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共11篇)
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 篇1
经济贸易系2011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顶岗(毕业)实习计划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第五--六学期需要安排顶岗(毕业)实习,具体实习计划如下: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报关与国际货运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根据报关与国际贸易专业的特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灵活性,本次实习将实行统一安排与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相结合,如有可能,学生可以直接在所在实习单位就业工作。
二、实习时间
2012-11-11------2013-5-10 实习期间将安排指导教师中途进行实习检查及论文辅导。
三、实习地点
实习班级 实习人数 实习地点安排 国贸101、102班 96 统一安排与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相结合
四、实习内容
1、落实具体的实习岗位,熟悉实习岗位的工作职责与要求,在业务员的指导下练习岗位操作,熟悉岗位技能。
2、了解所在单位的发展历史、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及企业运作情况。
3、旁听、参与企业的贸易洽谈;
4、熟悉商品的品名、规格、性能、质量、产地、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商品的分类、陈列、分拣、包装、定价、促销等情况;
5、在工作中积极参加各项劳动实践,注意了解市场信息,开展市场调查,进一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
6、参与企业产品采购、报关和国际贸易活动;
7、了解参与企业广告、国际贸易单证处理等活动。
五、实习组织与要求
1、由财贸学院统一安排实习单位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经财贸学院批准同意);
2、学生必须在2012年12月24日前将所在实习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号码用电话形式提供给财贸学院,以便财贸学院及时了解学生所在单位的实习情况,否则毕业实习成绩不予及格;
3、学生实习期满应该向财贸学院递交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
4、毕业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应该请实习部门的领导或实习指导人员填写其实习表现和业务技能掌握情况,实习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后给出其实习成绩;
5、实习报告是评定毕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毕业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将不能取得毕业证书,毕业实习不得补考,只能申请参加下一届相应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
六、毕业论文答辩
1、学生实习期间应该在积极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同时收集和论文课题相关的资料,论文第一稿在2013年3月20日之前要送指导老师审阅,第二稿在2013年4月20日之前要送指导老师审阅。
2、学生论文在获得指导老师同意定稿后,应该在返校答辩前上交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的格式打印A4论文稿4份,同时上交一份论文的电子文档给系部教务员存档。
3、学生集中返校答辩时间为2013年5月11-12日,不能及时参加答辩的同学参加下一届论文答辩。
4、财贸学院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在5—7人之间。
5、学生答辩以小组答辩形式进行,不合格者,缓发毕业证书,申请参加下一届相应专业学生的毕业答辩。
七、毕业成绩评定
1、学生必须在2012年12月24日前将所在实习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号码用电话形式提供给财贸学院,否则毕业实习成绩不予及格;
2、实习报告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分级评定并记入毕业实习成绩;
3、毕业论文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分级评定并记入毕业实习成绩,字数在5000字左右; 4、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5、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中如有一项等级为差者,毕业成绩不及格,延期至下一年。
财会与经济贸易学院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 篇2
1 现阶段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经济时代以来, 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际物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 国际物流基本采用外包, 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第三方物流是指产品由生产方到销售方的环节不是由生产方自身的物流部门来完成, 而是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 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业务外包。在发达国家, 专业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例:美国为55%, 日本为70%, 欧洲为76%。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发展证明, 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的50%, 物流产业才能形成。
1.2 综合化
全球综合物流系统 (PILS) 的迅速发展, 将使现在的运输、仓储等物流外包服务大幅度延展。这就要求所有的物流服务能够在全球范围, 在任何时间, 从起始点到消费点之间迅速地、经济地实现物流活动。全球综合物流系统将组合多式联运、全球仓储、报关、报检、保险、存货管理、定单、服务、金融、文件单证制作以及任何一种所需的物流服务功能, 为发货人提供单一资源的物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全球化运作的公司将发现把他们的物流服务外包给全球综合物流系统会更加经济, 获得更好的服务。
1.3 信息化
电子信息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中涉及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非常多, 如条码技术 (BarCode) 、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电子定货系统 (EOS) 、电子数据交换 (EDI) 、快速反应 (QR) 、有效的客户反应 (ECR) 、射频技术 (RF) 、管理信息系统 (MIS) 、企业资源计划 (ERP) 等。通过这些自动化的技术设施, 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拣、自动装卸、自动存取, 从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2 报关的发展现状
2.1 报关的基本内容
报关是履行海关进出境手续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货物和物品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 在通过海关监管口岸时, 依法进行申报并办理有关手续的过程。
报关涉及的对象可分为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和货物、物品两大类。由于性质不同, 其报关程序各异。运输工具如船舶、飞机等通常应由船长、机长签署到达、离境报关单, 交验载货清单等单证向海关申报, 作为海关对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实施监管的依据。而货物和物品则应由其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 按照货物的贸易性质或物品的类别, 填写报关单, 并随附有关的法定单证及商业和运输单证报关。
一般的报关程序为:单证准备-电子申报-现场交单申报-海关查验-向海关缴税-放行。这其中, 在报关现场申报人操做的环节只有单证准备、交单和缴税。而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工作却是其中的单证准备工作!而单证正式整个国际物流管理和操作的基础文件。认识单证和使用单证不仅是报关所必备的能力, 更是国际物流操作的基础。
2.2 传统的报关企业
传统的报关企业分为自理报关企业和代理报关企业、专业报关企业。
自理报关企业是指经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授权部门批准从事对外贸 贸易经营活动也就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这些企业有贸易型的、生产型的、仓储型的。生产型的一般包括三资企业和进出口业务量较大国内生产型企业, 他们进出口的业务主要是进口自用货物, 出口自产产品。仓储型的主要经营保税区、保税仓库等企业。贸易型的主要是一些进出口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等。
代理报关企业一般是经营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运输工具代理等业务的企业, 接受委托代办进出口货物、国际运输工具的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它包括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外轮代理公司、货物运输代理公司等。
专业报关企业是指经海关批准的专门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 代理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称作报关行或报关公司等。这样的企业一般报关量比较大、货物总类繁多, 工作更有专业性。
