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三大痛点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通用11篇)
物流业三大痛点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篇1
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的区别
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储运而言的,具体说来,现代物流与传统的储运有以下本质上的区别:
(一)理念不同。现代物流的理念是: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本、一切为客户。而传统储运主要是封闭的自我的服务理念和守株待兔的陈旧作法。
(二)目的不同。现代物流的最终目的是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传统储运的目的是向社会供应商品。
(三)源动力不同。现代物流的源动力来源于消费者需求的拉动,即由消费者需求开始,通过物流大系统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最终决定了商品生产企业应如何进行生产,因而现代物流也称为反应式物流。而传统储运的推动力是生产,是由于生产的需要导致传统储运的。
(四)主要功能不同。现代物流的主要功能包括包装功能、装卸功能、运输功能、保管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情报功能等。而传统储运的功能则包括商品的收货入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和发货等。
(五)连续性不同。现代物流是与社会进行有机联系的,而传统储运是孤立、不连续的。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 <
物流业三大痛点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篇2
1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是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执行资源调配计划而发展起来的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主要开展仓储和运输等服务。现代物流也包括传统物流中的储藏运输等环节,但是它更代表着各种物质资源物流活动的集成协调,现代物流中的这些局部活动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经过权衡而能达到比较好的配合。现代物流是以传统物流的仓储、运输业务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由此延伸的加工、配送、包装、信息服务等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提升,注重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前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业务。
2 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2.1 物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物流行业要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地实现从思维方式到经营方式的转变。物流行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在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扩大规模和专业分工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不断用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目标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
2.2 发展我国物流业的战略和目标
2.2.1 发展战略
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速度和效益相结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化服务为根本目的,使物流业的发展在整体上有较大的突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城乡结合,促进全国物流系统合理布局。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政策指导。要把制定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相互配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加快研究制定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
2.2.2 发展目标
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使物流业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物资流通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在经济中心城市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若干条以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
3 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的转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国有传统仓储业面临着现代物流的冲击,商品库存由过去的批量大、品种少、周转慢,向批量小、品种多、周转快的方向转化,特别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的发展,对仓储业、仓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仓储业走向现代物流必须注重以下功能要素。
3.1 改善仓库的管理功能
传统仓储业对仓库的考核简单地定在库房利用率、出入库差错率、商品的完好率上,大部分标准的制定与统计都是人工操作,并不注重该商品流转何处,何时何地实现其使用价值,对于仓储企业来说,更无商品的时间价值、管理价值的概念。随着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指标已不再是衡量仓储企业优劣的标准,而需要制定新的仓库管理标准。现代仓储管理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专业仓储企业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存储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上,并在成本—质量之间做好利益权衡。
3.2 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随着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的发展,现代物流必将有着更大的作为,特别是现代物流中信息流贯穿于始终。仓储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集中的优势,通过合理加工和利用,使物流信息增值。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仓储标准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商品的码放、托盘的使用、仓库的恒温性,乃至仓储技术术语的应用以及管理等等。因此,传统仓储业要向现代物流转换应及早地将标准化纳入到企业战略中来。
3.3 注重仓库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当前,80%以上的仓库依旧沿袭着人工装卸或半人工装卸,人工验收、等人力操作,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事故,不仅影响商品的验收、发货的准确率,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度。因此,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换,应考虑如何提升仓库装卸及收、发、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4 注重加工、配送业务的拓展
现代物流不仅要求仓库有储存、保管功能,还要求有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传统仓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商家在入库保管过程中实现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的功能,不仅帮助商家降低流通成本,也能提高仓储企业的创收能力,并完善其服务功能,以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换,真正实现商品的场所价值、时间价值。
3.5 积极主动建立网络
传统仓储企业应选择合理的仓储网点和仓库类型,尽量使自己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仓储网点。同时,企业还应具备为具体客户提供网络仓储的能力。传统仓储企业要实现现代物流,应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大流通中去,与那些先进的物流企业、先进的生产企业、先进的营销企业主动结盟,不仅为他们提供自己的服务,同时从他们当中吸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有条件地建立自己的网点、配送体系等,形成一个跨地区、跨地域的物流网络。
3.6 制定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
要实现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换,离不开有知识、懂管理、有操作能力的物流人才。就目前统计,北京市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有10万人,在仓储业中工作的员工也不下几万人。这其中真正了解现代物流,有创新意识,愿意献身于物流事业发展的,也许不多。因此,仓储企业必须制定出自己的人才战略,尽快引进、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3.7 依靠政府、协会的作用实现转型
物流市场的发展和规范,一靠政府,二靠中介组织。特别是传统仓储业要向现代物流转换,离不开行协会的指导,需要行业协会帮助沟通企业与政府的联系。因此,政府、行业协会是促进传统储运业转向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
4 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的转换
