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出版企业

2024-09-29

传统出版企业(共10篇)

传统出版企业 篇1

所谓数字内容服务是指向组织、个人等提供数字化的产品等相关服务的总称, 通常情况下, 数字内容服务涉及移动应用服务、网络服务, 以及与数字产品有关的一系列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数字出版得到迅速发展, 无论是服务内容, 还是服务种类, 数字出版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但是, 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来说, 其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咨询服务、知识服务等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这种背景下, 需要充分挖掘数字出版单位的优势, 积极发展数字产品, 进而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一、传统出版企业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存在“数字内容提供者”的观念。受资金、技术、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变的过程中, 通常情况下, 需要做好内容资源数字化工作, 通过内容代理、版权交易与平台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 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数字化服务。对于出版社来说, 在这一过程中, 没有高度重视自身的品牌、资源、经验等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将自己定位为数字内容的提供者, 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传统的出版企业来说,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 没有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资源存储过于分散。在日常工作中, 出版社一旦生产完成工作内容, 就会通过手稿、电子文档等方式对产品进行存储, 进而出现文档存储分散的现象, 为文档的后续数字化加工增加难度。

2.数字内容资源之间缺乏相应的关联度。在数字出版中, 内容资源之间紧密关联对于出版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内容资源之间存在关联是对新产品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

3.内容资源缺乏重复利用。在传统出版社内部, 能够进行再版或重印的内容资源只占一小部分, 其余的内容资源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重新整合内容资源存在一定的难度, 进一步降低了内容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制约了赢利模式的创新。

(三) 服务对象定位模糊。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来说, 在对数字内容服务对象进行定位时, 通常情况下, 需要考虑以下内容:第一, 是否存在过度依赖自身的资源, 认为自己的内容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第二, 是否具备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数字出版的跨越式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是否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第三, 是否正确长尾定律, 还是迷恋二八定律, 弱化了个别产品的推动力, 认为创造利润的产品集中在畅销品上。

(四) 赢利模式滞后。在所有的出版企业中, 能够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互联网出版服务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同时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够拿到电信增值服务的运营权, 能够同时握有两种资源的出版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大多数出版企业来说, 根本不可能同时握有出版权和渠道收费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 先进的盈利模式不能为多数的出版企业所利用, 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出版社盈利模式只能借助网络和数据库提升自身的业绩。

(五) 技术支撑不够。在日常运营过程中, 丰富的内容资源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来说, 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因此, 出版社要构建完善的知识资源数据库, 同时以数据库资源为基础, 搭建内容服务平台, 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但是, 在此过程中, 受到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传统出版企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通过标准化转换对传统出版企业的出版资源进行管理, 明确研发标准;二是深度利用、甚至是二次开发内容资源;三是利用碎片化方式对数字内容进行管理, 建立规范化的标引和链接。

二、提升传统出版企业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的对策措施

(一) 树立内容服务意识。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来说,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 需要明确服务需求, 不断强化内容服务意识, 对内容资源的积累、整合、开发等给予高度的重视, 不断拓宽市场渠道, 创造盈利模式。在为市场提高数字内容服务的过程中, 可以重点考虑读者, 读者作为数字内容的消费者, 是出版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 出版企业要对读者进行充分的利用, 同时建立和完善读者资源数据库, 根据读者的实际情况, 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组织开展工作时, 不管是约稿, 还是作品已上市, 通常情况下, 都要与读者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及时收集读者的信息, 并且第一时间与读者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

(二) 充分开发利用内容资源。对于出版企业来说, 标准化是其经营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同时内容资源难以进行标准化管理。为了对自身进行标准化管理, 出版企业可以先制定行业内部的标准化, 选择经济实力雄厚的出版企业制定行业标准, 在行业内部逐步实施, 然后将标准向所有的出版企业进行推广, 通过在出版行业实施标准化, 可以对自身的内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

(三) 完善内容运营体系, 明确服务对象。在内容运营模式方面, 传统出版企业相对比较简单, 但是在面对数字出版激烈竞争时, 传统的运营体系早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重新探索以读者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在这一运营模式中, 涵盖包含网络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提供商等整条产业价值链。在该产业链中, 出版企业可以对读者进行明确。

(四) 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传统出版企业需要确保服务的个性化, 一是对读者市场进行细分, 细化读者。通过研究分析读者的年龄、职业、爱好等, 选择合理的销售渠道, 然后根据读者的实际情况, 为读者提供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的服务,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对内容资源的需求。二是拓宽营销渠道, 通过对读者市场进行细化后, 借助丰富的营销渠道, 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图书资源。

(五)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统出版企业在搭建内容资源服务平台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技术。因此, 出版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通过竞争合作的方式建立服务平台, 这种方式将本来存在竞争关系的出版企业集中到一起, 通过规模化的方式应对数字化的挑战,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读者、出版商、书店三者的共赢。

(六) 创新内容服务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字出版产业得到了跨越式迅猛, 对此, 传统出版企业可以借鉴数字出版产业的云服务模式和“云+端”服务模式, 丰富自身的内容服务模式, 利用不同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传统出版企业在创新自身经营模式的同时, 吸收借鉴数字出版企业的经验, 打造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借助数字出版企业的云服务平台, 对自身的内部资源进行加密管理, 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营销渠道, 并借助授权方式, 确保自身资源的安全性。以服务平台为基础, 收集分析读者的信息和购买行为,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数字内容服务的效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网络的普及, 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内容服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如何获得竞争的主动权成为出版企业关注的焦点。为此,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内容服务存在的问题, 同时针对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内容服务提出具体的措施, 进而为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字出版,出版企业,出版产业

参考文献

[1]张晗.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中国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4

[2]肖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区域、阶段的视角[D].南京大学, 2013, 5

[3]朱景福.战略合作运营服务蓝海领航——传统出版企业数字时代的新角色[J].中国出版, 2011, 23

传统出版企业 篇2

产品定位——寻找市场机会,确立竞争优势

在信息与内容海量的互联网时代,如果一家出版企业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优质产品,他们就不可能出类拔萃,而要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就要在充分了解出版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确定服务对象。

对出版市场进行细分找到市场机会

首先就是要按照消费需求、消费心态、消费模式等参数将用户和潜在用户进行归类,找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和每个群体内的共性。现代出版业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教育出版立足于人们的学历教育与教程;大众出版立足于人们的娱乐和生活;专业出版立足于人们的职业与职业提升。

在我国出版行业中,很难看到这三大出版的明显差别,出版社往往是定位模糊,跟风严重,各出版社之间的产品差别不显著,出版社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诉求不明显。

明确目标市场,确定服务对象

在对读者消费动机了解分析后,以及对出版市场充分细分的基础上,从这些细分市场中选出消费者需求最强烈、购买动力最大、与本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和特长最吻合的细分市场,作为企业服务的对象,即目标市场。有了目标市场的界定,就很容易看清楚谁是相应的竞争对手,即与我们争夺这几个细分市场的企业,从而更有效地制定竞争战略,壮大自己。

渠道定位——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寻求共赢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社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在未来的产业链中,出版社该扮演何种角色从而奠定自己的位置呢?

与上游作者合作——出版社拥有优质内容资源的保证

数字出版时代内容资源的竞争,说到底是作者资源的竞争。大家一直声称出版社的优势是拥有优质的内容资源,事实上,内容不是出版社创造的,是优秀的作者,以前作者想出书离不开出版社,而在数字出版时代,作者可以自助出版。当然,出版社也有核心价值:创意、策划能力以及对图书市场的洞察力和掌控力。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版社在关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策划出更好的图书,把优秀的作者和专家笼络到自己的旗下,让自己的出版品牌在读者中有号召力。

在数字出版的产业链中,传统出版社一定要增强原创力量,搭好作者平台,跟踪最新市场变化,整合优质内容资源,在细分领域做全面、做专业、做大做强,发挥、巩固自己的优势。有了作者和内容的优势,在竞争中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拥有话语权。

与平台运营商合作——借力实现数字出版

传统出版社在如今数字出版发展的格局中,可以通过与平台运营商合作的方式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但是出版社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营商,如何选择?应当坚持四个标准,一是版权保障上是否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二是商业模式是否保护各个参与环节者的利益;三是技术上是否有持续的研发能力及良好的品牌;四是价格标准,量力而行。

另外与运营商合作不是简单的在运营商的平台上卖书,最好是通过平台的搜索链接,使消费者进入出版社自己的网站,增加本社的浏览量,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

大的出版企业联合自建运营平台

在我国数字出版中,传统出版商处于劣势地位,不合理的产业链条的利益分配,挫伤了出版商对数字出版的积极性。成功的平台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气,但是,单靠一家出版单位,内容未免淡薄。

技术提供商的平台缺乏优质的内容,出版社不会将自己的立身之本——优质内容轻易交出去,尤其是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下,以及盗版如此猖獗的市场环境下,那么中国的数字出版何以发展?