2.3 报关企业及报关现状
1) 我国前阶段报关企业中专业、代理和自理报关企业形式共存, 然而整个报关市场仍然以委托代理报关形式为主, 报关企业在整个报关市场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这代表着我国当前报关专业化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 行业管理尚未规范有序, 全国地方报关协会尚未普及, 全国经济水平和进出口贸易额各地的悬殊差异, 使得报关行业既不能有效宏观调控报关市场, 报关协会工作也难以全面开展。
3) 报关企业盲目发展, 经营成份十分复杂, 包含国营、民营、合作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个别报关企业自然人与其“联营”或“挂靠”的经济法人实体并不存在真正的隶属关系, 处于松散管理状态, 行业难以统筹规划, 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4) 目前我国报关员学历以高中生为主, 大学毕业生较少, 普遍素质有待提高。
5) 报关程序的信息化水平滞后, 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建立高效、灵便的现代物流信息网是提高报关程序的信息化水平的关键。信息化数据系统是保证数据的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外部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交换作业流程顺畅程度的关键, 也是制约报关程序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关键。例如, 报关企业要同时面向海关和检验检疫两个同时把关过门的政府机构, 分别向他们传输报关、报检数据, 这两个系统在过去分别独立的平台, 数据交换极为困难。目前仍在研发的“一单两报”工作进展也较为缓慢。从我们目前海关管理信息化水平来看, 全国只有少数的港口海关, 如深圳、上海以及大连等实施了通关放行信息化的作业流程, 要想达到全国的电子通关放行的水平, 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一些偏远的海关和中小型报关企业仍采用传统纸制报关, 报关数据根本谈不上交流与共享。
6) 报关单位的海关评估等级整体不高。全国现有报关单位632, 114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其中AA类3716家, A类9626家, B类612995家, C类1092家, 其他4685家;报关企业6, 455家, 其中A类68家, B类6370家, C类7家, D类3家, 其他7家。2011年我国的GDP471564亿元, 外贸依存度为50.1%。这些报关企业2011年要完成创造超过23万亿的GDP的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任务。因此, 提高整个报关单位的等级也就是提高报关企业的操作效率, 这将大大缩减报关这一块的国际物流成本, 从而增加进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率, 提升整个国家的物流效率!
3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
当前物流的重要发展特征就是整合。快速、及时是现代生产和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使得物流公司必须采取“门到门”物流、联合一贯运输等模式。为节约外包成本, 部分大型物流公司利用自身资金优势通过买断、参股等形式对报关企业进行收购, 使报关企业成为物流公司的子公司、或者丧失法人身份, 成为物流企业的一个内部部门。从总体上看, 专业化和整合是报关企业, 尤其是中小报关企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些报关企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经营过于分散、经济结构雷同、经营范围相近、经营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盈利模式单一, 使其成为了被整合的对象。
3.1 整合的必然性
目前, 国际物流发展很快, 但报关这一环节是国际物流发展的瓶颈, 因此, 报关这一关键环节, 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作为报关企业必须融入到国际物流中, 协助国际物流加快货物通关流转速度, 不能单单只从报关这一环节考虑问题, 要有物流价值链的概念。目前,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主要表象是全球范围各国各地区经济的日益融合和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自由流动, 如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的变动日益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实现报关服务国际一体化。由于报关有一定的期限限制, 这要求报关速度进一步提高, 例如出口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 装货24小时以前应向海关申报。做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在装货前给海关充足的查验时间, 以保证海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在这一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向海关申报, 海关可以拒绝通关申报, 这样出口货物无法进行检验、征税、放行, 就无法及时装船, 从而影响单证的取得, 甚至影响出口运输而违反合同。因此要及时向海关申报, 以便能准时装船运输。为了避免因报关时间延误造成的损失, 良好并高速度高质量的报关服务基本要求, 报关与国际物流紧密联系并向国际物流一体的转变也是必然选择。
3.2 报关服务国际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性
在国际企业本土化、国内企业国际化的经济浪潮中, 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 并带动国内各大港口吞吐量同时上升。我国入世后这10年间改革进程的加快、大量外资的引入以及国内商品竞争力的提高, 推动了外贸进出口焕发勃勃生机, 为报关与国际货运的发展提供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零库存”、“现代物流”等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 对国内口岸通关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快捷通关, 将大大加快国民经济发展, 提高生活水平, 促进报关行业的发展和服务素质的提高。
3.3 目前企业采取的一体化措施
1) 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更新管理理念, 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 积极创新业务方式, 提高预控监控能力, 有的放矢地解决影响通关速度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同时要优质服务, 寓服务于沟通与交流之中。
2) 提高企业中报关员的素质。现在的大多数物流企业中的报关员很多属于“无证经营”, 或是从别的行业刚转过来, 对整个报关程序还一知半解。因此, 一是必须要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或引进;二是加强报关员管理, 提高报关员素质, 这点同时需要海关方面也采取措施加强报关员管理。
3) 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以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丰富物流企业管理手段,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实行全方位系统化管理, 拓展监控能力。建立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三方合作的技术信息体系, 从制度上激励、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和政府取得双赢的结局。
4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对于高职报关专业教学的启示
4.1 报关员素质的待提高是高职教育的契机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考始于1999年, 在过去的近20年中, 取得证书并从事报关相关业务工作的人员普遍素质为高中或者中职水平。2008年开始海关总署对于报关员考试资格要求提升到大专及其以上, 不仅给高职学生带来机遇, 也能使得全国报关员素质将逐年得到改善。
4.2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对报关人员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
对于高职教育的学生报考报关员, 不仅仅要求通过考试的问题。而且应该全面掌握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 进行国际物流操作的能力拓展, 甚至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理念和基础知识。这也是高职学生区别于中职学生的关键。
4.3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从技能培养到能力培养的要求
单纯掌握报关技能, 我们只能称之为“匠人”, 我们不应满足于做“匠人”, 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高职院校在教给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 也应该熏陶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不一定只体现在某一门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中, 能力的培养融合进方方面面, 例如大学生集体活动、社会实践、运动会以及顶岗实习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负责学生工作的方面和负责教学工作的方面的一些工作相互融合, 不能截然分立。对于教师应该有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对于原来只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应针对所管理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认知和学习。