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如何降低运输费用,使物流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源泉,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工作。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空间激烈。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正在从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生产领域。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新领域。例如石油化工行业,对物流的依赖性就很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物流量大,物流费用惊人,仅中国石油一家每年采购供应额就达500亿元,工业物流成本的静态资金量达400亿元,如果加上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每年投入产出的物流资金量,高达近千亿元人民币。
为了运输企业的发展和我国运输业的大发展,必须放弃传统的运输,发展现代物流。根据我国物流需求水平和运输业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要使传统的运输转变为现代的物流服务,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4.1 通过长期契约或动态联盟的方式,延伸现有的物流功能
运输企业要提高服务意识,同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当单一的运输功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契约方式,创建自己的联盟体系。
联盟的方式可以是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短期联盟或动态联盟。联盟的对象由客户的需求而定,可以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企业联盟进行多式联运服务,也可以与仓库、场站进行联合,组成物流的集散体系。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空间,还可以与货代、船代、装卸、加工等其它物流功能组成一体化的服务实体。
现代物流运作强调物流服务企业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因此,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要同它的上游企业(比如制造业)和下游企业(比如销售业),建立起紧密联系的伙伴关系,使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一起,构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要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用户切实从使用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中获得比它们自己经营物流更多、更好、更方便、更经济合算的效果。
4.2 利用运输组织的专业优势,参与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
国际连锁业的成功便表明了先进的配送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连锁店发展初期,专业的配送体系是现实的。中小型连锁企业对社会配送的依赖可能永远难以摆脱。因此,公路运输业在运输方面的专业性对连锁商同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专业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参与商业流通的物流配送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拓展存货管理、物流分拨和配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大力的发展社会化配送服务。
4.3 改造或新建基础设施,向综合性物流实体进行转化
应该说,代表现代物流业最新趋势的还是新兴的、综合性物流实体。综合物流企业具有服务对象广、服务质量高、市场适应性强和规模效益明显等特点。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在市场上形成积聚效应。有实力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竞争中争取主动。
在向综合物流转型的过程中,需追加大量的投资,也需要有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我们可以利用“入世”的大好机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国外成功的物流企业开展合资或合作经营。这方面,国内己有一些成功的范例。
4.4 适当引进外资
建立中外合资物流服务企业,是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尽快掌握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有效途径。在现阶段适当引进外资,发展中外合资物流企业,是基于如下考虑:目前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紧缺,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是目前解决资金缺乏,进行运输工具更新,引进技术,建立必要的物流设施的一个途径,另外,合资经营,是为了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
5 总结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外来竞争的压力下,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必须提升服务水平。为实现战略目标,我国物流企业,尤其是仓储业和运输业必须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换。仓储业要改善仓库的管理功能,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注重仓库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注重加工、配送业务的拓展,积极主动建立网络,制定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依靠政府、协会的作用实现转型。运输业要通过长期契约或动态联盟的方式,延伸现有的物流功能,利用运输组织的专业优势,参与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并且适当引进外资,改造或新建基础设施,向综合性物流实体进行转化。希望我国物流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
摘要: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根据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一般机理,文中将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关系、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换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并针对仓储、运输等传统的物流企业,分别研究它们融入现代物流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传统物流业,现代物流方式,发展战略,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集装箱化.2000,4.
[2]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3]翁心刚.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理念[C].中国区域国际物流高峰会论文集.2000,6.
[4]杨华.传统储运怎样向现代物流演变[J].中国储运.2005,02.
[5]刘琛.新经济格局下的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8.
[6]南岚.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模式发展博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20.
从传统运输迈向现代物流 篇3
从传统运输迈向现代物流
通过对现代物流特点的阐述,说明了发展现代物流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是传统运输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外运集团的战略选择.
作 者:罗开富 Luo Kaifu 作者单位: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北京,100081 刊 名:商品储运与养护 英文刊名:STORAGE, TRANSPORTATION & PRESERVATION OF COMMODITIES 年,卷(期): 23(2) 分类号:F512.4 关键词:传统运输 企业转型 现代物流物流业三大痛点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篇4
现代物流的“物流文化”现状及发展
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践中,“物流文化”不仅伴随着实践的创新发展,逐渐融入到物流人的精神灵魂世界,而且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物流公司只有加强具有生命力的 “物流文化”建设,才能防止在行业发展实践中出现消极委靡和低俗文化现象。只要进行物流人文精神灵魂的情操陶冶,就会避免在行业发展实践中盲从于滚滚物欲和滔滔权欲的附势自利行为。
现代物流业发展本来就是虚实并重,那种把 “务虚”当做面子,“务实”当作内容,彻底颠倒了 “虚”是文化的灵魂和内核,“实”是其形式和载体的根本道理。为此,物流人要有超越现实的文化视野,宏观的憧憬及理性的战略构想;要有透过表象的理论思维,自上而下的普遍理论指导以及外来文明的参照;要有强化物流人本身的主观性、目的性、革命性、创造性、能动性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否则,物流行业发展就会失去目的、失去意义、失去生机,陷入僵化、市侩、腐败的窠臼里。
总之,现代物流业发展实践应从国情出发,要着眼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倾听他们的疾苦和呼声,服务菜篮子和米袋子;以市场份额、收支核算的统计数字,作为物流公司发展的实践依据;坚持以服务发展社会生活、服务发展生产力、服务发展综合国力,作为物流业的实践领域;让 “物流文化”成为物流人自觉实践的精神灵魂,引导物流人把精力投入到实践物流事业创新发展的内涵之中。
现代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篇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企业面临的市场竟争日趋激烈,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源”,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信息的发展使物流行业进入了空前的快速发展时期,但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传统的物流管理理念己经不在适应现代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与提升,物流管理企业要在信息化的今天发展起来,就必须进行新的创新改革。