拥有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试想中国几家大的出版商联手,建立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模式,供所有的出版社、书商免费来平台开店,在这个平台上既可以出版也可以销售,书的版权在出版商手里,想卖就上架,不想卖就下架,想卖多少钱出版社自己定价,卖完钱可以直接进入出版社的账号,平台只是为买卖双方提供在线交易和网上支付,这种交易模式类似淘宝网的模式,淘宝网就是个小商品的大集市,那么这个平台就是图书的大集市,各个开店的出版社就是商贩。

转型中的策略

采用差异化战略

竞争策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理论表明:差异化是竞争优势之源。假如人人都用同一套变数进行竞争,标准就会水涨船高,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胜出。领先一步并保持领先地位的基本策略是创造竞争优势,因此,重要的不是把工作做好,而是做到与众不同。

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图书这种商品无论是从品种供给和读者需求来看都是个性化与差异化最强的。这种策略尤其适用于中小型出版商,在特定的市场中,充分满足读者的消费需求,在小众细分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加强出版社品牌的树立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拥有著名的品牌,就好比拥有了利润的源泉。优秀的出版社本身就是好的品牌,但是我国出版社由于体制问题,多年来市场化程度不够,出版社往往不重视品牌的宣传。

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出版约束了内容的呈现,用户在获取内容的过程中往往直接在网站上获取了文字内容,传统图书中对书的包装特点无法很充分地展现,再加上不同出版社间的内容呈现同质化,用户会逐渐弱化对出版社品牌的感知。

平台运营商品牌的树立,会威胁到出版社对作者资源的把控:数字出版中,由于类似盛大文学、番薯网等平台运营商更接近用户,一方面更了解用户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更方便地收集用户反馈,平台运营商内容品牌的树立,会出现作者直接和平台运营商签署版权,跳过出版社的可能,威胁到出版社和作者的合作关系。保证出版社对用户的把控能力才是保证出版社和作者合作关系的关键,尽管对出版社品牌的建立并不是数字出版技术的核心,但也是出版社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

全媒体出版

涵盖各种出版渠道的“全媒体出版”模式,指图书一方面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图书出版;另一方面以数字图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这种出版模式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复合出版”。

传统出版社打破固有的出版格局,转变思维定式,把图书出版作为创意产业来经营,了解、熟悉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特点和传播对象,有的放矢地将不同图书与不同的媒体相匹配,博取众长,为我所用。形成一书多介质的生产模式,充分挖掘产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生产成本。

2008年12月19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中文在线等单位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非诚勿扰》的出版将同时采用传统图书、互联网、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并于当日同步发行。其中,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传统纸书出版,并通过纸质图书渠道发行;而中文在线则获得该书数字出版独家授权,并与汉王、移动梦网等共同实现多渠道的同步数字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图书的同步全媒体出版,合作双方在技术、业务、资源等多方面展开合作,“构建强强联合、互惠双赢的数字出版战略合作格局”。 据统计,网上有声书的下载量在两个月内增加了18.4%,同时,汽车销量的增长也进一步带动了CD类有声书的销售。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也正在和一些优秀的传统出版商合作,尝试一本书出一个纸质版,再出版一个手机的浓缩精华版,使图书在创作阶段就兼顾到移动阅读的体验。

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产品提供的价值是有限的,但企业能够附加在产品之上的服务价值却是无限的。当图书的价格和品种难以形成差异时,服务便成了赢得读者的关键因素,增值服务就是超出商品价值以外的服务。

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是增值服务的积极推行者,因为这两种类型的出版社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相关服务来实现赢利。其中,专业出版机构多采取提供信息定制和咨询服务进行收费的模式。教育出版则主要通过提供在线课程、家庭作业管理、在线测试等增值服务而实现赢利。

数字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从基于形式转变为基于内容。图书出版已从传统图书产业转变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而且由于网络的出现,IT(信息技术)产业重心已发生转换,即从T技术(technology)转换为I信息(information),因此,数字出版将成为未来的信息产业的中心,提供内容服务将成为未来的最主要赢利点,各个传统出版商要适应产业发展,完成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有优质的内容还要有更多的增值服务。如旅游类数字内容服务,可围绕一定主题开展在线服务体系的研发。突破行业思维局限,像携程、e龙等旅游类专题网站可作为发展的合作伙伴,将数字内容研发与旅游专题网站的度假线路、服务信息紧密结合。

游戏化

传统出版企业 篇3

一、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大数据并不是一种空翻的概念, 是与实践有着密切关系的。大数据给传统的出版企业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思考模式, 大数据可以挖掘和整理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具体价值, 借以改变传统数据时代的精致化的数据处理习惯, 这是一种思维模式上的巨大转变, 对于传统出版行业来讲, 大数据带来了整个商业模式以及赢利模式上的变革, 影响着出版业的发展方向。

二、大数据时代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影响

首先, 大数据时代与传统出版行业的数据数字化是不同的概念。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传统出版行业也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变, 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 但是数字化并不等同于大数据化。一是, 数据化是现象的量化表现, 数据化的实践是数字化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例如, 古代的算盘, 就是量化现实的尝试。但是, 数据化跟大数据化也不能等同。通过数字化, 可以将不同形式复杂的数据转换为相同形式的数据, 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从而实现数据分析。因此, 我们可以发现, 数字化是大数据化的基础条件, 传统出版行业要想实现大数据化, 就必须加快向数字化的转型。出版的大数据化时代, 必须将大数据的思维贯穿在整个行业的各个环节, 包括商业运作上的变革。现阶段, 由于我国传统刚出版行业条件的限制, 还不能实现大数据化, 但是必须要从思维上进行转变以便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三、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行业需要做出的具体改变

首先, 在选题方面。传统的出版行业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 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过剩现象, 对于其中的某些产品进行推广, 借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这种生产方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成本, 造成了很多的资源上的浪费。在出一本书之前, 市场调研以及了解需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小数据思维的指导下, 调研采用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 通过市场的调研来选定选题, 经过层层生僻,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出版市场环境。大数据时代的新思维可以摒弃抽样调查的老旧习惯, 采取大数据分析的方法, 更加详细、准确的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及发展趋势, 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实践, 改善了出版速度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问题, 更不会有过剩的产品出现, 不会有任何的资源上的浪费。数据分析既方便又快捷, 因此, 大数据时代可以让出版行业的生产流程更加标准统一,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完成选题, 缩短了策划到出版的周期, 节约了成本, 降低了风险。

其次, 在营销方面。传统的出版行业在营销上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资源只能分配到个别的重点产品上, 通过广告以及书评来造势, 由于文化产品的过量现象导致营销资源不能分配到每个产品, 所以, 很多产品由于缺少营销而滞销, 甚至某些重点营销的产品, 也由于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而不能大卖。传统的营销方式不但成本高, 而且营销不能分配到每一个产品身上, 现在, 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分析, 建立起推荐系统, 比书评更能起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来自大数据的分析结果, 可以给营销在策略和渠道上提供重要的参考。大数据分析与社会化营销的广泛结合有利于制定营销策略, 找到市场的潜在需求, 不仅成本低廉也可以降低需求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风险。

第三, 在商业模式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新思维不仅对传统出版行业的产业链造成影响, 还会为出版史带来全新的商业盈利。传统的出版行业主要以出版作为赢利的主要模式, 带动其他环节进行运作。大数据时代, 由于数据本身就是资产, 这种资产只要深入挖掘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出版行业所拥有的内容资源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 拥有很大的潜能。出版行业可以将自身的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 将其内容变成可以进行检索、分析、计算的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资源对于研究有着巨大的价值, 创建数据库, 借以展开数据营销, 是传统出版行业的一个崭新的商业营销模式。所以说, 出版行业本身就可以变成大数据拥有者, 出版社通过对自身资源的深度挖掘, 创造崭新的赢利空间。

四、总结

综合以上, 我国的传统出版行业在现阶段数据化进程还不够完善, 出版行业的转型还没有完全结束, 要想彻底的数字化还需要时间, 从数字化到大数据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从思维上向大数据化时代进行靠拢是转型的必经之路。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变革做好准备, 勇于挖掘自身的潜力, 充分认识大数据时代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崔坤艳, 李茂民.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分析[J].今传媒, 2011, (10) :93-94.

[2]陈兵.传媒生态视阈中的移动互联网生存策略[J].中国出版, 2011, (16) :14-16.

[3]刘涛.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引领新媒体之路[J].世界电信, 2011, (8) :58-61.

[4]徐家钏.新媒体的“移动互联”[J].浙江经济, 2011, (10) :36-37.

传统出版企业 篇4

喊的热闹与干的冷静

近一年来的中国出版,随着“企业化”(出版社转企改制)和“集团化”的基本完成,出版的“数字化”就成了行业内最热门的话题。领导的重要讲话、业内的重大活动、媒体的主要版面,要是没涉及数字出版,简直就不可想象。“数字出版”将超越“传统出版”成为出版的主流,已成为出版业毋庸置疑的共识。如果把各出版社将本社专有出版期内的纸质图书的电子版权(经作者同意)卖给阅读器硬件商、图书数字化服务商、网络发行商等,也视为参与数字出版的话,几乎全中国的出版社(或出版商)已都在从事数字出版了。

那么,中国的数字出版真的已经这样热火起来了吗?如果我们以较为严谨的“数字出版”概念[《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指出:“数字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网络等。”]来观察目前的出版界,就可以发现,除一些出版集团和少数大社真正在试水外,绝大多数出版社还只是在观望。

新闻出版总署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数据(参见2011年9月10日《中国图书商报》第1-2版)也佐证了这一点。2010年,全国非纸介出版的总产出为1080.7亿元,其中电子书仅24.8亿元(其余为手机出版349.8亿元,网络游戏323.7亿元、互联网广告321.2亿元、数字报纸6亿元……);而2010年,全国纸质图书的造货码洋为936亿元;电子书是纸质书的1/38。

总之,截至目前,在数字出版领域鼓浪弄潮的,主要是和信息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比如:手机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等。而传统出版企业,绝大多数都有点迷惘、有点彷徨。没资金、没技术、没人才,就算想做数字出版,又从何处切入呢?