4.4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应该更具有本土化特点
高职的招生范围一般以本省为主, 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主要在此范围之内。因此注重报关专业与本土国际物流发展的融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西安为例, 全陕西省大约有6000多家进出口企业, 但是经常性从事报关业务的不到200家, 大多数企业都在天津、连云港、上海直接申报, 结合从这些地域到西安的物流过程, 应该找到更适合西安本土的国际物流方案从而使得本地的报关业务正常发展, 降低物流成本, 带动本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摘要:目前, 国际物流产业经营理念的创新和服务产品的创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报关领域。在高职教育中, 报关应该是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操作点。阐述了报关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 同时得出了报关与国际物流整合的必然性。同时, 这种整合对于高职报关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报关专业不仅是报关学生职业的切入点, 而且报关专业的高职教育一定要在国际物流的范畴之内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关键词:报关,国际物流,整合,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莉, 马三生.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改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5 (5) :27-29.
[2]刘晓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1 (17) :33-35.
[3]朱小丽.外贸业务组织与运作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1 (1) :15-18.
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 篇3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中职学生,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物流专业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多数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学生与企业接触少,岗位认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为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调研分析,专家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为探索适合中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行业、企业、相关院校、毕业生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学校实际,经过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的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我校物流专业确定“能力递进、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全程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习性任务模块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之间完成工学交替,模拟生产性任务模块,在学训一体实训室与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岗位工作任务模块,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工学交替。
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交替为途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核心,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构建过程是:
物流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最终形成本专业的课程内容。
(2)开发课程标准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企业、职教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参与,针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说明、教学实施保障、教学评价等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共同开发核心课的课程标准。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通过学习、培训、研讨,结合物流专业课程特点,总结出适合专业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1.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学习性任务模块,在课堂和企业认知实践之间完成工学交替
对物流岗位职责、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得到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及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根据前者,确定专业学习性任务模块课程,由公共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构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物流基础等基础课程。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作为合格社会人所需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本专业的特点。
例如,物流基础,在模块的学习中安排了企业参观,组织学生到招商局物流公司等进行专业认知实践,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和管理流程,增加对工作岗位群的感性认识,感知企业对人才技能和素质要求,为今后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为保证实践效果,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分组,实践完成后提交报告,并进行展示、评价,相互交流。
(2)模拟生产性任务模块,在学训一体实训室与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
在校内学训一体实训室完成仓储、配送、运输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时,设置相关任务,采用“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技能训练→评价与反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习了专业知识、训练了单项技能。针对技能性很强的项目,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训练,效果良好。
利用第二、三个假期,学生到大田物流等公司进行仓储、配送、运输的单项跟岗实践,专业教师与学生在师傅带领下熟悉物流业务操作,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注重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3)岗位工作任务模块,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工学交替
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时,学生岗位综合技能的训练由企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在真实的工作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设备、企业文化等有所了解,为毕业后上岗打下基础。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制定的顶岗实习管理细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实习的学期,教师做出详细计划,专业教师按计划去企业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实习顺利进行,通过学校、企业考核保证实习效果。
2.实施效果
实施新的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为此我们做了相关调研。
(1)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使学校企业双赢
工学交替中,通过认知实践→专项跟岗实践→顶岗实习,这样一个能力递增的过程,学生的岗位技能和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同时通过认知实践与专项跟岗实践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工学交替,真实的企业实训资源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校的实训资源,在满足学生上课前提下,能为企业培训所用,从而实现了学校企业共享资源;学生在企业实践、实习,对企业的了解深入,毕业后真的入职实习企业,即可快速投入工作,企业用工风险得到降低,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益,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双赢。