关键字:现代物流信息化 发展建议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的物流管理中,讲到的物流指的是,将一些物质资料从提供者那里到需求者那里的运输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对物质资料的储存、运输、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现在的物流管理已经不是简单的学科了,它开始向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运用一些高科技进行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包含了物流概念性学科、管理学科、国际贸易学科、运输组织学科等,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性。
2现代物流行业的特点
2.1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之间紧密结合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推行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使物流在商业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电子商务给物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也推动了物流的发展,物流和电子商务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2现代物流是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现代物流不再是对商品进行单一的运输,它转向了多种运输方式结合,对运输速度进行了提高,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降低了运输成本。现在的网络信息流,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在运输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更加的科学化。
2.3现代物流管理的具有的特点
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目标,以企业的整体最优为目的,以信息为中心,重视效率和效果。现代物流管理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发展,在经济一体化的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快速的发展,形成其发展模式。传统的物流管理注重的是顾客的反馈,是以服务的质量和品质的保证为重点。因此,评价一个企业的物流水平多数看的是业绩和反馈的效果,但是现代物流的评价主要强调的是第三方物流,也更加注重物流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3.1信息化
现代社会己步入了信息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表现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商业智能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贮的数字化和物流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它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没有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无法顺畅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更多新的信息技术在未来物流作业中将得到普遍采用。
3.2 社会化
物流社会化也是今后物流发展的方向,其最明显的的趋势就是物流业中出现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服务方式。它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企业物流活动社会化要求所形成的,另一
方面又为企业的物流活动提供了社会保障。而第三方、第四方乃至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更多服务方式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物流过程产业化和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人们预测卜阶段的物流将向虚拟物流和第N方物流发展,物流管理和其他服务也将逐渐被外包出去这将使物流业告别“小而全、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横向一体化的物流运作模式。
3.3全球化
为了实现资源和商品在国际间的高效流动与交换,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物流运作必须要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化趋势卜,物流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服务,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准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它代表物流发展的更高阶段。
4发展建议
4.1完善物流管理机制体制,加大政府扶植力度
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完善物流管理机制体制,才能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物流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必须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并辅之以必要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结构上保证物流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
4.2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转变经营观念
企业的管理者奠定着企业的文化基调。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把物流管理放在战略管理层面加以研究,制定出符合当前发展的管理范式。
4.3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创新物流管理监控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技术永远是物流企业占领市场的法宝。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革新物流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物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3.4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培训,注重人士的培养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没有员工就不可能进行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物流运输,所以提高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在物流管理中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论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 篇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物流变得尤为重要。在生产、流通关系大调整的改革过程中,传统储运面临着变革的压力。企业需要不断地探索降低费用、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人们认识到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是势在必行的。
2 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所面临的问题
2.1 在宏观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2.1.1 政府对物流产业的管理划分不明确
在我国,运输及仓储的经营仍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现行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严重制约,原本应该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又都自成体系地实行层级管理,使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责存在交叉和重复,直接导致了物流要素的分散和整合的困难,使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置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1.2 政府对现代物流的推动、指导不足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解决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加快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单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政府负有推动和引导现代物流发展的职责。但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在物流规划、物流政策、物流法规建设、新技术运用和推广等还存在着很多缺位。政府对现代物流的指导也不足,人们在物流观念和意识方面还相当淡薄,对物流理解也存在很多误区。
2.1.3 政府对物流市场的调控、监管不到位
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负有对物流市场的调控、管理、监督等职能,以确保物流市场的有序运行和稳健发展。近年来,现代物流在我国迅猛发展,但物流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也逐步表现出来。主要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内陆滞后于沿海,中小城市滞后于大城市,物流实践滞后于物流理论研究,内贸滞后于外贸,内资企业滞后于外资企业,农业物流滞后于工业物流,工业物流滞后于商贸物流,第一、二方物流滞后于第三方物流,物流配套服务滞后于物流主营服务。
2.2 在微观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2.2.1 欠缺详细的整体规划和清晰的市场定位
我国物流企业主要仍处于简单的仓储和运输阶段,物流服务项目竞争力弱,从整体看服务功能单一,赢利水平较低。
2.2.2 欠缺良好的管理机制
企业体制与内部运作机制欠缺活力,经营单位与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与城市规划的调整,企业拥有的靠近城乡结合部的仓库大部分已经改造为专业市场或其他商业用途。在仓库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寻找与建设新的物流基地成为当务之急。
2.2.3 物流信息网络落后