传统出版社为何对

向数字出版转型不热心?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和“一个个具体的传统出版社转型为数字出版企业”,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极端地说,即使现有的纸介质出版社全体坚决不介入数字出版,也无法阻止数字出版超越传统出版的步伐,出版的本质属性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和积淀。由于信息技术的产生和飞速发展已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人类获取知识、传播信息、积淀文化有了更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新方式,所以,出版方式转型进入数字出版是历史的必然。而且,中国政府也在大力倡导、促进这一转型。

那为什么传统出版企业对此会彷徨、观望呢?上文提及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客观要素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关键问题在于: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做数字出版看不到盈利的希望。任何企业,盈利都是第一目标,一件明摆着缺乏盈利模式的事项,很难让企业投入进去。然而,数字出版的奇特性在于,它尽管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盈利模式,但他拥有令人眼红心动的盈利前景。

目前,传统出版企业做数字出版,实现产品销售的方式主要有:

A.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电子阅读器硬件商,如汉王等,获取利益;

B.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数字销售上,比如北大方正、中文在线等,获取利益;

C.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门户网站,供读者付费下载或在线阅读,从而获取利益;比如:

D.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电子书店,比如即将开张的当当,从中获利。

事实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信息化人群(上网人数、持有手机人数,持有电子阅读器人数);据调查,去年中国人的电子阅读量已超过了纸书阅读量;这几年下来,传统出版社几乎都已把可以转让的纸书电子版权转让出去了,而且是非独享的、重复地转让出去了。但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传统出版社通过以上模式获取的利益是很少很少的,绝大多数社一年仅在几万元甚至更少。

不仅传统出版社不获利,上述模式中的其他参与者,无论是图书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图书销售平台商、技术供应商以及大多数终端阅读器生产商,都没有盈利,都是在用不知哪天可以实现的盈利希望在支撑着一天天朝里面烧钱。

传统出版社被迫转型

的节奏越来越紧

如上所述,传统出版企业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所以对转型数字化出版不积极,而且,数字化出版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占领全球。

其实不然。

中国出版有一个特殊性,即出版利润率牢牢和教育联系在一起。在产值、赢利模式上占据前三四十位的出版社,全部都是以出教育类图书为主的社,尽管目前数字出版上最热闹的是文艺出版,但数字出版对国内传统出版发行致命冲击的首先将是教育出版领域。2011年9月27日,《文汇报》发表了一篇通讯《电子书包:一场静悄悄的教学改革》,且引其中一段:

“上海电信推出的电子书包去年11月经历了虹口区小规模试点之后,目前同样得到了闵行区闵行中学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最近,电子书包项目又传来好消息,电子书包在虹口区内将新增试点学校30所,且将步入金山区各学校的课堂,预计覆盖人数新增3000人。”

“电子书包是上海电信和虹口区教育局、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共同合作推进的一种数字化学习方案,它将书本电子化的内容植入到一套针对中小学设计的电子化教学辅助系统平台中,学生、老师均可以借助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完成相应工作。”

“据了解,美国加州已进入了电子课本推广期,另外,在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也正在推动实施‘电子书包实验教学计划’。2010年11月8日,上海电信与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英特尔(中国)公司和微创公司签订了共建‘基础教育电子书包’项目协议,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对上述引文,不知道其他人会有什么感觉,我的反应是:第一,中小学课本,纸书被电子书取代,已开始计入日程表了;第二,这项颠覆性变革中,目前还没有出版社参加;第三,由于中小学课本的特殊性,最终肯定会有出版社参与的,但其他类别的出版物呢?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国内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中,最先遭到冲击的将是中小学课本,将被电子阅读器取代。恰好看到今年9月18日《出版商务周报》第3版对美国世哲出版社亚太地区总裁保罗·埃文斯(Paul Evans)的采访,埃文斯认为:“中国数字化最大的机遇在于教育市场,因为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如果能够制定统一的标准,生产一种学生共同使用的、价格合适的电子阅读器,将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是文艺类图书,主要是小说散文杂文被手机阅读、网络阅读取代;随后是学术著作、大专教材被网络取代。较不易为数字化取代的大概会是低幼亲子读物和高档画册。

这个过程会多长?会从何处何时开始?恐怕没人知道。但它一定会开始,无论现在从事这些领域的传统出版社愿意与否。

传统出版社介入数字出版

的优势何在?

既然无可避免,则与其被转型,不如争取主动转型。目前来说,全世界的数字出版都才刚刚起步,没有一个出版企业可以说已具备成熟的数字出版模式。传统出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有一套相当成熟的运营模式,无论怎样变换花样,无非都是编——印——发三者的整合。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套用编——印——发的运营模式。

那么,在其中,传统出版社的优势何在呢?目前较典型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传统出版社具有内容上的优势。还有与此相关的一种说法:出版无论千变万化,归根到底是内容为王——言下之意,别看数字出版技术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网络销售商多么闹腾,出版最终还得看我传统出版社的。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更多的是传统出版社的虚荣和自恋在膨胀。因为很简单,只要问一句:内容真的在传统出版社手里吗?

进入公共领域的图书无所谓内容在谁手里,引进版权书基本上不会把电子版权给你。剩下的是本版书,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了解知识产权了,已开始把电子版权和纸书版权分离开。即使全部授权给出版社,也只有最多10年(现在一般只有5年)的专有使用权,且其收益还要和作者拆账。这样,可以说内容掌握在传统出版社手里吗?这样掌握的内容在转型初期也许会有一定优势,因为这时的技术供应商、网络商根本没有内容,但一旦传统出版社把有限的一些内容都转让完了;一旦传统出版社以外的企业也开始介入内容生产(这绝非不可能,就好比当年民营出版从非法——默许——半合法的进程一样),到那时,传统出版社还好意思讲拥有内容上的优势吗?

我们认为:传统出版社的优势在于资格上的政策垄断性。简单地说,做纸质出版,要有出版资格,只有国家批准成立的出版社才可以;做数字出版,同样会需要有相应的资质,所谓“自出版”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会举网络出版的例子。其实现在的网络出版,只是一种网络发布,是一种事实存在,而非合法存在。举一个有点庸俗的说法,网上发布的作品可以去评职称吗?可以去评茅盾文学奖吗?

即使不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讲,仅从科学性上来看,对作品的审查把关加工提高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有人讲,“文责自负”;这是不错的,但只是一个方面。一部科学性上有错误的作品发布出来,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作者负得了这个责吗?

而且,数字出版超越传统出版的其中一点即是出版量的无限放大,现在已有人提出“云出版”的概念了,越是海量的出版,遴选审查把关就越显得重要。

“平台”作为一种商务模式,

不是传统出版社适宜介入的

“平台”是一种高明的商务模式,无论平台中的运营者盈亏如何,构建平台者都能确保自身的盈利。比如,赌场就是一种古老的商业娱乐平台,无论赌客输赢如何,开赌场的都有抽头。大卖场也是一种平台、淘宝网也是一种平台。所以,平台运营的关键是能让足够多的顾客进入采购。具体到出版的内容平台,如果想让零售商即终端服务商感兴趣、想令终端读者感兴趣,首先要有图书品种量的保证,其次要有图书品种质的保证,第三要及时补充更新添加新的内容,第四要价格优惠;而这些,绝不是传统出版社可以做到的,哪怕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出版集团也做不到可以独力构建内容平台。任何出版社,规模再大,其品种也不可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分工是一项基本原则,做数字出版也不会例外。在目前,传统出版社比较现实的是做好一个内容供应商(这也是很多人引以为优势的原因)。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结局

会是1:0吗?

目前,数字出版还只是传统出版的补充角色,短时期内还不能承担纸质图书在社会文化建设上的使命;但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它终有一天会远远超出传统出版。那么,这种超出会不会出现1:0的局面,即传统出版被数字出版彻底取代?

我们认为,电子介质的出版物对于纸介质出版物,不同于当年纸取代竹木简,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更深刻,到底会发生什么,无人可以预料。

之所以要提出会否1:0这个问题,只是想说,即使最终结果是1:0,但这個结果还很遥远,传统出版尽管如夕阳西下,也还会有一段如晚霞般的绚丽灿烂。

传统出版企业 篇5

对于出版业而言, 全媒体既有挑战, 也有机遇。从表面上看, 受到挑战的是出版业的“存量”——以纸张为传播载体, 以印刷为传播方式的传统出版, 表现出读者数量减少、市场规模缩水、产业结构畸形等不利现象;面临机遇的是出版业的“增量”——以数字为载体, 以网络为传播方式的数字出版, 似乎散发出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市场需求规模扩大、经济社会效益优良等利好信号。传统出版日渐式微, 数字出版日益繁荣, 似乎是对目前出版业的普遍认知。但这样的认知恰如其分吗?