(2)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第一阶段:学校为主,企业为辅。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企业认知实践,学生对行业和专业有了认知,增强了感性认识,消除了心理影响,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学校实训室内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企业专项实践中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校实训室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加之企业能工巧匠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进,为进入企业专项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学生在企业专项实践中,对于企业文化、工作流程以及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企业、学校教师的引导,能够积极进行实际操作。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在学校学习时没有的困难和压力,学生需要不断克服,从而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专项训练,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目标有了一个相对实际的认识,对他们的后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期,企业为主、学校为辅。通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转换,充分认识社会现实,加深对工作、社会的了解,为更好的择业,积累经验,改进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显著,势在必行
物流专业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理实并重,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学生提高技能,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工学交替,学生对物流专业的认知更加符合专业发展实际,期间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中交流学习,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专业知识。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不断提升,充分证明了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的思考
(一)坚持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符合中职学校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规律,能够统一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利益。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培养,掌握了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了走向社会的竞争能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获取了人才资源,提高了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因此,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要坚持这种模式。
(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1.存在问题
(1)时间和资金问题导致企业认知实践次数偏少
第一阶段企业认知实践实施过程中,一般的物流企业距离学校较远,学生进行认知实践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路途较远,需要租用社会车辆,存在资金的问题。鉴于上述两点主要原因,使得企业认知实践次数偏少。
(2)人员的安排
认知阶段学生入校时间较短,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入企业后管理不善存在着安全问题,所以每个班级需多名教师跟随,同时由于教师课时量普遍偏多,因此在教师安排上有一定的困难。第二阶段因企业生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入校指导学生时往往不能按既定时间来完成,要根据企业人员安排来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学生在此阶段要用假期进入企业进行专项实践,部分学生不愿意放弃休息。而一个企业不能容纳太多的学生同时进行,也就存在教师人员安排的困难。
2.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做如下的改进:
(1)适当减少教师课时量。这样,在认知实践过程中教师容易安排,同时教师自身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从专业知识到专业技能,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方法”更深入的学习中,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2)学校进行资金的保障,增加企业认知实践的机会。
(3)与大型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保障专项实践与顶岗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玲.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J].职业技术,2010,(02).
[2]田雅莉.“产学一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专业发展.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3]王彩娥.物流专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4]端玲.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调查分析报告.现代物业,2012,(06).
电子商务语与现代物流专业代号 篇4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序号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标准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方向或备注1 001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002 00994数量方法
(二)6 必考 笔试003 00995商法
简短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介绍 篇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际贸易及进出口公司、国际物流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报关单位和报检单位,培养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报关、报检技能,熟悉进出口货运代理的市场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在进出口公司、外贸公司、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从事业务员和报关员或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
三、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关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商品归类基础、报检实务等。在校期间结合理论教学配有报关实训、单证实训、货代实训等实践环节。
四、职业技能
本专业学生在校可报考以下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2、全国或江西省计算机等级证书;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求职信 篇6
我从网上招聘广告中获悉贵公司欲招聘一名外贸单证员,特冒昧写信应聘。这是我应聘该职位的一封重要求职信。
半年后,我将从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09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离校实习。系统的学习了国际贸易单证理论和实务,掌握了单证员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可以从事单证工作.“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更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乐观、执著、拼搏是我的航标,在险滩处扯起希望的风帆,在激流中凸现勇敢的.性格,是我人生的信条。使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之中,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
去年和今年暑假,我曾在某单位实习半个月,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我喜欢外贸单证员这个职业,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和大家一起为促进公司发展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如能给我面谈的机会,我将不胜荣幸。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学生就业趋势 篇7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就业环境;自身素质;就业趋势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伴随2011年我國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6万亿美元,增长超20%。