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很难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2.2.4 欠缺人力资源的管理
传统储运企业员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储运行业工作多年,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市场观念淡薄、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而真正具有物流管理经验的人员是少之又少,许多工作存在执行能力差、效率低等问题。
2.2.5 物流设施设备投入不足
对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不足,设施老化、物流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造成低档物流资源过剩,高档物流资源不足。
3 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对策
3.1 在宏观方面实行的改革措施
3.1.1 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体制
政府必须改革现有的物流管理体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考虑建立全国物流管理协调机构,从宏观上、政策上对物流业进行协调、指导,以从根本上改变多头领导、各自为战、缺乏整体协调的条块分割局面。地方政府应着重于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政府与物流企业联系制度。
3.1.2 妥善制定现代物流总体发展规划
政府应制定全国性的物流发展规划,并制定出发展计划,明确物流发展的目标、实施步骤,对物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
3.1.3 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环境
一是应该尽快清理废除与现代物流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并按照我国的实际,制定出台物流各环节的新法规,为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创造公平的税负环境;加快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各类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
3.2 在微观方面采取的对策
3.2.1 转变企业的经营观念
物流客户采用物流企业根本的原因与自营相比是获得更多的效用价值,物流企业为向客户提供全过程、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服务也是为了自身盈利,所以观念转变的核心是“双赢”。
3.2.2 以机制完善的企业作为目标市场
储运企业应首选机制完善、约束硬化、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目标市场,这样的企业通常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已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股份制企业,它们会从比较优势中决定采用外购物流方式,愿意接受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3.2.3 抛弃原有制度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传统储运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运行机制合理,这样才能激发活力,使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更加迅速。
3.2.4 改进管理,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
传统储运企业在向现代物流的转化过程中,用户满意是重组业务流程的出发点,新的业务流程对用户来讲应该更加方便,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系列了物流服务。在流程重组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改革,重点解决企业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的问题,改变传统储运企业等客户上门的经营方式。
3.2.5 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转化
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了发展现代物流的主导方式。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大,在这种良好态势下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还是十分客观的。传统储运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途径向现代物流转变也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
3.2.6 扩展全方面的物流增值服务
传统的储运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向互补性的物流业务拓展。例如,运输、加工、配送、货代都是现代物流业务的重要内容,仓储企业应尽快创造条件发展这些业务。
3.2.7 利用网络化发展现代物流
为了保证对客户的要求以及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传统储运企业应完善、健全物流网络体系,使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
3.2.8 注重专业化物流人才的培养
企业可从两方面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一是从外部引进,二是内部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可以引进怀揣新技术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基础;除了外部人才引进,给员工进行现代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也是不错的举措。
3.2.9 设施设备信息化进程
传统储运必须要改造设施设备,尽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运输车辆配置应采取自备与租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避免由于业务量波动造成运力浪费。另外,传统储运企业还应当加大信息化设备的投入,提高信息处理水平。
4 结束语
总之,传统储运企业要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需要政府的推动和促进,同时应根据企业实际,有计划地扩展业务范围,在物流服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依据自身优、劣势选择合适的转化途径,并配以内部的管理改革,从思想观念、企业制度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转变。
摘要:传统储运企业管理模式陈旧、粗放,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很难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文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关键词:传统储运,现代物流,转型
参考文献
[1]林琳,林海北.传统储运企业的“二次创业”[J].商场现代化,2007,(7).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现状 篇7
牛艳芳,李伟
北方经贸2004年08期
山东财政大学,济南市运输管理处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
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入手,论述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现代企业的物流系统可能实现的业务模式,进一步阐明了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和物流作为不断在各种媒体上竞相报道的热点,经常被一并提及,有人认为,电子商务是物流的一部份,是电子商务在支持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有人则讲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一部份,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它支持着电子商务向前发展。单就概念来讲,两者的确不同。国际标准化组织给予前者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内容和需求交换的一种通用术语,它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EC(ElectricalCom merce)或EB(ElectricalBusiness),还包括企业为了优化业务流程和业务活动而建立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我国的物流标准化组织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指物质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物的搬运和运输,还包括与此相联系的包装、装卸、储存保管、配送和流通加工等。现代物流还包括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有价信息软件等。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于不同的领域,前者强调物质实体的运动,后者则偏重于通过电子手段。笔者认为在现代物流企业里,这两者密不可分。建立在电子商务上的物流如同有了一双腾飞的翅膀,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快速起飞;有了电子商务作为技术平台支持,物流可以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更广阔、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下运行,它会反过来对电子商务起一个更大的推动力。如果电子商务没有物流作为支撑,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电子商务;而现代物流没有了电子商务则不能叫做现代物流。两者是相互扶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拓展了一个新的舞台
由于物流业是一个涉及环节多,牵扯范围广,业务分散的服务领域,物流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对象和范围都有其局限性,而大量的物流需求者却难以找到物流服务方。根本原因就在于原有的物流组织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跨行业、跨地区、供需方众多,数量庞大,随时发生的特点。
