息系统形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平台和社区。

目前,百世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运作中心、仓库和转运中心,运营面积超过一百万平米,但多用合作建仓或者租赁的方式,而百世遍及全国的运输配送车辆与配送团队则多采用加盟方式,加盟商数量已经过万。同时,百世还构建了一套成熟的物流服务标准,向大大小小的加盟商输出系统和管理,并提供第三方咨询、培训和审计服务,以此确保服务标准的一致性

周韶宁称,在云物流社区中,是否拥有车辆资源,是否大面积自建仓库已经不再重要,“未来电商发展将实现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与再融合,而基于平台模式的云物流模式将大行其道”。

传统物流企业 篇12

电商物流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蓬勃发展,而且对传统物流行业带来了冲击和变革。电子商务物流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匹配、融合和互动发展,其业态包括电商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物流周边服务和仓储服务。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过程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物流做出了突破性创新,是与电子商务发展相伴相生的关系。

对于电商物流的发展,学界则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研究。一是基于不同视角( 角色) 的研究。杨永清和于本海[1]基于在线购物消费者的视角,研究了物流服务质量对其购买后行为的影响。许月恒等[2]从物流企业视角研究了物流服务业品牌对客户关系感知的影响。二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研究。孙颖和戎冰[3]针对电商的退换货物流问题,分析了电子商务市场下逆向物流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有效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议。卢冰原和黄传峰[4]针对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城市社区逆向物流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立城市社区电子商务逆向物流联合体智能化信息平台。三是基于不同产业的研究。蒋明琳[5]等提出以云计算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的农产品物流云服务协同管理模式。王艳玮等[6]提出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解决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 “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成败的关键。孟炯和郭春霞[7]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四是基于时空定位的研究。杨聚平等[8]提出了以客户为导向的多种配送方案的电商物流 “最后一公里”综合配送模型。汪旭晖和张其林[9]构建了农产品O2O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其运行机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上述研究的视角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产业变革特征具体现实需求。物流在互联网时代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价值创造和商业模式的实现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1) 电商关系构建的社会化网络替代以前的技术和渠道成为了异质性资源;( 2)过去单向输送变为双向外部约束,电商物流不是简单的货物派送,而是连通买卖双方,注重用户体验的价值传递;( 3) 实现价值的方式改变,从以前注重使用价值到现在的强化使用价值的用户体验,并衍生出了新的附加值———连接红利。

毋庸置疑,互联网对物流的变革已经清晰可见。信息技术、组织形式和社会网络深度融合,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电商物流业态,在对传统物流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物流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和手段,启发了对新兴物流模式的思考。因此,研究互联网思维下的物流演进与变革,思考电商物流与传统物流的融合与对接,以及审视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流程,对促进物流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互联网思维是近两年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在对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目前学界并没有对互联网思维进行明确的定义,但实业界存在两种普遍认同的归纳。一是基础设施化。将互联网视同基础设施,即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也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基因和根基。就像水、电、公路对社会的意义一样,所有企业都必须接入互联网。互联网被内化在企业运作中,连通一切工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广义概括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将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基于这些环境下开展的。另一种归纳商业模式化。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如小米公司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手机行业,雷军更是将互联网思维解释为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样的经营理念。再例如腾讯对通讯行业的变革,马化腾将互联网思维诠释为连接一切,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以上的认识,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理念在互联网经济中的普遍应用,是一种用新理念改造的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的影响表现在:

( 一) 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

Porter[10]将企业间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流程描绘为价值链,企业间竞争的体现即价值链的竞争。对价值链各节点的有效管理和优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的关键。互联网技术融入企业的经济活动,联通上下游业务关系,可以改善价值链各节点的运行效率和交易成本。互联网思维结合物流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运作,例如电商物流领域的菜鸟网络建设全国物流智能骨干网的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 运用互联网理念做最后一公里,虚实打通O2O模式的京东派; 拥抱互联网经济,快递企业延伸价值链做电商的顺丰优选。

物流企业上下游的纵向关系共同构成了物流企业价值链。从企业层面看,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整合供应链,及时反馈库存信息和需求情况,实现最小批量进货和库存维持,甚至零库存,实现企业间的敏捷运作,提升企业运转效率。从产业层面看,线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各地物流资源的状态和饱和度,减少物流的流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线下,根据数据配合在各地关键节点配置和对接仓储节点,对接物流提供商。