现有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加快
根据我国外贸组织的发展,机电行业与高新技术产品日益发展迅速,在2011年1—9月,我国的增加势头发展猛进,针对农产品与产品的资源问题都是显示稳定势头增加,这样就稳定了商品机构的出口率。
1.2受到各国贸易的环境因素影响,我国贸易的增涨呈现出走低的局面。因此,
在我国应该加强贸易管理能力等。
1.3我国外贸进口的增加明显
我国对外贸进口的政策扶持取得良好成效。在我国,应该坚定发展扩展进口,稳定贸易的局面。针对多贸易进口的多方面的关注,应该加强管理。如进口贴息、降低进口关税、取消进口配额管理、简化出口程序等。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1年1-9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增长40.4%,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20.5%。
1.4加快实行贸易自由战略,走市场多元角度成绩显著
在我国,加强多边合作是国际贸易组织关系,努力做好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在2011年,我国与哥斯达黎加签订相关协议,针对贸易相互往来进行交易生效,在我国,已经和香港、台湾、东盟等国家与地区签署十多个贸易协议。
1.5“促增长、分析结构、调平衡”相关政策着力点
加强我国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原因是稳定贸易额的增长势头。但是,针对于2011年欧盟债危机问题,东非、中东的局势动荡与日本东北部地震给我国贸易的结构影响到了,因此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我国政府以“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为目的的一系列外经贸和外交政策的支持促进下,我国对各大洲进出口持续稳步增长,其中拉美和大洋洲增长较为强劲。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
2.1粗放增长方式仍未改变,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
2.2国内工资、物价和进口原料价格及贷款利息的上涨,同时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种产品的激烈竞争,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上涨空间较小,利润不断下降。2.3国际贸易纠纷逐渐增加。
2011年1-9月,中国遭受贸易纠纷调查50起,涉及金额30亿美元。这与我国对国际市场检测预警不够,未做好市场调研,大批企业盲目涌入拉美市场和亚洲周边市场有关。
3.当前形势下,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就业趋势
3.1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长期在国际经济舞台的第一线,对新观念、新方法、创新理论必须要有较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要以独创的思维谋略和经营理念取得竞争优势。在目前的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够、综合能力素质不高的现象。在我国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教育中,往往只强调考试成绩或开设某几门专业课程,而忽视了人的个性、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需要大量的跨国运作型创新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一流的分析洞察能力、沟通决策能力、开拓创新等能力。
3.2世贸规则、对外贸易惯例和法规知识的完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贸易量逐年上升。因此,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通晓世贸规则、对外贸易惯例和法规等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却远非如此。从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层面来看,所开设的对外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惯例等方面的课程还不够,针对性还不够强,不能真正地满足对外贸易操作实践中需要的既熟悉国内市场规则,又精通国际惯例的外贸人才的需要。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断加深、外贸摩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更是需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3.3综合业务能力的增强
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对产品、外语、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这是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内容。但长期以来,受我国教育体制、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限制,对上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片面的,或在某个学科内进行的,培养的是“单一”的“应用性人才”,而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够重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和能力结构较为全面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3.4竞争意识需要主动加强
目前我国报关市场逐渐规范,对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报关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流企业对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员工的要求是具备大专生必备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国际货运代理方向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精通Office、WPS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能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并处理业务工作;较好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能进行英文函电处理、英文单证制作;具备一定的从事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货运与代理中的具体问题;了解国际货运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晓相关的通行规则。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发展动态 熟悉国际货运各环节的运作与管理,尤其是要掌握国际货运各环节的实际操作;具有缮制国际货运单据、审核货物进出口单据的专业能力;熟练运用物流管理相关软件;具有熟练运用英语处理商务英语业务、进行商务交谈的能力。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稳扎稳打,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3.5职业英语能力需要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报关以及国际货代人才的需求量激增,报关员人才已经成为热门的紧缺人才。但是据调查,我国报关员职业素质偏低,存在着英文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地翻译并填写报关单,不能准确回答海关关员的询问等情况,降低了通关效率,增加了通关成本。因此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学生培养自己出色的职业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同样非常重要。在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上,主要包括外语基本技能、报关与货代英语应用能力、涉外文秘与翻译基础能力这三个方面。
4.总结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个人简历 篇8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日期:1987年12月24
民 族:汉
户口所在:浙江
目前所在:上海
毕业院校:上海东海学院
政治面貌:团员
最高学历:大专
所修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
毕业日期:7月
语言能力
普通话标准
大学英语四级,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计算机能力
计算机一级,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外贸业务操作员 单证员 报关员
希望地点:闵行区
希望工资:面议
教育背景
9月-6月 衢州高级中学
209月-206月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经历
年1月-2009年5月 在上海外高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实习
7月-208月 在上海福启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习
年5月-2008年7月 在上海各大大卖场做统一饮料促销员
2月-203月 在东方商厦ONLY品牌店做营业员
通过上海外高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6个月分别在单证管理部和出口业务部实习,让我了解了单证管理,
进出口货物的一般业务流程。如去商检局做产地证,还有货物运输的保险单,提单的确认,报关单的录入,
签收等,通过公司给我的.培训,加之实际的操作,使我对业务流程有了足够的经验,也锻炼了口头交际与沟通方
面的能力,受益匪浅.