电子商务的出现解决了这一供需双方的矛盾,B2B及B2C的运作模式使供需双方方便、快捷的达成物流服务,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是供需双方选择电子商务作为平台的必然。通过物流组织、交易、服务、管理方式的电子化,电子商务使得商务活动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实现供需方对速度、安全、可靠、费用低廉的要求。
目前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Internet为媒体建立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及顾客。它将企业或货主的物流信息及运输公司可以调配的车辆信息在网上发布后,供需双方签订运输合同。这类电子商务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我国的华夏交通在线、56NET、迪辰系统等;国外对于电子商务在物流业中的作用认识较深,各国为发展自己的物流业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日本的物流电子商务早已走在了世界前列,2001年日本的三大综合商事三井、住友和三菱更是联合构筑了国内第一大电子物流信息市场,谋求在未来物流业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国国家运输交易场是一个电子化的运输市场,它为货主、第三方物流(3PL)公司提供一个可以委托交易的网络。
二是为专业物流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它借助Internet的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以及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间的无缝链接,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供应链中每个节点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是链中各节点之间沟通的快捷方式。
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专业物流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这类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如美国的联邦快递(UPS),它根据客户规模大小提供不同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以服务的多样性和强大的市场伸缩性成为全球快递业的领跑者。国内的宝供物流集团。利用XDI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立了与众多客户以及宝供各分支权构间的网络沟通,使得宝供可以直接从客户的信息系统中获得订单。这一信息平台的建立使每一份订单的送达时间比原来缩短了3天,减少的库存占压费用每年达一亿元。
二、现代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已不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强调更多的是协作和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但是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对于物流本身而言,它仍然是物质实体进行物理性移动的载体,仍然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并被广大企业视为“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合构成了企业运作的基本要素。它们在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共同完成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的循环。四者缺一不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三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但只有物流还需要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工具实现空间位移。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物流,再轻松的商务活动也无法实现,还是一纸空文。
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
国外的物流理论和实践经过多年发展,都已十分丰富。如美国的物流中央化模式,日本的高效配送中心模式,前者强调的是“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后者视物流为非独立领域,受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少库存多批发)与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的融合并不顺畅。作电子商务的,埋头于开发新的信息技术,重信息网轻物流网;作物流的,埋头于车辆的利用率,忽视了信息共享。这与我国电子商务的切入点为网络公司有关,使得电子商务在发展之初就带有技术倾向。
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推行电子商务的关键是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客户需求,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和执行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方案。
(一)由传统储运业及制造业转型而来的现代企业
包括原来依靠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而成长起来的经销商,它们资金、技术力量雄厚,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虽然对于制造业来讲,产品开发,设计和制造才是自己的专业,但是这些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织就了庞大的销售网络,拥有健全、完善的销售渠道和网点,并覆盖了大片的区域,它们完全可以凭借已有的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无需太多的投入,电子商务的建立只是帮助它完善物流系统的设计,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
国内的海尔物流、安得物流、中邮物流、中远物流、中铁快运、中海物流、中国储运、招商局物流和中外运等都是这类企业的代表。其中,中邮物流是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它通过对中国邮政的物流资源进行重组和改造,积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建成了北方、南方和华东物流集散网,逐步形成了由运输、仓储、配送和信息四大平台组成的核心能力,其一体化、定制化的精益物流服务吸引了戴尔(Dell)、雅芳(AVON)、联想(Legend)等一批知名企业组成的客户,成为了领先的物流企业之一。
(二)实力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
全球型或区域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具有网络上的优势,当它们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其触角会沿着供应链向上、下游延伸到制造业和销售业,并使越来越多的货主开始依赖3PL专业而又完美的物流解决方案。3PL利用它们在信息技术及仓储管理领域的优势为众多货主创造更多的价值。
成立于1994年的广东宝供储运公司,就受益于对于发展物流+电子商务(EC)具有前瞻性。当年为了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物流业务,自行开发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仓储管理系统。当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成为国际性物流服务的集团公司时,宝洁又在物流信息技术上加大投入。2003年初,宝洁启用了供应商EXE的EXCEED仓库管理系统,拥有了全球领先的仓储管理及供应链执行软件,提高了库存控制能力,实现了与原有的工作流程无缝集成,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设备和库区面积的使用率。宝洁投资5亿元的顺德国际综合物流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年周转货物达700万托盘。这其中现代物流+电子商务(EC)的运作模式功不可没。
(三)ISP、ICP自己建立物流系统或利用第三方物流
纵观国内外的ISP、ICP企业,它们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先天优势,组织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得心应手,从这方面看,它们比传统的制造商、批发商和储运公司更具优势。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由于从事行业不同,在建立物流系统时,上述两者往往考虑的是如何更多、更快地提供信息,如何保证网络安全,如何方便网络用户等问题,对于建立电子商务的在线平台后,整个物流系统如何高效、稳定运行,这还要看其配送体系的完善程度了。笔者建议ISP和ICP可以寻求培养、扶持中小型具有发展潜质的物流服务供应商,与这些有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共同成长,逐步扩张自己的实力。再者就是ISP和ICP只是作自己擅长的信息技术支持,专门为专业的物流公司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涉足物流的实质性层面,如配送和
车辆调度等。这样ISP和ICP可摇身变为“第四方物流”企业,亦可实现涉足物流领域的目的。
ISP和ICP还可以将物流外包,让专业的物流公司即第三方物流(3PL)企业作实质性的配送工作。因为按照波特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公司去做,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才可以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整个供应链才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目前这是国际上很多跨国公司物流管理的通行做法。
《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作业 篇8
注: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题目就是考试范围,答案在课件中。请大家将作业写在统一发放的作业本上,考试时与其它课程作业一起交上来。
1.什么是现代物流?
2.合理的包装应满足哪些要求?
3.仓储合理化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4.运输合理化的要素有哪些?
5.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
6.举一个流通加工的例子,并分析为什么能降低物流成本。
7.配送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
8.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哪些?
9.什么是“物流成本冰山论”?
10.为什么要进行物流标准化建设?
11.什么是供应链?
12.为什么要发展农村物流?