一、形态变化:出版业的自适应

去探询出版业的内在肌理, 会发现出版业本质上隶属于社会的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在遭遇社会系统变动时, 自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出版信息系统变了不是它自身变了, 而是社会系统变了。众所周知, 社会最为根本的变革力是生产力, 这体现在生产方式的变化上。实际上, 目前的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时代, 从一个依靠资源占有, 以土地、资本及劳动力为重要驱动力, 崇尚标准化、大众化的时代转向了一个依靠智力和创意, 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驱动力, 崇尚自由、个性的时代。出版业就处在这个转向之间。传统出版适应的是工业经济体系, 数字出版适应的是知识经济体系。两个体系下的大众都有着知识、信息和娱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但工业经济体系下流行的是大众文化, 而知识经济体系下流行的是个性文化。传统出版业依靠造纸工艺和印刷工艺, 按照工业经济的发展逻辑, 依照标准化流程生产标准化产品;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知识、信息和娱乐需求还在, 而且随着物质生活富足、互联网及智能终端普及、用户媒介使用习惯改变, 其需求变得越来越庞大, 越来越高。面对如此多元、海量的内容需求, 传统出版基本是无力的, 由它的传播载体决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系统变化, 如果不调整改变, 传统出版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但出版业的主体还在, 灵魂还在, 只有改变形态, 适应新时代的规则, 出版业才有可能重新走向辉煌。

可以说,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进行社会环境适应演化出的新形态, 而且数字出版自身展现出了出版业的本质特征:出版业是内容产业。所谓内容, 是指借助各种媒介的传输载体所承载的各类信息形态的总称。工业经济时代, 出版业之所以是传统出版, 是因为受到了技术的多种限制。首先是内容无法脱离载体而独立存在, 其次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受到载体限制而无法进行突破和自适应, 最后是只能工业化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知识经济时代,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应用, 使内容成为“0”和“1”的标准代码, 从而彻底改变了内容的“存在”。首先, 内容与媒介分离独立存在, 内容从此可以统一进行处理;其次, 内容的内涵更为丰富, 不仅指不同形态的内容素材、片段, 还指不同形态素材的融合应用及内容和业务的融合应用等;最后, 内容的最终形态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为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算法及不同终端都会影响内容形态变化。可以说, 技术囚禁了出版业又解放了出版业, 最终还是将出版业的“实在”面貌还原了出来, 从此出版业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成为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真正的信息传播业。

二、观念变革:出版业必由之路

当出版业的内容终于摆脱掉载体的束缚, 成为老子所谓的上善之“水”后, 其生长方式开始遵循内容产业的发展逻辑, 传统的编辑、印刷、发行仅仅保留了与内容相关的编辑环节, 任何增大内容与读者之间连接成本的元素都被替代, 出版业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内容与读者开始走向无缝对接,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之后, 内容与读者从未走得如此之近, “任何内容任何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皆能实现毫无消弭的连接。但内容不能像水一样随着地势或重力沿着某种路径流动, 内容需要靠它的生产者、运营者来帮助它走向需要它的用户那里, 所以必须遵循着一定的流程, 这种流程即内容产业的流程, 如图1所示:

这种流程对于出版业的传统形态而言, 无疑是一种颠覆。从时间的维度来看, 传统出版已是几千年高龄的“老人”, 从古至今, 出版业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贡献了不可估量的知识财富及精神财富, 但漫长的时间也让出版业陷入固定的“编印发”模式之中, 这种基于资源占有、标准化生产及大规模单向传播的工业时代的生产逻辑已深入骨髓, 根植于思维之中, 形成了无形的框架。当新的时代来临时, 出版业仍旧保持原有的观念, 这反而限制了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观察出版业的事实可知, 出版业在数字时代表现出的自适应一开始并不是产生于内部, 而是在面对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本来毫无交集的市场主体的侵袭时, 才有了转变的想法和行动。实际上, 出版业并非对技术不敏感, 只是过惯了“体制”内的好日子, 再去自我革新, 并且这种革新不是确定性的, 而是有相当的风险,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自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动力不足。更关键的是, 出版业面对新时代, 最让其痛苦的是无力感, 是面对不确定有劲无处使的惶恐, 因为数字时代的“操作系统”几乎完全不同于工业时代, 且尚未定型。但已没有时间犹豫, 出版业如果不再改变去主动适应这个时代, 那么出版业的蛋糕将会被别人来蚕食, 甚至吞噬。武装头脑, 改变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若敢于放下身段, 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去适应新环境、新规则, 不能说没有希望。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所进行的自我演化及适应。作为典型的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出版在形式上契合了数字时代读者对内容呈现形式的需求, 摒弃了传统时代简单的信息组合, 代之以多种形式的综合体貌, 这些形式包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得益于数字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处理功能以及协作传输平台, 数字出版实现了规模化、大批量和效率化的内容生产与集成, 传统时代未能得以收录或传播的内容, 以及小众化的或者私人的知识亦能够成为数字出版海量内容的一部分;数字出版通过技术平台实现了读者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互动, 改变了工业时代简单粗暴, 对读者缺乏尊重的内容传播方式, 呈现出了更加人性化的面貌;工业时代不同媒体间内容壁垒清晰, 图书就是图文, 电视就是视频, 但数字技术促进媒介融合发展, 同样的内容可由不同的媒体平台提供, 亦可由不同的终端呈现, 借此数字出版内容的来源更加广泛, 接触读者的路径亦变得多样而快捷;除此之外, 借助数字技术, 数字出版实现了对内容传播的管理和控制, 不仅可以利用数字水印、内容DNA等方式对内容合法性进行检测与警告, 对不安全内容进行过滤、追踪及取缔, 还可以准确测量内容传播的到达率及阅读率, 掌握目标用户的内容消费偏好以实现个性化内容订制, 最终实现内容传播效果的最佳化及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 数字出版在知识经济所提供的运行框架中, 以内容产业的发展逻辑, 改造了传统出版, 实现了流程再造, 将传统出版中一切不利于内容与用户连接, 不利于内容与用户沟通, 不利于内容传播效果最大化, 不利于内容价值链延伸及溢出的因素统统砍掉, 并为出版业装备互联网工具, 更换“操作系统”。

三、数字出版:出版业的自我革命

对于出版业而言, 数字出版不亚于一场自我革命。这场革命将出版业从原先狭小的圈子里解放出来, 从一个纯粹的作坊式的孤立的单一内容供应商变成一个综合的连接的集约化的信息服务商, 从“单兵作战”开始过渡到“兵团作战”, 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认知流通成本下降”及“交易成本下降”红利, 围绕“版权”和“平台”同技术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及其他媒体平台开展合作, 共同开发内容使其价值最大化来满足由经济发展产能过剩、受众碎片化及智能终端普及等因素所引起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海量化及个性化的用户“信息、知识、娱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成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内容产业价值网的重要角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传统出版不敢想象同时也是无法企及的。

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 整个社会的有机化程度将在其驱动下越来越高, 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连接会越来越紧密, 社会资源将会面临重新架构与重新组织, 达到一定程度, 互联网将会完全改变工业时代形成的传播格局, 成为全新时代的底层架构, 所有的社会资源、商业资源等将会在这个架构上运行, 由此形成的产业发展逻辑及社会运作模式将会迥然于工业时代。对于以“内容”为主体的出版业而言, 显然其数字形态天然带有“互联网基因”, 但“互联网基因”如何融入内容及内容运营, 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从而推动数字出版业成为具有话语权和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45页) 影响力的经济文化新势力, 顺利实现出版业由工业时代的“机械思维”向互联网时代的“生命思维”的转变和演化, 这无疑是从业者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可知, 传统出版也好, 数字出版也罢, 它们本质上都是内容的不同形态, 适应于不同形态的经济社会, 并不存在高下或者好坏的比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根植于网络社会的数字出版形态适应性更强, 表现出了较为繁盛的生命力;而成长于工业社会的传统出版则相对萎缩, 但只要工业社会的发展方式和传播方式还在, 传统出版便有其生存及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院级示范专业教改项目“字时代出版与发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JGXM2014040)

摘要:将出版业纳入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之中, 将其转型视作对外界变动的主动适应, 从而以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来认知出版业的变动, 并提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并非表面上的相互竞争, 而是出版业以内容为主体, 分别为适应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而演变出的不同形态。

关键词:出版业,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内容,演化,形态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全媒体时代的复合教育[J].新闻大学, 2014 (1) .

[2]黄升民, 周艳, 王薇.内容银行——数字内容产业的核心[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3]罗子海.移动互联时代: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称王?[EB/OL].http://www.cyzone.cn/a/20140116/248581.html, 2014-01-16.