所获奖励
荣获-第二学期三等奖
荣获的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 报检员资格证书 英语应用能力PET(A)
英语4级 计算机一级证书 初级党校结业证书
自我评价
大学期间我曾担任过学习委员,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富有责任感,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高的威信;而且具有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大二期间以优秀学生的身份参加过学校的党代会;
有在上海外高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实习的经历,有吃苦耐劳精神及并且能够承受工作压力;是一个有上进心勇于战自我的女孩。
请与我联系
联系电话:130****2264
联系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 篇9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物流概念的孕育和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Shaw)于1915年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Chauncey B.Baker)于1905年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Logistics的物流概念。
前者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为“实体分配”或“分销物流”。它实际上就是指把企业的产品怎么样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而后者“Logistics”是后勤的意思,主要是指物资的供应保障、运输储存等。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孕育了物流学。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D)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及其盟军在战时供应中,提出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的概念,并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和全面管理,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物流理念在军事后勤中的运用为物流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分销物流学(PD)的概念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50年代中期,美国的PD概念传到了日本并得到了承认和发扬光大,以后又逐渐传到了欧洲、北美,70年代末传到中国。
分销物流学的理念强调把物流看成是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异军突起,如五六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了准时化生产技术(Just In Time,JIT)和看板技术以及设施规划与工厂设计技术等,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强劲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分销物流的概念显然不能包含它们,这使原来只关注分销物流的人们自然想到,仅使用分销物流(PD)的概念已经不太适宜了。特别是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物流活动的进一步集成化、一体化和信息化,改换物流概念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于是物流概念的发展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1.3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发展应该提到美国最具权威的物流管理协会(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其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全美实物分配管理协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1985年,该协会给出的定义中正式将“PD”改为“Logistics”,中文翻译为区别两个概念的前后演变,将前者译为“传统物流”,而将后者译为“现代物流”。更名后的CLM给物流下了一个至今仍被普遍接受并堪称经典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这一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思想和理念。
1991年,CLM在修订的物流定义中把物流管理的理念从生产制造部门扩大到服务部门。2001年,CLM为适应企业物流运作向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变化,在再次修订后的定义是中明确指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从而给物流确定了一个明确而合理的位置,指出物流管理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物流系统从属于供应链系统。2005年1月CLM又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这次协会的更名体现了物流向供应链管理概念的转化,也标志着现代物流全面进入供应链时代的开始。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核心价值,反映了美国物流界对物流认识的深入以及物流内含和外延的变化。
((这里需指出的是,这一阶段的物流概念Logistics虽然和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Logistics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完全相同了,后者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物流问题,而前者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物流问题,无论是广度、深度以及涵盖的领域、档次都有不可比拟的差别,它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所有企业(包括军队、学校、事业单位)的集成化、信息化、一体化、协调化的物流学概念。))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涵义
传统物流是物品的储存、运输及其附属业务而形成的物流活动模式。由于通讯及信息技术的落后。物流作业间信息难以共享和沟通,物流运作只有一系列独立的功能性作业,比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且主要应用于流通领域
现代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逆向物流、客户服务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其实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物流技术对传统物流流程进行变革、控制和创新。物流范围从流通领域扩展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即供应、加工、组装、销售及逆向物流,实行一体化物流管理,进而随着EDI、INTERNET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此的物流、信息网络的发展,扩大到供应链管理范围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比较分析
下面从物流功能、运作理念、价值实现和管理模式四个角度对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做一比较分析。
3.1 从物流功能上看,传统物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仓储,而现代物流则包括了除运输、仓储之外的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术处理和物流服务等诸多功能,同时强调功能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之一。
3.2 从运作理念上看,传统物流理念是以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即产品生产为价值取向的,企业在向市场提供服务时,主要着眼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并以自身的成本核算为服务价值取向,从而造成了比较淡薄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服务的被动性、波动性、短期性难以达到服务增值的目的。现代物流理念则是以企业的客户服务为价值中心取向,因而更加强调了物流运作的客户服务导向性。现代企业物流服务由传统的单项发展到综合,由一般化发展到个性化。
3.3 从价值实现上看,传统物流主要通过商流与物流的统一来实现物的使用价值的转换,从而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现代物流强调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为目标,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联合供应商和销售商,把战略、市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运输、配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商”、“物”分离,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特色和专业物流服务等来实现物流价值的增值,其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灵活多样。
3.4 从管理模式上看,传统物流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意识,物流各要素相互之间独立发展,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强调单项的物流管理,不能控制物流链,而且商流与物流网合一,以第一、第二方物流为主等。在物流成本管理上,不是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而是分别停留在降低运输成本和保管成本等个别环节上,结果只能是物流总成本的上升。现代物流的管理强调建立横向产业关联或系统集成的新机制,超越现有的组织界限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应商、分销商以及用户等纳入物流管理的范围,并建立和发展具有网络组织特点的物流联盟,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始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
传统物流只提供一些标准服务,比如保管、库存控制、装卸、搬运、运输等,而现代物流能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比如货物追踪、自动订货、渠道设计、优化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单品管理、条码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与培训、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方案规划与选择等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关键就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崭新的行业从原来的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领域中独立出来,并赋予了物流以新的内涵和外延,并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物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是运用现代物流原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所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它是在传统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使得现代物流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现代物流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4.1 物流合理化
现代物流理念特别注重合理化运作。物流合理化是通过优化管理,推动物流构成要素及其经营活动和谐一致、快速便捷,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物流过程。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合理化、物流结构合理化和物流体制合理化。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物流合理化对于降低物
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2 物流系统化
现代物流的理念强调不再孤立地看待参与物流的各个环节,而是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物流的各项功能——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开发系统,其有效运行,是通过具有独特功能的、相互关联的各个子系统有效运作和密切协调来实现的。