论述题:
13.试述POS系统的功能。
14.分析传统采购与准时采购的差异。
15.试述我国现行物流发展的政策取向。
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改进方法论文 篇9
摘要:西安市地处我国的关中平原,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交通,物流,金融经济中心。同时又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环境,旅游业发展状况良好的同时也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物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的同时,对现代化的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效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现代物流;西安;前景
一、研究背景
作为我国中部心脏地区的西安市,是连接我国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重要交通纽带,是我国中西部的交通,物流,金融经济的中心。然而从近年来的现代物流发展情况来看,西安市相比于北京,上海,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化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还有很大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并不能与西安市整体经济发展大环境相协调,物流企业在西安市整体比较分散,物流相关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大多数以粗放的运输业务为主。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对现阶段西安市物流业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加快西安市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对西安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乃至整个西部经济圈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安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认识存在顾虑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西安市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充足的信任。外包业务时也只是外包一些运输方面的业务,对于一些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原材料仓储与供应,产成品的配送服务等,还是以企业自营的方式为主的。这就导致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中很深的局限性,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加专业集成的物流服务,而且从合作的稳定性来看,具有很强的临时性,几乎没有长期稳定的合作意向,影响了西安是整体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二)物流企业经营不够完善,技术落后
西安市的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自身企业的技术与竞争优势。大多数只是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传统物流服务,甚至有一些小的配送中心完全没有应用物流信息系统,只提供短途或长途的运输业务,物流相关设施设备非常有限,局限了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规模的扩大。
(三)物流企业没有形成集成化服务思想
物流业代表的是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西安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此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提供的不仅仅是片面的物流业务模式,如仓储,配送,运输的一种,而是应该有精益与集成化的思想,追求在整个物流活动中质量与效率的最大化。往往客户企业对于物流服务是没有很深的了解的,这就需要物流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理念与方法,切实地为客户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与服务,从而取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扩大物流企业的市场规模。
三、西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建议
(一)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近几年西安市政府对于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很多物流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业务扩大下规模迅速发展。但物流企业整体的企业管理制度水平还不够完善,引进的物流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还不都多,导致没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服务的思想,这些问题导致了物流企业在发展上的战略眼光会十分有限。企业应在引进物流高校人才的同时,注重内部培养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相关人才,才能为物流企业持续方法提供足够的动力。
(二)重视物流活动规划设计
在建设物流园区,或者物流企业建设仓库,设计物流建筑前,要经过严格缜密的模型建立与计算机仿真实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之后物流企业能否提高各种物流活动的效率效益的提高,甚至有些物流企业会因为建设布局没有经过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活动,建设项目完工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耗时耗力,并且造成额外的巨大损失。从西安市整体来讲,物流企业之间如果没有整体的布局规划与设计,会增加很多无端的内耗资源的情况发生,物流企业建设项目的各自为政,不仅会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还会严重阻碍西安市物流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形不成有效的产业竞争力。
(三)重视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
西安市的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远远落后于一线的“北,上,广,深”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西安市的物流企业应该重视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现阶段信息系统涉及广泛,正在向自动化、大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总体来讲,西安市因为地理区位因素的影响,发展程度还比较落后。物流企业应该引进东部地区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及管理思想,同时注重开发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的物流系统模式。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是现代物流模式的标志,对物流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不能故步自封,大力引用和发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四)加大对物流硬件的投入力度
除了物流企业自身应该加大对物流硬件设施的投入建设之外,西安市政府也应当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对现阶段物流产业硬件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力度,合理规划物流建设用地。西安市已经建设了贝斯特物流中心、中陕物流中心,中铁现代物流交易中心,西安亚欧物流中心等。西安市政府应该为物流企业搭建更好的物流硬件设备,方便物流企业的入驻,解决物流设施建设的土地问题,协助物流企业解决物流硬件建设的规划用地问题,从一开就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的规模扩大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五)物流企业应该注重招商引资
局限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决定因素在于没有经济实力扩大规模。物流企业不论想改进硬件或者软件设施设备,都需要有经济实力作为后盾。这就需要物流企业注重招商引资,灵活的运用各种招商政策,最大程度的满足投资者的投资要求。陕西省政府也应该在政策上支持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招商引资,为物流企业提供合理的低息贷款,制定激励物流企业扩大规模的鼓励措施,从而促使西安市的物流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六)物流企业发展要有长远眼
物流企业在做如配送中心的建设时,应该充分的做好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做好充足的市场调查工作,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合理的对应用土地进行规划与布局,提高土地面积的利用率,优化企业运营模式。同时,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物流,物流企业应该具有战略眼光,从现阶段开始就大力发展绿色物流,物流企业在物流活动的规划中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尾气排放较少的车型,避免交通拥堵带来的浪费在夜间运输货物等等,将物流活动为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七)中小型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合作
西安市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因为自身原因,发展有很强的局限性,物流服务达不到集成化与完善化,只能提供一些局限性的单纯物流活动,比如短途运输业务,无力提供更多的物流业务服务,发展方式粗放且利润空间有限。在现阶段西安市的物流市场,中小型物流企业要想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应该同其他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优势互补,进行物流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小型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达成战略联盟,拓广物流业务经营范围,才能在日益激烈物流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有利于促进西安市整体物流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的避免物流资源浪费。中小型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后,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效益与客户认可度。
四、结论
西安市的物流产业伴随着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商务等产业不断发展,但随之而来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西安市政府与物流企业共同改进。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安市现代物流发展的不足之处与需要改进的之处。本文从实际出发以优化西安市内的物流企业运营模式为目标,改善西安市物流整体物流现代化程度,支持与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西安市物流企业集约化,效率化程度。带动西安市整体经济实力,现代化服务业水平的上升,为我国西部城市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乃至全国中部地区城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翠娥.对西安市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余江.浅析西安市中小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对策[J].物流技术,,19:47-49.
[3]李永飞,童健.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的构建分析――以西安为例[J].中国储运,2014,12:118-121.
[4]徐妍,上宏昌.西安市物流业发展水平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01:141-144.