( 二) 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企业交易费用的影响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指出,交易过程是有成本的,促进交易发生产生的成本即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主要构成包括搜索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违约成本等。互联网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企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依托互联网思维对物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平台和社群两个方面。平台的概念演化自双边市场,Rochet和Tirole[11]这样描述双边市场: 通过价格调节不同属性客户的交易量,以价格设计吸引参与者加入交易。平台提供了供供需双方见面的虚拟场所,加速了信息流动,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典型的物流服务平台如锦程物流、运满满app等。社群的典型特点是集聚,社群的集聚体现在地理空间集聚和虚拟网络集聚。社群的集聚源于社群个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社群与商业模式的结合即顾客主导的C2B模式,用于满足需求和顾客服务。物流商和客户的关系由单向价值传递演变为双向价值互动。物流以不同形式融入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中,成为最后一公里。

( 三) 互联网思维对对物流企业边界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融入企业管理,使得企业管理成本下降,将会使企业边界扩大。交易成本的下降,将使企业边界缩小。可见互联网技术融入企业影响着企业边界的大小。同时在企业运用互联网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成本,企业会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所以企业边界又体现出了融合的特征。

物流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企业边界会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例如物流价值链重构,实施专业物流战略; 扩大物流企业规模,通过并购或合并实现规模的扩充; 物流外包战略,剥离企业薄弱环节,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商。在互联网融合企业业务过程中,不同的战略选择也改变了企业的原有边界。

三、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差异与挑战

( 一) 传统物流的本质特征与现存挑战

物流的本质是解决时空矛盾。物流服务是指提供给客户一系列与物流相关的服务,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是将物品从供应地运输到接受地的一系列活动。

1. 物流行业结构规模与技术水平无法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物流整体体量小,集中度分散,现代化程度低。据中国仓储协会、普华永道和世邦魏理仕的数据,中国人均物流空间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 /12。而中国现有物流空间中仅有1 /5 是现代物流。较低的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规模结构效率,和较低技术进步和市场绩效严重制约了传统物流的发展。

2. 物流业缺乏统一规划与标准化,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传统物流仍然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特点、使得信息整合难以实现。同时传统物流缺乏合理规划,常见部门办物流,企业办物流的情境。

3. 物流业的行政税费对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传导。高额物流成本导致了高额贸易成本,传统物流成为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测算,以过桥过路费为例,我国2012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 4 万亿元,与GDP的比率约为18% ,而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在9% 左右; 我国的物流企业成本中,过路过桥费占到运输成本的1 /3 左右。

4. 物流业发展面临时空矛盾的多元化。受制于宏观经济发展,不同行业增长与放缓所释放的需求直接影响物流的业务量。同时由于季节性原因,一些季节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会影响物流的发展。不同地理空间,一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关联度同样影响着物流的发展。

( 二) 电商物流的本质特征、发展与隐忧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电商物流的新业态,互联网时代物流价值体现的是依托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基础服务价值和专业服务价值。围绕流程和网络,优化提升价值。基础服务价值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现实网络的标准服务; 专业服务价值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基于专业分工与流程的专业服务。

1. 电商物流发展的内在动因。 ( 1) 基于互联网的物流组织形式创新。融合互联网的物流企业所产生的供应链重构、规模扩大、物流外包、物流联盟等都会引起物流组织形式的变化。 ( 2) 基于互联网的物流分工专业化、多元化。电商物流纵向分工趋精细化、专业化及多元化。电商逆向物流、电商冷链物流等成为物流仓储新的发展新议题;横向则呈现从单一业务向综合物流方向发展的趋势。( 3) 电商物流的需求拉动。由于电商的需求拉动,电商物流出现自营分化。部分大型电商企业开始自建、全面自营物流体系。同时基于物流体系拓展供应链金融。而一些小微电商企业,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高,对社会化物流形成依赖。

2. 电商物流发展的外在条件。 ( 1) 需求主导纵向关系,以买方势力主导的逆向整合供应链重塑物流价值链。 ( 2) 新技术推动企业创新,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主导的新技术升级了电商物流的服务方式。 ( 3) 网络化协调,平台化组织形式,放大了电商物流的组织规模和效应。 ( 4) 渠道融合线上线下,以O2O合作完善物流服务体验。这些外部条件共同推动了电商物流的发展。