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探索 篇6

1 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面对数字产业的冲击, 传统出版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单一以及版权归属混乱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传统出版社纷纷走上了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道路, 而就目前已经展开或者正在尝试的探索路径当中, 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到更为有效和精准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所谓盈利模式是构成商业模式的四个重要要素之一, 指的是企业对自身的经营要素进行管理和价值识别, 挖掘出有利于赚取利润的方法和渠道。现阶段国内传统出版社的数字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一下几种。

第一, 以付费阅读模式盈利的网络电子文本。早期的互联网秉承的是资源共享理念, 因此传统出版社上传的网络文档并未与盈利产生直接的关联性。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所有者商业意识的不断加强, 近年来网络电子文本逐渐开始与商业模式发生链接:比如起点、潇湘以及晋江等知名电子阅读网站, 均推出了付费会员、付费阅读等模式;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非原创、收录类网站也推出了相应的付费下载模式。

第二, 发展线下媒体, 实现增值型盈利。现阶段传统出版社的线下媒体主要是以出版物的附赠品形式出现的, 比如随书附赠的电子杂志、视频光盘等等。虽然其本身并不属于盈利范畴, 多数情况下只是起到了对于出版物的宣传作用, 但尽管如此, 其本身所代表的附加价值也属于实体出版物的一部分, 故而线下媒体的出版盈利模式其盈利点主要在于实体出版物的销售, 属于增值型的盈利模式。

第三, 以阅读订阅盈利的网络出版模式。传统出版社的网络出版一般包括服务信息出版以及实体出版物的网络出版两种形式。后者主要是指电子杂志 (如目前国内诸多时尚类刊物的Ipad版本) 、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等, 其盈利模式与实体刊物一样, 都是根据实际的订阅期数收费;前者主要是指各类考试大纲和工具书及复习资料, 这类数字信息主要由相应的官方机构发布于官方网站或存储于某个网络服务器, 而其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将这类信息资源整理加工转为传统出版物进行出版盈利。

2 宏观层面对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建议

首先, 完善并落实数字出版标准的相关管理规定, 为数字出版构建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2011年《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编写发布) 的颁布与提出, 不仅提出了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全新要求, 也解决了数字出版标准化发展的诸多问题。相关规定完善发展至今,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出版标准化框架, 但是与此同时呈现出的是配合度、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将其与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起来, 实现数字化出版标准“法律化”, 为其的落实与推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 加强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数字出版物的版权维护之所以存在相当大的苦难, 其直接原因就在于数字技术的易传播、易复制的特点, 但是如果对这种不利局面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话, 这不仅侵犯了数字出版物的一系列所有者 (包括作者、出版商和终端商) 的利益, 更打击了他们对于数字出版的积极性, 长远来看对于这项产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由于现阶段数字侵权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数字出版产业本身的不成熟, 传统出版社以一己之力维护版权是十分不现实的。因此需要结合司法与行政两方面力量, 来加强对于数字出版版权的维护。一方面, 需要不断完善和落实保护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 结合相关的经验教训进行补充;同时建立一支完备的司法队伍, 为我国数字出版提供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另一方面, 从行政层面来说, 需要主动加大力度打击网络盗版、数字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维护数字出版的市场秩序。

3 微观层面对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建议

首先, 丰富数字出版内容,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传统出版社在现有信息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思路, 开发资源, 是未来数字出版的全新趋势。同时由于单个出版社资源的有限性, 出版社之间的合作共赢也十分重要。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 构建一个资源内容共享的信息平台, 不仅能够实现成本控制, 优势互补, 还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 增强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 开辟多元化并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在利用资源共享平台等方法实现内容多样化的前提下, 传统出版社需要进一步注重找到全新的利润点, 利用已有的内容和技术资源, 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形式, 以商务印书馆为例, 其推出的网络电子工具书系列, 就是将自身强大的工具内容资源与新兴的电子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同时, 传统出版社还可以利用原有的强大的品牌优势, 打造全新的数字出版物, 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 拓展利润空间。

第三, 加强技术研发, 扩大技术优势, 推动数字出版内容与技术的联合运用。传统出版社需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并结合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从内容与载体方面加强对于技术科技的运用, 从而实现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 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盈利应该注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深度挖掘与创新。从宏观角度说, 需要从法律与行政层面, 加强相应法律法规的建设与落实, 提升对数字出版版权的保护力度;从微观层面说应该从内容、技术、渠道以及平台等四个方面进行发展创新。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大势, 迎合市场的导向功能进行必要的融合发展, 才有可能让传统出版社走出一条盈利、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 数字出版自问世起就引发了国际出版界的高度关注。但与此同时, 以纸质为主要模式的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 其生存、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另一方面, 鉴于市场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引导向作用, 因此传统出版社结合数字模式, 并将其作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 对于其实现二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简单阐释, 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对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望对数字时代的传统出版社发展盈利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出路。

关键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探究,版权维护

参考文献

[1]张忠凯.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业构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出版广角, 2015 (6) .

[2]程国重, 蒋海鸥.定位决定价值──传统出版单位寻求数字出版项目的盈利模式探讨[J].出版广角, 2009 (4) .

[3]施高翔.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的困境及解决方案探索[J].科技与出版, 2011 (7) .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矛盾共赢 篇7

一、网络图书出版的现状

网络出版在国外, 尤其是网络技术发达的美国, 已经趋于成熟和规范, 在网络出版发展最早的美国, 目前有99%的出版社拥有自己的网站。这个数字远高于美国公司运用网站进行网上销售或推广产品的比例。而我国由于网络技术起步较晚, 网络与出版的融合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这也同时意味着, 中国的网络出版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一) 传统出版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出版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预测:“传统出版业的市场影响力在未来5年一10年会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广播、电视尤其是网络的长期浸淫, 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 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相反用于观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却越来越多了。其次新的市场目标群体涌现, 现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中, 信息技术教育已变成必修课而且大中小学学生基本上都是网民, 5年一10年间, 他们在中国阅读市场占有绝对的份额, 他们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

(二) 新型网络出版企业活跃于出版舞台

网络环境下, 出版主体变得多元化, 出版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出版单位限制, 更多的非传统出版单位加入到网络出版的行列中来。这些非传统出版单位主要是指网络公司、娱乐集团、政府机构以及个人等。这些由非传统出版单位进入网络出版的企业, 都拥有强势的信息技术背景或庞大的客户资源, 甚至集传媒经验与电信资源于一体, 对文化、技术资源进行整合, 向网络这一新兴的信息产业领域伸展。这些新型的网络出版企业, 一方面激活传统图书期刊等资源, 另一方面又创造出大量的视图音乐游戏出版物, 满足人们多层次出版物的需求。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产业链, 在做技术的基础上介入内容提供领域, 并取得一定的收益。

目前网络出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数字图书馆, 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是原生型网络出版, 如台湾《明日报》这种原创网络报刊;三是网络游戏视听出版;四是手机短信出版、五是个人网络出版。

二、传统出版观念迫切需要调整

网络出版和传统出版存在着矛盾和共赢的关系, 对于领先和强势的传统出版来说, 主动迎接网络出版时代的到来并分享到利益是必要而且迫切的。实际上, 已经有几大因素将要促使传统出版行业调整观念和加速整合。

(三) 产业整合的需要

近年来产业整合最突出的表现是, 构建于互联网形成与成熟基础上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部门的融合, 即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有可能都在同一个新媒体操作系统中运作。

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孕育了产业融合实现的可能性, 产业融合现象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以生产内容为主的图书出版产业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它不仅使语音、图像和数据实现了融合, 而且使不同形式的媒体彼此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加强。由此, 内容的增值能力倍增, 内容创新的重要性凸显, 内容产业的概念应运而生, 并受到了国际大型出版集团的高度重视。

于是,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一些国际大型出版集团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纷纷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 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将自己的业务领域集中在内容产业, 把自己定位于内容提供者, 并通过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体、介质上的充分使用来获得巨大的超额利润。

(二) 出版社功能面临巨大改变

在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中, 出版社处于主导地位, 他们有权决定与哪位作者合作, 有权选择哪位作者的作品出版发行, 而作者始终处于被选择的弱势境地, 读者也没有很大的发言权。

在网络出版环境下, 出版社“选择把关”的地位和功能受到冲撞, 作者的自主权得以提升。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作者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 为自己的作品寻找合适的出版机构, 作品拥有更多进入社会文化领域的机会和途径。尤其是个人网络出版的盛行, 作者可以跳过出版社这个中间环节, 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 直接发布在特定的网站上, 或者通过个人网站、博客等方式与读者见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 出版社的权威地位受到撼动, 把关功能下降。出版行为回归到了文化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角色上, 出版机构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内容竞争力”, 吸引作者为其提供出色的作品, 一方面又要吸引读者的关注, 实现其经营收益。因而必须通过营销传播塑造自身品牌形象, 来达到这一目的。

(三) 受众变化要求整合

在网络传播时代, 受众往往是新旧媒体的复合受众, 既上网, 又使用传统媒体。受众的需求和活动空间扩大, 在传播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很大变化。受众本位意识增强受众本位意识, 即受众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意识, 受众对自己在传播过程中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自我肯定。

几个突出现象是, 网络传播时代的用户更讲究信息时效性, 并打破时间流程随时获得信息, 不受地域限制, 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甚至追求“点对点”, 这对传统出版而言, 不管是传播的内容、形式、时间、地域都需要进行调整, 并尤其要加强互动功能。

三、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矛盾共赢

网络出版打破了传统出版单位的限制, 使得出版行为成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多元主体行为, 同时网络出版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到达信息接收者, 省略了印刷和物流环节对传统出版从编辑到印刷到出版发行的工作流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似乎在网络面前, 传统出版显得苍白无力, 失去了其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然而, 作为精神产品发布者的出版, 内容永远是竞争的核心和根本, 出版物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无论是纸质书、电子书还是网络, 依然以其内容和内在品质为主。技术是手段, 传统出版借助于网络和其他数字化手段, 只是适应生产力的大变革, 让信息内容更快更有效地达到受众。