4.3 物流专业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现代物流思想强调,物流专业化就是要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结合自我的优势和特点,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要面面俱到,要树立做专、做精、做大、做强的观念,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在物流供应链上他人不可取代的一个环节和链条。物流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企业中,物流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地存在着并承担专门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增加,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从企业中游离出去成为社会化的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二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物流服务,并进一步演变成为服务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无论是哪一方面,现代物流都提倡“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的理念
4.4 物流信息化
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使货物运输环节、运输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有效地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了资金周转,为客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自身的商品化等。
4.5 物流标准化
没有物流的标准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物流标准化就是以物流作为标准目标系统,按照物流业的复合产业特征,充分考虑既有相关行业标准的现状,加强行业标准间的衔接和协调,对物流设施和工程、物流机械和器具、物流工作和服务等物流活动规定统一的标准,并实施该标准的过程。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物流用语和物流计量的标准化、物流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化、物流作业的标准化、物流服务的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物流标准化涉及面较为广泛,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6 物流绿色化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转变。绿色物流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即商品流通过程的绿色化和废弃物的物流过程的绿色化。因此,实现物流绿色化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二是要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物流绿色化强调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同时,绿色物流的理念着眼于物流发展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4.7 物流全球化
物流全球化是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物流。具体而言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把商品的采购、运输、仓储、加工、整理、配送、销售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为消费者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物流全球化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全球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它代表现代物流发展的更高阶段。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化的管理。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在物流技术上的比较
(1)物流硬技术材料技术:最新集装材料、包装材料的使用;
机械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卸机械、包装机械、运输机械等的使用:
设施:现代化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自动立方体仓库的使用及吞吐能力强大、功能先进、物流作业效率较高的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的使用。
(2)物流软技术物流系统规划技术;配送路线优化及物流设施选址技术;配装技术;库存控制模型等;限于成本计算的ABC计算方法等
现代物流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在管理方法方面有显著差别,体现在:制造资源计划(MRPII)、配送资源计划(DRPⅡ)、物流资源计划(LRP)、企业资源计划(ERP)、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连续库存补充计划(CRP)、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
从现代物流的特征来看,现代物流比传统物流更具有:
1、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3、服务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4、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
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6、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标准的现代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7、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8、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
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 篇10
【关键词】报关专业英语 教学 应用英语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英语》为高职高专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报关英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全面获得报关基本知识,掌握报关英语阅读、翻译和制单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报关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具备阅读和理解与海关业务相关的资料的基本技能,掌握报关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娴熟的中英文表达能力,能在不同环境中自如地转换,具备制单及单据处理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从事报关、现代物流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其专业英语教学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及我校的“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十二字教学原则。本着这一方针和原则培养学生具备报关英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全面获得报关基本知识,掌握报关英语阅读、翻译和制单技能;使学生最终能够在进出口贸易业务背景中,借助报关英语开展相关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①了解海关知识和报关的具体程序和习惯做法;②理解课文中的海关业务英语文章、样函或样单;③掌握报关员常用的英语词汇、术语、词组、句子、句型和习惯用语。
2.能力培养目标
①能读懂和翻译进出口贸易报关业务英语应用文;②会填制报关所需的各种单证;③能够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借助书面和口语能力开展报关活动;④初步具备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海关职能介绍、货物和物品申报程序、进出口程序及国际运输方式、报关与货运代理单据填制4部分,共9单元。
(二)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对课程特点及教材分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确定课程教学重难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海关业务英语文章、样函或样单;
(2)报关活动的国家管制政策、报关程序、海关税收及报关单据的填制。
2. 教学难点
掌握报关员常用的英语词汇、术语、词组、句子、句型和习惯用语。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学情分析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英语》教学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专业的二年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大学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班级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已经能够较好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但是对于报关专业英语知识的了解较少,还需提高。
(二)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使用目的:以报关整个流程来组织教学项目,整个教学围绕各个项目的解决而展开,教师先事先提出引导性问题,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自己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实施过程:课程内容以九大单元为引导,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解报关单位、报关员的注册登记时,给出学生一个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如何完成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手续。
2.角色扮演教学法
使用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扮演报关业务过程中的不同角色,达到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能力的目的。
实施过程:如在学习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报关企业和海关等不同的角色。从而了解报关企业和海关在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时应提交的英文单证和海关应该签发哪些英文单证等,注意哪些事情,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专业英语词汇、术语、词组、句子、句型和习惯用语的运用。
(三)教学手段
1.利用课程教学网站扩展课堂教学,将教学延伸到课外;
2.组织教师利用自习进行课外辅导与答疑;
3.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
(四)课程考核标准与内容
1.学期考试
课堂表现(出勤率+课堂内专业语言实践) ,实训/实践分阶段成绩20%,期末考试80%。
四、教学资源
1.教学团队:报关专业英语课程现有专职教师3人,且都具有双师资格,同时还聘有具有丰富商务英语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参与教学和实训指导工作。
2.校内实训设备与条件:有多功能语言实训室1间,多媒体教室2间,配备优良的现代化商务洽谈模拟实训室1间和能为商务、应用、旅游项目运作服务的“三合一”项目运作平台1个。
五、教学效果评价
校外专家评价:课程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特点鲜明。
行业企业专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学生能更快上手,而且再学习能力也不错。
校内督导评价:教师认真负责,实践指导能力强,教学队伍成员总体教学效果优秀。
学生评价:这门课程非常专业,感觉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与市场的联系紧密,实训实践切实提高了专业能力。
整个教学效果充分表明:
1.学生的职业理论知识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体现;
2.他们的专业语言通过职业理论得到认知和理解。
六、教学改革规划
①进一步加强该课程教材的建设工作,编写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教学教材和实训指导教材,完善该课程的教学课件;②加大相关资源上网数量,提高资源上网质量;③进一步发挥实训室与实习点的作用;④积极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 篇11
您好!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企业对报关和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能力和素质要求,为我们的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我们设置了本调查问卷,希望听取您的宝贵意见。本次问卷仅为调查研究所用,没有其他任何商业用途,我们保证有关企业的所有信息均不外流。祝您的企业生意兴隆!