物流业三大痛点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篇10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我省物流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7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为1206.89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物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我省社会物流总额达31079.97亿元,同比增速18.41%,货运总量达到10.57亿吨,增长9.06%,这在前几年是很少有的。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8.36%提高到8.80%,凸显出物流业发展对做大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从全省情况看,物流行业在提高整体效益的同时,物流费用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200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983.3亿元,同比增长17.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21.76%,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呈下降之势。在物流需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GDP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逐渐降低,表明我省物流业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省物流业运行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规模超亿元和十亿元以上的企业已有十多家,有的吸纳了几百家物流企业进入物流园区,有效地整合了资金、设备设施、信息技术等社会资源,市场的集聚度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物流外包业务增加、专业化程度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07年全省制造业物流外包增长速度在5%-10%左右,运输与仓储外包的增长速度在10%-15%左右。分离外包业务的行业已经从前几年的家电、电子、日用消费品等向着钢铁、煤炭、建材、汽车、医药等行业的上游企业延伸。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专业化程度提高,并注重了现代物流方式向采购环节延伸,供应链管理这一全新的经营观念逐步被企业接受和应用。三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初具规模。我省铁路密度和货物周转量居全国之首,目前我省已拥有各种生产性泊位91个,唐山港、曹妃甸港、黄骅港总体规划的出台将大大提升煤炭、石化、钢铁、铁矿石(粉)运输能力。石家庄机场基本完成扩建工程,民航开通了27条国际、国内执行航线,石家庄内陆港于去年4月正式开港运营,全省港口年吞吐能力近4亿吨。石油、天然气管道延展长度超过735公里,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国有铁路和公路主干线为骨干,兼有地方铁路、水运、管道和航空运输方式与京津交通全面对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四是物流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基础地理、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立体仓库、专用叉车、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物品托盘、冷藏车等得到普遍应用。全省物流师培训、考试、资质认证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五是各级政府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了支持力度。省政府把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列入河北省“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河北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唐山、石家庄、邯郸等经济中心城市也都制定了现代物流专项发展规划,省市还建立了重点项目引导资金制度。列入河北省“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有的已投入运营。六是区域间联合与合作有了新的进展。通过“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论坛”这个平台,北京物流协会、天津市交通与物流协会、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三方负责人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在会员待
遇、维护企业正当利益、信息共享、网络联系、培训认证、技术管理等方面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合作。
二、我省物流业面临的形式及问题
受美国次贷危机及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生产资料供需增势双双减弱,物流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物流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物流企业平均利润率普遍下降;企业发展资金短缺;操作性员工工资成本持续上升,稳定性下降;油价不断攀升,与2002年对比,柴油价格平均上涨86%,企业反映油价已占运输企业总成本近40%;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10%以下,仓储企业只有3~5%,物流企业只有2-3%的毛利,一些企业出现亏损。
未来一段时间,我省物流业发展将出现如下趋势:一是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将推动现代物流业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二是随着国内外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分化重组将进一步加快;三是制造和商贸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是个趋势,将进一步强化自身物流功能,物流企业与生产型企业合作空间增大;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一批在建物流重点项目将得到支持,并加快建成投入运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五是企业获取资源、资金的难度将有所缓解,但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普通的低端服务利润越来越薄,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应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总体上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物流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和整合;条块分割、体制不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社会物流综合统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物流方式和设施落后,网络体系建设不完善,标准化程度底;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物流园区发展滞后,建设缓慢;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剥离第三方物流,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换缓慢,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要加快构建我省现代物流主体框架。围绕重点培育五大物流枢纽城市、十大物流园区、建设三十个物流重点(配送)项目,抓好各经济中心城市重点物流区域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物流网络规划、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规划、物流企业的整合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以经济辐射面和区位为依据,加快经济中心城市现代物流设施和经营网络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经济集聚度、辐射力和竞争力;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行业需求为向导,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筑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省有关部门应从园区规划和建设入手,重点抓2—3个试点,尤其要抓好港口物流园区和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以带动全省物流园区和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物流功能的综合集成。
(二)要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共建物流市场协同体系。一是要与京津两市的物流行业组织、物流龙头企业、高校、物流科研单位,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共建京津冀区域物流市场协同机制。二是建立不定期的高层联席会制度,交通情况,研究对策,商讨措施,促进联合与合作。三是共建为物流企业服务的信息平台。四是建立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关系,推动合作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三)要加大推行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工作力度。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标准》(GB/T19680-2005)和《通用仓库等级与仓储服务质量》(GB/T21072-2007)国家标准,为促进我省物流企业规范化发展,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文件,对贯彻国家标准提出具体要求,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物流企业A级标准和仓储企业★级标准评定。通过评审达标使我省物流企业管理尽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我省应学习外省市的做法。从外省情况看:广东省规定物流龙头企业必须达到国家A级以上标准;上海市经委要求2007年要新增20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宁波市政府设立了物流企业引导资金向A级物流企业重点倾斜;浙江省确立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要达到国家A级标准为基本条件。此外,宁波地方税务局推出对A级的物流企业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规定评上国家A级的物流企业如在规定纳税有困难的可根据地税局部门批准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并设立专项资金向A级物流企业倾斜等等,以支持物流业发展。建议我省根据省情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达到国家A级标准物流企业。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企业,必须达到国家A级标准,以促使我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推动全省物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四)要进一步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资质认证工作。要广泛开展岗位培训,提高现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省人事部门和省现代物流协会应共同研究制定我省中、高级物流师的培训计划,并实行物流产业人员职业资质认证制度。
(五)要进一步加快物流信息化步伐。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信息化相关标准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创造条件。各个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企业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卫星定位系统(GPS)、供应链管理(SCM)等,进一步提升全省物流信息系统与国内、国际接轨的水平。
(六)要加快工商企业主辅分离步伐,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要进一步深化工商企业改革,逐步将企业的物流资产、人员进行剥离改制,注册成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享受辅业改制有关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对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仓库及其附属设施的应免征营业税;对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运输工具、物流设施、装备等固定资产,应在增值税方面提供优惠;鼓励工商企业实行物流业务外包,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促进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七)要进一步开放和激活物流市场。省、市有关部门要清理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允许各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进入现代物流市场,外资、民营资本进入现代物流市场不受投资规模和投资比例的限制,积极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到河北各地建立物流仓储、加工、配送中心。要加大物流市场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开展物流管理体创新、物流企业组织创新、物流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变传统物流为现代物流,引导物流需求,盘活物流资源存量,培育物流市场。鼓励支持物流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