传统出版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 对信息的把握、驾驭能力强, 善于策划选题, 熟悉出版流程, 有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网络, 这都是目前网络出版业所不具备的。何况目前网络出版还受到版权保护、阅读设备成本高、保存与收藏困难等诸多痛疾的困扰, 无法实现完全盈利, 一定程度上倚赖传统出版的“滋养”和“补贴”。因而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势必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会呈现这样一种并存的模式。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 正确认识传统出版业的优势, 充分发挥其长处, 以内容质量制胜。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 传统出版业的条块分割、地区垄断、渠道不畅、资源和经营分散等弊端都被一一攻破, 网络所特有的自由开放、海量存储、传输快捷、检索方便等特点, 决定在网络环境下出版社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一年靠政策保护或行业垄断就凭几十种或几百种图书“独领风骚”。

针对我国目前传统出版的发展现状, 出版社应准确定位自己的出版领域, 在专业领域做大、做强;准确定位目标读者及发行渠道, 建立自己的终端客户网络, 个性化渠道网络;同时还应根据自身的内容定位、出版规模、发展时段、人力资源等, 个性化设计出版社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结构, 合理处理集权、放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 激活组织、人员的活力和创造性, 同时注意网络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

未来的出版界是属于那些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 同时又拥有强大内容资源的传统出版机构的!正确处理好纸质版与网络版的比例关系, 同时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随着网络空间的拓展, 网站提供的内容必须是读者关心和需要的。

一般而言, 网络出版做得较好的出版社往往具备这样的特点, 即重视电子书的同步出版与网络宣传, 增强纸质书的宣传效果, 达到互动的效果。以四川大学出版社为例, 该社2004年出版纸本书450种, 相应的电子版图书441种, 所占比重达98%, 事实表明, 同时出版电子图书并没有影响纸质图书的发行, 反而令图书的销量有所增长。

因此, 网络出版要与纸质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 相互转化, 立体出版, 并要做到互相宣传, 互相促进。

摘要:走进2008年, 网络出版、电子书籍越来越风行, 很多的出版社也建立自己的网络图书平台, 本文就是研究当前网络图书发展状况, 了解传统图书与网络图书结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分析网络图书与传统图书的矛盾和共赢可能。

关键词:网络图书,传统图书,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2004) , 2004年1月版;

[2]《网络出版业研究报告》, 互联网实验室, 2003年7月;

[3]《网络环境下图书出版发行模式研究》, 谢新洲;张春铭, 《出版科学》, 2005年第6期;

[4]《图书营销新体验》, 屈晨辰, http://quchenchen.space.live.com/blog;

[5]《网络出版对我国传统出版的影响》, 王丽娟, 中国知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h t t p://krd152.cnki.net;

[6]《国外网络出版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邢鹏;张志强《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年第11期;

[7]《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 徐丽芳, 《出版发行研究》, 2005年第7期;

[8]《出版业调查报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

[9]《出版产业研究》, 周蔚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篇8

一、我国传统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必须要充分认清传统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的不同特征与发展现状, 不断提升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水平, 促进民族出版业可持续发展。

(一) 传统出版产业发展优势不可小觑

传统的出版产业以纸质出版为主要途径, 传统纸质书籍的出版、发行、传播具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 拥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熟的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相对固定和训练有素的专业采编、发行队伍, 图书内容的采写、编排、印刷都具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 因此, 各级特别是读者对传统出版物内容的认可度更高, 认为传统出版物更具权威性。同时, 传统的纸质图书更便于携带, 易于保存, 随时随地方便阅读, 具有很好的再现性, 给读者预留了诸多的思考空间, 更有利于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更有利于知识的推广与传播, 更能体现出版业的以为本的理念。

(二) 数字出版推动了出版业融合

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传播方式之间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 如《非诚勿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采用了“全媒体出版”, 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多种出版方式, 实现了多渠道全媒体同步出版。这些现象透现出数字出版运营的趋势:以内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相关内容产业融合不断加深, 充分实现了内容资源的多次利用, 减少重复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拓展了传统出版的阅读空间, 延长了出版物生命周期。据统计, 截至2010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亿多人, 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近三成。目前, 全国手机用户达到数亿, 其中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近2亿。在发展速度上, 手机出版是增长最快的数字出版行业, 手机出版营业收入持续保持翻番增长。目前, 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和数字内容及技术提供商纷纷推出手机出版物。各级媒体均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报业务, 大到中央级报刊, 小到地市级新闻媒体都开辟了自己的手机报。一些期刊社则推出手机杂志, 如《电脑爱好者》、《三联生活周刊》等。盛大等数字内容提供商中文在线则积极同移动通信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打造手机出版内容基地, 这些举措都有力展示了手机出版物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 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 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 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 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 以Symbian (赛班) 和Window s M obile (WM) 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 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 如i Phone3G、3GS等, 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 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同时, 电子书得到迅猛发展, 国外的亚马逊、中国的汉王、爱国者等企业都是电子阅读器的主要生产商, 近年来销售业节结攀升。目前, 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 已经逐渐清晰, 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 找到了适合企业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有代表性的如起点中文网、逐浪网的网络原创文学;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书生、超星、通力公司的电子图书;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 (网) 等等。这些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 产业形态已初步成型, 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企业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实践中观点逐渐统一, 必须依靠著作权人与出版商的结合、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产品与渠道的结合来实现盈利。

二、数字出版的主要优势

(一) 产品形态多样性

内容需要依赖载体才能传播。与传统图书介质单一相比, 数字图书载体更为丰富。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PDA、学习机、M P3、M P4……载体的差异大, 导致产品形态多样化, 阅读方式也多样化———在线阅读、无线下载、移动设备内置等, 譬如手机阅读可分为在线、WAP、客户端等。不同的产品形态, 不同的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主体的功能不同, 地位也不同, 这些都会影响数字图书定价权的归属。譬如中国的手机移动阅读, 在现有垄断的格局下, 主导权完全控制在电讯运营商手中。

(二) 赢利模式多样性

与传统出版通过销售纸书获得收益不同, 数字图书赢利模式更为多样化, 主要包括:一是作为内容产品。通过读者付费阅读获得收益, Kindle和i Pad目前均采取此种模式。此模式为数字图书基本收入模式。其业务形态更接近于纸本书, 掌握内容的出版商有更多的话语权。二是广告赢利模式。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一样, 内容作为媒体, 全部免费或部分免费, 通过广告获得收入。谷歌数字图书馆即通过免费向读者提供部分内容聚集人气, 获得广告收益, 再与内容提供商分成。广告模式是互联网的主要赢利模式, 由于广告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无法测定, 故其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运营商手中。三是增值服务模式。与广告模式类似, 将内容作为积聚人气的工具, 形成社区效应, 通过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来获取收益。这种赢利模式下, 内容与价值实现方式之间距离更远, 关联性更弱, 其主导权也掌握在网络或者电讯运营商手中。有更多的赢利模式不断被创造出来, 彼此并存, 导致定价权和定价策略以及利益分配的多样性。对于数字图书究竟是一种产品, 还是一种媒体, 人们消费的究竟是产品, 还是接受一种服务, 也产生了很大分歧。

(三) 内容来源多样化

欧美数字图书基本上源于纸本书的数字化, 数字版权作为出版权的附属权利, 掌控在传统出版商手中, 并且成为与运营商谈判的筹码, Kindle Store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正式出版物。中国的情况较为复杂。数字图书内容来源更广泛, 其中原创文学更是创造了一种全新阅读模式。它产生于新闻管制下的内容稀缺和表达通道的限制, 最初是网友在论坛上发表的帖子, 逐渐出现专门发表个人作品的文学网站, 开始完全免费, 后逐渐探索出VIP收费阅读模式。非常规、多渠道的内容来源, 海量的内容, 影响数字图书定价权, 也从供给的角度影响到数字图书的价格。

(四) 发布和销售方式多样化

载体和赢利模式决定了数字图书发布和销售的多样化。目前数字图书有两种发布方式, 一是单本书模式;二是连载模式。连载是原创文学网站的基本模式,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欧美数字出版领域十分少见。这种模式也被原创文学网站带入手机移动阅读上。数字图书在销售方式也更为灵活, 譬如单本图书的销售、多部图书打包销售、订阅、包月、计时收费、按流量计费、与硬件捆绑销售等。不同销售方式, 主导者不同, 定价权归属也不同。

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对策

新媒体出版在不断的探索中将走向基本定型, 届时将有更多的出版机构把数字出版作为其发展重点之一。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并且具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出版也会同步快速发展, 这不仅是出版传媒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 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传统出版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优化传统出版内容优势。尽管随着网络、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 数字出版得到快速发展, 但传统纸质出版与一些新兴的数字出版相比, 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数字出版完全取代传统出版的道路还十分漫长。“内容为王”是出版业的至理名言, 传统出版单位最大的优势以及生存之本就是“内容”, 传统出版在内容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长期培养保留有丰富的采编人员, 对内容编辑的严格程序, 都使信息内容资源、公信度成为传统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出版要继续发挥传统优势, 着力在表现形式、内容可观赏性方面努力进行探索, 促进传统出版可持续发展。