此致
敬礼!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分院
报关与国际货运教研室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表
1.贵单位名称(签章):
2.贵单位的外贸业务领域:(注:请在括号内打 “√”)
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货运代理()
进出口报关代理()船务代理()其它:_____
3.单位对外运输组织()
A、自己组织B、全部委托货代公司C、部分自己组织、部分委托货代公司
4.贵单位外贸业务中需外包服务项目包括()
A、委托报关报检B、委托订舱C、委托货物外运
D、委托对外收款E.其它:_____
5.贵单位近三年年均外贸进出口规模保持在()。
A、5000万美元以上B、3000—5000万美元C、1000—3000万美元
D、500—1000万美元E、500万美元以下
6.贵单位员工人数:()
A、100人以下B、100—500人C、500—1000人
D、1000—3000人E、3000—10000人F、万人以上
7.贵单位除管理人员外,在一线从事外贸业务的员工中,主要学历结构以()为主。
A、硕士B、本科C、大专(高职)D、中专(高中)E、高中以下
8.贵单位目前紧缺的从事一线外贸业务的员工的学历应该是()。
A、硕士B、本科C、大专(高职)D、中专(高中)
9.贵单位目前实际拥有的报关员人;报检员人;货代员人。
10.今后三年内贵单位年均预计需要招聘报关员人,报检员人,货代员人。
11.贵单位目前报关及货代岗位员工主要来源于():
A、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B、物流专业C、商务英语专业
D、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E、其他专业
12.根据贵单位的实际情况,哪些岗位的人才需求最为迫切?()
A、外贸跟单员B、外贸业务员C、货代业务员D、报关员
E、货代操作员F、报检员G、单证员H、其他
13.贵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期望是()
A、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表现出专业的水平,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
B、能在较短时间内完全胜任工作
C、能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为企业带来许多新信息、新知识、新能力
D、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勤奋好学
E、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
F、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能服从管理,忠诚于公司
G、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
H、具有较清晰的职业定位,能力知识较宽且精
I、其它(请写出):
14.贵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看法()
A、理论功底较强,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表现出专业的水平
B、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胜任工作
C、能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为企业带来新信息、新知识、新能力
D、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勤奋好学
E、仅有书本知识,眼高手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F、职业道德较好,服从管理,能忠诚于公司
G、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
H、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
I、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
J、其它(请写出):
15.贵单位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知识包括():
A、财务管理B、计算机C、国际货运代理D、法律事务E、外语 F、经营管理G、经济调研与写作H、国际贸易业务I、报关业务
J、报检业务K、其它(请写出):
16.贵单位认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有():
A、政策法规运用能力B、市场调查能力C、公关能力D、语言表达能力 E、学习能力F、组织协调能力G、合作能力H、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 I、文字表达能力J、预测决策能力K、应变能力
L、其它(请写出):
17.希望毕业生能获得哪些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A、报关员资格证书B、报检员资格证书C、货代员资格证书
D、单证员资格证书E、跟单员资格证书F、其它(请写出):
18.贵单位认为从事报关及货代工作应具备哪些实用技能()
A、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B、海关报关业务操作能力C、外贸单证操作能力
D、货代业务操作能力E、报检业务操作能力F、英文信函书写能力G、英语口语交际能力H、业务软件操作能力I、其他
19.贵单位是否愿意和我院合作进行下列项目?(注:请打“√”)
【现代物流与报关专业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1 现代物流与物流模式概述05-19
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07-16
中职现代物流专业11-06
物流业三大痛点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11-11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10-19
物流管理教学现代教育06-07
关于打造现代航运物流旺市的思考与建议10-23
关于利津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09-16
现代物流技术基础_刘凯_教学大纲08-13
国际物流与报关论文例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