3. 电商物流发展待解决的问题。 ( 1) 电商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主要便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日物流峰值造成的不平衡。电商节日购物形成的物流峰值,淘宝的双十一、京东的618 等各类电商节日等人为造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造成的购物高峰和由此引发的物流拥堵。另一个是城市电商物流和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不平衡,农村由于人口密度低、电商交易量不大以及物流基础设置较为落后,所以相比城市电商物流出现了发展的不均衡。 ( 2) 电商物流承载的支付问题。电商物流即负责货物配送,同时也是连接客户的收款终端。我国电商的货到付款比例较高,而电商物流作为货到付款的承办人直接影响着电商企业的资金流。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安全问题都是发展过程的隐忧。( 3) 物流配送品类与配送手段瓶颈。对温、湿度有严格要求的药品配送、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家具、家电等需要大件商品的配送都对物流配送有特殊的要求,制约了物流配送品类的拓展。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整个电商价值链的最后一段,作为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阶段也是极为重要的。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由于配送成本高,服务体验有待提升,一直是物流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4) 配送服务与用户体验问题。配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配送服务直接影响了网购的最终用户体验,配送服务水平不高表现在: 送货时效性差,不能按约定时间送到货物。二是货物在配送途中破损; 三是投递人员服务态度差。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客户体验。

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电商物流与传统物流的融合发展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商物流对传统物流并非简单的颠覆,而是思考如何通过学习电商物流的高效运作,融合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传统物流进行转型升级,这是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电商物流和传统物流对接融合,将大大改善传统物流的运作模式。

( 一) 需求社会化,供给专业化,加强物流市场平台建设

1. 物流需求社会化。物流的需求社会化是以终端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主导力量。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终端消费者在互联网经济中具备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长尾理论解释了在互联网经济下,无论处于头部还是尾部的物流服务都将变为热销,让服务提供方实现了规模经济; 同时,消费者联合起来形成了无组织化管理,形成了消费者的规模经济。在供需双方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物流供给方价格下降,又引致了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形成良性增长循环。物流需求社会化为物流服务商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和效益。

2. 以物流外包为手段实施专业化。根据分工理论,物流是专业分工必然产生的结果,物流外包也是物流专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物流专业化实施过程中,通过流程再造分离并外包物流等辅助业务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创造了新的物流需求,促进物流业发展,而且提升了物流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3. 依托物流市场平台组织资源提升服务。当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线物流市场平台的出现可以更好的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平台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可以做到集聚供需双方需求,更好的匹配促进交易。同时平台又具备价格非中性,通过价格调节可以实现平台上销量的增加。通过物流平台的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从而不断扩大平台规模,提升资源共享性和合理的资源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

( 二) 以供应链为重点,加强物流业一体化发展

1. 供应链逆向整合一体化。在互联网时代,厂商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 “脱媒”获得效能,供应链上会出现去掉中间环节的重构。企业利用互联网拉近与终端用户的距离,让企业可以以需定产,传统的先产后销的供应链运作被颠覆。供应链由传统的上游至下游的推式供应链变为需求主导的自下游向上游的拉式供应链。在互联网作用下的供应链变革过程中,供应商由传统的经由供应链进行渠道控制向供应链整合转变,由上下游产销竞争向产销协同一体化演进,趋势上表现为去中间化、再中间化到融合化,最终形成供应链逆向整合的一体化。

2. 物流业和流通产业一体化。商贸物流一体化从产到销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综合体内的生态链的闭合运营。物流业作为连通纽带在生产和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流通产业的四流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是起点,物流网络的组建可以保证商流的畅通、降低物流的成本;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保证信息流的通畅,有利于信息共享。四流合一,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产一体化,将会为整条供应链产生增值利润,而这些利润是单个企业或单个供应链环节无法做到的。

3. 国内国外空间一体化。国内国外一体化是空间一体化。在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打破了时空约束,活动在地理上分散的供应商、设施和市场之间的空间一体化成为可能。依托互联网技术,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相互促进物流合作,推动物流业“引进来”和 “走出去”。物流业国内国外一体化的实施首先是潜在供应链参与方对现有营商环境的评估; 第二是伙伴关系巩固过程中确定供应链领导者; 第三是在供应链走向成熟过程中,对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即时调整灵活度、创新力以及整体效率等。