(二) 突出数字出版特点, 加快数字出版创新发展

数字出版优于传统出版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内容的可检索性、超文本的功能、传播的实时性以及良好的互动性。数字出版要不断强化数字出版的知识服务。数字出版要借助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以知识内容服务为主要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为重点的增值性服务, 不断创新数字出版的服务领域, 不断增强数字出版的附加值, 推动数字出版的发展。

(三) 创新思路举措, 促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 也各具不足之处, 要充分发挥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各自的优势, 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方法, 不断促进期刊间的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间的相互融合, 既是一种互相学习, 也是一种互相促进。传统出版在发挥自身内容优势的同时, 要加强与数字出版间的沟通协调, 将传统出版的内容数字化, 将版权交由数字出版推广和普及;数字出版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通过自身平台加大对传统出版的宣传推介力度, 通过多层面的合作, 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实现迅速的增量发展, 取得跨越式扩张, 进一步提升传统出版的品牌和知名度, 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基勇.关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态融合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传统出版的数字出版十大误区 篇9

数字出版正在进入一个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时代,经过多年来技术商的带动,传统出版单位也纷纷加大力度并采取行动,但本应是数字出版产业主体的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出版工作的开展效果上,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出版单位在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出版物数字化就是数字出版

目前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的认识还普遍停留在对书、报、音像电子出版物的数字化上,这或许是受了“数字出版”这个概念的影响,特别是落在了“出版”这两个字上,从而局限了自我。实际上数字出版所做的,应该是如何使内容获取更大的收益、如何使内容得到更有价值的传播,这是内容的本质要求。任何时代,任何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发展只要适于这两个准则,就应该为我所用。数字出版是为了促进人们的教化、娱乐、应用等需求,那么就不应拘泥于形式,任何形式都是工具,都是为了实现目的而存在发展的。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很多,都在占领人们宝贵的时间,比如电视、游戏等,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最深层次的用户需求,站在更高层面上,超越目前的行业局限,超越“阅读”,超越“出版”,抢回被电视和游戏占走的时间。因此数字出版除了以文字、图片等传统承载形式以外,还应该积极拓展影视、动漫、游戏及各种增值服务和衍生产品。在未来,出版社可能会演变为版权经纪公司,编辑成为版权经纪人,在得到内容的初始阶段就统一规划各种可能的版权运营,为作者及出版社谋求最大化的收益。

误区二:数字出版一定要创新

许多出版单位提到数字出版,就会想到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前卫的产品设计理念等,因而感到力不从心。数字出版的确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具备高度创新的行业,但是作为出版单位,却不一定必须创新,很多时候更需要模仿。因为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且受传统体制、人才配备、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像互联网企业、SP公司、民营数字出版公司等的创新。但是相比较来讲,传统出版单位具备的内容优势,是上述企业所不具备的,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个优势,及时模仿和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产品设计、运营模式,就可以少走弯路,节约资源及成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数字出版的经验。尤其是出版集团和大型出版社,可以学习腾讯、新浪等互联网企业的做法,他们看到其他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后,立即模仿,凭借自身强大的用户资源优势,后发制人,取得成功。

误区三:凭借“内容为王”一定可以制胜

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口号叫做“内容为王”,这句话更多的是针对传统出版单位来说的。的确,传统出版单位最大的优势以及生存之本就是“内容”,并且是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内容。许多人由此推断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出版时代仍将最后称雄。但是数字出版市场不同于传统出版市场,用户层次、消费习惯等都太相径庭,数字出版的运行规则更接近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离传统出版已经很远,对于内容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手机阅读中最受欢迎的内容90%都是网络原创文学,如穿越、言情等,这并非传统出版单位的强项。而手机等终端的物理特性也反过来影响内容的节奏、形式,而这是许多纸质出版物无法满足的,想要适应新的要求,至少需要对内容进行改编。从这个角度来看,出版单位的许多内容并非数字出版市场的必需品,也就谈不上以之为王。

而从数字出版产业链来看,从源头的作者,到出版单位,到数字出版运营商、技术提供商、硬件制造商,再到用户,各个环节都与其他环节密不可分,目前尚未有一家企业能够通吃产业链的各主要环节,但现阶段的情况是产业主要由数字出版运营商来主导,比如中国移动、方正等,还有本身以互联网公司起家的盛大文学等,他们更熟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数字出版的运营模式。而出版单位从互联网意识、人才储备、运营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初级阶段,商业模式的设计更是镜花水月,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撑,仅仅有内容,是远远不足以支撑传统出版单位占据数字出版的优势的。所以短期内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还不足以在市场竞争中制胜,长期来看也需要平台配套建设、运营经验积累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够在数字出版时代脱颖而出。

误区四:数字出版是未来的事情,与目前传统出版无关,将二者对立

目前业内已经普遍认为数字出版将逐渐替代传统出版是大势所趋,但同时许多人又认为在传统出版仍占主流的现阶段,对数字出版可以持观望态度,待到时机成熟,别人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以后,自己再进军数字出版。但是如果想在数字出版时机成熟之时,自己还能在业内有一席之地,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规划和采取行动,这是因为:一、从商业模式建立、战略规划制定、人员机构配置、技术系统搭建、产品设计、市场开拓、运营经验积累等各方面,都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才可能在未来的数字出版时代具备生存能力;二、按照波士顿矩阵模型,目前传统出版属于现金牛类业务,交将逐渐进入衰退期,而数字出版属于明星业务,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导入期,此时正应该将金牛类业务的利润投入到明星业务中去,以保证数字出版在上升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良性进入成长期以及成熟期。

还有许多人认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是对立的,对传统出版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影响了纸质图书的销量,这种看法在出版社的编辑部、发行部这两个重要部门可以说占了主流。而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有数据显示,很多纸质图书不但没有因此而销量下降,反而被更多人知晓,提高了知名度和销量。而且数字版本可以大幅度缩短传统出版环节的周期,节约印刷、库存及物流成本,具备一次制作、多次应用的特点,数字化发行副本量可以较纸质图书有多倍的增加,而发行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所以,出版社应该扭转这个观念。再看看现在淘宝和魔兽先做网络后做纸媒的思路与阵势,谁又敢说最终拯救传统出版、延长纸媒寿命的,—定不会是数字出版呢?

误区五:数字出版只是数字出版部门自己的事

目前大部分出版单位已经设立了数字出版相关部门,承担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出版数字化等工作,这对于数字出版工作的开展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上至出版社领导,下至出版社普通员工,几乎都将数字出版业务的发展寄希望于一个单独的数字出版部门,认为数字出版部门与自己日常的工作关系不大。

实际上,传统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的关键之一就是对出版流程的再造,是对

编辑、印务、仓储、发行等各个环节的颠覆,必须要从出版单位整体的高度来看待数字出版,统一筹划,统一布局,统一协调,重新梳理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流程关系,特别是编辑环节,要力争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对数字版权的获取,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影视、动漫、游戏等的改编权等。好的数字出版编辑,还应当熟悉数字版权运营,做版权经纪人,在出版纸质图书的同时,整体规划版权内容的多种经营方式。二是对内容进行统一标准化的要求,按照标准对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加上标引,便于出版单位进行数字资源的整理及进一步的格式转换与输出。

误区六:传统编辑仍是数字出版业务的主力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同样以内容为基础,于是出版社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传统编辑懂得传统出版内容,就可以平移至数字出版,成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主力。的确,从国外许多经验来看的确如此,比如爱思唯尔集团从事数字出版的很多人员都源自传统出版,但更不能忽视他们的程序开发人员占到了公司结构的70%。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更加严重:出版社长期在垄断环境下经营,许多编辑仅仅懂得受一定体制优势保护的纸质化国书出版,这一点从畅销书多为民营出版已可窥见。他们不具备市场化能力和互联网理念,不懂得数字版权运营,不清楚数字出版的经营模式,甚至许多编辑对于数字出版所需的IT技术、新型载体也一窍不通。而且目前纸质出版仍然占优,传统编辑会受到既得利益的羁绊,难以转型或兼顾数字出版。这些制约因素对于绝大多数传统编辑来说,想要转变绝非易事,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成为数字出版业务的主力。对于出版社来说,想要克服人才掣肘,一方面应当积极从IT、互联网、民营数字出版企业吸引有经验、懂技术、会运营、善管理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应当大胆并精心挑选一些非传统出版编辑出身的年轻人,这些成长于数字与网络时代的新新人类,他们拥有感觉,了解方向,能够把握体验,从而摆脱传统思维窠臼,全新投入数字出版行业。

误区七:数字内容对外授权合作就是搞数字出版

出于自身条件的制约,以及对数字出版赢利前景的认识模糊,许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工作仅仅停留在对内容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理,并且授权给方正、中文在线、知网、万方等老牌数字出版商进行销售:随着手机与阅读器等终端的兴起,又相继将内容授权给汉王、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SP公司等。这样出版社就认为自己已经做了数字出版工作,实际上仅仅成为了CP(内容提供商),并且在产业链上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议价能力和话语权缺失,太部分利润被产业链其他环节攫取,这样的做法看似理性、谨慎,实际上是逐渐使自己陷入被动。