(八)要尽快建立全省物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一是建立物流行业代码。现在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还没有代码,行业代码是一个行业正式纳入国家市场管理的标志之一。行业代码的建立,可以为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加强物流市场管理,以及为政府实施管理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创造条件。二是建立正确的准入机制。当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物流企业的准入标准,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准入标准方面作出规定。三是完善退出机制,以保证所服务的企业不受业务、资金和信息的损失,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
(九)要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和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对列入省、市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应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范围给予重点扶持,争取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省、市有关部门管理的重点项目引导资金、货运基金、技术创新资金、科技开发资金、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资金等,也应优先用于物流企业的货运站场建设,加大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对已列入国家和省物流重点项目和在建项目,银行应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十)要实行积极的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上应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7号)以明确的政策落实到位。物流、仓储企业按3.3%营业税征收;物流企业可使用《全国联运行业货运统一发票》,其开具的发票准予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实行统一核算的直营连锁物流分公司可由总部所在地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物流企业当年利润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可免交所得税;物流技改项目购置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
(十一)要支持物流企业合理用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应列入工业、仓储用地范畴。对列入省、市重点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新增用地,应享受省扶持重点项目有关政策,要适当降低物流重点项目进入省产业支撑项目的政策门槛(由10亿元投资降到2亿元以上);鼓励原市区的物流企业到市郊结合部建设物流中心,市区土地实行腾笼换业,原划拨土地由政府收回依法公开处置,并按规定给予企业适当补偿,用于新建物流中心;对列入省、市重点规划或在物流园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其用于立体仓库、恒温仓库、自动化仓库建设及流通加工标准厂房建设方面的用地,可使用建设用地转换指标,在农用地转用、征用指标的分配上给予支持,供地方式按工业项目以协议方式出让。
(十二)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城市货车通行管理办法,为重点物流企业的小型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停靠提供便利条件。
要减少通关手续,推进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对进出口货物实行“提前报检、提前报关、货到验放”的通关模式,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在收费方面,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
(十三)要进一步搞好社会物流综合统计工作。由于启动资金不足(江苏启动这项工作省财政拨付91万,四川启动这项工作省财政拨付74万),已影响到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省财政加大对此项工作支持力度,尽快拨付专项启动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全省社会物流统计体系建设、购置设备、开展培养和日常工作等,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做为政府长年采购项目确保资金到位,以保障我省社会物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四)要进一步完善我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物流发展的宏观指导。联席会议在省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省发改委为牵头单位,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综合协调和研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论文 篇11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市场现代物流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新加坡、香港为代表的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了很强的抗御危机能力,这使人们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又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重视。
我国区域物流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经营分散,产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等。目前,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建立物流中心,在发展中向规模化、社会化过渡,这些实践行为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物流对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着不同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间全球范围的重新组合,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合与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般来说,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的。
第三,企业追求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了现代物流发展。
随着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视,企业通过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已为管理者所认同。由于企业更多的是注重发挥其核心业务,即他们擅长的、具有差别化优势的业务,其他业务通过从企业外部采购,即“资源外购”获得,作为生产型企业非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部门开始与企业本身相脱离,成为独立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在本土进行研制和生产,然后再到全球范围销售这样一种运作模式,这一“购—销”模式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据统计,到1999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外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及其产品也会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面对这一必然趋势,同样需要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领域内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包装、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甚少,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使得我国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20%,最高为32%。巨大的反差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要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物流管理,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资源的分布又很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原材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础工业远离加工工业的产业布局,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据统计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入WTO,开放分销服务业,对我国服务贸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创造了相应的机遇,促使国内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一步消除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壁垒,加快分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适应这一改革与调整的现代物流业必然成为现代分销网络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同时,为生产领域的开放所带动,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现代物流业也必然迅速发展。因此,扩大开放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现代物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做保障,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世界银行在其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说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讯。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比重最大。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为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
物流业之所以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现代物流业对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可以从对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的考察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一方面,从交易的全过程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使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物流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
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现代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第三,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物流业三大痛点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推荐阅读:
1 现代物流与物流模式概述05-19
现代企业与物流12-20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10-19
新邦物流公司现代物流技术人才发展的分析及改进方案 毕业论文06-09
关于利津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09-16
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07-16
关于打造现代航运物流旺市的思考与建议10-23
现代物流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与对策12-20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10-09
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