( 三) 技术创新推动物流业向中高端发展

技术创新通过改变成本、开发新的消费需求或诱发其他经济及社会方面的变化,致使新产品或新服务实现市场化。无论是产品或服务创新,还是工艺或流程创新,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共同要求。

1.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在物流业发展的初期,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托生产能力的规模效应扩张; 在当前我国物流业配合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与服务附加值,推动物流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已经具备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条件和可能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加快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提供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物流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

2. 实现平台化与集成化运营。依托技术创新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供应链组织形式,需要对物流产业进行平台化和集成化运营。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物流生产和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物流企业的平台化运营可分为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内部平台是在物流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及渐进性创新中利用可重用的组件或技术构建的平台。在物流公司内部,这些内部平台,通过其自身或与供应商的合作,可创新形成新的服务或功能。外部平台是指物流服务所涉及的产品,服务或技术由一个或多个公司合作开发,并可作为基础型服务供成员企业接入,建立起互补性的机制并形成网络效应。内、外部平台的核心是模块化、标准化、网络化和共享化。集成说的是物流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将自己所长发挥到更好,在非优势领域进行外包,对自己不擅长的运营进行外部合作,打通物流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精益高效的集成组合。物流企业的集成有水平集成和垂直集成,水平集成是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服务企业的协作; 垂直集成是物流上下游企业的一体化。

3. 互联网技术推动物流业务优化。从宏观规划来看,要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普及,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物流业务实施优化,优化业务路径、节点以提升管理效率和节约交易成本。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网络规划、合理配置和共享,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与横向合作企业,上下游企业的嵌入能力,发挥电子商务物流在供应链中的整合作用。从具体业务实施来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基础架构的成熟,云计算技术的助推,技术创新为物流产业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机会,通过大数据发掘物流商机、决策支持,整合物联网提升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利用云计算提升物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与现代物流业有机结合,实现智慧物流将是物流优化的必然目标。

(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式衔接和协调优化布局

现实中对标准物流空间结构的偏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物流空间布局结构的不合理,从而造成各种要素的组合呈现出运作低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物流运作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使得各种要素的成长发育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需求。为此,优化物流空间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实现规模化与柔性化相结合的节点。一个物流园区可以看做一个点,一个物流枢纽城市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点,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网建设的关键是以核心物流节点为基础,延伸到二、三级物流节点,形成一张立体化的规模化的物流网络。我们在对物流网络规模化的同时必须兼顾柔性化。柔性化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规模化企业发展的同时要调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二是在组织物流网络时,不能一味追求大规模,要注意布局疏密结合。

2. 形成等级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路径。点与点联系起来就构成线。从空间角度看,线的连接是物流园区之间同时也是物流枢纽城市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线的连接可以消除区域封锁,由于线的粗细不等以及运力的大小不一,因此可以连接不同等级的节点,形成物流空间结构的等级性。同时,按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三层内在要求,可以优化三流布局结构,从而增强流通的有序性和物流网络的层次性。

3. 构架网络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物流骨干网。点线就构成了面,同样物流网络也是由无数流通主体与客体交叉联系而成的各种存在形式,纵横交错,把不同的企业和地域连接起来。这种网络的效率和决策支持就集中体现了智能化。智能化是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各个子系统的优化,从而实现可视、协同、高效、数据化的物流供应链运营。

参考文献

[1]杨永清,于本海.基于物流服务的消费者在线购买后行为实证分析[J].管理学报,2014(3):434-438+448.

[2]许月恒,张明立,任淑霞.物流服务业服务品牌对客户关系感知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3(5):730-739.

[3]孙颖,戎冰.基于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系统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35.

[4]卢冰原,黄传峰.电子商务下的城市社区逆向物流柔性联合体平台[J].中国流通经济,2013(2):46-51.

[5]蒋明琳,舒辉,林晓伟.农产品物流云服务协同管理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4):73-79.

[6]王艳玮,王拖拖,常莹莹.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4):69-74.

[7]孟炯,郭春霞.基于SCM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J].软科学,2012(6):88-91.

[8]杨聚平,杨长春,姚宣霞.电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16-22+32.

[9]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农产品O2O框架及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8-25.

[10]porter,M.C,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Fereer Pss,1985.

上一篇:智力测验下一篇: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