出版单位对自身的定位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容提供商,应该定位于数字出版运营商,即使受自身条件的制约,目前不具备运营能力,缺乏相关人才,也应力求学会自己走路,逐渐摆脱对合作伙伴的严重依赖。而所谓的数字出版盈利前景不清晰的问题,实际上是出版社为自己的学习能力退化找的借口,因为包括方正、知网、万方、中文在线、盛大文学、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等,数不清的从IT业、互联网业、移动电信业等行业进入这个领域的外来户,都成了新兴数字出版商,并且都找到并形成了明晰的甚至是持久成功的盈利模式,出版业进入这个领域后却看不到盈利前景,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传统出版单位更不应该仅仅把数字内容对外授权合作就当成了数字出版,而应该努力学习,向上述数字出版商学习,然后对业务做出更长远、更具主动性的战略与布局。

误区八:套用传统出版盈利模式

目前出版单位仍然普遍套用传统出版的盈利思维与模式,认为数字出版依然要靠内容向用户收取费用来获得收益。事实上,内容收费在B2B市场可行,但在B2C市场,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向用户收费则很艰难,因为国内用户对于互联网已经形成了长期的免费午餐概念,而且网络上盗版横行,用户消费习惯已经很难改变。即便辛苦教育、引导用户转变也很难保证效果,不如改变自己的思维,以免费或低价策略提升人气,吸引流量,向第三方广告主收费,以此来反哺内容。事实上,在传媒业,电视台、电台都是这样的模式,即内容免费,收取广告费,报纸、杂志也是以低于成本价进行销售,主要依靠广告来赢利。数字出版既可以在自有网站,亦可以在其他数字出版平台,如新浪读书频道、中文在线、电信运营商等平台上采取这样的模式,与平台方进行广告收益分成。总之,数字出版不能死板地套用传统出版的盈利模式,在盈利模式设计上,应该更加倾向于互联网行业。

误区九:有过度介入终端阅读设备的趋势

AmazoN Kindle与AppIe iPad等终端阅读设备的出现及火爆,是数字出版产业在近两年逐渐广为人知的重要因素。终端阅读设备逐渐流行,用户通过对终端阅读设备的了解,对数字阅读产生了认知及消费需求,培养了用户的数字阅读习惯,比出版社宣传千万遍“数字出版”的效果要强上许多。所以,毋庸讳言,终端阅读设备值得出版社认真思考和研究。

但是,国内许多出版和传媒单位已经或者即将生产自有终端设备,进入大众市场运作,令人不免对此产生担忧。原因在于,终端阅读设备性质上仍属于IT数码产品,它的技术。生产、销售并不是出版单位的优势,即使简单地采用OEM,出版单位的生产量也很难使成本降低到具备价格优势的程度。终端阅读设备大众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应该谨慎介入,最好搭上顺风车,借助主流的终端设备加载自己的产品,或者提供针对陛更强的内容解决方案。不过,出版单位在终端阅读设备上仍可有所作为,因为出版业的根本优势还是在内容,可以依靠独特的内容,针对特定用户群体设计开发终端阅读设备产品,由于内容的稀缺性,这些用户对于较高价格的接受程度高,并且可以借助出版单位一些传统的渠道来进行销售。

误区十:纷纷自建数字出版平台

数字出版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本质要求,主要体现在高度的集约化,包括内容的高度集约化、资金的高度集约化等方面,而其实现的路径,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数字出版平台。而中国的传统出版产业格局是小而散,各地整合建立的出版集团实力也很不均衡,开展数字出版更需要进一步地整合与集约。

但是我们看到许多出版集团或出版社都纷纷搭建自有的数字出版平台,实际上叉重蹈了传统出版的覆辙,不仅自有内容、资金、技术实力很难支撑起一个平台,而且也很难再引进其他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内容与产品。这种一哄而上的做法,不符合数字出版平台对海量内容的要求,提高了投资的风险,导致重复建设而又水平不高,实际上既不利于数字出版产业整体的发展,也不利于自身数字出版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国家开始建设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或者是大型龙头企业自己建设平台,没有实力的出版企业根本不会去考虑自己建设。因此,国内出版业应该形成联合建立数字出版平台的共识,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几个良性竞争的综合数字出版平台,以及若干专业化数字出版平台。

综上所述,传统出版单位需要扭转数字出版观念、实践的误区,从出版社、出版集团全局的高度制定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积极引进、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努力学习、积累数字出版运营经验,在传统出版转型数字出版的关键时期,牢牢把控方向、掌握主动、成就未来。

传统出版企业 篇10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转型,创新

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 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出版业中是指, 在整个出版环节, 都使用二进制的数字化技术手段来代替传统出版过程中的操作, 主要包括原创作品的编辑以及再加工、复制印刷一直到文字阅读等各个环节。与传统出版相比较而言, 数字出版在出版的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创新, 如产品、技术以及服务等多个环节, 提高了出版效率以及读者阅读的便利性。

1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目前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现状可以发现, 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完善产业链的缺乏

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融资渠道是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快速转型的重要物质性保障。但是纵观我国传统出版现状来看, 其明显存在着资本、组织等多方面结构的不合理性, 导致其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由于人才、资本等方面的欠缺而出现产业链断裂现象;此外, 在转型过程中, 各数字出版企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产业链, 各自为政现象较为严重, 合作共赢机制明显缺乏, 导致整个行业凝聚力较小;同时, 在转型过程中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横向分布上, 出版技术提供商、出版内容提供商以及运营商等在收入分配上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内容提供商利益分配相对较少, 而出版技术提供以及运营商的利益分配相对要多一些,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及平衡发展。

1.2 健全配套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的缺乏

完善的配套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是确保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有序化转型的重要制度性前提。但是就目前国家政策法规来看, 其对数字出版的扶持力度较小, 相关配套性法规也处于缺失局面, 并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出版的发展需求;而在数字出版的管理制度上, 由于其正处于转型期, 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制约了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1.3 版权保护机制的缺乏

传统出版在向数字出版的转型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之一就是版权纠纷问题, 数字出版虽然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较大的阅读便利, 但由于有效版权保护机制的缺乏, 也使出版企业、作者以及网络提供商等相关主体之间出现较多的版权纠纷问题, 主要表现为法律保障以及授权体制的不健全等。

1.4 高知识、高技术的专业型人才缺乏

人才缺乏是制约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因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市场环境下, 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亦要求其掌握有相应的数字化出版技术。但传统出版企业员工的工作重心及知识技能主要集中在文字编辑以及作品出版上, 相关数字化技术明显缺乏, 制约了数字出版企业的向前发展。

2 有效应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问题的策略

为加快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快速、健康转型, 有效应对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2.1 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转型期间, 传统出版企业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因此, 在整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各出版企业要联合起来, 建立完善的出版产业链, 加快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在产业内的快速流动, 实现资源供应, 构造完善的合作共赢模式, 以便于各企业在转型期间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及价值;此外, 要平衡产业链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利益分配, 以增强行业内部的凝聚力。

同时, 在产业链的完善过程中, 亦要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 实现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标准化管理, 但要严格根据社会主义市场发展规律以及产业链各构成要素的主要职能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

2.2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 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在社会主义市场大环境下, 政府要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 根据新兴数字文化产业特征以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 主要表现在: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政策法规, 加强对产业链各构成要素行为的约束力, 保护作品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降低侵权等事故的发生率;二是从经济政策、行政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加大对数字出版单位的资金以及政策支持力度, 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2.3 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数字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人才是保障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转型期间, 要加强对高知识、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吸纳, 完善人才选聘以及员工考核机制;同时, 亦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 定期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 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以为我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3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创新发展

随着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逐渐转型, 数字出版产业主要表现出以下方面的创新发展。

3.1 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期间的重要创新表现之一。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 对技术以及人才要求更高, 是一种高技术、高人才的密集型产业, 其产品内容创新主要体现在, 其在数字化生产过程中, 将产品内容与新型数字化技术、读者需求以及市场营销渠道、终端服务一系列要素组合在一起, 进行创新型运作, 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优化了出版内容和营销渠道。

3.2 产品增值服务创新

在出版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时代背景下, 产品增值服务价值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而与传统出版相比, 数字出版明显有着更大的产品增值优势, 主要表现在, 数字出版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 通过综合使用信息化、数字化等各种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 对不同读者群的阅读习惯和需求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整合, 形成一系列数据, 优化了产品内容管理, 给读者提供了更加符合其阅读习惯及兴趣的增值服务。

3.3 产业链创新

产业链的创新是数字出版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并逐渐形成了集内容和终端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出版产业链。如数字出版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通过技术开发商来向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以及终端设备研发, 技术开发商就可根据作品的内容、风格以及读者的需求、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终端设备设计以及研发, 将内容和设备捆绑成有机整体, 以便于读者在使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就可实现对相关阅读信息的摘录处理等, 既给读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亦增强了数字出版对读者的吸引力, 实现“生产-消费”的双赢。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是出版产业不可扭转的趋势, 是数字化、信息化等各项科学技术应用发展的必然需求, 是满足读者要求、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 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 要综合采取各项有效策略解决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加强对产品内容及产业链等各方面的创新研究, 以促进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快速、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 2013.

[2]马琳.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7) .

[3]黄崇亚.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其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10) .

上一篇:小学后勤管理下一篇:亚像素算法